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

试论《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源流”关系

[复制链接]

witland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万 主题 13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8519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试论《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源流”关系 杜人淮 孙 峰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和正确运用《资本论》理论的“硬核”,继承和发展了《资本论》的一般原理和规律,拓展了《资本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关键词]《资本论》;中国特色;经济理论;解读

《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集大成,它不仅逻辑地表述了资本主义特定的经济规律,而且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经济规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创造性运用《资本论》科学方法和理论的典范,并充分彰显了《资本论》的科学价值和指导意义。解读《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源流”关系,对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深入发展,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指导地位和应用价值,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坚持和正确运用了《资本论》全部理论的“硬核”

著名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Lmrelakator)认为,任何一种成熟的理论体系均有一个公有的“硬核”。唯物史观作为观察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研究和论证中得到详尽的证明和具体运用,是马克思《资本论》全部理论的“硬核”,并被马克思看作“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1]32。恩格斯在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序言中明确指出,“马克思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

史观的基础上的。”[1]38列宁也清楚地表明了《资本论》与唯物主义历史观之间的密切关系:

“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2] 10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为理论支撑,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唯物史观告诉人们,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为主线,人类的一切发展都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主线。马克思《资本论》沿着唯物史观这两个主线,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发展生产力是以牺牲人本身的发展为代价的本质,而且把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本身的发展有机统一明确为资本主义替代社会的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本身发展的有机统一,既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同时又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实现人本身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点,也是设计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点所在。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372就是把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本身的发展

有机统一起来的思想结晶。“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成为衡量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成败的根

本标准,而且是设计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样把握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本身的发展的有机统一这一基点。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江泽民同志及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提出来的,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为了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的各种不平衡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平衡以及经济发展本身出现的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不平衡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和以人为本恰恰是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和核心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更加闪烁着唯物史观的思想光辉。不仅如此,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的重要理论支撑。

《资本论》以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部理论体系严密而完整的经济

学巨著,并自始至终贯穿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我国社会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仅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而且也没有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关系。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远不是马克思所说的扬弃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后所建立的那种社会主义,而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应当也必须是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按照唯物史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是要从理论上回答怎样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某些不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基于这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并集中体现在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和交换关系等领域。在所有制关系上,明确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了适应较高程度的社会化大生产以及能从全社会角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和要求,需要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为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多层次特点,应当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宏观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分配关系上,

明确了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不仅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

本经济制度决定,而且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交换关系上,公有制占主体并允许非公有制存在和发展的所有制关系的存在,决定了个别劳动不能直接作为社会劳动来交换,而必须折算成社会劳动才可以交换。这种交换就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又能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优势,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资本论》的科学原理是同其科学精神——与时俱进的品质紧密交融的,是唯物史观视域中抽象的一般原理与具体的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不断克服不顾社会和历史条件变化,僵化、教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它一方面坚持了《资本论》提出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的经济理论,另一方面又根据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的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完善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不难看出,历史唯物主义在以下三个层面内含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之中。其一,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

务,把经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和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其二,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其三,把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其它方面的建设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使之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从而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范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承和发展了《资本论》中的一般经济原理和规律

人们通常认为,既然《资本论》发现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4]776其得出的经济理论观点和结论,反映的就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不可否认,马克思创立的《资本论》,其批判的目标指向非常明显,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资本论》中包含一切社会都适用的一般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

明确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5]10尽管这里的“现代社

会”特指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但《资本论》是把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它的特殊社会实现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为此就必然要阐明有关社会经济运行的许多一般原理和规律。即使是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阐述的一些原理与规律,如果抽去资本主义的特定关系,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适用性。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资本论》的一般经济原理和规律,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继承和发展《资本论》中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一般原理和规律。《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是从商品开始的,抽去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性质,其揭示的有关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许多一般规律,对于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主义中国仍具有一般性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揭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一般规律,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并不直接调节或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而是以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衡量标准,靠竞争、供求和价格三大市场机制为外在作用形式来强制地迂回地发挥其作用,从而迫使

企业依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资本的有机构成,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这一研究过程中,

马克思通过一再批评穆勒,指出商品、价值、货币、市场、市场机制等范畴本身都不具有阶级性,可以与多种社会经济相结合,不能与特定性质的社会经济划等号,也不能用商品经济来说明和判断任何生产方式的特点。正是基于上述认识,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6]4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与完善阶段,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充分尊重和发挥价值规律,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等一系列市场配置资源的论断和理论。

