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药物论文

抗生素药物论文
抗生素药物论文

抗生素药物的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354-01

【摘要】对抗生素药物的进行分类和简单的介绍,并对抗生药物的分析研究方法做一系统的讲述。

【关键词】抗生素分类方法研究

一抗生素概述

抗生素是医学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为人类的健康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目前,世界上的抗生素种类不下几百种。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分类,从化学构成上来说,可分为以下9类:1.β一内酰胺类;2.氨基糖苷类;3.大环内酯类;4.氯霉素类;5.四环素类;6.多肽类;7.抗肿瘤类;8.林可霉素类;9.其他。为了科学有效地使抗生素类药物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就必须对抗生素药物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这就对现有的化学科研水平提出了更严

格的要求。

二抗生素的种类

1 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主要是针对革兰氏菌(阳性和阴性),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双氢链霉素等,对革兰氏菌繁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主要是对脑神经、听力以及肾脏的损害。

2 大环内酯类:是大环内酯基团,通过羟基,以苷键和糖相连接的大分子抗生素。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类弱碱性包括红霉素、螺旋霉

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如何提高药品销售行业竞争力 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10秋药学专王敏 摘要:医药行业为提高零售药店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利润。应做到从员工层面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让顾客满意,让企业获得利润,然而,这并不容易实现,目前国内药品零售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我们应该分析顾客满意理念和顾客让渡价值理论,探讨提高顾客让渡价值的途径,提高药品销售人员的员工工作敬业度,让员工以业为本,学以致用,同时降低采购环节成本,但不能忽略药品质量,让药品销售行业决策者作出正确的营销决策。 当前,药店经营已进入微利时代,药品零售市场的“价格战”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平衡,其直接结果是药店的赢利水平下降,而这使得药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受到威胁。因此,药店依据什么样的服务理念指导其经营行为,以提高其赢利水平和竞争能力,是在当前药品零售市场激烈竞争态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人拟就此论文作一探讨。 关键词:零售药店顾客满意利润 引言 医药行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医药行业被人们称之为永远的朝阳产业,近四十年来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发展。七十年代年均增长13%,80年代8.5%,1991-1995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低潮期,经济衰落几乎遍及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英国、美国甚至出现了经济负增长,但同期世界医药行业的年均增长仍达7.5%。预计从现在到2010年,医药行业的增长将维持在7%左右。虽然社会需求和整个经济发展速度有正相关性,经济衰退抑制了一部分需求,但是社会老龄化和人口的自然增长远远消减了衰退所引起的需求减少。因此经济衰退的社会需求的负面效应并不明显。一个新兴的医药企业能够成功与否不仅是取决于它的产品是否好坏,更重要的是看它经过详细,周密,准确的一系列市场调研以后制定出来的产品定位和营销方向,是否能以最快最好的方式方法准确的切入市场。当一个医药企业需要制定新的营销计划和策略时,都必须以市场情况为依据,产品卖点为导向,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与本企业营销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这样医药企业才有可能作出正确,及时,有效的营销决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营销计划和营销策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开展完善的市场调查。市场调查是现代医药企业营销活动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经常性工作。也是为产品营销提供很重要的决策依据。 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员,只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学以致用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带给人们,所以,我深入到基层在药品销售岗位接受锻炼。初到药店工作,老同事向我说明了零售药店与医院药房的不同,医院药房的药师只需凭医师处方发药,而零售药店的顾客大多是对药品认识较少的非专业人员,所以,销售人员在对顾客销售药品时,要尽可能的多向顾客说明药品的用途及性能,对每一个顾客负责,我所在的药店经营的有中药、中成药、西药、非药及一部分器械,现将实习学习情况作一个总结报告。 一、基于顾客满意的药店服务理念 任何经营行为总是受某种服务思想或意识的影响和支配,这种服务主张、服务思想和服务意识被称为服务理念。服务理念是服务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企

