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防火(二)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防火(二)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防火(二)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防火(二)

Fire PreventionofPrefabricatedSteelBuildi

本文主要阐述装配式斜支撑钢结构建筑的防火保护体系,以及钢结构构件的防火保护方案。钢结构建筑(包括轻钢结构)具有绿色环保、抗震性好、工厂率高、安装速度快、建筑垃圾少等多方面优势得到政府及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国内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目前做的最好的应该是远大可建,在相关专家的共同研发下,可建结构形式不但可以做100以下的钢结构建筑,而且还可以做100以上的超层建筑。截止目前全球已有可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3O幢左右。跟传统钢结构建筑的一样,建筑消防设计依然是可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下面就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防火,钢构件的防火保护等简单做个分析。

钢结构建筑在国外尤其是在欧美、日本等等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且占其国内总建筑量的50%以上,而在中国国内,钢结构建筑至今尚未形成规模。然而随着中国国内钢产量的过剩,以及钢材具有的强度高、延性好等优点决定了钢结构建筑具备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承载能力大的特性,同

时钢结构具有可场内加工,施工周期短,材料又是可回收利用等诸多优势。

按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2月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四、提升城市建筑水平;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2015年11月5日国家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

“…结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等,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由此可见,国内建筑业未来发展方向将会偏重于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减少室外作业而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节材、节地等优势,绿色可持续。

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包括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将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筑行业的一次彻底的革新。下面就分别从钢结构建筑防火的必要性,钢结构建筑的防火措施,钢结构建筑防火的不足等方面进行阐述。

1 钢结构建筑构件防火的重要性

2011年9月11 日美国世贸中心大楼(钢结构高层建筑)遭恐怖袭击而起火,在不到20min的时间,这幢摩天大楼便轰然倒塌,造成近3干多人遇难;2003年4月5 日青岛市某食品公司钢结构厂房发生火灾,30分钟后厂房倒塌,造成20多名员工遇难,诸如一系列国内外钢结构建筑火灾案例证明,无防火保护的钢结构建筑,不到20min的时间,其自身温度可达540oC以上,屈服点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荷载能力等迅速下降,达到600 ℃时,其强度几乎等于零,可见无防火保护B95i~结构建筑其耐火性能根本就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诸多案例告诉我们钢材本身的耐火性极差,要想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则其消防设计(含构件防火)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为了保证钢构件在火灾下的安全、可靠的使用,尽可能的减少因火灾所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钢结构建筑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防火保护措施。

2 可建简介及主要钢构件防火保护介绍

可建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建筑体系是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体系,由钢柱、钢柱斜支撑和钢桁架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构成,在现场通过高强度螺栓将各部分进行连接拼装,其中钢柱及钢斜撑、组合楼板是构件防火设计的重点,可建建筑墙体均属于非承重内墙和非承重外墙。

2.1 钢立柱

钢立柱均为截面为200mm×200mm 的方管,采用的防火保护方式为:高温岩棉+防火板包裹;即以轻钢龙骨作为骨架,内填充高温岩棉,外面固定防火板,岩棉采用铝箔布包裹。

2.2 组合楼板

组合楼板采用的防火保护方式为:高温岩棉+防火板包裹;即以轻钢龙骨作为骨架,内填充高温岩棉,外面固定防火板,岩棉采用铝箔布包裹。

2.3 其他部位

(1)防火墙及具有特殊防火要求的空间采用高温岩棉(硅酸铝棉)+防火板的组合进行防火处理;

(2)排烟井、排风井等贯穿楼板的特殊部位,除管井壁采用不燃材料以外,管井四周必须采用防火材料做好防火封堵,且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建筑外墙与楼板之间的空隙在层与层之间必须用高

温岩棉密实;

(41局部喷防火涂料加强构件耐火时间;以上构件防火保护措施均由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相应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3 防火材料分析

可建构件防火保护的主要的防火材料为岩棉,其采用优质玄武岩、自云石等为主要原材料,经1450℃以上高温熔化后采用国际先进的四轴离心机高速离心成纤维,同时喷入一定量粘结剂、防尘油、憎水剂后经集棉机收集、通过摆锤法工艺,加上三维法铺棉后进行固化、切割,形成不同规格和用途的岩棉产品。岩棉容重及厚度是防火性能的主要参数,因根据项目设计规范确定其厚度及容重。防火板主要有矿棉板、玻璃棉板、水泥板、珍珠岩板、漂珠板、蛭石板、防火石膏板材、硅酸钙纤维板等,其特点是:颜色比较鲜艳,封边形式多样,

具有耐磨、耐高温、耐剐、抗渗透、容易清洁、防潮、不褪色、触感细腻、价格实惠等。相关资料显示岩棉寿命不低于20年,也就是说20年后岩棉本身性能和构造都会慢慢发生变化,逐渐降低甚至渐渐消失其防火保护的能力。可建在构件防火保护岩棉包有铝箔布,其寿命一般在50年以上。防火板正常使用寿命完全可以和各类永久性建筑物的寿命相匹配。

