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应用指南

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本准则第五条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如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所得额,即其计税基础保持不变,则产生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假定某企业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0 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1500 万元,而计税基础仍维持1000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1000 万元之间的差额500 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本准则第六条规定,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通常情况下,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交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损益,并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比如,企业因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预计负债,在满足确认条件时,按照履行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确认,假定企业因产品售后服务确认了100 万元预计负债,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按照税法规定,与预计负债相关的费

用,视相关交易事项的具体情况,一般在实际发生时准予税前扣除,该类负债的计税基础为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分析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按照重要性原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企业合并等特殊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于购买日比较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按照本准则规定计算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按照暂时性差异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沿用上述举例,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500 万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165 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预计负债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 万元,应确认33 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当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为132 万元。

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企业在确定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包括未来期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增加的应纳税所得额,并应提供相关的证据。

三、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在计算确定当期所得税费用(即当期应交所得税)以及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的基础上,应将两者之和确认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即:

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例如,某企业20×7 年12 月31 日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账面价值及其计税基础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除上述项目外,该企业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假定当期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所得税为600 万元。该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该企业计算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费用以及所得税费用如下:

递延所得税负债=5000000×33%=1650000 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1000000×33%=330000 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1650000-330000=1320000 元

所得税费用=6000000+1320000=7320000 元

四、递延所得税的特殊处理

(一)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本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关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应按照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二)企业合并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对企业合并类型的划分标准不同,可能造成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

因企业合并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一般应调整在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

(三)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的可抵扣亏损及可结转以后年度的税款抵减,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原则处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修订版

营 养 学 报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简介 程义勇 (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 理事长;《中国居民DRIs》修订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营养科学得到很大发展,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有关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的营养学术团体先后在制定和修订“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基础上,制定和发布了《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为指导居民合理摄入营养素,预防营养缺乏和过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文件。中国营养学会于2000年制订了《中国居民DRI》,并于2010年将修订工作列为第七届理事会重点任务。为此成立了专家委员会、顾问组和秘书组,讨论确定了修订的原则和方法,组织了80余位营养学专家参与修订。为了保证修订稿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质量,在筹备阶段确定了“科学性、先进性、全面性”的基本原则;在工作期间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交流国内外DRIs 进展及修订经验;在审定阶段采取多种方式对文稿进行多次审核和修改,重要数据都通过集体论证后确认。历时三年有余,经文献检索、科学论证、编写、审校、复核等工作于2013年圆满完成。 《中国居民DRIs》2013修订版的内容分为三篇:概论、能量和营养素、水和其他膳食成分。第一篇说明DRIs 的概念、修订原则、方法及其应用,并简述国内外DRIs 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篇分别介绍能量、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DRIs;第三篇对水和某些膳食成分的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本次修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一)更多应用循证营养学的研究资料。(二)纳入近十年来营养学研究新成果,增加了10种营养素的EAR/RNI 数值,并尽可能采用了以中国居民为对象的研究资料。(三)基于非传染性慢性病(NCD)一级预防的研究资料,提出了宏量营养素的可接受范围(AMDR),以及一些微量营养素的建议摄入量(PI-NCD)。(四)增加“某些膳食成分”的结构、性质、生物学作用等内容,对科学依据充分的,提出了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或/和特定建议值(SPL)。(五)说明DRIs 应用程序和方法,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DRIs 的基本概念是为了保证人体合理摄入营养素而设定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随着营养学研究的发展,DRIs 内容逐渐增加。2000年第一版包括四个参数: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2013年修订版增加与NCD 有关的三个参数: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和某些膳食成分的特定建议值。 (一)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 EAR 是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个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按照EAR 水平摄入营养素,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水平,但不能满足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 是制订RNI 的基础,由于某些营养素的研究尚缺乏足够的人体需要量资料,因此并非所有营养素都能制定出其EAR。 (二)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 RNI 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某种营养素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 水平可以满足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以保障机体健康。RNI 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RDA。RNI 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 是根据某一特定人群中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个体需要量而设定的。对个别身高、体重超过此参考范围较多的个体,可能需要按每公斤体重的需要量调整其RNI。 能量需要量(estimated energy requirement,EER)是指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维持良好的体型、机体构成以及理想活动水平的个体或群体,达到能量平衡时所需要的膳食能量摄入量(WHO,1985)。 群体的能量推荐摄入量直接等同于该群体的能量EAR,而不是像蛋白质等其他营养素那样等于EAR DOI:10.13325/https://www.360docs.net/doc/79705617.html,ki.acta.nutr.sin.2014.04.002