抗生素具体案例

1. 探秘多宝鱼养殖基地 违禁药品怎样进入多宝鱼的养殖过程,对此进行的监管是否存在漏洞?11月22天上午,记者赶到山东省莱州市朱旺村多宝鱼养殖基地,对此展开调查。山东省是我国多宝鱼的主要产地,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统计,年产值约30亿元。而朱旺村多宝鱼养殖基地是该省最大的养殖基地,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 给鱼“嗑药”并非秘密 提起多宝鱼,当地一名知情者说,多宝鱼“嗑药”在业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几年前,投资约40万元的一个养殖大棚,当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刚开始养多宝鱼那几年,大家都不用违禁药。近几年多宝鱼养殖户越来越多,在竞争形势激烈的情况下,难免有人想办法使用违禁药。 朱旺村多宝鱼养殖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滕家麟说,近几年因为获利丰厚,周边许多地方也开始养殖多宝鱼,一些养殖条件差、养殖密度又大的养殖户就可能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国家违禁药品另一名养殖户说,一些人为获利便使用催生药,原本养殖1年才能上市的鱼,用催生药只需要8个月就可上市。此外,如果养殖密度偏大,鱼在水中容易因碰撞而擦伤,为防止鱼体腐烂,有些养殖户还会用甲醛做药浴和各种抗生素类的违禁药。因为循环用药,导致鱼种退化,而要保证鱼成活,养殖户往往不断加大药量。现在养殖户用得较多的是高锰酸钾、氯霉素、环丙沙星,甲醛等违禁药。 多名养殖户还告诉记者,有一些鱼贩专门来低价收购病鱼、死鱼,冷冻后作为生鲜鱼出售。有些鱼贩为增加多宝鱼的色泽,会在冷冻材料中加入违禁药物孔雀石绿。 违禁药品监管存在漏洞 记者随养殖户进入一个多宝鱼养殖大棚,在大棚内记者发现一个箱子中有几瓶甲醛。养殖户说,甲醛不是禁药,他们用甲醛来刷池子消毒用。而此次多宝鱼事件中,我国多个地方均检测出多宝鱼体内甲醛超标。对此,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一名官员称,甲醛不属于禁药,但在鱼类体内的残留不能超标,因此,根据有关规定,在多宝鱼上市前一个月内,不能在养殖池中使用甲醛。至于这一规定如何实施监管,这名官员未予回答。 记者了解到,对于违禁药品的监管分属不同的部门——药监局负责监管药物的销售环节和对销售药物部门的管理,而渔业局则负责管理养殖户对药物的使用过程,告诉养殖户哪些药物不能使用。 调查组官员称,现有的养殖场检查制度尚有漏洞,如果有养殖户私下购买药物,并且在养殖过程中偷偷使用,很难对其进行系统把关。比如,被列为养殖鱼类不能填加的环丙沙星等药物,却可以使用在养殖牲畜中,并不是完全的禁药,所以这些药物是可以公开销售的,这也对监管造成一定难度。 朱旺村的多名养殖户均称,他们所饲养的鱼在出养殖场时无须任何检疫措施,只是每年烟台的药监部门会随机抽样一两次拿出去检测,检测合格后就能拿到证书,全年都可以销售养殖鱼。当地养殖业深受影响 在养殖基地内,记者遇到一位从外地赶来准备收购多宝鱼的鱼贩。他说,因为现在政府暂停多宝鱼出货,他已经在这里呆了好几天,正在等解禁的消息。

怎样合理利用抗菌素论文2000字

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2) 1.浅议抗生素的滥用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3) 1.1抗生素的滥用 (3) 1.2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4) 2.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分析及如何控制抗生素的滥用 (4) 2.1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分析 (4) 2.1.1医生方面 (4) 2.1.2病人方面 (4) 2.1.3药品管理方面 (5) 2.2如何控制抗生素的滥用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摘要]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就是我们常说的消炎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重要药物,世界各国都广为生产和应用。自从抗生素问世以来,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的贡献。近年来医疗上使用的抗生素有300余种,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早在半个世纪前,科学家就发现,病菌的耐药性进化远超过人类研制新药的步伐,其主要原因就是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本文主要讲解的内容。 [关键词] 抗生素,滥用,危害

