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十一十二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十一十二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十一十二单元知识点

酸和碱第一节预备

一、酸碱指示剂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

二、干燥剂

1.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2.我们学过的干燥剂有固体的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等。

原理:氢氧化钠易潮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CaO+H2O=Ca(OH)2

3.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因此氢氧化钠不能干燥二氧化碳。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NH3)

4.浓硫酸干燥气体示意图长进短出

三、复分解反应

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阴阳离子),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特点:交换成分,化合价不变,原子团不变。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

第二节酸

一、常见的酸(区别浓盐酸和浓硫酸:打开瓶盖,有白雾生成,而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浓盐酸,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用BaCl2)

盐酸(氢氯酸)硫酸

化学式HCl H2SO4

状态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浓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稀硫酸)无色液体

特点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

②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脱水性(化学性质)

③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

用途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药

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

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

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敞口放置

的变化

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挥发性)溶液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吸水性)

注意事项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有白雾出现,是因为:挥发

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挥发时氯化氢与空气

中的水蒸气形成了盐酸的小液滴。

③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氢、氧

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生成黑色的炭。(化学性

质)

①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

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加快溶解、

散热)。

②如果把水倒进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

在硫酸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

暴沸,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导致危险。

二、酸的化学性质

酸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水中都能电离出H+,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能电离出的酸根离子不同。

1.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酸+活泼金属→ 盐+氢气(置换反应)

a)示例:Fe+2HCl=FeCl2+H2↑ 和Fe+H2SO4=FeSO4+H2↑

【现象】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2+的盐溶液呈浅绿色)。

镁Mg+2HCl=MgCl2+H2↑和Mg+H2SO4=MgSO4+H2↑

锌Zn+2HCl=ZnCl2+H2↑和Zn+H2SO4=ZnSO4+H2↑

铝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3.酸+金属氧化物→ 盐+水(复分解反应)

a)示例1:Fe2O3+6HCl=2FeCl3+3H2O 和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Fe3+的盐溶液呈黄色)。

b)示例2:CuO+2HCl=CuCl2+H2O 和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Cu2+的盐溶液呈蓝色)

4.酸+碱→ 盐+水(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HCl + NaOH=NaCl + H2O 2HCl + Ca(OH)2 =CaCl2 + 2H2O

H2SO4+ 2NaOH= Na2SO4+ 2H2O H2SO4+Ca(OH)2 =CaSO4+2H2O

治疗胃酸Al(OH)3+ 3 HCl= AlCl3+3H2O Mg(OH)2+2HCl=MgCl2+2H2O

5.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

a)碳酸盐都能与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 2HCl =2NaCl+H2O+CO2↑

b)钡盐都能与硫酸反应:BaCl2+H2SO4=BaSO4↓+ 2HCl

c)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AgNO3+HCl=HNO3+AgCl↓

第三节碱

一、常见的碱(为什么检验CO2用氢氧化钙,吸收除去CO2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现象明显便于观察,氢氧化钠溶

解度大,吸收更充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方法:1. CO2 2.Na2CO3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钙(消石灰、熟石灰)

化学式NaOH Ca(OH)2

工业制法Na2CO3+Ca(OH)2=2NaOH+CaCO3↓CaCO

3

CaO+CO2↑,CaO+H2O=Ca(OH)2

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石灰浆(粉刷墙壁)

●澄清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必须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必须密封有两个原因:①吸水性(潮解—物理变化);②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二、碱的化学性质碱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并不是所有的碱都含有金属元素,氨水就不含金属元素

1.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碱+非金属氧化物→ 盐+水(复分解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和Ca(OH)2+CO2=CaCO3↓+H2O 用来区别这两种碱

2NaOH+SO2=Na2SO3+H2O Ca(OH)2+SO2=CaSO3↓+H2O

2NaOH+SO3=Na2SO4+H2O Ca(OH)2+SO3=CaSO4+H2O

Ca(OH)2+CO2=CaCO3↓+ H2O(检验二氧化碳;石灰墙“出汗”)