4 结语

国内对于建筑本身的设计寿命为75年到100年,显然岩棉的寿命不能喝建筑寿命同步,也就是说20年以后岩棉对钢构件防火保护的能力开始渐渐消弱,设计的理想化,钢结构建筑的震动较大导致岩棉松动,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诸如一系列现象表明高温岩棉+防火板防火保护构造在钢结构建筑使用年限内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我认为国内对于钢结构建筑,尤其是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构件防火认识和研究还不是很完善,缺少相关完整的标准与文件。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步改革,高层、超高层建筑依然是整个市场经济的动力,为防患于未然,我们应着手做好钢结构建筑防火这项艰巨的工作,给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钢结构建筑推广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保障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健康平稳发展。在现行钢结构防火相关规范的基础上,需要我们继续完善和改进相关规范和措施,加强高层、超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防火措施:

(1)我们必须明确钢结构建筑防火是一个体系,其包括火灾前的预防和火灾时的措施两个方面,构件防火属于前者,后者包括防火间距和分区、疏散通道和消防排烟、报警装置和灭火设备等。对于建筑防火我们应该系统考虑,不能本本主义,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单凭构件防火阻止火灾蔓延。提高火灾报警系统,最大限度的做好构件防火,同时加强火灾发生后的灭火措施,预防与措施相结合,给生命财产的营救争取更多的有效时间。

(2)提高钢结构建筑防火意识,加大钢结构建筑防火预防与灭火措施。随着高科技产品的问世,智慧城市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对于火灾的发生,我们有能力也有必要做到及早发现和精确定位,有效的预防和快速处理。

(3)加大消防工作的监管力度,在钢结构建筑中,建议此项应由有资质的的第三方机构监管,做好施工前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做好施工过程当中的监理工作,严防偷工减料的不良行为,做好竣工验收资料并存档,必须做到责任到人。

(4)对于高层和超高层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是否有必要提高现行规范及相关措施,比如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立柱、梁等特殊部位加密消防喷淋设施。

(5)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务必做好诸如风井、排烟井、水电井等纵向穿越楼板的井道,以及奇特特殊部位的防火封堵措施。

(6)必须规范钢结构建筑中的装饰材料选用,尽量不用或减少易燃材料等措施。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简介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简介 为规范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设,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全面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 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明确规定,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将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集成,并应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2016年2月1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其明确指出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结合棚户区改造、 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实施,开展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试点,大幅提高钢结构应用比例;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

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这是在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单独提出发展钢结构;2016年9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具有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一举多得之效。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2017年,各省市为落实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密集出台了相关标准和激励政策,钢结构产业迎来发展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冷弯薄壁轻钢结构体系冷弯薄壁轻钢结构住宅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以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为主。该体系以其环保和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等显著优点被上述国家广泛应用。目前澳大利亚钢结构住宅建造量大约占全部新建住宅的50%。二、意大利BSAIS工业化建筑体系BSAIS 体系适用于1-8层钢结构住宅,柱子采用H型钢,主梁采用大断面冷弯型钢,支撑采用角钢,梁柱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楼板为带凹痕的压型钢板。外墙板采用双层墙板体系,外侧为普通混凝土预制条形板,内侧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内隔墙

浅谈钢结构建筑的防火

浅谈钢结构建筑的防火 摘要:从钢结构的性能出发,阐述了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应该如何做好钢结构的防火。 关键词:钢结构、防火、耐火极限、喷涂 钢材是一种不会燃烧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抗震,抗弯等特性。在实际应用中,钢材既可以相对增加建筑物的荷载能力,也可以满足建筑设计美感造型的需要;还避免了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不能弯曲,拉伸的缺陷。因此钢材受到了建筑行业的青睐,单层,多层,摩天大楼,厂房,库房,候车室,候机厅等采用钢材都很普遍。但是,钢材作为建筑材料在防火方面又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缺陷,它的机械性能,如屈服点,抗拉及弹性模量等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钢结构建筑的火灾特点。钢结构建筑的梁、柱、屋架是建筑的骨架,它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幢建筑的安全,它们大都采用钢材,钢材虽然是不燃材料,但其耐火性能很差,随着温度的变化,其力学指标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承载力和平衡稳定性会随温度升高而大幅度下降。钢结构在温度达到350℃、500℃、600℃时,其强度分别下降1/3、1/2、2/3,在高温条件下其内部应力也会发生改变,使钢结构承重体系出现问题,按理论计算,在全负荷下,钢结构失去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一般火场温度都在800℃-1000℃左右,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无任何保护的钢结构很快就会出现塑性变形,大约15分钟内就会倒塌。2002年9月11日,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大厦在恐怖袭击中倒塌,导致300多名消防队员无辜丧生。飞机满载燃油撞击大楼后,造成大楼承重的钢结构筒体的保护层被破坏,在强烈的高温作用下,钢结构筒体承载强度迅速下降,短短20分钟后这个世界上最著名建筑就消失在我们面。2003年我国青岛市的正大食品厂钢结构厂房发生特大火灾,造成厂房大面积倒塌,很多工人葬生火海;1972年天津市体育馆发生火灾,致使屋顶坍塌,造成巨大人员伤亡。这些众多的火灾案例都暴露出了钢结构建筑存在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耐火性极差,这就给我们广大建筑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才能做好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使钢结构建筑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经济建设。 如何才能做好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和重要性,合理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各种建筑由于其使用功能和重要性的不同,火灾危险性存在差异,我们设计时要根据业主提供的建筑要求,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再根据火灾危险性,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比如一个60米高的综合楼,根据《高规》其属于一类高层建筑,它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其梁、柱、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应分别不低于2小时、3小时、1.5小时,如果我们在设计时没有正确核定耐火等级,确定的耐火等级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我们设计失误,过高造成浪费,过低则造成不安全。 二、设计时要选用恰当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方法。目前我国钢结构主要采用三

