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考试复习资料

宗教学考试复习资料
宗教学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是人们用幻想反映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这种力量既包括自然

力量,也包括社会力量。在里,这些力量是以超人间的形式表现。对这种力量人们往往视以崇拜的仪式来与之建立对自己有利的关系。

2、人为:人为是相对原始的自然而言的。它是指借助于有意识的人为力量而

发展起来的,具有阶级特征的神学观念性和组织严密的。它具有很强的人为因素。

3、图腾:图腾是每个氏族认为自己源于某一动植物。他们把该动植物视为自

己的亲属祖先。在古代,人们禁止杀食图腾动物,同一图腾的人不准结婚。

相信图腾祖先是氏族的保护者。认为现存的图腾动植物的兴衰象征氏族的兴衰,对图腾动物加以保护。

4、基本命题:指使得以存在和立足的一种理论观念。这些理论观念基本上对

各种不同的所共同具有。

5、灵物:灵物是人们在行使巫术的过程中根据人们的神性观念把具有可以产

生某种神秘影响的某种特征的事物视为灵性之物。

6、巫术:根据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神秘联系而运用某种神秘的手段去达到控制

对象的目的或满足人们的某种愿望的操作方式。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

7、学:以对现象的研究来对的性质产生发展以及与有关的问题进行理论阐明

的学科,它的目的就是在于揭示的本质以及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8、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民族固有的传统。它是在中国原始

的基础上吸取了古代流传下来的鬼神祭祀、民间信仰、神话传说、方技巫术,以道家黄老之学为旗帜与理论支柱。以修真悟道、羽化登仙为最终目的的一种。

简答题:

1、恩格斯关于的解释为什么可以作为的定义。

A、世界上没有本质上不是“幻想的反映”的含义

B、它揭示了幻想的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C、它说明观念采取了超人间的特殊表现形式

2、从对待的态度看,研究领域主要有哪几个学派?

A、神学学,以唯心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社会的现象,目的在于为上帝

和神明和教义,信仰和虔诚的神圣性,永恒性和必要性提供种种说明

和解释

B、非神学学,在研究上相对摆脱了神学学家的立场,他们立足客观的态

度来研究和说明现象。

C、无神论学,主无神论,批判,人神论。

D、马克思主义学,在一切旧无神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它是无神论

的最高形式。

3、马克思主义学与无神论学有什么异同?

A、旧无神论学派在自然观上虽然是唯物主义的,但社会观却是唯心的,

没有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来研究,因此无神论无法揭示的根源,也

就不能发现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规律。

B、无神论学没有同发达的科学轩昂联系,因此对有神论和神学的批判缺

乏坚实的科学依据。

C、无神论学在批判的时候,具有不彻底性,主对进行一定的保留,因为

的形式对社会有利,给人提供精神支持,对社会有维护秩序的作用。

4、非神学学在研究上,主要有哪些缺陷?

A、认为世界观上是唯心史观

B、在方法论上是形而上学

C、受到界势力的干扰,使他们的研究难以实事的进行,以至于其研究难

以做到彻底性。

5、马克思主义学在研究时,一般分为哪四个学科?

A、基础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无神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

究的基本现象。

B、历史学科:研究每一具体的历史,研究不同历史时代变化的基本特征、

研究重要的历史事件、研究意识的思想史、研究无神论有神论斗争的

历史等。

C、应用学科:主要是对纷繁复杂的形态、意识、教派和机构的各种因素

以及众多的礼仪、崇拜对象等进行科学的分类。

D、方法论学科:主要研究某些方面所必须的工具和手段。

6、相对其他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具有哪些明显的优越性?

1、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不是从的本身去寻找的秘密,更反对以解释历史,而

是从产生的世俗基础去寻找的秘密,用社会的历史条件去说服

2、历史唯物主义更能揭示发展的规律。

3、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对的社会功能、历史作用作出较正确的评估。

4、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还可以为我们制定正确的信仰自由的政策提供科学

的理论依据。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7、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主要有哪些意义?

1、通过学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对的认识,从而担负起将人类从的愚昧状

况中挽救出来的任务

2、通过学的学习,有利于我们在民族地区中开展工作

3、学习学可以提高我们研究的能力

①通过的研究,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能更科学地解释各种文化现象

②通过的研究,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理论的依据,这对于

正确地实行民族政策是极为重要的

③通过的研究,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文明

④通过的研究,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现状,为进一步增进国际交往,加

强国际合作作出贡献

8、为什么通过研究可以促进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

9、我们党和国家对和迷信分别采取了什么不同的政策,为什么?

10、什么时的本质?

是人类本质自我异化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世界的歪曲反

映,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是对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幻

想的、颠倒的反映,是在对抗阶级社会中人民的鸦片

11、在反映社会现实时,为什么要被一系列中间环节弄模糊不清,这个模糊

不清的环节时怎么造成的?

