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孔抽水试验

井孔抽水试验
井孔抽水试验

井孔抽水试验

一、抽水试验的目的、任务及原理

(一)目的与任务

1、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如渗透透系数、导水系数、给水系数、弹性储水系数等,

为计算井孔涌水量和评价地下水资源提供数据。

2、确定影响半径的大小,了解降落漏斗的形状及其扩展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管理

地下水资源取得依据。

3、确定地下水动力性质,查清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第,阐明

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为各种水源间的补偿调节提供数据资料。

4、确定单井或群井涌水量与水位降深之间的关系,进而拟定合理的适宜的井径、井深、井

距等布井方案。

(二)基本原理

把流向垂直井中的地下水导引或汲取到井外,使井内的位下降,而进壁外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在降落漏斗范围内,由于水头差的作用,连续不断地流入进内,逐渐的在井壁周围形成一个以井轴为中心的由小支大以至稳定的降落漏斗。初期降落漏斗范围攻很小,因地下水流向井的坡度较大,使流速和流量也较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范围会不断扩大,水力坡度逐渐变小,所以在抽水设备及井的出水能力很大的情况下,如果控制水位降深不变时,井孔出水量必将逐渐减小;或保持出水量不变则井内水位将会不断下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井的出水能力都是有限的,在满足控制出水量的情况下,水位降深也会逐渐达到相对稳定。上述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利用和研究,如采用非稳定流理论,应取用水位降深和出水量尚未达到稳定但变化较小的抽水过程段的观测资料求得水文地质参数。如采用稳定流理论,则取用水位降深与出水量均达到相对稳定的抽水过程段的观测资料,求得水文地质参数。

二、抽水试验的类型

(一)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井(孔)出水量或水位两者之中的一个保持为常量,观测另一个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而后将其代入相应的计算公式,则可求得渗透系数、导水系数、贮水系数或压力传导系数。

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水位降深与井(孔)出水量均须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即保持近似的常量,代入计算公式求得渗透系数。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应用比较广泛,获取得的参数比较接近实际。稳定流抽水试验多使用在地下水补给来源充沛,抽水量远远小于补给量,并在井(孔)附近可相对形成稳定流场的地区。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方法都可使用,特别是同时使用,以相互校验,使取得的数据资料更接近实际。

(二)单孔抽水、多孔抽水、互阻孔抽水试验

1、单孔抽水试验:是指在一个井抽水,无观测孔的试验工作。方法简便,成本费用低。但

是这种试验只能取得含水层井(孔)出水量与水位下降关系的资料,以及概略算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在普查阶段,对初步掌握含水层的富水性和圈定富水地段,检查止水效果等方面,随其实用价值。在其它的勘察阶段,当含水层深埋或是坚硬基岩地区,钻进施工困难,成本费用很高时,如能基本满足资料及精度要求,可考虑不打观测孔,只进行单孔抽水试验。

2、多孔抽水试验:地指一个主孔进行抽水,同时在其周围配置一定数量的观测孔进行地下

水位变化的观测。这种试验方法获得的资料较为齐全,精度也较高。能够测得试验段含

水层在不同方向上的影响半径变化、降落漏斗的形态及其扩展情况,确定不同含水层之间以及含水层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测定地下水的流向,流速等。在含水层埋深大或基岩地区,其成本高。所以,这种试验方法一般多应用于含水层埋藏浅,透水性不均匀的潜水或浅层承压水地区,且多在水文地质详勘阶段,而且更多是在计算地下水资源的典型地段或拟建供、排水工程的地段采用。

3、互阻孔抽水试验:也称群孔抽水试验,地指在影响半径范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井(孔)

同时进行的一种试验方法。在进行干扰孔正式抽水之前,首先在各钻孔中先分别进行单孔抽水试验,并同时对其它孔进行水位观测,以便合理设计干扰孔抽水试验方案。

这种试验主要目的是为了计算井(孔)出水量的降低系数,以便在集中开采条件下全理确定开采孔的间距,制定布井方案,了解开采区域的的影响范围内地下水位下降与进/总出水量之间的关系,以利于评价地下水开采资源。

由于这种试验管理复杂,费用很大,多在详勘阶段或开采阶段使用。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在施工和试验中应注意:

1)各干扰孔过滤器的规格和安装深度应尽量相同。

2)进行试验时各孔的水位下降值应尽量一致。

3)在干扰抽水前的单孔抽水时,其它观测孔的水位下降值不宜小于0.2m.

在一般情况下,根据经验数据,承压水区的干扰试验孔的间距,可以考虑为其单孔抽水试验影响半径值的70%,如是潜水其间距可按其影响半径值的55%布置。

(三)试验抽水、正式抽水及试验开采抽水

1、试验抽水:具体作法是在钻孔中进行一次最大的水位降深,抽水延续时间在8-16小时。

这种试验抽水常常做为正式抽水之前的一次试抽,用来冲洗钻孔,检查设备及安装情况,以及验核试验设计的某些不妥之处。

2、正式抽水:一般进行三次水位降深,由于降落漏斗形成速度的不同,每次水位降深需要

的时间也不一样。当达到设计降深且稳定之后,其延续时间一般不能少于8小时。这种试验所得成果的精度较高,多用于详勘阶段以及有观测孔的抽水试验。

3、试验开采抽水:这是一种时间延续很长的抽水试验,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多用在地下水

资源不丰富或补给条件不清,以及缺少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的地区。特别是对开采中的地下水补给量与开采量还不能作出准确评价时,常常能过试验开采抽水,取得钻孔实际出水量,作为评介地下水开采资源的依据。

三、抽水试验场地的布置和抽不试段的划分

(一)抽水孔的选择和设计

抽水孔位确定后,应编制抽水试验工程设计书(作为勘探设计中的一部分)。其内容包括:

1、试验孔和试验场地的平面位置及高程。

2、抽水孔和观测孔的设计剖面,施工的程序及技术要求。

3、含水层的止水方法和过滤器的类型及规格。

4、抽水试验设备及守装要求。

5、试验方地和技术要求以及水样采取。

6、人员组织及任务分配等。

(二)观测孔的布置

1、观测线的排列;观测孔是以抽水孔为中心,排列成测线进行布置的。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抽水试验主要是为了计算水文地质参数,观测妃可选择一排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若为测定含水层不同方向的非均质程度或实测抽水影响半径,观测线不仅要垂直地下水流向,同时也要平行于地下水流向布置。及关具体要求列述如下:

1)在含水层结构均匀、等厚、无限边界和水力坡度较小的地段,可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一条观测线。

2)在含水层结构均匀、等厚、无限边界和水力坡度较小的地段,可垂直及平行地下水流向各布置一条观测线。当为供水目的时,平行地下水流向的观测线可布在抽屉水孔的下游。若是为了排水疏干,则布置在抽水孔的上游。这种“供下排上”的布置,有利于提高评坐的保证程度。

3)对含水层非均质、有限边界及水力坡度不大的地段,可垂直地下水流向在抽水孔两侧各布置一条测线,同时,平行流向可布置一条。

4)对含水层非均质、有限边界及水力坡度大的地段,可布置四条观测线,即以抽水孔为中心,垂直及平行地下水流向各布置两条。

2、观测线上的孔数和孔距:每排观测线上的孔数主要决定于抽水试验的目的和要求,同时,也与水文地质特征以及试验采用的计算公式有关。

各观测孔之间的距离,取决于含水层的透水性及其变化程度、地下水类型、有无垂直补给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也与抽水试验的性质(稳定流、非稳定流)和抽水孔的水位降深以及观测孔的水位变化幅度等有关。在一般情况下,相对来说,透水性差的比透水性好的;潜力水层比承压水层;有垂直补给比无垂直补给;非稳定流比稳定流等,它们前者的观测孔间距均相对要密些,即孔距要小些。其总的要求是观测孔之间的距了,离主孔愈近,距离愈小;愈

4、观测孔的深度:一般应深入试验段内5-10m。对非均质含水层观测孔的深度应与抽水孔

一致。如果含水层均质且厚度变化不大,各观测孔深度可一律采用大于抽水孔的最大水位降深的标高以下1m。

(三)抽水试段的划分

为了准确地取得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有效地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对不同赋存条件下的