胰腺炎营养治疗国际共识指南-guo-2012.6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Therapy in Pancreatitis 胰腺炎营养治疗国际共识指南 Apr 24, 2012 Version of Record Mar 28, 2012 OnlineFirst Version of Record ?Platinum (A): guideline statement meeting the criteriafor high grade of evidence with uniform consensusacross multiple societal reports 白金(A):指南建议符合如下标准,具有高水平证据支持并且多个协会指南意见相一致 ?Gold (B): guideline statement that meets criteria forlow/intermediate grade of evidence or where there islack of consensus across societal reports (at least 1societal report is in disagreement) 黄金(B):指南建议符合如下标准,中低水平证据支持,或者协会指南之间缺乏共识(至少一个协会指南建议不一致) ?Silver (C): guideline statement meeting the criteriafor high grade of evidence, published only in asingle societal report (consensus not applicable inthis case) 白银(C):指南建议符合如下标准,仅有一个协会发布的具有高水平证据支持的建议(共识不适用于此等情况)

公共营养

公共营养 一、公共营养概念(public nutrition) 公共营养是以人群为对象,将营养科学原理、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指导国民生活的社会实践 二、居民营养状况调查 营养调查(nutritional survey)系指运用各种手段准确地了解某人群或特定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以判断其当前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是公共营养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1.营养调查的内容(考2次) ①膳食调查; ②人体营养水平鉴定的生化检验; ③营养相关疾病临床体征及症状检查; ④人体测量资料分析。 2.营养调查方法 蛋白质、血脂、钙磷及维生素D、锌、铁、维生素类、其它(尿糖、尿蛋白、尿肌酐等) (三)人体营养相关疾病临床体征及症状检查 群体角度:每一种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or过剩→相应特征性改变 个体角度:可能同时存在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or过剩→症状体征有时不典型 部位—体征—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四)人体测量资料分析 1. 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2.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中国BMI标准: 正常18.5~23.9 超重24.0~27.9 肥胖≥28.0 3. 年龄别体重(适于婴幼儿)、年龄别身高(反映长期营养状况)、身高别体重(反映近期营养状况) 4. 皮褶厚度 5. 上臂围&上臂肌围

三、公共营养监测 营养监测(nutrition surveillance)是指长期动态监测人群的营养状况,同时收集影响人群营养状况的有关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探讨从政策上、社会措施上改善营养状况和条件的途径。 中国营养监测系统 监测内容:儿童营养状况、家庭健康;上一年的抽样住户全年食物消费资料,以及相应的基础卫生资料。 营养监测结果的利用包括: ①常规营养监测(发现高危人群,制定或评价营养目标以及监测食物的生产和销售); ②制定营养相关项目; ③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和指南; ④营养的科学研究。此外,还可用于建立国家营养领域的信息系统。 监测人群和监测点的选取 ?监测人群选择的原则:既要保证样本有代表性,又要避免过多耗费人力和财力。 ?监测点的选择:可以是随机抽样,但要考虑监测点的基本条件,确保能够收集到真实、准确的数 据。监测点选择后必须经过建设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监测点。 监测指标的确定 ?选择营养监测指标时应考虑其灵敏性、特异性与可行性。 ?在实践中还要考虑到所需的人力、物力及调查对象接受的程度。 ?常用指标包括健康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和饮食行为与生活方式指标。 1. 健康指标健康指标应根据可得到的资料和基线调查数据确定 (1)一般健康指标(2)附加指标(3)肥胖和有退行性疾病人群的指标 2. 社会经济指标常用的指标为经济状况指标、环境指标和各种服务指标。 (1)经济状况指标: ?1)Engel指数(Engel index):食物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称作Engel指数(Engel指数=用于食品的开支/家庭总收入×100%) ?2)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3)人均收入及人均收入增长率 (2)环境指标:包括供水、粪便及垃圾处理、拥挤情况。 (3)各种服务指标:包括卫生机构、农业推广、灌溉、信贷、生产投资(种子、化肥)。 3. 饮食行为与生活方式指标 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体育锻炼、生活规律、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四、营养干育 营养教育 ?营养教育(nutrition education)是营养干预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容易实施、成本低、效益高、 受益面广等特点,对居民营养状况的改善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为了提高人群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通过普及营养知识,倡导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天然食物资源纠正营养缺乏和不平衡,促进人群的营养健康状况改善,减少各种营养相关疾病患病的危险。营养配餐与食谱制定 (一)营养配餐 1.概念营养配餐就是按人体的需要,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段时间的食谱,使人们摄入的营养素比例合理,以达到平衡膳食的要求。 2.依据DRIs (二)食谱制定 1.营养食谱的制定原则: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宜 2.营养食谱的制定方法:计算法、食物交换份法 食品强化 ?食品强化(food fortification)是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向食品中添加营养素或天然食物成分, 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使之更适合人类营养需要的一种食品深加工。 ?被强化的食品称为载体,所添加的营养素称为营养强化剂。

