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库哈斯央视新总部大楼

解读库哈斯央视新总部大楼
解读库哈斯央视新总部大楼

解读库哈斯央视新总部大楼

雷姆-库哈斯是荷兰建筑师,五十多岁了,为了支持中国的建筑现代化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拟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众多人被库哈斯央视总部大楼的“怪相”激怒,有两个原因:外因是库哈斯的设计“怪”。首先,库哈斯本来就是剧作家和记者出身,他深知“戏剧性”和“耸人听闻”在一个传媒社会中的重要性。其次,库哈斯被公认为是当今世上最“前卫”的建筑师。为了“激进”,必须“激进”。30年来,不管是建筑理论还是建筑设计,库哈斯一直坚持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作风。如果这次他的央视总部大楼落得一个”雅俗共赏”、全国上下“拍手称快”的结局,岂不是库哈斯的最大失败?

内因是那些被激怒的人“少见多怪”。他们多是持一种衰老的心态,表面上声称不喜欢“招摇”的东西,偏好“宁静致远”,实际上是他们的眼光早已被周遭充斥的平庸的大楼、甜媚的建筑装饰物给毁了。

平心而论,相比库哈斯的许多其他极富创意的作品来说,央视总部大楼在设计构思上并不算一个“石破天惊”的作品。当然,库哈斯从前的所有最激进的设计都局限在多层建筑上,而对央视大楼这一超高层项目,技术和经济上的限制当然会在设计构思中起巨大的制约作用。

暂且不管该建筑扭曲的形体,撇开库哈斯本人充满夸饰的解释,央视总部大楼的总体设计构思其实很简单明了:不重复通常摩天楼作为单栋塔楼向空中追求绝对高度的老套做法,而是将摩天楼设计成一个高度适中的综合体——一个“巨环”。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是将整个项目先分为两栋摩天楼,然后分别在地面和空中将两栋楼联结起来。

摩天楼在地面相联结的做法实在平常不过,没有讨论的意义。而抛开具体的形式不谈,摩天楼在空中相联结这个总体思路也并不是横空出世的想法,而是众多建筑师们长期对摩天楼设计进行不懈探索的一个延续。

事实上,在20世纪初,当摩天楼这种建筑类型刚在美国出现不久,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便开始幻想起各种高层建筑在空中联结的场景了,不过那时还只能停留在浪漫的想象阶段(图1~5)。到了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意识到单栋摩天楼的局限性:楼层越高便越失去与城市地面和其他建筑之间的联系,而成为完全孤立的“空中楼阁”。当时甚至有建筑理论家批评美国城市中的摩天楼群已经成为从城市生活中“异化”出来的“失去魅力的山峰”。1960~1970年间,在技术进步的乐观情绪鼓动下,建筑师们改天换地的雄心呈指数般地增长,一时间关于摩天楼群在空中相互联结而形成一个“立体城市网络”的设想蔚然成风(图6,7)。但深具讽刺意义的是,实际上当时很少有建筑师以真正切实的态度直面经济、技术、政治、生态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而众多“空中城市”的设想并没有可实施性,而仅仅是图面上的狂想。20世纪80~90年代,在少数发达国家中,一些建筑师开始利用其成熟的经济、技术条件,以一种更务实的态度探讨摩天楼的空中联结问题(图8),并且其中有几个作品最终得以建成,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图9,10)。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对结构安全的考虑、经济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审美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建筑师对摩天楼空中联结的设计都局限在“垂直塔楼+水平联结”的单一思路中。特倒是1992年美国建筑师彼德•埃森曼为柏林设计的摩天楼(图1 1)。它本质上仍是一个空中相连的双塔楼,但其外墙表面连续的折面,形成一个极富整体感和动感的形象:一栋塔楼自地面向上腾起,在空中扭转,自然地“变”成另一栋塔楼,然后降回地面。该设计终究未能建成,技术的难度和造价问题是导致该方案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趣的是,当有人询问该设计的构思时,埃森曼半开玩笑地解释道:“所有的摩天楼都是垂直向上‘勃起’,以显示阳具般的威力,而我坚决反对男性中心主义,所以我的摩天楼是一个单性生物。它折叠向上之后再扭曲回来,插入自身,从而可以自我繁殖、生生不息……”②

埃森曼的说法虽然过于玩世不恭,却与库哈斯对央视总部大楼设计的构思有异曲同工之

妙:“我们将电视制作的所有部门都囊括在一个连续的巨环中,使它们可以自我运转不息。”

怎样使地面、空中均相联结的双塔楼在形象上成为一个富于动感的“连续的巨环”呢?库哈斯的做法如下:首先为了强调动感,两栋主体塔楼呈倾斜状;然后,更引人注目的是,两栋塔楼之间的空中联结部分不是从各塔楼平面的几何中心处通过直线直接相连,而是经过一个巨型悬挑出去的“空中拐角”问接相连的。与此同理,两栋塔楼之间的地面联结则是经过另外一个与“空中拐角”相对应的“地面拐角”相连的;最后,作为联结体的两个“拐角”与两栋塔楼的截面粗细程度相近、立面处理一致,于是一个看似连续的、极富动感的“巨环”形象便诞生了(图12)。库哈斯的央视总部大楼的设计,不是埃菲尔铁塔式的技术革命,也不是悉尼歌剧院式的艺术创新。它最大的特点在于一个“难”字。埃森曼的柏林摩天楼虽外形看似复杂,但双塔楼的空中联结体的重心基本上落在两栋塔楼的几何中心连线上;而相形之下,库哈斯的北京摩天楼的技术挑战性更大,因为其双塔楼的空中联结体——“空中拐角”的重心是悬挑在两栋塔楼的几何中心连线之外的。尽管“巨环”的整体结构是均衡的而不至于倾倒,但要保证巨型悬挑出去的“空中拐角”不在转折部位折断,必须采取相当的结构加固措施。当然,这里技术的挑战归根结底是对经济性的挑战。换句话说,对于本设

计,再难的技术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只要资金充足。

钱对于中央电视台也许不算难事,央视不是曾自豪地宣布过:仅凭他们的春节联欢晚会,“按指定的广告征订方案,晚会前后12分钟广告时间,将价值1亿多元,平均1秒约20万”[1]!它的春节联欢晚会,可算是地球上最壮观的文化事件了——9亿观众同时沉醉在一台莺歌燕舞的节目中,进行文化图腾膜拜或接受集体心理抚慰;另外,它每晚7:00的“新闻联播”一直不都是全国人民晚餐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吗?仅凭这两项节目的广告收入,央视便足可以实现任何一个建筑师的伟大梦想了。

