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

“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
“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

第23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5月Vol. 23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1

“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

齐玉朝徐丁林

(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十七年”文艺批评进程曲折,面貌复杂。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整体环境较为宽松,文艺批评寻求着科学理性精神,但受“一体”文艺思想制约,批评开始向政治斗争异化。50年代中后期,既有科学理性精神的高扬,又有科学理性精神的横遭践踏,科学理性与政治异化双重变奏的态势更为明显。60年代初至“文革”前夕,文艺批评在阶级斗争语境中力图自救,最终又别无选择地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关键词:“十七年”文艺批评;科学理性;政治异化;批评品格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1)03-0037-05

文艺批评是整个文艺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十七”年的文艺批评是整个文艺事业的组成部分,它同文艺运动、文艺思想斗争、文艺创作实践及文艺理论研究密切相联,对新中国“十七”年文艺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俄国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曾说过:“批评是科学。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1](P373)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也说:“批评──这意味着要在个别的现象里去探寻并显示该现象所据以出现的一般的精神法则,并且要确定个别现象和它的理想之间的生动的、有机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2](P258)普希金和别林斯基在这里实际上界定了文艺批评的基本性质和职能,文艺批评要研究、分析作家、作品、文艺思潮及种种文艺现象,从中发现并总结出规律性,以超越具体文艺现象的理论形态,指导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等文艺实践活动。文艺批评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文艺的科学理性活动,基本目标在于促进文艺的发展、繁荣,建设性应该成为文艺批评活动的显要特性,这也是衡量文学史上某一时段文艺批评是否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尺。从这一角度考察、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文艺批评,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段的文艺批评进程呈现科学理性与非科学理性、建设性与破坏性相互对立又错综纠结的极为复杂的面貌。梳理十七年的文艺批评,探讨其中的经验教训,对建设文艺批评的科学理性精神,发展正常、健康的文艺批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1949-1955:对科学理性的寻求与扭曲

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文艺历史的开端,文艺批评继承五四以来新文艺批评特别是40年代解放区文艺批评的传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1949年到1955年,文艺批评的整体环境比较宽松,理论批评家们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新特点的批评对象,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力图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发言。他们大都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批评和美学批评为批评方法,遵循文艺规律,努力探讨社会主义时代文艺的新特征和面临的新问题,试图做出理论的回答。这一阶段文艺批评的成果首先表现为新作品评论。当时,在毛泽东工农兵文艺思想的指引下,文坛上出现了一批表现新题材、新人物的作品,如赵树理的《登记》、马烽的《结婚》、谷峪的《新事新办》等农村题材短篇小说;鲁煤等人集体创作的话剧《红旗歌》、老舍的话剧《龙须沟》;赵树理的《三里湾》、杨朔的《三千里江山》、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等长篇小说。批评家们面对新的创作实践,迅速做出批评反映。茅盾在《读〈新事新办〉等三篇小说》一文中,比较分析了三篇小说的主题表现、素材选择和细节描写,热情肯定了这些小说的成绩。冯雪峰发表《论〈保卫延安〉的成就及其重要性》,文章具体深入地分析了小说主题提炼、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成就,认为在当时出现的反映人民革命战争的文学作品中,“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这还是第一部”。老舍的《龙须沟》创作并演出成功,在批评界引起了热烈关注,周扬给予了热情肯定,提出“要学习老舍

──────────

收稿日期:2000-01-18

作者简介:齐玉朝(1955-),男,河北玉田人,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 37 -

第23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先生的真正的政治热情与真正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态度”。[3]此外,像陈涌的《文学创作的新收获──评〈三千里江山〉》、艾青的《公刘的诗》、丁玲的《读魏巍的朝鲜通讯》等批评文章,都是热情肯定新的创作,立论中肯并做出具体分析的文章。这一阶段文艺批评的成果还体现为对当时亟待解决的有关创作问题的理论探讨,这些理论探讨更能表现出当时文艺批评的理性态度与理论品格。1949年8-10月,《文汇报》、《文艺报》就文艺作品“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问题展开了热烈争论。论争的焦点在于小资产阶级人物可以不可以作为文艺作品的主角。以冼群为代表的一方持肯定的观点,认为可以把小资产阶级人物当作主角来写,为谁服务的问题并不就是以谁为主角的问题,但对小资产阶级应批判地写。[4][5]以陈白尘为代表的反对方认为,工农兵在社会上已经取得主人公地位,工农阶级是革命的主力,文艺作品应该以工农兵为主角。[6][7]1949年10月,何其芳在《文艺报》第1卷第4期发表《一个文艺创作问题的争议》,强调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同时也认为“一切具体文艺作品都绝对只能以工农兵为主角,那也是一种不适当的应用”。1952-1953年,《文艺报》等报刊就创造新英雄人物问题开展了讨论,此次讨论,并没有形成实际意义上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但在涉及能不能在矛盾冲突中写英雄人物、能不能写英雄人物的缺点、如何处理英雄与群众的关系等问题上,参与讨论者的观点还是有所不同的。周扬在第二次全国文代会的报告《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8]中,提出“当前文艺创作的最重要的最中心的任务是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关于创造新英雄人物可以不可以写缺点,周扬针对当时有人提出的写没有缺点的英雄是反现实主义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能“神化”英雄,同时他也认为为突出英雄的光辉品质,“有意识地忽略他的一些不重要的缺点”,是必要的;英雄不应有“虚伪、自私,甚至对革命事业发生动摇等”品质上的缺陷。1953年最后一期《文艺报》上冯雪峰发表《英雄和群众及其他》一文,文中强调写英雄不能离开实际生活的矛盾斗争,不能离开普通群众,强调不能把英雄人物理想化。这一阶段的文艺批评,总体来讲是健康、正常的,具有建设性。对作品的评论,批评家们既重视社会政治功利价值,又重视文艺审美价值,力求从鲜活的创作实践中寻找适合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文艺规律。关于创作问题的理论探讨或争论,涉及到新时代文艺题材选择、人物塑造及艺术表现等较深层的理论问题,尽管批评者观点不一,但多数都能以探寻理论为目标,心平气和,不随便以政治压人,表现了文艺批评应有的科学理性。

