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统计实验报告

描述统计实验报告
描述统计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年级

课程名称统计学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2012/12/04

实验地点实验楼409实验室实验成绩

教务处制

二OO一二年十二月四日

2注:可根据实际情况加页

统计学实验报告汇总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统计学 学院名称商学院 专业名称会计学 学生姓名苑蕊 学生学号0113 指导教师刘后平 实验地点成都理工大学南校区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〇一五年十月

依据上述资料编制组距变量数列,并用次数分布表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以及向上、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 并绘制直方图、折线图。 学生 实验 心得

2.已知2001-201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如表2-16所示。 学生 实验 心得 要求:(1)依据2001-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利用Excel软件绘制线图和条形图。

(2)依据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数据,绘制环形图和圆形图。 学生 实验 心得 3.计算以下数据的指标数据 1100 1200 1200 1400 1500 1500 1700 1700 1700 1800 1800 1900 1900 2100 2100 2200 2200 2200 2300 2300 2300 2300 2400 2400 2500 2500 2500 2500 2600 2600 2600 2700 2700 2800 2800 2800 2900 2900 2900 3100 3100 3100 3100 3200 3200 3300 3300 3400 3400 3400 3500 3500 3500 3600 3600 3600 3800 3800 3800 4200

4.一家食品公司,每天大约生产袋装食品若干,按规定每袋的重量应为100g。为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该企业质检部门采用抽样技术,每天抽取一定数量的食品,以分析每袋重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现从某一天生产的一批食品8000袋中随机抽取了25袋(不重复抽样),测得它们的重量分别为: 学生实验心得 101 103 102 95 100 102 105 已知产品重量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为100g。试估计该批产品平均重量的置信区间,置信水平为95%.

应用统计spss分析报告

应用统计spss分析报告

学生姓名:肖浩鑫学号:31407371 一、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报告(三)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一)变量间关系的度量:包括绘制散点图,相关系数计算及显著性检验; (二)一元线性回归: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评价及显著性检验,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 (三)多元线性回归:包括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评价及显著性检验等,多重共线性问题与自变量选择,哑变量回归; 三、实验内容 1. 从某一行业中随机抽取12家企业,所得产量与生产费用的数据如下: 企业编号产量(台)生产费用(万元)企业编号产量(台)生产费用(万元) 1 40 130 7 84 165 2 42 150 8 100 170 3 50 155 9 116 167 4 5 5 140 10 125 180 5 65 150 11 130 175 6 78 154 12 140 185 (1)绘制产量与生产费用的散点图,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并对相关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强度。

2. 下面是7个地区200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消费水平的统计数据: 地区人均GDP(元)人均消费水平(元) 北京22460 7326 辽宁11226 4490 上海34547 11546 江西4851 2396 河南5444 2208 贵州2662 1608 陕西4549 2035 (1)绘制散点图,并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2)人均GDP作自变量,人均消费水平作因变量,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3)计算判定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并解释其意义。(4)检验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5)如果某地区的人均GDP为5000元,预测其人均消费水平。 (6)求人均GDP为5000元时,人均消费水平95%的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 3. 随机抽取10家航空公司,对其最近一年的航班正点率和顾客投诉次数进行调查,数据如下:

SPSS实验报告(一)

SPSS实验报告(一)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应用统计软件分析(SPSS)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副研究员 实验日期: 2016.4.19 成绩评定指导教 师 签字 签字 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序号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转换菜单和数据菜单的具体功能及操作,熟练应用两个菜单中的计算变量、重新编码、选择个案、个案排序、分类汇总等几个主要过程 实验要求 能够根据相关要求选用正确的过程对变量或者文件进行管理和操作,得到结果,并能对得出的结果进行解释。 二、实验描述及实验过程 实验描述一、下载数据(以下情况选一种): (一)分地区(31个省市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数据(2014年)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亿元) ,城市燃气建设投资额(亿元) ,城市集中供热建设投资额(亿元),城市排水建设投资额(亿元),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资额(亿元),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建设投资额(亿元)

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万元) 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额(亿元) (二)分地区(31个省市区)经济发展总体数据(2014年)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量,城镇失业率,基尼系数等 (三)各省市房地产开发2014年相关数据 投资额,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从业人员数,收入,税金,利润,资产,负债,平均销售价格,等等。 (四)各省市科技2014年相关数据 包括GDP,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GDP),R&D研发人员,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授权量。 (五)查找相关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医药制造、工程机械、汽车制造业、旅游酒店行业、航空、电子商务企业等)上市公司2015年度数据。包括销售收入、利润、固定资产净值、总资产利润率、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营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