3.碱+酸→ 盐+水(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同酸的化学性质第4点)

4.碱+盐→新碱+新盐

蓝色沉淀2NaOH+CuSO4=Na2SO4+Cu(OH)2↓

工业制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四、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NaOH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化学方程式2NaOH + CO2= Na2CO3 + H2O

1.氢氧化钠变质证明方法:(本质上也就是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2CO3,也就是检验碳酸盐是否存在)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变质。

Na2CO3+2HCl=2NaCl+H2O+CO2↑

b)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变质。

Na2CO3+Ca(OH)2=CaCO3↓+2NaOH (既能检验变质又能除去杂质)

c)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或者BaCl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OH已经变质:

Na2CO3+CaCl2=2NaCl+CaCO3↓Na2CO3+BaCl2=2NaCl+BaCO3↓

2.氢氧化钙变质

氢氧化钙变质是因为Ca(OH)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

证明方法: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钙已经变质:

CaCO3+2HCl=CaCl2+H2O+CO2↑

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部分变质(由于Na2CO3的水溶液呈现碱性,因此不能直接用酚酞检验,CaCO3却可以直接检验)

1.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证明方法:(先除去碳酸根,再用酚酞检验NaOH的存在)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如果是固体,就需要加适量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如果有白色

沉淀产生,说明有碳酸钠存在:Na2CO3+CaCl2=2NaCl+CaCO3↓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滤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存在,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不变红,完全变质。

2.氢氧化钙固体部分变质的证明方法: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滤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钙存在。不变红,完全变质。

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生成了碳酸钙,部分变质,没气泡,不变质

CaCO3+2HCl=CaCl2+H2O+CO2↑

3.如何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中的碳酸钙-溶解、过滤、蒸发)

滴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然后过滤,就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再蒸发,就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第四节中和反应

1.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Fe2O3+6HCl=2FeCl3+3H2O

2.强酸和强碱反应,一般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沉淀、气泡、溶液颜色变化),所以为了观察反应是否发生,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如NaOH+HCl=NaCl+H2O,反应的时候要进行以下操作:

①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②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酚酞的作用:现象明显,便于观察反应是否发生)

③用滴管慢慢地滴入稀盐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如果容器是试管,就直接振荡);

④溶液由红色刚刚褪成无色时,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注意是先加碱溶液,再加指示剂,然后才加酸)注意:做上述实验时,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忘加酚酞,在实验结束后再加酚酞溶液,发现酚酞不变色,会有两种情况: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或者酸过量。这时加入碳酸钙固体或者活泼的金属,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酸过量;如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3.虽然不能用酚酞溶液鉴别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但借助一种碱溶液,就能将酸性和中性溶液区分出来。(中和反应)

4.中和反应的应用

①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在缺少熟石灰的情况下,用生石灰也可以)。微溶于水,效果时间更长,对土壤和植物

的伤害程度小。不能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从经济上考虑氢氧化钠比熟石灰贵,氢氧化钠腐蚀性太强,并且易溶于水,容易导致土壤过碱,不利于作物生长

②熟石灰改良酸性河流(处理硫酸厂的污水:H2SO4+Ca(OH)2=CaSO4+2H2O)。

③用含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

Al(OH)3+3HCl=AlCl3+3H2O Mg(OH)2+2HCl=MgCl2+2H2O 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

小苏打、墨鱼骨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但它们不属于中和反应。

④被蚊虫叮咬时涂含牙膏、肥皂水等碱性的药物。

5.中和反应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一样,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6.中和反应的实质:H+和OH-反应生成水的过程。

第五节酸碱度

1. 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2.溶液的酸碱性:表示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的;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H表示。

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用pH试纸。pH的范围通常在0 -14之间。

3.溶液的酸碱性与pH之间的关系:(1)酸性溶液pH<7(pH值越小,酸性越强) (2)碱性溶液pH>7 (pH值越大,碱性越强)

