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列短文: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

A.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

B.它极易溶解于水;

C.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

D.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E)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

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

(1)从上面的短文中得知,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填序号) 。

(2)写出上面短文中涉及到的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有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

【答案】(1)A、B、C

(2)2KOH+CO2=K2CO3+H2O;2KOH+CuSO4=Cu(OH)2↓+K2SO4

(3)密封保存

【解析】

(1)氢氧化钾的颜色、状态、水溶性、吸水性等方面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BC.(2)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KOH+CO2═K2CO3+H2O;

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钾,化学方程式为:2KOH+CuSO4═Cu (OH)2↓+K2SO4.

(3)因为氢氧化钾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应该密封保存.故填:密封保存.

2.

乙醇汽油,是指在汽油中按体积比加入一定比例(我国目前暂定为 10%)的变性燃料乙醇,通过特定工艺混配而成的新一代清洁环保型车用燃料。能源结构调整和降低环境污染推动了乙醇汽油的发展。

乙醇的化学符号是 C2H5OH,无限溶于水,与烃类燃料相溶性差。乙醇可以单独作为汽车燃料,也可和汽油或柴油混合形成混合燃料。乙醇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乙醇作为汽车燃料,有以下特点:

(1)乙醇的低热值相当于汽油的 60.9%,相当于柴油的 62.8%,但从相对能耗的角度看,其热效率并不比汽油和柴油低;

(2)乙醇的辛烷值比较高,是良好的汽油机代用燃料,也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良好添加剂,但其十六烷值很低,在压燃式发动机上应用难度较大;

(3)乙醇的沸点比汽油低,有助于燃油-空气混合气的形成,但缺少高挥发性成分,对起

动不利。乙醇的蒸气压比汽油低,会影响汽车的动力性和蒸发排放;

(4)乙醇的汽化潜热大,有助于改善 NOx 排放,乙醇的着火界限宽,能够在较稀的混合气状态下燃烧,所以适合稀混合气燃烧模式的发动机。

阅读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醇的一条物理性质 ______

(2)写出乙醇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

(3)乙醇汽油的优点是______不足是______(各写一条)

【答案】无限溶于水C2H5OH+O2u u u u u r

点燃

H2O+CO2从相对能耗的角度看,乙醇热效率并

不比汽油和柴油低十六烷值很低,在压燃式发动机上应用难度较大

【解析】

【详解】

(1)由题中信息可知,乙醇的物理性质有:无限溶于水;沸点比汽油低等;

(2)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2H5OH+O2u u u u u r

点燃

H2O+CO2;

(3)由题中信息可知,乙醇汽油的优点是:从相对能耗的角度看,热效率并不比汽油和柴油低、乙醇的辛烷值比较高,是良好的汽油机代用燃料、乙醇的沸点比汽油低,有助于燃油-空气混合气的形成、乙醇的汽化潜热大,有助于改善 NOx 排放等;不足是:十六烷值很低,在压燃式发动机上应用难度较大、缺少高挥发性成分,对起动不利、乙醇的蒸气压比汽油低,会影响汽车的动力性和蒸发排放等。

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得癌症众所周知,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必需的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尽管需要量不多,每日仅以毫克或微克计算,却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调节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必需的物质。缺乏维生素会导致许多疾病,如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眼病;维生素B1缺乏会导致脚气病和神经炎;维生素B2缺乏导致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等;维生素 C缺乏导致坏血病。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及B族维生素都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比如维生素 A与肺癌关系密切,胡萝卜素与食管癌、肾上腺癌发病有一定关系,维生素E不足时,口腔癌、唇癌、宫颈癌等发生率会增高。

补充维生素推荐以食补为主。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蛋黄、奶油、动物肝脏及胡萝卜、番茄、紅薯等。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E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卷心菜、植物油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有麦麸、动物肝脏、肉类、蛋奶制品等。

微量元素也与癌症有一定关系。比如锌与免疫功能的T细胞关系密切,特别是老年人,应当多吃含锌食物。硒是人体内一种难得的营养素和抗癌元素,参与免疫反应和线粒体的合成,其抗氧化作用是维生素E的500倍,硒的缺乏会影响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 等的吸收和应用。碘缺乏可诱发乳腺癌、甲状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补充微量元素也要以食物为主,不同食物含不同的微量元素。锌多在动物心肝肾、鸡蛋、豆类、核桃和小麦等食物中;硒富含在鱼类、蘑菇、大蒜、芝麻、大豆等食物中;碘多见

在各类海产品;动物肝脏蛋黄、木耳、菠菜、芹菜、绿豆、茄子冬瓜苹果等富含铁元素。

一般来说,合理的饮食,就能够满足人体日常所需,应该尽量做到饮食结构多样化,配以

适量粗粮、杂食等,儿童避免偏食尤其重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防癌治癌中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我们应科学合理补充。

(1)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原因是__________。

(2)“猪肝”是餐桌上的一道凉菜,其中含有的一种维生素是_________,含有的两种微量

元素是___(填元素符号)。

C H O+I=C H O+2X,其中X的化学(3)维生素C与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862666

式是____。

(4)多吃鱼有利于预防眼病,原因是______。

【答案】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维生素 A Zn、Fe HI 鱼中富含硒,硒有利于维

生素 A 的吸收,维生素 A 可预防眼病

【解析】

【详解】

(1)由资料可知: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原因是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故

