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纺织纤维鉴别与含量测试

【最详细】纺织纤维鉴别与含量测试
【最详细】纺织纤维鉴别与含量测试

【最详细】纺织纤维鉴别与含量测试

责任编辑:广州庄杰化工

免费寄样电话:肆零零捌捌捌陆柒柒伍

无论是纺织品生产还是贸易,对纺织纤维的鉴别与定量往往是最先关心的。用什么原料,原料的投入比为多少,往往是组织生产的首要参数。而在贸易中,为防止欺诈,特别要对产品进行挂牌说明。强制性标准GB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引用了FZ/T01053-1998(《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使后者也具有强制性,从而使纺织纤维的鉴别与定量在众多检测项目中地位重要。

在纤维的鉴别与定量中,贸易人员应注意的是:

(1)纤维含量是以成品中某种纤维含量占纤维总量的百分数表示,而不是产品织造时的原料投料比。因为经过纺织印染等多种工艺后,不同纤维的损失量不完全相同。另外,从市场检测抽查来看,其纤维含量也是指销售的成品。

(2)纤维含量的标识方法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表示:毛纺行业是结合公定回潮率计算纤维含量的;棉纺行业是按纤维干重测定纤维含量的。此外,对于羊绒、羊毛,棉与麻等同性质的混纺产品,是采用显微镜测定含量的,其结果为非干重非公定回潮率含量。为防止超过允差,客户在委托检测及制作吊牌时要留意表示纤维含量的条件。

(3)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混纺、交织产品的纤维含量的标识方法有二种:一是按纤维含量递减的顺序列出;二是天然纤维在前(按绒(山羊绒、骆驼绒)、羊毛、兔毛、丝(桑蚕丝、柞蚕丝)、麻(亚麻、苎麻、黄麻、大麻)、棉),化学纤维在后(按涤纶、锦纶、腈纶、粘胶、氨纶、丙纶、铜氨、醋酯)。下述二种标法均可,例:

(I)粘纤30%(II)羊毛25%

羊毛25%兔毛10%

锦纶20%涤纶15%

涤纶15%锦纶20%

兔毛10%粘纤30%

(4)有关纤维含量的允差范围,一般控制为:在±1.5%范围内属正常,大于±5%属超限。在1.5%~5.0%之间,是否超限要看产品原料、具体品种而定,可参见FZ/T01053-1998《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印染速递:

庄杰,最新研发的经济型氟系防水剂ZJ-1902跟高浓防水剂1431,性价比极高,低用量,防水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价格实惠。广泛适用于尼龙、涤纶、棉、混纺等面料的防水整理。(箱包、鞋材、工装、家纺、无纺布等)。目前已经有超过10家中型染厂稳定采购中。经济、稳定、高效。庄杰化工免费提供长期技术支持,免费寄样品等增值服务。

除此之外,庄杰还生产、销售各种高浓助剂,10年专业生产皂洗剂、匀染剂、撕裂强度提升剂、硅油、亲水剂等等。

鉴别纺织面料的几大方法

鉴别纺织面料的几大方法

纺织面料的鉴别方法 纺织面料鉴别主要可以从三个纬度入手,纺织面料成分、纺织面料正反面及经纬向、纺织面料外观质量,通过对这三大方向去鉴别,可以帮助面料采购商找到物优价廉的好布料。下面,小编详细介绍三大类鉴别法的具体方法,学着点哦~ 1纺织面料成分的鉴别 1.感官鉴别法 (1)主要方法 眼看:运用眼睛的视觉效应,观看面料的光泽明暗、染色情况、表面粗糙与否及组织、纹路和纤维的外观特征。 手摸:运用手的触觉效应,感觉面料的软硬、光滑、粗糙、细洁、弹性、冷暖等。 用手还可以察觉出面料中纤维和纱线的强度和弹性。 耳听、鼻嗅:听觉和嗅觉对判断某些面料的原料有一定的帮助。如蚕丝具有独特的丝鸣声;各类不同纤维面料的撕裂声不同;腈纶和羊毛纤维面料的气味有差异等。 (2)四个步骤 第一步,初步区分纤维或面料的所属大类。 第二步,由面料中纤维的感官特征,进一步判断原料的种类。 第三步,根据面料的感官特征做出最终判断。 第四步,验证判断结果。如果对判断把握不大时,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予以验证。如果判断有误,可以重新进行感官鉴别或与其他方法相结合进行鉴别。 2.燃烧鉴别法 常见纺织纤维的燃烧特征 ①棉纤维,遇火即燃烧,燃烧速度快,产生黄色火焰,有气味;稍有灰白色烟,离火 后可以继续燃烧,吹熄火焰后仍有火星在续燃,但延续时间不长;燃烧后能保持原绒形状,手触易碎成松散的灰,灰烬呈灰色细软粉末,纤维的烧焦部分为黑色。 ②麻纤维,燃烧的速度很快,软化,不熔,不缩,产生黄色或蓝色火焰,有烧草的气 味;离开火焰继续迅速燃烧;灰烬少,呈浅灰色或白色草灰末状。