多元统计学SPSS实验报告一

华东理工大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多元统计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 称实验1数据整理与描述统计分析

教师批阅:实验成绩: 教师签名: 日期: 实验报告正文: 实验数据整理 (一)对“employee”进行数据整理 1.观察量排序 ( based on current salary) 2.变量值排序(based on current salary : rsalary) 3.计算新的变量(incremental salary=current salary - beginning salary)

4.拆分数据文件(based on gender) 结论:There are 215 female employees and 259 male employees. 5.分类汇总 (break variable: gender ; function: mean ) 结论:The average current salary of female is . The average current salary of male is . (二)分别给出三种工作类别的薪水的描述统计量 实验描述统计分析 1)样本均值矩阵 结论:总共分析六组变量,每组含有十个样本。 每股收益(X1)的均值为;净资产收益率(X2)的均值为;总资产报酬率(X3)的均值为;销售净

利率(X4)的均值为;主营业务增长率(X5)的均值为;净利润增长率(X6)的均值为. 2)协方差阵 结论:矩阵共六行六列,显示了每股收益(X1)、净资产收益率(X2)、总资产报酬率(X3)、销售净利率(X4)、主营业务增长率(X5)和净利润增长率(X6)的协方差。 3)相关系数 结论:矩阵共六行六列,显示了每股收益 (X1)、净资产收益率(X2)、总资产报酬 率(X3)、销售净利率(X4)、主营业务增 长率(X5)和净利润增长率(X6)之间的 相关系数。 每格中三行分别显示了相关系数、显著性 检验与样本个数。 4)矩阵散点图

统计学原理SPSS实验报告

实验一:用SPSS绘制统计图 实验目的:掌握基本的统计学理论,使用SPSS实现基本统计功能(绘制统计图) 对SPSS的理解:它是一款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同时也广泛应用于经济,金融,商业等各个领域,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 实验算法:掌握SPSS的基本输入输出方法,并用SPSS绘制相应的统计图(例如:直方图,曲线图,散点图,饼形图等) 操作过程: 步骤1:启动SPSS。单击Windows 的[开始]按钮(如图1-1所示),在[程序]菜单项[SPSS for Windows]中找到[SPSS 13.0 for Windows]并单击,得到如图1-2所示选择数据源界面。 图1-1 启动SPSS

图1-2 选择数据源界面 步骤2 :打开一个空白的SPSS数据文件,如图1-3。启动SPSS 后,出现SPSS 主界面(数据编辑器)。同大多数Windows 程序一样,SPSS 是以菜单驱动的。多数功能通过从菜单中选择完成。

图1-3 空白的SPSS数据文件 步骤3:数据的输入。打开SPSS以后,直接进入变量视图窗口。SPSS的变量视图窗口分为data view和variable view两个。先在variable view中定义变量,然后在data view里面直接输入自定义数据。命名为mydata并保存在桌面。如图1-4所示。 图1-4 数据的输入 步骤4:调用Graphs菜单的Bar过程,绘制直条图。直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非连续性资料(该资料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的数量大小。选择的数据源见表1。 步骤5:数据准备。激活数据管理窗口,定义变量名:年龄标化发生率为RATE,冠心病临床型为DISEASE,血压状态为BP。RATE按原数据输入,DISEASE按冠状动脉机能不全=1、猝死=2、心绞痛=3、心肌梗塞=4输入,BP按正常=1、临界=2、异常=3输入。

统计学实验报告1

统计学实验报告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实验报告

二、打开文件“数据 3.XLS”中“城市住房状况评价”工作表,完成以下操作。 1)通过函数,计算出各频率以及向上累计次数和向下累计次数;2)根据两城市频数分布数据,绘制出两城市满意度评价的环形图三、打开文件“数据 3.XLS”中“期末统计成绩”工作表,完成以下操作。 1)要求根据数据绘制出雷达图,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相似情况。 实验过程: 实验任务一: 1)利用函数frequency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步骤1:打开文件“数据 3. XLS”中“某公司4个月电脑销售情况”工作表 步骤 2.在“频率(%)”的右侧加入一列“分组上限”,因统计分组采用“上限不在内”,故每组数据的上限都比真正的上限值小0.1,例如:“140-150”该组的上限实际值应为“150”,但我们为了计算接下来的频数取“149.9”. 步骤3.选定C20:C29,再选择“插入函数”按钮 3 步骤 4.选择类别“统计”—选择函数“FREQUENCY”