怎样合理利用抗菌素 *** 北京市****有限公司 普通人理解上有个误区,认为只要是抗生素就能够消除身体的炎症。其实抗生素只是针对细菌引起的感染,而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以及无菌性炎症是不起作用的。儿科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几乎70%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发的。关节炎、肩周炎、滑膜炎等都属于无菌性炎症。每种抗生素都有一定的抗菌谱。凡是能杀灭或抑制某一种或某一类细菌的抗生素称为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只对革兰阳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对革兰阴性菌、结核杆菌、立克次体等均无疗效,故青霉素就属于窄谱抗生素;凡是能够杀灭和抑制大多数细菌的抗生素则称为广谱抗生素,如氯霉素、四环素由于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以被称为广谱抗菌药物。近年来一些半合成的青霉素,如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等扩大了抗菌范围,不但对革兰阳性菌有效,而且对革兰阴性菌也很有效,特别是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效果也很好;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抗菌谱也很广。窄谱抗生素针对性强,不容易产生二重感染,而广谱抗生素抗菌谱广,应用范围大,容易产生耐药、二重感染等,针对性也不如窄谱抗生素强。因此医生会根据抗生素使用原则做出选择,达到尽快地控制感染、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但是任何药物都具有两面性。当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时,抗生素也会带给人类不小的灾难。1.浅议抗生素的滥用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1.1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由于患者对医药学知识的贫乏,对抗生素的使用仅仅局限于它的治疗作用,而忽略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的事件时有发生。咳嗽就用抗生素:一个2岁多的孩子,总是夜间咳嗽,吃了很多抗生素无效。去医院就诊,问诊后得知咳嗽的原因是因为胃食管返流,平躺时食物和胃液反流导致的刺激性咳嗽;感冒就吃抗生素:不少患者的用药习惯,感觉喉咙痛、咳嗽,就使用头孢之类的抗生素,其实感冒大多是病毒引起的,口服抗生素是无效的;腹泻使用诺氟沙星治疗,腹泻分为功能性腹泻和感染性腹泻,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可以适当选择抗生素,功能性腹泻口服抗生素不仅无效,还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因为诺氟沙星的副作用就是腹泻。以上种种都是滥用抗生素的表现。 1.2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抗生素的滥用危害主要表现:(1)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地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生素不存在耐药现象。据文献报道:耐红霉素的金葡球菌已超过50%,耐头孢菌素的菌株已达40%以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药品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 省级电大:四川电大分校:成都铁路分校教学点:直属部 指导老师:李培职称:副教授 学生姓名:黄凤学号: 专业:药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制 2016年03月21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

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 关键词:用药合理;药品抗生素;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录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下面浅谈一下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一、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

抗生素生产工艺以及发展前景

课程论文 题目: 抗生素生产工艺以及发展前景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 年10 月30 日

抗生素生产工艺以及发展前景 摘要: 抗生素是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等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是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产生的能在低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质。 关键词:抗生素;生产工艺;应用;发展前景 一、抗生素的概述 抗生素是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索等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它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质。 抗生素的生产目前主要用微生物发酵法进行生物合成。很少数抗生素如氯霉素、磷霉素等亦可用化学合成法生产。此外还可将生物合成法制得的抗生素用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分子结构改造而制成各种衍生物,称半合成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就是半合成青霉素的一种。 二、抗生素的发展 最初认为,抗生素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在低浓度下就能抑制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杀死它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然而,抗生素的迅速发展很快就突破了这一定义:在来源上,已不局限于微生物,它包括高等动、植物产生的代谢物,也包括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在性能上,从抗菌到抗肿瘤、抗