1949-1955年间的文艺批评是在文艺思想的“一体化”格局中进行的。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之后,确立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地位,从而形成了文艺思想的“一体化”格局。由于当时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片面化和教条式的理解,结果在文艺实践中“一体化”文艺思想逐渐演化为文艺无条件地为政治服务。受这种被演化的“一体化”文艺思想制约,这一阶段文艺批评也发出了与科学理性不谐合以至扭曲甚至践踏科学理性的声音,集中表现为文艺批评被政治斗争异化,政治批判取代科学的文艺批评。195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运动,这是文艺批评向政治斗争异化的开端。对《武训传》在表现历史生活和历史人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政治倾向,完全可以开展批评,但对一部文艺作品的批评,应当从文艺规律性出发进行学理批评。可是对《武训传》的批判,完全采取了政治斗争的方式,批判的着眼点是政治,这显然有违文艺批评的本性。1955年发生的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是文艺批评异化的典型个案。且不说强加在胡风头上的“反革命集团”的政治冤案,仅就胡风的文艺思想来说,在探讨文艺和生活的关系、文艺主体性、创作心理机制等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上都有独到见解,因而成为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派别[9]。但是当把文艺问题纳入政治批判的框架之后,批评的科学理性精神便会让位于政治审判,复杂的学理问题便简单化为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文艺思想。以政治运动的方式开展文艺批评践踏了文艺批评的科学理性,以非政治运动方式开展的某些文艺批评同样也扭曲了文艺批评的本性。1951年,《人民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开展了对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的批评。批评者脱离现实生活实际,也不顾作品的实际,从既定的政治概念出发,认为小说歪曲、丑化工农干部形象,甚至有的批评者评定作者的阶级“简直能够把他评为敌对阶级了”[10]。

二、1956-1960:科学理性与政治异化的双重变奏

1956-1960年,文艺批评呈现极为复杂的情形,既有过张扬科学理性、表现探索精神的批评的活跃和繁荣,给文艺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经常出现政治斗争干扰并严重损害文艺批评的状况,使文艺批评充当了阻碍文艺事业发展的不光彩的角色。这是文艺批评大起大落、产生强烈反差的几年,从这种强烈的反差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何为真正的文艺批评,何为异化的文艺批评。

- 38 -

齐玉朝 徐丁林:“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带来了文艺思想的解放,也为文艺批评带来了新的生机,理论批评一时空前活跃。许多理论批评家和作家大胆探索,以追求科学真理的勇气,对文艺创作、文艺理论及文艺管理方面种种教条主义表现提出了严厉批评。何直(秦兆阳)发表《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一文,以现实主义问题为中心,对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和理论批评中的教条主义进行切中时弊的批评。文章强调了现实主义必须“严格地忠实于现实,艺术地真实地反映现实”,并对从苏联引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义的第二句(即“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提出了质疑,“这无异是说,客观真实并不是绝对值得重视,更重要的是作家脑子里某种固定的抽象的‘社会主义精神’和愿望……其结果,就很可能使得文学作品脱离客观真实,甚至成为某种政治概念的传声筒”。[11]文章一发表,引起文艺界广泛关注,很多理论批评家都参与关于现实主义的探讨,如周勃的《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12]、陈涌的《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3],都强调了现实主义真实性原则,批评了当时文艺思想上教条主义、庸俗机械论的倾向。理论批评的活跃还表现批评界“人学意识”的觉醒。巴人发表了《论人情》[14]、王淑明发表《论人情与人性》[15]、钱谷融发表《论“文学是人学”》[16],这些文章观点尽管不完全一致,但都体现了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文关怀精神,目的在于促使文学在更全面、更深刻的层次上去表现人。上述文章密切结合文艺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现状,在批评创作上公式化、概念化现象和理论上的教条主义、文艺批评上的机械化、庸俗化的同时,探讨了文艺创作中的一些理论问题,诸如现实主义、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世界观与创作方法、阶级性与人性等等。这些文章反映出文艺批评思想和观念努力挣脱教条主义束缚,克服了庸俗社会学的批评倾向,摆脱了政治斗争的干扰和影响,文艺批评面向创作实际和文艺工作实际,以理性的科学分析精神面对批评对象,显示了批评本身应有的品格。这些文章的观点并非完全正确,但它们对教条主义的批评既实事求是,又具体分析,对理论的探讨是学理式的。此次批评的兴旺,是新中国文艺批评科学理性精神的一次大张扬,说明文艺批评逐渐走向成熟,发挥了对文艺创作的匡正、引导作用。可惜这种文艺批评的势头未能继续下去,很快就被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扼止,文艺批评再次受到严重损害。在文艺界反右派斗争和随之而来的1958年文艺界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大批判中,文艺批评充当了政治斗争的先锋。反右派斗争中,对上述批评教条主义、探讨创作问题的文章进行了批判,对在“双百”方针鼓舞下产生的一批干预生活、敢于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以及描写爱情、表现人性的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陆文夫的《小巷深处》等,也进行了批判。1958年,文艺界开展了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文艺报》开辟了“再批判”专栏,对丁玲、王实味、萧军、艾青等人1942年在延安写的一些文章和作品再次进行批判,又重点批判了反右派斗争中已被批判的理论文章和文艺作品。[17]当时报刊上的批判文章连篇累牍,最能代表当时文艺批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及批评方式的是周扬总结文艺界反右派斗争的长文,文章以政治审判的口气指出:“否定或贬低社会主义文艺的成就,说社会主义文艺不真实,说在我们的社会里没有‘创作自由’,这就是资产阶级右派和修正主义者反对社会主义文艺的主要论点。很显然,他们攻击的目标不只对着文艺本身,而是对着整个社会主义制度。”[18]这篇文章并非周扬个人的观点,它曾经过毛泽东三次审阅修改,[19](P333)实际上代表了领导层对文艺界反右派斗争的理论总结,从文艺批评角度看,它是当时文艺批评权力话语的典型文本。由周扬的长文可以看到,上述两次批判,都是从政治斗争角度评价文艺问题,文艺批评权力话语的核心是政治,批评方式是以机械社会学为指导的主观武断、简单粗暴、形而上学,文艺批评已经丧失了科学理性精神。比如,对文艺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的正当批评,被批判为否定社会主义文艺;提倡艺术民主,被批判为反对党的领导;批评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庸俗化理解,被批判为反对文艺为政治服务;提倡干预生活、“写真实”,被批判为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强调扩大题材领域,被批判为反对文艺的工农兵方向。这两次批判,是“左”倾文艺思潮在文艺批评中的严重表现,败坏了文艺批评的声誉,严重扭曲、践踏了文艺批评的品格,文艺批评成了政治批判,实际上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1958年年底到1959年庐山会议前期,配合党中央对大跃进运动中“左”的错误的纠正,文艺界也力图纠正“左”倾错误。1959年2月,在中宣部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上,陆定一、周扬就大跃进中文艺工作的偏差发表讲话。5月,周恩来在文艺界人士座谈会上发表《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的讲话,旨在纠正“左”倾思潮。于是,文艺批评又开始走向正路,渐趋活跃,批评者对创作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于黑丁的《文学要描写矛盾斗争》、林默涵的《关于题材》、茅盾的《创作问题漫谈》等文章,

