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_00005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_00005

片剂车间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 设计成绩: 批阅人: 批阅日期: 设计题目:年产2.8亿芍甘片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设计者: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年产2.8亿芍甘片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二、设计条件 (1)生产制度 年工作日:250天;1天2班,每班8 h,一天2班。 (2)药剂规格及原辅材料的消耗 依照各“中药制药分离技术课程设计”而定 ①规格:0.35 g/片 ②主要工序及原辅材料可参照 a. 药材干浸膏提取率:7.5%,干浸膏粉碎过筛收率:98% b.干法制粒:干浸膏粉末和辅料比为30:70,收率为98% c. 整粒、总混:收率为99% d. 压片、包衣:收率为98% e. 包装:内包收率为99%;外包无损耗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 (3)设备选型; (4)按GMP规范要求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图和车间工艺平面图; (5)编写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 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及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原则、技术要求和说明。 (2)工艺流程图; (3)提取车间、制剂车间平面布置图(1∶100) 五、设计时间

设计时间为2周,从2015年6月12日至2016年6月24日。 目录 1 片剂生产工艺概述 (05) 1.1项目概述 (05) 1.2设计目的和意义……………………………………… 07 1.3设计内容 (07) 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08) 2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08) 2.1生产方案、产品类型与包装方式 (08) 2.2生产规模、制度与方式 (09) 2.3工艺流程 (09) 2.3.1工艺流程制定的原则 (09) 2.3.2制粒压片工艺 (09) 2.3.3片剂的生产工艺 (11) 2.3.4工艺简介 (12) 3 物料衡算 (14)

第四章 设备的工艺设计及化工设备图

第四章设备的工艺设计及化工设备图 第一节化工设备选用及工艺设计的一般原则 化工设备从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称标准设备或定型设备,是成批成系列生产的设备,可以现成买到;一类称非标准设备或非定型设备,是化工过程中需要专门设计的特殊设备。 标准设备有产品目录或样本手册,有各种规格牌号,有不同生产厂家。工艺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工艺要求,计算并选择某种型号,以便订货。 非标准设备也是化工生产中大量存在的设备,它甚至是化工生产的一种特色。非标准设备工艺设计就是根据工艺要求,通过工艺计算,提出型式、材料、尺寸和其他一些要求。再由化工设备专业进行机械设计,由有关工厂制造。在设计非标准设备时,应尽量采用已经标准化的图纸。 选型和工艺设计的原则如下。 (1)合理性。即设备必须满足工艺一般要求,设备与工艺流程、生产规模、工艺操作条件、工艺控制水平相适应,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 (2)先进性。要求设备的运转可靠性、自控水平、生产能力、转化率、收率、效率要尽可能达到先进水平。 (3)安全性。要求安全可靠、操作稳定、弹性好、无事故隐患。对工艺和建筑、地基、厂房等无苛刻要求;工人在操作时,劳动强度小,尽量避免高温高压高空作业,尽量不用有毒有害的设备附件附料。 (4)经济性。设备投资省,易于加工、维修、更新,没有特殊的维护要求,运行费用减少。引进先进设备,亦应反复对比报价,考察设备性能,考虑是否易于被国内消化吸收和改进利用,避免盲目性。 总之,要综合考虑合理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性的原则,审慎地研究,认真地设计。 返回 第二节化工设备的选用

