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产品

含氟产品
含氟产品

含氟产品

很大,有爆炸危险,由于氟原子半径小,又具有较大的电负性,它所形成的c-f键键能要比c-h键键能要大得多,明显增加了有机氟化合物的稳定性和生理活性,另外含氟有机化合物还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硫水性,促进其在生物体内吸收与传递速度,使生理作用发生变化。所以很多含氟医药和农药在性能上相对具有用量少、毒性低、药效高、代谢能力强等特点,这使它在新医药、农药品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另外含氟染料、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织物整理剂、含氟的氟碳涂料等分别成为精细化工领域的高附加值、新开发的、有发展前景的精英。

我国是世界上黄石储量大国,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为我国发展有机氟工业提供非常有利的原料优势。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相继开始有机氟中间体及其精细化学品的研究与开发,由于这些产品奇特的性能与超常的效果,80·年代以来开始更是成为国内外精细化工界的研究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含氟化合物更以强劲的速度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含氟有机中间体的主要生产国与供应国,含氟医药和农药已经成为化工界的热点话题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中间体生产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含氟精细化工品研究异常活跃,发展方兴未艾。目前开发出百余种含氟有机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尤其是含氟中间体发展迅速,生产能力快速增加,2001年我国含氟中间体生产能力约为6-7万t/a,产品有一半以上出口国际市场。生产厂家近百个,其中形成阜新特种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暨阳集团、江苏东方化工集团、台州市第二化工厂、浙江东阳化工二厂、横店得邦-永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射阳氟都化工有限公司、辽宁天合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大型、能生产系列化品种的骨干企业。我国目前开发的含氟有机中间体根据起始原料或化学结构大致分为四大系列,即苯系列化合物、甲苯系列化合物、脂肪族氟化物、杂环化合物。其中苯系列化合物中又分为氟苯类、多氟苯类、氟苯醚类、氟氯(溴、碘)苯类、氟苯胺类、氟苯酚、硝基氟苯、氟苯腈、氟苯丙酮类;氟甲苯系列产品也可以分为三氟甲基苯系列、氟苯甲酸、氟苯甲醛、氟苯甲酰氯系列类;脂肪族氟化物主要用于新型材料的生产,有少部分产品用于合成农药和医药等精细化学品;含氟杂环化合物主要为含氟吡啶系列等。其中主要品种有氟苯、二氟苯、三氟苯、间二氟苯2,4-二氯氟苯、2,6-二氯氟苯、3.5-二氟苯胺、邻、对氟苯胺、3-氯-4-氟苯胺、2,4-二氟苯胺、2,3,4-二氟苯胺、对硝基氟苯胺、对氟苯肼、对氟苯酚、二氯对氟苯酚、2-氯-4-氟-5-硝基对氟苯酚、邻氟苯酚、氟氨基酚、对氟硝基苯、1,2,3-三氟-4-硝基苯、2,4-二氟硝基苯、5-氯-2,4-二氟硝基苯、3-氯-4-氟硝基苯、2,4-二硝基氯苯对溴氟苯、对氟氯苄、4,4-二氟二苯甲酮、4,4-二氟苯基二氯乙烯、三氟甲苯邻氯三氟甲基苯、间氯三氟甲基苯、对氯三氟甲基苯、间硝基三氟甲苯、间氨基三氟甲苯、2,4-二氯三氟甲基苯、3,4-二氯三氟甲基苯、间二(三氟甲基)苯、3,5-二硝基三氟甲苯、3,5-二氨基三氟甲苯、间溴三氟甲苯、2-氯-5溴三氟甲基苯、间羟基三氟甲苯、对三氟甲基苯胺、4-氯-2-三氟甲基苯胺、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2-三氟甲基苯甲酰氯、间三氟甲基苯异氰酸酯、对氟苯甲醛、2,6-二氟苯甲醛、4-氟-3-苯氧基苯甲醛、2-氯-6-氟苯甲醛、邻氟苯甲酸、对氟苯甲酸、2,4,3,4,5-三氟苯甲酸、2,4,6-三氟苯甲酸、3,4,5-三氟苯甲酸、2,4-二氯-5-氟苯甲酸、2,3,4-三氯-5-氟苯甲酸、2-氯-4,5-二氟苯甲酸、2,3,4,5-四氟苯甲酸、2,4-二氯-5-氟-6-甲基苯甲酸、2,6-二氟苯甲腈、2,6-二氟苯甲酰胺、2,2,2-三氟乙醇、四氟丙酸钠、四氯丙醇、5-氟尿嘧啶、三聚氟氰、2-氯-5-三氟甲基吡啶、2,6-二氟-3-硝基吡啶、氟哌啶醇、2,4-二氯-5-氟尿基嘧啶、5-

脱氧基-5-氟尿嘧啶、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2-羟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2,3-二氟-5-氯吡啶、2,5-而氯-5-氟吡啶、2-氯-3-氟吡啶、2-甲基-3-氟-6-乙酰胺基吡啶、2,6-二氯-3-氟-5-甲酸基吡啶等。

上述这些中间体基本上包括国内目前能够生产或合成技术基本成熟已经试制的品种,这些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农药、医药和染料等,中间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下游含氟精细化学的开发,目前国内已经研制与生产的含氟医药、农药和染料近百种,形成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新昌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临海医药化工厂、浙江莹光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东港工贸有限公司、扬州农药厂、南京红太阳集团公司、上海家用化学品公司、浙江东阳农药厂等大型生产基地。以下简要介绍含氟农药的开发与生产。