(3)中性溶液pH=7 (如水、大多数盐如食盐水)(4)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4、测定用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方法:把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数值。

5. 使用pH试纸时的注意事项:①不能把pH试纸浸在待测液体中(污染待测液)②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稀释待测液)。

③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整数。

6.加水稀释只能使酸性或碱性溶液的pH无限靠近7,但不能改变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稀释pH变大,碱性溶液稀释pH变小。

7.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

①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

②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③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CO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④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8.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一节常见的盐

1、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2、几种常见的盐

物质俗称用途

氯化钠食盐①作调味品,腌制咸菜;

②工业原料:可以制取Na2CO3、NaOH、Cl2、盐酸等。

③消除积雪,降低冰雪凝固点

④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⑤制生理盐水(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纯碱、苏打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Na2CO3与NaOH用途很相似,但玻璃是个例外)

碳酸钙石灰石

大理石

建筑材料、补钙剂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的主要成分

碳酸氢钠小苏打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

备注●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能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就是分别加热,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的,就是碳酸氢钠,否则是碳酸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滴加酚酞试液都变红。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不能食用!

第二节、粗盐的提纯

粗盐中还有较多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Na2SO4)和不溶性杂志(泥沙等)

粗盐提纯的原理:1、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除去粗盐中泥沙的方法:过滤)

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杂质或者利用化学方法除杂

涉及的物质有MgCl2用过量的NaOH除去,CaCl2用过量的Na2CO3除去,Na2SO4用过量的BaCl2除去

三种物质加入的顺序是:BaCl2,NaOH ,Na2CO3或者NaOH,BaCl2,Na2CO3,最后加入适量的HCl (Na2CO3的作用: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

MgCl

2+2NaOH=2NaCl+Mg(OH)

2

↓Na2SO4+BaCl2==2NaCl+BaSO4 ↓ CaCl2+ Na2CO3=2NaCl+ CaCO3↓

粗盐提纯的步骤:

①溶解: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②过滤:过滤粗盐水,如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过滤时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③蒸发: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比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固体蒸干(不能蒸干再停)。搅拌目的:使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溅出。

注意:1、玻璃棒的作用:①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食盐溶解②过滤使用玻璃棒:引流。③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过滤操作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和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3、过滤后溶液仍浑浊的原因:①滤纸破损②滤液高于滤纸边缘③承接仪器不干净

第三节盐的化学性质

1、金属1+盐(可溶)→ 金属2 + 新盐Fe + CuSO4 == Cu + FeSO4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2、盐+ 酸→ 新盐+ 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

AgNO3+HCl==AgCl↓+HNO3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H2SO4+BaCl2==2HCl+BaSO4↓H2SO4+Ba(NO3)2==2HNO3+BaSO4 ↓

3、盐+ 碱→ 新盐+ 新碱

CuSO4+2NaOH==Cu(OH)2↓+Na2SO4 Na2CO3+Ca(OH)2==2NaOH+CaCO3↓

4、盐+ 盐→ 两种新盐

NaCl+AgNO3==NaNO3+AgCl↓Na2SO4+BaCl2==2NaCl+BaSO4 ↓

Na2SO4+Ba(NO3)2==2NaNO3+BaSO4 ↓

氯化银、硫酸钡加酸不溶解,CaCO3和BaCO3加酸溶解产生气体

第四节化学肥料

1、化学肥料(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1)氮肥:含有氮元素的化肥。作用: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氮肥的主要来源—空气中的氮气氨态氮肥(含有NH4+)不能和碱(熟石灰)混合使用,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2)磷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作用: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穗粒增多,籽粒饱满。(3)钾肥:含有钾元素的化肥。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②常用钾肥: KCl;草木灰(主要含K2CO3,呈碱性);K2SO4

(4)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如KNO3等。

2、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引起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2)引起大气污染:N2O、NH

3、H2S、SO2 ;(3)引起水体污染: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3、合理使用化肥(1)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2)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