肠外营养治疗指南

肠外营养 1.肠外营养输注途径指南 [背景]用于肠外营养输注的静脉置管途径可分为周围静脉导管(PVC)与中心静脉导管(CVC)。中心静脉置管又可分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直接经皮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CVTC)、输液港(Port)。选择何种输注途径,需考虑以下因素:患者以往静脉置管病史,静脉解剖走向,出凝血功能,预计PN持续时间,护理环境,潜在疾病等1。中心静脉置管(CVC)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包括肠外营养液输注,血制品输注等。应用CVC 可显著减少周围静脉穿刺次数。但不可避免地也会引起某些并发症。因此,必须由经培训的专门人员置管和维护,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 [证据] 1)输液途径选择周围静脉置管定义为皮下浅静脉置短导管或钢针。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组织编写并发表的《输注治疗护理实践标准》中提出超过10%葡萄糖和/或5%蛋白质的肠外营养液,pH值<5或>9 的液体/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500mosm/L的液体/药物,不适合经周围静脉输注。但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全合一营养液,含有脂肪乳剂,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溶液渗透压,还有一定的保护血管内皮作用。此外,长时间均匀慢速输注也能够减少对血管刺激。有作者报道,不超过900mosm/L渗透压的静脉营养液可经周围静脉输注。20世纪90年代期间,有关经周围静脉输注肠外营养液的前瞻性研究得到

较为一致的结论为70%以上患者周围静脉能够耐受常规能量与蛋白质密度的肠外营养配方全合一溶液,但输注肠外营养超过10~14d后,周围静脉较难耐受。 中心静脉置管途径包括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需长期使用,还可采用有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如Broviac CVC 和Hickman CVC)。经周围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静脉穿刺技术,注册护士经培训合格,即可操作。 迄今有关PICC的RCT研究较少。2000年发表的1项比较PICC与CVC的随机对照研究[ 5]结果显示PICC的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穿刺难度更高,穿刺未能达到预计部位的发生率更高,但感染、导管异位、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其他几个非RCT研究同样报道PICC置管难度较高,且局部并发症、导管断裂/渗漏的发生率较高,而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与CVC比较有减少趋势。至2003年,1 项前瞻性多中心调查研究结果显示,PICC感染发生率较CVC更低。2005年发表的1篇队列研究结果提示,与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相比(感染率2~5例/1000导管置管日),PICC感染率无显著差异(2.1例/1000导管置管日),但高于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1例/1000导管置管日)。近年来临床应用PICC越来越广泛,随着穿刺与护理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PICC导管自身技术改进,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下降趋势。迄今没有RCT研究比较PICC与CVC的感染率。综合上述报告结果,PICC的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高于CVC;而感染发生率有不同的报道结果。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血管条件、可能需要的营养

营养与卫生简答题

1. 常用表观消化率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原因 实验方法简单、因所测得的结果比真消化率要低,具有一定安全性 2.人体矿物质缺乏的原因P79 1地球环境因素2食物成分及加工因素3人体自身因素 3.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及组织细胞渗透压 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 为多种酶的活化剂、辅因子或组成成分 构成某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物质的重要成分 改善食品感官性状与营养价值 4. 影响钙消化吸收的因素(促进因素、抑制因素) 1机体因素:钙的吸收率受年龄的影响,随年龄增长吸收率降低。 2膳食因素:谷类、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草酸、植酸、磷酸均可与钙形成难溶的盐类,阻碍钙的吸收。 3其他因素: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氯霉素、新霉素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 5.评定食品营养价值的意义 1全面了解各种食物的天然组成成分,包括所含营养素种类、生物活性成分、抗营养因子等;发现各种食物的主要缺陷,并指出改造或开发新食品的方向,解决抗营养因子问题,以充分利用食物资源。 2了解在食物加工过程中食物营养素的变化和损失,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保存食物中的营养素。 3指导人们科学选购食物及合理分配平衡膳食,以达到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及预防疾病的目的。 6.营养质量指数的定义及营养学意义 营养质量指数是常用的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指标,是在营养素密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含义是指某食物中营养素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营养素密度)与该食物能满足人体能量需要的程度(能量密度)的比值。 某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INQ=某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 所产生能量/能量参考摄入量 INQ=1,表示该食物营养素与能量的供给能力平衡;INQ>1,表示该食物营养素的供给能力高于能量;INQ<1,表示该食物中该营养素的供给能力低于能量的供给能力,长期摄入INQ≠1食物会发生该营养素不足或能量过剩。 7. 婴儿配方奶粉的基本要求 婴儿配方奶粉的生产依据是母乳的营养素含量及其组成模式。大多数配方奶粉是参照母乳组成成分和模式对牛奶的组成进行调整,配制成适合婴儿生理特点并能够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产品。如增加脱盐乳清粉以降低牛奶或其他动物乳汁中酪蛋白的比例,使其接近母乳。 8. 提倡母乳喂养的原因 母乳是4~6个月以内婴儿最适宜的天然食物,也是最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食物。母乳喂养的优点包括:1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儿的需要,消化吸收利用率高。2含有大量免疫物质,有助于增强婴儿抗感染的能力。 3不容易发生过敏。 4经济、方便、卫生 5促进产后恢复、增进母婴交流。 9.老年人的合理膳食原则 1平衡膳食维持能力摄入与消耗的平衡,饮食饥饱适中,保持理想体重,预防肥胖,BMI在18.5~23.9为宜; 2控制脂肪摄入,脂肪产能占总能量的20%~30%; 3蛋白质要以优质蛋白质为主,荤素合理搭配,提倡多吃奶类,豆类和鱼类。每日200ml牛奶,25~50g的豆类或豆制品; 4碳水化合物以淀粉为主,重视膳食纤维和多糖类物质的摄入; 5保证充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补充老年人机体所需的抗氧化营养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和硒等),每天摄入量400~500g新鲜蔬菜,100~200水果; 6重视补充钙、铁、锌等矿物质; 7食物选择荤素搭配、粗细搭配,烹调要讲究色香味、细软易于消化,少吃或不吃油炸、烟熏、腌渍的食物; 8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饮食清淡少盐,不吸烟,少饮酒。 10.肥胖的根本原因和膳食治疗原则

