河南话和普通话的对比

河南话和普通话的对比
河南话和普通话的对比

河南话和普通话的对比河南话和普通话的对比

普通话-河南话

——浪

——烧

羊角疯

——羊羔疯

炮——

火鞭

郎——

小叮当

小汽车

农用三轮——小突突

纸——

擦包纸

车——

平车

解大便——屙

所——茅拉肚子——窜稀头

顶——

忽穴顶

嘴——

抹拉嘴

狗交配

日本人——老日不怎么样——不沾闲

屁——

忽出屁

说话张狂——牙

爱纠缠——麻牙戴绿帽——肉头鸡

仔——

小鸡娃

跑——窜油

条——

麻糖

打冷战

——打尿各战说

媒——

说个茬

洗碗水

——恶水脸

癣——

驴屁癣

单——

铺的

子——

盖的

年——

年时年

大概数

——毛数不下蛋鸡——

杀布鸡

袋——

面不掉

槛——

门墙

不老练

——没成色陀

螺——

屁老尖

吓一跳

——吓一各灵肉青虫

——芝麻古龙猛吃饭

——捣天流口水

——流嘴水老实人

——老般头

肚脐眼——肚姆脐野丫头——疯不挣卷

发——

鼓连毛

蝠——

夜鳖忽

梯——

滑曲律

体——

瞎巴嘟

吓唬人——咋污人吃酒席——坐桌小

——家伙眼儿冰雹

——冷蛋儿

风——

顶头风

鹰——

恶老雕

犟脾气

——一根筋

麻雀

——小虫儿

二百五

——二蛋

奶——

吃妈

——长虫

头——

小铲头

舒服——得劲儿月

亮——

月奶奶

眼——

针鼻

子——

扁食

玉米粥——糊涂手

腕——

手脖

膝盖——不老盖头

胎——

头生

胎——

二生

过生日——做生男

人——

汉们

女——

家娘们

小男孩

——

小女孩

——

鼻涕——清水鼻讲故事——说云话

一小会儿——屁大会儿

门——

屁沟眼

汤——

甜汤

有后台——根硬爱说脏话——嘴太臭

掌——

呱唧

打耳光——呼闪装模作样——装洋蒜

蟀——

叫叫油

耳朵眼

——耳朵窟窿身上没钱——腰里没纸

刺——

拉刺

贴——

挨贴

鼠——

老耗

饭——

死气饭

电——

打忽闪

劲——

吃气

饼——

火烧

脸皮厚——皮脸昨

天——

夜个

了——

去球

人——

气蛋

——

——次烂捉迷藏——

藏老闷

——杂面星

——

老晌

——

扒豁

啤酒肚

——不扎肚

——打发闺女

翻脸不认人——狗脸

不近人情——

不认人

入不敷出——有俩花仨

——下三儿坏

人——孬孙

——

气物

调皮捣蛋——玄货

——

拍身

——走小路喜

——

待见

——

诓人

——

训瓜

吓唬人——诈诬人潜

——潜没影蠕

——

股涌

——

各就

——

依巴

——合腮蛋别

——

白动

——

照面

——

光调

——

没牛

——瞎脊梁没觉悟

——没耳性不清楚

——不虚谷制

——老虎皮吃好饭

——吃盘吃碗撒手不管——放羊

——真邪呼体壮

——

浑实调

——

费气骂

——

绝人刚

——

蹦对讨

——

可烦便

——

割杀瘸腿

——扑来腿心里没底——蹬不着底

——露球能混饭吃

——混个肚圆挨

——

挨嚷

技术全面——全武艺

——曹操心固

——各拧头人品差

——

嘎咕

现代汉语一襄阳话与普通话的对比

襄阳话与普通话的对比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我来自湖北襄阳,虽然从小生活在一个襄樊话的环境里,但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比较大,襄樊方言说的不是很标准,甚至于有些词汇都不曾使用和明白。但还是能从襄樊话和普通话中比较出一些差异。襄樊话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区,与普通话相比存在语音、语法、和语汇上的诸多差异。 一、语音方面 襄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上游,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带。因此襄樊话的口音上略带秦味。但又比河南话和陕西话发音轻。正如欧阳修那句话“语音轻略带秦”。 (1)声母方面,相对于普通话而言,襄樊方言只有20个声母,但读音大致相同,只有语气上的些许差异。襄樊方言中存在平翘舌不分的现象,例如:蚕和蝉、诗和丝、折和则等都发同一个音,襄樊话将舌尖后音都读成了舌尖前音;还有的襄樊方言将n和l混读,例如乃读作lai;襄樊话将舌面音声母与齐齿呼韵母拼成的字读成舌根音与开口呼相拼的,例如:街读gai、鞋读hai。 (2)在韵母方面,襄樊话襄樊话前后鼻音混淆,在有些区域内的方

