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概论-曹现强-课后题以及标准答案

公共管理学概论-曹现强-课后题以及标准答案
公共管理学概论-曹现强-课后题以及标准答案

公共管理学概论-曹现强-课后题以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第一章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者

1.公共管理的发展(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公共管理的发展是由社会历史时代背景与实践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①从社会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公共管理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必然结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信奉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国家尽量不干预市场运行,因此早期西方国家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有限;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人们被迫承认市场调节的缺陷和政府干预经济社会事务的必要性,以有效需求为基础的凯恩斯主义是兴起成为各国主导思想,国家开始利用看得见的手,对经济生活加以干预,结果导致行政国家兴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一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高失业率为特征的滞胀现象,人们开始怀疑政府干预,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因此发端,公共管理需要变革。

②从时代背景与现实困境看,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和政府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政府管理模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兴起的政府改革及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世界范围内政府再造运动是对新时代变革的主动回应,新时代挑战促进了公共管理的变革。

③从行政实践的角度来看,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进行了一场旨在反对浪费低效率,低效益的改革行动,被称为宁静的革命,美国里根政府发起、克林顿政府继承进行了行政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英美之后,其他发达国家纷纷效仿,九十年代以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投身实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2.公共管理的客体与主体是什么。

主体包括了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非营利机构、公共企业等从事公共管理的组织。

客体为公共事务。

学术界一般将公共物品的提供最为界定公共事务的主要依据,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3.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管理性、公共性、社会性。

4.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与死人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提高社会成员福利,故应在法律控制下开展公共管理活动,避免盈利影响公共利益。工商—追求利益最大化。

②资源来源不同:公共—资源是公共的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收入。故管理活动公开化,接受群众监督。工商—资源来自于市场竞争中的利润,企业经费消耗为自身行为,不受社会约束。

③运作机制不同。

④管理方式不同。

⑤人员选拔不同。

5.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公共问题的确立,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资源的管理,社会发展提供各种社会服务。

6.公共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基本素质:良好的品行,较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智能,合理的知识结构,重视工作经验积累,具备服务意识,具备一定的创造力。

技能:技术技能、沟通协调的技能、规划决策的技能。

7.简述公共管理者与传统管理者有何不同

公共管理者和一般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肯定有许多相吻合之处。然而,管理工作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环境适应性,即管理者不断依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价值、角色和行为。公共管理的多元性、政治性以及公共性这些特质,也决定了公共管理者承担与一般管理者不同的角色。

第二章公共部门的角色与定位

1.公共部门的概念

公共部门指,处理社会的公共事务,提供各种公共物品协调公共利益的部门,一般包括政府、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和公共企业。

2.公共部门的功能

①维护市场经济秩序②提供公共产品③对收入进行再分配④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3.公共部门的特征

公共,稳定,权威,合法。

4政府的特征

公共,强制,系统,政治。

.政府失灵的类型

①政府的内在性与政府规模膨胀②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③寻租和腐败④公共政策失误。

6.论述政府与社会间关系的模式。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小政府大社会。

小政府,一方面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管理方式上,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作用为维护秩序,制定法律发展规划,监督行为,协调矛盾,提供公共物品;另一方面缩减政府规模,精干人员,明确职责范围,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大社会,扩大政府自治功能,政府给予社会更大的自主权,培育第三部门成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不仅需要政府自上而下地对社会进行宏观管理,也需要社会自下而上地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监督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要逐步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和公众的民主参与制度和渠道,使政府职能部门与相关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和公众的

对话协商成为一种日常制度。 7.新时代背景下政府如何定位。 ①把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政府则致力于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协调宏观经济运行,维护正常秩序,提供部分公共物品,维护社会公正等方面来。 ②把政府管不了的交给社会。协调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转移给社会自身来承担,这在客观上要求第三部门或非营利组织来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非营利组织为重要主体的、公众和私人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体系。 8.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改革的目标是怎样的 政府与市场,是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两种机制、两种手段,“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政府缺少必要干预和单纯依靠政府手段,以计划取代市场这两种极端方式都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市场机制能起有效作用的领域,应该由市场机制起主要作用,政府不要管得过多,管的过死;在市场失灵而政府干预比较成功的领域,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而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同样存在的一些领域,政府应该由直接干预变为间接指导,鼓励和培育第三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其中,使单纯的政府管理模式变为政府、非营利组织相互整合、相互协作的公共管理模式,建立起一个以政府为核心的主体多元化的公共管理制度框架。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与管理 1.什么是非盈利组织?它有哪些特点? 非营利组织是以服务大众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就志愿性和自治性的社会组织。 其特点为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 2.非营利组织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他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界发展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国家危机、转型国家的国家社会主义危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模式危机和世界环镜危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政府主导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意愿的怀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非营利组织乘势兴起。 第二,对市场机制的反思。在政府失灵的情况下,在福利国家危机后,各国纷纷掀起民营化浪潮,非营利组织由于在市场和国家之外的独特地位备受关注。 第三,世界通讯革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了一场世界性的通讯革命,使社会成为最具有平等趋向、相互沟通联系的社会,这种社会环境有利于非营利组织成长。 第四,中产阶级的兴起与公民参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需要一群有能力有抱负的人去维护。

第五,社会背景。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与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分不开,如政府对发展非营利组织的支持程度,公民参与意识与参与程度的提高,自我权利保护意识、自治环境等。

3.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部门、盈利部门的关系如何?

在三者中,不是谁战胜谁、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一种“伙伴关系”即密切合作、有所分工、相互协调的关系。 4.非营利组织有哪些局限性?

非营利组织的非志愿性尽管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其本身也具有内在的局限性,使之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兴办慈善和公益事业,这种

局限性被称为志愿失灵,志愿失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非营利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非营利组织农牧局到的资源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资金缺口导致出现非志愿性。

非营利组织的非独立性。非营利组织的狭隘性。非营利组织的家长作风,非营利组织的业余性。

非营利组织对政府部门的作用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制约政府权力提供政府合法性,沟通政府,与公民的桥梁,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率。 非营利组织对企业的作用

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力量,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培育和规范市场。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法律规制,政策提供财政支持。

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促进产生、中小企业微企生存基础、企业联合需求、

资金支持。

5.西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模式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有何启示

我国政府的双重管理体制加强了政府在登记管理方面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何限制,但它在很大程度上

限制了非营利组织的成立,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分级管理的原则和非竞争性原则,限制自下而上非营利组织的设立,造成法制上的障碍,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要借鉴西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模式,

在外部的管理中,通过政府立法和管理监督控制其运行,并通过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规定的宽松政策给与其一定的自由度。

在内部管理中,在组织设计、战略管理、财务管理、

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加以借鉴。

6.试分析非营利组织发展对公共管理社会化的意义。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的作用:(1)满足社会多元化需

求,提供社会服务(2)建立社会保障的科学模式(3)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观,促进公民参与

第四章 公共企业

1.简述公共企业的性质。

企业所有权的公共性,公共产品的公共性,企业宗旨的公共性,生产手段的公共性,分布领域的公共性 2.简述公共企业的类型。 按照公共企业承担公共责任程度的不同,及适合垄断或者竞争环境的标准来划分公共企业的类型。 ①适合垄断,同时承担巨大公共责任的公共企业,包