2.继承和发展《资本论》中所有制概念下的产权理论。马克思是最早在所有制概念下涉及产权理论的经济学家,西方产权学派代表人物S?佩乔维奇甚至认为“马克思是第一位有产权理论的社会科学家”[7]36。《资本论》在所有制概念下对产权理论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在马克思看来,所有制范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为经济权利,是经济主体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

中,对客观生产条件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而获得收益的权利;另一方面表现为法权,是

法律主体对占有对象的支配权利。前者是本源,属经济基础的范畴,后者是前者的法律表现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并且,随着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和技术进步,一项独立的所有权可以分解为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多项权能,归属多个不同的经济主体,并获取相应的收益。结合这一理论,马克思深入细致地研究了资本主义股份制、信用和虚拟资本等范畴。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党作出了对国有经济进行产权改革的战略决策,提出在控制力上体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完善新型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等一系列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理论。

3.继承和发展《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的基本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在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诸环节中,生产在总体上和多方面形式上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分配、交换与消费就单方面而言对生产也会起决定作用。例如,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但同时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一方面,“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方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创造出生产的动力”。[1]9该原理表明在社会再生产和流通领

域中,生产的扩大会促进就业的增加,提高居民收入,从而扩大消费;同时,生产应根据有支

付能力的社会需求和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来进行。因而,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各部门内部和各部门之间,以及生产、交换、分配和需求之间应保持规模和结构上的适当比例。根据上述原理和规律,我们党提出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保持各部门之间和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以及调节收入分配,深化金融、财税、投资体制的改革等一系列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理论。

4.继承和发展《资本论》中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马克思在研究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时,揭示了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与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原理,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的原理,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变迁的原理。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

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等理论,就体现了与《资本论》中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的一脉相承关系。

5.继承和发展《资本论》中的劳动和劳动价值基本理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和源头。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国内价值还是国际价值,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无论何种劳动,都在价值和财富的创造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活劳动是商品价值形成的基础和核心,资本、土地等客观生产要素尽管本身不可能增加任何一个价值原子,但对商品价值的最终形成作出了贡献。其贡献不仅在于客观生产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的必要条件,还在于客观生产要素背后的所有者通过竞争手段最终决定商品能否在流通领域实现“惊险的跳跃”,以及获得多大的现实价值。然而,在涉及价值分配时,资本主义社会否定了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源泉”作用,仅按投入生产的要素所有权来进行分配,并以法权的形式加以强化。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党结合当代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

分配中的比重的原则,维护了劳动者的权益,是对马克思关于活劳动“价值源泉”规定性的回

归;而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并将该原则纳入我国的分配制度,则是根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抽去了马克思阐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分配等范畴关系时所涉及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继承了其一般原理——客观生产要素本身及其所有者在价值创造与实现中作出了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拓展了《资本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还进一步拓展了《资本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有其统一性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由于不发达国家或非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存在的东西,所以它能够不经受资本主义生产的可怕的波折而占有它的一切积极的成果”,[4]762从而选择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对此,马克思还批评了俄国民粹派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概述演绎为“欧洲中心论”的错误做法,明确指出:“俄国为了采用机器、轮船、铁路等等,难道一定要像西方那样,先经过一段很长的机器工业的孕育期吗?”[4]762然而,为了避免陷入

乌托邦,他对未来社会的描述是慎之又慎的,正如他所宣布的,“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

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8]416因此,马克思并没有为东方落后民族和国家包括中国,在跨越“卡夫丁峡谷”之后,提供一整套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完整答案。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问题,就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科学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依据时代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论断。

1.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向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批判,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大力发展生产力,实行自由人联合体占有生产资料,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直接按比例计划配置社会劳动时间,按劳分配,合理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所作的理论概括,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难免有历史的局限性。对此,我们党结合社会主义现实,从最本质的角度出发,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

