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馏程测定规程

油品馏程测定规程
油品馏程测定规程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仪

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根据大连远东兴仪器有限公司A86-03D单管蒸馏测定仪编写。

1.恒温水浴箱温度设定

打开水浴箱电源开关,先用手按住“实测、设定”按钮,使按钮处于“设定”状态,可用“?”键和“?”键左右移动来选择所需要的温度,选好温度点后,松开按钮,使“实测、设定”按钮恢复到“实测”状态。当显示器上温度达到设定温度读数时,表示控制器开始按此设定温度进行控制,并且仪器会自动恒温到设定温度点。

2.蒸馏电炉装置操作

在电炉上放好专用孔径板,按GBT6536-2010规定取样,将油样转移到蒸馏烧瓶中,通过调节升降台高度,使蒸馏烧瓶调整到垂直位置,并使蒸馏烧瓶支管伸入冷凝管内25~50mm,并插好温度计,温度计感温泡与支管相平,关闭加热室的玻璃门(在试验过程中禁止打开玻璃门)。

蒸馏时,打开“电源”开关,调节“加热调节”旋钮,根据电压表指示的电压值确定加热炉功率,一般在刚蒸馏时调节电压表指示为“150V”,等油品沸腾后,降低加热炉功率,控制冷凝管的馏出速度为1~2滴每秒。

3.量筒接受冷凝液

先将弹簧垫垫在量筒底部,然后把量筒垂直放在冷凝管下方,并

保证冷凝管下方出口伸进量筒10~15mm,并用脱脂棉覆盖在量筒口上。

4.试验开始后,记录实验数据。

5.实验结束时,通过调节旋钮关闭加热炉,开启风机加速冷却,当温度计读数下降到100℃以下,用毛巾包裹拆卸蒸馏装置,关闭电源开关。

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观察水槽内的水位,低于指定刻度线要及时补水。

2、试验时,保证玻璃仪器干燥、洁净。

3、蒸馏烧瓶使用过程中若有变形,实验结束后一定不可再用,仪器的体积检测装置,要避免强光照射。

4、仪器的初馏点检测、体积检测、量筒校正、温度检测均要定期检查,规定检查周期为半年。

5、两次连续蒸馏试验之间的时间间隔须保证电炉已冷却至室温。

电位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酸值的方法

电位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酸值的方法 1.试验方法概要: 1.1试样溶解在含有少量水的甲苯和异丙醇的混合物中,在使用玻璃指示电极和甘汞电极的电位滴定仪上,用KOH异丙醇溶液滴定。用电位计读数,分别和手动、自动滴定所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作图,以曲线的突跃点作为滴定终点,当所得的曲线无明显突跃点时,终点为碱性水溶液和酸性缓冲溶液在电位计上相应的电位 值读数。 2用途及重要性 2.1新的或使用后的油品,由于氧化生成的加成和分解产物,含有酸或碱性组分。本方法可以测定其相对变化。总酸值是在油品一直处于测定条件下这些酸性物质的总值。该酸值可用于控制润滑油质量,有时也可用于润滑油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计量。但作为润滑油报废指标仍是经验值。 2.2由于氧化产物会引起酸值的增长,同时又引起有机酸的腐蚀性变化,所以本方法不能用于预测在使用过程中油的腐蚀性。酸值与油品腐蚀金属的程度两者之间无一定关系。 3仪器设备 3.1手动滴定装置: 3.1.1仪表,伏特计或电位计,当电位计与3.1.2和3.1.3中所述电极一同使用时,并且当电阻范围在0.2~20MQ时,电位计的精度为±0.005V,灵敏度为±0.002V,测量范围是±0.5V。仪表应远离杂散电场,以免因为一些接触使仪表的读数产生永久性的变化。这些接触包括与接地导线,与暴露在外的玻璃电极表面,玻璃电极导线,滴定台,或仪表的接触。 3.1.2感应电极,标准PH,适合非水滴定。 3.1.3指示电极,银/氯化银(Ag/ AgCl)指示电极,填充1M-3MLiCl乙醇溶液。 3.1.3.1复合电极-感应电极可能有和Ag/ AgCl指示电极相同的电极体,为仅有的一个电极的保养和工作提供便利。复合电极应该有一个套筒连接在指示部件,而且应该使用惰性乙醇电解液,例如1M-3MLiCl的乙醇溶液。这些复合电极应该有比双电极系统一样或更好的灵敏度。它们应该具有可移动套筒方便补充电解液。 注4-第三电极,例如铂电极,可能用于在这种系统里增加电极的稳定性。 3.1.4可变速的机械搅拌器,合适类型,装有推进型搅拌桨。搅拌桨的速率应该满足产生有力的搅动,没有溶液溅出和搅动空气入溶液。半径为6mm的叶轮,安装角度在30~45°是最合适的。磁力搅拌器也可满足要求。 3.1. 4.1如果电力搅拌装置被使用,则应该正确接电和接地,从而避免在滴定过程中,由于连结和断开电源而引起的永久性的电位变化。 3.1.5滴管,容量10ml,可以0.05ml的滴加量滴定,精度士0.02ml(图1,E),滴定管要有玻璃活塞和一个超出活塞100到130mm的滴定尖,装氢氧化钾的滴定管应该有装有碳酸钙或其他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物质。 3.1.6滴定杯,容量为250ml,用硼硅酸盐玻璃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造。 3.1.7滴定台,支撑电极,搅拌器和滴定管。 注5-移动滴定杯不会干扰电极和搅拌浆的装置是理想的。 3.2自动滴定装置 3.2.1自动滴定系统应该能完成方法中描述的必要分析。自动滴定系统至少要满足3.1的技术参数和特性。 3.2.2使用动态滴定模式。在滴定过程中,加液的速度和体积应该按照系统改变的速率。推