这里有必要指出一件逸事:1996年,库哈斯曾接到一个与央视总部大楼类似的项目,为好莱坞巨头环球影业公司(Universal Studios)在洛杉矶设计新的总部大楼。在1996~2000年间,库哈斯事务所的设计一直是“变化比计划还快”,因为那几年恰逢互联网通讯迅猛发展的时期,环球影业公司在管理上日趋灵活化,一些工作室开始陆续离开总部,有些下属机构干脆搬到佛罗里达……集中式的总部大楼的实际操作意义在急剧减弱,而最后剩下的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象征意义:建一所与众不同的总部大楼用以体现独特的公司形象。终于,2000年1月10EI的一条新闻彻底改变了一切:美国娱乐巨头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 Inc)与互联网巨头美国在线公司(AOL)宣布合并,成为一家网络、娱乐媒体合一的超级公司,意欲在数码时代以全新的经济运作形式称雄于全球市场。环球影业的董事会立刻意识到,在这样一个经济快速转型的时代,将巨额资金投入到一个规模庞大、运作缓慢的不动产业上实在是一个不’智之举,于是他们彻底放弃了总部大楼计划。在随后对该事件的反省中,库哈斯的合伙人伍德说道:“如果微软公司换在50年前事业成功的话,他们肯定已经修了一个富丽堂皇的总部大楼。但是微软公司没有这样做,是因为今天如果一个公司可以通过另外的一套复杂网络建立起它独特的形象,那么它固定在某处的标志性建筑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资金应该集中地投向公司的组织关系而不是一个实体结构。”事实上,在20世纪末,欧美各国超大规模工程数量的锐减,正反映了全球尖端经济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巨大转变。而这种剧变,在库哈斯看来,“标志着建筑师这一行业的巨大失败”。③

然而,库哈斯在中国找到了“希望”。确实,我们正沿着现代化的道路跑步前进,我们加入了WTO,我们要承办奥运会和世博会,我们要在每个城市都建设高楼林立的CBD,我们要投巨资修起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巨大的文化象征物——我们不仅要现代,更重要的是要显得现代。我们要向全世界显示出我们的富裕和强大、前卫和开放。

设想在2008年,举国欢庆奥运会的时刻,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矗立在崭新的北京中央商务区中。这对具有非凡才华和梦想的建筑师库哈斯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大的跃进。而这栋宏伟

的建筑,像一个迈开大步的巨人,正是我们这个“大跃进”时代的最佳写照。感谢您的阅读!

建筑与科学——读刘先觉新著《现代建筑理论》

建筑与科学——读刘先觉新著《现代建筑理 论》 ANHUlARCHITECTURE◇专家t£谈◇ 建筑与科学 一 读刘先觉新着《现代建筑理论》 ◇汪正章合肥工业大学着名教授 内窖提要车文认为.由剖先觉教授主编的《现代建筑理论》一 书.全面研究和评介了当夸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新进展.深刻揭示了 建兢结台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H而也为中国 建兢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照系文中结台作者阅读该书体会. 着1分析了建筑与科学相结台的必然性,广泛性和罪刻性.并就学 习和借鉴西方现代建筑的科学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建筑科学现代建筑理论学习与借鉴 新千年将始,一部由我国着名建筑理论家刘先觉 教授主编,2O余位作者参编的百万言超大型建筑学 术理论着作——《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一书,与我们见面 了. 2000年初,当我开始粗略地浏览这部巨着之后, 便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在一份评议表上情不自禁地 写下了这样一些话: "《现代建筑理论》一书以其宏伟篇幅,对当今现 代建筑理论及相关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 进行了高屋建瓴式的全面梳理,综台集成,总揽汇通 和深入透析,这在我国建筑界还是第一次,在当代世 界建筑领域也不多见.该书的推出,是我国新时期建

筑学专业教材建设和理论建设的重大成果,是以科学观念为指导,运用现代思维方法研究建筑理论的重大进展和突破,从而也是我国建筑教育界和理论界的一大创举.在新千年,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捧着和读着这部大书,尤使我感到振奋和倍受教益!她不仅对全 国建筑院系广大师生,而且对整个建筑界都是一份十分难得的文化馈赠和精神食粮." 紧接着,我写到; "该书以哲学观和方法论为主线,建构了巨大的 建筑理论框架和科学体系,几乎囊括了当代,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西方现代建筑的各种科学和文化,技 术和艺术,观念和方法,思潮和流派,涵盖了现代建筑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式的宏篇巨着." 最后我写到: "理论的力量在于指导实践.该书的出版,将会使 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中广开眼界,启思增智,从而有助于促进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和创作水平的提高." 如今,时隔半年多,当我不吝时间,终于断断续续 地读完(远远不能算精读和细读11了这部《现代建筑理论》l以下简称"理论")之后,自己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呢?总的来说,我仍然坚持当初我对该书所做的上述评价,它代表着我对"理论"一书的总体看法,只是 在这种最初的评价和看法中,感性多于理解,热情多 于冷静,赞赏多于思考.经过半年多来的日习月研,掩卷而思脑际中不禁盘旋着这样一个中心话题:长长 百万言的"理论"一书,向我们展现了当今西方世界一幅又一幅异彩纷呈的建筑立体画卷,为我们打开了其

毕业论文范文—浅谈CCTV新总部大楼

潘多拉的盒子 ——浅谈CCTV新总部大楼 姓名:周建明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班级:三班 【摘要】本文主要从CCTV新总部大楼谈起,解读库哈斯单体建筑的设计理念以及其所热衷于的城市理论,库哈斯从城市的视角看待建筑,面对城市问题所采取的激进态度为我们中国提供了一个关于城市、关于城市建设的全新切入口,只是,中国人应该有中国人自己的出路。 【关键词】CCTV新总部大楼功能与形式摩天楼的空中连接可识别性雷姆·库哈斯 引言: 历史是个耐人寻味的舞台。 2002年12月20日,CCTV新总部大楼 竞标结果出台,雷姆·库哈斯的门字造型全票 通过,一举拿下这个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 工程耗资5.85亿美元的大体量建筑工程。一 时间,CCTV新总部大楼和库哈斯迅速成长为 2002年建筑界最火爆的关键词。为什么这样 一个创意“出位”的设计,会比其他重逻辑性、 功能性的设计优胜?为什么这个抽象的造型,会是一个大众传播机构的恰当象

