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孩子语言康复训练

脑瘫孩子语言康复训练
脑瘫孩子语言康复训练

脑瘫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语言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恢复患儿的语言交际能力。以下训练应每日进行2-3次,每次1-2分钟。

训练方法如下:

一:呼吸训练

正确控制呼吸之间的气流,是发音的基础,发声和构音必须靠呼吸做动力,当形成一定的气流压力时,才可以发声。患儿取仰卧位,两上臂在胸前交叉,康复师以适当的速度和力度压迫患儿胸部,以改变呼吸速度、节律异常。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因其不配全,治疗师可从患儿背面用两手以一定的速度压迫肋骨。

在胸部肋弯处用腹带系住,限制胸部运动,从而促进腹部的运动。可以配合的患儿,让其将头尽量竖直,深吸一口气,闭嘴,然后吹气。

让患儿练习吹喇叭,吹哨子,用吸水管在水中吹所等活动来进行训练。

堵住患儿鼻孔,让其用口呼吸,然后堵住患儿口部,让其用鼻呼吸,反复训练。

二:口部的运动训练

运动性构音障碍与发声有关的呼吸器官、喉头、口腔、下颌、舌、口唇等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下颌运动障碍的患儿,口唇难以正常开闭,影响构音功能,治疗师可一手放在患儿关头部,一手放在下颌,帮助患儿做上颌上举、下拉的动作,使双唇逐步闭合。

对智力较好的患儿,治疗师可用语言指示患儿做尽可能张口使下颌下降、然后闭口的动作。

让患儿面对镜子,利用撅嘴、咧嘴、鼓腮、微笑等动作,使患儿做唇的张开、闭合、前突、缩回以及舌的前伸、后缩、上举等运动练习,反复进行,直到熟练为止。

三:构音训练

构音训练要按照语言发育的规律,并与视觉、触觉等功能密切配合,从易到难训练。

训练时让患儿用眼睛看着治疗师发音的口形,反复模仿,先从容易的构音开始,逐渐过渡到较难的发音训练,最后过渡到单词和句子的练习。

四:语言发育的迟缓患儿训练

对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可将手势语作为表达训练的导入方式,通过手势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愿,逐步过渡到用幼儿语、口语进行表达的阶段。

五:控制全身的异常动作

脑瘫儿童因肌张力异常所以身体动作姿势很难控制自

如。强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常因一小动作而引起全身的动作异常

,很难恰当的分离动作,例如他们在一开始练习发音时,常常会引起面部表情异常甚至回全身抽动,导致呼吸,发音受到影响,使声音变的短促,模糊不清.低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往往低着头,弯着背,这样他们的口腔无法充分的打开,胸腔也处于受压迫的状态,这样就很难再谈发音技巧.因此脑瘫儿童全身状态能得到有效控制是语言训练的前提和础。

为了有效地控制异常姿势,必须从头,颈,肩等大的运动肌体开始训练,逐渐向下颌,口唇,舌等精细运动过渡。在进行训练前,必须先消除脑瘫儿童的心理不安,尤其是强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否则效果不明显。

二、构音器官训练

由于口腔肌张力异常和全身异常动作使得脑瘫儿童不能灵活的控制构音器官、口唇,舌等,

严重影响发声,因此应该特别加强构音器官的训练.口腔动作的训练,应从进食功能开始训练,利用吃东西的方式来训练脑瘫儿童正确的吸吮,咀嚼和吞咽技巧,由此来增加对下颌、口唇、舌的控制能力.具体的方法如下

1 、呼吸训练羽毛,吹风车,吹玩具喇叭,吹哨子,吹气球等。练习的器具要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2、舌的训练:利用儿童喜欢吃的棒棒糖,冰淇淋等,让他们用舌头添着吃,这样可以训练舌头灵活伸缩,增加面部肌肉和舌的运动机能

.

同时教师还可以自编一些舌体操,以此来训练学生

3、吸吮训练:

先用粗短的管子吸盛在杯子里的并且是孩子爱喝的饮料,学生很容易吸到;然后再用细长的管子吸盛在瓶子里的饮料,使训练难度逐渐加大。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很快的使学生的呼吸能力加强.

4、咀嚼训练:

咀嚼动作需要口腔内所有的构音器官参与,这是训练构音器官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给学生难嚼的食物练习,如红薯条等

三、发音训练

进行发生训练时要摒弃先练声母、韵母再练词语、句子的传统方法,应先从拟声词和较常用的词语入手,爸爸,妈妈等。在训练时要有正确的姿势,提供正常的肌张力,同时要使呼吸深而缓慢。先利用游戏或歌唱方式练习,使脑瘫儿童能松弛神经,把肌张力调整的最佳状态。发声训练最好从拟声词开始,因为拟声词有趣并且容易发音,选择周围环境中最常听到的声音来练习,如汽车声,小狗叫声等,再逐渐练习词语,短语和句子.在练习句子时最好选择歌词较为简单的儿童歌曲,使他们边唱边练,在欢乐的氛围中愉快地练习.