填: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

(2)由资料可知:“猪肝”是餐桌上的一道凉菜,其中含有的维生素A和B,填一种时可填维

生素A或维生素B,含有的两种微量元素是锌和铁,其化学式为Zn、Fe,故填:维生素 A Zn、Fe。

C H O+I=C H O+2X,根据化学反应(3)维生素C与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862666

前后同种原子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比反应后多2个碘原子和2个氢原子,所以2X中有2

个碘原子和2个氢原子,则其中X的化学式是HI,故填:HI。

(4)多吃鱼有利于预防眼病,原因是鱼中富含硒,硒有利于维生素 A 的吸收,维生素 A

可预防眼病,故填:鱼中富含硒,硒有利于维生素A 的吸收,维生素A 可预防眼病。

4.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一氧

化氮(化学式为NO)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

溶于水。NO不稳定,易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

(NO2)。实验室用铜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备NO。工业上可用氨气与氧气为原料,在加热和

催化剂条件下制得一氧化氮。汽车尾气(含有CO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

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CO与NO 反应,生成两种可

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NO被发现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

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NO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

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

(2)NO不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NO可用____________ 法收集。

(4)治理N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NO 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 易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NO 2) 排水法

222CO+2NO

2CO +N 催化剂 调节心、脑血管等

【解析】

【分析】 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CO 与NO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NO 不稳定,易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NO 2)。

【详解】

(1)NO 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

(2)NO 不稳定,易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NO 2)。 (3)NO 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4)CO 与NO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CO+2NO 2CO +N 催化剂。

(5)NO 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调节心、脑血管等。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菠菜豆腐”是我国的传统菜肴,近年来,有关“菠菜豆腐”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钙吸收率方面。菠菜中富含易溶于水的草酸,若单独吃菠菜,其中的草酸会结合胃内食糜中的部分铁和锌,还能够进入血液,沉淀血液中所含的钙。而将豆腐与菠菜同食,豆腐中的可溶性钙与菠菜中的草酸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CaC 2O 4)沉淀,既能够保护食物中的铁和锌等元素,还能保证人体内的钙不被草酸结合。因此,豆腐与菠菜同食仍不失为一个好的搭配。 研究人员以新鲜菠菜和新鲜豆腐为材料,进行了“菠菜豆腐”烹调方法的研究。

(实验1)探究菠菜质量对菜肴中可溶性钙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2)探究菠菜焯水时间对菜肴中可溶性钙含量的影响。

用100g 豆腐和250g 菠菜(焯水时间不同)制成菜肴,测定每100g“菠菜豆腐”中可溶性钙的质量,结果见下图。

以上研究表明,烹调“菠菜豆腐”时,如能适当减少菠菜的比例,并预先将菠菜焯水,则豆腐中钙的吸收率将会显著提高。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可溶性钙中的“钙”是指_________(“钙单质”或“钙元素”)。

(2)豆腐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

A .维生素

B .糖类

C .蛋白质

D .油脂

(3)结合实验1的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4)用焯水后的菠菜制作“菠菜豆腐”,能提高可溶性钙含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

(5)草酸钙在高温下完全分解可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钙元素 C 豆腐质量相同时,菠菜质量越高,可溶性钙含量越少 减少了菠菜中的草酸 CaC 2O 4

CaO + CO↑+ CO 2↑ 【解析】

(1)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中含有元素,可溶性钙中的“钙”是指钙元素。(2)豆腐中富含蛋白质。(3)根据题给信息,结合实验1的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豆腐质量相同时,菠菜质量越高,可溶性钙含量越少。(4)用焯水后的菠菜制作“菠菜豆腐”,能提高可溶性钙含量的原因是减少了菠菜中的草酸。(5)草酸钙在高温下完全分解可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 2O 4 高温CaO

+ CO↑+ CO 2↑

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吸水性很强,吸水后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

[Cu(H 2O)4]SO 4·H 2O 或CuSO 4·5H 2O],其水溶液因水合铜离子的缘故而呈现出蓝色,故在实验室里无水硫酸铜常被用于检验水的存在。硫酸铜常见的形态为蓝色晶体,即五水合硫酸铜,俗称胆矾或蓝矾,它并不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逐渐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硫酸铜粉末,给硫酸铜粉末继续加热至650℃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 (如图为胆矾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

硫酸铜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业上可用于电镀、定氨催化剂,无水硫酸铜用作脱水剂和气体干燥剂;农业上可与熟石灰混合制农药波尔多液,用于杀菌剂;医疗上可用于检测贫血及作催吐剂。

硫酸铜可以通过不同种方法制得,比如,下面的方法便可以制取硫酸铜。

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有毒,对于人和动物都可因误食一定量而导致死亡,所以用量必须严格控制,若误食,应立即大量食用牛奶、鸡蛋清等富含蛋白质食品,或者使用EDTA钙钠盐解毒。

(1)硫酸铜溶液呈现为蓝色的原因是___。

(2)无水硫酸铜检验水存在的颜色变化是___。

(3)胆矾加热至650℃高温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在制备硫酸铜流程中,过滤后的溶液是___硫酸铜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5)关于硫酸铜说法正确的是___。