括自然垄断企业,如供水电,政府管制机构,如烟草。 ②适合垄断,但并不承担直接公共责任的公共企业,如投资巨大的高新技术工业,如原子能航天。 ③适合竞争,但由于承担直接公共责任,政府要管制,如公交铁路。 ④适合竞争,但不承担直接公共责任,如银行等 3.简述公共企业的功能。 总体功能:纠正市场失灵 表现在:①纠正市场机制中自由竞争所导致的垄断。②解决外在性问题。③解决公共产品供应问题。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分配不公问题。⑤协调宏观经济运行。 4.通常公共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公共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对经营者的激励监督机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促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导致效率低下。 第二,公共企业承担着促进公众利益的社会责任,他是政府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工具,为了完成社会责任,通常要求公共企业为公共利益去实现违背市场规律的目标,很大程度上不得不牺牲效率。 第三,公共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压力,导致忽视公众多样化需求,对市场信息反应迟钝。 5.简述民营化的现实依据。 理论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等保守主义经济思想。 现实依据: ①民营化可以提高公共企业的效率,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这是公共企业民营化的最主要依据。 ②公共企业民营化能够吸引私人资本参与。 ③公共企业的特征(如规模经济效益)和责任(如提供公共产品,消除外在性,促进社会公正等),并不会随民营化而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④经济开放所带来的外在压力,也迫使各国政府对公共企业进行民营化。 ⑤产业结构升级,客观上要求部分公共企业民营化。 6.民营化的具体方式和真正内涵是什么? ①出售公共企业(所有权由政府转移到民间) ②委托承包经营(承包经营部分盈利上交政府,剩余个人) ③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权鼓励建立) 7.民营化与国营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区别: 如政府独资或股权最大,同时自己经营或聘代理人,就是国营企业

如政府独资或股权最大,但是把企业承包给私人或私

人股权最大,或私人独资,都算民营企业。

联系:两者的目的,都是使公共企业市场化,提高效率。达到自主经营,放松管制,引入竞争的目的。

第五章 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1.战略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未来长远性,全局整体性,协调一致性,现实可行性,

相对稳定性,减少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战略的利弊有哪些?

战略是一把双刃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总结战略的利

弊:

第一,战略确定了方向。优点:战略的主要作用就是为组织绘制出了航线,以便组织能齐心协力地行驶在市场这个环境中。缺点:在陌生的环境中,战略方向需要随时调整不会出现危险。

第二,战略注重集体努力。优点:战略促进了行动的协调性。缺点:行动的过度集体化将导致团体思维。 第三,战略定义了组织。优点:战略给人们提供了理解自身组织的捷径,更利于理解组织行为。缺点:过分清

晰的定义组织也就意味着过于模式化与简单,丧失组织的丰富性。

第四,战略提供了一致性。优点:战略可以减少模糊,提供有序性,使行动更快捷。缺点:缺乏创造力。

3.部门战略管理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①环境变迁的压力:战略管理能够保证组织与其环境

之间形成良好的战略配合,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②角色变化的压力:小政府较大政府理论而言,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和支持,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的

职能,角色地位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公共部门的治理活动要兼顾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因此公共部门必须以系统的长期的发展的观念来制定发

展战略,以正确确定自己的职能地位。

4.简述保罗保罗纳特和罗伯特巴可夫战略管理过程的分类。

高行动性战略,低行动性战略,行动与回应度的结合,

战略转换。

5.简述斯蒂芬罗宾斯对战略管理过程的分类。

确定组织当前的宗旨、目标和战略,分析环境,发现

机会和威胁,分析组织的资源,识别优势和弱点,重新评价组织的宗旨目标,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结果 6.简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主要类别。

5c 战略

核心战略,明确组织目标,centre ,

后果战略,创设绩效后果,consequence

顾客战略,将顾客至于驾驶员的位置上,custom 控制战略,将控制从高层和中央移走,control

文化战略,创造企业家文化,culture 7.你是如何评价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 公共部门需要战略管理,而且战略管理一给公共部门管理带来了显著的积极效果: ①明确了战略性发展方向②掌握配置资源的优先顺序③强化环境适应能力④制定了追求卓越的标准⑤具备了控制和评估的基础。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没有停止:①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有差异战略管理在私人部门的胜利并不能完全迁移到

公共领域,②责任问题值得深思,如果是错了,谁来负责呢?③公共部门目标设定困难,战略管理毫无意义④政府

任期的短暂,很难发展长期战略。 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让战略管理在公共领域应用好。 第六章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1.公共政策的特征有哪些? 公共政策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正效应与负效益的统一。 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利益倾向,目标取向,权威性,普遍性,稳定性与变动性,预见性 2.简述政府在公共问题列入其议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政府在公共问题,例如及议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分为以下四类: ①自由放纵:表现为对公众议程的诉求不作任何反应,自我定位为政治冲突结果的肯定者和执行者。 ②鼓励扶持:表现为政府为使公众理解和支持某一既定的政策,由政府创始,会有政府支持的社会团体提出,政府推行一定的旨在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的计划。 ③促使其产生:表现为政府不考虑公众议程是否提出了政策诉求,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认定排列,政策顺序,直接界定政策问题,设定政策目标,解释政策目的采取政策行为,为此优先调用公共资源。 ④阻止其产生:表现为政府充当卫道士,以社会公众和国家利益的名义,对那些被认为违背宪政原则或危害社会的政策诉求,采取多种形式的封杀行为。 3.简述政策方案设计的步骤。 ①政府方案轮廓的构想。包括,行动原则,指导方针,基本措施和政策发展阶段等主要内容。 ②政府政策的细节设计。将政策方案具体化确定,实现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如政策界限规定,相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物资经费保证等。 4.政策执行过程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与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 5.简述政策评估的过程。 以评估的组织和准备,二评估的实施,三总结和撰写评估报告

6.何为政策周期?有哪几种类型?

所谓政策周期,指的是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作为他们之间互动结果的政策过程所经过的一个循环它

一政策过程的完成阶段,计政策的调整或终结为标志,往往是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类型:①阶段性政策周期②功能性政策周期③反复性

政策周期。

第七章 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与再造

1.简述官僚制的特征。

官僚制是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动为基本特征的组织形式。

2.官僚制面临的现实挑战有哪些?

①官僚制对规则和程序的过分追求,导致组织的僵化臃肿和效率低下,功能失调。

②官僚制对规则和程序的过分追求,导致的组织结构刚性,使其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迅速变化急剧的特征。

③官僚制对规则和程序的过分追求,导致对人的自由,创造性和个性的压抑。

④强烈的专业技术崇拜和固定的专业化分工,使拥有专业知识的文官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利益群体,容易形成文

官专政,给民主政治带来危机。

⑤责任保障机制日渐丧失。

⑥由于政府组织膨胀功能增加,导致公共开支规模日趋庞大。

3.简述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目标。

①维护组织的动态平衡。使其灵活、稳定、持续、适应、革新。

②完善组织的静态结构。确立和健全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条例,建立合理系统的组织结构。

4.公共组织再造的价值导向。

顾客竞争结果

5.结合实际,分析公共组织变革与发展的动力与阻力。

动力:

动力来源于各个多个方面,包括技术进步的压力,知识爆炸的压力,产品更新的压力,价值观改变的压力,政府法令政策的改变,劳动力素质的变化,工作生活质量的

提高,新的管理原理和方法的出现等,大致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组织外部环境变化,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

环境,技术环境等的变化

组织内部条件变化,包括目标与价值观,结构,管理,社会心理,专家和专家群体。

阻力:

来自于个体的阻力,包括知觉,教条主义,依赖性,

习惯,对未知的恐惧,守旧和安全感,求全,经济原因。

来自于组织和群体的阻力,对权力和影响的威胁,组织结构资源限制,组织文化,组织间协议。

6.公共组织再造的途径有哪些?

