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解析版】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解析版】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N2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任何物质在氮气中都不能燃烧

B. 氮气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C. 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含氮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

D. 氮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答案】A

【解析】

【详解】A.虽然氮气分子的结构较稳定,但是镁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所以氮气能支持燃烧,故A 错误;

B.氮元素非金属性较强,但其形成的单质N2分子内叁键的键能很大,导致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是,N2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氧化性或还原性,故B正确;

C.将氮气转变成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故C正确;

D.氮气与氧气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故D正确。

故选A。

2.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

①“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所引起的

②“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的浓度增大引起的

③“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④“赤潮”主要是由于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的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

C. 全部

D. 只有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所引起的,能引起人的呼吸道疾病,故①正确;

②“酸雨”能直接破坏农作物、土壤、建筑物等,酸雨是由氮的氧化物、SO2等引起的,故②错误;

③“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故③正确;

④“赤潮”主要是由水体中P、N等元素过量引起的,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故④正确。

所以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只有②。

故选D。

3.CO2通入下列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

A. CaCl2溶液

B. Ca(OH)2溶液

C. Ba(OH)2溶液

D. Ca(ClO)2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CO2通入CaCl2溶液不反应,因为弱酸不能与强酸盐发生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CO2通入Ca(OH)2溶液中,二氧化碳少量时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二氧化碳过量时生成碳酸氢钙,故B正确;

C.CO2通入Ba(OH)2溶液中,二氧化碳少量时生成碳酸钡沉淀,反应方程式为:Ba(OH)2+CO2=BaCO3↓+H2O,二氧化碳过量时生成碳酸氢钡,故C正确;

D.因为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的酸性强,二氧化碳少量时生成CaCO3和HClO,二氧化碳过量时生成Ca(HCO3)2和HClO,故D正确。

故选A。

4.下列关于浓硫酸与稀硫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使硫酸铜晶体变白,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 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

C. 浓硫酸常温下与铝、铁都不反应

D. 常温下,浓硫酸和稀硫酸都不能与铜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胆矾晶体遇浓硫酸“变白”,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故A错误;

B.稀硫酸的氧化性由+1价的H元素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由+6价的S元素体现,都具有氧化性,故B错误;

C.常温下Fe、Al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而非不反应,钝化的实质是浓硫酸在Al、Fe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因此实质上是反应的,故C错误;

D.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注意浓硫酸为强氧化性酸,稀硫酸中H元素表现的氧化性为酸的氧化性。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

B. 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可用二硫化碳清洗

C. 过量的硫跟铁反应生成Fe2S3,表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

D.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是一种淡黄色或黄色的固体,不溶于水,故A错误;

B.硫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所以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可用二硫化碳清洗,故B正确;

C.硫和铁反应时,硫得电子作氧化剂,但反应产物为FeS,与铁和硫的用量无关,故C错误;

D.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只能是二氧化硫,不可能生成三氧化硫,燃烧产物与氧气的用量无关,

只是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D错误。

故选B。

6.下列溶液中: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溴水;⑤Ba(NO3)2溶液;⑥品红溶液;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A. ①⑦

B. ①⑤⑦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都能与石灰水反应分别生成CaCO3和CaSO3白色沉淀,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所以不能用来区别SO2和CO2。SO2具有氧化性,能将H2S溶液氧化生成单质硫(有淡黄色沉淀生成);SO2也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氧化(溶液褪色),能和Ba(NO3)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SO2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没有这些性质。所以可以用②、③、④、⑤、⑥来区别SO2和CO2,故答案A正确。

故选A。

7.浓硫酸是常用的干燥剂,都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

A. CH4、H2、CO、NH3

B. CO2、H2、SO2、Cl2

C. CO、CH4、HCl、HBr

D. SO2、CO2、H2、H2S

【答案】B

【解析】

【详解】A.NH3与水反应呈碱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A错误;

B.都能用浓硫酸干燥,故B正确;

C.HBr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C错误;

D.H2S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不能干燥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和碱性气体,常见的碱性气体有NH3,还原性气体有HI、HBr、H2S等。

8.将过量的金属锌投入到含0.200 mol H2SO4的热浓硫酸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因发生“钝化”而不反应②产生的SO2为0.100 mol

③产生的SO2少于0.100 mol ④除SO2外还会有H2产生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和浓硫酸发生钝化的是铁和铝,故①错误;

②锌和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Zn+2H2SO4(浓)=ZnSO4+SO2↑+2H2O,并且同时要注意的是,这个反应当浓硫酸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锌和稀硫酸的反应:Zn+H2SO4=ZnSO4+H2↑,锌和浓硫酸的反应如果进行完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是0.100mol,但是由于该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因此二氧化硫的量小于

0.100mol,故②错误

③由②分析可知,产生的SO2小于0.100mol,故③正确;

④当硫酸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反应产生H2,故④正确。

以上判断正确的是③④。

故选C。

9.对于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硫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