各专业处室对油品储运厂铁路运输车间操作规程的审核意见和建议.docx

公司操作规程修订工作组 **品储运厂铁路运输车间操作规程审核意见(生产专业) 第一章: 1、车间简介中,有约10处用词不当等点上的小问题,详见批注。 2、原则流程图看不清楚,画图很不规范,详见批注。 3、工艺指标不规范。如规范表头 不规范如下(没有按照标准编写): 第一章共有21处批注,请参考修正。 第二章 4、操作指南是指导性文件,描述正常生产期间的正确调整方法及异常处理操作要求;以控制稳定为目标,防止异常引起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操作平稳和优化;要以上述三点指导思想来编制操作指南,不罗列管理规定。请分厂研究

整理相关内容,转化相关规定。详见批注。 第三、四章 5、图例不规范。详见批注。 第八章 6、为保证巡回检查质量,规定岗位最短巡检时间。 7、生产工艺调整与操作变动监控规定,应该不适合咱们的车间,建议转化或取消。 安全环保处审核意见 1. 第七章事故处理预案修订不符合指南要求,本章这次修订内容为将安全预案内容删除,保留停水、停电、停汽等生产预案,没有列入操作规程内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操作卡均采用列目录的方式处理。而不是全部删除。

2. 10.1.1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不符合要求,应按照公司2019年编制的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公司未编制的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7a8945754.html,/ 3.11.6有毒有害和可燃**体报警仪位号对照表格式不符合指南要求。 环境监测与管理部 1、第一章,1.1.6.3三废排放汇总表,污染物编码请修改为特征污染物。 2、第二章,2.8.4污水收集池操作指南:“2.8.4.1正常使用中栈桥排水入污水收集池,污水收集池出口阀与阀井阀处于常开位置”。请验证阀门常开是否合理。 3、第八章,8.10.4异常工况污染物排放规定、8.10.5无组织排放及异味**体挥发管理规定,无具体内容,请删除。 4、第十章,10.6.3 本装置污染物主要排放部位、主要污染物及处置表中废**排放为无组织,请删除;固体废弃物内容与第一章1.1.6.3“三废”排放汇总表中固废种类不一致,请修改。 5、第十章,10.7本装置环境因素识别及风险消减措施描述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恩氏蒸馏装置实图 一、馏程测定法(GB/T 255-88) 此法适用于测定发动机燃料、溶剂油和轻质石油产品的馏分组成。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器如图1所示。

测定时,用清洁、干燥的量筒量取100ml脱水试样注入洗净、吹干的蒸馏烧瓶中,按规定条件安装好仪器。在蒸馏汽油时,用冰水混合物冷却,水槽温度保持在0~5℃,验收试验可用冷水冷却;蒸馏溶剂油、喷气燃料、煤油时,用冷水冷却。调节流出水温不高于30℃;蒸馏凝点高于-5℃的含蜡液体燃料时,控制水温在50~70℃。用插好温度计的软木塞,紧密地塞在盛有试样的蒸馏烧瓶口内,使温度计和蒸馏烧瓶的轴心线互相重合,并且使水银球的上边缘与支管的下边缘在同一平面(见图2-2)。选择合适的石棉垫。蒸馏汽油或溶剂油时用直径为30mm内孔径的石棉垫;蒸馏煤油、喷气燃料或轻柴油时用直径为50mm的内孔的石棉垫。蒸馏重柴油或其他重质油料时用直径为40和50mm合成的内孔石棉垫;蒸馏烧瓶的支管用软塞与冷凝管上端连接。支管插入冷凝管内的长度要达到25~40mm,但不能与冷凝管内壁接触。在各连接处涂上火棉胶之后, 将瓶罩放在石棉垫上,罩住蒸馏烧瓶。量取过试样的量筒不需经过干燥直接放在冷凝管下面,并使冷凝管下端插入量筒中(暂不互相接触)不得少于25mm,也不得低于100ml的标线。量筒的口部要用棉花塞好。蒸馏汽油时,要保证馏出物的温度在20±3℃。 装好仪器之后,先记录大气压力,如果大气压力高于770mmHg(102.66kPa)或低于750mmHg(100.0kPa)时。馏出温度要进行修正。 对蒸馏烧瓶均匀加热,蒸馏汽油或溶剂油时,从开始加热到冷凝管下端滴下第一滴馏出液所经过的时间为5~10min;蒸馏航空汽油时,为7~8min;蒸馏喷气燃料、煤油、轻柴油时,为10~15min;蒸馏重柴油或其他重质油料时,为10~20min。 第一滴馏出液从冷凝管滴入量筒时,记录此时的温度作为初馏点。初馏点之后移动量筒,使其内壁接触冷凝管末端,让馏出液沿着量筒内壁流下。此后,蒸馏速度要均匀,每分钟馏出4~5ml,相当于每10s馏出20~25滴。试验时要记录初馏点、10%、20%、30%、40%、50%、60%、70%、80%、90%、终馏点(干点)。如果试样有技术标准时就按标准记录好温度和量筒中的相应馏出液体积,但事先应根据温度计检定证上的修正数和受大气压力的影响进行修正。在蒸馏汽油或溶剂油的过程中,当量筒中的馏出液达到90ml 时,允许对加热强度作最后一次调整,要求在3~5min内达到干点,2~4min 内达到终点。在蒸馏喷气燃料、煤油或轻柴油的过程,当量筒中的馏出液达到95ml时,不要改变加热强度,从95ml到终点所经过的时间不超过3min。蒸馏时,所有读数都要精确至0.5ml和1℃。 试验结束时,取出瓶罩,让蒸馏烧瓶冷却5min后,将残留物倒入5ml