征?为什么这个雕塑性胜于一切的建筑会能对北京新C 图(1)CCTV新总部大楼 BD的都市环境带来正面的贡献?库哈斯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4742880.html,TV大楼 1.1美与丑 当一边一些人惊叹并沉醉于CCTV新总部大楼气势非凡、极具张力的造型中时,另一边则是非声一片。赞贬参半,正如当年的悉尼歌剧院。来自社会各界的批判和争论愈演愈烈.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央视建造这一大楼的价值所在、库哈斯的经历、方案本身的评判。 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建筑为什么会成为同场竞技的包括KPF、SOM、伊东丰雄、多米尼克·佩罗等在内的世界顶级建筑师和事务所的最大赢家?竟被专家评委会全票通过? CCTV作为中国最具权威的电视传媒机构,在社会成员的心目中是最值得信赖的,而大众对它与自身的关系的判断往往是建立在感觉上而不是分析上。所以,它的建筑表面必须反映出信心和力量,形象上必须是简洁的、肯定的、充满力量的。无庸质疑,库哈斯做到了。迅捷的来不及推敲,简明的让人过目难忘。(见图1) 正如专家评委的意见:这是一个不卑不亢的方案。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无排他性。作为一个优美、有力的雕塑形象。它既能代表新北京的形象。又可以用建筑的语言表达电视媒体的重要性和文化性。其结构方案新颖、可实施,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新。专家评委认为能实施这一方案,不仅能树立CCTV的标志一性形象,也将翻开中国建筑新的一页。[1]

现代建筑流派和理论

现代建筑流派和理论 理性主义建筑 "理性主义"是指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以格罗皮乌斯和他的包豪斯学派和以勒?柯布西耶等人为代表的欧洲的"现代建筑"。它因讲究功能而有"功能主义"之称:它因不论在何处均以一色的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横向长窗的形式出现,而又被称为"国际式"。它具有"现代建筑"的一切特点,并强调建筑师有改造社会的任务。 战后的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没有倡导人,没有代表人物,更没有什么公开或默认的组织。它是一种思潮,而且是相当普通的思潮,其特点是坚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但对它的缺点与不够的地方作了一些充实与提高。特别是在讲究功能与技术合理的同时,注意了结合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生活兴趣需要,并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创造,其中有些还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大多是一些普通的建筑,造价并不特别高,外表也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力图在新的要求与条件下把同房屋有关的各种形式上的、技术上的、社会上的和经济上的问题统一起来的思想与方法,使它们在功能、技术、环境或形式上均分别做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新经验。 精美主义建筑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是战后第一个阶段(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下半期)占主导地位的设计倾向。它最先流行于美国,在设计方法上属于比较"重理"的,人们常把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的纯净、透明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方盒子作为这一倾向的代表。密斯?凡?德?罗也因此在战后的几乎十年中成为建筑界中最显赫的人物。这种倾向的特点是全部用钢和玻璃来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沏地反映着建筑的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空间。范斯活斯住宅、湖滨公寓、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伊利诺工学院克朗楼和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是二战后讲求技术精美的主要代表作。以钢和玻璃的"纯净形式"为特征的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到60年代末开始降温。自从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与能源危机后,现在时而会被作为浪费能源的标本而受到指责。 野性主义建筑 "粗野主义"(Brutalism)是五十年代下半期到六十年代中喧噪声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粗野主义"这名称最初是由英国的一对第三代建筑师,史密森夫妇(A.&P.Smithson,前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0 —20 11 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概论改卷教师: 学号:114173915 姓名:黄佳迪得分: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名列其中。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是一个神奇的建筑。上次在课上听的老师的介绍,对它一直有种向往。经过上网了解,我对它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貌似都叫它“大裤衩”,我想是因为它独特的外形吧。下面我就介绍一下: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4742880.html,TV大楼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2号,地处东三环路以东、光华路以北、朝阳路以南,在北京市中央商务区(CBD)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总计18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最高建筑约230米,工程建安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该方案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雷姆·库哈斯和奥勒·舍仁担任主建筑师,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并与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合作完成,国内的合作设计单位为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2雷姆·库哈斯 说到它的设计者,就不得不提一提雷姆·库哈斯。雷姆·库哈斯,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幼年在印度尼西亚度过,后移居阿姆斯特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1968至1972年他转行学建筑,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建筑学院Architecture Association School。从那时起,他对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建筑现象就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兴趣。库哈斯参与的项目包括法国里尔市总体规划、美国洛杉矶环球影城总部规划等。其设计作品曾获得多种奖项,其中包括全球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奖。目前他是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的首席设计师、哈佛大学教授。他说:“当这座梯形结构完工时,它将成为世界上设计最激进的建筑。” 3结构与形式 人们通常认为,摩天大楼应该高耸入云。因此,这样一种回旋式结构,在建筑界并没有现成的施工规范可循。为此央视新大楼的柱子采用型钢组合柱,是由混凝土和钢两种材料组成的。它主要结构形态是一个由交叉三角形网状表面包裹的菱形圆。这种巨型的筒状结构具有优良的刚性、超静定性、坚固性和抗扭性等特征。建筑的立面、屋顶和底面都被交叉网状结构覆盖以分散荷载。因为建筑的形态复杂,致使其不同区域的受力强度不同——一些区域的受力强度比另一些高。为了使每个网格内的各个构件承载相近的负荷,在受力较大的区域加大网格的密度;相反,在承载富余的地方则删去一些构件。这种不规则的交叉网格反映了从日常的荷载到强地震的不同情况下实际结构受力的分布模式。

极简主义—现代建筑理论

极简主义(Minimalism) 1960年代出现于美国纽约兴起的一种非写实绘画与雕刻,其理念在降低艺术家自身的情感表现,而朝单纯、逻辑的选择发展。极简主义又被称呼为ABC艺术(ABC ART ),是现代艺术中简化倾向的巅峰。这种简化论倾向首见于1913年俄国画家马列维奇一幅白底黑方块构图的作品。此艺术风格乃集结了俄罗斯的至上主义(Suprematism)和荷兰的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虽然其基础来自欧洲,但是具大的外形、未标示的主题,以及「艺术作品应为客观事实」的概念却是纯美国式的。他们设想了三种处理艺术构成问题的方向:使它普普,使它极简,使它去物质化。 极简主义(Minimalism )主要描述抽象的、几何的绘画和雕刻。其艺术品的主要组成的原则包括:正确的角度、几何形、立方形、比例、尺度,使用最低限度的事件(incident)或组成(compositional)的策略来诠释。 极简主义是对于1950年代自发的、反形式的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之反动,都是不满意当时的行动绘画而产生的。(行动绘画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一支,讲求直觉、自发性的表达,在50年代大部份时间内主导美国的前卫艺术。)极简主义一方面,普普艺术家将注意力集中在由通俗、消费图像中攫取的形象,另一方面,极简主义与观念艺术家藉由将物象化约简至现象学状态(极简主义),或化约至观念的意图(观念艺术),为艺术的探讨重新订定方向。其特质为去除艺术家本身的「真蹟」,转而利用非个人的(通常使用工业原料与技术)由艺术家指挥工人完成创作。其内容为试图拭掉所有图形之痕迹、不协调组合或是任何生物的形象,而以具大的几何图形补捉观赏者注意力。极简主义者认为行动绘画过于强调个性,无实体性,因此主张一件艺术品不应涉及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以此为由尝试除去他们作品任何视觉效果以外的联想。他们应用硬边、简单形式与线条而不采用涂绘笔画的方法,来强调二度空间感和允许观者对作品产生直接、纯属视觉的观感。极简主义者转向典型的抽向表现

