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的润滑及滚筒中轴承座的安装和拆卸

滚筒的润滑及滚筒中轴承座的安装和拆卸
滚筒的润滑及滚筒中轴承座的安装和拆卸

滚筒的润滑及滚筒中轴承座的安装和拆卸

滚筒作为输送机的重要部件,其安全运转关系到整机的正常运行。轴承是滚筒中最易磨损的部件,因而掌握轴承润滑的知识将有效提高滚筒的性能及寿命;同时在现场使用中,滚筒的部件因故障等原因,时常需要现场拆装,掌握滚筒的安装和拆卸等知识尤为重要。本文就是针对以上众多现场问题,总结了多位安装师傅的经验,查阅多本相关书籍,提炼成文,希望对滚筒的现场使用有所帮助。

滚筒作为输送机的重要部件,其安全运转关系到整机的正常运行。本文介绍了滚筒的润滑及滚筒中轴承座的安装和拆卸,希望对滚筒的现场使用有所帮助。

1、滚筒的润滑

轴承是滚筒中最易磨损的部件,滚筒的润滑也就是对轴承的润滑。为使轴承正常运转,避免辊道与滚动体表面直接接触,减少轴承内部的摩擦和磨损,提高轴承性能和寿命,必须定期对轴承进行润滑。

润滑油采用脂润滑,润滑脂牌号为锂基润滑脂。滚筒在厂内安装,安装时已在轴承盒轴承座内安装要求加满润滑油,到现场安装使用后还要对滚筒轴承座进行定期润滑。

(1)润滑方式

轴承润滑方式一般采用油枪加油和集中润滑装置。

油枪加油方式借助油枪将润滑脂注到轴承座里。

集中润滑装置采用手动或电动油脂泵,定时定量补给。集中润滑装置应定期检查配管有无破损、松动、堵塞,确认分配阀指示棒的动作,定期对配管上的过滤器进行清洗。检查润滑装置贮罐内的油面高度,在油面将至下限前应及时补充油脂。

(2)润滑的油脂量

对于新的或更换的轴承而言,在正常的情况下,轴承的空间应完全填满新脂,而轴承座的空间填入量应为其空间的2/3。

(3)定期再润滑

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滚筒中轴承需要补充润滑脂,间隔大约为半个月,视现场实际运行情况而定。

补充润滑脂有以下作用:对轴承进行润滑,对于轴起到保护作用;使轴及轴承座中部件进行冷却;对轴承座起到清洗作用。

具体润滑方法:用油枪对准注油口,多余的油脂从溢油口排出;若轴承座没有溢油口,也可以从侧面的油封排出。

2、滚筒中轴承座的拆卸

现场使用中一旦出现断轴、轴承或轴承座损坏时应立即停机,将损坏滚筒拆下并维修,以避免因输送带打滑造成的物料积堵,影响输送机的安全运行。下面介绍整体轴承座的拆卸方法:拆卸掉螺栓,将闷盖和纸垫拆卸掉离开轴,将轴承座拆卸掉离开轴。

3、滚筒中轴承座的安装

拆除滚筒进行维修和更换后,需要重新安装轴承座,下面介绍整体轴承座的安装方法:首先检查安装轴承座的所有零件。按图检查所有零件是否合格,不合格的零件需要全部更换,确定零件全部合格方可准备进行安装。清洗轴承座安装所有的全部零件。装配中大型轴承时一般采用热装的方法,热装有油浴加热和电磁感应加热。

油浴加热注意事项如下:不允许将轴承加热至120℃以上。为使轴承不直接接触油槽底部,最好考虑将轴承放在金属网台上,或将轴承吊起来。将轴承加热到比所需要温度20℃~30℃,以便操作中不致发生内圈变凉,难于安装。安装后,轴承冷却下来,宽度方向也收缩,所以要用紧定螺母,或其他适宜的方法,使之紧固,以防内圈与内密封环之间产生缝隙。

感应加热装置,内装励磁线圈,通电后,由于电磁感应作用,电流传到被加热体(轴承),由轴承自身的抗阻产生发热。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不用火、油均匀地加热。感应加热方法,热装轴承的作业效率高,清洁。

4、胀套的拆装

(1)胀套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结合件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标准公差表。

结合表面必须清洁、无污物、无腐蚀和无损伤。

在清洗后的胀套结合面上均匀涂一层薄润滑油(不含二硫化钼添加剂)

(2)胀套的安装

把被联结件推移到轴上,使其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置。

将拧松螺钉的胀套平滑装入联结孔处,要防止结合件的倾斜,在结合件的法兰的螺栓沿圆周均布,将内套、外套顶开。然后将胀套放到设计位置的毂孔中,使用测力扳手拧紧螺栓。

(3)拧紧胀套螺钉的方法

使用扭矩扳手,拧紧的次序以开缝处为界,按对角、交叉的原则均匀地拧紧。螺钉的拧紧力矩Ma值按技术参数中的规定,并按下列步骤拧紧:以1/3Ma值拧紧;以1/2Ma值拧紧;以Ma值拧紧;以Ma 值检查全部螺钉。

(4)胀套的拆卸

拆卸时先逐级对角松开全部螺钉,但不要将螺钉全部拧出。

利用拆卸螺孔,旋入相应螺栓,或顶、或拉,然后在拆卸的螺孔内交叉地拧入螺栓顶松胀套。

(5)防护

安装完毕后,在胀套外漏端面及螺钉头部涂上一层防锈油脂。

在露天作业或工作在较差环境的机器,应定期在外漏的胀套端面上涂防锈油脂。

输送机的安全运行离不开每个部件的正常运转。在滚筒的日常维护上做到及时润滑、及时保养,防患于未然;出现事故,提出修理和改进措施,为用户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轧辊轴承座拆卸装置设计与分析毕业设计

