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复习·重点提炼

中医基础复习·重点提炼
中医基础复习·重点提炼

绪论

1、《黄帝内经》是现存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2、《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体系。

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火热论”——寒凉派

张从正——“攻邪论”——攻邪派

李杲——“脾胃论”——补土派

朱丹溪——“相火论”——滋阴派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5、整体观念: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谓之整体观念。

6、辨证: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

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7、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以及采用其他相应

的治疗手段。

8、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

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9、简答题:什么是辨证论治?

答:辨证: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以及采用其他相应的治疗手段。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归宿;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

10、简答题:证、病、症三者的概念及关系?

答:证:即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变趋势及转归等本质。症:即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是病人主观感觉或医生检查所获得的结果。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证、病、症的关系:症状是构成证候的基本要素;证候由相关的症状所构成;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证候将症状和疾病联系起来,体现了症状与疾病的内在联系。

第一章阴阳五行

1、水和火是阴阳之象征。

2、阴阳的特性:P21

3、阴阳互根: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蕴藏,相互资生的密

切关系。

4、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运动过程。又称为“阴阳相错”。

5、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6、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舒展、条达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明亮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寒凉、滋润、下行、闭藏

7、五行的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8、在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指( D )

A水 B木 C火 D金 E土

9、五行生克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维持着事物之间平衡协调的变化与发展。

10、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交合感应,相互转化。

多选

1 下列治疗原则中哪些是根据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制定的( ABCD )

A 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阴中求阳

2下列哪些是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的病理表现(ABCE)

A 阳偏胜 B阴偏胜 C阳偏衰 D阴阳互根 E阳偏衰

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包括(ACDE)

A阴阳对立制约 B阳中求阴 C阴阳交感D阴阳转化 E阴阳消长平衡4人体正常的兴奋与抑制关系,可以用阴阳之间的哪些关系解释(ABCDE)

A相互对立B相互制约C相互消长D互根作用E相互转化

5以下属白行的是(ACE )

A肺B小肠C悲D目E白色

6以下属于五行相乘的是(ABC )

A水气凌心B肺病及肝C脾病及肾D水不涵木E心肝血虚

7五行之中其性主升的有( AB )

A木B火C土D金E水

8被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的有(ABCD)

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D朱震亨E张元素

第二章藏象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五脏系统五脏六腑五体官窍五华五志藏神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怒神肝系统肝胆筋目爪喜魂脾系统脾胃肉口唇思意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悲魄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发恐志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五行五脏系统自然界

五季五方五气五化五色五味五音木肝春东风生青酸角

火心夏南暑长赤苦徵

土脾长夏中湿化黄甘宫

金肺秋西燥收白辛商

水肾冬北寒藏黑咸羽

3.脏腑分类依据:生理功能

4、五脏与六腑的不同

五脏六腑生理化生和贮藏精气受盛和传化水谷

功能: 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属性: 阴阳

藏神: 有关无关(胆例外)形态: 实体性器官中空性器官

主从: 主从

临床:脏病多虚,五脏宜补腑病多实,六腑宜泻

5、论述题:论肝主疏泄.

6、肝的生理特性:肝主升发;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7、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8、论述题:论脾主运化.

9、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10、简答题:肺主宣发与肃降?

答:1)宣发,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运动特性,包括,

(1)呼出体内浊气,而完成气体交换

(2)将脾上输于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

(3)宣发卫气于体表,以防御外邪,温养肌表,调节汗孔开合,控制汗液2)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肃降,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运动特性,

包括,

(1)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向下布散;

(2)将脾转输于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内向下布散,并把代谢后的水液下输至肾和膀胱;

(3)清除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洁净和通畅。

宣发和肃降的关系——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相反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

11、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

浅的作用。

12、肾纳气的功能,实质上是肾主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体现。

13、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气喘。

14、胆的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15、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16、脑为“髓海”。胃为“水谷之海”。肝为“血海”。

17、积于胸中的宗气是联结心之搏动和肺的呼吸的中心环节。

18、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及血液运行的相互协同关系。

19、简答题:简述心与肝的关系?