③羊毛,接触火焰不马上燃烧,先卷缩,后冒烟,然后纤维起跑燃烧;火焰呈橘色黄 色,燃烧速度比棉纤维慢,离开火焰立即停燃,不易续燃,有烧头发和羽毛的臭味; 灰烬不能保持纤维原状,而呈不定形或球状有光泽的黑褐色脆块,用手指一压即粉碎,灰烬数量较多,有燃烧时的气味。 ④蚕丝,燃烧比较慢,熔融并卷曲,烧时缩成一团,有烧毛发的臭味;离开火焰时略 带闪光,缓慢燃烧,有时会自灭;灰为黑褐色松脆小球,用手指一压即碎。 ⑤粘胶纤维,燃烧性状基本与棉相似,但粘胶纤维燃烧速度比棉纤维稍快,灰烬更少, 有时不易保持原形,粘胶纤维燃烧时会发出轻微的咝咝声。 ⑥醋酯纤维,燃烧速度快,有火花,一边熔化,一边燃烧,烧时有刺鼻的醋酸味;离 开火焰时,一边熔化,一边燃烧;灰为黑色有光泽的不规则块状,可用手指压碎。 ⑦铜氨纤维,燃烧速度很快,不熔融,不收缩,有烧纸的气味;离开火焰继续迅速燃 烧;灰烬少,呈浅灰色或灰白色。 ⑧燃烧时纤维先卷缩,一边熔化,一边缓慢燃烧,有黄白色火焰,火焰边呈蓝色,火 焰顶部冒黑烟;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有时会停止燃烧而自灭;燃烧时有芳香气味或甜味;灰烬为黑褐色硬质小球,用手指不易捻碎。 ⑨锦纶,与火焰接近时引起纤维收缩,接触火焰后,纤维迅速卷缩,并熔融成透明的 胶状物,同时有小气泡。 ⑩腈纶,一边熔化熔融,一边燃烧,燃烧速度快;火焰呈白色,明亮有力,有时略有黑烟;有类似烧煤焦油的鱼腥臭味或辛辣味;离开火焰继续燃烧,但燃烧速度缓慢; 灰烬为黑褐色不规则脆性小球,用手指易捻碎。 ?维纶,燃烧时纤维迅速收缩,慢慢燃烧,火焰很小,几乎无烟;当纤维大量熔融时会产生较大的深黄色火焰,有小气泡;烧时带有电石气的特殊臭味;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有时会自灭;灰烬为黑褐色不规则脆性小珠,用手指可捻碎。 ?丙纶,一边卷缩,一边熔化,缓慢燃烧;有蓝色明亮火焰,冒黑色浓烟,有胶状物滴下;有类似烧石蜡的气味;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有时会自灭;灰烬为不规则硬块状,透明,用手指不易捻碎。 ?氯纶,难以燃烧;在火焰中熔融燃烧,冒黑色浓烟;离开火焰立即熄灭,不能续燃; 烧时有难闻的刺鼻氯臭味;灰烬为不规则黑褐色硬块,用手指不易捻碎。 ?氨纶,接近火焰先膨胀成圆形,而后收缩熔融;在火焰中熔融燃烧,燃烧速度比较缓慢,火焰呈黄色或蓝色;离开火焰边熔融边燃烧,缓慢自灭;烧时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灰烬为白色黏着性块状物。

常用试验方法标准名称

常用标准名称一览表 序号检测标准编号(含年号) 1 GB/T2910.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 2 GB/T2910.2-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部分:三组分纤维混合物》 3 GB/T2910.3-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3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 维的混合物(丙酮法)》 4 GB/T 2910.4-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4部分: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 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 5 GB/T 2910.5-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5部分:粘胶纤维、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与棉的的混合物(锌酸钠法)》 6 GB/T 2910.6-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6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 7 GB/T 2910.7-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7部分:聚酰胺纤维与某些其 他纤维混合物(甲酸法)》 8 GB/T 2910.8-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8部分:醋酯纤维与三醋酯纤维 混合物(丙酮法)》 9 GB/T 2910.9-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9部分:醋酯纤维于三醋酯纤维 混合物(苯甲醇法)》 10 GB/T 2910.10-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0部分:三醋酯纤维或聚乳酸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氯甲烷法)》 11 GB/T 2910.1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 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12 GB/T 2910.12-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2部分:聚丙烯腈纤、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某些含氯纤维或某些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法)》 13 GB/T 2910.13-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3部分:某些含氯纤维与其他纤 维的混合物(二硫化碳_/丙酮法)》 14 GB/T 2910.14-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4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含氯 纤维的混合物(冰乙酸法)》 15 GB/T 2910.15-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5部分:黄麻与某些动物纤维 的混合物(含氮量法)》 16 GB/T 2910.16-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 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17 GB/T 2910.17-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7部分:含氯纤维(氯乙烯均聚物)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纺织纤维鉴别及成分分析实验报告

纺织纤维和面料的鉴别及其成分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以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溶解法及显微镜观察法鉴别各种纤维; 2.通过鉴别进一步理解不同纤维之间的特征、性能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 纤维鉴别就是利用各种纤维的外观形态和内在性质的差异,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其区分开来,一般采用如下三个步序。 1.手感目测法 感官法即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手等,根据纤维、织物的不同外观和特点,对其成分进行判断。 原理:依靠人眼看(纤维或织物的颜色、质地、光泽等)、手摸(纤维或织物质感、厚度等)、耳听(织物摩擦声等)来鉴别服装材料纤维种类的一种方法。 2.显微镜法 天然纤维中棉、毛、麻、丝,由于动物物种的差异及形成纤维的过程不同,致使纤维形态各异。化学纤维由于纺丝方法、成形条件不同,横截面形状也有所不同。借助显微镜观察纤维纵向外形、截面形状或配合染色等方法,可以进行大致的区分,对形态特征典型的试样即可进行准确的判断。当然利用显微镜法进行观察首先能够判别样品是否为单一纤维构成,进而考虑分开鉴别。 3.燃烧法 不同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可以根据各种纤维燃烧现象进行鉴别。譬如,棉花与黏胶、麻类等纤维素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因此在与火焰接触时迅速燃烧,离开火焰后会继续燃烧,且伴有烧纸(主要成分亦为纤维素)气味,燃烧后留下少量灰烬;羊毛之类的动物纤维接触火焰时也能燃烧,燃烧时散发出类似烧头发的强烈臭味,这是因为它们的组成主要是角质蛋白,燃烧完毕留下黑色松脆的灰烬;上述方法能够粗略地区分纤维的大类。合成纤维一般组成差异较大,接近火焰时,也有各种气味,但很难从中确切判断纤维的品种。 4.溶解法 溶解法是利用各种纤维在不同的化学溶剂中的溶解特性来鉴别纤维的。对于混纺纤维可用一种试剂溶去一种组分,从而可以进行定量测定各种纤维的溶解情况。各种纤维在不同的化学溶剂中,其浓度、温度不同时会出现不同的溶解情况,依次可进行未知纤维的鉴别。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仪器:普通生物显微镜、镊子、剪刀、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 材料:编号1:白色纱线; 编号2:花纹织物。 四、实验步骤 1.手感目测法: 手感:用手揉搓编号1的纱线团和编号2的织物。感受其柔软度、光滑程度(滑或粗糙)。

