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关税壁垒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关税壁垒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关税壁垒

教学过程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案Yibi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关于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新形式

关于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新形式 来源:液压扳手https://www.360docs.net/doc/7a7305078.html,/ 【摘要】:目前,我国出口产品正面临越来越多的、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的挑战。据不完全测算,早在1999年,我国仅因为国外技术规定、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而减少的出口至少达500亿美元,除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之外,基本上没有采取系统、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入世以来,由于我们对WTO 的潜规则研究甚少,导致国内许多企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并且这种非关税壁垒以其正义的外衣、巨大的影响力和借助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保护手段。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更应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减少贸易损失。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技术性壁垒;绿色壁垒;社会壁垒;反倾销;应对措施 【正文】: 战后,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在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后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与推动下,全世界的关税水平大大地降低了,关税作为传统的贸易壁垒,其保护作用逐渐削弱,各国所面临的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发展,使其在国际竞争中有着一席之地,贸易保护主义并未因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而有所削弱,反而在WTO的框架下有所加强,其突出表现就是非关税壁垒逐渐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要的工具。他们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形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非关税壁垒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以采取强有力的对策。

一、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概述 (一)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概念 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是指除关税以外,对货物进出口构成实质限制和禁止的措施。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数量。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或规定,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 (二)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的特点 与关税壁垒相比,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有如下特点: 1.非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的制定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即使调整或更改税率,也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手续,因此,关税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而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则通常采用行政程序,制定起来比较迅速,程序也较简单,能随时针对某国和某种商品采取或更换相应的限制和进口措施,从而较快的达到限制的目的。 2. 非关税壁垒的保护作用比关税的作用更为强烈和直接 关税措施是通过征收关税来提高商品的成本和价格,进而削弱其竞争能力,因而其保护作用具有间接性。而一些非关税壁垒就直接限制进口,这样就能快速和直接地达到关税措施难以达到的目的。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一般来讲,关税税率确定后,往往以法律的形式公布于众,依法执行。因此,出口商通常比较容易获得有关税率,但是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不公开,或者规定极为繁琐、复杂的标准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重商主义 15—17世纪西欧各国普遍推行的典型的保护贸易政策 1.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在欧洲国家普遍实行的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其理论基础是以托马司?孟(Thomas. Mun)等为代表的重商主义。 早期的重商主义坚持货币差额论,晚期的重商主义坚持贸易差额论。 重商主义的合理性: 第一,看到了货币在商品经济中重要作用。 第二,贵金属是价值的代表。 第三,强调了鼓励出口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重商主义的三大缺陷: 第一,片面强调了出口会增加贵金属的流入的作用,忽视了在没有货币储存、国内商品供应没有增加的条件下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第二,错误地把贵金属直接等同于物质财富。 第三,割裂了进出口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自由贸易政策 18世纪中至19世纪末为适应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一种开放性的贸易政策。 1.19世纪自由贸易政策 19世纪,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英法等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迫切的希望打开世界市场。自由资本主义盛行,表现在贸易政策上,就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英国为例,法律方面,英国废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谷物法》;关税方面,减少应税商品数目,降低关税税率;取消贸易垄断,下放贸易经营权,建立多边优惠贸易关系。奉行自由贸易政策。19世纪,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 三、保护贸易政策 西方相对落后的工业国为避免国外竞争,实行的一系列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贸易措施。 保护幼稚工业论 保护幼稚工业论,是著名的李斯特提出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影响了19世纪的德国和美国,影响了20世纪的日本,使他们都能在保护主义的篱笆后面成长,强大之后又转而推行自由贸易。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修补与解释已经适用于现今的社会。 出现原因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等先进工业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贸易大旗,杀气腾腾涌入德意志经济领域,强烈冲击着脆弱的民族工业。分崩离析中的德意志显得那么虚弱,无力与英法等国争锋于贸易战场。 但是德意志没有被亚当·斯密唬住。李斯特对此洞若观火:斯密提倡的自由贸易,反映的是英国作为先发国的利益;德国需要贸易保护,因为它处在后发的位置上。如果按部就班跟着走,只能永远为英国伐木或者牧羊,成为被掠夺的对象。 对此,他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

