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引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地区中不再需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通过各种

途径向城市或其他行业进行转移就业的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将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领域

城市的工业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提供了较高的工资和较好的福利待遇,

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这种转移途径通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工业企业,从事各种工艺制造、装配生产、物流运输等工作,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服务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城市的餐饮、

住宿、旅游、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这些服务业稳定的就业机会和相对较高的收入,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乡结合部

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动力和较好的生活条件,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地区。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劳动力可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行业,也可以进入城市从事服务业和工业行业。城乡结合部的就业机会多样化,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农村地区

除了向城市转移外,农村劳动力还可以选择转移到其他农村地区。一些经济相

对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工业、农业发展需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大。这些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等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应采取以下对策:

1. 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缺乏现代产业所需的技术和技能,因此需要通过培训提高

其就业能力。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同时,培训内容应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 加强就业信息服务

为了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效率,需要加强就业信息服务。政府可以建立

健全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城市和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信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更多的就业选择。同时,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咨询服务,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

3.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与农业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政府应推动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加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农村电商、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回到农村发展。

4.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面临许多风险和困难,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

体系来保障其权益。政府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农民工工资保障、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获得感和安全感,促进其积极转移就业。

结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是农村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

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加强就业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对策,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共同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引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地区中不再需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通过各种 途径向城市或其他行业进行转移就业的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将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领域 城市的工业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提供了较高的工资和较好的福利待遇, 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这种转移途径通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工业企业,从事各种工艺制造、装配生产、物流运输等工作,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服务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城市的餐饮、 住宿、旅游、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这些服务业稳定的就业机会和相对较高的收入,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乡结合部 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动力和较好的生活条件,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地区。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劳动力可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行业,也可以进入城市从事服务业和工业行业。城乡结合部的就业机会多样化,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农村地区 除了向城市转移外,农村劳动力还可以选择转移到其他农村地区。一些经济相 对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工业、农业发展需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大。这些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等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国外的经验表明,只有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农民才能富裕起来。我国近年来的实践也表明,农民收入中占大头的和增长部分主要靠非农产业,中国的大多数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收入已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劳动力的供给压力逐年增大。 继上个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90年代国企工人下岗浪潮后,第三次就业高峰已经到来。据中国社科院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显示,“十一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500万到550万之间。如果农村每年的城市化水平提高1%,就要转移1000万劳动力,加上往年失业的人口,“十一五”期间可能有四、五千万劳动力需要就业。因此,“十一五”的头两年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最快的两年,也是就业压力最大的两年。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约5.2亿人,按照现在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计算,农业本身约需2亿劳动力,估计已有2亿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城市和乡镇企业,那么至少还有1.2亿人需要转移。再加上高校毕业生、下岗待业工人、部队退伍军人等就业安置,这几方面的压力同时存在,并且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 (二)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随着我国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快速成长,这部分的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据测算,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岗位240万个,而90年代以来,只能增加70万个。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专业技能的要求高,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却较少的客观现状,使得GDP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所下降。这是就业压力加大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偏低,难以适应用工单位的需求。 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缺,决定了其进入城市主要是在建筑、运输、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指出转移的途径:一是就地就近转移,农村消化;二是跨地区转移,合理分流;三是跨国转移,境外输出。并提出了转移过程中必须加强领导和宏观调控等一系列建议。 我国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非常显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繁荣稳定,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就地就近转移,农村消化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依靠工业扩张、城市膨胀来吸收和消化的。根据我国的实际,就地就近消化应该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首要选择。所谓就地消化是指通过对农业实施深度、广度开发及加速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在农村内部直接或间接创造不断增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就业空间,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有效转移。 (一)农业内部消化。要实现农业内部消化吸收,必须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协调发展。首先,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劳动密集型农业主要指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以及水果、蔬菜、花卉等农畜产品生产业,其特点表现在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和价值量大,附加值高,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并且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较弱。在农户的收入中,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的边际贡献是最大的,而在农业内部就业的劳动力也主要集中在这一产业。从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凡是劳动密集型农业的专业生产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农村劳动力都很少有剩余,并且农民的收入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说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实行专业生产只是促使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的第一步,那么在此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1996年劳动部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农村,引导绝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消化,将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规模控制在4000万——8000万乃至日益增加的流动规模控制在4000万,其依据就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一体化不仅由于其特有的利益共享机制使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的利润更高,还由于农业产前、产后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小规模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组织所带来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我们认为,只要产品适销对路,在政策上鼓励农民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并逐渐过渡到各种各样的一体化经营,是近中期内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应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向农业的广度进军。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3335万公顷左右的宜农荒地,其中可开垦的800万公顷左右,还有宜林荒地7337万公顷左右,可利用宜牧草坡4669万公顷左右,潜在的可养殖面积667万公顷,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0%左右。若对这些未开发又需改造的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利用和改造,既可大幅度增加农产品产量,又可吸收一大批剩余劳动力。第三,应因地制宜地、有效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实行劳动力积累制度。 (二)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创造条件。1、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蓄水池,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资料分析,1979年——1992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6500多万人,占同期新增劳动力总数的60%,平均每年吸纳50多万人,1993年新增的乡镇企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措施