病毒、抗寄生虫等物质亦属抗生素范畴.纵观抗生素的发展史,抗生素的研究、生产大体可分三个发展阶段: 1.天然抗生素的发展阶段 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1881-1955)偶然发现了青霉素.1938年,Chain和Florey等科学家又成功地从点青霉的培养液中分离制得青霉素.40年代初期,随着培养方法的改良,青霉素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从而很快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产量迅速增加.由于青霉素的发现,挽救了无数感染性病人的生命,被当时的人们誉为黄色的魔物,科学家Fleming、Florey和Chain因此同时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之后,一系列新抗生素如链霉素、氯霉素、金霉素、新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等相继被发现,对如肠伤寒、斑疹伤寒及赤痢等有特效.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青霉素G开始使用时只有8%葡萄球菌对它有耐药性,而到了1962年,耐药的葡萄球菌增加到70%,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抗生素的结构改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 2.半合成抗生素的发展阶段 1958年,发现了青霉素的活性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并通过6-APA的酰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青霉素.随后,对头孢菌素C结构进行改造研究,分离出母核7-氨基头孢霉烷酸(T-ACA).目前,大多数半合成头孢菌素均为母核7-ACA中的7位氨基酸及3位乙酰甲基进行化学改造制得的衍生物.1960年,通过对四环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大环内酰抗生素、利福平类抗生素等相继进行化学改造,获得了大量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力强、稳定、毒性小、易吸收等优点的半合成抗生素.目前,半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头孢菌素品种已不下70个,其产量和销售额占据着抗生素的大半壁江山.

新时期抗生素合理应用论文

新时期抗生素合理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人类与疾病相互斗争的长河中,致病性生物菌与人类抗生素的使用一直处于演变与发展之中。新的抗生素不断出现和使用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武器,但同时人类长期、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也使得致病菌对抗生素逐渐发生适应,产生了耐药性,这将是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抗生素 一、我国现阶段抗生素使用情况 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1经验性或臆断性用药使用抗生素之前未做过或未送检相关的标本。 1.2适应证过宽或失控:基于多种多样的原因,临床中无适应证及适应证不明确的用药现象较为普遍。 1.3药物品种选择不当:未按照抗生素治疗原则及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用药,盲目使用广谱、高级抗生素,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4用药方法不对:临床医师普遍都存在求保险的心态,盲目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无明确指征联合用药,无针对性的预防性用药。同时未充分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的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忽视了抗生素或抗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及其疾病的影响。 1.5社会因素及经济利益的影响 二、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 我国抗生素药物的总体使用率偏高,大约为70%~80%,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不合理用药。 2.1抗生素使用的原则:各医疗单位都应结合本单位、本地区的情况,制定出本单位抗生素使用规范,做到安全有效的使用抗生素。 2.2合理选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概念就是安全有效的使用抗生素:

药学毕业论文

大学 2015 届本科毕业论文 糖皮质激素干预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论文作者: 作者学号: 所在学院: 所学专业:

2014年 11 月1日 糖皮质激素干预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干预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临床资料选取50例给予镇静、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干预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呼吸窘迫症状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明显缩短(P<0.001)。观察组有效率为86%,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效率为54%,P<0.01)。观察组死亡率为12%,对照组为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干预治疗重症肺炎可降低患者炎症指标、缩短病程,提高肺炎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重症肺炎;糖皮质激素;干预治疗 Intervention effects ofglucocorticoid on severe pneumonia models (Zhengzhou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glucocorticoid on severe pneumonia.MethodsThetherapy for 50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included sedation , oxygenate , anti-infection, relieve cough , preventing asthma . Besides the above therapies , GCs wasused to 50 patients of GCs group . 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analyzed . Results The time of fever , dyspnea , stay in ICU and mechanicalventilation in GCs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0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GC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86% and 54% . Deaterate in GC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12% and 34% , respectively , there was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1) . Conclusions The treatmentswith GCs are effective and can decrease the mortality of severe pneumonia . Keywords severe pneumonia ; glucocorticoid ; interventiontreatments 重症肺炎是呼吸科常见的急重症,按发病场所可以分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严重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世界围引起人类死亡的10大病因之一,死亡率为20%~50%。虽然近年来机械通气等支持技术和抗生素在发展,但死亡率却没有明显降低,实验证明肺部以及全身过度的炎症反应是引起患者不良预后的关键