什么是非关税壁垒措施

1.什么是非关税壁垒措施? 非关税壁垒措施 (Non-tariff barriers) 是指除关税以外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都有限制进口的作用,非关税壁垒措施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前者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出口,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和自动出口配额制等。后者是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汇率低估、外汇管制、国家垄断、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进口押金制、专断的海关估价、最低限价、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Non-tariff trade barriers (NTBs) Non-tariff trade barriers in addition to all other than tariffs import restrictions measures. Non-tariff barriers and tariff barriers have a limit the role of import, non-tariff barriers to direct and indirect measur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former is directly by the importer to import restrictions on the quantity and value or forced exporter of export commodities directly restrictions, such as import quotas, import license system and automatic export quotas, etc. The latter is to import goods to make strict regulations, indirectly limit merchandise imports, such as undervalued exchange rate,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state monopoly, 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 import deposit system, the arbitrary customs valuation, the lowest pric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etc.

对外贸易措施关税措施及非关税壁垒

对外贸易措施第一节关税措施关税是你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是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的重要工具。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关税与其他国内税收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2)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人和进出口货物。(3)关税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4)关税可起到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作用。关税种类繁多,按不同标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向分类(一)进口税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进口税主要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两种。(二)出口税出口税是出口国家海关对本固产品输往国外时,对住口商所征收的税征收出口税的目的,或是为了财政收入,或是为了保证本国的生产或本国市场的供应。(三)过境税过境税又称通过税,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二、按差别待遇和待定的实施情况分类(一)进口附加税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一般进口税,还往往根据某种目的再加征进口税,这种对进口商品征收一般关税以外,再加征额外关税,就叫做进口附加税。进口附加税通常是一种特定的临时性措施。因此又称其为特别

关税。有些国家有时还针对个别国家和个别商品征收进口附加税,主要有以下两种:1、反贴补税反贴补税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它是对于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任何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反补贴税的税额一般按奖金胡贴补数额征收。2、反倾销税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商品倾销是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价格,在国外市场上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占领市场的一 种手段。(二)差价税 差价税又称差额税。当某种本国生产的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同类的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关税,这即是差价税。由于差价税是谁着国内价格差额的变动而变动, 因此它是一种滑动关税。(三)特惠税特惠税又称优惠税。它是指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 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四)普遍优惠制普遍优惠税制简称普惠制。它是发达国家承诺对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 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待遇。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普遍的、 非歧视的、非互惠的。普惠制的目的是: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汇收入;加速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三、按照关税的一半方法或征税标准分类(一)

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十一章非关税壁垒措施(Non-Tariff Barriers, NTBs) 本章学习重点: 1、了解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有哪些? 2、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种类有哪些? 3、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实施对国内外经济发展 会产生些什么影响?

第十一章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第二节直接的非关税壁垒 第三节间接的非关税壁垒 第四节非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本章复习题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 一、非关税措施概述 非关税措施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影响出口的措施,有限制性和鼓励性两类。限制性非关税措施主要有非关税壁垒和出口管制两类。鼓励性非关税措施主要包括出口鼓励措施和经济特区措施。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 (一)、非关税措施的演变历史 非关税措施历史悠久,最早以非关税壁垒、出口鼓励、经济特区政策等形式出现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但其蓬勃发展却是20世纪以后的事。 (二)、非关税措施的特点 1. 灵活性和针对性 2.直接性 3.隐蔽性和歧视性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 非关税措施与关税措施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非关税措施更为直接有效 2.非关税措施更为灵活,具有针对性 3.非关税措施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 (三)非关税壁垒的分类:主要分为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NTBs):和间接的非关税壁垒(NTBs):。前者是指一国政府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加以限制;例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自动”出口限制等。后者则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各种严格的条件来间接地限制商品的进口。例如:进口押金制、最低限价制、海关估价制、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