轧辊轴承座拆卸装置设计与分析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1) 1.1轧机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 1.1.1轧机技术国外发展 (1) 1.1.2国内轧钢技术的发展 (3) 1.2轴承座拆卸技术 (3) 1.2.1传统轴承座拆卸技术 (4) 1.2.2国际上采用的轴承座拆卸技术 (4) 1.3本文的研究 (4) 1.4本章小结 (5) 2轴承座拆卸装置工作原理和参数计算 (6) 2.1轴承座拆卸装置工作原理 (6) 2.2轴承座参数的计算 (7) 2.3小车装置及升降平台参数计算 (7) 2.3.1小车车轮的选择 (7) 2.3.2车轮疲劳强度计算 (7) 2.3.3液压缸的选择 (8) 2.4大车装置参数计算 (10) 2.4.1大车装置车轮的选择 (10) 2.4.2大车装置车轮的校核 (10) 2.4.3电动机的选择 (10) 2.4.4减速器的选择 (11) 2.5本章小结 (12) 3拆卸装置结构设计与制造 (13) 3.1拆卸车整体结构设计 (13) 3.2小车装置设计与制造 (13) 3.2.1小车装置结构设计 (13) 3.2.2小车装置制造方式选择 (14) 3.3大车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和制造 (15) 3.3.1大车驱动方案设计 (15) 3.3.2大车装置传动方案的设计 (16) 3.3.3大车车架制造方式的选择 (16) 3.3.4大车装置整体设计 (17) 3.4本章小结 (17) 4拆卸装置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 (19) 4.1拆卸装置结构模型 (19) 4.1.1大车装置的三维建模 (19) 4.1.2小车装置的三维建模 (21)

滚动轴承的安装和拆卸

滚动轴承的安装和拆卸: 1 轴承的安装 1.1 安装前的准备 1.2 圆柱孔轴承的安装 1.3 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1.4 轴承的游隙调整 2 轴承的拆卸 轴承是精密机械零件,其安装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因此,轴承的安装和拆卸应严格地按规程进行,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工具。 1 轴承的安装 1.1 安装前的准备 轴承的安装要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安装之前应准备好所有的部件,工具及设备。并确定好各相关零件的安装顺序。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 在安装准备工作没有完成前,不要拆开轴承的包装,以免污染。 1.2 圆柱孔轴承的安装 (1)压入法对于圆柱形内孔且又必须与配合件过盈配合的小型轴承,可用机械的或液压的方法将轴承压装到轴上或壳体中,如图1-35所示。安装压力应直接施加于过盈配合的轴承套圈端面上,不允许施加于非过盈配合套圈通过滚动体来传递压力,否则会在轴承工作表面上造成压伤,导致轴承很快地损坏。 若轴承套圈与轴及外壳孔都是过盈配合,装配时轴承内,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壳体内,此时,装配环的形状应能同时压紧轴承内,外圈的端面,如图1-36所示。

可分离型的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球轴承等,可以将内(轴)圈,外(座)圈分别安装到轴和壳体上。将已安装内圈的轴放入已装好外圈的轴承壳体中时应特别小心,必须保证对中。 (2)加热法或冷却法当轴承尺寸较大或过盈量较大时,所需安装力会显著增大,因此,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来安装。轴承套圈与轴或壳体之间安装所需温差取决于过盈量和轴承尺寸,一般采用油浴加热或感应加热器加热方法。 较为适宜的加热温度范围为80∽100oC ,最高不能超过120oC。 所装轴承冷却后,宽度方向将收缩,因此要用螺母或其他适当的方法使之紧固,以防止套圈端面与轴肩之间产生间隙。 1.3 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滚动轴承的安装与拆卸检修工艺

滚动轴承的安装与拆卸检修工艺 (一)、安装前的检查与清洗; 1、仔细检查轴、孔装配段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图纸规定。在检查尺寸时,必须用量具测量,不允许用轴承试装。 2、查看滚动轴承上的代号是否与实际要求的相符合。 3、清洗轴承。对于未开封的新轴承,轴承表面所涂的保护油为清油时,可不必清洗,但对于保存时间过长或保护油为油脂类时,则必须清洗。清洗的方法是:可将轴承放在常温清洗剂中清洗;也可将轴承浸入80~90℃的热轻质油中使油脂溶解,再用清洗剂清洗。清洗的重点是内、外圈的滚道,滚动体、保持架间的空隙。清洗时可以用毛刷刷洗,但不要把刷毛遗留在轴承内。清洗后用无绒毛布将轴承擦干,涂上润滑油,暂时不用时应包封。 (二)、滚动轴承安装; 1、常温下安装 一般小型设备所用的滚动轴承均可在常温下安装。为了防止损坏轴承,应根据装配结构和安装设备条件,采用正确的安装方法。图(a)和图(b)为安装轴承的正确方法与错误作法。 (1)应尽可能地采取压力机压装,因压力机的工作台与压力头中心的垂直度精确,能保证装配质量。在条件不具备时,允许用手锤和套筒进行安装,但锤击点必须正对套管中心,如图;

(2)在往轴上装配轴承内圈时,作用力只允许平行的作用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在安装轴承外圈时,作用力只允许作用在轴承外圈端面上。 (3)安装前,必须将轴、轴承孔及安装工具清洗干净,并在轴、轴承孔的装配段上抹上清洁的机油。如果装配段不清洁,在安装时会将轴颈拉伤。 2、加热安装 当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有较大的过盈值时,或大型轴承的安装以及不能用压力装配的精密轴承,都应采用加热安装。 加热的方法一般采用热油加热,加热时先将轴承浸在油桶中,使轴承与油同时达到所需的温度(不许超过120℃)。轴承与桶底不要接触,以避免受热不均。加热使用的方法可用电热器或蒸汽管,也可用大功率灯泡。加热时要有专人监督油温,以避免发生火灾。 加热后,用专用工具将轴承夹牢,对准套装部位迅速推入,再用铜棒敲打轴承内圈,使其装配到正确位置。 3、安装顺序 安装轴承时是先装轴承内圈还是先装外圈,这要看设备的具体结构。

