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设计》考试大纲(含复试《专业设计》).

《综合设计》考试大纲(含复试《专业设计》).
《综合设计》考试大纲(含复试《专业设计》).

《综合设计》考试大纲(含复试《专业设计》)

限200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

设计艺术学的初试《综合设计》和复试《专业设计》考试试卷中包含5个专业方向的考题,所有方向的试题均在一份试卷上,考生请根据自己所填报的专业方向,完成本方向的试题即可。初试与复试的大纲相同,考试均以命题设计为主,兼顾基本技能和综合设计能力的考核,其中初试偏基础,复试偏综合设计。

一、考试范围和参考建议

(一)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考试为视觉传达设计快题设计。考试范围包括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CI设计等。

参考有关视觉传达设计方面教材。

(二)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考试为公共空间艺术快题设计。考试范围包括景观造型设计、建筑造型概念设计、城市景观标志设计、城市雕塑设计等。

参考景观创意造型、建筑创意造型、公共空间艺术及空间形态构成研究等方面图书。

(三)工业设计研究

1、考察学生对工业设计基本理论和设计表现技巧的掌握能力;

2、要求能运用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从使用方式、功能、造型、色彩、人体工程学、材料工艺学、环境等方面提出产品设计的解决方案;

3、创新设计能力和初步的设计研究能力;

4、主要阅读篇目包括:工业设计概论、产品设计程序与步骤、形态设计、创新设计方法及理论、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表现的方法和技巧

(四)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研究

考试内容主要考察2各方面:基础设计技能、综合设计。

其中基本技能主要考察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功,检验大学期间所学的图形表现能力,相当于课堂练习。综合设计,是实际课题,要考查设计想法和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对总体与局部、功能与形式、人机交互等关系或问题的把握程度。

基础设计题目基本上都是常见的命题或熟悉的内容,可以充分发挥考生的能力。考试是手绘为主,也就看重手头表现和绘制图形的能力。

对于界面设计要多参考网上论坛、网站和该类设计书籍,多自我命题进行界面的设计尝试。

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方向注重设计的合理性、注重用户的满意度,因此考试答题一定要注意:好看效果好固然好,但能够让用户可用、易用、愿意用的设计才是真正符合交互设计目标的好设计。

(五)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主要考察建筑艺术与室内外环境艺术专业设计。考试范围包括准确地理解城市及建筑内外环境艺术设计题目的性质、规模与特点,并具备独立围绕设计课题展开设计构思的能力。基本掌握城市及各类建筑内外环境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其设计的原则、要求与程序,以及与其相关专业配合的知识。把握空间设计的原理与手法,并能运用造型、色彩、照明、陈设、绿化、传达等设计要素来创造良好的、功能合理及具有艺术性的建筑室内及城市空间环境。

二、考试方法和形式

1、总分:初试满分150分,复试满分为100分。

2、时间:初试、复试时间均为6小时;

3、题型:

(一)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视觉传达设计快题设计:

1、草图4~6个(含设计说明),占总分比例40%

2、精细方案效果图1~3(含设计说明),占总分比例60%

(二)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公共空间艺术快题设计:

1、透视效果图

2、平面图、立面图

3、设计说明

(三)工业设计研究

1、命题创意设计表现题:80%

2、理论分析题:20%

(四)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研究

考题包括2部分

1、基础设计技能考察,占总分的50%。

考查视觉传达设计基础技能。

具体设计内容可能包括下列一个或多个:符号与图标设计、文字设计、图形图案设计、编排设计,等。

基本上为手绘表现。

2、综合设计,占总分的50%。

考察界面设计的综合能力。

题目来自于最常见的应用软件界面。

具体要求完成的设计可能包括:软件桌面程序图标、启动时的界面、进入工作时的主界面、软件其它次级界面,以及软件某个功能执行时的界面变化示意图,等。

以手绘表达为主,但需要对设计进行文字和手绘的注解,以说明设计想法。

(五)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l、考试方式:城市及建筑内外环境艺术快题设计。

2、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1)构思立意与设计定位: 10%;

(2)功能安排与空间布置: 30%;

(3)内外环境的艺术设计: 30%;

