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8和9认识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8和9认识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8和9认识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8和9认识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8和9认识说课稿

[编辑推荐]根据广大考生的需求,xx小升初频道现整理了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说课稿,欢迎大家进行!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说课稿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学生分析

班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6和7的认识时,我就尝试让学生课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6和7,并制成剪贴图。没想到学生的信息量还挺大,制成的剪贴图也很生动、活泼。但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有些模糊。

教学目标

1.体会8和9的基数的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利用南昌正在创建花园城市这一人人皆知的事实,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

和9的认识,激发学生爱美、爱家乡的感情。

【从南昌创建花园城市这个话题切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和培养学生对城市环保的责任感。】

二、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8和9的物体有:

(1)校园两旁有8棵树。

(2)花坛里有8朵花。

(3)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4)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5)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6)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 8 和 9 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按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一个记号。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伴们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展评。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并自由交流、评议。

【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感受8和9的数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数感,同时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3.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三、教学8和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互问互答。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快速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地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 8 8 9 7 9 8 7 9 8 9 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五、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1.做改编题(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练习纸)。

左数第8盆开了( )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 )盆。

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

给从左数的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

【教材提供的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而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感受有些模糊,所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了些调整,设计了将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揉合在一起的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弄清8和9的序数含义,又将它与基数含义区分开来,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2.把做好了的练习放到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作业的学生,教师

给予鼓励。

六、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要求学生把调查实践作业和课堂上得到的奖励,课后收录到成长记录袋里。) 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沿着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这条思路展示的纵线结构是:联系生活,谈话引入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教学主题画,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作业,用8或9个学具摆图形) 教学8和9的顺序(利用计数教具教学8和9的顺序,利用直尺图整体认(识0~9的顺序) 教学比较7、8、9的大小(利用点子图比大小,看数比大小,用关系符号写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8和9的含义(做改编题,评价学生练习)。这样的教学思路比较好地保证了学生对8和9的认识沿着一条由浅入深的通道缓缓前迸,每跨一步都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如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时,学生通过收集生活中的数 8 和 9 的实践活动,对8和9的基数含义就有了一个难以忘却的记忆,它将久久地储存在大脑中。

二、注意创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情境,让学生有成功感。

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课前收集如下信息: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和9的?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了课外,使每一位学生在收集有关8和9的信息活动中,真真切切地领会了8和9的基数含义,感知了8和9的符号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又将学生收集的信息在全班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三、注意提出推理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本节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问题,如,当学生数出3张点子图上的点子数是7、8、9时,教师马上提问:怎样数,能很快得出卡片上的点子数? 又如,比较7、8、9中任何两个数大小时,教师提问:从这3个数中选出两个,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你能选出几组? 这样的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推理。

以上就是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说课稿全部内容供学生参考,请认真阅读!!

同类热门: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买文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位置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0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在认 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 教学难点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关键初步理解0的含义 二、说教法说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情景来 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我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总是及 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 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教学的再创造。 学法可归纳为 ㈠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㈡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说学情简析 我们教学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于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5各数而且都是用数的方法来认识的。