3、含氟农药生产与开发现状

由于用氯原子和含氟基团(如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二氟甲基、二氯甲氧基)代替农药芳环上的其他基团,能够显著提高农药活性,因此近十年来国内外含氟农药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世界上1300余个农药品种中,含氟农药约占12%,而在含氟农药中除草剂约占45%、杀虫剂占33%、杀菌剂约占15%、其他占7%,含氟除草剂是近年来开发最多的,在近十年里开发出的除草剂,含氟化合物占50%,而除草剂又是未来农药的发展方向,因此含氟农药已经成为世界农药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中开发与应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含氟杀虫剂,其中主要有含氟拟除虫菊酯类、含氟苯甲酰脲类,国内外正在开发或已经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含氟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氟氯菊酯、溴氟菊酯、七氟菊酯、五氯菊酯、氟氯苯菊酯、氟胺氰菊酯、百树菊酯、三氟氯氰菊酯、五氟苯菊酯等,另外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开发出杀螨菊酯,英国ici公司开发出含氟非酯类似除虫菊酯氟醚菊酯,日本三井化学开发出含氟烃菊酯,英国和澳大利亚联合开发的二氯环丙基类似物的强力杀虫剂等。含氟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属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与其他杀虫剂不同,具有杀虫活性高、杀虫谱宽、低残留、选择性强等特点,目前国内外主要开发出的产品有除虫脲、定虫隆、氟幼脲、伏虫隆、氟铃脲、杀虫隆、氟虫脲、苏脲8号、氟呀黄、氟吗啉等,国内主要能够生产的是除虫脲、氟铃脲、氟吗啉等品种。另外含氟杀虫剂的主要产品还有锐劲特、吡咯胺、vaniliprole等。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已经商品化的含氟杀虫剂结构来看,都是苯环上含氟原子的化合物,而尚无芳环上含氟原子的化合物,因此国外对此现象引起很大关注,根据此思路,可能会开发出新结构的农药。

含氟杀菌剂,含氟杀菌剂开发较为缓慢,主要品种有氟硅唑、氟菌唑、苯氟磺胺、氟苯嘧啶醇、氟氯菌核利、氟唑醇、氟啶胺等,近年来罗纳普朗克公司开发出含氟酰胺类杀菌剂flumetrover和诺华公司开发出的含三氟甲基苯基的杀菌剂oximinoucetate等,以及近年来开发热点含氟三唑类杀菌剂,如呋菌唑、氟醚唑和fludioxonil等,显示良好的发展前景。

含氟除草剂,国外已商品化的含氟除草剂品种较多,主要品种有氟化除草醚、麦草胺伏、氟草烟、氟乐灵、乙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四氟丙酸钠、三氟羧草醚、吡氟禾草灵、呋草酮、氟咯草酮、丙炔氟草胺、胺草唑、唑苯酯等等。近年来各种含氟新结构的除草剂开发层出不穷,如环酰亚胺类除草剂,美国开发的flcunioxazin和日本研制的pentoxazone等;含氟吡唑类除草剂jv-485;含噻二唑环的酰胺除草剂fluthiamide;含吡啶环的脲类除草剂diflufenzopyr;含环已烯基的脲类除草剂cuh-38、fiuchiacet-methyl等;三唑酮类除草剂carfentrazone;尤以含三氟甲基芳(杂)环除草剂新品开发最多,如flupyrsulfuron、在吡唑

环上有三氟甲基取代的除草剂jv-483、萘苯醚类除草剂sn-106279、唑类isoxaflutole、苯醚肟类除草剂akh-7088等。

含氟杀螨剂,多数含氟的杀螨剂均兼具杀虫作用,主要品种有芳氟胺、氟螨塞、虫螨腈等,目前这些产品国内尚未生产,因此开发与应用前景广阔。

含氟植物生长调节剂,该类产品并不多,主要有调嘧醇、氟节胺,以及日本近年开发的含三氟基的吲哚羧酸类化合物——三氟吲哚丁酸。上述几个产品国内基本能够生产,但是产量和消费量较少。

4、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通过我国化工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的不懈努力,近十年来我国有机氟中间体及含氟农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生产厂家从20世纪初的不到十家企业增长到目前近百家企业,品种已经达到近百种,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合成技术都取得了较大进步,许多产品出口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尽管我国有机氟中间体和含氟农药取得很大进步,但是与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较仍存在很大差距。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许多企业主要生产传统的大众化的含氟中间体,新型含杂环等结构复杂的含氟中间体研究开发缓慢,生产较少。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布局分散、污染严重,许多企业生产1-2个产品,并根据外贸定单来确定产量,没有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二是我国含氟农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研究与开发进展缓慢,几乎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含氟中间体的持续发展。

三是科研单位与生产厂家脱节,许多新产品和新工艺不能尽快实现产业化,导致目前许多产品合成工艺落后,采用许多传统的单元操作,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废水量大,严重制约今后持续发展。

针对我国有机氯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对我国有机氟中间体及含氟农药发展简要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在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帮助和协调下,尽快建立有机氟中间体及含氟农药生产基地,形成基础原料规模化,中间体产品系列化,下游产品精细化,上下游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形成以有机氟中间体为主导产品的产业集团或生产区,以强大实力占有国内外市场。

二是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对现有的一些传统产品进行规模化经营外,要加大新型用途广泛的含氟有机中间体的开发力度,如三氟甲基苯系列产品、含氟吡啶及其他含氟杂环化合物、含氟酚类、含氟醛类等,生产企业与科研单位联手开发,尽快促进其产业化,创造经济效益。

三要加强环保治理,严格治理污染,在一个地区的含氟中间体及含氟农药的企业可以联合建立污水处理装置,对废水进行统一治一,并将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应用到环保治理中去,在加强未端治理的同时,关键要进行合成路线的改进,开发先进的清洁合成工艺,所污染消灭在工艺过程中。