B. 反应中共转移8 mol电子

C. 还原剂和氧化剂的质量比是1∶2

D.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1∶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错误;

B.若3mol硫完全反应,1molS为还原剂,则反应中共转移了1mol×(4-0)=4mol电子,故B错误;

C.3mol硫完全反应,1molS为还原剂,2molS作氧化剂,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是1:2,故C正确;

D.氧化产物为K2SO3,还原产物为K2S,由反应可知,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质量比为1×158:2×110=79:110,故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A. 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退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 铁与稀硝酸反应不能放出氢气——强氧化性

C. 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 氢氧化亚铁固体与稀硝酸混合——仅强酸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硝酸为酸,具有酸性,且具有强氧化性,则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A正确;

B.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则不能用稀硝酸与铁反应制氢气,二者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故B正确;

C.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则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故C正确;

D.氢氧化亚铁固体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表现了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D。

11.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CO3比NaHCO3更易溶于水

B. NaHCO3比Na2CO3稳定

C. 石灰水能和Na2CO3反应,不能与NaHCO3反应

D. 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性为:NaHCO3<Na2CO3,故A正确;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钠高温下分解,因此碳酸钠更稳定,故B错误;

C.石灰水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也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错误。

故选A。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 盐酸溶液加到氢氧化铁中:Fe(OH)3+3H+===Fe3++3H2O

B.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Ba2++OH-===BaSO 4↓+H2O

C. CuSO4溶液与氨水反应:Cu2++2NH3·H2O===Cu(OH)2↓+2NH。

D. 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盐酸溶液加到氢氧化铁中,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故A正确;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

2H2O,故B错误;

C.氨水是弱碱,用化学式表示,CuSO4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2NH3·H2O=Cu(OH)2↓+2NH4+,故C正确;

D.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方法:

“一看”电荷是否守恒:在离子方程式中,两边的电荷数及原子数必须守恒;“二看”拆分是否恰当:在

离子方程式中,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拆分成离子形式;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不能拆分,要写成化学式;“三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离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必须是客观事实相吻合。

13.已知某溶液中含有Na+、Ba2+、Fe3+三种阳离子,那么溶液中的阴离子可能是()

A. SO42-

B. Cl-

C. OH-

D. CO32-

【答案】B

【解析】

14.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下列物质①FeCl3,②Fe2O3,③Cu(NO3)2,④KNO3,⑤NaCl,铜粉溶解的是( )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③

D. 除⑤之外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铜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所以铜能在氯化铁溶液中溶解,故①正确;

②因Fe2O3能与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能与铜粉反应:Fe2(SO4)

+Cu=2FeSO4+CuSO4,所以铜粉溶解,故②正确;

3

③向稀硫酸反应加入硝酸铜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所以相当于溶液中含有硝酸,硝酸能和铜反应,所以加入硝酸铜后能溶解铜,故③正确;

④根据铜、稀硫酸和KNO3反应,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Cu遇到H+、NO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④正确;

⑤铜与NaCl溶液不反应,铜不溶解,故⑤错误。

所以能使铜粉溶解的是①②③④。

故选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

B. 检验铵盐中含有NH的操作是取少量某盐放入试管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 NH 4Cl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

D. 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的铵盐分解产生氨气,有的铵盐分解吧产生氨气,如硝酸铵分解不生成氨气,反应方程式为:NH4NO3N2O↑+2H2O,故A错误;

B.NH4+的检验:取少量某盐放入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样品中含有NH4+,故B错误;

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会发生反应产生氨气和水,NH4++OH-NH3↑+H2O,故C正确;

D.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但是氯化钠受热不分解,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加热法分离,不是升华法,故D错误。

故选C。

16.向FeCl3、CuCl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D.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Cu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氯化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当氯化铁反应完,还有铁粉,铁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反应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充分反应后有固体存在,则一定有铜,溶液中可能有铜离子,也可能没有铜离子,肯定有亚铁离子,肯定没有铁离子,加入硫氰化钾肯定不显红色,所以C正确。

故选C。

17.某溶液中含有HCO、Na+、Ba2+、NO等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A. HCO

B. Na+

C. Ba2+

D. NO

【答案】D

【解析】

【详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溶液中Na+浓度增大;HCO3-+OH-=H2O +CO32-导致HCO3-浓度减小;Ba2++CO32-=BaCO3↓,Ba2+浓度减小,故答案D正确。

故选D。

18.用0.1 mol/L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3 mol 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4

B. +3

C. +2

D. +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30×10-3×0.1×(6-4)=2×10-3×(7-X),解得X=4,故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等知识。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

19.以下六种物质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NO、FeSO4、H2O、Fe(NO3)3、HNO3和Fe2(SO4)3. 写

出该反应方程式并配平,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氧化

剂是___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若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转移电子数为

