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

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复习检测

河南省汝南县金铺镇中心学校李宏伟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遨游(áo ào)扁舟(piān biǎn)

枯竭(ɡūkū)慷慨(kǎi ɡài)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葛()胁()赌()莹()蔼()协()睹()萤()

四、臭味相投(写近义词)。

遥望()适合()证明()随意()慷慨()贡献()灾难()节制()五、冤家路窄(写反义词)。

破坏()遥远()渺小()枯竭()慷慨()奉献()随意()造福()六、择优录取(选词填空)。

后果结果成果

1.不听劝告,()自负。

2.不听劝告,不会有什么好的()的。

3.科学家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

希望指望愿望

1.想到月球去居住,()是好的,但不可能。

2.我们()大家都能够重视环境的保护。

3.他这件事没做好,想受表扬是没()了。

七、巧妙关联(关联词语填空)。

1.地球的资源()上帝的恩赐,()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这些设想能够实现,()是遥远的事情。

3.()地球被破坏了,我们()会别无去处。

4.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八、方法辨析(指出各句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举例子B.打比方C.作比较D.列数字

1.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2.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九、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以__________的形式,从__________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__________”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__________。

2.课文从__________引入,接着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说明__________的事实,最后告诉人们__________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能力日日新

十、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一)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3.用“~”画出具体些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色”的是__________,“白色”的是__________,“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__________。

(2)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和__________,说明它的__________,表达出对地球的__________之情。

(二)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结合句子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再生:__________ 滥用:__________

3.短文提到的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根据内容理解,完成下面填空。

(1)从文中“__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两句话之间是__________关系。

(2)地球上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本来一词不能够去掉,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内外的了解,写出所知道的生态灾难的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6.根据这段文字提出的问题,设计两条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广告语。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

燕子的双腿被一个小孩“喀嚓”一声剪断;

奄奄一息的小猫“扑”的一声被抛向疾驶的车轮;

正在河岸上蜕壳的蜻蜓,被一双散步的脚有意识地踩扁;

鲜花被两个谈情说爱的人漫不经心地一瓣瓣撕碎、揉烂、碾成泥……

树上鸟窝里的幼鸟成了人类幼儿的玩物,任凭它们的母亲绕树嘶叫,直至心力交瘁,坠地而死。

顽童们兴奋地往返奔跑,享受踩踏虫尸所发出的脆响。

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也许,与浩瀚人世相比,这些只不过是一出出不足挂齿的小小杂乱的悲剧而已,但不知几时开始,人类潜意识里有座冰山,人性就变麻木、冷漠、甚至残忍,以肆虐他族之苦,养已欢颜,并引为闲适雅趣。

生灵何罪之有?

就因为看不见它流泪流血,

就因为听不到它呼痛呼救,

就因为人类比它强大,

我们就可以任意践踏、蹂躏、摧残?

再微末也是生命,是比人类更加脆弱的生命。

人对世界总是不满意,却从不愿反躬自省,自己为这个世界做了些什么?

1.用“‖”将短文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的麻木、冷漠、甚至残忍的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完成题目。

“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1)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触目惊心”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心寒”“悲哀”两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将这个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短文最后几个自然段应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

5.针对文中提到的现象,写几句你发自肺腑的话,呼吁人们爱护生灵、保护动物。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十一、智能拓展。

★展示交流:

通过实地考察、询问身边的人、看电视、读报纸等搜集有关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方面的信息资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彼此对环境的看法。

★才艺展示:

与有共同爱好的同学组成兴趣小组,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出一期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专题的手抄报,利用适当的时机在全班范围内展示自己的杰作。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参考答案

一、晶莹渺小璀璨恩赐资源破碎眼帘滥用

二、áo piān kūkǎi

四、远望适宜证实任意大方索取灾害控制

五、保护逼近伟大丰富吝啬索取慎重为害

六、后果结果成果愿望希望指望

七、不是而是即使也如果就之所以是因为

八、B D C A

九、1、科学小品文人类生存的角度只有一个地球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2、宇航员要往地球时的景象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拥有资源有限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以移居保护生态环境精心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十、(一)1、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的样子