常用化学试剂物理化学性质

氨三乙酸 化学式CH6N9O6,分子量191.14,结构式N(CH2COOH)3,白色棱形结晶粉末,熔点246~249℃(分解),能溶于氨水、氢氧化钠,微溶于水,饱和水溶液pH为2.3,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溶于热乙醇中可生成水溶性一、二、三碱性盐。属于金属络合剂,用于金属的分离及稀土元素的洗涤,电镀中可以代替氰化钠,但稳定性不如EDTA。 丙酮 最简单的酮。化学式CH3COCH3。分子式C3H6O。分子量58.08。无色有微香液体。易着火。比重0.788(25/25℃)。沸点56.5℃。与水、乙醇、乙醚、氯仿、DMF、油类互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2.89~12.8%(体积)。化学性质活泼,能发生卤化、加成、缩合等反应。广泛用作油脂、树脂、化学纤维、赛璐珞等的溶剂。为合成药物(碘化)、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冰乙酸 化学式CH3COOH。分子量60.05。醋的重要成份。一种典型的脂肪酸,无色液体。有刺激性酸味。比重1.049。沸点118℃,可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纯品在冻结时呈冰状晶体(熔点16.7℃),故称“冰醋酸”,能参与较多化学反应。可用作溶剂及制造醋酸盐、醋酸酯(醋酸乙酯、醋酸乙烯)、维尼纶纤维的原料。 苯酚 简称“酚”,俗称“石炭酸”,化学式C6H5OH,分子量94.11,最简单的酚。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露在空气中因被氧化变为粉红,有毒!并有腐蚀性,密度1.071(25℃),熔点42~43℃,沸点182℃,在室温稍溶于水,在65℃以上能与任何比与水混溶,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丙三醇、二硫化碳中,有弱酸性,与碱成盐。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可用以制备水杨酸、苦味酸、二四滴等,也是合成染料、农药、合成树脂(酚醛树脂)等的原料,医学上用作消毒防腐剂,低浓度能止痒,可用于皮肤瘙痒和中耳炎等。高浓度则产生腐蚀作用。 1,2-丙二醇 化学式CH3CHOHCH2OH,分子量76.10,分子中有一个手征性碳原子。外消旋体为吸湿性粘稠液体;略有辣味。比重1.036(25/4℃),熔点-59℃,沸点188.2℃、83.2℃(1,333Pa),与水、丙酮、氯仿互溶,溶于乙醚、挥发油,与不挥发油不互溶,左旋体沸点187~189℃,比旋光度-15.8。丙二醇在高温时能被氧化成丙醛、乳酸、丙酮酸与醋酸。为无毒性抗冻剂。可用于酿酒、制珞中,是合成树脂的原料。医学上用作注射剂、内服药的溶剂与防腐剂,防腐能力比甘油大4倍,此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的消毒。 丙三醇 学名1,2,3-三羟基丙烷,分子式C3H8O3,分子量92.09,有甜味的粘稠液体,甜味为蔗糖的0.6倍,易吸湿,对石蕊试纸呈中性。比重1.26362(20/20℃)。熔点7.8℃,沸点290℃(分解)167.2℃(1,3332Pa)。折光率1.4758(15℃),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其水溶液(W/W水)的冰点:10%,-1.6℃;30%,-9.5℃;50%,-23℃;80%,-20.3℃。与水、乙醇互溶,溶于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可以制备炸药(硝化甘油)、树脂(醇酸树脂)、润滑剂、香精、液体肥皂、增塑剂、甜味剂等。在印刷、化妆品、烟草等工业中作润滑剂。医学上可用滋润皮肤,防止龟裂;作为栓剂(甘油栓)可用作通便药。切勿与强化剂如三氧化铬、氯酸钾、高锰酸钾放在一起,以免引起爆炸。 蓖麻油 化学式C57H104O9,分子量933.37。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臭味,凝固点-10℃,比重

我国氟精细化工行业概况研究

我国氟精细化工行业概况研究 (一)行业发展情况 1、氟化工行业的情况 氟化工行业是化工行业的一个子行业,该行业由于产品品种多、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重要行业。 氟化工产品分为无机氟化物和有机氟化物。无机氟化物是指氟化工产品中含有氟元素的非碳氢化合物,是整个氟化工行业的基础;有机氟化物是指氟化工产品中含有氟元素的碳氢化合物,主要包括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氟碳化合物等三大类。氟化工行业产品分类如下图所示:

世界氟化工行业发展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是氟化工行业发展的代表,在氟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美国杜邦公司是大部分氟材料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目前,在全球市场上,氟化工行业形成了以美国杜邦公司、比利时苏威公司、日本大金公司等跨国集团为主的竞争格局。其中,美国杜邦公司在氟化学品和氟聚合物专利、技术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日本大金公司、比利时苏威公司在特种橡胶、氟橡胶等产品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美国3M公司在氟橡胶和精细化工品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日本旭硝子公司的新型树脂产量位居全球前位,美国易诺斯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各自在其产品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我国氟化工发展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通过学习引进氟化工相关知识技术,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氟化工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氟化工逐渐实现产业化,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国内市场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氟化工产业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跨国企业加快了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逐渐将部分产品生产订单和生产技术转移到国内企业,进一步促进国内氟化工产业规模和实力的提升。目前,除了跨国企业,国内已经产生包括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巨化集团公司、三爱富等在内的大型氟化工企业。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氟制冷剂,浙江巨化集团公司和三爱富主要生产氟制冷剂和含氟聚合物,上述企业在全球氟化工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 2、氟精细化工行业的情况 氟精细化工行业是生产氟精细化学品工业的通称,是氟化工行业的子行业,

1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铝是银白色的轻金属,较软,密度2.7g/cm3,熔点660.4℃,沸点2467℃,铝和铝的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铝对光的反射性能良好,反射紫外线比银还强,铝越纯,它的反射能力越好,常用真空镀铝膜的方法来制得高质量的反射镜。真空镀铝膜和多晶硅薄膜结合,就成为便宜轻巧的太阳能电池材料。铝粉能保持银白色的光泽,常用来制作涂料,俗称银粉。 2纯铝的导电性很好,仅次于银、铜,在电力工业上它可以代替部分铜作导线和电缆。铝是热的良导体,在工业上可用铝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民用炊具等。 3铝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够抽成细丝,轧制成各种铝制品,还可制成薄于0.01mm 的铝箔,广泛地用于包装香烟、糖果等。 4铝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铝更优良的性能,从而大大拓宽了铝的应用范围。例如,纯铝较软,当铝中加入一定量的铜、镁、锰等金属,强度可以大大提高,几乎相当于钢材,且密度较小,不易锈蚀,广泛用于飞机、汽车、火车、船舶、人造卫星、火箭的制造。当温度降到-196℃时,有的钢脆如玻璃,而有些铝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反而有所提高,所以是便宜而轻巧的低温材料,可用来贮存火箭燃料液氧和液氢。 2铝对人体的危害 铝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人体缺乏铝时,不会给人体带来什么损害,反之,铝盐能致人体中毒。 1.摄入过量的铝对骨骼有害。铝能直接损害成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骨的基质合成。 2.摄入过量的铝,能够对大脑造成损伤。研究证实,脑组织对铝元素有亲和性,铝一旦进入人体,首先沉积在大脑内脑组织中的铝沉积过多,可使人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行动迟钝、催人衰老。如果随时间推移,铝在脑中逐渐积累,就会杀死神经原,使人的记忆力丧失。近年来又发现老年痴呆症的出现也与平时过多摄入铝元素有关。 3.铝元素吸收多了,会积聚在肝、脾、肾等部位,当积聚量超过5~6倍时,就会对消化道吸收磷发生抑制作用,还会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妨碍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摄入过量的铝还会使人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影响肠道对磷、锶、铁、钙等元素的吸收。 3铝对动植物的危害 1可溶性铝化合物对大多数植物都是有毒的。酸性土壤的水分里溶解的铝化合物,使一般作物难以正常生长。通常当溶解的铝达到10-20PPM以上时,植物