为正确、方便地进行化工设备的工艺设计,现将一些常用的化工设备的选用及设计方法介绍如下。 一、泵的选用与设计程序 (1)确定泵型。根据工艺条件及泵的特性,首先决定泵的型式再确定泵的尺寸。从被输送物料的基本性质出发,如物料的温度、粘度、挥发性、毒性、化学腐蚀性、溶解性和物料是否均一等因素来确定泵的基本型式。在选择泵的型式时,应以满足工艺要求为主要目标。 (2)确定选泵的流量和扬程 ①流量的确定和计算。选泵时以最大流量为基础。 ②扬程的确定和计算。先计算出所需要的扬程,即用来克服两端容器的位能差,两端容器上静压力差,两端全系统的管道、管件和装置的阻力损失,以及两端(进口和出口)的速度差引起的动能差。 (3)确定泵的安装高度。 (4)确定泵的台数和备用率。 (5)校核泵的轴功率。 泵的样本上给定的功率和效率都是用水试验出来的,输送介质不是清水时,应考虑密度、粘度等对泵的流量、扬程性能的影响。 (6)确定冷却水或驱动蒸汽的耗用量。 (7)选用电动机。 (8)填写选泵规格表。 二、换热设备的设计和选用 1.换热器设计的一般原则 (1)基本要求。换热器设计要满足工艺操作条件,能长期运转,安全可靠,不泄漏,维修清洗方便,满足工艺要求的传热面积,尽量有较高的传热效率,流体阻力尽量小,还要满足工艺布置的安装尺寸等要求。 (2)介质流程。何种介质走管程,何种介质走壳程,可按下列情况确定:腐蚀性介质走管程,可以降低对外壳材质的要求;毒性介质走管程,泄漏的几率小;易结垢的介质走管程,便于清洗和清扫;压力较高的介质走管程,这样可以减小对壳体的机械强度要求;温度高的介质走管程,可以改变材质,满足介质要求;粘度较大,流量小的介质走壳程,可提高传热系数。从压降考虑,雷诺数小的走壳程。

年产20万吨硫酸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20万吨硫酸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 硫酸是最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磷肥及无机化工原料,其次作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的冶炼、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橡胶工业以及农药、医药、印染、皮革、钢铁工业的酸洗等。本设计以硫磺为原料生产硫酸,因为以硫磺为原料生产硫酸不需净化,大大简化了工艺过程,节省投资费用,且产品质量高。 本设计完成了年产20万吨硫酸生产车间工艺设计,介绍了硫酸生产的主要方法和成熟的工艺流程。主要内容包括原料熔硫工段、焚硫转化工段、干吸工段及主要设备的选择、环保措施等。完成了化工设计的各个设计环节,达到了设计目标。经分析,设计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在设计过程中,还重点对废水处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硫酸;硫磺制酸;焚烧炉;转化塔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esign of the Workshop for Sulfuric acid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200,000 Tons Abstract Sulfuric aci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chemical raw materials, mainly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phosphate fertilizer and inorganic chemical raw materials, as a chemical raw material, it is widely used in non-ferrous metal smelting, petroleum refining and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rubber industry, as well as pesticides, pharmaceuticals, printing and dyeing, leather pickling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his design is used sulfuric acid as raw material to product sulfur, thus it products sulfur without purification, the process is greatly simplified to save investment costs and gain high product quality. It is an annual output of 200,000 tons of sulfuric acid production plant process design, introduces the main methods of sulfuric acid production and mature process.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raw material sulfur melting section, and burning sulfur conversion section, drying and absorption section and the major equipments sele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It completes various links of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achieves the design objectiv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design technology is reliable, and the design is 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In the design process, it is also focusing on wastewater treatment.