浅谈抗生素的利与弊(论文)

浅谈抗生素的利与弊 要说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事件莫过于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抗生素在人类历史上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人类寿命的增加,约有10岁得益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由此可见,抗生素对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但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对抗生素有了新的认识。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凡事物都有两面性,抗生素也不例外。 从青霉素、红霉素、头孢、阿奇霉素等针对病菌耐药性而分阶段研制的新药特药相继问世,几乎都需相隔十年以上,并要花费上亿美金。而随着一款新的抗生素类药物出现,经过几年的时间,病菌又具有了新的耐药性。为此,我们曾提倡尽量少用抗生素药物,以尽可能的延长病菌耐药性期限。 细菌的耐药性已经逼得抗生素不断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尤其是对于病情较长的复合感染更是成为临床处方的一个棘手难题。 目前针对日常使用的药品、保健品,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都会不同程度的含有抗生素类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杀菌抑菌作用。医院用药已经毋庸置疑,为了达到疗效,都会不同程度的含有抗生素类。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各类药物牙膏、具有口腔护理功能的漱口水、杀菌抑菌清洗液等,以及人们间接食用的使用抗生素药物的肉类食品、果蔬食品等,由于长期使用,在人们期望达到杀菌抑菌保健功效的同时,也都不同程度的遗留轻微毒素和抗生素类,进而促使病菌逐渐产生耐药性,并慢慢危害人体健康。由此,很多类似产品明确标明儿童孕妇不宜使用。 抗生素可以治疗各种病原菌,疗效可靠,使用安全。但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长期大剂量地使用等问题,也可引起了各种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由于个体差异,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洁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 (2)肝损害:通过直接损害或过敏机制导致肝细胞损害或胆汁郁滞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氯霉素、无味红霉素、林可霉素等。 (3)肾损害:大多数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容易受其损害。主要有氨基贰类(庆大毒素等)、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一代)、多粘菌素B、二性霉素B等。 (4)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主要见于氯霉素、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等)、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较多见于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新霉素、头孢氨苯等。 (6)神经系统损害:可表现为头痛、失眠、抑郁、耳鸣、耳聋、头晕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甚至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多见于氨基威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新霉素,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药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一: 解痉平喘药物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和炎症介质拮抗剂等;抗炎治喘类药包括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炎症介质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现就几种常用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报道如下。 一、茶碱 茶碱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药理作用。本品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时易于诱发心律失常,应谨慎使用并适当减少 剂量。茶碱的治疗窗窄,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死亡,有条件时应监测茶碱血药浓度,其有效、安全血药浓度为6~15mg/L。影响茶碱代谢的 因素较多,如发热、妊娠、肝脏疾患、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合用甲氰咪胍或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应引起重视。多索茶碱的作用与氨茶碱相同,但不良反应较轻。茶碱缓(控)释片口服后昼夜血药浓度平衡,平喘作用可维持12~14h,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症状 的控制。由于血药浓度平稳、维持时间长,比普通剂型的茶碱安全、有效,与糖皮质激素和抗胆碱能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类 可分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通过吸气过程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小,且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血液的药物大部分被肝脏灭活,而使全身不良反应较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使用1w方可奏效。溶液型和气雾型制剂可造成患者声音嘶哑和口咽部真菌感染等症状。目前上市的药物中丙酸氟替卡松和布地奈德的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被推荐作为长期治疗持续性哮喘的首选药物。当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无效时,应尽早改用口服剂型。可选用半衰期短的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基泼尼松龙等,采用每天或隔天清晨顿服的给药方式,以减少外源性激素对脑重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严重急性哮喘发作时,应静脉给药,宜 选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或甲基泼尼松龙。 三、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的论文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的论文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的论文 摘要:分析了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其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并总结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抗生素滥用的对策。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现状;对策 一、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抗生素被许多人当作是包治百病的妙药,一遇到 头痛发热或喉痒咳嗽,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抗生素,而对滥用抗生素 产生耐药性的危害却知之甚少。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新"超级细菌"还会陆续出现,10~20年内,现在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立即行动,加强监管,严格限制抗生素的销售和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宣布,将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控制抗菌素耐药性。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不良反应死亡,高耐药性的细菌的不断涌现,使普通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险。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中国的妇产科长期以来都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多年的统计显示,目前青霉素的耐药性几乎达到100%。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

