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点汇总(精心整理)

申论热点汇总

拼颜值也要从娃娃抓起?

【背景链接】

刚刚过去的暑假,不少孩子没闲着,纷纷加入整容大军。美容内容则是五花八门,上至头发种植,下到小腿抽脂。不仅常见的割双眼皮手术火爆,连隆鼻、削下巴等手术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成都某高中高二年级一个班大概有32个人,基本上所有的单眼皮女生都割了双眼皮,学生小曾说,今年暑假,她也终于去割了双眼皮,“完成了一个心愿”。

在整容事件中,有的是孩子主动要求进行整容,有的是家长主动带孩子去整容。在某整形医院等候区,一位家长正带着自己16岁的女儿准备隆鼻。这位家长表示,“我孩子今年刚满16岁,学习成绩好,我打算让她把鼻子垫高一点,更好看,美丽是一种投资,要趁早,我可不愿意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北京一家医美机构的注射医师说,“来我们这里打针的有很多95后、97后,前几天我还接待了一个即将出道的15岁‘小鲜肉’,在寒暑假期间,初、高中生前来咨询整形的人会更多,尤其是18-24岁之间的年轻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学生群体整容成风,显然是不正常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综合分析】

随着“拼脸时代”的来临,近几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7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达1367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2500亿元。

据相关报道,我国目前有800多万整容人群、约1:13的男女比例、人均消费5000—10000元”,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汪永安介绍,800万人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比约80%(约650万),其中学生群体占主流(约400万)。

整形低龄化的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纵观低龄整容案例,其中不乏有一些揠苗助长的家长不愿意孩子输给其他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美颜投资;还有一些孩子盲目跟风;更有社会上一些网红错误的舆论导向带来影响,等等。诸如此类的原因不难看出社会中存在的审美焦虑。

矫正“整形低龄化”的认知误区,不仅需要加强对青少年树立正确审美观念的教育与引导,整肃良莠不齐和以不实宣传噱头误导未成年人的整形市场,更需摒弃部分单位和个人以貌取人、看脸下碟的庸俗用人观念,营造出多在意内在素质、少关注“颜值”高低的就业环境。让以健康为美成为人们新的审美理念。

一是政府层面:针对非法医疗美容的治理打击惩戒不够;对美容行业监管力度不够;对违法广告和互联网宣传信息监管不够;缺乏对医疗美容业的行业约束机制。

二是家长层面:存在“起跑线思维”;缺乏正确的审美观,习惯于盲目跟风;无视风险,决策缺乏理性;过分注重孩子的外表,素养教育缺失。

三是学校层面:缺乏必要的美育教育;针对青少年成长的操作性制度规范缺失;对于学校未成年人的成长心理动态关心调研不够。

四是孩子自身:盲目跟风;过度关注自我;价值观单一;缺乏自信心;存在盲目攀比心理。

五是医疗美容业:职业道德素养有待提升;相关医疗美容业规范落实不够;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甚至以分期付款方式诱使学生贷款做整形手术;大肆进行虚假宣传并夸大整形效果;风险告知不够。

六是社会层面:就业求职环境中存在“以貌取人”现象;社会一些娱乐明星、直播网红畸形价值观误导;社会上弥漫错误“颜值论”。

一是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整肃良莠不齐和以不实宣传噱头误导未成年人的整形市场;开展针对各种非法医疗美容的治理行动;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对未成年人进行严格限制;严查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

二是家长加强引导和教育。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是学校做好美学教育。引导好未成年人的美学教育,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低龄整容现象做好日常督查整治工作;多与家长和学生沟通交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是学生自身提高内在素养。不盲目跟风,培养理性决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应认识到颜值高只是表象,内外兼修才是真的美;培养符合本年龄的爱好兴趣;多参与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是医疗美容业提高职业素养。整形机构要秉持职业道德,整肃行业内部;落实好医疗美容业规范;提升行业就业门槛和资格审查工作;让不实宣传与违规操作得到严惩;不唯利是图,对待未成年人整形应做好风险告知工作。

六是社会各界形成合力。用人单位要摒弃以貌取人的用人观念,净化就业环境,将内涵和个人能力作为考量的标准;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要做好审美教育,让孩子明白,自身发展最终靠的还

是自己能力,外貌这块“敲门砖”再好使,也无法铺平上升的路途;教育部门针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及健康成长实际需要,制定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新闻媒体要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工作,积极营造多在意内在素质、少关注“颜值”的社会氛围;广告监管部门要严格审查宣传广告内容。

