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式提取辣椒碱的工艺研究

闪式提取辣椒碱的工艺研究
闪式提取辣椒碱的工艺研究

闪式提取器(实验型)操作演示步骤

闪式提取器(实验型)操作演示步骤 一、闪式提取器的原理和特点: 1、闪式提取器原理:闪式提取器基于组织破碎原理,将物料快速破碎至适当粒度,同时伴有高速搅拌、超强振动、负压渗滤等作用实现提取之目的,最大限度保留植物有效成分不会受热破坏,溶剂用量小,提取时间短,效率高。 2、闪式提取器的特点:(1)常温提取:避免任何成分受热破坏; (2)超强动力:搅拌转速(10000—12000r/min); (3)30s完成:快速高效、节能降耗; (4)适用广泛:适用于软硬动、植物材料; (5)适合于多种有机溶剂,能提取各种天然活性成分。 二、闪式提取器主要部件介绍: 动力电机和刀头部分、升降系统、底座、提取容器、控制盒 三、实验操作步骤: 1、将控制线一头接在升降柱下接口上,另一头接在控制盒相应接口上,再将电机电源 线接在升降柱接口上,将总电源线一端接于控制盒上,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相连,输入电源,准备开始工作; 2、本演示选用药材丹参300g,溶剂为水10倍量(溶剂结合实验需求而定,同时应以 埋住刀头为宜),将药材加入提取容器中,再加入溶剂,将提取容器放置于底座上; 3、按动控制盒上的下降按钮,使刀头下降到合适位置后,松开按钮; 4、打开动力电机开关,顺时针旋动调速旋钮至5-6档,电压升至100-150V之间(通常 仪器工作电压为100-150V之间,最高不宜超过200V),提取时间:根据药材质地不同提取时间为30s-1min之间; 5、提取结束后,逆时针旋动调速旋钮到0档,电压指示为0V,按动上升按钮,使刀头 上升,取出提取容器,观察药材提取破碎情况,进行下一步过滤工作。 四、闪式提取器清洗步骤: 1、在提取容器中加入约3000ml水,放于提取器底座上。 2、清洗方法一:按动下降按钮,使刀头被水浸没,旋动调速旋钮到5-6档,电压指示 100-150V之间,使刀头工作8-10S,旋动旋钮到0档,按动上升按钮,取出提取容器,换水反复操作数次。 3、清洗方法二:直接将刀头从仪器上卸下,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再安装到仪器上。 五、闪式提取器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请检查各个部件是否正确安装到位,确保电源正常连接。 2、容器内总装料系数不大于60%,固体物料与溶剂的比例以能方便搅动为宜,过浓则 影响破碎效率。 3、待破碎物料的粒度不宜过大,以小于刀片内围直径的三分之一为宜,以免太大不能 进入刀片内。 4、严禁金属、陶瓷、矿物质等混入物料,以免损坏刀片。

年产5000吨乳酸工厂提取车间设计

年产5000吨乳酸工厂车间设计 乳酸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三大有机酸之一,目前生产乳酸主要采取的方法有传统发酵工艺以及固定化微生物法、电渗析连续发酵法、萃取发酵法、膜法发酵法、吸附发酵法、同时糖化发酵法等新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多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乳酸。乳酸的提取精制是乳酸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乳酸提取工艺主要有:钙盐法、锌盐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和电渗析法等。本设计采用德式乳杆菌为菌种,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麸 作为乳酸中和剂和发酵液皮为辅助原料经糖化发酵并行式来生产乳酸。在发酵时加入CaCO 3 稳定剂,得到的发酵液经预处理→浓缩→冷却结晶→洗晶→离心分离→乳酸钙结晶→溶晶→酸解→过滤→脱色等一系列步骤得到粗乳酸;粗乳酸先经浓缩再经离子交换法(先通过732阳离子交换柱再通过331阴离子交换柱)得到纯乳酸。 根据上述工艺流程,在进行乳酸工厂提取车间设计时,根据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和产能采取最优的提取工艺,通过对乳酸生产平衡、设备平衡和能量平衡等的计算,选取相应的生产设备,合理布局设计,使生产操作可靠性、方便性达到生产要求,降低成本,最终使生产效益最大化,并设计出合理的工艺流程图、设备结构和布置图以及全厂平面布置图。 关键词:发酵工艺;乳酸提取车间;工厂设计 1