A 五水合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50

B 胆矾受热至102℃时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C 无水硫酸铜可作气体干燥剂

D 硫酸铜的水溶液也称作为波尔多液

【答案】其水溶液存在水合铜离子白色变为蓝色 2CuSO4650℃2CuO+2SO2↑+O2↑饱和 AC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干提供信息:其水溶液因水合铜离子的缘故而呈现出蓝色可知,蓝色硫酸铜溶液呈现为蓝色的原因是其水溶液存在水合铜离子;

(2)根据题干提供信息: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吸水性很强,吸水后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可知,无水硫酸铜检验水存在的颜色变化是白色变为蓝色;

(3)根据题干提供信息:给硫酸铜粉末继续加热至650℃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可知,胆矾加热至650℃高温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SO4650℃2CuO+2SO2↑+O2↑;

(4)在制备硫酸铜流程中,得到结晶后剩余的溶液时饱和的,所以过滤后的溶液是饱和硫酸铜溶液;

(5)A 五水合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32+16×4+5×(1×2+16)=250,故A正确;

B 根据“胆矾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图”可知,胆矾受热至102℃时质量不变,所以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即没有失去了部分结晶水,故B错误;

C根据题干提供信息: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吸水性很强可知,无水硫酸铜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作气体干燥剂,故C正确;

D 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钙配制的,硫酸铜的水溶液不能称作为波尔多液,故D错误。故选AC。

【点睛】

本题通过硫酸铜性质、制法、用途的介绍,考查了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已有的知识,理解信息。

7.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牙膏是我们日常口腔清洁的必需品。依据添加剂的成分和含量不同,可将牙膏分为高磨擦剂含量牙膏和低磨擦剂含量牙膏,其主要数据如下表。

其中,清洁牙齿主要通过摩擦剂来实现。其摩擦性取决于磨擦剂的形状、大小、硬度和含量。常见的摩擦剂有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氩氧化铝[Al(OH)3]等。碳酸钙具有较高的摩擦性,硬度大,储量丰富、一般用来做经济型牙膏。二氧化硅的摩擦性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易于保护牙龈,适于老人及牙齿受损的人群。氢氧化铝分为普通氢氧化铝和球形氢氧化铝(如图l、2),它们具有白度高、光泽好等优点,但球形氢氧化铝的表面更加光滑,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3。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会选用多种磨擦剂混合使用。例如,用二氧化硅和碳酸钙混合使用,既能保留牙膏对牙菌斑、牙结石的清洁效果,又可以避免其对牙齿的磨损。

(1)碳酸钙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共________种。常见摩擦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___。

(2)“高摩擦剂含量牙膏”的成分中,含量一定高于“低摩擦剂含量牙膏”的是

___________。

(3)影响摩擦剂摩擦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

(4)适用于老人及牙齿受损人群的摩擦剂是___________。

(5)球形氢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反应物除 NaAlO2外,还有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通常多种摩擦剂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效果好

B普通氢氧化铝比球形氢氧化铝对牙齿的磨损更小

C选取摩擦剂时,除考虑摩擦性,还需要考虑原料的成本

【答案】2 二氧化硅 )摩擦剂,增稠剂摩擦剂的形状、大小、硬度和含量二氧化硅CO2和H2O AC

【解析】

【分析】

【详解】

(1)碳酸钙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是碳和氧元素,所以共2种;常见摩擦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二氧化硅。故填:2;二氧化硅;

(2)“高磨擦剂含量牙膏”的成分中,根据上面的信息可知,含量一定高于“低磨擦剂含量牙膏”的是磨擦剂、增稠剂。故填:摩擦剂,增稠剂;

(3)根据信息可知,影响磨擦剂磨擦性的因素有摩擦剂的形状、大小、硬度和含量。(4)根据信息可知,适用于老人及牙齿受损人群的磨擦剂是二氧化硅。故填;二氧化硅;

(5)根据球形氢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可知,反应物除NaAlO2外,还有 CO2和H2O。故填:CO2和H2O;

(6)A.根据信息可知,通常多种磨擦剂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效果好,正确;

B.普通氢氧化铝比球形氢氧化铝对牙齿的磨损更大而非更小。错误;

C.选取磨擦剂时,除考虑磨擦性,还需考虑原料的成本,正确。

故选:AC。

8.阅读下列材料。

美丽富饶的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其中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是国家重要的锡、铜生产基地。

我国古代曾用“湿法炼钢”“火法炼钢”。“湿法炼铜”的原理是“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火法炼钢”中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炼钢的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会导致酸雨的气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

在河南安阳、湖北荆州,湖南宁乡、云南江川等地分别出土了后(司)母戊鼎、越王勾践剑、四羊方尊、牛虎铜案等青铜文物,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高超熔铸技艺。青铜是铜锡合金,锡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铜的强度,抗腐蚀性增强,因此锡青铜常用于制造齿轮等耐磨零件和耐蚀配件。

虽然云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但是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刻不容缓。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物的是_____(填标号)

A 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

B 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

C 锡石(主要成分SnO2)

D 黄铜矿(玉要成分CuFeS2)

(2)青铜的抗腐蚀性比纯铜的_____(填“强”或“弱”)。

(3)本材料中,“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火法炼铜”产生的能造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

Fe+CuSO=Cu+FeSO SO2

【答案】BC 强44

【解析】

【详解】

(1)

A FeCO3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 Al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 Sn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D CuFeS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C;

