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资料总结

环境毒理学资料总结
环境毒理学资料总结

环境毒理学

第一章:绪论

1. 环境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 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对个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对种群的损害作用及防治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防护

3. .环境毒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答:任务:阐述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生物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和生物标记物,以便及早发现并控制污染;定量评价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确定剂量-效应关系,为相关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以及保护生物健康提供依据;

最终任务: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

内容: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污染物在人体内的吸收、转运、代谢转化、排泄规律,毒性作用机制;污染物的结构、毒性及其机理及影响毒性的因素;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对人体损害的早期诊断与预警理论、方法、措施;

4.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体外实验、体内实验、模拟生态系统实验(P6-P9)

5临床观察和现场调查:(P8)

6.现代毒理学的特点:(P13)

7.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趋势:

1、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

2、从整体试验到替代试验;

3、从阈剂量到基准剂量;

4、从结构-活性关系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5、从危险度评价到危险度管理;

8. 替代原则,及3R, 即,优化、减少、取代、

9.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内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第二章: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1.暴露:环境潜在有害物以任何方式与生物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称为毒物的暴露。

2.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指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空间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过程.(P14)

3. 风化淋溶作用:环境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通过水解使岩石矿物的化学元素溶入水中的过程。

4. 生物性迁移:通过营养级在生物间迁移,并通过在生物体内的蓄积,随着生物体的迁移而迁移。

5. 生物浓缩:生物体从环境中积蓄某种污染物,出现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的现象;

6. 生物积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直接通过环境和食物蓄积污染物的过程,生物积累使污染物的积蓄随该生物的生长发育而不断增多。

7. 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

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7. 外源化合物:指除了营养元素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需的物质以外,存在于环境中,可与机体接触并今天机体,引发机体发生生物学变化的物质。

8. 如何定量描述生物性迁移过程?

答:生物性迁移过程的表现形式分为生物浓缩、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三种类型。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出现生物体中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浓缩的程度用生物浓缩系数(BCF)表示BCF=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环境中该污染物的浓度。生物积累是指生物个体随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而使浓度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生物积累的程度可用生物积累系数(BAF)表示BAF=某一生物个体生长发育较后阶段体内蓄积污染物的浓度(mg/kg)/同一生物个体生长发育较前阶段体内蓄积该污染物的浓度(mg/kg)。生物放大是指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可用生物放大系数(BMF)表示BMF=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mg/kg)/较低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mg/kg)

9、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有何基本特点?

答: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叫做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的转化过程取决于其本身的理化性质和所处的环境条件。根据其转化形式可分为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物理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的脱变等一种或几种过程实现的转化。化学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的转化。生物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第三章环境污染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1. 简单扩散:生物膜两侧的化学物分子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即顺浓度梯度)扩散。驱动力: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不耗能

2. 滤过:环境化学物透过生物膜上的亲水性孔道的过程。生物膜上有一些亲水性孔道或间隙,它们是由嵌入脂质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结构中某些亲水性氨基酸构成。

3. 主动转运:化学物伴随能量的消耗,利用载体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转运以透过生物膜的过程。

4,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化学物,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移动的过程,称为易化扩散,又称帮助扩散或载体扩散。

5. 吞噬和胞饮:一些固体颗粒或液滴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特殊亲和力,可改变细胞膜表面张力,引起外包或内凹,将外源物包围进入细胞。合称入胞作用或膜动转运

6. 吸收:环境化学物经各种途径透过机体的生物膜而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吸收。

7.血脑屏障:是指脑毛细血管阻止某些物质(多数是有害的)进入脑循环血的结构。

8.生物蓄积:长期接触毒物时,吸收速度大于解毒和排泄速度,就会出现毒物在体内逐渐积累在特定部位的现象。

9. 排泄:环境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

10. 生物转化:环境化学物质在机体组织或器官中,在系列酶作用下转化为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

11. 代谢动力学:用数学方法研究毒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代谢过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改变健康生物及其子孙或者其群体的内分泌功能,对它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外源性物质或混合物

8. 叙述毒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及其机理。

答:1,简单扩散机理:膜两侧的毒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化学物并不和膜其反应,

不消耗能量。2,滤过机理:化学物通过细胞膜上的亲水性孔道的过程。毛细血管和肾小球细胞膜上有较大的膜孔,允许分子量小于白蛋白的分子通过。3,主动运转机理:将物质由低浓度侧经细胞转运到高浓度侧,但需消耗一定的能量。4,胞饮作用机理:由于细胞膜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因此,对颗粒状物质和液粒,细胞可通过细胞膜的变形移动和收缩,把它们包围起来最后摄人到细胞内。

9.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有:

答:1)生物膜两侧化学物的浓度梯度:膜两侧的浓度梯度越大,化学物质通过摸扩散的速度就越快。2)脂/水分配系数:一种物质在脂质中的溶解度与其水中的溶解度一比称为脂/水分配系数。3)化学物质的解离度和体液的pH:物质在体液中的溶解度越大,就越难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透过生物膜。

10.环境污染物吸收有那几条途径?影响吸收的因素?

答:途径:1,呼吸道吸收影响因素:气体和蒸气的吸收速度与肺泡气和血液中毒物的浓度差异呈正比;气溶胶和颗粒状物质的吸收情况与颗粒大小有明显差异2,消化道吸收影响因素:在消化道的吸收的多少与其浓度和性质有关,浓度越高越易吸收,脂溶性物质易吸收,水溶性易离解或难溶于水的物质不易吸收。肠胃中的食物,毒物变成不易吸收的复合物或改变肠胃的酸碱度,影响吸收,肠道蠕动情况也影响吸收,外来化合物的物理性状也有影响3,皮肤吸收影响因素:除了与皮肤完整与否及不同部位的皮肤有关外,还取决于化合物本身的理化性状,以及化合物与皮肤接触的条件。

11.贮存库的概念及种类(举例分析)P30

答:贮存库:当毒物对蓄积地点相对无害时,此蓄积地点就是贮存库。种类:血浆蛋白作为贮存库;毒物在肝、肾中的积累;脂肪组织作为贮存库;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例:脂溶性物质均易分布脂肪组织中,脂/水分配系数大的毒物,可大量贮存在脂肪中。在脂肪中贮存的毒物往往不具有活性,对脂肪代谢无影响。例如氯丹,DDT等贮存在脂肪中。)12.生物转化的类型:(一相反应31-39)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P39)

生物转化的过程及实质:第一阶段(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使分子上出现一个急性基团,使其易容于水,并可进行结合反应;第二阶段(第二相反应,结合):化学物经过结合反应,排除体外。

13.肾脏排泄毒物的机理包括哪几种方式?(p29)

答:1肾小球被动滤过2肾小管重吸收3肾小管排泌

何谓肠肝循环?有些脂溶性的易被吸收的环境化学物或其他代谢产物,可在小肠中重新被吸收,再经门静脉系统返回肝,并随同胆汁排泄,即肠肝循环。

14.如何理解生物转化的复杂性?(p31)

答:同一外源化学物在生物转化中,可能有多种转化途径,生成多种代谢产物。

15. 毒物的化学结构与毒作用有何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何实际意义?