练习--第六章 非关税壁垒措施

练习--第六章非关税壁垒措施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从对进口限制的作用分类,非关税壁垒可分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两大类。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是以__________为主,以__________为辅。 3.进口配额制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自动"出口配额制主要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确定"自动"出口配额。 5."自动"出口配额的限额融通主要有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6.从进口商品有无限制上看,进口许可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一种是__________。 7.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分为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一种是 __________ 。8.外汇管制的方式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混合性外汇管制三种。 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主要集中在三类商品上,第一类是__________ ,第二类是__________ ,第三类是__________。 10.一般说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壁垒加强的程度与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 在规定期限内,对配额以内的商品征收最惠国税,超过配额征收普通税甚至罚款,这种非关税壁垒叫做( ) A.全球关税配额 B.国别关税配额 C.优惠关税配额 D.非优惠关税配额 2.进口国在总本额内按国别和地区分配一定的配额,超过该配额便不准进口,它是() A. 关税配额 B. 全球配额 C. 国别配额 D. 总配额 3.假定某国规定1995年从中国进口鞋不超过2000万双,它是() A. 全球配额 B. 国别配额 C. 关税配额 D. 自愿出口限制 4.进口许可证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手段,其作用是() A .只能限制商品价格 B .只能限制商品的数量 C .只能限制商品的质量规格 D .既可限制进口的数量,又能限制价格 5.全球配额是按下列哪种方法分配配额的() A.按国别地区,不分申请先后分配 B. 按申请先后,不分国别地区分配 C.按经营的企业分配 D. 按全球范围内的不同类型国家分配 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征收进口附加税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财政收入 B. 抵制外国商品倾销及补贴 C. 增加进口报关手续延缓进口速度 D. 应付国际收支危机和改善贸易逆差状况7.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 A.国内税 B. 海关估计制度 C. 普惠税 D. 外汇管制 8.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特点是() A.非关税壁垒措施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B.非关税壁垒措施比关税壁垒措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C.非关税壁垒措施具有苛刻性 D.非关税壁垒措施比关税壁垒措施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9.进口附加税是限制商品进口的重要手段,他主要包括() A.特惠税 B. 反补贴税 C. 反倾销税 D. 国境税 10.直接对进口起限制作用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有() A.进口许可证制 B. 繁琐的技术标准 C. 进口配额制 D."自动"出口限制

外贸试卷——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六章《非关税壁垒措施》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名词解释(4×4=16) 1、进口配额制 2、外汇管制 3、关税配额 4、进口押金制 二、填空题(1×20=20) 1、从对进口限制的作用分类,非关税壁垒可分为和。 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是为主,以为辅。 3、资本主义国家通常利用作为实行贸易歧视政策的手段。 4、1977年美国实行的“启动价格制”是一种典型的。 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主要集中在三类商品上,第一类是,第二类是,第三类是。 6、外汇管制的方式一般分为、、。 7、在海关税率已定的情况下,税负大小除取决于,还取决于。 8、关税配额按商品进口的来源可分为和。 9、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为了限制进口所规定 的、、以

及。 三、选择题(1×15=15分) 1、“自动”出口配额是一种() A、鼓励进口手段 B、限制进口手段 C、鼓励出口手段 D、自愿限制出口手段 2、法国曾对引擎为5匹马力的汽车征收养路税的12.15美元,对于引擎为16匹马力的汽车每年征收养路税高达30美元,而当时法国生产最大型汽车为12匹马力,这一措施叫() A、歧视性政府采购 B、歧视性国内税 C、专断的海关估价 D、最低限价 3、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是指() A、优先购买发达国家产品 B、优先购买本国国产品 C、优先购买国外优质产品 D、优先采购名牌产品 4、进口许可证制就其职能而言() A、它只能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 B、它只能限制进口商品的质量 C、它可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质量 D、它可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 5、下列不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进口许可证是() A、公开一般许可证 B、特种许可证 C、有定额进口许可证 D、无定额进口许可证 6、最具灵活性和隐蔽性的进口许可证是() A、公开一般许可 B、有定额许可证 C、特种进口许可证 D、无定额许可证 7、在实行优惠性关税配额情况下,进口国对超过配额的商品() A、绝对不准进口 B、征收原来的普通关税 C、征收最惠国税 D、征收特惠税 8、一些国家的技术标准之所以有效地限制进口,是因为()