工作辊轴承座安装规程

工作辊与轴承座安装规程 1、工作辊的吊装 ①吊装时吊装辊颈处,不能吊装轴承位; ②拆装轴承座时要把工作辊面包好才能用方木架起拆装; 2、把工作辊轴承位清洗干净; 3、检查定位环安装方向;(直径小的向轧辊方向) 轧辊方向

4、把轴承座的压紧环、J 型油封、隔环、J 型油封取下依次按顺序套在工作辊辊颈上,注意J 型油封开口向轧辊; 5、将轴承座用天车吊着对准工作辊轴颈中心位慢慢推到离止推环50mm 时将预先装上去的J 型油封⑤、隔环⑥、J 型油⑤封装入轴承座内用压紧环⑦压紧后将轴承座推入到位; 6、安装推力环①、安装推力环键②; 7、安装锁紧片③; 8、安装锁紧垫片④、锁紧螺母⑧; 9、安装锁紧环⑨; 10、调整锁紧螺母致合适位置; 11、将锁紧片锁死锁紧螺母; 5 6 7

12、工作辊与轴承箱装好后转动应灵活无卡阻现象; 13、最后拧油雾润滑喷嘴⑦。 7 1 3 4 8 9 2

工作辊轴承箱组装规程 工具: 1、 毛刷、清洗油用来清洗轴承座所有零部件; 2、 卡尺、深度尺用于测量压盖与轴承间隙; 3、 棉布擦干零部件上的清洗油; 4、 内六角扳手10mm 的用于紧固两端压盖, 3mm 用于紧固密封圈。 一、 组装 1、 清洗轴承座座体; 2、 测量座体个部位的尺寸与图纸对比; 3、 测量滑板①尺寸操作侧320 -0.05 -0.126及传动侧315 -0.05 -0.126(未标注); 4、 用压缩空气吹油雾通道不得有任何污物; 5、 清洗四列圆柱滚子轴承FC3044150②并测量轴承尺寸; 安装 FC3044150轴承②保证轴承与压盖③之间的间隙0.1-0.2mm; (另付记录表格) 1 2 3 4 5 6 7 8 9 10 320 -0.05 -0.126

各类电机轴承安装和拆卸工艺2

轴承 安装和拆卸工艺 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普通电动机等众多轴承安装方法。)

轴承的保存 z 轴承需要在包装完整的情况下保存,打开包装后要尽快安装,防止污染、锈蚀。 z 大型轴承、薄壁轴承需要平放(如图B),不能竖直存放(如图A),以防止变形。 z 良好的储存条件是6~25℃,短期内可以到30 ℃,昼夜温差小于8 ℃, 相对湿度小于65%,以防止包装内轴承凝结水汽。 z 带有预填油脂的带密封轴承保存期应参照油脂的有效期。 z 普通轴承在条件良好时可以安全存放5年。超出期限的轴承在使用前应检查其状态。

滚动轴承安装拆卸准备——工作计划 阅读图纸 z确认需要加热的轴承的温度 z确认轴承需要的油脂填充量 z确认轴承安装或拆卸需要的 力 z准备安装拆卸涉及的工具、 油脂、量具、清洁用品等

滚动轴承安装拆卸准备——确认轴承z在安装前需要确认轴承型号 z标准轴承可以在轴承的内、外圈上找到轴承的型号 z可以在包装上找到轴承的型号信息

滚动轴承安装拆卸准备——安装前操作 z轴承在原始包装状态下涂有防锈油,有些品 牌的轴承(例如FAG)该防锈油不需要清洗 z轴承座和配合面的防锈油需要擦拭干净 z锥孔轴承在安装时需要擦净内孔的防锈油, 与轴和锥套保证足够的配合。 z用过的轴承或受污染的轴承需要用煤油或其 它清洗剂洗净。清洁后尽快填充润滑油脂。 z不要对轴承进行打孔、磨削等操作,不建议 自行维修轴承

滚动轴承安装拆卸准备——安装中的清洁问题 z绝对的清洁时必须的,即使最小的污染颗粒 也会损坏轴承表面。 z不要使用高压空气清洁轴承,以免造成伤害。z确保轴、轴承座以及其它配件的清洁。轴和 轴承座需要仔细清除防锈油和油漆。 z轴肩等位置不能有毛刺和尖锐的角。

轴承安装与使用方法

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使用寿命与安装有很大关系,应注意以下事项: 1. 轴承安装应在无尘,洁净的房间内进行,轴承要经过精心选配,轴承用隔圈要经过研磨,在保持内外圈隔圈等高的前提下,隔圈平行度应控制在1um以下; 2. 轴承安装前应清洗干净,清洗时内圈斜坡朝上,手感应灵活,无停滞感,晾干后,放入规定量油脂,如属油雾润滑应放入少量的油雾油; 3. 轴承安装应采用专门工具,受力均匀,严禁敲打; 4. 轴承存放应清洁通风,无腐蚀气体,相对湿度不超过65%,长期保管应定期防锈。 无油轴承和自润滑轴承的专业生产企业:嘉兴固润轴承有限公司 --------------------------------------------------------------------------------------------------------------------------------- 【角接触球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主要用于载荷较轻的高速旋转场所,请求轴承高精度、高转速、高温升低振动和肯定的运用寿命。常作高速电主轴的支承件成对装置运用,是内外表磨床高速电主轴的症结配套件。 重要技巧指标: 1.轴承精度指标:超越GB/307.1-94P4级精度 2.高速性能指标:dmN值1.3~1.8x106/min 3.运用寿命(均匀):>1500h --------------------------------------------------------------------------------------------------------------------------------- 【角接触球轴承】安装与方法 一、安装方法 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轴承的安装: 角接触球轴承的周全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因此这种轴承较易安装,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压入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