的全面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就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和谐。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破浪前行。2.创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起点和任务问题。尽管《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东方落后民族和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道路选择问题,但对在进入“古代类型的高级形式”之前究竟要经历哪些具体阶段,并没有予以回答。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搞清楚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基本国情,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提出我国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现实起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党通过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从总体目标、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等方面,科学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任务,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其总体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基本政策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3.拓展“生产方式”范畴,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手段”及其性质问题。把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主要方式,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资本论》对现代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揭示,是建立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基础上的。在该原理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作为具有因果性质的规律,必须以在特定方式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即生产方式作为中介。生产方式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仅具有决定论的色彩,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在以特定方式进行的生产活动中得以应用和发展,

也正是这种以特定方式进行的生产活动再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正是由于处于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中介”环节,生产方式才兼具了一般性、特殊性和个别性。改革开放前,我们对《资本论》论及的生产方式范畴关注不够,把市场经济归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畴,认定社会主义只有计划经济,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制约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依据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基本国情,结束了长期困扰人们认识的束缚,果断提出了“手段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既反映和体现了市场与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又反映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巨大活力,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坚持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实现从“革命主题”向“改革开放主题”转换,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动力问题。如何正确认识革命与改革的转化关系,或者说,在完成以消灭剥削、消除阶级对立为目的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后,还要不要革命,采取什么方式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作出明

确地回答。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构想是原则性、初步性的,他生前对“后世”

不具开药方之责,只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一切社会形态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恩格斯告戒我们,“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9]69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回答并解决了“革命主题”向“改革开放主题”转换的问题,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渐进式改革发展道路,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一场伟大的试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实行对外开放的长期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坚持“十个结合”;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等一系列著名论断和战略思想。

5.建构超越“生产主义”的现实路径,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问题。科学的发展

理念与发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最杰出的代表。《资本论》极其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生产主义。资本主义“生产只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反过来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不断扩大的手段”,[10]278这种以抛弃人的主体发展,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终究要被“炸毁”。自由王国只存在于真正的物质生产的“彼岸”,那里“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4]644人们“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0]928尽管马克思意在告诉我们,真正的物质生产的“彼岸”在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统一,但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超越“生产主义”的具体现实路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不断破解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人本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内在统一的建构中,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

生产力和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关于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的理论,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关于做到“五个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关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等等,形成了科学的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

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资本论》习题答案 (2)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是怎样阐述《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最终目的的 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句话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给予了极其严密的科学规定. 《资本论》全书就是按照这个研究对象的规定进行研究的,是对这个研究对象的科学论证.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对此,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第一,《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不是一切生产方式,而是其中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就从纵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 第二,《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研究它的一切方面,而是研究从它产生出来的(或者说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又从横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第三,《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其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为特征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建立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基础上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与交换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 第四,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出分配关系,是因为分配的形式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不过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马克思之所以要把交换关系明确表述出来,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发达的商品经济,它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它以前时代所不同的特点.虽然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到分配关系,但在《资本论》的实际内容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研究.第一卷"工资篇"分析了工人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资本积累"和"所谓原始积累"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的分配;第三卷论述了剩余价值在各个剥削集团之间的分配. 同样,研究对象的表述虽然没有提出消费关系,但《资本论》的实际研究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消费关系的分析.消费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属于直接生产过程,后者是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而消费关系是属于生产关系总和中的内容的.马克思在阐述劳动力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积累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都分析了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可见,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包括了资本主义的消费关系.只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狭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所以马克思研究对象的表述,突出了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马克思生态思想