各种面料识别方法

各种面料识别方法 一、纺织纤维的分类人们用来制作衣服的纺织纤维共有两大类,一类是天然纤维,另一类是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又分两种:一种是动物纤维,主要是蚕丝和羊毛;另一种是植物纤维,主要是麻和棉花。化学纤维也右两种:一种是人造纤维,如黏胶、富强、铜氨醋酸纤维等;另一种是合成纤维,即所谓“六大纶”。 二、纺织纤维的鉴别鉴别纺织纤维有感官法、燃烧法、试剂化验和显微镜观察分析等几种方法。 (1)感光法就是靠人的感觉器官去分辨出纤维的种类。如用肉眼看(看它的颜色、质地、光泽等),用shoumo (摸它的质感、厚薄等),用耳听(听它的丝鸣等)。 (2)燃烧法是从织物上抽几根经纱纬线,用火点燃,细细观察,看它在燃烧时的变化。根据燃烧的速度、火焰的颜色、散发出来的气味,以及燃烧后灰烬的颜色、形状、硬脆度等特征,大致可判断出纤维的种类。 纤维燃烧的鉴别可参见表1-1。表1-1? 纤维燃烧辨别

纤 维种类 燃烧情况气味灰烬颜色和形状 棉燃烧很快,产生黄色火 焰及蓝焰 有烧 纸气味 灰烬少,灰末 细软呈浅灰色 麻燃烧块,产生黄色火焰 及蓝色 有烧 草气味 灰烬少,草灰 末状,呈浅灰色 或灰白色 羊毛一面徐徐冒烟起泡,一 面燃烧有烧 毛发臭味 灰烬多为有 光泽的灰色,发 脆小球块状且易 碎 蚕丝燃烧慢,烧缩成一团 同上 灰烬为黑褐 色小球用手一压 就碎 黏胶纤维燃烧快,产生黄色火焰有烧 纸气味 挥金少,呈浅 色或白色 醋酸纤维 燃烧缓慢,熔化后离开 火焰,一面熔化一面燃烧 有刺 鼻醋酸味 灰烬为黑色 有光泽块状可用 手指压碎 涤纶 燃烧先卷缩,一面熔 化,一面冒烟燃烧,有灰 有芳 香族气味 灰烬为褐色 小珠可用手捻碎

《FZ-T01057-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读书报告(可编辑修改word版)

《FZ/T 01057-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读书报告FZ/T 01057-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包括九个部分,它们分别是: 1. FZ/T 01057.1-2007 通用说明; 2. FZ/T 01057.2-2007 燃烧法; 3. FZ/T 01057.3-2007 显微镜法; 4. FZ/T 01057.4-2007 溶解法; 5. FZ/T 01057.5-2007 含氯含氮呈色反应法; 6. FZ/T 0105 7.6-2007 熔点法; 7. FZ/T 01057.7-2007 密度梯度法; 8. FZ/T 01057.8-2007 红外光谱法; 9. FZ/T 01057.9-2007 双折射率法。 该套标准系统的描述了纺织纤维的各种鉴别方法。仔细阅读这套标准之后,我对纺织纤维成分鉴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1.纺织纤维简介 从生产实用角度看,长度达到数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可绕曲性和相互纠缠抱合性能及其他服用性能,可以生产纺织制品(如纱线、绳带、机织物、针织物等)的,叫做纺织纤维。 纺织纤维的种类繁多,包括天然纺织纤维及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可以按

其获得来源、基本组成等区分为几个大类和小类。具体分类如表 1.1。该表中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纺织纤维。 表1.1 纺织纤维分类表 2.纺织纤维鉴别常用试验方法 根据FZ/T01057《纺织纤维鉴别实验方法》标准,主要通过燃烧、显微镜观察、化学试剂溶解、熔点测定等方法来鉴别出纺织品的成分。 2.1 燃烧鉴别法(FZ/T01057-2): 不同的纤维在燃烧过程中有不同特征,可以通过分辨燃烧时的火焰、烟、灰烬或气味来识别。例如,棉、麻等纤维素纤维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毛、丝等蛋白质纤维燃烧时有烧头发的臭味;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都是高分子聚合物,靠近火焰时纤维首先收缩熔融,其中聚涤纶燃烧时有甜味,锦纶燃烧时有氨基味,腈纶燃烧时有辛辣味。 2.2 显微镜鉴别法(FZ/T01057-3):

纺织纤维的各种鉴别方法

纺织纤维的各种鉴别方法 1、显微镜观察法 利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的纵向和横断面形态特征来鉴别各种纤维,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它既能鉴别单成份的纤维,也可用于多种成份混合而成的混纺产品的鉴别。天然纤维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如棉纤维的天然转曲,羊毛的鳞片,麻纤维的横节竖纹,蚕丝的三角形断面等,用生物显微镜能正确地辨认出采。而化学纤维的横断面多数呈圆形,纵向平滑,呈棒状,在显微镜下不易区分,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才能鉴别。 2、燃烧法 燃烧法是鉴别纤维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利用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其燃烧特征也不同来区分纤维的种类。取一小束待鉴别的纤维,用镊子夹住,缓慢地移近酒精灯火焰,仔细观察纤维接近火焰,在火焰中,和离开火焰后的燃烧状态,燃烧时散发的气味,以及燃烧后灰烬的特征,对照纤维燃烧特征表,粗略地鉴别属于哪一类纤维。 燃烧法适用于纯纺产品,不适用于混纺产品,或经过防火、防燃及其他整理的纤维和纺织品。 几种常见纤维的燃烧特征如表所示。 表几种常见纤维的燃烧特征