言中几乎没有后鼻音,例如:庚读作跟、灵读作林等,只有an和ang 分得较为清楚;襄樊话中的合口呼韵母(uan、uen、uei)和撮口呼韵母(üɑn)与舌尖音相拼时往往会丢掉韵头u,读成开口呼韵母(an、en、ei),例如:对读dei、最读zei、暖读nan、端读dan、吨读den 等。 (3)声调方面,襄樊方言同普通话一样也是四种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只是各个声调的调值不同。普通话中的阴平是高平调55,而襄樊话是中升调35;普通话中的阳平是中升调35,而襄樊话则是全降调41;普通话中的上声是降声调214,襄樊话中则是高平调55;普通话中的去声是全降调51,而襄樊话中则是降声调214。除此之外,襄樊方言中的个别词语有特定读法,例如:去读作ke。并且口语中多带儿化音和卷舌音,例如“子”在词尾时经常被读作卷舌音,显得诙谐俏皮。 二、语法方面 襄樊话的句子组合上在有些时候与普通话不同。例如:你敢不去不敢?(你敢去不敢去?你敢不敢去?)。还有就是襄樊话中多加语气词,例如:“靠边起走”其中“起”读轻声。整句话意思是靠边走。还有“是不是撒”中的“撒”也表示语气。 三、语汇方面 作为一种独立的方言,襄樊话有许多不同于其他方言和普通话的词汇。尤其在亲属称谓上表现的很明显。比如说姑姑一词在襄樊话中叫“念儿”,甚至有人写作“女+念”,生造了一个字;最常用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差异 宜宾口音在内的四川方言,仅就大多数地区而言,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异,情况有三: 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 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 分述如下: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由于是对50年前的记忆,多出的声母原来用什么注音符号或拼音字母,已经留在了学生时代;笔者又毕竟不是语音专业人员,手里没有目前全面表示各种语音,甚至本主题讨论所涉及语音的现行表示方式的专业书籍或文献。因此,在以下叙述中,只能以自己权宜杜撰(只用于本贴主题讨论)的,希望通过描述和举例能为泡友理解的非专业符号表示。四川方言多出的声母为[ni:]和[gn],均为浊音. 1. [ni:]。发[ni:]时,气从舌颚间出,舌扁平;发音位置比普通话拼音字母的"n"靠后;发音时,摩擦通道较长,摩擦力较大。如宜、义(含仪、议等义与形旁组合字),你、泥、拟、凝,等。宜宾口音与普通话一样,也基本上没有这个声母,而分别成为宜宾口音和普通话的"y"(如宜、义等)和"n"(如你、泥、拟、凝,等)。 2. [gn]。气从舌、颚最后部(近喉部)发出,摩擦力也较大,有如"g"的软浊音。四川方言语音中的我(及如哦、俄、饿、鹅、娥等)、恶(及如垩)、额、厄、鄂(及如颚、萼、鳄、腭等)、讹、遏、……等。宜宾口音中除个别字使用这个声母(如我、恶、厄等)外,大多数与普通话声母相同(如哦、俄、饿、鹅、娥,讹,等);而重庆口音中,连"我、恶、厄"等,都几乎与普通话相同,只不过音节中口形变化的过程没有普通话清楚。记得,四川方言语音多出的上述声母,在50年前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分别排列在g、k与h,和j、q与x之间,与其他由4个一排的声母,组成了较为整齐的方阵。即: b p m f d t n l g k [gn] h j q [ni:] x zh ch sh r z c s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语音多出的声母就是人们熟知的翘舌音:zh、ch、sh。因此,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居民,在学说普通话时,都要下相当大的功夫,才能从自己的全部z、c、s中,准确剥离出zh、ch、sh来。 " 大多数"以外的少数地区,即由自贡市市区及富顺县,内江的隆昌县及宜宾县北部(靠近自贡市区部分)、泸县靠近富顺县的边界地区组成的连片翘舌音地区;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精编版

四川方言土话含义对照 R你先人板板——语气词,脏话,骂人的话 矮屎塔爬——形容人的身高矮 安灯儿意/安逸得板——形容很爽、很舒服、很合口味 傲斗犟——形容人的脾气很拧,非常坚持自己的立场原则 巴倒——粘住了 板眼儿——搞笑、喜剧、花样多 帮翘八硬——很硬 帮重——很重 包谷——玉米 背时——倒霉,活该 鼻达龙——流着并不时地吸着鼻涕的人 不摆喽——太厉害了,太好了, 不得——不会,不可能 不得了——了不得了,很厉害了,受不了了 不要扭——不要动 擦擦儿——橡皮 才将——刚才 产你两耳屎——抡你两耳光 铲附子——讨厌的人 常过起/杖过起——怎么样、怎么回事,宜宾特色 车车儿——卷笔刀 扯谎/扯谎料白/扯把子——撒谎 扯筋/打理扯——意见分歧等产生口舌之争 扯蒲憨——指人睡着的时候打鼾 撤饭——吃饭 称展、称透——面容娇好、清秀、端正、漂亮 吃饱害喽——此处的害,表程度上的大,宜宾特色 吃害喽、吃的麻花绞绞害——多指有麻烦了、遇到问题了,宜宾特色吃茫茫——吃饭 吃跑堂——吃霸王餐 烂屁娃儿——讨厌的令人反感的人 出血——遇上事情、问题、矛盾后用钱、物去解决问题 令儿——蝉、知了 吹牛扯把子——海阔天空地吹牛、谈天、聊天 棰子兮兮——骂人的话,做事不厚道、不让人满意、缺德, 打不湿——不会不弄湿,或者说不易和水结合 打停伤——守灵 逮倒——拿住、捏住、捉住 倒拐——拐弯 等于零——白搭、白做、白费 低灯儿——形容量少

抵拢坎坎——到头、到底、到时候 颠转身来——反过来说、180度转向 电杠——日光灯管 定子/坨子——拳头 东儿当儿/哈P戳戳——东拉西扯、颠三倒四、傻傻的样子 短倒——截住 对头、斗头——正确、对、支持、赞成 屙——拉(屎),撒(尿) 二回——下次 二天——以后 发气——发脾气 烦求得很——很烦,令人反感 烦躁躁肋/烦躁——烦闷、郁闷,脏、不干净 嘎儿马洒——乱七八糟 改围剿——比较社会比较市侩的黑话,解决问题、火并 赶车——形容乘坐班车或公交车或坐机动车 高头——上面 搞惯求喽/搞怪求喽/搞惯喽德性——养成了习惯、养了坏毛病坏脾气搞刨咯——形容遇上了好的或不好的事或现象手忙脚乱的样子 告花子——乞丐 跟到——立刻,马上 鼓斗——强迫,强行 怪得P暴——丑得要命,一般指长相 怪眉日眼——比较多形容人长相或者物品的外观 怪迷色样/怪批石山儿——奇形怪状的 怪批石山儿——形容很奇怪或是外观丑陋 怪头怪脑——莫名其妙的,奇形怪状的 咣眉咣眼的——被骂了很委屈却不能说的样子 归溢——结束、完毕 龟儿子——乌龟的儿子,骂人的话,算是川骂 鬼扯、摆悬龙门阵——胡说八道 鬼东瓜儿——小滑头、小聪明 鬼画淘胡——形容在纸上乱写乱画,或指字写得不好、画画得不好鬼火胀/鬼火冲/鬼火冒——形容心里烦、无名火起 鬼五六七肋——不知道干嘛、乱七八糟的 海椒——辣椒 憨包/哈八儿——傻B、憨厚、愚笨、智障,也有女孩子嗔怪之意 焊过去/定过去——把东西物品用力地扔过去 好懂喔/好汰哦——好大啊 好黑人哦——好吓人啊 好练哦——形容液体混合物很浓 喝麻喽——喝醉了 喝人——骗人 红喊/混顺——总是,令人生厌的

