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课文

《天窗》课文
《天窗》课文

《天窗》课文

导读: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虎虎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的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片;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

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其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小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转载) 令狐采学 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我结合我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1、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这个和写事文章差不多,如我教三年级的《燕子专列》,在听了教研活动的课后,我就是按照这个方法来进行的,结果效果很好。 3、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和时间赛跑》一课运用这个方法就很好。 4、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5、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6、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直是中段学习的一个重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思维时常跳跃,总是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内容,因此对课文的理解也总是一半一半,很是不完整,要是面对长篇大论的文章,那可真是难为死它们了,不要说是10来岁的小孩,就是成人也会感觉有些吃力。但是,每一种知识的获得必有其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写事文章我总结如下: 概括文章首先要知道主人公是谁,发生了哪几件事情,结果怎样了?这一思路展开,同时语言也要围绕主人公进行表述,详写的事情一定要表达具体,略写的部分用一个短语或是简单的话简明概括就行了。大致知道了这样的概括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再稍加对此法进行补充巩固,不断的完善孩子们的这一学习能力,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信孩子们能较好的把这一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从而有效提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使自己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从中也让我明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还是要步步引导孩子们学会这一概括的方法,面对学生们的不完整概括时,不能操之过急,以教师的思路帮助孩子们概括,这样的教学很片面,孩子们只能知道本课的主要内容,而不能培养起这一学习能力,那我们的这一内容的教学也就是失败的。因为,课堂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白杨礼赞》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白杨礼赞》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白杨礼赞》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课文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象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

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原载《文艺阵地》月刊第6卷第3期,1941年3月10日出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1、《山中访友》——课文记叙了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山雨》——课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3、《草虫的村落》——课文具体描写了黑甲虫、小圆虫、蜥蜴的生活情景,还简略的写了甲虫的音乐天赋、小虫子的智慧。流露了作者赞叹小虫子友善和谐的相处、勤勉的劳作的思想感情。 4、《索溪峪的“野”》——本文作者通过具体描述索溪峪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索溪峪景色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5、《詹天佑》——课文主要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怀念母亲》——课文以回忆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7、《彩色的翅膀》——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从黑龙江捕捉小昆虫,将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8、《中华少年》——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崭新的发展和我们中华少年的志向,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9、《穷人》——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10、《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 11、《唯一的听众》——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12、《用心灵去倾听》——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13、《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目前地球是适合人类生活的唯一星球。告诉我们要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 14、《鹿和狼的故事》——本文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诉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着名演说。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16、《青山不老》——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李广射虎的故事

李广射虎的故事 李广射虎 汉武帝一即位,就下了一道诏书,叫各郡县推举品行端正、稍有才学、能够直话直说的人,这叫做“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谏jiān,用宣言规劝在上的人的错误]。当时推荐到京师来的有一百多人。汉武帝亲自考试,挑选了十多个人,其中最出名的要算广川人[广川,在河北省]董仲舒了。他主张拿孔子的学说来统一思想,排斥百家,设立学校,培养人才。这种维持君权的主张正适合汉武帝的想头,他重用董仲舒和他一派儒家的人。可是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不赞成改变文帝、景帝的法度。汉武帝刚即位,年纪又轻,不敢得罪窦太后,只好让董仲舒去做江都相[汉武帝有个弟弟封在江都;相是辅助诸侯王的大臣]。 汉武帝的雄心大志设法发挥,只好跟一班伺候他的臣下喝酒、做诗、打猎玩儿。他十九岁那年(公元前138 年),要大兴土木建造一