3、药品着色法 药品着色法是根据各种纤维对某种化学药品的着色性能不同来迅速鉴别纤维品种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未染色的纤维或纯纺纱线和织物。鉴别纺织纤维用的着色剂分专用着色剂和通用着色剂两种。前者用以鉴别某一类特定纤维,后者是由各种染料混合而成,可对各种纤维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然后根据所染的颜色不同鉴别纤维。通常采用的着色剂有碘一碘化钾溶 液。 碘一碘化钾溶液是:将碘20克溶解于100毫升的碘化钾饱和溶液中,把纤维浸入溶液中。~1分钟,取出后水洗于净,根据着色不同,判别纤维品种。几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反应如表 所示。 表几种纤维的着色反应

纺织品检测标准

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服装及服饰产品理化性能检验的取样方法、测试设备、测试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服装及服饰产品的理化性能技术指标的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2910 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 2911 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 2912.1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 3917.1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撕破强力的测定冲击摆锤法 GB/T 3917.2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舌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 3917.3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 392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1.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GB/T 3921.3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GB/T 392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 5453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 5455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 571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 GB/T 5713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洗色牢度 GB/T 615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 GB/T 7573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 8427 纺织品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氙弧 GB/T 8629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 11048 纺织品保温性能试验方法 GB/T 12704 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 GB/T 14644 纺织品燃烧性能45°方向燃烧速率测定 GB/T 17592.1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第1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17593 纺织品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8886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 FZ/T 01026 纺织品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FZ/T 0105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3 色牢度的测试 3.1 取样 在成品未覆粘合衬部位(包含所有色泽和花型)截取尺寸为40mm×100mm的试样若干,

总结纤维的鉴别方法

纤维的鉴别方法 纺织品织物从品种上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类。丝、棉、麻、羊毛这四大家族属于天然纤维,粘胶人丝、锦纶丝、涤纶丝、维纶丝则属于用化学品合成的化学纤维。鉴别织品或服饰是用何种原料制成的方法,常用的主要有三种,即手感目测法、燃烧鉴别法、显微镜法和化学药品着色鉴别法。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几种鉴别织物的方法。一、手感目测方法手感目测方法是用手触摸,眼睛观察,凭经验来判断纤维的类别。这种方法简便,不需要任何仪器,但需要鉴别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对服装面料进行鉴别时,除对面料进行触摸和观察外,还可从面料边缘拆下纱线进行鉴别。 1、手感及强度棉、麻手感较硬,羊毛很软,蚕丝、粘胶纤维、锦纶则手感适中。用手拉断时,感到蚕丝、麻、棉、合成纤维很强;毛、粘胶纤维、醋酯纤维则较弱。 2、伸长度拉伸纤维时感到棉、麻的伸长度较小;毛、醋酯纤维的伸长度较大;蚕丝、粘胶纤维、大部分合成纤维伸长度适中。 3、长度与整齐度 天然纤维的长度、整齐度较差、化学纤维的长度、整齐度较好。棉纤维纤细柔软,长度很短。羊毛较长且有卷曲、柔软而富有弹性。蚕丝则长而纤细,且有特殊光泽。麻纤维含胶质且硬。 4、重量棉、麻、粘胶纤维比蚕丝重;锦纶、腈纶、丙纶比蚕丝轻;羊毛、涤纶、维纶、醋酯纤维与蚕丝重量相近。 二、燃烧法常用纺织纤维燃烧特征纤维近焰时现象在焰中离焰以后嗅觉灰烬形状棉近焰即燃燃烧续燃较快,有余辉燃纸味极少、柔软、黑色或灰色毛熔离火焰熔并燃难续燃,会自熄烧羽毛味易碎、脆, 黑色丝熔离火焰燃时有丝丝声难续燃,会自熄, 且燃时飞溅烧羽毛味易碎、脆,黑色 麻近焰即燃燃时有爆裂声续燃冒烟有余辉同棉同棉 粘胶近焰即燃燃烧续燃极快无余辉烧纸夹杂化学品味除无光者外均无灰, 间有少量黑色灰 锦纶近焰即熔缩熔燃,滴落并起泡不直接续燃似芹菜味硬、圆、轻、棕到灰色,珠状涤纶同上同上能续燃,少数有烟极弱的甜味硬圆,黑或淡褐色腈纶熔,近焰即灼烧熔并燃速燃、飞溅弱辛辣味硬黑,不规则或珠状 三、显微镜观察法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纤维纵向外形和截面形状,或配合染色等方法,可以比较准确

纺织品检测标准

纺织品检测标准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910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2911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3917.1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撕破强力的测定冲击摆锤法 GB/T3917.2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舌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3917.3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GB/T392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5453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5455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T57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洗色牢度 GB/T615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8427纺织品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氙弧 GB/T8629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11048纺织品保温性能试验方法 GB/T12704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 GB/T14644纺织品燃烧性能45°方向燃烧速率测定 GB/T17592.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第1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B/T17593纺织品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888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 FZ/T01026纺织品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FZ/T0105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纺织纤维及再生纤维的鉴别方法

纺织纤维及再生纤维的鉴别方法 纺织纤维的判别方法 1、手感目测法:此法适用于呈散纤维状态的纺织原料。 (1)、棉纤维比苎麻纤维和其它麻类的工艺纤维、毛纤维均短而细,常附有各种杂质和疵点。 (2)、麻纤维手感较粗硬。 (3)、羊毛纤维卷曲而富有弹性。 (4)、蚕丝是长丝,长而纤细,具有特殊光泽。 (5)、化学纤维中只有粘胶纤维的干、湿状态强力差异大。 (6)、氨纶丝具有非常大的弹性,在室温下它的长度能拉伸至五倍以上。 2、显微镜观察法:是根据纤维的纵面、截面形态特征来识别纤维。 (1)、棉纤维:横截面形态:腰圆形,有中腰;纵面形态:扁平带状,有天然转曲。 (2)、麻(苎麻、亚麻、黄麻)纤维:横截面形态:腰圆形或多角形,有中腔;纵面形态:有横节,竖纹。 (3)、羊毛纤维:横截面形态:圆形或近似圆形,有些有毛髓;纵面形态:表面有鳞片。 (4)、兔毛纤维:横截面形态:哑铃型,有毛髓;纵面形态:表面有鳞片。 (5)、桑蚕丝纤维:横截面形态:不规则三角形;纵面形态:光滑平直,纵向有条纹。 (6)、普通粘纤:横截面形态:锯齿形,皮芯结构;纵面形态:纵向有沟槽。