彩钢结构的火灾防范要求和措施

彩钢结构的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在诸多领域,但是其防火性能一直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若采取正确措施,对彩钢结构进行保护,使其在火灾时温度升高不超过临界温度,钢结构在火灾中就能保持稳定性。那么,怎样提升彩钢钢结构耐火性能呢? 对钢结构采取的保护措施,从原理上来讲,主要可划分为两种:截流法和疏导法。 一、截流法 截流法的原理是截断或阻滞火灾产生的热流量向构件的传输,从而使构件在规定的时间内温升不超过其临界温度。其作法是构件表面设置一层保护材料,火灾产生的高温首先传给这些保护材料,再由保护材料使给构件。由于所选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小,而热容又较大,所以能很好地阻滞热流向构件的传输,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截流法又分为喷涂法、包封法、屏蔽法和水喷淋法。 a、喷涂法 b、喷涂法是用喷涂机具将防火涂料直接喷在构件表面,形成保护层。钢结构防火涂料按所

使用的胶粘剂的不同可分为有机防火涂料和无机防火涂料两类,按涂层厚度分为薄涂型和厚涂型两类,薄涂型钢结构涂料涂层厚度一般为2~7mm,有一定装饰效果,高温时涂层膨胀增厚,具有耐火隔热作用,耐火极限可达0.5~1.5小时,这种涂料又称纲结构膨胀防火涂料。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厚度一般为8~20mm,粒状表面,密度较小,导热系数低,耐火极限可达0.5~3.0小时,这种涂料又称钢结构防火隔热涂料。 b、包封法 包封法就是在钢结构表面做耐火保护层,将构件包封起来,其具体做法有:1. 用现浇混凝土作耐火保护层。所使用的材料有混凝土、轻质混凝土及加气混凝土等。2. 用砂浆或灰胶泥作耐火保护层。所使用的材料一般有砂浆、轻质岩浆、珍珠岩砂浆或灰胶泥、蛭石砂浆或石灰胶泥等。3. 用矿物纤维。其材料有石棉、岩棉及矿渣棉等。具体施工方法是将矿物纤维与水泥混合,再用特殊喷枪与水的喷雾同时向底子喷涂,构成海绵状的覆盖层,然后抹平或任其呈凹凸状。 4. 用轻质预制板作耐火保护层。所用材料有轻质混凝土板、泡沫混凝土板、硅酸钙成型板及石棉成型板等等,其做法是以上述预制板包覆构件,板间连接可采用钉合及粘合。

浅析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现状及发展

浅析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现状及发展 发表时间:2019-08-26T15:15:19.65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2期作者:尹若梁 [导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钢结构逐渐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 安徽恒升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钢结构逐渐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例如以门式钢架体系为典型结构的工业建筑及仓储建筑、采用网架网壳、张弦张拉结构体系作为屋盖结构的各类建筑与公共设施等。钢混体系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钢结构体系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的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钢混体系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防火、防腐性能更好,而且生产施工更加节能节水节电,产生的建筑垃圾更少。文章就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优势、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优势;特点;问题;应用措施 钢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较高,跨度大,自重轻,且保温隔声效果良好。在施工过程中,操作简便,用工较少。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建筑材料重复利用,可有效减少生产施工使用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 一、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存在的优势 1、自重比较轻,而且抗震效果较好。通过比较能够看出,薄壁钢管和车型热轧钢截面受力情况更加合理,而且质量比较轻,属于重要的装配式结构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对于建筑墙体以及建筑楼面来说,最好是选择质地比较轻的建筑材料。装配式钢结构的建筑物抗震效果较强,而且可以显著提升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通过使用质量比较轻的建筑材料能够显著降低住宅的各项费用。 2、满足可持续发展观念需求。通过比较能够看出,钢结构住宅能够显著改善施工时期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且不会影响到附近的环境,钢结构建筑主要就是在加工之后将其运输到装修现场开展装配工作,这样可以显著降低对于能源的消耗,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产生噪音的情况。不仅如此,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比较方便进行拆迁和改建,并且这些建筑结构在拆迁的时候出现的废弃材料能够进行回收使用,如此可以有效地实现绿色建筑。 3、相关规范完整,工程经验充足。2016年出台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造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与指导。而相关装配部品也有着相应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等。即使存在有规范与部分机构自主开发结构体系冲突的现象,在近期的标准修订中也会逐步加以解决。我国装配式钢结构施工企业数量众多,且具备建造智能化自动制造流水线的能力,基本满足产业化。而在工程实例上,各大设计单位与科研院所已探索若干种工业化建造的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比较成熟的有冷弯薄壁轻钢框架、全钢纯框架、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等体系,有些已经完成了示范工程的建设,开始推广应用。 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用特点分析 1、有助于确保建筑设计的准确性。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要求协同设计,各专业通过使用共同的模型平台实现专业设计互动。该工作模式设计成果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其主要表现就是建筑结构的模型特点非常清楚,设计出来的效果出现偏差的概率非常低,能够确保最大程度上的设计最优化,能够以三维立体模型的结构展现出来,从而能使设计的细节更直观,使得装配式建筑设计更为科学合理,而且通过模拟软件可以把后续工作中一些比较关键或者困难的环节进行提前模拟,由此来查看采用相应技术是否能够顺利的实施,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其可行性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同时也确保了后续施工中整体建筑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效果。 2、施工效率明显提升。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通过应用BIM技术,不仅提升了设计的可靠性以及精确性,而且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体现出更为突出的连贯性,此特点的显著效果就是有效的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的工期。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确保各项工序得以有效的落实,加上科学的选择安排作业人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其操作水平的最优化。 三、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并被广泛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想实现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装配化施工、标准化生产、就必须从建筑形态、配套技术、维护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健全的钢结构住宅规范体系,同时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模数体制。 (2)建筑标准和通用化程度无法达到施工要求,且预制部件的集成化程度较低,而且不具备足以满足施工需求的科技,无法有效的控制房屋综合营造的成本。 (3)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还是使用传统施工观念及施工方式,使得施工现场普遍存在装配效率低下的现象。(4)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使用功能不够完善,缺乏完善的围护结构、水暖电管线系统及厨卫设施,使得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无法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 (5)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且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同时施工现场缺乏专业人员对预制部品进行保护,现场的施工秩序也相对混乱,在施工结束后没有完善的验收标准,导致施工缺乏可靠依据。 四、提升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应用的发展措施 1、钢柱定位 采用钢结构框架结构体系,第一节钢柱的定位需要十分的精确才能确保后期上部的钢柱垂直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通过勘测部分两个原始点进行复测,确保原始点位的准确度,然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不容易被破坏并且视野开阔的位置设置二级测量点,并采取闭合的确保每个点位的准确度。 2、柱的垂直度 第一节钢柱垂直度控制:(1)钢柱吊装,需在柱的两侧布置两台水准仪,对钢柱垂直度进行初步的测量并调整钢柱;(2)采用全站仪对钢柱顶端中心点以及钢柱顶端四角进行定位测量以确保垂直度;(3)全站仪需要假设在钢柱较远的地点,以减少全站仪仰视所产生的点位误差。 第一节钢柱向上部分:(1)由于随着高度的增加仪器测量仰角越大,定位与垂直度测量的误差越大,采用每一层都布置多个放线