目录 1 绪论 (1) 1.1 乳酸的概况 (1) 1.1.1 乳酸的理化性质 (1) 1.1.2 乳酸的工业生产 (2) 1.1.3 乳酸的用途及功能 (2) 1.1.4 乳酸的质量检验与储存 (3) 1.2 乳酸的发酵方法 (3) 2 生产工艺 (5) 2.1 发酵工艺 (6) 2.1.1 发酵工艺流程及特点 (6) 2.1.3 发酵工艺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7) 2.2 提取精制工艺 (8) 2.2.1 提取工艺流程及特点 (8) 2.2.2 提取工艺条件 (8) 2.2.3 提取注意事项以及工艺操作要点 (8) 3 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 (11) 3.1 发酵工段 (11) 3.1.1 物料平衡计算 (11) 3.1.2 设备计算及选型 (12) 3.2 提取工段 (12) 3.2.1 生产平衡计算 (12) 3.2.2 设备平衡计算及选型 (13) 4 车间布置设计 (15) 4.1 设计依据 (16) 4.2 车间布置(厂房平面布置) (16) 4.2.1 车间布置设计原则 (16) 4.2.2 车间平面布置 (17) 4.2.3 车间立面布置 (17) 4.2.4 设备布置 (17) 结论 (17) 2

桑葚中花青素的提取

桑葚中花青素的提取与检测 桑椹所含花青素色价高、抗氧化能力强,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强化剂和着色剂[1]。桑椹最大加工品为桑椹汁。为了去除生长过程和收获环节原料沾带的杂质及微生物,桑椹汁加工前需对原料进行有效清洗。花青素易极溶于水,更易溶于乙醇等亲水有机溶剂,因此,桑椹清洗水呈浓重的紫黑色,表明桑椹果实中的一部分花青素已溶于清洗水。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盐酸、柠檬酸等溶液对花青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由于桑椹汁加工中原料需经历灭酶、浓缩、杀菌等诸多强热处理以及冗长的加工过程,产品中的花青素损失、劣化严重。如能在热处理以前的清洗过程提取分离出部分花青素,既避免了有效成分的破坏,又可获得高品质的副产品,使桑椹资源合理、充分地利用。为此,依据桑椹汁加工流程,设想在不影响主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通过选择对桑椹花青素溶出效率高的浸提介质和对原料整体性破坏较小清洗方法,在桑椹汁加工前分离出部分高品质花青素。 1 实验材料、流程及检测方法 1.1 实验材料 桑椹为北京大兴区产,品种为黑珍珠。采集完熟果实并剔除烂果及杂质,低温贮藏。 1.2 实验试剂和主要仪器 无水乙醇、盐酸、氢氧化钠、柠檬酸、柠檬酸钠购于北京化学试剂公司;AB-8 大孔树脂购于南开大学化工厂;ZFQ85A 旋转蒸发器,上海医械专机厂;SHB-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JA1003N 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GZX-9023MBE 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PHS-25 型酸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仪器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1.3 实验流程 依据主要产品为桑椹浓缩汁的加工流程,在清洗水中提取桑椹花青素的试验工艺流程确定为:桑椹果实——强化清洗——洗水精滤——上柱吸附——解吸——浓缩脱溶——干燥——花青素粗提物为了保持桑椹鲜果的完整性,避免因破损造成的糖和酸的溶出损失,增加花青素浸提量,提高浸提液中花青素含量,降低果胶等胶体物质进入,清洗过程将采用对原料损伤较轻的模拟移动床逆流淋浸原理,以阶段浸泡、逆流阶段浸泡、逆流淋洗为浸提单元组合浸提流程。 并尝试使用蒸馏水及对花青素具有良好溶出和保护效果,且对主产品生产无明显不利影响的柠檬酸和乙醇溶液为浸提介质。在吸附分离工序将比较、优选分离花青素常用的AB-8、D101、NKA、X-5 中的优者为吸附介质[3]。 1.4 实验方法 清洗介质:5%柠檬酸溶液、5%乙醇溶液、蒸馏水。 清洗方法:以1:1 料水比循环喷淋5min、浸泡2min、逆流淋浸(3 级以上,2min/级)。 精滤介质:0.45μm 微滤膜。 吸附介质:大孔树脂AB-8、D101、NKA、X-5。 吸附解吸参数:上样流量2BV/h,0.1%HCL 的80%乙醇洗脱[4]。 色价的测定[5]:用分光光度计测定10g/L 色素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值后,依据郎伯—比尔定律计算色价。桑椹色素的色价E1cm1%(λmax)为:E1cm1%(λmax)=色