答:研究外源化学物的结构与毒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通过比较来预测新化学物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和安全限量范围。2同系物的碳原子数,烃基,分子饱和度,卤素取代,羟基,酸基和酯基,胺,构型,有机磷化学物的结构与毒性。

16.举例说明毒物代谢酶被诱导和抑制的毒理学意义

答:抑制,对硫磷的代谢物对氧磷能抑制羧酸酯酶的活性,使该酶催化的马拉硫磷的水解反应速率变慢,使马拉硫磷的毒性作用增强。氯代烃类杀虫剂对代谢酶也有诱导作用。

17. 请叙述两大屏障的作用

答:血脑屏障:穿透性较差,只有脂溶性、未解离、未与蛋白结合的非解离状态的化合物,才有可能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胎盘屏障:有多层细胞组成,并作为母体和胎儿血循环的间隔,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一旦母体血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毒物时,胎盘屏障确实阻挡了毒物,保护了胎

儿。

第四章环境污染物的制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1.毒物:能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的物质。(在一定剂量的条件下)

2.毒性:毒物引起生物体损害的性质和能力。毒性越大,导致机体损伤的剂量越小。化学

物质的毒性大小可通过毒性实验或其它方法来检测。通常用LD50或LC50衡量毒性大小。

3.中毒:有害物引起生物机体出现功能或器官性质改变而出现的疾病状态。

4. 靶标:污染物作用于生物体的部位,可以为器官,组织,细胞或者细胞器,也可以为一

个个体,一个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

5. 剂量:机体接触的外源化学物的数量。多种表示方法。

致死剂量(Lethal dose,LD,LC):一次染毒后,以死亡为观察指标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绝对致死剂量(LD100 LC100):能引起所观察的个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半数致死剂量(LD50 LC50):能引起所观察的个体50%死亡的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MLD、LDmin、LD01):引起群体中个别死亡的最低剂量。低于此剂量,不会出现死亡。

最大耐受剂量(MTD、LD0):一个群体中不会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半数效应剂量(ED50):外源物引起机体某项生物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MEL,minimal effect level):也称中毒阈剂量或中毒阈值,指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时,在一定时间内,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也称之为中毒阈剂量,中毒阈值;

最大无作用剂量(MNEL,maximal no-effect level)又称NOEL或称NOAEL,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用目前最为灵敏的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6.效应(effect)是指个体或群体接触外来化学物后所发生的生物学改变。例如:生物体酶活的变化

7.反应: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产生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例如:群体的死亡率,发病率

8.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剂量—效应关系:描述外源性化学物的剂量水平与所引起的个体或群体的量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描述外源性化学物的剂量水平与所引起的质效应发生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8.1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百分率或比值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主要类型有:直线型、抛物线型、S型曲线。

靶位点:当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达到某一浓度,并足以引发一系列有害生物效应的部位。

9,按毒作用特点的时间和空间,可将毒作用分为哪几种类型?(p46)

答:1,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2,可逆和不可逆作用3,即刻和迟发作用4,功能、形态及生态作用5,变态反应和特异性反应(p46)

10、毒性作用的机制

试述化学毒物对机体损伤的主要机制。

答:干扰正常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细胞膜损伤,干扰细胞内钙稳态,干扰细胞能量的产生,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与生物大分子结合,选择性细胞致死,非致死性遗传改变

a.干扰正常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

受体(receptor)---许多组织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配体(ligand)---毒性污染化学物;

b.细胞膜损伤

改变膜的成分;影响膜上某些酶的活性;改变膜的脂流动性;改变膜质通透性

c.干扰细胞内钙稳定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的钙浓度为10-7-10-8mol/l,细胞外10-3mol/l。

钙是细胞第二信使,对细胞调控有重要作用;

环境污染物可干扰细胞内钙稳定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

d.干扰细胞能量产生

正常情况下,生物体的能量来源,糖类和脂类的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过程),以ATP的形式贮存起来。某些环境污染物,干扰糖类或脂类氧化,使细胞体不产生ATP;

e.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

自由基: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可通过共价键均裂或电子俘获产生。

★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可攻击核酸、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大分子,导致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出现癌变、畸变、细胞死亡等。

膜脂质过氧化,改变了膜的流动性,镶嵌蛋白的活性,线粒体和酶溶体肿胀和解体;

引起p450酶,葡萄糖醛基转移酶等酶活性降低;

f.生物大分子结合

⑴与核酸结合

(2) 与蛋白质和酶结合。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3)脂质:能直接与脂质共价结合的化合物不多.部分有机卤化物.

g.选择性细胞致死

外源污染物,对各种器官的细胞有选择性致死作用

h.非治死性遗传改变

外源污染物,可以干扰DNA的复制和修复,导致DNA损伤和染色体异样;

(重点)11.阐述联合作用类型的评定:等效应线图法;联合作用系数法;毒性指数法

他们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1.等效应线图法

分别测定A、B化合物的LD50及95%可信限按等效比混合测定混合物实测LD50

求混合物LD50中A、B化合物的实际剂量绘图

只能评定两个化合物的联合作用

具体方法:

相同试验条件和接触途径下分,求化合物甲、乙的LD50及其95%可信限,作等效应线。

相同条件下求甲、乙的等毒性剂量的混合物的LD50。

以混合物中甲、乙的实际剂量在图中各做垂线,以交点位置评价类型。

(重点)请用毒理学的观点解释这一临床症状

在水俣病高发区域“婴儿生后不久即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和智力障碍,幼儿天生弱智”12,影响污染物毒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1)环境化学物的结构与性质:结构与毒性,物理性质与毒性(脂/水分配系数、电离度、挥发性和蒸汽压、分散度、纯度);

(2)机体状况:种属和个体差异、性别与激素、年龄、营养与健康、生物节律;

(3)接触条件:接触途径、溶剂、毒物浓度与容积、交叉接触;

(4)环境因素:气温,气湿,气压。

14,什么叫化学物的联合作用?主要有哪几种类型?(P58-59)

答: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在人类环境中,污染物往往不是单一的,多种外来化学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毒作用。

类型: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独立作用;

15.自由基的特点:

1,具有高度化学反应性,但也有些即使在室温的溶液中也是稳定的2,可以带正电荷、负电荷或不带电荷呈电中性3,很容易和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结合成稳定的分子或者新的自由基4,反应包括三个阶段:引发、增长和终止阶段。

第五章环境污染物的毒性及评价

一. 描述毒理学试验的基本原则

1 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于人。基本假设

①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

②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

2 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这是发现对人潜在危害的必需的和可靠的防护方法。

3 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和人可能的暴露途径一致是基本的选择。

二、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

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剂量—反应(效应)研究;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确定损害的可逆性

三、环境毒理学实验研究的原则

1. 随机性原则

随机化:是指在抽样时,使总体中每一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在分配样本时,确保样本中的每一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入任何一个组中。

目的:使样本具有极好的代表性,使一切干扰因素分配到各组时只受纯机遇抽样误差的影响,而不受实验者主观因素或其他偏性误差的影响。

毒理学动物实验,动物必须随机分组,最常用的方法是完全随机或随机区组的方法。

完全随机--随机数字表或抽签的方式进行;

随机区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非处理因素均衡地分配到各组;

2.对照的原则

1未处理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即不施加任何处理措施,用于确定实验对象生物学特征的本底值,进行质量控制

2阴性对照:不给要研究的处理因素,但给以其他的实验因素,以排除这些实验因素的影响。

3阳性对照:用已知的阳性物检测实验体系的有效性。

4自身对照:同一研究对象自身处理前后互为对照。

5历史性对照:同一实验室过去多次实验的对照组数据组成的历史对照可用于实验室质量的控制和保证。

阳性对照即是100%出现该结果的“实验”组,材料是确定的;

阴性对照则是肯定不会出现结果的“实验”组,材料也是确定的;

为除了实验需要验证的变量,其他条件全部都是一样的,用来排除其他实验情况对结果产生的影响。例如:要做一个A毒物的致敏实验

未处理对照:一组未经任何处理的动物,置于实验环境中控制相同的环境条件;

阴性对照:一组除A毒物之外,给予相同的溶剂注射、相同的染毒途径,并置于相同的实验环境中;