钢结构防火保护施工方案

钢结构防火施工方案 录目 1 录……………………………………………………………………………………………目 2 编制说明及依据………………………………………………………………………第一章 2 工程概况………………………………………………………………………………第二章 7 3~第三章施工部署及施工进度……………………………………………………………… 8 ~第四章资源配置 (7) 10 ~质量保证体系……………………………………………………………………9第五章 12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0第六章 13 …………………………………………………………………………第七章现场文明施工 13 雨季施工措施第八章………………………………………………………………………… 16 …………………………………………………………14~第九章危险性分析和控制方法

页16 共页1 第天津安信机电装修工程有 限公司. 钢结构防火施工方案 编制说明及依据第一章一、编制说明:本方案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钢结构防火保护层施工。本施工方案主要针对施工资源配置、施工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标识、雨季施工等施工过程进行部署、控制及指导。二、主要编制依据 1.DBJ01-616-2004《建筑防火涂料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规程》。结构防火保护技术规范》。3137-2003 2.SH《石油化工钢《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3.SH3505-1999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4.GB50160-92 《钢结构防火涂料国家标准》。 5.GB14907-2002 《钢结构防火涂料规程》。 6.CECS24:90 7.SEI 钢结构防火保护范围施工图纸、相关技术文件及涂料厂家提供的相关参数。工程概况第二章 一、耐火极限、涂层厚度及防火要求:室外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其规定防火的钢结构,耐火STI-C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采用,涂3.0h2.0h,涂层为22mm厚;耐火极限为极限为1.5h,涂层为15mm厚;耐火极限为厚。层为26mm .钢结构框架梁用室外厚型无机并能使用于烃类火灾的钢结构防火涂料。1 室外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2.防火部位的钢结构采用STI-C。3.防火涂料施工完毕后再涂刷两遍饰面料,涂料颜色由业主定(未包含在此合同范围内)二、防火范围相关文件及图纸要求,其本区域动力站的部分立柱及框架梁及柱间支撑需进根据SEI 行防火保护施工,具体范围如下:及其以下的钢柱、框6.300m,①,②轴之间8.000m1.动力站管廊钢结构:A1~C轴之间架梁及柱间支撑设耐火保护层; 页16 共页2 第天津安信机电装修工程

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

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 摘要:如何才能做好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根据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和重要性,合理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设计时要选用恰当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方法。钢结构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员疏散问题。 • 关键字:建筑防火,钢结构 Abstract: how to make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design? I think should be don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According to the building fire hazard and importance, reasonably determine the architectural fireproof grade. When the design to use appropriate steel structure fire protection method.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design fully consider the personnel evacuation problems. • key word: building fire, steel structure • •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钢结构建筑的火灾特点。钢结构建筑的梁、柱、屋架是建筑的骨架,它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幢建筑的安全,它们大都采用钢材,钢材虽然是不燃材料,但其耐火性能很差,随着温度的变化,其力学指标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承载力和平衡稳定性会随温度升高而大幅度下降。钢结构在温度达到350℃、500℃、600℃时,其强度分别下降1/3、1/2、2/3,在高温条件下其内部应力也会发生改变,使钢结构承重体系出现问题,按理论计算,在全负荷下,钢结构失去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一般火场温度都在800℃-1000℃左右,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无任何保护的钢结构很快就会出现塑性变形,大约15分钟内就会倒塌。2002年9月11日,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大厦在恐怖袭击中倒塌,导致300多名消防队员无辜丧生。飞机满载燃油撞击大楼后,造成大楼承重的钢结构筒体的保护层被破坏,在强烈的高温作用下,钢结构筒体承载强度迅速下降,短短20分钟后这个世界上最著名建筑就消失在我们面。2003年我国青岛市的正大食品厂钢结构厂房发生特大火灾,造成厂房大面积倒塌,很多工人葬生火海;1972年天津市体育馆发生火灾,致使屋顶坍塌,造成巨大人员伤亡。这些众多的火灾案例都暴露出了钢结构建筑存在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耐火性极差,这就给我们广大建筑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才能做好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使钢结构建筑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经济建设。