首先被认定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其他不同,其他意识在反映经济基础上比较直接,而反映经济基础不是很明显。

造成与经济基础混乱的原因,主要是古代人在自我异化中创造神灵造成的。

①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②认识到人与自然为两物,出现了两者的对立

③一方面依赖自然,另一方面惧怕自然

④在依赖中对自然作出解释,以便认识自然

⑤不可能认识,又必须认识,而后人便当作人为基础,以人的本质加入自然

当中(人的自我异化),使自然中出现了一种人性化的状态,即神秘的自

然与人性特点的结合成神的人格化,后来发展成为人格化的神

12、为什么说,时颠倒了的世界观?

将创造的主体当成了被创造的对象,将被创造的对象当成了创造的主体,也就是把精神看成是第一性的,把物质看成是第二性的。

13、对人民的精神麻醉作用,可以从哪三个方面看出来的?

1. 对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在理论起着论证和辩解的作用;

2. 给人们以“幻想的幸福”,为人民身上的锁链装饰“幻想的花朵”;

3. 教为人们设想的一个虚幻的救世主,把人们的一切希望寄托在上帝和

神明的身上使人们盲目相信神灵是人类的唯一救星。

14、主要有哪几个基本命题?

1. 神与人的关系;

2. 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3. 地狱和天国的关系;

4. 善于恶的关系

15、灵魂观念和神灵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6、什么是神性观念?请举例说明。

所谓神性观念,一般是指被崇拜的或人和物的某种神秘行为所表现出来的

一种超人间、超自然的属性,这种属性一般是看不见、摸不着,但都发挥

着实体的作用。

17、信仰主要有哪几个基本特征?

1. 是对于人格化的神和代表他们的偶像的盲目信仰;

2. 以信仰的名义,把人们引入追求虚无的彼岸世界和来世的永恒幸福的幻

觉之中,要求放弃和不要追求现实的世俗幸福;

3. 对于人格化的神和代表神的偶像有着一系列的仪式;

4. 有固定的职业者

18、与迷信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

1.)从根源上看,与封建迷信都渊源于原始人类对自然界、人类自身错误看

法;

2.)从思想的本质看,和封建迷信都崇拜超自然的力量,只是形式上有高低

之分、精粗之别,而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3.)两者都反对用实践经验,要人盲目崇拜;

4.)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看,和封建迷信都起来消极作用,只是

程度不同而已;

不同点:

1.)从社会作用来看,

①已经形成组织的人都信仰,而封建迷信则是没有形成组织的人的信仰,

是高级信仰,封建迷信是原始信仰;

②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而封建迷信没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2.)从组织形式看,

有完整体系的教义,哲学,有不同严密程度组织和团体,并制定的制度,仪式。开办各种形式的教会学习,遵守教规、培养接班人。而封建迷信没有。

19、目前主要有哪几种分类法,我们讲课时,主要取哪一种分类法?

分类法:地域分类法、人种——语言分类法、哲学分类法、形态分类法

主要采取形态分类法。

20、请就“恐惧创造神”发表自己的意见。

21、产生的社会根源时什么?它具体是怎么产生的?

目前,理论教科书普遍认为原始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受自然界沉重的压迫,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

22、产生的认识根源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1、对古代文化的认识不足

2.、对自然认识不足

3.、人类对自然的精神活动和机体活动的关系认识不足

4.、人类还不能正确地认识生与死的区别

23、自然主要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大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偶像崇拜

24、图腾崇拜的涵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

25、图腾崇拜对我们后来的文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26、被人们视为灵物的物体主要有哪三种类型?

纯属自然物、人的加工物、与神有关的灵魂

27、自然主要有哪些基本特征?

1、自然崇拜占有突出的地位

2、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是人们崇拜自然的基础

3、自然的多神性和崇拜的多样性

4、灵魂世界的初步形成

5、原始信仰的目的直接为着现实生活

28、为什恶魔说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时人们崇拜自然的基础,请举例说明.

29、自然之所以形成多神,主要是由哪两个原因造成的?

造成多神的原因:

1. 在原始时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

2. 人们的思维能力不发达

30、原始与人为的巨大反差在哪里?

自然的神灵崇拜实际上是以物质追求为核心的一种精神追求。正因如此,使自然与人为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人为通过实追求虚,自然通过虚追;

人为对神灵是无条件服从,而自然对神灵讨价还价。

31、请根据人为形成的过程,简述一下社会统一与统一的关系。

32、在统一的过程中,为什么早期的信仰是取代的关系,而后期的信仰时融

合的关系?

33、我国少数民族的信仰在社会统一中为什么没有被取消。

34、人为的形成,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

1、由多神向以神发展

人为强化对开始,以法定方式确定一神为固神,以理论化的方式提高神

的地位,请大师来主持。是神学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2、僧侣集团的出现

他们是推行和发展的主体,他们最早出现。

3、与人类思维发展有关

在神学形成的过程中,各方面都要有思维的参与,将观念理论化(这是人类思维参与最突出的地方)

35、专司活动的祭司和巫师的出现,对神学的形成有哪三个方面的作用?

