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1、2课 文明的产生与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第一单元 第1、2课 文明的产生与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第一单元 第1、2课 文明的产生与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文明的产生与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要点一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古代文明的特点

材料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有5000到6000人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除外)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有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探究】

根据材料,指出对参加公民大会者的限制。这种限制说明了什么?

【答案】

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外侨和奴隶并不能享受民主权利。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 原始社会早期

特点:以狩猎为生,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

2. 农耕畜牧的产生

(1)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

(2)南亚、中国和中南美等地先后培育出水稻、粟、大豆、甘蔗、玉米等农作物。

(3)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

3. 农业、手工业的分工

(1)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

(2)作用:

①促进了商品的交换和贸易;

②出现了从事专门管理和文化创造的工作;

③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4. 私有制的出现

(1)原因

①客观: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

②主观:部落酋长和首领们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

(2)结果

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5. 国家的形成

(1)背景:部落与部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常常爆发战争,被征服者成为征服者的奴隶。

(2)结果:

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和压迫形式,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

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这标志着国家的形成。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 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

(1)地理环境

位于亚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2)文明历程

①公元前4000年左右,开始向文明过渡。

②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苏美尔地区出现城市国家。

③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实质是维护奴隶主

阶级的利益。

(3)文化成就

①楔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②《吉尔伽美什》: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③苏美尔人发明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和人工。

2.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

(1)地理环境

位于非洲东北部,因尼罗河定期泛滥,所以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文明历程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a. 最高统治者: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要的权利。

b. 权利象征:金字塔。

(3)文明成就

①象形文字:几乎与楔形文字一样古老。

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③尼罗河的特产纸莎草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

3.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

(1)地理环境

位于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2)文明历程

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3)文明成就

在四种种姓之外,还出现了贱民,处于社会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a. 实质:它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b.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

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②佛教的产生

a. 时间:公元前6—前4世纪

b. 创始人:释迦牟尼

c. 主张:宣扬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高下分明的等级体系。

d. 影响:吸引了大批信众,对种姓制度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4. 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古希腊文明

(1)地理环境

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

(2)文明历程

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在这里发展起来。

城邦的特点:数量众多,小国寡民。

(3)城邦制度

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

①斯巴达城邦

统治形式: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

特点: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②雅典城邦

a. 统治形式: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

b. 特点:民主制度盛行,文化繁荣,重视教育。

d.局限性

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外侨和奴隶并不能享受民主权利。

(4)文明成就

①优美的神话、严肃的悲剧、诙谐的喜剧,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②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历史之父”。

③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5)消极作用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外侨和奴隶并不能享受民主权利。

例题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A. 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 社会出现严重的阶级分化

C. 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 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答案:D

思路分析:农耕和畜牧的产生,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农业的发展,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所以一部分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故选D 项,ABC并不是其原因,故错误。

考点: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2古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材料表明()

A. 古埃及人崇拜神灵

B. 法老崇尚理性

C. 法老具有至上权威

D. 法老依法治国

答案:C

思路分析:从材料可知,法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要的权利,故选C项;法老被埃及人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并不是真正的神,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表现出法老崇尚理性,故B项错误;材料表达的是法老所说的话就是正义,没有提到依法治国,故D项错误。

考点: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4000年一公元前2000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3200年一公元前500年之间)、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之间)、中国(公元前2000年开始)、古希腊(公元前800年一公元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昇普遍认同的说法。

请回答: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中设计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造成两类文明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类型: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或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

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不同;政治体制差异等。

思路分析:从材料可知,这“五大文明发源地”中,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埃及、中国都是大河文明,古希腊则是海洋文明。而两类文明的差异主要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不同;政治体制差异等。

考点: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察学生透过历史史料分析历史的能力。

要点二文明的交流

材料: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

——《古代伊朗史料选辑》【探究】

这段材料反映了波斯第一帝国的什么制度?“阿胡拉玛兹达”是波斯人信仰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的唯一真神,这又体现了什么呢?

【答案】

君主专制制度。

反映了君权神授。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与大帝国的形成

1. 古代文明的扩张

(1)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2)西亚文明:

①古巴比伦王国: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②亚述帝国: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

(3)希腊文明:希腊人以移民的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移民,建立起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2. 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

①兴起: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②大流士改革

(2)马其顿帝国

①兴起: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并进一步向东扩张,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继波斯之后再次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②希腊化

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3)孔雀帝国

①兴起:公元前3世纪,孔雀帝国初步把整个南亚统一起来。

②佛教的传播:佛教在孔雀帝国时期得到广泛传播,逐渐演变为世界性宗教。

(4)罗马帝国

①兴起:罗马凭借强大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半岛,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并胜利,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

②奴隶制

a. 形成: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帝国在1—2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

b. 影响:

积极影响是奴隶制庄园经济促进了罗马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为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及扩张奠定了经济基础。