非关税壁垒案例

印度申诉土耳其对纺织品与服装的限制违背了非歧视原则 案例介绍 根据土耳其及欧盟成立关税同盟的协议,土耳其在纺织品与服装产品上与欧盟一样实行“大体上相同”的贸易政策。欧盟根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对包括印度在内的部分国家的纺织品及服装产品实施了进口数量限制。作为与欧盟建立关税同盟,在纺织品与服装上实行与欧盟“大体上相同”的政策结果,土耳其对印度的19个种类的纺织品与服装实行了数量限制。印度因此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申诉土耳其,请求成立专家小组来调查此案。 1998年3月13日,DSB成立专家小组对此案进行调查。泰国和美国等以第三方身份参加。印度认为,土耳其实施的数量限制违背了1994年GATT第11条“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第13条“非歧视数量限制原则”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的规定。土耳其则争辩说,它在成立关税同盟时实施的数量限制符合1994年GATT第24条的规定。 专家小组经过调查后,在1999年5月31日分发的报告中裁定,土耳其对印度纺织品与服装实施的数量限制不符合1994年GATT第11条“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第13条“非歧视数量限制原则”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的规定。专家小组否决了土耳其关于1994年GATT第24条授予它在与欧盟成立关税同盟后可以违背1994年GATT及(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有关规定实行数量限制的辩护。 1999年7月26日,土耳其通知DSB,对专家小组在法律解释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上诉。土耳其没有上诉专家小组关于其数量限制措施不符合1994年GATT第11条、第13条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不一致的裁定,只上诉专家小组裁定它不能依据1994年GATT 第24条规定实施的数量限制措施是合理的。上诉机构维持专家小组的裁定:在此案中,不能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来判决土耳其的数量限制措施是合理的。然而,上诉机构推翻了专家小组对1994年GATT第24条作出的解释。上诉机构裁定,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第5款引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裁定与GA TT不一致的措施是合理的。辩护方可以根据1994年GA TT第24条认定限制措施是合理的,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在关税同盟成立时,这样的限制措施必须完全符合GATT第24条的规定,特别是符合该条第5款及第8款的规定; 第二,成员必须证明如果成员没有被允许实施这一措施,关税同盟的成立已经受到阻碍。对于第一个条件,上诉机构认为,在此案中专家小组做出了土耳其及欧盟成立关税同盟的安排完全满足 1994年GATT第24条的假定。然而,这个假定没有被土耳其上诉,因而没有在上诉机构按程序讨论。上诉机构对专家小组进行了批评,认为专家小组在审查措施是否应根据1994年第24条来判决时,需要WTO成员证明这个措施在关税同盟成立时完全满足关税同盟的要求c 对于第二个条件,上诉机构裁定,土耳其没有证明它与欧盟之间关税同盟的成立在没有采取数量限制措施时会受到阻碍,土耳其还可以利用可替代措施,如运用原产地规则来证明达到限制的目的。 上诉机构得出结论,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土耳其对印度的纺织品与服装的进口限制措施不合理。专家小组裁定土耳其的行动与它所需承担1994年GATT第11条、第13条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规定的义务不一致是正确的。 最后,DSB通过了上诉机构的报告及上诉机构修改后的专家小组报告。 案件评析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认识国际贸易政策的性质类型与演变,了解不同类型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分析与研究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教学重点】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政策休谟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说幼稚工业保护论外贸乘数理论贸易自由化新贸易保护主义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构成 1.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2.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和演变 1.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2.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三、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考虑因素 2.对外贸易政策的一般执行方式 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的实践 一、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有明显不同: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以 政府干预为主的重商主义的限入奖出政策到18世纪末开始的贸易自由化运动,再到当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以后的保护贸易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开始趋于复杂化,表现为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融合的混合体,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自由贸易是主要倾向;70年代中期开始起,新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政策呈现新的特点。 (一)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政策 虽然自由贸易政策从本质上讲对各国都有利,但在现实中,绝对的自由贸