____________。

【答案】 (1). (2). HNO3 (3). Fe

(4). 1.5N A

【解析】

【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HNO3具有强氧化性,应该为反应物,则NO为生成物,反应中硝酸被还原,

为氧化剂,则反应中FeSO4应为还原剂,被还原为Fe2(SO4)3和Fe(NO3)3,据此答题。

【详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化合价的升降,反应中HNO3为反应物,具有强氧化性,则NO为生成物,

反应中硝酸被还原,为氧化剂,题给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还有Fe,则Fe元素化合价应升高,被

氧化,则FeSO4应为还原剂,被氧化生成Fe2(SO4)3和Fe(NO3)3,根据电子守恒,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3价,铁元素化合价升高了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以及元素守恒,所以硫酸亚铁前边系数是3,硝酸前系

数是4,水的前边系数是2,反应方程式为:4HNO3+3FeSO4=Fe2(SO4)3+Fe(NO3)3+NO↑+2H2O,用单线桥标出电

子转移方向与数目为:,NO的物质的量是

11.2L÷22.4L/mol=0.5mol,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2价,得到3个电子,因此反应中

转移电子的个数是1.5N A,故答案为:

,HNO3,Fe,1.5N A。

20.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将12.8 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 L(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 铜片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蓝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3). 3Cu+8H++2NO===3Cu2++2NO↑+4H2O (4). 0.65 mol

【解析】

【分析】

(1)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和硝酸铜;

(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为稀硝酸,则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铜;

(3)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与氮的氧化物(NO或NO2或NO、NO2的混合物),反应中硝酸起氧化剂、酸性作用,起氧化剂作用的硝酸生成氮的氧化物,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生成Cu(NO3)2,根据氮原子守恒:n (HNO3)=2n[Cu(NO3)2]+n(NO、NO2),据此计算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

【详解】(1)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二氧化氮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

+2NO2↑+2H2O,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铜盐溶液呈蓝色,所以看到的现象是:铜片逐渐溶解,溶液逐渐2

变蓝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故答案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蓝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铜有剩余,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逐渐减小,浓硝酸变为稀硝酸,则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铜,其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3)12.8gCu的物质的量=12.8g÷64g/mol=0.2mol,气体的物质的量=5.6L÷22.4L/mol=0.25mol,根据氮原子守恒,n(HNO3)=2n[Cu(NO3)2]+n(NO、NO2)=2×0.2mol+0.25mol=0.65mol,故答案为:0.65mol。【点睛】注意第(3)小题利用氮原子个数守恒思想计算。

2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请回答:

(1)在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溶液__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证明SO2具有____________性。。

(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__性。

(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___性。

(6)⑤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 (1). 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2). 变红 (3). 酸性氧化物 (4). 褪色 (5). 漂白 (6).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7). 氧化 (8). KMnO4溶液褪色 (9). 还原(10). 吸收SO2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11). SO2+2OH-===SO32-+H2O

【解析】

【详解】(1)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故答案为: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2)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①中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变红,酸性氧化物。

(3)二氧化硫有漂白性,③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故答案为:褪色,漂白。

(4)SO2与H2S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H2O,有淡黄色沉淀生成,SO2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SO2做氧化剂,故答案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氧化。

(5)二氧化硫有还原性,能和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答案为:KMnO4溶液褪色,还原。

(6)二氧化硫有毒,⑥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环境污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故答案为:吸收SO2尾气,防止空气污染,SO2+2OH-=SO32-+H2O。

22.A~H等8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产物未标出)。已知:A是正盐,B是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G是红棕色气体。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F___________________G→H__________________;D的溶液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H4)2SO3 (2). SO2 (3). 4NH3+5O2 4NO+6H2O (4). 3NO2+H2O=2HNO3+NO (5). C+2H2SO4(浓)CO2↑+2SO2↑+2H2O (6).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盐酸酸化,未见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少量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SO42-

【解析】

【分析】

G是红棕色气体,则G是NO2,F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F是NO;A是正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E,E和氧气反应生成NO,则E是NH3,A是铵盐;二氧化氮和水反应后能生成H为硝酸;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B能和氧气反应生成C,所以B是SO2,C是SO3,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D为硫酸,A是正盐且是铵盐,反应后能生成二氧化硫,所以A是(NH4)2SO3,据此答题。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H4)2SO3,B为SO2,故答案为:(NH4)2SO3;SO2。

(2)E→F是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G→H是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一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加热条件下,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3NO2+H2O=2HNO3+NO;C+2H2SO4(浓)

CO2↑+2SO2↑+2H2O。

(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D(硫酸)中阴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盐酸酸化,未见白色沉淀,然后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盐酸酸化,未见白色沉淀,然后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

【点睛】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23.已知氨可以与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N2和金属铜,用如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夹持装置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检验D中收集到的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 碱石灰(或CaO) (3). 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且右管口有水珠出现 (4). 2NH3+3CuO N2+3Cu+3H2O (5).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有NH3存在(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烟出现,也说明有NH3存在)。