同时一年级的孩子对0的认识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对0表示没有也有一些直接 感受但对0表示起点的感知很少并且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定要结合 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给予他们充分的足够的感受、体验的时间和机会。 四、说教学程序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创设童话情景、生活情景、游戏情景三方面营造良好的学 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数学学习不再是单调的数字. 一、创设童话小兔采蘑菇的故事。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小兔采蘑菇”的故事学生们激情投 入。 1从“小兔采蘑菇”的故事中他们初步感知到0的存在他们也明白到有的学生还联系到学习上 如果学习不专心也会什么知识也学不到了。 2猜一猜中逐步领会0表示一个也没有的意义。 二、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 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富有情趣、灵活多样要富 有挑战性。根据这些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例如巩固练习 第2题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游戏中尝到学习 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全结评价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体会这样让学生参与本 节课的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 悦更激发学生数学的热情。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1、《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开学到现在,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在数学学科上,他们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在新授知识的引入中,我采用的是在“拍手数数”,要求是“老师拍了几下,请你用嘴巴默默数一数”。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拍手时候,学生竖起耳朵,真的是没一点其它的声音,完全的投入到了课堂活动中去。我觉得这个环节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好的引入可以把学生的心拉到课堂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习,就会让老师和同学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是很仔细,甚至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和学生一共拿了8个工具”,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他把细小的环节也观察到了。8、9的认识的编排与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但是要求更高了,主题图上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了,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所以数的时候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第二个活动是听“听数字拍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静静的听,争着当“顺风耳”,课堂学习氛围非常得好。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在这方面我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只注意游戏的乐趣和学生的参与度,而更应注重游戏本身的知识教育性。比如在有学生拍错手时应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数错,从学生反馈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2、《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在编排上和前面的“6和7的认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图形的拼组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图形的拼组》 一、教材分析 《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纪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转化 教具学具准备: 2张长方形的纸、1把剪刀、1张正方形的纸、1根小木棍、1颗针.20根小棒 教学目的: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一开学,五年级的所有老师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针对一些班级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等现状,老师们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老师更是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争取向40分钟要效率。同时有针对性的利用课后时间给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补课,这方面戴爱新老师、王友珍老师做的尤其到位。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

系.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现在马上要进入二年级了,还有学生用数手指头的方法做题,但是我从来没有轻视他们,而且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二、教法学法 举例法、实验法、讲解法。 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两条较长的边和两条较短的边,它们的位置都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引入 老师喜欢敢想敢说敢做的同学(敢想:动脑筋想问题;敢说: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发言,善于发言;敢做:敢于尝试别人没有过的做法或方法解决问题),什么是敢想敢做?是什么时候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么?当然不是

一年级数学《左右》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左右》说课稿 魏桂香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位置”第三课时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在认识“左右”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5、教学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 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 1、首先,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的两只手,一只是左手,另一只是右手,初步感知了左与右,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加深对左边和右边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既感到亲切而又不觉得枯燥,乐与参与学习。 3、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左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并且体验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学法 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找、做、摆、看、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 1、说。是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8和9的认识 教学内容: P53-P54的内容及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数8、9个物体数量的实践活动,认识8、9,会写8、9. 2. 知道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3. 能准确区分8个、9个和第8个、第9个,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4. 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区分基数和序数并能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数数(拍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拍着手,从0数到7;倒过来从7数到0. 2. 比较大小(用手势表示):7 5 4 6 3 3 二、合作探索 1. 数数. 同学们学得真棒!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校园里去找数.看,校园里有什么? (1)同桌说. (2)全班汇报.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课件演示) 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课件演示) 教师小结:同学们数得真好!你们是怎么数的?(我们数数应像同学们刚才那样,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 2. 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数了8棵树、8朵花、8个字、8个同学,老师现在摆8个圆点,用几来表示?你们能摆出跟图上同样多的小棒吗?继续演示9个圆点,用几来表示?你能摆出和图上同样多的小棒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8和9的认识” 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 3. 指导阅读,德育渗透:瞧!小朋友为了校园更美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做个爱劳动、爱集体的好孩子.而作为绿色学校的学生,我们应该自觉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爱护好身边的一草一木,把学校建设得更美好. 4. 生活中的8和9:生活中,我们数到数量是8的事物就可以用8来表示,数到数量是9的事物就可以用9来表示,你能从身边找到数量是8或9的事物,说一句话吗? 5. 拨计数器:认识8和9的产生 刚才我们在校园里和身边找到了许多的8和9,你知道8是怎样来的吗?7添上1就是8.(学生边说,老师边拨珠:先拨7个珠,再拨1个).那8个再拨上1个是几? 6. 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1)尝试学习数的顺序:8和9排在哪里呢? ①尝试填空:出示尺子图,括号里填几?尝试说一说.填完以后顺数一次,倒数一次. ②尝试提问:让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尝试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间互问互答.例:8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8排在几的前面?7排在几的后面?7和8的中间是几? (2)尝试比较数的大小. a.尝试比较7、8、9的大小. 课件出示:7个桃子、8个梨、9个菠萝,分别用几表示?尝试填写书本. b.手势汇报,说说你们怎么这么快比较出来的? c.还可以有别的填法. 7. 序数 (1)带读题目. (2)理解题目:8只是什么意思?是从哪里数?第9只是什么意思?从哪里数? (3)涂色. (4)小结:要定方向;几只是一些,第几只是一只. 8. 教写8和9 9. 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 三、应用拓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数学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册第一课的内容——"数一数".我们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大多数儿童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甚至会写,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必有1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但是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 《课标》提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本节课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起始课。主题图是一幅乡村小学开学时的情景,表面看起来好像跟数学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通过观察发现,所看到的一切只有通过数才能描述清楚,而且要经过组织才能汇报得井然有序。这正是培养学生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淡处创造精彩的数学素养的开始。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