1、对神学理论的建立起来极其重要的作用

原始时期的祭司和巫师是属于兼职性的,所以他们没有时间与精力去

从事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当他们成为专职人员后,他们就专门从事理

论的研究,从而形成了理论。

2、他们对于活动的组织化和规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职业的人员的出现已直接成为统治阶级执行政治统治的有力工具

他们得到了政治上的扶持,很容易是某一个成为统治的工具,他们的

出现使出现了许多人为因素

36、神学主要有哪些基本特征?

A、具有社会的阶级性

表现在不同的阶级都在利用为自己服务。当剥削阶级建立政权后,使

人们在信仰神的同时,也承认他们的权利,而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转而依附于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奴隶和农民)利用来反对、反抗

统治阶级的统治

B、具有突出的社会属性

自然着重表现了对自然力量的崇拜,神学着重表现了对社会力量的崇

拜,(生存力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向神的祈求来惩恶扶善;另一方面,

通过上帝拯救受苦难的人们。

C 、神学的理论化和仪式的规化

以理论的方式来表达神学的观念,把自然(发)的观念发展成为自觉

的观念的重要一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有独立的僧侣集团

E、神的一体化

37、人们由对自然力的崇拜转向对社会力量的崇拜,主要由哪两个因素促成

的?

38、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都信奉黄老道,都信奉阴阳五行。

不同点:A、采用的经典不同,各有侧重。其中五斗米道采用《道德经》

和《老子想尔注》,而太平道采用《太平经》

B、这两种受到了社会的不同对待(由于政治主不同)

五斗米道主互助互济,初期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本身没

有向政治靠拢,但被统治者利用,与封建统治发

生关系,不仅在民间流传,还在上层社会流行。

众多思想参杂起来,丰富和充实了的容和教义,

主要是一些忠君伦理,打上了封建阶级的烙印,

并不断发展壮大。

太平道一开始就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封建统治阶级,以的

形式发动起义,因此遭到封建统治阶级的镇压,所

以后来消失了。

39、道教的核心是什么?

答:神仙信仰,追求长生久世的信仰。

与其它不同,其它轻视现实的人生,而追求死后的“天堂”,但是道教以贵生乐,成仙得道为其信仰的目的,既重视今生,也重视来世,既宣言出世思想,也注重入世。

40、道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

答:道教信徒为了实现长生久世,与自然共长久,过一种不受限制与约束的神仙生活,他们努力去探索大自然与人生的奥妙,寻求长生久世的路径。

为求找到成仙的方法,他们不仅建立了家教理论和崇拜仪式,同时还积极地研究天文,地理矿石生物以及人体本省。并且还在天文历法,医药卫生,还有化学冶金做了许多的实验,创立了一套帮助人们成仙得道的方法与道术。

41、佛教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区别在哪里?

A、小乘佛教力主恪守戒律,严格遵守原始的教义;大乘佛教反其道而行,

且大乘佛教所持很多见解都背离了乔达摩·悉达多的教说

B、小乘佛教不信仰多神或一神,没有神的信仰,这是广大人民所不能接

受的,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神是不可缺少的,没有神的信仰就不

叫,而大乘佛教迎合了这种需要,它将教主乔达摩·悉达多变成神,

同时还创造了很多神。

C、小乘佛教认为真正的涅槃者只限于教僧众,其他人是进不了的;大乘

佛教则认为涅槃不限于僧众,还有俗家人,他们只要真心信仰,同样

可以证得涅槃

D、大乘佛教给涅槃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而小乘佛教却没有着重解释

E、大乘佛教在创造天堂说的同时,又创造了地狱,通过对天堂地狱的设

置达到了震慑人们劝告人们行善的作用

42、佛教时在什么时间传入我国的,为什么?

答、佛教在大约公元一世纪传入我国

原因:汉武帝开辟了西域的通道,从西域直通国外,通过这条通道,使西域各国与中国镜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频繁,这种往来

为佛教传入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初传入我国的是小乘佛教,

但它并没有站稳脚根。在公元四世纪被大乘佛教所取代,且

在公元四世纪,佛教不仅在中国广泛流传,还传到朝鲜、日

本等地。

43、基督教的核心观念是什么?