读书笔记《现代建筑理论》

读书笔记——《现代建筑理论》 此书是有东南刘先觉教授主编,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从而也为中国建筑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照系。文中结合作者阅读该书体会,着重分析了建筑与科学相结合的必然性、广泛性和深刻性,并就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建筑的科学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反映了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书中内容丰富,涵盖了建筑哲学思想与建筑设计方法论两大范畴。 沙利文的“形式追求功能”,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等等,这些由建筑师们提出的不同的建筑理论。都对建筑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该书全面的对建筑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诠释。从理论方面对当今现代建筑理论及相关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进行了高屋建瓴式的全面梳理、综合集成、总揽汇通和深入透析,它是我国新时期建筑学专业教材建设和理论建设的重大成果,是以科学观念为指导,运用现代思维方法研究建筑理论的重大进展和突破。该书几乎囊括了当代、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西方现代建筑的各种科学和文化、技术和艺术、观念和方法、思潮和流派,涵盖了现代建筑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式的宏篇巨著。 这书有关建筑及其理论的科学技术问题尤为值得关注。此书在每一章都列举了很多近现代建筑大师的建筑作品,有柯布西耶,密斯等等。这些都在某方面诠释了他们的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而且其内容也全面揭示了现代建筑与科学相结合的必然性、广泛性和深刻性。历史上有好多建筑是由于科学技术没能实现,悉尼歌剧院如果21世纪设计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厚的薄壳。书中第一章关于“我们时代的特征是工具完善和目标混乱”这句爱因斯坦的世纪名言,说明该书是以此作为切入点,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高度,为我们拉开了“建筑结合科学”的理论序幕。像富勒畅想用直径的巨大跨度的透明网壳穹窿覆盖城市,摩天大楼芝加哥的新建。原来相对比较单一、清晰、纯粹的建筑目标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模糊乃至“混乱”浑沌了。物质*精神、生理*心理、理性*情感乃至生态*文化、城市*环境、全球性*地区性等等建筑问题,空前无序化地交织在一起,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突现出来,从而大大困扰了建筑师们的思想和手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的以前的建筑师的前卫天马行空的构思得

CCTV央视新总部大楼分析

CCTV央视新总部大楼 两个巨大的“Z”字交叉缠绕,一片由钢铁与玻璃组成的云,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洞。它的新颖、可实施性,将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造。 大楼建筑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总高度大约230米,就像两个倒“L”斜靠在一起;两座竖立的塔楼向内倾斜,倾角很大;塔楼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总体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样一种回旋式结构在建筑界还没有现成的施工规范可循,这种结构是对建筑界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 央视新台址位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2号。 设计:雷姆·库哈斯和奥勒·舍仁 中方参与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方案类似一个巨型城市雕塑的作品。首先,它抛开了所有城市与基地二维的线性分析,在基地上建立了一套完全自我的内在秩序,两座不同形态的塔楼在三维上构成了奇特的关联。其次,抛开了对于主要空间的安排,将大部分的演播空间放到了地下,因此释放了大部分的地面部分,成为城市空间中极富表情的场景。设计者对内部展示的“空”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尽管建筑与都市内的“空”并非“真空”,他要创造一种让你进去窥视的“空”,在建筑和大都会的空间里去创造一种拥挤的文化。评委对该方案的评价是:“它将对中国的建筑与结构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它对于北京的意义,将不亚于埃菲尔铁塔对于巴黎的意义。”

“它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无排他性。作为一个优美、有力的雕塑形象,它既能代表新北京的形象,又可以用建筑的语言表达电视媒体的重要性和文化性。”它的新颖、可实施性,将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造。能实施这一方案,不仅能树立CCTV的标志性形象,也将翻开中国建筑界新的一页。

现代建筑及其理论的发展概况

现代建筑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 学习提纲 1.现代建筑发展初期阶段(1850年代~1940年代) 1.1.现代建筑产生与发展的背景概述 1.1.1.技术领域: 钢、铁、混凝土和玻璃的广泛运用。 1.世界上第一座铸铁桥:英国什罗普郡,科尔布鲁克代尔大桥(1777~1781),跨度30.5M; 2.最早以铁来装饰的建筑:巴黎,圣—热纳维耶芙图书馆(1843~1850); 设计师:亨利?拉布鲁斯特(Labrouste,1803~1865) 3.伦敦国际博览会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1851) 设计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don,1803~1865) 以工业化大生产方式成功建造的第一座公共性建筑; 4.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1889年)及埃菲尔铁塔(1889年4月5日竣工) 设计师:CH?L?F杜特(Ch.L.F.Dutert, 1845~1906) 宽115米、长420米,由三铰拱支撑; 5. 1870~1900年,钢筋混凝土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同时进行 了开拓性的工作。由法国人弗朗索瓦?埃纳比克(Francois Hennebique)在1879年首次使用,并在1892年获得专利; 最早使用混凝土骨架的住宅建筑:巴黎富兰克林大街25号住宅(1903年); 法国工程师A?贝瑞(Auguste Perret)/托尼?加尼埃(Tony Garnier),最早尝试使用钢筋混凝土的设计师之一。 1.1.2.艺术领域: 在绘画领域开始出现对事物的描述由具象向抽象的转变; ●新印象派: 1.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 1859~1891) 尝试点彩, 代表作:《星期天下午的大碗岛》(1884-1886); 《喧闹》; 《库尔波优瓦之桥》(1886-1887); 2.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 荷兰画家,追求以色彩和概括的画风来表达对事物的感受; 代表作:《向日葵》; 《有柏树的玉米地》; ●立体派 1.巴勃洛?毕加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 西班牙画家, 代表作:《拿着调色板的自画像》(1906); 《亚威农的少女》(1907); 《镜前姑娘》(1932) ;

