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的四个重要时期你造吗

儿童绘画的四个重要时期你造吗
儿童绘画的四个重要时期你造吗

儿童绘画的四个重要时期你造吗

导读:本文儿童绘画的四个重要时期你造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涂鸦期(1.5—3.5岁)

大约从孩子们开始独立行走的时候起,孩子们的手也跟着变得更加灵活起来,在这个时期,他们会用自己的手去握住笔,然后,开始各种涂鸦,这个时候的涂鸦是没有主题可言的,我们从孩子们的涂鸦中,也看不出有什么特点,他们的绘画地点也是没有固定性的,有的时候是在纸上,有的时候在墙上,有的时候甚至是在自己的身上,这是孩子绘画的萌芽时期。

象征期(3.5—5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他们内心已经有关于对绘画的一个认识了,因此,他们在绘画的时候,可以进行有目的的绘画了,你如果好好观察孩子的绘画的话,你会发现,孩子们的这些绘画,其实就是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

图式期(5—7岁)

这个时期是儿童绘画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绘画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然后进行临摹,也就是他们能够再现自己的观察和想法的时期。

写实期(7岁以后)

孩子们从7岁左右开始,他们就进入到写实期了,这个时候的孩子们,他们力求自己画得更加逼真,更加真实,因此,这个时期的绘画教育,家长们要带给孩子们的就是积极的引导,让孩子们充分展开自己的思路,不能被眼前的

真实事物所遮挡。

儿童绘画的几个重要阶段

儿童绘画的几个重要阶段 关于儿童绘画教育的正确教育方式,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们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我们在辅导孩子绘画中,必须按照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进行。如果指导不得法,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用儿童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强制训练,接受不了便横加斥责,那样会造成儿童对绘画产生厌恶和反感,阻碍他兴趣爱好的发展与提高。 第一阶段:命名期(2——3岁) 这时期,孩子一边画,一边告诉别人自己的创作内容。但他画的是什么,很难看懂。他可能指着一个圈说这是“苹果”、那是“妈妈”、这个是楼房等等,是孩子自己对涂画的注解,自己很欣赏。把自己的动作和想象结合起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他画不出形状的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人们如不细心观察、询问,就很难理解。当孩子一说这是什么时,大人们也许不能理解。通过这种绘画形式和语言表达,可以加深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想什么画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 第二阶段:罗列期(3——4岁) 在这个绘画阶段,儿童会把画的东西和想的东西逐渐联系起来,画得稍微有些形状。把一个个简单的图案拼凑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故事的画面。比如孩子画块草地。然后草地上有什么呀?草地上有小鸡。小鸡在干嘛呀?小鸡在和另一只小鸡玩耍。在教学方向上,可以依照这样的罗列形式启发他联想,就会使画面越来越丰富。孩子一个时期反复画一样东西,从不像到有点像,这是认识的深化过程。 第三阶段:图式期(4——5岁) 4——5岁的孩子,手部的小肌肉群增长较快,手运动机能的发展和对生活中的物体形象积累的增加,他们开始在画面上慢慢的表现自己所想要的内容。从开始单纯的物的表现发展到事情的表现,他们主观地体会和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他们常用形态符号来表示同一事物。其中夸张了主要部分,忽视或干脆省去了不重要部分。表现动作时,就主观地移动要做动作的那个部分。如为了把刀举过头,就主观地伸展移动胳膊。 这阶段的儿童还没有正确的空间概念,还不能正确地掌握上下、前后、左右和空间,对比例的估计能力更晚。让孩子在纸上表现一定深度的画是有困难的,因此画面上就会出现一种没有远近、没有前后、没有大小的任意排列的平面图,而且他们把一切东西都放在一条表示地平线的基础上,他们画画怕遮掩、重叠,就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也统统排列在画面上。这种求全、求实的表现法,正是儿童心理的正常反映。这些都说明孩子画的还不是他看见的东西,是他想当然的东西。这时让他画写生画,他看一眼对象就凭自己的印象去画了。因为儿童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成人不同,他们还缺乏理性地分析和比较能力,只能凭感觉印象画画,对印象深的部分他容易夸大。这正是儿童画的“黄金时期”。孩子的天真童趣注意保护,让它充分表现出来。

现当代国外儿童绘画发展理论研究

现当代国外儿童绘画发展理论研究 刘艳摘要:儿童的绘画发展作为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历来受到重视。从20 世纪罗恩费尔德和加德纳为代表的关注自然发展的阶段理论,到当代金德勒、威尔森等人关注社会文化因素的理论,儿童绘画发展研究不断得到更新,这无不与时代的变更息息相关。本文围绕这两大趋向的理论进行阐述并归纳总结,借此对如何开展当代的美术教育进行了思考。 前言: 儿童绘画的研究一直是美术教育课程规划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儿童绘画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儿童绘画的起源开始于19世纪,由于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于遗传、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学由此出现。自十九世纪80年代Hall发表了第一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绘画的研究报告开始,就有不少的学者试图通过儿童绘画来揭开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变化过程。有学者通过研究儿童儿童的绘画内容来分析儿童的人格特征,另一些学者将绘画作为测量工具,诸如Goodenough的“古式画人测验(Draw-a-Man Test)”来分析儿童的智力成熟度;Buck等学者发展出“屋—树—人投射技术”来测验儿童的认知、人格的发展。研究儿童绘画从心理学起步,作为发现人类心智的有效途径,不断得到了发展,继而在美术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关注。美术教育学者将绘画表现作为实施有效教学手段的重要研究对象,力图寻找出儿童绘画发展的各阶段历程。在这一方面,美国学者罗恩费尔德、加德纳等人的绘画发展阶段划分对美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力图从儿童绘画中发现不同时期儿童绘画发展的特点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探索儿童内在的自我心智发展过程,尤其是罗恩费尔德,根据每个时期的不同绘画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绘画教学方法,来帮助儿童通过绘画来更好的全面发展,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的成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球化促发了人们的相互交流越来越紧密,人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来了解世界,社会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儿童也日益受到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影响。而美术教育也开始关注起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不少学者试图从儿童绘画中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因素来进行论证,揭示儿童认知发展不仅呈现自我发展的一面,而且社会化文因素也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归纳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两个取向:一为关注个体自我发展的研究,二为关注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对于美术教学来讲,既要对过去的绘画发展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又要在当代绘画表现研究新的取向上不断探索,进而针对当今的美术教育发展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关注儿童内在自然发展阶段的研究 这类研究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罗恩菲尔德(V. Lowenfeld)、加德纳(H. Gardner)。(一)心理学的理论背景——皮亚杰的的精神发展学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以儿童的思考与精神的构造为前提,提出了精神发展学说。皮亚杰将0~7岁的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