学习四川话的经典见解

学习四川话的经典见解 学习四川话的经典见解其一,四川话变化多端,诡异难辨,在主体意思想同的情况下,一个地方就有个一个地方的口音。比如说“吃”,同是达州人,渠县人老老实实,一般说“吃”;开江人说“七”,开江说“七个包子七碗面”,如果你是老板,请千万不要端七个包子七碗面,否则,你会亏血本的;达县人说“切”,切饭了,切饭了,声音悠长婉传。 [其实我个人觉得只要是四川人都可以互相听懂甚至模仿,不想上海这边吴语一点距离就听不懂了] 其二,四川话的霸主地位。它总是爱理不理的样子,一副江湖老大的派头。全国人民都在学说普通话,但是,四川人基本上我行我素。最好的反问就是:邓小平老人家就说四川话,可全国人们都听懂了,我们还说啥子普通话呢?随便到四川的什么地方,只要打开当地的新闻,就会发现四川的县长们市长们很庄严、很认真、很清晰的说着川话: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说起好耍的,是要流毛毛汗的,我们要发现莽牯牛儿精神,要给老子雄起,创作条件也要估倒干,我的仙人板板哟,这是一项大工程,不能开哈玩笑。 其三,用四川话骂人,绝对有气势。我们做过实验,找ab两个人对骂,a用普通话,b用四川话,选择不同的母题进行对骂,结果b五战皆胜。四川话本身具有世俗精神,骂人时根本用不着

第二次转换,张口就来,那是相当的精彩。 [其实四川话里面那么多把子,很多都是表示关系好、熟识,比如我就对很熟的人老说脏话。嗯嗯不好哈,女娃子家家的。] 其四,四川话有一种与身俱来的幽默感,这种幽默充满了市井智慧。一个男人对于一个女人一见钟情,男的就会说:“小妹儿,你长得细乖细乖的,我跟了你半天佬。我们找个地方摆一哈哈儿龙门阵嘛,要不要得嘛!”据我所知,四川男人对自己的女人几乎从不说“我爱你”,他们说不出口,觉得肉麻,有点虚,他们一般是说:婆娘,我喜欢你喜欢惨了。 [这个绝对同意,我从来就讨厌这三个字,假得很!] 四川话的特点作为官话的一个分支,西南官话的内部一致性是很高的。作为西南官话的一部分,四川话内部的一致性也是很大的。同普通话相比较,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也都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怀。尽管如此,作为地方方言,尤其是鉴于明末清初四川人口来源的复杂,至今仍有三十多个客方言岛、四十多个湘方言岛的情况下,四川话内 部,四川话与普通话,都表现出相当的差异性。 语音方面,以成都话为例,四川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①声母无卷舌音zh、ch、sh、r不卷舌;增加了舌面鼻浊音n、舌根鼻浊音;鼻音n和边音 l是一个鼻化的边音,听起来像二者的自由变读。②韵母中无后鼻音韵母eng、ing、ueng,无单音韵母e、-i,无合口呼韵母uo,增加了齐齿呼复韵 母iai、合呼复韵母ue、撮口呼复韵母ǖo。③声调调值无高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关系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关系 普通话是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河南话属于北方话,与普通话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 语音包括“音”和“调”两个要素。在3500个常用汉字中,情况大致如下: 1. 音调完全相同的有50个,占1.4%; 2. 音相同,调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有3150个,占90.0%; 3. 音相同,调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有100个,占2.8%; 4. 音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有140个,占4.0%; 5. 音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有30个,占0.9%; 6. 音调变化无明显规律的有30个,占0.9%。 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一、音调完全相同的如: 他、她、它(tā) 役、毅、疫、邑、译、肄、逸(yì) 哥(ɡē) 阁、格(ɡé)博、搏、驳(bó) 及、级、吉(jí) 结(jié) 把(bǎ) 华(huá) 国(ɡuó) 职、执(zhí) 菊、鞠(jú) 福(fú) 答(dá) 竹(zhú) 必(bì) 与(yǔ) 粒(lì) 叔(shū) 术(shù) 丛(cónɡ) 刊(kān) 绍(shào) 二、音相同,调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 以“马、妈、骂、麻”为例。这四个字在河南话中(以郑州、开封一带的语音为代表)分别是“第1声、第2声、第3声、第4声”,而在普通话中分别是“第3声、第1声、第4声、第2声”。对应起来就是: 河南话普通话 第1声→第3声 第2声→第1声 第3声→第4声 第4声→第2声 所以,这个对应规律不妨称为“3142律”。(下面用─、/、√、\分别表示第1、2、3、4声) 如:河南人忠厚老实勤劳善良聪明智慧勇敢坚强