现代建筑理论名词解释总结

1.克劳德·佩罗Perrault Claude ●17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建筑师、理论家。 ●佩罗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典型代表,将《建筑十书》译为现代法文本,标志着现代建筑理论开始; 向维特鲁威的比例关系学的普遍可行性提出挑战。区分了两种美学价的基本原则——客观性与主观性 ●主要作品为卢浮宫东立面。著有《建筑五柱式》 2.乔凡尼·巴蒂斯塔·皮拉内西 ●18世纪启蒙时期意大利画家、建筑师,理论家,雕刻家,历史主义者的一位伟大先驱。 ●以罗马的版画和“监狱”系列而闻名,皮拉内西的建筑画不以真实性为标准,富于幻想。强烈的 光影和空间对比以及对细节的准确描绘是他作品的特点。他的理论对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有深远的影响; ●著作有《关于宏伟壮丽与罗马建筑》、《观察建筑》、《壁炉的各种装饰方法》、《卡西里?德?英芬辛 内》。 3.布雷(Etienne—Louis Boullee) ●18世紀启蒙时期法国新古典主义最伟大的建築師之一,教育者和理论家。绘画及理论广泛流传。 ●他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他对实体的绘画效果的研究。他认为一座建筑的意图越少,几何性就越纯粹。 强调建筑对于情感的冲击,呼吁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应该有“诗意的”个性。 ●主要著作《论艺术》,圆形剧院方案,牛顿纪念碑。 4.列杜 ●18世纪启蒙时期法国建筑师,类型学先驱。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倡导者之一。 ●设计中舞台意识的表达和纯粹形体的运用开始了类型学的讨论。独到之处是他从社会秩序的角度 重新揭示了建筑规则,并在晚年提出了建筑学中“均等”的概念,他的理论对后来的理想城市规划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著作有《作为艺术、习惯与成规的建筑》,代表作品有军人咖啡馆、铁环制造者之家、麦田守望 者住宅。维莱特城关(巴黎周边的45个税卡)王室盐场理想规划(肖镇盐业城规划) 5.让·尼古拉·路易·迪朗 Durand ●法国19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理论家、教育家之一,现代建筑先驱者。 ●对古典建筑进行了类型学的研究并运用于设计教学,创建了平面、立面和剖面的形式系统,又从 画法几何引申出两种设计手段:轴线和网格; ●代表作《古代与现代:各类大型建筑对照汇编》将古典建筑的平面及立面整理出一些基本类型, 明晰了建筑类型的概念。

新现代主义建筑理论

新现代主义建筑理论

●新现代主义建筑 一、新现代建筑思潮 一般来说,“新现代”主要是指那些相信现代建筑依然有生命力,并力图继承和发展现代派建筑师的设计语言和方法的建筑创作倾向。也有人把上世纪70年代以后绝大部分与有历史主义倾向的各种后现代思潮截然不同的当代建筑实践,统称为“新现代”建筑。 二、发展脉络 1、对后现代主义的探索 2、对现代主义的重新研究和发展 新现代主义是在混乱的后现代风格之后的一个回归过程,重新恢复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一些理性的、次序的、功能性的特征,具有它特有的清新味道。现代主义因为有长达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已经非常成熟,因为风格单一和单调被后现代主义否定和修正,然而,它的合理内涵是难以完全否定和推翻的。新现代主义的建筑目前正方兴未艾,并且已经在平面设计上出现了影响,其特点之一就是出现了新包豪斯风格:工整、功能性强,讲究传达功能,冷漠。但是,与包豪斯的强烈社会功能背景不同,新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只是一个风格,而不再具有那种强烈的社会工程内容。 3、新现代的开始——“纽约五人”展 1969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展览和学术活动,称为“研究环境的建筑家会议”,主要由五个主张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青年建筑家参于,这五个人是彼得.埃森曼、迈克.格雷夫斯、查尔斯.格瓦斯梅、约翰.海杜克和理查德.迈耶,这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纽约五人”。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纽约五人”展是新现代建筑的开始。 三、创作特征 继续采用现代主义的简单明确功能主义的方式,同时也进行各种不同的个人诠释,这样,形成了现代主义建筑基础上的个人性变化。 四、基本主张 ?重视建筑的功能 ?重视新技术的应用 ?主张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发展建筑美学 ?重视建筑空间设计 ?强调建筑要适应工业社会的需求 ?注重城市建筑景观的相互关系处理 五、经典现代主义形式语言的继承:纯粹的几何 体构成——贝聿铭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赞美简单 的几何体。今天这种抽象的几何美学理想依然富 有强大的生命力,新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主要特

央视新总部大楼设计惹争议

央视新总部大楼设计惹争议 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方案(如下图)已确立,引发各方争议,反对者认为该方案造价昂贵,耗资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且与城市环境极不协调,是一处“最昂贵的秀场” 据《财经时报》记者周文翰撰文《最昂贵的秀场》称:2008年7月27日,你驾驶你已经有点过气的银灰色2.7L索纳塔汽车,在燕莎商城那里拐到东三环路上,一路向南驶去。奥运会开幕已经几天了,你想逃离北京,逃离这座过分热闹的城市。路过依旧豪华的长城饭店,路过高耸的京广中心,不可避免的,你的视野的右侧出现了一只巨大的银色恐龙,两个巨大的“Z”字交叉缠绕组成的钢铁与玻璃之云,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洞,你的目光穿过洞,看到了更多的楼、蓝天、太空。 也许,你看到的这个扭动的银色恐龙就是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总部,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2号,央视最昂贵的一次作秀――即使附近就是更高的国贸中心主楼,这个足够另类的建筑依然会让你一看到它就想起这是CCTV。著名的三维图像开发商水晶石公司网页上透露的“内部信息”称,在中央电视台新址的招标初审中,库哈斯的OMA事务所的设计方案获得第一名。水晶石公司为这位荷兰建筑大师的方案制作了视觉冲击力有如美国大片的动画渲染图――库为这段四分钟的动画付出了每分钟20万RMB的代价――动画中最惊人的一幕是以超音速穿过那个大洞,几乎能使人想起9.11。 国际建筑杂志已经开始关注库哈斯的这个最新实验品,一份德国建筑杂志认为“这是一个中国的建筑师“无法想象”的设计,是一座环形的永不停息的巨型机器”,并认为这是中国人对摩天大楼的热情消退的一个证据――其实,这座高达235米的大楼并不低,而其他地点依然有很多高楼正在建造中。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大楼会在明年动工,2008年奥运会前建成,将有上万人在这座永远循环着的机器内工作。在上月末举行的上海双年展的一个论坛上,文化评论家方振宁已经为库哈斯的中标――其实在正式最后公布实施方案以前,还充满许多变数――欢呼,“雷姆.库哈斯翻开了中国建筑历史新的一页,他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未来”。但是,推出过“SOHO现代城”、“长城下的公社”等前卫建筑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石屹先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我觉得这是灾难性的建筑,天外来客,张牙舞爪,两个…Z”扭在一起,235米高,电梯也是斜的,与生态趋势背道而驰。” 库哈斯再次处于争论的旋涡之中,引发热烈争论的还有费用问题、安全问题。有建筑专家称库哈斯的方案采用大量的玻璃外墙,这需要高消耗的空调电力系统维护,费用高昂;而且,在寒冷的北京冬季,在这个封闭的玻璃盒子里面工作不会太舒服。 “不过,争论外形没有多少意义,设计图纸等详细建筑资料还未公布,光看简单的效果图是很难下什么判断”,著名建筑师刘家琨告诉《财经时报》,“但是,我相信建这种楼在技术上应该不成问题”,虽然这意味着建造费用可能要比同样容量的双塔式建筑多30%,而日常维护费用可能也更高。 但央视并不缺钱,作为中国最大的国家电视台,它的全国人口覆盖率达90%,观众超过11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寓意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寓意 当新央视大楼在种种议论声中动工时,是善于调侃的北京市民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民间词汇——“大裤衩”,将这座特立独行的实验式建筑广泛传播;然后,它又以一条“大楼失火”的标准社会新闻返回大众视野。而最近,它又火了。 设计师库哈斯近期出版的一本名为《Content》的著作,真正当着全中国建筑设计师的面,脱下了“大裤衩”。此消息一出,在中国建筑界引起强烈愤慨,纷纷谴责库哈斯的行为。——居然和中国开了如此大的玩笑! 价值15亿的建造成本下,在100多米的高空展开的“悬挑设计游戏”、两条直楼呈6度的斜角向外张开一直向上延展——其实,我们的央视“大裤衩”不仅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建筑”(美国《时代》周刊对其评价时的称号),业界的不少建筑设计师更清楚它的色情寓意:主楼是一个女性的臀部朝外趴着,副楼就是与之对应的男根……其实,建筑玩色情波普也是一种艺术,艺术从来百无禁忌。只是,它公然被付诸于一个如此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上、还获得了相关专家评审团的一致通过并受好评,最后终于落成在伟大的首都。 有建筑业内人士就在网上评论道:“库哈斯在CCTV大楼建成以后,意犹未尽,为了证明自己如何高明,如何骗过了13亿中国人,忍不住自己泄露了天机。《Content》书中登出了几幅画面,读者自己看看,用不了解释什么了。原来被本人仅认为是游戏而大大低估了的悬挑,竟然真的蕴有深刻的“内涵”——主楼是一位双膝跪地的裸女,屁股对着观众,辅楼则作阳具状! 哇!我们曾经看到的央视总部三维动画,却是一个渐近渐大扑面而来的屁股啊!我以前怎么也想不通的为什么悬出部悬得越远也越高?为什么两条直楼要呈6度的斜角向外张开,也都找到了答案,原来却是屁股与央视总部的“异质同构”在作怪。 老库终于按奈不住自己的戏谑,用一种赤裸裸的表达方式阐述了之前三缄其口、故作神秘的设计灵感。这一说出口,却不晓得是给了当下的建筑界、政界还是公众一种难以言说的尴尬,此刻,你又不得不感慨人民的智慧 央视新楼被指有“寓意” 作者:海都网文章来源:海峡都市报社