蛋壳膜中透明质酸的提取及部分特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研究与探讨 2008年第 06期 172 蛋壳膜中透明质酸的提取 及部分特性研究 赵玉红1,2 ,迟玉杰 1,3 (11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2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 要:分别采用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降解蛋壳膜,从中提取透明质酸。通过正交实验考察酶解温度、pH 、酶用量、料 液比和酶解时间对透明质酸提取量的影响,确定采用胰蛋白酶酶解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50℃,时间为7h,料液比为1∶40,酶用量为8000U /g,pH 为815,提取率为131294mg/g;采用胃蛋白酶酶解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37℃,时间为5h,料液比为1∶40,酶用量为11000U /g,pH 为310,提取率为241494mg/g 。结果表明,胃蛋白酶提取透明质酸的效果好于胰蛋白酶,且壳膜中含有重要数量的透明质酸。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测定葡萄糖醛酸、氨基葡萄糖的含量,对提取的透明质酸进行分析鉴定。 关键词:蛋壳膜,透明质酸,提取,酶,特性 Extrac ti o n and p a rti a l cha rac te ri za ti o n o f hya l u r o n i c ac i d fr om egg she ll m em b rane ZHAO Y u -hong 1,2 ,CH IY u -ji e 1,3 (11Food Colleg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21Forestry College,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 Ab strac t:Hya lu ron ic a c i d (HA )w a s e xtra c te d from e g g s he llm em b ra ne w ith tryp s in a nd p ep s in,re sp e c ti ve ly 1The e ffe c ts of e xtra c ti on tem p e ra tu re,p H,the am oun t of e nzym e,the ra tio of m a te ria l -fl u i d,a nd e xtra c tion ti m e w e re i nve s tig a te d w ith o rthog ona l e xp e ri m e n t 1The op ti m ize d p a ram e te rs of tryp s i n w e re ob ta i ne d a nd s how n a s fo llow s:e xtra c tion tem p e ra tu re 50℃,p H 815,am oun t of e nzym e 8000U /g,the ra tio of m a te ria l -flu id in 1∶40,e xtra c ti on ti m e 7h,the yi e l d ing ra te of hya lu ron ic a c id w a s 131294m g /g (e g g s he ll m em b ra ne )1The op ti m i ze d p a ram e te rs of p ep s in w e re ob ta i ne d a nd s how n a s fo ll ow s:e xtra c tion tem p e ra tu re 37℃,p H 310,am oun t of e nzym e 11000U /g,the ra tio of m a te ria l -flu id in 1∶40,e xtra c tion ti m e 5h,the yi e l d ing ra te of hya lu ron ic a c i d w a s 241494m g /g (e g g s he llm em b ra ne )1Th i s i nd ic a te d tha t the e ffe c t of the yie ld ing ra te w ith p ep s in w a s b e tte r tha n tryp s in 1A nd i nd ic a te d tha t the re w e re s i g n ifi c a n t q ua n titie s of HA c ou ld b e e xtra c te d in e g g s he ll m em b ra ne 1The c on te n t a nd p u rity w e re te s te d b y infra c tion sp e c trum ,g luc u ron i c a c i d a nd N -a c e tylg luc os am ine 1 Ke y wo rd s:e g g s he llm em b ra ne;hya lu ron i c a c i d;e xtra c tion;e nzym e;c ha ra c te ri za ti on 中图分类号:TS25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306(2008)06-0172-03收稿日期:2008-04-11 3通讯联系人 作者简介:赵玉红(1968-),女,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 深加工及综合利用。 蛋壳膜中含有的N -乙酰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葡 萄糖醛酸、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活性大分子[1] 正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并利用。透明质酸(Hyalur onic acid,简称HA ),是一种酸性多聚粘多糖,是由N -乙酰葡萄糖胺和葡萄糖醛酸通过β-1,4和β-1,3糖苷键反复交替连接而成。由于其独特的保水、润滑等高分子多糖的性质及天然、无过敏和与人体组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保健食品和 医药领域[2] 。目前从动物组织中提取透明质酸主要 以鸡冠、人脐带、动物眼球等为原料[3~5] ,从其他原料 也有提取HA 的研究[6,7] 。但是由于原料资源的限制,不能满足市场对透明质酸的需求。最近,国外学 者探测到蛋壳膜中含有高浓度的透明质酸[8] ,而蛋壳是一类容易获得且数量巨大的废弃物,因此,若以蛋壳膜作为提取透明质酸的原料,对蛋壳的深加工利用及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与设备 原料 鸡蛋壳、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葡萄糖醛酸标准品、盐酸氨基葡