步骤5.在“data_array”对话框中输入“A2:I13”,在“bins_array”对话框中输入“E20:E29 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指定用于编制分布数列的原始数据,第二个参数指定每一组的上限. 步骤6.选定C20:C30区域,再按“自动求和” 按钮,即可得到频数的合计

步骤7.在D20中输入“=(C20/$C$30)*1OO” 步骤8:再将该公式复制到D21:D29中,并按“自动求和”按钮计算得出所有频率的合计。

spss实验报告最终版本

实验课程专业统计软件应用 上课时间2012 学年 1 学期15 周(2012 年12 月18日—28 日) 学生姓名李艳学号2010211587 班级0331002 所在学院经济管 上课地点经管3 楼指导教师胡大权理学院

实验内容写作 第六章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2、学会常用的方差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原理: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是认为不同处理组的均值间的差别基本来源有两个:随机误差,如测 量误差造成的差异或个体间的差异,称为组内差异 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课本的习题完成思考与练习的5、6、7、8题。 第5题:为了寻求适应某地区的高产油菜品种,今选5个品种进行试验,每一种在4块条件完全相同的试验田上试种,其他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完全一样。表 6.20所示为每一品种下每一块田的亩产量,根 据这些数据分析不同品种油菜的平均产量在显著水平0.05下有无显著性差异。 第一步分析 由于考虑的是控制变量对另一个观测变量的影响,而且是5个品种,所以不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应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第二步数据的组织 从实验材料中直接导入数据 第三步方差相等的齐性检验 由于方差分析的前提是各水平下的总体服从方差相等的正态分布,而且各组的方差具有齐性,其中正 态分布的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但是对于方差相等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必须对方差相等的前提进 行检验。

第四步多重比较分析 通过上面的步骤,只能判断不同的施肥等田间操作效果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如果要想进一步了解究竟那 个品种与其他的有显著性均值差别等细节问题,就需要单击上图中的两两比较按钮。 第五步运行结果及分析 多重比较结果表:从该表可以看出分别对几个不同的品种进行的两两比较。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第4品种是最好的。其他的次之。 第6题:某公司希望检测四种类型类型轮胎A,B,C,D的寿命,如表 6.21所示。其中每种轮胎应用在随选择的6种汽车上,在显著性水平0.05下判断不同类型轮胎的寿命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第一步分析 由于考虑的是一个控制变量对另一个控制变量的影响,而且是4种轮胎,所以不宜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应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第二步数据的组织 从实验材料中直接导入数据。 第三步方差相等的齐性检验 由于方差分析的前提是各水平下的总体服从方差相等的正态分布,而且各组的方差具有齐性,其中正态分 布的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但是对于方差相等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必须对方差相等的前提进行检 验。选择菜单“分析”—均值比较—单因素ANOVA。

概率统计实验报告

概率统计实验报告 班级16030 学号16030 姓名 2018 年1 月3 日

1、 问题概述和分析 (1) 实验内容说明: 题目12、(综合性实验)分析验证中心极限定理的基本结论: “大量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的和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2) 本门课程与实验的相关内容 大数定理及中心极限定理; 二项分布。 (3) 实验目的 分析验证中心极限定理的基本结论。 2、实验设计总体思路 2.1、引论 在很多实际问题中,我们会常遇到这样的随机变量,它是由大量的相互独立的随机 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而其中每一个个别因素在总的影响中所起的作用是微小的,这种随机变量往往近似的服从正态分布。 2.2、 实验主题部分 2.2.1、实验设计思路 1、 理论分析 设随机变量X1,X2,......Xn ,......独立同分布,并且具有有限的数学期望和方差:E(Xi)=μ,D(Xi)=σ2(k=1,2....),则对任意x ,分布函数 满足 该定理说明,当n 很大时,随机变量 近似地服从标准正 态分布N(0,1)。因此,当n 很大时, 近似地服从正 态分布N(n μ,n σ2). 2、实现方法(写清具体实施步骤及其依据) (1) 产生服从二项分布),10(p b 的n 个随机数, 取2.0=p , 50=n , 计算n 个随 机数之和y 以及 ) 1(1010p np np y --; 依据:n 足够大,且该二项分布具有有限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2) 将(1)重复1000=m 组, 并用这m 组 ) 1(1010p np np y --的数据作频率直方图进 行观察. 依据:通过大量数据验证随机变量的分布,且符合极限中心定理。