各类含水层(带),都应分段或分层进行抽水试验。例如,在一个钻孔中揭露出几个具一定厚度的含水层,这或是潜水层与承压水层上下相间,或上部为第四系含水层,古伏为基岩含水层,或淡水与咸水,或水质类型差别很大的含水层,或不同深度富水程度不同的岩溶含水带等,一般都应分别进行抽水试验。

对厚度很大的单一含水层,可根据抽水设备的能力划分抽水试段,其试段长度一般为20-30m 。在岩溶地区应根据岩溶发育的垂直分带划分抽水试段,试段长度一般对强含水带为5-10m 或略少。

必须指出: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混合抽水,不必分层或分段进行。如:

1) 各个含水层的性质及水力联系情况已基本查清; 2) 勘探精度要求不高,或采用多层混合成井,而且这些含水层的静水压位相差不大(一

般不超过1m );

3) 含水层的岩性大体相同,隔水条件差,具有一定程度的水力联系,水质基本一致的

相邻含水层。

四、抽水试验设备及其安装

抽水试验的设备主要包括:抽水工具、过滤器、量测器具等。 (一) 抽水设备

1、 抽水设备的种类及其选择 1) 空气压缩机(简称压风机) 压风机工作原理是:通过输风管将压缩空气送入孔内,在混合器外与地下水混合形成一种乳泡状水汽混合物,其比重小于水的比重,同时在气流的驱动下沿水管上升溢出孔口。 压风机抽水的优点较多,它不受井管稍有弯曲和井水含砂的影响,并可起到洗孔和抽水的双重作用,对地下水埋深和出水量的适应性较强,水位降深的调节范围较大,移动方便。其不足是成本高,将效低,在抽水时由于气流的干扰,动水位波动较大,出水量不够均匀。 使用压风机抽水要事先根据实际抽水孔的静水位及设计降深值和预期计可能的出水量计算出风管的沉没比及沉没深度,空气消耗量以及空气压力,以便合理地选择适用的压风机类型。 A 、 风近的沉没深度和深没比:风管下入进内最低动水位以下的深度称为沉没深度。它与混

合器到出水口长度(H+h )的比称沉没比。 用下式计算风管沉没比(α):

α=

h

H H

+×100% H —风管浸没深度,从最低动水位算起至混合器上端。 h —混合的气水上升高度,从最低动水拉算起至出水口 沉没比要求要适当,过大会增加风量的无为消耗或难以起动压风机及正常输风,过小会使抽水不连续甚至抽不出水来。所以,一般要求沉没比控制在50-60%左右为宜,在生产中可参考风管安装深度曲线图,来确定H 与h 之间的数值关系。 B 、 压缩空气的消耗量:为了选用合适的压风机,常常要在试验的设地中计算出空气的消耗

量。从井中每提升一立方米的水所需用的空气量(换算成一个大气压时)可按下式计算:

V=K

10

10lg

23+H h

m 3

V —每提升一立方米水所需的空气量(m 3 K —系数,K=2.17+0.0164h

h —从动水位至孔口的高度

H —混合器喷咀在水下的淹没深度(数值同于风管沉没深度)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在合理沉没比的前提下,为提升同体积的水,上升高度(h )越大,需用的空报导量愈多。这是因为增长了沿途水气分离的缘故。在同样的前提下,为提升同体积的水,在h 相同的条件下,沉没比愈大,需用的空气量愈少,这是因为能使水充分混合满足最佳出水效果。因此,为了提高效益,应适量增大沉没比。

当出水量为Q (m /h ),所需的空气量Vn 为:

Vn=

60

QV

(m 3/min )

Vn —出水量为Q 时所需的空气量 Q —钻孔出水量。

C 、空气压力计算:为了选择合适的压风机,还必须考虑压缩空气的压力能否达到抽水时起动的压力要求,常常要进行空气压力计算,其公式是: P=0.1H +△P

P —压缩空气的压力(kg/cm 2

) H —风管浸没静水位以下的长度(m)

△P —压力没管壁摩擦损失(kg/cm 2

当抽水初始时,由于沉没比最大,所需的起动压力也要大。随着抽水时间的延续使得动水位下降并逐渐稳定,因此,其沉没比也由变化趋向稳定,这也使空气压力转入正常抽水时的工

作压力。常用的空气压缩机的允许使用的压力一般都在7(kg/cm 2

)。故风管浸入水中的长度应不超过70m ,因此抽水起动时取H 为65m 为宜。 2) 低压卧式离心泵 3) 立式深井泵 (二) 过滤器

为了防止井坍塌与井内淤塞以及增大井径与井壁进水断面,在抽水试验或长期抽取地下水使用的钻孔中,尤其当含水层为松散砂层、卵砾石层及裂隙发育孔段井壁不稳固条件下,使用过滤器是非常必要的。 1、 对过滤器的基本要求

1) 应保证有一定渗透和过滤的能力,有较大的孔隙率和减少地下水汇入孔的阻力,同时也

起到限制地下水流速过大,以避免扰动含水层而使进水量变小的影响; 2) 要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下管的负荷和地层压力;

3) 具有较高的抗腐蚀能力,不能因过滤器被腐蚀而影响水质; 4) 造价低,制造和使用方便。 2、 过滤器的结构类型

1) 骨架式过滤器:A 、圆孔过滤器;B 、直缝过滤器;C 、筋条过滤器。 2) 缠丝过滤器:适用于粗砂、中砂和大的卵砾石含水层。 3) 网状过滤器:适用于细—粗砂含水层。

4) 砾石过滤器:适用于各种不同粒径的含水层。

(三) 测水工具

1、 水位计:1)测钟;2)电测水位度。

2、 流量计:1)量桶法;2)堰测法;3)水表法;4)孔板流量计。

(四) 抽水设备的使用与安装

(五)稳定流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与资料整理 (一)技术要求

1、抽水试验的落程及顺序:抽水开始后水位会下降,当抽水量为定值时,水位降至一定深度就会稳妥定下来。这个下降值,即静水位到稳定的动水位之间距离称为落程或降深。为了解抽水量与落程之间的关系,以利正确地选择度算有关参数的公式和推算井(孔)可能涌水量的最大值,故一般要求作三次落程。其中,最大落程值(Smax )决定于该井抽水的潜水含水层厚度或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值,也可参照预计开采量(或疏干量)所对应的最大降深值予以考虑。对潜力水的Smax 值应介于其厚度的1/3—1/2之间,对承压水的Smax 值不要大于承压水头。如果抽水设备的工功率有限或地下水迳流量极为丰富,欲达到设计降深确有实际困难时,Smax 值至少也不得小于3m 。

为了取得Q —S 关系曲线的正常变化轨迹,抽水试验三次落锃的间距,应尽量均匀分配。若S1= Smax 则S2=

32 Smax ,S3=3

1

Smax 其中:S1、S2、S3分别为第1、2、3次落程值。

如果,资料要求允许,预料试验成果可基本满足实际需要时,也可试行两个落程。此外,以预计含水层的出水量很小(q <0.1L/s ·m 研究价值有限或掌握足够的水文地质资料后的辅助性或验证性的勘测探抽水孔或含水层的补给能力极极强,现有抽水能力难以使水位有较大的降深时,都可只作一次性最大落程和抽水试验。

水位落程顺序应根据含水层岩性的颗粒大小和固结程度而定。在砂砾石层中进行抽水、各次落程应由小到大依次进行,以免孔辟坍塌或因抽降过猛而造成过滤器堵塞。在均质砾、卵石层或基岩裂隙含水层中抽水时,可由大到小以使在井辟周围含水层中的细颗粒再次被抽吸冲洗而排也孔外,形成一个自然滤层。

3、 抽水试验的稳定延续时间:当井(孔)抽出的水量与地下水补给井的水量达到平衡时,

孔内动水位将开始稳定,稳定后的正宗第时间称为稳定延续。合理的确定抽水稳定正宗续时间是保证试验成果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如果延续稳定时间短,钻孔周围的降落漏斗尚处于发展状态,算出的水力坡度会大于实际值。延续稳定时间过长,对实际应用也无此必要,且经济效益受到损失。