【权威论述】

外貌不是决定性的,真正让人幸福的,还是内心的修养。一个人的格局、涵养、品格等,是决定其是否生活幸福的长久关键变量。家长应该端正态度,同时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李云歌

从心理层面来讲,整容“低龄化”是年轻人过度自我关注的一个表现。在很多年轻人眼中,自己身上、脸上有个小小的瑕疵,就会认为大家都能看到、觉得大家都很在意。

——长春市心理医院催眠研究室主任医师尹洪影

大学毕业生的整容趋势与用人单位的现行招聘标准,以及学生自身“通过外貌改善以获得事业发展”的畸形成才观有关。因此,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应让他们了解,最终获得职业发展还是要靠自身能力,而不是容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高频金句】

1、事实上整容呈现低龄化趋势,不少中小学生热衷整容,归根结底不是他们产生了审美焦虑,而是社会上弥漫了一股错误的“颜值论”造成的恶果。

2、年轻人如果过度在意外貌,其实是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表现,需要通过“去中心化”的治疗方式来进行疏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人群中的焦点,减少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3、一些学生对术后的效果过于期待,希望通过“变脸”迅速博得别人的青睐,这是不正确的。其实内涵和能力才是考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准,内在气质、人格美才是最重要的。

4、整容“低龄化”是年轻人过度自我关注的一个表现。在很多年轻人眼中,自己身上、脸上有个小小的瑕疵,就会认为大家都能看到、觉得大家都很在意。

5、整容逐渐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这折射出日益蔓延的社会审美焦虑。

【案例拓展】

美国:

在美国,未成年人整容也必须征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而且不仅要与医师签订书面协议,还必须录音、录像,以备产生纠纷后作为证据。

澳大利亚:

根据澳大利亚整容师协会从业指南,严禁整容师给未成年人实施吸脂或隆唇等整容手术,除一些因生理或心理原因不得不进行的整容手术外,18岁以下人群不应该接受任何整容手术,给未成年人做整容手术的整容师可能面临2年牢狱之灾。

韩国:

韩国针对未成年人整形,也作出了相应的限制规定。根据韩国医疗法,未成年人接受整容手术必须有法定监护人的同意书。对于未成年人的整容,无论是家长还是医院都持非常保守的态度。韩国整形外科协会也建议,未成年青少年如果想整容必须获得家长同意且有家长陪伴,没有家长的同意书不能接受手术。

奥地利:

根据奥地利新美容法,禁止对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进行美容手术;对16岁到18岁的人,虽可进行手术,但必须有3个前提:一是对本人进行心理咨询,二是手术必须得到监护人同意,三是从同意手术到进行手术至少有4周的思考期。

【时评文章】

整容低龄化背后的焦虑与偏差

割双眼皮、隆鼻、削下巴……在暑假,不少孩子都进行了外貌上的“改造”。一些孩子痴迷追求完美的外貌,不少家长盲目跟风带孩子“动刀”,整容日益低龄化。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现代整容技术提升颜值,完善先天不足的容貌,一定程度上能让自己变得更自信,在恋爱、求职中占得先机。但整容日益低龄化的现象还是值得我们警惕,一方面,未成年人的身心正处于发育发展阶段,如果整容稍有不当就有可能造成身心伤害;另一方面,过早地强调颜值,也容易带偏他们的价值观。

整容日益低龄化,折射出人们心灵的焦虑和时代的浮躁。有的直播平台主播通过整容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成为被年轻人追逐的“流量”;有的用人单位存在以貌取人的偏见;有的家长甚至坦言“别人的孩子都做了,我家孩子也不能落后,不然以后会吃亏的。”这些现象让不少年轻人认为颜值是就业的“敲门砖”,花钱整容是让自己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必要投资。

这值得我们冷静思考,如何才能抑制整容低龄化的趋势?首先,家长必须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学校还要引导好未成年人的美学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要知道,生活打拼,职场立足,最终靠的还得是真本事,脚踏实

地,展现真我。颜值高只是表象,内外兼修才是真的美。正直人品、出色才干、丰厚学识和良好性格等非颜值因素,仍然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此外,针对整容低龄化的趋势,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也十分有必要。未成年人整容纳入法治轨道在许多国家已有实践,比如,在美国、德国,未成年人整容都必须得到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并与医师签订书面协议。这值得我们研究探索,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同时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业,严厉打击无资质和非法行医的整容机构,对未成年人整容加以严格限制。

人与人相遇、相识、相知,外貌的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的人格魅力。只有从审美教育、社会价值观和法治规范等多方面发力,整容低龄化现象才有望得到遏制。

大学合理增负,青春才不会辜负

【背景链接】

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

今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通知中提到,本科教育要再次“加码”,淘汰“水课”,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同时加强对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该通知一发,“大学生增负”顿时成为热门话题霸屏。你怎么看待大学增负?“增负”可以改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吗?