2、yìnɡhén

3、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4、摇篮母亲可爱赞美

(二)1、wéi nàn cún

2、重新不加节制

3、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4、(1)但是转折

(2)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品

(3)准确的点明可再生资源已经遭受破坏,以及这些资源的以前可再生和现在的不可再生,给人们以警示。

5、泥石流沙尘暴山体滑坡土地沙漠化干旱水涝灾害

(三)1、列举人类的种种残忍的行径对人类的残忍行径发出责问

2、喀嚓扑有意识漫不经心任凭享受

3、(1)过渡(承上启下)

(2)看都之后心里感到震惊

(3)善良,有同情心

(4)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怎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4、强烈谴责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易错成语汇总

有很多成语我们平时就给用错了,那么有哪些是你用错的呢,以下的三十个你检测一下。1.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2.安步当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3.安土重迁:安于故土生活,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4.安贫乐道: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 5.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多用于人处在困窘的环境下。 6.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7.班荆道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8.抱残守缺: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9.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10.暴虎冯(píng)河: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11.惨淡经营:形容在困难的环境中,艰苦地筹划和工作。 12.沧海一粟(sù):大海中的一粒小米。比喻极其渺小。 13.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14.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15.参差(cēncī)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16.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17.蚕食鲸吞:像蚕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来,或像鲸鱼吃食一样大口大口吞。比喻强国用逐步侵占或一举吞并的方式侵略弱国领土。 18.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19.大放厥(jué)词: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20.大相径庭:形容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 21.大快人心:指坏人或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或坏事得以取缔,人们心理非常痛快。 22.大而无当:原指说话夸大没有边际。后用来表示虽然大,但不切实际、不适用。 23.大智若愚: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指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谦虚谨慎。 24.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往往指人长期生活在某一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25.耳熟能详: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

用力地长。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梁容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夏天里的成长》知识点 生字组词: 棚:凉棚车棚顶棚工棚牲口棚 蔓:瓜蔓藤蔓爬蔓压蔓顺蔓摸瓜 苞:花苞苞蕾苞米苞谷含苞待放 蕾:花蕾蓓蕾蕾丝吐蕾护苗保蕾 苔:青苔苔藓苔原苔斑苔痕 藓:苔藓 坪:坪坝草坪花坪停机坪 蔗:甘蔗蔗糖蔗田蔗农 瀑:瀑布飞瀑瀑流飞瀑流泉 缝:墙缝裤缝缝隙裂缝见缝插针 谚:谚语民谚古谚农谚俗谚 多音字: 蔓:wàn瓜蔓màn蔓生 尽:jǐn尽管jìn尽头 形近字: 蕾(花蕾)雷(雷电) 蔗(甘蔗)遮(遮掩) 谚(谚语)颜(颜色) 词语解释: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设计 执教人:凌征财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相关语句,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 2、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 3、体会课文语言严谨用词准确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联系实际思考总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爱的地球 2、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全班交流) 3、揭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出示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球? 2、画出课文中能概括介绍地球特点的句子。 三、精读感悟,品赏悟情 (一)、研读地球的可爱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宇航员会有如此感叹? 2、交流点拨,读中感悟: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找出文中相关句子。 3、学习第一段(课件) (1)读第一句话。并交流读完第一句的感受。 (2)体会打比方的作用。 (3)齐读第二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地球比作什么?(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4)小结 4、体会地球的渺小。 5、过渡:作者把地球比喻成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难道仅仅就因为她外表美丽吗?(1)理解“无私慷慨”。 (2)举例说有哪些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3)、小结

公务员考试 行测常用成语300条

A 1.【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雅,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于不及之处。 2.【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中吟不悲号的农民。 3.【爱屋及乌】:因为爱过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5.【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6.【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7.【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 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8.【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9.【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顾意。 10.【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11.【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12.【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多指男女不正常行径)。 13.【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14.【嗷嗽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B 15.【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16.【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17.【不稂不莠】:粮,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袭义。 18.【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9.【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不能理解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 20.【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21.【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2.【不逞之徒】:不退,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23.【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 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

