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或者委托高校、科研机构为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例如,某汽车公司与某高校合作开发新型发动机,共同投入了数千万元的研发经费,最终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

技术开发模式相对于技术转让模式,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同时,高校、科研机构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能力。

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模式

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共同投入研发经费,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例如,某电子公司与某高校共同建立了一家研发中心,共同研发新型电子产品。

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也能够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培养人才,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等。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

机会、毕业设计题目、就业机会等,同时高校、科研机构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人才。

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人才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科技资源共享模式

科技资源共享模式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享科技资源,包括文献、仪器设备等。企业可以通过共享科技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同时高校、科研机构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科技资源共享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技术咨询或服务模式

技术咨询或服务模式是指企业向高校、科研机构咨询技术问题或者获得技术服务。高校、科研机构可以通过提供技术咨询或服务,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技术咨询或服务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研机构与企业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同分享收益,实现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二是知识产权归属不清晰,需要双方进行协商和约定;三是风险与利益共同承担,需要在合作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分配。共建经济实体模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合作双方是否具备长期合作的意愿和信心,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运营共建的实体。

在上海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共建经济实体模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___和___共同成立了___,该中心集聚了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有机结合。在共建经济实体模式中,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同分享收益,实现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同时,双方也需要在知识产权、风险分配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约定和规划,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产学研结合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不同的合作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

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并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资源,能够形成互补和协同的效应。此外,企业选择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和人才优势,能够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例如,某汽车公司与某高校联合成立了一家汽车研发中心,该中心由高校提供科研人才和技术支持,企业提供资金和产业化人才,共同研发汽车新产品。该中心运作良好,研发出多款新产品,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共建经济实体模式和共建实验室或研发机构模式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资源,提高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但是,要实现有效的合作,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同时要加强沟通和协调,促进各方的理解和合作。

产教融合七种模式图解

产学研结合的七大模式 产学研结合模式可分为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建立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三部分,科技资源共享(包括文献、仪器等科技资源的利用)、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组织边界来看,可分为大学或科研院所推广、企业推广和政府推广三种类型提升;从功能耦合的角度,可以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契约连接和共建实体;从组织边界的角度,可以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和半内部化模式;从组合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和半内部化模式时间上,可分为三种模式:政府推动、自愿联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可分为临时性组合、合同型组合和一体化组合。(1)技术转移模式。企业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转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新技术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和技术秘密,高校科研机构的新产品、新工艺。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将上海涂料研究院的涂料技术成果转让给上海涂料研究院,利用其“顶级涂料品牌”和雄厚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技术转移模式比较传统和成熟,但我们发现只有10%左右的企业采用技术转移模式。究其原因,是企业不接受不成熟的技术成果,而高校、科研院所倾向于自行改造或成立关联公司,对相对成熟、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成果进行改造。如果高校、科研机构转让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证,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等风险。比如,某制药公司以普通许可证的形式转让一项新药成果,投资几百万元申办药品许可证,组织生产。因为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

太多,很难打开市场局面。年销售收入仅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较为严重。此外,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用“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模式操作相对简单。(2)技术开发模式。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题。其特点是: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优势有效结合,实现行业各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大学和科研院所;技术开发模式的成功取决于:一是企业经济实力雄厚,高校和科研机构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二是知识产权归属明确,利益分配合理,风险共担,各方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是有机结合的;第三、合作各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相互信任和有效沟通。上海市部分科技企业调研结果显示,“科技攻关合作”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企业规模越大,越倾向于采用技术开发模式。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合作科技攻关”模式。这也取决于企业能否在技术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发表日期:2010年5月17日共有4260 位读者 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从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 (1)技术转让模式。 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受让上海涂料研究所的涂料技术成果,使用其“上涂牌”及其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约1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受让模式。其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如果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则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例如某医药公司以普通许可方式受让一项新药品成果,投人了几百万元申请药品许可证并组织生产,因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过多,难以打开市场局面,每年的销售收入只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比较严重。 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2)技术开发模式。 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其特点: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开发风险较高,且主要由企业承担;三是所取得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比较明晰,一般为双方共有或由研究方享有。在技术开发中,研究方在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企业比较在乎技术成果转化及其价值的市场实现,各自追求的有所不同。 技术开发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一是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校、科研机构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二是知识产权归属明晰,利益分配合理,风险共同承担,产学研各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有机结合;三是合作各方有较好的合作基础,相互信任且沟通有效。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或者委托高校、科研机构为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例如,某汽车公司与某高校合作开发新型发动机,共同投入了数千万元的研发经费,最终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 技术开发模式相对于技术转让模式,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同时,高校、科研机构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能力。 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模式 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共同投入研发经费,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例如,某电子公司与某高校共同建立了一家研发中心,共同研发新型电子产品。 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也能够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培养人才,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等。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