阳性对照:一组施用已经确定有致敏作用的毒物B,给予相同的溶剂注射、相同的染毒途径,并置于相同的实验环境中;

一个成功的实验,通常情况下必须有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排除其他干扰情况

3.重复的原则

重复:是指实验组和对照组应有一定数量的重复观察结果。

随机原则能很大程度上抵消非处理因素所造成的偏性,但不能全部消除其影响;

观测的结果具有变异性时,为了显示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性,必须有足够例数的重复实验数据;

重复的原则样本量越大,越能反映客观、真实的情况;

样本量:应考虑到统计学的要求;控制实验规模和成本

四、实验动物的选择(P69-73)

五、实验动物常用染毒方法:经口染毒(灌胃、吞咽胶囊、喂饲);经呼吸道染毒(静式吸入染毒,动式吸入染毒);经皮肤染毒。

六、急性毒性及其评价方法:

1.概念: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化学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所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

2.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确定供试化学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和中毒特征;求LD50或LC50,为急性毒性评价提供依据。研究毒物的毒动学和毒效学过程

3.试验程序与评价:

(1)动物选择:首选受试物在体内代谢情况与人体内相近的或对受试物最敏感的品系。

一般:以哺乳动物为主,常用大鼠、小鼠;经皮:兔、豚鼠、猪

应对两种性别、成年和幼年动物进行测定。

选择两种以上的实验动物,最好一为啮齿类,一为非啮齿类。(目的:核对种间差异)

(2)染毒途径与方式:一般与人的接触途径相同。

①经口染毒:常用灌胃法,也可将受试物放在饮水中由动物自由摄取。

②经呼吸道染毒:将实验动物放在有毒气或粉尘的染毒柜内进行染毒。急性吸入染毒采用静式染毒瓶(柜),染毒2—4h。

③)经皮肤染毒:主要用于化学物经皮(或粘膜)吸收所引起的急性毒性。正式给药前24h,背部脱毛,勿伤皮肤。将受试物均匀涂布于皮肤表面,用纱布覆盖,共敷24h。

(3)试验程序:①实验动物及处置(P76):一般是雌雄各半;检疫检查

②剂量与分组:

预试验:找出受试物大致致死量范围(死亡率为10%~90%);

求LD50正式试验:在LD100与LD0之间设5—7个剂量组。

组距(对数):n------设计的剂量组数

③观察:一般是染毒14天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观察天数;

观察内容:死亡情况及时间;动物体重,染毒前后,定时测重;中毒反应症状;

病理学检验

④LD50的计算与结果评价:

1) 计算方法:概率单位法和寇氏法。

2) 急性毒性评价:LD50值愈小,毒性愈大。

⑤进行急性毒性评价

七、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及评价(p84-88)

1.目的:(p84-85)

2.(1)实验动物选择

(2)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①染毒方法:消化道、呼吸道、皮肤

②试验分组和剂量设计:为了得出明确的剂量一反应关系,一般至少应设3个染毒剂量组和1个阴性(溶剂)对照组。(P86)

亚慢性毒性的剂量选择: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

急性毒性的阈剂量,1/20~1/5 LD50;组距:3~10倍,最低不小于2倍

慢性毒性的剂量选择: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1/100 NOEC; 1/1000 LD50、

中剂量组: 1/5~1/10 NOEC; 1/100 LD50、高剂量组: 亚慢性阈剂量或其1/5~1/2,1/10 LD50 组距:5~10倍,最低不小于2倍

③毒效应观察:一般性指标、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某些特异性指标(p87)

八、蓄积毒性及其评价方法(p88)

(1)基本概念:蓄积作用、物质蓄积、功能蓄积

(2)蓄积毒性试验方法及其评价

①蓄积系数法

蓄积系数是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效应(或死亡)的累积剂量[ED50(n)]与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相同效应(或死亡)的剂量[ED50(1)]的比值。

蓄积系数的测定:

1.固定剂量法:固定每天染毒剂量为1/20—1/5 LD50,连续染毒,直至实验动物半数死亡。如果染毒剂量累计已达5个LD50 动物死亡仍末达半数,实验均可告结束,计算蓄积系数,作出评价。

2.递增剂量法:先测定LD50(1),然后对另一组动物每天染毒,以4天为一期,开始给予0.1LD50。以后每期按1.5倍递增剂量,直至动物半数死亡,或实验已达28天,可结束实验,计算系数。

3. 二十天试验法:选用大鼠或小鼠每个剂量组雌雄各10只,以1/2、l/5、1/10、1/20 LD50分别对每组进行染毒,每日1次,共20天。如l/20LD50组动物有死亡,且有剂量—反应关系,则有较强蓄积作用;如1/20 LD50组无死亡,则为弱蓄积。

九、致突变实验

(1)某些环境污染物引起的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结构改变的作用,称之为致突变作用;显性致死突变、遗传性疾病突变

(2)目的:确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

(3)供试生物:微生物、动物细胞、昆虫、动物或植物

(4)试验方法:体外基因突变试验、细胞遗传学试验、体内基因突变试验、DNA损伤试验

①体外基因突变试验:

1、Ames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动物肝细胞微粒体试验)

(1)原理:一种突变微生物菌株与被检测化学物接触,使突变型微生物回复突变,重新成为野生型微生物。

野生型具有合成组氨酸的能力,可在低营养的培养基(不含或者少含组氨酸的培养基)生长;突变型微生物不具备合成组氨酸的能力,不能在不含(或低浓度)组氨酸培养基上生长。据此来鉴定受试物是否具有突变作用

(2)方法:将突变型沙氏菌在不含(或低浓度)组氨酸培养基上培养,以其生长状况作为指标。在培养基中加入哺乳动物的肝细胞微粒体:提高灵敏度。

(3)特点:优点:简便、灵敏、快速(48h)、费用低;检测结果与对动物的致癌性的相符率达约90%。

缺点:利用微生物作为供试物,不能全面反映哺乳动物的遗传信息,仅1/6;微生物的DNA 修复系统与动物有差异;微生物无免疫功能。

十、致畸实验

1.致畸作用的几种可能性机理:

突变引起胚胎发育异常;酶分子蛋白中氨基酸组成改变,染色体畸变;

对细胞生长和分化较为重要的酶受到抑制;核糖核酸还原酶,DNA聚合酶;

母体正常代谢过程被破坏;叶酸缺乏症,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与红细胞叶酸中的浓度呈反比;细胞分裂过程的障碍;干扰细胞分裂过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中,不分离,有丝分裂障碍;2致畸作用实验方法及过程

(1)动物选择::小鼠或家兔常见;

(2)剂量分组:同前

(3)受试动物处理;性成熟的,一雄一雌,或一雄二雌,使其受孕;

(4)实验动物解剖与检验:胎仔外部检查、胎仔骨骼检查、胎仔内脏检查

(5)致畸作用评价:

①畸形率高低,须从畸胎的孕仔率,胎仔发生畸形率,单项畸形率,总畸形率统计分析,与对照比较等,不可以个别现象得结论;

②同种动物实验重复性,多种动物实验一致性;

③自然情况也会有变异,注意区分,去除本底影响;

④动物品系差异,不可武断推论,需其他动物实验,流行病调查,临床调查,获取结论;

十一、致癌实验

1.癌变过程及其机理:

引发阶段,由于致癌物质的作用,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过程,与DNA或者蛋白结合,

使染色体,基因发生突变,或者使细胞调控过程发生改变;

促长阶段,癌细胞不断增殖,形成临床可以检测到的肿块;

浸润转移过程,形成的癌肿,逐渐侵害周围正常组织,并扩散到较远的部位;