《食品营养学》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食品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学科,与食品科学、农业科学、食品工艺学密切相关,与现代食品工业、现代农业也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其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已经成为食品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以《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为基础,还与《食品化学》、《食品工工艺学》、《食品卫生学》相关联。所以,要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首先具有一定的生理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要打好生物化学的基础。通过教学,学生应首先全面理解和掌握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与膳食原则;其次,认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营养素在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重点掌握食品营养强化和食品新资源开发的原理与方法,了解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第三,了解农业发展对食物供应与改善营养的作用,掌握社区营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以便在今后从事食品生产或相关工作中,能够良好地运用营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服务。 2、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1)掌握基础知识。学习前应先修完“生物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人体生理学”等课程; (2)应当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并逐渐提高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食品营养学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 学习过程中应将所知识与日常饮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用所学到的理论指导个人和周围人群的饮食活动;同时也要将所学知识与食品工业、农业等联系起来,将营养理论引进到现代食品工业、现代农业的加工、开发应用等设计理念中。 (3)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并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学习一定要有计划,这是学好、运用好本课程的关键。可以拟订出预习、复习计划或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合理安排和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相互关系。 (4)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阅图书资料,了解科技动态,掌握更前沿、更全面的营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在2013年肠外肠内营养中国老年患者专家共识基础上,组织我国老年医学、循证医学、公共卫生、临床营养领域工作的学者以及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合作,总结了国内外老年营养支持治疗领域出现的新证据,对共识进行全面更新并升级为指南。 一、营养支持团队 营养支持团队(NST)组成中,老年医学专家发挥协助组建和管理的作用,营养(医)师、临床药师、物理康复师和护士作为团队的主要成员,外科、口腔科、神经科、心理医学科等临床专科医师为管理团队提供技术保障。已有许多研究证实NST的存在的确能提高营养支持的效价比,尤其在降低营养支持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NST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为老年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1)识别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2)制订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3)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4)监测及评价营养支持的效果。 推荐1: NST需要多学科人员构成,由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牵头,建立包括临床专科护士、营养师、药师等在内的NST(证据B,强推荐,97%)。 二、确定能量与蛋白质目标 推荐2:

老年住院患者的能量需求可通过间接测热法进行个体化测定(证据C,弱推荐,90%)。一般老年患者可将20~30 kcal·kg-1·d-1作为能量供给的目标(证据B,弱推荐,96%)。老年住院患者的蛋白质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设计,每日可达到1.0~1.5 g/kg蛋白质目标摄入量,乳清蛋白制剂更易消化利用(证据C,弱推荐,82%)。 推荐3: 接受EN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应结合疾病状态及胃肠道耐受能力,选择适宜脂肪供能比的制剂(证据A,强推荐,99%)。推荐接受PN治疗住院老年患者的脂肪供能可适当增加(一般不超过非蛋白质热卡的50%)(证据C,弱推荐,99%)。 推荐4: 老年术后患者接受营养治疗时适当补充谷氨酰胺可减少感染并发症,同时应监测患者的肝肾脏功能并限制谷氨酰胺的剂量(≤0.5 g·kg-1·d-1)(证据B,弱推荐,97%)。住院老年患者可考虑在药理范围内补充ω-3脂肪酸,可能具有改善临床预后的作用(证据C,弱推荐,92%)。 三、营养筛查与评价 推荐5: 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推荐常规进行营养筛查;推荐MNA-SF和NRS2002营养筛查工具(证据A,强推荐,97%)。