四、语言沟通训练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沟通,提高脑瘫儿童运用语言沟通的能力是语言训练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家庭在脑瘫儿童语言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家庭是脑瘫儿童生活的环境,是语言实践的最佳训练场所。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参与这一训练过程,不仅可以一对一的进行个别化教学,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学校要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1、认知

脑瘫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发展语言的必要条件,但是脑瘫儿童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视觉、听觉、触觉障碍,会阻碍各种学习,因此要常带领他们多听、多观察、多操作练习等,充分利用各种感官,扩展他们对各种不同情景、不同事物的认识,不断充实沟通内容.这是脑瘫儿童运用语言沟通的前提工作。

2、增加说话和活动的量

不要因为他们讲话不对而丧失信心,不管他们懂或不懂,都利用各种机会去跟他说话.做游戏时与他一起进行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寓教于乐,以引起患儿训练的兴趣。

3、鼓励脑瘫儿童发声

当他们发声时,要立刻与其对话和应答。即使说不成句,也应

点头示意

,反复教他,启发他想要表达的话语。要多表扬或夸奖,避免过多的批评和指责,让他们树立学说话的信心。利用他们的各种要求和欲望,鼓励他们发声的积极性。

.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姓名 省市 县(市、区)乡镇(街道)

使用说明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 、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 (一)训练登记 筛选18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 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估”进行。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计分。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

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A、B两份,A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B表评估内容共7个项目,共非医疗康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三)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结合机构、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条件,共同确定长期与近期康复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包括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障碍和困难所确定的训练项目、训练内容、训练安排等。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训练计划”。 (四)训练记录 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内容、训练次数、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要求每一个月填写一次。 (五)评估与总结 “评估与总结”包括阶段评估、末期评估与总结。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阶段评估,转介其他机构或其他原因结束训练时进行默契评估,计算由初次评估至阶段评估提高的分数,小结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掌握训练对象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困难,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训练计划。末期评估与总结栏内,应填写末期分数和初次至末期提高的分数,判断训练效果,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意见。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评估与总结”。 (六)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用于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估,包括康复训练“评估项目”、“评分依据”和“效果判定”三项内容。“评估项目”与“训练评估”中的项目及要求一致。“评估依据”是依据训练对象完成康复训练评估项目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范围和程度,分为四个等级评估计分。“效果判定”通过对康复对象初次与末期评估分值之差,判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白晓doc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实践报告 标题: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类型: 指 导 教 师:罗治安、廖元贵 系 别:康复医学系 班 级:康复1031班、康复1033班 学 号:1026043106 、1026043312 姓 名:吴丹 白晓 2013年5月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毕业专题 √

目录 一、研究对象 (3) 二、研究目的 (4) 三、研究方法 (4) 四、研究过程 (4) (一)训练前情况 (4) (1)外在表现 (4) (2)构音动作技能的检查 (5) (二)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5) (1)训练计划的制订 (5) (2)训练的实施 (6) 五、结果 (7) 六、讨论 (8) 参考文献 (8)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作者:吴丹(康复1031班)、白晓(康复1033班) 指导老师:罗治安、廖元贵 摘要文目的:以一例脑瘫儿童为个案,对其进行以语言、认知和动作技能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探索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主要在语言、认知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改善。结果:表明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有效。 关键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运动训练语言训练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由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1}。患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部分儿童会诱发智力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异常等症状{2}。这些障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发育成长,使儿童无法独立生活。脑瘫儿童的康复问题一直是医学界和特殊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学龄前是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良机,损失将无法弥补。但是目前,脑瘫儿童的早期康复倾向于重视肢体康复训练,相对轻视语言和认知训练{3}。 脑瘫形成的病因主要有: (一)出生前:1 怀孕早期的母体感染 2 母亲乱用药物 3 受孕前或妊娠早期碘缺乏 4 多胎妊娠 5 宫内生长迟缓 6 早产 7 基因缺陷(二)出生时:1 难产、严重窒息(大脑缺氧) 2 产伤,颅骨创伤造成闹组织受压 (三)出生后:1 核黄疸 2 婴儿期颅内感染,如脑膜炎 3 脑瘤 4 脑出血脑外伤 5 由于气道阻塞或心跳骤停造成的缺氧 1、研究对象 李某某,男孩,2011年3月出生,足月顺产,出生时有短暂缺氧窒息现象。2011年春季常规检查时发现其脑间隙增宽,故家长带其到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所详查。结果显示脑干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正常,但脑CT的结果显示脑细胞容量不足。DDsT的检查结果也表明其智力发展可疑,四肢运动发展水平低于实际年龄6个月。其随后走访多家医院在不同医院就诊,有的医生认为是发育

脑瘫儿童所面临的语言问题

脑瘫儿童所面临的语言问题 脑瘫儿童约有80%的比例会出现语言、言语以及沟通方面的问题,随着大脑受伤部位的情况不同,所表现的障碍情形也不同,(徐道昌,2005)常见的特征如下:听觉问题、语言发育迟缓、构音与音韵问题、嗓音的问题、节律的问题、语言失用症、沟通问题等。 脑瘫儿童的语言、言语和沟通训练至少必须包含身体动作姿势的控制、口腔动作技巧、呼吸发声技能训练、言语能力训练、沟通能力训练以及沟通辅具介入等层面。在进行康复计划规划时,哪个部分要先进行以及训练的比重,要依据评估结果来确定,所以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痉挛型儿童训练前,需要先将身体摆成“最能促使肌肉张力和动作接近正常”的摆位,之后才开始进行口腔动作训练。如果是呼吸问题导致发声不畅时,就需先进行呼吸畅通和呼吸功能训练。 脑瘫儿童的语言康复治疗计划除了要提升个人的语言、说话、认知、理解能力,最终的目标是希望经由这些能力的提升,来促进日常生活的沟通表现。 在进行语言治疗时需要注意: 1、不要忽略感官问题的处置(例如儿童有听觉和视觉感官异常,那么就需要先进行处理与矫正) 2、要运用多重感官来促进语言的发展(认知能力是发展内在语言的基础,可运用多重感官途径的输入,提供各种感觉和语言刺激) 3、注重头颈部和躯干动作的控制和维持适当姿势摆位(头颈部动作会影响发声和构音技巧)