河南话:\\\/√─ \\\√ \/\√√——/\ 普通话:///─ \√ ///\/—/\\√√—/ 三、音相同,调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 1.第一声变第二声如: 仆(pū→pú) 扛(kānɡ→kánɡ) 焚(fēn→fén) 儒(rū→rú) 2.第一声变第四声如: 腹(fū→fù) 档(dānɡ→dànɡ) 设(shē→shè) 悼(dāo→dào) 隘(āi→àì) 3.第二声变第三声如: 北(béi→běi) 法(fá→fǎ) 塔(tá→tǎ) 铁(tié→tiě) 骨、谷(ɡú→ɡǔ) 曲(qú→qǔ) 尺(chí→chǐ) 乙(yí→yǐ) 渴(ké→kě) 甲(jiá→jiǎ) 轨(ɡuí→ɡuǐ) 冶(yé→yě) 4.第二声变第四声如: 末、莫、沫(mó→mò) 蜜、密、秘(mí→mì) 灭、蔑(mié→miè) 木、目(mú→mù) 质(zhí→zhì) 若、弱(ruó→ruò) 畜、蓄(xú→xù) 纳、捺(ná→nà) 妇、复、付(fú→fù) 恶(é→è) 各(ɡé→ɡè) 辣、蜡、腊(lá→là) 力、立、栗(lí→lì) 袜(wá→wà) 握(wó→wò) 物(wú→wù) 列、烈、裂、猎(lié→liè) 鹿、录、陆(lú→lù) 率、律、绿(lǘ→lǜ) 洛、落、络、骆(luó→luò) 怯(qié→qiè) 月、越、悦、阅、奥(yé→yè) 叶、页、业、腋、液(yé→yè) 入、褥(rú→rù) 日(rí→rì) 召(zháo→zhào) 赠(zénɡ→zènɡ) 5.第三声变第二声如: 娱、愉、舆(yǔ→yú) 什(shě→shén) 6.第四声变第一声如: 猫(mào→māo) 孵、敷(fù→fū) 四、音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 1.河南话中凡是由声母z、c、s与韵母i、ü 拼成的音节,z、c、s一律相对应地换成j、q、x。如: 挤(zi→ji) 千(ciɑn→qiɑn) 修(siu→xiu) 精(zinɡ→jinɡ) 秋(ciu→qiu) 须(sü→xü)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同一个民族的各种地方方言和这个民族的共同语言,一般总是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语言特色。一般情况下,民族共同语言总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汉民族共同语言,即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统一,人民政治经济文化需要发展,需要统一的民族共同语,因此在195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会后经各方研究,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 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互相对立的。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是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共同语言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从汉语方言中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的。而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也都吸收了一些普通话的成分,日益向普通话靠拢。尽管如此,方言仍会长期存在,作为一个地区的交际工具而发挥作用。在方言地区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阂,以利社会交际,“推普”的任务是要使方言地区的人民学会说全民族共同使用的普通话,那么推广普通话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方言词是一个方言地区在长期使用方言过程中形成的一类词,是一个地区鲜明的标志。方言词一方面指流行在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里普遍通行的词,例如东北话中的“埋汰”,河南方言里的“中”;另一方面指普通话里从方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这类被普通话所吸收的词是得到大家普遍认同的词,例如粤语里的“埋单”。方言的地区有大有小,有很狭小的地区所使用的方言词也叫土语词。 普通话中语音词汇语法有和方言词相同的部分,但是却有更多不同的部分。这里我想就词汇部分谈一下普通话与我所在方言区(河南方言郑开片)中词语的异同。 一、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一致性 据科学统计,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有极强的一致性。大多数相同的词语是基本词汇的核心词语:如大风,下雪,下雨,平原,荒地,阴天,松树,

河南话

河南话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河南省境内的方言有两大类,一类是属于官话中的中原官话,另一类是属于晋语的邯新片。晋语是北方唯一的非官话方言,中原官话是全国第一大官话方言。河南境内,晋语的邯新片方言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太行山山区一带,中原官话则分布在除上述地区之外的广大地区,包括豫北平原。 古代河南话是古代普通话 河南古称中州、中原、中国,为南宋以前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自唐代以来,历朝文人墨客均把通行河南一带的方言当做通行全国的通用语。[唐]李涪:凡中华音切,莫过东都,盖居天地之中,禀气特正。[宋]陆游: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老学庵笔记》[宋]冠准:惟西洛人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说郛》[宋]路德章:浙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盱眙旅舍》[宋]陈鹄:乡音是处不同,唯京都天A朝得其正。《西塘集》[元]周德清:欲正语言,必宗中原之音。《中原音韵》[元]范德机:四方偏气之语,不相通晓,惟中原汉语,四方可以通行。《木天禁-语》[元}孔齐:北方声音端正,谓之中原雅音。南方风气不同,声音亦异,至于读书字样皆讹,轻重开合亦不辩,所谓不及中原远矣,此南方之不得其正也。《至正直记》[明]沈宠绥:以吴侬之方言,代中州之雅韵,字理乘张,音义径庭,其为周郎赏者谁耶?不揣固陋,以中原韵为楷!《弦索辩讹》[明]吕坤:中原当南北之间,际清浊之会,故宋制中原雅音。[明]陈全之《蓬窗目录》:杭州类汴人种族,自南渡时,至者故多汴音[明]郎瑛《七修类稿》:城中(杭州城内)语音好于他处,盖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与汴音颇相似[明]王伯良:"识字之法,须先习反切。盖四方土音不同,故须本之中州"-------《方诸馆曲律·论须识字》[明]杨文骢:"得中原之正音,去五方之啁杂"---------《同文铎》[清]朴隐子:"词严声律,韵必中州。盖河洛当九域之中,其音可通于四方耳"-------《诗词通韵·序》[清]潘耒:"河洛天地之中,雅音声韵之正"--------《类音·南北音论》[清]罗愚:"摄以开合口呼,正以中州音"--------《切字图诀》[清]阎若璩:洛阳为天下之中,南北音词,于此取正[清]王德晖:"天下之大,百里殊音,绝少无病之方,往往此笑彼为方言,彼嗤此为土语,……愚窃谓中原实五方之所宗,使之悉归中原音韵,当无僻陋之诮矣"-----------《顾误录》[清]张燮承:"填图字样皆系按中州韵填入,学者不可因今古音讹、南北音异妄自更改"-------《翻切简可篇·读横直图口诀》[清]毛先舒《与婿徐华徵书》:汴为中州,得音之正。杭多汴人,随宋室南渡,故杭皆正音。[清]周赟:夫中国车书一统,而音韵必叶中州。《山门新语》到了清朝中期以后,由于北京长期居于全国政治中心地位,逐渐完成官话由河南话向辽东汉音(普通话前身)的转变 河南方言的历史演变 现在最早的有关河南地区的方言记录便是《诗经》,语言学家从中已经基本整理出上古汉语的脉络,其虽记录不同诸侯国的诗篇,但是其音韵基础却是相同的,古人认为洛阳居天下之中,是为“中国”,《诗经》代表了先秦时代通用的语言“雅言”,也就是那个时代洛阳一带的方言。先秦的雅言,到汉代进成为扬雄《方言》提及的“通语、凡语”,与先秦一样,属上古汉语。唐代标准语便是以当时洛阳、长安两京的方言为基础的,唐朝强大的国力,使得通用语的使用更加普及,从而使现代汉语方言,除去闽语之外,均为《切韵》为代表的中古汉语变化发展而来,所有的变化做种都能归结到中古汉语的音系之中。北宋定都开封,洛阳为西京,宋代河南方言比唐代略为简化,但仍属于中古汉语范畴。由于首都的原因,宋代开封洛阳的方言仍为全国通行语。北宋败于金,一部分汴梁城军民随皇室南迁,一部分汴梁平民及工匠被金人大量掳掠到黑龙江地区,中原一带的大量移民对当时讲吴方言的南宋首都杭州的方言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差异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差异包括宜宾口音在内的四川方言,仅就大多数地区而言,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异,情况有三: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分述如下: 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由于是对50年前的记忆,多出的声母原来用什么注音符号或拼音字母,已经留在了学生时代;笔者又毕竟不是语音专业人员,手里没有目前全面表示各种语音,甚至本主题讨论所涉及语音的现行表示方式的专业书籍或文献。因此,在以下叙述中,只能以自己权宜杜撰(只用于本贴主题讨论)的,希望通过描述和举例能为泡友理解的非专业符号表示。 四川方言多出的声母为[ni:]和[gn],均为浊音. 1. [ni:]。发[ni:]时,气从舌颚间出,舌扁平;发音位置比普通话拼音字母的"n"靠后;发音时,摩擦通道较长,摩擦力较大。如宜、义(含仪、议等义与形旁组合字),你、泥、拟、凝,等。宜宾口音与普通话一样,也基本上没有这个声母,而分别成为宜宾口音和普通话的"y"(如宜、义等)和"n"(如你、泥、拟、凝, 等)。 2. [gn]。气从舌、颚最后部(近喉部)发出,摩擦力也较大,有如"g"的软浊音。四川方言语音中的我(及如哦、俄、饿、鹅、娥等)、恶(及如垩)、额、厄、鄂(及如颚、萼、鳄、腭等)、讹、遏、……等。宜宾口音中除个别字使用这个声母(如我、恶、厄等)外,大多数与普通话声母相同(如哦、俄、饿、鹅、娥,讹,等);而重庆口音中,连"我、恶、厄"等,都几乎与普通话相同,只不过音节中口 形变化的过程没有普通话清楚。