(4)图面表现与文字表达: 30%;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目录 Ⅰ、考试性质 (1) Ⅱ、考试说明 (1) Ⅲ、测试内容与要求 (5) Ⅳ、模拟试卷与答案 (11) 试卷一(信息技术基础) (11) 试卷二(信息技术基础) (18) 试卷三(多媒体技术应用) (25) 试卷四(多媒体技术应用) (29) 试卷五(网络技术应用) (33) 试卷六(网络技术应用) (37) 参考答案 (41)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反映高中学生在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Ⅱ、考试说明 1.指导思想。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遵循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考试内容,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责任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命题依据。2012年贵州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以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实验)》和《贵州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命题依据。 2.考试范围。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实验)》,我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为必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内容和一个选修模块的内容。根据我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现状和实际情况,考生可从“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和“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中任意选择一个模块进行考试。 3.考试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次考试将学业水平要求定为三级标准,在不同内容上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A级:对应于了解水平与模仿水平——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别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B级:对应于理解水平与独立操作水平——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C级:对应于迁移应用水平与熟练操作水平——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与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4.考试形式。考试采用局域网环境下的无纸化上机考试,实行闭卷方式。考生使用考试软件、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答卷。考生的试卷由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智能生成,考生答题的所有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

车辆工程复试考试大纲Word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车辆工程专业综合考试》考试大纲 报考专业:车辆工程 考试科目:《车辆工程专业综合考试》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5小时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车辆工程”专业综合考试的目的是本硕士点对高等学校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在达到国家统一考试分数线之后,为确保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车辆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并能在今后2.5年中能顺利通过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开展,而进行的一次择优录取的复试环节。 “车辆工程”专业综合考试考核学生对汽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重点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及其相近学科领域发展了解程度,主要考试内容包括“汽车构造”或“机械设计”或“微机原理及应用”(任选其一)。 二、考试内容 《汽车构造》 参考书目:陈家瑞主编,《汽车构造》(上、下)(第五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复习重点: (1)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熟练掌握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2)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及力矩;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基本结构;了解曲轴的的构造及曲拐布置与多缸发动机的工作顺序。 (3)配气机构 掌握配气定时的概念;掌握气门重叠的概念。

(4)汽油机燃油系统

掌握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 (5)柴油机燃油系统 掌握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了解喷油器的结构。 (6)进排气净化装置 掌握进排气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7)点火系统 掌握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8)离合器 掌握离合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9)变速器与分动器 了解变速器与分动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传动比的计算方法。(10) 汽车自动变速器 掌握液力耦合器与液力变矩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1)万向传动装置 掌握万向节的分类与结构; (12)驱动桥 掌握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差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3)悬架 掌握非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多轴汽车平衡悬架的结构。 (14) 汽车转向系统 掌握转向器及转向操纵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液力助力转向系统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15)汽车制动系统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机械设计》课程 参考书目:《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电子教案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数:46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32∕14 学分数:3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计算机上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 后续课程:无 教学参考书: 段云所等编,《信息安全概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09-01。 步山岳等编,《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9-1。 考试方式: 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整体考核,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个人能力。多环节成绩评定包括作业、讨论、实习、测验、论文和笔试成绩等。综合定量评价: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开课部门:计算机系专业基础教研室 课程简介:(200~500字) 本课程可以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掌握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的基本方法,加强对计算机安全重要性的理解;熟悉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理论;了解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培养学生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积累初步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经验。 本门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开设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遵循知识实用、丰富,新颖为原则。教学的主导目标是通过学习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基础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网络信息安全实用技能,为学生今后进行进一步学习、研究信息安全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从理论、技术和应用等全方面认识信息网络。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基础知识;掌握信息安全理论基础;掌握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VPN、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常用计算机安全防御技术;掌握安全协议基本原理及IPSec、SSL、SSH,X.509等常见安全协议;掌握Windows和UNIX的常用安全防御技术;掌握端口扫描、窃听等系统与网络攻击及防御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具备计算机安全防御的技能,并能够依据实际需求,设计

817管理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考试大纲本管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企业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伦理,组织文化,管理决策,计划与计划工作,战略性计划,计划的实施,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力量的整合,领导与领导者,激励,沟通,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方法,管理的创新职能,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创新。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基本内容 (一)总论 1.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必要性,法约尔的五种职能论,赫伯特.西蒙的管理就是决策论,周三多等人认为一切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论。 2.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3.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 4.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的方法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二)管理前提与本质 1.管理伦理 有关伦理的几种观点,伦理管理的特征和影响伦理的因素,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伦理和行为的具体体现。 2.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基本要素,组织文化的功能,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3.管理决策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与特点,决策理论、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方法。 (三)计划 1.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概念及性质,计划的类型及编制过程。 2.战略性计划 战略性计划的概念,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 3.计划的实施