消极影响是外族奴隶占多数,后期出现的奴隶起义动摇帝国的稳定。

③基督教

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影响逐渐扩大,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④灭亡: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全面危机,人民起义愈演愈烈;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解体。

(二)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1. 实用技术的传播

①农耕技术

西亚的农耕技术,向东传到伊朗高原;向西传入希腊,并进一步传到西欧和北欧;向南传入埃及和非洲。

②冶铁技术

最初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人类从此进入铁器时代。

2. 古代艺术的碰撞

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3. 字母文字的推广

字母文字最初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称为腓尼基字母。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祖先。

4. 古代丝绸之路的出现

①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

②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

③罗马在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后,尝试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

④2世纪中前期,罗马商人就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这幅图起点长安,终点是罗马)

例题1以下内容匹配正确的是()

A. 波斯帝国推行希腊化

B. 佛教在马其顿帝国内广泛传播

C. 罗马帝国推行奴隶制

D. 孔雀帝国确立了君主制

答案:C

思路分析:根据所学内容,我们可知波斯帝国确立了君主制,孔雀帝国传播佛教,马其

顿帝国推行希腊化,故A、B、D选项错误。罗马帝国通过征战逐渐形成了奴隶制,故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世界的大帝国的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

例题2

材料一当时(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被征服地区的军民俘虏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据统计,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总共把7.5万名俘虏卖为奴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二奴隶劳动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大作坊、和农业中。田间劳动的奴隶白天戴着脚镣种地,夜间被关在像地牢一样的屋子里;矿山奴隶系着铁链,在兵士的监督下劳动。

——《世界历史》请回答: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思考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思考罗马奴隶制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来源:战俘。

影响:积极影响是奴隶制庄园经济促进了罗马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为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及扩张奠定了经济基础。消极影响是外族奴隶多数,后期出现的奴隶起义动摇帝国的稳定。

思路分析:根据材料一中“被征服地区的军民俘虏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可知,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俘。材料二中奴隶被用于罗马社会建设的矿山、农业中,促进了罗马经济的繁荣,同时也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罗马经济的发展,但是奴隶的生活十分悲惨,激化了阶级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

考点:罗马帝国的奴隶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察学生阅读历史史料回答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题3

材料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织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以及贵夫人们惊叹声此起彼伏,觉得凯撒大帝简直“帅呆”了。于是穿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请回答:凯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一条中西通道得到的,这条通道的名称是什么?这条道路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答案:陆上丝绸之路。

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不但大大增进了中西各国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而且大大丰富了东西方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思路分析:公元2世纪的时候,大秦也就是古罗马通过丝绸之路与汉朝建立了联系,并且主要出口物品就是丝绸。丝绸之路是最早最重要的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有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考点:古代丝绸之路的出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重点考察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尔雅通识课_《世界古代文明》_章节测试题

《世界古代文明》章节测试题 导论与文字(一) 1世界古代文明的时段为人类产生至哪一年西罗马帝国灭亡?()?A、公元前432年 ?B、公元432年 ?C、公元前476年 ?D、公元476年 我的答案:D 2关于爱新觉罗?溥仪说法错误的是()。 ?A、字耀之 ?B、号凌然 ?C、清朝最后一位皇帝 ?D、年号为“宣统” 我的答案:B 3关于胡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字适之 ?B、学名洪騂 ?C、满族人 ?D、字希疆 我的答案:C 4古埃及三种文字,不包括以下哪项?()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祭司体 ?D、民写体 我的答案:B 5赫梯帝国于公元前12世纪灭亡。()我的答案:√

1希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是第几任联合国秘书长?()?A、3 ?B、4 ?C、5 ?D、6 我的答案:D 2罗塞塔石刻是由谁的大军发现的?() ?A、克伦威尔 ?B、亚历山大 ?C、凯撒 ?D、拿破仑 我的答案:D 3埃及雕刻水平极高。() 我的答案:√ 4古埃及文明晚于中国文明。() 我的答案:× 5古埃及文字中,象形文字学起来比学祭司体文字难。()我的答案:√ 6埃及艳后严格来讲是马其顿人。() 我的答案:√

1罗塞塔石刻由几种文字刻写而成?() ?A、1 ?B、2 ?C、3 ?D、4 我的答案:C 2关于商博良说法错误的是?() ?A、历史学家 ?B、语言学家 ?C、被誉为“埃及学之父” ?D、英国人 我的答案:D 3哪一年被认为是埃及学建立的年代。()?A、1820 ?B、1821 ?C、1822 ?D、1823 我的答案:C 4贝希斯顿铭文石壁是用几种文字雕刻的?()?A、1 ?B、2 ?C、3 ?D、4