会数数的方法,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数数的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用较为简捷明了的数学语言来汇报所看到的物体的数量。 二、教法和学法 很显然,在教法和学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手操作学习。"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三、教学过程 1、谈话交流,自然过渡。 轻松的谈话交流是拉进师生较好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本节课开

最新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

最新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 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你知道说课稿怎么写么?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最新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 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中非常注重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结合问题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经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材解读: 一年级数学实验教材第58页的“用数学”是学生学习了6、7加减法“用数学”以及8、9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喜欢的事物设计了“用数学”的情景。教材用同一幅情景反映几个不同的数

学问题,并巧妙的构成了一幅生机昂然的自然风景画,这更加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美丽的大自然、可爱的小动物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等人文教育。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解决过这样的数学问题,他们对这样的内容已不陌生,也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材、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节课的教学力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动画展示、激发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第58页的内容制成动画,把静态的画面动态化,这样既直观形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使学生处于兴奋中。并能根据学生所选的研究对象随时放大课件内容,以有利于学生观察。 (二)、改变呈现方式,激活学生思维 20XX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这部分内容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要在生活中运用,这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为了能给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是学生们大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面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操作演示,是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这个符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②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 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教学重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5、教学难点: 能从不同计算方法中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 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演示法、小组研 讨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 三、说学法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 不尽。”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节 课我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 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卡片以及圆形卡片摆在桌面上后,分成两堆。引导学生复习1~5以内数的组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为下面的加法算式中得数的得出起到铺垫作用,从而完成新课的导入。 2、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分三个步骤进行。

人教版小学数学《8和9的认识》

“8 和 9 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 和 9 的认识”。 【课标要求】1. 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 内数(8 和9)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 置;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 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2.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 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材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 0—7 各数,在学习数的认识上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基础和经 验基础。本节课将继续学习 8 和 9 两数的认识,对数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序数含义、写数 字进行训练。本节课的学习将为下节课学习数的组成、运算做知识准备,继续为认识数 字 10、认识 11—20 各数做学习经验的贮备。 主题图:教材安排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主题,其意就是让孩子通过数途中的事 物认识 8 和 9 的基数意义,初步感受8 和 9 之间的联系。同时联系现实生活,渗透环保教育。 图中花坛两边的树、花坛中的花、黑板上的字数量是8 的物体,学生和老师的人数、花 盆和蝴蝶的数量,让学生形成9 的数量。 接下来摆学具的安排,先摆8 个学具,再摆9 个,加深学生对8 和 9 的关系的认识。再 通过计数器、直尺图以及点子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7、 8、 9 之间的大小关系,体会数的顺序。 为了区分8 和 9 的序数和基数意义,教材安排了12 生肖中前9 个小动物,在原有知识基 础上通过圈画,继续建立序数和基数的意识。最后安排了8 和 9 的书写,通过书写示范,使 学生弄清8 和 9 的写法,利用描虚线巩固数字的写法,最后放手让孩子利用空格自己书写。 【学情分析】第三单元已经学习了1— 5 各数的认识,本节课前还学习了 6 和 7 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认识数上已经积累了充足的知识经验和活动经验,所以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有 一定的观察能力,基本可以准确的找到主题图中关于数字8 和 9 的事物,也能正确的比较7、8、9 的大小。容易出错的可能会出现在区分序数和基数上,针对这一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采取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示范提问、同桌互相提问的方式巩固知识,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 学习中解决问题,攻克难点。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字的过程,掌握数数的方法,观察发现7、8、9 之间的大小关系,区分8 和 9 的序数和基数的意义。 2.参与看一看、数一数、画一画、拨一拨、找一找、比一比的数学活动,建立数感、渗