检测方法

粘度检测方法: 目前我国运动粘度测定方法的国家标准有GB/T265-1988和GB/T11137-1989.其中GB/T265-1988方法是使用品氏粘度计测定透明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GB/T11137-1989方法是使用逆流式粘度计测定不透明的深色石油产品和使用后的润滑油品的运动粘度。相应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运动粘度测定标准是ASTM D445-96. 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毛细管法。其操作方法是在恒定的温度(如常用20℃、40℃、100℃)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过一个经标定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这个时间与毛细管粘度计标定常数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测定运动粘度时,首先必须控制好被测油品的温度,控温精度要求达到±0.5℃。其次则是根据被测油品的粘稠特性选择恰当的毛细管内径尺寸,保证被测油品流经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在规定的范围内。另外,测定过程中毛细管粘度计必须保持垂直;毛细管粘度计常数须定期重新标定。粘度指数检测方法: 粘度指数是一个比较值。它是用粘温性能较好(粘度指数定为100)和较差(粘度指数定为0)的两种润滑油为标准油,以40℃和100℃时的粘度为基准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为了计算石油产品的粘度指数,国际标准化组织石油产品技术委员会专门制订了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方法ISO2909-1998.我国也参照采用ISO2909-1981制订了国家标准GB/T1995-1998。该标准规定了石油产品从其40℃和100℃运动粘度计算粘度指数的两个方法。七种方法A适用于粘度指数低于100的计算,方法B适用于粘度指数为100或高于100的计算。 水分的测试方法: 水分的测定标准为GB/T260-1977,也等效于ASTM D95。测试原理是将一定量的试样与无水溶剂物混合,在规定的仪器中进行加热蒸馏。溶剂和水一起被蒸发并冷凝到一个计算接受器中,而且溶剂和水不断分离。由此从润滑油样中分离出水并并测定水分含量。GB/T260-1977方法的水分含量(体积分数,后同)最小计量值为0.03%。若水分含量大于0.00%小于0.03%则称为痕迹;而ASTM D95方法的水分含量最小计量值为0.05%。 闪点测定方法: (1)开口闪点测定方法:按GB/T267-1988执行,其基本操作步骤是先把试样装入內坩埚中到规定的刻线,其次快速升温,然后缓缓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隙下,用点火器火焰按规定掠过试样表面。以点火器火焰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汽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该样品的开口闪点。 (2)闭口闪点测定方法:按GB/T261-1983执行。其基本方法是把试样加入封闭的加热杯内,在连续搅拌下用很慢的恒定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隙和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一小火焰引入杯内。试验火焰引起试样上的蒸汽闪火时的最低温度即为闭口闪点。 凝点和倾点的测定方法: (1)凝点的测定方法按GB/T510-1983进行。测定样品凝点时,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 在冷却到接近预计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经过1min后,观察页面是否移动。 记录试管内液面不流动时的最高温度作为凝点。 (2)倾点的测定方法按GB/T3535-1983进行,等效于ISO3016方法。