(2)根据“青铜是铜锡合金,锡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铜的强度,抗腐蚀性增强”可知,青铜的抗腐蚀性比纯铜的强;

(3)本材料中,“湿法炼铜”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Fe+CuSO=Cu+FeSO,根据“‘火法炼钢’中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炼钢程式是44

的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会导致酸雨的气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气体为二氧化硫(SO2)。

【点睛】

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

9.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但是你知道金刚石是从何而来的吗?现在有两种观点:①通过探查与实验。人们认为金刚石是岩石本身具有的游离碳在剧烈上升和发生爆炸的过程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结晶形成的,人们也依此成批量的生产人造金刚石。②我们在自然界中发现的所有金刚石都是来自红巨星在富氢与高温的条件下,由炭气浓缩而成的。(1)依据以上两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红巨星上的炭气转化为金刚石的微观实质为

_____。

(2)证明金刚石中含有碳元素的方法是_____。

【答案】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足量纯氧中点燃,检测生成物含有CO2(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人们认为金刚石是岩石本身具有的游离碳在剧烈上升和发生爆炸的过程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结晶形成的;自然界中发现的所有金刚石都是来自红巨星在富氢与高温的条件下,由炭气浓缩而成的。依据以上两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红巨星上的炭气转化为金刚石的微观实质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2)证明金刚石中含有碳元素的方法是在足量纯氧中点燃,检测生成物含有CO2(合理即可)。

10.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写道:“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虽然金有工业用途,但都远比不了铝、铁、铜等主流金属,那为什么它还这么值钱呢?

让我们拿出一张元素周期表,看看每一种元素是否都适合做货币呢?首先,所有的气体元素都可以被排除。两种液体元素溴和汞也可以被排除,更何况它们都有毒。还有一些非金属元素,要么气味很臭,要么本身有毒,如硫、磷、砷、硒等,当然也无法使用。元素周期表最左边的两列—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也可以被排除,它们在水里会爆炸,握在手上会灼烧手心。元素周期表最下方的人造元素自然也被排除,我们的老祖先根本无法在自然界找到它们。类似的,放射性元素也可以被挨弃,你总不想因为用钱得癌症吧。还有一族稀土元素,它们极其相似,难以分离,自然它们也被排除。过渡元素钛、钒、铬,都不存在天然的游离态,要将它们提取出来需要超级高温,硅、明、铝也类似。铁、锌、锡、铜和铅容易生锈,铋太脆也无法充当货币而碳在高温下不稳定。

这样就只剩下6种铂系金属和金、银了。铂系金属也有用作货币的潜质,它们具有金属光泽,而且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就能找到。但铂系金属熔点高,难以分离和冶炼,可锻造性差。就这样,最后只剩下两种“完美”的货币元素:金和银。它们符合货币的各种要求。

阅读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不管是金首饰,还是工业上用的金线、金箱,都体现了金的_____性。

(2)材料中提到的两种液体元素是_____和_____。

(3)铝也是一种优良的金属,没有选它作为货币的主要因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概括金银符合货币的要求:_____。

(5)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说明为什么“点石成金”只是古代人的一种美好愿望,理由:_____。

【答案】延展性溴汞 4Al+3O2=2Al2O3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能找到(合理即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解析】

【详解】

(1)不管是金首饰,还是工业上用的金线、金箱,都体现了金的延展性性。

(2)材料中提到的两种液体元素是溴和汞。

(3)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常温下即可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方程式为4Al+3O2=2Al2O3。(4)概括金银符合货币的要求: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能找到(合理即可)。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组成石头和金的化学元素不同,故“点石成金”不可能实现。

最新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5分)阅读下列科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压缩氯气(Cl2)钢瓶。霎时间,在长约60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所经之地绿色植被枯黄褪色;英法士兵先是咳嗽继而喘息,甚至死亡,部分逃到高高的山上的士兵活了下来;战场上的武器锈迹斑斑。这就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化学战。 (1)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材料2)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①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②漂白粉是一种广泛普及的杀菌消毒漂白剂,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其水溶液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HClO起到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 (1)①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材料1】(1)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刺激性气味)(2)毒性、与金属反应(氧化性、漂白性、腐蚀性)(3)17【材料2】(1)+4(2) Ca(ClO)2+H2O+CO2===CaCO3↓+2HClO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的叙述可知,【材料1】(1)氯气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刺激性气味);(2)氯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毒性、与金属反应(氧化性、漂白性、腐蚀性);(3)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原子中,具有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材料2】(1)①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可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故为+4价;(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H2O+CO2===CaCO3↓+2HClO。 考点:物质的性质、用途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I、吕布兰法 1789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Leblanc,1742-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图: (1)碳酸钠俗称__________。 (2)不断有科学家对吕布兰法进行改进,是因为此法有明显不足,请写出一条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索尔维法 1892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发明氨碱法制碳酸钠,又称索尔维法。原理如下: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Δ Na2CO3+CO2↑+H2O。某兴趣小组采用下 列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实验完毕后,将三颈烧瓶内的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并将所得固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记录剩余固体质量,实验记录如下: 加热时间/min t0t1t2t3t4t5 剩余固体质量/g未记录15.313.711.910.610.6 请回答下列问题:

(3)装置图中,饱和NaHCO 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4)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______ (5)根据实验记录,计算t 2时NaHCO 3固体的分解率是________(已分解的NaHCO 3质量与加热前原NaHCO 3质量的比值)(精确到0.1%)。若加热前NaHCO 3固体中还存在少量NaCl ,上述计算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制碱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持在英、法等西方国家手中,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独立摸索出索尔维法并公布与众,又于1943年创造性地将制碱与制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出碳酸钠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这就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下列认识或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 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 B “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 C 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 【答案】纯碱、苏打 污染环境 322Na CO +HCl=NaCl+H O+CO H ↑ 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50% 偏小 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故答案:纯碱、苏打。 (2)吕布兰法制备纯碱过程中有一氧化碳、氯化氢气体产生,污染环境,故答案:污染环境。 (3)稀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溶液可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322Na CO +HCl=NaCl+H O+CO H ↑。 (4)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为防止氨气逸散,污染空气,可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故答案: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5)解:设原3NaHCO 的质量为x ,2t 时刻,分解的3NaHCO 的质量为y 。 Δ 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168106 x 10.6g ↑ 168x 10610.6g = Δ 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168106y 106 y 168 ↑ 106 (16.8g y)y 13.7g 168 -+= y 8.4g =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I、吕布兰法 1789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Leblanc,1742-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图: (1)碳酸钠俗称__________。 (2)不断有科学家对吕布兰法进行改进,是因为此法有明显不足,请写出一条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索尔维法 1892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发明氨碱法制碳酸钠,又称索尔维法。原理如下: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Δ Na2CO3+CO2↑+H2O。某兴趣小组采用下 列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实验完毕后,将三颈烧瓶内的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并将所得固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记录剩余固体质量,实验记录如下: 加热时间/min t0t1t2t3t4t5 剩余固体质量/g未记录15.313.711.910.610.6 请回答下列问题:

(3)装置图中,饱和NaHCO 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4)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______ (5)根据实验记录,计算t 2时NaHCO 3固体的分解率是________(已分解的NaHCO 3质量与加热前原NaHCO 3质量的比值)(精确到0.1%)。若加热前NaHCO 3固体中还存在少量NaCl ,上述计算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制碱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持在英、法等西方国家手中,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独立摸索出索尔维法并公布与众,又于1943年创造性地将制碱与制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出碳酸钠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这就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下列认识或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 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 B “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 C 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 【答案】纯碱、苏打 污染环境 322Na CO +HCl=NaCl+H O+CO H ↑ 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50% 偏小 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故答案:纯碱、苏打。 (2)吕布兰法制备纯碱过程中有一氧化碳、氯化氢气体产生,污染环境,故答案:污染环境。 (3)稀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溶液可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322Na CO +HCl=NaCl+H O+CO H ↑。 (4)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为防止氨气逸散,污染空气,可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故答案: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5)解:设原3NaHCO 的质量为x ,2t 时刻,分解的3NaHCO 的质量为y 。 Δ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168106 x 10.6g ↑ 168x 10610.6g = Δ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168 106y 106y 168 ↑ 106(16.8g y)y 13.7g 168-+ = y 8.4g =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列短文: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 A.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 B.它极易溶解于水; C.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 D.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E)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 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 (1)从上面的短文中得知,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填序号) 。 (2)写出上面短文中涉及到的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有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 【答案】(1)A、B、C (2)2KOH+CO2=K2CO3+H2O;2KOH+CuSO4=Cu(OH)2↓+K2SO4 (3)密封保存 【解析】 (1)氢氧化钾的颜色、状态、水溶性、吸水性等方面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BC.(2)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KOH+CO2═K2CO3+H2O; 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钾,化学方程式为:2KOH+CuSO4═Cu (OH)2↓+K2SO4. (3)因为氢氧化钾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应该密封保存.故填:密封保存.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 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含答案)经典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活性氧化锌(ZnO )粒径介于1~100nm ,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某科研小组利用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主要成分为CuO 和ZnO ,其余成分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回收铜,并制备活性氧化锌。 (查阅资料)()()4324422Z ZnSO +n +2NH H O OH NH SO ?↓; ()4323424ZnSO +4NH H O Zn NH SO +4H O ?????;()22Zn OH ZnO+H O △ 常温下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的pH 见下表: 氢氧化物 ()3Fe OH ()2Fe OH ()2Zn OH ()2Cu OH 开始沉淀时的 pH 1.9 7.0 6.0 4.7 沉淀完全时的 pH 3.2 9.0 8.0 6.7 (实验设计)设计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请根据上述资料和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在氧化铜锌矿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3)加过量铁粉后,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得到滤渣1的成分为__________。 (4)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不选用高锰酸钾,而选用双氧水的优点是_______。 (5)完成操作2的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②_______;③灼烧。 (交流反思)(6)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上述实验流程,除了能回收金属单质和活性氧化锌外,还可以获取的有用副产品是(写出化学式,并指明其用途)________。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改编自屠呦呦2015年12月7日瑞典演讲稿)。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 确定结构② 分离提纯③ 人工合成 (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______。 (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_____。 (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 B.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C.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 【答案】(1)②①③ (2)温度(多答溶剂不扣分)(3)15:22:5(4)溶液变为黄色(5)B 【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果果关注本地首例违规添加亚硝酸钠食品安全公诉案件,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查询整理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上表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为___。 (2)食盐是日常调味品,亚硝酸钠有毒,氯化钠和亚硝酸钠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从宏观的角度看,是由于这两种物质的_____不同。 (3)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两种氮的氧化物和水,请你写出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常被误作食盐食用而导致中毒事件发生。有一包外观酷似食盐的固体,结合表中信息,如何鉴别它是亚硝酸钠还是氯化钠______(包括选取的试剂、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只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答案】易溶于水,熔点为271℃,沸点为320℃,熔点低等元素组成 2NaNO2+2HCl=NO↑+NO2↑+2NaCl+H2O 取少量放在金属片上加热,若先熔化则为亚硝酸钠;或取少量溶于水,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为氯化钠,若有浅黄色沉淀则为亚硝酸钠;取少量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为亚硝酸钠,否则为氯化钠;或取少量溶于水,用pH试纸测定,若pH>7为亚硝酸钠,若pH=7,则为氯化钠 【解析】 【分析】 【详解】 (1)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为:易溶于水,熔点为271℃,沸点为320℃,熔点低等; (2)食盐是日常调味品,亚硝酸钠有毒,氯化钠和亚硝酸钠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从宏观的角度看,是由于这两种物质的元素组成不同,氯化钠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亚硝酸钠有钠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NO2+2HCl=NO↑+NO2↑+2NaCl+H2O;