答: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血液运行与精神情志调节两个方面。

1)血液运行:心主行血,为一身血液运行的动力;肝藏血,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2)精神情志方面:心藏神,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持精神情志的舒畅。心肝两藏,相互为用,共同维

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20、简答题:简述心与肾的关系?

答: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火既济,二是阳气互资。

1)心肾相交,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使心火不亢。

2)阳气互资,心为君火,如离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肾为相火,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

21、简答题:简述肺与脾的关系?

答: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过程中两脏之间的协

同关系。

1)气的生成: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气。

清气与谷气在肺中汇为宗气,宗气与元气再合为一身之气。

2)水液代谢:肺气宣降以行水,使水液正常的输布与排泄;脾气运化,散精于肺,使水液正常的生成与输布。

22、水火既济:又称“心肾相交”根据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理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

资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资助心阴,使心阳不亢,从而维持着心肾两脏生理功能协调平衡的关系。

23、乙癸同源:又称“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互化,故称“肝肾

同源”。

24、简答题:简述脾与胃的关系?

答:脾与胃的关系体现在经络的相互络属,足太阴经属脾络胃,足阳明经属胃络脾。功能的相互协调:

1)纳运相助;2)升降相因;3)燥湿相济。

病理相互影响:

脾胃纳运失调,则腹胀、泄泻等症;脾胃升降相反,则脾不升清,中气下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脾阳易损,水湿不运、胃阴易伤,受纳异常。

25、简答题:简述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与大肠的关系体现在经络的相互络属,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功能的相互协调:肺气清肃下降,布散津液于大肠,促进大肠传导向下;大肠传导,糟粕下行,有利肺气清肃下降。病理相互影响:脾胃纳运失调,则腹胀、泄泻等症;脾胃升降相反,则脾不升清,中气下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脾阳易损,水湿不运、胃阴易伤,受纳异常。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

1.精的生理功能?

繁衍生命,生长发育,生髓化血,濡养脏腑——五脏六腑之精,生气化神,防御卫外.

2、气机:气机,即气的运动,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3、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

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

4、根据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将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

卫气。

5、简答题:简述元气?

答:概念: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包括:元阴、元阳之气。

生成:源于先天而长于后天⑴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气而化生;⑵依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以充养和培育。

分布: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布散全身。

功能:⑴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

⑵推动和调控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6、简答题:简述营气?

答:概念: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富于营养作用的气,故又称“荣气”。

生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

分布:行于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贯五脏而络六腑,营运于全身。

功能:⑴化生血液;⑵营养全身。

7、津液的输布依靠肺、脾、肾三脏。

8、津液的生理功能: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整阴阳,排泄废物。

第四章经络

1、经脉络脉

主干分支

多行于人体的深部多行于较浅的部位

有一定的循行路径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2、简答:十二经络走向交接规律?

答: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交接于四肢,阳经与阳经交接于头面,阴经与阴经交接于胸腹部

1、简答:十二经络的流注次序?

2.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

3、经络的生理作用有:沟通联系作用,运行气血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调节作用。

第五章体质

1、体质:是个体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机能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

2、偏阳质:是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类型。

3、偏阴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沉静等特性的体质类型。

4、质化(从化):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发病之后,疾病的演变随着人体脏腑气血阴阳

偏倾盛衰的差异,而发生病症性质变化的现象。

5、“质化”“从化”的一般规律是:素体阴虚阳亢者,机能活动相对亢奋,受邪后

多从热化;素体阳虚阴盛者,机能活动相对不足,受邪后多从寒化;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燥化;气虚湿盛者,受邪后多从湿化。

单选

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A奇经八脉 B十二经别 C别络 D十二正经 E十二经筋

2.经络系统中,气血运行通道是()

A奇经八脉 B十二经别 C十二正经 D浮络 E别络

3.足之三阳的走向()

A从手走头 B从足走腹 C从头走手 D从脏走手 E从内走外

4.足手阴经交接于()

A头 B胸 C腹 D手 E足

5.按十二经络流注次序小肠经下接()