营养康复

营养康复 生命的基础材料——蛋白质 水和蛋白质是构成一切生命的基础材料。对人体来说,我们需要有二十种氨基酸才能保证细胞的正常工作。其中,有八种氨基酸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由食物中摄取,称作“必需氨基酸”,又称作完全蛋白。资料表明:这八种中如果缺少任何一种,其他则毫无用处。另外十二种是人体可以自行合成的,称作“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可以由碳水化合物、脂和其他氨基酸合成这些非必需氨基酸,满足身体的需求,毋须一定要从食物中摄取。 蛋白质约占人体体重的16%,用来制造肌肉、血液、皮肤和许多其他的身体器官。每一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的热量,每日摄取的蛋白质应该相当于全天热量摄入总量的10%~12%. 蛋白质由各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而人体组织存在着20种不同的氨基酸,其不同的组合可制成各种蛋白质,在机体内发挥不同的功效。 完整的氨基酸组成可用来组成新组织或修补旧组织;也可形成重要的酶、荷尔蒙及跟疾病作斗争的抗体。 人体必须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完全蛋白,才能满足人体的生长与组织的修复。不完全蛋白的摄取量再多,只要缺少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的来源,都无法用于生长与修补。这样,人体每天的损耗就无法得到及时的修补而导致衰老和疾病。同时,不完全蛋白的过量摄取又会给身体带来负担。通常情况下,不完全蛋白将用于荷尔蒙以及酶的制造,多余的部分将被转化成热量。在蛋白质转化成葡萄糖时,会因维生素B6的缺乏而产生过多的尿酸,对肾脏和胰腺造成损害。 许多营养学著作在分析食物成分的时候,把食物中所含有的蛋白质的量作为摄取量来计算膳食中的蛋白质含量,这实际上是不科学的。如果所摄取的食物不含有完全蛋白,或者食物的搭配方式不能够组成完全蛋白,那么尽管已经摄取看似足够的蛋白质,却不能用于组织的生长和修补。完全蛋白,不仅要考虑来源是否充足,还必须考虑是否能够被正常地消化和吸收。 奶类和肉类的摄取,对许多人来说,都只是得到进食蛋白质的数量,而不是真正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的量。一部分人由于体内缺乏一种酶,而不能很好地消化牛奶中的乳糖,产生乳糖不耐受的症状。牛奶的摄取就成了身体的负担。现代人在进食肉类的时候,经常不能充分地咀嚼,造成进食的蛋白质虽然足够,而实际被消化与吸收的量则远远不足,相差很大,这些食物只是进入了身体,而没有被充分利用。对于那些习惯用数据来表达食物成分的营养师来说,这实际上是个很大的误区。 现代人靠食物来提供膳食中蛋白质的充足供应存在困难。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我们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食物的不充分咀嚼导致蛋白质难以利用,反而造成身体的负担,毒素难以排出。 一些大型的营养食品制造公司,正将大豆和牛奶中的蛋白质有效地分离和水解,进行重新的配比制作成蛋白质粉,以达到更符合人体的吸收利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美国纽崔莱营养补充食品制造公司是这种食品的研究先驱,所生产的蛋白质粉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率。适当地补充这种膳食补充品,对于提升免疫力,抗疲劳,以及身体各个组织的修复都有积极的意义。在笔者的应用中,帮助许多人恢复健康。人体的器官有百分之九十五是蛋白质构成的,所有的活组织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是生命的核心。

成人营养素需求量指南(精)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CH I N ESE JOURNAL OF CL I N I CAL NUTR ITI O N 10 February, 2007 ?指南与规范? 成人营养素需求量指南 陶晔璇 1 , 蔡威 1 , 1 , 2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2 , 是营养支持的基本要求。本文以《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指南》为基础编写而成。 正常人群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aily reference intakes, DR Is 是制定营养支持营养素需要量的依据。 DR Is 包括 4项内容 :平均需要量 (esti m ated av 2erage requirements, EAR 、推荐需要量 (recommen 2 ded nutrients intakes, RN I 、适宜摄入量 (adequate intakes, A I 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s, UL 。制定 DR Is 的依据包括 :人群研 究、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人体代谢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等。其中 RN I 是个体营养素需要量 (除能量以外 , 个体的能量摄入需要量参考值均以 EAR 为标准的摄入水平 , 是以 EAR 为基础产生的 , 计算公式为 EAR +2S D 或 112×EAR; 当机体摄入营养素的量能长期达到 RN I 时 , 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量可得到满足 ,

能保持身体健康 , 并维持组织中有适当储备。只有在人群资料足够的情况下 , 才能得到营养素的 EAR , 并计算出相应的 RN I 值。并不是每一个营养素都具有 RN I, A I 即是在缺乏 RN I 的情况下采用的营养素参考摄入指标。也就是说 , RN I 的证据力度最高。 UL 也具有重要意义 , 它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 , 这个量对一般人群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 营养素摄入量超过 UL 时 , 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 [1] 。制定 DR Is 的目 的是使机体能够维持“ 适宜营养状况” , 处于并能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 不会发生营养相关性疾病 , 是一定时期内机体必须平均每天吸收该营养素的最低量 , 即是“ 生理需要量” , 受年龄、性别、生理特 , 具有个体差异性 [2] 。 疾病状况是影响机体营养素需要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摄入不足、体重下降可导致能量消耗代偿性下降。卧床同样使能量消耗降低。严重创伤或败血症可引起能量消耗增加。此外 , 一般人群摄入的营养素来源于各种天然食物 , 在制定一般人群的每日膳食需要量时 , 均考虑了食物的储存、烹调、消化吸收率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 因此 , 推荐量往往高于人体最终的实际摄入量 , 尤其是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 [1, 3] 。而特殊营养支持制剂不存在烹调加工过