化学科普阅读练习

科普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 一氧化氮(化学式为NO)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NO不稳定,易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NO2)。 实验室用铜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备NO。工业上可用氨气与氧气为原料,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制得一氧化氮。 汽车尾气(含有CO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CO与NO 反应,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 NO被发现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NO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依据文章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2)NO不稳定的原因是。(3)NO可用法收集。 (4)治理NO的化学方程式为。(5)NO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

虎门海水浸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挖两个大池注水后,将烟土抛入池中,浸泡后再投入生石灰,生石灰遇水沸腾,烟土溶解。 如今的超市中有一种称之“一拉热”方便加热食品,加热剂是分开包装的生石灰和水,使用时将绳子一拉,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加热食品。此法也可以用于制备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加入水后,呈上下两层,上层水溶液称作澄清石灰水,下层悬浊液称作石灰乳或石灰浆。上层清液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下层浑浊液体石灰乳是一种建筑材料。石灰乳也可以与纯碱进行苛化反应,用来制备烧碱。 根据以上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小结及练习题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小结及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有删改)。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指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在食品中加入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它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物质;把它加入到食品中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同时也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25000种,它们都可以食用。但是,像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等物质却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因为它们是化工原料。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各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如作为甜味剂的“甜蜜素”,其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如下表所示。 甜蜜素(C6H11NHSO3Na)是白色固体,味甜,外观与蔗糖相似,甜度为蔗糖的40~50倍,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其熔点是265°C,分解温度约 280°C,无明显现象。蔗糖的熔点是186°C,在190—220℃的较高温度下,蔗糖发生反应,最终形成黑色物质。 目前,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苏丹红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食品添加剂。 (2)某检测员在100g某品牌九制话梅中检测出1.01克的甜蜜素,判断该话梅中甜蜜素是否超标,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 (3)鉴别甜蜜素和蔗糖的方法是_________。 (4)下列关于选购食品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选择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B.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 C.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D.只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在乎是否含有添加剂 (5)我们是否需要食品添加剂?说明理由。(任选A或B作答,若两个均作答,按A计分。)________ A.需要的理由是。 B.不需要的理由是。 【答案】不是超标,判断依据是:100g中添加1.01g甜蜜素相当于1000g中添加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⑴请从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钠、盐酸、硫酸、氢氧化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②参与光合作用的氧化物_____ ③一种不易挥发的无机酸_____④常用于食品调味的盐_____ ⑵铁缺乏被认为是全球三大“隐性饥饿”之首(微量营养元素缺乏),全球约有1/5的人患缺铁性贫血。食物铁强化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经济、有效和可持续的给人群补铁的方法。中国疾控中心研制的新型铁强化剂(EDTA钠铁)在人体内的铁吸收、利用率高于其他铁剂,是传统补铁剂硫酸亚铁的2倍至3倍。它在酱油中的溶解性较好,不影响食品口感,不改变酱油的原有口味。此外,EDTA钠铁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性质稳定,它在酱油中可稳定保持两年以上。研究表明,应用铁强化酱油补铁效果显著。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 C10H12FeN2NaO8,它是一种淡土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pH在3.5~5.5之间。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EDTA钠铁属于_____。(选填“混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或“氧化物”之一) ②EDTA钠铁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EDTA钠铁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元素。 ④EDTA钠铁的化学性质有_____(至少答一条)。 ⑤若经常使用铁锅炒菜做饭,也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胃液中含有盐酸)_____。 【答案】O2 CO2 H2SO4 NaCl 有机物 5:4 H 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显酸性 Fe+2HCl=FeCl+H 22