- 39 -

第23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分别就文艺作品回避矛盾、题材狭窄及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片面理解等问题发表看法。1959年,开展了对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和短篇小说《“锻炼锻炼”》的讨论。《青春之歌》发表后,有人指责作者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是“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20]。大多数人则从作品实际出发,依据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规律,肯定了这部作品的成就,批评了那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批评。《“锻炼锻炼”》发表后,有人认为小说歪曲了农村劳动妇女和干部的形象,但多数人认为小说真实描写了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歪曲现实。关于这两部小说的讨论,对于已经受严重创伤的文艺批评很有意义。1959年8月以后,伴随着政治上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文艺界的纠“左”突然演化为反右,从1959年冬到1960年上半年,文艺界又掀起一场批判修正主义文艺思想运动。在理论观点上,这次批判了巴人的“人性论”、于黑丁的提倡写矛盾冲突的主张,还批判了李何林强调文艺真实性的观点。在创作上,郭小川的《望星空》、刘真的《英雄的乐章》受到批判,被指责为表现了不健康的思想感情。李古北的一篇批评浮夸风的小说《奇迹》被判为毒草。这次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与政治上反右倾斗争紧密相联,又一次助长了文艺批评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倾向。

三、科学理性的自救与最终迷失

1961-1965年,文艺批评进程又经历了剧烈起伏震荡。60年代初,文艺批评曾顽强地向文艺规律回归,向自身回归,但最后终于在强大政治力量的挟迫下别无选择地彻底走上政治斗争轨道。从1961年到1962年8月,由于党对文艺政策的调整,批评、纠正文艺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历经严重创伤的文艺批评再次出现转机,呈现了“百家争鸣”的新气象。此间,全国各地报刊对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上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涉及到创作题材、塑造英雄人物、历史剧、悲剧和喜剧、文艺美感共鸣、山水诗有无阶级性以及继承我国文艺理论遗产等多方面的问题。对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和茹志鹃的小说,围绕着表现人情、题材选择、作品风格等问题也展开了讨论。上述讨论,发扬了学术民主,气氛热烈,各抒己见,有些问题讨论得比较深入。这些讨论有助于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对文艺批评的自身建设和发展也非常有益。这次文艺批评的转机,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1962年8年,中国作协在大连召开这次会议,会议贯彻了党对文艺政策调整的精神,讨论了如何正确反映农村中人民内部的矛盾以及革命现实主义和人物塑造问题。与会者畅所欲言,敢讲真话。邵荃麟以批评家的勇气,有针对性地批评了前些年文艺创作中“左”的倾向,并提出了独到的理论见解。他批评了创作中忽视现实生活丰富性和复杂性、人物形象不够多样的倾向,主张应重视对中间状态人物的描写[21]。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他的批评还不是十分直接,但作为批评家能够发出独立声音已是难能可贵。

由文艺政策调整带来的文艺批评的生机时间不长,很快便在愈来愈严重的“左”倾文艺思潮的冲击下夭折了。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直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理论的影响,文艺界“左”倾思潮日益泛滥,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便是“左”倾文艺批评的恶性发展。1962年8-9月,康生诬陷小说《刘志丹》是反党大毒草。1963年由江青插手组织对《有鬼无害论》和昆曲《李慧娘》进行批判。1965年江青与张春桥、姚文元炮制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些批判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影射比附,利用文艺批判罗织罪名,制造冤案,文艺批评实际堕落为政治陷害的一种手段。1963-1965年,文艺界针对一批文艺作品和一些理论观点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批判。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不夜城》、《林家铺子》在各种刊物上被批判,被打成宣扬“阶级调合论”、“资产阶级人性论”、“中间人物论”的修正主义影片。小说《三家巷》、《老坚决外传》等也被加以各种罪名,横遭批判。对周谷城的所谓“时代精神汇合论”、邵荃麟的所谓“写中间人物论”等理论观点也进行了政治批判。随着“左”倾文艺批评的泛滥成灾,文艺批评的声音充斥的是杂伐之声,科学理性精神已荡然无存,完全丧失了自身应有的品格,成为“左”倾文艺思潮得以泛滥的主要形式,不仅为“左”倾文艺思潮推波助澜,而且完全成了政治批判的工具,甚至被阴谋家利用,堕落为政治阴谋的工具。

四、几点思考

“十七”年的文艺批评在风风雨雨中前行,道路曲折而艰难。它总是试图培育自身的科学理性精神,获得自身的独立品格,却总是经不住政治斗争的挤压,一次又一次跌进政治斗争的漩涡,至“文革”前夕,终于彻底沦为政治斗争的奴仆,这种带有戏剧性又令人扼腕长叹的进程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1)文艺批评的正常开展与“双百”方针密切相关。考查“十七”年文艺批评历程,何时“双百”方针得以贯彻,文艺批评就能正常开展,就能积极促进文艺事业发展。反之,文艺批评就只能造成只许一家言,不许他人言- 40 -

齐玉朝 徐丁林:“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

的局面,就会丧失科学性、公正性,就会阻碍甚至扼杀文艺事业的发展。(2)必须重视文艺批评的科学理性精神。文艺批评当然离不开社会思潮的影响,但文艺批评作为科学理性的认知活动,必须坚守自身的的科学理性精神。以往的被政治斗争异化,现今的被商品经济的毒化或被功名腐化,都是对科学理性精神的亵渎。(3)必须重视、加强文艺批评自身的建设。“十七”年的文艺批评不管是在正常情况下还是非正常情况下,它面对的总是批评对象,很少在批评实践中反观自我,建设发展自身,社会学批评方法(有时则是庸俗社会学)几乎成了“十七”年文艺批评的唯一方法,文艺批评观念、方法单一,特别是缺乏文艺批评的理论自觉。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艺批评观念、方法已呈多元化格局,但要构建我国文艺批评各学派的理论体系,发展批评理论,尚需作出坚实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西方文论选·下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别林斯基论文学[M].北京:新文艺出版社.

[3]周扬.从《龙须沟》中学习什么[N].人民日报,1951-03-01.

[4]冼群.关于“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问题[N].文汇报,1949-08-27.

[5]黎嘉.我对于“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一点意见[N].文汇报,1949-09-08.

[6]陈白尘.误解之外[N].文汇报,1949-09-03.

[7]乔桑.关于“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问题的几点意见[N].文汇报,1949-09-03.

[8]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N].文艺报,1953,(19).

[9]李慈健等.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10]李定中(胡雪峰).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N].文艺报,1951.(4)8.

[11]何直(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J].人民文学.1956,(9).

[12]周勃.论现实主义及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J].长江文艺,1956,(12).

[13]陈涌.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N].文艺报,1957,(8).

[14]巴人.论人情[J].新港,1957,(1).

[15]王淑明.论人情与人性[J].新港,1957,(4).

[16]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J].文艺月报,1957,(8).

[17]王庆生.这两次文艺批判运动[A].中国当代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8]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N].人民日报,1958-02-28.

[19]朱寨.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0]郭开.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J].中国青年,1959,(2).

[21]邵荃麟.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A].邵荃麟评论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Review on Seventeen Years’ Literary Criticism

QI Yu-chao XU Ding-l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Abstract: The course of Seventeen Years’ literary criticism is tortuous and the physiognomy is complicated. It seeks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pirits when the whole environment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iticism is not very stringent during the initial foundation period of new China. However, it began to alienate towards political struggle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the idea of “An organic whole”. In mid-late 1950s’, the scientific rational spirits were disseminat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rampled wantonly. From the early 1960s to the ev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iticism struggled to save itself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class struggle but became means for political struggle without any choice.