记得,四川方言语音多出的上述声母,在50年前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分别排列在g、k与h,和j、q与x之间,与其他由4个一排的声母,组成了较为整齐 的方阵。即: b p m f d t n l g k [gn] h j q [ni:] x zh ch sh r z c s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 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语音多出的声母就是人们熟知的翘舌音:zh、ch、sh。因此,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居民,在学说普通话时,都要下相当大的功夫,才能从自己的全部z、c、s中,准确剥离出zh、ch、sh来。 "大多数"以外的少数地区,即由自贡市市区及富顺县,内江的隆昌县及宜宾县北部(靠近自贡市区部分)、泸县靠近富顺县的边界地区组成的连片翘舌音地区;宜宾市筠连县大部、成都市原温江地区个别县的部分地区等较为"孤立"的翘舌音"飞地"。四川这些"少数"翘舌音地区读和不读翘舌音的字,是否完全与普通话一致,LTY没有统计和研究。不过,在学说普通话时,想来总会占很大起手。 四川这些"少数"翘舌音地区的由来或形成原因,至少对LTY是个迷。 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 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声母的不同,主要还是表现在"f"和"h"。其 中,又有两种情况: 1.四川大多数地区,有自己统一的"f"和"h"划分标准。而且,几乎所有声母为"h"的字(如火,和、或,何、河,海,活,黑,货、贺,合、含、会,回、灰,很、恨、狠,横、衡、亨,行……,等。很多!)都与普通话一致(当然,韵母就

虞城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

虞城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 河南方言属北方方言即官话方言,是中国最大的方言。河南方言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官话,也就是说,古代的普通话。主要是指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战争、运动、经济活动和其他原因,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以河南话为主的群体。 近代代表方言为标准河南话,与普通话发音完全一致,圆润、宛转,在豫剧节目中的对白中使用,实际上并不存在使用人群。然而标准河南话是在郑州话的基础上形成的。沿京广铁路地区,北至河北石家庄,南至驻马店,口音接近郑州话。尚有洛阳城市话,洛阳老城话,豫西山区话,豫东话,信阳话等。 历史上,北方官话区长期以河南方言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语汇和语法系统。 河南方言属于北方的地方话。用词和普通话的区别不像南方的那么明显,语速也不快。主要是音调的区别,河南话一般没有二、三声的音调,多以一声和四声发音。音调感没有普通话平仄变化那么明显,声调很平实,没有过多变化.河南方言接近普通话,有些字的发音在字典里不见,在英语中可见。有一部分在韵母和声母的区别上,除了在某些字的发音不同外,大部分为语调不同。 即普通话中的1234声对应河南话的3214声 普通话转换为河南话的简单方法。由于空间内部的相对封闭性,各市县又形成了稍微不同的方言。 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虞城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一、语音(音变,调变,儿化音) 形同义异的单音节词语 1.中(zhōng)普通话里“中”的意义主要是中心、内部、适于、不偏不倚或用在动词后面表示持续状态等义。虞城方言里,“中”的声调读作上声或阳平,是“成、行或好”的意思。