【解析】

【详解】(1)在实验室是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化学方程式: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2)A装置制取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B中物质为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或氧化钙,目的是用来干燥氨气,故答案为:碱石灰(或CaO)。

(3)经干燥后的氨气与CuO在加热时在装置C中反应反应:2NH3+3CuO N2+3H2O+3Cu;反应产生了Cu,固体的物质有黑色变为红色;所以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且右管口有水珠出现,2NH3+3CuO N2+3H2O+3Cu。

(4)氨气还原氧化铜之后剩余的是氨气和产生的水蒸气在冷凝时会形成氨水,具有氨气的成分,氨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者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有白烟产生,故答案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有NH3存在(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烟出现,也说明有NH3存在)。

2018-2019学年陕西渭南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元达标检测(解析卷)

单元达标检测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却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

最新沪教版化学高一上复习资料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论和实心球模型,都是错误的 汤姆孙: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质子决定元素种类;质子和中子决定原子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的书写 熟练背出1-18号元素 第二章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 过滤的操作(p24页的思考题) Ca2+、Mg2+、SO 42-离子除杂顺序:Na 2 CO 3 在BaCl 2 之后 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 2O→(通电)2NaOH+H 2 ↑+Cl 2 ↑ 阴极:H 2和NaOH(酚酞变红) 阳极:Cl 2 (检验: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l-的检验:加AgNO 3,产生不溶于稀HNO 3 的白色沉淀Ag++Cl-→AgCl↓ 氯化氢不使干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盐酸使干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前者无H+) 制HCl和Cl 2 方程式及实验装置系列(注意:1微热方程式2除杂3尾气吸收)氯气的物理性质:黄绿色,与水不能喷泉,HCl可以(1:500) 氯气与铁反应方程式现象,条件;注意与Fe与HCl反应产物区别 氯气与钠,铜,氢气反应方程式,现象,条件 氯气与水反应方程式(注意可逆符号) 新制氯水成份:三分子四离子;久置氯水成份。 HClO a.强氧化性(氯水滴在紫色石蕊试纸的现象) b.不稳定性(HClO见光分解方程式) c.弱酸性Ca(ClO) 2+2CO 2 +2H 2 O→Ca(HCO 3 ) 2 +2HClO 氯气与NaOH,漂粉精(制法,使用,失效)方程式;漂粉精主要成份,有效成份 溴和碘的提取:2I-+Cl 2→I 2 +Cl-。 Br 2 深红棕色液体,密度>水,易挥发,有毒,水封。 I 2紫黑色固体,蒸气呈紫红色,易升华用于分离碘,I 2 的检验:淀粉。 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氯水,溴水,碘水。 Br 2和I 2 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用于萃取,仪器:分液漏斗

陕西省渭南中学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陕西省渭南中学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够水解唾液淀粉酶的酶是淀粉酶 B.将唾液淀粉酶从100℃的环境转移到37℃的环境中,它的活性会升高 C.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 D.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是吸能反应,都与ATP的水解这个放能反应相联系 2.将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B.核苷酸、磷酸、碱基 C.核糖、磷酸、碱基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4.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⑤⑥D.①④⑤⑥5.对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 C.将斐林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D.蛋白质鉴定时应先向2ml样液中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加入B液4滴6.下图为核苷酸链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磷酸有1个 C.在一条核苷酸链中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7.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 ATP 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16分) 1. (1分) (2016高二下·桓台月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电能是二次能源 B . 水力是二次能源 C .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 (1分) (2018高一上·九江期中) 净化水的方法很多,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 B . C . D . 3. (1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我们在改善自己生活环境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抵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位居世界第二,下列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不切实际的是() A . 积极开发氢能源 B . 充分利用太阳能 C . 不使用化石燃料 D . 积极开发核能源 4. (1分)(2015·崇州模拟) 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 . 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 . 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度,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5. (1分)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⑥ C . ②④⑤ D . ②③⑤ 6. (1分) (2016高二上·郑州开学考)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分子数为NA B . 分子总数为NA的N2、CO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 C . 常温常压下,1.6 g CH4含原子数为0.5NA

渭南中学学生艺术团组建方案

渭南中学学生艺术团组建方案 为了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活动环境,促使学生在渭南中学全面、健康发展,经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研究决定,特成立一批校级艺术团。 一、学生艺术团类别 渭南中学学生艺术团是由渭南中学主办的公益性中学生艺术组织。各类社团名称如下: 1、“同心圆”军乐团; 2、“声之魅”合唱团; 3、“轻舞飞扬”舞蹈团; 4、“悠悠鸟”口风琴团; 5、“彩逸”绘画团; 6、“艺之道”书法团; 7、“绎滴彩虹”话剧团; 二、学生艺术团成立宗旨 1、以张扬个性、彰显特色为主题,以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本,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学生的才艺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拓展每位同学的艺术表现空间,为我校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陶冶情趣、启迪情感的活动舞台,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能力和技巧,培养每个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体验艺术表演中的乐趣。 2、艺术团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对外宣传,巡回演出和交流活动,扩大我校中学生艺术团的知名度,并着力将之打造成为我校乃至我市宣传青少年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窗口。 三、学生艺术团组织机构 1、“同心圆”军乐团:

团长:刘泽熙副团:梁琛、张强 2、“声之魅”合唱团: 团长:王文宇副团:张莹、徐妍 3、“轻舞飞扬”舞蹈团: 团长:李若萌副团:李苾檀郭倩 4、“彩逸”绘画团; 团长:王怡斐副团:靳晓庆古登歆 5、“艺之道”书法团: 团长:李航副团:李思哲孙翔宇 6、“绎滴彩虹”话剧团; 团长:李晓雷副团:白玉田、马宁 四、组织管理及工作职责: 1、艺术指导教师:为艺术团总决策者、指导者和管理者。 2、团长、副团长:负责艺术团日常管理、部室使用管理、排练及节目质量监督等工作。 3、艺术团团员:按时参加训练,通过各种形式对外宣传,巡回演出和交流活动,扩大我校中学生艺术团的知名度。 五、学生艺术团的建设 1、学校政教处、年级组为牵头者,新生入校由各班班主任通过班会课向学生宣传讲解,同时在选择艺术团团员时尽量以优秀及家长特别支持的为主,依靠我校的专业艺术教育师资作为培训力量进行培训,目前各团人数为:军乐100人、合唱80人、话剧30人、舞蹈30人、绘画30人、书法30人、口风琴100人。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 1. (1分) (2018高二上·汕头期末)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 矿泉水 B . 冰醋酸 C . 液氯 D . 碳酸钠 2. (1分)下列化学式与指定物质的主要成分对应正确的是() A . 刚玉﹣﹣SiO2 B . 明矾﹣﹣Al2(SO4)3?12H2O C . 小苏打﹣﹣Na2CO3 D . 漂白粉﹣﹣Ca(ClO)2、CaCl2 3. (1分) (2016高一上·孝感期中) 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4. (1分) (2016高一上·福建期中) 最近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有关专家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镤元素的一种新同位素 Pa,它的中子数为() A . 330 B . 91 C . 239 D . 148 5. (1分) (2018高三上·漯河期中)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涂在人体皮肤上可杀菌消毒 B . 大米、小米、马铃薯中均含有淀粉,可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 C .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都不涉及化学变化 D .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这里“乌金”指的是煤 6. (1分) (2017高一上·桂林期中) 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 . 萃取 B . 渗析 C . 过滤 D . 丁达尔效应 7. (1分) (2018高一上·扶余期中)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 .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 .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此句中体现的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8. (1分) (2018高一上·九江开学考) 在含有大量Na+、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沪科版高一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提纲(全面!)

沪科版高一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提纲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一、原子结构发现史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古典原子论-------道尔顿原子理论------约瑟夫·约翰·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元素的新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所以氕、氘、氚都是同一种元素——氢元素。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的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氕、氘、氚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性质性质:(1)同位素的不同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2)在天然存在的某周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 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之间互为同素异形体 【归纳】: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同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同位素),所以元素的种数远少于原子的种数。 三、原子的组成和三种微粒间的关系 A X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Z 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显电性。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核电荷数=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四、离子 定义: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称为离子。

注意: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 。 分类:阳离子—— 的离子;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阴离子—— 的离子;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例1. 假设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时11.2 LO 2的质量为32g B .16O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C .44gCO 2和28gCO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 .标准状况时44gCO 2的体积是22.4L 【答案】D 例2.Se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列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B .二者属于同一种元素 C .和的性质相同 D .和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答案】B 例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索 C .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D .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答案】D 例4. 伊朗核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所谓浓缩铀就是提取一定浓度的.下列有关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具有放射性 B .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 C .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D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43,核外电子数为92 【答案】D 例5. 金属钛代替钢铁广泛应用于宇宙火箭和导弹中,有“宇宙金属”之称。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中均含22个中子 B .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4纵行 C 12Se 7834Se 8034Se 7834Se 8034Se 7834Se 80 34U 23592U 23592U 23592U 23592U 23892U 235 92Ti Ti 502248 22和Ti Ti 50 224822和Ti Ti 502248 22和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渭南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渭南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 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氯化钠B.金刚石C.C60D.氯化氢2.“芒果花开,香气扑面”的现象说明( ) 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质量很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一定不变 4.“含氟牙膏”、“加铁酱油”中的“氟”、“铁”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5.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6.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A.碳酸钠纯碱Na2CO3B.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 C.银水银Ag D.氧化钙生石灰CaO C H O,7.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76524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8.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9.物质的种类丰富多彩,下表物质与物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0.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银制品,其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由于银与空气中的微量硫化氢发生了反应4Ag+2H2S+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Ag2S B.AgO C.Ag2O D.AgS 11.“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12.对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 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 B.啤酒、果汁、牛奶等饮料中含有有机物 C.炒菜时,放入适量的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化学-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上)期末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0份小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已知铱的一种原子是Ir,则191表示为() A.质量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核外电子数 2.当原子核外M电子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 A.2 B.8 C.16 D.18 3.原子通过得电子或失电子形成与Ar原子相同电子层结构的是() A.Li B.Na C.O D.Cl 4.能形成简单阳离子的元素是() A.S B.Na C.Cl D.Ne 5.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海水分解 B.温度升高,其他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C.升高温度,降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 D.利用阳光、风力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 6.存在氯离子的物质的是() A.氯化氢气体B.氯气 C.盐酸 D.液态氯化氢 7.做氯化氢喷泉实验后,烧瓶内的液体只占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一,其原因可能是()A.HCl气体没有完全溶解 B.装置漏气,进入空气 C.集气时有空气混入 D.从胶头滴管挤入烧瓶的水太少 8.玻璃导管通有H2,点燃后插入盛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的现象是() A.爆炸 B.安静燃烧 C.产生棕色的烟 D.火焰立即熄灭 9.某学生要提纯混有泥沙的食盐,他设计的主要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在这些操作中都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D.酒精灯 10.实验室中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时,不能直接得到的物质是()