A膀胱经 B胆经 C心经 D肾经 E三焦经

6.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称为阳脉之海的是()

A冲脉 B督脉 C带脉 D任脉 E阳饶脉

7.经与络的区别在于()

A经络深而不见,络脉浮而常见 B经脉较粗大,络脉较细小

C 经脉纵行,浮脉纵横交错 D经为主干,络为分支 E以上都不是

8.以下不具有表里关系的是()

A阳跷脉,阴跷脉 B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 C足阳明经和足太阴脾

D足厥阴和足少阳 E手少阳三焦和手厥阴心包

9.足三阳经走向规律是()

A从手走头 B从足走腹 C从头走手 D从脏走手 E从内走外

10.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A冲脉 B督脉 C带脉 D任脉 E阳饶脉

11.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

A带脉 B督脉 C冲脉 D任脉 E阳饶脉

12.主司妇女带下的是()

A冲脉 B督脉 C带脉 D任脉 E阳饶脉

13.手少阳三焦经的走向是()

A从手走头 B从足走腹 C从头走手 D从脏走手 E从内走外

14.足厥阴肝经的走向是()

A从手走头 B从足走腹 C从头走手 D从脏走手 E从内走外

15.足厥阴肝经和手太阴肺经交接于()

A胸中 B心中 C肺中 D无名指端 E以上都不是16.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与()

A胸中 B心中 C肺中 D无名指端 E以上都不是17.具有妊养胞胎作用的是()

A督脉 B任脉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答案见第六章结束)

第六章病因

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2)季节性(3)地域性和环境性(4)相兼性(5)转化性

2、简答:风邪?(还会有选择)

答:季节性:多见于春季,但四时皆可发生。侵入途径:风邪多从皮毛肌腠侵犯人体而产生外风病症。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数变;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

3、简答:湿邪?

答:季节性:多见于长夏。长夏处于夏秋之交,湿气最盛,空气湿度加大,潮湿充斥,故一年之中长

夏多湿病,四季均可发生。侵入途径: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居处伤湿,以水为事,或涉水淋雨,使人

发病。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

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简答:火(热)邪?

答:温、热、火邪性质相同,程度不同: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热邪多属外感,如风热、暑热、

湿热等;火则多由内生,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热邪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火邪多

表现为上部、体表等局部症状。火邪的特点和致病特点: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易入心,扰乱心神;

火易伤津耗气;火邪易生风动血;火邪易致疮痈。

5、简答: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答:①伤及内脏(1)首先影响心神(2)损伤相应之脏: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对各脏产生不同的影响;

惊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情志所伤病证,以心、肝、脾三脏最为多见。(3)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忧则气郁,(劳则

气耗,炅则气泄,寒则气收)。②多发为情志病证;③影响病情

6、病理产物性病因可分为:痰饮、瘀血、结石

7、痰饮: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8、痰饮的致病特点:阻碍经络气血,阻滞气机,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神明,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多见滑腻舌苔

9、瘀血(蓄血、恶血、败血、衃血):血行障碍,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属

于继发性病因。包括:停积体内的离经之血、阻滞于脏腑经络内运行不畅的血液。

10、简答:瘀血的致病特点和临床特征?

答:致病特点:①易于阻滞气机;②影响血液运行;③影响新血的生成;④病位固定;⑤病证繁多。

临床特征:疼痛,疼痛四大特点: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肿块:

病位固定不移;出血;

紫绀;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等;脉细涩、沉弦或结代。ANSWER:DDCBA DDACA CCADC EB

第七章病机

1、正气:人体的正常机能活动,包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病邪的抵抗能力、病

后的康复能力

2、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虚中夹实:如脾虚水肿。实中夹虚:如实热伤津。

4、单纯的痰浊、食积、水饮、瘀血、燥屎、虫积属实证。

5、正气虚弱的痰浊、食积、水饮、瘀血、燥屎、虫积属虚中夹实。

6、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7、阳偏胜——实热证。症状特点:热、动、燥。发展趋势:阳胜则阴病。