CCTV大楼方案

CCTV大楼方案 字体: 小中大| 打印发表于: 2007-2-27 08:45 作者: zwj111469 来源: 建筑cad导读 CCTV造型的根源从哪里来?初始的idea是什么? 有哪些功能组成?位置分别在哪?为什么?各功能之间怎样联系? 有哪些使用者?各人流如何组织?公共参观流线如何安排? 如何解决悬挑体结构?采用哪种结构体系?主体结构,楼板,外墙面什么关系?各有哪些特点?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位于北京东三环路的中央商务区内,由中央电视台(CCTV)主楼、服务楼、电视文化中心(TVCC)及室外工程组成。其中主楼高234米,地上52层、地下3层,设10层裙楼,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造型独特、结构新颖、高新技术含量大,在国内外均属“高、难、精、尖”的特大型项目。 中国中央电视台大楼耗资50亿元人民币。央视新大楼从设计图纸转入建设期。此前,央视新大楼因造价太高、造型特异、交通隐患等问题备受争议。 新台址位于北京市中央商务区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总计18万7000平方公尺,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公尺,最高建筑约230公尺。该方案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荷兰人雷姆?库哈斯担任主建筑师,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中将建五星级酒店.TVCC大楼主要由两部分功能组成,即五星级酒店和电视文化中心。酒店设置在TVCC大楼主体内。大楼的四五层内设酒店大堂及餐厅、商店、游泳池等公共活动场所。大堂上部南北两侧为300间客房合围成的中庭,主楼顶部为酒店的风味餐厅。 5年前,当荷兰人雷姆·库哈斯和德国人奥雷·舍人公布他们的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的设计方案时,人们简直不敢相信建筑还可以这么做。 从技术上讲,这座建筑存在很大难度。建筑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两座竖立的塔楼向内倾斜,倾角很大;塔楼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总体形成一个闭合的环。 这样一种回旋式结构在建筑界还没有现成的施工规范可循。 库哈斯和舍人认为,这种结构是对建筑界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人们通常认为摩天大楼就应该高耸入云直指天空。

央视大楼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世界第二大办公楼 工程总投资:50亿元 工程期限:2005年——2009年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CCTV Headquarters) 位于北京东三环CBD。当这座梯形结构完工时, 它将成为世界上设计最激进的建筑。它被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12月24日提前出版)

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 中央电视台大楼耗资50亿元人民币,由中央电视台(CCTV)主楼、服务楼、电视文化中心(TVCC)及室外工程组成。用地面积总计18.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其中主楼高234米,地上52层、地下3层,设10层裙楼。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造型独特、结构新颖、高新技术含量大,在国内外均属“高、难、精、尖”的特大型项目。 从技术上讲,这座建筑存在很大难度。建筑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两座竖立的塔楼向内倾斜,倾角很大;塔楼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总体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样一种回旋式结构在建筑界还没有现成的施工规范可循。 塔楼连接部分的结构借鉴了桥梁建筑技术,不同的是,如果把那部分看作“桥”,它将是一座大得出奇、非常笨重的桥。这个桥的某些部分有整整11层楼高,桥上还包括一段伸出75米的悬臂,前端没有任何支撑。 北京建筑行业对建造这个设计方案并无现成的规范可用,于是,北京市政府组织13位结构专家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在设计方案确定两年后,CCTV新总部大楼获准开工建设。接下来,专家组做了一个3层楼高的钢结构模型用来研究。它被放在一个能模拟地震的液压平台上,上面安装了数百个传感器,用来监控“塔楼”上1万多条钢梁的位移,并测量在不同情况下哪个部位承受的压力最大。 CCTV大楼外面由大面积玻璃窗与菱形钢网格结合而成,作为大楼主体架构,这些钢网格暴露在建筑最外面,而不是像大多数建筑那样深藏其中。这样压力基本都能沿着系统传递下去,并找到导入地面的最佳路径。从外观上看,大楼有一部分钢网结构(包括拐角