(7)、富强纤维:横截面形态:较少齿形,或圆形,椭圆形;纵面形态:表面平滑。 (8)、醋酯纤维:横截面形态:三叶形或不规则锯齿形;纵面形态:表面有纵向条纹。 (9)、腈纶纤维:横截面形态:圆形,哑铃形或叶状;纵面形态:表面平滑或有条纹。 (10)、氯纶纤维:横截面形态:接近圆形;纵面形态:表面平滑。 (11)、氨纶纤维:横截面形态:不规则形状,有圆形,土豆形;纵面形态:表面暗深,呈不清晰骨形条纹。 (12)、涤纶、锦纶、丙纶纤维:横截面形态:圆形或异形;纵面形态:平滑。 (13)、维纶纤维:横截面形态:腰圆形,皮芯结构;纵面形态:1~2根沟槽。 3、密度梯度法:是根据各种纤维具有不同密度的特点来鉴别纤维。 (1)、配定密度梯度液,一般选用二甲苯四氯化碳体系。 (2)、标定密度梯度管,常用的是精密小球法。 (3)、测定和计算,将待测纤维进行脱油、烘干、脱泡预处理,做成小球投入平衡后,根据纤维悬浮位置,测得纤维密度。 4、荧光法:利用紫外线荧光灯照射纤维,根据各种纤维发光的性质不同,纤维的荧光颜色也不同的特点来鉴别纤维。各种纤维的荧光颜色具体显示: (1)、棉、羊毛纤维:淡黄色 (2)、丝光棉纤维:淡红色 (3)、黄麻(生)纤维:紫褐色 (4)、黄麻、丝、锦纶纤维:淡蓝色

纺织纤维分类及鉴别基础知识

(2) 、麻纤维手感较粗硬。 (5) 、化学纤维中只有粘胶纤维的干、湿状态强力差异大。 (1) 、棉纤维:横截面形态:腰圆形,有中腰;纵面形态:扁平带状,有天然转曲。 (4) 、兔毛纤维:横截面形态:哑铃型,有毛髓;纵面形态:表面有鳞片。 (5) 、桑蚕丝纤维:横截面形态:不规则三角形;纵面形态:光滑平直,纵向有条纹。 (6) 、普通粘纤:横截面形态:锯齿形,皮芯结构;纵面形态:纵向有沟槽。 (7) 、富强纤维:横截面形态:较少齿形,或圆形,椭圆形;纵面形态:表面平滑。 不清晰骨形条纹。

(5) 、粘胶纤维:白色紫阴影 (6) 、有光粘胶纤维:淡黄色紫阴影 (7) 、涤纶纤维:白光青天光很亮 (8) 、维纶有光纤维:淡黄色紫阴影。 5、燃烧法:根据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燃烧特征也不同,从而粗略地区分岀纤维的大类。儿种常见纤维的燃 烧特征判别对照如下: (1) 、棉、麻、粘纤、铜氨纤维:靠近火焰:不缩不熔;接触火焰:迅速燃烧;离开火焰: 继续燃烧;气味:烧纸的气味;残留物特征:少量灰黑或灰白色灰烬。 靠近火焰:卷曲且熔;接触火焰:卷曲,熔化,燃烧;离 燃烧;气味:石蜡味;残留物特征:灰白色硬透明圆珠。 气味:特异味;残留物特征:白色胶状。 焰:自行熄灭;气味:刺鼻气味;残留物特征:深棕色硬块。 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燃烧;离开火焰:继续 燃烧,冒黑烟;气味:特有香味;残留物特征:不规则焦茶色硬块。 (2)、蚕丝、毛纤维: 开火焰:缓慢燃烧有时自行熄灭; 气味:烧毛发的气味; 残留物特征:松而脆黑色颗粒或焦炭状。 (3)、涤纶纤维: 靠近火焰:熔缩; 接触火焰:熔融,冒烟,缓慢燃烧;离 开火焰:继续燃烧,有时白行熄灭;气味:特殊芳香甜味; 残留物特征:硬的黑色圆珠。 (4)、锦纶纤维: 靠近火焰:熔缩; 接触火焰:熔融,冒烟;离开火焰:白 灭;气味:氨基味;残留物特征:坚硬淡棕透明圆珠。 (5)、膳纶纤维: 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冒烟;离开火焰:继续 燃饶,冒黑烟;气味:辛辣味;残留物特征:黑色不规则小珠,易碎。 (6)、丙纶纤维: 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 燃烧;离开火焰:继续 (7)、氨纶纤维: 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 燃烧;离开火焰:白灭; (8)、氯纶纤维: 靠近火焰:熔缩;接触火焰:熔融, 燃烧,冒黑烟;离开火 (9)、维纶纤维:

织物分类及鉴别的基础知识

织物分类及鉴别的基础知识(一) 一、织物组织1、定义:纺织品是在织机上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也就是经纬线按一定规律地相互沉浮,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定的纹路和花纹,这种组织称为织物组织。 2、织物组织分类: ① 原组织:是最简单的织物组织,又称基本组织。它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三种。 ② 小花纹组织:是由上面三种基本组织变化,联合而形成的。如山形斜纹布、急斜纹。 ③ 复杂组织:又包括二重组织(多织成厚绒布,棉绒毯等)、起毛组织(如灯芯绒布)、毛巾组织(毛巾织物)、双层组织(毛巾织物)和纱罗组织。 ④ 大花纹组织:也称提长花组织,多织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美丽图案。 ⑤ 缎纹组织:布表面光滑但不结实、易刮伤、易起毛。 3、织物的密度:密度指织坯成品单位长度中经纱和纬纱的根数,常用10平方厘米或1平方英寸中纱线根数表示。床上用品织物常见密度:30S纱78*65,78*54,20S纱60*60,40S纱90*90、110*80、133*72,28S纱70*60,单位:根/1英寸。 4、织物的回潮率,公定重量。 ① 回潮率=(湿重-干重)/干重×100% 公定回潮率:棉纱8.5%,棉布8%,涤棉纱65/35布匹3.06%,涤 棉50/50,布匹4.2% ② 公定重量:织物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为公定重量。 二、纺织品分类: 1、按用途可分为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工业用品三大类; ① 衣着用纺织品包括制作服装的各种纺织面料以及缝纫线、松紧带、领衬、里衬等各种纺织辅料和针织成衣、手套、袜子等。 ② 装饰用纺织品在品种结构、织纹图案和配色等各方面较其他纺织品更要有突出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工艺美术品。可分为室内用品、床上用品和户外用品,包括家居布