2.花普通话中,“花”的意义主要有:花朵、花费等意义;虞城方言中除了有普通话的义项外,还可指男子很风流,行为不端之意,读上声调。例如:他这个人呀,花类很!。 3.得普通话作实词的“得”有“得到、适合”等意义。虞城方言里的“得”读作dēi,调类为上声,它除了有普通话的义项外,还可指日子过得舒服或满意的意思。例如:他家得哩很。就是“他家很富有或日子过得很舒服”的意思。 4.烧“烧”在普通话和河南方言里都有“使东西着火、加热”之意,在虞城话里还有“由于变得富有或得势而忘乎所以”的意思。上声调。例如:你烧啥烧?有什么可烧的? 6.寻“寻”在普通话里是“找”的意思,在虞城话中读作xin,阳平,专指“找对象”,如有人这样问你“你寻上没有?”就是问你找没找到对象。 7.喷“喷”在普通话中的意思是“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压力而射出。”在虞城方言里,“喷”读作阳平,既有“聊天”之意,又有“胡说、说大话”的意思。例如:①咱们喷喷吧!②别听他瞎喷! 8.板“板”在普通话里是名词,指“片状的较硬的物体。”虞城方言里的“板”读作阳平,除了具有普通话里的这个意义外,它还可以作动词,意思是“扔掉”。例如:赶快把这脏东西板了! 9.瓤“瓤”在普通话里泛指某些皮或壳里包着的东西,虞城方言里除了这个意义,还有“不好,软弱”的意思,读作阳平调。例如:①他开车的技术真不瓤。②他瓤得很,从来不敢大声说话。发音在英语中可见 形同义异的双音节词语 1.光棍“光棍”在普通话中是“地痞、流氓”之意(它与“光棍儿”意思不同),虞城方言里“光棍”有“厉害、凶狠”之意,“光”读作入声,“棍”为阳平。例如虞城话“你光棍啥?”就是普通话的“你厉害什么呀你?” 3.老婆虞城方言里“老婆”一词若把“婆”读成儿化,就不再是普通话里“指男子的配偶”之意,而是“老年妇女或老太太”的意思了。如:这个老婆儿真有意思。方言里就是“这个老太太真有意思”之意。 4.喝汤“喝汤” 两音节都读作阳平。在河南话里主要是“吃晚饭”的意思。尤其是在农村,傍晚,家长喊孩子回家吃饭,常常这样喊“某某,快回来喝汤了!” 5.回来普通话中“回来”是“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来或用在动词后,表示到原来的地方来。”在虞城话里除了有普通话的这一义项外,还有“以后或过段时间”之意。比如,“这事回来再说吧!”在河南方言里就是“这事以后再说吧!”的意思,“回”读作入声,“来”读作轻声。 6.老头儿普通话里“老头儿”就是“老年男子”的意思,在河南方言里,除了有“老年男子”的意思,还有“女人的配偶”之意。“老”读作阴平,“头儿”读作入声。 7.不管在普通话里“不管”是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也”等副词与其呼应,而在河南话里,它却是“不能够、不可以”的意思。例如:小王能跳上去,小张不管跳上去。“不”读作阳平,“管读阳平 8.力量虞城方言里“力量”的“力”读作入声,它除有普通话“力气、能力”之意外,还有“好、干净利落”之意,并且可以重叠为“力力量量”,意思仍为“好、干净利落”。例如:他把事情办得力力量量哩。意思就是“他把事情办得干净利落”。 义同形异的单音节词 1.白在河南方言里,“白”读作入声调,是“别、不要”的意思,例如:你白说了,我早就着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整理]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整理] | 学习参阅 collection of questions and answers 四川方言土话意义对照 R你祖先板板——口气词,脏话,谩骂的话 矮屎塔爬——描述人的身高矮 安灯儿意/闲适得板——描述很爽、很舒畅、很合口味 傲斗犟——描述人的脾气很拧,十分坚持自己的情绪准则巴倒——粘住了 板眼儿——搞笑、喜剧、把戏多 帮翘八硬——很硬 帮重——很重 包谷——玉米 背时——倒运,活该 鼻达龙——流着并不时地吸着鼻涕的人 不摆喽——太凶猛了,太好了, 不得——不会,不可能 不得了——了不得了,很凶猛了,受不了了 不要扭——不要动 擦擦儿——橡皮 才将——方才 产你两耳屎——抡你两耳光 铲附子——厌烦的人 常过起/杖过起——怎样样、怎样回事,宜宾特征 车车儿——卷笔刀 说谎/说谎料白/扯把子——说谎 扯筋/打理扯——定见不合等发生唇舌之争

扯蒲憨——指人睡着的时分打鼾 撤饭——吃饭 称展、称透——面庞娇好、娟秀、规矩、美丽 吃饱害喽——此处的害,表程度上的大,宜宾特征 吃害喽、吃的麻花绞绞害——多指有费事了、遇到问题了,宜宾特征 吃苍茫——吃饭 吃茶房——吃霸王餐 烂屁娃儿——厌烦的令人恶感的人 出血——遇上作业、问题、对立后用钱、物去解决问题 令儿——蝉、知了 吹嘘扯把子——放言高论地吹嘘、谈天、谈天 棰子兮兮——谩骂的话,干事不宽厚、不让人满足、缺德, 打不湿——不会不弄湿,或许说不易和水结合 打停伤——守灵 逮倒——拿住、捏住、抓住 倒拐——拐弯 等于零——白搭、白做、白搭 低灯儿——描述量少 抵拢坎坎——到头、究竟、到时分 颠回身来——反过来说、180度转向 电杠——日光灯管 定子/坨子——拳头 东儿当儿/哈P戳戳——东拉西扯、杂乱无章、傻傻的姿态 短倒——截住 仇人、斗头——正确、对、支撑、拥护 屙——拉(屎),撒(尿) 二回——下次 二天——今后