滚动轴承安装和拆卸

滚动轴承的安装和拆卸: 装的安1 轴承备准装前的1.1 安装安轴承的1.2 圆柱孔装安轴承的1.3 圆锥孔整调游隙的1.4 轴承卸的拆2 轴承 轴承是精密机械零件,其安装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因此,轴承的安装和拆卸应严格地按规程进行,并采用。具的工适的方法和当正确装的安1 轴承备准安1.1 装前的。序顺装安的件零关相各好定确并。备设及具工,件部的有所好备准应前之装安。行进下件条境环的洁清,燥干在要装安的承轴.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型砂必须除净件未加工表面。污染,以免承要拆开轴的包装装在安准备工作没有完成前,不装的安孔轴承1.2 圆柱(1)压入法对于圆柱形内孔且又必须与配合件过盈配合的小型轴承,可用机械的或液压的方法将轴承压装到轴上或壳体中,如图1-35所示。安装压力应直接施加于过盈配合的轴承套圈端面上,不允许施加于非过盈配合套圈通过滚动体来传递压力,否则会在轴承工作。坏地损致轴承很快导表面上造成压伤,若轴承套圈与轴及外壳孔都是过盈配合,装配时轴承内,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壳体内,此时,装配环的形状应能同时压紧轴承内,外。示所1-36图如,面端的圈. 可分离型的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球轴承等,可以将内(轴)圈,外(座)圈分别安装到轴和壳体上。将已安装内圈的。对中须保证特别小心,必体放入已装好外圈的轴承壳中时应轴(2)加热法或冷却法当轴承尺寸较大或过盈量较大时,所需安装力会显著增大,因此,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来安装。轴承套圈与轴。法加热方器热或感应加热浴尺于过盈量和轴承寸,一般采用油加决需间或壳体之安装所温差取∽。C过120o高不能超范热温度围为80最100oC ,加为较适宜的。间隙间轴肩之产生与端套防,紧使方当他或螺要因缩将方宽后冷轴所装承却,度向收,此用母其适的法之固以止圈面装安的承轴孔锥圆1.3 内孔为圆锥孔的轴承总是以过盈配合安装。安装时,过盈量不是像圆柱形内孔轴承那样,由所选取的轴的公差决定,而取决于轴承在锥形轴颈上或锥形紧定套上推入距离的长短。轴承的初始径向游隙在推入过程中减小,而推力量的大小决定配合程度,因此,安装之。止配合为及理想的过盈要,直至达到求的径向游隙量向程隙先前必须首测量轴承径向游。在压力安装过中,不断测量径游隙。承子轴装调心滚套。图1-38所示为用退卸安形为图1-37所示用紧定螺母在锥轴上安装轴承 整隙调的1.4 轴承游游隙可调整的轴承(如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轴承)安装的最后阶段是调整轴承的游隙。游隙不仅关系到轴承的寿命和机器的正常工作,而且若轴承用于机床主轴时,还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因此,需要根据安装结构,载荷,工作温度及轴承性能进。整调确精行 图1-39所示利用千分表测量汽车轮毂轴承轴向游隙的方法。检查时将带有千分表的支座稳固地置于机身上或壳体内,把千分表表头顶。值隙数为其轴向游针指示的界限偏差,即轴上在轴的光洁表面,向两个方向推时,表。图1-41图1-40,行螺母进调整。见上上游隙可在壳体加衬垫或用壳体或轴上的轴向 卸承轴的拆2 。压伤都会被和,否则滚动体滚道卸体通绝使还承若轴拆下后将再次用,则不允许过滚动传递拆力。示所1-42图如,出压面表合配从承轴将机力压用使后然,出拆承轴将面合配松较从先首,承轴型离分非对.。卸器杆种三拉拆1-44杆拆卸器,图所示是一双种所承器门以还可使用专的拆卸拆卸轴。图1-43示是一简单的拉

轴承的安装、拆卸及润滑标准

轴承的安装、拆卸及润滑标准 一、轴承的安装环境 轴承的安装要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应准备好所有必需的部件、工具及设备; 2、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之加工质量; 3、应清除毛刺,保持安装表面的清洁 注意:在安装准备工作没有完成前,不要拆开轴承的包装,以免使轴承受到污染。 二、圆柱孔轴承的安装 1、压入法: 对过盈配合的小型轴承,可用机械或液压方法将轴承压装到轴上或壳体中。 内圈过盈配合外圈过盈配合内外圈过盈配合 2、加热法 对于尺寸较大的轴承或过盈量较大时,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安装,一般采用油浴加热或电感应加热方法。 加热注意事项: 1、一般加热温度不要超过120℃。 2、不允许轴承接触油槽底部。 三、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内孔为圆锥形的轴承总是以过盈配合来安装的 对于圆锥孔轴承的安装,其过盈量不像圆柱孔轴承的内孔那样,由所选取的轴的公差决定的,而取决于轴承在锥形轴颈上或锥形紧定套上推入距离的长短。 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国家和轴承行业都有专门的检测标准(JB/T3573-93)来规定,在轴承制造工厂都有专用的检测仪器来测量轴承的径向游隙。 对于调心磙子轴承的径向游隙,通常采用塞尺测量方法。 1、将轴承竖起来,合拢 要点:轴承的内圈与外圈端面平行,不能有倾斜。将大拇指按住内圈并摆动2-3次,向下按紧,使内圈和滚动体定位入座。定位各滚子位置,使内圈滚道顶部两边各有一个滚子,将顶部两个滚子向内推,以保证它们和内圈滚道保持合适的接触。 2、根据游隙标准选配好塞尺 要点:由轴承内孔尺寸查阅游隙标准中相对应的游隙数值,根据其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确定塞尺中相应的最大和最小塞尺片。 3、选择径向游隙最大处测量 4、用塞尺测量轴承的径向游隙 要点:转动套圈和滚子保持架组件一周,在连续三个滚子能通过,而在其余滚子上均不能通过时的塞尺片厚度为最大径向游隙测值;在连续三个滚子上不能通过,而在其余滚