答:原罪观,以及这一观念的另一个侧面——救赎观

原罪观将人类所遭遇的一切不幸归因于所有原罪,此说使民众的注意

打印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点归纳

教育学知识点 1. 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得总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基本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1902年"壬寅学制"第一个近代学制;1904年 "癸卯学制"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 "壬戌学制提出"六三三"学制 4.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及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及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为什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6.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教育及生产劳动相脱离(2)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3) 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辨和死记硬背。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教育及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3)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的特点:(1)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2)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7.资产阶级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国民教育体系?(1)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2)普遍实施义务教育;(3)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8.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9.简述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及"乡学"之分,形成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905年废除科举;"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古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将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西欧中世纪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内容有神学和七艺(文法、修饰、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学行兼顾、博约结合、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等教学原则;战国后期《学记》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提出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苏格拉底 "产婆术",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为启发式教学奠定的基础;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学制,为近代资源共享本主义教育提供了雏形;亚历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专著。他主张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天赋、倾向和才能,遵循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他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10.简述近代、现代教育思想家的代表及其主要贡献。英国的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 1 / 1

最新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资料讲解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宗教学概论

宗教学概论 1.宗教观观念的内容 各种宗教都有说明其信仰的观念,甚至形成了一套论证其信仰的观念体系。它是宗教组织借以建立宗教信仰体制的骨架,对整个宗教体系的构成起基础性的作用。各种宗教观念无论在内容上有何区别,必须用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宗教观念一旦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超出了个人的体验,具有社会意义,就成了一种社会文化形式,成了宗教传道的工具。各种各样的宗教的信条、教义、教理都是不同的,但既然是宗教,就有共同的东西,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一)灵魂观: 灵魂观是宗教最重要最直接的观念,形灭灵魂不灭的观念几乎广泛流行于世界各个宗教中。“灵魂”观点是整个宗教的发端,是全部宗教的核心问题。 1.“灵魂不灭,上帝存在,意志自由”是基督教的核心。 2.伊斯兰教也大体相同。 3早期佛教不讲灵魂不灭,但是讲“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其结果则是承认了灵魂的存在,并且以灵魂作为因果轮回的主体。佛教传入中国,灵魂观念进一步发展,“神不灭”则成为中国佛教的坚定信仰。 不相信灵魂存在宗教是不存在的,因此宗教与迷信是分不开的。 (二)神灵观: 1.宗教是社会的产物,宗教观念的内容归根结底是人与人关系的反映,但在宗教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与神的宗教关系。人是宗教信仰和崇拜的主体,神是信仰和崇拜的对象,没有神就没有信仰和崇拜的对象,这样宗教就无从谈起。所谓无神的宗教是不存在的。如果某个宗教宣扬自己没有神灵,那他就不是货真价实的宗教。 2.关于人与神的关系。神是“人格化”的超自然存在,并不全面。原始民族信仰崇拜的神并未“人格化”。所以,神的人格化并不限于同形,更重要的神与人“同性”。这就是说神与人在思想、情感、意欲方面与人有相同或相似的性格,从这一点上讲,可以说一切宗教崇拜的对象都是与人“同性”的。无论是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还是伊斯兰教无任何具体形象的真主,他们在其崇拜者的心中,都是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情感和意欲,都是按照人的行为方式进行活动的。一切宗教的神圣对象性能,本质上都是人性,只不过这种人性,在神圣对象身上被进一步神圣化了而已。这样来讲,人格化的神,实质是人性的神格化。 3.总之,一切宗教中神的神性就是人的人性,神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神灵观念之所以产生,是人通过想象力把人的人性和本质异化或对象化为一个神圣对象的结果。因此,宗教中的这种神灵、创始祖或上帝,所有的一切都并没有客观

草坪学考试

一.名词解释 草坪即草坪植被,通常是指以禾本科草或其它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并以它们大量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是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以及根系和表土层构成的整体。 枯草层 是由部分分解和未分解的草坪草组织积累在草坪土壤表面而形成的一层近土壤层。 液压喷播利用流体原理把优选出的草坪草种子、粘着剂、肥料、保水剂、纤维覆盖物、着色剂等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喷浆,通过喷播机直接喷射到待播的坪床土壤上。 杂草草坪杂草:任何植物当它出现在人们不愿意它出现的草坪之中时就称它为草坪杂草。杂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时空性。 根颈茎下部的加粗部分,在土壤表层以下1-3cm处与根相融合在一起的地方。是重要的分生组织,根、茎、叶均由此长出。也是草坪草伸长和碳水化合物的储藏器官。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即指大小不同的矿质颗粒在土壤组成中的比例,如砂土、粘土和壤土等。