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 (四)组织 1.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概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集权与分权。 2.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考评与培训。 3.组织力量的整合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直线与参谋。 (五)领导 1.领导与领导者(主要是论述) 领导的性质与作用,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 2.激励 激励性质,激励理论,激励实务。 3.沟通 组织中的沟通,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冲突与谈判。 (六)控制 1.控制与控制过程 控制的原理,控制的要求与过程。 2.控制方法 预算控制、非预算控制,成本控制。 (七)创新 1.管理的创新职能 创新及其作用,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2.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3.企业组织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层级的结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 二、考试要求 (一)总论 1.管理与管理学 (1)了解人类活动的特点; (2)理解管理的必要性; (3)熟悉周三多等人认为一切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论; (4)掌握法约尔的五种职能论,赫伯特.西蒙的管理就是决策论。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大纲----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B)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D)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A)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 5、(B)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D)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 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B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B )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 D ) A:价值性B:可伪性C:具有可传递性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C)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复试食品科学综合考试大纲

食品科学综合考试大纲 食品科学综合 Ⅰ.考察目标 食品门类《食品科学综合》考试涵盖园产品加工及畜产品加工等专业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农产品贮藏及加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园产品加工50% 畜产品加工5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填空题30空,每空1分,共30分 名词解释、计算、简答与论述题8小题,共40分 Ⅲ.考查范围 园产品加工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园产品加工保藏原理及影响因素,认识各类辅料、微生物及酶在园产品贮藏及加工中的应用,熟悉各类果蔬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要求考生掌握园产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具有新工艺分析能力以及初步的新产品开发能力。 一、果蔬加工保藏原理与原料的预处理 考试内容:果蔬加工保藏原理、果蔬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加工的关系、原料预处理的方法。 考试要求:了解果蔬原料的加工特性,果蔬加工原料预处理的基本工艺方法;了解食品败坏的原因,掌握根据保藏原理划分的果蔬加工保藏的方法;掌握果蔬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加工的关系并熟练掌握去皮、护色、半成品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二、果蔬罐藏

考试内容:果蔬罐头制品制作工艺、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考试要求:了解罐藏容器、涂料的种类和特性;了解果蔬罐头检验的内容和常用方法;掌握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的意义、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三、果蔬制汁保藏 考试内容:果蔬汁加工工艺及关键技术及影响因素。 考试要求:了解果蔬汁的种类及特点;掌握果蔬汁加工工艺,分清澄清汁、混浊汁加工工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重点掌握澄清汁和混种汁加工中的关键工序。 四、果蔬速冻保藏 考试内容:速冻加工原理、速冻加工工艺和关键工序。 考试要求:了解冷冻过程的相变、冻结速度和冰晶形成状况之间的关系;理解速冻与慢冻对果蔬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控制;掌握速冻加工的原理及果蔬在冻藏期间的成分变化。 五、果蔬干制保藏 考试内容:果蔬干制保藏理论依据、果蔬干制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 考试要求:使学生了解果蔬干制过程的特性、干制品的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了解干燥设备的性能和选用所要考虑的因素并掌握果蔬干制的原理、方式和干制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六、果蔬糖制保藏 考试内容:果蔬糖制基本原理及主要加工工艺。 考试要求:解果蔬糖制加工中糖的有关特性;掌握果蔬糖制的基本原理和果蔬糖制的主要加工工艺。 七、蔬菜腌制保藏 考试内容:蔬菜腌制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加工工艺。 考试要求:了解蔬菜腌制品的主要种类和特点;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与蔬菜腌制品品质的关系;掌握蔬菜腌制的基本原理和腌制品色、香、味形成机理。 八、果蔬采后生理 考试内容:果蔬采后呼吸生理、蒸腾生理、成熟衰老生理、休眠生理;果蔬采后生理失调。 考试要求:解果蔬在成熟和衰老期间的变化,果蔬采后生理的有关概念,逆境伤害的种类、表现形式;掌握呼吸的类型和与呼吸有关的概念、乙烯对果蔬成熟和衰老的影响、果蔬的休眠机理及其对果蔬贮藏加工的意义,重点掌握呼吸与贮藏性和抗病性的关系、冷害的机理和防止措施。 九、果蔬的贮藏方式与管理