统计学实验报告

统计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步骤总结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一.数据的搜集 ●间接数据的搜集 方法一:直接通过进入专业的数据库网站查询数据 方法二: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数据的搜索 ●直接数据的搜集 抽样调查: 1.调查方案设计 2.调查问卷设计 3.问卷发放 4.问卷回收 二.数据的整理 ●数据编码 1.在Excel中选择三列,将三列分别命名,后两列为:编码符号、代表含义 2.数据搜集好后,按照他们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依次放入第一列 3.在“编码符号”列为每一个列别编码,并在“代表含义”列说明编码的含义 ●数据的录入 转置(行与列换位): 1.激活数据所在单元格 2.单击鼠标右键,选中“复制” 3.在空白处激活另一单元格,点击鼠标右键,选中“选择性粘贴”项。 4.在弹出的“选择性粘贴”对话框中,粘贴项选中“全部”,运算选中“无”,选中“转置” 复选框,点击确定按钮既得转置的结果。 单元格内部换行:“Alt+Enter”组合键 ●数据的导入 方法一:1.单击菜单栏“文件—打开”,在弹出的的“打开”对话框中找到要导入的文件。 2.双击鼠标左键或者单击打开按钮,所需要的文件就被导入了。 方法二:1.单击菜单栏“数据—导入外部数据—导入数据”,在弹出的“选取数据源”的对话框中找到要导入的文件。 2.双击鼠标左键或者单击打开按钮,所需要的文件就被导入了。 ●数据的筛选 自动筛选: 1.选中要筛选的数据区域 2.使用菜单栏中的“数据—筛选—自动筛选”,这时每列的第一个单元格的右边都会出现 一个下拉箭头,我们就可以通过下拉菜单中的选择实现筛选。 3.如果选择了下拉菜单中的“自定义”,就会弹出一个“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可自己选择筛选条件,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高级筛选: 1. 将要筛选数据区域的列标题复制粘贴在空白区域,并在他们对应下的单元格中输入所要

spss实验报告线性回归曲线估计

《数据分析实务与案例实验报告》 曲线估计 学号: 204 班级: 2013 应用统计 姓名: 日期: 2 0 1 4 – 12 – 7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一、实验目的 1. 准确理解曲线回归分析的方法原理。 2. 了解如何将本质线性关系模型转化为线性关系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3. 熟练掌握曲线估计的SPSS 操作。 4. 掌握建立合适曲线模型的判断依据。 5. 掌握如何利用曲线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6. 培养运用多曲线估计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准备知识 1. 非线性模型的基本内容 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以划分为 本质线性关系和本质非线性关系。所谓本质线性关系是指变量关系形式上虽然呈非线性关系,但可以通过变量转化为线性关系,并可最终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线性模型。本质非线性关系是指变量之间不仅形式上呈现非线性关系,而且也无法通过变量转化为线性关系,最终无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线性模型。本实验针对本质线性模型进行。 下面介绍本次实验涉及到的可线性化的非线性模型,所用的变换既有自变量的变换,也有因变量的变换。 乘法模型: 123y x x x βγδαε= 其中α,β,γ,δ 都是未知参数,ε是乘积随机误差。对上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 123ln ln ln ln ln ln y x x x αβγδε=++++ 上式具有一般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因而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来处理。然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在求置信区间和做有关试验时,必须是2ln (0,)n N I εδ: , 而不是2n N I εδ:(0,) ,因此检验之前,要先检验ln ε 是否满足这个假设。 三、实验内容 已有很多学者验证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证明了能源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也有众多学者利用C-D 生产函数验证了劳动和资本对经

统计学原理实验报告1

附件1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统计学原理学号学生姓名辅导教师 系别经济学系实验室名称信息化综合实验室实验时间2010-12-23 1.实验名称 EXCEL的基本统计功能 2. 实验目的 1、能熟练地运用Excel进行数据筛选、排序。 2、熟练掌握统计资料分组的方法、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统计表的设计和统计图的绘制。 3、能熟练地运用Excel创建统计表和统计图。 3. 实验内容 “数据”—“筛选”,满足单方面要求时,选择自动筛选,满足多方面要求时,选择高级筛选。 8名学生的成绩 姓名统计数学英语经济学 a 83 72 66 71 b 54 88 8484 c 75 58 76 90 d 75 96 81 83 e 69 68 84 86 f 81 60 86 64 g 87 76 92 77 h 91 75 95 94 要求: (1)找出数学成绩等于88分的学生 (2)经济学成绩最低的两名学生 (3)四门课程都高于70分的学生 4. 实验原理 原理:单击数据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单元格 (1)选取“数据”菜单中的“排序”命令 (2)选择主要关键字 (3)指定“升序”或“降序”