A.氯化氢B.氢气 C.氢氧化钠 D.氯气 11.能表示质量数是37的阴离子是() A.19个质子,18个中子,19个电子 B.18个质子,19个中子,18个电子 C.19个质子,18个中子,18个电子 D.17个质子,20个中子,18个电子 12.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湿润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13.氯气与水反应时,其中水() A.是氧化剂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14.在足量NaI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及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出现的现象()A.溶液不分层,溶液呈紫红色 B.溶液分两层,上层液体呈紫红色 C.溶液分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 D.溶液分两层,下层是无色液体 15.“足球烯”C60是一种外形类似足球状的分子,关于C60的说法错误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是相对分子量为720 C.C60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C60硬度比金刚石小 16.化学键是一种相互作用,它存在于() A.分子之间 B.物质中的原子之间 C.分子或原子团中相邻的原子之间 D.构成物质的所有微粒之间 17.离子键是()

陕西省渭南中学2019-2020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渭南中学2018级(高一)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数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在其它答案标号上; 3、填空题答案写在答题纸规定的题号处; 4、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或演算过程;每题务必在答题纸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设集合{ }4,3,2,1=A ,{} 的正奇数是不大于9x x B =,则B A = 【 】 A 、{ }1 B 、{}3,1 C 、{}7,5,4,3,2,1 D 、{}9,7,5,4,3,2,1 2、设全集{ }6,5,4,3,2,1=U ,设集合{}4,3,2,1=P ,{} 9321<-<∈=x Z x Q ,则)(Q C P U =【 】 A 、{ }1 B 、{}6,1 C 、{}2,1 D 、{} 2<∈x Z x 3、已知),(y x 在对应关系f 下的像是),2(y x x +,则在对应关系f 下像)5,4(的原像是【 】 A 、)5,4( B 、)9,8( C 、)3,2( D 、)2 3,25( 4、已知12)1(2 -+=+x x x f ,则函数)(x f 的解析式是 【 】 A 、2)(x x f = B 、1)(2+=x x f C 、1)(2-=x x f D 、2)(2 -=x x f 5、集合{}d c b a ,,,的非空子集个数为 【 】 A 、16 B 、15 C 、14 D 、13 6、下列各组中函数)(x f 和)(x g 相等的是 【 】 A 、x x f =)(, 2)(x x g = B 、?? ?≤->==0 ,0,)(,)(x x x x x g x x f C 、1 1)(,1)(2--=+=x x x g x x f D 、1)(,)(0 ==x g x x f

上海市2021版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上海市2021版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A . 试管 B . 坩埚 C . 分液漏斗 D . 烧杯 2. (2分)(2016·诏安模拟) 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的是()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A . 铜 B . 硫 C . 钠 D . 碳 3. (2分) (2016高二上·淮阳开学考) 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电解法冶炼金属钠时,钠在阳极析出 B .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C . 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 D . 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 4. (2分)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⑦ C . ①②⑥ D . ②③⑥ 5. (2分) (2018高一上·辽阳期末) 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 . 将金属钠放在坩埚里用酒精灯加热,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C .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 . 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6. (2分) (2017高一上·绍兴期中) 如果a g某气体中含b 个分子,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A . L B . L C . L D . L 7. (2分)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 酸性氧化物:CO2、Mn2O7 B . 胶体:淀粉溶液、氯化铁溶液 C . 同素异形体:1H2O、D2O D . 碱式盐:Cu2(OH)2CO3、NaHCO3