《管理学考试大纲》word版

考试大纲: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及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管理、管理者及管理学的含义,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技能结构;掌握管理的职能、性质和管理学的特点,为后续各章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本章的重点是管理者的定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及管理学的特点等内容。 一、管理的定义 1、管理的含义 2、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二、管理者 1、管理者的定义 2、管理者的角色 3、管理技能 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1、管理职能 2、管理性质 四、管理系统 五、管理学 1、管理学含义 2、管理学的特点 思考和练习: 1、管理的含义是什么?何谓管理者? 2、“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而且是文化。”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学习目标及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明确各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对管理的贡献,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天的管理学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本章的重点是科学管理理论,一般行政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权变理论、系统理论、决策理论等内容。 一、管理的历史背景 二、传统管理理论(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一)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2、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3、古典组织理论 (二)行为科学理论 1、人际关系学说阶段(霍桑试验) 2、现代行为科学研究的内容 (三)定量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理论) 三、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今) 1、管理过程理论 2、系统理论 3、权变理论 4、决策理论 5、其它理论派别 四、未来管理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全球化 2、劳动力多元化 3、创业精神 4、电子商务

5、管理创新与弹性 6、质量管理 7、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 8、工作场所精神境界 思考和练习: 1、管理理论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请就每个阶段加以简单说明。 2、未来管理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哪些? 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环境 [学习目标与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对管理者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内外约束力量——组织文化(内部约束)与管理环境(外部约束)的基本内容和影响程度及方式,理解组织文化与环境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本章的重点是组织文化与环境的内含及其对管理产生的影响等内容。 一、管理万能论与管理象征论 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定义及维度 2、组织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3、强文化与弱文化 4、文化的来源及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 三、管理环境 1、外部环境的定义 2、外部环境的分类 3、环境对管理者的影响 4、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管理 四、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教师资格初中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开展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信息技术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F1101 科目名称:天气学 一. 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锋面系统、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热带高压、热带天气系统、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概念、结构、天气及发生发展机制和移动规律的理解与掌握;对大气环流、亚洲季风环流系统、中国大型降水过程的概况及形成维持机制的理解与掌握;以及综合运用天气学理论分析天气、天气系统、天气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气团和锋 气团和锋面的概念,锋的空间结构特征,锋面坡度及其天气学意义,锋附近要素场分布特征,锋面天气形成条件及锋面天气模式,锋的生消、移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温带气旋 温带气旋的概念,温带气旋的静力结构、动力结构及大尺度气流的分布,温带气旋的天气分布,温带气旋的发生发展机制,西风带槽脊系统的结构、发展和移动规律,西南涡与热低压的基本特征、结构、天气及发生发展。 3.冷空气活动和冷高压 冷高压和冷空气活动的概况,冷高压的静力结构和动力结构、天气分布,冷高压的发生发展机制,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的结构及变化,寒潮天气过程的基本天气形势和特征。 4.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的基本概念,大气环流的平均温度场、平均水平环流、平均纬向环流、平均经圈环流,热带低纬大气环流概况,极地大气环流概况,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维持,高空急流的概念、结构及其对天气的影响,西风带大型波动的概念、结构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东亚环流的基本特征。 5.亚洲季风环流 亚洲季风环流系统的基本概念,亚洲季风环流系统成员及其天气,亚洲季风环流系统的爆发、活跃和中断,亚洲季风环流系统的成因与维持机制,亚洲季风环流系统季节内振荡变化特征,亚洲季风环流系统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6.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基本概念,青藏高压、太平洋高压等副热带高压的形成维持机制,青藏高压、太平洋高压等副热带高压的静力结构、动力结构,青藏高压、太平洋高压等副热带高压的天气分布特点,掌握青藏高压、太平洋高压等副热带高压的活动规律及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江淮切变线的特征及天气影响。