8、阴偏胜——实寒证。症状特点:寒、静、湿。发展趋势:阴胜则阳病。

9、阳偏衰——阳虚则(虚)寒

阴偏衰——阴虚则(虚)热

10、阴阳互损,是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

11、阴阳格拒:①阴盛格阳:内真寒外假热。②阳盛格阴:内真热外假寒。

12、气虚:气不足,脏腑机能低下,抗病能力减弱的病理变化。

13、气机失调

气滞:临床特点:闷、胀、疼痛

气逆:常见:肺、胃、肝 气陷:多由于脾虚

气闭 气脱

14、血虚:血液不足,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器官失养的病理

变化。

15、内生五邪: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及

精气血津液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

病理变化。

16、简答题:内风

答:概念:内风:即“风气内动”,是指与肝密切相关,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

产生的病理变化,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

形成原因:由于阳气亢逆变动,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等,出现类

似风胜则动的征象。

临床表现:以眩晕、抽搐、震颤、麻木等以动摇为主要特征的症状。

内风的分类:根据致病原因和病机特点的不同,主要分为肝阳化风(本

虚标实)、热极生风(实风)、阴虚风动(虚风)、血虚生风

(虚风).

17、简答题:内火

答:概念:内火(内热),又称“火热内生”,是指由于阴阳失调,或气血郁滞,

或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外感六淫入里,从阳化热化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

劳逸过度、皆导致火热内生;痰浊、瘀血、结石等病理产物

可郁而化热化火。

内火的主要病机: 1.阳盛化火:气有余便是火;

2、阴虚火旺 :阴虚阳亢,虚火上炎;

3、邪郁化火:五气化火:风寒燥湿,郁滞化火,病

理产物郁而化火:痰浊、瘀血、食积、虫积 、郁

滞化火;

4、五志化火 :情志过极,气郁化火。

18、内寒多见于脾、肾阳虚。

19、内湿是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所致。

第九章 防治原则

1、预防:就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亦称为“治未病”。

2、中医的预防思想--治未病: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

后防复。

3、中医治则包括六个方面: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整脏

腑、三因制宜、正治反治.

4、论述题:扶正祛邪

答: 概念:扶正与祛邪是针对虚证和实证所制定的两个基本治则。目的:扶正

在于增强正气,有利于祛邪——正盛邪自去祛邪在于祛除邪气,有

利于恢复正气——邪去正自安。

运用原则:1) 分清虚实证候:虚证宜扶正,实证宜祛邪;

升降失常 出入失常

2) 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

3) 注意主次先后:根据邪正盛衰的轻重缓急,决定扶正与

祛邪兼用,或先后使用。

应用:扶正祛邪单独使用:

1) 扶正——适用于虚证。

2) 祛邪——适用于实证。扶正祛邪先后使用.

3)先祛邪后扶正(先攻后补)—适用于正气虽虚,但尚能耐攻.

4)先扶正后祛邪(先补后攻)—适用于正气虚甚,不耐攻邪扶

正祛邪同时使用(攻补兼施).

5) 扶正兼祛邪—用于正虚较甚为主,邪盛为次的虚实错杂证;

6) 祛邪兼扶正—用于邪实较盛为主,正虚为次的虚实错杂证。

5、论述题:调整阴阳.

答:概念:调整阴阳,就是纠正阴阳之间的偏颇,“损其有余”或“补其不足”,以恢复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

应用:(1) 损其有余。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是损其阴或阳。

1)阴阳偏盛——损其有余、实则泻之。阳盛——实热证——热

者寒之(以寒治热);阴盛——实寒证——寒者热之(以热

治寒)

(2) 补其不足。

2)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虚则补之。阳虚——虚寒证(①阴

病治阳:补阳以制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②阴中求阳:补

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阴虚——虚热证(①阳病治阴:滋阴

以制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②阳中求阴:补阴时适当配用

补阳药。)

(3) 损益兼用.

3)阴阳盛衰错杂——损益兼用。

6、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则有补母、泻子两个方面,即“虚则补其母,实则

泻其子”。

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包括:培土生金法(补脾益肺法)、滋水涵木法(滋

肾养肝法)、金水相生法(补肺滋肾法)、益火补土法(温补脾肾法).