农村劳动力转移措施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措施旨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或其他地区转移,实现就业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本文将从政策支持、产业转型、技能培训等方面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措施。 一、政策支持 政府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帮助农民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此外,政府还推出了一些就业扶持政策,如给予农村劳动力一定的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障待遇,鼓励他们参与城市就业。 二、产业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例如,发展农村工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政府还鼓励农民参与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技能培训

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城市就业的需求。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技术技能、管理知识、创业技巧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政府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定制化培训,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劳动力。 四、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障。通过金融支持,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创业资金和就业贷款等金融服务。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农民创业基金,提供创业贷款和风险补偿,帮助农民创业。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融资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 五、社会保障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环节。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的保障。这样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保障和福利待遇,增加他们参与转移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农村劳动力转移措施是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政府的政策支持、产业转型、技能培训、金融支持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措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 推进和农村工业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面临着转移就业的需求。由于一系列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顺利转移就业,这使得农村劳动力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同时 也对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一,就业机会匮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就业机会的匮乏。由于 工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加之制造业转移以及部分国有企业的倒闭,农村劳动力面临着就业机会稀缺的问题。 第二,技能不足。许多农民工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技能水平较低,这使得他们在城市 找到好的工作机会变得更加困难。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无法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 户籍制度限制。我国的户籍制度将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市民区分开来。农村劳动力在城 市工作需要取得相应的工作居住证,但由于城市户籍的限制,他们很难在城市落户和享受 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福利。这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转移就业更加困难。 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强农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 以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和生活条件,吸引更多的工业和服务业投资,创造更多的就 业机会。 应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是解决转移难问题的关键。应该 加强农村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为农民工提供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加他 们在城市就业的竞争力。 应改革户籍制度。应该逐步取消城乡户籍的差别,给予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转移就业的 平等权利。应提高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增加他们在城市 工作的吸引力。 应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 就业机会。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培育农村经济新动力,可以吸引农民工回到 家乡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主要包括就业机会匮乏、技能不足和户籍制度限制等。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改革户籍制度,以及发展农村经济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就业,促进 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在我国,农业是农村中最主要的产业。由于我国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在很大的范围内为零甚至是负数,即使将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的产量。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上就是以隐蔽形式表现的失业人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民拥有了更广泛的流动空间,长期被隐蔽化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将成为我国失业者的主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把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出去。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原因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超出农村产业实际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我国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分为相对剩余劳动力和绝对剩余劳动力两部分。相对剩余劳动力是指与我国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那部分劳动力,他们的大部分已经被第二、第三产业所吸纳。绝对剩余劳动力是在“左”的人口政策下出生的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在我国人口回落之前很难被转移和利用,是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结构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两部分构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这是因为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就业空间有限,兼业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一大批农民“过度拥挤”在农村并不发达的有限的非农产业中,因此,中国农村不仅存在农业转化过程的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存在大量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基础是农村人口的超量存在和农村人口比例过大,而土地资源相对于农业劳动力资源来讲严重稀缺。过度的农业劳动力及其快速增长,大大超过了刚性土地资源的有效容量能力,农村劳动力和土地配置比例的失调形成劳动力过剩。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原因:一是农业生产本身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劳动转化过程在时间上呈现出高度的密集性和分散格局,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相对过剩,农忙时对劳动力需求量骤增,而农闲时排挤出众多的过剩劳动力。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减少,使过去的以隐形方式存在的农业过剩劳动力显形化。三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内部就业条件相对不足,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增加。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的重要原因。二、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对输入地和输出地都有益处,对农业劳动力输出地而言,提高了本地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增加了劳动者和劳动力输出地的收入,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对城市和工业区输入地而言,则因注入的劳动力是一种庸俗的资源,降低了当地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工资成本,增强了产品竞争能力。但当前我国经济中存在一些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移劳动力数量巨大。据统计,1996-2000年间我国农村进入劳动年龄人口达7600万,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量将达到5400万,即平均每年新增1000万。2、二元经济制度障碍。自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在制约城乡人口迁徙方面的功能日益减弱。但农民工进城后仍然受到了“名存实亡”的户籍制度等一系列行政壁垒的阻碍,无法融入所就业城镇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中去。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不能自由流动,农村依然被隔绝在城市工业化之外,劳动力也无法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向有较高生产率的部门自由流动。 3、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十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这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然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下面提出十个建议,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往往面临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较高的情况,如果在离开农村前就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将有助于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扶持政策,加大培训的投入和力度。 二、完善社保制度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需要享受城市的社保福利,社保制度的发展将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政府要加强对社保制度的规划和管理,推进城乡社保一体化,使农村劳动力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待遇。同时,企业也应该落实社保缴纳义务,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教育培训和文化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教育培训和文化交流也非常重要。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的教育