抽水试验的延续时间根据勘测察言观色工作的目的,研究程度、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类型、渗透补给条件等)的不同来确定。例如,为了求得含水层渗透系数,其延续时间可稍短,为8—16小时。如果试验层的尖透补给条件较差,水位水量不易稳定,可为24—72小时。若是为了确定开采能力,或了解水力联系,或进行干扰井抽水试验等,则延续时间需更长,袖具体情况可定为数日至数十日。总之,应根据不同勘测察类型型定的规范去执行。 4、 对稳定标准的要求:抽水过程中,水们位和涌水量历时曲线不能有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的趋势。 在稳定阶段,主孔水位误差不得超过水位降低平均值的1%,当降深小于5m 时,稳定水位幅度不得超过3-5m 压风机抽水波动大,但亦不允许超过10-15m ),观测孔水位波动不超过2-3cm 。

流量误差不超过平均稳定流量的3%,当井(孔)流量很小时,可适当放宽, 水位、流量误差按下式计算: 误差值=

平均值

与平均值之差

或最小最大)(×100%

当主孔和观测孔的水位与区域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及幅度基本一致时,可以视为稳定。 滨海地区受潮汐影响的抽水孔,当孔内动水位与潮汐变化相对应时,也可视为稳定。 在稳定过程中,由于机械影响而导致流程或水位的个别观测值出现异常,而大于允许变幅值范围攻时,只要不影响资料的利用则可视为稳定,但应将异常点删去不用。

5、 抽水试验的观测和水样采取:观测工作应包括自然水位(静水位、动水位、出水量、恢

复水位以及水温、气温等项目。

1) 自然水位、动水位和恢复水位的观测:在抽水试验前夕,必须测定抽水孔、观测也及附

近可用的钻泉观测点的自然水位。对于自然水位动态变化较大的地区,应在试验影响范围外,设置专门的观测孔进行观测,便于了解在抽水过程中自然水位的动态变化与井(孔)内动水位变化的关系。有条件的抽水前要进行多次观测,以取得抽水试验开始前的准确的自然水位值。对于昼夜动态变化很大的滨海地区,可根据实际变幅取其增均值或取低水位的平均值。 在抽水试验过程中,必须是动水位与出水量同时观测,特别应注意认真测准抽水初始阶段的动水位和出水量。观测孔(点)也要与抽水孔同时观测或按规定的时间统一进行观测。在抽水开始阶段观测次数的频率要高,继后逐渐降低,以至固定时间章隔进行观测。一般可考虑按2、5、10、20、30分钟的间隔进行观测,但具体要结合动水位下降幅度的大小来确定。累计时间应取整数为宜,以便于绘Q-T 曲线及S-T 曲线图。

恢复水位的观测是指抽水结束或因故中途停抽时,应立即观测抽水孔和观测孔的恢复水位。一般可按1、2、3、4、6、8、10、15、20、25、30分钟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其后都每隔30分钟观测一次。受滨海潮汐影响的地区,恢复水位的观测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潮汐变化周期,可按每隔30分钟观测一次。

2) 水温、气温的观测:在一般情况下,水温变化甚小,可以抽水开始及结束时各观测一次,

并在抽水过程中每隔2—4小时观测一次。气温与水温必须同时观测,要注意温度计浸入水中的时间,不得少于是10—15分钟。应当指出,应注意观测,及时发现、分析和处理在稳定延续时间内涌水量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情况。

3) 水样采取: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采取水样的要求也不一样。例如进行水质分析和细菌检

验,一般在抽水结束前一次采样即可。若为了解地下水和地表水体或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应随抽水进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样。如为防止咸水倒灌破坏淡水体,可每隔2-4小时采取一次水样,并立即进行单项指标化验。

(二)试验资料的整理

可分为现场整理和室内整理两个阶段。 1、 试验资料的现场整理

1) 绘制出水量、动水位与时间关系的过程曲线图(Q 、S-T 曲线图):抽水开始前,应按设

计要求,把图纸的使用比例尺和图式,以及坐标轴代表的项目都它排好,便于抽水开始即可得实测的Q 、S 、T 值及时、准确地标在图纸上,并连接相应关系的各点,即绘成Q 、S 、T 曲线图。在正常情况下,开始抽水时的Q 、S 、T 曲线表现为水位下降快和出水量大,且不稳定。经一段时间后,水量与水位都渐渐趋向稳定状态,图上呈现出水位,涌水量与时间关系的这条曲线是平行的。必须指出,在现场绘Q 、S 、T 曲线图的过程中,如果

出现Q、S值不是相应地变化,要及时检查分析和处理。

2)绘制出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的曲线图(Q=F(S)曲线图):绘制本图主要用于了解和判别含水层的水力性质和出水能力,推算井(孔)的可能最大的涌水量与单位涌水量,并检查抽水试验成果正确与否。

Q=F(S)曲线图的作法是根据两次或三次落程抽水,选择各次落程在满足稳定延续时间段内同一时刻的Q、S值,以纵坐标为Q,横坐标为S,将选好的各次落程相应的Q、S值标点在图上,连接各点及原点绘成园滑曲线,图上直线表示承压水。

3)绘制单位出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关系曲线图(q=f(s)曲线图):井(孔)单位出水量是指在该落程内,向下降一米的平均出水量。绘制此图时应首先把各个落程的Q值换算成q值,以纵座标代表单位出水量(q),横座标代表水位降深值(S),把q及S值标在图上,连接各点即成q=f(s)曲线图。

2、试验资料的室内整理:抽水试验结束后,应对现场所有的数据及文字资料进行认真详细

的查核,不可任意修改,直到认定无差错后,才能转入资料室内整理,整理的内容概括如下:

1)绘制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包括:

A、钻孔地质、水文地质、施工技术结构柱状图(并附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成果曲线)

B、Q、S、T过程曲线图;

C、Q=f(s)关系曲线图;

D、q=f(s)关系曲线图;

E、抽水试验成果表;

F、水质分析成果表;

G、钻孔平面位置图。

2)计算水文地质参数和推测钻孔最大可能出水量;

3)试验的文字总结,包括试验的目的与要求及方法措施,获得的主要成果、质量评述和试验结论。

六、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与资料整理。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一般要求定流量抽水,取得动水位(S)随延续时间(t)变化的观测资料,然后直接代入公式或使用图解法,求出试段的有关水文地质参数。

(一)技术要求

1、抽水试验的延续时间: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定流量抽水,不存在落程稳定时间问题。

关于抽水延续时间的长短,目前认识尚不统一,但是为了满足作图和计算的需要,非稳定流抽水时间,不应少于15-20小时。在有越流补给的情况下,S(或△h)-lgt曲线应趋于平缓状态,并能推断出最大水位降深值时,试验方可结束。若无越流补给,则S(或△h)-lgt曲线没有拐点而呈直线延伸或做lgS-lgt关系曲线时,为排除干扰要求抽水延续时间应满足抽水资料在lgt座标轴上有三个对数周期为宜,这一段需要1000分钟以上。

2、抽水试验的观测工作:

1)在抽水开始的最初阶段,观测时间间隔可按劳取酬、2、3、4、6、8、10、15、20、25、30分钟进行,以后每隔30分钟观测一次。观测孔与抽水要同步观测。

2)自抽水开始至结束,井孔出水量要保持常量,出水量与动水位应同时观测。恢复水位、水温、气温的观测要求与稳定流抽水相同。

(二)试验资料整理

1、绘制水位降深与时间对数的过程曲线(S-lgt):绘制方法很简单,用单对数计算纸以纵座标(常数轴)表示水位降深值,以横座标(对数轴)表示时间,将测得的S及对应的t 标在图上,连接各点即成S-lgt曲线。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要点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 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 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并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编绘导水系数分区图。 多孔抽水试验尚应提交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平面图、剖面图。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孔和观测孔平面位置图(以水文地质图为底图)、勘察区初始水位等水位线图、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图(编制等水位线图系列)、水位下降漏斗剖面图、水位恢复后的等水位线图、观测孔的S-t、S-lg t曲线[注]、各抽水孔单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 注意:(1)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2)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3)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化对抽水孔水位变化的影响。 多孔抽水试验、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均应编写试验小结,其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要求、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质量评述和结论。 2. 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 求参方法可以采用Dupuit 公式法和Thiem公式法。 (1) 只有抽水孔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公式 承压完整井: 潜水完整井: 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d); Q——抽水井流量(m3/d); sw——抽水井中水位降深(m); M——承压含水层厚度(m); R——影响半径(m); H——潜水含水层厚度(m); h——潜水含水层抽水后的厚度(m); rw——抽水井半径(m)。 (2) 当有抽水井和观测孔的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或Thiem公式