滚动轴承的安装和拆卸工具

滚动轴承的安装和拆卸 Products for Mounting and Dismounting

机械方法安装与拆卸/ Mechanical mounting and dismounting 订货型号/Designation描述Description FITTING-TOOL-ALU-10-50成套安装工具Mounting tool set?LOCKNUT-DOUBLEHOOK双钩扳手Double hook wrench?LOCKNUT-FACEPIN带关节的端面柱销式钩型扳手Jointed face wrench?LOCKNUT-FLEXIHOOK带关节的钩形扳手Jointed hook wrench?LOCKNUT-FLEXIPIN带关节的柱销式钩形扳手Jointed pin wrench?LOCKNUT-HOOK钩形扳手Hook wrench?LOCKNUT-HOOK-KM0-16-SET钩形扳手套装Hook wrench set?LOCKNUT-SOCKET套筒扳手Socket wrench?PULLER-2ARM双臂拉拔器Two-arm extractor?PULLER-2ARM-SEPARATOR??PULLER-2ARM-SET双臂拉拔器套装Two-arm extractor set??PULLER-3ARM三臂拉拔器Three-arm extractor??PULLER-BORE.GRIPPER内拉式拉拔器组件Internal extractor??PULLER-BORE.HOLDER内拉式拉拔器组件Countersupport??PULLER-BORE.IMPACT内拉式拉拔器组件Slide hammer puller??PULLER-BORE..-SET内拉式拉拔器套装Internal extractor set?? PULLER-HYD (40, 60, 80)液压拉拔器 (集成手动泵)Hydraulic extractor (integral hand pump) ?? PULLER-HYD (100, 120, 200, 250, 300)?? PULLER-HYD (175, 400)液压拉拔器 (外接手动泵)Hydraulic extractor (separate hand pump) ?? PULLER-INTERNAL10-100-SET内拉式拉拔器套装Internal extractor set??PULLER-SPECIAL特殊轴承拉拔器(夹头)Special bearing extractor (collet)??PULLER-SPECIAL-BASIC特殊轴承拉拔器(基体)Special bearing extractor (basic unit)?? PULLER-SPECIAL-CUSTOM特殊轴承拉拔器 (可定制,用于大尺寸轴承)Special bearing extractor (complete unit for larger sized bearings) ?? PULLER-SUPPORT液压工具Hydraulic pressure tool??PULLER-TRISECTION三片式拉拔器卡盘Three-section extraction plate??

轴承常用的拆卸方法

轴承常用的拆卸方法 滚动轴承常用的拆卸方法有:敲击法、拉出法、推压法、热拆法。 一、敲击法 敲击力一般加在轴承内圈,敲击力不应加在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上,此法简单易行,但容易损伤轴承,当轴承位于轴的末端时,用小于轴承内径的铜棒或其它软金属材料抵住轴端,轴承下部加垫块,用手锤轻轻敲击,即可拆下。应用此法应注意垫块放置的位置要适当,着力点应正确。 二、拉出法 采用专门拉具,拆卸时,只要旋转手柄,轴承就会被慢慢拉出来。拆卸轴承外圈时,拉具两脚弯角应向外张开;拆卸轴承内圈时,拉具两脚应向内,卡于轴承内圈端面上。 注意事项: 1、应将拉具的拉钩钩住轴承的内圈,而不应钩在外圈上,以免轴承松动过度或损坏; 2、使用拉具时,要使丝杆对准轴的中心孔,不得歪斜。还应注意拉钩与轴承的受力情况,不要将拉钩及轴承损坏; 3、注意防止拉钩滑脱; 4、拉具两脚的弯角小于 三、推压法 用压力机推压轴承,工作平稳可靠,不损伤机器和轴承。压力机有手动推压,机械式或液压式压力机推压。 注意事项:压力机着力点应在轴的中心上,不得压偏 四、热拆法 用于拆卸紧配合的轴承。先将加热至100℃左右的机油用油壶浇注在待拆的轴承上,待轴承圈受热膨胀后,即可用拉具将轴承拉出。 注意事项: 1、首先,应将拉具安装在待拆的轴承上,并施加一定拉力; 2、加热前,要用石棉绳或薄铁板将轴包扎好,防止轴受热胀大,否则将很难拆卸,从

轴承箱壳孔内拆卸轴承时,只能加热轴承箱壳孔,不能加热轴承; 3、浇油时,要将油壶平稳地浇在轴承套圈或滚动体上,并在其下方置一油盆,收集流下的热油,避免浪费和烫伤; 4>、操作者应戴石棉手套,防止烫伤。

机床主轴轴承的安装方法、步骤及润滑方式详解

机床主轴轴承的安装方法、步骤及润滑方式详解机床主轴轴承是精密机床及类似设备的主轴轴承,它对保证精密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性能。主轴轴承的正确配置是指轴承类型的组合和前后轴承的布置,不同的配置就决定了机床主轴不同的负荷能力、运转速度、刚度、温升和使用寿命,尤其是对刚度和温升的影响更为显著,所以应根据机床工作特性的要求合理地配置主轴轴承。从功能和结构上,主轴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跑合运转的目的是为了使轴承在正式使角前,使其滚子与滚道通过跑合,能具有良好的接触条件,以保持轴承有良好的接触精度,并避免轴承一开始在高速和重载使用时引起滚子与滚道的损坏,从而提高了轴承的寿命和精度'由于圆锥滚子轴承并不是完全的滚动接触,在滚子端面与内环的台肩之间存在着滑动,如果接触条件不好,很易出现咬合损坏的现象,故对这类轴承更应重视跑合运转。 机械主轴指的是机床上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的轴。通常由主轴、轴承和传动件(齿轮或带轮)等组成主轴部件。在机器中主要用来支撑传动零件如齿轮、带轮,传递运动及扭矩,如机床主轴;有的用来装夹工件,如心轴。除了刨床、拉床等主运动为直线运动的机床外,大多数机床都有主轴部件。主轴部件的运动精度和结构刚度是决定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的重要因素。