浅谈对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题目:浅谈对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常杰沈阳市沈河区少年宫 【摘要】:美术以它独特的直观和再现性教学,极大地影响着各个年龄段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要教好儿童美术,在我们的头脑中要时刻牢记启发儿童的创造力这一宗旨,坚定不移的贯彻到我们的教学中去。即要教其绘画技法,又要重视启发儿童绘画思想中的创造力和创作激情,才能培养出高水准的艺术人才。 “关键词”儿童美术创造力培养 美术以它独特的直观和再现性教学,极大地影响着各个年龄段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要教好儿童美术,只有把握以培养儿童创造力为目的技法训练,才能培养出高水准的艺术人才。“儿童创造力”与“技法训练”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在实际执行中,要灵活掌握,恰如其分地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中。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出发,培养儿童对美术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手绘表达能力。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与手绘表达能力的过程,应该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创造和手绘能力。这个过程,我们教师既要重视对儿童的绘画技法的训练,也绝不能忽视对儿童艺术素质的培养,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绘画技法的训练能使儿童心有所想,手有所绘,特别是能绘画出来,这不是短时间的训练能达到的,而是长期的学习过程,甚至是一生的过程。而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素质基础增

长,正处于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过程的重要阶段中,如果我们能科学、正确地掌握培养儿童绘画技法,不能因在大量、简单、“枯燥”、重复的训练,将头脑中产生的各种“思想火花”泯灭掉,而是要激发和保护好“思想火花”,使儿童心理能自由、健康的发展,将来成为有所创造力的“画家”,而不是“画匠”。从这个意义来讲,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重于绘画技法的训练。我们教师不单纯是指导儿童美术技巧训练的引路人,还应是儿童想象力保护人和创造力的指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下我们将重点论述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一、尊重孩子们的神奇的幻想 童年是孩子们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能“异想天开”问出成年人想象不到的问题,甚至可能十分搞笑的事情,这也是儿童最可爱之处,我们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启发儿童的创造力这一宗旨,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将这宗旨贯彻到我们的教学中,使课堂生动、活泼、自由、有趣。 1、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讲如何画好一幅画时,不光是注意儿童画的像不像,更要留心有无与众不同的之处,发现要及时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深化和扩展讲解,启发、激励儿童的想象空间,使儿童思想活跃起来,打破墨守成规,敢想、敢画、敢创新。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一、涂鸦阶段(约—岁) (一)未控制的涂鸦 1.时间:涂鸦开始后的半年左右 2.特点:无规律可循的点、线混杂图,涂到画纸之外 3.原因: (1)不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握笔的动作——手掌和手指共同操作,肩部、手臂和肘部无控制动作(3)大小肌肉尚在发展 (二)有控制的涂鸦 1.时间:2岁左右 2.特点:重复的或具有上下左右方向的各种线条,能将涂鸦控制在画纸之内 3.原因: (1)能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手眼协调 (3)控制肌肉动作 (三)圆形涂鸦 1.时间:2岁半左右 2.特点:圆圈线条,涡形线、不闭合及闭合的圆圈、复线圆圈 3.原因: (1)能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手眼控制和协调 (3)关节和肌肉更加灵活 (四)命名涂鸦 1.时间:涂鸦过程中开始说故事 2.特点:具有明显的表达意图,对涂鸦进行命名 3.涂鸦出现的原因: 涂鸦是儿童绘画活动的起始阶段 (1)源于儿童身体运动的需求,随着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提高逐渐发展(2)源于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 4.“涂鸦滞后”现象

一些没有条件看见别人写字或画画的孩子,即使到达涂鸦期的年龄,也没有出现涂鸦活动。 模仿是影响涂鸦行为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5.当儿童出于涂鸦期,成人应持的态度和发挥的作用如下: (1)成人应该重视儿童的涂鸦,切不可认为是孩子的随意胡闹而加以制止。 (2)成人应该在儿童涂鸦期发挥适当的作用。 二、象征阶段(约—5岁) (一)图形 简单几何形和线条的组合,与想表现的真实事物想去甚远,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典型代表:“蝌蚪人” (二)色彩 1.能够识别主要的色相,有颜色个人偏好 2.象征阶段初期,用色不受物体固有色的限制,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涂抹自己偏好的物体。 3.象征阶段后期,逐渐按照物体固有色选择色彩,可以用方向一致的线条均匀地涂色,并图在轮廓线以内。 (三)构图 一个个独立的形象罗列在画面上,各个形象在大小、位置、间隔等方面并没有刻意安排,它们在共同的空间里的相互关系没有任何法则可循,但又确实有一定的表现主题。 (四)成人的态度和作用 1.保护儿童的绘画兴趣 2.提供适当绘画工具