柠檬酸液态发酵及提取工艺

柠檬酸液态发酵及提取工艺 0802班生物科学饶慧 (指导教师:胡远亮) 0前言 柠檬酸(citric acid)又名枸橼酸,学名2-羟基丙烷三羧酸(2-hydroxytricarboxylic acid)或2-羟基丙烷-l,2,3-三羧酸(2-hydroxy propane-1,2,3-triearboxylic acid)是生物体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柠檬、柑橘、菠萝、梅、李、梨、桃、无花果等果实中,尤以未成熟者含量居多。分子式:C6H8O7(相对分子质量:192.13),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或粒状、微粒状粉末,虽有强烈酸味,但令人愉快,稍有涩味。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结构上讲柠檬酸是一种三羧酸类化合物,并因此而与其他羧酸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加热至175°C时它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剩余一些白色晶体。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有3个H+可以电离;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柠檬酸被称为第一食用酸味剂,极广泛地用作酸味剂、增溶剂、缓冲剂、抗氧化剂等,用于饮料、糖果、酿造酒、冰淇淋、酸奶、罐头食品、豆制品与调味品等的生产中。另外,在药物、美容品、化妆品工业上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是香料和饮料的酸化剂,在食品和医学上用作多价螯合剂,同时是化学中间体,用于制造药物,也可用于金属清洁剂、媒染剂等。柠檬酸的盐类、酯类和衍生物也各具特点,用途极为广泛而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又称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克雷布斯循环(Krebs cycle)。体内物质糖、脂肪或氨基酸有氧氧化的主要过程。通过生成的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三羧酸(柠檬酸)开始,再通过一系列氧化步骤产生CO2、NADH及FADH2,最后仍生成草酰乙酸,进行再循环,从而为细胞提供了降解乙酰基而提供产生能量的基础。 实验发酵机理: 1)以薯干粉、玉米粉或淀粉等糖类为原料经黑曲霉柠檬酸产生菌(我们采用黑曲霉M288)糖化后产生高浓度的葡萄糖。 2)黑曲霉利用糖类发酵产生柠檬酸:葡萄糖以EMP(糖酵解途径或者)、HMP

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迷迭香精油工艺的研究

Hans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19, 9(6), 497-502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2692965.html,/journal/hjcet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a12692965.html,/10.12677/hjcet.2019.96070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of Rosemary Volatile Oil by Enzyme-Assisted Steam Distillation Na Liu, Danyang Yuan, Xiuli Chen, Huiji Li, Xiaowen Yang, Haijie Sun* The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Received: Nov. 5th, 2019; accepted: Nov. 19th, 2019; published: Nov. 26th, 2019 Abstract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of volatile oil from rosemary was studied by cellulase assisted steam distillation using the single factor variable controlling method. The best enzymatic assist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volatile oil from rosemary are the enzyme dosage of 5 mg/g, hydrolysis temperature of 30?C, hydrolysis time of 3.5 h,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of 1:8, extraction time of 2.5 h, and the highest extraction rate of 1.357%. Cellulase can effectively destroy the cell wall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release of volatile oil from rosemary. The hydrolysis conditions are mil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it is beneficial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words Rosemary, Volatile Oil, Cellulase, Extraction 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迷迭香 精油工艺的研究 刘娜,院丹阳,陈秀丽,李会吉,杨晓文,孙海杰* 郑州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郑州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5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19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6日 摘要 本文采用纤维素酶辅助的水蒸气蒸馏的提取方法,通过控制单因素变量法,探讨迷迭香中精油的最佳提*通讯作者。

板蓝根药材提取车间工艺设计

模板使用说明 (请在使用前详细阅读此说明!) 1、各部分容可以直接打字输入,也可使用粘贴功能,但要保证粘贴容格 式正确。 2、目录为自动生成模式,不要修改目录,论文完成后请右键单击目录区 域,选择“更新域”即可。各级标题一定要使用相应标题格式,否则在目录里不能体现。 3、论文中各种行间距请自行调整。 4、如本模板和《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的规定不一 至,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的规定为准。 本模板仅供参考,请严格按照《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完成论文。如不会使用word的模板功能,请自行按《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完成论文。 (请在完成论文后,打印论文前,删除本页容!)

年处理2000吨板蓝根药材提取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 板蓝根是我国一味传统中药,是大青叶、菘蓝等的干燥茎、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临床治疗历史。板蓝根中可提取出多种化学成份,如:靛蓝、靛玉红、氨基酸、有机酸等有效物质,能够有效防治流行性乙型肝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等病症,在抗菌、抗病毒、抗免疫系统疾病方面也有着很好疗效。 板蓝根颗粒剂因为其方便有效特点应用较广,本文将结合国家GMP 车间设计相关规定,设计板蓝根提取车间。主要对板蓝根颗粒剂的前处理和提取工艺进行讨论优化:前处理的工艺选择,水提醇沉与醇提水沉的优缺点,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选出板蓝根提取的最佳工艺,设计提取车间工艺流程。按照设计任务书给出数据进行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计算车间的生产处理能力,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设备选型,使满足车间生产要求。最后进行车间平面布置,车间将按照传统四层设计。车间的辅助设施设计也要符合国家规定,三废排出、安全防护等方面也会根据车间特点进行相应布局。 关键词板蓝根;提取;浓缩;车间设计