世界古代文明课后习题详细答案剖析

导论与文字(一) 1、赫梯帝国于公元前12世纪灭亡。(正确) 2、世界古代文明的时段为人类产生至哪一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 3、关于爱新觉罗?溥仪说法错误的是(号浩然)。 4、关于胡适的说法,错误的是?(满族人) 5、古埃及三种文字,不包括以下哪项?(楔形文字) 导论与文字(二) 1、希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是第几任联合国秘书长?(6) 2、埃及雕刻水平极高。(对) 3、古埃及文明晚于中国文明。(错) 4、古埃及文字中,象形文字学起来比学祭司体文字难。(对)

5、罗塞塔石刻是由谁的大军发现的?(拿破仑) 6、埃及艳后严格来讲是马其顿人。(对) 导论与文字(三) 1、罗塞塔石刻由几种文字刻写而成?(3) 2、关于商博良说法错误的是?(英国人) 3、哪一年被认为是埃及学建立的年代。(1822) 4、苏美尔文字是最早的象形文字。(错) 5、贝希斯顿铭文石壁是用几种文字雕刻的?(3) 导论与文字(四) 1、赫罗兹尼破译了赫梯文字。(对) 2、对人类做出贡献,创造字母表的是(腓尼基人)。 3、以色列复国的时间是哪年?(1948年)

4、印度古代用的文字是(梵文)。 5、 19世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语种。(对) 6、关于季羡林大师的说法,错误的是(江苏人)。 7、季羡林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对) 原始社会(一) 1、原始社会始于人类的出现,终于阶级社会和国家的产生。(对) 2、原始社会大致经历了原始群、血缘家族公社、氏族公社三个阶段。(对) 3、关于达尔文说法,错误的是(德国生物学家) 4、人类大约出现在多少年前?(300万年前) 5、克罗马农人生活在西班牙和法国。(对) 6、哪一年发现了北京猿人?(1929年)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双测过关(二)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时双测过关(二)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和殖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B.文明开化的程度 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D.经济形态的影响 解析:选D 由材料不同扩展方式,并结合所学可知,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即受经济形态的影响,故选D项。 2.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B.大流士以严酷法律治国 C.波斯帝国建立起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D.波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解析:选A 由材料信息“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我统治了这个王国”可以看出,波斯国家具有明显的君主专制色彩,故选A项。 3.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外部极盛时期”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B.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促进了基督教文明的传播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解析:选D 材料中提到,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征战,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故D项正确。 4.研究性学习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对马其顿征服希腊的原因进行探究,符合探究主题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B.雅典和斯巴达的衰落 C.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D.罗马帝国征服地中海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解析版)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要点学纲 一、△古代文 明的扩展(参 见表2) (一)农耕文明的扩展:1.影响因素; 2.概况:扩展范围和方式。 (二)希腊(海洋)文明的扩展:1.地域范围; 2.概况:扩展方式。 (三)文明扩展的影响 二、▲古代世 界的帝国(参 见表2) (一)波斯帝国:1.崛起时间; 2.征服与扩张; 3.政治统治。 (二)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1.崛起时间; 2.征服与扩张; 3.政治统治。 (三)罗马帝国:1.崛起时间;2.征服与扩张;3.政治与思想统治;4.帝国分裂与 西罗马帝国灭亡 三、▲文明的 交流 (一)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 (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表现) 1.思想、技术、文化传播; 2.经贸和文化交流; 3.遣使往来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文明类型农耕文明希腊(海洋)文明 扩展地域西亚、北非的大河流域及附近农耕区域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 扩展方式武力扩张移民(或殖民) 影响因素 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 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 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 影响的潜能 ⑴巴尔干半岛南部多山少平原,陆上交 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⑵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利于航海和海外贸 易,这里工商业比较发达; ⑶古希腊人凭借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 和武器 扩张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表2) 世界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崛起时间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1世纪1—2世纪 征服与 扩张 兴起于伊朗高原,征服包括 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 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 广大地区 在灭亡波斯帝国的基 础上,建立起地跨欧亚 非三洲的帝国 在征服意大利之后,接着向地中 海地区扩张,征服从西班牙到 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 区,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 政治与 思想统治 ⑴继承西亚地区传统的君 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政权 核心和最高主宰,相信君权 神授; ⑵地方实行行省制(总督 与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 制约); ⑶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 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⑴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 国基本制度,宣布君权 神授,集政治、军事等 大权于一身; ⑵地方实行行省制; ⑶推广希腊文化 ⑴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 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在帝国 征服地区实行行省制; ⑵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⑶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 国教

世界古代文明尔雅答案

世界古代文明尔雅答案 1 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 A、爱星觉罗·福临 B、爱星觉罗·载淳 C、爱星觉罗·溥仪 D、爱星觉罗·弘历我的答案:C得分:分 2 以法老时代的终结为标志,古埃及文明截止于以下哪一年:() A、公元前252年 B、公元252年 C、公元前525年 D、公元525年我的答案:C得分:分 3 以下哪一项是欧洲文明的摇篮:()A、古巴比伦和古印度 B、古巴比伦和古罗马 C、古希腊和古印度 D、古希腊和古罗马我的答案:D得分:分 4 根据文字学的划分方式,古埃及象形文字属于图画文字。() 我的答案:√得分:分 1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而言,以下哪一组反应是对古埃及纸和古中国纸的正确描述:()A、量子反应和引力反应 B、引力反应和量子反应 C、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 D、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 我的答案:C得分:分