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

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 考试要求: (1)熟悉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基础知识; (2)熟悉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知识; (3)掌握操作系统的安全特征、安全管理与配置; (4)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 (5)掌握密码学的基础知识; (6)掌握应用系统安全的基本设计和实现方法; (7)掌握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技术; (8)了解信息安全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9)熟悉信息安全有关的标准化知识; (10)熟悉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的基础知识; (11)正确阅读和理解信息安全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级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信息系 统安全方案的规划、设计与实现;能进行安全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能进行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 全地管理信息资源;遵纪守法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工程师的实际 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助理工程师从事安全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3. 本级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信息安全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笔试,选择题; (2)信息安全应用技术,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笔试,问答题。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1.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 1.1数制及其转换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1.2计算机内数据的表示 ●数的表示(补码表示,整数和实数的表示,精度和溢出) ●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表示,声音表示、图像表示) 1.3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运算方法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1.4数学基础知识 ●排列组合,概率应用,数据的统计分析 ●编码基础(ASCII码,汉字编码,奇偶校验,海明码,霍夫曼 码、循环冗余码) ●初等数论基本知识(整除、同余、素数) 2.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2.1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2.1.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体系结构分类及特性 ●CPU、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性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2.1.2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纲要内容知识点及技能要点 目标要求 备注识 记 理 解 掌 握 应 用 信息概述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含义;常见的信息标识符; 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等 信息的特性√√ 信息处理信息的获取√ 获得信息的途径,收集信息的方 法;会选用适当的信息采集工具, 如计算机、扫描仪、照相机、摄像 机、录音机等获取信息 信息的传输√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等 信息的存储√ 生活中常见的存储信息的载体如 报纸、图书、光盘、磁带、硬盘、 U盘等 信息的处理√使用不同的工具处理信息 信息的应用√ 信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信息对生活的影响等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计算机中的数制√√ 数制的概念,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 的原理 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 的关系 √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信息的存储单位√ “位”“字节”的概念;常见容量 存储单位KB/MB/GB/TB等 计算机的信息编码√国际通用的编码系统、国标码等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含义及组 成 √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 活、学习、工作中的应 用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等 中学生信息素养中学生对信息社会的 适应能力 √√ 运用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 力、信息免疫能力等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的概念;信息技术可能带 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常见 计算机安全问题如病毒、黑客、传 播有害信息、窃听、越权存取等; 信息安全意识的树立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 公约 √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发展史√ 早期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计算机发 展的几个时代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发展方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 用 √ 常见人工智能的实例;中学生机器 人活动 认识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传感器等 仿真编程√基本的前进、停止、左右手规则等 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等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 设备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系统、故 障诊断程序及其他服务性程序等计算机应用软件√ 杀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计算机 病毒的危害;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 施;常见杀毒软件 其他常用软件√√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概念及作用√√常见操作系统√√ Windows 操作系统桌面√ 窗口√√ 程序的启动与退出√ 鼠标√ 键盘 √√功能键组合键的应用;指法、坐姿 等;中文输入法的应用;智能输入 法的特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 操作 √√√ 系统资源管理√ 控制面板√键盘、鼠标、桌面、用户等的设置常用附件程序的应用 √√画图程序、Windows MediaPlayer、 录音机、记事本等的简单应用 软件的安装和卸载 √√软件安装和卸载的常规方法;软件 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文字处理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 √ 常用文字处理软件√ Word、 Wps等文字处理软件的在实 际生活中的应用

《综合设计》考试大纲(含复试《专业设计》)