《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夏天里的成长》是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课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结尾点明中心,收束全文。启迪我们:“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 二、说学情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读这篇文章时,对于夏天里各种事物飞快地长,跳跃地长这些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说课标 课标中要求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通过学习理解和感悟,感受夏天里各种事物都在快速地生长。让学生体会“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含义,从而懂得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所以,我把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感悟合作交流法。六、说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长规律,了解在夏天里生物生长的状态。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出示文字图片等资料,以达到教学的直观化和最优化。 七、说教学过程 (一)首先语言导入、揭示课题上课开始,由于是第二课时所以教师几句简单平实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绪带入课文。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质疑,为下面围绕“哪些事物成长,怎样成长”展开学习,做好铺垫。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一、整体梳理: 1、诗歌总集:《诗经﹒采薇》 唐诗:《春夜喜雨》 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元曲:《天净沙﹒秋》 现代诗:《太阳的话》、《白桦》 2、本组诗歌是按内容分类的。 3、不同角度搜集: (1)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2)按形式分:格律诗(律诗、词、曲等)、自由诗。 (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4)按国家和作者分:中国的屈原、李白、杜甫……外国的雪莱、海涅、普希金……(5)民歌 (6)童谣 4、诗歌的起源: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5、诗歌的特点: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6、诗歌的表现手法: (1)赋——直接陈述事物;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兴——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传统)(2)夸张、复沓、重迭、跳跃……(发展)(3)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4)象征:以象征义,现代诗歌中,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 7、现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 (1)比拟——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2)夸张——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或缩小,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3)借代——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与比拟有相似之处。 8、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按音律分: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涵盖;发展轨迹) (2)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 ◎小令:58字以内。◎ 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单调:只有一段。

公务员行测:常考词语汇总

公务员行测:常考词语汇总 1.表范围的词语 (1)领域:国家主权所及的整个区域;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适用对象多为学术研究、思想意识或社会活动范围。 例:老舍能写反映北京底层市民生活的《骆驼祥子》,恐怕写不了表现上海工商界生活的《子夜》。大师熟悉的领域也会是有限的,谁也不是全能的。 (2)范围:周围的界限。适用对象可具体,可抽象。 例:数字图书馆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发展的产物,有着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征,其服 务的范围大大超出图书馆的围墙。 (3)范畴: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的基本概念;类型。仅用于理论、概念等抽象事物。 例:只要属于国家财富管理范畴,都应纳入财税改革框架。 2.表态度的词语 (1)客观:不带个人偏见的;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实际上。 例:温总理在今年两会上做的工作报告既客观总结政府工作成绩,又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既在“求真”上下功夫,更在“务实”上做文章,做到了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2)主观:不依赖客观实际情况,而单凭自己的愿望出发的;属于人的意识、精神方面的东西。 例:脱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或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单纯或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或通过计划规划,只凭主观愿望加速城市化进程或 提高城市化率,都是不现实的,而且是有害的。

(3)主动:自发的或自觉的;形容局面对己方有利、可以实现自己意愿的。 例:越来越多的各级党政领导也主动走进互联网,问政於民,问计於民,不怕批评、敢於对话,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成 为新时期中共践行宗旨观的政治自觉。 (4)被动:受外力推动才动;处于不利地位,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例:同样的制度,执行者是主动积极地履行职责,还是被动执行,效果自然不同。 (5)支持:勉强维持;给以鼓励或赞助。 例:国家应该鼓励和支持大型行业领军企业发挥创新优势、攻坚行业发展堡垒,加强对产业链企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6)反对:持相反的态度;不赞成。 例:反腐倡廉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加强廉政建设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要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的方式反对腐败,要及时修改完 善反腐败法律,要狠抓对法律实施的监督,要求国家机关按照法定 权限和程序来行使自己的权力。 (7)乐观:精神愉快,对未来充满信心。 例:目前对银行股后市走势持乐观预期的券商也依然不少。 (8)悲观:消极颓丧,对前途缺乏信心。 例:尽管目前铁矿石价格并未出现价格下跌,但是矿山巨头的悲观判断却让市场蒙上阴影。 (9)严谨:严格谨慎;严密无疏漏。 例:德国企业素有的严谨精神和专业态度始终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消费者对于德国制造的信赖,他国产品也难轻易逾越。 3.含“看见”意思的词语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13课教案