5. 实验过程及步骤 1.在excel表中粘贴出8名学生的成绩 2.选中“数学”栏,点击“数据-筛选-自动筛选-数学-88 3.选中“经济学”栏,点击“数据-筛选-自动筛选-经济学-小于或等于71” 4.选中“统计、数学、英语、经济学”栏,点击“数据-筛选-自动筛选-统计-大于70, 数学-大于70,英语-大于70,经济学-大于70” 6.实验结论及心得 通过实验操作,了解了excel表格在统计中的强大功能,这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充分说明了excel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力推广和使用的软件。 我院任课教师有实验课的均要求有实验报告,每个实验项目要求有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按照格式书写完毕后,经辅导实验的教师批改后按照实验室收集存档。

统计学实验报告

重庆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统计学课程实验 开课实验室 DS1421 学院建管年级 2011级专业班财管02班学生姓名熊俸英学号 开课时间 2012 至 2013 学年第 2 学期 建设管理及房地产学院制

《统计学》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年月日

陈谦87769277 刘文55845182 周克66628579 程前75507288 徐非64859193 1)选中以上数据后,复制到excel表格中,点击工具栏中”数据”下“自动筛选”,点击统计学成绩栏分数等于“90”; 结果为: 2)继上一小题,点击“经济学成绩”下“前10个”,会出现对话框,把数字“10”改为“3”,点击确定;

结果为: 3)选中数据,前面留出两栏空白,并复制数据表头(选中数据第一排),到空白处第一排,在第二排各科成绩下面输入“>60”,如图:选中数据,点击“数据”—“高级筛选”,点击条件区 域(选中表格前2行),点击确定: 2.B 组题第5题 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个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 A.好;B .较好;C.一般;D.较差;E .差。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B C A C B E C B A B D A D B C C E D E B A D B A C B E C B A B A C C D A B D D A C D C E B B C D C C A A C A C C D C E D A E C C A C D A A E B A D E C A B C E B A D A B C B E D B C A B C D C B A B A D 要求编制品质数列,列出频率、频数,并选用适当的统计图如:圆形图、条形图等形象地显示资料整理的结果。(要求展现整理过程) 留出两栏空白,条件区域时输入筛选条件 为查询结

管理同学spss描述统计分析实验报告

描述统计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统计描述的常用工具及SPSS 中的统计描述模块。 2. 掌握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的统计描述方法及指标。 二、实验内容提要 1.根据数据,分析受访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尝试分城市/合并描述。 2.根据SPSS 自带数据Employee ,分析员工性别、受教育程度、少数民族、职位类别的分布情况,并尝试分析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属性和工资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步骤 根据数据 在数据栏中找到拆分文件,点击,将城市添加到分组方式中,对城市进行拆分,点击确定。 在分析中选择描述统计下的描述,点击确定。 描述统计量 S0. 城市 N 极小值 极大值 均值 标准差 100北京 S3. 年龄 378 18 65 有效的 N (列表状态) 378 200上海 S3. 年龄 387 18 65 有效的 N (列表状态) 387 300广州 S3. 年龄 382 18 65 有效的 N (列表状态) 382 根据SPSS 自带数据Employee 在分析一栏中的描述统计下找到频率,点击确定。 性别分析表 Gender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Female 216 Male 258 合计 474 受教育程度分析表

Educational Level (years)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8 53 12 190 14 6 15 116 16 59 17 11 18 9 19 27 20 2 .4 .4 21 1 .2 .2 合计 474 少数民族分析表 Minority Classification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No 370 Yes 104 合计 474 2.选择分析,描述统计下的交叉表,点击确定,分析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之间的情况,将性别添加到行,将受教育程度添加到列中,点击确定。

统计学实验报告

实验1:数据整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Excel中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 2)学会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能以此方式独立完成相关作业 二、实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时间:2014年9月23日实验地点:计算机房 三、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 (一)问题与数据 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 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 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 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35 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二)实验内容:使用FREQUENCY函数绘制频数分布表(图) (三)实验步骤: 1.在A1输入: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选中A1:D1选 择合并单元格。 2.在单元区域A2:D11中输入原始数据。 3.并计算原始数据的最大值(在单元格B12中)与最小值(在单元格D12 中)。 4.根据Sturges经验公式计算经验组距(在单元格B13)和(经验数据D13 中)。 5.根据步骤3的计算结果,计算并确定各组上限、下限(在单元区域E2: F7). 步骤1~5如图所示:

6.绘制频数分布表框架,如图所示: 7.计算各组频数: 1)选定i7:i12作为存放计算结果的区域。 2)从“插入”菜单中选择“函数”项。 3)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统计”函数FREQUENCY。 步骤(1)~(3)如图所示:

4)单击“插入函数”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弹出 “FREQUENCY”对话框。 5)确定FREQUENCY函数的两个参数的值。其中: Data-array:原始数据或其所在单元格区域(A2:D11) Bins-array:分组各组的上限值或其所在的单元格区域 (F2:F7). 步骤(4)~(5)如图所示: 6)按Shift+Ctrl+Enter组合键,如图所示 7)用公式:频数密度=频数/组距选定G7输入=i7:i12/4按 Shift+Ctrl+Enter组合键 频率=频数/总数 如图所示:

实验报告1

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实验报告2016年3月29日

随机数代码: public class RandomNumb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min=99; int max=0; int temp; int count=0; for(int i=0;i<100;i++){ temp=(int)(Math.random()*100); //System.out.println(temp); if(temp>50){ count++; } if(min>temp){ min=temp; } if(max

int m7=0;//五毛 int m8=0;//一毛 double t; Scanner in=new Scanner(System.in); DecimalFormat m=new DecimalFormat("#.0");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金额:(金额限定到毛例如198.6,只计算到小数点后一位)"); double money=in.nextDouble(); System.out.println(money); t=money+0.006; m1=(int) (t/100); if(m1!=0){ t= (t-m1*100);System.out.println("需要一百元"+m1+"张!"); } System.out.println("金额是:"+t); m2=(int) (t/50); if(m2!=0){ t= (t-m2*50);System.out.println("需要五十元"+m2+"张!"); } System.out.println("金额是:"+t); m3=(int) (t/20); if(m3!=0){ t= (t-m3*20);System.out.println("需要二十元"+m3+"张!"); } System.out.println("金额是:"+t); m4=(int) (t/10); if(m4!=0){ t= (t-m4*10);System.out.println("需要十元"+m4+"张!"); } System.out.println("金额是:"+t); m5=(int) (t/5); if(m5!=0){ t= (t-m5*5);System.out.println("需要五元"+m5+"张!"); } System.out.println("金额是:"+t); m6=(int) (t/1); if(m6!=0){ t= (t-m6*1);System.out.println("需要一元"+m6+"张!"); }

统计学实验报告一

《统计学》实验报告(一) 姓名:专业:学号: 日期:2012 年4 月6 日上机地点:实验中心606 EXCEL里的实现实验项目一描述性统计、区间估计在一、实验目的菜单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掌握利用1EXCEL进行描述性统计;2、掌握利用EXCEL进行区间估计。、掌握利用EXCEL3二、实验要求EXCEL环境与数据预处理的操作;1、集中趋势描述、离散程度描述、数据分组处理;包括统计图表的绘制;2、描述性统计,分布形状描述。、区间估计,包括总体均值、总体比例、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计算。3三、实验内容(一)分类数据的描述性统计.XLS实验数据:餐厅服务质量和价位评价、条形图、饼图、帕累托图顾客服务质量评价的频数表(按性别分) (二)数值性数据的描述性统计.XLS实验数据:城乡居民储蓄数据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居民的储蓄存款也在日益增加,数据是自1990年~2006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额,储蓄存款包括定期和活期(单位:元)。利用EXCEL,对数据作如下分析: 1、城乡居民人民币活期存款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多少 2、城乡居民人民币定期存款的方差和标准差是多少 3、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相比,哪种数据的变动性更大 (三)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1、成绩分析。实验数据:期末成绩.XLS 假设学生的各门期末考试成绩均服从正态分布,选定一门课程,并给出该门课程平均成绩的置信水平为95%的区间估计。 2、顾客满意度分析。 某超市为了了解顾客对其服务的满意度,随机抽取了其会员中的50个样品进行电话调查,如果有38个顾客对此超市的服务表示满意,试求对该超市服务满意的顾客比例的95%置信区间。 四、实验结果 (一) 1, 顾客服务质量评价的频数表(按性别分) Female Male 49Good35 9852Very Good 45Excellent21 条形图2,