①组织创新层面,政府内部组织设计应更加具备弹性和适应性,努力把机械式官僚组织变为有机式适应性组织,如参与型与对话型国家学习型组织。

②公共组织典范变革层面,政府治理理念变革,从效率行政到民主行政,从控制导向的管理到服务导向,如建设服务型政府,从强势国家的单独治理到国家社会共同治理,从政企不分、政府管制到政企分开、放松管制,从权力集中到适度的放权,从人治到法治。

③公共组织的工作流程再造层面,政务流程再造,实现由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

第八章公共部门的领导

1.领导影响力的作用模式有哪些?

制度化服从(合法化认同)

模仿(塑造榜样)

建议(提供主意计划)

劝说(理性说服)

强制(奖惩强迫)。

完整的领导行为包括?

一个完整的领导行为,应该包括计划委派贯彻评价奖惩。

2.领导方式有哪几种分类?

根据关于领导方式的分类,有如下几种标准:影响力产生过程标准,领导者活动范围标准,领导者人格特质,标准团体组成分子态度标准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领导者的权力控制程度,领导的不同侧重点权力的运作模式对领导方式进行分类。

据领导者对权力的控制程度,将领导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据领导者对待工作有关元素的不同侧重点,将领导分为工作导向的领导方式和人际关系导向的领导方式。

3.影响领导效能的因素有哪些

①领导自身因素,基础素质,知识水平,行为方式,权力基础,群体总体特征。

②被领导者方面因素,包括被领导者的素质工作,技能水平群体和组织的历史状况及运行模式被领导者的动机,需求和期望水平被领导者的心理状况和个性因素。

③领导环境因素,包括组织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组织群体个人和领导者间的合作程度,管理及决策系统的运行情况,组织的激励系统和领导的激励水平,组织的结构设计变革和发展状况。

4.试解释三大主要领导理论。

领导特质理论,领导特质理论也称作领导素质,理论侧重点放在杰出领导所具备的某些共同的特征或品质上,目的是为了预测什么特性的人,能成为未来的成功领导者,根据对领导者特征来源的不同认知,这些理论分为传统特质理论和现代特质理论,传统特质理论倾向于领导是天生的,现代特质理论倾向于用心理测评的方法,对领导者的人格特征进行测试,并矫正培养。

领导行为理论,领导行为理论,着重研究领导者如何与自己不同行为和作风来影响被领导者以及分别判断领导是否有效。主要有领导行为四分图,管理方格图理论,连续统一体理论,管理系统理论等四个分支。

领导权变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存在适应一切情景的唯一的和最佳的领导方式,但可以通过对特定领导环境的分析,找到一种与该环境相适应的,有效领导方式

5.试论述近年来领导理论的新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新进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领导理论,包括领导替代理论,纵向配对,关联理论魅力,改造型,领导理论等等。

挑战,在领导关系中,普遍存在着追随者把领导者的能力及其作为理想化的倾向,这种自我管理的团队倾向,构成了对传统领导理论的挑战。

第九章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

含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就是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的总和,既包括公务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又包括一般的劳务人员。

特点,时代性,能动性,持续性高,高增值性,消耗性,创造性,政治性。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含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宏观和微观两部分:

宏观是指整个工程部门系统为了保证其工作的性质与人力资源的整体结构相匹配,适应发展的需要,对公共部门内外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进行宏观和中长期统计预测规划,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政策、管理权限和管理标准,维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流动和人才市场的秩序等活动,其目的是营造公司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良好环境。

微观是指,每个具体的行政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依法对本部门内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活动和过程。

特点:①公共部门人事行政机构复杂,②严格的法律法规规制,③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具体管理也体现了自身的性质。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系统优化,开发先导,以人为本,能级对应,系统动力,反馈控制,弹性冗余,互补增值,利益相融,竞争强化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是什么?

①观念的区别。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个人服从组织。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本,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

②管理内容与范围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实践是以个体为中心,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以团队为中心,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也由个体转向了团队。

③组织结构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以树型的组织结构为主,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为矩阵型结构,进而又出现了特许经营,战略同盟,虚拟企业等网络型的组织结构。

④工作重点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注重使用人现在的才能,而不注重开发人的潜能,而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首位。

⑤管理作用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作用是效率的提高,与公共卫生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大大超过了这两个作用,具有决定组织命运的战略性作用。

⑥管理目标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的目标是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则更关注组织在竞争力利润,生存能力,竞争优势和劳动力的灵活性等方面的提高。

⑦管理地位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部门被视为非生产、非效益部门,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生产与效益部门。

5.简述战略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特征。

①从以职位管理为本向以工作、员工管理为本转变

②明确界定核心和随机偶然性工作及其管理方式

③注重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

④促使和引导员工关注工作,参与管理

⑤管理的重点是促进劳动力向多样化转变

⑥报酬体系是以生产力为基础

⑦以家庭为中心的休假和福利计划

⑧作为企业家的公共人事管理者。

6.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及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

指导思想。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突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性,坚持四个原则。

目标任务。①建立较完备的国家公务员制度②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③建立健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建立健全公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⑤通过预测与规划、教育与培训选拔与使用配置与管理等环节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公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努力建设和造就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包括公务员在内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队伍建设重点。①重点加强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理论和业务培训根据,选任制干部和委任制干部的不同特点,完善民主推荐名册平民主评议制度②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政机关人才队伍,坚持考试录用制度,完善选调制度,加强对党政干部的培养。

7.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发展趋势。

①人力资源管理将更加具有弹性和适应性,而。

②人力资源的知识化或专家话。

③组织的扁平化开放化,网络化学习化。

④强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⑤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

⑥重视激励、沟通和绩效管理。

⑦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或重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道德问题。

⑧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第十章公共部门的信息系统

1.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可识别性,客观真实性,服务性,抽象性,使用和处理的主观性,可转换性,共享性,时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完全性。

2.信息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①信息是公共决策的基础,②信息是公共决策实施的保障,③信息是公共部门沟通和协调的桥梁。

3.公共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是什么?

概念:公共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为实现公共管理整体目标,管理和处理公共信息而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组织体系和运行程序,以及相应的技术和物质设施的有机整体,包括信息获取输入加工存储检索传输等环节。

功能:公共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管理,信息检索和信息传输等主要功能

4.简述公共信息的处理过程。

公共信息的处理是一个系统的流程,它包括公共信息的采集加工,储存,传输,检索和反馈等环节

5.简述公共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成。

人机交互子系统,问题处理子系统,决策支持数据库系统。

6.电子政务的含义是什么?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

7.实施电子政务已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为电子政务的实现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及硬件;而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公民知识水平,文化素质和参政意识的提高,为电子政务的实现提供了部分软件基础。

第一,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电子政务的物质基础信息装备信息库和信息网络在发达国家普遍建立,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形成,实现电子政务的物质基础初步具备。

第二,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为电子政务的实现提供了制度支持。

第三,公民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微电子中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第四,电子政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为电子政务的实现提供了法律支持。

8.实施电子政务的要求是什么?