透明质酸生产菌种和工艺技术

透明质酸生产菌种和工艺技术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又名玻璃酸,是一种酸性黏多糖,1934年美国Meyer等首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该物质。此后,人们对HA的分布、生理作用、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工艺及其在医疗和化妆品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我国从80年代开始研究HA的分离纯化制备工艺和临床应用,90年代初已有HA制剂作为新药上市,生产方法由提取法发展到微生物发酵法。 透明质酸应用: 医学方面:由HA制备的眼科制剂有手术用黏弹性辅助剂、滴眼剂、骨科制剂有关节腔注射液(用于补充关节滑液,治疗关节疼痛)等;另外,HA可促进创伤愈合,治疗烧伤;HA与化疗药结合,具有靶向引导作用,能引导药物进入肿瘤部位,杀灭癌细胞,减轻化疗副作用。 HA作为人体的基本物质,对其生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才开始,随着研究的深入,HA在医学方面的应用还会更加广泛。 化妆品:HA 是国际公认的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NMF),是目前高档护肤品、发用制品用量最大品种。 美容保健食品:在日本,HA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用作具有美容作用的保健食品,服用后可增加人体内HA的合成,提高皮肤中HA的含量,使皮肤保水量增加,光滑细嫩而富有弹性。 我们的技术水平: 生产菌:兽医链球菌,好氧细菌(突变株) 生产水平:6-8g(成品)/L 发酵时间:20小时 分子量:百万以上 产品规格:食品、医药、化妆品级 生产成本(原料+人工+能源):1200-1500元/KG 市场价格:4000元/KG(食品级,化妆品级);9000元以上(医药级) 技术成熟度:商业化生产,且国内外多个厂家使用此技术。 工艺路线:

黄原胶发酵及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黄原胶发酵及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张学欢张永奎 摘要黄原胶(Xanthan Gum)是由黄单胞菌属菌分泌的酸性胞外杂多糖,因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流变性,因而被广泛用于多种行业。本实验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提高黄原胶的产量为目的,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在30℃,180r/min的条件下摇床培养72h,初始碳源浓度为6%(蔗糖:淀粉=1:2),接种量为6%,;提取黄原胶时,加入2%(w/w)的硅藻土,充分震荡10min后离心30min(4000r/min),加入1%(w/v)的KNO3以及3倍体积的混醇(乙醇:异丙醇=3:1)能有效的提高提取率。在10L发酵罐中进行了小试,产胶率为3.21%。 关键词黄原胶;发酵;提取 The optimal control of the xanthan gum production and extraction Abstract:Xanthan Gum(XG) is a kind of acidic extracelluar carbohydrate by Xanthomonas campestris. This polysaccharide is used in many professions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rate of XG, the following studies were done. At the condition of 30 and 180r/min, The ℃ proper concentration of the carbon source is 6%,the composition of sucrose and starch is optimum carbon source and the optimum inoculum size is 10%. For the conditions of extraction XG, adding diatomite of 2%, agitation for 10 min, centrifugalization for 30min(4000r/min), adding KNO3 of 1% and alcohol for 3 times volume(ethyl alcohol: dimethyl carbinol=3:1) could improve the extraction effectively. Finally, the study in the fermentation tank were done, the viscosity of the final fermentation broth is 9320mPa?s, the production rate is 3.21%. Keywords:Xanthan gum; Fermentation; Extraction 引言 黄原胶(Xanthan gum)是由野油菜黄单胞菌或其它黄单胞菌属的菌株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产生的一种胞外酸性水溶性多糖[1]。因其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2],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发现以来,到6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商业性生产。本课题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提高黄原胶的产量为目的,通过对培养基中碳源的组成,过程参数进行比较实验和控制的研i究,对黄原胶提取过程进行优化,并且通过在小型发酵罐中进行小试,为黄原胶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也为以后类似的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1实验材料 1.1细菌 从龙泉驿区十陵镇菜园中采得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病变组织中筛选、诱变、驯化后得到的野油菜黄单胞菌UV。 1.2基础培养基 表1 基础培养基 Table1 Basic medium