Key Words: “Seventeen Years’”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iticism; scientific ration; critical character; political dissimilation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

- 41 -

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答案

《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第一批次 通俗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有着共同的指向和相似的建立基础。正确 “艺术是现实的反映”是我国实践派美学代表性观点。错误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总纲是::“诗言志” 五四时期以写爱情诗闻名,被朱自清誉为“对于旧礼教好像投掷了一枚炸弹”的现代诗人是:汪静之 曹丕讲:“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里所讲的“文章”包括: 文学非文学各种应用文体议论文 “诗言志”中的“志”在古代主要是指:政治抱负 文学作为审美乌托邦,它所代表的文艺与现实生活的基本关系是:冲突与对立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评价徐干“时有齐气”,这意味着影响文学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地理环境 在我国的文论史上,首次运用西方文论话语体系全面地评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著作是:《评论》 充分肯定自然环境对文学有直接影响,并提出了著名的“三要素”说的理论家是:泰纳 我国传统文论史上较为完整和系统的一部文论著作是::《文心雕龙》 明确提出诗歌应“乐意戴着脚链跳舞”的现代诗人是:闻一多 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主要是: 斥责 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被称为“革命好莱坞”的是:当代革命文学 第二批次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语出《文心雕龙》。错误 白居易曾激烈主张“文章合为时而做,诗歌合为事而做”。正确 文革时期,被奉为“革命文艺”最高典范的艺术样式是:报告文学 中国当代战争文学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乐肉欲 作为人类整个心灵活动的产物,艺术作品通常表现为:感觉梦幻欲望情感 我国古典诗歌尽管主题的种类繁多,但是大致可以分为农业诗政治抒情诗 中国古代诗歌中著名的叙事长诗包括:《孔雀东南飞》:《长恨歌》 30年代郑振锋、傅东华主编的《文学百题》一书把文学作品的体裁分为:散文诗小说戏剧 近代以来,在域外小说及文艺的译介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政治性 艺术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有自己独立发展道路不同于科学 中国当代革命文学的创作规范包括:“根本任务论”“三突出”“三陪衬” 过去长久以来,我们心目中作为文学艺术传统的典范的是士大夫文艺宫廷文艺民间文艺山歌 受古代农耕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传统文论在阐释诗的起源及情感表达方式时多采用:物感说 第三批次 1、现代新诗即摆脱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的束缚而来的。正确 2、中国历史上的圣贤英雄特别是在红色经典中与西方常常形成鲜明对照,他们往往都与女色女色无染日正确 3、当代中国革命战争文学所严厉批评和鞭笞的人物形象主要包括:贪生怕死的胆小鬼信奉活命哲学的叛徒 4、在《什么是散文》中主张把散文视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而把论文、宣言等斥于散文之外的人物是:朱自清 5、李泽厚认为美感的矛盾二重性主要体现在:主观直觉性客观功利性 6、在肯定自然环境对文学的直接影响等方面有着相似的理论主张的人物是:刘勰、泰纳泰纳、孟德斯鸠 7、文学批评的核心应当是:文学性

谈十七年文学

联系作品实际谈一谈你对十七年文学的理解认识。 十七年文学指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即1949年~1966年间的文学创作。十七年——这是文学与政治相互交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人们歌颂祖国,歌颂党,文艺作品多有歌颂的色彩。 十七年文学时期产生了很多艺术成就很高的文学作品,例如:《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红岩》等。还涌现出如杜鹏程、曲波、周立波、等优秀作家,老舍、田汉等老作家也奉献了不少好的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十七年文学的特征: 首先,十七年文学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政治色彩的。面对那时的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杨沫的《青春之歌》就揭示了在阶级斗争、名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表明青年人只有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是唯一的道路。《青春之歌》是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期党所领导的北平学生运动为背景的。主人公林道静是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她曾经是一个有着小资产情调的知识分子,但在后来五四思潮的影响下,她蜕变,一步步的蜕变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小说歌颂的是革命力量的不可战胜和人们对革命力量的追求。 然后,十七年文学创作普遍追求重大的社会题材,追求文学的史诗效果,也就是表现大的历史进程,和对英雄人物的壮美性格的崇高,在题材内容上拓展较宽,开掘较深,且多重视影响社会生活的富有社会意义的题材。十七年文学的题材极具多样性,有对革命历史在现的题材,有农村题材的,有描写革命战争的,不论是《青春之歌》还是其他作品,都表现了一个大的进程,《青春之歌》以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为历史背景,以林道静的思想飞跃为进程,以此也表现了社会的每一进程。说到人物崇拜——英雄——在当时,"题材的重要与否决定作品的价值大小"这一创作判断标准要求作家只能选择"重要题材"来表现,即只能表现光明的东西。其中只有那些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坚强勇敢的英雄形象,才能成为作者和读者共同关心、共同感兴趣的焦点。如:和平英雄:阶级英雄,政治道德英雄,生产英雄等等。《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就是这样的阶级英雄,从第二次被捕到一二九运动,林道静依然由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在狱中,她经受住毒刑拷打,用坚定地意志战胜了肉体上的痛苦。她就是一个坚定地英雄,不屈,坚强,向着革命,向着党。当然,除了林道静外,还有很多这样的阶级英雄,政治英雄人物,像卢嘉川,林红。林红对林道静无疑是对林道静产生重要影响的,她在狱中的言传身教,她的共产党人的爱心和坚韧的人格力量,感召着林道静,使他最终完成了人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为国家文艺理论类重要核心期刊。本刊倡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来观察、分析和评论当代中国以及世界的文艺现象和思潮,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作积极的贡献。本刊坚持人民美学的立场,探索中国的文论和批评方法,对80年代以来日趋僵化的新潮话语和洋八股保持警惕和批判的意识。本刊以发现、培养年青的、新锐的左翼作者为己任。它刊发的重要文章有见解,有力度,有针对性,信息量大,准确及时,有参考和保存价值。 本刊设有“理论探索”、“中国问题/中国话语”、“商讨与争鸣”、“当代文艺评论”、“自由论坛”、“作家书简”、“海峡论坛”、“外国文艺研究”、“文坛信息”、“聊天室”等栏目,内容丰富多彩。 本刊每逢单月24日出版,全年6期。每期定价人民币8.00元,全年48.00元。本刊国内代号:82-205; 本刊地址: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邮编:100029。 来稿要求: 1、来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要求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杜绝一稿多投。论文应包括:题名(20字内,含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及所在城市、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4~8个)、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属基金项目资助的请详细注明基金项目具体名称及编号,并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以及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

2、中文摘要(200字左右)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章重要内容。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如第一次投稿或对投稿有任何疑问,均可联系本刊189/918/33174,本刊将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解答,欢迎各界人士投稿。 3、文内表格一律用三线表;插图切勿过大,各图形符合制图规范;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矢量、矩阵和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