含氟高分子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第38卷第10期2010年10月化 工 新 型 材 料N EW CH EM ICAL M A T ERIA L S Vo l 38No 10 21 作者简介:文晓文(198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含氟功能高分子材料。联系人:张永明,教授,博士生导师。 含氟高分子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文晓文 李 虹 艾 飞 陈 欢 张永明*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 摘 要 含氟高分子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物理机械性能而成为目前研究和应用广泛的医用生物材料,但是,生物相容性的不足影响和限制了其作为体内长期植入材料的应用。因此,提高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尤其是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提高其生物相容性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分别从改性手段和改性物质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含氟高分子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发展。 关键词 含氟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生物相容性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fluoropolymer biomaterials Wen Xiao w en Li H o ng Ai Fei Chen H uan Zhang Yongming (Shang hai Jiao T ong U niv ersity ,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Fluoro po ly mer is w idely used as biomedical mater ials due to its o ut standing mechanical pr operty ,chemi cal st abilit y and biolog ical inertness.H owev er,the biocompatibility of fluor opolymer is not satisfied when it is used as lo ng term implant biomedical mater ial.T herefor e,to impro ve t he fluor opolymer s bio compatibility via differ ent strateg ies,especially via surface modificatio n is of sig nificant impo rtance.Recent prog r esses in surface mo dificatio n on fluor opolymers wer e review ed and wer e detailed illustr ated in tw o aspects including t he mo dif ication methods and modifier s. Key words fluor opolymer ,surface modificatio n,biocompatibilit y 含氟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而成为高分子生物材料中的研究热点。在现有的医用材料中,含氟高分子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人造血管、组织充填物、人造血液、载药体、眼科修复,超声核磁检测等方面[1 3]。总体而言,含氟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害,表面能低,所制成的材料在体内呈现惰性,不被生物降解也不引起严重生理反应。但是,现有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以含氟高分子材料为基质材料,通过合适的表面改性手段,既保留了含氟材料本体的优点,又赋予其表面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特殊功能,可以获得具有理想性能的生物材料[4]。 Kang E T [5] 曾详细介绍了基于分子设计的氟材料表面改 性,但对含氟高分子生物材料研究还比较少。由于含氟材料特殊的表面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对其进行表面改性较一般材料困难,可行方法有限。本文综述了含氟高分子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概况,并就改性手段和改性物质两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1 含氟高分子生物材料的改性手段 从改性手段上,主要分为物理吸附法和化学接枝法。物理吸附最为简便也最早使用。例如,可将一次性手术用品直接浸泡肝素溶液,在其表面形成肝素涂层,可以减少使用时与血液接触产生的凝血和不良反应,但失效快,只限临时使用[1]。与物理吸附相比,化学接枝法更为有效,可控性强,稳 定性好,可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结构,从而达到改变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目的,目前应用较多。化学接枝法包括等离子 法、辐射法、臭氧活化法、表面A T R P 法、化学试剂法、偶联剂法等,其中前四种较为常用。 1 1 等离子体法 等离子体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等离子体是电子、离子、自由基、紫外线等的集合体,它能在材料表面引起化学反应和聚合反应。等离子法在材料表面进行接枝聚合主要包括两步:(1)在材料表面引入活性基团;(2)单体在活性基团上开始聚合。T u C Y 等[6]用氧气等离子处理膨体四氟乙烯(eP T F E)表面,将处理后的材料浸入单体溶液进行表面接枝聚合,成功地在表面接枝聚丙烯酰胺,改变了ePT F E 的表面性能,提高了细胞与表面的结合能力。 Zou X P 等[7]通过等离子体法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 EGM A )接枝到聚四氟乙烯(P T F E)表面:预先将PT F E 表面进行氢气等离子处理,再利用氩气等离子引发PEG M A 在该表面接枝聚合,可以通过控制氩气等离子的射频电源功率和辉光放电时间来控制表面接枝密度。蛋白吸附实验证明,通过表面接枝PEG M A ,可有效降低PT FE 表面对蛋白质的吸附从而提高生物相容性,如图1所示。 K onig U 等[8]用水等离子体处理PT FE 膜,产生自由基,然后进行丙烯酸气相表面接枝反应,在P T FE 膜表面形成稳定均相的聚丙烯酸层,厚度约70nm,用于固定蛋白质。Ko nig U [9]还研究了几种常用等离子体对PT F E 表面的处理效果,结