土壤结构土壤构造是指构成土壤主体的矿物质颗粒结合和配比的状态。 草坪业是以农学、耕作学、园艺学、土壤学、植物学、林学、肥料学、农田灌溉学、农业工程学、生态学、环境学、草坪学及运动体育、娱乐休闲等多种科学技术为基础,以草坪草与地被植物为对象,以人类美学为前提的生产产业。 草坪病害草坪草受到病原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变化,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调节复员的程度,生长发育收到限制或者死亡,最终破坏景观效果和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 交播(Overseeding)也称复播或盖播或冬季补播,亦称冬季追播,是用单种或多种草种播在已成坪草坪上的一种交替成坪方式,一般指在秋季快要泛黄的暖季型草坪上,播入多年生黑麦草或一年生早熟禾等冷季型草种,使草坪在冬季也有很好的观赏性,以达到草坪四季常绿的观赏效果。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2010.01)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2010.01)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20分) 1、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 A. 角色冲突 B. 角色不清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2、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本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 B.《社会学原理》 C.《社会学方法论》 D.《经济与社会》 3、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迪尔凯姆和韦伯 B. 帕森斯和默顿 C. 科赛和达伦多夫 D. 库利和米德 4、社会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 A. 一定数量的成员 B. 特定的活动目标 C. 明确的规章制度 D. 正式的组织结构 5、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 A. 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 B. 客观存在的实体 C. 社会关系的总和 D. 聚集到一起 6、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 A. 社会角色的确定 B. 社会角色的表现 C. 社会角色的扮演 D. 社会角色的失调 7、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 A. 1840年 B. 19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D. 1949年 8、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之为:()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丁克家庭 9、价值冲突论的现实基础是:() A. 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冲突 B. 冲突理论 C. 亚文化理论 D. 战争 10、最早提出社会控制概念的是:() A. 滕尼斯 B. 罗斯 C. 孔德 D. 韦伯 11、霍桑实验提出了:()

《宗教学概论》考试大纲

《宗教学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宗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考试的目的在于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攻读该专业硕士学位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专业素质和研究潜力。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理论分析能力。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掌握宗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世界宗教的基本知识。 2. 对宗教学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思想和重大事件及其发展和特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3. 正确使用相关专业术语,清楚分析问题,具有较高宗教学知识素养和文字论述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科目考试为闭卷考试,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总分150分。

I.名词解释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对宗教学理论与宗教思想史的相关名词、概念、人物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给出简要的解释。 2. 题型 要求考生解释宗教学名词5个,每个名词6分,总分30分。 II. 简答题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根据宗教学理论与宗教思想史的相关知识能够简要回答问题,并合理展开必要的分析和总结。 2. 题型 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各个具体题目要求回答问题,共需回答3道简答题,每题20分,总分为60分。 III. 论述题 1. 考试要求 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宗教学理论和宗教思想史给出有理有据的解答,并尽量展开理论分析和个人的见解,论述要具有逻辑性和合理性。 2. 题型

该部分共有2道论述题,每题30分,共计60分。 《宗教学概论》考试内容一览表

草坪学试卷(A)答案

草坪学 注意事项: 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是混入主要草种中,为保护主要草种的最后成为优势种的速生草类,这类草必须具有前期生长速度快、兼容性好、后期容易除掉等优点。 2.满铺法 是形成“瞬时草坪”的一种草坪建植方式,它利用已经长好的草皮卷或草皮块,将坪床摆满,使草坪在短时间内建成。 3.打孔 是草坪养护的一种常用手段,它用专用的打孔器具在板结或粘重的的土壤上打出一系列的空洞,以改善草坪根部土壤的通气、透水性状。 4.冷季型草坪草

如草地早熟禾、羊茅、黑麦草等,最适生长温度为15-24 C,广泛 分布于气候冷凉的湿润、半湿润、及半干旱地区。 5.鞘外分枝 是指匍匐型或根茎型草坪草刚刚发育的侧枝穿破密闭的叶鞘而长 出并进一步横向延伸的过程。 6.根颈 草坪草茎基部靠近地面的部分,被叶鞘包围,营养生长阶段是极度 缩短的茎,开花时节间伸长。 7.密丛型禾草分蘖节位于地表以上,接近土壤表面,节间很短的草类。新枝条(蘖)由节上的腋芽产生,生长过程中紧贴母枝平行向上生长,并保持在叶鞘内,因而形成紧密株丛。这类草坪草易形成小草丘,抗寒能力和耐旱性不强。常见草种有紫羊茅、硬羊茅和羊茅等 8.缀花草坪 是草坪铺设的一种形式。通常是以草坪为背景,间以多年生、观花 地被植物。如在草坪上自然的点缀种植水仙、鸢尾、石蒜、韭兰、 马蔺、点地梅、紫花地丁等草本及球根地被,这些宿根性花卉的种 植数量一般不超过草坪总面积的1 /3 ,分布有疏有密,自然交错,使草坪绿中有艳,时花时草,别具情趣。 9.坪床 用于建植草坪的场地,包括其浅表的草坪生长层和下部的功能结构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考点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狭义:即指学校教育,教育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借记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考点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代表人:法(勒 图尔诺)英(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4、劳动起源说: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 要。代表人:马克思、恩格斯 考点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具有融合性 2、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

1、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 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 的统治 4、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为主 5、教育方法以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 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 6、师生关系式对立的、不平等的 7、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私塾不是 班级授课) 3、近代社会 近代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 会学校) 2、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教育的法制化 5、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全民化;2、 教育终身化(包括时间和空间,保尔?朗格朗(法国));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信息化。