4、改进颈部的控制能力(头、颈部如果没有分离,会影响下颚、口唇、舌头等发音器官的运动) 5、口腔按摩或触摸训练(通过口腔按摩可以让孩子的口腔感觉正常化或抑制不正常的反射,对于口腔周围过度敏感的儿童需要进行口腔脱敏按摩、若肌张力低或触觉过度顿感的儿童则需增加触觉的按摩方法) 6、吸吮、吞咽及咀嚼能力训练(是口语表达过程的基础活动,不但能减轻流口水的情形还能改善构音器官的功能和协调性,甚至嗓音也可改善) 7、了解现阶段语言治疗的重点(提升沟通能力,达到适切的沟通互动,而非用一般人口语清晰度的标准要求,不要过度专注于构音矫治,否则只会增加儿童肌张力紧张度,而无助于疗效) 8、父母参与训练的重要性(许多治疗不能只靠儿童本身,更依赖于家长的扶持于鼓励,家长可将训练融入生活中)

儿童脑瘫康复训练

儿童脑瘫康复训练 1、言语治疗:语言治疗适用于轻度的脑瘫患儿,通过科学的训练达到患儿能够说话的状态,这个训练也是根据患儿语言功能受障碍类型进行治疗的,因此是很关键的治疗方式 2、心理行为治疗:这种方法是根据不同患者进行的,由于一些患者会表现出自闭自卑或者是各种情绪化等症状,这就要求要给患儿更多的心理呵护,要时常鼓励患者,心理的护理也是相当关键的,不管是治疗什么疾病健康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3、家属护理治疗:不管是什么疾病,什么病人,病人最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就是家人,病人的饮食起居离不开家属,这就要求患者家属一定要耐心的照料患儿,多学习一些护理的知识,家属的护理对于康复脑瘫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三、康复目标的制定 脑瘫儿童均表现出运动发育迟缓和异常的姿势及运动模式等,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名脑瘫孩子时,要对他进行全面的检查,除一般常规体格检查外,还要对反射、运动发育能力、异常姿势、异常运动模式、语言、认知行为等进行评估。当评估完成后,我们要根据评估的结果,分析脑瘫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制订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包括: ①短期目标 指治疗师对脑瘫儿童进行了短期治疗后,能最先达到治疗目的的目标,是治疗的最初目的,短期目标一般可以制订一个或多个,它的制定是为了脑瘫儿童经过反复强化训练后最快达到纠正或改善功能的目的。 ②长期目标 是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一个或多个短期目标训练后,得到一个较好的功能纠正和改善,如功能性地会坐、会站、会走等。 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制订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个脑瘫儿童来说,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再进行下一次功能评估,设计出新的治疗目标(图11-1)。 例如:九个月痉挛型脑瘫儿童坐位下表现为圆背、坐位面积小、负重点在骶尾骨、坐位平衡差、向侧方跌到时上肢没有保护性反应。短期治疗目标:头躯干的控制、纠正骨盒位置、髋关节的充分屈曲和外旋能力、腰背肌的力量训练、上肢的保护性反应。长期治疗目标:建

0-6岁脑瘫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0-6岁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儿童语言康复过程中要涉及诸如注意力的语前康复,以及感知觉和认知能力的训练,还有包括精细动作在内的操作性练习。系统学习过语言与言语治疗的教师可以将训练方法熟练的运用到儿童语言康复中,但作为儿童的第一康复师—家长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不懂方法不会训练的情况出现,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儿童的语言康复进程。下面我将重点阐述一下河北省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地的儿童在家庭中的语言康复应该如何做。 一.行为意识的练习 行为意识是为了锻炼儿童的注意力及配合能力。注意力是前语言阶段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注意力的提升对儿童获取信息有着很大的帮助。注意力语言障碍儿童共通的弱项,除了在个训室40分钟的练习,家长在平时也应该注意这一项目的练习。从儿童睁眼起床时注意力的练习其实就已经开始了,这时家长应该做到的是利用自己的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对他说:“宝贝,起床啦”。若孩子没有反应,家长应轻轻将其头转向自己并说:“啊,你看到我啦”,或者家长主动移动到孩子面前,使孩子能够看到自己,重复后加以强化。家庭康复中注意力的练习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详细可参与本周的家长课堂。 二.模仿能力的练习 模仿能力锻炼了儿童的视觉听觉的理解能力,并且随着模仿长度的增加记忆力也随之增长。在家庭练习过程中,模仿也是无处不在的。起床后我们需要整理床铺,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孩子模仿自己的动作来叠被子。如果孩子的能力不足,家长可以将被子对折好然后辅助孩子抓住被子的一角将其对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的模仿能力同时还锻炼的孩子的粗大动作及生活自理的能力。 三.感知认知的练习 感知认知能够锻炼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视觉辨别的能力,这也是初次接触语言康复的家长比较关心的一项。感知觉以及认知的练习同样也充斥的我们的生活,认识生活用品,感受物品的性状等等,而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时间段给孩子练习这一项目。譬如吃水果时进行水果的认识,让孩子拿到所要求的水果并作为奖励。能力较高的孩子还可以要求他们进行水果配对的练习。若没有水果这一练习也可以进行下去,吃饭时使用到的餐具,同样能做到这一点。家长也可以自己想一想除了物品识别配对,感知觉的练习以及抽象词的练习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做。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脑瘫儿童康复》是三年制高等职业学院儿童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按专业教学计划列入学生考试课程。 据粗略估计,我国儿童脑瘫发病率达 1.5/1000-5/1000,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发智力低下、视力障碍、癫痫和发育迟缓等,是小儿最常见的、非常复杂严重的脑损伤综合征,治疗和护理困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儿童脑瘫护理及康复工作非常必要。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儿童脑瘫康复训练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儿童脑瘫康复服务技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儿童脑瘫的临床表现及功能障碍特点,理解儿童脑瘫康复训练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掌握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为儿童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康复的基本理念,了解儿童脑瘫的发病原因与预防; 2.掌握儿童脑瘫功能障碍评定内容和方法; 3.了解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方法基本原理; 4.掌握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操作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儿童脑瘫康复训练基本知识;