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https://www.360docs.net/doc/797098946.html,另据1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说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不良反应死亡,高耐药性的细菌的不断涌现,使普通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险。这些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 二、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1929年英国学者flemming首先发现了青霉素,1941年应用于临床.抗生素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它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了10 年.抗生素是由某种微生物所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对别种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抗生素的作用范围广,对细菌、病毒、真菌甚至肿瘤都可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因此,依据抗生素的作用对象,可分为抗细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及抗真菌作用抗生素等.抗菌药是通常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作用范围较窄,包括针对细菌的抗生素外,还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如磺胺类及喹诺酮类等.到目前为止,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有 300 余种,然而由于新型抗生素的不断出世,抗生素种类繁多及同一种抗生素有多种商品名等原因,医务人员在掌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故常见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耐药菌株亦有逐渐增多趋势[2]。抗生素的滥用会带来以下危害:

关爱生命合理使用抗生素论文

关爱生命合理使用抗生素 【摘要】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减轻、治 愈患者的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同时药物在治疗本身也存在危害,它能损害患者,造成残疾,甚至死亡。临床用药安全涉及到药物使用的整个过程,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加强药物临床使用安全的管理,这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是医务人员的责任所在。 【关键词】抗生素;关爱生命;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025-01 care and love life reasonable usage antibiotics he jin bo,fanjun (three clinical pharmacy rooms in the hospitals in the eyebrow mountain city,620010) summary:the medicine cures one of the paroxysm important tools, it can ease, cure the sufferer’s disease and raise the sufferer’s life quality, but in the meantime medicine at cure oneself also existence bane, it can injure a sufferer, result in disable and sick, even death.clinical the safety using a medicine involves the whole process of medicine usage, and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various factors.the hospital strengthens the management of the medicine clinical usage safety, this relate to to the sufferer of slice a body benefits,

药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范文三篇

文一: 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 摘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容。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配伍用药安全 引言: 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一、理化性质改变。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二、药理变化。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1、药动学变化 (1)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省级电大:四川电大分校:成都铁路分校教学点:直属部指导老师:李培职称:副教授 学生姓名:黄凤学号:1451001457646 论文题浅谈药品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 专业:药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制 2016年03月21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

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 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 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 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 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关键词:用药合理;药品抗生素;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录 一、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1) 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2) 2.1 药品因素 (2)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2) 2.3 其他因素 (3) 三、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3) 四、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 (4) 4.1 过敏反应 (4) 4.2 毒性反应 (5) 4.3 特异性反应 (6) 4.4 二重感染 (6) 4.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 (6) 五、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8) 5.1 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8) 5.2 提高中药安全应用的途径 (9)

《抗生素论文》word版

生物制药技术论文 题目:抗生素的现状及发展 班级:生物工程10级1班 姓名:马小东 学号: 20103338

抗生素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抗生素的早期定义是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具有抑制它种微生物生长及活动,甚至杀死它种微生物的一种化学物质。而它的现代定义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抗生素是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面,近几十年来抗生素飞速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工业。抗生素类药物现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所以,现在抗生素的滥用也越发严重。抗生素的研究与发展正在日新月异的进步,但对于抗生素类药物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人类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慎用。 关键词:抗生素,历史,作用机理,发展,种类,政策,滥用研究价值创新性可行性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抗生素的历史: 1877年,Pasteur和Joubert率先观察了普通的微生物能抑制尿中炭疽杆菌的生长。 1928年,弗莱明爵士发现了能杀死致命的细菌的青霉菌。随着1936年,磺胺的临床应用,其开创了现代抗微生物化疗的新纪元。 1944年,在新泽西大学分离出来第二种抗生素链霉素,它有效治愈了结核。1947年,出现氯霉素,它主要针对痢疾、炭疽病菌,治疗轻度感染。 1948年,四环素出现,这是最早的广谱抗生素。1956年,礼来公司发明了万古霉素被称为抗生素的最后武器。因为它对G+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和RNA有三重杀菌机制,不易诱导细菌对其产生耐药。1980年,喹诺酮类药物出现。和其他抗菌药不同,它们破坏细菌染色体,不受基因交换耐药性的影响。