座很大的花园,叫“上林园”。那一年碰上大水灾,黄河开了口子,平原的庄稼全都淹了。可是皇家十分富足,库房里的钱不知道有多少万万,串钱的绳子都烂了,钱多得数都没法数;粮仓的粮食一年年地堆上去,都露到外面来,多得吃不完,有的已经霉烂,不能吃了。 老百姓遭到了灾荒,皇家可有的是钱和粮食。汉武帝要大规模地起造上林园,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上书反对大兴土木的一个大臣叫东方朔。他说话好像说笑话闹着玩儿似的,可是说的都是正经话,人家就称他为滑稽派。有一回,汉武帝的奶妈因为儿子犯了罪,汉武帝要处罚她。她向东方朔哭诉,请他帮助。东方朔告诉她再去向汉武帝求饶,可不要多说话,只要临走的时候,回过头去多看皇上几回就是了。第二天,奶妈向汉武帝央告,求他开开恩,汉武帝不答应,叫她走,她还不走。东方朔执着长戟正伺候着汉武帝,他吆喝一声,说:“滚出去!”奶妈只好走了,一步一回头地看着汉武帝。东方朔责备她说:“滚,老婆子!你该放明白点儿,现在的皇上不是吃奶时候的婴孩,你还回头看什么?”汉武帝听了,心头很难受,想起自己是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复习课教案 教案目标: 1.回顾、梳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灵活运用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做到语言通顺、完整、简洁。 教案重、难点: 灵活运用方法完整、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案准备: 1.课前印发阅读材料《换伞》。 2.课前自主复习,填写表格,小组交流。 教案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晰目标 1.我们一起学过了许多文章,也做过许多篇阅读。那么老师想问你们,学习一篇文章,一般有哪些要求?或者说阅读考试中有哪些类型的题目。 预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句的含义理解词语 体会作者的感情,谈感受领悟文章表达方法 2.弄懂了这些问题,才能闻到墨香,才能读出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韵,才能为我所用。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回顾方法,提炼要求 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力的题目在阅读中经常会考到。 有这样的一篇阅读是《征服》,第二题要求学生概括“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是两位同学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为什么? (1)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劫犯劫持了一位孕妇,在孕妇快要生孩子的时候被生命征服,拯救了孕妇和孩子。 (2)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劫犯情急之下劫持了一位孕妇,孕妇因为极度惊吓马上要生产,劫犯在漫长无期的牢狱之灾和一条即将出生的生命之间,选择了后者,他举手投降,警察抓住了他。但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这个劫犯说自己是个医生,他得到警察的允许成功帮孕妇接生,拯救了孕妇和孩子。 引导学生说出简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仅仅只是简洁,还要做到语言(生:通顺) 事情还要说(生:完整) 小结:通顺、完整、简洁(板书) 三.小组合作,自主归纳 过渡:怎样才能完整、通顺而又简洁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呢?你们知道哪些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出示:题目拓展法段意合并法六要素归纳法

8李广射虎

8李广射虎 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由介绍卢伦的《塞下曲》六首。 2、引出文中诗句,简单介绍"飞将军"李广。 3、板书课题,生读题。 4、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5、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6、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7、出示文中诗句,学生尝试理解。自渎课文,尝试用文中语句理解。带着未解疑问进入自学和合作学习。 二、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检查自学效果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6、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7、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电动天窗控制系统示教板

电动天窗控制系统示教板 实 训 指 导 书 ------------------------------------------------------------------------- 新疆鑫鹏达汽车新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研制乌鲁木齐市鑫鹏达汽车维修设备有限公司监制 2010年09月 -------------------------------------------------------------------------

敬告用户 本实训指导书包含了有关设备操作方面的重要工作程序。请认真阅读该实训指导书里面的所有告诫及有关特别注意事项并遵守。等您完全阅读并理解指导书内容后再去操作设备。实习学生应在实习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训操作,否则,将会出现人为严重损坏设备等重大事故! 如果您对指导书中的任何一条不明白,请通知我们。 新疆鑫鹏达汽车新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研制 乌鲁木齐市鑫鹏达汽车维修设备有限公司监制 2010年09月

目录 目录 (1) 项目一:电动天窗示教板的结构组成 (2) 项目二:电动天窗示教板的功能演示 (7) 项目三:电动天窗示教板的电路测量 (14)