实现电子政务最重要的是构建一个虚拟政府,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

①其实施应由国家投资,受国家控制,为公众服务

②政府要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倡导科技领先

③注重政府信息的公开性和可获得性

④注重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

⑤追求更高的政府工作效率,

⑥实施必须以提高公务员的个人素质为前提

⑦电子政务应当与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协调发展。

9.电子政务的内容有哪些?

①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比如国家和地方基础信息系统,法规政策等电子资料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政府内部的如财务系统等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录,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等。

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电子商务,电子采购与招标,企业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等。

③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电子身份认证,就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民信息服务等。

10.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电子政务中面临的问题的看法?

①数字鸿沟问题。②传统行政体制的制约。

③公务员观念的阻力。④既得利益部门的阻力。

⑤财政压力和收费方式问题。⑥安全保密问题。

⑦个人社会保险号码与信用卡普及问题等。

十一章公共预算管理

1.公共预算管理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①公共预算有许多对预算结果有不同的优先偏好和权力的预算行动者

②在政府预算中,民选官员花费公民的金钱,而不是他们自己的金钱

③因为民选官员为公民作出支出,决策可靠性就成为公共预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④公共预算在财政年度开始之前就已经计划好了,并准备延续一整年甚至两年

⑤与私人预算相比,公共预算面对很多约束,通常涉及花费的目的支出的时间,期限和规则,以及平衡要求和借贷的限制。

2.公共预算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①财政纪律与总量控制

②资源分配与配置效率

③应用管理运营效率

④适当程序(合规性)

⑤控制财政风险损失。

3.公共预算原则主要有哪些?

预算的完整性,统一性,真实性,年度性,效率性,公开性,导向性。

4.公共预算方法主要有哪些?

单式预算,复式预算,绩效预算,计划规划预算,零基预算。

5.什么是公共预算的准备?

预算准备是指同政府核心层发出预算编制指示,到向立法机关呈送预算的过程。

6.什么是公共预算的执行?

公共预算执行的基本任务是确保预算执行的结果,能够预算的初衷相一致。

7.公共预算的技术和工具有哪些?

政府会计,政府报告,财政审计,预算评估等。

8.简述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过程。

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编制,执行和决算。

9.简述OECD国家公共预算改革的核心理念和重点。

核心理念:

①促进良好的公共治理②提供财政透明度

③重新分配预算资金④预算应是未来导向的

⑤将预算的重心从投入转向结构方面

⑥需要有应计制政府会计。

重点:

①为确保财政责任和政策承诺的可信度,创造制度条件②转向多年度预算

③采纳新型的自上而下的预算程序

④放松投入控制

⑤建立基于结果的受托责任体制

⑥实施应计制会计和应计制预算。

十二章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

1.简述绩效管理的含义和主要作用。

含义: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是对公共服务绩效目标进行设定与实施,并对实践结果进行系统考察与追踪,推动绩效不断改进的系统活动和过程。

作用:①对组织而言,绩效管理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动力。②对员工而言,绩效管理是一种激励的手段。③对公共服务对象而言,绩效管理是一条监督的途径。

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①方向性,指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目标导向。

②系统性,指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过程导向。

③灵活性,指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指标导向。

3.有效的绩效指标应符合的标准有哪些?

可操作性,针对性,可理解性,可靠性,广博性,时效性,实用性。

4.标杆管理的一般程序。

①计划,决定标杆的标的物,找出衡量的指标,决定比较的对象,决定搜集资料的方法搜集资料。

②分析,分析资料,找出绩效落差,提出改善方案。

③行动,执行改善方案。

④提高,组织绩效得到改善和提高。

⑤重定标杆,追踪考核。

5.绩效管理中已存在哪些问题?

①绩效指标体系难以建立。②公共服务的实际效果难以完全具体衡量。③绩效管理中的公平性问题。④绩效衡量中的问题。⑤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6.谈谈你对提高绩效管理水平的建议?

①管理者要成为组织绩效的中心。

②高层的支持与承诺。

③制定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

④绩效衡量,对组织要有意义。

⑤利用绩效规划和衡量体系,使管理者负责任。

⑥要促使组织成员认识到绩效的重要信息。

⑦连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抓住绩效改进的机会。

十三章公共管理的方法

1.简述目标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概念,目标管理就是让组织成员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基本特点,参与管理,自我控制,权力下放,统筹管理,注重成果。

2.简述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①设置目标较为困难

②公共部门的目标往往比较模糊,不易量化,结果也不易衡量

③公共目标的制定过程并非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而是一个政治过程,充满了对多元价值与目标追求的冲突

④目标趋向于短期

⑤灵活性差。

3.如何理解和把握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

公共服务的品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绩效,专业特色,可信度,持久性,一致性,及时性,变动性。

4.简述TQM的概念和实施步骤。

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组织的管理与服务通过高品质和不断改进的产品及服务,获取顾客满意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

实施步骤:

①让员工们描述测算他们的工作,并找出所需改进的工作程序,通常以明确顾客及他们的需求作为开始。

②描述完成这项工作所需要的步骤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

③查明工作过程中哪些地方易出现差错延迟和返工。

④查明造成差错延迟和返工的原因。包括欠佳的设备,不清楚的指示,不达标的操作,不正确的指导和交流,或是没有培训成熟的员工和管理人员。

⑤为改进工作采取小规模的试点。

⑥如果这种试点计划奏效,将推广到整个组织。

⑦监控进程依据,确保他能在整个过程中改进工作。

⑧重复前七个步骤,进一步改进工作。

5.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①能够形象地把整个计划用网络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直观地反映工作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能够告诉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计算时间差数能够预见某项工序,提前或推迟完成对整个任务的影响程度,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及各工序活动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调整,在执行中保持对计划的有效控制与监督。

③通过计算可以找出自始至终对完成期限有关键性影响的工序活动,即关键工序。

④可与成本资源一并加以统筹安排,可把控制进度与成本控制合理,利用资源综合起来考虑。

⑤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借电子计算机来进行。

6.简述专家决策法,德尔菲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专家决策法:基于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在历史和现实有关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状况,并作出决策。其分为个人决策法和专家会议决策法两种。

个人决策法的步骤,先征求专家个人的意见看法和建议,然后对这些意见再归纳得出一般结论。

专家会议决策法步骤,邀请专家召开调研会,向专家获取有关预测对象的信息,经过归纳分析判断和推算,对未来发展趋势及状况作出判断。

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在专家会议决策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实用的决策方法。

步骤:采用匿名函调查的方式,由领导小组,针对决策问题设计好的调查表寄给专家小组的成员,通过寻求专家意见,对意见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匿名寄给各位专家,不断修改完善,反复多次,最终得到一套完整的预测方案。

第十四章公共部门的外部关系

1.传统行政模式对处理外部关系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传统的行政模式下,公共部门关注的焦点是组织内部、是结构和过程,对组织外部关系的处理往往被视为政治官员的事情,而至于次要位置。

①在传统的行政模式下,政治和行政被看成两个相互分离的过程。②传统行政模式下的官僚制组织尽管在控制外部效应、提供公益物品和对个人的选择加以管理以避免公共事物的悲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官僚制组织变得日益庞大,他正在失去往昔的意义。③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公务员的常任和价值中立制度,也是公共部门在外部关系上缺乏进取心的原因之一。

2.简述传统公共部门需要处理的主要外部关系。

①第一种外部关系主要是协调性的,它以一个公共部门本身为大环境,关注的是同一公共机构的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第二种外部关系是与外部独立组织的关系,主要包括政府的其他不同层次的机构,利益集团,私营企业以及其他相关组织。

③第三个方面的关系是公共部门和新闻媒体及公众的关系。

3.公共管理的兴起对外部公共部门外部关系的影响是什么?

