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一唯物辩证法第三讲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

第三讲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备考指津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含义和基

本属性

(2)矛盾普遍性的含

义及要求

(3)矛盾特殊性的含

义及情形

(4)矛盾普遍性和特

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

意义

b

b

b

c

以判断题、选择题和

综合题的形式考查矛

盾的基本属性、矛盾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

方面及方法论等知识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

看问题(1)主次矛盾、矛盾的

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及其要求

(2)具体问题具体分

c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及其属性

①含义: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②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普遍性

①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②方法论要求: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特殊性

①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性(统一) 斗争性(对立)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

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

表现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渗透、

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互对立、相互排斥条件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联系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矛

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

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

考向一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T )

2.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中。( F )

3.(2017·4月浙江选考)共享单车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公共自行车固定车位的束缚,使用十分方便,广受市民欢迎。但是,随着投放量的不断增大,乱停乱放等问题日益显现。这告诉我们( )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③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选C。共享单车使用十分方便,广受市民欢迎,但随之也出现一些问题,这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①③正确;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错误;④与题意不符。

4.(2017·11月浙江选考)(节选)“中国汞都”贵州铜仁市万山区因为资源枯竭,矿厂倒闭,人口流失,一度成为“死地”。2015年初,万山区因地制宜,投资建设朱砂(亦叫丹砂,

炼汞的主要矿物)大观园、矿山博物馆和丹砂文化历史感悟区,把旧矿洞改造成如梦如幻的“时空隧道”,将矿区山路建成惊险的玻璃栈道。通过一系列改造,万山区成为国内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怀旧古镇,由“卖汞矿”变成“卖文化”,由资源枯竭的“死地”变成旅游热点,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万山区经济社会变化发展的原因。

答案: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是矛盾同一性的含义之一。万山区利用矿区开采汞矿过程中形成的山洞、山路及其历史文化,经过一系列改造,最终建成以文化产业为主的怀旧小镇,实现由死地变景点,由贫变富。

考向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F )

6.(2018·11月浙江选考)陕西榆林在治沙过程中,一方面和其他沙区一样种草植树,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本地沙区独特生态,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精深加工业、沙漠旅游业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当地实现生态惠民的哲学依据是( )

①运动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②系统既有整体性又有有序性③联系既有普遍性又有多样性④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联系普遍性和多样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等的知识。“一方面和其他沙区一样种草植树,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本地沙区独特生态,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精深加工业、沙漠旅游业等”,蕴涵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的哲理,④正确;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精深加工业、沙漠旅游业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蕴涵着联系是普遍的、多样性的哲理,③正确;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①错误,排除;②强调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等特点,材料没有体现,不选。

7.(2018·4月浙江选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仍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不再是高速度增长,而是高质量发展。这一认识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特殊性

②不同阶段的特殊矛盾又具有普遍性

③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③错误;④材料体现不出。

8.(2016·4月浙江选考)从2015年开始的3年内,浙江省将重点培育100个特色小镇。

每个小镇都具有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其中主要的是产业功能,包括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都要建设成为有山有水有人文、让人愿意留下来创业和生活的高颜值景区。每个小镇又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比如,有的小镇主打信息产业,有的小镇主打金融产业,等等;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要做到“一镇一风格”。

特色小镇建设如何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首先简要回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是相互联结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个性一定包含了共性,然后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是相互联结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个性一定包含了共性。所有的特色小镇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它们都有产业集聚、产业创新、产业升级功能,也都有文化功能、旅游功能、社区功能,都是适合生活和创业的高颜值景区;同时又都有自己特有的产业群、特有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风格。并且,它们共有的功能和高颜值存在于不同的产业群、不同的建设风格之中,并通过这些表现出来。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①含义:复杂事物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为次要矛盾。

②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①含义:每一矛盾中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关系:两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

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外延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

“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主要

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则

可以有多个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就“同一矛盾”

的双方相比较而言的。矛盾的主要

方面只有一个,次要方面也只有一

内涵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

称为“一个”或“一种”。主次矛

盾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侧

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

面”

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其

原因是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

着决定作用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

质,其原因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力量上超过次要方面,在地位上

支配着次要方面

方法论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做事情要

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

忽视一般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看问

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忽视

支流

关键词如“重点”“中心”“关键”“多

数”“主导”等

如“主流”“方向”“大局”“性

质”“主体”“优劣”等

考向一主要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

1.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F )

2.首先解决的矛盾都是主要矛盾。( F )

3.(2019·4月浙江选考)据秦简牍《日书》记载,秦人建造房屋时会尽量避开农忙时节,房屋的主体建筑“寓”和附属建筑庑、小内、圈、圂、屏等都与农牧业生产有关。这说明(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次要方面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③社会存在的变

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选A。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秦人建造房屋时会尽量避开农忙时节”,表明“农忙”这一主要方面支配着“造房”这一次要方面,①入选。“房屋的主体建筑‘寓’和附属建筑庑、小内、圈、圂、屏等都与农牧业生产有关”,表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入选。③强调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与材料无关,不选。

④强调生产方式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与题意无关,不选。

4.(2018·11月浙江选考)下边的漫画(作者:赵玉宝)启示我们 ( )