重要的含氟医药中间体介绍

重要的含氟医药中间体介绍 2,4-二氯氟苯 2,4-二氯氟苯是合成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起始原料,目前主要用于合成广谱抗生素——环丙沙星即环丙氟哌酸。环丙氟哌酸具有药效高、耐交叉使用、广谱抗菌、无毒副作用且不需皮试等优点,近年发展迅速,在德国、美国、法国、日本、印度、西班牙等都建有环丙氟哌酸生产装置,产品销售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作为基础原料的2,4-二氯氟苯却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也有多家生产企业,总装置能力约1000吨。作为起始原料,2,4-二氯氟苯消耗量约为环丙氟哌酸的3~5倍。随着国内外环丙氟哌酸生产装置的增加及扩大,可以预计2,4-二氯氟苯的市场需求较大,发展前景广阔。工业上目前普遍采用3-氯-4氟-硝基苯氯化制备2,4-二氯氟苯,也可以2,4-二硝基氟化苯为原料经氟化生成2,4-二硝基氟苯,然后氯化取代硝基制得2,4-二氯氟苯。另外,还可以二氯苯为起始原料,用混合二氯苯亦可用邻二氯苯,经硝化、氟化、氯化制得2,4-二氯氟苯;此方法采用搪瓷釜,设备简单,操作安全可靠、三废少、产品纯度高。反应中间产物3-氯-4-氟硝基苯又是医药、农药的中间体,若以混合二氯苯为起始原料只需将氯苯蒸馏后的产物直接用于生产,为混合二氯苯的综合利用找到了出路。此方法是工业化生产较为合适的方法,但尚须改进工艺,提高收率,逐步完善。 3-氯-4-氟苯胺(氟氯苯胺) 3-氯-4-氟苯胺近年发展十分迅速,这主要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国外以3-氯-4-氟苯胺为基础原料,成功开发出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素——氟哌酸。氟哌酸因抗菌能力强、适应范围广、副作用小、疗效显著而得到快速发展,品种增加到几十种,成为广受欢迎的强效广谱抗菌消炎药。另外,3-氯-4-氟苯胺也是合成氟农药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等的重要中间体。国内3-氯-4-氟苯胺生产能力约为1000吨,产量仅几百吨,且产品质量欠佳,不能满足国内尤其是制药业的需求。由于国内生产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和产量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高质量医药级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因此部分依靠进口,而3-氯-4-氟苯胺在国际市场上也十分紧俏。3-氯-4-氟苯胺的制备是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经氯化得3,4-二氯硝基苯后再氟化,以-F取代-Cl。此外,还可以氟苯、硝基苯、对硝基苯胺、邻二氯苯为原料经硝化、氟化、氯化、还原制备3-氯-4-氟苯胺。因原料不同其合成路线有所差异,制备工艺难度及成本也有较大差距。考虑到国内对硝基氯苯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优良,所以,以其为原料生产3-氯-4-氟苯胺具有原料成本低、易于获取、工艺成熟、成本低等优势,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生产方法,也是首选方法。以邻二氯苯为起始原料的工艺流程简单、副产物少、产品收率高、工艺技术较为成熟,也有具有工业规

氟化工行业与含氟材料国家标准分析

第33卷第3期现代化工 Mar.2013 2013年3月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专专论与评述 氟化工行业与含氟材料国家标准分析 王学军1,2,房绍霞1,2,张永明 1,2,3 (1.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桓台256401;2.东岳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山东桓台256401;3.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对氟化工行业尤其是涉及含氟产品与含氟材料的国家标准及授权专利情况进行了分析。氟化工基础原料标准主要 注重性能指标与分析方法,而含氟材料制品的标准集中在聚四氟乙烯及其应用方面。对“十二五”规划在氟化工标准化方面的 工作进行了阐述, 讨论了目前氟化工行业在标准制订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技术专利化和专利标准化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含氟材料;国家标准;氟化工;专利;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TQ124.3;G255.5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3)03-0001-06 Analysis on national standards of fluorine industry and fluorine-containing materials WANG Xue-jun 1,2,FANG Shao-xia 1,2,ZHANG Yong-ming 1, 2,3 (1.Shandong Dongyue Polymer Material Co.,Ltd.,Huantai 256401,China ; 2.Technology Center of Dongyue Group Co.,Ltd.,Huantai 256401,China ; 3.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China )Abstract :Statistical research on fluorine containing products and materials is performed.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issued-patents ,the national standards of fluorine containing materials are analyzed.The standards of fluorinated materials are mainly focused on PTFE and its application , while the standards of basic fluorine containing products are focused on properties and analytical methods.The statements of fluorine industry and standardization work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Guideline ”are summarized and the problems in standard setting are discuss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echnical pat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atent are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fluorine-containing materials ;national standards ;fluorine industry ;pat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收稿日期:2012-10-16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E08B05);国标委综合[ 2011]11号项目(20110018-T -469)作者简介:王学军(1975-),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从事含氟材料、膜分离与标准化的研究, 0533-8520280,hiwxj@126.com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国家 的投入也在逐步加大。近年来, 标准化战略、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得标 准者得天下”、“标准先行”、“一流企业建标准,二流 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造产品”等已经成为时髦的口号。但是从多年来生产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来看,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知情况远非如此。以氟化工行业为例,近年来,我国氟工业发展迅速,主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随着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大多数氟化工企业在重视产品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日益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尤其是积极地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但相对于专利而言,国家标准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主体,应建立科技研发与标准研制相互协同的机制,实行科技成果与标准一体化推广体系,不断提高标准水平。 国家标准对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有重要意义,是 国家最高一级的规范性技术文件。对于氟化工行业 来说, 企业组织或参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不仅可以规范氟工业产品的科研、生产及应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而且对开拓市场、扩大对外贸易、提升国内外话语权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工作的主体,标准领域的竞争力已成为各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1氟工业相关国家标准统计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http ://www.sac.gov.cn /)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现行的(包括发布待实施的以及即将发布的)与氟工业与氟材料相关的国家标准已达190余项(包含若干部分的标 准, 每一部分统计为一项标准),其中,2003年至今,有120余项与氟工业和氟材料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目前我国主要的氟化工企业以及相关单位制/修订国家标准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主要统计了各单位在含氟产品与材料方面的标准。 · 1·

金属及其性质

T-常见的金属材料 一.温故知新 1. 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a. 大多数金属:①都具有光泽,不透明; ②常温下除了外,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 ③具有良好的性和______性; ④有良好的______(可以展成薄片,可以拉成细丝); ⑤密度_____ ,熔点_____ 。 b .金属的物理性质差异(特性)

不同金属在金属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方面差异较大。 例题:1. 根据上表,以及学过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____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________,常见导线的材料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_。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___,熔点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____(常温下为液体)。 2. 填一填 C . 相关补充: 铅(Pb):有毒性,硬度1.5,质地柔软。 银(Ag):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钨(W):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外形似钢,钨的熔点高,化学性质很稳定。 锡(Sn):银白色,质软,易弯曲,熔点231.89℃,富延展性。 铬(Cr):银白色,质硬,有很高的耐腐蚀性,铬镀在金属上可以防锈,坚固美观。 金(Au):很柔软,容易加工,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任凭火烧;也不会锈蚀。 2 .合金 a.定义:在一种________中加热融合其他________或______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是____________(选填“纯金属”或“合金”),合金属于_______物。 例如,不锈钢中包含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含氟中间体