①由于社会公共组织在社会体系架构中的特殊地位,会最大限度地受到其他社会系统影响,为求得自身的良性运行和维护良好的运作,公共部门需要更多地关注外部要素,并对这些要素加以适当的管理和控制。

②公共部门受到新闻媒介和公众监督的程度比性部门要高,所以外部的政治限制和巨大的责任使公共组织意识到应该更多地关注其外部环境,并对各种限制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③民主意识的复兴民间社会及其社会权力的崛起,也已成为公共部门关注外部要素的最重要的动因之一。

④公共部门给予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对自身外部生存环境的关注,也是公共部门外部取向出现的原因。

4.简述公共部门外部关系的主要内容。

①不同公共部门之间的关系

②公共部门与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③公共部门与利益集团和政党等独立组织的关系

④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

5.简述公共部门外部关系的主要障碍产生的原因。

①由于公众冷漠所造成的困难。产生原因为公众对公共组织有一种无力力干预的心态核对庞大官僚制组织的失望情绪,以及现实政治活动中的挫败感。

②来自于其外部的各个独立组织尤其是利益集团间关系的处理。产生原因,公共部门被俘虏的可能性

③公共部门内部人员对来自民间力量监督的反感。产生原因,来自民间力量的参与和监督会使公共政策过程更加透明,不可避免造成既得利益者特权丧失。

6.试论述公共部门的形象及其重要性。

公共部门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以公共部门自身素质行为和表现为基础,受公众价值取向和主观评判的影响,又同公共组织自身形象的设计有直接联系,是公共组织理念行为及效果的集中综合表现。

公共部门形象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虽然只是抽象的存在,但是对公共组织影响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公共组织影响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良好的公众形象有助于增强公共部门自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利于增进公众对公共部门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融洽公共部门与民间社会的关系,从而强化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统治管理的合法性基础。

第十五章公共管理变革与新治理模式

1.简述导致公共管理变革的时代因素。

传统行政模式弊端的显露,政府角色的改变与财政压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影响。

2.简述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

①维持宪政秩序和政府稳定的问题②关注公共管理者的价值取向与政府治理的有效性③提高政府治理的能力与构建共同治理模式④应对官僚腐败与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3.简述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变革的特点。

在公共管理变革的过程中,多主体多机制的治理成为变革的主要取向,但是政府仍然是这个时代的核心治理者或管理者。

4.论述西方国家政府的变革概况。

背景:

西方政府运动以及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的兴起有其深刻的背景和作用。

A经济和政治因素在将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70年代石油危机后,西方国家出现的以赤字、通胀等为特征的滞胀现象,减少开支多办事,这是引发改革的直接原因。

B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个推动力。全球化趋势加强了各个西方国家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的高度重视;政府能力是一国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主导性因素。

C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种催化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立灵活、高效、透明的政府创造了可能性。新通信技术使民众更容易参与公共管理活动,也要求政府对迅速变化的形势做出反应。

D传统的官僚体制(科层制)的失效和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

概况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各国的政府陆续开始了公共管理变革的进程,这些变革涉及行政组织行政管理行政决策,和公共利益等方面,简言之,包括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政府行为的法制化,政府决策的民主化,政府权力的多中心化。

5.简述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新经济学理论,包括公共选择,理论代理理论交易成

本理论

私营部门管理理论。

6.新公共管理有哪些基本特征?

①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工作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

②与传统公共行政职级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既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由此而重视赋予一线经理和管理人员以职权责。

③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中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

④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

⑤在看待文官与政务官的关系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野。

⑥与传统公共行政热衷于扩展政府干预,扩大公共部门规模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让更多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⑦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僵硬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新公共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环节上的灵活性。

7.新公共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①新公共管理,无视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差别,盲目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

②新公共管理,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公共服务的供给,这是不恰当的,把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完全等同于供方与顾客的市场关系,实质上是把前者简单化。

③新公共管理强调对产出或绩效目标进行精确的界定,测量和评估,但政府的许多服务项目难以准确评估。

④新公共管理主张公营部门私有化,实际上是放弃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逃避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

⑤新公共管理强调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新泰勒主义。

⑥新公共管理主张对高级文官实行政治任命,以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控制,破坏了传统的文官政治中立原则,一定程度上导致政治腐败和滥用职权。

⑦公共管理强调的,所谓顾客导向,长期计划和预算总量控制很难付诸实施。

8.新公共管理给我国带来了哪些重要启示。

①新公共管理,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打破政府的垄断,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困难,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长期存在因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基础瓶颈状况,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做法,在加强产业管制的同时,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国有产权进入这些领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效率特别事项,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的方向发展。我们也应该思考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时,应该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取向,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公众需求。

③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这些方面可以为公共行政管理所借鉴。

9.简述费利耶的四种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内容。

第一,效率驱动模式,将工商管理方法和技术引入公共部门管理,以提高效率为核心,关注财政控制、成本核算、效率问题,目标定向和绩效管理,顾客导向、人事改革,责任制。

第二,小型化与分权模式,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小型化,挑战高度官僚化的福特主义(Fordist),引入合同管理。

第三,追求卓越模式,强调组织文化重要性,对组织及管理的变迁与革新强烈兴趣,分为从下而上(学习型组织)与从上而下(塑造组织文化,引导公司发展)两种途径。

第四,公共服务取向模式,私人管理和公共管理观念新融合,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引入质量管理思想,关心服务质量,反映使用者诉求,强调公民参与和公共责任制等。

10.简述彼得斯对传统行政模式的分析。

彼得斯认为,政府的传统治理模式是行政改革的背景,传统的治理模式并不是从一组理论原则中推论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治理模式正面临着新时代变革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层级制和规则,永久性和稳定性,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内部管理,服务与结果平等六个方面

11.新治理模式的种类与理念有哪些?

市场化政府,强调政府管理市场化

参与型政府,主张对政府管理有更多的参与,也可称为授权模式

弹性化政府,指政府有应变能力,能够有效地应对新的挑战

解除规制型政府,主要是解除政府内部管制

12.新治理模式的特征有哪些?