涂鸦期幼儿绘画特点

涂鸦期幼儿绘画特点与指导策略 李怡芳 【摘要】幼儿绘画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写实期。2-3岁幼儿正处于绘画涂鸦期,是幼儿绘画的最初级阶段。幼儿的涂鸦活动可以较好的反映其心智成长和身体发育状况,激发其创造的热情和动力。为此,我们应当遵循幼儿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并鼓励幼儿从事涂鸦和符号活动,探索适宜的材料与方法来引导幼儿的涂鸦活动,使他们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绘画兴趣得到培养。既给予他们涂鸦的自由,又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与学习,顺利地摆脱涂鸦期,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涂鸦期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唉,毕加索是天生的。” 有的妈妈会说。的确,不是每个妈妈都能生出一个小毕加索,但重视在婴儿期对宝宝绘画潜质的开发,即使不能让孩子成名成家,也会为他未来的人生打开一扇明亮的窗。 所有的新生儿只能看到距离他20厘米以内的东西,大部分宝宝在1岁时还不能准确区分颜色,可有的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就能画出线条虽稚嫩但色彩丰富的画了。最前沿的科学也很难说清楚,为什么有的孩子早早学会了区分颜色与形状,甚至有了艺术的创造,而有的孩子,仍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小宝贝开始乱涂乱画,弄脏了衣服、家具和你的心情,千万不要恼火,妈妈们,整理好你的耐心和智慧,仔细看一眼那些混乱的线条吧,一个由宝宝创造的神秘花园在你眼前展开了……唐代《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涂鸦:在字典中也是这样解释的:形容字写得很坏。似乎在一般人的眼里,涂鸦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殊不知,涂鸦是人创造性的始初,毕加索的画是抽象画的经典之作,如果说他的画象孩子的画,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还有谁象他这样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呢?那就是孩童。

幼儿美术教育的 几个阶段

一般1岁半左右,宝宝开始对涂鸦产生兴趣。到2岁左右开 始画出一些不太规则的歪歪扭扭的线段,但时常会把线条画出纸外。 2岁半到3岁开始尝试画出圆圈。从线到圆,对宝宝来说, 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飞跃性发展,这是他们造型意识的开始。 3岁半或4岁宝宝开始给自己画的线条图案取名字,他们常 会边画边给涂鸦起名,就像同事家宝宝那样。对涂鸦命名显示出 宝宝从以动觉经验为重点向形象思维过渡,认识到了形象与外界 之间存在关系。 4岁到5岁的时候,宝宝开始尝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宣泄自己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出色的表 现力。但由于他们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有限,表现手法也非常 随意,因此有时候他们所画的图画,成人很难明白。 《儿童绘画有几个发展阶段》 1.乱画期(1岁) 乱画期是幼儿涂鸦阶段,所以也叫涂鸦期。周岁婴儿用他们 能接触到的工具(如铅笔、蜡笔、竹杆、树枝等),不管在什么 地方,都会笨拙地胡乱涂画。在涂抹活动中,他们感到新奇好玩,乐于尝试,开始还没有想画什么的想法,只是孩子好动的本能。 他们看到涂抹的效果会引起兴趣。经过反复涂画,促进了手、眼、

脑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加线、形、色的感知积累。一开始涂得乱麻一团,线条没有分别,毫无秩序,进而能反复同一动作,有一定方向,说明视觉上有所控制了。这种控制能力会发展到更复杂的动作——绘出了圆形,虽然很不象样子,但已是一大进步。成人可能对幼儿画的形状难以理解,但从那些线条的动态中感受到幼儿心里的喜悦和惊奇。 2.命名期(2、3岁) 这时期,孩子一边画,一边呀呀说着什么。但他画的是什么,人们根本看不出。他说这是“苹果”、那是“妈妈”等等,是孩子自己对涂画的注解,自己很欣赏。把自己的动作和想象结合起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他还不能抓住物体的整个形状的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人们如不细心观察、询问,就很难理解。当孩子一说这是什么时,大人们也许会捧腹大笑。这就加深了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想什么画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 3.罗列期(3、4岁) 在涂鸦阶段,儿童只要能把画的东西和想的东西逐渐联系起来,画得稍微有些形状,就感到很大满足。把表示脑袋的圆圈和表示手脚的长线拼凑起来,就感到这是一个活人,大圈套小圈就是一个猫,这只能说是一个一个物的罗列,相互没有联系。这里画个太阳,旁边画个猫,又可能画个车,或画个小虫子。因

儿童绘画的几个阶段9页word文档

儿童绘画的几个阶段 推荐家长:儿童绘画的几个阶段 很多家长朋友都会急切的问及关于孩子是不是该升班了,可以去画什么,必须去画什么了,我们孩子的"儿童画"学完了,可以让孩子画素描,色彩了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首先我很理解家长对于孩子的关心和期望,但请问家长朋友你自己清楚或是了解过少儿绘画吗?为什么把儿童画的画可以称谓"儿童画",为什么要急着把孩子送入更高年龄段的绘画课程,是孩子的需要,还是家长您自己的需要?还是跟风别的家长? 在此友情提示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少儿美术教育的教师朋友,光有一腔热情根本不够,请先武装好对于少儿绘画的理解及自身的绘画素质,商业价值固然重要,但也请别忘了少儿绘画的艺术价值。别披上了少儿绘画教师的外衣,就可以信口开河,糊弄"天真"的家长和调皮、固执、可爱的孩子们。画画不像做数学题一样有标准答案,少儿的绘画需要时间的累积和自身的努力,逐步提高孩子自身的绘画审美能力和素养。在辅导孩子绘画中,要按照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进行。如果指导不得法,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用儿童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强制训练,接受不了便横加斥责,那样会造成儿童对绘画产生厌恶和反感,阻碍他兴趣爱好的发展与提高 少儿绘画教育任重道远,需要孩子、家长、教师三方共同的付出和努力。以下是关于少儿绘画的几个典型的阶段,供大家参考,希望家长朋友们根据你孩子的年龄和自身的认知能"对号入座","切勿乱座"。 1.涂鸦期(1岁) 乱画是幼儿阶段的典型特征涂,所以也叫涂鸦期。周岁婴儿用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如铅笔、蜡笔、竹杆、树枝等),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笨拙地胡乱涂画。在涂抹活动中,他们感到新奇好玩,乐于尝试,开始还没有想画什么的想法,只是孩子好动的本能。他们看到涂抹的效果会引起兴趣。经过反复涂画,促进了手、眼、脑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加线、形、色的感知积累。一开始涂得乱麻一团,线条没有分别,毫无秩序,进而能反复同一动作,有一定方向,说明视觉上有所控制了。这种控制能力会发展到更复杂的动作--绘出了圆形,虽然很不象样子,但已是一大进步。成人可能对幼儿画的形状难以理解,但从那些线条的动态中感受到幼儿心里的喜悦和惊奇。