CCTV 总部大楼案例分析

CCTV Headquarters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总部 项目位置北京 建筑类型摩天楼 开发商cctv 设计团队建筑师奥雷?舍人 和库哈斯OMA Architects 结构师Arup(奥雅纳) 其他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面积473,000 平方米 占地面积160x160m=25600平方米 建筑高度一座234.00米 二座210米 建筑层数一座地上54、地下3,二座地上 44、地下3 标准层设计面积层高 净高进深 结构形式 钢结构 幕墙形式玻璃幕墙 空调形式中央空调 其他设备系统 参考文献 http://www.oma.eu/projects/2002/cctv-%E2%80%93-headquarters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4742880.html,/beijing/cctv-headquarters/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4742880.html,/2012/05/17/oma-cctv-headquarters-now-complete.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4742880.html,/?attachment_id=24514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4742880.html,/_assets/_download/D6E6AB4D-19BB-316E-4017A36ECEDCE0D6.pdf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4742880.html,/Projects/China_Central_Television_Headquarters. aspx?sc_lang=zh-CN 基本信息

央视( CCTV) 新总部大楼高 234 米,外形犹如一个“三维曲柄环” 。 大楼由两座倾斜的塔楼组成,其首 尾两端弯折 90 度后合拢,形成一段连 通管 。 楼的主体支撑由楼体表面的不规则 网格来实现──这也是支撑力在管状楼 宇结构中穿梭的视觉化表现。对角线图 案越小,其实际载荷便越大,所提供的 支撑力也越强。支撑管状结构同样赋予 了大楼必要的强度,以抵御该地区可能 发生的地震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安 全等级。 在合拢之前,两座塔楼易于受风力 和阳光直射下表面温度波动的影响而各 自有所偏移。因此施工方法是设计过程 中的关键一环。就设计而言,至关重要 的一点是要考虑大楼在部分完工状态下 的表现。 该大楼不仅聚集了行政管理部门,而且 集新闻、广播、演播室和节目制作于一体,把国营广播电视台提升到了向全球 转播的新高度,将原有 13 个频道的运 营规模扩展到 200 多个。

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回归”--何为建筑

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回归”--何为建筑 什么是建筑?现代人将其幽默地称为“住人的机器” 现代人在建造一座建筑物时,如同工厂生产一部机器。不仅建筑物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设备的先进程度,而且建筑物所采用的材料和设备的生产也要求越来越向工程化发展。冬暖夏冷有“空调机”、空气好坏有“通风机”、上下楼有“电梯”、颠倒黑白有“照明器”、与人交往有“电话机”、供水也无需古老的水井,由供水公司提供经过漂白处理的所谓“自来水”,住在现代建筑中的人们似乎越来越远离大自然。因此,住在城市好,还是住在乡村好,就成了人们永远也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十九世纪中期,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向人们展示了现代建筑的雄伟风姿。西方现代建筑学家L·本奈沃洛(意)在《西方现代建筑史》一书中有一段关于埃菲尔铁塔的极精彩引述。 一个人目瞪口呆地凝视着埃菲尔铁塔足足五分钟,然后说:“它压塌了欧洲!” 埃菲尔铁塔牢牢地固定在它的四根拱式的腿上,它坚固、宏大、怪异、粗犷,诽谤和赞美似乎它都无动于衷,对它脚下发生的一切不置一词,直接向天国发出探寻和挑战! 要想全面地了解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实在是很难的一件事。只有建筑领域的专家们才能体会其中的“味道”。但是,人们还是可以从西方有关“建筑”一词的使用变化中,略窥一二。 在古代西方或西方古典主义建筑中,“建筑物”(Building)或“建筑”(Architecture)一词,是与雕塑和绘画相提并论的。那时的建筑除了满足人栖身所需的基本功能外,几乎就是一件完美的雕塑绘画艺术作品。 对于西方古典主义或后来新古典主义的消亡,实在是历史的必然,因为那时的建筑不是为了满足广大民众的需要。而是由阶级等级制所决定。对于古典主义建筑的精雕细刻,曾有一段极精确的评述:“美观的真实感受,就象流动的石膏浇到阿波罗(观景殿的藏品Belvedere)的头上,石膏抚摸着他的全身又掩盖了他的全身。” 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把“建筑物”当成艺术品,由手工精雕细刻式的建造“建筑”的方式,已不能满足随着工业革命而日益膨胀起来的城市需要。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也为创立新的建造方式和“建筑物”风格提供了手段。“建筑物”由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发展也就成为了西方建筑无法选择的必经之路。 十八世纪末,“建筑物”(Construction)一词被用在技术活动的一些最终产品上:如公共和私用建筑物、道路、桥梁、运河、土木工事、输水干管、下水道。粗略地说,通常包罗了不是机器生产的所有大型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建筑界再一次注重工程与艺术相结合,又倾向于使用“建筑”(Architecture)这个词,意指那些依然和传统体系有关的建筑活动。 提到西方现代建筑,不能不说到在1851年英国伦敦的第一届国际博览会上,由奥鲁