市场化政府-垄断

参与性政府-等级制

弹性化政府-永久性

解除规制型政府-内部规制

13.简述无缝隙政府的主要内容。

无缝隙政府是以满足顾客无缝隙的需要为目标的一种组织变革,无缝隙政府不是全盘推翻现有的行政运行程序,不是以部门职能为导向,会议数量规模为导向,而是

以顾客为导向,以竞争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是政府每一项资源投入人员活动,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提供等,都能真正而又有效的符合顾客的需求,顾客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的都想的服务,真正实现为民服务的目标。

公共管理学2011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2011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公共管理的特征 P4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会组织及公民为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及组织自身进行管理和优化的活动。其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性 ①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组织以其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去推进、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将公共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公共利益的重要性是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本质区别所在。 ②公共参与性。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公民社会开始逐渐成长起来,社会组织及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为了更好的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他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使得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不再是唯一的主体,而是还包括政府之外的其他公共组织、私人组织以及公民。 2、效能性 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和管理程序相比,公共管更多地将视线放在了结果的取得上,强调投

入要素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因而,公共管理提倡效能建设,在管理目标上追求包括经济、效率和效果在内的多元价值的有机统一。 3、回应性 公共管理过程可以说也是一个与社会互动的过程,这是公共部门以人为本、重视公众利益的具体体现。对政府组织而言,它不再是传统公共行政中的封闭体系,而是具有高度开放特征的开放体系。政府既要提供有效的制度平台和渠道,让公众能及时地向政府反映问题,同时政府也要对公众的需要作出反馈。 4、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公共管理非常注重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创新,这是由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一方面,由于公共管理过程中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的出现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公共组织要实现自身的优化管理,也要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手段。 5、法治性 法治在公共管理中体现为严格遵守规则的精神。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之间要实行对社会事务的合作共识,只能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如果缺少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简述题 1.简述公共行政学研究途径与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的差异。 参考答案:第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公共管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可以有不同的研究途径、方法或观点。首先,公共管理学可以从不同的社会科学学科的框架中来加以研究,在西方(美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中,形成了较有影响的学科途径,有管理学途径、政治学途径、法学途径和经济学途径。其次,可以从某些社会科学的理论、假设或模型出发来研究公共管理过程,由此形成的研究途径更是多种多样。研究途径、方法的不同,导致对公共管理过程做出不同的描述或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途径:公共行政学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管理途径(包括传统的管理途径和新公共管理途径)、政治途径和法律途径。 2.简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第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区别: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具有不同的功能。公共政策主要是制定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和行为规则,它通过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规定和引导,在总体上为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必需的环境,即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外在条件。公共管理则是通过具体实施公共管理行为与活动来提高公众的社会生活质量和实现公共利益。 第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联系: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都是公共性,即关注的都是社会公共利益,涉及的都是社会公共事务领域,都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手段,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为目标。而且,虽然两者运行过程的最终表现不同,即公共政策过程的运行表现为观念形态的形成与完善,而公共管理过程的运行表现为客观的物质交换,但两者都有一个由确认问题到制定方案,最后实施和评估的相同的实施过程。 具体联系表现如下: (1)公共政策指出了公共管理的基本方向,是公共管理的必要前提; (2)公共政策具有一定的公共管理职能; (3)公共管理是实现公共政策的基本途径; (4)在一定层面上,公共管理行为与相关公共政策是合二为一的。 3.简述公共治理理论的内容。 参考答案:公共治理理论是对作为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并且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合理内核进行整合的结果,其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内容包括:第一,公共治理是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第二,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第三,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第四,治理语境下的公共管理,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行合作的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第五,治理语境下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 4.简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新公共服务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观点:第一,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第二,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第三,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第四,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第五,责任并不简单;第六,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第七,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5.简述准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联系与区别。

公共管理学作业homework答案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指公公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行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3.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4. 公共管理监督是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二、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25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最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陈振明_公共管理学_试题_题库(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 3、公共物品 4、行政国家 5、纯公共物品 四、简答 1、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那些? 2、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3、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4、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圣才出品】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 第8章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一、概念题 1.人力资源 答: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这一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从广义上来看,一国的人力资源泛指现在和未来一切可能成为生产性要素的人口,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的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潜在的人力资源(一个国家和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未来的人力资源(那些未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从狭义上来看,人力资源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组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的特点在于:人力资源为能动资源;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人力资源无法储存;必须不断地投资、维持与提升,才能保持其价值和增值。人力资源既有量的属性,也有质的属性。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人力资源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实力;人力资源质量是比人力资源数量更为重要的一个指标,一个国家和组织真正拥有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才真正地拥有了竞争的实力。 2.人力资源管理 答: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内所有人力资源的获取、使用和维护等一切管理的过程和活动,或者是组织管理中涉及到人力资源的政策和实践。一般说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系统:①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决策系统;②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系统;

③人力资源的招聘、选拔与录用系统;④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系统;⑤人力资源的工作绩效考评系统;⑥人力资源的薪酬福利管理与激励系统;⑦人力资源的保障系统;⑧人力资源的职业发展设计系统;⑨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系统;⑩人力资源管理的诊断系统。 3.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或应起的作用和用途,分为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两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职能是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高层领导的授权下,要处理对他人有权力关系的工作,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几项内容,其程度与范围随授权的程度而定,也就是代表高层领导行使管理工作的权限,是管理权力的一种延伸。人力资源管理的作业职能包括员工的招聘、选用、派用、培训、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员工绩效的评价、制定与执行报酬和福利计划、建立有效激励员工改善或提高工作绩效的系统、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以及处理劳资关系等一系列内容。 4.工作生活质量 答:工作生活质量是指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干预方法,以改善组织效能与组织成员福利的过程。包含工作环境和工作安排、员工参与、人际关系、经济报酬和福利、个人自我实现与潜能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生活质量的内容大体包括:①劳动报酬的充分性和公平性; ②安全和有利于健康的工作条件;③工作组织中的人际关系;④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⑤员工生涯发展;⑥参与决策,民主管理;⑦工作具有社会意义;⑧保障员工在组织内的权利; ⑨工作以外的家庭生活和其他业余活动。工作生活质量活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拓宽了视野,增加了新的手段;②使人们认识到,组织中的员工除了要求较高的收入和稳定的工作之外,还有许多更重要的追求目标;③促使民主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精品文档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二)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特点为(AC ) A.多元化 B.单一性 C.整体性 D.公共性 2、私人部门管理的突出特征表现为(ABD ) A.目标明确 B.协调过程中的效率优先 C.组织有效性度量很难 D.组织有效性度量相对容易 3、一般认为,在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的范式有(AD ) A.公共行政范式 B.公共服务范式 C.公共责任范式 D.新公共管理范式 4、促成公共行政范式产生的背景因素主要有(ABCD ) A.私人部门和市民社会对效率的普遍追求 B. 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改革 C. 私人部门的科学管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管理活动的系统化、科学化研究 D.政治学、行政法学和官房学的理论支撑 5、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学科基础为(ABD ) A.政治学 B.行政法学 C.社会学 D.官房学 6、公共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为(AC ) A. 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 B.杰弗逊的“独立宣言” C.韦伯的科层制 D.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7、韦伯把权力分为(ABC )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8、立基于韦伯的合理--合法的权力类型之上的科层制组织,其构建和运作的原则为(ABCD ) A.知识性和职业化原则 B.非人格化和执行能力原则 C.法定管辖范围原则 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 9、公共行政范式的基本特征为(ABCD ) A.行政活动的科学化 B.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效率 C.严格的等级制组织模式 D.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公务员 10、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BCD ) A.政治的顺向控制问题 B.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 C.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问题 D.科层制组织的限制自由问题 11、造成科层制组织低效率现象的主要原因有(ABD ) A. 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驱力 B.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部门有通过知识保密来获得和保持权力的激励 B. 科层制组织存在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 D.严格等级制的科层制组织中不可避免在会出现“彼德现象” 1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措施主要包括(ABCD ) A.严格的成本控制 B.权力分散化 C.加强一线管理 D.运用市场机制和强化服务质量 13、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观点包括(ABCD ) A.注重管理、绩效评估和效率 B.公共服务代理化 C. 在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引入竞争机制并削减成本 D.强调产出控制而非过程控制 14、1992年英国梅杰内阁颁布的《公民宪章》中列出的公共服务的原则有(ABCD) A.公布明确的标准 B.公布有关服务运作的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多选