群孔抽水试验设计

专项水文地质勘查群孔抽水试验设计

目录 一、目的任务 (3) 二、群孔抽水试验出水量确定及时间安排 (3) 三、抽水孔及观测孔的布置 (5) 四、群孔抽水试验技术要求 (8) 五、资料整理 (11) 六、观测孔施工预算 (12) 七、工期 (12) 八、设计依据 (12) 九、施工组织 (13)

根据《专项水文地质勘查设计》、《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及《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要求,在井田布设群孔进行抽水试验。 一、目的任务 1、充分揭露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流场特征及边界条件。 2、确定抽水量与水位下降的关系,为数值法预测矿井涌水量提供水文地质参数。 3、监测抽水过程中不同阶段水质变化,分析地表水与地下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二、群孔抽水试验出水量确定及时间安排 2.1 群孔抽水出水量确定 根据设计YJS-14钻孔为水文地质孔,为群孔抽水试验抽水孔。抽水层位为二煤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含水层:336.0-534.60米。 钻孔结构为钻孔结构: 一开口径Φ394:0~30m 下入套管Φ340:+0.5~30m; 二开口径Φ311:30~336.40m 下入套管Φ219:+0.5~336.40m; 三开口径Φ190:336.40~540m 下入花管Φ168:328.02~534.60m。 该孔于2012年7月10开钻,目前已经完成钻探任务,正在进行洗井工作,为群孔抽水试验做准备。根据测井以及岩屑显示,该孔位揭露发育的中、新生代地层由老至新有:侏罗系延安组(J1-2y)厚度13.8m、直罗组(J2z)厚度195.2m;白垩系(K)厚度235m、下第三系(E)66m和第四系(Q)厚度32m。

水文地质钻孔抽水试验主要步骤演示教学

第一步:抽水试验孔点位的确定 凡是有基坑开挖的区域都要进行抽水试验,通过抽水试验得到水文地质参数,为基坑支护设计及 基坑降水设计提供参数。 抽水试验类型的确定,为求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抽水降落漏斗的影响范围,应用多孔抽水试验 (一个主孔,三个观测孔) 主孔位置的确定,一个是要考虑基坑开挖的位置,另外一个是要考虑含水层的厚度,如果含水层 厚度太薄(这个需要结合以前的勘察资料来确定,参考),那就要另外选择主孔的位置了。 第二步:水文孔地质勘查 查明主抽水孔的地层分布,查明含水层厚度及起止深度,孔深的确定是要将含水层(砂层)打穿,以本工程为例,含水层主要是⑩1-3层的砂,那么在打地质勘察孔的时候就要将该层砂打穿,进入 下面粘土层5m左右。 根据含水层的厚度确定观测孔的位置。首先是观测孔走向的问题,当布置一条观测线(三个观测 孔在一条观测线上)时,观测线要垂直于地下水流向布置。以本工程为例一般是南北走向布置。 观测孔距主孔的距离,根据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查规范,“要求第一个观测孔距主孔的距离应该避开三维流的影响”(大约是1.6倍的含水层厚度)第二个观测孔距第一个观测孔的距离是1.6倍的含水层厚度,第三个观测孔距主孔的距离不宜太远,要保证在主孔降水的同时,观测孔的水 位也有下降,本工程基本都控制在50-80m的距离。 确定了观测孔的位置后要分别进行地质勘查,查明地层的分布,控制观测孔孔深的条件和主孔的 相同。 第三步:材料的准备 在抽水试验过程中涉及的材料主要有主孔井管(需订做)、观测孔井管(包括实管和虑管)、滤料(要考虑滤料的级配问题,砂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一开始搞的时候没有经验,滤料用的是像大豆大小的均匀石子,这样就没有起到滤料的作用)、粘土(起隔水作用)、滤网、水泵(要结合承压水含水层的厚度及含水量确定泵的功率,本工程采用175QJ-20型深井潜水泵进行抽水)、电测水位仪(实际上就是万用电表改装的)、发电机(注意功率的选择,不要太大了,那样很不合算的,我们做第一组的时候,一天油费都得1000块,后来换成小了功率的了)、水箱(测流 量用,当然最理想的还是用堰箱,截面有梯形的、矩形的等)、水管接头(调出水和回水用的)。 详细的说一下主抽水孔井管的制作,我们项目用的抽水孔井管直径219mm,壁厚4mm,上部为实管,中间为过滤器,过滤器下部为长1.0m-2.0m沉淀管。上部实管的长度(从过滤器顶端一直到高出地面30公分左右都是实管)和过滤器(过滤器的长度和含水层厚度相同)的长度要根据主孔的地质勘查资料来确定。比如主孔的地层如下:0-5.6m为粘性素填土、5.6-8.7m为砂性素填土(透镜体)、8.7-9.8m为粘土、9.8-15.1m为⑩1-3含粘性土中粗砂(这一层就为承压水含水层)、15.1m-17.6m为粘土,根据上述地层,井管的尺寸为实管(0.3m+9.8m)、虑管(15.1-9.8m=5.3m)、

抽水试验方案

一任务来源 大连地铁三十里堡隧道区间结构施工受到本线第四系孔隙潜水影响,需求取该层地下水水文地质参数。 二试验目的 通过现场试验获取试验特性曲线,选择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计算公式求取水文地质参数,为确定基坑降排水设计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合理优化施工降水方案,保护水资源。 三试验任务 al+pl)粉质粘土层进行带拟针对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由于试验场地条件限制,4观测孔的单井抽水试验。试验场区位置及试验井孔平面布置见附图一。 四试验工作布置 (一)水文地质钻探工作 共布置抽水试验孔1眼,井深暂定33m,实际中钻至震旦系石灰岩终孔,井径Φ600mm,管径Φ219mm(井结构见附图二);抽水专门观测孔2眼,井深暂定33m,实际中钻至震旦系石灰岩终孔,井径Φ600mm,管径Φ400mm(井结构见附图二),6m间距布设1眼,20m间距布设1眼。 (二)抽水试验 利用单孔抽水带多个观测孔进行的抽水试验,可精确求取水文地质参数。本次试验在钻孔成井后,利用单孔抽水,同时观测2眼观测井,稳定时间分别为8、16小时,小落程出水量为大落程出水量的1/2—2/3。 (三)抽水试验观测频率、精度要求及全部试验工作时间 1.抽水试验技术要求 抽水试验的布置应满足国家现行规范的规定,同时应观测水位和水量;抽水稳定延续时间不小于8H。抽水结束后应进行恢复水位观测直至稳定。 2.静水位观测 每小时观测一次,三次所测水位相同或4小时内水位相差不超过2厘米,即为静止水位。. 3.抽水试验稳定标准 动水位无持续上升或下降趋势,若有观测孔则以距抽水主孔最远端的观测孔判定;同时考虑区域该时段的自然水位变化情况,若与区域自然水位变化一致,同样判定稳定。 4.水跃值的确定