2.运动康复训练、作业疗法; 3.语言能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 4.脑瘫辅助器具和矫形器具选用。 难点: 1.脑瘫功能障碍特点; 2.运动康复训练、作业疗法; 3.语言能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共2课时讲授: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康复概述 第二节医学康复 第三节教育康复 第四节职业康复 第五节社会康复 教学要求: 1.了解康复的含义、康复的领域、康复的层次 2.了解脑瘫儿童康复的意义 3.了解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与社会福利管理工作 4.了解脑瘫儿童全面康复的基本概念 5.了解脑瘫儿童康复体系与模式 教学重点: 1.康复概念 2.全面康复概念 第二章小儿脑瘫概述共2课时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脑瘫儿童个案

小儿脑瘫个案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小儿外科尤晓莉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脑部在发育成熟前,由于各种原因使脑组织受到损伤所留下来的后遗症。脑瘫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还经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视觉、听觉、言语、摄食等障碍。运动障碍是影响脑瘫儿童生活自理的最主要问题。本研究着重对脑瘫儿童躯体形态功能的康复训练进行探讨,将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密切结合,以增强其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个案资料 小兰在母亲31岁时出生,是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1.6kg。在围生期早产是先天致残的主要原因。残疾类型为小儿脑瘫。2岁开始说话,因残疾程度严重,学前曾在社区基层康复站接受康复训练,5岁始能扶杆走路。小兰7岁时进入小学,入学时体重17.2kg,能够独立进食,但进食时饭粒洒地,不会做家务劳动。坐姿向前冲,不能站立和行走,上下楼梯需要人抱。能集中注意力超过15分钟。形象思维明显滞后,短时记忆能力略低于正常水平。性格娇气、怕吃苦。有一定的心理和社交障碍。 ◆康复训练方法 根据专业医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判断,认为小兰有康复的潜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脑瘫病人康复训练。希望通过训练,使小兰尽可能地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社会的最佳状态,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独立生活,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适应家庭、生活、工作的需要,甚至能走上社会。 ★制定训练计划 训练措施:活动治疗、物理治疗、按摩、心理疏导等。训练时间:每周安排5节康复课,在每日的学习生活中,还随机安排半小时,保证康复训练时间。康复场所:学校为主,家庭为辅。辅助措施:医生建议小兰脚部作矫形支架。 ★实施容和方法 训练方案主要包括基本活动能力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康复教师在对小兰进行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时刻用语言鼓励,激发小兰接受训练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保持训练的持久性,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教师针对小兰疲软性运动障碍以及下肢的康复期望值限制,提出不同的康复训练目标。 (1)基本活动能力训练 主要采用活动和物理疗法(兼用按摩辅助)进行训练。利用感觉统合室的康复器具:踩脚印、直立双杠、平衡器等以及专用站立、握力器等对小兰进行粗大动作功能康复训练。同时注意练习生活自理能力,创设小兰力所能及的作业容对其进行精细动作功能的康复训练。

脑瘫儿童肢体康复个训

《脑瘫儿童肢体康复个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走、跳、爬等康复训练,提高下肢关节的控制能力; 在游戏中进行康复训练,逐步养成自觉训练的习惯; 养成勇敢顽强,自强不息的良好意志品质。 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各种走、爬的技术。难点:各种动作的有机结合,身体各关节协调发展。 教学准备:使用教具:长绳、体操垫若干、笔记本电脑、音响、毛绒玩具若干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评估 和学生亲切交流,鼓励学生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教授学生日常活动的注意事项。 设置教学情境:过关我最棒根据老师的指令进行一些相应动作的练习。准备好服装,打扮成小红军脑瘫儿训前的评估,回顾上一次的训练情况,并针对学生的主要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使用踝关节矫正仪训练,斜板站立) 实施训练 各种姿势的走示范各种姿势的走。沿直线走,沿曲线走,沿螺旋形走。 沿直线走,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沿曲线走,注意适当调整双脚着地的位置。 3、沿螺旋形走,注意适当调整双脚着地的位置,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根据老师的要求一