考点四: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 2、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 3、相对性 考点五: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考点六:教育的功能 1、对象上分:个体发展、社会发展 2、性质上分:正向、负向 3、呈现形式:显性、隐性(显性与隐性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考点八: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不是教育学著作,而是伦理著作)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 作。(是《礼记》中的一篇)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作者: ————————————————————————————————日期: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1.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韦伯) 2.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哪个国家?(法国) 3.社会学研究功能中的解释性功能所要回答的问题是?(社会“为什么”) 4.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1982年)5.不同群体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为?(冲突) 6.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称为?(正向社会化) 7.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芝加哥学派) 8.随着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关系是什么关 系?(地缘关系) 9.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实证性特征) 10.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被称为?(文化交流) 11.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文化模式) 12.作为社会互动的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个人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维系的最基本前提是?(合作) 13.职业学校教育属于?(基本社会化) 14.最早提出“角色”概念的美国心理学家是?(G·H·米德) 15.把榜样的行为当作教训是?(反模仿) 16.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 17.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是?(0—20人) 18.组织和初级群体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 19.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机制的社会组织是什么?(政府) 20.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谁?(伦斯基) 21.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偏差行为是? (形式主义) 22.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社会学家有不同的回答。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什么?(社会事实) 23.“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专业与技术人员) 24.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斯宾塞) 25.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非营利性)

草坪学答案 (1)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A 草坪学 注意事项: 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共27分,每小题3分) 1.草坪:即草坪植被,通常是指以禾本科草或其它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并以 它们大量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是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以及根系和表土层构成的整体。 2.交播:亦称覆播、追播或插播。在秋季用冷季型草坪草进行重播的一种技术措 施。在晚春用暖季型草坪草进行重播的一种技术措施。 3.混播:是指包括两种以上草坪草种的播种,一般包括建群草种、伴生草种和保 护草种。混播常见于温带地区。几种草坪草混播,可以适应差异较大的环境条

件,更快地形成草坪,并可使草坪的使用年限延长,其缺点是不易获得颜色和质地均一的草坪。 4.草坪杂草:出现在草坪中起着破坏景观、降低草坪品质、影响使用价值的草本 植物。 5.草种混合:是指用同一草坪草种内的不同品种来建植草坪的方法。 6.草坪质地:表示草坪叶片的细腻程度,是人们对草坪叶片喜爱程度的指标,取 决于叶片宽度和触感,通常是叶片越细,质地越好。 7.先锋草种:是混入主要草种中,为保护主要草种的最后成为优势种的速生草类, 这类草必须具有前期生长速度快、兼容性好、后期容易除掉等优点。 8.表施土壤:即草坪覆土,是针对由匍匐茎草坪草组成的新建草坪维持在低修剪 条件下时的一种特殊培育措施。 9.建群种:是优势种中的最优者,即盖度最大(重量最大),多度也大的植物种。 是群落的创造者、建设者,在个体数量上不一定占绝对优势,但决定着群落内部的结构和特殊环境条件。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第一次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东汉许慎在《说文 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最早对教和育分开解释 2、荀子(首次提出“道德”一词) 3、④《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4、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5、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6、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 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7、京师同文馆(1862 年)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 8、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 9、陶行知(乡村幼教之父) 10、培根科学归纳法第一人、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 提出来、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11、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第一本教育学独立专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 立学科的标志、 12、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3、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爱弥儿》 14、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 15、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西方教育史上 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16、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教育性教学原则 17、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现代教 育(学派)代表 18、斯宾塞第一次明确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第一个把“课程”引入到教育学科 学研究、 19、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目的、教育的中心环节:学校教育 20、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 21、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则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其标志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导论》]报告书的发表。——终身教育之父 22、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明确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 23、教育(中心环节)——学校教育——教学——上课 教学过程的核心——领会知识——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班主任工作——组织培养班集体 24、最早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德(德国) 25、最早将“课程”用于教育学专门术语的:斯宾塞(英国) 26、最早提出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谟斯(荷兰) 27、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论述:夸美纽斯(捷克) 28、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的:柏拉图(希腊) 29、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孔子(中国) 30、最早(西方)提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苏格拉底(希腊) 31、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收入《礼记》)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简述题 1.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哪些主要的特点 答:中国传统文化带有如下特点: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家庭为本位的宗族集体主义文化4、尊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2.举例说明如何表现社会角色 答:社会角色的表现:人们在确定了所要担当的角色,直接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这个角色表现出来。(1)布景与道具(2)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3)台前、台后的表现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3.举例说明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答: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角色扮演不仅表现在上述静态上的几个方面,还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4.家庭有哪些功能 答:农村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其功能是多方面的:(1)经济功能,包括组织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功能(2)人口再生产功能(3)婚姻生活功能(4)感情交流功能(5)抚养与赡养的功能。 5.如何理解“非政府组织” 答:“非政府组织”,又常直接被称之为NGO或“第三部门”,有时候也用NPO,在管理上我国称之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在我国比较典型的有希望工程、残疾人基金会、各类帮困基金中心、残疾人联合会等。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是: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自治性的、非党派性质的,并且具有一定志愿性质的、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 6.家长制管理方式有哪些特点 答:家长制管理方式的主要特征是:第一,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第二,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第三,任人唯亲,因人设位。第四,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第五,终身制。 7.什么是城市社区它有哪些特点 答:所谓城市社区是指大量异质居民民住、规模大且人口密度高、以非农职业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居民从事职业以非农业为主,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比较发展,各种设施齐全;第二、人口素质较高,具有高流动性和异质性;第三、社会关系以业缘关系为主,出现匿名性、非个性化、宽容等特点;第四、社会组织机构齐全,类型结构复杂化,组织功能专业化,组织体制科层化。第五、城市社区文化具有多元性倾向。 8.我国人口问题的表现有哪些