装配式钢结构介绍

装配式钢结构介绍 住宅产业化综合效益:钢结构体系 我国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形式、工艺与特点介绍一、钢结构住宅体系概念及特点 1.1 钢结构住宅体系概述 各国对住宅体系的理解和做法不尽相同,但一般是指住宅的主体工程,由于选用不同的结构材料、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而形成的不同住宅产品,并构成相应的若干从设计到建造的成套技术。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以其采用的钢结构形式作为建筑体系分类的依据,成为建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通常所说的钢结构住宅是指以工厂生产的经济钢型材构件作为承重骨架,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而构成的居住类建筑。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即是以钢结构住宅为最终产品,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将钢结构住宅的投资、开发、设计、施工、售后服务等过程集中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形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是钢结构住宅发展的趋势。 1.2 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重量轻、强度高。由于应用钢材作承重结构,用新型建筑材料作围护结构,一般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减小了房屋自重,从而降低了基础工程造价。由于竖向受力构件所占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小,因而可以增加住宅的使用面积。同时由于钢结构住宅采用了大开间、大进深的柱网,为住户提供了可以灵活分隔的大空间,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工业化程度高,符合产业化要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构件大多在工厂(

制作,安装方便,适宜大批量生产,这改变了传统的住宅建造方式,实现了从“建造房屋”到“制造房屋”的转变。促进了住宅产业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施工周期短。一般三、四天就可以建一层,快的只需一两天。钢结构住宅体系大多在工厂制作,在现场安装,现场作业量大为减少,因此施工周期可以大大缩短,施工中产生的噪音和扬尘、以及现场资源消耗和各项现场费用都相应减少。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一般可缩短工期二分之一,提前发挥投资效益,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建设成本3%-5%。 (4)抗震性能好。由于钢材是弹性变形材料,因此能大大提高住宅的安全可靠性。钢结构强度高、延性好、自重轻,可以大大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从国内外震后情况来看,钢结构住宅建筑倒塌数量很少。 (5)符合建筑节能发展方向。用钢材作框架,保温墙板作围护结构,可替代粘土砖,减少了水泥、砂、石、石灰的用量,减轻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现场湿法施工减少,施工环境较好。同时,钢材可以回收再利用,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小,其节能指标可达50%以上,属于绿色环保建筑体系。 (6)钢结构在住宅中的应用,为我国钢铁工业打开了新的应用市场。还可以带动相关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1 2013 我国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形式、工艺与特点介绍 二、国内外钢结构住宅发展历史 2.1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在国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规模迅速扩大,钢结构住宅得到初步发展。时至今日,钢结构住宅技术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己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 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现阶段,我国对钢结构防火设计 规范有什么规定?基本情况怎么样?以下是我们整理建筑术语钢结构防火规范基本介绍: 我们通过相关资料查阅,总结我国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内容,总结几点要点情况,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规范的效力 从2015年5月1日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正式施行,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同时废止。自此,通过一本规范统一了对建筑防火的要求。 第二:耐火极限的定义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 第 1 页共 4 页

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钢梁、钢柱在无保护层的情况下,耐火极限为0.25H,即15分钟。 第三:厂房(仓库)的火灾危险性与耐火等级 厂房(仓库)根据生产过程或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由高到低 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二、三、四级。 第四:厂房(仓库)的相关规定 A、通用规定 厂房(仓库)耐火等级为二级时,柱、梁的耐火极限应分别不低于2.5H和1.5H,檩条(属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为 1.0H。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厂房(仓库)的柱,其耐火极限可降低0.50H(多层柱仍为 2.5H)。 即: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单层钢结构厂房(仓库)的柱、梁(门式 第 2 页共 4 页

刚架结构的梁可归为屋顶承重构件)、檩条的耐火极限要求分别为:柱2H、梁1H、檩条1H。 当厂房采用混凝土主体结构加钢结构屋盖时,钢结构屋盖的梁、支撑、檩条等均可以视为屋顶承重构件。 B、新规范对钢结构建筑的重要规定 新规范取消了原规范中丁、戊类厂房可以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的规定。这意味着所有的钢结构建筑,都必须涂刷防火涂料或采取其他防火保护措施。 金属夹芯板应全部采用岩棉等不燃芯材。 单层卷材柔性防水屋面,其保温层仅能采用不燃材料如岩棉。 更对关于钢结构防火规范、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相关资料,敬请关注行业解读栏目或登入建筑图库栏目查询建筑钢结构图集攻略。 第 3 页共 4 页