多选 1.1993年,我国政府启动“三金”工程,即(BDE)B.金桥工程D.金关工程E.金卡工程 2.1997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中提出,影响全球未来发展的五大因素是冷战结束后全球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BCE)。B.信息技术革命 C.生态环境的保护 E.非政府组织的兴起 A 1.按照国家职能划分,公共财政包括(ABCDE)。 C 1.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是(B.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相分离的二分法理论C.韦伯的理性官僚体制理论) 2.传统的公共行政时期主要的特点是(ABCDE)。 D 1.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块应包含(ACD)A.政府部门办公业务综合管理模块 C.各级政府办公业务管理模块 D.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综合服务模块F 1.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包括 (ABCDE)。 2.非营利组织区别于政府组 织的主要特征是(AB)。A.民 间性B.志愿性 3.非营利组织在国外又称为 (ABCE)A.第三部门B.公民社 会C.非政府公共组织E.非营 利组织 4.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动因包 括(ABCDE)。 5.福利国家兴起的原因 (ABCDE)。 G 1.工作分析的步骤包括确定 工作分析的用途、收集与工作 有关的背景信息,以及(BCE)。 B.同承担工作的人共同审查 所收集到的工作信息 C.收集 工作分析的信息 E.选择有代 表性的工作进行分析 2.公共财政管理的目的 (ABD)。A.总体性目标B.一般 性目标D.地方目标 3.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性目 标包括(ABE)。A. 效率目标 B. 公平目标E. 稳定目标 4.公共管理监督的手段和方 式包括(ABCDE)等。 5.公共管理具有的基本特征 是(ABCDE)。A.公共性B.管理 性C.公众性D.公开性E.非营 利性 6.公共管理伦理可以分为 (ABDE)层次。A.公共管理者 职业伦理B.政治管理伦理D. 政府公共事务管理伦理 E.社 会公共服务伦理 7.公共管理伦理与责任控制 机制包括(ABCD)A.行政控制 B.立法控制 C.司法控制 D.社 会控制 8.公共管理外部监督体系包 括(ACE)等。A.权力机关监 督C.政党监督E.司法监督 9.公共管理协调的类型包括 (BCD)。B.对人的协调和对事 的协调 C.内部协调与外部协 调 D.认识性协调和利益性协 调 10.公共管理协调的原则 (ACDE)。A.整体原则C.自 觉原则D.动态原则E.周密 原则 11.公共管理协调的作用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BCD)。 B.协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 增强公共组织系统的适应力 和创新力。C.协调内部纵横向 的关系以增强公共管理系统 的协作力和整合力。D.协调内 外部、纵横向的人际关系以增 强公共估值的凝聚力和驱动 力。 12.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本 质区别体现在(ABCDE)。 13.公共管理责任表现为 (BD)。B.与特定公共组织或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相关的、由 其职位所带的任务 D.他们未 履行的义务所承担的后果 14.公共管理执行的手段 (BCDE )。B.行政手段C.法 律手段D.经济手段E.思想教 育手段 15.公共管理执行的特点包括 (ABCE)。A.从属性B.经常性 C.层次性E.灵活性 16.公共管理执行的原则包括 (ABCDE)等。 17.公共管理执行的作用是 (BDE)。B.公共管理执行是公 共管理的中心 D.公共管理执 行是公共管理过程中的重要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布坎南。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政治危机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公共管理战略》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经济学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AC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AB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ABC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BCD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AC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BC )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BD )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或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2、公共管理 答:是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3、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货物。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得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她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5)管理所追求得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 (6)公共组织得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 (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 (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得主要职能。 第一,建立并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 第二,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 第三,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 第四,进行收入与财产得再分配。 第五,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与作用就是什么? 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就是(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作用: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得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得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得作用。 二、论述题 1、论述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得启示。 答: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主体机制等方面有在本质上得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得效率达到最佳得情景。这一理论对人得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就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得一切行为都可以瞧成就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得目得肯定就是

增进公共利益得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就是现在公共政策得失效;公共物品供给得低效率;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性; “寻租”及腐败。 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得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单纯依靠市场与过多依靠市场政府干预都就是行不通得,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得健康发展。 2)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得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就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 3) 在进行经济改革得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济体制改革得顺利进行。 4) 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得建设,使政府得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得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2、结合实际谈谈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得职能应如何转变。 答:所谓政府职能转换并不就是简单得加强或削减政府得干预范围或力度,而就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得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式要有重要得改变。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得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管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得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以上政府工作内容、重心得转移,我们可以用简单得四句话概括政府职能转化得特点,即:政府工作由全面转向适度;由微观转向宏观;由直接转向间接;由人治转向法治。例如: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得影响下,无论就是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就是平民百姓都以文件为依据,即所谓得红头文件。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条件下,就显现出不稳定、随意性等一系列得问题与局限性。我们过去曾经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严重对立起来,否定了市场经济对促进生产力所起得重要作用,阻碍了社会经济得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尤其在竞争充分得领域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得调节作用,积极利用这支“瞧不见得手”,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保证市场经济得健康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简答题:

东财1109考试批次《公共管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 1. 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等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组织 D .营利组织 【答案】C 2. 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它包括()及第三部门。 A .企业 B .政府 C .单位 D .营利组织 【答案】B 3. 依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将组织结构分为尖型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 A .直线型 B .扁平型 C .职能型 D .矩阵型 【答案】B 4.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等级控制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 .市场模式 B .传统模式 C .集权模式 D .分权模式 【答案】B 5. 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以纠正市场失灵。 A .公共政策 B .法律 C .法规 D .计划 【答案】A 6. 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作为规范或准则,它()。 A .具有强制性 B .不具强制性 C .有时具有强制性 D .有弱强制性 【答案】A 7. 西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年代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D 8. 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过程中,()以及从行为科学中产生的观点和见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A .人际关系运动 B .新管理思潮

吉大19春学期《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

吉大18春学期《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二-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1.目标管理方法是()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德鲁克 B.西蒙 C.伍德沃德 D.菲德勒 正确答案:A 2.政府的预算必须包括政府的全部公共收支项目,以反映以政府为主体的全部财政活动,允许在政府预算规定范围之外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我们将这称为( )。 A.可靠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正确答案:C 3.侧重于组织实体的外部规模和技术特征,如政府行政机构的增减、合并,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扩展与缩小,行政人员的补充与精简等,这样的公共组织变革属于( )。 A.内涵型的组织变革 B.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 C.外延型的组织变革 D.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正确答案:C 4.政府失效理论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正确答案:B 5.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形式,称为( )。 A.基数预算 B.单位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

正确答案:D 6.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A.实施阶段 B.总结阶段 C.协调阶段 D.准备阶段 正确答案:D 7.所谓( )(简称DSS )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处理的信息,以支持决策者针对“非结构化”问题制定决策与执行决策的一套体系。 A.战略开发系统 B.决策支持系统 C.参谋智囊系统 D.战略管理系统 正确答案:B 8.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步骤。 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 正确答案:A 9.从学术渊源上讲,公共管理学是在( )基础上,融合了与之相关的多学科理论发展成的。 A.现代经济学 B.公共行政学 C.管理学 D.政治学 正确答案:B 10.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 )。 A.政府上网 B.政府信息公开 C.政府信息化 D.建立公共管理信息系统 正确答案:B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 公共管理学 作业1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客体是公共事务,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 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5、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 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6、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和 志愿性。 7、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8、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有: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等方面。其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的公益性特点。 9、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 人员。其职业具有鲜明的特点,主