大型群孔抽水试验在工程中的应用

大型群孔抽水试验在工程中的应用 吴志伟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8) E-mail:wzw@https://www.360docs.net/doc/798161425.html, 摘要:大型群孔抽水试验是水文地质勘探中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计算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最直接、保证程度最高的勘察手段之一。利用大型群孔抽水试验资料可以确定诸如地下水补给来源、抽水影响范围、含水层的富水性及供水保证能力、地下水之间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断裂构造的水力性质、水源地抽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等问题。文中对试验技术要求和资料处理作了说明,介绍了计算水文地质参数与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方法。关键词:群孔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水文地质勘察 1. 概述 在以往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抽水试验一直被广泛采用,通过它不仅可以探明地下含水系统的运动变化规律,还可以较准确地确定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参数。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大多采用单井抽水试验,单井抽水所引起的地下水变幅较小,能反映的水文单元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很有限。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工程选址于地质条件不是很理想的地区,对水文地质勘查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对城市水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地面沉降,水质恶化等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如何对城市及其周边深层含水层做出科学评价、合理规划开采强度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大型群孔抽水试验是一种大流量、大降深、长时间的抽水,它能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整体暴露,具有技术含量高、观测精度高、反映信息多的特点。虽然群孔抽水试验费用高、耗时长、实施难度大,但是由于它本身的优越性,在越来越多的工程勘查中开始采用大型群孔抽水试验。 大型抽水试验能够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进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与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1]。例如:1977年小龙潭褐煤田江南井田补勘时,曾进行过大型群孔抽水试验,利用比拟法计算矿坑涌水量[2];还有1992年广东省封开县太子山矿泉水水源地的模拟开采试验[3];1993年河南省商丘永城电厂水源地勘查中利用大型抽水试验查明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条件,提高了对含水层组水资源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度[4];20世纪90年代期间,郑州地质工程勘查院在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在郑州市北郊黄河滩地进行了四组大型抽水试验,获得了宝贵的资料用来探讨开发黄河沿岸地带地下水的问题[5];2001年在平凉太统山岩溶水水源地勘查中应用的群孔抽水试验[6];2006年9月台安县锅称子村地下水可采资源的评价等[7]。 2. 大型群孔抽水试验技术要求 2.1 研究区水文地质模型概化 在试验之前必须开展普查勘探工作,查清工程区的基本水文地质特征,确定研究区域范围,对研究区域进行模型概化。具体要查明含水系统边界的位置、特性、水流方向;结合物探钻探资料,查明地下含水岩组的岩性特性,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及各层之间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利用各种勘探手段和现场实测,结合地形构造、泉水出露、温度、电导率、水质分析等手段,探明区域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规律;对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做出分析

抽水试验的目的、分类、方法及抽水试验准备工作

§4.1基本要求 掌握抽水试验的目的、分类、方法及抽水试验准备工作。 4.1.1 抽水试验的目的 (1) 确定含水层及越流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给水度μ、弹性释水系数μ*、导压系数a、弱透水层渗透系数K'、越流系数b、越流因素B、影响半径R等。(2) 通过测定井孔涌水量及其与水位下降(降深)之间的关系,分析确定含水层的富水程度、 评价井孔的出水能力。 (3) 为取水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数据,如影响半径、单井出水量、单位出水量、井 间干扰出水量、干扰系数等,依据降深和流量选择适宜的水泵型号。 (4) 确定水位下降漏斗的形状、大小及其随时间的增长速度;直接评价水源地的可开采量。 (5) 查明某些手段难以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如确定各含水层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 系、边界的性质及简单边界的位置、地下水补给通道、强径流带位置等。 4.1.2 抽水试验分类 抽水试验主要分为单孔抽水、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和试验性开采抽水。 (1)单孔抽水试验:仅在一个试验孔中抽水,用以确定涌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关系,概略取 得含水层渗透系数。 (2)多孔抽水试验:在一个主孔内抽水,在其周围设置若干个观测孔观测地下水位。通过多孔抽水试验可以求得较为确切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含水层不同方向的渗透性能及边界条件 等。 (3)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在影响半径范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钻孔中同时进行的抽水试验;通过干扰抽水试验确定水位下降与总涌水量的关系,从而预测一定降深下的开采量或一定开采定额下的水位降深值,同时为确定合理的布井方案提供依据。 (4)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是模拟未来开采方案而进行的抽水试验。一般在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不很充沛或补给量不易查清,或者勘察工作量有限而又缺乏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的水源地,为充分暴露水文地质问题,宜进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并用钻孔实际出水量作为 评价地下水可开采量的依据。 4.1.3 抽水试验的方法 单孔抽水试验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一般采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在特殊条件下也可采用变流量(阶梯流量或连续降低抽水流量)抽水试验方法。抽水试验孔宜采用完整井(巨厚含水层可采用非完整井)。观测孔深应 尽量与抽水孔一致。 4.1.4 抽水试验准备工作 (1) 除单孔抽水试验外,均应编制抽水试验设计任务书; (2) 测量抽水孔及观测孔深度,如发现沉淀管内有沉砂应清洗干净;

机井抽水试验方案

1)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抽水试验 按《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进行。 由地质人员根据试验区的地下水分布、流向及埋藏条件,含水层的岩性结构,颗粒组成,成层特性、含水层的厚度及透水性与富水性的定量估算进行抽水试验设计。 设计宜包括下列内容: 试验目的、试验方案及试验段的选择,抽水孔、观测孔结构,成孔工序,过滤器型号规格以及安装要求。 抽水设备与试验测试工具的技术要求,现场试验技术与试验记录要求。渗透系数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的选择,相关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要求。 本渠段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抽水试验一般只进行单孔试验,多个含水层需要进行分层抽水时,抽水孔段的结构类型应根据各个试验含水层的厚度分别确定,并应对试验含水层和相邻含水层的隔水层或相对隔水层采取止水隔离措施。 当含水层厚度不大于15m时,宜采用完整井抽水,当含水层厚度大于15m时,可采用非完整孔抽水。 完整孔抽水,其过滤器长度宜为含水层厚度的0.9倍以上,非完整孔抽水,其过滤器长度和位置,应根据拟选用公式的适用条件确定。 非均质层状含水层,当其单层厚度不小于3m时,可采用非完整孔进行分段抽水,过滤器置于单层中部,长度宜不大于1/3单层厚度,当单层厚度小于3m时,不宜进行分段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的基本技术要求: 松散含水层抽水孔中的过滤器外壁应设置测压管,其有眼部分长度应与抽水孔过滤器一致。

在试验各次降深中,抽水吸水管口均应放在同一深度。从承压水层中抽水,吸水管口宜放在含水层顶板以上适当位置,从潜水含水层中抽水,吸水管口宜放在最大降深动水位以下0.5~1.0m处。 抽水孔和观测孔中的静水位和动水位、动水位和出水量均应同步进行观测。 试验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恢复水位观测,并应在抽水停止后第1min,2min、3min、4min、6min、8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80min、100min、120min各观测一次,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试验过程中,应对附近可能受影响的孔、井和泉、地表水体等进行水位或流量观测。 试验时,宜在每段抽水开始前和抽水结束前各测一次水温,同时各取一组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现场工作 抽水孔、观测孔的孔位应由地质、钻探人员共同现场确定,松散含水层抽水孔孔径不小于200cm。并应采用跟管法钻进。试验孔段不应使用泥浆和植物胶冲洗液钻进。进行地下水位观测。 试验孔段均宜取1~3组试样进行颗分试验。设备安装、洗孔、试验抽水和观测静水位应按规程进行。 试验一般进行3次降深,以在抽水孔测压管内测得的降深为准,各次降深间的差值宜相等。且单次降深不宜小于0.5m,潜水含水层中抽水孔最大降深不应大于含水层厚度的0.3m,承压水层中抽水动水位不宜降到含水层顶板以下。 试验时抽水开始后的第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宜各观测一次动水位和出水量,

单孔抽水试验测定渗透系数

单孔抽水试验测定渗透系数 室内试验具有设备简单、费用低的特点,但由于取样的扰动和土样尺寸、方向的局限性,使得测得的渗透系数与土的实际渗透系数有所偏差,室内试验测出的渗透系数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土体的实际渗透性,相比之下,现场渗透试验测得的结果为整个渗流区较大范围内土体渗透系数的平均值,更能贴近实际情况。现场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常用注水试验和抽水试验,这里只介绍不设置观测孔的单孔抽水试验。 单孔抽水试验要求 抽水设备的选取:地下水位埋深小于6.5m时宜选用地面离心式水泵;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但钻孔出水量不大时,宜选用潜水电泵;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且钻孔出水量较大时宜选用空气压缩机。 测试工具:观测地下水位宜采用电测水位计或自动测试水位计观测,读数应精确到0.5cm;出水量的测试工具应根据水量大小、精度要求和方便实用的原则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出水量小于0.001m3/s时,宜选用量杯或量桶其充满水所需时间不宜少于15s,观测读数应精确到0.5s;当出水量不小于0.001m3/s时,宜选用三角堰或水表堰,水位读数应精确到0.1cm,水表读数应精确到0.001m3。 抽水孔孔径要求:松散含水层的抽水孔孔径不宜小于200mm,基岩含水层的抽水孔孔径不宜小于130mm。 正式抽水前,静水位观测应每30min观测一次,2h内变幅不大于2cm,且无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即可视为稳定。 每组抽水孔进行三次降深,最小降深不宜小于0.5m。 稳定流抽水试验时抽水开始后的第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宜各观测一次动水位和出水量,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非稳定流试验时,出水量和动水位的观测时间宜在抽水开始后的第1min、2min、3min、4min、6min、8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40min、50min、60min、80min、100min、120min各观测一次,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直至结束。 单孔抽水试验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2.1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 承压水含水层单孔完整井: 承压水含水层单孔完整井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0366Q R K MS r . lg =