文艺批评的对联

文艺批评的对联 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曾国藩的对联以它内容的广博、艺术的精湛、格律的谨严在中国的对联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文艺批评的对联,希望大家喜欢。 文艺批评的对联精选5副: 文章尔雅从无俗,诗赋风流自有神。 略诵古今成野史,具言金石著山经。 自昔何休为学海,还如司马在史园。 诗有清风师正雅,字无俗迹学来禽。 能以诗书通政事,自然道学始风流。 文艺批评的对联大全: 文以载道,史以记事。 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沉郁悲壮,昂扬激越。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文心清若水,诗胆大如天。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意到形须似,体完神亦全。 笔落惊风神,诗成泣鬼神。 眼观山水形,手写山水神。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诗言其志也,歌?其声焉。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题材无禁区,作家有立场。 横如列阵排云,直如倒?垂露。 牵如万岁枯藤,纵如惊蛇激水。 文章尔雅从无俗,诗赋风流自有神。略诵古今成野史,具言金石著山经。自昔何休为学海,还如司马在史园。诗有清风师正雅,字无俗迹学来禽。能以诗书通政事,自然道学始风流。诗妙尽从言外得,易微谁见画前真。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虎尾春冰真学问,马蹄秋水大文章。诗情岛佛非嫌瘦,书法坡仙不碍肥。多画要和诗句读,古琴今作水声听。山川出云即霖雨,日月合壁为文章。举求往迹得其化,文有真宗鉴乃神。挥将日月长明笔,写就雷霆不朽文。相如一赋值千金,屈原一骚传万代。苏轼唱大江东去,柳永吟晓风残月。

稼轩笔下龙蛇走,定庵砚上风雷吼。

十七年文学时期

十七年文学时期 (一)、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 1、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1在十七年时期,左倾思潮还没有发展演变到极致,它还没有像文革那样给文艺造成全面的破坏性伤害,这样就使得五四新文学的一些传统和精神还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从现实的原因来看,小说和其他体裁比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的创作需要长期的体验、构思和思考,因此受政治的干扰要比其他体裁少。 2、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两个繁荣时期 在体裁上,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最兴盛的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薄弱。○150年代初期,以短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2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以长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 3、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 (1)从题材上看,选取革命斗争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革命道路和建设历程。○1历史题材:a解放战争: 长篇代表作: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短篇代表作: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b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长篇代表作:孙犁《风云初记》、杨沫《青春之歌》、梁斌《红旗谱》、欧阳山《三家巷》;短篇代表作:王愿坚《七根火柴》、《党费》,孙犁《山地回忆》c抗美援朝战争:长篇代表作: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短篇代表作: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2现实题材:a.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长篇代表作: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短篇代表作: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西戎《赖大嫂》b.反映工业建设的作品:长篇小说:周立波《铁水奔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中篇小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c.干预现实,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触及人的灵魂的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李准《灰色的帆蓬》d敢于突破禁区的作品: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 (2)从人物塑造上看,为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批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3)大胆地试验和开拓,从多方面探索文学表现的新领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4、十七年时期小说发展的教训 ○1十七年时期,文学受政治的干扰比较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批判了一批不该批判的作家、作品。文学在主题、人物塑造、艺术手段等方面制定了一些不应有的公式。○2十七年时期,文学界中篇小说的文体意识上还不强,作家和理论界对于中篇小说艺术技巧、文体形式上的研究和探索都不够充分。这些都影响了中篇小说艺术上的发展,也限制了本时期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3就题材而言,范围狭窄,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态势。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得到特别的发展,其他题材则极度萧条。○4在表现方法上,本时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单一狭隘的特点。这自然严重影响了本时期小说创作艺术表现的丰富性,也限制了作家们对于生活的深层思考。○5普遍充斥着廉价的乐观主义气息。 5、建国初期军事题材小说的特点 ○1作家不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立场和视角去描写战争,而是全心全意地赞美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题目及答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题目及答案 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①兴(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观世与观志是读诗的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群”,就是“群居相切磋”。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怨”的主体是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但怨的对象不一定都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

理现象的牢骚和感情上的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 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 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 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对“以意逆志”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 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 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艺术境界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 6“坐忘”“心斋”:庄子提出的命题,是对老子“涤除玄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虚静的方法是心斋和坐忘。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即超

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1949—1966) (一)概述 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 1、建国前夕在北平召开 2、内容:成立了“文联”(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确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工作的总方针,为 工农兵服务为总任务 3、意义: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文艺队伍胜利会师的盛会。标志着在经历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文艺工作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当代文学由此开端。 4、不足:对新形势和环境估计不足,简单照搬解放区的经验和做法,产生了简 单化的趋向;对毛泽东《讲话》作了教条式的理解;对国统区的文艺成就评价欠公正,造成两种文艺的裂痕。 二、50年代前中期,文艺领域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 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开始了政治过多干预文学的局面) 2、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俞平伯)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三、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1956年毛泽东提出 2、内容:不同的形式风格可以自由发展,不同的流派可以自由讨论 3、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 作和科研部门工作领域的表现 4、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其影响下,一批敢 于揭露社会阴暗面或真实描写人性、人情的作品冲破“禁区”应运而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也摆脱教条,产生了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钟惦棐《电影的锣鼓》等有一定独立见解的文章。 四、第二次文代会 1、1953年在北京召开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定为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最高准则

五、1958年,毛泽东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六、小说创作流派 1、“山药蛋派” 以赵树理为代表,由马锋、西戎、孙谦、胡正、李束为等作家组成的山西作家创作群落。他们长期为农民文化所浸润,恪守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品质朴无华、幽默活泼,极富山西农村的乡土气息。 2、“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包括刘绍棠、从维熙、林斤澜等作家。他们的小说善于以轻盈的散文笔调描摹时代风云,以简驭繁,白描传神,笔下常出现冀中平原和北方水乡的风景画、风情画。 七、十七年文学特点 1、题材:普遍重视重大题材。文学服务于政治,产生了一批图解政治概念的作品; 2、人物:塑造英雄人物,理想化、类型化; 3、风格:出现了一些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但由于创作观念和方法的统一和一律,影响了作家个性的发挥和探索的可能性。 (二)十七年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一、历史题材(以反映民主革命斗争的小说数量最多、成就最大) “三红一创”:《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 “保林青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 1、解放战争 (1)长篇: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2)短篇: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2、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革命斗争 (1)长篇:孙犁《风云初记》,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冯德英《苦菜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小城春秋》,杨沫《青春之歌》,欧阳山《三家巷》,梁斌《红旗谱》(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 (2)短篇:孙犁《铁木前传》和《山地回忆》,王愿坚《七根火柴》和《党费》