项目一:电动天窗示教板结构组成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电动天窗示教板的结构组成; 2、掌握电动天窗示教板工作原理。 二、实训课时 实训共安排2.0课时,其中辅导老师讲解0.5课时,学生实训、试验、填写检测报告1.5课时。 《检测报告》作为考评时的主要数据,分数记入个人实训总成绩。 三、实训器材 1、设备:电动天窗示教板一台。 四、实训内容及步骤 1、电动天窗示教板的组成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转载) 一、段意归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先把全文读一遍,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再一段一段认真的读,读懂每个段,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只要把每个段落大意合理地连接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一课,见课本语文园地八。 二、题目拓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审题入手,弄懂题目的含义,然后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桂林山水》一课,就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桂林山水的特点加以概括,就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本篇课文主要写了桂林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 三、综合归纳法,如写事的文章。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桥》一文:时间是下着大雨的黎明,地点是木桥前,人物是老支书,事件是老支书不顾自己的儿子舍身救群众。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下着大雨的黎明,在木桥前老支书不顾自己的儿子舍身救群众的事。 四、抓重点词句(中心句、中心段或过渡段)。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有时候我们摘录中心句后,还需要“串”。如老舍笔下的《猫》,既写了大猫,又写了满月的小猫。我们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必须把文中两个中心句串联起来:猫的性格很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还有的时候,中心句表达比较烦琐,我们还需要“缩”,精简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使课文大意表达得更精炼。 五、取主舍次法即重点归纳法。 有时一篇文章,其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议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尝花生,议论花生的好处的情形。 六、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如《草船借箭》提出下面问题:①课文写的是诸葛亮在什么情况下借箭的?②他们是怎么借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聚碳酸酯天窗系统

2007年年中时,拜耳材料科技公司(BMS)也加入到伟巴斯特(Webasto)、英纳法(Inalfa)及阿文美驰(Arvin Meritor)等汽车天窗生产企业的行列中。其第一个标志性的产品是聚碳酸酯(PC)叠片式开启的汽车天窗系统。 全景式天窗用于带有活动顶篷的敞篷车中,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愿望和需求。全景 式天窗中占主导地位的原材料是玻璃。配备该天窗的车型如大众公司的Tiguan、宝马5系 列Touring以及奔驰R级轿车。 在天窗材料中,聚碳酸酯材料是天然玻璃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这种材料具有质轻、透 明、强度高、抗震及加工性能好等优点,在车灯和汽车天窗等产品中已有应用。聚碳酸酯材 料于2007年应用于奔驰Samrt品牌Fortwo轿车中,此外,奔驰公司还在其GL轿车的前移 动天窗中使用了BMS公司研发生产的聚碳酸酯材料。这种材料的重量只有玻璃的40%,而根 据移动天窗的大小不同,玻璃材料移动天窗的重量最大可达40kg。 在过去,影响汽车天窗使用聚碳酸酯的主要原因是天窗的尺寸,在两年前还无法利用 这种材料生产制造面积大于1m2的移动天窗。从今天聚碳酸酯颗粒原材料的纯度来看,用它 生产的产品即使是50年后也可与天然玻璃的透明度相抗衡