2.环境化学致癌物评价的观察指标

(1)一般观察:每天观察实验动物的一般状况和毒性反应(体重,食物消耗量或饮水量);(2)肿瘤发生情况:对每一肉眼可见及可触及的肿瘤,均应记录其出现的时间、部位、

大小、外形、发展状况并记录动物死亡时间;(3)病理检查:实验过程中死亡或濒死而提

前处死的动物及实验结束后的全部处死动物均应进行系统的尸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

肿瘤的性质和靶器官。还应注意观察癌前病变。

十二、环境流行病学方法

1.概念和特点:

流行病学:研究特定人群中有关健康的状态和事件的分布以及影响这些分布的决定因素;环境流行病学: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重点研究人们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各种因素

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2.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

环境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暴露,二是健康;同时还要研究二者的联系。

3.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般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描述性的(包括分布的描述和现况研究)、分析性的(包括病例—对

照和群组研究)、实验性的和理论的研究。

第六章环境化学物的安全性和健康危险度评价

1.安全: 是指某种化学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计量条件下,对机体不产生任何损害(急性

毒性,慢性毒性,以及三致,和远期或潜在的危害);

2.安全性: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化学物在一定暴露下无危险或者危险度很低,其危险度可被社会所接受。

3.实际安全剂量: 与可接受的危险度相应的暴露剂量(virtual safe dose, VSD);

4.安全性评价: 通过规定的毒理学试验程序和方法以及对人群效应的观察,评价某种化学物的毒性和潜在危害,进而提出在通常暴露该物质对人体健康是否安全以及其安全接触限量;

5.环境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是通过动物试验和对人群的观察,阐明待评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及潜在的危害,决定其接触条件,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减小其危害作用、保护人的身体健康的目的。

6. 安全性评价的内容:(p258-261)

(1)准备工作:

主要是了解化学污染物的基本性质和涉及的相关数据;还应了解化学物可能的用途,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以及人体的暴露途径和可能的摄入量作以了解;

(2)安全性评价的程序

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毒理学试验测试该化学物质对动物的毒作用,我国对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确定LD50或LC50---对毒性初步估计并确定毒特征---定级---剂量及毒性指标);

第二阶段,致突变试验;评估潜在遗传危害,预测致癌性;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致畸试验,生殖试验和代谢试验,---评估前在健康危害—估计最大无作用剂量;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人体安全摄入水平;受试物的对受试动物的致癌性;

(3)安全性评价试验选用原则:(P261)

在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时,需要根据受试物质的种类来选取相应的毒理学试验,不同的化学物,选择的试验不同;

(4)安全性评价结果评价是注意的问题(p261)

7. 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p267)

(1)健康危险度评价和管理的目的及意义:预计可能产生的健康效应类型及其特征;估计这些健康效应发生的概率;提出环境中有毒物的可接受浓度建议;提出针对性预防保健重点。

(2)基本步骤:①危害鉴定:回答是否有证据表明受评价化学物质会对暴露人群的健康产生危害;②剂量-反应评定(概念):通过人群研究或动物实验的资料,确定适合于人的剂量-反应曲线,并由此计算出评估危险人群在某种暴露剂量下的危险度的基准值;(③暴露评价:掌握有害物质实际进入或作用于人体的量;④危险特征分析:通过综合暴露评价和剂量-反应关系评价的结果,分析判断人群受到某种危害的可能性大些,并对其可信度或不确定性加以阐述,最终以正规的文件形式提供给危险管理人员,作为他们进行管理决策的依据。(p268-274)

8. 危害鉴定主要科学依据及各方法的优缺点:

主要科学依据为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动物实验研究的资料。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可直接反映人群暴露后所产生的有害影响特征,不需要进行种属的外推,是危害鉴定中最有说服力的证据。然而,由于流行病学研究本身的一些局限性,使其资料在健康危险度评价中的实际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首先,流行病学研究很难得到准确的暴露信息。其次,现有的资料往往来源于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所得的结果有时很难用于预测化学物对一般人群的影响。另外,由于流行病学研究一般需要在疾病发病率与对照或本低水平相比有两倍以

上的增加时,才能进行统计学分析,因而对于一些发病率很低的疾病,常常需要调查大样本的人群。与流行病学研究相比,动物实验研究可在较好的控制条件下进行暴露和健康效应的测定,对于一些缺乏流行病学资料的化学物质或尚未投入市场的新型化学物质,动物实验研究的资料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9. 在制定环境标准中的应用

1、标准: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经有关方面协调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点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2、基准:物质与特定对象之间的剂量—效应的定量关系,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不具有法律效力。基准是制定标准的核心科学依据。

3、环境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对生活环境中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以法律形式所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的技术行为规范的规定。

标准分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HY)、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补充;

1.简述DNA损伤修复与致突变作用的关系

答:DNA损伤修复机制关系到生物体清楚大部分因环境因素诱导儿产生的DNA损伤,有些损伤不能被修复或被错误修复,可固定称为突变。突变的产生不仅与DNA受损的情况有关,DNA损伤修也是决定突发生与否的重要因素。

2.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实验三者在实验设计方面有何区别和内在联系?

答:区别,剂量大小不同,观察指标不同,观察时间不同,选择动物不同。联系,染毒途径相同,剂量分组相同,

3.芳香胺的致癌机理

(1)氨基中的氮发生羟化形成羟基化衍生物;

(2)羟化后的活化产物发生酯化,主要是硫酯化。酯化后的产物是水溶性的,此时排到尿液中,潴存于膀胱内,因而膀胱就成了靶器官。

(3)酯化后的活化产物与核酸中的碱基作用,使细胞的DNA发生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这样导致最初的癌细胞。

4. 叙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来源及致癌机理

答:来源:出现在受黄曲霉污染而霉变的食品中,特别是玉米、花生、大米和某些发酵食品。致癌机理:由于其末端呋喃环上有一个双键,经肝或其他器官的微粒体酶作用,双键发生环氧化,并导致产生鎓离子,形成亲电子的终致癌物,并在核酸碱基——鸟嘌呤的N —7位上反应,使DNA损伤,导致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由此构成癌肿的基础。5. 汞的毒作用及其机理

金属汞和有机汞具有高的扩散性和脂溶性,进入血液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并在脑组织中氧化成汞离子(Hg2+)与脑内蛋白质结合,造成对脑的损害。可溶性无机汞化合物进入体内后,以离子态与金属硫蛋白结合,容易在肾脏和肝脏中蓄积,并使其成为靶器官。

6. 镉的毒作用及其机理

1.镉与含巯基、氨基、羧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镉结合蛋白,可导致各种酶活性的抑制。镉与巯基蛋白的结合,是镉在生物体内长期蓄积的主要原因。

2.镉损伤人体肾小管,导致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又导致维生素D3活性降低,抑制骨骼生长,造成骨骼疏松、萎缩和变形等症状。

3. 镉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可以降低机体的自身稳定功能,并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

4.在细胞中的镉有一部分直接进入细胞核内,引起DNA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癌症

的发生。

7. 铅的毒作用及其机理

铅能抑制红细胞内酶的活性,使其代谢过程受到影响。铅还可直接作用于红细胞膜,降低膜上Na+/K+-ATP酶的活性,使红细胞内钾离子渗出,细胞稳定性降低,从而引起溶血。铅对脑组织乙酰胆碱代谢的影响,抑制了神经突触的传导,导致在周围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精细运动的协调功能减退。

8. 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与化学结构有何关系?阐述有机磷农药急性毒作用机理。

答:关系:有机磷农药毒性的大小与其化学结构中的R,X,Y三个基团的改变有关:R基团为乙基者毒性最大;X基团为氧原子时,毒性一般较硫原子大;Y基团为强酸根时毒性较强。机理:有机磷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其磷酸根迅速与胆碱酯酶的活性中心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因而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以致胆碱能神经末梢部位所释放的乙酰胆碱不能迅速被其周围的胆碱酯酶所水解,结果导致乙酰胆碱蓄积,从而过强地刺激胆碱能神经系统,引起组织器官功能性改变,发生一系列的临床中毒症状。

9. 铅、镉、芳香族氨基化合物都有血液毒性,都可能造成机体贫血,试比较三者引起贫血的机制的差异?