第12课《把耳朵叫醒》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和课文内容理解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沃尔特·迪斯尼的创业故事。 学生:搜集米老鼠的各种动画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展示课题 1.出示迪斯尼公司创作的“米老鼠”动画图片,谈话引入。 这是谁?是哪部动画片中的?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知道它是怎样诞生的吗? 2.答案全都藏在《把耳朵叫醒》里。请读课题。 3.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你觉得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同桌相互说说,相互交流补充。 (1)说说课文大意。 (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三、检查自读情况,集体汇报交流

1.全班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 2.用心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概括沃尔特·迪斯尼创作“米老鼠”的艰难过程的词语。(学生默读、勾画、同桌交流) 3.集体讨论,汇报自己找到的词语。 (1)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并引导学生集体讨论,互相补充,从学生的发言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及时给予肯定。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贫困潦倒——相依为命——举步维艰——灵光乍现——蜚声世界。 (3)读一读这些词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仔细体会,并留下学习的足迹(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一写体会)。 4.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交流体会。 (1)“虽然报酬很低,但他仍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 面对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全力以赴,可见他工作非常努力,但是仅有努力就能成功吗? (2)“他熄了灯,陷入空虚与无望的黑暗中,周围静得可怕,又似乎吵闹不休。” “静得可怕”与“吵闹不休”看似矛盾,实际正是作者狂躁与绝望情绪的生动写照。 (3)“他拉开灯赶走那只讨厌的家伙,但疲倦的身心让他干什么都没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38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hé’ǎi ( )可亲的奶奶总是把lán zi ( )之类的东西kānɡ kǎi ( )地借给别人使用,我笑她爱心fàn làn ( ),她却笑着说:“我这叫zī yuán ( )共享!”我也要向她学习,长大后为他人、为国家多作ɡònɡ xiàn ( )。 (二)用“\”画去加点字不正确的音节。 (4分) 1.“长征”运载.(zǎi zài )火箭升空的画面非常壮观.(ɡuān ɡuàn )。 2.在恶.(è ě)劣的环境中,这棵参.(cān cēn )天大树依然顽强地生长着。 (三)与词语“耳闻目睹”结构相似的是一组是( )。(4分) A.排山倒海 B.地动山摇 C.惊涛骇浪 D.天涯海角 (四)写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反义词。(4分) 1.树勇敢..( )地顶住了凶猛..( )的洪水。 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0分) 1.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8分) (1)改为反问句: (2)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 照样子,仿写句子。(4分)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 。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4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4.写一句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4分) 二、积累运用。(10分) 1.古诗名句填空。(6分) (1)《浪淘沙》中,描写黄河的雄伟气势的诗句是, 。 (2)《书湖阴先生壁》中,引用典故抒写诗人对山水的深情的诗句 是, 。 (3)《江南春》中写到了“莺啼”,你读过的古诗中也写到“莺啼”的诗句 是, 。 2.中国文化常识填空。(4分) 《少年闰土》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句中的“五行”指的 是、、、、。你或你同学的名字里带有字,跟有关,由此推测有可能你或他的五行缺。 三、阅读感悟。(22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穷人》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穷人》原文及教案 【原文】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人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

公考行测成语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用作褒义。 2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2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作贬义。 28、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原文及教案 【原文】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梁容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苞蕾、丰满、谚语、尽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好处。 3.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懂得人一定要珍惜时间,也要用力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 围绕中心句,从动植物、非生物和人的成长三方面来感受中心意思。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练习题