8、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则有抑强、扶弱两个方面。

9、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包括: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培土制水法(温

肾健脾法)、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法)、泻南补北法(泻心滋肾法).

10、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11、正治: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适用于病证本质与临床现象

一致的病变。

正治的常用治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12、反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治疗法则,又称“从治”。适用于病证本质与临床

现象不完全一致的病变。

反治的常用治法: (1)热因热用(以热治热):适用于真寒假热证;

(2)寒因寒用(以寒治寒):适用于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以补开塞):适用于真虚假实证;

(4)通因通用(以通治通):适用于真实假虚证。

13、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通过滋肾阴而养肝阴,进而抑制肝阳上亢的治疗

方法,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症。

14、泄南补北法(泻心滋肾法):泻心火滋肾水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

火偏旺,水火未济,心肾不交之证。

15、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与方药。

16、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与方

药。

17、热因热用(以热治热):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的治法,适用于

真寒假热证。

18、塞因塞用(以补开塞):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的治法,

适用于真虚假实证。

19、阳病治阴:针对“阴虚则热”的虚热症,系阴虚无以制阳而致阳亢,须用“壮

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补阴以制阳,称之为“阳病治阴”。

20、阴病治阳:针对“阳虚则寒”的虚寒症,系阳虚无以制阴而致阴盛,须用“益

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补阳以制阴,称之为“阴病治阳”。21、阳中求阴:即是指治疗阳偏衰时,在大队扶阳剂中适当佐用滋阴药,使阳得阴

助而化生无穷。

22、阴中求阳:即是指治疗阴偏衰时,在大队滋阴剂中适当佐用扶阳药,使阴得阳

升而泉源不竭。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各家学说习题2

想要高分,好好看看选择题中的A、B型题和填空题及名词解释、问答题。其中名词解释、问答题以统计分析的为重点。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自号通玄处士的医家是() A.张景岳 B.王好古 C.张洁古 D.刘完素 E.朱肱 2.刘完素认为肺的本气是() A.清 B.凉 C.温 D.湿 E.燥 3.刘完素认为心的本气是() A.温 B.清 C.燥 D.湿 E.热 4.刘完素认为肝的本气是() A.热 B.温 C.清 D.燥 E.湿 5.刘完素认为脾的本气是() A.寒 B.燥 C.湿 D.热 E.清 6.刘完素认为肾的本气是() A.清 B.寒 C.湿 D.热 E.燥 7.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使《素问》病机十九条的内容更为完整的医家是() A.张洁古

C.绮石 D.缪仲淳 E.刘守真 8.刘河间在“亢害承制论”中,认为金极() A.似土 B.似火 C.似水 D.似木 E.似金 9.刘河间治疗表证兼有内热,一般选用除……以外的下列方剂() A.防风通圣散 B.双解散 C.天水一、凉膈半 D.天水凉膈各半 E.三一承气汤 10.刘河间治疗表证兼有内热,一般应用何法() A.以解表为主 B.和解表里 C.表里双解 D.以清里热为主 E.以上都不是 11.刘河间所创制的地黄饮子,主要是治疗() A.瘖痱 B.消渴 C.结阳 D.热毒 E.胸膈痞结 (二)B型题 A.小柴胡汤 B.防风通圣散 C.三一承气汤 D.黄连解毒汤 E.大柴胡汤 1.刘完素治疗大下之后,热势尚盛者用() 2.刘完素治疗表证而兼有内热者用() A.元气不足,正气自虚所致 B.阴虚火旺所致 C.将息失宜,心火暴甚所致 D.阳气暴脱所致 E.痰生热,热生风 3.刘河间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强调() 4.朱丹溪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强调() 5.李东垣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强调()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电子教案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 年秋季期末考试 A卷(本科试卷一) 一、选择题 (一) A1型题 1.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 .《黄帝内经》 B .《神农本草经》 C .《炮炙论》 D .《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 2.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 B .《炮炙论》 C.《新修本草》 D .《本草纲目》E.《本草经集注》 3.“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 .阴阳交感 B .阴阳的对立制约 C .阴阳的互根互用 D.阴阳的消长平衡 E .阴阳的相互转化 4.人体五官中的舌属“火”,这一归类主要采用下列哪一认识方法() A.比较法 B .取象类比法 C.推演法 D .试探法 E.反证法 5.按五行生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子是() A.木B.火C.土 D .金E.水 6.“藏象”一词始见于() A.《素问》 B .《灵枢》C.《类经》D.《难经》E.《伤寒杂病论》