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集

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集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此科学家提出:制定措施限制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利用过多的二氧化碳。具体做法有:将二氧化碳捕获并使之隔离于地下或海底;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有价值的碳资源,研究人员借助氧化铜纳米棒和阳光,将水溶液中的CO2转化成甲醇(CH4O)和氧气,这项技术减少了二氧化碳向空气中的排放,同时获得了燃料。 除二氧化碳外,还有一些气体也可以产生温室效应。下面是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对照表。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如新西兰从2004年开始征收牛、羊和鹿等的“放屁税”。某研究发现,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是因为它的胃里有一种特别的细菌。若把这种细菌移植到能释放大量甲烷的动物体内,可以减少甲烷的排放。 总之,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CH4O)属于(填字母序号,下同)。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2)新西兰地区收取“放屁税”,针对的温室气体是。 (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最大”的主要原因 是。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二氧化碳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C.二氧化碳的温室强度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4)请你提出一条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措施:。 【答案】(1)C (2)甲烷(3)B (4)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等 【解析】 试题分析:(1)甲醇是由C、H、O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根据资料“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即牛、羊和鹿等动物中放出的是甲烷; (3)由表格信息可知二氧化碳的浓度远远比其他温室效应的气体更高; (4)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故要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既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考点:二氧化碳,环境保护 2.可燃冰是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其组成可表示为CH4·nH2O,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开采困难重重,原因之一是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置换法是开采方法之一,将CO2液化后进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沉入海底,因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 (1)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___g二氧化碳。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 A 可燃冰的开采不存在任何困难 B 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燃料 C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等气体 (3)某种可燃冰的组成为CH4·nH2O,其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燃冰中 n=__。 (4)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其产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都有可燃性,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5 88 BC 8 CH4+CO2一定条件 2CO+2H2 【解析】 【分析】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为清洁燃料,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 【详解】 (1)甲烷的化学式为4 CH,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 设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

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集1

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集1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查阅资料知: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 CO↑+H2O。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酸发生了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________。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答案】(1)分解反应(2)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3)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顺序可颠倒)(4)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5)CO+CuO△Cu+CO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甲酸发生了分解反应。(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CuO△Cu+CO2 考点∶考查制取CO并还原CuO。 2.阅读下列短文: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 A.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 B.它极易溶解于水; C.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 D.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E)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5分)阅读下列科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压缩氯气(Cl2)钢瓶。霎时间,在长约60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所经之地绿色植被枯黄褪色;英法士兵先是咳嗽继而喘息,甚至死亡,部分逃到高高的山上的士兵活了下来;战场上的武器锈迹斑斑。这就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化学战。 (1)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材料2)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①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②漂白粉是一种广泛普及的杀菌消毒漂白剂,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其水溶液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HClO起到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 (1)①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材料1】(1)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刺激性气味)(2)毒性、与金属反应(氧化性、漂白性、腐蚀性)(3)17【材料2】(1)+4(2) Ca(ClO)2+H2O+CO2===CaCO3↓+2HClO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的叙述可知,【材料1】(1)氯气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刺激性气味);(2)氯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毒性、与金属反应(氧化性、漂白性、腐蚀性);(3)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原子中,具有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材料2】(1)①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可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故为+4价;(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H2O+CO2===CaCO3↓+2HClO。 考点:物质的性质、用途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我国青年学者姜雪峰教授被IUPAC遴选为硫元素代言人。 说起硫,大家想到最多的是SO2和酸雨,实际上生活中硫和硫的化合物应用很广泛。单质硫是一种黄色晶体,所以又称作硫磺,难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硫磺有杀菌作用,还能杀螨和杀虫,常加工成胶悬剂,防治病虫害。在药物中,硫元素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仅

【初中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人教版经典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改编自屠呦呦2015年12月7日瑞典演讲稿)。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 确定结构② 分离提纯③ 人工合成 (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______。 (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_____。 (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 B.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C.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 【答案】(1)②①③ (2)温度(多答溶剂不扣分)(3)15:22:5(4)溶液变为黄色(5)B 【解析】