6.怀念母亲 1.辫子组词。 慕()篇()频() 幕()偏()涉() 挚()凄()斑() 势()妻()班()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心()()涌()天之() ()望()天()来()梦 ()不下()()不安() 3.按要求写句子。 (1)为了我们的将来,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琴拉得很好。我的耳聋了,听不见。(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心很着急。(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你认为句中的“愿望”具体指作者的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会“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这个句子,回答问题。 ①“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你心中,你的母亲的形象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穷人》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穷人》 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穷人》课文原文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

应。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人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

公务员考试必用行测成语600条

一、常考成语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走马观花: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以上四词都含贬义。浅尝辄止侧重结果,即没有深入;蜻蜓点水和走马观花侧重过程,即不深入;浮光掠影一般用作定语、状语。 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贬义。 轻描淡写:说话写文章把重要冋题轻轻带过。含贬义。 言无不尽: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振翟发魔:比喻用语言文字唤幄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褒义。 掷地有声: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

震耳欲蒼: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只强调声音大。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触类旁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逬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指学习。 天壤之别:指事物差别极大。 天差地别:比喻差别极大。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截然相反:完全相反。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不尽相同:不完全一样。 相去甚远:互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和距离。 “天壤之别”和“天差地别”都说明差别很大,不必过多区分; “截然不同”强调完全不一样,而“截然相反”则更有“相反” 的意思;“大相径庭”比喻差别大,经常用来形容说法不一致,与其他词的区别是,“大相径庭”有彼此矛盾的意思,即不但不

一样,而且是有矛盾的。 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取长补短:吸取长处,弥补不足。 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深刻的部分。 3、体会作者“一咏三叹”的表达方法。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领会人类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练习引课 1、填充合适的词语:()的土地 2、引课: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为什么?下面我们来学习15课。 二、根据课题质疑。 “神圣”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时候对谁说的?为什么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解决以上问题:

2、简介印第安人、写作背景和西雅图。 四、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五、小组读课文,理顺文章顺序。 六、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想这部分写了哪写内容? 2、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 3、理解:为什么说“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为什么说“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 4、这部分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5、归纳小结: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七、作业:熟读第一部分,背诵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部分: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人类与大地的关系是那么密切,所以,西雅图对购买土地的白人提出那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小组学习,交流讨论:西雅图从哪几方面对白人提出要求?提出了哪些要求?为什么提出那些要求?

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成语汇总

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成语汇总 距离2016国考只有20天了,编者整理出了历年国考行测高频成语,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全国公务员考试网特邀“中国行测第一人”李国斌老师,教你“最后20天突破行测70分”;特邀“申论状元缔造者”于丹老师,为大家带来“三招通吃申论大作文”,教你“最后20天突破申论70分”! 历年国考行测考试高频成语汇总如下: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行测常考的词语和成语辨析总汇教案资料

常考的词语和成语辨析总汇 1 [哀怜?爱怜?爱恋]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2 [爱护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镀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前者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后者则仅指物或抽象事物,如“时间”。 3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4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5 [按语?暗语]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6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7 [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遨游”指漫游,游历。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8 [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B 9 [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10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11 [包括包罗包含包涵]“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包罗”指广大范围,众多事物,常说包罗万象。“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12 [包藏?饱藏]“包藏”指包含,隐藏,如“包藏祸心”。“饱藏”指深深地隐藏着,如“他那双贼圆的眸子里饱藏着杀机”。 13 [包含?饱含?包涵]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不同。“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14 [保障保证]“保障”指有效地保护人民财产、劳动、科研成果等使人不受侵犯和破坏;“保证”着重于用事实或行动担保做到。 15 [报复?抱负;包袱]“报复”指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击,贬义,如“他善于对提意见的人打击报复”。“抱负”指远大的志向,褒义,如“青年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包袱”比喻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如“思想包袱”。 16 [报到?报道]“报到”,动词,指向组织报告自己已经来到,如“新生入学报到处”。“报道”也写作“报导”,名词,指新闻稿,如“他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动词,通过媒体把新闻告诉群众,如“报道消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