主轴轴承类型的性能比较 主轴轴承是数控机床主轴内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在主轴传动过程中,可以起到支撑机械体旋转和减小摩擦的作用。轴承由于其类型、结构、配置和精度的不同,以及安装、调整程度的好坏,将对主轴部件的工作性能起到直接的影响。从功能和结构上,主轴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滑动轴承依据其产生油膜的压强方式区别,可以分为液体动压轴承和液体静压轴承。 滚动轴承旋转精度一般或者较好,在无间隙或预紧下工作时可能很高。刚度一般或较好,仅与轴承型号有关,承载能力也是如此。抗振性表现欠佳,低、中速性能较好,高速时受疲劳强度、离心力、温升等因素限制。摩擦损耗较小,噪音较大,寿命受疲劳强度限制。生产、使用和维修相对简单,已具备标准化和系列化,可以低成本批量生产。

陶瓷轴承的安装与拆卸

陶瓷轴承的安装与拆卸 陶瓷轴承 (技术等级为:P4、P5、P6、P0)陶瓷轴承,最具代表性的滚动轴承是深沟球,用途广泛,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适用于高速旋转及要求低噪声、低振动的场合或钢质轴承所不能应用的高温、高寒、腐蚀、磁场、非绝缘等领域。 陶瓷轴承的分类 满装球全陶瓷轴承 满装球型全陶瓷轴承一面带添球缺口,因采用无保持架结构设计,可以比标准结构的轴承装入多的陶瓷球,从而提高其负荷能力,另外还可避免因保持架材料的限制,可达到陶瓷保持架型全陶瓷轴承

耐腐蚀及耐温效果。该系列轴承不适宜较高转速,安装时应注意将缺口面装于不承受轴向负荷的一端。 氮化硅全陶瓷轴承 氮化硅全陶瓷轴承套圈及滚动体采用 氮化硅(Si3N4)陶瓷材料, 一般也可使用RPA66-25, PEEK,PI,以及酚醛夹布胶木管等。 SiN4制全陶瓷轴承相比较ZrO2材料 可适用于更高转速及负荷,以及适用于更高的环境温度。同时可提供用于高速高精度 高刚性主轴的精密陶瓷轴承,最高制造精度达P4至UP级

氧化锆全陶瓷轴承 全陶瓷轴承具抗磁电绝缘、耐磨耐腐蚀、无油自润滑、耐高温耐高寒等特点, 可用于极度恶劣环境及特殊工况。 套圈及滚动体采用氧化锆(ZrO2)陶瓷材料, 保持器使用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标准配置, 一般也可使用玻璃纤维增强的尼龙66(RPA66-25),特种工程塑料(PEEK,PI), 不锈钢(AISISUS316),黄铜(Cu)等。

混合陶瓷球轴承 陶瓷球特别是氮化硅球具有低密度、高硬度、低摩擦系数,耐磨、自润滑及刚性好等特点,特别适合做高速、高精度及长寿命混合陶瓷球轴承的滚动体(内外圈为金属)。一般内外圈采用轴承钢(GCr15)或不锈钢(AISI440C),陶瓷球可选用ZrO2,Si3N4,或SiC材料。 陶瓷轴承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安装轴承时,必须在淘气的端面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为将套圈装入,严禁用榔头的呢过重物直接敲击套圈端面以免损坏轴承。 此外,如果对套圈的某一方压入,这安网要在滚动面上造成压痕或擦伤,万不可采用,尤其是将非分离型陶瓷造成同事安装于轴或轴承箱上时,如果所示用垫铁将内外圈均衡的压入。

轴承安装拆卸技术手册及作业指导书

大型养路机械轮对车轴E轴无轴箱轴承拆卸与安装技术手册一、目的 指导大型养路机械轮对车轴E轴无轴箱轴承的检修、更换; 二、引用标准和文件 《轮对车轴轴承维护与保养的补充说明》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 《DKL-48k连续式三枕捣固稳定车检修规则》 铁姆肯厂家《车轴轴承安装与维护手册》 三、轴承压装 3.1 一般要求 1.轴承压装应该在指定的区域内完成。该区域应清洁、明亮,周边不允许安排会产生尘土、 铁屑、油污等生产工序。 2.轴承压装使用的设备、工装、计量器具等应保持清洁,且校验时间在有效期内。 3.轴承及附件、轮对及检测器具须同室存放,放置时间应不少于8h;不能同室存放时, 存放处温差不应超过5℃。 3.2 轴承压装器械

1.轴承压装机应带有安全阀,能短时间内保持规定的压力,确保轴承贴合完毕,并确 保从测量仪器读取的压力处于正确的吨位范围、压装到位。 2.轴承压装应采用能打印压装曲线的轴承压装机,压装时应保证压装机活塞中心线与 轴颈中心线保持一致。压装机开始起动压装,直到压力表显示的压力陡然上升,达到规定的贴合力,并保压3-5s。 3.3 轴承压装参数

3.4 压装步骤 3.4.1 检查轴承状态 1.当新轴承从仓库中拿出来时,不需要清洗掉原始的润滑剂保护层。 2.不得拿掉插入轴承孔内的硬纸板,该纸板压装过程中会自动退出。 3.轴承压装前,应对轴承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无错、缺零件和其他异常现象,车轴轴端 中心孔及螺栓孔内无铁屑和污物。重点检查密封有无变形、移位等异常。 3.4.2检查车轴 在安装轴承之前,应对车轴进行检查,以确保轴承的顺利安装。 1.轴颈、轴肩和圆角处应有加工光滑和磨光的表面,并且无尖角、毛刺、刻痕、划痕和 锈蚀。 2.检查轴颈、轴肩以及圆角,以确保车轴的尺寸处于规定的公差内,一边使轴承获得正 确的过盈配合。 3.在安装车轴之前,如果车轴以备磁化,则应先消磁。 3.4.3轴承压装 1.压装前,记录下轴承外圈的序列号,并核对后档所刻序列号与轴承外圈序列号一致!