普通话遇见河南话

《普通话遇见河南话》 (非诚勿扰)女嘉宾出场音乐响起),后音《各位朋友欢迎普通话代表队粉墨登场》甲出场 甲: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普通话代表队,我叫飞飞,我在这里给您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快乐!! 后音《女士们先生们,下面有请河南话代表队闪亮登场》,(非常勿扰男嘉宾出场音乐起,出去四个人员背对观众,一个人拿把折扇,一个接一个打开,一起转身戴墨镜面对观众,乙出现在四人后面,四人让出一条路给乙,紧跟乙后面,音乐停) 乙:咦,我哩个娘哎,咋嫩些人啊?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大家都知道我是河南人,那我用标准的河南话给大家问声好,nice to meet you,谢谢!!听听这掌声,还是河南话让人得劲哪,其实有时候我就纳了闷了,你说说河南人最多,在外务工的大多数也是河南人,在外上学的也是河南的帅哥美女,为啥不把河南话作为通行全国的方言呢?还搞啥普通话证?这不是气末人是干啥?有本事你让一个北京的来考河南话证?弄不死他!今天来和普通话代表队交流交流,还得说普通话,嗨,别嘴!!! 甲:你好,我是普通话代表队的飞飞,请多关照!! 乙:奥,奥……合着你就是来学河南话的仆人啊 甲:你怎么骂人啊? 乙:我没有骂你啊,我来问你,你是不是人? 甲:是

乙:你是不是会说普通话?是不是来和我交流河南话的? 甲:是的呀 乙:那不就结了吗,会说普通话的人,简称仆人,这是河南话亲密的方言简称,大家伙说是不是?? 甲:奥,原来如此,对,对,我是仆人。 乙:飞飞先生,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普通话? 甲:普通话啊,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以北方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乙:奥,原来如此啊,可是我老是感觉自己说普通话和听见别人说普通话的时候,别扭! 甲:那是必须的呀,别扭别扭,你不别怎么扭啊?你还是说得不够多,而且你接触的也大都不说普通话,说起来肯定呀,别……..扭! 乙:可是我感觉普通话没有亲情味,满是指令,命令,指责,凶巴巴的,一点也不好 甲:为什么呢? 乙:有一次我们系配合学院去参加驻马店一个重要节目演出,领导我们的学校某学生组织部门,在他们那我是看不出普通话有一点点亲情味,老是站在那里以为自己是中央首长,还说着话,对,就是普通话。甲:说的什么啊?你讲给大家听听呗 乙:站在那里,这样啊《动作》,你们几个干什么呢?你们几个快点给我搬东西?你们几个哪个系的?是不是想扣分了?你听听有点亲情味吗?

四川语音与普通话的区别

四川话和普通话在语音方面和词汇方面的异同: 语音方面:声母,四川话有20个声母,总数比普通话少。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n]与[l]不分等特点。韵母,四川话有36个韵母,总数比普通话少。声调,四川话通常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4个声调的调值分别为55、21、53、213,还有韵母儿化现象。词汇和语法方面:名词约占四川话方言条目总数的三分之一,特点是其与普通话的词干相同,词缀不同。四川话常在名词后加“子”、“巴”等词尾构成方言。 动词,四川话的普通话差异较大,四川话中动词一般不用重叠式。短暂动作常用动词后面加“一下”来表示,例如“转一下”,不用“转转”。 形容词,四川话里的形容词,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来表示,如莽(意:傻、憨、身材粗壮等)。有的借用普通话中的同音字,如汤水。四川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相当丰富,在形容词词根的前后都可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表达各种不同的状态、感情色彩。如“瓜(傻)”,如“瓜稀稀”。 代词,四川话的代词主要有哪个(谁)。 量词四川话的物量词,如:匹:一匹瓦。 副词,四川话表示程度的副词较多,如:多:她对你多巴适的。焦:焦苦。 举例说明汉字为什么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和拼音文字不同。拼音文字用字母把音素或音节表示出来。一般地说,只要掌握了字母和拼音规则,听到一个词就可以写下来,看到一个字就可以念出来。而汉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示汉语的词或词素的。汉字不和汉语的语音发生直接的联系。用汉字写的材料,汉语的不同方言地区的人可以按自己的方言读出来。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语素,不能直接表示出读音。一般把汉字看成音形义的统一体,带有极强的表意性。比如:“木”极像树木,“月”与月亮外形相似,而“从”像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的后面。以上的例子都是用字的形体来表示语言里的词义的,没有表音成分。即使是形声字(如“问”、“霖”),虽然有了声旁“门”、“林”,但这种表音成分并不能确定字的完全正确的读音,而是要依靠表意成分“口”、“雨”才能确定汉字所表示的意义。况且“门”、“林”表音成分本身也表示一定的意义。所以尽管汉字中有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但就整体和实质而言,汉字还是属于表意文字。

四川方言对照

xx方言与普通话对照(搜集整理) 抓子嘛?(干什么?) 神蹉蹉的(神经兮兮的) 脑壳(脑袋) 日疯倒癫的(故意的作弄人) 光xx(一丝不挂) 好球意思(下不要脸) 拖海(拖鞋)措箕(灰箕) 二回(下一次) 垮竿儿了!(倒闭了!) 啷多(那么多) 哈批蹉蹉的(傻子) 鼻搭龙(老是挂着两条鼻涕) 懒批(懒鬼) 先人板板(把别人的xx搬出来骂) 批罗嗦(做事慢) 花包谷杂种(骂人的,野种的意思,也是形容被骂的人做人不地道)日不弄耸,猫儿钻灶哄(形容一个人灰头士脸的) xx儿(长辈对晚辈的昵称 保保(干爹)保妈(干妈)

扯东盖西(形容一个人即将秃顶时,用右边仅有的一点头发来遮盖左边己秃了的部位)枝青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的称呼) 跳三儿(财来财又去,存不住钱的人) 窑裤儿(内裤) 古到起(强迫) 开黄腔(不懂装懂乱说话) 抠鼻子屎吃的(形容小气、吝啬) 不摆了(指某样xx或事xx) 几爷子些(同伙) 砍老壳(骂人的话)街娃儿(混社会的小混混) 舔盘子的(讨饭的) 猴急急的(一副小人的嘴脸暴露出来) 舀屎瓢(别人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瞎打岔) 皮陀(拳头) xx(xx) 拢了(到达) 倒拐(转弯) 日股弄棒的(不务正业) 好耍(好玩) 屁相干(不关你的事) 吃莽莽(吃饭)