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1.1.1. 本项目是国家确保食品安全的战略性项目 化学合成抗氧剂作为食品添加剂,是世界在20世纪及之前的普遍选择。由于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对人体肝、脾、肺等器官均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在二十世纪中期,曾造成影响较大的中毒事件,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欧共体儿童保护组织(HACSG)、英国生物工业协会(BIBRA)等一些机构和组织对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对人体肝、脾、肺等器官均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一直延续到2010年的麦当劳“麦乐鸡事件”就是使用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延续。但由于世界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人们一时找不到没有毒副作用的抗氧化剂来取代它们,为此,各国相关机构对现行抗氧化剂进行了严格、细致的毒理学研究和评价,制定了详细的使用标准,来减少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对人的毒副作用。但世界各国及相关机构,出于对人类健康的关注,均希望找到一种对人类没有毒副作用的天然抗氧化剂来确保食品安全。 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成分,由于其安全、无毒或基本无毒,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从20世纪以来,国外相继研究开发了从茶叶、山嵛菜、西红柿、葡萄籽、甘草、烤烟及迷迭香等植物中提取对人体无毒害的天然抗氧化剂。这一发现也导致目前北欧国家禁止使用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等严格限制使用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化学合成抗氧化剂,而寻求并鼓励推广天然抗氧化剂,同时还限制或禁止使用了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食品进口。 研究发现,在众多的天然抗氧化剂中,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不仅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而且对人体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更难得目前只有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高效、稳定、耐高温的特点,这一发现,推动了世界各国对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开发。迷迭香抗氧化剂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竞相开发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从食品安全的战略出发,由中国科学院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从美国引进并在全国试验种植迷迭香。试验结果我省滇中地区是最适合种植的地区之一,且精油和抗氧剂的含量高于原产地。 1997年迷迭香抗氧化剂被列为我国抗氧化剂增补品种,2009年被正式列为抗氧

中药提取车间设计的几点体会

中药提取车间设计的几点体会 中药提取是中成药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成品制剂的产量和质量。提取车间的设计除了应当满足现代药品生产的需要外,还应考虑中药所具有的特殊性。提取车间设计的优劣,对整个中药制药厂的生产至关重要。本文从植物药材的提取生产工艺及提取车间特点出发浅谈对中药提取车间设计的几点体会。 1正确的设计构思及规划在提取车间设计前,首先应确定其在厂区总平面中的位置。在总体布局上,应将提取车间原料进口靠近前处理车间,浸膏和半成品出口靠近制剂车间,出渣间门前应留有货流通道,中药提取车间的设计,要根据其投资的多少,来进行综合考虑。设计程序依次为:设计准备、厂区总平面设计、生产工艺的选择与方框流程图的确定、物料衡算、能量计算、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设备设计与选型、设备平面与立面布置设计、非工艺设计、设计说明书编制、概(预)算书编制等[1]。由于许多中药提取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而且缺乏提取实验研究报告以及物料、工艺参数,在设计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参照以上设计程序,根据中药提取生产的许多共同点及国产提取设备的特点,做能适应当前生产的较粗放设计。中药提取生产包括中药的提取,提取液的分离、纯化、浓缩、干燥等工艺过程,向外散发水、酒精等溶媒蒸汽,影响周围环境,因此,在总图设计时将其尽可能布置在制剂车间的下风向。并且车间有大量的药材运进,又有大量的药渣运出,故将其尽量靠近厂区物流出入口,最好专门设置药渣的运出口。 2提取车间的总体布置提取车间布置要满足GMP规范要求,车间人流物流应满足总图对人流物流的要求,还要满足消防、环保、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同时要尽量减轻劳动强度。 车间布置应遵循一般工业厂房的布置原则,还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1)提取车间一般有醇提和醇沉,应考虑车间的防爆;(2)提取车间产热产湿岗位较多,应考虑车间排热排湿;(3)提取车间运输量较大,应考虑减轻劳动强度;(4)浓缩液的后处理工艺。由

闪式提取器试机实验操作流程

冬凌草的组织破碎提取实验 操作方法 一、实验仪器与试剂: 1、实验仪器:闪式提取器(实验型,型号:JHBE-50S)、多级闪蒸器(JMF-320A) 循环水真空泵(SHB-Ⅲ)、抽滤装置(5000ml抽滤瓶、布氏 漏斗)、电子天平(JM型) 2、实验试剂:乙醇(分析纯) 3、药材:冬凌草(购自河南省本草国药馆),配制成70%乙醇溶液 二、实验步骤: (一)提取: 1、将闪式提取器的各个部件安装好,接上电源线,准备工作。 2、精密称定冬凌草50g。 3、将称量好的冬凌草加入提取容器中,取70%乙醇900ml,加入提取容 器中; 4、开始提取:(1)将提取容器放在闪式提取器的底座的合适位置上; (2)打开控制盒上的电源开关; (3)按动下降按钮,使刀头下降至提取容器内部的合适 位置上(即溶剂浸没刀头的1/2); (4)打开动力电机上的电源开关; (5)迅速转动调速旋钮,使电压达到120V的位置;转 动数秒后,再将电压调低至合适转速(根据药材的软硬程 度来选择);同时,按动下降按钮,使刀头下降至被溶剂完 全浸没(以便容器下部的药材被充分破碎);提取时间