轴承安装和拆卸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轴承安装和拆卸 Bearing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Cleanliness 清洁 Plan the work 准备工作 Inspection and preparation 检查和准备

Why does a bearing need to be properly fitted on shaft and in housing? 为什么轴承需要正确的安装在轴上和轴承座里 To fully use the load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bearing 完全承载To prevent rings from turning on or in their seating under load 防止轴承圈移位 To guarantee adequate internal clearance 保证适当内部间隙 To reach bearing life expectancy 达到轴承预期寿命 To make safer and easier mounting and dismounting 使拆装安全简便To permit axial displacement for float bearing 允许浮动轴承轴向移动Bearing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轴承安装和拆卸Direct shaft mounting, cylindrical / straight bore 直孔轴承直接装在轴上。 Direct shaft mounting, tapered bore 锥孔轴承直接装在轴上 Tapered adapter sleeve 锥孔适配套 Pull-type 紧定套 Push-type 推卸套 Bearing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for spherical roller bearings 调心滚子轴承的拆装 Bearing mounting arrangement 轴承安装简介

四种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

四种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 滚动轴承常用的拆卸方法有:敲击法、拉出法、推压法、热拆法。 1.拉出法 采用专门拉具,拆卸时,只要旋转手柄,轴承就会被慢慢拉出来。拆卸轴承外圈时,拉具两脚弯角应向外张开;拆卸轴承内圈时,拉具两脚应向内,卡于轴承内圈端面上。 注意事项: 1、应将拉具的拉钩钩住轴承的内圈,而不应钩在外圈上,以免轴承松动过度或损坏; 2、使用拉具时,要使丝杆对准轴的中心孔,不得歪斜。还应注意拉钩与轴承的受力情况,不要将拉钩及轴承损坏; 3、注意防止拉钩滑脱; 4、拉具两脚的弯角小于90°。 2.热拆法 用于拆卸紧配合的轴承。先将加热至100℃左右的机油用油壶浇注在待拆的轴承上,待轴承圈受热膨胀后,即可用拉具将轴承拉出。 注意事项: 1、首先,应将拉具安装在待拆的轴承上,并施加一定拉力; 2、加热前,要用石棉绳或薄铁板将轴包扎好,防止轴受热胀大,否则将很难拆卸,从轴承箱壳孔内拆卸轴承时,只能加热轴承箱壳孔,不能加热轴承; 3、浇油时,要将油壶平稳地浇在轴承套圈或滚动体上,并在其下方置一油盆,收集流下的热油,避免浪费和烫伤; 4、操作者应戴石棉手套,防止烫伤。 3.推压法 用压力机推压轴承,工作平稳可靠,不损伤机器和轴承。压力机有手动推压,机械式或液压式压力机推压。

注意事项:压力机着力点应在轴的中心上,不得压偏。 4.敲击法 敲击力一般加在轴承内圈,敲击力不应加在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上,此法简单易行,但容易损伤轴承,当轴承位于轴的末端时,用小于轴承内径的铜棒或其它软金属材料抵住轴端,轴承下部加垫块,用手锤轻轻敲击,即可拆下。应用此法应注意垫块放置的位置要适当,着力点应正确。 以上四种方法为滚动轴承常用的拆卸方法,拆卸时应严格按照执行标准来操作。

轴承安装与拆卸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038649.html,

Bearing mounting and dismounting 轴承的安装与拆卸
演讲者:梁振奋 SKF制浆造纸行业工程师 2008年6月
2008-06-13 ?SKF
Slide 2 [Code]
SKF [Organisat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038649.html,

Content 内容
? ? ? ? ? ? ? ?
General 概要 Mounting on cylindrical haft圆柱轴颈上安装轴承 Mounting on tapered shaft圆锥轴颈上安装轴承 SKF Drive-up SKF推进法 SensorMount SensorMount安装法 Dismounting 轴承拆卸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038649.html,/mount SKF网页上的安装指导 Summary 小结
2008-06-13 ?SKF
Slide 3 [Code]
SKF [Organisat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038649.html,

General 概要
2008-6-13 ?SKF
Slide 4 [Code]
SKF [Organisat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038649.html,

轴承安装准则

安装轴承五大标准步骤 1.使用轴承安装拆卸专用工具 先进的安装工具,能够避免安装时由于工具及操作不当带来的轴承损伤。例如,安装轴承时,工作人员曾采用铜棒敲入法,易造成轴承轴向受力不均,引起保持架变形,滚动体受损,游隙变大,且铜棒在敲击过程中,铜末飞人轴承保持架内,易造成轴承故障。 2.安装前做好轴承的检查工作 对于旧轴承,需检查滚珠(柱)表面是否存在毛刺、划痕、裂纹。旧轴承的径向间隙、轴向游隙是否合格,一般只测量径向间隙。对于新轴承,首先要检查轴承型号是否正确。滚动轴承的径向间隙标准参照表1。例如:型号6318深沟球轴承,轴承内径90mm,其径向间隙范围为0.016~0.046mm,也可查到轴承最大磨损量为0.25mm。 3.检查轴承与转子轴的配合尺寸 电机组装时,还需仔细检查轴承安装时轴承与转子轴的配合尺寸(表2),轴承外圈与端盖孔的配合尺寸。 4.控制好轴承及轴承室内油的数量 轴承及箱内油量过多,会引起轴承滚动体打滑,造成滚体由滚动摩擦变滑动摩擦,损坏轴承滚动体,由于轴承油量过多,轴承箱内自由空间小,轴承的运行温度会上升,润滑脂赫度降低,滚动体润滑油膜变薄,润滑条件差,易造成轴承异音,表面失滑,缩短轴承的寿命。一般电机端盖侧设有轴承油室(设计成双密封轴承的电机例外),按电机的转速,轴承室可注油量可参照以下标准执行:电机转速<1500r/min时,加油量为轴承室容积的2/3。转速在1500~3000r/min之间时为轴承室容积的1/2。转速>3000r/min时,应小于或等于轴承容积的1/3。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高温高转速运行的轴承,应尽量少用带密封面的轴承,增加电机油盖存油量,并装设加油嘴,可提高电机轴承运行寿命。 5.注意保证绝缘完好 对于外圈有绝缘设计的轴承,需注意保证绝缘完好。安装时若破坏了轴承绝缘,很薄的轴承油膜将被轴电压击穿,油膜击穿后,不仅使滚动体润滑条件恶劣,同时产生的电火花会对轴承滚动体形成电蚀,引起滚动体表面不光,加速轴承的磨损。