宗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宗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历史专业任选课。本课程大纲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原则,结合宗教学前沿科研成果,使本课程讲授能帮助学生了解宗教学的一般原理;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及我国的宗教政策。(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宗教的本质和要素,以及宗教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能够使学生对宗教学的基本原理及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进而能科学地认识宗教的特性、本质和规律,掌握宗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宗教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宗教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宗教的本质要素以及宗教的类型,以及对宗教概念的界定、宗教的起源、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等内容。重点阐释宗教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宗教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 (四)教学时数:36课时 (五)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安排一、二次课堂讨论。 (六)选用教材: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二、本文 第一讲宗教学概述 教学要点: 什么是宗教学;宗教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宗教学的分支学科。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宗教学。(1) 第二节宗教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1) 第三节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1) 第四节宗教学的分支学科。(1) 第二讲宗教的本质、要素及类型 教学要点: 宗教概念的界定;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基本要素;宗教的分类。 教学时数: 7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宗教概念的界定。(1) 第二节宗教的本质。(1) 第三节宗教的基本要素。(4)

最新草坪学试题及答案

《草坪学》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 1、缀花草坪:是草坪铺设的一种形式。通常是以草坪为背景,间以多年生、观花地被植物。如在草坪上自然的点缀种植水仙、鸢尾、石蒜、韭兰、马蔺、点地梅、紫花地丁等草本及球根地被,这些宿根性花卉的种植数量一般不超过草坪总面积的1/3,分布有疏有密,自然交错,使草坪绿中有艳,时花时草,别具情趣。 2、种子植生带:该法是将草种或营养繁殖材料和定量肥料夹在“无纺布”、“纸+纱布”或“两种特种纸”间,经过复合定位工序后,形成一定规格的人造草坪植生带(纸) 3、先锋草种:是混入主要草种中,为保护主要草种的最后成为优势种的速生草类,这类草必须具有前期生长速度快、兼容性好、后期容易除掉等优点。 4、满铺法:是形成“瞬时草坪”的一种草坪建植方式,它利用已经长好的草皮卷或草皮块,将坪床摆满,使草坪在短时间内建成。 5、打孔:是草坪养护的一种常用手段,它用专用的打孔器具在板结或粘重的的土壤上打出一系列的空洞,以改善草坪根部土壤的通气、透水性状。 6、冷季型草坪草:如草地早熟禾、羊茅、黑麦草等,最适生长温度为 15-24 C,广泛分布 于气候冷凉的湿润、半湿润、及半干旱地区。 7、鞘外分枝:是指匍匐型或根茎型草坪草刚刚发育的侧枝穿破密闭的叶鞘而长出并进一步横向延伸的过程。 8、根颈:草坪草茎基部靠近地面的部分,被叶鞘包围,营养生长阶段是极度缩短的茎,开花时节间伸长。 9、NTEP :是美国国家草坪评比项目(The National Turfgrass Evaluation Program ) 10、密丛型禾草:分蘖节位于地表以上,接近土壤表面,节间很短的草类。新枝条(蘖)由节上的腋芽产生,生长过程中紧贴母枝平行向上生长,并保持在叶鞘内,因而形成紧密株丛。这类草坪草易形成小草丘,抗寒能力和耐旱性不强。常见草种有紫羊茅、硬羊茅和羊茅等 二、单选题: 1 、草坪修剪的基本原则是 C 原则。A 及时 B 频繁C 三分之一 D 五分之二 2、成熟草坪最适宜的浇水时间是一天中的 A 。A 上午 B 中午C 下 午 D 傍晚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宗教社会学期末考试题