机会、毕业设计题目、就业机会等,同时高校、科研机构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人才。 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人才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科技资源共享模式 科技资源共享模式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享科技资源,包括文献、仪器设备等。企业可以通过共享科技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同时高校、科研机构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科技资源共享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技术咨询或服务模式 技术咨询或服务模式是指企业向高校、科研机构咨询技术问题或者获得技术服务。高校、科研机构可以通过提供技术咨询或服务,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从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 技术转让模式 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受让上海涂料研究所的涂料技术成果,使用其“上涂牌”及其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约1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受让模式。其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如果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则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例如某医药公司以普通许可方式受让一项新药品成果,投人了几百万元申请药品许可证并组织生产,因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过多,难以打开市场局面,每年的销售收入只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比较严重。 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开发模式 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其特点: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开发风险较高,且主要由企业承担;三是所

产教融合七种模式图解

产学研结合模式可分为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建立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三部分,科技资源共享(包括文献、仪器等科技资源的利用)、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组织边界来看,可分为大学或科研院所推广、企业推广和政府推广三种类型提升;从功能耦合的角度,可以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契约连接和共建实体;从组织边界的角度,可以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和半内部化模式;从组合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和半内部化模式时间上,可分为三种模式:政府推动、自愿联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可分为临时性组合、合同型组合和一体化组合。(1)技术转移模式。企业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转让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和技术秘密以及科研机构。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将上海涂料研究院的涂料技术成果转让给上海涂料研究院,利用其“顶级涂料品牌”和雄厚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然而,我们发现只有10%左右的企业采用了技术转移模式。究其原因,是企业不接受不成熟的技术成果,而高校、科研院所倾向于自行改造或成立关联公司,对相对成熟、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成果进行改造。如果企业转让给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证,就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比如,某制药公司以普通许可证的形式转让一项新药成果,投资几百万元申办药品许可证,组织生产。因为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太多,很难打开市场局面。年销售收入仅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较为

严重。此外,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取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方面获得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模式操作相对简单。(2)技术开发模式。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题。其特点是: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优势有效结合,实现行业各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大学和科研院所;二是开发风险相对较高,主要由企业承担;三是取得的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相对明确,一般由双方共享或由研究方享有。在技术开发过程中,科研人员关心的是科研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而企业更关心的是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市场价值的实现。技术开发模式的成功还取决于:一是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校和科研机构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二是知识产权归属明确,利益分配合理,风险共担,利益短期化以及所有pa的长远利益

产学研结合模式

产学研结合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 7 种主要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 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 (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 科技资源的共享、 (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 、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 从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技术转让模式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受让上海涂料研究所的涂料技术成果,使用其“上涂牌”及其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约 1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受让模式。其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如果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则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例如某医药公司以普通许可方式受让一项新药品成果,投人了几百万元申请药品许可证并组织生产,因 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过多,难以打开市场局面,每年的销售收入只维持在100 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比较严重。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约 2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技术开发模式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从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 技术转让模式 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受让上海涂料研究所的涂料技术成果,使用其“上涂牌”及其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约1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受让模式。其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如果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则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例如某医药公司以普通许可方式受让一项新药品成果,投人了几百万元申请药品许可证并组织生产,因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过多,难以打开市场局面,每年的销售收入只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比较严重。 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开发模式 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其特点: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开发风险较高,且主要由企业承担;三是所取得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比较明晰,一般为双方共有或由研究方享有。在技术开发中,研究方在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企业比较在乎技术成果转化及其价值的市场实现,各自追求的有所不同。 技术开发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一是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校、科研机构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二是知识产权归属明晰,利益分配合理,风险共同承担,产学研各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有机结合;三是合作各方有较好的合作基础,相互信任且沟通有效。 根据对上海部分科技企业的调查结果,“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而且企业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运用技术开发模式,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模式。 技术开发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企业在产学研结合中是否发挥主导作用。例如,某科技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在合作开发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特殊电源项目中,针对高校研发人员流动性较大,比较注重科研成果及发表相关论文的特点,把项目分解细化为一个个的小课题,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 1.研究院联盟模式: 大型企业或研究机构联合成立研究院,通过集结各类研发资源和资金,共同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院将主要的产学研力量集中在一起,提高研究和开发的效率和成果,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2.企业研发中心与高校合作模式: 企业为了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与高校 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研究和开发,并进行技术转让和人才培养。通过 与高校合作,企业能够获得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的科研设施,高校也 能得到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和实践经验,实现共赢。 3.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模式: 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的研发和技术 转移。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改进科研课题的实践性 和应用性,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企业与高校合作,能够获得高水平的 科研人才和先进的技术研发成果,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4.科技园区模式: 科技园区是由政府主导和扶持建设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科技园区通过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吸引科技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入驻,并提供科研与开发、技术服务和资金支持等多方面的支持。科技园区 既促进了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也为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了与产业合作的机 会和条件。 5.产学研合作基地模式:

政府在地方或区域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为企业和高校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和资源支持。基地通过整合产业和学术资源,组织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技术与市场的对接和互动。基地还可以提供政策、资金、人才和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以上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不同的环境和需求下,选择合适的模式可以有效地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从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 技术转让模式 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受让上海涂料研究所的涂料技术成果,使用其“上涂牌”及其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约1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受让模式。其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如果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则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例如某医药公司以普通许可方式受让一项新药品成果,投人了几百万元申请药品许可证并组织生产,因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过多,难以打开市场局面,每年的销售收入只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比较严重。 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开发模式 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其特点: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开发风险较高,且主要由企业承担;三是所取得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比较明晰,一般为双方共有或由研究方享有。在技术开发中,研究方在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企业比较在乎技术成果转化及其价值的市场实现,各自追求的有所不同。 技术开发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一是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校、科研机构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二是知识产权归属明晰,利益分配合理,风险共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从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 技术转让模式 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受让上海涂料研究所的涂料技术成果,使用其“上涂牌”及其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约1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受让模式;其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如果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则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例如某医药公司以普通许可方式受让一项新药品成果,投人了几百万元申请药品许可证并组织生产,因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过多,难以打开市场局面,每年的销售收入只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比较严重; 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开发模式 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其特点: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开发风险较高,且主要由企业承担;三是所取得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比较明晰,一般为双方共有或由研究方享有;在技术开发中,研究方在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企业比较在乎技术成果转化及其价值的市场实现,各自追求的有所不同; 技术开发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一是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校、科研机构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二是知识产权归属明晰,利益分配合理,风险共同承担,产学研各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有机结合;三是合作各方有较好的合作基础,相互信任且沟通有效; 根据对上海部分科技企业的调查结果,“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而且企业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运用技术开发模式,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模式; 技术开发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企业在产学研结合中是否发挥主导作用;例如,某科技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在合作开发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特殊电源项目中,针对高校研发人员流动性较大,比较注重科研成果及发表相关论文的特点,把项目分解细化为一个个的小课题,高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on,简称IURC)是指产业界、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开展研究 和创新活动,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发展。产学研结合的目的是促 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实践教学和科研资源 的支持。以下是七种主要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1.研究合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通过共同研究项目开展合作,共 享资源和知识,并共同发表研究成果。这种模式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并有效地解决产学研之间的合作难题。 2.人才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和专业培训,大学和科研机构则为企 业选拔和培养人才,并提供科技创新支持。这种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培养高 素质人才,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3.技术转让:科研机构和大学将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让企业进行生 产和商业化推广。这种模式可以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科技与产 业的紧密结合。 4.共建实验室: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建设实验室,共享实验设 备和研究资源。这种模式可以提高研究效率,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 5.战略合作: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制定科 技创新战略和发展目标。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双方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 7.产学研转化基地:建立产学研结合转化基地,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 的展示和推广平台,同时也为大学和科研机构提供科技创新资源和支持。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推广,加快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总的来说,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产业和需求进行灵活选择,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产学研三方共赢的局面。

产学研合作模式(2022年)