BMS公司研发生产的Makrolon聚碳酸酯的特点在于:其透明、密封、开启和关闭等功能都集中在一个塑料框架内,可以在一个注塑工序中完成。BMS公司的汽车玻璃专家Florian Dorin先生认为,这种符合塑料加工技术设计的叠片式天窗是目前传统的、纺织物或者PVC 材料滑动式天窗和折叠式天窗的最好替代方案。 这种新型天窗样品有4个滑动窗口,可以分别沿车辆行驶方向横向开启和关闭。这四层的叠片部件由导轨与固定的、透明的聚碳酸酯车顶连接在一起。顶篷的中部同样是一个透明的纵向聚碳酸酯管,在开启天窗之后,它可以容纳缩进来的叠片。这一结构的特点在于:固定注塑到各个聚碳酸酯叠片上的聚碳酸酯或者硅材料同时也能发挥天窗的铰链和密封条的作用。它们使得整个顶篷几乎完全透明,增强了车辆敞篷的感觉。 这一材料还有许多新特点,例如在车顶模块前部有一导流板;另外,在这种注塑生产制造的顶篷模块上还能够安装车灯和后视镜。所有的在普通玻璃上无法制造的几何形状,都可以在这种材料上轻松方便地实现。 BMS公司设计的叠片式天窗注塑模具的年生产能力为 10 000套。目前,他们正与多家OEM汽车生产厂商和一级供应商企业洽谈批量生产的业务。估计到2011年或2012年时,将会开始叠片式天窗的大批量生产。 汽车移动天窗由4个叠片模块、叠片模块导轨以及开启驱动机构组成

白杨教学设计一等奖

白杨礼赞茅盾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散文特点。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句子,体味其中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我们欣赏过“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的柳韵,瞻仰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姿,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影。这节课我们将到西北高原走一走,看看白杨树的勃发英姿。 二、解题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家,创作了《林家铺子》《子夜》《春蚕》《秋收》《残冬》等小说。在这篇散文里,茅盾把视线投向了白杨这种在西北高原极为常见的树。“礼”是敬礼、致敬,“白杨礼赞”是宾语前置,实际上是“礼赞白杨”,意即带着敬意赞美白杨树。那么,茅盾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他又是怎样赞美白杨树的呢? 三、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不识的字的读音。 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婆娑(suō)秀颀(qí) 四、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做好下面的填空练习(目的是启发引导学生粗读课文,初步理清全文脉络): 五、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和,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赞美白杨树收尾。 学生作业后,教师点拨:以上的练习,反映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基本思路。按照这条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六、品读文本 1.细读全文,看看文中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 提示: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齐读直接礼赞白杨的句子、段落,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极力赞美白杨树? 提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怎样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怎样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要完整、简要。下面告诉同学们一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如《我的战友邱少云》全文分力四段,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段,采用此种方法归纳为:抗美援朝时期,在夺取“三九一”高地的战斗中,邱少云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后在烈火中壮烈牺牲了。 不同体裁的文章,归纳其主要内容的要素不同。对写景和状物的文章要抓“写什么景色?从哪些方面来写的?”“都有什么特点?”对写入的文章应抓“写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记事的文章,一般都包含了我们常说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鸟的天堂》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适合写景、状物的文章。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谁?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比如《爬山虎的脚》一课,就可以从题目入手提一些问题。如: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爬山虎的脚长的什么样子?爬山虎怎样爬的?把这些问题的答案连起来整理一下就成了主要内容。比如学习《飞夺泸定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时,可根据课题扩展,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谁飞夺?”“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怎样飞夺?”、“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归纳起来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与敌人抢时间,胜利地夺下了天险泸定桥,继续北上抗日。《草船借箭》一课,可提出“谁用草船借箭?”“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怎样借箭?”“箭借到没有?”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把答案连贯起来,即可概括《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向曹操“借箭“,取得了胜利,使周瑜自叹不如。

李广射虎

李广射虎 卞春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故事了解《塞下曲》描写的是西汉“飞将军”李广,理解诗意,感受他的高超武艺及神勇无比,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感受李广的高超武艺及神勇无比,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也积累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来给大家露一手,指名背诵古诗。 师:真棒!时间关系咱们今天就只能先背到这儿,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跟古诗有关,这首诗的题目是——板书《塞下曲》。 2.简介卢纶《塞下曲》:卢纶,唐代诗人,字允言,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大历,唐代宗李豫年号)他写的塞下曲共六首,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箭破敌、凯旋庆功等军营生活,因为是和hè张仆射(púyè)之作,因此也叫《和张仆射塞下曲》 其中两首比较有名,其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文中出现的,示诗: 指名读,自读,齐读。读准字音。 3.由诗句,简单介绍"飞将军"李广。