2 罗塞塔石刻是哪一国家首先发现和挖掘而出的着名文物:() A、埃及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我的答案:D得分:分 3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的着名历史人物。()我的答案:√得分:分 4 稻草是古代中国纸张制作唯一的原材料。() 我的答案:×得分:分 1 罗塞塔石刻上记载的文字字体不包括()。 A、古印度文 B、古希腊文 C、古埃及文 D、通俗体文字 我的答案:A得分:分 2 以下哪一项是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主要使用的文字:()A、古埃及文 B、古巴比伦文 C、古印度文 D、古希腊文 我的答案:D得分:分 3 以下哪一位着名人物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A、柏拉图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托勒密我的答案:C得分:分 4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古埃及文明的着名神话故事。() 我的答案:×得分:分 1 根据雅思贝尔斯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世界最早的轴心时代:()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玛雅 D、古希腊 我的答案:C得分:分 2 一项不属于楔形文字:() A、赫梯文 B、亚述文 C、苏美尔文 D、腓尼基文我的答案:D得分:分 3 英语直接起源于拉丁语系的罗曼语族。() 我的答案:√得分:分 4 《薄迦梵歌》是古罗马时期的名着。() 我的答案:×得分:分 1 根据恩格斯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原始社会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A、栖息环境 B、饮食偏好 C、行走方式

2017年年尔雅通识课 世界古代文明 期末答案

选择题 1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的古犹太国是以下哪一种制度的国家:()(1.0分)1.0 分A、 世袭君主制国家 B、 君主立宪制国家 C、 城邦民主制国家 D、 军事独裁制国家 我的答案:A 2以下哪一项是古埃及宗教的起源:()(1.0分)1.0 分 A、 植物崇拜 B、 偶像崇拜 C、 祖先崇拜 D、 动物崇拜 我的答案:D 3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属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前三头联盟”:()(1.0分)1.0 分A、 庞培 B、 恺撒 C、 克拉苏 D、 汉尼拔 我的答案:D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1.0分)1.0 分 A、 工具的产生 B、 战争的产生 C、 阶级的产生 D、 父系氏族的产生 我的答案:A 5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古埃及与以下哪一个国家频繁发动战争:()(1.0分)1.0 分A、 印度

殷商 C、 赫梯 D、 玛雅 我的答案:C 6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以下哪一时期的建筑:()(1.0分)1.0 分 A、 古王国时期 B、 中王国时期 C、 新王国时期 D、 马木留克时期 我的答案:A 7在两河流域的范围之内,以下哪一时期的文明具有最高的建筑水准:()(1.0分)1.0 分A、 赫梯 B、 古巴比伦 C、 新巴比伦 D、 腓尼基 我的答案:C 8现存的古巴比伦城门被以下哪一国家挖掘和收藏:()(1.0分)1.0 分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我的答案:C 9以下哪一项不是罗马成功崛起的因素:()(1.0分)1.0 分 A、 内部团结 B、 军事制度完善 C、 将被征服者分而治之

工业革命 我的答案:D 10根据传播的方式,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佛教三大流派:()(1.0分)1.0 分A、 汉传佛教 B、 南传佛教 C、 日本佛教 D、 藏传佛教 我的答案:C 11胡夫金字塔是埃及历史上哪一时期建造的法老陵墓:()(1.0分)1.0 分A、 古王国时期 B、 中王国时期 C、 新王国时期 D、 马木留克时期 我的答案:A 12以下哪一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法书:()(1.0分)1.0 分 A、 《十诫》 B、 《因明》 C、 《八章书》 D、 《奥义书》 我的答案:C 13“奥古斯都”月是指以下哪一月份:()(1.0分)1.0 分 A、 3月 B、 5月 C、 8月 D、 11月 我的答案:C 14根据犹太人的神话,击败歌利亚的是()。(1.0分)1.0 分

世界古代史复习重点

世界古代史复习重点 第一节基本知识 302、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连续发展过程。 303、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 30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分化的加剧,国家产生了。 305、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306、公元前800年以后,希腊各地建立了城邦国家。 307、罗马则在公元前1世纪后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08、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对后来的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影响。 309、公元5世纪以后,随着古典文明的衰落和日耳曼民族的迁徙,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形成了法兰克王国等新国家。 310、法兰克王国信奉基督教,并发展出以庄园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311、罗马帝国分裂后,在东部建立了拜占廷帝国。 312、拜占廷文化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为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许多素材。 313、从14世纪起,西欧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萌发了新的生机,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开始浮现。 314、公元7世纪,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和一系列改革,使社会政治经济获得发展。 315、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在传教和征战过程中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8世纪发展为地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