易从来就没 有真正实行过,只是在历史上某些阶段,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曾对国际贸易持一种相对开明的态度。 从工业革命以后的历史看,发达国家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开始于英国。以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为标志,英国进入了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时期。在英国看来,自由贸易政策更有利于本国出口自己的工业品,比较廉价地进口当时纺织工业所需要的棉花,以及可以降低工资水平的谷物。因此,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发挥自己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而放弃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的生产。当时的自由贸易政策给英国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利益,根据英国学者的统计发现,与对外贸易有关部门的生产增长率高于英国经济的增长率,更高于与贸易无关部门的经济增长率。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对外贸易是英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正是由于对外贸易对英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英国一直主张自由贸易。然而,随着英国经济逐步被美国、德国和法国超过,其自由贸易政策的使用范围也发生了变化。 (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发达国家早期的贸易保护政策、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政策和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源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现实中,多数企业面临着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市场竞争变成了一场少数几家企业之间的“博弈”,谁能占领市场,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因此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不仅要着力于本国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和保护本国工业的成长与发展,还在于通过政府的干预措施,改变企业的战略行为,发展本国产品的出口,使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 为了说明这一道理,经济学家经常用波音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作为例子。假定在飞机生产行业只有这两家公司,即该行业是寡头垄断,且这两家公司生产技术和能力相近,都有能力生产一种可坐500名乘客的大客机,而生产这种客机又具有规模经济。为了简化起见,假定两家企业只能做出是或否的决策:生产或不生产这种飞机。在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两家公司都生产,两家公司都会亏本。如果两家公司都不生产,虽然谁也不亏本,但谁也没有利润。只有一家生产而另一家不生产的情况下,生产的一家才会有足够的生产量而获

第三章 国际贸易措施

第三章国际贸易措施 第一部分关税与非关税措施 一、单项选择题 1、关税是一种: ()A、间接税B、直接税C、进口税是直接税,出口税是间接税D、以上 都不是 2、我国对某化妆品(每单位价格1000 元以下)征税17%。再加征150 元/瓶。 这是() A、从价税 B、从量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3、假设某一行业X1 需要另两个行业X2 和X3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投入 产出系数分别为a2=0.2,a3=0.5,三个行业的进口关税分别用t1、t2、t3 表 示,试计算在t1=30%、t2=20%、t3=40%的情况下X1 的有效保护率。 ()A、10% B、20% C、30% D、40% 4、下列不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进口许可证是()。 A、公开一般许可证 B、特种进口许可证 C、有定额进口许可证 D、无定额进 口许可证 5、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给予出口厂商的()。 A、现金补贴或优惠 B、税收优惠 C、贷款优惠 D、复汇率 6、在发达国家的普惠制方案中,把“敏感性商品”排在受惠商品之外。这里的 “敏感性商品”是指() A、与国内同类商品竞争剧烈的商品 B、与本国的出口产品竞争剧烈的商品 C、 有关国计民生的商品D、对国际市场价格非常敏感,由不易控制进口的商品 7、某国决定2000年进口纺织品 2 万立方米,对不超过 2 万立方米的按原定 关税率征税,对超过部分加征100%的关税。这属于:() A、全球性关税配额 B、国别关税配额 C、优惠性关税配额 D、非优惠性关税 配额 8、许可证制度是一种() A、关税壁垒措施 B、鼓励出口措施 C、鼓励进口措施 D、管制进出口的措施 二、多项选择题