纺织面料纤维成分鉴别

纺织面料纤维成分鉴别 化学纤维业的发展,使各类化纤织物的新产品相继问世,成为裁制服装量主要的材料,很多化纤织物(包含其它与化纤的混纺产品),从外观上看,几乎达到与天然纤维织物乱真的程度。了解各类织物的成分及其性能必须要掌握纺织材料成分鉴别知识。 鉴别纺织面料的成分就是要弄清某种面料是由什么纤维构成的,这是选择何种服装缝制工艺及熨烫工艺的主要依据。鉴别纺织面料成分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感观法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鼻、耳、手等,直接对被测面料进判断,如先用眼观察所测面料的光泽、染色状况,用鼻闻气味,用手去摸、捏 面料的光滑、弹性及冷暖程度,耳听面料撕裂声等进行判断。这一方法 无需药物和仪器,比较简单易行。各类纤维感观法如下: 1.纯棉与棉混布的区别 A.纯棉:外观光泽柔和,有纱头或杂质。手感柔软,弹性差。手捏紧 后松开,布易皱,且折痕不易退去。如果抽几根经纬捻开看,纤维长短 不一,一般在25~35cm之间。 B.涤棉布:外观光泽较明亮,布面平整光洁,几乎见不到纱头或杂质。 手摸布面感觉平整、滑爽、挺括、弹性好,手捏紧后放松,虽有折痕, 但不明显,且能短时间内恢复原状,色彩多数淡雅素静。 C.粘纤布(包括人造棉、富纤布等):光泽柔和明亮,色彩鲜艳。仔细 观察纤维间有亮光,手摸面料光滑平整。捏紧后松开,折痕明显,且不 易退去。经、纬纱用嘴弄湿后,牢度明显下降,面料浸水后增厚发硬。 D.维棉布:大多色泽暗淡,色彩不鲜。外观比纯棉布细密,光洁。手 感柔软,光滑,布面杂质少。下水后布发滑。 E.丙棉布:外观很像涤棉布,挺括而富有弹性。布面不及涤棉布光洁 平整,稍有粗糙手感。 2.全毛呢绒与混纺呢绒的区别 A.纯毛精纺呢绒多数面料较薄,外观光泽柔和色彩纯正。呢面光洁平 整,纹路清晰,手感滑糯,温暧富有弹性,悬垂性好。捏紧后松开,折 痕不明显,且能迅速恢复原状,捻开纱支看,纱支多数为双股。 B.纯毛粗纺呢绒大多身厚实,呢面丰满,不露底纹,手感丰满、温暖、 富有弹性,质地紧密的膘光足,质地疏松的悬垂性好。纱支多数为单股。 C.粘胶混纺呢绒光泽不柔和,手感差。粗纺呢绒具有松散感,捏紧后 放松,折良明显,且恢复速度极慢,悬垂感较差。粗纺多、精纺少。精 纺棉感强,此类纺织已逐渐淘汰。 D.涤纶混纺呢绒多数纺成精纺,如涤毛或毛涤华达呢、派力司、花呢 等。共同特点是呢面平整、光滑、挺括、织纹清晰。弹性超出全毛或毛 粘。手感差于全毛或毛腈,糯性差。 E.腈纶混纺呢绒清纺面料毛感强,胜于毛涤。手感温暖、弹性好、糯 性差。多数织成隐条隐格花呢类,粗纺面料较少,多数纺成花呢类,悬 垂性较差。 F.锦纶混纺呢绒毛感差,外观具有蜡样的光泽、手感硬挺、呢面平整, 手捏紧后放松有明显折痕,能恢复原状,但速度缓慢。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拉曼光谱鉴别方法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拉曼光谱鉴别方法。 本标准适合于鉴别天然纤维和各种合成纤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FZ/T 01057.1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说明 3原理 当一束激光照射样品时,样品分子与光子之间产生非弹性碰撞,即产生拉曼散射。借助于仪器将拉曼散射的强度值与相应拉曼位移值作图,即可获得该样品的拉曼光谱,光谱每一个特征谱带都包含了样品分子结构的信息。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拉曼光谱图。纤维鉴别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将未知纤维与已知纤维的标准拉曼光谱进行比较来区别纤维的类别。 部分纺织纤维的拉曼位移特征峰表见附录A 部分纤维的标准拉曼光谱图见附录B 4 仪器与工具 拉曼光谱仪、剪刀 5 试样 试样应能代表抽样单位中的纤维。如果发现试样存在不均匀性,则应按每个不同部分取样。 6 试样的预处理方法 一般试样无需经过预处理,如果试样中混有非纤维物质,如油脂、蜡及其它杂质时,按FZ/T 01057.1中试样的预处理方法除去杂质 7试验程序

7.1 仪器校准 仪器必须根据仪器制造商提供的仪器说明书调节和校准仪器,保证各散射谱带在它应有的位置上出现。 7. 2 选择合适的扫描条件 7.3 将试样夹入拉曼光谱仪激光器的聚焦支架上,然后进行测量,记录50~2500cm-1的拉曼散射光谱图。 7.4 将试样的原始拉曼光谱图进行基线校正、微分、分段积分及归一化等预处理,得到标准拉曼光谱图,再将其与已知纤维的标准拉曼光谱进行比较来鉴别纤维。