7.“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 A.肾B.肝C.心 D .脾E.肺 8.脾为“气血化生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A.脾化生水谷精微 B .脾主升清 C.脾主统血 D .脾为后天之本 E.脾运化水液 9.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退之表现()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化作用 E .固摄作用 10.临证对于自汗的治疗常用补气药物,其组方的理论依据是() A.气有推动作用 B.气有固摄作用 C 气有温煦作用 D 津液能载气 E.津液能化气 11.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 手阳明大肠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12.气虚湿盛体质者,受邪后疾病多从() A.寒化B.热化C.燥化 D .湿化E.火化 13.具有“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六淫之邪是() A.风邪B.寒邪C.湿邪 D .暑邪E.火邪 14.导致“气结”的情志刺激是() A.怒B.悲C.忧 D .喜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心—夏—阳中之阳,肺—秋—阳中之阴, 肝—春—阴中之阳,肾—冬—阴中之阴, 脾—长夏—阴中之至阴 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2.用于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 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 四气: 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五味: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 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点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余依此类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各家学说习题.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自号通玄处士的医家是(D) A.张景岳 B.王好古 C.张洁古 D.刘完素 E.朱肱 1.D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后人称他为刘河间。 2.刘完素认为肺、心、肝、脾、肾的本气是() A.清 B.凉 C.温 D.湿 E.燥 E.热 A.寒 2.刘河间脏腑六气病机说认为“肺本清,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 7.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使《素问》病机十九条的内容更为完整的医家是(E) A.张洁古 B.喻昌 C.绮石 D.缪仲淳 E.刘守真 7.E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结合运气学说阐发病机十九条,并增补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这一燥病病机。 8.刘河间在“亢害承制论”中,认为金极(B) A.似土 B.似火 C.似水 D.似木 E.似金 11.刘河间所创制的地黄饮子,主要是治疗() A.瘖痱 B.消渴 C.结阳 D.热毒 E.胸膈痞结 11.A刘河间以地黄饮子治疗足废不用,暴暗失语之瘖痱证。 (二)B型题 A.元气不足,正气自虚所致 B.阴虚火旺所致 C.将息失宜,心火暴甚所致 D.阳气暴脱所致 E.痰生热,热生风 3.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强调() 3.C刘河间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将息失宜,心火暴甚。 4.E朱丹溪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痰生热,热生风。 5.A李东垣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本气自虚。 A.下消 B.消中 C.肾消 D.上消 E.消渴 6.刘完素认为,饮水多而小便少者属(E) 7.刘完素认为,饮食多而不甚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属(B) 8.刘完素认为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属(C) (三)X型题 1.刘完素的著作有(ABCDE) A.《素问玄机原病式》 B.《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C.《三消论》 D.《宣明论方》 E.《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2.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是() A.诸风掉眩,皆属肝木 B.诸痛痒疮,皆属心火 C.诸湿肿满,皆属脾土 D.诸气膹郁病痿,皆属肺金 E.诸寒收引,皆属肾水 2.ABCDE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他把五运主病与五脏相联系,在原有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使之更贴近人体脏腑的病理状况。 3.刘完素对火热病的论治是(ABCDE) A.表证用辛凉或甘寒解表 B.表证兼内热用表里双解法 C.里证攻下里热 D.邪在半表半里用小柴胡汤和解 E.里证清热解毒 5.地黄饮子由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肉桂、茯苓、麦冬、石菖蒲、远志加生姜、大枣、薄荷组成。 6.ABCE白虎汤为张仲景《伤寒论》方。刘河间创制的方剂有防风通圣散、地黄饮子、双解散、