答:1)铅:铅能抑制血液中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氢酶和血红素合成酶,使血红素合成受到障碍而出现贫血。2)镉:镉可抑制各种氨基酸脱羧酶、组氨酸酶、淀粉酶、过氧化酶等的活性。尤其是镉抑制氨酰基氨肽酶,使蛋白质的分解和再吸收障碍,从而使许多酶系统产活性受到抑制和破坏,从而引起贫血。3)芳香族氨基: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干扰骨髓基质细胞分泌造血生长因子。

10. 多环芳烃类物质的致癌机理:

并非直接致癌物,必须经细胞微粒体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活化后才有致癌性。

11、叙述CO导致中毒的环境毒理学的机理:

由于它易与Hb结合,抑制其携带O2功能,从而导致机体各组织细胞缺O2造成低氧血症。同时,高浓度CO还可与含二价铁的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影响O2从毛细血管弥散到细胞内的线粒体,从而损害线粒体的功能,CO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二价铁结合,影响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呼吸和氧化过程。

12. 遗传损伤的类型:(1)基因突变:碱基置换,移码突变(改变从m RNA到蛋白质翻译过程中遗传密码子读码顺序的突变),整码突变(DNA链中增加或减少的碱基对为一个或几个密码子),片段突变;(2)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结构的改变;(3)基因组突变: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13. 六价铬毒性比三价铬高的原因:六价铬具有强氧化作用,特别是在红细胞内部与生物大分子的强烈反应,可使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三价铬是稳定终产物。六价铬是人类确认的致癌物,三价铬是人类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

14. 受体学说的定义:受体是指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地与其结合的大分子蛋白质。生物活性物质是指能引起生物效应的各种物质,可分为内源性活性物质和外源性活性物质。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叫做配体。配体和受体相互作用可引起一系列识别、换能和放大过程,最后导致生物效应。受体和配体结合后进而引发机体中某一特定结构产生初始生物效应,这种受体—配体结构称为反应体。各种受体具有高度立体特异性,且只占细胞的很小一部分,数目有限,而且受体蛋白也有合成或降解过程,数目多少不是固定不变的,可受到包括污染物在内的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15. 金属的致癌机理:汞为例,汞与嘌呤、嘧啶碱类、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发生络合作用,Hg2+和CH3Hg+与多核苷酸中的碱基和磷酸可发生键合,使多核苷酸的特性粘度、熔解曲线、光谱等发生改变,表明这种键合改变了核酸的构象。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 第三章 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 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 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 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 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 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 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 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 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 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 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 4.肝血窦结构特殊 5.胆汁形成排泄 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 第四章 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①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 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 ③质性肾炎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 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 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 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

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流丰富 2.肾小管浓缩 3.尿液PH变化 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 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 第五章 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 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 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 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 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3.心肌炎与心肌病 4.心包炎 5.心脏瓣膜病 6.高血压 7.低血压 8.血管炎 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 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 离子稳定 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 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 第六章 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1、呼吸抑制 (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 (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2、哮喘 (1)解热镇痛抗炎药:某些哮喘患者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2)β-受体阻断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3)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等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4)麻醉性药物:氯胺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 (5)其他:青霉素、头孢、磺胺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新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疫苗、抗毒素、血清等生物制品(机制:1型变态反应)

环境毒理学期末复习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化学物。 环境基因组:人类对环境因子易感基因非常多,总称为环境基因组。 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化学物在体内组织器官初级分布取决于血流量,再次分布取决于化学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填空) 排泄是环境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由体内向体外转运的过程,其主要途径是:①经肾随尿液排泄(机理:肾小球被动过滤,肾小球重吸收和主动转运);②随胆汁进入小肠的环境化学物有两种去路: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一部分进入肠肝循环。(填空) 毒物动力学:运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研究外来化学物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转化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和过程。分为线性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生理性毒理动力学模型。共氧化作用:在机体内的花生四烯酸经氧化作用形成前列腺素,在此氧化过程中,某些外源化合物可同时被氧化,即共氧化作用。 代谢饱和:机体吸收毒物后,随毒物在体内浓度的增高,单位时间内代谢酶对毒物催化代谢所形成的产物量也增大,但当毒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其代谢过程中所需的基质可能被耗尽,或者参与代谢的酶的催化能力不能满足其需要,这样单位时间内的代谢产量就不再随毒物浓度升高而增大,这种代谢途径被饱和的现象称为代谢饱和。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 致死剂量:指以机体死亡为观察指标而确定的外源化学物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较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 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LD100):指某实验总体中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MLC或LD01):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 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LD0或LC0):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半效应剂量:指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某项生物学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 联合作用的类型及评定方法: 作用类型: 相加作用:多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是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这种作用称为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各化学物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这种作用称为协同作用。 增强作用:一种环境化学物本身对机体并无毒性,但能使与其同时进入机体的另一半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增强,这种作用称为增强作用。 拮抗作用:两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毒性作用强度低于各自单独作用的强度之和,这种作用称为拮抗作用。 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环境化学物作用于机体,各自的作用方式、途径、受体和部位不同,彼此互无影响,仅表现为各自的毒性作用,对此称为独立作用。 评定方法:联合作用系数法、等效应线图法。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毒理学定义: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己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外来化学物质: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和外界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 ①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物 ②主要任务:Ⅰ、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Ⅱ、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Ⅲ、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4、环境毒理学的特点 根据人体接触环境化学物的方式、条件及其后果,环境毒理学具有下列特点: (1)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是整个居民人群,特别重视老幼、病弱等敏感人群; (2)它不仅研究环境毒物对居民偶然的急性危害,而且更注意研究其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慢性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等对肌体本身及其后代的潜在影响; (3)研究有毒化学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产物的毒性及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产生的综合影响。 5、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 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的研究); 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 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人群调查: 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6、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作用性质和机理、对机体发生这些毒作用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 应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评价环境质量、采取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⑴环境毒理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毒理学基础总结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性质与机体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和病理过程)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 答: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 答: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15、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6、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标志。 17、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