316、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在保存、传播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317、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18、正是由于这些交往,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更形成了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 319、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在古代尤为突出。 320、知道金字塔 321、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32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2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324、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325、以建筑艺术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326、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327、知道基督教的传播, 328、了解西欧庄园生活 329、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330、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331、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332、知道大化改新 333、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334、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选择题汇编

《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的大帝国选择题汇编 1.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城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D.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D【解析】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成果、罗塞塔石碑碑文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三幅图片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故选D项。 2.下面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的国家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2.A【解析】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故选A项。 3.《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该法典主要维护 A.外邦人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奴隶主的利益 D.法老的利益 3.C【解析】《汉谟拉比法典》宣言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故选C项。 4.在古代印度有这样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

户人家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4.C【解析】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材料中这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是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故选C项。 5.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B【解析】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故选B项。 6.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

尔雅通识课-世界古代文明-课后答案-全

1 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以法老时代的终结为标志,古埃及文明截止于以下哪一年:()?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以下哪一项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4 根据文字学的划分方式,古埃及象形文字属于图画文字。()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而言,以下哪一组反应是对古埃及纸和古中国纸的正确描述:()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罗塞塔石刻是哪一国家首先发现和挖掘而出的着名文物:()?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的着名历史人物。()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稻草是古代中国纸张制作唯一的原材料。()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 罗塞塔石刻上记载的文字字体不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2 以下哪一项是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主要使用的文字:() ?A、 ?B、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以下哪一位着名人物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4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古埃及文明的着名神话故事。()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 根据雅思贝尔斯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世界最早的轴心时代:() ?A、 ?B、 ?C、

世界古代文明-网课答案教学提纲

如果没找到答案,请关注公众号:搜搜题免费搜题!!! 1. 单选题巴比伦之囚是指()王国的人。(1.0分) 犹太 2. 单选题波斯帝国灭亡是在哪个国王在位?()(1.0分) 大流士三世 3. 单选题皮洛士统治的城邦位于()。(1.0分) 意大利南部 4. 单选题罗马城市的起源传说是()。(1.0分) 母狼哺婴 5. 单选题古埃及留下的浮雕中拉美西斯二世的王后纳弗尔塔利所下的棋的棋子来源于()的形象。(1.0分) 埃及神 6. 单选题亚述人使用的屠城是一种()战术。(1.0分) 恐吓 7. 单选题历史上的布匿战争一共有()次。(1.0分) 3次 8. 单选题阿卡德第一个国王是()。(1.0分) 萨尔贡 9. 单选题阿卡德第一个国王是()。(1.0分) 萨尔贡 10. 单选题 ()是著名壁画《雅典学院》的作者。(1.0分)

拉斐尔 11. 单选题 ()是著名壁画《雅典学院》的作者。(1.0分) 拉斐尔 12. 单选题迦太基位于今天的突尼斯港,是个天然港口,迦太基人非常擅长航海,具有发达的()业。(1.0分) 造船 13. 单选题迦太基位于今天的突尼斯港,是个天然港口,迦太基人非常擅长航海,具有发达的()业。(1.0分) 造船 14. 单选题 ()是最大程度的民族间的融合。(1.0分) 婚配 15. 单选题马其顿王国在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之后分为()个国家。(1.0分)3个 16. 单选题公元前538年,巴比伦被居鲁士攻占,居鲁士随后创立了()。(1.0分) 没搜到哦~ 17. 单选题犹太人越倒霉导致他的信仰会()。(1.0分) 坚定 18. 单选题死海古卷是在相当于中国什么时期留下来的?()(1.0分) 东汉 19. 单选题 ()是古印度文明的法典。(1.0分) 《摩奴法典》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古代世界的大帝国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时作业2 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一、选择题 1.《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书中强调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 A.海洋条件 B.政治条件 C.地理条件 D.经济条件 解析:材料所述的四个地区之所以孕育出伟大的文明,是由于地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地带,优越的地理条件适合人类生存。故选C项。 答案:C 2.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 ①地处大河流域②对外进行军事扩张③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④以农业经济为主⑤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亚非文明古国都地处大河流域,以农业经济为主,都曾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故选A项。 答案:A 3.“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即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里亚城,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曾通过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由此说明( ) A.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B.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C.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D.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 解析:材料描述了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表明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故选D项。 答案:D 4.奴隶制帝国的兴起源于文明的区域扩展。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的流域是(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恒河流域 解析: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故选B项。 答案:B 5.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他”是( ) A.汉谟拉比 B.大流士 C.修昔底德 D.亚历山大 解析:由时间“公元前4世纪”和“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可知“他”是亚历山大。故选D项。 答案:D 6.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题目中三条内容可以归纳为:①基督教诞生并得以广泛传播;②拉丁语的传播:③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被大量保存。根据题干材料可以得出结论:罗马帝国的扩张促进了文明的传播和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7.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写道:“我相信,当茫茫大地还处于蒙昧和野蛮阶段的时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 1、请简述波斯帝国的建立和对外扩张的情况。 波斯帝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它的主要居民是波斯人。建立后不久,即开始走上向外扩张的道路。波斯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三次入侵希腊,史称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取得希波战争的胜利。(注意马拉松运动的来历)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背景:公元前4世纪,希腊内部矛盾激化,希腊极盛时期过去。在希腊的北部的马其顿国迅速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简述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路线及结果: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远到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名言:条条道路通罗马) 1、请说出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的疆域四至: 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在最初约200年间,由于战争停止和统治加强,帝国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2、如何评价罗马对外扩张?罗马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1)、评价: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促进了征服地区的文明的发展。 (2)、影响:罗马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拉丁语也不断地向外传播,拉丁字母成为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罗马法是人类的重要遗产。基督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四、问题探究: 1、人类交往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其主流是什么?你赞成哪种方式,原因是什么? 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或战争)。和平交往是主流。赞成和平交往。原因: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破坏了文化,虽然战争也能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但这种方式到处充斥着暴力和血腥,不如运用和平的方式来进行交往。 2、“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条条大道通罗马”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句话说明了罗马的强大和身为罗马人的自豪感;第二句话反映出罗马帝国的交通发达和疆域的辽阔,同时也反映出罗马盛世局面的一个侧面。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数字: 印度人创造了从0 到9 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把它加以改造。12 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尔雅世界古代文明(导论至古代波斯)模板