含氟中间体:看得见的明日之星 近年来,随着在化学、制药和农业行业得到大规模应用,含氟有机中间体正逐渐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在制药领域,各种医药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都需要利用含氟有机中间体,因此,含氟有机中间体变得越来越重要,研发活动也日益活跃。 地位越来越重要 含氟有机中间体主要用于制药行业的原料药生产中。趋势表明,医药化合物的生产过程中,对脂肪族或芳香族含氟有机中间体的需求日渐普遍,在药物品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有机氟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生理活性、脂溶性和硫水性,可以调节电子、亲脂性等参数,所以很多含氟药物在性能上相对具有用量少、毒性低、药效高、代谢能力强等特点,对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性质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含氟药物的性能表现优越,因此,对含氟药物的研发推动了含氟有机中间体国内外市场的放大。 在现阶段,含氟有机中间体的主要应用市场在氟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上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抗感染药,杀菌谱较广、毒副作用较小且价格适中,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抗菌素品类。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都是用含氟中间体生产出来的。 抢滩未来市场份额 在全球含氟芳香族化合物市场上,意大利Miteni公司、罗地亚公司和比利时Solvay Fluor 公司是几家规模较大的中间体生产商。 根据预测,在全球制药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的推动下,含氟中间体的需求量也在膨胀,其发展前景令人瞩目。事实上,行业专家和咨询顾问们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今后若干年里,三分之一的新原料药将建立在氟化学基础之上。 在现阶段,中国和欧洲国家都在积极参与含氟中间体的生产,印度也不甘人后,正在紧紧跟上。有一点值得注意,尽管目前印度生产含氟中间体的公司为数并不多,但是有机氟中间体市场的发展正在吸引着印度其他大型有机中间体生产商趋之若鹜。有趋势已经在印度出现——印度一些染料中间体生产商通过整合,开始介入有机氟中间体的生产。 印度在技术层面上拥有强大的优势,在有机氟中间体领域已培养了一批训练有素的科学

钠、铝、铁的化学性质

金属单质的通性 1、能氧气(氧化剂)反应 所有金属单质都具备的性质。 2、与酸发生反应 活波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之前)与酸发生反应。 3、与盐发生反应(置换) (1)Na之前的金属,若与盐溶液反应,则先与H2O反应生成碱,再与盐反应。若与熔融状态的盐反应,则置换出盐中活泼性较弱的金属。 (2)Na之后的金属,无论是与盐溶液还是熔融状态的盐,均可置换盐中活泼性较弱的金属。 4、和水发生反应 (1)Na之前的金属,反应剧烈,现象明显。 (2)Na之后的金属,通常情况下,反应不明显,可视为不反应。但满足相应条件时仍可发生反应, 如Al在强碱溶液中。 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1、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超活波金属碱性氧化物] 2、与酸反应,生成且只生成盐和水。 3、一般不与正盐(Na2CO3)、碱式盐(Cu2(OH)2CO3)反应,但可以跟酸式盐(NaHCO3)反应。 4、比较活波的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碱。[超活波金属碱性氧化物] 碱的通性 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超活波金属碱] 2、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超活波金属碱] 3、碱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超活波金属碱] 盐的通性 1、某些盐与较活波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置换)。 = 金属单质通性3 2、某些盐能与某些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复分解)。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复分解)。 =碱的通性4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钠 一、钠Na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与O2反应:常温:4Na+O2=2Na2O 点燃:2Na+O2=Na2O2 与Cl2反应: 2Na+Cl2=2NaCl 与 S 反应 : 2Na+S=Na2S 2、与H2O(l)反应 实验现象:“浮、熔、游、响、红” 2Na+2H2O=2NaOH+H2↑可看做是Na置换出H2O中的H+ (额外知识)Na在空气中的反应:先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 在与气态水反应: Na2O+H2O(g)=2NaOH 最后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3、与某些盐的反应 (1)与盐溶液反应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2Na+2H2O=2NaOH+H2↑第一步:Na先与H2O反应得到NaOH 反应实质 2NaOH+CuSO4=Cu(OH)2↓+Na2SO4 第二步:NaOH与CuSO4↓反应 (2)与熔融状态的盐反应 Na+TiCl4(熔融)=4NaCl+Ti 直接置换 4、与酸的反应 与HCl反应: 2Na+2HCl=2NaCl2+H2↑ 与H2SO4反应: 2Na+H2SO4=Na2SO4+H2↑ 离子反应: 2Na+2H+=2Na++ H2↑ 二、钠的氧化物(NaO和Na2O2) 三、钠的氢氧化物NaOH 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与盐的复分解反应 与硫酸铜反应:2NaOH +CuSO4=Cu(OH)2↓+Na2SO4 与氯化铁反应:3NaOH+FeCl3=Fe(OH)3↓+3NaCl 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少量)+2NaOH=Na2CO3+H2O CO2(少量)+2NaOH=Na2CO3+H2O 第一步

最新(新)有机氟中间体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综述和发展前景汇编

有机氟中间体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综述和发展前景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孟明扬 有机氟化工中间体生产已经成长为我国化工行业发展最为迅速、最具优势技术与良好前景的产业之一,在全球范围更是被赞誉为“新兴黄金产业”。随着有机氟化工合成技术的进步,有机氟化工中间体产品应用范围向更新更高端的领域不断延伸。很多含氟医药、农药和活性染料产品大量涌现而出,其性能上相对具有用量少、毒性低、药效高、代谢能力强等特点,这使它在新医药、农药和染料品种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另外氟碳涂料、含氟织物助剂、含氟表面活性剂、等发展成为精细化工各领域高附加值、有发展前景的主导产品。 2010年~2012年由于氟化工产业链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011年全行业产值增长到302亿元,同比增幅为40%以上,2012年增幅达到76%。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氟化物产品的需求量年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特别是石油化工、建筑、电子信息和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更为氟化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氟化工产业不用石油天然气作为主要原料,与石油价格的变化关联度不大,全球能源的日益紧张,却为氟硅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有机氟化工中间体产品可以用来合成高性能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复杂,整体价格比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材料高。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两者之间价格差距越来越小,这为氟化工产品拓展应用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球含氟聚合物总产能约22万吨/年,我国产能约为4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18%,已经是世界第二大氟化合物生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氟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率将会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的10年期间,全球对氟聚合物的需求仍将保持较大的增长幅度,氟产品的全球平均需求增长率将在3%以上。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氟聚合物产能仍可保持15%的年增速。 按照新发布的2016年全国氟化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和市场现状调研情况显示,各类氟产品的前景依次是:氟氯烷进入衰退期,其替代品将因此而出现广阔的市场;氟树脂进入成熟期,主要产品聚四氟乙烯竞争加剧;氟橡胶进入增长期,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氟橡胶将出现明显的增长;氟涂料则将随着建筑、化