《综合设计》考试大纲(含复试《专业设计》) 限200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 设计艺术学的初试《综合设计》和复试《专业设计》考试试卷中包含5个专业方向的考题,所有方向的试题均在一份试卷上,考生请根据自己所填报的专业方向,完成本方向的试题即可。初试与复试的大纲相同,考试均以命题设计为主,兼顾基本技能和综合设计能力的考核,其中初试偏基础,复试偏综合设计。 一、考试范围和参考建议 (一)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考试为视觉传达设计快题设计。考试范围包括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CI设计等。 参考有关视觉传达设计方面教材。 (二)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考试为公共空间艺术快题设计。考试范围包括景观造型设计、建筑造型概念设计、城市景观标志设计、城市雕塑设计等。 参考景观创意造型、建筑创意造型、公共空间艺术及空间形态构成研究等方面图书。 (三)工业设计研究 1、考察学生对工业设计基本理论和设计表现技巧的掌握能力; 2、要求能运用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从使用方式、功能、造型、色彩、人体工程学、材料工艺学、环境等方面提出产品设计的解决方案; 3、创新设计能力和初步的设计研究能力; 4、主要阅读篇目包括:工业设计概论、产品设计程序与步骤、形态设计、创新设计方法及理论、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表现的方法和技巧 (四)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研究 考试内容主要考察2各方面:基础设计技能、综合设计。 其中基本技能主要考察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功,检验大学期间所学的图形表现能力,相当于课堂练习。综合设计,是实际课题,要考查设计想法和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对总体与局部、功能与形式、人机交互等关系或问题的把握程度。 基础设计题目基本上都是常见的命题或熟悉的内容,可以充分发挥考生的能力。考试是手绘为主,也就看重手头表现和绘制图形的能力。 对于界面设计要多参考网上论坛、网站和该类设计书籍,多自我命题进行界面的设计尝试。 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方向注重设计的合理性、注重用户的满意度,因此考试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安全技术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安全技术考试大纲 (2013年版) 基本要求 ?了解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实践方法 ?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软件安全和应用软件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掌握信息安全设备的安装、配置和使用的基本方法 ?了解信息系统安全设施部署与管理基本技术 ?了解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原理与方法 ?了解信息安全相关的标准、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考试内容 一、信息安全保障概述 ?信息安全保障的内涵和意义 ?信息安全保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实践方法 二、信息安全基础技术与原理 ?密码技术 ( )对称密码与非对称密码 ( )哈希函数 ( )数字签名 ( )密钥管理 ?认证技术 ( )消息认证 ( )身份认证 ?访问控制技术 ( )访问控制模型 ( )访问控制技术 ?审计和监控技术 ( )审计和监控基础

( )审计和监控技术 三、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 ( )操作系统安全基础 ( )操作系统安全实践 .数据库安全 ( )数据库安全基础 ( )数据库安全实践 四、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基础 ?网络安全威胁技术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 )防火墙 ( )入侵检测系统与入侵防御系统 ( ) ? ( )??? ( )网络安全协议 五、应用安全 ?软件漏洞概念与原理 ?软件安全开发 ?软件安全检测 ?软件安全保护 ?恶意程序 ? ??应用系统安全 六、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七、信息安全标准与法规 ?信息安全标准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与国家政策 ?信息安全从业人员道德规范

《管理学》考试大纲

广西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 《管理学》考试大纲 (2010年修订)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管理学》考试是行政管理专业科学硕士招生而设置的专业大类考试,其指导思想是为了选拔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的高素质人才。要求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运用上述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具体管理对象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考查学生对管理实践热点及管理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 二、考试内容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定义与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几种相关的道德观;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的法律方法;管理的行政方法;管理的经济方法;管理的教育方法;管理的技术方法。 第二篇决策 第六章决策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与特点;决策的理论;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方法。 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编制过程。 第八章计划的实施 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企业资源计划;业务流程再造。 第三篇组织第九章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概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部门化;集权与分权。 第十章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管理的考评;管理人员的培训。 第十一章组织力量的整合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大纲

希赛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a534180.html,/ntce/《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开展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信息技术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

中国地质大学863《信息安全》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信息安全》863考试大纲 (0812Z1 信息安全) 本《信息安全》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信息安全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信息安全基础是信息安全及相关学科的重要学科基础。要求考生对信息安全及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有较系统了解,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技术及最新研究成果,解决信息安全方面的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并具备进行信息安全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试卷结构 、 题型比例如下: 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与简答题:约40% 简答题:约30% 论证题与论述题:约30% 二考试内容 、 1、密码学基础理论 (1)密码学基本概念 (2)密码学复杂性理论基础 (3)Shannon保密系统和认证系统的信息理论 (4)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流密码、分组密码) (5)公钥密码体制 (6)密钥管理 2、认证理论与技术 (1)散列算法 (2)数字签名 (3)身份鉴别 (4)访问控制 3、网络安全 (1)网络安全基本理论 (2)IP安全协议 (3)Web安全性 (4)电子邮件系统安全性 (5)安全扫描技术 (6)代理服务器技术 (7)入侵检测与攻击分析威胁和防范 4、信息安全标准与安全风险评估 (1)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 (2)国内外主要安全标准及测评体系 (3)安全风险评估和灾难恢复

5、系统安全与安全体系 (1)防火墙技术及应用 (2)操作系统安全 (3)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4)数据库安全 (5)安全体系设计 (6)信息安全管理 三参考书目 、 1.《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原理与实践》(第五版) Stallings 张焕国(译) 电 子工业出版社 2012年; 2.《信息安全技术概论》 冯登国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年; 3.《信息安全技术基础和安全策略》,薛质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