实验报告1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 ZHUHAI CAMPAU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一、实验内容 定义一个包含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的的顺序表和链表,使其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2) 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3) 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4) 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5)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6)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7) 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二、实验要求: (1) 程序要添加适当的注释,程序的书写要采用缩进格式。 (2) 程序要具在一定的健壮性,即当输入数据非法时,程序也能适当地做出反应,如插入删除时指定的位置不对等等。 (3) 程序要做到界面友好,在程序运行时用户可以根据相应的提示信息进行操作。 (4) 根据实验报告模板详细书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给出链表根据姓名进行查找的算法和插入算法的流程图。 (5) 上传源程序和实验报告到教师机的相应班级所在文件夹。顺序表的源程序保存为SqList.cpp,链表的源程序保存为LinkList.cpp,实验报告命名为:实验报告1.doc。源程序和实验报告压缩为一个文件(如果定义了头文件则一起压缩),按以下方式命名:15数字媒体技术X班——学号——姓名.rar,如15数字媒体技术X班070814101薛力.rar。 二、程序实现(内容、步骤、程序)

顺序表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struct { char no[8]; char name[10]; int price; }Student;

统计学实验报告模板学生版

成都工业学院 实验报告 专业国际商务 实验课程统计实务 实验项目统计数据整理与分析指导教师王晓燕 班级1403022 姓名学号赵澜豫18

一、实验目的项目一:《统计数据整理》实验通过上机实验,使每个学生掌握利用Excel 对 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组并编制分配数列的方法;掌握利用Excel 进行图表制作的方法。项目二:《数据分布 特征的描述及抽样推断》实验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Excel 在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及抽样推断中的应 用方法,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得出明确实验结论。项目三: 《回归分析》实验 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利用Excel 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得出明确实验结论。 分析,二、实验内容 项目一:某灯泡厂准备采用一种新工艺,为检查新工艺是否使灯泡的寿命有所延长,对采用新工艺生产的100 只灯泡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单位:小时)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 700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 706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 70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 668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 706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 694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 688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 701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97 695 691 69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 713

《统计学》上机实验报告(一)

《统计学》实验报告一 姓名:王璐专业:财政学(税收方向)学号:2010128107 日期:2012年10 月9 日地点:实验中心701 实验项目一描述性统计、区间估计在EXCEL里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EXCEL菜单进行数据的预处理; 2、掌握利用EXCEL进行描述性统计; 3、掌握利用EXCEL进行区间估计。 二、实验要求 1、EXCEL环境与数据预处理的操作; 2、描述性统计,包括统计图表的绘制;数据分组处理;集中趋势描述、离散程度描述、分布形状描述。 3、区间估计,包括总体均值、总体比例、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计算。 三、实验内容 (一)分类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实验数据:餐厅服务质量和价位评价.XLS 顾客服务质量评价的频数表(按性别分)、条形图、饼图 (二)数值性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实验数据:城乡居民储蓄数据.XLS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居民的储蓄存款也在日益增加,数据2.XLS是自1990年~2006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额,储蓄存款包括定期和活期(单位:元)。利用EXCEL,对数据2.XLS作如下分析: 1、城乡居民人民币活期存款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多少? 2、城乡居民人民币定期存款的方差和标准差是多少? 3、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相比,哪种数据的变动性更大? (三)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1、成绩分析。实验数据:期末成绩.XLS 1

2 假设学生的各门期末考试成绩均服从正态分布,选定一门课程,并给出该门课程平均成绩的置信水平为95%的区间估计。 2、顾客满意度分析。 某超市为了了解顾客对其服务的满意度,随机抽取了其会员中的50个样品进行电话调查,如果有38个顾客对此超市的服务表示满意,试求对该超市服务满意的顾客比例的95%置信区间。 四、实验结果 (一)分类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A 顾客服务质量评价频数表(按性别分) 评价等级 男 女 极好 45 21 很好 98 52 好 49 35 一般 20 11 差 9 10 B 条形图 C .饼状图

SPSS实验报告汇总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掌握SPSS专业统计分析软件,能更好地使用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学习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其在SPSS中的实现,内容具体包括基本描述性统计量的定义及