文学批评理论整理笔记

文学批评理论整理笔记 1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学礼可以立身;人性的完善依靠音乐的熏陶 2思无邪指诗经的内容具有雅正的特点。无邪即是归于正,提倡中和之美,内容与文学语言都应该委婉曲折,不能过于激烈过于只露。 3兴观群怨 兴:审美作用诗歌生动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兴奋,感情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美的享受 观: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道德风尚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观客观内容,也观诗人的主观意图。 群:团结作用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对不仁的现象通过诗歌加以揭发。 4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关于意的理解两种,一是作品之意,一是读者之意。从孟子的思想体系和诗的状况来看,应是后者。 5知人论世孟子认为为了做到以意逆志,就必须要知人论世,即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6 心斋坐忘:“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的《人间世》,即废止人地感觉、知觉器官的作用,使自己无知无欲,绝思绝虑,进入空明静寂的心理状态。坐忘在《大宗师》中“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就是使人忘记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 7“得意忘言”《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把语言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语言可以表达的方面,借助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启发人们的想象联想,引起人们对生活中经验过的某种认识和印象的回忆,联系和形成与多丰富复杂的思维和内容,以获得“言外之意”,要从有限的语言文字中,领会无线的“言外之意”,所以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要沿着它所比喻、象征、暗示的方面,充分驰骋自己的想象,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补充丰富它,以获得比语言文字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更加广阔的多的内容。 8发愤著书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例举历史上八位遭受迫害的伟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此皆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所谓的“发愤著书”在作者看来是为了达意通道。应从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作者崇高的志向与抱负不能施之于事业,没有在实际上实现,这才借“思来者,述往事“来寄托二是作者的志向就是要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系统理论,写‘成一家之言’的作品。 9 《毛诗大序》的内容 主张:①“发乎情,止乎礼义。”强调文艺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起“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作用,不能超越礼义大防,在批判社会现实时,应委婉地在统治者允许的范围内作客接受的批评。 ②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谏上”百姓通过文艺对统治者进行批评,肯定了文艺批评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③六艺说“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雅颂指诗经分类,赋比兴表现方法的分类 ④情致统一说发展了荀子《乐论》《礼记?乐记》情志结合的思想,比较明确地提出了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 10陆机《文赋》的艺术构思说 1、构思准备(艺术体验——“眼中之竹”)

周作人早期文艺批评评价

周作人早期文艺批评评价 周作人的文学批评在五四时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因而使他成为五四时期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运动,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新民主主义论》)能够代表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文艺思想的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胡适,因为他最早发表了《文学改良诌议》一文,推动了文学革命运动。然而,周作人要比胡适深刻得多,他很早就看到了白话文运动的局限性,而提出必须进行思想革命的问题。1919年3月,他发表了《思想革命》一文指出:“中国人如不真正‘洗心革面’的改悔,将就旧有的荒谬思想弃去,无论用古文或白话文,都说不出好多下来”。在此前后,他写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和《新文学的要求》等几篇文章都谈到了思想革命的问题,他在《人的文学》中指出:“?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价值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 周作人是以翻译家、文艺理论家、文艺批评家、散文家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他的文学思想不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而且还接受西方各种思想,纵观周作人数个文学活动,他的文艺思想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他于1941年作的自序《书房一角》中说:“我写文章始于己已(1905)已36年了。这期间可以分为三载,其一是己已?,多翻译各国作品,其二是民国十一年后写批评文章,其三是民国二十年之后只写随笔或称读书录。我则云看书偶记,似更简明得当,古人云‘祸从口出’,我写文章向来不例外,但这三期尤为甚”。他对自己的文学活动进行了分期,并进行简单的剖白。他在给孙伏园的一封信中,对自己的思想说得更明白清楚:“我近来的思想动摇与混乱,可谓已至其极了。托尔斯泰的无我爱与尼悉的超人,共产主义与善种学耶佛孔老的教训与科学的例证,我都一样的喜欢尊重,却又不能调和统一起来,造成一条可以行的大路,我只将这各种思想凌乱地堆在头里,算是乡间的杂货,或者世间未来就没有思想上的同道也未可知”。 周作人早期人道主义,归纳起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弗洛依德学说以及蔼里士的性心理学。 2、日本的桦派的新村运动。 3、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 4、孔子的中庸主义。 周作人这种庞杂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在文学批评的实践上,便出现了三种类型的批评:一种:文艺批评的短论式,集中在《自己的园地》。 二种:文艺批评的序跋式。 三种:文艺批评的读书笔记,如《夜读抄》等。 阿英曾针对周作人文艺批评的思想特点和评论手法称许道:“周作人的批评方法,在《自己的园地》1922年一集确立了中国新文艺批评的础石,同时也横扫了当时文坛上的反动势力学衡家的········《沉沦》、《桂诗》二评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可谓是重要的贡献”。周作人研究专家舒芜也说:“他提出著名的人的文学的理论,是为了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以大批评家的权威说出来,支持郁达夫的《沉沦》和汪静之德《桂诗》,是为了打击伪善的礼教”。(《周作人概观》) 《沉沦》具有开拓性,评论《沉沦》体现了周作人作为文学批评家的远见卓识。郁达夫曾说:“《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是成于一时期,年代1921年,虽然国内有一般人在提倡文学革命,然而他们的目标是钻进了思想方法,于纯文学的讨论还少,这年秋《沉沦》出版,当时社会还看不惯这种畸形的书,也不知受的讥评嘲笑有几十百次。后来周作人在北京晨报上为我写了一篇申辩文字,一般骂我海淫,造作文坛壮士,稍稍收敛他们的雄词,过

2016一2019年广东中山大学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考研真题

2016一2019年广东中山大学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考研真题2016年广东中山大学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七体 2.建安七子 3.诗格 4.势 5.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6.宋诗派 二、分析题 1.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1)请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2)这段文字出自哪篇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3)试通过这段文字分析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2.宋张鎡云:“古文分三等,周为上,七国次之,汉为下。周文气雄,七国文壮伟,失于骋,西汉之文华缓,失于滞。东汉以下文无可取。” 根据其中提到的文章写一篇文学批评史。 3.分析下列作品的主旨及艺术特色。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三、论述题 1.论述唐朝诗歌批评对唐诗的影响。 2.《牡丹亭》中《惊梦》一节六支曲子如何刻画杜丽娘的心理? 3.分析《聊斋志异》小说中的诗性特征。 2017年广东中山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 1.诗《四始》 2.香草美人 3.有为而作 4.沈汤之争 5.境界说 二、材料分析题(每个20分) 1.给的材料是文心雕龙宗经篇,问作者和文章出处,然后分析理论内涵。 2.材料是《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问作者和时代,以及分析文论史上的意义。 3.给的是桃花扇最后一支曲子问出处及其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论述司马迁和班固对《离骚》的评论,并略作点评。 2.论宋人“以文为诗” 3.论《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2019年广东中山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郊寒岛瘦