毒理学 简答整理

1.生物学标志的概念和分类?答:概念:生物学标志又称生物学标记或生物学标志物,是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人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分类:①.暴露生物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量或靶剂量的指标,包括⑴内剂量生物标志;⑵生物有效剂量生物标志。②.效应生物标志:指机体内可测量的生化、生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③.易感性生物标志: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贮存库的概念及其毒理学意义?答:贮存库是指虽有外源化学物的蓄积,但尚未显示相应中毒效应的部位。意义:①减少蓄积部位以外的靶器官的毒物剂量,减轻急毒②体内慢性中毒的来源:动态平衡消除-再释放-潜在危害。 3.修复障碍主要引起哪些毒性?答:炎症;坏死;纤维化;致癌作用。 4.毒物与靶分子结合的类型?答:a.非共价结合:通过非极性交互作用或形成氢键与离子键,特点:互不结合,通常是可逆的;b.共价结合(相对重要):一般是不可逆的,能永久性改变内源性分子结构,故共价结合具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c.脱氢反应:自由基迅速引起内源化学物脱氢,生产新的内源性自由基;d.电子转移:如化学物将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亚铁氧化生成铁,引起高铁蛋白血症;e.酶促反应:少数毒素通过酶促反应作用于特定靶蛋白。 5. 危险度评定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答:明确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存在与否(危害认定);定量评定接触剂量与损害程度关系(剂量-反应关系评定);确定人类实际接触量和接触情况(接触评定);在此接触情况下对人群危险度的估计(危险度特征分析)。 6. 毒物发挥其对机体毒性作用的四个过程?答:1.经吸收进入机体的毒物通过多种屏障转运至一个或多个靶部位;2.进入靶部位的终毒物与内源靶分子发生交互作用;3.毒物引起机体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功能和结构的紊乱;4.机体启动不同水平的修复机制应对毒物对机体的作用,当机体修复功能低下或毒物引起的功能和结构紊乱超过机体的修复能力时,机体即出现组织坏死、癌症和纤维化等毒性损害。 7. 影响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主要四类因素?答:1.化学物因素:化学结构(取代基团对毒性的影响;异构体和立体构型对毒性的影响;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对毒性的影响);理化性质(脂水分配系数对毒性的影响;分子量、颗粒、比重对毒性的影响;挥发性和稳定性对毒性的影响;气态物质的血气分配系数对毒性的影响;电离度和荷电性对毒性的影响);不纯物或杂物。2.机体因素:物种、品系差异;个体间的遗传学差异;机体其他因素。3.环境因素:气象因素;噪声、振动与紫外线;昼夜与季节节律;动物饲养条件。4.化学物的联合作用。*5.暴露因素。 8.突变的类型?答:1.自发突变。2.诱发突变:a.基因突变(碱基臵换和移码突变);b.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型畸变、染色体型畸变);c.染色体数目的改变(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9.遗传学终点分类?答:①DNA原始损伤(形成加合物,断裂,交联);②基因突变; ③染色体畸变;④染色体组畸变。 10.化学致癌物分类(各种致癌因素分组)?答:组1,人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组2,人类可能致癌物(组2A)和人类可疑致癌物(组2B);组3,基于现有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组4,人类可能非致癌物。 11.发育毒性的定义和主要表现有?答:1.概念: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2.主要表现为: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 异常;功能缺陷;子代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增加。 12.发育各阶段发育毒性作用的特点?答:1. 着床前期:一般很少发生特异的致畸效应, 通常是着床前丢失,即指未分化细胞受化学 毒物损伤而致胚泡死亡。2.器官形成期:是 发生结构畸形的关键期或致畸敏感期。发育 毒性的主要表现:(1)结构畸形:最为突出 (2)胚胎死亡:吸收胎、流产(3)生长迟 缓。3.胎儿期:接触发育毒物很可能对生长 和功能成熟产生影响,如免疫系统、中枢神 经系统和生殖器官的功能异常等。不良作用 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特异的功能障碍、经 胎盘致癌和偶见死胎。4.围生期和出生后的 发育期:围生期是一生中对致癌物最敏感的 时期。 13.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答:1.确定受试 物的一系列急性毒性参数,通常以LD50为最 主要的参数,并根据LD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 级。2.初步评价受试物对动物的毒性和对人 体产生损害的的危险性大小、毒效应的特征、 靶器官和剂量-反应关系等。3.为亚急性、亚 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以及其他毒理研究的染 毒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选择提供依据和建 议。4.为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初步线索。 14. Ames实验的原理、定义?答:定义:细 菌回复突变试验是利用突变体的测试菌株, 观察受试物能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所携带的 突变改变,判断其致突变性。原理:人工诱 变的突变株在组氨酸操纵子中有一个突变, 突变的菌株必须依赖外源性组氨酸才能生 长,而在无组氨酸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不能存 活,致突变物可使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使 它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计数 诱发的回复菌落数即可判断化学毒物的致突 变性。 15.母体毒性与发育毒性的关系?答:1.具有 发育毒性,但无母体毒性,表示发育毒性有 特定的机制,与母体毒性无关。2.出现发育 毒性也出现母体毒性,尤其是当发育毒性只 在母体毒性存在时才能被观察到的时候,发 育效应可能是间接的,往往不具有特定的致 畸机制。3.具有母体毒性,但不具有致畸作 用。这类物质在妊娠期容易引起警觉。4.在 一定剂量下,既无母体毒性,也不出现发育 毒性。 16.致畸(发育毒性)作用机制?答:基因突 变与染色体畸变;干扰基因表达;细胞损伤 与死亡;干扰细胞-细胞交互作用;通过胎盘 毒性引起发育毒性;干扰母体稳态;细胞凋 亡;内分泌干扰作用。 17.三段生殖毒性试验分别为?答:I段:生 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一般生殖毒 性试验);II段:胚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 试验);III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围 生期毒性试验)。 18.确认人类致畸物的标准?答:1.一种特殊 的缺陷或几种缺陷并发的频率突然增加;2. 缺陷的增加与某种已知的环境改变相关联; 3.在妊娠的特殊阶段已知暴露于某种环境的 改变,产生有特征性缺陷的综合征;4.缺少 妊娠时引起特征性缺陷婴儿的其它共同的因 子。 19.实验动物的选择1.急性毒性试验:大鼠、 小鼠、狗;2.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大鼠、 狗;3.皮肤刺激试验和致敏试验:兔豚鼠; 3.眼刺激试验:兔; 4.遗传毒理学试验:小 鼠;5.致畸试验:大鼠、小鼠和兔;6.致癌 试验:大鼠和小鼠;7.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母鸡。 20. 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的主要反应类型 有?答:脂肪族羟化、芳香族羟化、环氧化、 杂原子(S-、N-、I-)氧化和N-羟化、杂原 子(O-、S-、N-)脱烷基、氧化基团转移、 酯裂解、脱氢。 21.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的要点:实验动物的选 择和控制、受试物及处理、实验动物染毒方 式、剂量分组、毒性作用观察、观察持续时 间和周期、急性毒性分级和评价。 22.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实验?答:动物选择, 目前通常选用两种动物(大鼠和小鼠)进行 试验;动物数量,每组动物数应较一般毒性 试验为多;剂量设计,为观察到剂量-反应关 系,一般使用三个剂量;实验期限与染毒时 间,原则上实验期限要求长期或终生;结果 的观察、分析和判定,主要的分析指标有肿 瘤发生率、多发性、潜伏期。 23.DNA损伤修复方法?答:直接修复、碱基 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双链断裂修复, 交联修复。 24.致癌三个过程及特征?答:1.引发阶段: 不可逆;所引发的“干细胞”在形态学上无 法识别;对外源性化学物质和其他化学因素 敏感;引发细胞可能自发(内源性)启动; 需要通过细胞分裂“固定突变”;剂量-反应 关系良好,但很难测定的阈值,无可测定的 最大反应;引发剂的强度以经一定的促长阶 段后发生的癌前病变来定量。2.促长阶段: 可逆(基因表达、细胞水平);持续给以促长 剂才可维持促长细胞群;对衰老、饮食和激 素因子敏感;内源性促长剂可起“自发”促 长作用;剂量—反应关系显示有可测阈值和 最大作用;以能否有效地扩大引发细胞群来 确定促长剂的相对强度。3.进展阶段:不可 逆;核型不稳性性导致细胞基因组结构的形 态学改变;进展的早期阶段,已改变的细胞 对环境因素敏感;在进展阶段可以观察到良 性或恶性肿瘤;进展剂使已促长的细胞进入。