药学专业论文题目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2.硫杂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3.奥沙普嗪的化学结构修饰研究 4.分蘖葱头中甾体皂苷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5.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 6.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7.吡唑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8.呋喃酮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9.硫杂杯芳烃的研究进展 10.氯化镉对人体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11.某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12.感冒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14.某院某科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15.2011年我国抗生素市场分析 16.某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17.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18.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9.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20.临床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 21.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22.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23.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24.铂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5.某医院调查报告 26.某药厂调查报告 27.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 28.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9.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0.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1.药物分析在药学各领域的应用 32.某药检所调查报告 33.分析仪器公司调查报告 34.某医院药剂科参观报告 35.中国本土制药企业新药研究开发发展的研究36.某药品的质量研究方法

37.某中药制备工艺的研究 38.现代药品分析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39.试论中药及天然产物在某领域的研究进展40.关于加强中药质量控制的一点探索 41.唐松草研究的现状 42.西洋参中奥克梯隆型皂苷的研究 43.藜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44.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45.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研究的概况。 46.绿色化学。 47.烯胺酮化合物简介。 48.天然药物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 49.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50.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51.甜菜树茎叶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52.甜菜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53.仙人掌研究概况。 54.枸杞子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55.猪毛菜的研究现状。 56.藜科植物菠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57.菠菜的研究进展。 58.玉米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59.葱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60.葱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1.洋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2.薤白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3.大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4.苦碟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5.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6.西洋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7.玉米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8.红姑娘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9.中药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70.银杏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71.五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72.枸杞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73. 洋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74. 玉米须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其核心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医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三甲医院已普遍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以有关血药浓度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的西药临床药学为主,但对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我国独特资源优势的中医药的重视还不够,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规范标准及方法存在一定缺陷[1]。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如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等理论),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的再研究;二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新制剂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来研究中药[2]。但相比西药的临床药学工作,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更复杂,更有挑战性[3],由此中药临床药学在开展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1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相关法规不完善 尽管我国卫生部在xx年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但其对临床药师的义务和责任规定的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加之临床药师工作形势和内容也无标准化规范,使得介入临床用药工作的途径比较模糊,只能在《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中的法规许可范围内工作,无处方权及修改处方权,临床药师工作时难以摆正自身位置,导致临床药学的实施难以践行。 1.2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

由于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中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是目前临床中药师最为缺乏的,加上中医强调个体化用药方案,这些又增加了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药师的作用。虽然我国已经在大部分中医药院校成立了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重点学科,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但这些中药临床药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才刚刚起步,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制不够长,难以安排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缺少像西药临床药师那样的培训基地,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较缺乏等等。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不足使得药学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中药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第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偏低,知识面较窄、知识运用率不高,专业知识老化等问题,专业人数和人才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实际工作需要,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如不努力进行自我强化训练学习,并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医院从组织、经费上予以重点保证,难以造就高水平临床中药学人才。 1.3中药安全性认识不足 目前中药应用情况较为混乱,不仅多种中药同服、中药与西药同服现象非常普遍。首先,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存在不足。本来中药的成分有很多还不明确,在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在连续用药时中间追加间隔液,但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在临床实际使用时大部分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其次,当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大多是为了新药的开发而开展的,且大多是在动物体内进行的,对人体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真正为临床开展用药监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限制了进一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再次,全国各地医院开展中成药的处方点评工作不太多,对中药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难以把握,在“中药安全无毒”的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