导论与文字 古埃及是世界上建立最早的文明 三种古埃及文字:象形文字祭司体民写体 格鲁教宗喀拉改革喇嘛僧人不允许进行两个生产:生产和人口生产 罗塞塔石刻(破译的要是)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托勒密王朝神庙歌颂国王 最上面是埃及象形文字中间是民写体下面是古希腊文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 马其顿人没有文字 1822年商博良(法国学者)埃及象形文字破译者古埃及语法的一些规律埃及学建立的年代埃及字母表 楔形文字(又称钉头文字):苏美尔文、阿卡德文(巴比伦文)比较标准的文字、亚述文、赫梯文(单独的文字)、波斯文。 楔形文字破译者,罗林森发现贝希斯敦铭文。 赫梯文 1901年破译捷克人赫罗兹尼(捷克斯洛伐杰克考古学家) 亚述文伊拉克北部石头多雕刻发现的第一部双语词典 腓尼基(现黎巴嫩)字母表(埃及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作为借鉴)腓尼基文(所有印欧文字的字母之祖)以这个为基础发展古希腊文-拉丁文 希伯来文(现以色列国独立发展出来的)犹太人的古文字 1948年以色列复国 古希腊象形文字克里特岛线形文字A(至今没被破译) 线形文字B(上个世纪50年代破译)希腊铭文 西里尔字母(西里尔兄弟拜占庭)为了传教方便,改造了希腊文(今保加利亚和俄文字母)往拉丁文方向改:依达拉尼亚文(介于希腊文和拉丁文之间的一个过渡) 罗马罗曼语族(和英文的日耳曼语族(盎克鲁萨克司人)没有任何关系) 五种文字和拉丁文有密切联系: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大文字法文、罗马尼亚文 英国1066年法国人入侵罗曼征服把大量的法语词带到了英语中 苏美尔现在伊拉克的地方苏美尔文字是最早的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的泥砖泥砖建造神庙 神话《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史诗 苏美尔王表:苏美尔王名字的排序 两河流域的学问叫亚述学 巴比伦界石星程 汉谟拉比建运河奠基石 贝希斯敦铭文(bc5)罗林森(英) 用三种文字雕刻:埃兰文、巴比伦文、波斯文 大流十一世(雕刻)和薛西斯攻打希腊琐罗亚斯德神