上海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上海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描述合理的是() A . 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 . 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 . 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出15.00mLKMnO4溶液 D . 用25mL碱式滴定管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共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2. (2分) (2018高一上·九江期中) 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 B . 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C . 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的是酸 D . 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 3. (2分) (2018高二下·武冈模拟) 用红色激光照射下列物质,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 乙醇溶液 B . 牛奶 C . 硫酸铜溶液 D . 蔗糖溶液 4. (2分) (2018高一上·杭州期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 . CCl4是一种化合物 B .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C .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 .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5. (2分) (2017高一上·台州期中) 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 A . 稀H2SO4 B . 氢氧化钠饱和溶液 C . 硫酸铜溶液 D . 氯化铁溶液 6. (2分) (2020高二上·扬州会考) 氨水是生产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催化剂。其中的NH3·H2O属于() A . 酸 B . 碱 C . 盐 D . 混合物 7. (2分) (2016高一上·株洲期中) 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 . Cl2→Cl﹣ B . Zn→Zn2+ C . H2→H2O D . CuO→CuCl2 8. (2分) (2016高一上·清流期中) 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有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复分解反应 D . 置换反应

陕西省渭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第二单元恒定电流训练卷(有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单元训练卷 物 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如图所示,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积为正方形的导体,已知R1的表面积是R2的100倍,通过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这两个导体的电阻关系为( ) A .R1=100R2 B .R2=100R1 C .R2=10R1 D .R1=R2 2.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 ,这表示( ) A .电池中每通过1 C 的电荷量,该电池能将1.5 J 的化学能转变成电势能 B .该电池接入电路工作时,电池两极间的电压恒为1.5 V C .该电池存储的电能一定比电动势为1.2 V 的电池存储的电能多 D .将1 C 的电子由该电池负极移送到正极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做了1.5 J 的功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后,L1、L2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后来由于某种故障使L2突然变亮,电压表读数减小,由此推断,该故障可能是( ) A .L1灯丝烧断 B .电阻R2断路 C .电阻R2短路 D .电容器被击穿短路 4.如图所示由门电路组成的电路,输出端为“1”,指示灯L 亮,输出端为“0”,指示灯L 不亮,现要使灯L 亮,则A 、B 两输入端分别是( ) A .“1”、“1” B .“0”、“0” C .“1”、“0” D .“0”、“1” 5.一台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10 kW ,这表明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 ) A .每秒钟消耗电能10 kJ B .每秒钟提供机械能10 kW C .每秒钟电枢线圈产生10 kJ 的热量 D .每秒钟对外做功10 kJ 6.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1、A2,若把A1、A2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开关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a 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 B .图a 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 C .图b 中的A1、A2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 D .图b 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 7.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r =2 Ω,电阻R1、R2、R3的阻值分别为4 Ω、10 Ω、12 Ω,当滑片P 滑到最右端b 时时,理想电流表示数为1 A ,流过电阻R3的电流为0.5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6 Ω B .电源电动势为6 V C .当滑片P 滑到最左端a 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 A D .当滑片P 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3.84 W 8.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充电宝的核心部件是锂离子电池(电动势3.7 V )及其充放电保护电路、充放电管理电路、升压电路等。其中的升压电路可以将锂离子电池的输出电压提升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所要求的输入电压(5 V)。由于锂离子电池的材料特性,在电池短路、过高或过低温度、过度充电或放电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引起电池漏液、起火或爆炸。为安全起见,中国民航总局做出了相关规定,如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上海市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原子量:H—1 O—16 Al—27 S—32 Cl—35.5 Mn—55 K—39 一、选择题(每道题有1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的分子或晶体中包含正四面体结构,且键角不等于109o28’的是() A.白磷 B.金刚石 C.氨气 D.甲烷 【答案】AC 【解析】白磷为正四面体结构,键角为60o,A正确。金刚石、甲烷都是正四面体,键角为109o28’,B、D错误。氨气为三棱锥结构,键角为107o18’,C正确 【点睛】:熟悉常见无物质的立体结构,白磷虽为正四面体,但是键角为60o 2.下列现象中,能用范德华力解释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B.通常状况下,溴呈液态,碘呈固态 C.水的沸点比硫化氢高 D.锂的熔点比钠高 【答案】B 【点睛】:化学键影响物质化学性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氢键是一种特殊的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和密度,存在于N、O、F原子与H原子间。金属键的强弱取决于离子的电荷和半径,电荷大、半径小,金属键就强。 3.下列过程中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 B.氢气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 C.镁在空气中逐渐失去光泽 D.氯气溶于水 【答案】C 【解析】SO2中为共价键,A错误。HCl中为共价键,B错误。MgO中为离子键,C正确。氯气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均为共价键,D错误。正确答案为C 【点睛】: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差异,离子键一般是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一般是非金属间形成的。 4.已知H2O跟H+可结合成H3O+(称为水合氢离子),则H3O+中一定含有的化学键是()