4.师简介李广的故事。 有一次,李广不小心被匈奴俘虏了。匈奴拿来一张网将他困住,然后用几匹马拖着他走。机智过人的李广看准时机,猛然从随行的匈奴身上夺过一把弯刀,将网割破。当其它匈奴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李广已经再用那把弯刀连杀了数人,跃上一匹快马,逃离了匈奴的阵地。要知道这一连串的事情,只是发生在短短的十几秒钟之间。匈奴人愚昧无知,以为李广是神,懂得飞天遁地,自此便称李广为“飞将军”。更神奇的是,因为李广的名字威震边疆,据说匈奴人的婴儿夜晚哭啼,一但在耳边说出李广这个名字,婴儿就马上不敢哭了。 5.板书课题,揭题,生读题。 相信我们学了《李广射虎》这一课后,你们对“飞将军”李广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二、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检查自学效果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6.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7.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一年级语文上册全部课文新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全部课文 1、《一去二三里》课文原文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口耳目》课文原文 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 3、《在家里》课文原文 沙发茶几报纸书架台灯挂钟电视电话 晚上,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 我给他们送上水果.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4、《操场上》课文原文 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 铃声响,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跳高拔河拍皮球,天天锻炼身体好. 课文2、四季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 “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 “我就是冬天.” 课文3 小小竹排画中游 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两岸树木密, 禾苗绿油油.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 课文4、《哪座房子最漂亮》课本原文 一座房,两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三座房,四座房,房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哪座房子最漂亮要数我们的小学堂. 课文5、《爷爷和小树》课本原文 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课文6、《静夜思》课本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课文7、《小小的船》课文原文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课文8、《阳光》课文原文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田里的禾苗, 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 光,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 了.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谁 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阳光像金子,阳光 比金子更宝贵 课文9、《影子》课文原文 yǐng zǐ zài qián ,yǐng zǐ zài hòu , yǐng zǐ cháng cháng gēn zhe wǒ , jiù xiàng yī tiáo xiǎo hēi gǒu .yǐng zǐ zài zuǒ ,yǐng zǐ zài yòu , yǐng zǐ cháng cháng péi zhe wǒ , tā shì wǒ de hǎo péng yǒu .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 小黑狗.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着我, 它 是我的好朋友. 课文10、《比尾巴》课本原文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识字二 1、《比一比》课本原文 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一个 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 鸭子一只鸟.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2、《自选商场》课本原文 面包牛奶火腿肠牙膏毛巾洗衣粉铅笔尺子作业本 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我和妈妈从货架上选了一些食品.收款的阿姨用电脑很快算出了要付的钱.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 3、《菜园里》课本原文 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 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身穿绿衣裳.茄子高高打灯笼, 萝卜地下捉迷藏.辣椒长个尖尖嘴,南瓜越老皮越黄. 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一片好风光. 4、《日月明》课本原文 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一火灭,田力男, 人木休,手目看.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