悬吊吊的(七上八下的) 风扯扯的(疯癫) 客膝头儿(膝盖) 牛脚窝窝儿(鸟不拉屎的地方)鸡母(母鸡) 鸡公(公鸡) 鸡儿子(小鸡) 板澡(洗澡) xx猫(蜻蜓) 癞格宝(蛤蟆) 二杆子、二不挂五的(不务正业)扭到费(抓住一件事不放) 冲壳子(吹牛) 肥咚咚的(形容很胖) 假巴意思(假装) 打xx逛(走神) 涮坛子(开玩笑) 撇他龟儿两耳屎(打他两耳光子)接到起: 一杂乱篇 装模作样,叫装处。

全国河南话8级考试试题

全国河南话8级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50分,附加题50分) 第Ⅰ卷(80分) 一、听力理解(将所选的A、B、C、D四个选项或答案填入题后相应括号内,每段对话读两遍。难度系数:※※。共10小题,本题共20分) 一将下列河南话短语译为普通话或英语。(每小题2分,共10分) ⑴(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 二情景会话。(每小题2分,共10分) ⑴判断下列对话发生场景 ⑵下列哪种回答为河南话最佳回答方式 ⑶听下面一段独白,然后回答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判断下面哪种方言为河南方言,请在其字母标号后打钩 A (___) B (___) C (___) D (___) E (___) F (___) G (___) 听力部分到此结束 二、单项选择(将所选的A、B、C、D四个选项填入题后相应的括号内。难度系数:※※※。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西方科学家牛顿在河南方言中会被叫做: A.无顿 B.又顿 C.偶顿 D.牛兔 2.《黑客帝国》里面“黑客”的“黑”字在河南方言中读: A.偶 B.歇 C.切 D.夏 3.河南方言中,“咕堆”的意思是: A.躺 B.坐 C.蹲 D.以上答案都不是 4.在外地人看来,最能代表河南话的一个字是: A.贼 B.咱 C.中 D.以上答案都是 5.曾经热播的贺岁片《手机》里面,讲河南话的演员是: A.张国立 B.范伟 C.葛优 D.以上答案都不是 6. 长辈称唿中“老娘”指的是? A.妈妈 B.大娘 C.外婆 D.姑姑 E.阿姨 7. 河南话之所以简洁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双字或多字“连音”现象非常普遍,河南话中的那“dia”是指? A.地瓜 B.地滑 C.顶啥 D.底下 E.店家 8.在形容“**”时,河南方言中表现得较为丰富多彩,下列选项中非此意的词是? A.欣俅 B.二俅 C.二杆儿 D.欣 E.老二 9.咱私跟住去吧。句中的“私跟”意思是? A.私奔 B.一起 C.四个人 D.合租 E.搭子

河南方言

河南方言中的过渡语 一、问题的提出 过渡语,就是指方言区的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所说的一种因逐渐接近标准普通话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言语系统,它主要是指口语.河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因而不少人认为河南话跟普通话差不多,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导致河南人说普通话存在着不少问题.此外,有人经常用普通话语音来读方言词语,这严重阻碍了人们普通话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与其他方言区的人交往时,甚至会引起误解。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认识上的失误。这种失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普通话的认识失误,一提起普通话,很多人认为就是指北京语音,所以,在河南,普通话也叫北京音,其实,普通话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二是对河南话的认识失误,有人说,河南话就是北京南门儿的话,也就是说,二者的差别很小,主要是语音不同,词汇语法差别不大,所以,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语音上,提到词汇!语法就一笔带过"这样,语音水平是提高了,但说出来的仍是过渡语,里 面带有或多或少的方言词语与语法,造成了普通话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心理学的术语,指学习实践或 技能实践到了一定阶段后,学习者仿佛不再有进步,似乎停滞在某一水平上,僵化不前。这种现象也存在于过渡语中。 (二)语文教学中重文轻语的影响。我国的语文教学一直是重视读、写,忽视听、说,总是把读和写作为硬任务多讲多练,听和说则被列入第二课堂。学生读的大多是标准的普通话,写文章时也能够把方言词语、语法转变成普通话,现在,由于电视的普及,交通的发达,听普通话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但说就不行了。很明显的方言词人们一般会回避,但有些方言词没有对应的普通话词语或者不知道对应的词语,人们只好用一些不太贴切的词凑合着往下说,这时候的口头表达肯定不准确、不通顺也有一些人内部语言依然是方言,在转化成外部语言普通话时,由于来不及多想,平常又缺乏训练,往往就用方言的词汇、语法,只是转换成普通话的语音而已。 (三)方言研究与普通话教学脱。20世纪50年代曾开展过全国性的方言普查,后来也编过一些手册帮助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但那次普查的重点在语音,而且没有对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所以手册大多停留在语音的教。受它们的影响,现代汉语课也只是有语音辨。长期以来,普通话教师很少接触方言调查,而方言工作者也很少接触普通话教学,更谈不上二者的联合研究了。关于方言的研究,最近几年出版了大量的方言志、方言词典、方言调查报告,但大多停留在调查归纳音系,罗列比较方言词汇、语法与普通话词汇、语法。词汇也没有进行应用方面的研究,比如,哪些方言词语经常出现在过渡语里面。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方言词语,过渡语的范围也大致框定在普通话测试成绩70~87分之间。 二、方言词语的分类 要想避免过渡语中的方言词语,我们就要对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的方言词语不会出现在过渡 语中,有的即使出现,使用的频率、范围、原因也不相同,下文中提到的方言词语,有些在不同的地方读 音、意义并不相同,我们主要根据获嘉、洛阳、开封、商丘等方言,为了行文方便,不再一一注。 (一)不会在过渡语中出现的方言词语。这些方言词语大多是日常生活用语,它们有对应的普通话词语,而且这些普通话词语使用得很普。所以,在培训普通话时,这一类过于土俗的词语,虽然数量很大,但不必作为重。 1.有音有字或者有同音字 日头地儿:太阳月明地儿:月亮 铺底:褥子盖底:被子 小小子儿:小男孩儿地蹦儿:步行 扁食:饺子菜馍:包子 2.某些有音无字的词语,它们没有同音字或者没有合适的同音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