环境毒理学题库

一、填空题 1.接触频率与期限:分为三种,即。 2.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处置包括_____、_ ___、 _和_____四个过程。 3.毒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和__ _。 4.机体最重要是排泄器官是: 5.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6.有机酸主要在内被吸收,有机碱主要在被吸收。 34.凡是分子量小的()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滤过 35.凡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需要载体能量,脂溶性大分子量的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 方式 36.凡是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方式 3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 生物膜方式 38.凡是液滴或大颗粒的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39.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 生物膜的方式 40.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主要的体内屏障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营养物质通过的方式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而大部分环境化学物透过胎盘的方式是。 9.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 5.化学致癌的三阶段论中的三阶段是指: 3.根据致癌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分为 与细胞恶性转化有关的基因主要有___和____。 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两类:土壤污染的特点是隐蔽性、蓄积性、恢复难。 血液是金属元素在体内转运的主要介质。 体内的铅90%以上存在于骨骼内。 二、选择题 1吸收速度最快的是: A:皮下注射B皮肤涂布C:经口摄入D:腹腔注射 2.一下那些物质不容易在骨骼中沉积:() A:氟B:铅C:锶D:Hg 3.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肠胃 4.以下可通过钙转运系统吸收的是() A.铅 B.铬 C.锰 D.铁 5.急性毒性实验的观察时间是:( ) A:7天B:14天C:30天 6.外来化合物的概念是()。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 E.以上都是

毒理学重点汇总

毒理学上半部分总结 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需要补充和细化的地方: ⑴代谢活化的两相 ⑵癌基因的分类,具体机制 ⑶细胞恶性转化后的特点 第十六章药物致突变作用的研究及其试验方法 一、Ames试验 (一)原理 组氨酸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加有致突变原的培养基上培养,可产生回复突变,恢复合成组氨酸的能力成为野生型,能在缺乏组氨酸的的培养基上生长成为菌落,通过计数菌落出现的数目就可以估算药物诱变性的强弱。 正向突变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野生型)回复突变(突变型、营养缺陷型) S9混合液 受试物 10098 多数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检测 (三)计量设计 西药<=5mg/皿,中药可超过5mg/皿,最低剂量1ug/皿或0.1ug/皿,至少五种不同剂量(药物不溶于水可用DMSO或乙醇作溶剂) (四)对照组 用溶媒作阴性对照;已知致突变作阳性对照;使用间接诱变物作对照时,注意平行设加S9与不加S9的对照。 (五)代谢活化:S9(经诱导剂处理过的肝脏微粒体酶) (六)试验方法:渗入法;点试法 (七)结果判断 1、渗入法:当药物浓度达到5mg/皿仍为阴性者,可以认为是阴性。 2、点试法:凡在滤纸片周围长出一圈密集的回变菌落,该药物即为致突变物质,如只在平皿上出现少数散在的自发回变菌落,则为阴性。 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象,选材,剂量,实验设计(理解),结果判定,公式(考试不给)) (一)动物 1、细胞:中国仓鼠肺细胞(CHL) 2、剂量:至少三种不同剂量,高剂量以50%细胞生长抑制浓度,但最高不要超过10mmol/L, 中低剂量采用倍量稀释法。 3、代谢活化:S9(哺乳动物肝微粒体酶)进行体外代谢活化。 4、药物作用时间:非活化组分别作用24和28小时收获细胞,活化组作用6小时以上。 5、标本制作时间:分别在24和48h收获细胞制作标本,活化组可省略48h时间点。 6、对照:空白对照、阳性对照、溶剂对照和S9对照。

毒理学基础总结及重点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简答题 1、简述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答:⑴经胃肠道吸收:吸收方式主要通过简单扩散,还可以通过主动转运、滤过、胞饮或吞噬;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①化学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②胃肠道的酸碱度;③消化道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胃肠的蠕动 和排空速度以及肠道菌丛等也可对吸收产生一定的影响。 ⑵经呼吸道吸收:吸收对象气态物质(气体、蒸汽)气溶胶(烟、雾、粉尘);吸收的方式——简单扩散;主要的吸收 器官——肺;经肺吸收的特点经肺吸收十分迅速,仅次于静脉注射;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分布全身。影响因素:①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②外源化学物在肺泡气中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浓度差;③血气分配系数;④肺通气量和经肺血流量;⑤气溶胶颗粒的直径大小。 ⑶经皮肤吸收:外源化学物经表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穿透阶段,第二阶段为吸收阶段。主要的影响因素:①化学物溶解性: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脂/水分配系数接近于1,易被吸收进入血液。光有水溶性或光有脂溶性吸收困难;②皮肤条件表皮损伤可促进外源化学物吸收。皮肤潮湿,促进吸收充血和炎症。 2、简述体内主要的贮存库及分布的毒理学意义。 答:⑴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①血浆蛋白作为贮存库(清蛋白);②肝和肾作为贮存库;③脂肪组织作为贮存库;④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 ⑵意义: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对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靶器官中外源化学物的量,毒效应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贮存库是不断释放毒物的源头,使毒物在机体作用的时间延长,并可能引起毒性反应,故认为贮存库中蓄积的毒物是慢性毒性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3、试述几种主要的排泄途径及排泄的主要物质。 答:⑴经肾脏(尿)排泄:分子量<60000,且未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外源化学物分子,机制: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排泌。⑵粪便排泄:①混入食物中的毒物;②随胆汁排出的毒物;③肠道排泄的毒物;④肠道菌群。⑶经肺排泄:体温下以气态存在的物质、挥发性液体。 4、简述生物转化的意义、主要类型以及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答:⑴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可以:①多数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毒效应减弱,水溶性增加,易于排泄;②一些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⑵生物转化反应类型:I 相反应和II 相反应;①I 相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②II 相反应主要——结合反应。 ⑶影响生物转化因素:①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②代谢酶的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③遗传与代谢酶的多态性;④代谢饱和状态;⑤其他。 5、简述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阻遏,以及酶诱导的意义。 答:⑴许多外源化学物可引起某些代谢酶的合成增加并伴有活力增强,这种现象称为酶的诱导(enzyme induction)⑵毒物代谢酶的阻遏(enzyme repression)指对某些代谢酶诱导的同时可阻遏另一些代谢酶的合成。⑶酶诱导的意义:①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的化学物,在诱导物作用下,毒性作用降低的速度加速;②经生物转化后毒性升高的化学物,在诱导物作用下,毒性作用增强。 6.毒物经口和经注射在体内代谢的特点? a不同的进入机体的方式在吸收时的影响和吸收速度的不同;b两者在体内分布的差异性,毒物成峰时间的差异;c代谢前者在代谢的同时还有吸收,后者一次进入,代谢的时候无

环境毒理学资料情况总结

环境毒理学 第一章:绪论 1. 环境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 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对个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对种群的损害作用及防治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防护 3. .环境毒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答:任务:阐述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生物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和生物标记物,以便及早发现并控制污染;定量评价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确定剂量-效应关系,为相关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以及保护生物健康提供依据; 最终任务: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 内容: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污染物在人体内的吸收、转运、代谢转化、排泄规律,毒性作用机制;污染物的结构、毒性及其机理及影响毒性的因素;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对人体损害的早期诊断与预警理论、方法、措施; 4.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体外实验、体内实验、模拟生态系统实验(P6-P9) 5临床观察和现场调查:(P8) 6.现代毒理学的特点:(P13) 7.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趋势: 1、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 2、从整体试验到替代试验; 3、从阈剂量到基准剂量; 4、从结构-活性关系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5、从危险度评价到危险度管理; 8. 替代原则,及3R, 即,优化、减少、取代、 9.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内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第二章: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1.暴露:环境潜在有害物以任何方式与生物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称为毒物的暴露。 2.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指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空间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过程.(P14) 3. 风化淋溶作用:环境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通过水解使岩石矿物的化学元素溶入水中的过程。 4. 生物性迁移:通过营养级在生物间迁移,并通过在生物体内的蓄积,随着生物体的迁移而迁移。 5. 生物浓缩:生物体从环境中积蓄某种污染物,出现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的现象; 6. 生物积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直接通过环境和食物蓄积污染物的过程,生物积累使污染物的积蓄随该生物的生长发育而不断增多。 7. 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