建筑构造和材料—天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建筑构造和材料—天窗 天窗的类型很多,有矩形、M 形、锯齿、三角形、平天窗、下沉式以及其他型式的天窗。一、矩形、梯形和M 形天窗的特性和布置要求矩形、梯形和M 形天窗都是沿厂房跨间的屋脊纵向布置,具有双侧采光面。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采光面的倾角或天窗顶盖的形式不同。矩形天窗的横断面呈矩形,两侧采光面与水平面垂直(图1a)。它具有中等的照度,光线均匀,防雨较好,窗 扇可开启兼作通风,故在冷加工车间广泛应用。缺点是构件类型多、自重大和造价高。为了获得良好的采光效率,矩形天窗(包括M 形天窗)的宽度宜等于厂房跨度的0.4-0.6 倍(工程实践中常为跨度的1/3-1/2);天窗适宜的高宽比为0.3 左右,不宜大于0.45。梯形天窗的两侧采光面与水平面倾斜,一般成60°角(图1b)。它的采光效率比矩形天窗高约60%,但均匀性较差,并有大量直射阳光,防雨性能也较差。国外常有采用,我国应用较少。M 形天窗是将矩形(或梯形)天窗顶面向内倾斜便于疏导气流,增强光线反射,但排水处理复杂(图1c)。 图1 矩形、梯形和M 形夭窗a-矩形天窗;b-梯形天窗;c-M 形天窗用做通风的矩形和M 形天窗,当室外风速较大时可能产生灌风现象,影响天窗排风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在天窗口外加设挡风板,使天窗能稳定地排风。但缺点是构件多、重量大、造价高。设有挡风板的避风天窗主要用于热加工车间,除寒冷地区需采暖的车间外,其窗口常做成开敞式不装设窗扇,为了防止飘雨,需考虑挡雨设施二、平天窗平天窗可分为采光板、采光罩和采光带三种。采光板是在屋面板上开孔,装设平板透光材料而成。根据其孔洞的大小,可分为小孔、中孔和大孔采光板,单块采光板的组成如图2d。 图2 采光板的形式和组成a 一小孔采光板;b-中孔采光板;c-大孔采光

汽车天窗系统的设计改进和生产线的产线优化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汽车天窗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2) 1.3 研究内容 (6) 第2章汽车天窗生产线优化 (7) 2.1天窗工作原理 (7) 2.2 天窗的作用 (7) 2.3 天窗的种类及生产线介绍 (8) 2.3.1天窗种类 (8) 2.3.2 天窗生产线 (9) 2.4生产线工序设计及优化 (11) 2.5 天窗产线的人员饱和度及优化 (13) 2.5.1 天窗产线的人员饱和度测定 (13) 2.5.2 产线优化方案 (20) 第3章生产线的物料分配管理 (21) 3.1 生产线物料管理简介 (21) 3.2 物料标示卡的设计 (26) 3.2.1 物料标识卡介绍 (26) 3.2.2 物料标示卡的制作 (27) 第4章第四章汽车天窗系统的设计改进 (28) 4.1 天窗的二维装配图(附图纸) (28) 4.2 排水系统的设计改进 (28) 4.2.1 天窗的排水方式 (28) 4.2.2 排水系统的改进 (30) 4.2.3 ADc生产线的防夹力 (30) 总结 (32) 参考文献 (33)

小学语文《白杨》试讲稿

小学语文《白杨》试讲稿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想一想,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树木,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思考并小声议论)那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精美的图片,大家看看,在这些图片中都是哪些树呢? (与学生展示图片并跟随学生一起回答)生:四季常青的松树、低垂的柳树、高大的梧桐树、笔直的柏树。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还有一种树,不是很常见,大家请看PPT,有同学认识这是什么树吗? 生:白杨树。 师:恩,很好!那同学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白杨》这节课。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白杨树的特点的。首先,我们大家先自己来读一下这篇课文,看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开始读课文,老师转身板书题目)