常见化肥的区分

氮肥钾肥磷肥看外观 __白___色晶体_灰白__色粉状

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加熟石灰Ca(OH)2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放出

无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放出

4、常见七个沉淀:

白色沉淀:AgCl↓BaSO4↓Mg(OH)2↓BaCO3↓CaCO3↓

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 F e(OH)3↓

5、溶液中常见不能共存的离子

氢离子H+和OH-;H+和CO32-;H+和HCO3-;

氢氧根离子OH-和Cu2+;OH-和Fe3+;OH-和Mg2+ OH-和NH4+

两个特殊离子Cl-和Ag+;SO42-和Ba2+;

碳酸根离子CO32-和Ca2+;CO32-和Ba2+;

6、俗名总结:氯化钠(NaCl) : 食盐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甲烷(CH4):沼气、天然气

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乙醇(C2H5OH):酒精氧化钙(CaO):生石灰

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氧化铁(Fe2O3):铁锈

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7、常见的黑色固体:铁粉,CuO,Fe3O4,炭粉,MnO2

8、常见的红色的固体:Cu,Fe2O3+

9、常见物质的检验

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否溶于酸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H4+加入碱,能生成刺激性气体,气体能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

H+ 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石蕊变红)

2.和金属反应,生成气体H2 ,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OH--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Ag+加入Cl—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硝酸不溶解

Ba2+加入SO42 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硝酸不溶解

Ca2+通入CO2或加入Na2CO3能生成白色沉淀,加入酸,沉淀溶解

Mg2+加入碱,生成沉淀,加入酸,沉淀溶解

Cu2+加入碱,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加入酸,沉淀溶解

Fe3+加入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CO32—加入H+,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酸物 1.加入氢氧化钙,生成沉淀。

2.加入酸,沉淀溶解,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0、常见溶液的颜色

蓝色浅绿色黄色紫红色其余溶液

凡含Cu2+的溶液凡含Fe2+的溶液凡含Fe3+的溶液高锰酸钾溶液一般为无色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三大供能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都属于有机物。

考点一、蛋白质[C、H、O、N等元素]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存在:肉类,牛奶、鸡蛋、鱼类等食物中。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构成

4、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泡制海产品。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导致缺氧而窒息。

吸烟危害:含有CO等。冬天在通风不好的室内长时间用炭火取暖易造成CO中毒.有人认为在炭火旁放一盆水可以预防CO中毒.你认为是否正确?不正确,其原因是CO难溶于水.

考点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的食物:小麦,大米等食物中。

2、葡萄糖C

6H12O6

3、糖类的主要功能:重要的供能物质(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提供人类所需总能量的60%~70%)

考点三、油脂

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4、存在:花生、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牛油和奶油

考点四、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 :夜盲症缺VC :坏血症

课题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钙缺钙: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易骨折

2、钠和钾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

3、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贫血

锌元素: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

氟:能防止龋齿。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4、并不是所有元素都是对人体有益的,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汞、铅、镉等。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H2CO3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5、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天然气、瓦斯、沼气的主要成分)、C2H5OH(乙醇,俗名:酒精)6、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羊毛和合成纤维的区别方法:燃烧闻气味