最新 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化学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近日,我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第三种中微子震荡,中微子在飞行中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通常称为中微子振荡,这将为破解宇宙中的“反物质”之谜再添新的金钥匙。则回答: (信息提供):(1)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即“反物质”,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2)好莱坞科幻大片《2012》中描述:当太阳活动突然加剧,释放出大量的中微子,地核被这些中微子加热并熔化,带来了剧烈的地震和火山爆发,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灭顶之灾。(3)科幻片《星际迷航》里,宇航员利用反物质用作星际飞船燃料进行太空之旅。《天使与魔鬼》将反物质被描述成威力最大的能量源。 (应用拓展)(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进行推测,你心目中的反氢原子结构可能是 (_______)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2)你认为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则图中代表各粒子的符号及其所表示 的意义:+1表示_________,-1表示_______。 (3)当质子与反质子、电子与反电子相碰撞而就会立即“湮灭”____(是否)化学变化,请说明你的理由是_____。 【答案】B 1个反电子反氢原子核且其中只有1个反质子(或1个反质子)不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而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资料可知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粒子比较,它们中的电子、质子,与普通粒子中的质子和电子,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氢原子中质子带正电,则反氢原子中质子带负电,氢原子中电子带负电,则反氢原子中,电子带正电,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2)根据题中的信息:反粒子的特点是其质量、寿命等与相应的粒子相同,但电荷、磁矩等与之相反,可推知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 正电荷的电子构成,各微粒的符号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1表示1个反电子;-1表示反氢原子核且其中只有1个反质子(或1个反质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训练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训练答案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在离地面约25km高空处有一层厚度极薄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臭氧(O3),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保护层。与O2不同,通常状况下O3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O3不太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 O3比O2活泼的多,它能跟许多物质(SO2、CO、NO、氟利昂等)发生反应。如除去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一种方法是在微热条件下,O3与二氧化硫化合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再跟H2O化合就得到了硫酸。臭氧发生器可以制得O3,其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为O3。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气体中含O3约3%。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NO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解释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O3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氧化硫减少废气(含CO、NO等)以【答案】分子结构不同臭氧+二氧化硫? 及制冷剂“氟利昂”的排放 【解析】 【详解】 (1)从微观角度解释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 (2)在微热条件下,O3与二氧化硫化合成三氧化硫,O3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氧化硫 为:】臭氧+二氧化硫? (3)根据“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NO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可知,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减少废气(含CO、NO等)以及制冷剂“氟利昂”的排放。 2. 乙醇汽油,是指在汽油中按体积比加入一定比例(我国目前暂定为 10%)的变性燃料乙醇,通过特定工艺混配而成的新一代清洁环保型车用燃料。能源结构调整和降低环境污染推动了乙醇汽油的发展。 乙醇的化学符号是 C2H5OH,无限溶于水,与烃类燃料相溶性差。乙醇可以单独作为汽车燃料,也可和汽油或柴油混合形成混合燃料。乙醇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乙醇作为汽车燃料,有以下特点: (1)乙醇的低热值相当于汽油的 60.9%,相当于柴油的 62.8%,但从相对能耗的角度看,其热效率并不比汽油和柴油低; (2)乙醇的辛烷值比较高,是良好的汽油机代用燃料,也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良好添加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课堂上老师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指出,生此反应的条件是: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但要除去钾、钙、钠。泽元同学很好奇,他想探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进行实验一)取绿豆大的一小粒钠放入盛有饱和CuSO4溶液的锥形瓶中 (实验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一会儿部分变黑色。 (1)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将锥形瓶塞上单孔塞,导管通入肥皂水中,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 (2)探究沉淀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难溶性碱通常遇热时会分解为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猜想与假设)剩余物质为有Cu(OH)2和_____,可能有Cu。 (验证猜想) (实验结论)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思与交流)出现黑色固体可能的原因是_____。 (进行实验二)泽元同学将饱和 CuSO4溶液滴加在一小块钠上至钠完全反应,观察到表面有灰黑色固体,周围有大量蓝色糊状物。同学们加入试剂X 将黑色和蓝色固体除去,看到有金属光泽的红色铜。与实验一对比,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实验二中得到红色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其他金属与盐反应,是否也有此现象呢?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取大小形状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与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记录如下:

请根据上表中信息,猜想金属与盐产生气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写出两点,合理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氢气 氧化铜 H 2SO 4 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2NaOH+CuSO 4═Cu (OH )2↓+Na 2SO 4 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实验二中水较少,钠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 金属的活动性 盐溶液的浓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产生的气体用导管通入肥皂水中,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飘起的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点燃该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纯度;故填:氢气;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铜沉淀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所以沉淀中有Cu (OH )2和氧化铜,可能还有Cu ;故填:氧化铜; [验证猜想] 氧化铜、氢氧化铜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所以: 故填:H 2SO 4;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2H 2O=2NaOH+H 2↑,2NaOH+CuSO 4═Cu (OH )2↓+Na 2SO 4;故填:2NaOH+CuSO 4═Cu (OH )2↓+Na 2SO 4; [反思与交流]氢氧化铜受热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所以出现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铜。故填: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进行实验二]当水较少时,钠容易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则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中得到红色铜的原因是实验二中水较少,利于钠和硫酸铜反应。故填:实验二中水较少,钠和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本文由网络文章改写)。 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灰包蛋等,因剥开蛋壳后胶冻状的蛋清中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而得名,是一种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中医认为,松花蛋性凉,对牙痛、眼痛等疾病有一定疗效。由于松花蛋会有一股碱涩味,在吃松花蛋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姜醋汁。 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鸭蛋、鸡蛋等加工而成。料泥是由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原料与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制得。料泥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的强碱(NaOH、KOH)经蛋壳渗入到蛋清和蛋黄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同时渗入的碱还会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沉积在凝胶态的蛋清中,便出现了朵朵“松花”。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茶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下图表示松花蛋腌制时间与其中蛋清和蛋黄的pH的变化关系。 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都非常喜欢吃皮蛋瘦肉粥、凉拌松花蛋,专家提醒这种食物少吃无妨,却不能过多食用。其一,松花蛋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变质,导致营养价值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其二,市售松花蛋还可能含铅(国家规定松花蛋中铅含量需小于0.5 mg/kg)。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其三,剥开皮的松花蛋1至2小时内一定要吃完,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会快速繁殖,此时食用松花蛋很容易引起中毒现象。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松花蛋时加入少量姜醋汁可以除去松花蛋中______________味。 (2)料泥制作过程中会生成强碱NaOH和KOH,钾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_________。 生成NaOH的过程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松花蛋腌制时间与其中蛋清和蛋黄pH的变化关系判断,当蛋清和蛋黄pH均达到9以上时,松花蛋至少腌制的天数为(填字母序号,下同 ..)______。 A.2天 B.6天 C.12天 D.32天 (4)下列关于松花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松花蛋特殊颜色的形成与硫化氢气体有关 B.松花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成人可以多吃 C.市售松花蛋可能含有少量的铅,儿童不宜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