纺织纤维鉴别word版

纺织纤维的鉴别 一、目的要求 根据纺织纤维的外观形态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将各种未知纤维鉴别出来。要求掌握常见的鉴别纺织纤维的方法,能够制定鉴别方案,做到简便、快速、准确地将未知纤维鉴别出来。 二、纺织纤维的分类 1、天然纤维 动物纤维:毛、丝。 植物纤维:棉、麻。 矿物纤维 2、化学纤维 1)人造纤维: 再生纤维素纤维:普通粘胶、醋酯、竹纤维、Tencel、Model。 再生蛋白质纤维:酪素纤维、花生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牛奶纤维。 特种有机化合物纤维:甲壳素纤维。 无机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 2)合成纤维:氨、涤、锦、丙、腈、氯、维纶。 三、实验仪器、材料及试样 1、材料:试管、酒精灯、98%浓硫酸、浓盐酸、甲酸、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碘-碘 化钾液等。 2、仪器:生物显微镜、哈氏切片器等。 3、试样:未知的常规纤维:棉、毛、蚕丝、麻、粘胶、涤纶、锦纶、腈纶、维伦、氯 纶、丙纶等 四、碘-碘化钾溶液的制备 将20g碘溶解于100ml的碘化钾饱和溶液中。 五、鉴别纤维的步骤 1、初步确定大类:利用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对纤维进行初步判断、估 计,将纤维初步分成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两大类。 2、具体区分出品种:利用药品着色法、溶解法或显微镜观察法等具体区分品种

3、验证:用前面所没有应用过的方法或药品对纤维品种进一步验证,保证准确性。 以上三步骤需将各种鉴别方法结合运用,综合分析。遵循原则:由简单方法入手粗略估计,再到复杂方法具体区分,最后用其他方法验证,力求简便、快速、准确。 六、常见的鉴别纤维的方法 1、手感目测法: 通过综合的感官印象对纤维种类进行初步判断和估计。 鉴别依据:纤维手感;长度、细度及其整齐度;强力;光泽;含杂情况;卷曲形态等等。 2、燃烧法: (1)鉴别依据:纤维化学组成不同其燃烧特征也不同,从而粗略地区分纤维。 (2)燃烧特征的观察:接近火焰、在火焰中、离开火焰、气味、灰烬。 常见纤维燃烧特征见表1。 (3)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用镊子(切忌用手)夹取少量纤维,在酒精灯上燃烧,仔细观察燃烧特征。该法适用于单一纯品种纤维或制品。混纺或交织产品只能 粗略判断有否某类纤维。经过防燃等处理过的纤维或制品燃烧特征会有所改 变。 表1 纤维燃烧特征表

纺织纤维分类及鉴别基础知识

纺织纤维分类及鉴别基础知识 -------------------------------------------------------------------------------- 1、定义:纯棉梭织物是以棉花为原料,通过织机,由经纬纱纵横沉浮相互交织而成的纺织品。 2、纯棉织物分为: ①本色白布:普通布面、细布、粗布、帆布、斜纹坯布、原色布。 ②色布:有硫化蓝布、硫化墨布、士林蓝布、士林灰布、色府绸、各色卡叽、各色华呢。 ③花布:是印染上各种各样颜色和图案的布。如:平纹印花布、印花斜纹布、印花哔叽、印花直贡。 ④色织布:它是把纱或线先经过染色,后在机器上织成的布如条格布、被单布、绒布、线呢、装饰布等。 3 、纯棉织品的特点: ①吸湿性: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在正常的情况下,纤维可向周围的大气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为8-10%,所以它接触人的皮肤,使人感到柔软而不僵硬。如果棉布湿度增大,周围温度较高,纤维中含的水分量会全部蒸发散去,使织物保持水平衡状态,使人感觉舒适。 ②保湿性:由于棉纤维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热传导系数极低,又因棉纤维本身具有多孔性,弹性高优点,纤维之间能积存大量空气,空气又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所以,纯棉纤维纺织品具有良好的保湿性,穿着纯棉织品服装使人感觉到温暖。 ③耐热性:纯棉织品耐热能良好,在摄氏110℃以下时,只会引起织物上水分蒸发,不会损伤纤维,所以纯棉织物在常温下,穿着使用,洗涤印染等对织品都无影响,由此对提高了纯棉织品耐洗耐穿服用性能。 ④耐碱性:棉纤维对碱的抵抗能力较大,棉纤维在碱溶液中,纤维不发生破坏现象,该性能有利于服用后对污染的洗涤,消毒除杂质,同时也可以对纯棉纺织品进行染色、印花及各种工艺加工,以产生更多棉织新品种。 ⑤卫生性:棉纤维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的蜡状物质和含氮物与果胶质。纯棉织物经多方面查验和实践,织品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无负作用,久穿对人体有益无害,卫生性能良好。 七、人造纤维织物(化学纤维)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纺织纤维鉴别实验报告