一年级数学:《8和9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数学:《8和9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重点:比较0~9各数的大小,写好数字8和9.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区分8和9的基数和序数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学具盒、尺子、彩笔. 2.主题图、点子图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王国里的故事.今天,数字王国里非常热闹,数字娃娃们在做游戏呢?数字娃娃0觉得自己太胖了,他想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结果,它变成了几?(8) 数字娃娃6看见了直笑,于是对它说:你怎么变成8了呀?要减肥得多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将数字6倒过来),数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小朋友,你们看看6变成了几?(9) 那我们今天就来和8、9交朋友.(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图(出示) 师: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悄悄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 师:你从这幅校园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字信息? 主题图为师生提供的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师小结:8棵小树,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 师: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 2.寻找身边的数 师:在校园里,我们探索了8和9所表示的物体数量.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身边数量是8或9的物体. 师: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8和9来表示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教室里有9盏日光灯,有8块窗帘,8扇窗户…… 3.动手摆一摆 (1)拿出8根小棒,同桌互相数一数 (2)师:如果要拿出9根,还要拿出几根小棒就是9?(1根)生再拿一根 (3)用9根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三、教学8,9的顺序及大小 1.8,9的顺序 出示直尺图 ( ) 1 2 ( ) 4 5 ( ) 7 ( ) 9 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 先填写,再顺读,倒读. 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回答问题 8排在谁的前面?9排在谁的后面?7的后面是谁?7和9的中间是多少? 师小结: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从一幅直尺图上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为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鼓掌! 2.做一做(54页) 师:出示点子图.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各数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各数的认识》 其次,为学生演示了点阵的划分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规律,并列出算式,让他们体会到点阵研究数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并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完成练习,最后为学生呈现了生活中的点阵。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要学会尊敬爷爷奶奶。你可以犯错,但不能老犯同样的错。期待着你能爱新学校新老师,和同学们搞好关系。认真听课,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多锻炼身体。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他是班长,但是他的学习不是班上最好的,因为他有个坏毛病粗心大意,每次考试和做作业,好多题本来是会做的,由于粗心不能得满分或优。他还有一个毛病-----性子急,遇事不能冷静总是急得掉眼泪,或者急得耍脾气。不过现在他已经下定决心该掉这两个坏毛病。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学生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因为每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实际上是教师导、学生演“戏”的演出效果如何的体现。课堂教学不仅在于老师的导,还在于学生的学。学生通过读书,理解了潮来前江面的平静,体会到“人山人海”观潮的热闹场面和人们期盼的心情。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范文三篇精选

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范文三篇精选 (一)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与上一节课学习的连加、连减相同,加减混合也是由两个计算步骤构成的一个连续的计算过程,但不同的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既要记住第一步计算结果,又要在第二步计算时应对跟第一步不同的运算方法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过程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另一方面,教材有意地呈现了对比性很强的两组情境图帮助学生学习,情境图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能直观地展示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算理,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巧妙地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但教材是组合型的情境图出现的,学生对图中原来物体的个数很难理解,所以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看这种组合型的情境图也是本节课教学的另一重难点。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加法先入为主,所以学生会形成思维定势,错误地认为加减混合应该要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因此改正学生的这一思维定势,正确地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算式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借助多媒体,运用直观教学、启发谈话、讨论研究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用眼看、动脑想、开口说,使主动性、积极性得 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过程