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致思路径 [摘要]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地“绿化”为一种生态理论,或者否定马克思主义包含的生态学思想及其价值,都没有全面、准确地把准马克思主义独特的思维方式,忽视了从方法论的角度反思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致思路径,包括由实践思维方式支配的哲学观、在生成着的过程中把握的存在论、主客体统一和互动中的历史辩证法等,而这些恰恰是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关键。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思想;致思路径; 当前学者们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地“绿化”为一种生态理论,或者否定马克思主义包含的生态学思想及其价值。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忽视从方法论的角度反思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致思路径,没有把准马克思主义独特的思维方式,因而难以明了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代生态危机问题中究竟有何指导作用。本文以马克思本人的文本为对象,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所贯穿的思想方法和致思路径,阐述这一思想对环境治理的意义。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重新发现和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生态学思想,包括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劳动作为物质变换过程的思想、生态危机与社会危机理论结合的思想、社会变革与环境治理统一的思想等。不过,也有一些人缺乏对马克思思维方式和致思路径的学术自觉,而重在对马克思主义做过度的生态学诠释,把马克思主义“绿化”为一种生态学思想,暴露出不少问题。 第一,把马克思的哲学存在论理解为当代意义上的生态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过度诠释。不错,马克思的确说过:“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1](P105、56)但这里是一种哲学存在论,它是把握马克思生态观的切人点。 第二,把关于自然条件是生产劳动的现实基础之思想,简单等同于生态环境问题,也失之于浅薄。马克思认为,离开自然条件人就无法进行生产。他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2](P42)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提要:《资本论》科学地说明了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社会经济结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指出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第二卷阐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不断被破坏,引起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三卷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进而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本中通过对资本运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运动规律。对资本运动的研究,马克思采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别对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展开阐述。 《资本论》是对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证研究。它首先阐述了整体研究的分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展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局限性和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必然性。 一、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1、分析基础: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 一、《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 师马克思创立起来的,它集中体现在被称为“工人的圣经”的《资本论》这部马克思的伟大著作中。但是人们在相当长时期以来都不太清楚的是,《资本论》并不是马克思所计划完成的庞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全部内容,而只是由马克思打算写的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结构的第一册《资本》第一篇《资本一般》中的一部分,计分三卷,共约185万字。这部巨著是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构思。先后写了三部手稿,最后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公开出版。与此同时,马克思已写成《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手稿”,后经恩格斯整理补充分别于1885年、1894年出版。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以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为标志基本建立起来,同时也可以说,这个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起来的。 《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就是从分析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细胞的商品开始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 值理论和货币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同时围绕对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配的深入系统分析,创立了崭新的资本理论、工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再生产理

论、利润理论、利息理论、地租理论,以及虚拟资本理论、危机理论。这样马克思便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剩余价值论为核心,使各种理论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建立起一座十分精巧完美的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大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是通过这座经济理论体系科学大厦的建立,对资本主义经济从现象到本质、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微观,把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基本矛盾,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性,从而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永恒性的说教,实现了政治经济学伟大革命性的变革,因而成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当然《资本论》并没有终结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开放性的经济学,它不仅是在批判地吸收和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自1867年《资本论》问世以来的一个半世纪里,资本主义已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又从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目前更进一步朝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方向发展;与此相适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为代表,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在继承马克思基本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做出了新贡献;此后,毛泽东同志通过对作为帝国主义掠夺对象的半封建、半

浅谈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

浅谈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 内容摘要 本文结合马克思的理论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中的“人与自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讲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并就中国的现状说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中国化的意义,证明当代需要学会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前言 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等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生态保护成为了一项摆在全世界面前的亟待解决的课题。虽然马克思在他的那个时代不可能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但是他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及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置身于全球化引发的生态危机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说及其重要价值。 正文 一、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生态学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在他们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极其丰富而深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科学思想和观点。其核心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依存,需要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具有唯物性、辩证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人们通过社会活动将三者沟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或者简单地说,连接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桥梁的则是劳动或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首先,自然具有先在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自然从时间上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从现实上讲,自然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自然是“人的身体”形象而有力地说明了自然对于人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可看作马克思警示人们不要损及自然,这正如人们不能伤及自己的身体。其实,人类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形态与发展规律的阐述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形态与发展规律的阐述 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经济的社会形态”这一科学概念,并对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规律进行了明确的概括。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以及恩格斯编辑出版的第二、三卷是对“序言”提出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及其演进规律的具体回应和科学证明。 一 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公布了他在研究政治经济学过程中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他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 这个结果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受制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是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观点,在《资本论》中得到完整的贯彻和全面的体现。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横截面上从生产关系的总和的各个方面对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的经济社会形态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决定经济的社会形态性质的生产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仅不能决定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性质,而且还要被适应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所取代。决定经济的社会形态性质的生产关系和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的。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劳动组织的变化,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不说明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就无法研究生产关系是如何决定经济的社会形态性质的。《资本论》在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时,正是从抽象的劳动过程入手,讨论了劳动资料的性质对于认识经济的社会形态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指出:“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有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形态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借助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的过程。劳动资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劳动资料的变化必然要求劳动组织的变化,从而使生