[财务_培训]第十二章非关税壁垒措施第十二章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十二章非关税壁垒措施 一、名词解释题 1、非关税壁垒、政府采购、进口配额制、绝对配额、国别配额、关税配额 2、外汇管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3、海关估价制、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简述题 1、简述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特点。 2、外汇管制可分为哪几种?它如何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3、绝对配额、国别配额、关税配额、“自动”出口配额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试论述非关税壁垒不断强化的原因与对策。 四、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日蔬菜贸易战 2001年4月10日,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依据WTO协定第19条和日本国内的关税率法,从2001年4月23日至11月8日对主要从中国进口的大葱、鲜香菇和灯心草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此举标志着中日蔬菜贸易战已经开始。而实际上,中日蔬菜贸易战早在1995年就已初现端倪。当时,日本就根据WTO《农业协议》中第5条特殊保障条款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蒜和生姜发难过,最终以中国实施出口配额和日方实施进口商申报管理而告一段落。因此,此次日本的发难可以说是第二轮,而且比第一次表现的行动更积极,且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实施也更快。 在过去10年中,中国蔬菜对日出口呈明显上趋势,且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对日出口从以腌制蔬菜为主转变为以保鲜与冷冻蔬菜为主;二是从1998年开始,中国保鲜蔬菜对日出口呈现成倍增长,在1999年达到31.8万吨。据日本海关最新统计数据,2000年中国对日蔬菜出口总量为104.2万吨,保鲜蔬菜为31.2万吨。其中1999年出口量达到2万吨以上的保鲜蔬菜有牛蒡、洋葱、生姜、香菇、卷心菜类、葱、大蒜、胡萝卜类等。 同时,中美蔬菜对日出口均呈递增趋势,从1991年开始中国蔬菜对日出口超过美国,并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一.名词解释 1 .关税 2 .进口税 3 .出口税 4 .普遍优惠制 5 .非关税壁垒 6 .鼓励出口措施 7 .出口管制 二.单项选择题 1 .关税的税收主体是()。 A .本国进出口商 B .进口货物 C .出口货物 D .外国进出口商 2 .美国对羽毛制品的进口税,普通税率为60 % ,最惠国税率为4 . 7 % ,这种税是( ) A .从量税B .从价税G 混合税D .选择税 3 .日本对手表(每只价格在6 000 日元以下)的进口,征收15 %的关税,加征15 。日元。这种税是() A .混合税 B .从价税c .选择税D .从量税 4 .日本对坯布的进口,协定税率为7 . 5 %或每平方米2 . 6 日元,征税时选择其税额高的一种征收。这种税是() A .选择税 B .混合税 C .从价税 D .从量税 5 .欧盟向参加洛美协定的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单方面提供( ) A .普惠税 B .最惠国待遇税 C 特惠税 D .差价税 6 . 1971 年8 月15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对外国商品的进口除一律征收一般关税以外,再加征10 %的进口关税。这种加征的额外关税称为()。 A .特惠税 B .进口附加税 C .普惠税 D .最惠国待遇税 7 .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人的商品普遍给予关税优惠的待遇,这称为()。A .特惠税B .差价税C .普惠税D .最惠国待遇税