小学一年级数学:“8和9的认识”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8和9的认识”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lesson plan of "Knowledge of 8 and 9"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8和9的认识”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是孙老师第一次和大家上课,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尤其是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这么干净美丽的校园,老师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我知道,优美的环境离不开我们学校每位老师和同学的辛勤劳动,看,这是小精灵聪聪为大家拍下的一个劳动场面,仔细观察,图上有几个小朋友? 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 (一)观察图画,建立数感 1、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8来表示? 2、又来了一位老师,一共多少人? 3、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9来表示? 正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小树更绿了,鲜花更美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更加干净漂亮了,对吗? 4、大家看,小树、鲜花以及小朋友的人数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蝴蝶、花盆以及一共的人数都用哪个数字表示?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8和9的知识。(板书:8和9的认识) (二)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你已经知道了关于8和9的哪些知识? 2、在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这两个数字? 3、你能说一句话,里面用上数字8或者数字9吗? 再说给同位听一听。 (三)用小棒设计美丽的图案,体验基数8和9的含义。 1、请你数出8根小棒,拿在手中感觉一下有多少。 2、用这些小棒你能摆出美丽的图案吗?摆完之后同位欣赏。 3、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过来展览一下? 4、再添上一根,现在是几根小棒?用这9根小棒你能不能摆出更美的图案? 5、老师也摆出一些图案,想不想欣赏一下?(电脑出示) (四)教学8和9的大小。 1、看来,只要认真动脑,大胆想象,用几根简单的小棒也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其实,不仅是小棒,用其它物品也能摆出美丽的图案,大家看,这是老师用圆片摆成的鲜花,数一数,用了几个?(电脑出示花形图案) 2、再添上一个呢?(电脑演示添加圆片的过程) 3、观察这两幅画面,你知道了什么?(电脑并列出示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数的组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数数数的组成》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这几部分内容。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对20以内各数有初步的认识,本学期将数的范围扩展到100以内,100以内数的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数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包括课本31页的主题图,32页、33页的例1例3,以及33页下面的做一做。其中31页的草原牧羊图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体会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例1是数100以内各数,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100,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和百。例2是为了突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而设计的。例3是通过让学生摆放35根小棒的过程,使学生领会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 这部分内容选取的素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但品种多样,而且是师生比较容易找到的实物。学生应用这些实物作为学习数这个概念的载体,使之变得容易理解。另外,为了使学生掌握数这个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就掌握了这些概念。本节课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建立100的数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学难点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二、学情分析: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比一比说一说》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学科 《比一比说一说》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3页的内容。《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 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较打下基础。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 二、教法学法 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 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 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 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基于以上的知识,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制 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比较,使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会用“多一些、多 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培养学 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 关系,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语言 正确地进行描述。 五、学情分析

班上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在上一课时已经对100以 内数的大小进行了比较,学生能有多种方法判断数的大小,本节课是上一课时 的延伸,让学生用已有的比较经验来描述数与数之间“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大小关系。 六、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播放小动物玩跷跷板的故事。 提出问题:为什么小松鼠和胖胖猪玩不了跷跷板呢? 师:轻重是比出来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进行比较。在数学上我们会经常比较 什么呢? 二、在操作中认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1.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说一说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一比说一说)2.在操作中初步直观感知“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1)出示三个小杯子和小棒,与学生一起进行活动。 教师拿出几捆小棒放入杯子中,再请两位学生拿出比老师拿的多一些的小棒放 入另一个杯子中,再让另一个拿出比老师多得多的小棒,放入第三个杯子中。 观察比较,并将两位同学拿的小棒的个数都和老师的小棒的个数比一比,说说 你比较的结果。 引导发现,多的程度一样吗?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多的程度不同,表达的词语也不同,一个比老师的多一些,一个比老师的多得多。(板书:多一些、多得多) 指导学生先拿出50个小棒,在放另一堆小棒,要求另一堆比50个小棒少一些。最后放第三堆小圆片,要求第三堆小棒比50个小棒少得多。(学生按要求拿 圆片,摆好后可以调整。) 引导发现,少得程度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二课时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在认识“左右”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5、教学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 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 1、首先,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的两只手,一只是左手,另一只是右手,初步感知了左与右,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加深对左边和右边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既感到亲切而又不觉得枯燥,乐与参与学习。 3、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左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并且体验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学法 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找、做、摆、看、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 1、说。是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 2、找。是找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这是对左右的进一步了解。 3、做。这是听口令做动手的小游戏。除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区别左与右。 4、摆。通过摆学具,使学生把对左右的认识变成得心应手的知识。 5、看。这是让学生观察由于他们的转动,右边事物的不同,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6、练。达到巩固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淘气和笑笑他们平时可喜欢玩游戏了,你们喜欢吗?喜欢的请举手。你知道你举的是哪一只手吗?(右手)那么另一只手就是(左手)。 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对新朋友:左右(板书)