832管理学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考试科目代码:[832] 一、考试要求 考生应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史,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从管理学的视角或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分析一些经济现象或管理问题。 考生考试时可以使用计算器。试卷要求闭卷笔试,成绩90分及格。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含义和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的属性;管理学及其特点。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概述。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理论概述;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 第二章企业社会责任 第一节道德与管理 道德与道德观;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个体道德的影响因素;提高个体道德修养的途径。 第二节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义务;不同社会责任观的特点;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第三章计划工作 第一节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含义,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的性质与分类;计划工作的程序;计划实施的方法(目标管理及滚动计划法)。 第二节企业愿景与战略性计划 企业战略愿景;企业使命;战略环境分析;战略性计划选择等。 第三节决策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决策的理论(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当代决策理论);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方法(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风险型决

策问题的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 第四章组织工作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工作 组织的含义;组织工作的含义;组织工作的特点及步骤。 第二节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类型;组织结构的层次设计;组织结构的部门设计;组织结构的职权设计。 第三节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计划;员工选聘;员工绩效评估;员工培训。 第四节组织变革与创新 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变革的类型;组织变革的动因及目标;组织变革的过程及其管理。创新及其内容。 第五节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含义及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功能及内容;组织文化的塑造。 第五章领导工作 第一届领导与领导工作 领导的含义,领导工作的含义;领导的作用;领导权力的构成。 第二节沟通 沟通的含义;人与人沟通的特殊性;沟通的类别;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其要求。 第三节激励 激励的含义及过程;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组织中的人性假设;激励需要理论、激励过程理论等激励理论。 第四节领导理论 领导特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情景理论等领导理论。 第六章控制工作 第一节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 一般控制论中的控制(即一般控制)的含义,管理控制(即控制工作)的含义,两者的异同点;控制工作的分类;控制工作的步骤;有效控制的特征。 第二节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预算控制、生产控制、财务控制方法、综合控制方法。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

《信息安全概论》考试大纲

《信息安全概论》考试大纲 一、信息安全概述 1、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熟悉信息安全的威胁; 3、掌握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4、掌握信息安全模型。 二、密码技术 1、掌握古典密码; 2、掌握序列密码的特点及代表算法; 3、掌握分组密码的特点及代表算法; 4、掌握公钥密码的特点、代表算法、用途; 5、了解杂凑函数的特点; 6、熟悉消息认证码与分组密码的关系; 7、掌握密钥管理的方式。 三、标识与认证技术 1、掌握标识; 2、熟悉口令与挑战-响应技术; 3、掌握在线认证服务技术; 4、掌握公钥认证技术; 5、掌握PKI技术。 四、授权与访问控制技术 1、熟悉授权和访问控制策略的概念; 2、掌握自主访问控制; 3、掌握强制访问控制; 4、了解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五、信息隐藏技术 1、掌握隐藏信息的基本方法; 2、掌握数字水印; 3、了解数字隐写。 六、网络与系统攻击技术 1、掌握网络与系统攻击技术的主要类型; 2、掌握拒绝服务攻击的基本原理; 3、掌握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 七、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与应急响应技术 1、掌握防火墙技术原理;

2、掌握入侵检测技术原理; 3、了解应急响应技术。 八、安全审计与责任认定技术 1、掌握审计系统; 2、掌握事件分析与追踪; 3、掌握数字取证; 4、熟悉数字指纹与追踪码。 九、主机系统安全技术 1、了解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2、了解数据库安全技术; 3、掌握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全技术的异同点; 4、熟悉可信计算技术的相关基本概念。 十、网络安全技术 1、掌握OSI 安全体系结构; 2、熟悉SSL/TLS协议及主要解决的问题; 3、熟悉IPSec 协议及主要解决的问题。 十一、恶意代码检测与防范技术 1、熟悉常见的恶意代码; 2、掌握恶意代码的机理。 十二、内容安全及信息安全测评技术 1、熟悉内容安全的概念及其常见技术; 2、掌握评估准则及其主要模型与方法。 十三、信息安全管理技术 1、了解信息安全规划; 2、掌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3、熟悉物理安全保障措施; 4、掌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5、熟悉ISO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6、掌握信息安全法规。 参考书目: 《信息安全技术概论》,冯登国、赵险峰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4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