培训和文化交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 四、鼓励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不再是唯一选择,自主创业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就业途径,在政府的扶持下,农村劳动力可以更加轻松地开展创业项目。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扶持措施,支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解决创业难题。 五、加强心理辅导与疏导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可能会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应,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和企业应该提供心理疏导和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农村劳动力健康面对转移,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六、建设劳动者服务中心 建设劳动者服务中心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如提供就业信息、法律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和心理辅导等服务。劳动者服务中心可以在就业市场、企业、学校等场所设立,各级政府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设点位和服务范围等。 七、落实家庭辅助措施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家庭的生活和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家庭辅助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缓解其转移过程中的压力。政府应该促进就地取材,改善农村生活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家庭生活和就医条件等。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5—1997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500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在4%~5%。 (二)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2004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46.0%、福建省41.5%、安徽省34.4%、重庆市31.3%、河南省30.0%、湖北省29.9%、四川省29.0%。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2%,四川10.9%,安徽9.4%,江

西8.4%,江苏6.6%,湖南6.4%,湖北6.3%,山东6.0%,重庆4.1%。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1.3%。 (三)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30.6岁、28.1岁。2004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6.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8.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2.4岁。 (四)外出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较高的人员 调查表明,2002年,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59.5%和12.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4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3.3%和12.1%,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五)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2002年,外出就业的女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29.89%,2003年则达到34.3%,比上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34.6%,又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六)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 调查显示,2004年,在转移劳动力中,县域经济吸纳了约65%的人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的比例只有35%。在县域经济吸纳转移劳动力中,县级市占到12.4%,建制镇占到6.6%,乡镇地域内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再回流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农村劳动力再回流是指曾经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选择回到原籍农村地区,重新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其他非农业领域的务工活动。此现象的出 现不仅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也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差距等因素密 切相关。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和对策两方面展开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原因 1.经济压力增大 随着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加,一些农民工在城市无法获得相对高的收入,同时还要 面临高额的房租、医疗、子女教育等费用,这些经济压力使得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不得不选 择再回流到农村,寻求更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2.城市户口政策限制 在大城市或者一线城市,农村劳动者想要获得城市户口和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相关的 政策限制和门槛相对较高,这使得一些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的生活和发展。这部分人群也 会选择回到农村,寻求农村改革发展带来的机会。 3.乡村振兴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土地承包政策、乡村旅游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机遇,吸引了一 些农民工回到农村,参与乡村振兴的建设。 4.家庭因素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家庭成员的增多,一部分农民工开始考虑要回到原籍农村,陪伴家 人和照顾老人、教育子女。由于在城市工作时无法全身心地照顾家庭,这些家庭因素也成 为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农村劳动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政府需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养老 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村劳动者的经济压力,使其 不再因为生存问题而选择再回流到农村。 2.