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四川省资中县重龙镇第一幼儿园魏兴菊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旧的美术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幼儿的好奇的心理,只有实施课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孩子们的眼界日益开阔,外面精彩的世界无时刻不在吸引着他们程改革、及时调整和变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才能适应和促进儿童在美术审美能力、美术技能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给幼儿创设了宽松开放的环境,允许幼儿自带参考书,自由交流,充分联想,大胆表现。除此之外,我们还设计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美术活动内容和形式,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幼儿期是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美的形象引起幼儿的联想产生丰富的想象活动。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将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益。在每次的绘画活动前,我都从引导孩子的思维入手,启发孩子大胆想象、相互表达、在学习交流中学会主动思考、探究、发现新的创意,不断改变原来的构想;而在绘画实践中为孩子创造一种信任、鼓励的氛围,使孩子们大胆的进行表现,看看谁和别人想的不一样、画的不一样。从一系列的主题画中就可以看到孩子们的思维越来越开阔,想象力、创造力越来越强——在“淘气的小猫”主题画中,孩子们想象并表现出了“小猫扑蝴蝶”、“小猫捉老鼠”、“两只小猫玩线团?”、“小猫赛跑”、“小猫捉迷藏”等不同情节的画面,创造能力在美术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一、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创造的欲望。 创造激情来源于兴趣和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幼儿的好奇心重,对有趣的物体,有意思的事物,出于好奇常引发兴趣,好奇心驱使他们喜欢寻找奇异的、有刺激的事物,引起探索兴趣,激发创造的激情,促进创造思维活动。因此,教师要巧妙地抓住儿童纯洁稚拙的童心和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依据兴趣和绘画技巧特点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挖掘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例如:在粘贴画《有趣的春天》时,教师用变魔术的形式出示教具,引起孩子的兴趣,以提问引导的方式激

儿童绘画水平的发展分期

儿童绘画水平的发展分期 儿童绘画的表现能力与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儿童对画的理解和认识,对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是与自身的发育同步的,是按照一定的轨迹发展的,虽然发展的速度各有不同,有快有慢,但是发展的顺序,是不会颠倒的。一般都会经历:涂鸦期,象征图示期,意象表现期,写实期。 一、涂鸦期:(1—3岁前) 此期,儿童绘画受生理方面的限制是比较明显的,他们的手、眼、脑还不能协调的配合,因而最初只是用点或短线点描画,到脑、眼、手的活动逐渐协调一致,手的肌肉得到锻炼,用腕或肘的运动使线变得流畅,在无意识的乱涂中享受着笔在纸上涂抹的有节奏的快感,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双手的力度能控制了,(但仍没有控制形的能力)在纸上有轻、有重和转动的用笔,使无目的、无意识的涂鸦发展到一边念叨一边画,给线条注入了意义,画出了有表达意念的涂鸦画。“涂鸦”是儿童发自童心的游戏方式,干干净净的一张纸,经他一涂一抹,竟有了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虽然在大人们的眼里他们画的什么都不是,也看不懂,却体现了他最初的创造意识。 象征图示期(3—5岁) 二、象征图示期又分为:象征期(3—4岁)和图示概括期(4—5岁) (1)象征期:科学表明:儿童长到3岁时,其脑重量已达到1000多克,到成人的60%—70%,4—5岁时,已经占成人的80%。此阶段的孩子喜欢不停地活动、说话,喜欢不停地提问题,虽然他们的思维处于萌芽状态,但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出现了成形的形,而且还会指着图说:“这是爸爸,那是汽车……”物象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存在于形里,并且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够自由大胆地运用象征符号表达生活感受。 绘画方面表现为:能够根据记忆创造象征符号,进行说明性图解,儿童绘画中的房屋,车、动物,人都是用符号来表现的,因而,我们常常称此期为象征期。(2)图示概括期:随着参加社会活动的增加,知识面得到不断扩大,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此期的儿童感觉敏锐,反映强烈,能够产生整体记忆,并且能凭整体记忆把看见的事情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绘画创作达到高潮,开始进入儿童绘画的黄金时期。 三、意象表现期(5—8岁) 此期绘画形体较为复杂,不再用模式化表现,在绘画中溶入自己的情感,画面出现了表情和动作,开始能够表现空间,在画面上出现地平线和天空。开始考虑比例关系,把夸张画法,拟人画法,透明画法,展开画法及多视点画法等各种画法应用于画面。 四、写实期(8—15岁) 此期儿童出现了写实倾向,有较充分的构思,形成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鉴赏和评价能力,有了自己的见解,开始对客观现象进行探索,并且对幼儿期坚信不疑的童话梦幻产生了怀疑,对过去不合比例的、充满天真稚嫩的画,以及过去常常运用的一些表达方式表示否定,开始进行客观观察。 在空间感觉上,从罗列的表现倾向开始向写实的表现倾向发展,由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观察力增强了,能够依靠感观具体描画实物,开始注意物象的不同面,