步一步地完成每项动作,注意身体始终保持平衡。保持平衡姿势,高质量完成动作。(七色花鼓励)应对不同的姿势的走,作出相应的平衡姿势。(七色花鼓励)通过各种形式的走,锻炼学生平衡能力,调动下肢关节能灵活地、协调地完成动作。各种走的姿势的难度逐步加大,让学生体验应对突发地形变化应该怎样正确处置。同时促进下肢各关节协调发展。 2、各种方法的跳(向上跳,向前跳) 3、各种形式的爬(手脚配合爬,双脚蹬地爬)4、放松按摩活动 1、手脚配合,前脚掌着地,双臂用力,向上跳。争取碰到老师的手。 2、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基础上,前脚掌着地,双臂用力,做出向前跳跃的动作。 1、手脚配合爬,注意手脚协调配合,完成动作。 2、双脚蹬地爬,努力用双脚蹬地,完成动作。学生躺在垫子上,全身放松。老师在一旁加强保护,防止摔倒,鼓励学生努力向上跳跃,争取碰到老师的手。(七色花鼓励)加强防护措施,注意学生安全,适当放置海绵垫,鼓励学生使用双臂,协同发力,完成向前跳跃动作。(七色花鼓励)学生必须手脚协调配合,在海绵垫上完成动作。(七色花鼓励)学生必须非常艰苦地用双脚蹬地完成动作,不允许用手等关节参与爬。(七色花鼓励)老师一边播放轻松的音乐,一边帮助学生开展全身放松活动。学生练习的难度由易到难,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动作,锻炼学生机智、灵敏素质,促进下肢力量发展。康复训练是一项比较枯燥的过程,因此在训练中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做到劳逸结合。(粉红塔的叠放)学生完成此动作,应该比较累的,对学生的挑战也较大,必须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意志坚定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三、训练总结 1、课堂小结 2、布置家庭训练任务 3、下课,互道再见。根据授课时所要求的规定,有在坐听课老师做评委,获得多少颗七色花,然后根据七色花的多少兑现相应的毛绒奖品。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制订目标机制,达到教学要求,激励课堂综合表现。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基本情况姓名魏叶性别女出生年月残障类别智力:√听力:视力:智力障碍 IQ:听力障碍(dB)左右社会适应性:不适应障碍左右学习基础无任何学习基础主要特点与问题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还伴有智力落后和惊厥等现象。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教学目标模仿刷牙实施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辅导措施、硬件设施等) 1.把孩子的牙刷,牙膏放在固定的地方。 2.老师和孩子一起刷牙,让他模仿老师刷牙的动作。如果孩子模仿着刷牙,老师要表扬他。 3.在刷牙的时候,要辅导他。4.让孩子自己对着镜子刷牙。 5.开始时,老师握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 小儿脑瘫患儿常会出现视、听功能障碍,动作节律及协调异常等,因此要尽快进行康复训练。而具体的康复训练手段也应根据脑瘫不同的分型有所区别。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 训练目的: ①放松僵硬的肌肉。②避免痉挛体位的运动。③预防畸形。 训练手法: 1、抑制上肢的内收内旋、拇指内收、握拳、屈肘、肩关节后撤,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采用Bobath手技。 其训练方法如下: ①拇指关键点控制训练。 ②被动手指屈伸训练。 ③上肢带关键点控制,双上肢外展外旋、上举。 ④抱球姿势。 ⑤Bobath球或滚筒上训练,仰卧其上促进全身伸展姿势。仰卧一侧并抱腿抑制头背曲,俯卧其上促进抬头和手支撑。 ⑥拧毛巾式训练纠正内旋后伸。 ⑦中线活动的促通。 2、抑制下肢的内收交叉、屈膝屈髋、尖足、足内外翻。 其训练方法如下: ①双下肢交互运动训练,对降低肌张力,抬腿跨步都有帮助, ②双下肢外展、外旋训练,纠正内收交叉, ③双侧内收肌的放松和按摩, ④骑跨于滚筒、花生球上或借助于髋关节外展训练椅,

⑤利用手法和内外翻矫正板纠正足内外翻, ⑥胭绳肌牵张训练。 ⑦髂腰肌牵张训练, ⑧跟腱的牵拉训练及足背屈的维持训练,以纠正尖足, ⑨髋关节伸展训练以纠正屈髋, ⑩搭桥式练习,促进骨盆伸展和加强腰背肌肌力, 3、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训练和稳定性、协调性训练。 ①各大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②对于严重的有踝阵挛或肌紧张的,可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 ③手口眼和手足口协调性训练。 ④双上肢支撑训练(既可促进手支撑和手指的伸展、抬头,也可促进髋关节伸展):训练床上被动支撑;楔型垫上训练;滚筒上训练。 ⑤立位促通板训练以促进站立并加强下肢稳定性。 ⑥年龄3周岁以上的可利用骑自行车、跑步机加强下肢训练。利用股四头肌训练仪既可增强下肢肌力,又可促进下肢分离运动的完善。 ⑦利用娱乐体操,提高上肢侧举、上抬、外展的关节活动。 ⑧手指训练可用捏取小食品、玩积木、叠纸、持笔描图、木钉盘训练等。 4、增强体轴性旋转能力和体干的活动能力训练。 ①体轴回旋模式(卧位、坐位、立位)。 ②仰躺于滚筒上,利用滚筒的旋转性,使患儿双下肢、髋关节、躯干以及颈背部出现伸展姿势,也可以重庆最好的妇科医院缓慢转动滚筒,使患儿重心左侧或右侧转移,反复操作,让患儿感觉重心的变化。 ③翻身训练:反射式翻身;手部控制式翻身;腿部控制式翻身;头部控制式翻身。 5、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平衡取决于头部的位置,躯干肌负重能力,头躯干和肢体之间的协调能力。 ①先进行坐位的保持训练。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一、小儿脑瘫概述 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瘫)是指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多在1岁内出现,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1.5‰~5‰,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 脑瘫的特点:发育性:是指在脑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非进行性:脑瘫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永久性: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脑性瘫痪(脑瘫)的具体表现:脑性瘫痪(脑瘫)为某种病因损害了脑部,病变虽不再进行,而造成运动、姿势发育向异常方面进展,甚至出现损害智力、语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自我调控肢体运动能力差、平衡能力差、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个别伴有癫痫、听力减退、视力异常(斜视、弱视、视野缺失)等。 脑性瘫痪主要靠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我国1988年小儿脑性瘫痪会议拟订了三条诊断标准: ①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 ②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障碍及其他异常; ③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高度提示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①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时及新生儿期有严重缺氧、惊厥、颅内出血和核黄疸等; ②有智力发育迟滞、情绪不稳定和易惊恐。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及痉挛的典 型表现; ③锥体外系统症状伴双侧耳聋和上视麻痹。 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②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③脑炎后遗症。 诊断要点 1、出生后数月至一年内出现的双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2、病情平稳,非进行性发展;