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河南未来有30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都由大城市来消化,则需要建设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30个,或增建8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40个。而且据测算,城市安排一个劳动力,仅生产性投资就需1万元左右,保守估计3000多万剩余劳动力进城也需3个多亿,如此巨额投资,是河南城市难以承受的巨额成本。因此,有特定的历史阶段,小城镇战略仍有其一定优势。在河南发展小城镇一是可以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避免加重大中城市的就业危机;二是多年来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因势利导在河南有一定基础;三是由于地缘紧密,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心理成本要低一些:四是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更快、更好地连接起来,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从而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河南2005年有841个小城镇,这些小城镇是一定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非农产业发展的有利地方。有关资料表明,小城镇的镇区人口达到3.5万人以上,才能正常发挥集聚的功能。而目前河南省平均每个建制镇镇区人口约为1万人左右,镇区人口聚集规模过小,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本偏高,使用效率低下,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影响小城镇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将小城镇与非农产业相结合,就能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如果每个小城镇能够再吸纳1万人,全省841个城镇共计可吸纳近800万人左右。因此小城镇必将成为河南农业劳动力的主要载体。由此可见,把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与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也是农村城市化的一种初级发展阶段和目标。 因此,适时调整农村就业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正在从依靠乡镇企业转向依靠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这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大趋势。农村城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突破传统定势,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城镇规划,在保持城镇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和促进城镇规模成长、功能完备和质量提高,尤其要优先发展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即使把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2000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行了预测:“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内部,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与工业化进步的程度不相称;三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差距。 二、城市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及其转移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识;“三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机遇。 但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包括传统的户籍制度、差异化的城乡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等。加上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乡镇企业发展程度不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就业能力较差,多集中在城市传统部门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总的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渠道包括:农业内部吸纳;就地或者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大城市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是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相结合,以此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作为解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继续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有效发挥农业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

2024年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困境及方案思索

2024年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困境及方案思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地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剩余劳力转移问题。剩余劳力转移不仅是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一环。然而,2024年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仍面临一些困境,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 首先,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中的一大困境是就业机会不足。尽管城市化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工作岗位,但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导致农村剩余劳力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培训和引导,提升农村劳动者技能水平,以适应城市就业市场的需求。 其次,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还存在收入不稳定的问题。由于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的多为临时性工作,很多人的工资收入并不稳定,很难维持良好的生活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加大力度提供农民工就业的支持和保障,推动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另外,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还面临着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医疗问题。由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条件有限,很多人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导致了农村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民工的医疗条件。