抽水试验规范方法及计算公式

可编辑 第四章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参数,了解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方法。采用主孔抽水、带有多个观测 孔的群孔抽水试验,包括非稳定流和稳定流抽水实验,要求观测抽水期间和水位恢复期间的水位、流量、水温、气温等内容。要求了解试验基地及其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并掌握抽水试验的目的意义、工作程序、现场记录的主要内容、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掌握相关资料的整理、编录方法和要求,了解对抽水试验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的一般原则,能够利 用学过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并对参数的合理性和精确性进行分析和检验。 §4.1 基本要求 掌握抽水试验的目的、分类、方法及抽水试验准备工作。 4.1.1 抽水试验的目的 (1) 确定含水层及越流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 K、导水系数 T、给水度、弹性释水系数?、导压系数 a、弱透水层渗透系数 K'、越流系数 b、越流因素 B、影响半径 R等。 (2) 通过测定井孔涌水量及其与水位下降(降深)之间的关系,分析确定含水层的富水程度、评价井孔的出水能力。 (3) 为取水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数据,如影响半径、单井出水量、单位出水量、井间干扰出水量、干扰系数等,依据降深和流量选择适宜的水泵型号。 (4) 确定水位下降漏斗的形状、大小及其随时间的增长速度;直接评价水源地的可开采量。 (5) 查明某些手段难以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如确定各含水层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边界的性质及简单边界的位置、地下水补给通道、强径流带位置等。 4.1.2 抽水试验分类 抽水试验主要分为单孔抽水、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和试验性开采抽水。 (1)单孔抽水试验:仅在一个试验孔中抽水,用以确定涌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关系,概略取 得含水层渗透系数。 (2)多孔抽水试验:在一个主孔内抽水,在其周围设置若干个观测孔观测地下水位。通过 多孔抽水试验可以求得较为确切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含水层不同方向的渗透性能及边界条件等。 (3)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在影响半径范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钻孔中同时进行的抽水试验;通过干扰抽水试验确定水位下降与总涌水量的关系,从而预测一定降深下的开采量或一定开采定 额下的水位降深值,同时为确定合理的布井方案提供依据。 (4)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是模拟未来开采方案而进行的抽水试验。一般在地下水天然补 给量不很充沛或补给量不易查清,或者勘察工作量有限而又缺乏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的水源地, 为充分暴露水文地质问题,宜进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并用钻孔实际出水量作为评价地下水可 开采量的依据。

抽水试验规范方法及计算公式

第四章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参数,了解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方法。采用主孔抽水、带有多个观测 孔的群孔抽水试验,包括非稳定流和稳定流抽水实验,要求观测抽水期间和水位恢复期间的水位、流量、水温、气温等内容。要求了解试验基地及其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并掌握抽水试验的目的意义、工作程序、现场记录的主要内容、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掌握相关资料的整理、编录方法和要求,了解对抽水试验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的一般原则,能够利 用学过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并对参数的合理性和精确性进行分析和检验。 §4.1 基本要求 掌握抽水试验的目的、分类、方法及抽水试验准备工作。 4.1.1 抽水试验的目的 (1) 确定含水层及越流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 K、导水系数 T、给水度、弹性释水系数?、导压系数 a、弱透水层渗透系数 K'、越流系数 b、越流因素 B、影响半径 R等。 (2) 通过测定井孔涌水量及其与水位下降(降深)之间的关系,分析确定含水层的富水程度、评价井孔的出水能力。 (3) 为取水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数据,如影响半径、单井出水量、单位出水量、井间干扰出水量、干扰系数等,依据降深和流量选择适宜的水泵型号。 (4) 确定水位下降漏斗的形状、大小及其随时间的增长速度;直接评价水源地的可开采量。 (5) 查明某些手段难以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如确定各含水层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边界的性质及简单边界的位置、地下水补给通道、强径流带位置等。 4.1.2 抽水试验分类 抽水试验主要分为单孔抽水、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和试验性开采抽水。 (1)单孔抽水试验:仅在一个试验孔中抽水,用以确定涌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关系,概略取 得含水层渗透系数。 (2)多孔抽水试验:在一个主孔内抽水,在其周围设置若干个观测孔观测地下水位。通过 多孔抽水试验可以求得较为确切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含水层不同方向的渗透性能及边界条件等。 (3)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在影响半径范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钻孔中同时进行的抽水试验;通过干扰抽水试验确定水位下降与总涌水量的关系,从而预测一定降深下的开采量或一定开采定 额下的水位降深值,同时为确定合理的布井方案提供依据。 (4)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是模拟未来开采方案而进行的抽水试验。一般在地下水天然补 给量不很充沛或补给量不易查清,或者勘察工作量有限而又缺乏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的水源地, 为充分暴露水文地质问题,宜进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并用钻孔实际出水量作为评价地下水可 开采量的依据。

井孔抽水试验

井孔抽水试验 一、抽水试验的目的、任务及原理 (一)目的与任务 1、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如渗透透系数、导水系数、给水系数、弹性储水系数等, 为计算井孔涌水量和评价地下水资源提供数据。 2、确定影响半径的大小,了解降落漏斗的形状及其扩展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管理 地下水资源取得依据。 3、确定地下水动力性质,查清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第,阐明 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为各种水源间的补偿调节提供数据资料。 4、确定单井或群井涌水量与水位降深之间的关系,进而拟定合理的适宜的井径、井深、井 距等布井方案。 (二)基本原理 把流向垂直井中的地下水导引或汲取到井外,使井内的位下降,而进壁外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在降落漏斗范围内,由于水头差的作用,连续不断地流入进内,逐渐的在井壁周围形成一个以井轴为中心的由小支大以至稳定的降落漏斗。初期降落漏斗范围攻很小,因地下水流向井的坡度较大,使流速和流量也较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范围会不断扩大,水力坡度逐渐变小,所以在抽水设备及井的出水能力很大的情况下,如果控制水位降深不变时,井孔出水量必将逐渐减小;或保持出水量不变则井内水位将会不断下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井的出水能力都是有限的,在满足控制出水量的情况下,水位降深也会逐渐达到相对稳定。上述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利用和研究,如采用非稳定流理论,应取用水位降深和出水量尚未达到稳定但变化较小的抽水过程段的观测资料求得水文地质参数。如采用稳定流理论,则取用水位降深与出水量均达到相对稳定的抽水过程段的观测资料,求得水文地质参数。 二、抽水试验的类型 (一)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井(孔)出水量或水位两者之中的一个保持为常量,观测另一个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而后将其代入相应的计算公式,则可求得渗透系数、导水系数、贮水系数或压力传导系数。 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水位降深与井(孔)出水量均须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即保持近似的常量,代入计算公式求得渗透系数。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应用比较广泛,获取得的参数比较接近实际。稳定流抽水试验多使用在地下水补给来源充沛,抽水量远远小于补给量,并在井(孔)附近可相对形成稳定流场的地区。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方法都可使用,特别是同时使用,以相互校验,使取得的数据资料更接近实际。 (二)单孔抽水、多孔抽水、互阻孔抽水试验 1、单孔抽水试验:是指在一个井抽水,无观测孔的试验工作。方法简便,成本费用低。但 是这种试验只能取得含水层井(孔)出水量与水位下降关系的资料,以及概略算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在普查阶段,对初步掌握含水层的富水性和圈定富水地段,检查止水效果等方面,随其实用价值。在其它的勘察阶段,当含水层深埋或是坚硬基岩地区,钻进施工困难,成本费用很高时,如能基本满足资料及精度要求,可考虑不打观测孔,只进行单孔抽水试验。 2、多孔抽水试验:地指一个主孔进行抽水,同时在其周围配置一定数量的观测孔进行地下 水位变化的观测。这种试验方法获得的资料较为齐全,精度也较高。能够测得试验段含