2015油品储运调和操作工技能竞赛综合试题b

试卷编号:0002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油品储运调和操作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 分,满分80分。) 1. 当建罐场地受限制时,宜采用( )罐基础。 A 、护坡式 B 、护坡式或外环墙式 C 、环墙式 D 、护坡式或环墙式 2. 装置误差是由于计量装置本身不完善和不稳定所引起的计量误差。它不包括下面的( )。 A 、标准器误差 B 、固定系统误差 C 、仪器仪表误差 D 、附件误差 3. 随机误差一般是由许多微小变化的因素造成的,这些微小因素包括( )。 A 、计量器具固有(基本)误差、方法的误差 B 、方法的误差、人员读数偏差 C 、计量器具固有(基本)误差、环境条件偏离、人员读数偏差 D 、计量器具固有(基本)误差、方法的误差、人员读数偏差 4. 椭圆齿轮流量计在使用过程中,指示值小于实际值的主要原因是( )。 A 、杂质进入流量计使转子卡死 B 、各连接部分脱铆或销子脱落 C 、介质黏度偏小 D 、介质黏度偏大 5. 在转子流量计中,浮子上升越高,环隙面积(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6. 腰轮流量计在使用过程中,误差变化过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液体流动有大的脉动或含有气体 B 、密封填料磨损 C 、被测液体凝固 D 、变速器有脱节 7. 在两物体的摩擦表面被一层连续的流体润滑剂薄膜完全隔开时的摩擦称为( )。 A 、滑动摩擦 B 、流体摩擦 C 、滚动摩擦 D 、转动摩擦 8. 油罐均匀沉降超过( ),或者不均匀沉降超过25 mm 时,应对罐基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 A 、20 mm B 、50 mm C 、100 mm D 、200 mm 9. 油罐顶吸瘪后的修复方法有( )。 A 、注水压气法和充气法 B 、注水压气法和垫水充气法 C 、空气压气法和垫水充气法 D 、注水压气法和垫水法 10. 输送管道出现( )时,我们可以利用泄漏检查软件系统、使用硬件装置或人工巡线检测到泄漏点后,对泄漏点进行补漏处理。 A 、压力突升 B 、压力正常 C 、压力为零 D 、压力突降 11. 成品油管线内有水或杂质的处理中,若用油顶,则一般选择( )的油品处理管线。 A 、温度高、质量好 B 、温度低、质量好 C 、温度高、成本低 D 、温度低、成本低 12. 离心泵产生气蚀时,泵的( )。 A 、性能曲线下降 B 、噪音与振动过大 C 、过滤器堵塞 D 、填料破损 13. 两台相同型号的离心泵串联工作时,要求两台泵的( )应基本相同。 A 、扬程范围 B 、流量范围 C 、功率 D 、效率 14. 根据离心泵的流量-扬程曲线,当流量Q=0时,功率P( )。 A 、最大 B 、增大 C 、最小 D 、为零 15. 防静电装置与运转设备联锁调试过程中测试PC 控制线状态时,应取下静电接地夹,检查( )。 A 、指示灯是否闪烁 B 、指示灯是否停止闪烁 C 、静电接地夹连接导线 D 、静电接地夹有无破损 16. 变频电动机的主磁路一般设计成不饱和状态,一是考虑高次谐波会( )磁路饱和,二是考虑在低频时,为了提高输出转矩而适当( )变频器的输出电压。 A 、加深;提高 B 、减少;提高 C 、减少;降低 D 、加深;降低 17. 雷达式液位计的发射天线中心轴线与被测液体表面要保持( )。 A 、水平 B 、垂直 C 、60° D、30° 18. 检查不正常的超耗、溢余或者虚假盈亏,可从油品的( )测量等三个方面进行。 A 、体积、温度和密度 B 、体积、温度和重量 C 、高度、温度和密度 D 、高度、温度和重量 19. 电视监控传输系统中监视器显示图像模糊、不清晰,可以用( )的方法解决。 A 、启动镜头刷,清理镜头 B 、重新开主机 C 、更换主机电源 D 、调整焦距 20. 某比例积分控制器输入、输出范围均为4~20 mA ,若将比例度设为100%,积分时间设为2 min , 稳态时输出为5 mA ,某时刻输入阶跃增加0.2 mA ,则经过5 min 后,输出将由5 mA 变化为( )。 A 、(10±0.7)mA B 、(1±0.7)mA C 、(5±0.7)mA D 、(5±3.7)mA 21. 应对应急演练的结果进行( ),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 A 、评价 B 、应急策划 C 、策划 D 、评估 22. 属于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编写内容的是( )。 A 、油品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B 、较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C 、较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D 、油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23. 根据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原则》规定,下列( )为间接原因。 A 、教育培训不够,无证上岗操作 B 、机械、物质的不安全状态 C 、人的不安全行为 D 、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24. 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油火应( )。 A 、先扑灭,后回收 B 、先控制,后扑灭 C 、先侦查,后决定 D 、以上都不对 25. 流量计的准确度等级,用流量计( )的大小来表示。 A 、最大误差 B 、最小误差 C 、允许误差 D 、极限误差 26. 当介质在管内呈( )状态时,水力摩阻系数与管内壁的表面性质无关。 A 、层流 B 、紊流 C 、水力光滑 D 、混合摩擦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第二章石油产品馏程测定

第二章石油产品馏程测定 第一节概述 一、馏程的概念与原理 液体加热到其饱和蒸气压和外部压强相等时的温度,液体便产生沸腾。这时的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随外部压强的增高而增高。石油是由各种不同烃类及很少量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不仅含有不同种类的烃,而且在同一类烃中含碳原子数多少也是不同的。因此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而只能测出其沸点范围,即从最低沸点到最高沸点范围。 馏程是指在专门蒸馏仪器中,所测得液体试样的蒸馏温度与馏出量之间以数字关系表示的油品沸腾温度范围。常以馏出物达到一定体积百分数时读出的蒸馏温度来表示。馏程的蒸馏过程不发生分馏作用。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油中的烃类不是按照各自沸点的高低被逐一蒸出,而是以连续增高沸点的混合物的形式蒸出,也就是说当蒸馏液体石油产品时,沸点较低的组分,蒸气分压高,首先从液体中蒸出,同时携带少量沸点较高的组分一起蒸出,但也有些沸点较低的组分留在液体中,与较高沸点的组分一起蒸出。因此,馏程测定中的初馏点、干点以及中间馏分的蒸气温度,仅是粗略确定其应用性质的指标,而不代表其真实沸点。 对于蜡油、重柴油、润滑油等重质石油产品,它们的馏程都在350℃以上的温度,当使用常压蒸馏方法进行蒸馏,其蒸馏温度达到360~380℃时,高分子烃类就会受热分解,使产品性质改变而难于测定其馏分组成。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逸出所需的能量随界面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因此可以降低界面压力以降低烃类的沸点,避免高分子烃类受热分解,保证原物质的性质。在低于常压的压力下进行的蒸馏操作就是减压蒸馏。用减压蒸馏方法测得的石油产品馏出百分数与相对应的蒸馏温度所组成的一组数据,称为石油产品减压馏程。减压蒸馏在某一残压下所读取的蒸馏温度,用常、减压温度换算图换算为常压的蒸馏温度,而馏出量用体积百分数表示。 二、测定馏程在生产和应用中的意义 馏程是评定液体燃料蒸发性的重要质量指标。它既能说明液体燃料的沸点范围,又能判断油品组成中轻重组分的大体含量,对生产、使用、贮存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测定馏程可大致看出原油中含有汽油、煤油、轻柴油等馏分数量的多少,从而决定一种原油的用途和加工方案;在炼油装置中,通过控制或改变操作条件,使产品达