2min30s。 (6)时间到后,转动调速旋钮至电压为0V;关闭动力电机 上的电源开关;按动上升按钮,使刀头升至顶部,提取结 束,关闭控制盒上的总电源开关。 (7)刀头清洗:取下提取器刀头,冲洗干净晾干即可。 (二)过滤 减压过滤:1、将抽滤装置连接好,并连接于循环水真空泵的抽气孔 上,使用脱脂棉为滤材进行过滤; 2、将提取液缓缓倒入布氏漏斗中,当过滤快完成时,用 少量70%乙醇洗涤滤渣和提取容器内残留的药渣; (三)二次提取: 将滤渣转移至破碎容器中,加入70%乙醇600ml进 行二次提取,提取时间为1min,提取方法如步骤(一) 提取所述。 (四)二次过滤: 将二次提取液进行过滤,过滤方法如步骤(二)过 滤所述,过滤完毕后,合并两次滤液。 (五)浓缩: 1、准备工作:将多级闪蒸器放于距水源较近的位置,并连接好 自身各个部件,将仪器右侧的真空接口和循环水真空泵连接起来, 将进水口连接冷凝水管,将出水口通过橡胶水管引流至下水道,最 后连接仪器电源和蠕动泵电源; 2、温度设置:打开仪器电源总开关,将多级闪蒸器上的温控装 置分别设定如下:预热一:80℃;预热二:90℃;闪蒸管:100℃

透明质酸制备工艺进展(1)(2) (1)

透明质酸制备工艺进展 摘要 透明质酸,又名玻璃酸,是一种独特的。它是由线性大分子酸性粘多糖葡萄糖醛酸和N—乙酞氨基葡萄糖的双糖单位重复连接形成的。透明质酸广泛分布于高等动物的细胞外基质、结缔组织和器官中。透明质酸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在机体内显示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润滑关节,促进创伤愈合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HA及其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作为药物载体和组织工程材料,因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学领域。透明质酸还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物质,被誉为最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已作为化妆品及使用保健品中的保湿添加剂使用。文章讨论了透明质酸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在医药、化妆品、保健食品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线性大分子酸性多糖;天然保湿因子;保湿添加剂;相溶性;可降解性

Hyaluronic acid preparation process Abstract Hyaluronic acid, also known as hyaluronic acid, is a unique. It is composed of linear macromolecular acid mucopolysaccharide glucuronic acid and N - acetyl glucosamine disaccharide repeating units are connected to form a. Hyaluronic acid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higher animal cells, extracellular matrix of connective tissues and organs. Hyaluronic acid with its uniqu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vivo shows many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lubrication of joints, promote wound healing,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medicine. HA and its derivatives have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 has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can be used as drug delivery and tissue engineering material,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biomedical field. Hyaluronic acid also has a special role in water retention, is the moisture of nature found in the best material, known as the most 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 ideal, as cosmetics and health care products in the use of moisturizing additiv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the preparation of hyaluronic acid, and reviews its application in medicine, cosmetics, health food and other fields. Keywords:Linear macromolecules of acidic polysaccharides; 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 hydrating additives; miscibility; biodegradability