抽水试验流程

抽水试验流程 抽水试验 1)抽水试验的方法 (1)单孔孔组抽水试验 ①单孔孔组抽水试验第一段为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选取抽水孔群中孔间距较近的一个孔(抽4孔)进行抽水,另一个孔(观1孔)配对进行观测,如此段时间内有同层位钻孔施工至该层位亦可作为观测孔进行观测,进行单孔孔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②单孔孔组抽水试验第二段为奥陶系峰峰组灰岩含水层,选取抽水孔群中孔间距较近的一个孔(抽4孔)进行抽水,另一个孔(观1孔)配对进行观测,如此段时间内有同层位钻孔施工至该层位亦可作为观测孔进行观测,进行单孔孔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2)群孔孔组抽水试验 群孔抽水试验段含水层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段,共有5个抽水孔同时进行抽水,5个观测孔同时进行水位观测,进行大型群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2)抽水试验设备要求 (1)单孔孔组抽水试验设备、观测仪表和工具 ①抽水设备使用空压机、潜水泵或提桶抽水; ②流量使用标准水箱或三角堰观测; ③水位用电测水位计观测; ④水温可用温度计测量。 (2)群孔孔组抽水试验设备、观测仪表和工具 ①抽水设备:抽2、抽3、抽4、抽5四各孔套管为Φ325mm,选用250QJ 型水泵,排量 100m3/h、扬程150m左右;抽1孔套管为Φ219mm,选用150QJ 型水泵,排量30~50m3/h、扬程120~150m左右; ②配置:全套标准配置是指泵体、电机和按扬程配带电缆、配电柜、启动控制柜、出水管、弯头、连接件、连接螺丝、止水密封件等安装用配件材料; ③水量、水位和水温观测仪表和工具 A.抽水时用三角堰观测流量; B.使用电测水位计观测水位;

C.用温度计观测水温。 3)煤系地层抽水试验技术要求 (1)抽水试验前准备工作 ①试验前应对抽水孔(抽4)(钻至13号煤层隔水层底板底部)、观测孔(观1)(进度与抽水孔相等,亦钻进到13号煤层隔水层底板底部)进行洗孔; ②试验开始前2日,必须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测量抽水孔和观测孔中的水位。并对所有施工完这一段(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的抽水孔、观测孔统一进行一次稳定水位观测。 (2)抽水试验技术要求 抽水试验采用1次降深的非稳定流抽水,并进行非稳定流量、水位观测和恢复水位观测。 ①降深 根据SK24孔简易抽水试验资料来看,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小于0.005L/s·m,故本次单孔孔组抽水试验作一次最大降深非稳定流抽水,估计水位最大降深S max≧20m。 ②稳定延续时间 当抽水试验形成的渗流场达到近似稳定(水位波动≤降深的1%,空压机抽水时≤20~30cm,涌水量波动不超过抽水量的3%)时,再延续10小时结束。 (3)水位及流量等观测要求 ①抽水前1小时整点对抽水孔(抽2孔)和观测孔(观1孔)观测一次; ②从抽水设备开启时刻,同时观测水位和流量,观测时间要求先密后稀,开始时从0、5、10、15、20、25、30、40、50、60、70、80、100、120、140、160、190、220分钟、……,以后每隔30分钟、一小时、二小时、……观测一次,直至稳定。抽水孔流量、水温和水位亦同时观测; ③达到稳定后,停抽进行抽水孔和观测孔恢复水位观测。亦是先密后稀从0、5、10、15、20、25、30、40、50、60、70、80、100、120、140、160、190、220、……,以后每隔30分钟、一小时、二小时、……观测一次,直到稳定为止; ④水温观测:抽水过程应在出水口每隔4小时同时观测一次气温和水温值;

抽水试验(设计)

黑龙江省干流嫩江干流堤防工程 第七标段 巨宝排水闸站基坑降水 抽水试验 施工单位: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六年九月

审定:审核:校核:项目负责人:编写人:主要参加人:

1 工程概况 巨宝排水闸站为自排与强排相结合的改建排水闸站,位于巨宝堤防上,桩号为10+877;自排流量21.3m3/s,强排流量10.08m3/s。巨宝堤防工程级别2级,防洪标准50年一遇,防洪水位162.79m,建筑物级别为2级。 1.1 工程任务与规模 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中规定,排水闸站规模属于小(1)型,泵站等别Ⅳ等,泵站建筑物级别为5级。防洪标准20年一遇。 巨宝排水闸站为改建泵站,本次改建的主要土建工程由引渠、前池、进水池、泵房、压力水池及自排控制闸门、交通桥等组成,压水池与原排水闸涵洞衔接。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2.1 工程地质 巨宝排水闸站位于嫩江左岸漫滩之上,地势较低,地面高程在161.20~163.21m。 本次勘察所揭露的地层岩性为第四纪全新统(Q4al+l)及上更新统(Q3al+l)冲积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人工填土(Qr): ①1堤身填土:高度3.0m,主要由低液限粘土填筑,呈可塑状态。 ①4杂填土:分布于堤段两侧,厚度1.6~3.2m,主要由杂土充填,松散,稍湿。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l): ①低液限粘土:黄色,层厚0.8~2.4m,呈可塑状态,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光滑,微透水~弱透水,分布连续。 ①3低液限粘土:灰色,层厚0.8~1.5m,呈软塑~流塑状态,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光滑,微透水~弱透水,分布连续。 ②级配不良细砂:灰黄色,层厚2.6~8.0m,稍湿~饱和、松散为主,局部稍密,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中等透水,分布不连续。 ③级配不良砾:黄色、灰黄色,部分钻孔揭穿该层,层厚11.6~

抽水试验基本要求

>>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第四章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参数,了解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方法。采用主孔抽水、带有多个观测孔的群孔抽水试验,包括非稳定流和稳定流抽水实验,要求观测抽水期间和水位恢复期间的水位、流量、水温、气温等内容。要求了解试验基地及其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并掌握抽水试验的目的意义、工作程序、现场记录的主要内容、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掌握相关资料的整理、编录方法和要求,了解对抽水试验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的一般原则,能够利用学过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并对参数的合理性和精确性进行分析和检验。 §4.1基本要求 掌握抽水试验的目的、分类、方法及抽水试验准备工作。 4.1.1 抽水试验的目的 (1) 确定含水层及越流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给水度μ、弹性释水系数μ*、导压系数a、弱透水层渗透系数K'、越流系数b、越流因素B、影响半径R等。 (2) 通过测定井孔涌水量及其与水位下降(降深)之间的关系,分析确定含水层的富水程度、评价井孔的出水能力。 (3) 为取水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数据,如影响半径、单井出水量、单位出水量、井间干扰出水量、干扰系数等,依据降深和流量选择适宜的水泵型号。 (4) 确定水位下降漏斗的形状、大小及其随时间的增长速度;直接评价水源地的可开采量。 (5) 查明某些手段难以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如确定各含水层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边界的性质及简单边界的位置、地下水补给通道、强径流带位置等。 4.1.2 抽水试验分类 抽水试验主要分为单孔抽水、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和试验性开采抽水。 (1)单孔抽水试验:仅在一个试验孔中抽水,用以确定涌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关系,概略取得含水层渗透系数。 (2)多孔抽水试验:在一个主孔内抽水,在其周围设置若干个观测孔观测地下水位。通过多孔抽水试验可以求得较为确切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含水层不同方向的渗透性能及边界条件等。

单孔抽水试验非稳定流求取参数的方法

单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参数计算 :(定流量) 1) 根据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水位下降资料(也就是抽水稳定之前的加密数值)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本公式适合所有抽水试验前的非稳定加密观测 用Jacob 近似公式: 2.3Q 2.25T 2.3Q t s =lg +lg 4πT μ*4πT r2 (1) 第一步:先画出抽水试验开始非稳定流时的s-lgt 时间曲线。 第二步:求s-lgt 的斜率 我们称之为i 根据(1公式)s-lgt 时间曲线的斜率 就是 根据s-lgt 曲线的形态 去除非点去一段比较缓的短画一条直线,i 就是这条直线的斜率,在excel 中可以实现。(i 就是在lgt 坐标轴上一个周期的s 差值) 第三步:根据第一步代入公式 i= 转换为 2.3Q T =4πi (T 为导水系数、Q 为抽水试验出水量) T=km (m 含水层厚度、k 渗透系数) 最厚专变为 km= 2) 根据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资料(也就是抽水结束后的加密数值)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注:本计算适合以1个稳定流降深点的计算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水位恢复参数计算公式为: k T Q t K =ln(1+)4πMs t Q……….稳定流抽水的流量(m 3/d) t k ………抽水开始至停止的时间(就是抽水总延续时间) t T ………抽水停止时算起的恢复时间