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绘画特点

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绘画特点在孩子们学习美术过程中年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着变化,认识不断提高,思维不断发展,自然地形成不同的年龄阶段,年龄阶段又制约着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为了使家长了解这方面规律,更好地培养您的孩子成才,我们把各年龄阶段儿童绘画特征向您介绍,做为您辅导孩子的参考。 我们把孩子2-17岁分为三个阶段;2-4岁以前为涂鸦期阶段、4-9岁为图示期阶段、9-17岁为写实期阶段。 1.涂鸦期阶段: 孩子出生不久就能感觉出不同的颜色,随着语言的发展,他们开始对形状有辨别能力。两岁半的儿童可以拿笔在纸上、地上画来画去,初期只能画出一条条没有规律的线条,到三岁左右逐渐地可画出一些有规律的复杂的线条了,这些线条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代表什么,有时偶尔说出,画得是"妈妈"、是"苹果"等等大人根本看不出来的东西,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涂鸦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是不能进行正常教学的。三岁半以后的孩子们画出的线条开始有规律,能画出不标准的圆形,一般到了四岁就可以准确地画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物体,也能比较好地表达自己画的是什么了,这时就可以接受正规训练了,所以美术培训学校规定四岁开始入学,也有一些绘画方面超常的孩子涂鸦期结束得比较早,三岁或三岁半即可入学。 2.图示期: 过了涂鸦期的孩子就进入了图示期,这是最良好的绘画启蒙时

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对绘画兴趣最浓,喜欢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培养得好,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他们会自如地运用绘画手段来表现自己的意愿。4-8岁的孩子画起画来最没有顾虑,创造性最强,我们把这一时期寓为创作的黄金时代。美校的教学也以发展孩子的创作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这一时期创造性方面的培养在孩子一生中是很重要的,它往往会成为终生成就的奠基。这一时期孩子的绘画特点是,他们喜欢随心所欲地去画,不愿意接受技法的限制,没有比例空间的概念,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以随意夸张某一部分。例如:孩子想让自己画的小朋友拾到地上的玩具,他会把胳膊画得特别长。如果想画出屋内的情景,他们会把房子画成透明的,等等。这是孩子创作才能的萌发,应该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发挥这一才能。有些家长不了解这一点,按照大人的认识水平去要求孩子,有的甚至不停地指责,这不对,那不象,弄得孩子缩手缩脚,画出画来死死板板使老师的启发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还会出现概念化的现象。这段时期的长短每个孩子不同,有的长些有的短些,如果老师培养很好,学生在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同时绘画技能也开始成熟起来。 3.写实期阶段: 一般在九岁左右孩子的生理和心里都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迅速发展,开始感觉自己是大孩子了对儿童画感到不满足,追求画得真实,出现这种特点就开始向《写实期》迈进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有些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培养,他们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画画不大胆,甚至不愿意画了,这时应该满足他们的求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 罗恩菲德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富于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而创造性是每个儿童都具有的潜能,为使这种潜能得以实现,教师或家长应该为孩子排除干扰,避免让儿童使用着色画本,也不要从成人角度评价儿童作品,这样,每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作欲望,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这就是发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涂鸦阶段(2~4岁):儿童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 样式化前阶段(4~7岁):儿童作首次的表现尝试; 样式化阶段(7~9岁):有形体概念的形式; 党群年龄(9~11):理智萌芽的阶段; 推理阶段(11~13):拟写实的阶段; 青春危机期(13~17):儿童美术发展的决定性时期。 一) 涂鸦期(scribbling stage) 2~4岁 幼儿的涂鸦是其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罗恩费尔认为幼儿刚开始涂鸦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动作,也无创作的意图。仅仅是享受肌肉运动的满足感,与笔涂在纸上的快感。但渐渐地,幼儿能发

现纸上线条与自己动作存着某种关联,于是继续涂鸦,便渐渐发展出手眼协调、大小肌肉控制等与身心发展有关的涂鸦过程。涂鸦其可分三阶段: 1. 随意涂鸦(disordedscribbling) 年龄:2岁左右。 特征:(1)用整只手握笔,摇动手臂画线,尚无法控制动作。(2)眼睛未必看着画面,眼与手的动作无关。 2. 纵横线涂鸦或称有控制涂鸦(longitudinal or controlled scribbling) 年龄:2岁半左右。 特征: (1)以重复的动作涂鸦,具有手眼协调的控制能力,常出现反复的纵横线。 (2)已能控制手肘关节。 3. 命名涂鸦(naming ofscribbling) 年龄:3~4岁左右。 特征: (1)从单纯涂鸦的动作转为具有想象思考的涂鸦,会赋予涂鸦意义,但形象仍难以辨识。 (2)会发现图与背景的关系,但仍未能表现空间。 (3)会为涂鸦命名及用不同色彩来区别不同意义的涂鸦。 (二) 前图式期(preschematic stage)4~7岁 对环境的接触渐扩大,对世界的探索大于自身身体的操控,儿童开始有意识的作具象表现,能发现现实、思想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因不断的接受新概念,故