解决农村剩余劳力转移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引导和调控,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要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通信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条件,吸引企业和资本流入农村地区,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的农民工返乡政策和服务体系,为农民工提供复工创业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在农村发展新的产业和经济形态。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加大对违法用工的打击力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2024年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仍然面临一些困境,但通过政府和社会全面合作,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改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医疗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都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力转移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有力实施,才能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对策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民致富 奔小康的对策 论文导读:通过新的体制引导、政策设计,帮助农民在转移中实现更少的盲目,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小的风险,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自发无序向政府组织、规范引导转变。关键词:赣南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对策 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让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但到目前赣南还有80%以上的农业人口,大量的农业人口守着极其有限的耕地,这要使赣南农民富裕起来是不可能的。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农业人口一般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赣南远高于这个数字,如果众多的农民不能从有限的土地中转移出来,农民奔小康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论文大全。对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放在战略的高度与抓农业产业化同等位置来对待,以加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性转移, 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因势利导,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项产业来抓 1.政府支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各级政府不仅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更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做

到上下统一,转变思路,顺应农民的意愿,穿针引线,铺路架桥。通过新的体制引导、政策设计,帮助农民在转移中实现更少的盲目,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小的风险,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自发无序向政府组织、规范引导转变。 2.转变观念。要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并在思想上消除对农民就业存在的三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农民不存在就业问题,说到就业,就是指安排城里人就业。二是一些城里人存在对外来农民工的歧视,认为农民工只会与之抢饭碗的思想。三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视作农业就业不充分是暂时现象的观念。因此,我们要走出认识的误区,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引导人们破除上述不正确的认识或观念,充分认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实现由限制农民进城向主动吸引农民进城转变。各级政府必须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组织和宏观指导,制定规划,完善各项配套的政策措施。论文大全。 3.合理有序的组织输出。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是现阶段农民致富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可以说输出一个劳力等于脱贫一户农户。要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大量收集各地真实的劳务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定点张贴广告等渠道提供信息,供广大劳务人员选择,主动为农民外出打工架桥铺路。 4.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计划目标和考核机制。要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还有赖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 ⑴新农村建设中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必要性 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实现生活宽裕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有3.5亿人,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46.9%。按照我国农业现行生产技术水平要求,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约为 1.5 亿人。如果按照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如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农业劳动力10%的比重,则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约为2.8 亿人。由于我国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使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仅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也远远低于我国工业和其他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 因此, 农业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和其他部门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必要前提 现代农业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集约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统计, 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拖拉机使用量只有 6.4 台,而日本为470.8台,韩国为103.7台,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收割机使用量只有1.6台,而日本为248.7台,韩国为49.4台。造成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土地过少。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占有耕地仅为0.2 公顷,而日本为1.5公顷,韩国为0.7公顷,英国为10.8公顷。由于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太少,农业机械化作业难以推开。 ③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有力杠杆 一方面,农村人口总量大幅度减少,可以提高政府农村投入的人均水平, 使政府投入资金使用更加集中,从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进程。另一方面,当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后,就会要求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农民将成为改变农村面貌的主体,这将极大地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 有力地促进村容村貌的改善和农村新风尚的建立。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大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⑵实施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匹配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对策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又取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统筹发展,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以保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①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以下简称《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变的方法及策略.doc

农村劳动力转变的方法及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在简要分析该现象的现状、产生原因、制约因素及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提出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社会结构、积极推动中小城镇建设、增强乡镇企业活力、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降低情感成本等八项途径及对策建议,希望能对该问题的合理有效解决有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即使把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2000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行了预测:“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内部,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与工业化

进步的程度不相称;三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差距。 二、城市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及其转移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识;“三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机遇。 但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包括传统的户籍制度、差异化的城乡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等。加上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乡镇企业发展程度不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就业能力较差,多集中在城市传统部门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总的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渠道包括:农业内部吸纳;就地或者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大城市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是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相结合,以此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作为解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继续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有效发挥农业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政府引导下的产业转移、发展农村电商、拓展新型职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农村电商,新型职业,对策 正文:随着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城乡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指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农民。他们之所以成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是因为农村当前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涉及到社会稳定和人口问题。那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解决对策是什么呢? 一、政府引导下的产业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最主要的问题是就业。政府可以引导企业把产业转移到农村,例如农产品加工、纺织、鞋业等领域,或建立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这样可以带动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此外,也可以采取引导当地群众到城市就业的方式,例如组织农民到城市务工,这样既能缓解城市用工荒,也能为农民创造收入。 二、发展农村电商