酸值方法的正确选用

酸值方法的正确选用 由于原油普遍颜色较深,采用常规的GB/T264测定酸值,在判断滴定终点时,颜色不易判断。且在酸值含量较高时,由于与乙醇互溶不够往往使得抽提不完全,造成结果偏低。而我们采用GB/T7304(电位滴定法)不但操作简单,终点敏锐,而且干扰因素较少,测定结果非常准确。为进一步提高原油酸值分析准确度,本文对GB/T264与GB/T7304进行探讨和摸索,从而确定准确测定原油酸值的最佳方法和条件。 酸值是指中和1克油样中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它是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用来反映石油及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对金属的腐蚀性及油品的精制深度或变质程度。 电位滴定法(GB/T7304) 试验装置:DL-53自动电位滴定仪,由梅特勒公司生产制造。 试验过程:试样溶解在含有少量水的甲苯异丙醇混合溶剂中,以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为滴定剂进行电位滴定,所用的电极对为玻璃指示电极一甘汞参比电极。在手绘或自动绘制的电位一滴定剂量的曲线上仅把明显突跃点作为终点;如果没有明显突跃点,以相应的新配非水酸性或碱性缓冲溶液的电位值作为滴定终点。 两种方法的比较: GB/T264(指示剂法)与GB/T7304(电位滴定法)在原理,适用范围及终点判断上有诸多不同,详见下表: 表1 GB/T264与GB/T7304方法对照

GB/T7304方法操作步骤: 在250 mL的烧杯中称取试样,在烧杯中加人125 mL滴定溶剂,将烧杯放在滴定台上并确定其合适的位置,使电极的下半部分浸人液面以下。开始搅拌,用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为滴定剂进行电位滴定,记录下终点电位及滴定体积,并计算出酸值。 每次滴定用125mL滴定溶剂进行空白滴定,记录下空白值。 4.2 GB/T7304方法 酸值 = (A 一B) × M×56.1 W A—滴定试样至终点或非水碱性缓冲溶液电位值时,所用的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的体积,m L ; B—相应于A 的空白值,mL; M—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W—试样的质量,g; 实验验证 以不同的样品验证GB/T 7304方法 表2酸值实验结果 表3 酸值重复性要求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测定法 (GB/T258—77) 令狐文艳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油品酸度的测定原理与实验方法。 2、掌握油、水分离操作技术。 二、方法概要:用沸腾的乙醇抽出试样中的有机酸,然后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滴定。 三、酸度:中和100毫升石油产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单位为mgKOH/100毫升。 四、仪器与试剂 1、仪器: 锥形瓶:250 mL;球形回流冷凝管:长约300 mm;量筒:25 mL、50mL、100mL;微量滴定管:2 mL,分度为0.02mL;或5 mL,分度为0.05 mL;小热板或水浴。 指示剂: 2、试剂 95%乙醇:AR;氢氧化钾:AR,配成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碱性蓝6B:称取碱性蓝1 g,称准至0.01 g,然后将它加在50 mL煮沸的95%乙醇中,并在水浴中回流1h,冷却后过滤。必要时将煮热的澄清滤液用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或0.05mol/L盐酸溶液中和,直至加入1~2滴碱溶液能使指示剂溶液从蓝色变成红色,而在冷却后又能恢复成为蓝色为止;甲酚红:称取甲酚红0.1 g,称准至0.001g,研细后溶入100mL 95%乙醇中,并在水浴中煮沸回流5min,趁热用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至甲酚红溶液由橘红色变为深红色,而在冷却后又能恢复成橘红色为止;酚酞:配成1%乙醇溶液。 碱性蓝6B:适用于测定深色石油产品 酚酞:适用于测定无色石油产品或滴定混合物中

容易看出颜色的石油产品 五、试验步骤: 1、驱除二氧化碳取95%的乙醇50毫升注入清洁无水的 锥形烧瓶内,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软木塞塞住锥形烧瓶后,将95%的乙醇煮沸5分钟。 2、中和抽提溶剂在煮沸过的95%的乙醇中加入0.5 毫升的碱性蓝溶液(或酚酞溶液)后,在不断摇荡下趁热用0.05M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直至锥形瓶中混合物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红色或滴至浅玫瑰红色为止。 3、取样汽油或煤油取50 mL,柴油取20 mL(均在 20℃±3℃温度范围内量取)将试样注入中和过的热的95%乙醇中。 4、滴定操作将球形回流冷凝管装到锥形瓶上之后, 将锥形瓶中的混合物煮沸 5 min,对已加有碱性蓝6B 溶液或甲酚红溶液的混合物,此时应再加入0.5 mL的碱性蓝6B溶液或甲酚红溶液,仍需在不断摇荡下趁热用0.05 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直至95%乙醇层的碱性蓝6B溶液从蓝色变为浅红色(甲酚红溶液从黄色变为紫红色)为止;或对已加有酚酞溶液的混合物,此时应再加入1~2滴酚酞溶液,按上述操作直至95%乙醇层的酚酞溶液呈现浅玫瑰红色为止。 五、计算公式 X=100V×56.1×C/V1 V—滴定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浓度,mol/l; V1---试样的体积,ml; 56.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 取平行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做为试样的酸度。 六、精密度 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差值,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石油储运特性实用版

YF-ED-J754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石油储运特性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石油储运特性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石油产品的储运特性 1 易燃性 油品燃烧的难易和石油产品的闪点、燃点 和自然点三个指标有密切关系。油品越轻,闪 点越低,着火危险性越大。但轻质油自然点比 重质油自然点高,因此轻质油不会自然。对重 质油来说,闪点虽高,但自然点低,着火危险 性同样也较大,这就是高温重油泄漏易着火的 原因。 2. 易爆性 石油及其产品受热后挥发产生可燃蒸气,