脑瘫孩子语言康复训练

脑瘫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语言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恢复患儿的语言交际能力。以下训练应每日进行2-3次,每次1-2分钟。 训练方法如下: 一:呼吸训练 正确控制呼吸之间的气流,是发音的基础,发声和构音必须靠呼吸做动力,当形成一定的气流压力时,才可以发声。患儿取仰卧位,两上臂在胸前交叉,康复师以适当的速度和力度压迫患儿胸部,以改变呼吸速度、节律异常。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因其不配全,治疗师可从患儿背面用两手以一定的速度压迫肋骨。 在胸部肋弯处用腹带系住,限制胸部运动,从而促进腹部的运动。可以配合的患儿,让其将头尽量竖直,深吸一口气,闭嘴,然后吹气。 让患儿练习吹喇叭,吹哨子,用吸水管在水中吹所等活动来进行训练。 堵住患儿鼻孔,让其用口呼吸,然后堵住患儿口部,让其用鼻呼吸,反复训练。 二:口部的运动训练 运动性构音障碍与发声有关的呼吸器官、喉头、口腔、下颌、

舌、口唇等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下颌运动障碍的患儿,口唇难以正常开闭,影响构音功能,治疗师可一手放在患儿关头部,一手放在下颌,帮助患儿做上颌上举、下拉的动作,使双唇逐步闭合。 对智力较好的患儿,治疗师可用语言指示患儿做尽可能张口使下颌下降、然后闭口的动作。 让患儿面对镜子,利用撅嘴、咧嘴、鼓腮、微笑等动作,使患儿做唇的张开、闭合、前突、缩回以及舌的前伸、后缩、上举等运动练习,反复进行,直到熟练为止。 三:构音训练 构音训练要按照语言发育的规律,并与视觉、触觉等功能密切配合,从易到难训练。 训练时让患儿用眼睛看着治疗师发音的口形,反复模仿,先从容易的构音开始,逐渐过渡到较难的发音训练,最后过渡到单词和句子的练习。 四:语言发育的迟缓患儿训练 对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可将手势语作为表达训练的导入方式,通过手势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愿,逐步过渡到用幼儿语、口语进行表达的阶段。 五:控制全身的异常动作 脑瘫儿童因肌张力异常所以身体动作姿势很难控制自如。强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常因一小动作而引起全身的动作异

脑瘫儿童个案

脑瘫儿童个案

————————————————————————————————作者:————————————————————————————————日期:

小儿脑瘫个案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小儿外科尤晓莉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脑部在发育成熟前,由于各种原因使脑组织受到损伤所留下来的后遗症。脑瘫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还经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视觉、听觉、言语、摄食等障碍。运动障碍是影响脑瘫儿童生活自理的最主要问题。本研究着重对脑瘫儿童躯体形态功能的康复训练进行探讨,将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密切结合,以增强其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个案资料 小兰在母亲31岁时出生,是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1.6kg。在围生期早产是先天致残的主要原因。残疾类型为小儿脑瘫。2岁开始说话,因残疾程度严重,学前曾在社区基层康复站接受康复训练,5岁始能扶杆走路。小兰7岁时进入小学,入学时体重17.2kg,能够独立进食,但进食时饭粒洒地,不会做家务劳动。坐姿向前冲,不能站立和行走,上下楼梯需要人抱。能集中注意力超过15分钟。形象思维明显滞后,短时记忆能力略低于正常水平。性格娇气、怕吃苦。有一定的心理和社交障碍。 ◆康复训练方法 根据专业医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判断,认为小兰有康复的潜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脑瘫病人康复训练。希望通过训练,使小兰尽可能地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社会的最佳状态,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独立生活,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适应家庭、生活、工作的需要,甚至能走上社会。 ★制定训练计划 训练措施:活动治疗、物理治疗、按摩、心理疏导等。训练时间:每周安排5节康复课,在每日的学习生活中,还随机安排半小时,保证康复训练时间。康复场所:学校为主,家庭为辅。辅助措施:医生建议小兰脚部作矫形支架。 ★实施内容和方法 训练方案主要包括基本活动能力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康复教师在对小兰进行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时刻用语言鼓励,激发小兰接受训练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保持训练的持久性,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教师针对小兰疲软性运动障碍以及下肢的康复期望值限制,提出不同的康复训练目标。 (1)基本活动能力训练 主要采用活动和物理疗法(兼用按摩辅助)进行训练。利用感觉统合室的康复器具:踩脚印、直立双杠、平衡器等以及专用站立、握力器等对小兰进行粗大动作功能康复训练。同时注意练习生活自理能力,创设小兰力所能及的作业内容对其进行精细动作功能的康复训