S………水位恢复时的剩余下降值(m ) M………含水层真厚度(m) g k T Q t K =l (1+)/lg(e)4πMs t 变换后可得: T=Q 0.183i 第一步:先画出抽水试验开始非稳定流时的s-g k T t l (1+ )t 时间曲线。 第二步:求s-g k T t l (1+ )t 的斜率 我们称之为i (i 就是在g k T t l (1+)t 坐标轴一个周期的s 差值。 根据s-g k T t l (1+)t 曲线的形态 去除非点去一段比较缓的短画一条直线,i 就是,这条直线的斜率,在excel 中可以实现。 i Q =4πMKlg(e) 最后转化为T=km=Q 0.183i 因此只要求出i 就可以就得k

大型群孔抽水试验设计

大型群孔抽水试验设计 李子园水源地勘探 大型群孔抽水试验设计 前言 根据《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及《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44-86,》关于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相关要求、经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河南省地矿局评审通过的《河南省濮阳市地下水源给水工程李子园水源地勘探设计》的工作部署~ 43为了评价水源地8×10m/d允许开采量~开展本次群孔抽水试验。 群抽工作由河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和濮阳市自来水公司共同组织实施。 群孔抽水试验的主要任务是: 1,充分揭露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流场特征以及边界条件, 2,确定总抽水量与水位下降的关系~提供数值法评价地下水资源所需参数,如水位过程资料等,~评价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 3,监测抽水过程中不同阶段、探采井水质的变化、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及其补排关系的转化,监测不良水体对水源地的影响~并提出防治建议, 434,提出水源地8×10m/d的开采井布置方案。 1(群抽水量的确定及时间安排 1.1群抽水量确定 43根据规范要求、水源地设计开采能力为8×10m/d等~将本次抽水试验设计为不小 4343于2×10m/d、4×10m/d的两次降深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1.2群抽时间安排 1.2.1 群抽时间安排 为避开丰水期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以及满足水量保证程度分析计算~群抽时间安排在:3,5月份~水位出现稳定则稳定延续时间不少于15天~总抽水时间约为35天。 1.2.2 水位恢复时间安排 群抽水位稳定延续时间满足规范要求后~即可停抽~停抽后进行恢复水位观测~参照单孔及孔组抽水试验资料~恢复观测时间暂定为5天,届时根据水位恢复情况确定终止时间。 2(抽水孔(井)及观测孔,井,的布置 2.1 抽水孔(井)的布置 443群抽可利用的抽水孔共22眼~为了满足2×10、4×10m/d两次降深抽水试验~分 1 别需要启动10眼和21眼井。这22眼井~分别是:T2、T6、T7、T9,T12、 T14、T18、T20、T21、T22、T25、K5、K18、K19、C2、C4,C6、C8为抽水孔~C1为备用抽水孔。 根据抽水试验的总体布置~第一阶段,即第一落程,启动其中: T6、T9、T11、T14、C5、C6、T25、K18、C2、C4,第二阶段,即第二落程,启动剩余抽水孔。 2.2 观测孔的布置 9个~在布置这些观测孔时~不仅与水源地运行后不本次布置观测孔,井,不少于4 同的影响部位结合~且考虑到不同含水层、不同的成井结构~以利求参及水源地运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

抽水试验基本要求

抽水试验基本要求

§4.1基本要求 掌握抽水试验的目的、分类、方法及抽水试验准备工作。 4.1.1 抽水试验的目的 (1) 确定含水层及越流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给水度m、弹性释水系数m*、导压系数a、弱透水层渗透系数K'、越流系数b、越流因素B、影响半径R等。(2) 通过测定井孔涌水量及其与水位下降(降深)之间的关系,分析确定含水层的富水程度、评价井孔的出水能力。 (3) 为取水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数据,如影响半径、单井出水量、单位出水量、井间干扰出水量、干扰系数等,依据降深和流量选择适宜的水泵型号。 (4) 确定水位下降漏斗的形状、大小及其随时间的增长速度;直接评价水源地的可开采量。 (5) 查明某些手段难以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如确定各含水层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边界的性质及简单边界的位置、地下水

补给通道、强径流带位置等。 4.1.2 抽水试验分类 抽水试验主要分为单孔抽水、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和试验性开采抽水。 (1)单孔抽水试验:仅在一个试验孔中抽水,用以确定涌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关系,概略取得含水层渗透系数。 (2)多孔抽水试验:在一个主孔内抽水,在其周围设置若干个观测孔观测地下水位。通过多孔抽水试验可以求得较为确切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含水层不同方向的渗透性能及边界条件等。 (3)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在影响半径范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钻孔中同时进行的抽水试验;通过干扰抽水试验确定水位下降与总涌水量的关系,从而预测一定降深下的开采量或一定开采定额下的水位降深值,同时为确定合理的布井方案提供依据。 (4)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是模拟未来开采方案而进行的抽水试验。一般在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不很充沛或补给量不易查清,或者勘察工作量有限而又缺乏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的水

抽水试验的基本要求

抽水试验的基本要求 掌握抽水试验的目的、分类、方法及抽水试验准备工作。 4.1.1抽水试验的目的 (1)确定含水层及越流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给水度μ、弹性释水系数μ*、导压系数a、弱透水层渗透系数K'、越流系数b、越流因素B、影响半径R等。 (2)通过测定井孔涌水量及其与水位下降(降深)之间的关系,分析确定含水层的富水程度、评价井孔的出水能力。 (3)为取水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数据,如影响半径、单井出水量、单位出水量、井间干扰出水量、干扰系数等,依据降深和流量选择适宜的水泵型号。 (4)确定水位下降漏斗的形状、大小及其随时间的增长速度;直接评价水源地的可开采量。 (5)查明某些手段难以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如确定各含水层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边界的性质及简单边界的位置、地下水补给通道、强径流带位置等。 4.1.2抽水试验分类 抽水试验主要分为单孔抽水、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和试验性开采抽水。(1)单孔抽水试验:仅在一个试验孔中抽水,用以确定涌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关系,概略取得含水层渗透系数。 (2)多孔抽水试验:在一个主孔内抽水,在其周围设置若干个观测孔观测地下水位。通过多孔抽水试验可以求得较为确切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含水层不同方向的渗透性能及边界条件等。 (3)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在影响半径范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钻孔中同时进行的抽水试验;通过干扰抽水试验确定水位下降与总涌水量的关系,从而预测一定降深下的开采量或一定开采定额下的水位降深值,同时为确定合理的布井方案提供依据。 (4)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是模拟未来开采方案而进行的抽水试验。一般在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不很充沛或补给量不易查清,或者勘察工作量有限而又缺乏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的水源地,为充分暴露水文地质问题,宜进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并用钻孔实际出水量作为评价地下水可开采量的依据。 4.1.3抽水试验的方法 单孔抽水试验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一般采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在特殊条件下也可采用变流量(阶梯流量或连续降低抽水流量)抽水试验方法。抽水试验孔宜采用完整井(巨厚含水层可采用非完整井)。观测孔深应尽量与抽水孔一致。 4.1.4抽水试验准备工作 (1)除单孔抽水试验外,均应编制抽水试验设计任务书; (2)测量抽水孔及观测孔深度,如发现沉淀管内有沉砂应清洗干净; (3)做一次最大降深的试验性抽水,作为选择和分配抽水试验水位降深值的依据; (4)在正式抽水前数日对所有的抽水孔和观测孔及其附近有关水点进行水位统测,编制抽水试验前初始水位等水位线图,如果地下水位日变化很大时,还应取得典型地段抽水前的日水位动态曲线; (5)为防止抽出水的回渗,在预计抽水影响范围内的排水沟必须采取防渗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