要表现在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两个方面。 10、当代公共管理者必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诊断能专业资料. . 力、管理决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 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何区别?、1⑴目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的目的是盈利; ⑵限制因素不同,公共管理整个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动力是追求高额利润,经济气候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法律在其活动中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 ⑶物质基础不同,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税收和发行债券,其经费预算属于公共财政支出,必须公开化,接受纳税人的监督,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投资的回报即利润,其管理所需的物质资源是自主的,不需要公开化; ⑷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管理人员是由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相对独立地考核、评估,主要考虑其政治才干和倾向,公共管理人员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其处理特定事务的能力被聘用; ⑸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同,评估公共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的好坏、各种冲突的减少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及消耗程度,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绩效的主要指标是销售额、净收益率、生产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A) A.公民 B.政府C.企业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A.17世纪末18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A.经济的发展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A.威尔逊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 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 A.凯恩斯 B.布坎南 C.韦伯 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A) A.管理B.法律 C.经济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A.威尔逊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C.合理--合法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张军涛《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一章~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一章公共管理学概述 1.什么是公共管理?什么是公共产品? 答: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和管理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民主科学的方式行使公共权力,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活务的活动。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因而,公共物品一般由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提供;而私人物品的效用边界清楚,市场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公共管理在很多方面是与私人管理存在区别的。按照西方学者的概括,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的,追求公共利益,而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2)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在私人组织中,权威和责任的划分是比较清楚的,而在政府中,诸如运作的规模和复杂性,对官僚机构加以政治控制的要求,对一致性和协调的寻求等因素导致了责任机制的扩散,这种扩散加深并复杂化了公共决策的过程。

(3)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政府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工商企业组织提供的是私人物品。正因为公共物品的特征,使得政府活动难以具有高效率。 (4)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在公共部门,雇用和提拔雇员的功绩系统存在着几种标准,这往往超出了技术效率的观点。 (5)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而且公共管理的运作是在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因而,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征。 (6)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都要运用资源去生产商品与服务,然而公共部门的产出是很难量化的。企业管理者追求利润,而公共管理者更关注大众福祉,即公众的利益。 3.简述共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答: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必然有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他们的行为代表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客体是人类社会的各种公共事务,与此相关的公共政策、制度和规范,以及主权范围内的全体公民。 (1)公共管理者 在政府组织、事业单位、各种非营利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构成了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管理者。 ①根据产生途径与权力的大小不同,可以将公共管理分为政务性管理人员和业务性管理人员,前者由上级考核选派,进行决策,是高级管理人员;后者则一般通过招聘考试等途径录用,执行政策,是专业管理员。 ②根据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是由选举或任命产生的,他们的任期往往有法律和规章确定;基层管理者又称为第一线管

公共管理学(2014版)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 2.市场失灵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但在现实经济中,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理论上的假设前提条件过于苛刻,现实中是不可能全部满足的。由于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完全和在公共物品领域,仅仅依靠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无法实现效率—帕累托最优,即市场失灵就是巿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3.非政府公共组织 国外有称之为“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等,是指承担公共物品的生产与提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除政府组织以外的其他所有公共组织,主要类型有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企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民间自治组织。 4.电子政府 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电子政府的精髓在于利用现代信息和技术,构建一个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政府服务体。 二、简述题 1.公共管理部门存在的原因。 公共管理部门是在社会公共物品与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与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存在的意义有:(1)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客观需求。公共管理职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与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必然要求。(2)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也是当代各国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市场机制自身并不足以实现所有的经济职能,离开公共部门的市场将无法正常运行。(3)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尤其是其存在状况还与特定社会的自治能力密切相关。在现代国家,社会自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公共权力组织的职能社会化进程以及非正式的公共组织的发达程度。 2.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关系。 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者或公共组织影响其他个体或组织的能力。公共责任是指公共组织的管理者所承担的责任。公共责任是伴随公共权力产生和存在的,在赋予公共权力时,实际上对公共权力的作用目标、作用范围、作用方式、作用内容都有较具体的规定,这就是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公共责任。公共责任与公共权力相对应,即拥有多大的权力必须相应课以多大的责任。公共管理者应该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公共责任,否则将失去公共权力或受到相应的处罚。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管理的内涵: 所谓公共管理, 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的阶段: ( 1) 限制政府干预( 2) 主张政府干预( 3) 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 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 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 公共政策失效 ( 2)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 ”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 1) 非政府性( 2) 公益性( 3) 正规性( 4) 专门性( 5) 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公共性( 2) 利益选择性( 3) 目标指向性( 4) 权威约束性 ( 5) 功能多极性( 6) 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 1) 执政党( 2) 立法机关( 3) 行政机关( 4) 利益集团( 5) 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 1) 公正原则( 2) 受益原则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教材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政府部门:以财政拨款作为经费来源,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和服务的单位 的总称。 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 (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过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它试图为公共管理学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增进公共利益的学问。 二、复习思考题 1、试比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主体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的公共部 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企业部 门和非政府组织;公共行政的主体是行政部门,特别是政府的行政机关。 (2)追求目标不同。公共行政更关注组织 内部的执行过程,而公共管理则 将视野大大拓展到组织的外部,以追求最终的好的结果为己任,并时时强调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 (3)公共管理的逐渐兴起并对公共行政有取而代之之势。政府部门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它的期望和定位,公共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公共管理学有哪些学科特征? (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科技整合的学科。 它需要综合地吸收当代各门社会 科学的合理内核,来搭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范式和分析框架。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也呈现 多样化特点。 (3)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与实践发展是相 吻合的。 (4)公共管理学从“内部取向”转向“外 部取向”。它重视战略管理、绩效 管理、责任机制和外部整合,有助于提升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竞争性。 (5)公共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开放性 学科。 (6)公共管理学提倡案例分析法。 (7)公共管理学(作为指导政府部门活动 的理论规范前所未有地)强调管 理者个人责任和对结果负责。 3、如何理解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1)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从其 管理对象来看,有相当多的事务 属于经济事务(如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食品和药品安全的管理、对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制定和管理等)。一方面,对管理这些事务的政府部门官员来说,具备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经济知识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部门还要承担管理国有企业的任务。(管理竞争性领域的公公企业是我国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公共管理的特色之一。) (2)政府管理的即使是非经济事务,仍需要采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法。(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稀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问题,当政府部门的官员都时刻提醒自己资源是有限的、并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收益-成本分析法来权衡他所要处理的众多事情时,管理的成效将要提高的多。) (3)经济学可以首先明确事务性质而后选择恰当的制度工具,从而节省管理的成本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协调矛盾、均衡利益的基础上处理好公共事务并花费尽可能少的成本。)(4)公共管理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管理过程和方式呈现市场化取向,如何把握合适的度仍需要运用经济学知识来加以回答。 4、你是怎样理解工商管理理论和政治学理论对公共管理的基础性影响的。 (1)工商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科,工商管理理论和实 践必然会对公共管理学产生影响。当公共管理学在经济学途径上诞生并强调“企业型政府”理念时,工商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当然构成公共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