实验一纺织纤维的鉴别 一、实验目的纤维鉴别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熔点法等。对一般纤维,用单一的方法或用这些方法的组合便可比较准确、快捷的完成鉴别。否则将需借助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热分析仪、X 光衍射仪和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进行分析。 本实验采用常规方法对纤维进行鉴别。通过实验达到以下目的: 1.学会以燃烧法、溶剂溶解及显微镜观察法鉴别各种纤维; 2.熟练掌握手切法制作纤维切片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纤维鉴别就是利用各种纤维的外观形态和内在性质的差异,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其区分开来,一般采用如下三个步序。 1. 显微镜法天然纤维中棉、毛、麻、丝由于动植物物种的差异及形成纤维的过程不同,致使纤维形态各异。化学纤维由于纺丝方法、成形条件不同,横截面形状也有所不同。借助显微镜观察纤维纵向外形、截面形状或配合染色等方法,可以进行大致的区分,对形态特征典型的试样即可进行较准确的判断。当然利用显微镜法进行观察首先能够判别样品是否为单一纤维构成,进而考虑分开鉴别。常见的几种纤维的形态特征见表1和图1。 观察纤维的横截面须将纤维切成较薄的切片。用切片机制得的切片厚度可小于10 m 利于观察,但操 作复杂,成本较高。常用的切片方法还有哈氏切片法,也可用金属孔板或塑料管等来制作切片。哈氏切片法可制得10?30何的切片。后两种方法简捷,但切片较厚,影响观察,不过作为一般纤维的鉴别,这两种方法还是比较实用的。 2. 燃烧法不同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可以根据各种纤维燃烧现象进行鉴别。譬如,棉花与粘胶、麻类等纤维素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因此在与火焰接触时迅速燃烧,离开火焰后会继续燃烧,且伴有烧纸(主要成分亦为纤维素)气味,燃烧后留下少量灰烬;羊毛之类的动物纤维接触火焰时也能燃烧,燃烧时散发出类似烧头发的强烈臭味,这是因为它们的组成主要是角质蛋白,燃烧完毕留下黑色松脆的灰烬;上述方法能够粗略地区分纤维的大类。合成纤维一般组成差异较大,接近火焰时,也有各种气味,但很难从中确切判断的纤维品种。各种纤维的燃烧特征见表2。 燃烧法简单易行,无需特殊的设备和仪器,但比较粗糙,仅能进行大致的区分。这种方法不适于混合的纤维及经阻燃处理的纤维。 在纤维燃烧过程中可给出很多信息,如燃烧的状态、火焰的颜色、散发出的气味、燃烧后灰烬的颜色、形状和硬度等,均可作为鉴别的依据。对纤维热分解时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析也会有助于纤维区分。即将纤 维试样放入试管,加热试管,用pH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纤维受热后释放出的气体可以是酸性、中性或碱性, 通过鉴定释出的气体酸碱性。 酸性:棉、麻、粘胶纤维、铜氨纤维、醋酸纤维素纤维、维纶、氯纶; 中性:丙纶、腈纶; 碱性:羊毛、蚕丝、锦纶等。 3. 溶解法

纺织及相关材料纤维成份分析检测方法

纺织及相关材料纤维成份分析检测 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法FZ/T30003-2009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1、通用说明FZ/T01057.1-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2、燃烧法FZ/T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3、显微镜法FZ/T01057.3-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4、溶解法FZ/T01057.4-2007 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FZ/T01026-200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1、试验通则GB/T2910.1-2009 2、三组分纤维混合物GB/T2910.2-2009 3、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丙酮法)GB/T2910.3-2 纺织品成份含量检测 1、试验通则GB/T2910.1-2009 2、三组分纤维混合物GB/T2910.2-2009 3、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丙酮法)GB/T2910.3-2009 4、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GB/T2910.4-2009 5、粘胶纤维、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锌酸钠法)GB/T 2910.5-2009 6、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GB/T2910.6-2009

7、聚酰胺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混合物(甲酸法)GB/T2910.7-2009 8、醋酯纤维与三醋酯纤维混合物(丙酮法)GB/T2910.8-2009 纺织品定量纺织品成份分析 1、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FZ/T01101-2008 2、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四组分纤维混合物FZ/T01026-2009 3、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FZ/T01095-2002 4、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FZ/T01053-2007 5、燃烧试验方法FZ/T01057.2-2007 6、显微镜观察方法FZ/T01057.3-2007 7、溶解性试验方法FZ/T01057.4-2007 8、熔点法FZ/T01057.6-2007 9、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方法FZ/T01057.8-1999 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法FZ/T30003-2009 1、试验通则GB/T2910.1-2009 2、三组份纤维混合物GB/T2910.2-2009 3、醋酯纤维和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丙酮法)GB/T2910.3-2009

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doc

内容简介 《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第3版)》内容简介:纤维和纺织品的生产,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纤维工业的迅速发展,纤维和纺织品日益丰富多彩,品种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改善。穿着用纺织品不但要有外观美感、风格和穿着舒适性,而且要符合生态安全要求。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对纺织品的阻燃、抗静电、隔热等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纺织品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性,是和组成它的纤维品种、纱线和织物的结构以及织物后整理工艺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为了能生产品质优良且符合使用要求的纺织品,研究开发新型纺织纤维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结构和性能的测试十分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纺织测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新的测试方法、新型传感器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纺织测试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不少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数 处理能力强以及结构精密的测试设备。由于纤维和纺织品的结构和性能是多方面的,纺织测试仪器的种类十分繁多,同一类型的仪器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如果能深入地掌握仪器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技术的基本要求,就能在使用中更好地把握仪器的性能,在科学研究中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纤维和纺织品的测试不仅和纺织、化纤和服装工业有关,还和轻工业、建筑材料等其他工业用纺织材料有关,与农业和畜牧业的培育改良品种有关,与贸易中的商品交换验收和定价有关,与军用被服、特种纺织品以及航天服研究有关,和纺织院校教学科研关系密切。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在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在编写中,《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第3版附DVD光盘1张)》由浅人深、较系统地阐明了纤维和纺织品测试的基本原理,对国内外发展的新测试方法和典型仪器进行介绍,使其既有理论,又有应用实践;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编写中注意其内容能适合不同类型人员的需要。在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出版基础上,根据教学和研究工作需要对原书多章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充实。 《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第3版附DVD光盘1张)》是一本内容较为完整的纺织测试技术书籍,是涉及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教科书,可供纺织院校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材,也可供生产企业、测试中心、检验机构和研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为了能提高学生使用教材进行学习的直观效果,《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第3版附DVD光盘1张)》第三版开始附加教学光盘,内容除提便 于教师讲课的各章PPT外,重点对反映测试技术发展的以下四部分内容进行实际操作录像:(1)新纤化学纤维测试系统;(2)乌斯特棉纤维测试系统;(3)生态纺织品测试技术;(4)纤维结构分析技术。 编辑推荐 《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录 第一章测量方法与误差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测量误差 第三节仪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第四节试样误差 第五节异常值处理和试验方法精密度估计 第六节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第二章纤维长度、卷曲和热收缩测试 第一节纤维长度测量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