资本论主要内容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资本论》的研究目的:就是提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这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它是与其它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它又是与其它劳动共同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生产价值。 三、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 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价值规律的作用是: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着社会生产,也就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合比例的分配(经济调节作用)。第二,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会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刺激作用);第三,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社会作用)。 四、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基本条件(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因为:资本就是通过自行增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是价值增殖不会在第一阶段G—W的货币上,这里货币是作为一种购买手段,它是价值是一个既定的量,不会改变;价值增殖也不会发生在第二阶段W—G~上,因为这一阶段只是使商品从自然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价值量不会改变;价值增殖发生在货币到商品G—W这个阶段的商品上,资本家找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并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资本的前提。 五、资本积累及其客观必然性: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叫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具有必然性,这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一方面是具有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另一方面是具有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竞争作为一种强制的力量,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由此可见,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因。 六、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所以,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七、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社会化。生产力的社会化要求生产关系也要与之相适应。但是,在资本主义积累的过程中,资本却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产者手里,于是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矛盾。这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已经达到了与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相容的地步,而且这种矛盾还在日益深化。这也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与过渡性,它终将为适应社会化生产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更高级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所取代。 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不仅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即社会化的大生产。同时还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总之,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生产

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若干思考

《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若干思考摘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是《资本论》的最基本的方法,决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理论体系。历史唯物主义确定了《资本论》研究对象是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三位一体;辩证法确定了内部矛盾的展开推动范畴的运动和范畴形式(态)的变化。这种运动和变化形成了《资本论》的理论体系。《资本论》的科学方法论,对于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是科学的,对于研究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及其发展,也必须使用这些科学的方法。 关键词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研究对象;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674(2009)10-0001-05 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是《资本论》的基本方法,对于确定《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理论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历史唯物论出发,马克思揭示了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范畴、经济规律与经济当事人个人行为、经济现象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三位一体。从历史的辩证法出发,马克思揭示了任何社会经济制度都是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从而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视角是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看作是一个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而不是像资产阶级经济学那样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看作永恒的千年王国。从思维的辩证法出发,马克思揭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具有两重性辩证的范畴,而辨证范畴内在矛盾运动则是确定《资本论》理论体系的重要因素。 一、历史唯物论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从历史唯物论出发,马克思揭示了社会经济制度、经济范畴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三位一体。因此,马克思将他的经济理论着作的正标题称为“资本论”,副标题则称为“政治经济学批判”。 1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历史唯物论的核心 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核心。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思想指导着马克思的整个研究工作,贯穿在《资本论》的始终。 2 经济制度与经济范畴:资本主义制度与资本(剩余价值) 社会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就是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本质上就是社会生产关系。经济范畴。有其客观对象和主观形式。作为客观对象的经济范畴,是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物质承担者。作

《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纪念《资本论》出版140周年 卫兴华张宇 2007-12-5 9:45:52 来源:光明日报140年前,马克思出版了光辉的著作《资本论》,这一伟大著作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矛盾和历史趋势,用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资本论》所揭示的科学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指导。 《资本论》虽是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及其运动规律的,但它所阐明的原理和规律,特别是它的方法论,对于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资本论》充分体现和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即客观的必然过程。列宁说:“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证明了的原理。”马克思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构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认识和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特别是认识和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资本论》既深入揭示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本质和矛盾,又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角度说明资本主义兴衰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不要资本家和地主个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负责的观点:“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这与以往我们在革命和建设中要剥削阶级的后代为其祖辈的经济关系负责的“唯成分论”是不相容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也是以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原理为理论依据的。《资本论》中系统阐述了生产关系中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等的相互关系,论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法律上的所有权与经济上的所有权的分离。我们进行改革也需要以马克思的产权(财产权)理论为指导。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资本论》揭示了有关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一般原理和一般规律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多方面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如关于劳动时间的节约是人类首要的经济规律的理论,关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理论,关于生产的首要性以及生产与分配、交换和消费相互关系的理论,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的理论,关于劳动过程的一般内容和基本要素的理论,关于分工协作发展规律的理论,关于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理论,等等,这些规律反映了社会再生产的一般条件和一般要求,对于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一切社会都是适用的。 《资本论》揭示了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