钢结构防火要求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 3钢结构防火要求 3.0.1单、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中的各类钢构件、组合构件等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0.1和本章的相关规定。当低于规定的要求时,应采取外包覆不燃烧体或其他防火隔热的措施。 表3.0.1单、多层和高层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注:对造纸车间,变压器装配车间、大型机械装配车间、卷烟生产车间、印刷车间等及类似的车间,当建筑 耐火等级较高时,吊车梁体系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中梁的耐火极限要求。 3.0.2钢结构公共建筑和用于丙类和丙类以上生产、仓储的钢结构建筑中,宜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 3.0.3当单层丙类厂房中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时,各类构件可不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3.0.4丁、戊类厂、库房(使用甲、乙、丙类液体或可燃气体的部位除外)中的构件,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3.0.5当单、多层一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时,各类构件的耐火极限可按表3.0.1中相应的规定降低0.5h。 3.0.6单、多层一般公共建筑和甲、乙、丙类厂、库房的屋盖承重构件,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且屋盖承重构件离地(楼)面的高度不小于6m时,该屋盖承重构件可不采取其他防火保护措施。 3.0.7除甲、乙、丙类库房外的厂、库房,建筑中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时,其柱、梁的耐火极限可按表3.0.1的相应的规定降低0.5h。

3.0.8当空心承重钢构件中灌注防冻、防腐并能循环的溶液,且建筑中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时,其承重结构可不再采取其它防火保护措施。 3.0.9当多、高层建筑中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包括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且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设有正压送风系统时,楼梯间中的钢结构可不采取其它防火保护措施;当多层建筑中的敞开楼梯、敞开楼梯间采用钢结构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保护措施。 3.0.10对于多功能、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可采用有科学依据的性能化设计方法,模拟实际火灾升温,分析结构的抗火性能,采取合理、有效的防火保护措施,保证结构的抗火安全。

钢结构防火保护施工方案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施工部署及施工进度………………………………………………………………3~7 第四章资源配置……………………………………………………………………………7~8 第五章质量保证体系……………………………………………………………………9~10 第六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 0~12 第七章现场文明施工 (13) 第八章雨季施工措施…………………………………………………………………………13 第九章危险性分析和控制方法 (4) 16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钢结构防火保护层施工。本施工方案主要针对施工资源配置、施工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标识、雨季施工等施工过程进行部署、控制及指导。 二、主要编制依据 1.DBJ01-616-2004《建筑防火涂料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规程》. 2.SH3137—2003《石油化工钢结构防火保护技术规范》。 3.SH3505—1999《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4.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5。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国家标准》. 6.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规程》. 7。SEI钢结构防火保护范围施工图纸、相关技术文件及涂料厂家提供的相关参数。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耐火极限、涂层厚度及防火要求: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采用STI-C室外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其规定防火的钢结构,耐火极限为1.5h,涂层为15mm厚;耐火极限为2.0h,涂层为22mm厚;耐火极限为3。0h,涂层为26mm厚。 1.钢结构框架梁用室外厚型无机并能使用于烃类火灾的钢结构防火涂料。 2。防火部位的钢结构采用STI-C室外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钢结构有哪些防火保护措施

众所周知,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在材料生产和制造以及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到防火保护措施。钢结构作为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建筑金属材料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那么该种材料的防火保护措施我们又该从哪些方面开始着手呢? 钢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应根据钢结构的结构类型、设计耐火极限和使用环境等因素,按照下列原则确定:1、防火保护施工时,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粉尘或气体;2、钢构件受火后发生允许变形时,防火保护不发生结构性破坏与失效;3、施工方便且不影响前续已完工的施工及后续施工;4、具有良好的耐久、耐候性能。 钢结构的防火保护可采用喷涂(抹涂)防火涂料;包覆防火板;包覆柔性毡状隔热材料;外包混凝土、金属网抹砂浆或砌筑砌体等措施之一或其中几种的复(组)合。下面就对这几种措施分别进行介绍。 一、钢结构采用喷涂防火涂料保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隐蔽构件,宜选用非膨胀型防火涂料;

2 设计耐火极限大于1.50h的构件,不宜选用膨胀型防火涂料; 3 室外、半室外钢结构采用膨胀型防火涂料时,应选用符合环境对其性能要求的产品; 4 非膨胀型防火涂料涂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 5 防火涂料与防腐涂料应相容、匹配。 二、钢结构采用包覆防火板保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火板应为不燃材料,且受火时不应出现炸裂和穿透裂缝等现象; 2 防火板的包覆应根据构件形状和所处部位进行构造设计,并应采取确保安装牢固稳定的措施; 3 固定防火板的龙骨及黏结剂应为不燃材料。龙骨应便于与构件及防火板连接,黏结剂在高温下应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并应能保证防火板的包敷完整。

三、钢结构采用包覆柔性毡状隔热材料保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应用于易受潮或受水的钢结构; 2 在自重作用下,毡状材料不应发生压缩不均的现象。 四、钢结构采用外包混凝土、金属网抹砂浆或砌筑砌体保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外包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2 当采用外包金属网抹砂浆时,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金属丝网的网格不宜大于20mm,丝径不宜小于0.6mm;砂浆最小厚度不宜小于25mm; 3 当采用砌筑砌体时,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10。 安徽宏俊钢结构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钢结构加工制作、设计和施工安装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具有国家钢结构专业承包贰级资质。公司主要从事钢结构、轻钢厂房、钢网架、彩钢压型板、彩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分析 ----周航(20120717)、曹勇(20120735)、董奇伟(20120732)、郭孜涛(20120739) 摘要: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适应工业化发展需求,BIM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预制装配式住宅虚拟设计平台,本文介绍我国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现状及未来发展。 引言 20世纪70年代至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住宅在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深入的发展,总体走向成熟。这些发达国家钢结构住宅的科研和工程应用起步较早,工业化水平已经很高。迄今为止,国外钢结构住宅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化住宅体系,并且在住宅产业化生产方面的研究已经进入对住宅体系灵活性、多变性的研究阶段。这对我国住宅钢结构体系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中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适应工业化需求,且抗震性能优越、施工周期短、钢材可回收、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好。但由于种种原因,我 贰