7、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受热时熔化,可反复加工的高分子材料

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受热时不熔化,不变形的高分子材料

8、“白色污染”:废弃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危害: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如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用纸制品代替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应用及化学方程式书写均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熟石灰改良长期施用硫酸铵的酸性土壤: B.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 C.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D.误食氯化钡用泻盐(硫酸镁)来解毒: 2 . 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块状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D.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等 3 . 下列实验操作基本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pH小于7的降雨一定是酸雨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6 . 有些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或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设计中,正确的是() A.制备气体前,先往装置中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 C.稀释浓硫酸时,先往容器中装水,后慢慢倒入浓硫酸 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沾上被测溶液 7 . 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 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A.由紫色到红色B.由无色到蓝色C.由蓝色到绿色D.由红色到蓝色 8 . 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1.溶液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基本特征 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 ●溶质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剂的定义: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溶质的定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区分溶剂和溶质 ◆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质量小的为溶质,质量大的为溶剂。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 水,那么水是溶剂。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 是溶质,溶剂仍是水。 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探究水与乙醇能否互溶时,要先滴入红墨水(目的:为了显色,利于观察)。 2.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 ●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例如在农业上,一般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涤剂洗衣服时,油污没有溶解在水中,没有形成均一、稳定 的溶液。 ●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 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洗涤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它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去。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题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营养物质中,在身体内含量最多且又不是属于有机物的是()A.无机盐B.油脂C.水D.蛋白质 2.甲醛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的化学式为C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的 B.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原子构成 C.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D.甲醛是由1个碳元素.2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3.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作炸油条时的食品膨松剂 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⑦易拉罐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⑥⑦⑧B.③⑤⑧C.③⑤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 4.某病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提供能量B.供给营养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5.时装店里琳琅满目的服装布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羊绒B.棉布C.涤纶D.真丝绸 6.“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化学尤其如此,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白色污染”这个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我国提出来的,但是这一警示很快就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 C.各类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材料产生的建筑垃圾 7.下列物质所用的高分子材料,你认为具有热固性的是()A.塑料凉鞋B.自行车内胎C.电线外面的塑料护套D.电视机外壳8.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在英国诞生。“克隆羊”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找到一些特殊的酶,它们能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B.酶通常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发挥作用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D.高温及紫外线照射会降低酶的活性 9.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①用石灰水保存鲜蛋②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③蒸馒头时加入 适量的纯碱④为了让猪长得瘦,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生猪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生活中的下列物质,都含有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有毒成分。其中,通过呼吸导致中毒的是()A.煤气(一氧化碳)B.假酒(甲醇) C.霉米(黄曲霉毒素)D.假盐(亚硝酸钠) 11.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又得不到碘盐的供给,易患()A.甲状腺机能亢进B.地方性甲状腺肿C.佝偻病D.糖尿病 第 1 页共 5 页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八单元教案.

①白铁皮表面镀上的一层金属是。②镀在保温瓶胆夹层的银白色的金属是_____。 ③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材料是______。④体温表中的液体金属是___________。 ⑤做干电池负极的材料是______。⑥广泛用于电线和电缆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 ⑦广泛用航空工业和造船工业的金属是___。⑧地壳中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是 ___。 2、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通常所说的“金属材料”,既包括纯金属,也包括各种合金。下列金属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A.青铜 B.生铁 C.紫铜 D.焊锡 3、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在航海、航空和化学工业中正逐步取代铝和铝合金而被广泛应用。该金属是()A.锌 B.钛 C.镁 D.锰 4、用量最大的前三种金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种金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熔点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____。灯泡中发光灯丝使用的金属是________。 5、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6、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请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根据下图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两点物理性 质、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属于合金,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和性能。合金合金的主要性能主要成分及纯金属的性能 焊锡熔点183℃锡:熔点232℃;铅:熔点327℃ 硬铝强度和硬度好铝、铜、镁等。硬度小,质软 不锈钢抗腐蚀性好铁、铬、镍等。纯铁抗腐蚀性能不如不锈钢 由上表推断,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一般有(填序号) ① 强度更低②硬度更高③熔点更高④抗腐蚀性更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知识点概括 酸和碱 第一节 一、酸碱指示剂 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 -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纯碱、小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硫酸铜、硫酸氢钠等。s . 二、干燥剂 1.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2.我们学过的干燥剂有氢氧化钠、浓硫酸、氧化钙、氯化钙等。 3.氢氧化钠易潮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CaO+H2O=Ca(OH)2 4.氢氧化钠 5.氢氧化钠等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6.浓硫酸 7.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三、复分解反应 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特点:交换成分,价态不变。 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水、气体或沉淀)。 @ 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没有先后顺序,可同时发生。 第二节酸 一、酸的定义和分类 酸: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由于酸、碱、盐溶于水时会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酸 含氧酸(命名“某酸”)H2SO4(硫酸)、H2CO3(碳酸)、HNO3(硝酸)、H2SO3(亚硫酸)……无氧酸(命名“氢某酸”)HCl(盐酸,学名氢氯酸)、HF(氢氟酸)、H2S(氢硫酸)…… —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硫酸铜为蓝色、硫酸亚铁为浅绿色、硫酸铁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如无说明,默认水为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分子间有间隙)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e、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有水,水为溶剂 (2)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可能溶解度很小,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溶解度很大,即使未达到饱和也已经溶解了大量溶质)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根本原因是水解作用和水合作用的热量变化不同)溶解吸热:如硝酸铵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氢氧化钠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 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外因:温度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了解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师生交流,引导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每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营养观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营养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在维持生命和健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策略:结合教材上的图文,指导学生看书学习,归纳总结,理解记忆。将营养元素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通过电视放出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师:人类为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的成份中主要含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中都有哪些作用呢?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一、蛋白质 师:蛋白质对维持生命和健康有什么作用?主要含在动物身体中的哪些部位。 生:看书、归纳、回答 师:蛋白质是怎样构成的?结构如何?在胃肠道中主要发生哪些变化起什么