十七年文学的人文情怀

论“十七年”文学中遗失的人文关怀 摘要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言论更加开放、自由的国度,因此,我们对具有争议的历史会有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但很多文学评论者仍时常会犯孩童般的错误,喜欢用自己的喜恶或当下的价值观点来定义过去的一些文学现象。时至今日,仍有人会全面否定“十七年”文学,认为“十七年”文学是政治铁链下的囚徒,没有文学层面的美学价值,总是将其与民国时期的文学和八十年代文学作比较,认为其地位与后二者相差甚远。对于一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批判,费尽心思定义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为当代文学背后的一些历史,现在的我们还没有看清,正如唐弢先生所说,当代文学不宜写史。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最适宜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当时的背景入手,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而不是急于进行盖棺定论。“十七年”文学便是这种文化环境中极为复杂的一种文学现象,文学对人性的关怀在这里几乎零存在,那么,“十七年”文学的人文关怀遗失在了什么地方呢? 关键字:“十七年”文学政治色彩人文关怀 早在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为社会主义文学指明了方向。讲话指出其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革命一词在这里反复出现,这也说明了讲话的内容是针对当时特定的环境,外有侵略,内有饥荒,只有所有工作围绕革命展开斗争,才能使中国摆脱厄运。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活动也进入了新的时期,社会环境由分裂走向统一,文学任务由战时斗争走向维护和平。但在1949年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这也就意味着即将开始的当代文学不可避免的与政治捆绑在一起,就像各个朝代刚刚建立之时,文学总是要完全服从于政治,以达到统一文化思想、维持社会安定的目的。 “十七年”文学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变化的,之所以用变化一词,而不用发展,是因为发展是一个褒义词,是指事物往好的方向前进,但“十七年”文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前进而发展,它始终没有摆脱政治的桎梏。这个时期的文学很少有寓含文人思想的自然意象,而是直接、浅露的人文意象,毫无含蓄之意,贯穿始终的便是英雄这一格式化、缺失人文关怀的单一主题。“十七年”文学沿袭的是解放区的文学,是战争年代的思想方针。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实需要积极向上的生活作风和工作热情,而无论是作家还是底层群众,都对给他们带来光明的共产党无限崇拜。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人们的这种心态也极大地体现在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不只是因为理论方法的新颖才成为研究对象 ?不是一个仅靠时间概念聚集的对象 ?20世纪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理论 ?重构了一种有异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 ?这个研究范式质疑甚至瓦解了传统的文学观念 学习的问题意识和要求 ?①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新的文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文学批评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合理、必要。 ?②由这些知识的更迭、转换所构成的文学研究谱系,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与之相应,学习要求也是两点: ?①掌握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知识及其研究方法; ?②了解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什么变化,寻找和思考自己学习、研究取向。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学习参考书 ?①塞尔登、威德森、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伊格尔顿:国内译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即《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塞尔登编著:《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研讨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方式 研究角度: ?各种文学批评知识和文学研究的演变趋势 基本内容: ?①重要的文学研究思潮的观点、理论、方法及其形成的知识背景 ?②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研究发展、演变的轨迹 1.导论 塞尔登: ?“60年代兴起的理论大潮无疑是对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人文主义、道德主义传统的突破。”马尔赫恩: ?(20世纪文学研究)“对古老的文学批评世界是致命的。……它们瓦解了文学这一学科赖以建立的深层分类学和标准性原理,并以这一方式解构了文学全体的想象力。” 1.1 范式转换: 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 ?借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理论来说: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所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文学研究的“范式”(paradigm)转换。 ?“范式”转换意味着“世界观的改变” ?库恩论范式转换的意义:“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 范式构成 ?①“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共有的东西”,“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因素。 ?②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经受过相同的教育和专业训练。 ?③具有相近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

谈谈我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认识

谈谈我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认识 十七年长篇小说定义:十七年小说专指1949年到1966年里出版的中国大陆的长篇小说。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有多种分期。最常见的就是三分法,按照政治来分期1949-1966(文革前)为十七年文学时期,1966-1976是文革文学时期,1978-?是新时期文学。 十七年文学时代风格 政治色彩浓烈。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十七年文学的说法本来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它的划分是以政治分期为标准的。当时,中国的革命事业刚刚胜利。毛泽东曾经总结革命胜利的经验时说过,革命的胜利靠的是“枪杆子”和“笔杆子”。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文学在社会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什么作用,被提到了政治的高度,中央十分重视文艺的发展方向。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49年后逐渐成为指导全国文学艺术工作的唯一正确的文艺思想。这时期的文艺路线是: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为工农兵服务。文学别无选择的充当了生活教科书的任务。 十七年长篇小说的类型 一方面出于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喜悦,更重要一方面出于要符合当时的文艺路线,把政治与艺术统一。此时的长篇小说的类型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一方面从革命现实出发,但是另一方面在革命现实中展现的是美好胜利的明天。所以此时一切批判、暴露社会黑暗,存在消极思想的文学一律没有生存的空间。此时的文学体现的就是歌颂革命胜利,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将这种美好的革命理想反应在作品中,让人们对美好的胜利的明天充满信心。所以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从题材的摄取,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细节的细节,直至创作的全过程,用革命理想来指导对现实发展的描写,以此来激励人们前进。在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中,作品成就高,称作文学界用八个字来概括了这八个优秀经典长篇“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三红一创”即《红日》(1957)、《红岩》(1961)、《红旗谱》(1957)、《创业史》(1960),“青山保林”即《青春之歌》(1958)、《山乡巨变》(1958)、《保卫延安》(1964)、《林海雪原》(1957)。 长篇小说题材 题材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甚至决定小说的性质。50年代至70年代的小说一般分为两类,即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两大题材占有绝对地位。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 革命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讲述革命如何起源,如何经历曲折后走向胜利。为新的国家的合法性做出证明,为转折期的人民提供新道路选择方向,和思想上应作的准备是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任务。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苦菜花》、《三家巷》、《红岩》等都是这类写作题材。杨沫的《青春之歌》和梁斌的《红旗谱》以个人成长故事为主体叙事,《青春之歌》讲述的是知识分子,《红旗谱》讲述的是农民在战争环境中,成长成为坚强革命战士的历程。《红旗谱》中朱老忠等人的“成长”充分揭示了“中国农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才能摧毁旧中国创建新中国”的深刻意旨,为新中国的合法性做出证明,同时向每位展示在中国共关党领导下的光明美好前途。《青春之歌》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出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要在共产党领导下,将人本生命投入到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革命中,这样的生命才有价值。 农村现实题材小说:不同于一般乡土小说 与现代乡土小说的不同,十七年文学时期,作家立场被要求与农民的完全一致,作品中强调政治运动和斗争,描述 "农业合作化运动"等乡村变革,描绘各类农民生活。以"互助组"到"人民公社""大跃进运动"、"四清运动"等为题材。比如柳青的《创业史》写互助合作“带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名词解释 1、“诗言志” 《尚书&S226;尧典》:“诗言志,歌永言。”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诗言志”虽最早见于《尚书&S226;尧典》,但最早提出“诗言志”理论的当为《左传》所记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赋诗言志”。“诗言志”说最早源于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因此,“诗言志”最早只是一种文艺观而非文学观。 2、“思无邪”。 原出《诗经&S226;鲁颂&S226;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 孔子在《论语&S226;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4、“尽善尽美”说 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做的评价。他认为舜时的韶乐,“《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原因是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5、知言养气 “知言养气”说,出自《孟子&S226;公孙丑上》。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知言养气”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6、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出自《孟子&S226;万章上》。“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7、知人论世 出自《孟子&S226;万章下》。孟子的愿意是与古人为友,须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