国在多高层住宅建筑中采用钢结构住宅的仅占了很小一部分,这其中既有人们传统观念难以接受的问题,也有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自身的问题。 1.1 政策背景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正式提出,始于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要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具体提出了发展钢结构的要求。国务院(1999)第72号文件更是为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该文件明确提出:发展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扩大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加速住宅产业化过程,对我国建筑、冶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2 行业背景 2003年以来的大规模行业投资造成的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2012年新开工面积负增长以及施工面积连续数月增速下降而压制了需求,国内外经济疲软导致家电、船舶、机械等涉钢商品消费萎靡。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挤压下,钢铁行业已由微利运行进入亏损状态。虽然2012年四季度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好转,下游需求的整体好转支撑钢价逐步上涨,但总体来说,现阶段是一个发展钢结构住宅的好时机。 1.3 发展现状 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较晚,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国内起步更晚,观望者多,需求量少,实施者少。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我国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 叁

钢结构防火保护措施

钢结构防火保护措施 XXX (XXX) 摘要:本文根据防火原理不同,将防火措施分为两大类:阻热法和水冷却法。前者是阻碍热量向钢结构传导,后者是通过水带走钢结构的热量。并分别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字:钢结构,防火措施,优缺点 0 引言 钢材具有的强度高、延性好优点决定了钢结构则具备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承载能力大的特性,同时钢结构可场内加工,施工周期短,同时材料又是可回收利用。因此,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钢结构建筑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但钢结构有一个致命弱点:抗火性能差。为了使钢结构在火灾中较常时间地保持强度和刚度,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实际工程中采用了多种防火保护措施。根据防火原理不同,防火措施分阻热法和水冷却法。阻热法又可分为喷涂法和包封法(空心包封法和实心包封法)。水冷却法有水淋冷却法和冲水冷却法。本文将具体介绍各种防火措施,并比较其优缺点。 1 钢结构的耐火极限与耐火性能 钢结构的耐火极限是指构件在标准耐火试验中,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或完整性、绝热性止这段抵抗火作用的时间。 钢材本身虽然不会起火燃烧,但钢材的材性受温度影响很大,但在250℃钢材的冲击韧性下降,超过300℃,屈服点与极限强度显著下降。实际火灾下,荷载情况不变, 钢结构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左右,而一般火场温度达到800~1000℃。因此,火灾高温下钢结构很快地会出现塑性变形,产生局部破坏,最终造成钢结构整体倒塌失效。 钢结构建筑必须采取防火措施,以使得建筑具有足够的耐火极限。防止钢结

构在火灾中迅速升温到临界温度,防止产生过大变形以至建筑物倒塌,从而为灭火和人员安全疏散赢得宝贵时间,避免或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 2 钢结构防火保护措施 钢结构防火保护措施按原理分为两类:一是阻热法,二是水冷却法。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一致的:使构件在规定的时间, 温度升高不超过其临界温度。不同的是阻热法是阻止热量向构件传输来, 而水冷却法允许热量传到构件上, 再把热量导走以实现目的。 2.1 阻热法 阻热法根据防火涂料阻热和包封材料阻热,分为喷涂法和包封法。喷涂法通过涂覆或喷洒防火涂料把构建保护起来。包封法又可分为空心包封法和实心包封法。 2.1.1 喷涂法 一般采用防火涂料涂覆或喷洒于钢材表面,形成耐火隔热保护层,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极限。这种方法施工简便、重量轻、耐火时间较长,而且不受钢构件几何形状限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应用广泛。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品种较多,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薄涂型防火涂料( B 类) , 亦即钢结构膨胀防火涂料;另一类是厚涂型涂料(H) 类。 B类防火涂料,涂层厚度一般为2-7mm。基料为有机树脂,有一定装饰效果,高温时膨胀增厚。耐火极限可达0.5~1.5h。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薄、重量轻、抗振性好。室内裸露钢结构、轻型屋盖钢结构,当规定其耐火极限在1.5h 及以下时,宜选用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H类防火涂料涂层厚度一般为8~50mm。呈粒状面。主要成分为无机绝热材料,密度较小热导率低。耐火极限可达0.5~3.0h。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一般不燃、耐老化、耐久性较可靠。室内隐蔽钢结构、高层全钢结构及多层厂房钢结构,当规定其耐火极限在1.5h以上时,应选用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2.1.2包封法