作用? 生:看书、归纳、回答 师:机体中蛋白质因种类不同,功能各不相同,如血红蛋白和酶两种蛋白质在机体内就起作各不相同的作用,他们分别都起哪些作用。 生:看书归纳,完成课堂练习。 师:血红蛋白与CO 结合的能力很强,是氧气的2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香烟的烟气中含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CO 。 生:看资料,吸烟的害处。 师:淀粉在消化道中发生哪些反应? 酶作催化剂有三个特点:①专一性; ②高效性; ③所需条件温和; 师:甲醛为什么可用来制动物标本? 生:看书,回答。 师: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多少能量? 生:看书,回答。 第二课时 二、糖类 师: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淀粉是否属于糖?淀粉在机体内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看书,回答 师:小结,淀粉在人体中发生如下变化: ①11221225106)(2O H C O nH n O H C ??→?+淀粉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复习的目的要求 1、回忆、巩固有关金属的知识。 2、巩固铁的锈蚀的条件和防锈的方法。 3、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二、重点、难点 铁的锈蚀的条件和防锈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 练习法、对比法 四、复习过程: 重点知识回顾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 特性的物质。 注: 钛和钛合金: 1、金属材料

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 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酸→盐+ H2↑ 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高温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①防止金属腐蚀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课前热身 1.金属中,熔点最高的金属,硬度最高的金属,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依次是( ) A.Cr W A1 B.W Cr A1 C.Cr W Fe D.W Cr Fe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各给内的两种物质,相互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专项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专项练习及答案 1.下列生活用品中,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是 A.瓷器 B.铁罐 C.玻璃瓶 D.塑料瓶 2.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 制成的核心筒.其中钢属于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天然材料 D.合成材料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 B.氧化汞 C.黄铜 D.生铁 4.小雨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项链是否为铜锌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 的试剂是 A.AlCl3溶液 B.Cu(NO3)2溶液 C.H2SO4溶液 D.AgNO3溶液 5.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卤”,可用来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从苦卤中提取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Br+Cl2=Br2+2NaCl,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某兴趣小组进入实验室后,设计了探究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四组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 是 A.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CuSO4溶液,分别加入锌片和银片 B.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ZnSO4溶液,分别加入铜片和银片 C.向盛有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片和铜片,再向盛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铜片 D.向盛有Zn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铜片 7.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A.①稀硫酸②硫酸铜 B.①稀盐酸②硫酸锌 C.①稀盐酸②硫酸亚铁 D.①稀硫酸②氯化镁 8.有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 r(A)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知识点

《酸和碱》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 (NH 3·H 2O )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 (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 2 ΔCuO +H 2 O 2Fe(OH) 3 ΔFe 2 O 3 +3H 2 O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 4↓ Cu(OH) 2 ↓ F e(OH) 3 ↓ Mg(OH) 2 ↓ BaCO 3 ↓ CaCO 3 ↓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

