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的栽培技术规程

毛芋头又叫“芋”或“芋艿”,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近年来北方地区的栽培逐渐增多,常作为一年生作物栽培。地上茎由叶鞘聚集而成,上端着生心型叶片,植株高约120—150厘米,因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

毛芋头喜高温多湿的环境,在13℃-15℃以上开始发芽,生长期要求20℃以上的温度,球茎在27℃-30℃时发育良好。生长初期,根系较浅,不耐干旱,种芋发根后,新生植株逐渐膨大而成为“母芋”,其后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形成新的球状茎,即鲜芋,在适宜环境下不断分蘖,而成为“子芋”、“孙芋”等。芋根为须根,但不太发达,分布在沙壤土中为24—27厘米,在生长的中后期,保持和延长叶片的寿命,可为球茎的形成提供更多的养分。毛芋头比较耐荫,不需要太强的光照,高温干旱会使叶片枯死,生长期内需要充足的水分,比较适合在潮湿地区栽培。

毛芋头食用部分为球茎,营养丰富,其中所含有的多聚糖,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制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是一种清热解毒、健脾强身的保健蔬菜。除了作为蔬菜食用外,它也是重要的杂粮作物;其肥大的叶柄和叶片,还可以做饲料。它耐贮藏和运输,可以在淡季供应蔬菜市场,也是出口的主要蔬菜之一。下面以北方地区白塔芋头的栽培为例,把无公害毛芋头的栽培技术介绍给大家。

品种介绍

我国芋头的品种资源非常丰富,如江西的牛脚乌芋头、山东的白塔芋头和广西的荔浦芋头都是很有名的品种。

牛脚乌芋头,又叫迟芋,植株高130厘米,每株有子芋20—27个,子芋多为长圆形、芽白色,单个重50—100克,含淀粉多,略带甜味,品质好,3月上旬催芽,4月中下旬定植,9—10月采收,亩产3000千克。

白塔芋头,是国内成熟较早的品种,植株高120厘米,每株有子芋15—19个,子芋多为椭圆形、芽白色,单个重50—100克,肉质细嫩软滑,淀粉含量高,品质上乘,3月上旬催芽,4月中旬定植,8月—9月采收,亩产3000千克。

荔浦芋头,以芋头大而闻名,母芋单个重达1000~1500克,植株高150厘米,每株子芋5千克以上,适宜于有机质丰富、排灌条件良好的园地栽培。3月下旬至4月初催芽,4月中下旬定植,10—11月采收,亩产4000千克。

整地和播种

栽培基地:选择无“三废”污染,水质良好,空气清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生物资源呈多样性的生产基地,土壤以pH值5.5-7.0、有机质含量1.0%-1.5%左右的壤土或砂壤较为适宜,土壤与灌溉用水、大气环境都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整地施肥:整地在秋后即可进行。秋后对土地进行冬耕,耕作深度在30厘米以上,有条件的可使用手扶拖拉机耕作,翻土量大,耕作深,效果好。通过冬耕可以提高地温,疏松并加厚活土层,有利于土壤活化。

施基肥。3月上中旬结合整地,按种植面积的大小,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土杂肥5000千克,为增强有机肥料的肥效,提高毛芋头的品质,可以在有机肥料中掺入豆饼或煮熟的黄豆,如用黄豆,先将黄豆在水中浸泡后煮熟,然后把它混合在有机肥料中,拌匀后一起施入地中。

配合土杂肥,还应施入氮、磷、钾含量各15%的三元复合肥50

千克,在肥料三要素中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较少,一般情况下,氮、磷、钾的比例为2:1:2,把复合肥均匀地洒入地中,耕作时翻土施入。

在覆膜栽培前一次性施入基肥,施入基肥后,把栽培地耙平,整好待播。

催芽:选种。催芽之前,要先选种,在贮藏的芋种中,挑选单重40克以上的健壮的子芋做种,选种时要剔除病弱的子芋。晒种。种芋从贮藏窖取出后,要先晒2—3天,晒至子芋尾部稍微有点萎缩为好,以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催芽。催芽可以有几种方法:最简易的方法是将种芋混合在含适当水分的麦秸里,放在向阳背风处催芽,温度为20—25℃,早晚用薄膜或草苫子覆盖保温,进行催芽。再一种方法是在室内催芽:在室内盘土炕或生火炉,使温度恒定在20—25℃,将种芋放置在室内的架子上进行催芽,为便于管理和节省空间,可以整袋放置,不影响出芽,一般30—40天出芽,注意待芽刚萌发时要降低温度,使温度保持在20—21℃,可促芽健壮。另外,为使发芽一致,应及时检查,挑芽分批管理。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小苗棚催芽:

建一个带土墙的小苗棚,白天利用阳光,晚上进行加温,温度一般在25

—35℃,20天左右即可出芽。小棚内的地面上先放一层秫秸,秫秸上铺一层塑料布,塑料布上铺一层干草,将芋头一层层地放置在干草上,上面盖上草苫子。小苗棚催芽易出现温度偏高现象,影响芽的质量,这是应当注意的,而且刚出芽时,也要降低棚内温度,控制在20—21℃,使芽健壮。农民朋友应根据自己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催芽方法。

播种:播种采用经过催芽的种芋。大田种植,北方地区一般在3月底4月初为宜,5厘米地温稳定超过12℃以上时即可播种。

催芽的种芋按大小分级,分期播种。播种时一般采用双垄密植、地膜覆盖栽培的方法,这种栽培方法可使植株密度大、成熟期早、亩产量高。

栽种前可在畦间撒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每亩30—50千克,覆土后在畦上栽种即可。一般亩栽3800—4200株,开穴浇水播种,穴深10—12厘米,播种时按“品”字形栽植,播种后即在穴内撒施有机肥,每穴约0.1千克,然后覆土7—8厘米,按行距1.2米起垄,垄面行间隔30厘米,株距25—27厘米,覆土后在垄面上喷洒除草剂70%乙草胺,每亩用量为400—500毫升,兑水70—90千克。最后覆盖地膜,覆盖地膜时要将两侧用土压实。

覆膜栽培可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并促进早熟和提高产量,还可以在生长期里免去培土这一环节,省工省力。

田间管理

放苗:地膜覆盖栽培播种后30天后开始出苗。出苗后应及时放苗,如不及时放苗,就会出现高温灼伤,使苗坏死。放苗方法是在出苗处将地膜撕开一个小口,把苗引出来,然后在苗的周围用湿土盖严,压住地膜,防止水分散失。

肥水管理:毛芋头是喜水作物,耐湿性强,忌干旱,在生长期间,尤其是生长旺盛时期,需肥水量大,必须适时追肥浇水。

施肥:一般在长出5—6片叶时,子芋开始出现,这时每亩应施碳酸氢铵速效氮肥40—50千克,钾钙复合肥40—50千克,促进子芋生长;长到8—10片叶时,子芋上叶片露出地面,长出蘖芽,这时子芋开始膨大,应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追施碳酸氢铵50—60千克,钾钙复合肥50—60千克,施肥时将肥料撒在垄间的沟里,随浇水施入。

浇水:在幼苗期,土壤含水量不宜过高,只要保持湿润即可,有利于根和幼苗生长,这时水量过大会影响发芽,引起烂种。5月底,进入发棵期,6月上中旬至8月份,是结芋膨大期,这个期间光热充足,是植株生长的旺盛时期,需水量大,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始终在湿润状态,土壤持水量以70—75%为宜。砂性土壤浇水时,浇半沟水为好,不能漫过毛芋头的生长位置以上。浇水适合在早晚进行。浇水时应注意小水灌注,防止大水漫灌。浇水后还注意及时松土,除去田间的杂草,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割芽:覆膜栽培法不用培土,但需要割除蘖芽。当子芋开始膨大时,会长出蘖芽,蘖芽分布在主茎的周围,象初期的芽苗。对这些新

长出的蘖芽,要适时割掉。一般是等它长到两叶一心时割除,如果割的太早,割不完全,割的太晚,就会消耗养分,不利于芋头膨大。

病虫害防治

病害:毛芋头生长期主要病害有软腐病、芋疫病、叶斑病等,这些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使叶片出现黄褐色或褐色斑点,圆形,并逐渐向四周扩展形成病斑,并在轮纹上产生白色稀薄的霉状物,严重时会危害叶柄和根部,使叶柄变黄或凋萎,根和球茎腐烂。对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防治:(1)实行1-2年的轮作制,播种前,用农用链霉素对土壤进行消毒。(2)从无病田留种,选用抗耐病良种,采用以有机肥为主的平衡施肥技术,增强植株抗病力;第三种方法是药剂防治:对病株以农用链霉素药剂进行喷雾,严重时可用链霉素药剂浇灌根部,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也可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7—10天喷一次,共喷施2—3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虫害:芋头在整个生长期内,虫害发生率较低,所发生的虫害主要是芋螨、红蜘蛛等。如发生虫害,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防治,如阿维菌素、阿维白螨锐等较为安全的药剂。

在植株长至2—3个月时,可用纯品阿维菌素8000—9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喷雾1—2次,每次间隔20—30天,或用45%阿维白螨锐3000—4000倍液喷雾,每次间隔15—20天,这些药物的使用次数全年限制在2-3次以内,而且最后一次用药时间必须在7月中旬以前,保障用药到收获的间隔期在15天以上,以确保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