计算﹑频率分析﹑描述性分析﹑探索性分析﹑交叉表分析等。 3.复习权重等前章的知识。 二﹑实验内容 题目一 打开数据文件“data4-5.sav”,完成以下统计分析: (1)计算各科成绩的描述统计量:平均成绩、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极差、最大值和最小值; (2)使用“Recode”命令生成一个新变量“成绩段”,其值为各科成绩的分段:90~100为1,80~89为2,70~79为3,60~69为4,60分以下为5,其值标签设为:1-优,2-良,3-中,4-及格,5-不及格。分段以后进行频数分析,统计各分数段的人数,最后生成条形图和饼图。1.解决问题的原理 因为问题涉及各科成绩,用描述性分析,第二问要先进行数据分段,其后利用频数分析描述统计量并可以生成条形图等。 2.实验步骤 针对第一问 第1步打开数据 菜单选择:“文件→打开→数据”,将“data4-8.sav”导入。 第2步文件拆分 菜单选择:“数据→拆分文件”,打开“分割文件”对话框,点击比较组按钮,将“科目”加入到“分组方式”列表框中,并确定。 第3步描述分析设置: (1)选择菜单:“分析→描述统计→描述”, 打开“描述性”对话框,将“成绩””加入到“变量”列表框中。 打开“选项”对话框,选中如下图中的各项。

点击“继续”按钮。 (4)回到“描述性”对话框,点击确定。 针对第二问 第1步频率分析设置: (1)选择菜单:“分析→描述统计→频率”, (2)打开“频率(F)”对话框,点击“合计”。再点击“继续”按钮. (3)打开“图表”对话框,选中“条形”

SPSS软件个人实训报告

个人实训报告 一、实训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2年 1月9日至2010年1月13日 地点: 二、实训目的: SPSS统计软件实训课是在我们在学习《统计学》理论课程之后所开设的一门实践课。通过实训,使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具体的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掌握统计软件SPSS 的使用方法。通过对SPSS软件的学习和运用,加深对统计学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及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实训的内容与要求 实训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个人实训和小组实训。 1、个人实训: (1)个人实训内容 学习SPSS软件文件的建立、管理以及统计数据的录入;学习结合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组并会制作统计图和统计表;学习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初步统计描述分析、计算相关指标;学习结合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能解释输出结果。每天记录实训日志、实训结束后撰写一篇实训报告。 (2)小组实训任务 小组通过查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资料并经过讨论确定实训的题目和方向,自己动手实训变量,选择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趋势的数据作为该实训的基础内容,能应用SPSS软件对所选题目进行统计分析并完成专题分析报告。 2、实训要求: 围绕实训课题和统计方法的要求,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统计资料,并加以整理; 对所搜集与整理的资料,运用所选的统计方法加以分析,要求资料整理、计算与描述均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 实训报告以书面形式完成,字数不少于3000字,要求文字分析、数据计算与运用、统计图或统计表相结合,图文并茂。

三、实训的过程: 经过这几天的实训,我基本明白了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也掌握了如何利用SPSS处理数据并绘制图表;学会了如何计算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等动态数列的计算;了解了如何进行频数分析、描述分析、探索分析以及作图分析;其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运用SPSS软件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计算平均值、T检验和假设性检验。通过这次实训,我熟练掌握了SPSS 软件的主要操作过程,也学会了运用SPSS软件进行各种数据分析。这些内容,就是本次SPSS统计软件实训的主要内容。 四、实训结果与体会 本学期一周的SPSS软件实训结束了,我感触很深,因为本次实训过程是在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实训结果是可喜的。老师在对统计理论及 SPSS 软件功能模块的讲解的同时更侧重于统计分析在各项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使我们不仅掌握SPSS 软件及技术原理而且学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这个实训。我真真正正学到了不少统计知识,另外,也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PSS 软件有具体的使用者要求的分析深度,同时是一个可视化的工具,使我们非常容易使用,这样我们可以自己对结果进行检查。我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学习软件其实只是学习软件的操作流程,而要真正掌握整个软件,就得自己摸索探究,真真正正弄懂它,还要下一定的功夫的。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这点。这次实训,虽然时间安排较为轻松,内容也不多,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一部分内容总是不熟练,请教同学他们也不会,不过,问题也总会用解决的办法。经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本次实训结束之前,我终于弥补了不熟练的那部分内容。 在SPSS学习中,我对它的认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能逐个攻克。学习这种在日常工作中有价值的分析方法,会使我们更能轻易应付日后的社会的信息工作,掌握这种高级的技能,对我们工作就业也提供了竞争优势。 学习SPSS软件,对于我们这些将来要时刻与数据打交道的人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它主要的是运用SPSS软件结合所学统计知识对数据进行需要的处理,相对于EXCEL处理,SPSS软件处理不仅效率高,而且操作简单。 我个人觉得,SPSS软件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对于我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是一门必备的课程,也是一门必须熟练掌握的课程,我是很喜欢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