《资本论》学习心得

《资本论》学习心得 一、《资本论》简介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二、《资本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在这部作品中对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理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同时吸收了黑格尔的辨证法方法,也受到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里叶、圣西门等人的影响。马克思自己认为他的目的是:“用辨证的方法,经过批判,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找出现代社会的运动规律”,为现代工人运动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他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中埋头钻研经济材料达12年。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最主要的不公平在于对劳动的剥削,劳动者得到的报酬要低于他们所生产的价值,其剩余价值被拥有生产资料的雇主获得,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与生产产品的社会化矛盾必然会导致周期性地经济危机发生。他力图揭示资本积累的过程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商品的流通和对利润的追求会导致社会中经济与道德的冲突和分裂,主观的道德价值和客观的经济价值会分道扬镳,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价值的分配方式,使经济学的发展符合法律和道德观念。 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家应该按照客观规律去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如同自然科学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应该了解这种规律,依照客观规律行事。商品生产要进行社会化,要有意识地控制商品生产,以使其达到最大的利用度。 三、学习心得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生态文明(20200523185129)

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对工业文明时代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从思想观念、社会政治、经 济等方面进行反思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是马克思生态思 想的核心内容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从存在论的角度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 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自然界先于人类存在,是人的无 机的身体;人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人直接地是自然 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人”,“自然界就它不是人 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同时,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要以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为前提条件,劳动只是人与自然 进行交换的中介,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说明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受自然的约束,破 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的“无机的身体”,因此要尊重、爱护自然,与其共生共荣,协调发 展。 以实践为中介来说明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通过实践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劳动首先是人和 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 程……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 件。”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形式,只有通过实践,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 变换才有可能发生。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人才能把自身之外的自然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 变成自己的客体,自然才有以人类生活为判断尺度的为人的存在意义,同时,“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实践是连接人、自然与社会的桥梁,环境对人类的制约性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主动性通过实践达到统一。然而,在工业文明中,人们在实践中把“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片面的理解成“控制自然”,过分张扬人 的主体能动性,造成人与自然的分离。滥用科技,资本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生产和消费 方式不合理,造成社会内部利益对立,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类自然力的滥用 以及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没有按制自然规律和人类需要相结合的原则来 调整、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导致其扭曲断裂,从而造成对生态环境无法弥补的 破坏。生态文明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强调人类的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超越自然 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阈值范围,与自然为伴,共同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矛盾的最终解答。马克思在《资本论》提到,“从一个较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来看……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强调土地的使用者要善待土地,以便子孙后代的永续利用,生态文明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此而来。马克思同时提出,要想实现这种可 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 中进行的,因此,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首先要解决人类社会中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而共产主义社会会使“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 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 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历史之迷的解答……”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实现共产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却给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南,而生态文明建设则为实现共产主义储备了条件。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作业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作为生活资料即消费品来直接满足,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来间接满足。 ——《资本论第一章——商品和货币》在整个第一章中,主要内容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和使用价值, 人类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通过“二重性”概念的引入,物品本身拥有了一个自身属性转化的平台。抽象劳动产生价值,而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一个商品,在人们需要发挥它自身的使用价值的时候,那么以A的形式呈现它;当人们把这件相同的物品放到了交易的世界里的时候,人们把这个物品本身所具有的α的一面展现出来。通过“二重性”(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资本论第一章——商品和货币》)概念的引入,物品完成了自身的使用和交流的双重作用。在历史的长河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有其价值与使用价值始终切合的较好、不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产生巨大偏移的物品渐渐地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交易含义,而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却逐渐的被人们所淡化——货币和以它为主宰的货币经济也随之产生了。以下我就商品的两个要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马克思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详细的介绍了何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实物上,他所强调的是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比如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受对别人的服务,或是对他人的非物质劳动这些都是有使用价值的。因为各种物有了使用价值,所以,物与物之间的交换会产生一种关系或是比例即交换价值。由于交换是一个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因此交换价值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中包含必然性。某种一定量的商品必定是能够找到互相代替的或同样大的交换价值的其它种商品。由此可见,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即它只能由外部的别的东西来度量。注入马克思所举的例子,一夸特小麦,总能同x量鞋油或y量绸缎或z量金等等交换。我们所讨论的物,商品,均是由人来进行加工生产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也就不形成价值。 读过了资本论的第一章我的第一个体会是,我对“商品”和“货币”的理解更加 深刻了。首先,“商品”不再是我印象中摆放在商店橱柜中或淘宝网窗口里的物品, 它还可以是理发师的服务,甚至可以是流通中的货币。其次,在读到“如果把商品 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 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时,我对“劳动最