第十二单元知识点 [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胃肠道 +CO2 +H2O,放出热量 蛋白质人体 水解 5、几种蛋白质)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麦芽糖酶 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酶 (C6H10O5)n C6H12O6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水 (2)葡萄糖C6H12O6 ( 呼吸作用C6H12O6+6O2+6H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植物油脂:油 动物油脂:脂肪

人教版九年级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试卷 说明:可能用到的原子质量:Zn-65 H-1 S-32 O-16 Ca-40 Fe-56 一、单项选择(共30分) 1.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 塑料袋 B. 玻璃杯 C. 不锈钢锅 D. 涤纶风衣 2.下列各组金属中,活动性由弱到强的是() A.Cu、Fe、ZnB.Al、Mn、ZnC.Zn、Fe、HgD.Mg、Zn、A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是含有杂质很多的铁B.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韧性越差 C.白口铁简称白铁D.高温下,CO能将Fe2O3中的铁置换出来 4、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停止反应的进行。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B.冰箱保存食物 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微微烧焦 5、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A比金属B活泼B.相对原子质量:A>B C.A、B均消耗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均比反应 前各自酸溶液的质量大 D.A、B均消耗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 6、铜片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铜绿[Cu2(OH)2CO3],下面物质与该变化无关的是A.CO2B.O2C.H2OD.N2 7、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结合其他原子个数相同B.质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8、下列各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的溶液颜色是无色的是() A.锌和稀硫酸B.铁和稀硫酸C.铁和硫酸铜D.铁和稀盐酸 9、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则析出的金属一定是() A.Ag、Cu B.Cu 、FeC.AgD.Cu 10、在下列叙述中,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容易传热导电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纯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D.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11、把铁粉、锌粉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金属中一定含有() A.Fe B.Cu C.Ag D.Cu和Ag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火 ②在室内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发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测试题

第九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选 1.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汽水 3.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A.上面跟下面不相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完全相同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5.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6.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7.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 g,需要20%的NaOH溶液() A.95 g B.10 g C.50 g D.100 g 8.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10.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0 ℃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11.把100 mL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A.减少50倍 B.增加50倍 C.不变 D.减少5倍 12.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6.5% B.30% C.25% D. 1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浑浊,下列可能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滤纸破了 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14.将m 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概括

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概括·化学与生活 第一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前四者是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是无机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2.蛋白质 ?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人体蛋白质代谢: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亚铁离子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强2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亡。 ●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毒物质。 ◆酶:酶是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蛋白质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银离子、铜离子、汞离子、钡离子)、有机物(甲醛、酒精)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蛋白质的检验: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3.糖类 ?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60%~70%来自糖类)。 ?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糖 ◆淀粉: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又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糖原贮藏在肝脏和肌肉中。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呼吸作用:C6H12O6+6O 26CO2+6H2O ◆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富含淀粉的食物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素)。只有温度达到280℃以上才能破坏黄曲霉素,所以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4.油脂 ?分类: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 ?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 ?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护内脏。 5.维生素 ?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维生素A会引发夜盲症;缺维生素C会引发坏血症。缺维生素D会引发佝偻病;缺维生素C会引发脚气病。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6.给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油脂。 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组成人体的元素共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如氧、碳、氢、氮、钙、磷、钾等。 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铜、锌、碘等。 ●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钙 ◆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钙摄入量过多的表现:结石、骨骼变粗 ◆缺钙的表现:(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主要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存在。 ?钠和钾 ◆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120g。 ◆K+: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20多种) ?铝、钡、钛等微量元素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汞、铅、镉等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是( )。 A.锌和稀硫酸B.铁和稀硫酸 C.铁和硫酸铜D.铁和稀盐酸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生铁、黄铜、焊锡都属于金属单质 C.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3.下列物质中,能用金属跟稀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硫酸铜B.氯化镁C.氯化铁D.硫酸银 4.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 浸入X的化合物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X C.Y、X、Z D.Z、X、Y 5.为了防止铁制品腐蚀,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 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 D.经常用水冲洗铁器表面 6.生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 A.铁B.氯化亚铁C.氯化铁D.碳 7.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 B.铜与硝酸汞溶液反应得到汞 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