儿茶素_李宁

营养学报2013年第35卷第3期 227 儿茶素 李 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天然植物茶叶中分离提纯的30多种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 20%~30%。茶多酚类化合物包括黄烷醇、黄酮醇、黄酮、花色素类、酚酸和缩酚酸类等,茶叶中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即通常所称的儿茶素,约占茶多酚70%。儿茶素主要包括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atechingallate,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3-gallate,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3-gallate,G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 chin-3-gallate,EGCG),其中EGCG含量最高,约占儿茶素的80%[1]。 一、吸收代谢分布 儿茶素在体内的生物活性取决于摄入量和生物利用率。儿茶素可通过口腔、胃肠道吸收,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儿茶素吸收进入体内后在脑、肺、心、肝、肾、脾、胰腺、子宫、乳腺、睾丸、膀胱、骨及皮肤中均有分布。儿茶素通过食道进入胃和小肠,并由小肠黏膜吸收进入门静脉,在肝脏中酶作用下转化为各种代谢物,并通过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而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2],90%以上的儿茶素在体内发生代谢转化,主要经粪便或尿液排出体外,其在大鼠的主要代谢途径是形成3'-O-甲基化的儿茶素,并继续形成其葡萄糖醛酸苷共价化合物。志愿受试者口服儿茶素,从尿液中鉴定出主要代谢产物为儿茶素-3'-O-甲醚葡萄糖醛酸苷共价化合物。 二、生物学作用 研究表明,儿茶素的抗氧化作用强,可增强机体多种抗氧化酶活性,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醌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产生,或直接捕捉自由基,如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单线态氧、过氧自由基、羟自由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从而抑制DNA氧化损伤,降低血浆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降低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抑制脂质过氧化生成。大量动物实验研究报道,儿茶素对化学致癌物诱发的皮肤、肺、食道、胃、肝、口腔等器官肿瘤均有防治作用。但人群干预试验研究报道较少,在北京口腔医院进行的一项茶有效成分混合物(茶提取物、茶多酚、茶黄色素混合物)对口腔白斑6个月的干预实验表明[3],口服并在病损处涂抹混合茶,可改善临床白斑病损状况,改善口腔粘膜组织DNA损伤和抑制细胞的增殖,延缓口腔白斑癌变,从而可能降低人类口腔癌发生的风险。该研究为茶对人类肿瘤的预防作用提供直接证据。有研究报道,受试者每天饮3杯绿茶共6个月,可显著降低吸烟者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频率,从而降低吸烟人群癌症的风险。对124名血清 HBsAg 和 AFB1-白蛋白加合物阳性者进行的随机、双盲人群干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别摄入茶多酚500和1000 mg 3个月,可显著降低尿中8-OHdG水平[4]。此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饮茶可降低肿瘤发生风险。Meta分析支持绿茶对前列腺癌的预防作用,六个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绿茶能降低前列腺癌发生的风险[5] 。 儿茶素对心血管病的防治作用主要表现在降血脂、降血压、保护心肌、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血栓的形成等方面。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也表明饮茶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在对六个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综合分析中,有三个结果显示儿茶素对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的预防作用,一个结果显示只对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此外,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无论是绿茶、红茶还是乌龙茶,其浸提液都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动物实验及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功效(精)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功效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需要食物提供能量和 各种营养素,用以维持生理和生活的需要,保证人体的健康。健康是身体的最大本钱,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系列的现代病也缠绕着人们,所以健康对我们来说真的 太重要了。下面主要来谈谈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功效。 大豆,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大豆呈椭圆 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史记》 里有记载,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人吃豆有几千年的历史。先秦时大豆就已成为重要 的粮食作物,唐宋以来大豆种植地区逐步向长江流域扩展,目前我国各省区几乎都有 栽培,主要产地在东北三省和黄淮海地区。大豆在中国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已有 5000年历史,于1804年引入美国;20世纪中叶,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 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质最丰富最廉价的 来源。在今天世界上许多地方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大豆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 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大 豆含有丰富的油脂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是现代食疗保健的重要组成。当下,大豆更是膳食指南中规定的中国居民每天都该摄入的食物之一。人们常吃的豆类有十 余种,而独独大豆获得了“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等美誉。 一大豆的主要营养成分 1.蛋白质 大豆类食物营养价值丰富,含有量多质优的蛋白质。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为35%—40%。与肉类食物相比,l千克大豆所含蛋白质的数量(按40%含量计相当于2.3千克瘦猪肉或2千克牛肉所含的蛋白质。大豆蛋白质不仅含量高,而且富含人体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属完全蛋白质。特别是它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其含量比谷类粮食高10倍;所含的苏氨酸比谷类高5倍左右。而赖氨酸是所有谷类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因此如果把大豆制品与其他粮食混合食用,不仅可以弥补谷类食物蛋白质的含量不