8 .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数,超过者便不准进口,这称为()。 A .绝对配额 B .全球关税配额 C .国别关税配额 D .关税配额 9 . “自动”出口配额制是一种()。 A .鼓励进口手段 B .限制进口手段 C .鼓励出口手段 D .自愿限制进口手段 10 .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后方能进口的一种制度称为( )。 A .进口配额制 B .进口许可证制 C .外汇管制’ D .歧视性政府采购 11.原联邦德国禁止在国内使用车门从前往后开的汽车,这种汽车正是意大利菲亚特500 型汽车的式样,这种措施称为()。 A .苛刻的技术标准B卫生检疫标准C安全标准D .包装标签规定 12 .日本对茶叶农药残留量规定不超过百万分之零点二至百万分之零点五,这种规定称为()。 A .技术标准 B .卫生检疫规定方,c .安全规定 D .包装标签规定 13 .法国曾对引擎为5 匹马力的汽车每年征收养路税12 . 15 美元,对于引擎为16 匹马力的汽车每年征收养路税高达30 美元,而当时法国生产最大型汽车为12 匹马力,这一措施称为() A .歧视性政府采购 B .歧视性国内税 C .专断的海关估价 D .最低限价 1 4 .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称为()。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自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激烈,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国家保护主义也呈现出新的形式。面对各国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攻击,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国际市场及其制度环境相当严峻。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将面临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首当其冲就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建立。中国不像亚洲“四小龙”,不能单向地直接向国际市场迈进,只能在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宽广的国际市场。同时,中国不得不全面接受以WTO为中心而制订的一系列国际贸易制度、准则,尽管这些制度、准则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完全合理。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逐渐与WTO规则相适应的规范的公平与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2007年,中国在前几年加强进出口调控的基础上,继续对外贸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主要措施有:调整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降低或取消了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以及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产品的出口退税;继续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体系,扩大了限制类和禁止类加工贸易商品目录;调整进出口关税税率,加征或提高了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关税,降低了部分国内需要的资源性产品和涉及百姓生活的日用品的进口暂定税率;取消了包括钢材、钢坯、塑料原料及部分机械设备、装备、仪器在内的338个税目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同时,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针对国际竞争环境的越发激烈化,中国国际贸易在坎坷中经历了近二十多年的改革,逐渐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使得中国国际贸易政策不断趋于成熟,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及国民福利的提升。在中国参与APEC运作及加入WTO 以后,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也越来越趋于理性,向自由化的贸易不断迈进,贸易政策措施的选择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规范性。 1.在WTO体制下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国已是WTO成员,中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必须依据WTO这个开放型的自由贸易体制,必须在WTO所确定的原则、规则下推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一般说来,WTO中对贸易政策及贸易行为而制定的准则、规范提倡的是使贸易自由化逐渐进行。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开放贸易制度。(2)建立并维护贸易环境的公平性。(3)采取规范的、透明的贸易调节政策。(4)允许WTO贸易政策规则以外的经济事项发生。在实际贸易交往中,一些交易和贸易政策部分的与WTO原则相冲突相违背的情况发生也是可以包容的。这些政策主要是:国际收支平衡、进口损害防御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幼稚工业保护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政策等。在WTO贸易政策规则下,中国的贸易政策选择主要体现在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以及利用WTO‘的相关保护措施对国内市场、产业、企业进行适当的必要的保护。 2.立足于本国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贸易法律体系。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不相同,因而对他采取的贸易政策也不相同。所以每个国家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时,必须结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本国的具体法律制度,而不能盲目地采用西方国家的政策策略。在本国行业遭遇外国贸易保护主义冲击时,比如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时,中国应适时地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加强贸易保护政策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贸易保护主义打击最大的国家之一因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为依托的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长远看,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出现了很多现实问题。如贸易结构存在严重倾斜,在高、中、低产品贸易层次中没有形成合理、均衡的结构,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摩擦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等。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地位,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国际贸易政策理论与现实 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交替发展的历史。一国不同时期采用的贸易政策,往往取决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政府的政策目标:当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增长,贸易交换的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并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时,就会倡导自由贸易政策;而当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及其利益与工业化发展之间出现矛盾时,必然转向保护贸易。 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传统的比较利益理论,并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不断深化发展和层次上的变化而产生了新的理论基础。如从需求角度解释贸易发生的重叠需求理论,从供给角度的规模经济、差异产品和不完全竞争来阐述的国际贸易新理论等。而保护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首先取决于政府要保护的目的,其理论基础包括早期的重商主义、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凯恩斯的超贸易保护观点,以及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的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等。其次,根据政策目标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由于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对各国实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明显抑制作用,当前新的贸易政策措施层出不穷,并成为实现政府政策目标的工具。最后,这些政策措施实施的效果是否达到了政府的政策目标,从而成为继续或将来实施的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对外贸易经历了由国家统一经营、国家管理经营到放开经营的过程,贸易开放程度和自由化程度在以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不断深化,但是,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却在自由化进程中更加激烈。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和地位的提升,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拉动了经济的总需求;另一方面与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凸显出来,而这一变化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后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和采取的政策调整分不开的。在我国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之时,因贸易的迅速增长而引起的贸易冲突加剧,势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当前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必须注意保留贸易平衡政策运用的空间。 