师:好,同学们读完了。哪位同学可以跟老师说说,课文里都有谁,他们在哪里,说了些什么?(点名) 生(老师引导回答):爸爸,哥哥和妹妹在去往的火车上谈论白杨树。 师:好,同学回答的很好,请坐!那么既然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在爸爸,哥哥和妹妹的谈话中,白杨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齐答):高、大、直、坚强、不软弱······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板书白杨树的特点)可是,在接下来的课文中有一个设问句,大家一起来读一下,看作者到底想要说什么? 学生齐读。 师:从这一段里,我们知道了,爸爸并不只是单单的介绍白杨树,而是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那么爸爸到底是什么心思呢?我们一块儿来看一下课文后面的内容。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有感情的朗读一下第十四、十五自然段。其他的同学请认真听,并思考一下,爸爸到底是什么心思呢?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有感情,很棒,请坐。大家听了这段话,知道白杨树为什么长到戈壁上了吗? 学生抢答:因为这里需要它们。 师:好,那么同学们知道爸爸,哥哥,和妹妹为什么去吗?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同桌之间小声的讨论一下。 学生之间讨论,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真是聪明,对,就是因为需要他们,需要他们这些像白杨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会在哪里生长。好,同学们已经发现了作者写白杨树就是为了衬托这些边疆建设者。赞扬白杨树的坚强,不软弱,其实是为了赞扬这些边疆建设者的默默奉献的精神。这是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板书) 为了检查同学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这个写作手法,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最后一自然段。同学们来齐读一下最后一自然段。并想一想,在这一段中,作者用什么衬托了什么呢?

房屋建筑学八章(天窗)

第八章天窗 一、试题 (一)填空题 1.矩形天窗主要由、、、、组成。 2.上悬式钢天窗扇最大开启角为,防雨较好,但较差。 3.矩形通风天窗挡风板有两种形式,即、。 4.通风天窗的挡雨方式常有、、。 5.井式天窗布置方式可分为、、。 6.井式天窗井底板铺设方式有、。 7.平天窗的主要类型有、、。 8.常见的中庭天窗形式有棱锥形天窗、斜坡式天窗、、、锯齿形天窗和其他形式的天窗。 9.矩形天窗设置天窗扇的作用是、、。 10.矩形避风天窗由及所构成。 11.矩形避风天窗适用于车间。 (二)选择题 1.矩形天窗的跨度是屋架(或屋面梁)跨度的。 ①1/2 ②1/3 ③1/4 ④1/2~1/3 2.上悬式钢天窗扇的开启角度不能大于。 ①45°②30° ③60°④90° 3.斜坡式天窗玻璃面的坡度一般为。 ①15°②30° ③45°④15°~30° 4.中悬式钢天窗扇的开启角度可达。 ①45°②60° ③90°④60°~80° 5.矩形避风天窗适用于。 ①热加工车间②冷加工车间

③民用建筑④一般冷加工车间或民用建筑 6.天窗侧板的高度一般为300㎜,积雪较深的地区可采用。 ①250㎜②300㎜ ③500㎜④600㎜ 7.平天窗的井壁高度一般为,且应大于积雪深度。 ①150㎜②250㎜ ③300㎜④150~250㎜ 8.天窗架的扩大模数为,即6000㎜、9000㎜、12000㎜等。 ①3M ②5M ③6M ④30M 9.平天窗的采光效率比矩形天窗高倍。 ①2 ②4 ③5 ④2~3 10.平天窗适用于。 ①热加工车间②冷加工车间 ③民用建筑④一般冷加工车间或民用建筑(三)简答题 1.矩形天窗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2.平天窗的特点是什么? 有哪些类型? 3.平天窗有哪些防护措施? 4. 平天窗的通风措施有哪些? 5.中庭天窗的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6.简述中庭天窗的形式及构造要求。 7.解决平天窗通风有哪些方法? 8.矩形避风天窗的挡雨设施有哪几种? 9.矩形天窗跨度的扩大模数是多少?天窗扇高度有哪三种尺寸? 10.上悬式天窗扇和中悬式天窗扇各有何特点?其开启角度是多少度? 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天窗扇天窗架天窗屋面天窗侧板天窗端壁板

课文主要内容

1、《古诗词三首》: 三首诗在内容上都是写南方自然风光的。学习这三首诗,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丰厚文化积淀。 独坐敬亭山: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望洞庭: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2、《桂林山水》: 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3、《记金华的双龙洞》: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 4、七月的天山: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 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盛夏季节进入天山会有秋天般的凉爽的原因。 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 三是描写天山深处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了春天的花园。 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5、中彩那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