关于CCTV总部大楼(CCTV Headquarters)设计方案的分析

关于CCTV总部大楼(CCTV Headquarters)设计方案的分析 总体概况; 由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CCTV Headquarters) 位于北京东三环 路的中央商务区内,占地总面积19.7公顷,由中央电视台(CCTV)主楼、服务楼、电视文化中心(TVCC) 及室外工程组成。其中主楼高234米,地上52层、地下3层,设10层裙楼,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 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10万平方米,共27400余块)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钢结构总用钢量高达12万吨,混凝土总用量达33 万立方米。当这座梯形结构完工时,它将成为世界上设计最激进的建筑。它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2007年十大建筑奇迹中,北京就拥有三处(另两处为北京当代万国城和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但由于这栋建筑造型花费庞大(约50亿人民币但是总建筑费用远超预期高达200亿 人民币其中设计费用高达3.5亿平均每平米630元)、过于奇特、有安全及交通隐患而备受争议。 方案特点: 在库哈斯的方案中,整个工程在占地10公顷上的地块分别做CCTV,和TVCC(电视文化中心),其中CCTV 被设计成一座高237M的面积为40.5万㎡的扭曲状大楼。大楼内部的功能排放次序是是按照电视制作节目的次序而行的,把行政,新闻,广播,演播室,和制作室等相互联接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环形过程。在地 块上与CCTV大楼相对应的是相对独立的高层建筑TVCC。TVCC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功能由酒店,参观中心,公共剧场组成。 其中将两部分分开有两个原因,第一处于安全考虑,CCTV作为国家媒体机构在安全方面要求严格。同时他有需要建立作为媒体机构开放姿态以更加深入接触观众和市民。第二两栋建筑特殊位置关系产生了一种 张力和对话,使路人在行进过程中产生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CCTV巨环围合的“大窗”有“窗框”的效果,路人经过CBD主岔路口时会观看到出现在窗口内的TVCC(很是其妙)。 “当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时创造力也就轰然倒地了” 首先在这里必须承认的是当时的总部大楼确实是一个争议性的建筑,其结构施工和外部造型都被一再质疑,但是在我看来这种划时代的结构这个是一种未来高层建筑发展方向。正如库哈斯所说的,建筑应该满足实际的需求(这里十分赞同),因此在整个的设计方案中库其实一直希望可以建设成为一座电视媒体社区,摆脱传统高层建筑电梯为核心的垂直交通带来的楼层之间的孤立,而是将整个大楼组织成三维环形之上,使得大众对于高层建筑又有了重新的认识。 库对高层建筑创造性的失去提出了猛烈地批评,他曾经谈到,一百多年前,摩天楼这种形式在纽约发展的时候诞生了,它是以一个代表大都市的形象,在现代化的结构中,能够解决各种经济、居住、办公各种需求综合的一种形式出现在大都市之中。以前摩天楼这种为了在有限的地段中能解决许多矛盾变化的时候,逐渐的消失了,而变成一种经济力量的象征。渐渐地它所代表的这种建筑的类型,比如说住宅、办公、酒店也变得模糊起来。这样就变成像针一样伫立在城市中的一种结构,对整个的城市和城市的文化并没有什么过多的贡献。不仅是对高度的竞争,赢者也只是保持几个月的时间,摩天楼的设计者所剩下的只是说做一个摩天楼的装饰!高层建筑产生了一百多年,数量越来越多,层数越来越高,可是从创造性和人对它的思考来说却越来越贫乏,这是导致CCTV大楼产生的直接原因。 CCTV总部大楼与传统的建筑不同在于它不再是竖直的孤立的城市长方体,他试图与城市对话,消除由于大城市发而带来的孤立与被切割;在我看来在大楼和北配楼之间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呼应,这种呼应不仅来自于方案本身,同时还是对于整个CBD商圈的建筑的呼应;试想,驾车行驶在三环路上两边高楼林立却缺乏生机,一切都是仅仅通过外立面装饰的城市立方体,对于每天工作繁忙的早上的上班族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压抑。但是通过这种奇特的拼接组合而产生的不规则城市新建筑不仅增强了CBD的辨识度,还体现了北京的新活力,增强了几分CBD线条上的张力,不为是CBD的中除了国贸的新地标。 在设计项目的同时,正值9.11事件发生后,各种学派都在重新思考高层建筑,大楼在应急疏散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即大楼中的人们可以向上或向下逃生因为整个大楼是环形的,安全得以进一步保证。

解读库哈斯央视新总部大楼

解读库哈斯央视新总部大楼 雷姆-库哈斯是荷兰建筑师,五十多岁了,为了支持中国的建筑现代化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拟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众多人被库哈斯央视总部大楼的“怪相”激怒,有两个原因:外因是库哈斯的设计“怪”。首先,库哈斯本来就是剧作家和记者出身,他深知“戏剧性”和“耸人听闻”在一个传媒社会中的重要性。其次,库哈斯被公认为是当今世上最“前卫”的建筑师。为了“激进”,必须“激进”。30年来,不管是建筑理论还是建筑设计,库哈斯一直坚持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作风。如果这次他的央视总部大楼落得一个”雅俗共赏”、全国上下“拍手称快”的结局,岂不是库哈斯的最大失败? 内因是那些被激怒的人“少见多怪”。他们多是持一种衰老的心态,表面上声称不喜欢“招摇”的东西,偏好“宁静致远”,实际上是他们的眼光早已被周遭充斥的平庸的大楼、甜媚的建筑装饰物给毁了。 平心而论,相比库哈斯的许多其他极富创意的作品来说,央视总部大楼在设计构思上并不算一个“石破天惊”的作品。当然,库哈斯从前的所有最激进的设计都局限在多层建筑上,而对央视大楼这一超高层项目,技术和经济上的限制当然会在设计构思中起巨大的制约作用。 暂且不管该建筑扭曲的形体,撇开库哈斯本人充满夸饰的解释,央视总部大楼的总体设计构思其实很简单明了:不重复通常摩天楼作为单栋塔楼向空中追求绝对高度的老套做法,而是将摩天楼设计成一个高度适中的综合体——一个“巨环”。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是将整个项目先分为两栋摩天楼,然后分别在地面和空中将两栋楼联结起来。 摩天楼在地面相联结的做法实在平常不过,没有讨论的意义。而抛开具体的形式不谈,摩天楼在空中相联结这个总体思路也并不是横空出世的想法,而是众多建筑师们长期对摩天楼设计进行不懈探索的一个延续。 事实上,在20世纪初,当摩天楼这种建筑类型刚在美国出现不久,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便开始幻想起各种高层建筑在空中联结的场景了,不过那时还只能停留在浪漫的想象阶段(图1~5)。到了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意识到单栋摩天楼的局限性:楼层越高便越失去与城市地面和其他建筑之间的联系,而成为完全孤立的“空中楼阁”。当时甚至有建筑理论家批评美国城市中的摩天楼群已经成为从城市生活中“异化”出来的“失去魅力的山峰”。1960~1970年间,在技术进步的乐观情绪鼓动下,建筑师们改天换地的雄心呈指数般地增长,一时间关于摩天楼群在空中相互联结而形成一个“立体城市网络”的设想蔚然成风(图6,7)。但深具讽刺意义的是,实际上当时很少有建筑师以真正切实的态度直面经济、技术、政治、生态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而众多“空中城市”的设想并没有可实施性,而仅仅是图面上的狂想。20世纪80~90年代,在少数发达国家中,一些建筑师开始利用其成熟的经济、技术条件,以一种更务实的态度探讨摩天楼的空中联结问题(图8),并且其中有几个作品最终得以建成,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图9,10)。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对结构安全的考虑、经济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审美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建筑师对摩天楼空中联结的设计都局限在“垂直塔楼+水平联结”的单一思路中。特倒是1992年美国建筑师彼德•埃森曼为柏林设计的摩天楼(图1 1)。它本质上仍是一个空中相连的双塔楼,但其外墙表面连续的折面,形成一个极富整体感和动感的形象:一栋塔楼自地面向上腾起,在空中扭转,自然地“变”成另一栋塔楼,然后降回地面。该设计终究未能建成,技术的难度和造价问题是导致该方案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趣的是,当有人询问该设计的构思时,埃森曼半开玩笑地解释道:“所有的摩天楼都是垂直向上‘勃起’,以显示阳具般的威力,而我坚决反对男性中心主义,所以我的摩天楼是一个单性生物。它折叠向上之后再扭曲回来,插入自身,从而可以自我繁殖、生生不息……”② 埃森曼的说法虽然过于玩世不恭,却与库哈斯对央视总部大楼设计的构思有异曲同工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