资本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知识点提要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讲授提要) 内容: 教材(《历史与现状》),第六、七章 更详细的讨论参阅:孙伯鍨、姚顺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庄福龄、孙伯鍨编,北京出版社),第二卷,第2-3章。 讨论重点 《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由假说变为科学地证明了的理论,实现了它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表述(formulation of Historitical Materialism) (1)《资本论》的创作史与历史唯物主义主题和方法的深化 (2)社会结构理论 (3)社会过程理论 (4)人的解放 二、《资本论》的方法 (1)辩证法: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2)经济科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 (3)历史科学:从抽象到具体 方法论讨论[补充] 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及其性质判断的依据 ①马克思经济思想具有一个明显的飞跃。 前科学时期 科学时期 阿尔都塞 科学的标志是什么? (1)一般问题:作为研究的标准范式,科学具有何种规定性? (2)特殊问题:在人文社会研究领域,19世纪的经济学,它的前提假设和方法论视角如何? 第六章《资本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问题 第一节《资本论》创作史与历史唯物主义主题和方法的深化 [拓展讨论:为什么再次以经济学视角梳理马克思的思想历程]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历程中,《资本论》的逻辑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但对于这一逻辑本身在理解上存在着极大的争论。 争论发生在三个层次上: 第一,在原理(元理论,即历史观的基本规定)上,经济决定论(即历史必然性)/主体创造性;第二国际主流—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二,在对现代社会的基本认识上,崩溃论/演化论;教条主义、非教条主义(卢森堡、

资本论与经济周期

读《资本论》有感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相关探讨自经济危机以来,我个人是比较关注经济周期这个话题的,之前就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资本主义社会每十年就会爆发一场经济危机。”觉得很好奇,一直想探讨一下其中原因,很想了解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在接触《资本论》以后,在读的过程当中,虽然读得不是特别深入,但尤其关注经济周期这一部分,想要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虽然书中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章节来阐释这一问题,但是相关内容却对这个话题做了充分的解释,也形成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 一、在谈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之前,先看看其他人的一些经济周期理论。 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是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后才出现的特有现象,其原因是生产脱离消费后导致的消费不足。这里他更多的强调的是消费本身的不足。 杰文斯的“太阳黑子说”。杰文斯认为,任何一年收获的成功肯定依存于天气,特别是夏季和秋季各月的天气;如果天气在某种程度上依存于太阳周期,那就可以说,谷物的价格和收获将或多或少地依存于太阳时期,并经历周期性的波动,其时期等于太阳黑子出现的时期。但我觉得这样造成的影响是有限的。 当然也还有其他人的另外一些观点,但读了《资本论》以及看了一些经济周期的评述类文章后,还是觉得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是最系统和最完善的。 二、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理论阐述,是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开始的,经过《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最后在《资本论》中完成对经济危机的系统研究,论述了经济危机周期产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建立了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体系。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特定生产方式下所产生的历史现象。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经济危机既不存在可能性,也不存在现实性。当货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后经济危机具有了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必然性,还“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研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原理学习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研究 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他“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揭示了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它既可以与资本主义经济相结合,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资本论》中所阐明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文浅析了《资本论》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这一发达商品经济形态的科学剖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资本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经济 一、《资本论》研究的对象 《资本论》写作一百余年的历史中,无数学者研究其意义,尤其是08年经济危机以来,《资本论》的出版几度告罄,人们似乎从《资本论》中找到了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来源,更从中国的市场经济中学到了一些如何在全球大萧条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些原因,社会中对于《资本论》和中国市场经济的研究热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资本论》究竟研究的是什么? 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在我国经济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它理解为生产关系,有的把它理解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有的把它理解为劳动方式,也有的把它理解为用什么工具进行生产,等等。究其原因,“生产方式”一词是一个多义词,马克思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它时,就有不同的含义。因此,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含义,只能以全书的中心内容和主题为根据,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资本论》是研究资本家如何榨取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问题。所以,在《序言》中提到的“资本主义方式”,是指以资本主义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这属于广义的生产关系,它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方面的关系。而“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狭义的生产关系,它从属于广义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把政治经济学看成是研究财富的科学,马克思第一次确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是和资产阶级经济学根本对立的。

《资本论》读后感_《资本论》读书心得五篇

《资本论》读后感_《资本论》读书 心得五篇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下面是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大学生《资本论》读后感【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

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