世界历史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六个大帝国

情境,提出新问题,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归纳信息和辨识处理信息的能力。 “材料处理”是获取信息的前提,只有读懂了材料,才可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解答问题。在中国古代史材料题中要运用古汉语知识,世界史的要注意欧式长句等,来确定材料的中心、立场。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与问题直接相关的信息),虽面对同一个信息源,但各人获取的信息在质和量上都会有差别的,这虽与阅读能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材料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整合,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最后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论证”,这是题目的落脚点,要以课本为依托,要把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融为一体,进行透彻的说明、论证。 3.问答题。这一传统题型以其知识容量大、综合 性强、能力要求层次高、命题弹性大的特点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对于这类题应当先把历史事件放到历史现象的相互联系中去思考,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如英国长期奉行欧洲“势力均衡”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通过剖析就可以认清其政策的核心在于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而“均衡”不过是精美的“包装”而已。 其次还应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把那个时代内内外外的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如1996年第47题,就必须把盛唐时代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构成历史大环境,才能正确地抽象、概括出导致唐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条件。 最后应使用学科语言进行表述,这是此类题成败的又一关键。例如在回答:“如何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A.它是反法西斯的重要组织和重要力量。 B.它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意识形态的各种力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为二战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C.二战的过程说明,分散的反法西斯力量易被法西斯势力各个击破,反法西斯联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以上表述中,A抽象且政治味浓;B文学味太浓;只有C才是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表述;若展开论证,则为历史小论文了。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题型考查的能力要求、解答技巧后,会使学生产生“偶像一经打破,道理往往显得出奇得简单”的惊喜;再趁热打铁,让学生自行设计三大块题,这种设计主要是以历年高考题和《考试说明》为蓝本,本着“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篓”的原则,通过对“基本题型及其考查能力示例”的透彻思考,玩味出每一题目的命题意图和能力要求,然后参照1989年以来的全国卷及上海卷高考题,先分析出每道题的命题意图和能力要求,并玩味参考答案,然后以这些题为现成材料,另行设计题目,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模拟,最后使自己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准确性和科学性。 需要说明的是,必须在阐释教材的过程中培养能力,不可采用离开教材而漫天训练的“题海战术”,或抛开能力培养而一味囿于教材的“闭门造车”。阐释教材的过程就是培养能力的过程,前者的重点亦应当成为后者的重点,是重点就采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重点突破法,把三大题型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审视来提高阐释含量和解题技巧,使二者“相看两不厌”,从而显示出“一步到位”的效果 。 世界历史上地跨欧亚非 三洲的六个大帝国 ⊙韩长代 波斯帝国:公元前546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率领军队侵入小亚细亚,一直打到爱琴海东岸,接着回师攻打两河流域,占领了巴比伦。经过多次战争,波斯的疆域扩充到东起伊朗高原,西到小亚细亚沿岸的广大地区。公元前529年,居鲁士又带兵出征中亚细亚。此后的波斯国王继续对外侵略。公元前525年,冈比西斯征服整个埃及。后来,大流士又征服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地方,并且将波斯势力扩张到巴尔干东南的色雷斯。这样,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波斯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5世纪,波斯远征希腊失败,迅速衰落下去。希腊北面的马其顿王国在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势力日盛,公元前338年控制希腊。接着,国王亚历山大大举东侵,灭波斯,一直进军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庞大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帝国。史称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一跃而为地中海的一个强国。接着,罗马又在地中海沿岸进行侵略。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已经占领了西西里、科西嘉、撒丁等岛屿、北部波河流域、大部分西班牙、巴尔干半岛南部和西北沿岸、小亚细亚西部、北非的一部分和地中海的许多其他岛屿,从而取得地中海的霸权。从公元前1世纪起,罗马又发动多次侵略战争。1~2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它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西临大西洋,北达不列颠岛的中部和南部、莱茵河、多瑙河和它的下游以北地区,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地中海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东罗马帝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它的领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两河流域上游、地中海东岸、北非东部等地,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帝国。 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统治阶级利用伊斯兰教进行掠夺战争,他们号召信徒一致对外进行“圣战”。阿拉伯军队先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波斯、埃及;然后继续扩张。向西,沿着非洲北部一直打到大西洋岸,又渡过海峡占领了西班牙;向东征服了外高加索和中亚细亚;南段扩张到印度河以东,北段和中国唐朝的边境接壤。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国史籍中的突厥人,又译为土耳其人。14世纪中后期,奥斯曼土耳其素丹占领了巴尔干半岛。1453年,灭掉东罗马以后继续扩张。到17世纪,它的版图已经从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黑海北岸延伸到两河流域、外高加索、地中海东岸、阿拉伯半岛西南沿海、非洲北部从埃及到阿尔及利亚的大片土地。奥斯曼土耳其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18·

尔雅《世界古代文明》期末考试

世界古代文明陈仲丹 《世界古代文明》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伯罗奔泥撒战争时期,战争双方各自建立了哪一组同盟关系而相互抗衡:(C) A、商邦同盟和以撒同盟 B、轴心同盟和腓尼基同盟 C、伯罗奔泥撒同盟和提洛同盟 D、开罗同盟和特洛伊同盟 2 以下哪一项是苏格拉底被判死刑时雅典政府公布的罪名:(A ) A、毒害青年和毒神 B、叛国和谋反 C、逃税和走私 D、谋杀和逃匿 3 以下哪一位著名人物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C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托勒密 4 以下哪一项是印度与巴基斯坦分裂的主要原因:(C ) A、教育 B、地理 C、宗教 D、经济 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古希腊文明的发展阶段:(D) A、爱琴文明时期 B、荷马时代 C、古典时代 D、埃及化时代 6 以下哪一国王在位时期两河流域文明占领了古代以色列:(B) A、辛那赫里布 B、亚述巴尼拔 C、提格拉特帕拉萨尔 D、吉尔伽美什