轮毂滚动轴承的拆装和调整

轮毂滚动轴承的拆装。一般应在专门的轴承拉器或压床上进行(拉出或压人)。在无条件的情况下,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轴垂直夹牢在台钳上,用低碳钢平冲(或专用打头)抵紧在轴承内圈上(不能直接敲打轴承,以免变形损坏),用手锤在对称位置依次交替均匀地打下,要防止歪斜,使轴承平稳地渐渐退下。操作时要将冲子拿稳,防止滑到保持架上打坏变形或损坏轴颈。拆装的作用力尽可能施于静配合座圈上。不允许经过滚子或滚珠传递外力,应在配合较紧的座圈上加力(压入用的工具应直接顶在轴承内圈或外圈上),以避免滚动体和滚道工作表面上产生凹痕,甚至损坏轴承。若轴承内圈与轴配合有过盈?最好将轴承放在温度为80~90"C的机油中加热,但轴承不能与槽底相接触,因为槽底温度超过油温,这样可能致使轴承过热。不论从轴上或孔中取出轴承,都应以拉出或压出为好,以免损坏。安装时,轴承端面应与轴肩或孔的支承面贴紧。轴承调整检查必须在紧固轴承盖时进行,拧紧螺栓力矩应按工厂标准规范。在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因装配过盈量太大、轴承和轴咬死的现象,拆卸相当困难。当确定此轴承已经损坏,不能继续使用,而又无法取出时,可在不伤害相关零件情

轴承的装配调整及润滑要求。在整车技术条件和汽车使用手册中均作了明确的规定,用120~150N?m的力矩拧紧锁止螺母,同时转动轮毂2~3圈,使轴承完全贴合,再用120~150N?m的力矩拧紧锁止螺母,使轴承处于正确位置。再把锁止螺母旋回1/3圈,若开口销槽孔不能对齐时,可将转向节螺母再旋出少许直到对齐,装入开口销。有的在汽车使用手册中给出调整以后的转动轮毂的阻力矩。如EQll08G型汽车使用手册中规定调整轮毂轴承的转动力矩2?06~4?8N?In(车轮螺栓处的切向力为15~35N)。总而言之,既要保证车轮能自由转动又无明显的轴向窜动和摆动。有经验的驾驶员均会在新车行驶500km之内,手摸轮毂检查轴承调整是否得当,一旦发热烫手立即重新调整。在装回前轮毂及车轮前,应在轴承内环和各滚锥之间的间隙中,填满润滑脂,再装回轮毂内,并装上油封;再将毂内腔上涂以薄薄一层润滑脂,然后将油封和转向节轴上涂一层薄润滑脂,将轮毂装回转向节(注意左右两边轮毂不可装错,一般车辆轮毂上的轮胎螺栓是左反右正),并装上外轴承和转向节螺母。一手转动车轮,一手用扳手旋紧转向节螺母,到转动车轮困难时,再将螺母退回1/3~1/4圈,并使螺母上的开槽对正开口销孔,转动车轮检查应灵活无轴向间隙,然后穿上开口销锁紧,装好端盖,即安装完毕。在前轮毂轴承调整之前,必须注意将制动摩擦片的间隙调整到最小位置,并清洁制动鼓与摩擦片工作表面。同时检查制动鼓与轮毂连接的轮胎螺栓是否有效。如有问题,予以检修后才能安装和调整前轮毂轴承。 前轮轮毂轴承的调整。车轮应能灵活的在轮毂轴承上旋转而无卡滞,轴向松动量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是由于车轮轮毂轴承间隙过大或转向节衬套磨损产生的;轴向松动量过小,会使车轮旋转卡滞发热。检查时,应先调整车轮轮毂轴承间隙。用千斤顶将车轮顶起,拆去前轮毂盖,搬开锁片,拧下锁止螺母,取下锁片与锁止垫圈。如东风EQl090E型汽车用147~196N?m的力矩拧紧调整螺母,同时向前后两方向转动车轮,使轴承的圆锥形滚柱正确的坚于轴承圈的锥面上。然后,反方向旋松调整螺母约1~2个锁紧垫片的孔位,使闶整螺母上的止动销与销环上的邻近孔相重合,再装上锁紧垫圈与锁紧螺母。按与拆装相反的顺序装复零件,拧紧并用锁片锁住螺母。汽车行驶一段里住后,用手摸试前轮毂,如有过热现象,需要重新调整前轮轮毂轴承的松紧度。 后轮毂轴承的调整。后轮毂轴承调整的操作要点如下:先拧下半轴螺栓,拆下半轴,用千斤顶将车顶起;拧下锁紧螺母,取下锁止垫圈,取出轮毂外油封和油封外壳,以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