发酵液提取工艺的过程

发酵液提取工艺的过程 发酵结束后的发酵液组成情况非常复杂,处理措施与化学合成法明显不同。通常情况下,发酵液中目标物浓度很低,而杂质含量却很高,成份远较化学反应母液情况复杂,大量菌体细胞、培养基、各种蛋白质胶状物、色素、金属离子和其它代谢物等混杂其中,使得发酵液的预处理对于目标物的最终获取非常必要。 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使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和某些杂质沉淀,以增加滤速,过滤的目的是使菌丝体与发酵液分离,以便从发酵液或菌丝体中提取目标物。预处理阶段主要去除两大类杂质:可溶性黏胶状物质(核酸、杂蛋白、不溶性多糖等)和无机盐(不仅影响成品炽灼残渣,还会影响离子交换法提取目标物的收率)。 确定预处理方法前,首先要明确目标物存在于胞内(菌体)还是胞外(发酵液),以确定弃去和收集的对象;还要结合目标物的稳定性等特点,选择预处理的pH、温度和化学试剂等。对于菌丝体及杂蛋白的处理一般可采用等电点沉淀、变性沉淀、沉淀剂沉淀、加入絮凝剂、加入凝聚剂、吸附以及酶解法去除不溶性多糖等措施,对提取效果和成品质量影响较大的无机杂质主要是Ca2+、Mg2+、Fe3+等高价金属离子,可采用离子交换法、沉淀法等措施去除。加入的预处理试剂除要考虑到处理效果外,还要考虑低毒性、利于环保以及易于从终产品中除去等因素,申报时应说明所采取的措施及加入的试剂,必要时在成品质量研究中检测其残留量。 液-固分离是发酵液预处理的重要步骤,通常采用板框压滤、真空过滤以及离心分离等措施,过滤是各种措施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环节,为提高过滤效果、提高滤液质量,通常加入助滤剂,选择助滤剂时除考虑其效果和成本外,无毒,惰性,不与滤液和目标物产生化学反应对于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尤为重要。 预处理后的滤液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类似于化学反应中的中间体,有必要制订其质量控制标准,比如,一般情况下要澄清、有一定浓度、pH适中,需要说明的是,后续的提取工艺不同,对滤液的质量要求不同,如离子交换法提取目标物时对无机离子、澄清度等方面要求较严格,溶媒法提取时要求滤液蛋白含量较低。总之,经预处理后的滤液控制标准应根据其后的提取工艺综合确定。 2、目标物的提取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从发酵液或菌丝体中得到目标物的浓缩液或粗制品。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媒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以及沉淀法。具体采用何种提取方法需结合目标物化学结构特征、产品组份情况、拟采用的终产品精制工艺、终产品质量要求

土霉素生产车间提炼工段工艺设计

科研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 题目:土霉素生产车间提炼工段工艺设计学生姓名:宋世骏 学号:201220515013 学院:化工学院 班级:制药工程专业(2)班 2015年12月

土霉素生产车间提炼工段工艺设计 宋世骏指导教师:陈秋月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 土霉素又称为地霉素或氧四环素,英文名称(Oxytetracycline),土霉素属四环素类抗生素,为广谱抑菌剂,许多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螺旋体对本品敏感。肠球菌属对其耐药。其他如放线菌属、炭疽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梭状芽孢杆菌、奴卡菌属、弧菌、布鲁菌属、弯曲杆菌、耶尔森菌等对本品亦较敏感。土霉素是一种广谱类抗生素,有一定副作用,多年来由于土霉素和四环素类的广泛应用,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土霉素素耐药现象严重,包括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及多数革兰阴性杆菌。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土霉素生产国,尤其对畜用土霉素需求很大。到目前为止,提纯土霉素的方法有很多,在生产工艺中通过酸化、脱色、结晶、重结晶以及应用超滤-纳滤技术都可得到纯度较高的土霉素产品。本次设计为1600t/a土霉素提炼工段工艺设计;本文主要讲述土霉素在工厂车间里生产的过程,着重讲述提炼工段的土霉素工艺设计,以及对各类提炼方法的对比及应用。 关键词: 抗生素;生产工艺;物料流程;提炼 引言: (一)土霉素简介 1、中文名称:土霉素[1]

2、英文名称:Oxytetracycline 3、分子式:C22H24N2O9 4、分子量:460.43 5、结构式: 6、外观性状 土霉素又名氧四环素,为灰白色至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是180℃,在日光下颜色变暗在碱性溶液中易破坏失效。土霉素盐酸盐为黄色结晶,味苦,熔点190~194℃,有吸湿性,但水分和光线不影响其效价,在室温下长期保存不变质,不失效。盐酸盐易溶于水,溶于甲醇,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三氯甲烷和乙醚,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二)土霉素生产与提炼 土霉素生产由发酵工段、酸化过滤、脱色结晶、离心干燥工段工艺组成,因为在土霉素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部分有机副产物,如色素、蛋白质等,所以需要对土霉素发酵液进行处理。到目前为止,提纯土霉素的方法有很多,在生产工艺中通过酸化、脱色、结晶、重结晶以及应用超滤-纳滤技术都可得到纯度较高的土霉素产品。土霉素原料药用药广泛,而且价格低廉,因此大量用于畜禽药以及饲料添加剂。为了制备高纯度的土霉素,我们需要研究高纯度土霉素碱[2]的生产工艺。把粗品土霉素碱用盐酸溶解后,加入黄血盐-硫酸锌进一步去除杂质,然后通过超滤去除热原及其他高分子杂质,最后调pH值重结晶得到高纯度的符合注射用标准的土霉素碱产品。在发达国家土霉素基本不再使用,即便是畜牧业也用的是高纯度无菌土霉素。所以我所研究的课题——土霉素车间提炼工段工艺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1、土霉素常用提纯方法 土霉素是龟裂链丝菌通过发酵合成的广谱抗生素,在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