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道路及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道路及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道路及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道路及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XX乡XX村道路及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〇一二年六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XX县XX乡XX村道路及排水工程

2、工程规模:

新建道路总长2440米,其中主干道1380米,支巷1060米,道路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路面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砂砾和天然砂砾。

新建排水工程2820米,采用雨污分流制,其中雨水管管长为1410米,污水管管长为1410米。排水管道管材均选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污水管网规格为DN300、DN400,雨水管网规格为DN300、DN400 、DN500、DN600。

污水管网工程主要工程量表

编号名称规格材料单位数量备注

1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DN300 钢混米1043.0

2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DN300 钢混米97.0 预留支管

3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DN400 钢混米270.0

雨水管网工程主要工程量表

编号名称规格材料单位数量备注

1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DN300 钢混米679.0

2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DN300 钢混米271.0 雨水口连接管

3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DN400 钢混米328.0

4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DN500 钢混米110.0

5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DN600 钢混米22.0

3、工程投资

本工程为XX县2012年藏区专项建设计划项目,工程总投资估算造价为54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

二.项目建设背景

1.项目名称:XX县XX乡XX村道路及排水工程

2.项目主管单位及项目法人

建设单位:XX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地址:XX县XX乡XX村

法人代表: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乡XX村道路及排水工程

项目建设单位:XX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地址:XX县XX乡XX村

XX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白龙江上游,界于东经103o51′30″至104 o45′30″,北纬33 o13′至34 o01′之间。东连武都,北接宕昌,西邻迭部,南与文县、四川南坪县交界。东西长约99.4km,南北宽88.8km,总面积2884.88km2。

XX乡位于XX县西部,海拔1452米,距县城15公里,省道两郎公路S313线穿境而过,东、西分别与本县的城关镇、憨班接壤,南靠武坪乡、北依坪定乡,东西长约18.5公里,南北宽约16公里。

XX村为乡人民政府驻地,含一个村民小组,共有238户,907人。辖区内公用事业单位有卫生院1所、小学1所、中学1所、公路段1所,同时设有邮政所、信用社、农行等服务单位。

甘肃省XX县乡村道路由于初建时采用的技术标准低,铺筑质量不高,排水设施缺少,抗灾能力差,老化问题严重,路面的承受能力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加之现有路网是在没有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建成的,路网布局、道路的线型、宽度、交叉口面积等已不能满足现行的技术标准,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困难。因此,尽快建设XX县乡村道路工程已势在必行。

抓住西部大开发、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藏区经济建设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依据国家、省、地区宏观经济规划和XX县XX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乡镇中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的现实状况,根据乡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合理预测乡镇规模,科学编制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加速乡镇建设,提高县域乡镇化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合理调整乡镇空间结构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依托旧城,发展新区,近远期结合,突出重点,合理安排乡镇各项建设用地,增加规划弹性和应变能力;通过完善镇区路网及排水结构,进一步改善XX县XX乡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同时,通过深化改革,采取新思路、新方法,促使工程建设尽快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编制依据

1.《XX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2010-2020)

2. XX县XX乡地形图;

3.《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

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6. 建设部颁布的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四、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1.研究范围

本次XX县XX乡XX村道路及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为:XX县XX乡XX村主干道及支巷的道路设计,排水工程是根据XX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由现有的雨、污合流制改为雨、污分流制后,对XX 村排水工程的设计。

雨水由排水管道收集后就近直接排入白龙江;污水接纳范围是XX乡XX村内的污水。

2.研究内容

本项目研究内容如下:

1.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

2.排水、道路现状及规划

3.排水量、交通量发展预测;

4.建设必要性的论证;

5.排水方案的确定;

6.主干道、支巷道路设计方案确定

7.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评价;

8.项目实施方案的意见。

五、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一)区域概况

1.地理位置

XX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白龙江上游,界于东经103o51′30″至104o45′30″,北纬33o13′至34o01′之间。东连武都,北接宕昌,西邻迭部,南与文县、四川南坪县交界。东西长约99.4km,南北宽88.8km,总面积2884.88km2。

XX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南秦岭西翼与岷山山脉交汇地区,属西秦岭地质构造带南部陇南山地,岷山山系呈东南――西北走向,贯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境内山峦重叠,群峰耸峙,谷豁纵横,河流狭窄,纯属山区。地表起伏素以山高谷深而称著。白龙江以南系岷山系,以北属秦岭山脉。白龙江谷地海拔在1200m以上,其南北两侧山地高峰可达4000m以上。其高峰南部有羊布梁,海拔4213m,青山梁海拔4504m,北部有葱地山,海拔3945m,雷古山海拔4154m。中部大草坡,葱花坡,吊草坡一带,山势较缓,海拔均在3000m左右,山地坡度在25°以上者达70%多,有些山地可达85°以上。悬崖峭壁,山势雄伟。XX县境内有公路总里程906公里。客货运输站场4个,分布在县城广坝(省道313线K17公里处),XX、巴藏、插岗乡镇。

省S313线两(河口)阿(万仓)公路贯穿XX境内。全县境内干线公路起讫点,XX两河口至巴藏境内的黑水沟口,长70.6公里。通往各乡镇的县乡公路17条437.45公里,县城滨河路2.04公里,行政村道路35条245公里;林区道路20条154.55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县乡公路和行政村道路为补充和延伸的纵横交错、干支相连的“三纵四横”(三纵:两阿、舟化、槐大;四横:博铁、江插、立大、沙大)公路网络。

全县有22个乡镇。分布在白龙江沿岸的有大川、南峪、江盘、丰迭、憨班、XX、大峪、巴藏、曲瓦乡镇。交通便利。每天都有班次正常对发。分布在白龙江、博峪河沿岸的拱坝、铁坝、大年、插岗、武坪、博峪等

乡镇和坪定、三角坪、八楞、弓子石、中牌等乡镇,都由县乡公路连接。每天有班次正常对发。县城到博峪乡乘XX至武都的班次,再乘武都到文县至博峪乡的班次。或从两水沿两(水)花草坡公路至拱坝、博峪、铁坝、大年、武坪、插岗乡镇。或乘XX县至武都的班次,行到宕昌沙湾沿沙(湾)大(水沟口)公路达到八楞、池干。武坪、插岗、大年、拱坝、铁坝乡镇到丰迭、憨班、XX、大峪、曲瓦、巴藏乡镇,三角坪、坪定、弓子石、中牌直接乘坐县城汽车站发往的班次即可,每天都有两个班次正常对发。

XX县去省会兰州、州政府合作及相邻的迭部、玛曲等县市每天均有两个班次对发。

XX乡位于XX县西部,乡人民政府驻XX村,海拔1452米,距县城15公里,省道两郎公路S313线穿境而过,东、西分别与本县的城关镇、憨班接壤,南靠武坪乡、北依坪定乡,东西长约18.5公里,南北宽约16公里。

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特征:XX乡属西秦岭地质构造带南部陇南山地,岷山山系呈东南—西北走向贯穿XX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峦重叠,群峰耸峙,谷壑纵横,河流狭窄。地表起伏,素以山高谷深而著称。阳坡山地陡峻,阴坡山地稍缓,平均坡度在30—35度之间,其余大部分属15—25度左右的陡坡地。境内海拔1173米—4500米,白龙江谷地海拔在1200m以上,其南北两侧山地高峰可达4000m以上。

(2)、气候特征:XX乡属北亚热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暖温带和冷湿带三种气候垂直变化的特点。寒暑交替明显,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少而均匀,受地形影响,高山与河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2.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5.2℃,极端最低气温-10.2℃。年日照时数为1729小时,年日照率39%。全年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