2013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新生儿外科学组 来源: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年10月第34卷第10期 通讯作者:蔡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临床营养科,200092,Email: caiwl978@https://www.360docs.net/doc/79705617.html,

推荐意见强度分级:本指南意见依据的研究或文献证据分级和指南推荐分级系统,依据证据等级强度,将推荐意见分为了A、B、C、D、E五个等级(表1)。 1 肠内营养(EN)支持 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无论是经口喂养还是管饲喂养称为肠内营养。

1.1 推荐摄入量 1.1.1 能量 经肠道喂养达到105~130 kcal·kg-1·d-1,大部分新生儿体重增长良好。早产儿需提高能量供应量(约110~135 kcal·kg-1·d-1,部分超低出生体重(ELBW)儿可达150 kcal·kg-1·d-1)才能达到理想体 重增长速度。(C级) 1.1.2 蛋白质 足月儿2~3 g·kg-1·d-1,早产儿3.5~4.5 g·kg-1·d-1 (<1 kg 4.0~4.5 g·kg-1·d-1;1~1.8 kg 3.5~ 4.0 g·kg-1·d-1)。足月儿蛋白质:热卡=1.8~2.7 g:100 kcal,早产儿蛋白质:热卡=3.2~4.1 g:100 kcal。(C级) 1.1.3 脂肪 5~7 g·kg-1·d-1,占总能量40%~50%。(C级) 1.1.4 碳水化合物 10~14 g·kg-1·d-1,占总能量的40%~50%。(C 级)

营养配餐课程标准_百度文库(精)

营养配餐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与任务 1.1课程定位 《营养配餐》是营养配餐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主要是通过对营养素、人体体格检查、营养配餐的计算调整以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方面来研究人体营养的一门学科。它的教学要求大致有四个重要方面:其一就是在对食物营养摄入量和食物本身所包含的营养素具有基本辨别能力基础上,掌握营养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其二,使学生能准确推荐合理营养搭配及标准膳食营养搭配方案;其三,使学生能够给个体和群体编制食谱,并在此基础上对一定的特殊人群进行营养指导。因此本门课程为营养与配餐专业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本课程是营养配餐专业的核心课程,并且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直接相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该课程开设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与后续课程衔接得当。本课程的同步课程有《营养学基础》、《修养基础》、《饭店管理基础》、《基础英语》、《餐饮应用文写作》等;后续课程有《食品制作》、《烹饪基础》、《食品卫生安全》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都要建立在《营养配餐》课程开设的基础之上。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系统的了解营养配餐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该专业知识要求和能力、技能要求,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营养配餐》整个课程的设计是由浅入深、由概论到细化、由基础到专业,非常注重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 1.2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任务 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需求,结合酒店管理系营养配餐专业生源的基本情况以及市场的岗位需求情况,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与营养相关行业及餐饮业所需要的懂得营养基本理论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要向学生完整地介绍营养配餐人员、营养师、餐厅服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

实用文案 前言 人体每天都需要从膳食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存、健康和社会生活.如果长期摄取某种营养素不足或过多就可能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或过剩的危害.为了帮助人们合理的摄入各种营养素,从20世纪早期营养学家就开始建议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从40年代到80年代,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我国自1955年开始制定"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作为设计和评价膳食的质量标准,并作为制订食物发展计划和指导食品加工的参考依据。 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强化食品及营养补充剂的发展,国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逐渐开展了关于RDA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的讨论。欧美各国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或术语,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简称DRIs。 中国营养学会研究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认为,制定中国居民DRIs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于1998年成立了制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专家委员会(简称Chinese DRIs委员会)及秘书组.并在DRIs委员会的领导下组成5个工作组,分别负责5个部分的营养素和其他膳食成分的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10月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在该书的编著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达能营养中心的大力协助,罗氏(中国)有限公司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是一部营养学科的专著.它分别对各种营养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营养评价及主要食物来源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尤其对于各营养素的参考值都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研究依据,是营养学研究、教学和专业提高的重要参考书.为了适应广大的基层及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的需要,DRIs委员会根据原书进行了简编,从中选择对广大读者可能是最有用的内容,适当简化,编写了这个简要本。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简要本)》是针对基层营养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食品、农业、教育等相关学科读者的需要编写的。它简明扼要,便于使用。但欲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或研究,还应以原书为依据。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葛可佑 2001年1月 概要 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标准文档

(整理)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实施细则.