D.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 8.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的金属是( )。 A.Ag B.Fe、Ag C.Zn、Fe D.Zn、Fe、Ag 9.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解释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 B.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我国在春秋时期就会炼铁,但炼铝却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 D.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二、填空题(共24分) 10.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炼铁的技术,他们将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氧化铁还原为铁。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1.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某混合物经高温灼烧后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若在灼热的残渣中滴入稀盐酸,发现残渣完全消失且放出一种能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气体单质,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13.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 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①S、Cl2、I2、Br2非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Cl2+2NaI=2NaCl+I2B.I2+2NaBr=2NaI+Br2 C.Br2+Na2S=2NaBr+S↓D.Cl2+K2S=2KCl+S↓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食 物 苹 果 葡 萄 牛 奶 玉米粥 pH 2.9—3.3 3.5—4.5 6.3—6.6 6.8—8.0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 ( ) A .苹果 B .葡萄 C .牛奶 D .玉米粥 2、1777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 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下列物质不能.. 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 ( ) A .木炭 B .石蜡 C .烧碱 D .乙醇 3、一些食品常用袋装生石灰做干燥剂. 生石灰属于 ( )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4、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应领域研究方面所取 得的成就。下面是他们研究烯烃反应的示意图: 该反应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中的 (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5、下列物质因与氧气有关系而不能敞口放在空气中的是 (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氢氧化钠 D 、白磷 6、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后,会向人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 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涂下列物质中的 ( ) A 硼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氨水或肥皂水 D.食用醋 7、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形成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打印墨水偏酸性 B.打印墨水显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 D.打印纸偏碱性 8、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 A.SO 2 B.H 2 C.CO 2 D.HC1 9.试管内壁附着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固体物质 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C.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固体物质 10.我们已经学习很多物质并进行分类,下列各组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 C =C H H R 1 H C =C H H R 2H C =C H H H H C =C H H R 2 R 1 + + 催化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总结 课题一溶液的形成 知识点一溶液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基本特征: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 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拓展延伸】1.判断某物质是否是溶液,一般看以下两点: (1)是否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 2.有些物质(如蔗糖等)在溶液中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还有些物质(如氯化钠 等)在溶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易错警示】 1.溶液一般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为蓝色,氯化亚铁溶 液为浅绿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2.溶液是混合物,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 不是溶液。 知识点二溶液的组成 溶液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剂的定义: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溶质的定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注意区分溶剂和溶质: ①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②液体和液体混合——一般把量多的看作溶剂,量少的看作溶质。 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拓展延伸】1.在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但溶剂只能是一种。溶质和溶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对于发生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判断,应以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和反 应物的量来确定。如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应该为反应生成的ZnSO4 【易错警示】 1.溶液的质量等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之和, 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 2.在计算溶液质量时,溶质质量是指已被溶解的那部分的物质的质量,而未溶解的部分不 能计算在内。 【实验9-2】实验现象: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于汽油形成紫色溶液; 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却可以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 实验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 里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知识点三乳浊液和乳化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

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1.(2017·东营中考)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面理解不合理的是( )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述中有物理变化 B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描述中有化学变化 C 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 D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2.(2016·临沂中考)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 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3.(2017·东营中考)今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整齐堆放着金册、银册、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上述钱币用金、银、铜而不用铁,从化学角度看主要原因是铁的冶炼困难C.自然界有天然的铜、银、金却没有天然的金属铁 D.常温下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至少需要一种金属单质4.(2017·广州中考)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5.(2017·滨州中考)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若分别将X、Z投入稀硫酸中,X表面有气泡冒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X>Z>Y 6.(2017·烟台中考)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下列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______________,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__________,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