这些气体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一遇明火就会发生火灾、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爆炸极限。石油产品爆炸的危险性就取决这一指标。范围越宽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3. 易挥发、易扩散、易流淌性 油品的蒸发和油品的密度、温度、蒸发面积、液面压力、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4. 易产生静电性 油品在流动时和管线或容器壁摩擦、冲击及油流喷射容易产生静电,静电聚集到一定电位就会发生放电,产生火花,遇有油气极易引起着火爆炸。所以油品储运装卸过程中一定要有导电接地设施,装车要控制流速并防止油料喷溅、冲击。 5. 毒害性

常压下石油产品蒸馏标准试验方法

常压下石油产品蒸馏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86-03 1 范围 1.1本测试方法使用实验室间歇式蒸馏装置对石油产品进行常压蒸馏来定量确定诸如以下产品:天然汽油、轻中质馏分油、汽车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燃料、航空汽油、航空涡轮燃料、1-D和2-D常规和低硫柴油燃料、特种石油溶剂油、石脑油、白色油漆溶剂油、煤油以及等级为1、2的燃烧器燃料的沸程特性。 1.2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分析馏分燃料,它不适合于分析含有数量可观的残留物的产品。 1.3本测试方法的仪器手动和自动都有。 注1---在过去的几年中,用CS92规程各实验室都得到了一致性的试验结果。但对于1994--1998年间用此规程得到的数据,有关其手动和自动方法统计学上的一致性尚在研究之中。 1.4除非另有说明,以SI单位为标准单位。括号中给出的值只作参考。 1.5本标准并不包括所有安全事项,所包括的只是和其使用有关的内容。在使用前,本标准的用户要建立相应的安全及健康规章制度并确定所订规章的适用范围。 2 参考资料 2.1所有的标准都可能作修改,在本测试方法上达成协议的各方都将使用以下最新版的标准,除非另有说明,例如在合同协议或管理法则中,可能需要确定的版本较早的方法。 2.2ASTM标准: D97 石油产品凝固点的测试方法 D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的测试方法(雷德法) D2892 原油蒸馏试验方法(15-理论塔板) D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规程 D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规程 D4953 汽油及汽油含氧调合物蒸汽压的测试方法(干燥法) D5190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方法(自动法) D5191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方法(微型法) D5482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方法(微型法-常压) D5949 石油产品凝固点测试方法(自动压力脉冲法) D5950 石油产品凝固点测试方法(自动倾斜法) D5985 石油产品凝固点测试方法(旋转法) E1ASTM 温度计规格 E77 温度计检查、确认试验方法 E1272 化验室带刻度玻璃量筒的规格 E1405 化验室玻璃蒸馏烧瓶的规格 2.3IP标准 IP69 蒸汽压的测定-雷德法 IP123 石油产品-蒸馏特性的测定 1

中石化湛江东兴炼油厂储运操作规程

000000石油企业有限公司油品储运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油罐区操作 (4) 一、油品收油操作 (4) 二、油品付油操作: (4) 三、供原料油操作: (5) 四、倒罐操作: (5) 五、油品、贮存和加温、伴热操作: (6) 六、油品切水操作: (7) 七、浮顶油罐操作: (8) 八、原油卸船操作: (8) 九、油品装船操作: (9) 十、油品装火车操作: (9) 十一、MTBE卸车入罐操作: (10) 十二、MMT操作法 (11) 十三、MTBE卸汽车操作 (12) 十四、污油罐污水、污油回炼操作法 (13) 十五、高位罐操作法 (14) 十六、渣油装汽车操作 (14) 第三章油品调合 (15) 一、油品调合的意义: (15) 二、油品调合的计算: (15) 三、人工油品调合操作: (17) 第四章油品计量 (19) 一、油品动、静罐日常计量操作: (19) 二、油品检尺: (20) 三、油品测温: (23) 四、油品计量: (24) 第五章液化气站操作 (28) 一、液化气收气操作: (28) 二、液化气输气操作: (29) 三、液化气灌装槽车的操作: (29) 四、液化气检修罐停用处理: (32) 五、液化气罐投用操作: (33) 六、球罐安全防护要求: (35) 七、液化气站事故处理方法: (35) 八、液化气管线吹扫、动火处理操作法: (37) 九、紧急切断阀操作法: (37) 十、液化石油气贮罐的检验周期与内容: (38) 第六章火炬岗位操作 (39) 一、工艺流程简述: (39) 二、火炬点火操作: (40) 三、火炬正常操作: (42) 四、火炬废水回收操作: (44)

石油产品分析教案

第七章石油产品分析 教学目标: 掌握石油的组成,油品的基本理化特性;了解油品的理化特性测定基本方法;熟悉油品质量、安定性、腐蚀性等主要指标的表示方法和测定方法。教学重点: 油品基本理化特性、低温流动性、燃烧性能、安定性及腐蚀性的表示及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 苯胺点、辛烷值、品度值等系列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概述 一、石油产品分析测定的目的和意义 1、油品分析的概念:用统一规定的或公认的标准试验方法,分析检验油品的理化性质、使用性能和化学组成的分析测试方法。 2、油品分析的目的: (1)对石油加工的原料油和原材料进行检测,制定生产方案,为建厂设计提供依据。 (2)对各炼油装置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控制,系统检验各馏出口的中间产品和产品的质量,从而对各生产工序及操作进行及时调整,以防止事故,保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 (3)对出厂油品进行全分析,为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生产工艺、增加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4)对油品使用性能进行评定。 (5)对油品质量进行仲裁。 3、油品分析的意义:油品分析是进行生产装置设计,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产量、增加品种、改进质量、完成生产计划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储运和使用部门制定合理的储运方案、正确使用油品、充分发挥油品最大效益的依据。 二、石油的组成 1、石油的元素组成 石油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和H,其中C含量一般为%~%,H含量为%~%,C、H质量比为~。 2、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1)烃类有机物 (2)非烃类有机物 (3)无机物 三、主要石油产品的组成和特性 我国石油产品按特征分为6类:燃料F、溶剂和化工原料S、润滑剂和有关