陕西省渭南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

渭南中学2017级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 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上述材料表明分封( ) A.进一步扩大周王室统治区域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 D.使王位世袭制进一步发展完善 2.史学家张岂之认为,在中国古代,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以下史实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是( ) A.周朝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B.西汉察举制和隋唐科举制 C.魏晋三省制和唐朝三省六部制 D.明朝废丞相和设内阁 3.下列文献记载,按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②“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 ③“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④“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A.④①③②B.④①②③ 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 4.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这一规定( ) A.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C.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D.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 5.有学者统计,北宋载人《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这说明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 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B.从根本上结束了贵族政治C.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D.选拔官员更注重公平公正6.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异族征服了我们,跨驾在我们头上。……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也不放心把政权分散。所以连地方政事,也由中央政府最高领袖来亲自统治。此如现在英国在香港,过去在印度,都设有总督,殖民地总督是直属皇帝的。”钱穆评价的最可能是( )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B.元朝的行省制度 C.明朝的内阁制度D .清朝的军机处 7.柏拉图说:“社会中没有知识、没有教养、没有政治智慧的下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政治生活的狂热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理性,进而做出草率的、不合理的政治决策。”作者意在说明雅典( ) A.抽签选举的局限B.多数人暴政的实

(完整word版)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上海市建平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e—20 Mg—24 Cl— 35.5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通过a粒子的轰击金箔的实验,否定了葡萄干面包模型,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伦琴C.卢瑟福D.汤姆逊 2、据报道,放射性同位素钬(166 67 o H )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同位素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 子数之差是() A.32 B.67 C.99 D.166 3、下列有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 B.在K层上运动的电子能量最高 C.次外层上最多可容纳32个电子 D.N层上最多可容纳32个电子 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 22 gCO2和11.2 LO2 B. 0.5 molH2SO4和18gH2O C. 1 gH2和14gN2 D. 0.3 molO2和0.2 molO3 5、下列表示式错误的是() A.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17 37 l C B.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Na原子的电子式:D.镁离子的电子式:Mg2+ 6、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盐酸:HCl→H++Cl-B.硫酸:H2SO4→H2+ +SO42-C.硫酸铝:Al2(SO4)3→Al23++(SO4)32- D.氢氧化钠:NaOH→Na++H++O2-7、下列化学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氯气作用于干燥的红纸条,红纸条不褪色

陕西省渭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陕西省渭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阅读选择 WHERE TO STAY With its modern art museums, hidden basement bars and fast-developing food scene, Buenos Aires, Argentina's capital,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cities in Latin America. Contact us, and we offer you some special hotels. Querido This is a cheerful seven-room townhouse in Villa Crespo. Its rooms are big, and each is specially designed. A hearty breakfast is served in the dining room. Queri do’s convenient location means Palermo Soho is a short walk away. Doubles from £73,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6791414.html, Home Hotel Design and comfort are key at this 20-room hotel in Palermo Hollywood. From Florence Knoll furniture to William Morris wallpaper, every detail has been hand-picked by the British-argentinian owners. There’s an outdoor swimming pool and a garden with green trees. Weekend brunch(早午餐)is a welcome choice for tourists. Doubles from £90,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6791414.html, Tango Hotel A big makeover(翻新)changed this former sewing machine factory in Monserrat into a 59-room hotel. Despite the busy location, the environment is good. Doubles from $75,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6791414.html, La Querencia Close to Constitucion, this comfortable four-room hotel in San Telmo is run by a Frenchman, Yann. Decoration is simple but the place is spotless. Guests can make use of the kitchen where Yann prepares breakfast and enjoy their meals in the dining room or in the yard. Doubles from $55,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6791414.html, 1.What do we know about Buenos Aires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A.Its basements are very famous. B.It has many old-style museums. C.It’s famous for its traditional food.D.It’s an important city in Latin America.

上海市2021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上海市2021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在下列物质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 橡胶的硫化 B . 普通玻璃的熔化 C . 有机玻璃的老化 D . 水泥的固化 2. (2分) (2019高三上·南昌月考)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 .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 .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 .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3. (2分) (2016高一上·呼和浩特期中) 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中体积最大的是() A . N2 B . Cl2 C . H2 D . CO2 4. (2分) (2018高一上·鸡泽期中) 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 . 在某未知成分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盐酸,如观察到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证明溶液中必定有CO32-

C .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无法证明溶液一定含有SO42- D .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5. (2分) (2016高三上·赣州开学考)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装置①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B . 装置②用于吸收氨气,能够防止倒吸 C . 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③可制备少量NH3 D . 装置④a口进气可收集Cl2、NO等气 6. (2分) (2015高一上·江都月考) 在同温同压条件下,甲容器中的NH3和乙容器中H2的所含的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这个容器的体积比为() A . 3:2 B . 2:3 C . 1:1 D . 3:1 7. (2分) (2016高一上·烟台期中) 相同物质的量的CO2和CO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体积相同 B . 碳原子数相同 C . 分子数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