《绘画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绘画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美术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学活动。美术教育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具有的积极作用为现代教育所公认。创造是儿童艺术的精髓,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能与真正的艺术家媲美的只有儿童。美术活动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令成人难以想象的创造潜能。现代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研究发现,幼儿时期是形成个性,开发智慧、潜能,拓展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创造性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阶段。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警告说:“2岁—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 目前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和儿童观的影响,还存在着种种弊端。在培养目标上,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轻自由创造的培养。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突出儿童作品模式化倾向,使之失去稚拙的天性。在教学方法上,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很难摆脱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模式。这种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为中心的模式代替了孩子的感觉、思考和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孩子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潜在的创造力的扼杀和自我创新意识的摧毁。 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本质就在于让幼儿懂得美、追求美、创造美。通过美的教育,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促进知、情、意和谐发展,追求真、善、美相结合的人生境界。儿童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幼稚、肤浅,但有初步的审美意识,因此,正确把握方向,给予幼儿多方位、多元化的感知,是无可厚非的。绘画不仅能激发幼儿美感、陶冶性情,并涉及幼儿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智能、知识及身体发育诸方面,而且能促使幼儿在想象力、创造力,尤其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 教育专家认为:幼儿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而美术活动就是一个从感觉到艺术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幼儿的绘画表现,制作手工物品的造型能力反映了他们不断成长的过程,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美术启蒙教育,能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

儿童绘画有几个发展阶段

儿童绘画有几个发展阶段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儿童绘画有几个发展阶段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们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我们在辅导孩子绘画中,必须按照的发展阶段进行。如果指导不得法,违背了发展规律,用儿童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强制训练,接受不了便横加斥责,那样会造成儿童对绘画产生厌恶和反感,阻碍他兴趣爱好的发展与提高。 1.乱画期(1岁) 乱画期是幼儿涂鸦阶段,所以也叫涂鸦期。周岁婴儿用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如铅笔、蜡笔、竹杆、树枝等),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笨拙地胡乱涂画。在涂抹活动中,他们感到新奇好玩,乐于尝试,开始还没有想画什么的想法,只是孩子好动的本能。他们看到涂抹的效果会引起兴趣。经过反复涂画,促进了手、眼、脑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加线、形、色的感知积累。一开始涂得乱麻一团,线条没有分别,毫无秩序,进而能反复同一动作,有一定方向,说明视觉上有所控制了。这种控制能力会发展到更复杂的动作——绘出了圆形,虽然很不象样子,但已是一大进步。成人可能对幼儿画的形状难以理解,但从那些线条的动态中感受到幼儿心里的喜悦和惊奇。 2.命名期(2、3岁) 这时期,孩子一边画,一边呀呀说着什么。但他画的是什么,人们根本看不出。他说这是“苹果”、那是“妈妈”等等,是孩子自己对涂画的注解,自己很欣赏。把自己的动作和想象结合起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他还不能抓住物体的整个形状的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人们如不细心观察、询问,就很难理解。当孩子一说这是什么时,大人们也许会捧腹大笑。这就加深了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想什么画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 3.罗列期(3、4岁) 在涂鸦阶段,儿童只要能把画的东西和想的东西逐渐联系起来,画得稍微有些形状,就感到很大满足。把表示脑袋的圆圈和表示手脚的长线拼凑起来,就感到这是一个活人,大圈套小圈就是一个猫,这只能说是一个一个物的罗列,相互没有联系。这里画个太阳,旁边画个猫,又可能画个车,或画个小虫子。因为这时的思维能力还处在不能把事物组织起来的状态,应该根据孩子兴趣,引导他注意把画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有助于孩子的发挥。例如:孩子画个小鸭,可以问他小鸭和谁玩呀在哪玩呢在水里呀。水里有什么呢水里有小鱼,有荷花。天上有什么呀有云、有蜻蜓……。这样依据孩子的有限经验,启发他联想,就会使画面越来越丰富。孩子一个时期反复画一样东西,从不像到有点像,这是认识的深化过程。 4.图式期(4、5岁) 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手运动机能的发展和形象积累的增加,他们开始表现自己所想的内容。从开始单纯的物的表现发展到事情的表现,他们主观地体会和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他们常用形态符号来表示同一事物。其中夸张了主要部分,忽视或干脆省去了不重要部分。表现动作时,就主观地移动要做动作的那个部分。如为了把刀举过头,就主观地伸展移动胳膊。