一年级上册数学8和9认识教案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科《8和9的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者: 2015 年 10 月 23日(第九周第 1节)上课班级:一2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教材第53——5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 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力目标:、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 序数含义。 3、情感目标: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8和9的写法。 2、难点: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 教具准备:课件,圆片,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出示主题图。 师:老师用数字组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把他们都找 出来吗? 学生找数字,教师操作把这些数字拉下来摆端正。 师:大家找得真好,说明我们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看这些淘气的数字,哪些 数字你还不太了解呢? 对了,今天我们就学习:8和9的认识(板书)。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质疑。

师:你想了解哪些关于8和9的知识呢? 学生各抒己见。 2、到生活中寻找8和9。 课件展示:学校花坛一角师生共同整理花坛的场面,最后定格出现主题图。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已有的知识一同去花坛走一走,数一数,看看你有什么好的发现。 学生活动、汇报、交流。 生1:花坛的两边有8棵松树。 生2:花坛里有8朵美丽的花。 生3:黑板上写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生4:有9只蝴蝶在花丛中飞。 生5:黑板的前面摆放着9盆花。 生6: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共9个人整理花坛。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图中树、花朵、大字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图中的盆花、蝴蝶、人物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 3、动手摆8和9。 师:现在就请你从学具盒里选出你喜欢的学具,边选边数,把它放在文具盒下面,(学生活动:摆学具、互数学具)一边摆一边想,摆完几摆8,把8摆完摆几。 4、说说生活中的8和9。 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近,比如说《动漫世界》8点开始,螃蟹有8条腿……学生畅所欲言:我家门排号是9号,我有9本故事书…… 小结: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们平时要注意留心观察,让这些有趣的数字小伙伴走进你的生活。 5、教学数序。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说课稿模板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说课稿模板三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年龄的特征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说课稿模板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利用竖式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今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笔算的基础。 教材呈现的例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将小棒或计数器抽象成竖式的经验,那么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困难在于理解进位加法竖式计算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以及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且学生特别容易忘记写进位“1”。 三、说目标。 1.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棒和计数器,交流各种方法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竖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并能用竖式正确的进行计算,正确率达到80%以上。 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并交流学习成果,培养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进位加法竖式中“满十进一”的算理和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2.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四、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创设一个班级图书角的情境,出示主题图。故事书、科技书、连环画分别有23本、11本、18本。让学生说一说在图中看到了什么,由此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算式。这样设计,一题多用,既复习了旧知,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环节二:主动探究,引入新知。 在*环节所列算式当中,23+18这一算式是学生没接触过的。由此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小棒和计数器自主探究,思考多种计算方法(预设会出现摆小棒、拨计数器、列竖式这三种方法),组员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算法并探讨各种算法之间的联系,*后汇报交流成果。 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单根小棒够了十根该怎么办?计数器个位上的珠子拨到十个以后该怎么办?竖式计算时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后该怎么办? 这就直观的反映出在竖式计算当中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并且借助学具为竖式中的进位小“1”找到了表象支撑,有助于对算理的理解。 环节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五、说特色 1.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四能”,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把直观模型、动手操作与竖式计算紧密结合起来,借助几何直观理解抽象的算理。 一、教材理解 对于教材,我们是这样理解的:“5以内的减法”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将减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减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用减法计算,并计算出结果。例题和“做一做”是与加法相对应的减法计算,“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在发现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