各元素物理化学性质

各元素物理化学性质 序号符 号 中 文 读音 原子 量 外层 电子 常见化 合价 分类英文名英文名音标其它 1 H 氢轻 1 1s1 1、-1 主/非 /其 Hydrogen ['haidr?d??n] 最轻 2 He 氦害 4 1s2 主/非 /稀 Helium ['hi:li?m] 最难液化 3 Li 锂里7 2s1 1 主/碱Lithium ['liθi?m] 活泼 4 Be 铍皮9 2s2 2 主/碱 土 Beryllium [be'rili?m] 最轻碱土金属元素 5 B 硼朋10.8 2s2 2p1 3 主/类Boron ['b?:r?n] 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的非金属元素 6 C 碳探12 2s2 2p2 2、4、-4 主/非 /其 Carbon ['kɑ:b?n] 沸点最高 7 N 氮蛋14 2s2 2p3 -3 1 2 3 4 5 主/非 /其 Nitrogen ['naitr?d??n]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 元素 8 O 氧养16 2s2 2p4 -2、-1、2 主/非 /其 Oxygen ['?ksid??n] 地壳中最多 9 F 氟福19 2s2 2p5 -1 主/非 /卤 Fluorine ['flu?ri:n] 最活泼非金属,不能 被氧化 10 Ne 氖乃20 2s2 2p6 主/非 /稀 Neon ['ni:?n] 稀有气体 11 Na 钠那23 3s1 1 主/碱Sodium ['s?udi?m] 活泼 12 Mg 镁每24 3s2 2 主/碱 土 Magnesium [mæɡ'ni:zi?m] 轻金属之一 13 Al 铝吕27 3s2 3p1 3 主/金 /其 Aluminum [,ælju'minj?m] 地壳里含量最多的 金属 14 Si 硅归28 3s2 3p2 4 主/类Silicon ['silik?n] 地壳中含量仅次于 氧 15 P 磷林31 3s2 3p3 -3、3、5 主/非 /其 Phosphorus ['f?sf?r?s] 白磷有剧毒 16 s 硫留32 3s2 3p4 -2、4、6 主/非 /其 Sulfur ['s?lf?] 质地柔软,轻。与氧 气燃烧形成有毒的 二氧化硫 17 Cl 氯绿35.5 3s2 3p5 -1、1、3、 5、7 主/非 /卤 Chlorine ['kl?:ri:n] 有毒活泼 18 Ar 氩亚40 3s2 3p6 主/非 /稀 Argon ['ɑ:ɡ?n] 稀有气体,在空气中 含量最多的稀有气 体 19 K 钾假39 4s1 1 主/碱Potassium [p?'tæsj?m] 活泼,与空气或水接触发生反应,只能储存在煤油中 20 Ca 钙盖40 4s2 2 主/碱 土 Calcium ['kælsi?m] 骨骼主要组成成分

高中必修一化学镁铝铁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镁铝铁知识归纳【知识网络】 一、镁及其化合物 相关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3Mg+N2Mg3N2 Mg+Cl2MgCl2 Mg+2H+=Mg2++H2↑ Mg+2H2O Mg(OH)2+H2↑ 2Mg+CO22MgO+C MgO+H2O=Mg(OH)2 MgO+2HCl=MgCl2+H2O MgCl2(熔融) Mg+Cl2↑

Mg2++CO32-=MgCO3↓ MgCO3+2H+=Mg2++CO2↑+H2O MgCO3+CO2+H2O=Mg(HCO3)2 MgCO3+H2O Mg(OH)2+CO2↑ Mg(OH)2MgO+H2O Mg3N2+6H2O=3Mg(OH)2↓+2NH3↑二、铝及其化合物 相关化学方程式 4Al+3O2=2Al2O3 3S+2Al Al2S3 2Al+3Cl22AlCl3 2Al+6HCl=2AlCl3+3H2↑ 2Al+6H2O 2Al(OH)3+3H2↑

2Al+Fe2O3Al2O3+2Fe 2Al+2NaOH+2H2O=2NaAlO2+3H2↑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2H2O Al3++3H2O=Al(OH)3+3H+ Al3++3NH3·H2O=Al(OH)3↓+3NH4+ Al3++3OH-=Al(OH)3↓ Al3++4OH-=AlO2-+2H2O Al2S3+6H2O=2Al(OH)3↓+3H2S↑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AlO2-+CO2+2H2O=Al(OH)3↓+HCO3-AlO2-+H++H2O=Al(OH)3↓ AlO2-+4H+=Al3++2H2O 3AlO2-+Al3++6H2O=4Al(OH)3↓三、铁及其化合物