浅析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浅析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3-05-30T17:05:09.420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3月总第114期供稿作者:付德江 [导读] 孩子的幼小心灵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而儿童认识形象,不会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 付德江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东漳堡乡中心校057550 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教师要求家长在休息天、假期里多带孩子出外写生,到公园儿童游乐场、动物园、马路、风景优美的地方写生,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丰富孩子的创作。一次我带着孩子参观盲童学校,那儿环境清静,一尘不染,绿树成荫,真如到了一座大花园,看到盲童在这里的学习生活,处处有人照料,健康愉快地成长。更使孩子们惊奇的是他们还能以手代目,进行雕塑、刺绣等艺术创作,甚至还能学习推拿医疗技术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在祖国的怀抱里,残废人生活幸福,使孩子们很爱感动。他们回来后,立即创作了《推拿》、《勤学苦练》等作品,并获得好评。 在表现形式方面,孩子临摹画册也是一种学画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画活的东西,多观察,多写生,自己选材自己造型。同时要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不能单画一种画,要让孩子广泛涉猎,包括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油画、腊笔画等等。经过多种实践,可以丰富孩子在造型、创作、色彩等多方面的表现能力。对于儿童画画的兴趣,要注意“留有余地”,爱护他们的积极性,不能让他们画厌了。儿童时期要以学文化为主,每天可有一定时间画画,保持他们精力旺盛,画兴不衰。熟悉儿童的美感情趣。 儿童崇拜英雄,崇拜解放军,哪个孩子不喜欢学解放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在画着:五个孩子骑着马,一个举着红旗,第二个吹喇叭,第三个提着小木枪,第四个端起步枪瞄准,第五个还高举着大刀!嘴里还喊着“达、达底达、冲呀!”这不是一面在游戏,一面在创作吗?我们的责任就要从孩子“画画”的游戏中去启发、诱导,使儿童对画画的兴趣和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如果以成人的透视、比例等去要求儿童,儿童力不能及,必然会打击孩子的画兴。作为辅导教师,有必要蹲下来和孩子同一视平线,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物的形象,看孩子画得是否真有道理,而不是武断的改这改那,有时成人看来“不完善”、“不正确”的,恰好是儿童天趣之所在。今天我们看到有些儿童缺乏真趣,往往是成人过多干涉的结果。尊重孩子,爱护童心,是儿童画指导者应有的素养。 儿童画指导者不仅是一位美术爱好家,也应是儿童心理学家。 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教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对儿童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用纸筒互相“打电话”。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说来,正是奥妙所在。因此,要指导儿童画,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 如老师要求孩子们创作一幅《救救大熊猫》的画。一个孩子在画面上画出一只大熊猫在哭,一群小朋友围了过来,有的送苹果、有的送香蕉,有的送巧克力。另一儿童异想天开,画了一个猪形的“扑满(储蓄罐)”,上面帖了红纸,与上“寄给大熊猫收”,还帖上一张邮票。真使人意想不到。发掘这种天真奇妙的创造力,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神奇的幻想,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就会在他们心灵中挖掘不尽的美的宝藏,画出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不可忽视,让孩子学会自己造型。孩子画画,开始往往是画小孩,他们总是先画一个圆圈,这是一个头,再画上嘴巴,嘴巴很重要,它能吃糖、唱歌、讲故事,作用可大呢。又点上两小点是眼睛,它不象嘴巴那样重要。再刷刷几根头发。这就是他脑子里有的印象。至于耳朵、鼻子他们往往疏忽了的。如一竖是身体,二横是手臂,手掌不清楚,但五个手指头是不会弄错的,两腿和脚就只有两竖和两个小圈儿了。 看到这里,我们首先要夸奖:“画得好!”鼓励他这样画下去。千万不能说:画得一点也不象,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幼小心灵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而儿童认识形象,不会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孩子不能理解的东西,大人不能操之过急,强迫接受,这样就会引起儿童的厌烦,减退画画的兴趣。在启发儿童创作热爱祖国为主题的绘画时,教师启示以爱国旗为题。这时,孩子纷纷举手,说要画国旗。一个孩子提问:“能不能画降旗?”教师问:“为什么?”原来他记忆起去年学校中曾发生的一件事:一天突然下大雨,几个红领巾看见操场上国旗还没降下来,他们冒雨下了国旗。他想画这个场面。这是很好的设想,教师鼓励他进一步构想,这个孩子画了三个红领巾冒雨降旗,并将教学楼,操场上的篮球架、双杠、单杠等都画了进去。教师提示:这样画太庞杂了,主题不突出,绘画就是要画出生活中最美的东西。象教学楼、篮球架、双单杠和降国旗爱祖国有什么关系呢?孩子接受了意见,画面只剩下三个小朋友在呼叫,奔跑,解旗杆绳索,天上正下着大雨,并题名《下雨了》。画面集中,形象单纯,主题突出。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

涂鸦期幼儿绘画特点修订稿

涂鸦期幼儿绘画特点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涂鸦期幼儿绘画特点与指导策略 李怡芳 【摘要】幼儿绘画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写实期。2-3岁幼儿正 处于绘画涂鸦期,是幼儿绘画的最初级阶段。幼儿的涂鸦活动可以较好的反映其心智成长和身体发育状况,激发其创造的热情和动力。为此,我们应当遵循幼儿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并鼓励幼儿从事涂鸦和符号活动,探索适宜的材料与方法来引导幼儿的涂鸦活动,使他们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绘画兴趣得到培养。既给予他们涂鸦的自由,又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与学习,顺利地摆脱涂鸦期,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涂鸦期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唉,毕加索是天生的。” 有的妈妈会说。的确,不是每个妈妈都能生出一个小毕加索,但重视在婴儿期对宝宝绘画潜质的开发,即使不能让孩子成名成家,也会为他未来的人生打开一扇明亮的窗。 所有的新生儿只能看到距离他20厘米以内的东西,大部分宝宝在1岁时还不能准确区分颜色,可有的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就能画出线条虽稚嫩但色彩丰富的画了。最前沿的科学也很难说清楚,为什么有的孩子早早学会了区分颜色与形状,甚至有了艺术的创造,而有的孩子,仍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小宝贝开始乱涂乱画,弄脏了衣服、家具和你的心情,千万不要恼火,妈妈们,整理好你的耐心和智慧,仔细看一眼那些混乱的线条吧,一个由宝宝创造的神秘花园在你眼前展开了……唐代《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涂鸦:在字典中也是这样解释的:形容字写得很坏。似乎在一般人的眼里,涂鸦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殊不知,涂鸦是人创造性的始初,毕加索的画是抽象画的经典之作,如果说他的画象孩子的画,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还有谁象他这样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呢?那就是孩童。