产品L、蜡W、沥青B、焦C。 主要的三类产品:燃料类、溶剂和化工原料类、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四、石油产品分析前的准备和数据处理 五、石油产品分析的特点和标准化的意义 油品分析多为条件性试验方法,即在分析时必须严格按照方法中规定或限制的条件进行测定,所得数据才有意义并具有可比性,才能被公认,否则毫无意义。 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是指对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概要、使用的仪器、试剂、测定条件、试验步骤和方法、计算公式和精密度等所作的技术规定。 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技术等级分为5类:国际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原油的评价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新开采的原油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试验,以掌握原油性质,叫原油评价。 一、原油评价的内容 常规的原油评价包括:原油性质分析、原油实沸点蒸馏、馏分油和渣油的性质分析。 二、原油的分类 现在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是以美国石油学会制定的API度作为指标,将原油分为九类。 按此法对中国原油进行分类时,补充了硫含量的说明,原油硫含量小于%称为低硫;介于%~%的称含硫,大于%称高硫。 三、原油评价的内容分类 1、原油性质分析 2、简单评价 3、常规评价 4、综合评价 §烃类组成的测定(不要求) §非烃类组成的测定 一、石油的非烃组成 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指含硫、氮、氧的化合物。大部分集中在重质馏分和残渣油中。 1、含硫化合物

SYD-255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

SYD-255型 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 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用途及适用范围 (2) 二、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2) 三、仪器结构 (2) 四、仪器的安装与调整 (5) 五、操作步骤 (5) 六、注意事项 (6) 七、仪器成套及技术文件 (6) 本仪器为精密测试仪器, 使用前请务必详阅使用说明书,谨慎操作!

SYD-255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一体机)一、用途及适用范围 SYD-255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255《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H/T 0121《石油产品馏程测定装置技术条件》规定的要求设计制造的,适用于按GB/T255标准规定的测定方法测定液体燃料、溶剂油和轻质石油产品的馏分组成。 二、主要技术规格与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50Hz。 2、蒸馏烧瓶:用硬质玻璃制成,耐热500℃以上。瓶体球径为Ф69㎜±1mm,瓶体颈粗Ф16㎜±1mm,支管和瓶颈成75°±3°的角度。 3、温度计:0℃~360℃,分度1℃,符合国标GB/T 514的要求。 4、冷凝槽:不锈钢材料制成,长180mm×宽100mm×高150mm。冷凝管用ф16㎜×1㎜黄铜管精制,内表面平滑,内表面镀Ni及Cr与水平面成15°倾角,冷凝管长度若自外表面下部测量为555㎜±3mm,出水口成圆弧形,出水接头高度高出冷凝管上端不少于10mm,保证有较好的冷却效果。 5、加热调节:由加热装置、可控硅调温电路和控制面板组成。加热装置由电炉组成,功率为1000W/220V,加热升温速率连续可调。 6、量筒及压铁:量筒分10毫升、100毫升两种。10毫升量筒分度为0.1毫升,100毫升量筒分度为1毫升。压铁系炭钢制造,外表涂层为Cu,Ni,Cr在水中不锈,压在量筒底座上,足以使100毫升空量筒不从玻璃缸的水中浮起。 7、工作环境:环境温度-10℃~+35℃;相对湿度≤85%。 8、整机功耗:不大于1100W。 三、主要结构 格莱莫SYD-255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为一体化结构的新型仪器,主要结构见图1所示。

油品储运调和操作工竞赛规则

附件3 集团公司2008年销售系统职业技能竞赛 油品储运调和操作工竞赛规则 一、命题标准和依据 本次技能竞赛属于集团公司级竞赛。命题标准按照《国家职业标准》<高级、技师部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题库》<油品储运调和操作工)等进行命题,并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竞赛管理办法》等规定组织竞赛。 二、竞赛内容和配分比例 竞赛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测试两部分,理论知识测试总分100分,配分比例30%;技能操作测试总分100分,配分70%。 三、理论知识测试范围及要求 <一)测试范围 以本职业工艺知识为主,相关知识为辅。其中《油品储运调和操作工试卷库》占75%、《石油库管理制度汇编》占15%、相关知识占10%;中高级工部分占60%,技师部分占40%。 <二)题型题量及配分 测试卷型分为单项选择、判断二种,其中:单项选择题60题,每题0.5分;判断题40分,每题0.5分;共100分。 <三)测试时间 测试时间为60min。 <四)测试形式及要求 闭卷测试。标准化试卷部分填涂标准答题卡,采用计算机阅卷;答题卡、2B铅笔和橡皮由承办单位准备,钢笔或签字笔由参赛选手