产学研合作模式 (2022年) 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主要是由各大高校机构、科研院所担任,企业与高校之间缺少链条式的联系,无法直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到生产力的转化...... 高校有人才与科研资源,但资金不足;企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和研发平台,却缺少人才与智力资源。将两者有效对接,对促进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创业创新活力大有助益。 一、目前产学研结合的十种模式 1 成果转让模式 成果(技术)转让模式是将科研院所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并帮助企业将技术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 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然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的成功率非常低。这主要是因为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此外,企业也难以承担巨额的科技成果转让费,且企业内部技术力量薄弱,承接能力差,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 2 技术开发模式

技术开发是产学研各方共同投入一定的要素进行合作,具体有两种:一是合作开发,企业投入资金、人力,高校或研究所投入人力和设备,共同就某一项目开展科研攻关;二是委托开发,企业以项目方式将所需的技术委托给大学和科研单位进行研究开发。 合作开发是一种半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作伙伴的正确选择、风险责任的明确划定、利益分配的合理安排以及企业主导作用的发挥。 技术开发是目前企业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且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倾向于运用技术开发模式。 3、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比如在高校专门设立以企业名称命名的软件、电子商务、电子等专业定制班、在企业设立科研院所学生实习基地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 该模式有利于合作双方相互交流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有利于企业建立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机制。 对企业而言,短期内可以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可为企业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对高校、科研机构而言,有利于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使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更贴近实际、贴近市场需求。 4、共建实体模式 共建实体是指企业与高校或科研单位组建股份制公司、研究开发中心、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 1.横向协作模式:横向协作模式是指产业和学术界在特定领域进行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和开展研发项目。在这种模式下,产业和学术界的合作通常是项目性的,双方通过共同承担研发项目的风险和成本来实现利益共享。 2.纵向协作模式:纵向协作模式是指产业与学术界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和技术转移。在这种模式下,产业企业通常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等活动。 3.孵化器模式:孵化器是指专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科技创业服务的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场地、设备、资金和专业指导等支持。在孵化器模式下,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可以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帮助企业实现技术转化和产业化。 4.联合研究机构模式:联合研究机构是由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共同建立的独立实体,旨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创新。联合研究机构通常由多个合作伙伴共同出资建立,共同挑选研究项目、共享研究成果。 5.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模式: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是由产业企业设立的技术研发机构,旨在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这种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吸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才,实现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 6.行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行业技术创新联盟是由相关产业企业、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组成的组织,旨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联盟

成员可以通过合作共享技术资源、共同研发、共享市场信息等方式,实现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 7.产学研基地模式:产学研基地是指由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共同建立的科技创新平台,旨在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在产学研基地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在基地内建立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实现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化。 总之,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它为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精心整理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 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开发模式 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其特点: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

补”;二是开发风险较高,且主要由企业承担;三是所取得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比较明晰,一般为双方共有或由研究方享有。在技术开发中,研究方在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企业比较在乎技术成果转化及其价值的市场实现,各自追求的有所不同。 技术开发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一是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校、科研机构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二是知识产权归属明晰,利益分配合理,风险共同承担,产学研各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有机结合;三是合作各方有较好的合作基础,相互信任且沟通有效。 根据对上海部分科技企业的调查结果,“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 研机构是技术的源头,企业作为生产、销售的基地,相互结合形成研究、开发、研制、生产、销售一条龙;二是高校与科研机构主要以技术(无形资产)人股,企业主要以固定资产、现金等投资入股;三是有比较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四是产权明晰,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共建经济实体模式一般适用于:一是高校、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优势,企业在资金投人、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二是合作各方有较好的合作基础,

2020年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作者:非成败 作品編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 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从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 技术转让模式 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受让上海涂料研究所的涂料技术成果,使用其“上涂牌”及英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约1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受让模式。其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髙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如果企业受让髙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则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例如某医药公司以普通许可方式受让一项新药品成果,投人了几百万元申请药品许可证并组织生产,因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过多,难以打开市场局而,每年的销售收入只维持在2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比较严重。 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开发模式 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髙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髙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其特点: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开发风险较高,且主要由企业承担:三是所取得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比较明晰,一般为双方共有或由研究方享有。在技术开发中,研究方在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企业比较在乎技术成果转化及其价值的市场实现,各自追求的有所不同。 技术开发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一是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校、科研机构有较强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 式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从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 技术转让模式 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受让上海涂料研究所的涂料技术成果,使用其“上涂牌”及其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约1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受让模式。其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如果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则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例如某医药公司以普通许可方式受让一项新药品成果,投人了几百万元申请药品许可证并组织生产,因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过多,难以打开市场局面,每年的销售收入只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比较严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