【综合分析】

大学本科教育是青年人成长非常关键的阶段,据网上一调查显示,某大学曾以“大学最后悔的事”为题在网站上展开调查,40%的人后悔虚度大学光阴。“大学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做过很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多去几次图书馆”……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心中的遗憾。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严进宽出的政策,只要修满学分、考过英语四级,再完成毕业论文,就能顺利毕业。由于缺乏学习压力,很多大学生习惯于混日子,白天翘课晚上打游戏,考试划重点,论文靠抄袭,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学校已经采取了措施,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规定,本科生成绩不达标将转为专科。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学校实行学业警示制度,问题严重者将被劝退。

另一方面,高校普遍存在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的现象,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对此教育部表示,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推动院士等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大学增负最重要的是合理。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要给学生们多一些作业,而是希望高校能提高教学质量,多制作一些金课,少

一些水课,当然,也希冀大学生们能看出此次出台这个文件的深刻含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在大学四年里不忘初心,给自己一份完美的答卷。

【相关问题】

一是国内教育体制不合理。1、教育资源稀缺、教育发展极度不均衡,分配不公。2、大学评教制度缺失。3、中国大学的盲目扩招和教育体制的不合理。4、中国的部分高校只注重政绩观。5、考试选拔制度不合理。

二是教育监管部门的主体责任缺失。1、年度考核评估机制缺失。2、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监管不到位。3、刚性执行力缺失,惩罚力度不够。4、对高校课程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监管不够。

5、对师风师德监管不够。

三是大学本科教育模式亟待完善。1、忽略学生的实践能力,一味追求填鸭式教育。2、对教学效果的考核力度不够。3、对教学过程要求管理不够。4、对于教师教风缺少制度化要求。5、教师水平提升机制缺失。

【相关对策】

一是完善大学本科教育体制。1、合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结构。

2、完善高等院校教师年度考核制度,提升大学内部管理结构体制。

3、平衡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模。

4、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经验,从顶层设计上制定完善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体系。

5、建立合理的评价和科学的激励制度。

二是加大对高校的监管力度。1、健全完善制度,抓好制度保障。2、理顺高校职能部门业务,强化监督职能,保持高校监管工作的独立性。3、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威慑力。充分发挥舆论,社会等各方面监督的作用。4、加强对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教学全过程监管。5、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高校,严厉惩处学术不端。

三是优化本科教育模式。1、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课程难度,拓宽课程深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2、加大教学过程考核,提高课堂参与度。3、课程设置需要严格演示把关。4、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最好从大一开始就要有论文选题的意识,多思考专业领域内的问题,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为大四的毕业论文(设计)提前打下基础。5、提高大学生毕业门槛,坚决取消“清考”制度。6、建立淘汰机制,通过“宽进严出”提高大学教育质量。 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权威论述】

本科教育要坚持四个“回归”,即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严进宽出”不利于学生的长远成长,一些学生到了高校变得迷茫,无所事事,难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领域时,应该接受相对严格的训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对大学生合理“增负”,要处理两对关系:一是对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堂吸引力与实效性的关系;二是对学校,要正确处理好上级部门考核评价与学校发展实际的关系。

——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团总支书记陶达

本科教育不仅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情,还涉及教师队伍和人事体制、学生评价体系、学科布局、管理服务体系、治理体系和资源配置等。在他看来,本科教育改革必须迎接挑战,面向未来,必须综合考量各种利益诉求。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

【高频金句】

1、本科四年其实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求知欲与学习能力最强的一个阶段。

2、如果快乐只是一种无所事事、不学无术,那么这种快乐就不值得追求,最起码不值得朝气蓬勃的年轻大学生追求。

3、给大学生“合理增负”已经是大势所趋,必须之举,毕业论文质量严格把关,一定要让大学生学有所成,带着丰硕的知识果实满载而归。这也是学生家长所期望的。

4、台上PPT念得欢,台下吃鸡游戏开黑忙,上课不常点名,考试容易通关,学分拿到手软——对于少数加班加点刷考试的本科生来说,这种“水课”简直就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福利之地。

5、大学是决定一个人学识、性格,决定一个人理想、人生的关键阶段,不可能靠开挂闯关。就算这时候蒙混过关,其负面影响也会在日后显现。

【案例拓展】

美国:高校实行学分制

美国是最早实行大学学分制的国家,也是世界各国大学学分制改革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实行学分制。大多数实行学期制的高校要求修满123个学分,才能获得学士学位。美国大学学分制模式的主要特征为:选课形式的多样性,学制的弹性化,学业评价的绩点制,学习过程的指导性,学分转换的认可性,文、理、工渗透的通才教育。