①行动要服从经验②部分要服从整体③少数要服从多数④次要矛盾要服务于主要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等知识。漫画告诉我们“大的水桶和一群小的灭火器构成一个整体”,无论是水桶还是灭火器,都应当服从于灭火器这一个整体,任何一方都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而置整体功能于不顾,②正确;漫画同时也告诉我们,对于灭火器而言,“灭火”是主要任务,“逞能”是次要任务,次要任务必须服从于主要任务,④正确;经验等认识应为行动等实践服务,而不是让行动服从经验,①错误,排除;“少数服从多数”与题意考查要求不符,③不选。

5.针对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侧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体现了( )

①把握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关系③改革是解决我国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④认识事物要善于分析和抓住主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中央针对供需两方面的状况,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认识事物要善于分析和抓住主流,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①说法错误;改革是解决我国基本矛盾的重要途径而非根本途径,③说法错误。

考向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T )

7.(2016·10月浙江选考)我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力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是因为(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②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③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具有不同的特点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题中扶贫的几项要求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体现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①③④入选;②材料未体现。

8.站在今天看封建社会,有人认为封建制度是一种可笑而令人厌恶的制度,但若回到奴隶社会,就会感到封建制度是人类的一种美好制度,期待它早日来临。这表明( )

①认识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

②不存在评价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③历史就是在不断总结中向前发展的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站在不同的社会看封建制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表明认识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实践是评价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③说法错误,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认识发展的结果,属于唯心史观。故选C项。

专题强化训练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

1.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F )

2.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矛盾问题的精髓。( F )

3.抓住主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F )

4.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F )

5.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F )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要使得好与坏调和,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发现好与坏总是在一起。同样,悲与欢也总是结合在一处,看到恶的地方也总能看到善。这告诉我们( )

①任何事物都有好与坏两面②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不可解决的③矛盾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但不一定都是好与坏的两面,①错误。②表述明显错误。“好与坏总是在一起。同样,悲与欢也总是结合在一处”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故③④符合题意。

7.“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蕴涵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总是不断地相互转化

B.矛盾就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C.矛盾就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选D。“弱”与“强”“废”与“兴”“夺”与“与”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说明任何事物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选D。

8.“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两句话包含的共同哲理是( )

A.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B.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同一性是绝对的

C.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解析:选C。“不继”“不同”“不和”强调的是差别和对立,说明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应选C项。A、B两项说法均颠倒了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D项与题意无关。

9.《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指出,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途径。上述材料说明( )

①矛盾双方是可以转化的

②一切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④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A.②④B.①③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B。“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途径”说明矛盾双方是可以转化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①③符合题意,入选;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0.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13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

A.既要侧重于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B.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

C.既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D.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

解析:选C。“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主次矛盾的问题,也没有体现发展的趋势,A、D与题意无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错误。

1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回顾书法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志”。这说明( )

①事物与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②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

③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D。由书法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②正确。“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志”,说明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④正确。①否定了联系的条件性,③没有看到意识性质不同作用不同,观点均错误。

12.“智慧城市”的创建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将集约、低碳、生态、智慧等先进理念融合到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创建说明 ( )

①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③科技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④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①③

解析:选B。“智慧城市”创建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说明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①符合题意。“智慧城市”创建的目的、任务,说明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④符合题意。②材料体现不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③错误。

13.为挖掘、延续和传承工匠精神,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国工匠》栏目。该节目制片人岳群曾说:我们希望通过宣传典型人物的事迹,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

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种“共识”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价值观决定中国社会的前途③人们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题干中“通过宣传典型人物的事迹”“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等,体现①④正确;②中“决定”表述错误;③不符合题意。

14.微信支付因其简单快捷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可如果手机丢失或者中木马,就会威胁到用户资金的安全。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②全面分析,分清主流和支流,不能忽视支流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A。微信支付一方面因其简单快捷受到用户的青睐;另一方面如果手机丢失或者中木马,也会威胁到用户资金的安全,这说明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同时要全面分析,分清主流和支流,不能忽视支流,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④与题意不符。

15.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上述材料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表明( )

①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关系

②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认识事物要善于分析和抓住主流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材料要求我们正确地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体现了认识事物要善于分析和抓住主流,同时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①③正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错误;材料未涉及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其哲学依据是( )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②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矛盾次要方面对事物性质也有影响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③

解析:选D。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主次矛盾的关系,没有体现矛盾的主次方面,②④不符合题意。

17.近年来,我国在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作出巨大的努力,成效有目共睹,但我国的碳排放量仍然较大,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节能减排既需要国家意志,更需要公民积极行动,从点滴做起,成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低碳达人”。这表明( )

①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应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认识事物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A.①④ B.①②

C.③④D.②③

解析:选D。我国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但还存在不足,这说明应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②当选;节能减排需要公民从点滴做起,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③当选。材料没有涉及主要矛盾和质变,①④不符合题意。

18.《“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必须牢牢把握机遇,树立创新自信,增强忧患意识。这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是( )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解析:选D。我国科技创新既面临机遇,也面临风险,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③当选;树立创新自信,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④当选;①与题意不符;②属于唯物论道理,排除。

19.“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

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哲理有( )

①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次矛盾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③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C。材料中的信息主要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而不是主次矛盾,②符合题意,排除①;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③错误;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三、综合题

2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答案:(1)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会加大环境保护的压力,片面强调保护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但制定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规划能够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2)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形成生态环境良好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又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分析当前我国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解析:考查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主要包括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两个原理及其方法论,解题时分别阐述上述两个原理及其方法论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1)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2)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但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

要方面。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很大发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3)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但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文物工作应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但也要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