自备。 四、技能操作测试项目 <一)测试项目及计分比例 共两个项目,每个项目总分为100分。 1.80GY-32型管道油泵拆装操作,权重50%; 2.罐区倒罐作业,权重50%; <二)选手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具体要求: 1.参赛人员应熟悉并严格执行石油库安全管理规定制度。 2.严禁将火种、易燃品、非防爆通讯工具、电器带入考场。 3.严禁穿非防静电服装、钉子鞋进入现场。 4.严禁佩带首饰作业。 5.禁止敲打或擅动作业区设备、消防器材。 6.罐区及泵房工艺流程作业,必须戴安全帽、手套作业。 7.检查所有使用的工具和附属器具是否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8.清洁抹布应集中存放,禁止随应乱扔。 9.油品储运调和操作工在进行工艺流程操作时,必须戴防护手套。 10.油品储运调和操作工在进行工艺流程操作时,阀门必须全开或全关。开启、关闭阀门到位后应回丝<扣)

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方法的比较

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方法的比较 田松柏,马秀艳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测定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的主要标准方法,比较了它们的特点、差别,并提出了根据不同样品选择不同方法的原则。采用与国际标准相应的GB/T12574测定喷气燃料酸值,采用GB/T4945测定润滑油的酸值,采用GB/T7304测定原油、渣油和其它石油产品的酸值。在我国的汽油、柴油产品标准还没有与国际接轨以前,暂时采用GB/T258测定汽油、柴油产品的酸度。 关键词:石油石油产品酸值标准方法 1前言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标准试验方法在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贸易、加工、评定等各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标准方法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应该认真研究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方法,以增强我国在石油和石油产品分析方面数据的可比性。目前,我国有些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标准与国际不接轨,或者有了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但未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操作,使国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分析数据不一致。这种现象将严重影响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相互间的交往以及与国外企业的交往。石油及石油产品中酸值的测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国内外测定酸值的标准方法较多,由于方法选择不当带来的问题也较多。本文结合实验数据,比较了各种酸值标准试验方法的特点、差别,

提出了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不同方法的原则。 2国内外酸值的主要测定方法 酸值是中和1g油样中的酸性物质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它是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一项 重要指标,主要用来反映石油及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对金属的腐蚀性及油品的精制深度或变质程度。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既包括环烷酸,又包括其它有机酸(脂肪羧酸、酚类化合物、硫醇等)、无机酸(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酯类、内酯、胶质、重金属盐、铵盐以及其它弱碱、多元酸的酸式盐等。这些物质既有原油中固有的,也有在 储存和使用条件下产生的,甚至包括添加剂及其变化产物。虽然产品的酸值和产品的腐蚀性并不存在简单的定量关系,但因其测定比较容易,在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腐蚀性和质量表征中仍被广泛使用。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系列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的标准试验方法。本文以权威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标准以及我国现行的酸值测定标准为例,对有关标准进行讨论。ASTM测定酸值的主要标准有ASTMD664、ASTMD974、ASTMD3339、ASTMD5770及ASTMD3242,其主要内容见表1。按照终点判断的方法,可将它们分成电位滴定法和指示剂法两类。这些方法使用的滴定剂都是KOH的异丙醇溶液,滴定溶剂为甲苯、异丙醇和水的混合物。我国目前测定酸值的方法有GB/T264、GB/

油品储运工试题库(高级工)

高级工标准

行业通用理论知识试题 一、判断题 1.班组间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有助于搞好班组建设,增强团队精神。(√) 2.巡检是发现异常保证生产活动正常的必要制度,而不是挂牌制度(√) 3.在剖视图中,零件后部的不见轮廓线、虚线一律省略不画。(×) 正确答案:在剖视图中,零件后部的不见轮廓线.虚线一般省略不画,只有尚未表达清楚的结构才用虚线画出。 4.剖面图是剖视图的一种特殊视图。(×) 正确答案:剖面图是零件上剖切处断面的投影,而剖视图是剖切后零件的投影。 5.化工设备图的视图布置灵活,俯(左)视图可以配置在图面任何地方,但必须注明“俯(左)视图”字样。(√) 6.化工设备图中的零件图与装配图一定分别画在不同的图纸上。(×) 正确答案:化工设备图中的零件图可与装配图画在同一图纸上。 7.零件图不需要技术要求,在装配图表述。(×) 正确答案:零件图一般需要技术要求。 8.技术比武活动可有效提高班组员工工作热情和劳动技能。(√) 9.ISO 14000系列标准对管理标准的一个重大改进,就是建立了一套对组织环境行为的评价体系,这便是环境行为评价标准。(√)10.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遵守由查理斯·德明提供的规划策划(PLAN).实施(DO).验证(CHECK)和改进(ACTION)运行模式可简称PDCA模式。(√)11新海石化员工职业道德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奉献企业。(√) 12.采取隔离操作,实现微机控制,不属于防尘防毒的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采取隔离操作,实现微机控制是防尘防毒的技术措施之一。 13.严格执行设备维护检修责任制,消除“跑冒滴漏”是防尘防毒的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严格执行设备维护检修责任制,消除“跑冒滴漏”是防尘防毒的管理措施。 14.在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初始环境评审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15.在HSE管理体系中,定量评价指不对风险进行量化处理,只用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和后果的严重度等级进行相对比较。(×) 正确答案:在HSE管理体系中,定性评价指不对风险进行量化处理,只用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和后果的严重度等级进行相对比较。 16.HSE管理体系规定,在生产日常运行中各种操作.开停工.检维修作业.进行基建及变更等活动前,均应进行风险评价。(√) 17.对某项产品返工后仍需重新进行检查。(√) 18.在程序文件编号Q/DRCG□.□□——□□□□中,G为管理性文件代码(√) 19.ISO 9000族标准的三种审核类型中,第三方审核的客观程度最高,具有更强的可信度。(√) 20.在程序文件编号Q/DRCG□.□□——□□□□中,□□□□为文件年代号(√) 21.在程序文件升级版本中,A/1为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