医药中间体

目前,我国每年约需与化工配套的原料和中间体2000多种,需求量达250万吨以上。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医药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基本能够配套,只有少部分需要进口。而且由于我国资源比较丰富,原材料价格较低,有许多中间体实现了大量出口。 所谓医药中间体,实际上是一些用于药品合成工艺过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这种化工产品,不需要药品的生产许可证,在普通的化工厂即可生产,只要达到一些的级别,即可用于药品的合成。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苯乙酸需求继续增大 我国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目前几乎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专利期内的品种外)我国都能生产,而且成本很低,青霉素产量居世界前位,大量出口供应国际市场;头孢类抗生素基本能够自给自足,还能争取一部分出口。 目前,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配套的中间体我国全部能够自己生产,除了半合成抗生素的母核7-ACA和7-ADCA需要部分进口外,所有的侧链中间体均可生产,而且大量出口。 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配套中间体苯乙酸为例,我国现有苯乙酸生产厂家近30家,总年产能力约2万吨。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最大的年产2000吨,其他大多年产数百吨。2003年国内苯乙酸总需求量约1.4万吨,消费结构为:青霉素G占85%,其他医药占4%,香料占7%,农药及其他领域占4%。 随着国内香料、医药、农药等行业的发展,苯乙酸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预计到2005年,我国医药工业将消耗苯乙酸约1.4万吨,农药行业将消费500吨,香料行业约消费2000吨。再加上其他领域的消费量,预计2005年国内苯乙酸总需求量将达1.8万吨。 [编辑本段] 含氟吡啶类中间体成热点 目前,我国已开发并已投入批量生产的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等。其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生产量最大,约占国内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总产量的98%。 喹诺酮类一般由含氟苯环合成含氟喹啉类化合物后与哌嗪(或甲基哌嗪)缩合而得。由于我国萤石储量丰富,因而是世界含氟药物和中间体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有80%以上的含氟中间体供应出口。从整体上看,我国氟苯类中间体发展较早,目前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三氟甲苯类中间体发展较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而对于杂环芳香族化合物特别是含氟吡啶类,我国目前只有个别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家拥有含氟吡啶类中间体的合成技术,因此,含氟吡啶类中间体将成为今后几年国内含氟中间体研发的主要方向之一。 [编辑本段] 对氨基酚缺口较大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国,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等品种的产量均超万吨,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安替比林等品种的产量超过1000吨。目前我国解热镇痛药的产量增长很快,预计今后还将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为解热镇痛药配套生产的中间体产量大,生产企业多。随着解热镇痛药的增长,其中间体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3年国内扑热息痛消费量快速增加,出口也呈迅猛增长势头,出口量为28163吨,全年出口量同比增幅达1倍左右。到2004年上半年其出口增速虽然放慢,但依然有所增长,2004年1~5月扑热息痛的出口量为12501吨,略高于去年同期。对氨基酚是合成扑热息痛的重要中间体,近年来也增长迅速。目前,我国对氨基酚年产量约为3.2万吨,预计到2005年,国内扑热息痛产量将达到5万吨以上,医药工业将消耗对氨基酚4.5万吨,再加上在其他领域

物理化学性质

甲醇 MSDS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甲醇;木酒精木精;木醇英文名: Methyl alcohol;Methanol 分子式:CH4O 分子量: 32.04 CAS号: 67-56-1 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医药、火药、防冻剂等。 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 -97.8 沸点: 64.8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密度(空气=1): 1.11 饱和蒸汽压(kPa):13.33/21.2℃ 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临界温度(℃):240 临界压力(MPa):7.95 燃烧热(kj/mol):727.0 甲醇由甲基和羟基组成的,具有醇所具有的化学性质。[3] 甲醇可以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生成水蒸气(I)和二氧化碳(IV)。另外,甲醇也和氟气会产生猛烈的反应。[4] 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 燃烧。燃烧反应式为: CH3OH + O2 → CO2 + H2O 具有饱和一元醇的通性,由于只有一个碳原子,因此有其特有的反应。例如:① 与氯化钙形成结晶状物质CaCl2·4CH3OH,与氧化钡形成B aO·2CH3OH的分子化合物并溶解于甲醇中;类似的化合物有MgCl2·6CH3OH、CuSO4·2CH3OH、CH3OK·CH3OH、AlCl3·4CH3OH、AlCl3·6CH3OH、AlCl3·10CH3OH等;② 与其他醇不同,由于-CH2OH基与氢结合,氧化时生成的甲酸进一步氧化为CO2;③ 甲醇与氯、溴不易发生反应,但易与其水溶液作用,最初生成二氯甲醚(CH2Cl)2O,因水的作用转变成HCHO与HCl;④ 与碱、石灰一起加热,产生氢气并生成甲酸钠;CH3OH+NaOH→HCOONa+2H2;⑤与锌粉一起蒸馏,发生分解,生成 CO和H2O。[2] 产品用途 1.基本有机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甲醛、醋酸、氯甲烷、甲胺和硫酸二甲酯等多种 有机产品。也是农药(杀虫剂、杀螨剂)、医药(磺胺类、合霉素等)的原料,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的原料之一。还是重要的溶剂,亦

含氟有机中间体国内产业已渐具规模

含氟有机中间体国内产业已渐具规模 根据预测,在全球制药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的推动下,含氟中间体在药物品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其需求量也在膨胀,同时对其的研发活动也日益活跃。行业专家和咨询顾问们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今后若干年里,三分之一的新原料药将建立在氟化学基础之上。 在现阶段,中国、欧洲国家等都在积极参与含氟中间体的生产。国内在发展含氟有机中间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如今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行业分析人士预测,考虑到中国的生产水平以及具备了大规模生产这些中间体的能力,今后若干年里,中国在这些产品上占有的统治地位将不可动摇。据统计,全国有机氟化工产品的年度总销售收入估计已超过100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达到或超过15亿元的企业已有4家,含氟芳香族和芳杂环系列农药和医药中间体产品已超过100多种,年总产量共60000多吨。 就含氟中间体类别来说,我国氟苯类中间体发展较早,目前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三氟甲苯类中间体发展较晚,所以近年来的发展速度较快;而对于杂环芳香族化合物特别是含氟吡啶类,我国目前拥有含氟吡啶类中间体的合成技术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家仅有少数,因此,业内普遍认为,含氟吡啶类中间体将成为今后几年国内含氟中间体研发的主要方向之一。 然而,国内面临的行业现状以及国际压力依然不能忽视。 氟化工行业近年来竞争程度激烈且历时多年。为做强做大氟化工产业以形成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减少同行业竞争等,国际上许多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并购,如3M和赫司特两公司的氟化工合并成立Dyneou公司、旭硝子公司购买ICI的化工厂及英国的F2化学品公司等等。同时,这些公司也盯上了有资源优势的中国市场,相继进入中国采购基础氟化工原料或拟建有机氟化学品生产装置。从长远来看,这势必对中国生产企业构成压力。 因此,国内生产企业必须加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要改进工艺,如还原、氟化过程,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向国内外市场提供医药级含氟医药中间体;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应该进行企业优化,重点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另外,由于含氟医药中间体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因此,生产企业还可以与有技术实力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结合来解决自身研发实力不足的缺憾,将优秀研究成果早日推上产业化进程。 有一点值得注意,尽管目前印度生产含氟中间体的公司为数并不多,但是有机氟中间体市场的发展正在吸引着印度其他大型有机中间体生产商趋之若鹜。印度在技术层面上拥有强大的优势,在有机氟中间体领域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这些有利条件将使印度成为中国和欧洲国家的强劲对手,并将帮助印度开发出创新性的定制含氟中间体和原料药,以供应给国内和国际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