《中医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中医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总分50分,每题1分),选择一个最佳选项。 ()1.刺痛多因? A.气滞 B.血瘀 C.痰湿 D.血虚 E.气虚 ()2.以下哪本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A.《伤寒论》 B.《难经》 C.《黄帝经》 D.《金匮要略》 E.《诸病源候论》()3.下列选项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都不是 ()4. “阴在,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阴阳什么关系的高度概括?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都不是 ()5.五行中哪项是“木”的“所不胜”?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6.根据五行相侮的规律,下列哪项可能会侮“金”?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7.阴阳在一定围的消长保持动态平衡称为? A.阴阳离决 B.阴平阳秘 C.阴阳对立 D.阴阳转化 E.都不是 ()8.中医“五官”中什么“五行”属“火”? A. 口 B.舌 C. 目 D.鼻 E.耳()9.中医总结“五行”中“木”的特性为? A.稼穑 B.炎上 C. 曲直 D.从革 E.润下 ()10.下列“五行”相生关系错误的是? A.木生火 B.水生木 C. 土生木 D.金生水 E.火生土 ()11.下列“五行”相克关系错误的是? A.木克土 B.火克水 C. 水克火 D.金克木 E.土克水 ()12.“后天之本”是指?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3.五脏中“五行”属“木”的是?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4.五脏中“君主之官”是?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5.五脏中哪个与六腑中的小肠相表里?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6.下列哪条经络为“阳脉之海”? A.任脉 B.督脉 C. 冲脉 D.带脉 E.阳跷脉 ()17.既是奇恒之腑又是六腑之一的是? A.胃 B.胆 C. 脉 D.骨 E.髓 ()18.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 A.阴邪 B.易伤阳气 C. 凝滞,主痛 D.收引 E.以上均是 ()19.以下情志影响脏腑气机错误的是? A.怒则气上 B.喜则气消 C. 思则气结 D.恐则气下 E.惊则气乱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或简答: 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通道,这是刘完素对人体生理、病理观的又一独特见解。刘完素对玄府的认识已超越了《黄帝内经》所述的汗孔概念,而是将人体各种组织的腠理统称为“玄府”,并明确地论述了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 2.亢害承制论:这是《黄帝内经》阐述五运六气间的相互承制关系的理论。刘完素运用这一理论来该识和说明疾病病理现象的本质与标象的内在联系,提出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必有承制之象见之,“己亢过极,则反似胜己之化” ,因此,出现似是而非的假象,必须认真对待。 3.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治疗内伤病提倡的基本法则,即用甘温之剂来补益其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的一种治疗方法,他所制的主治内伤热中证的补中益气汤即是以此为基础。 4.内感阴证:是王好古在“内伤三阴”基础上提出的,指饮食冷物、误服凉药以及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内伤厥阴、太阴和少阴三阴经而产生的阴寒病证。 5.情志疗法:在《内经》情志五行相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巧妙地治愈某些疾病。张子和对此法的运用有其独特的经验。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 。 6.伤寒时地议:是缪仲淳论治外感热病时提出的重要学术思想,他认为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而且古今人禀赋亦各不同,治疗疾病时可参照《伤寒论》的理论,根据实际发病情况,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7.主客交:是吴有性的学术观点之一。主。正气;客。邪气。邪气和血脉合而为一。在疫病传变过程中,有的患者,素体尪赢,伏邪已溃,表里分传,里证虽除,正气业已衰微,不能托出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由于“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最难得解” 。 8.逆流挽舟法:喻嘉言对夏秋感受热、暑、湿气而成痢疾,治疗主张“必从外而出”,所以用汗法,先解其外,后调其内,且有失于表者,外邪入里,病虽日久,也往往仍可引其邪出之于外,这便是他治疗痢疾的独特见解,称为“逆流挽舟”法,其主剂采用人参败毒散。 9.治形论:张景岳治病的方法重在“治形” ,治形又必以精血为务。他说“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常用药物以熟地黄为主。 10.(邪伏)膜原:邪从口鼻而入,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者也。 11.畜鱼置介:喻嘉言将“同气相求”的原理,联系到人身的疾病,他指出人身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是因为“阳欲上脱,阴下吸之;阴欲下脱,阳上吸之” ,从而维持着阴阳相抱而不脱的平衡状态。 12.阳化内风说:是叶天士在前人论述中风病的基础上,提出的肝风内动而致中风观点,他认为“阳化内风”的病机是“身中阳气之变动” ,指出这种肝风内动,“非外来之邪”。 精彩文档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 (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 )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 )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 )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A)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C)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D )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C )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 )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 )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B)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D )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 ) A.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脾肺 E.心肾 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 )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绪论 一:概念 1、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①整体观念②辨证论治 4、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5、整体观念: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6、中医“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7、辩证论治——病、证、症 ①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②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③症: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1、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2、隋唐时期——中医基础补充时期代表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3、“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火热论,《河间六书》 ②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病由邪生,《儒门事亲》 ③李东垣(李杲)——补土派——内伤脾胃学说,《胃脾论》 ④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相火论,《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 ①叶桂(叶天士)——《温热论》 ②薛雪(薛生白)——《温热条辨》 ③吴瑭(吴鞠通)——《温病条辨》 ④王士雄——《温热经纬》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2、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4、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5、阴阳三分法: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 6、阴阳总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万物就在阴阳交感过程中产生。阴阳的互藏则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而阴阳自和表达了其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如果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7、五行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8、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9、五行基本内容: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 10、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11、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言其分布部位,则有各脏腑之精;以其特殊功能,则有生殖之精。 12、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3、人体之气的功能: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要熟背) 5、中介作用 14、人体之气分类: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3、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15、血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肾。血的功能(重点):濡养、化神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总论: 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 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 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 尤怡,钱潢(以法类证) 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 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 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 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 (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 荆山浮屠:罗知悌 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 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 八、丹溪学派养阴 九、温补学派 宋《局方》温燥 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 明温补 清寒凉 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 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 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 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 《华佗神方》孙思邈著 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 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 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 “以方类证”“三纲鼎立”之说 治疗经验 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 2.关节不利,疼痛风寒湿痹乌头,天雄,附子 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独活酒,牛膝酒 真中风风邪入中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 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进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 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D ) A.完素 B.杲 C.从正 D.朱震亨 E.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C )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C )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B )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 )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1.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A.《黄帝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候论》 15.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 )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1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1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18.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19.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E.火与水 20.“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21.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 )