临床营养的春天? 今年营养科管理方面的改革还真是不少,先是临床营养学即将成为一级学科,接着营养科标准化的实施细则又正式出台了(见下文)。 按照医院职称系列编制有医师、技师、护士,各专业人员与床位比例: a.营养医师 1:150; b.营养技师不少于营养医师的人数; c.营养护士不少于2人。 …… II. 营养医师应当具有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并通过营养专业教育或经过临床营养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III.营养技师要求医学专业学历背景,经过临床营养学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III.营养护士要求护理专业毕业,取得执业护士证书。 “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实施细则——I级标准化临床营养科建设示范基地 一、 二、临床营养科的业务范围 (一)临床营养科负责诊治以下患者: 1.可独立诊治因摄入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当引起的原发性营养失调的患者。例如摄入蛋白质不足引起蛋白质缺乏症、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引起肥胖病等。 2.可与临床各科室联合诊治因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创伤应激以及特殊生理性因素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营养失调的患者: (1)进食障碍:如口、咽、食管疾病所致摄食困难,精神因素所致摄食过少、过多或偏食等。 (2)消化、吸收障碍: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等、短肠综合征或某些药物如新霉素、考来烯胺等所致。

(3)物质合成障碍:如肝硬化失代偿期白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的低白蛋白血症等。 (4)机体对营养需求的改变:如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等创伤应激以及生长发育、妊娠、中老年等特殊生理性因素。 (5)排泄失常:如多尿可致失水、腹泻可致低钾、长期大量蛋白尿可致低白蛋白血症等。 3.可与临床各科室联合诊治因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病的患者: (1)蛋白质代谢障碍:继发于器官疾病,如严重肝病时的低白蛋白血症等;先天性代谢缺陷,如苯丙酮尿症、血红蛋白病等。 (2)糖代谢障碍:各种原因所致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以及低血糖症等;先天性代谢缺陷,如果糖不耐受症、半乳糖血症等。 (3)脂类代谢障碍:主要表现为血脂或脂蛋白异常的疾病,可为原发性代谢紊乱或继发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4)水、电解质代谢障碍:多为继发性。 (5)矿物质代谢障碍:如铜代谢异常所致肝豆状核变性、铁代谢异常所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钙磷代谢异常所致骨质疏松症等。 (6)其他代谢障碍:如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痛风、卟啉代谢障碍所致血卟啉病等。 (二)临床营养科通过参与院内、外营养会诊,或在有条件的医院组织对住院患者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通过营养检测、评估和诊断,筛查出患有营养病(营养失调)和代谢病的患者。对于其中需要使用治疗膳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患者,临床营养科应积极采取营养治疗。 (三)临床营养科应对采取营养治疗的住院患者实行查房制度,并参加医院质量查房、重点病人营养治疗病例讨论。 (四)临床营养科应开设营养门诊,负责门诊病人的营养评估、诊断和治疗。 (五)临床营养科的营养治疗制备部门应遵照营养治疗医嘱,负责营养治疗膳食和肠内、外营养制剂的统一制备。 (六)制订临床营养科各功能区的规章制度并督促检查。 (七)开展临床营养新技术项目及科研工作。

中国0-3岁婴幼儿科学补钙专家共识

中国0-3岁婴幼儿科学补钙专家共识 (附钙营养检查方法比较) 概况和背景:2010年全国迎来第4次人口出生高峰,预计新生儿数量达到1300万/年;新一代父母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健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2007年调查显示:2~3岁幼儿钙摄入量达到适宜水平的仅有3.7%~5.1%[1]。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元素,基本上所有的生命过程均需要钙的参与[2]。人体不能自身合成钙,必须从外界摄取。各种因素使钙摄入长期不足时,会产生各种症状,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钙缺乏在尚未被发现前,就可能已经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并为成年期的某些慢性代谢性疾病埋下隐患[3]。 绝大多数婴幼儿家长都会出于预防保健的目的,为0-3岁婴幼儿补充钙剂。但由于家长关于儿童的喂养和营养知识缺乏,导致婴幼儿家长在婴幼儿补钙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如,凭测定血液中钙浓度来判断钙缺乏,补钙过程中不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摄入量,不清楚如何选择适宜的钙补充剂和不同钙剂成分及含钙量,不知道该何时服用和服用多长时间等,甚至个别家长过度担忧,对于该补钙的婴幼儿不敢补充,以致影响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 儿童保健工作者肩负着指导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的重任,为帮助儿童保健工作者更新和掌握有关合理补钙的知识,中国医师协会特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就当前我国0-3岁婴幼儿科学补钙进行讨论并达成本共识,希望有助于指导我国儿童保健工作者,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指导家长给0-3岁婴幼儿科学补钙,并避免过量补充。 1.我国0-3岁婴幼儿推荐钙摄入量[4] 单位:(mg/d) 年龄钙推荐摄入量(RN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0-6个月300 - 7-12个月400 - 1-3岁600 2000 注:1)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是健康个体膳食营养摄入量的目标值。 2)膳食钙的推荐摄入量包含饮食摄取的钙和其他方式补充的钙。 3)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值,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似不至于损害健康。婴儿(0-12月龄)钙摄入耐量上限还不确定。 2.我国0-3岁婴幼儿实际钙摄入状况 0-6个月:母乳/婴儿配方奶是主要膳食钙来源,母乳含钙量约为30mg/100ml,配方奶含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