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浅析

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浅析 摘要:由于钢结构存在不耐火的致命弱点,发生火灾时极易发生倒塌,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防火问题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就钢结构火灾特点和防火设计谈一点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 近年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建筑业的空前繁荣,一些大跨度、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建筑物中运用钢结构种类越来越多,厂房、桥梁、住宅等,工厂仓库、体育馆、展览馆、超市等建筑也越来越广泛运用轻钢结构。由于人类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对高层、大跨度建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钢结构本身具备自重轻、强度高、掩工快等独特优点,因此对高层、大跨度,尤其是超高层、超大跨度,采用钢结构更是非常理想。 1.钢结构的优点 钢结构之所以运用越来越广泛,这正是由于其自身巨大优点所决定的。钢结构具有许多优点:首先,重量轻、强度高。其次,抗震性能好,其延性比钢筋混凝土好。从国内外震后调查结果看,钢结构建筑倒塌数量最少的。再次,钢结构构件在工厂制作,减少现场工作量,缩短施工工期,符合产业化要求。第四,钢结构工厂制作质量可靠,尺寸精确,安装方便,易与相关部品配合。还有就是钢材可以回收,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较少。总之,钢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较,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快等优点。适合于活荷载占总荷载比例较小结构,更适合于大跨度空间结构、高耸构筑物并适合在软土地基上建造。也符合环保与资源再利用的国策,其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为各方投资者所认同。 2.钢结构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2.1耐火性能差 钢材本身不燃烧,却不耐高温,其机械性能如屈服点、弹性模量、抗压强度、荷载能力等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当钢构件温度达到350、500、600摄氏度时,强度分别下降1/3、1/2、2/3。而明火焰的温度通常在700~2000℃之间,远远超过钢材的承受能力。而且钢构件由单一材料组成,导热系数大,在高温作用下,热量会迅速传导至内部,温升快,在标准时间—升温曲线的试验条件下,裸露钢构的耐火时间仅15分钟,不如普通木柱的耐火时间。 2.2跨度大、空间大.火灾蔓延迅速 跨度大、空间大是钢结构建筑的显著特点,而且大部分钢结构建筑无明显有效的防火分隔,门窗多,内部空气流通好,可燃物料多,一旦发生火灾,热

钢结构防火施工方案(建筑类别)

仓间罩棚及屋面改造工程 防 火 专 项 方 案 泰州市恒祥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5月

1、适用范围 本方案只适用于粮食局仓间罩棚及屋面改造工程钢结构防火工程。 2、编制依据 《设计施工图》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2008 3、工程概况 3.1 本工程钢结构构件,隔墙耐火极限均应达到二级标准。钢梁1.5小时、钢柱耐火2.5小时,屋顶沉重构件1小时。钢梁、屋顶沉重构件采用室内薄形室内防火涂料。钢柱采用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3.2 网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耐火极限1.5h,防火采用防火涂料防火,防火涂料(超薄薇膨胀型)应有国家检测机构的耐火检测报告。必须有防火监督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和产品合格证。施工质量要满足《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要求。防火漆选用应注意与底漆兼容。 4、钢结构网架防火涂料性能 4.1薄涂型防火涂料性能表 项目指标 粘性强度(MPa)>0.15 抗弯性挠曲L/100,涂层不起层,脱落

抗振性挠曲L/200,涂层不起层,脱落 耐水性(h)>24 耐冻融循环性(次)>15 耐火极限涂层厚度(mm) 3 5.5 7 耐火时间不低于(h)0.5 1.0 1.5 5、施工准备 5.1材料的准备 1)防火材料的保管与堆放 防火材料在保管和使用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应在施工现场搭设专用仓库,并做好防雨、防潮措施,同时做到通风良好。 2)防火涂料的施工前检验 a) 松散度:适中,不结块。 b) 和易性:将配置好的涂料涂刷在一块150*150的薄铁板上,涂层厚度为150mm,铁板翻转使涂层朝下,涂层不脱落为合格。 5.2施工机具的准备和要求 根据防火涂料施工方法提前准备好施工机具,保证其质量合格,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主要施工设备及施工手段用料如下所示: 序号机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压送式喷涂机/ 台 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内现状

分析 ----周航()、曹勇()、董奇伟()、郭孜涛() 摘要: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适应工业化发展需求,BIM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预制装配式住宅虚拟设计平台,本文介绍我国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现状及未来发展。 引言 20世纪70年代至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住宅在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深入的发展,总体走向成熟。这些发达国家钢结构住宅的科研和工程应用起步较早,工业化水平已经很高。迄今为止,国外钢结构住宅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化住宅体系,并且在住宅产业化生产方面的研究已经进入对住宅体系灵活性、多变性的研究阶段。这对我国住宅钢结构体系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中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适应工业化需求,且抗震性能优越、施工周期短、钢材可回收、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好。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多高层住宅建筑中采用钢结构住宅的仅占了很小一部分,这其中既有人们传统观念难以接受的问题,也有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自身的问题。 1.1 政策背景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正式提出,始于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要求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具体提出了发展钢结

构的要求。国务院(1999)第72号文件更是为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该文件明确提出:发展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扩大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加速住宅产业化过程,对我国建筑、冶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2 行业背景 2003年以来的大规模行业投资造成的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2012年新开工面积负增长以及施工面积连续数月增速下降而压制了需求,国内外经济疲软导致家电、船舶、机械等涉钢商品消费萎靡。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挤压下,钢铁行业已由微利运行进入亏损状态。虽然2012年四季度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好转,下游需求的整体好转支撑钢价逐步上涨,但总体来说,现阶段是一个发展钢结构住宅的好时机。 1.3 发展现状 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较晚,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国内起步更晚,观望者多,需求量少,实施者少。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我国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 2 国内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主要实践 钢结构建筑市场兴起于上海和广东,现在虽已遍布全国,但因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可将其分为北京、上海、苏杭、粤闽、天津等五大区域。钢结构建筑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城市,如上海、杭州萧山、东莞和无锡等大中城市,而在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钢结构住宅发展缓慢,有些城市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