澳洲:实行大学评估体系

澳洲院校在评估学生的学术水平上从来没有降低过标准。其评估体系将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均衡地分布到学生平时的学习中,亦即课堂参与程度、小组作业成绩、单元小论文或测验、期末考试都将在总评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这种评估机制无疑要求学生必须将努力学习做为一个常态才有可能获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时评文章】

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今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对大学生合理“增负”。加强教育,优化育人,扭转大学“混日子”怪象是应有之义,但不是让大学生简单地回到“书山题海”。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并从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学合理“增负”,也应该以此为方向和目标。

合理“增负”需加强思想育人,让学生有理想能担当。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建设者和见证人。但囿于年龄和阅历,青年也常常因为社会经验有限、辨别能力不足,容易被不良信息影响误导,产生迷茫、沮丧、自暴自弃等负面情绪。因此,合理“增负”要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更新教学

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式,优化评价标准。不光要注重理论的研究,还要加强工作方法的研究;不光要讲知识,还要传信仰;既要强调“时效”也要强调“实效”,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克服前进途中的小挫折;还要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

合理“增负”需加强实践育人,让学生能创新会创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合理“增负”,要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创新创业并不是一定要每个学生都去开公司做买卖,而是要让他们学会用知识和技能改进工具或方法,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学校的课程设计应该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引导上升级增效。多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少采用灌输式讲授,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和社会热点,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以创新团队为主体的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创新团队的实践能力和转换能力,提升创业能力。

合理“增负”需加强艺术育人,让学生懂欣赏有特长。有一种观点认为,学生活动、兴趣爱好会“影响学习”。但恰恰相反,兴趣爱好不仅不会阻碍学生成长,反而可以增添个人魅力,拓宽生命厚度。合理“增负”,可以考虑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兴趣特长。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为理念,厚植大学精神,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设丰富多彩的艺术鉴赏类课程和特长培

养类课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建设,把原来的课外工作、社团活动全部纳入到育人体系当中,规范管理,合理配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合理“增负”既增量更增质,让学生从合理“增负”中真正受益,使之成为教育的“增长极”,就一定能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铁“霸座男”之后又出“霸座女”,真就拿他们没办法?

【背景链接】

一、高铁霸座男

8月21日,在从济南开往北京的G334次列车上,一位男乘客霸占靠窗的座位不肯对号入座,在列车长和乘警劝说时称“站不起来,到站帮我找个轮椅”,还声称:“谁规定一定要按号入座?要么你自己站着,要么去我那个座位,要么自己去餐车坐。”从视频画面可见,这位“霸座男”可谓张扬跋扈蛮不讲理,该男明明占了别人的座,却还倒打一耙,真是无赖之举。

随着事件在网上不断发酵。涉事男孙某在强大的舆论气压下,很快发布视频,公开向当事人道歉,表示悔恨和自责。济南铁路公安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一款三项之规定,给予孙某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记入铁路征信体系,并在一定期限内被限制购票乘坐火车。

至此,这起事件看似告一段落,然而孙某在今日头条与新浪微博上的加V账户却随即被曝光,这两个分别认证为“高铁‘座霸’事件当事人”以及“高铁霸占座位事件当事人”的账户,已经吸引了数千个粉丝的关注,又再次引发热议。

二、高铁霸座女

9月 19 日下午,一段“高铁霸座女”视频在网上热传。爆料网友称,事发车次为永州到深圳北的 G6078 次高铁,一名女子持有靠过道座位的票在永州上车后,却强行坐在靠窗座位。当列车安全员要求其对号入座时,却遭该女子反驳,霸占座位不肯让座,并一再争论 “这座位上写了是 10D 吗?”将近两分钟的争执中,该女子始终未起身让座。最终,该女子在广州南下车。

衡阳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18年9月19日,周某某(女,32岁)乘坐G6078次列车强占他人座位且不听列车工作人员劝阻。我处经依法调查取证,认定其行为构成“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对周某某处以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

据广州铁路最新消息:铁路客运部门将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下发《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规定,在铁路征信体系中记录9月19日G6078次列车旅客周某某信息,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该旅客将自公示期满无有效异议之日起,180天内无法购买火车票。

【综合分析】

对于这类无视公共秩序的人、不讲公共道德的人,我们不仅要严管更要严惩。2017年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铁路旅客信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