少儿美术地年龄阶段特征

儿童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 太阳山艺术教育整理 孩子的美术活动,划分为这样几个重要的阶段: 一、涂鸦期,也叫抽象象征期,在1—3 岁。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随着各项能力如行走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已经能够自主地拿起我们所给的绘画工 具来涂抹,画面是完全抽象的,在他们眼中,这似乎是和其他游戏不同的一个新“游戏” 。而在我们的眼里,涂鸦中线条色彩的不确定性和任意性却反映了多种层面的问题,而且这些被反映出的问题在不同孩子的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家长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情形:第一,孩子首先对这种被他自己看作是游戏的东西充满了好奇,那些纷乱的线条和色彩都是在探求游戏 的各种可能性和各种结果的过程,这应该是涂鸦的第一步。 这一步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不能受常规界定(传统的涂鸦期界定是2-3 岁)的限制,可以从孩子有基 本的抓握能力就开始,有的小孩在8 个多月时就抓着纸团,蘸着颜料开始了涂鸦,而多数孩子在 1 岁以后会对握着笔“乱画”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如果给他各种颜色,还是能从颜料管里挤出的那种,他们会更加兴奋,发明很多奇妙的“玩法” ,会把颜料全部挤到水里,搅来搅去,极限时,笔就变成了手和脚,纸变成了地面或墙面,纸上都是小脚印,这时的线条也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变换着运行的轨迹,其实,他们想知道,这个东 西道底会是什么样子,象小汽车那样还能跑到哪去呢,小脑袋在想,在纸上是这样的,地上呢,身上呢,墙上呢,当孩子弄得哪哪儿都是颜 料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兴,他是在进行着真正的探索,其中潜在的对绘画材料在触觉、知觉和视觉上的认识已经在悄悄地获得和积累了,还 都是自己来亲身感受的,这个过程是多么的宝贵和重要,我们可称之为不可或缺的“亲密接触” 。 在这一步里,如果能听见妈妈在大叫或是心里在喊:“哇!啊!天哪!”也许是孩子把颜料水全都泼到了纸上;也许是她在往胳臂上画;也许已经在地毯上画 ,, 但一定是孩子在酣畅地游戏状态中正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大人的方式全身心地接触着体会着绘画的“玩具”所带给他的无穷无尽 的快乐! 第二,涂鸦还是孩子在不断证实自己力量成长变化的一个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孩子用单色的硬笔或油画棒在画线条时,常常会把纸捅破, 用毛笔和颜料时也常有这样的情况,每个孩子的力量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是在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画”一根线,或他们发现自己用了力, 线就清晰时,就会再次去用力,当看到线 因为自己用了力气而变得越来越多,甚至密密的要成一堆时,心里是快乐的,他以此证实了自己的力量所在,这也体现出孩子的生理和生命成长 过程中的内在需求。所以,此时建议家长给孩子大的纸、厚的纸,让他在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 一、涂鸦期(1.5~3.5岁) 幼儿在1岁半左右便开始拿笔信手涂鸦或者乱涂乱画,两岁前的幼儿基本处于无控制的涂鸦阶段;到了两岁左右,幼儿能有目的地控制笔的方向,从而过渡到有控制涂鸦阶段;之后在成人的引导下开始关注自己的画面的内容,发展到命名涂鸦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1.无控制的涂鸦 最初由于幼儿的肌肉控制能力比较差,动作还不精确不协调,因此幼儿在用画笔画时还不能很好地控制线条的方向.此时画出的线条不分化,横线、竖线、斜线、弧线、锯齿线、螺旋线参杂在一起。从他们的涂鸦作品中,很难看到线条的起始点。为此成人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在纸上重复地画那些毫无意义的线条,而孩子们却乐此不疲地享受这种手臂运动和视觉效果带来的快感,如图1所示。 图1 2.有控制的涂鸦 大约2岁左右,幼儿发现自己的手、眼能协调配合,对手有所控制了,知道用同样的动作可以画出同样的线条,在涂鸦活动中体验重复动作的节奏。“一旦儿童开始反复他的动作时,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儿童已经发现了以视觉来控制动作,从这时候起儿童会有意识地上下或左右地画线,但还经常把可以控制的线条和不能控制的动作混在一起”1。在此阶段,幼儿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肌肉运动和笔迹之间的关联,且手眼之间能够配合,手腕的灵活性增强,能够画出重复的或具有上下左右方向性及圆性的各种线条,并能将涂鸦控制在纸张以内,如图2所示。 1摘自:【美】罗恩菲尔德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书88页。

图2 3.命名涂鸦 幼儿在不断的涂鸦过程中逐渐将图形和线条结合起来,偶然地 从中认出某些形状,发现与自己经验中的某些事物相似,于是他们 给自己的图形和线条起名字,自言自语地开始对着画讲故事。如图 3所示,幼儿在画画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自己画的东西很像妈妈在绕 毛线团,于是当你问她画的是什么时,她会图3 自豪地说:“这是妈妈在绕毛线团!”。成人在观看这些作品时如果离开了幼儿的语言解释,一般是无法辨认其代表的意思。而且命名涂鸦是幼儿先无意识地画线,后才发现其与物体的联系,这有别与幼儿后期的真正作画活动。 作为教师,不要在幼儿自然而然的乱涂乱画中试图“教”他们绘画,而应给他们提供适合的材料。比如,一支好用的笔,足够大的纸,让他们的手臂自由而大幅度地向四面八方运动。还可以提供给年龄较大的幼儿各种绘画材料,让他们自由创作。教育过程中同时也应注意;教会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引导幼儿在指定的物体上涂鸦,而不是到处乱涂乱画,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整个涂鸦期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来看,涂鸦是没有表现意图的画线活动。但是,在不断的涂画的过程中,幼儿在纷乱的线条中认识一些形状,在表象功能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他们会发现画出的痕迹和记忆中的某些事物相像,于是去重复这些形状,用它们代表记忆中的哪些事物。于是,他们开始进入新的时期——象征期。 二、象征期(3.5~5岁) 发展到象征期,幼儿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视觉形象,并建立起他们自己的表现方式。如图4是三岁左右的幼儿喜欢在纸上反复画的内容,从刚开始的杂乱无章,逐渐发展成为比较有序,知道把圆和线放在一起表现物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绘画技能组合去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还可以帮助幼儿给自己的作品取名,笔如给圆形取名泡泡、皮球、饼干……这样可以使幼儿新发展的象征概念得到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