二、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阶段发展及其效果评析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离不开我国改革开放总体经济发展的背景,同时又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与外贸体制改革的进程息息相关。 (一)国家统制下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到90年代初,我国在沿袭建国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出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主要采取的是“奖出限Jk"的政策,这与当时我国经济发展基础和对外开放面临的外部环境是相适应的,也符合国际贸易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以及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心一外围”理论的观点。实施促进国内工业发展的贸易保护政策措施主要是关税,以及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商品分类经营和国营贸易等较严格的、传统的贸易措施。伴随着我国外贸体制实践中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下放部分外贸经营权、开展工贸结合、取消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不同特点: (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税率的制定必须通过理发程序,要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在需要紧急限制进口时往往难以适应。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制定通常采取行政程序,比较便捷,能随时针对某国的某种商品采取相应的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能更有效地限制进口 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削弱其竞争能力,从而间接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但如果出口国采用出口补贴,商品倾销等办法来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关税往往难以起到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但是非关税壁垒措施,则更能有效地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关税率确定以后,要依法执行。任何国家的出口商都可以了解,但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并不公开,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出口商难以对付和适应。 2、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 当世界上主要国家普遍提高关税和加强非关税壁垒时,不仅这些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的数量要减少,而且由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将进一步使进口商品的数量减少,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主要国家关税税率的增减程度或非关税壁垒的加强程度与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成反比关系。 (2)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制成品进口关税下降幅度超过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受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小于农产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税下降幅度超过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税下降幅度;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受发达国家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这种差异是使战后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快于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贸易的增长超过他们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贸易的增长的重要原因。 3、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影响 征收进口税和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对于进口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引起商品价格上涨,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征收关税以后,进口商品的价格提高;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使进口商品的数量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引起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国内相同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提高。使消费者支出增加。(2)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不论是财政关税还是保护关税,都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作用。关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虽已大为降低,但它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3)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后,加大了进口商品的成本,削弱了它与国内同类商品的竞争能力,影响了进口商品的销售,从而起到了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作用。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复习题非关税措施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项不属于技术性壁垒措施。 D A.工业标准B.卫生检疫措施C.商标和标签D.社会责任标准 2.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有()。 D 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C.进口附加税D.关税配额 3.韩国不锈钢餐具销往美国,被指控构成倾销,美国海关对该商品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的纳税人应是()。 C A.韩国出口商B.韩国制造商C.美国进口商D.美国代理商4.关税配额属于()的一种形式。 A A.进口配额制B.“ 自动” 出口配额制C.出口限制D.出口鼓励 5.最低限价就是一国政府对某一种()规定的最低价格。 A A.进口商品B.出口商品C.服务D.税收 6.外汇管制属于()。 B A.关税壁垒措施B非关税壁垒措施C.出口限制D.出口鼓励 7.国际贸易中的“ 绿色贸易壁垒” 是指对进口商品的()更加提高。 B A.技术质量标准B.环境保护标准C.社会保障标准D.劳工标准 8.A国规定2005年从B国进口打火机数量不得超过 100万只,该贸易限制属于()。 C A.“ 自动” 出口配额B.关税配额C.国别配额D.全球配额 9.全球配额的含义是指()。 B A.世界贸易组织发放的配额B.一国不限定进口国别的配额 C.世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的配额D.世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制定的配额 10.进口国在总配额内按国别和地区分配一定的配额,超过该配额便不准进口,这是()。 C A.全球配额B.关税配额C.国别配额D.“ 自动” 出口配额 11.绝对配额与关税配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 A对进口数量的控制上B.对关税的征收上C.对进口商品价格的控制上D.对附加税和罚款的处理上12.全球配额是按下列哪种方法分配配额的()B A.按国别地区,不分申请先后分配 B. 按申请先后,不分国别地区分配 C.按经营的企业分配 D. 按全球范围内的不同类型国家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 13.发达国家限制进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主要包括()。 ABD A.技术标准B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C.支付协定D.卫生检疫规定E.海关估价 14.下列各种贸易限制措施中,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是()。ACE A.进口押金制B.差价税C.进口许可证制D.国内税E.外汇管制 15.非关税壁垒相对于关税而言,具有如下特点()。 ABCD A.灵活性B.有效性C.直接性D.隐蔽性 16.以下属于数量限制性质的非关税壁垒是()。 BCE A.最低限价B.进口配额C.许可证D.反倾销税E.“ 自动” 出口限制 17.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有()。ABCD A.技术法规、标准B.质量认证和评定程序 C.卫生检疫规定D.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E.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18.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BD A.国内税 B. 海关估价制度 C. 普惠税 D. 外汇管制 六、判断分析题 19.自愿出口限制与一般进口配额制一样,都是进口国限制进口的一项措施。()X 20.自动许可证制的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低于非自动许可证制。()V 21.自主配额比协议配额更易引起不满和报复。()V 22.自动许可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外国商品进口。()X 23.进口国利用海关估价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这是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V 24.非关税壁垒措施是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间接措施。()X 25.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是指政府规定本国企业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进口产品。()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