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团建工作报告

党建带团建工作报告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进基层﹑争当优秀青年活动,是党中央立足新的实践﹑着眼新的形势,对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和党员队伍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活动发展观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校党建带团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暨共青团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上,李源潮指出,共青团是党的后备军和得力助手,抓党建必须抓团建。要把党建带团建落在实处、取得实效,形成党团基层共建创先争优良好局面。抓好党团共建创先争优应做到“三注重”。

一是注重教育引导。党建与团建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党建工作离不开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支持与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团干部,广大的团员青年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后备生力军,正值青春年少,所以就要适时适度地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努力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个人修养,为党和国家的建设输送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创先争优方面,更是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抓党建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抓好团建工作,使团建工作为党建和基层组织建设打基础、输人才、立新功。

二是注重机制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工作没有了制度和机制的约束与保障,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因此,在

做好党建工作的时候就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找出更加适合党建与团建工作的连带机制,实现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良好氛围。同时,注意积累党建、团建创先争优中的经验做法,探索出党建带团建创先争优的好路子、好方法,总结形成长效机制,更好的为党建带团建创先争优提供指导和保障。

三是注重统筹兼顾。车头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但是只顾车头,不顾车尾,那么也定会出现脱节和掉队。党建带团建就是要以党建为车头,实现党建的模范带头和引领作用,从而带动团建跑得快,共同创先争优。要想做好这点,就要时刻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待问题,做好党建和团建的统筹兼顾。在抓党建工作中,不断优化团建环境,锻炼团员青年,使其尽快成长;同时团建工作也要联系党建工作,时刻以党建工作为指引,以党建为榜样,要使团建工作更具时代特色和富有青春活力,统筹兼顾、创先争优。

我校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做到了“党有号召,团有响应”,我校共青团一直致力于加强团的建设,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共青团更好的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有号召,团有响应”是发挥学校团队组织生力军作用的根本保证,是确保学校团建工作政治方向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近一年来,我校党支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延伸工作手臂,大胆探索新时期学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崭新思路。现将这一年来我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化理论学习实践、打造思想教育平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完善

学校始终坚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件精神,主动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发展、时代日益进步的需要。几年来,在校园文化节活动中不断地更新、完善思想政治类活动,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讨论会、公安一线英模报告会、主题团课活动、大学生网上论坛、书法集邮、我爱家乡摄影展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强化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了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树立了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以校园文化节为平台,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多次时代感强、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主题教育活动,并先后成立了五四红旗社团和红色力量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展系列理论学习,旨在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美德。

各级团学组织以“双学”活动为依托,广泛开展主题团课教育活动,通过各类评优评先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

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与此同时,先后组织开展了以“举国欢庆六十载,自强不息共奋进”为主题的十佳“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评比以及以“文武全能显未来警官英姿,德才兼备展优秀学子风貌”为主题的优秀学子评选活动,提高了大学生自身修养,展现了预备警官的风采。其中,在大连市“自强不息之星”的评比中,我校一名同学荣获大连市十佳“自强不息之星”的光荣称号。

(二)倾力打造“校园精神”,创新活动载体,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修养

我校坚持遵循公安教育教学的规律,把握“政治育警、政治建校”的原则,根据学校办学规模、人文环境、学员特点等校情,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以大学生校园文化节和大学生社团文化节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紧跟新时代步伐、善彰显我校特色、倡树校园新风的主题文化活动,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和朝气,充分展示学生个性,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活动结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政治育警的目的。

其中,“男女警形象大赛”不仅成为了辽警专的一项品牌活动,更成为了一种政治品牌精神,在校党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校团委的组织下,我校男女警形象大赛已成功举办八届,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们反应强烈,平均每年有40%左右的新生同学报名参加这项活动。这种政治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

“警苑之星”主持人大赛,有着悠久的办赛历史,是本校的精品活动之一,2005年、2006年被团省市委评为优秀

精品活动。比赛中设立的问答环节紧扣当下时事政策,并结合当代大学校园生活。通过比赛着重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了解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方针,明确当代大学生在创建和谐校园及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发挥的作用和肩负的责任。此项比赛提高了广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反应能力以及艺术道德修养,同时更加全面的发掘了一大批具有较大潜力的优秀人才。

我校1400多名新生参与“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红歌会,他们用激昂洪亮的歌声向校领导及全校师生展示了他们饱满的爱国热情,这次红歌会不仅丰富了广大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增强了全校师生凝聚力,同学们用传唱红歌的方式表达了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的美好愿望,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另外,在校团委的组织下,校学生会、广播台、社团联合会的全力配合下,使大专辩论赛、“警苑音乐汇”、书画摄影集邮展、曲艺作品大赛、征文演讲大赛、诗歌朗诵大赛、网页设计大赛、DV作品大赛等活动成功举办,这些活动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在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政治素养、提升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载体,使全校学生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性爱国,积极营造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推动了我校“政治育警,政治建校”不断深化发展。

(三)加强创先争优宣传,打造和谐校园

为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健全完善的传统美德,共青团开展了一系列评比活动,“凝心聚力谋发展,创先争优当先锋”-庆国庆61周年墙报评比

活动,旨在培养未来警官心爱祖国,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彰显当代大学生的昂扬锐气和坚定投身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组织创先争优促发展,个人争优当先进”思想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我先行,风清气正创和谐”社团活动,旨在弘扬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鼓励我校大学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刻苦学习。通过对这些优秀学子的评选,激励团员青年提高自身修养,展现预备警官风采。

在宣传活动中,我校注重营造良好的创先争优氛围,以校广播台《警官之声》午间播音为平台,成立“创先争优”活动专题栏目,由广播台编辑部撰稿,进行了为期六周的播报宣传,每天至少播稿二篇,共播出稿件60多篇;校报编辑部在《警苑周报》上设立专栏、按期发表专题文章,共发表文章近10篇,切实提高全校师生对“创先争优”重要思想的认识;校团委共制作4期板报,张贴在校园的宣传橱窗中,并在学校中挂出“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等条幅。(四)增强志愿服务意识、牢记志愿服务终旨,青年志愿者学习实践工作不断完善

多年来,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本着“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原则,依托教育基地、社区服务、高校联谊、辖区共建、义务奉献等途径,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使我校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志愿者活动规范

性不断加强,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校内外影响不断扩大。

我校以大学生文化节为平台,推行了《青年志愿者登记卡注册》、《青年志愿者服务考评制度》,动员和鼓励大学生加入到志愿者服务行列,每年注册人数达在校生的90%以上,活动主要以“多一份关爱,少一分孤独”走访敬老院、“手拉手,关爱促成长”走访儿童村、“我爱我”心理健康活动月、“爱绿护绿”、“保护母亲河”、“知法授法”普法活动、“爱心捐书义卖”等活动为内容展开。尤其在玉树等地发生严重地震灾害的时候,我校在青年志愿者中积极组织开展了“心系玉树、爱满辽警”献爱心活动,在短时间内我校师生向“大连市红十字会”共计捐款141604.08元。

通过广泛动员和整合广大志愿者的力量,校志愿者服务队年均志愿服务达400小时,为构建和谐校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等发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现实需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思想和组织保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校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长期性工作,我们开展了一些工作,成效仅是初步的。

今后,我们决心认真贯彻好、落实好省、市委高校工委要求,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