“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

第23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5月Vol. 23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1 “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 齐玉朝徐丁林 (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十七年”文艺批评进程曲折,面貌复杂。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整体环境较为宽松,文艺批评寻求着科学理性精神,但受“一体”文艺思想制约,批评开始向政治斗争异化。50年代中后期,既有科学理性精神的高扬,又有科学理性精神的横遭践踏,科学理性与政治异化双重变奏的态势更为明显。60年代初至“文革”前夕,文艺批评在阶级斗争语境中力图自救,最终又别无选择地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关键词:“十七年”文艺批评;科学理性;政治异化;批评品格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1)03-0037-05 文艺批评是整个文艺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十七”年的文艺批评是整个文艺事业的组成部分,它同文艺运动、文艺思想斗争、文艺创作实践及文艺理论研究密切相联,对新中国“十七”年文艺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俄国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曾说过:“批评是科学。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1](P373)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也说:“批评──这意味着要在个别的现象里去探寻并显示该现象所据以出现的一般的精神法则,并且要确定个别现象和它的理想之间的生动的、有机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2](P258)普希金和别林斯基在这里实际上界定了文艺批评的基本性质和职能,文艺批评要研究、分析作家、作品、文艺思潮及种种文艺现象,从中发现并总结出规律性,以超越具体文艺现象的理论形态,指导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等文艺实践活动。文艺批评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文艺的科学理性活动,基本目标在于促进文艺的发展、繁荣,建设性应该成为文艺批评活动的显要特性,这也是衡量文学史上某一时段文艺批评是否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尺。从这一角度考察、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文艺批评,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段的文艺批评进程呈现科学理性与非科学理性、建设性与破坏性相互对立又错综纠结的极为复杂的面貌。梳理十七年的文艺批评,探讨其中的经验教训,对建设文艺批评的科学理性精神,发展正常、健康的文艺批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1949-1955:对科学理性的寻求与扭曲 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文艺历史的开端,文艺批评继承五四以来新文艺批评特别是40年代解放区文艺批评的传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1949年到1955年,文艺批评的整体环境比较宽松,理论批评家们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新特点的批评对象,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力图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发言。他们大都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批评和美学批评为批评方法,遵循文艺规律,努力探讨社会主义时代文艺的新特征和面临的新问题,试图做出理论的回答。这一阶段文艺批评的成果首先表现为新作品评论。当时,在毛泽东工农兵文艺思想的指引下,文坛上出现了一批表现新题材、新人物的作品,如赵树理的《登记》、马烽的《结婚》、谷峪的《新事新办》等农村题材短篇小说;鲁煤等人集体创作的话剧《红旗歌》、老舍的话剧《龙须沟》;赵树理的《三里湾》、杨朔的《三千里江山》、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等长篇小说。批评家们面对新的创作实践,迅速做出批评反映。茅盾在《读〈新事新办〉等三篇小说》一文中,比较分析了三篇小说的主题表现、素材选择和细节描写,热情肯定了这些小说的成绩。冯雪峰发表《论〈保卫延安〉的成就及其重要性》,文章具体深入地分析了小说主题提炼、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成就,认为在当时出现的反映人民革命战争的文学作品中,“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这还是第一部”。老舍的《龙须沟》创作并演出成功,在批评界引起了热烈关注,周扬给予了热情肯定,提出“要学习老舍 ────────── 收稿日期:2000-01-18 作者简介:齐玉朝(1955-),男,河北玉田人,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 37 -

十七年文学

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的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关联紧密的文学,也因此产 生剧烈的错动,而出现了被称之为“转折”的情形,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当代文学”形态的阶段。“转折”在这里主要并不是指一种全“新”的东西的生成和“旧”的文学成分的消失,主要是指原来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地位、关系在新的条件下的重组。 一、文学的转折 40 年代后期中国的文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思想艺术倾向的作家、作家群。有与国 民党有着直接的结盟关系的作家;有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一群(如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有“广泛的中间阶层作家”(或称“进步作家”,如老舍、叶圣陶、巴金、曹禺、朱自清等);有活动于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左翼革命作家。有着明确政治、文学目标,并且有力量左右文学走向,对文学状况加以“规范”的,是左翼文学力量。左翼文学力量通过积极传播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延安文艺整风所确立的文艺方向,通过对不同作家、文学派别进行的“类型”划分,以确立团结、争取、打击的对象,而达到文学“一体化”的实现。这样,在进入50 年代之后到70 年代,左翼革命文学凭籍其理论和创作的影响,也凭籍政治权力的支持,而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存在的文学事实。 二、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召开于1949 年7 月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通 常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开端。大会在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成绩、总结检讨40 年代国统区革命文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来确立“当代文学”的性质,规定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并确定了毛泽东1942 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是文艺界的“共同纲领”。周扬在大会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中指出,毛泽东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这一方向,规定了“当代文学”对于革命政治的服务和配合;以“民族的、阶级斗争与劳动生产”作为创作的体裁;工农兵及其英雄人物是作品的主人公;作品应以歌颂和表达乐观情绪作为基调;采取为广大读者明白易懂的艺术形式;作家的写作,以及文学作品出版、流通和阅读(批评),应高度组织化;……这构成这一时期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十七年文学”的作家 与40 年代相比,五六十年代作家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即出现作家的大规模更替, 和他们在文学界地位的转移。40 年代许多重要作家迅速“边缘化”,或基本停止创作。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因素:或者其写作“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者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文学“新方向”的现存规范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距离和矛盾;或者在50 年代几次文学(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有的作家虽然努力呼应“时代”,企望在创作上跨上新的台阶。但大多数并没有成功。 十七年文学的“中心作家”的构成,一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另一是四五十年代之交 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他们自然也经历五十年代政治、文学运动的筛选。这一时期“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特征,可以从出身(生活经历)、文学观念、文化素养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四、矛盾冲突和文学运动 这一时期文学界充满复杂矛盾,并演化为若干次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如1950-1951 年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4-1955 年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5 年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7 年的文艺界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文革”前夕在文学理论、创作上展开的大规模批判运动等等。其间,最重要的有发生于1955年的反对“胡风集团”的运动,和出现于1956-1957 年的文学“百花时代”。仅从文学主张方面来看,尖锐冲突涉及到“现代文学”中各种文学力量、派别(特别是左翼文学内部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