7 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是《生物进化论》和《人类的起源》的作者:(C) A、孟德尔 B、欧立希 C、达尔文 D、巴斯德 8以下哪一项不是印度耆那教派的教义:(D) A、苦行 B、灵魂解脱 C、非暴力 D、一神论 9 以法老时代的终结为标志,古埃及文明截止于以下哪一年:(C) A、公元前252年 B、公元252年 C、公元前525年 D、公元525年 10 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古埃及与以下哪一个国家频繁发动战争:(C) A、印度 B、殷商 C、赫梯 D、玛雅 11 在罗马扩张和崛起的过程中,意大利哪一地区首先被罗马统一:(C) A、南部 B、西部 C、北部 D、东部 12 以下哪一项不是罗马成功崛起的因素:(D) A、内部团结 B、军事制度完善 C、将被征服者分而治之 D、工业革命 13 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是在以下哪一国家发现的著名史前岩画:(C) A、葡萄牙 B、卢森堡 C、西班牙 D、意大利 14 希伯来文是以下哪一古代民族的语言:(A )

2016尔雅《世界古代文明》期末考试答案

世界古代文明课程评价 返回 ?《世界古代文明》期末考试(20)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罗马共和国转向罗马帝国的时间是()。 1.0分 ?A、 公元前72年 ? ?B、 公元72年 ? ?C、 公元前27年 ? ?D、 公元27年 ? 我的答案:C 2 罗塞塔石刻是以下哪一古代文明的著名文物:()1.0分 ?A、 古玛雅 ? ?B、 古中国

?C、 古埃及 ? ?D、 古印度 ? 我的答案:C 3 波斯于哪一时期接受了伊斯兰教:()1.0分 ?A、 古亚述时期 ? ?B、 古埃及时期 ? ?C、 古希腊时期 ? ?D、 中世纪时期 ? 我的答案:D 4 马其顿改革的内容不包括()。1.0分 ?A、 强化王权 ? ?B、 通商周边 ?

马其顿方阵 ? ?D、 公民民主 ? 我的答案:D 5 以下哪一位不属于希腊三大剧作家:() 1.0分 ?A、 埃斯库罗斯 ? ?B、 索福克勒斯 ? ?C、 赫拉特克斯 ? ?D、 欧里庇得斯 ? 我的答案:C 6 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是在以下哪一国家发现的著名史前岩画:()1.0分 ?A、 葡萄牙 ? ?B、 卢森堡 ? ?C、

西班牙 ? ?D、 意大利 ? 我的答案:C 7 “星期”是以下哪一古代文明发明的时间概念:()1.0分 ?A、 古印度文明 ? ?B、 古希腊文明 ? ?C、 两河流域文明 ? ?D、 古埃及文明 ? 我的答案:C 8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发生的著名战争:()1.0分 ?A、 格拉尼库斯会战 ? ?B、 高加美拉会战 ? ?C、 波多基诺会战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 史习题含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九年级历史试题古代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非洲最古老的文明产生于() 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 A.宫殿 B.陵墓 C.行宫 D.祭祀殿堂 3.从西北方向侵入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的是() A.雅利安人 B.波斯人 C.埃及人 D.希伯拉人 4.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 A.自由人的利益 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奴隶和平民的利益 D.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5.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印度 D.两河流域 6.最早建立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在。() A.麦加 B.巴格达 C.伊斯坦布尔 D.麦地那 7.在世界范围内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是() A.中国 B.罗马 C.日本 D.朝鲜 8.伊斯兰教信仰的神是() A.佛 B.耶稣 C.宇宙 D.真主“安拉” 9.被称为宗教圣地的是() A.巴勒斯坦地区 B.小亚细亚地区 C.耶路撒冷 D.麦加城 10.发明楔形文字的是两河流域的() A.阿卡德人 B.希伯来人 C.腓尼基人 D.苏美尔人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人物。(4分) (1)统一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 (2)佛教的创始人—— (3)基督教的创始人—— (4)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7分) (1)拥有金字塔的国度—— (2)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知识脉络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知识脉络 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张,鼎盛时期还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2)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3)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4)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前6世纪--前4世纪): (1)兴起: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西南部,居鲁士二世称王,创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开始对外扩张。先后经过了冈比西斯二世和大流士一世,迅速征服了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等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巩固统治措施: ①中央:君主专制、君权神授、王权至上 ②地方:行省制,行省总督与军事长官相互制约。 ③从中央到地方有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3)灭亡: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

2.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 (1)兴起: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击败波斯军队的抵抗,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灭亡了波斯帝国,并进一步向东扩张,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继波斯之后再次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2)统治: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3.罗马帝国(前27年—4世纪): (1)起源: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蕞尔小邦。 (2)扩张: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它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其中包括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形成的一系列国家,以及今天的法国和英格兰,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3)顶峰:由于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地中海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1—2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 (3)衰落:3世纪之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 三、文明的交流 1、技术交流 (1)西亚的农耕技术,向东传到伊朗高原;向西传入希腊及西欧、北欧;向南传入埃及和非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