小儿语言康复训练指南

小儿语言康复训练指南 本站发布时间:3 阅读:1732次 一、什么是语言障碍和言语障碍? 语言是指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通常应用这些符号达到交流的目的。语言包括对符号运用(表达)和接受(理解)的能力,也包括对文字语言符号的运用(书写)、接受(阅读)一级姿势语言和哑语。代表性的语言障碍是失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 言语是音声语言(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为使口语表达声音响亮、发音清晰,需要有与言语产生有关的神经和肌肉参与活动,当这些神经或者肌肉发生病变是,就会出现说话费力或发音不清。代表性的言语障碍为构音障碍。 二、您的孩子是否有以下症状? 1、不会说话或说话令人费解; 2、只说首语或尾词; 3、说话有颠倒、混淆或省略的现象; 4、词汇少,说话幼稚,没有组织,没有头绪; 5、使用娃娃语或拟声词; 6、说话断断续续,语言不连贯,只有单字、片语,不成句; 7、从某一时候起不再学习说话; 8、发音含糊不清,令人难以理解; 9、说话不合语法,没有助词、连接词、形容词等; 10、没有时间观念,不会区别昨天、今天、明天的意义。 (日本语言障碍教育学家大熊喜代松,1978) 三、造成语言及言语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1、生理因素 器官的生理结构异常往往会造成个体言语方面的问题,比如构音器官异常可能会造成个体吐字不清,影响起源于的清晰度;听力受损的儿童由于无法接收外界语音信息,很难掌握口语。个体语言发展还会受到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发展水平的影响。但是,由于不同的个体生理结构异常的程度不同、性质不同,对言语语言造成的影响及程度也会不同,当然其所表现的言语语言障碍也各不相同。 2、心理因素 各种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儿童的情绪、情感因素。儿童的情绪、情感是否得到健康发展与语言是否能够能够正常获得、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 3、环境因素 儿童语言的正常发展不仅需要充分的实践机会,也需要丰富的语言刺激。如果父母过分忙碌,没有提供孩子充分的语言刺激,或成人对孩子的需要过分关注,孩子毋需使用语言就可获得满足,那么孩子的语言发展也会出现异常。 总之,儿童语言的正常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儿童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遭受生理疾病、心理打击或语言环境的剥夺,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语言发展的问题,并进一步形成交流上的障碍。 四、言语障碍的分类。 ?失语 ?运动性构音障碍 ?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 ?发声障碍(嗓音障碍) ?儿童言语发育迟滞

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

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 现如今儿童脑瘫成为威胁人们生活的一大重要疾病,这种疾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脑瘫不同于其他疾病,脑瘫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精神病带给我们的折磨比其他疾病带给我们的折磨还要多,不知道大家都对脑瘫的问题了解多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吧! 治疗方法: 一、支持性心理治疗:又称支持疗法。是指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 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疾病早日康复。 二、人际心理治疗: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病人的一些社交问题。抑郁症病人常见的人际问题包括四方面:不正常的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变困难和人际交往缺乏等。

三。通过提高5-HT的分泌量,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增强神经细胞活动的兴奋性,从而起到缓解个体抑郁情绪的效果。通过促进分泌具有镇静作用的内啡肽,能够使患者保持一种放松、舒适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更好地缓解之前消极、沮丧的情绪状态。另外通过对患者脑电波的改善和各项生理指标的改善,起到对抑郁患者的各项躯体症状的改善作用。 四。运动治疗 运动是增强体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运动还可以预防各种疾病,包括抑郁症,运动是防治抑郁症的方法之一,为了远离抑郁症,我们也应该要加强运动。 五、音乐疗法: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株洲市一医院康复科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A(试行) 姓名 省市 县(市、区)乡镇(街道)

使用说明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 、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 (一)训练登记 筛选18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 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估”进行。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计分。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

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A、B两份,A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B表评估内容共7个项目,共非医疗康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三)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结合机构、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条件,共同确定长期与近期康复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包括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障碍和困难所确定的训练项目、训练内容、训练安排等。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训练计划”。 (四)训练记录 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内容、训练次数、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要求每一个月填写一次。 (五)评估与总结 “评估与总结”包括阶段评估、末期评估与总结。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阶段评估,转介其他机构或其他原因结束训练时进行默契评估,计算由初次评估至阶段评估提高的分数,小结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掌握训练对象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困难,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训练计划。末期评估与总结栏内,应填写末期分数和初次至末期提高的分数,判断训练效果,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意见。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评估与总结”。 (六)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用于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估,包括康复训练“评估项目”、“评分依据”和“效果判定”三项内容。“评估项目”与“训练评估”中的项目及要求一致。“评估依据”是依据训练对象完成康复训练评估项目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范围和程度,分为四个等级评估计分。“效果判定”通过对康复对象初次与末期评估分值之差,判定训练效果。