《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总分50分,每题1分),选择一个最佳选项。 ()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李杲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张仲景 E.刘完素 ()2.既是奇恒之腑又是六腑之一的是? A.胃 B.胆 C. 脉 D.骨 E.髓 ()3.刺痛多因? A.气滞 B.血瘀 C.痰湿 D.血虚 E.气虚 ()4.“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阴阳什么关系破坏的结果?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都不是 ()5.五行中哪项是“木”的“所不胜”?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6.气机基本形式是? A.升 B.降 C.出 D.入 E.以上均是 ()7.与气陷病变密切相关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8.中医“五官”在“五行”中属“木”的是? A. 口 B.舌 C. 目 D.鼻 E.耳 ()9.中医总结“五行”中“金”的特性为? A.稼穑 B.炎上 C. 曲直 D.从革 E.润下 ()10.属于中焦的脏腑为 A.心肺 B.脾胃 C. 肝胃 D.肝肾 E.肾与大肠 ()11.以下哪个描述属于阳的属性 A.下降的 B.寒冷的 C. 内守的 D.抑制的 E.剧烈运动的 ()12.金元四大家不包括? A.李杲 B.张从正 C. 刘完素 D.张仲景 E.朱震亨 ()1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 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以上均是 ()14.五脏中“君主之官”是?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5.五脏中哪个与六腑中的小肠相表里?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6.下列哪条经络为“阴脉之海”? A.任脉 B.督脉 C. 冲脉 D.带脉 E.阳跷脉 ()17.以下哪本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A.《伤寒论》 B.《难经》 C.《黄帝内经》 D.《金匮要略》 E.《诸病源候论》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