环境毒理学选择题

1. 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 A.有机污染物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C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3.pKa为 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 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D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7.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D 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α)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8.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9.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D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10.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 D.滤过 1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 A.肝 B.肾 C.肺 D.小肠 1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 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13.外源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 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14.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

最新整理卫生毒理学考试重点知识讲解

卫生毒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部分毒理学原理 第一章绪论 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以发展为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毒物: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3、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不存在任何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了一种物质是毒物还是药物。 4、二巯基丙醇(BAL)可用于治疗砷化物中毒,硝酸盐和硫代硫酸盐可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解磷定(2—PAM)可用于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 5、安全系数(SF): 6、毒理学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refinement)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reduction)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replacement)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7、根据化学物的结构、理化特性和某些生物学活性,即SAR,则可初步预测其潜在的危害性或致癌性。 8、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生命科学史上第一个大科学工程。 9、系统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整体研究生物系统(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的一门学科。 10、系统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和应激因子对生物系统的干扰作用,检测分子表达和毒理学参数的变化,反复整合各种数据和资料以描述生物体更能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性:指化学物引起毒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效应:指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二者是有区别的: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

化学物的毒性,而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2、中毒:生物体收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注射器等。特点:各种更能障碍,应激能力下降,维持集体稳态能力下降,对环境中其他有害因素敏感性增高等。 3、任何一种化学物只要达到一定剂量,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化学物的毒效应总是与一定的剂量联系在一起的的。剂量是决定化学物毒性的根本指标 4、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过程,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生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5、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6、按外源化学物的用途及分布范围,将读物分为:工业毒物、环境污染物、食品中有毒成分、农用化学物、嗜好品、生物性毒物和一用药物等。 7、损害作用:是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更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的应激能力。有害效应又称为健康效应。 8、外源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的毒作用谱,随剂量增加可表现为: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意义不明的生理或生化改变,亚临床改变,临床中毒,甚至死亡等。 9、毒作用的分类: (1)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2)局部或全身作用 (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 (4)超敏反应 (5)特异质反应 10、选择性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有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有毒性作用。选择性毒性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内(易感器官为靶器官)和群体内(易感人群为高危人群)。

环境毒理学复习重点

1、一室模型:当毒物进入机体后立即均匀的分布到所有的组织器官,并迅速达到平衡时,可将机体视为一室模型。 二室模型:二室模型将机体分为中央室和周边室,体内不能迅速分布而达到平衡的毒物,如苯、对溴磷等,迅速在中心室分布,然后经较长时间才在周边室达到平衡。 2、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就是生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所引起的污染物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循环过程中伴随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分散、富集和污染物的形态、化学组分的变化) 3、半数效应剂量 ED50:XB引起机体某项生物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 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4、酶的抑制与诱导: 5、毒物(toxicant):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机体时,能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或剂量虽微,但积累到一定的量,就能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合物。 6、剂量-效应关系:是指不同剂量外源化学物与其在个体或群体中所引起的量效应大小之间的相关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是指不同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其引起的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7、半数耐受限量(TLm) TLm),也叫半数存活浓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群水生生物中50%个体能够耐受的某种环境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单位为mg/L。 8、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effectlevel):又称未观察到作用剂量(no observed effect level,NOEL)指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level):指XB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观察到机体开始出现某种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若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又称中毒阈剂量。 9、受体学说: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地与其结合的蛋白质,与外来化合物结合,进而引发一系列识别、换能和放大过程,最后导致生物学效应。 自由基学说:进入生物体内的污染物,可以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成各种自由基中间体,导致脂质过氧化等反应,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和死亡。 10、癌是指组织或细胞相对自主生长形成肿块并危害机体的新生物。化学致癌作用:化学物质引起肿瘤的过程。 致畸作用: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使胚胎细胞分化和器官的形成不能正常进行,而造成器官组织上的缺陷,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形态结构异常。 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引起生物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结构改变的作用,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叫诱变作用。 11、即发作用:毒物一经接触后,短期内引起的毒作用。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的急性中毒。迟发作用(delay effect):经长期接触或间隔一段时间后,才呈现的毒作用。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致敏作用所致,化合物作为一种半抗原与内源性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从而激发抗体,继而再次接触时将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存在阈剂量。 特异性反应:一般是指遗传所决定的特异体质对某种化学物的异常反应,又称特发性反应。 12、危险性(risk):也称危险度,是指某种物质在具体的接触条件下,能引起机体发生中毒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13、生物性迁移: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附、吸收、代谢、死亡等过程而发生的迁移。

食品毒理学总结

毒理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主要研究对象:有毒有害物质(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和食品中天然成分。 主要任务:研究食品中化学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毒性作用,是评价食品的安全性、制定相关食品卫生标准的基础。 主要研究方法:动物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化学分析、风险评估和安全限量制定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 1、毒物: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2、毒性、毒性分级: 毒性: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3、毒性作用: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发生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 ?毒性作用分类:(1)变态反应、(2)特异体质反应 (3) 速发与迟发性 作用 (4) 局部与全身作用 (5)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6)功能、形态损伤作用 4、生物学标志,种类 生物学标志是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 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背 ?分为: 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毒物举例: 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 苯可抑制造血功能,导致贫血; 强酸、强碱可引起局部的皮肤粘膜的灼伤等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效应和反应的区别: 效应(effect)——涉及个体,量反应。可用一定计量单位表示其强度。 反应(response)——涉及群体,质反应。百分率或比值表示

毒理学重点整理知识点

绪论(课件) 1.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区别 1.1.概念不同。 食品安全是种概念,食品卫生也是属概念。 1.2.范围不同。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安全。 食品卫生通常并不包含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 1.3.侧重点不同 食品安全是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的完整统一。 食品卫生虽然也包含上述两项内容,但更侧重于过程安全。 2.什么是毒理学? 2.1.传统定义: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2.2.现代定义: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 综合学科。 3.常用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 3.1.从方法学来分 3.1.1.微观方法 利用生物化学、细胞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从细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观察到多方面毒性作用现象,其中包括一些极微小的毒作用表现。 3.1.2.宏观方法 研究人的整体以至于人的群体与毒物相互作用的关系。 3.2.根据采用方法的不同 3.2.1.体内试验 实验对象采用哺乳动物检测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躲在整体进行。 3.2.2.体外实验 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进行研究。多用于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性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4.毒理学有哪几个研究领域? 4.1.主要领域 4.1.1.描述毒理学 4.1.2.机制毒理学 4.1.3.管理毒理学 4.2.其他领域 4.2.1.法医毒理学 4.2.2.临床毒理学 4.2.3.环境毒理学 4.2.4.生态毒理学 4.3.毒理学分支 4.3.1.靶器官毒理学 4.3.1.1.肺(呼吸系统)毒理学 4.3.1.2.血液(造血系统)毒理学 4.3.1.3.免疫系统毒理学 4.3.1.4.生殖和内分泌系统毒理学 4.3.1. 5.神经系统与行为毒理学 4.3.1.6.肝与胃肠道毒理学 4.3.1.7.肾毒理学 4.3.1.8.皮肤毒理学、眼毒理学…… 4.3.2.以机制研究为基础的毒理学 4.3.2.1.分子毒理学 4.3.2.2.细胞毒理学 4.3.2.3.遗传毒理学 4.3.2.4.生化毒理学 4.3.2. 5.受体毒理学…… 4.3.3.根据研究对象和科学领域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