脑瘫儿童语言训练的方法

脑瘫儿童语言训练的方法 一、语言发育缓慢的训练 1.语言水平落后这类脑瘫儿童占脑瘫患者的大多数,表达语言水平落后,符号理解障碍、表达障碍,所以要加强训练。 2.语言符号障碍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各种语言符号、手势、儿语使脑瘫儿童掌握语言符号,建立人际交流的基础,再做理解符号的训练。 3.语言表达障碍脑瘫儿童不能用语言表意愿,训练时与理解能力相配合,有手势语、语言的实地训练,以获得表达语言能力。 4.语言交流障碍这些脑瘫儿童可理解语言符号,有一定表达能力,但有交流态度障碍,性格孤独、怕人、不能与人交流,要重点在训练交流态度上下工夫。 二、其他方面 语言训练除了构音障碍及语言迟缓的康复治疗外,还应做下列的工作。 (1)发声的体位与时间,因脑瘫脑瘫儿童常有躯干稳定性差,不能很好独坐而影响发声。一般认为俯卧或侧卧位利于发声,如坐位时,一定要有稳定的环境,躯干左右对称。若是全身伸展姿势的脑瘫儿童,训练时使髋关节、膝关节在屈曲的状态下,抱着脑瘫儿童或使他坐位训练发声,效果更好。多数学者认为发声时间早晨或上午比下午及晚上效果好,同时周围的气氛一定要安静。 (2)发声训练与进食动作同步进行,在进食时口腔内的嘴嚼活动,舌的搅拌运动对发音有利。 (3)鼓励脑瘫儿童发音,树立信心,创造多发音的环境及机会,例如,在一日生活中,如洗脸、穿衣、进食时,可用不同的图片给脑瘫儿童看,并同时发音让其重复,指出时间、方向、地点、数量,区分大小、多少、高低、上下、左右、轻重的关系,充分利用脑瘫儿童的视觉,听觉功能,并让脑瘫儿童在幼儿园或小朋友多的地方,有使用语言的机会,促进智力发育。 (4)经常给脑瘫儿童提问题,让他理解后作出反应,如简单地回答只让脑瘫儿童说“是”或“不是”,或做点头、摇头的示意。 (5)引申方法。以脑瘫儿童接受能力,可让他说一个字,扩大引申成一个完整的话,若当脑瘫儿童会说“我”字时,可引导脑瘫儿童引申成“我要吃饭”这个完整的话。 (6)必要的揭示,示范动作,如拿一个苹果,说出名字,让脑瘫儿童跟着学习苹果的发音,给他尝一口,体会苹果的味道实物物感。指导者拿出图片,脑瘫儿童看到后可以发出苹果的声音,并会说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 (7)身体语言即通过目光与眼神、表情、动作来教育脑瘫儿童。 1)目光与眼神当家长与孩子谈话时,给以关注的目光与对视,表示对讲话的内容很有兴趣,很重视。要让孩子懂得与别人说话时目光注视对方表示一种礼貌。与此同时,让孩子逐渐了解到严峻的、慈爱的、赞赏的目光之区别,意识到不同的目光与自己行为的关系。以后逐渐模仿,应用这些目光与眼神来对待周围的人。 2)表情人的表情在脸部。微笑表示赞许,安慰与鼓励;冷漠、呆板、紧绷着脸,表示不满和否定。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家长采用前者;出现错误行为时,采用后者。家长平时的表情,不可喜怒无常,否则孩子捉摸不透家长的意图。 3)动作家长点头与拍手,表示赞同;摇头与摇手,表示反对。伸出大拇指,表示赞扬与庆贺;伸出小拇指,说明捻与差劲。抚摸孩子的头、亲吻孩子的脸、拍拍孩子的肩,均表

06岁脑瘫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0-6岁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儿童语言康复过程中要涉及诸如注意力的语前康复,以及感知觉和认知能力的训练,还有包括精细动作在内的操作性练习。系统学习过语言与言语治疗的教师可以将训练方法熟练的运用到儿童语言康复中,但作为儿童的第一康复师—家长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不懂方法不会训练的情况出现,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儿童的语言康复进程。下面我将重点阐述一下河北省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地的儿童在家庭中的语言康复应该如何做。 一.行为意识的练习 行为意识是为了锻炼儿童的注意力及配合能力。注意力是前语言阶段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注意力的提升对儿童获取信息有着很大的帮助。注意力语言障碍儿童共通的弱项,除了在个训室40分钟的练习,家长在平时也应该注意这一项目的练习。从儿童睁眼起床时注意力的练习其实就已经开始了,这时家长应该做到的是利用自己的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对他说:“宝贝,起床啦”。若孩子没有反应,家长应轻轻将其头转向自己并说:“啊,你看到我啦”,或者家长主动移动到孩子面前,使孩子能够看到自己,重复后加以强化。家庭康复中注意力的练习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详细可参与本周的家长课堂。 二.模仿能力的练习 模仿能力锻炼了儿童的视觉听觉的理解能力,并且随着模仿长度的增加记忆力也随之增长。在家庭练习过程中,模仿也是无处不在的。起床后我们需要整理床铺,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孩子模仿自己的动作来叠被子。如果孩子的能力不足,家长可以将被子对折好然后辅助孩子抓住被子的一角将其对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的模仿能力同时还锻炼的孩子的粗大动作及生活自理的能力。三.感知认知的练习 感知认知能够锻炼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视觉辨别的能力,这也是初次接触语言康复的家长比较关心的一项。感知觉以及认知的练习同样也充斥的我们的生活,认识生活用品,感受物品的性状等等,而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时间段给孩子练习这一项目。譬如吃水果时进行水果的认识,让孩子拿到所要求的水果并作为奖励。能力较高的孩子还可以要求他们进行水果配对的练习。若没有水果这一练习也可以进行下去,吃饭时使用到的餐具,同样能做到这一点。家长也可以自己想一想除了物品识别配对,感知觉的练习以及抽象词的练习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做。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一、小儿脑瘫概述 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瘫)是指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多在1岁内出现,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1.5‰~5‰,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 脑瘫的特点:发育性:是指在脑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非进行性:脑瘫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永久性: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脑性瘫痪(脑瘫)的具体表现:脑性瘫痪(脑瘫)为某种病因损害了脑部,病变虽不再进行,而造成运动、姿势发育向异常方面进展,甚至出现损害智力、语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自我调控肢体运动能力差、平衡能力差、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个别伴有癫痫、听力减退、视力异常(斜视、弱视、视野缺失)等。 脑性瘫痪主要靠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我国1988年小儿脑性瘫痪会议拟订了三条诊断标准: ①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 ②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障碍及其他异常; ③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高度提示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①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时及新生儿期有严重缺氧、惊厥、颅内出血和核黄疸等; ②有智力发育迟滞、情绪不稳定和易惊恐。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及痉挛的典 型表现; ③锥体外系统症状伴双侧耳聋和上视麻痹。 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②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③脑炎后遗症。 诊断要点 1、出生后数月至一年内出现的双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2、病情平稳,非进行性发展; 3、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组综合症,但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肌张力异常、动 作及姿势异常、反射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可为双瘫、四肢瘫、三瘫和偏瘫;还可伴有其他障碍如癫痫、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智力低下、知觉异常、情绪异常、行为异常和生长发育迟缓。 检查: 1、CT或MRI可发现脑组织病变; 2、IQ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