农村电商是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正在越来越受到推崇。通过电商平台,农村产业可以直接对接到消费者,不仅能够提升销售额,还能够解决农产品销售的问题。同时,这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拓展新型职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指熟练工人,也包括了一些没有职业技能的农民。通过拓展新型职业,例如旅游、文化、家政、养老等领域,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收入。 总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发挥优势,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企业也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投入到农村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这样才能让农民脱离剩余劳动力的状况,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结构也得到了改善,现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只是没有就业机会的农民工,也涉及到一些接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村居民。这就要求我们寻找更好的解决途径和对策。 除了上述途径和对策,我们还可以将教育和创新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教育是解决人才问题的根本所在,为此,农村应该加强对居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提升其职业技能,从而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同时,政府可以鼓励创业,并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这也是一个非常可行的途径。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 【内容提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经济发展中的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成为当今理论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雷州市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结合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初步对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对策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化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使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从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为此,本人对雷州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获得许多宝贵资料。2008年雷州市劳务收入3.07亿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6.1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量占从业人员的39.5%。因此,实施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对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市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的收入差距,同时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对城市和农村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增加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支柱,同时,农民工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突破口,为提高农业生产率、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1、劳动力转移对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其次,是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劳动力与生产力要素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再次,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事一些城市人不愿从事的工作,解决了城市用工需要,有力地支援了城镇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了我市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我市2009年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23.65万人,占全市人口76.19%,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的人数34.60万人,其中转移到乡外的劳动力为26.08万人。大量的劳动力向城镇及大中城市的转移,有的甚至举家外出,使农村常住人口比重逐年下降,促进了城市化建设进程。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把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劳务经济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有序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迈进,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转移的速度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于4月18日——4月19日先后到我县乡,以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其家庭经济、务工情况、务工收入、思想观念以及接受培训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中掌握了当前我县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在上级部门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强化非政府领导,积极主动转型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工作,积极主动鼓励农民向二、三产业迁移,获得了明显实效。据估计,自2022年至2022年总计迁移农村劳动力32.84万人次,增加收入超过78393万元,人均劳务总收入2387.1元,农民人均劳务总收入2969.4元。2022年计划迁移7.32万人次,同时实现劳务增加收入3亿元,其中向疆外迁移2万人次,增加收入1.4亿元。从今年1——4月的整体情况看看县农村劳动力迁移工作总体平衡,金融危机对迁移工作尚未增添显著影响。截至4月底,共迁移农村劳动力23500人次,约占到农村紧缺劳动力的27%,同时实现劳务增加收入9517.5万元,务工人员人均收入超过4050元,农民人均劳务总收入357.8元。其中向疆内、外存有非政府迁移8050人次,增加收入超过5635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吸纳我县农民工共4663人。收集用工信息150余条,同比增长66.7%。目前,劳务输出在促进农民中作用日益明显、比例逐年增加,已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农村劳动力迁移现状及主要特点 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不断增加,劳务经济创收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我县立足自身实际,广开就业门路,积极转移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迁移规模很大,并呈圆形不断增长势头。2022年迁移劳动力1.74万人次,2022年迁移劳动力4.02万人次,2022年迁移劳动力5.6万人次,2022年迁移劳动力 7.02万人次,2022年迁移7.2万人次,2022年迁移输入农村劳动力7.26万人次。据不能全然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县迁移农村劳动力人均增加收入超过200元以上,从劳务总收入的占到人均氢铵收比例来看,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将近30%。 (二)转移地域向外扩张,稳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从加强领导、搞好培训、增加投入、强化管理、抓农民维权等方面入手,我县不断开辟外出务工就业渠道,先后将务工人员转移到天津、河北、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江苏等9个省市企业务工,并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