宗教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是宗教学与社会学两者之间的交叉性学科,一方面,它以宗教这样一种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社会实在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它与宗教哲学、宗教人类学等学科又相当不同,它是以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来对作为社会现象的宗教开展经验研究的。具有实证主义取向的研究者一般都认定宗教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这种取向是目前宗教社会学中的主流。 宗教社会学的特点:1.宗教社会学自觉地置身于宗教之外来看待和解释宗教现象 2.宗教社会学家大多标榜价值中立,坚持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其研究的对象 3.重视经验依据 4.比较分析是宗教社会学不可避免的特点之一 宗教社会学的性质:经验性实证性对宗教的社会性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宗教信仰者及其行为宗教组织及其制度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与现代社会发展变迁之间的关系当今宗教的发展趋势宗教与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关系 5.涂尔干的宗教《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是其社会学巨著《经济与社会》的一部分)堪称宗教社会学的经典之作。 6.20世纪50年代之后,宗教社会学学科的中心已不再是欧洲而是转移到了美国 7.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学一度被视为资产阶级学科而被取缔或视作二等学科,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当然也有相同遭遇 8.涂尔干所说的宗教的社会性实际包含两层含义:社会生活是宗教观念的终极源头宗教信仰对象的实在基础就是社会本身 9.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被称为社会静力学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被称为社会动力学 10.偶遇抽样:又称任意抽样或方便抽样,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抽样方法而是指研究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研究者最近,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对象。 11.参与观察:指的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的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12.实地研究:在一种自然情景下,通过深入到宗教生活的实境中,直接观察宗教现象的研究方式,它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搜集资料然后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宗教现象。 13.参与观察的特点 14.文献研究:宗教社会学中的文献研究是借助于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和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究和分析各种宗教行为、宗教组织中的社会关系以及其他各种宗教现象的研究方式 15.宗教:宗教是对以对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的信仰或对超验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为基础的人类制度,是人类赖以面对和处理各种终极性的问题,建构神圣的秩序和意义系统的组织与行为系统。 16.宗教的构成要素: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宗教经验宗教群体与组织P79 17.意义:指的是依据某种更为宏达的参照系对一些境遇与事件所做的解释(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一些社会事件的议论,对自己或别人的行为与遭遇的解释,往往都包含着对意义问题的态度与见解。 18.神义论:就是根据社会中既定的法则,为那些必然会存在的、威胁到意义系统的无秩序现象提供意义的宗教性解释。例如:大多数宗教都提供关于苦难与死亡的神义论 19.看似有理结构:指的是在一个由共享一种意义系统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网络之内的特有的社会过程或互动,而所谓社会过程也就是不断发展的重新建造并维持特定世界的那些过程。

草坪学考试答案解析

名词解释 USGA美国高尔夫球协会 草坪:草坪即草坪植被,通常是以禾本科草或其它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并以他们大量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及根系和表层土组成的整体生态草坪:以低矮草本植物为主、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自然或人工植物群落,是能为人类提供环境保护、游憩及观赏等多功能的场所(按产生方式:天然生态草坪和人工生态草坪。按应用形式:开放型生态草坪,观赏型生态草坪和保护型生态草坪) 草坪草:可以形成草皮或草坪,并能够耐受定期修剪和人、物使用的一些草本植物种或品种(大多数为具有扩散生长特性的根茎型和匍匐型禾本科植物,也有一些如马蹄金、白三叶等非禾本科草类) 草坪业:草坪业是为着使用、美化、娱乐、环保等目的,而对需要用专用禾草及其他地被植物建植草坪绿地的生产、管理、开发、设施和保养工作的总称(包括市场体系、生产体系、服务体系和科教体系) 枯草层:是由部分分解和未分解的草坪草组织积累在草坪土壤表面而形成的一层近土壤层喷播植草:把预先混合均匀的草坪草种子、粘结剂、覆盖材料、肥料、保温剂、染色剂和水的浆状物,通过喷播机高压喷到土壤表面的播种方法非目的型草: 根颈:高度浓缩的茎节,表皮约0—3公分处 土壤质地: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土壤结构:各土壤质地的空间结构排列 草坪病害:草坪草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若这些环境条件不适宜,或遭受有害生物的侵染,使其新陈代谢受到干扰或破坏、内部生理机能或外部组织形态发生变化,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明显的阻碍,甚至导致局部或整株死亡,这种现象称为草坪病害交播:在亚热带的秋季,在暖季型草坪上播种冷季型草坪草的种子,以在暖季型草坪草的休眠期获得一个良好外观的可运动的草坪,在生产中,这一措施称为交播 二、拉丁名解释 六种草的拉丁名 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 Tall fescue 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 Kentucky bluegrass 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perennial ryegrass 匍茎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 Creeping bentgrass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 Bermuda geass 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Zoysia matrella 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 ) Centipedegrass 三、填空 1草坪分类:运动型草坪,观赏型草坪,水土保持型草坪 2、根据温度进行草坪分类:冷季型草(积温》0,在寒冷地区5—9月份的积温是确定冷季 型草坪草播种时间的重要依据),暖季型草(积温》5, 0枯黄,10返青)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目的系统。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法律保障的、免费特征的教育制度。 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8.经验课程:也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1. 学校产生的条件: (1)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生产水平提高了,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容。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传授知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4)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对立的阶级形成,国家机器产生,统治阶级为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培养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学校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2.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第一,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即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