习题答案第4章弯曲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

第四章弯曲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分) 1.将各种金属坯料沿直线弯成一定角度和曲率,从而得到一定形状和零件尺寸的冲压工序称为弯曲。(4-1) 2.窄板弯曲后其横截面呈扇形形状。(4-1) 3.在弯曲变形区内,内缘金属切向受压而缩短,外缘金属切向受拉而伸长,中性层则保持不变。(4-1) 4.弯曲时外侧材料受拉伸,当外侧的拉伸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以后,在板料的外侧将产生裂纹,此中现象称为弯裂。(4-2) 5.在外荷作用下,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同时,伴随弹性变形,当外荷去掉以后,弹性变形恢复,使制件的形状和尺寸都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回弹。(4-2) 6.在弯曲过程中,坯料沿凹模边缘滑动时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当坯料各边受到摩擦阻力不等时,坯料会沿其长度方向产生滑移,从而使弯曲后的零件两直边长度不符合图样要求,这种现象称之为偏移。(4-2) 7.最小弯曲半径的影响因素有材料力学性能、弯曲线的方向、材料热处理状况、弯曲中心角。(4-2) 8.轧制钢板具有纤维组织,平行于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高于垂直于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4-2) 9.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经冷变形硬化的材料,可采用热处理以恢复塑性。(4-2) 10.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侧面毛刺大的工件,应先去毛刺,当毛刺较小时,也可以使毛刺的一面处于弯曲受压的内缘,以免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4-2)11.弯曲时,为防止出现偏移,可采用压料和定位两种方法解决。(4-2)12.弯曲时,板料的最外层纤维濒于拉裂时的弯曲半径称为最小弯曲半径。(4-2)13.弯曲变形的回弹现象的表现形式有曲率减小、弯曲中心角减小两个方面。(4-2) 14.在弯曲工艺方面,减小回弹最适当的措施是采用校正弯曲。(4-3)15.常见的弯曲模类型有:单工序弯曲模、级进弯曲模、复合弯曲模、通用弯曲模。(4-6) 16.对于小批量生产和试制生产的弯曲件,因为生产量小,品种多,尺寸经常改变,采用常用的弯曲模成本高,周期长,采用手工时强度大,精度不易保证,所有生产中常采用通用弯曲模。(4-6) 17.凹模圆角半径的大小对弯曲变形力、模具寿命、弯曲件质量等均有影响。(4-6)二、判断题(每小题分,共分) 1.(×)弯曲中性层就是弯曲件的中心层。(4-1) 2.(×)板料的弯曲半径与其厚度的比值称为最小弯曲半径。(4-2) 3.(×)弯曲件的回弹主要是因为冲件弯曲变形程度很大所致。(4-2) 4.(√)校正弯曲可以减少回弹。(4-2) 5.(×)弯曲线的方向与板料的轧制方向垂直有利于减少回弹。(4-2) 6.(×)弯曲时,模具间隙越大,回弹角越小。(4-2) 6.(×)一般弯曲U形件时比V形件的回弹角大。(4-2) 7.(√)弯曲件的精度受坯料定位、偏移、回弹,翘曲等因素影响。(4-3)

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 计学生作品 所属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小组成员: 组长: 授课教师: 提交时间:

传动轴设计准备工作——明确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1.问题提出: 零件的几何精度直接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定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针对车床传动轴,应用所学的机械制造基础知识进行一次加机械工工艺过程设计的综合性工程应用训练。 2.专题研究的目的: (1)掌握零件主要部分技术要求的分析方法; (2)掌握零件材料的选择方法和确定毛坯的制备方法及工艺;(3)掌握工艺分析方法; (4)掌握定位基准的选择方法; (5)掌握制定出合理的零件加工顺序的原则和方法; (6)掌握制定出合理的零件加工路线的方法。 车床传动轴的几何设计要求——研究内容 图1所示为车床的传动轴,轴上开有键槽用来安装齿轮以传递运动和动力,两端是安装滚动轴承的支承轴颈。完成该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工艺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 (1)进行零件主要部分的技术要求分析研究; (2)确定传动轴的材料、毛坯的制备方法及工艺、热处理工艺;(3)进行加工工艺分析;

(4)确定定位基准; (6)制定传动轴的加工顺序; (6)制定传动轴的加工路线。 图1 传动轴 工作安排 1.查阅资料了解传动轴各部位的作用; 2.根据相关资料及所学知识确定材料、毛坯及热处理工艺; 3.根据传动轴的结构特点,制定相应的加工工艺路线,并确定加工工序; 4.总结上述过程,完成研究报告。 组员分工 1.查阅资料—— 2.选材、毛坯及热处理工艺的选择—— 3工艺路线的确定—— E F M N P Q

结构化三维工艺设计管理系统

立项报告 1、设备名称:协同研制-结构化三维工艺设计管理系统 2、设备功能及主要技术规格指标: ●三维环境下MBOM管理 利用协同研制平台提供的直观的三维可视化环境,过滤出所需的全机或者整机模型,可以进行批量MBOM重构,或者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中通过复制、粘贴等方式直接利用设计零组件对应的三维模型重构生成部件MBOM产品结构,以加快MBOM重构效率,减少人为失误的发生。如下图所示: 在初始化MBOM重构完成后,设计师还可以对MBOM进行编辑调整,如添加工艺组合件或拆分件,以产生最终的MBOM产品结构。 MBOM重构完成后,可以提交启动相应的电子化工作流程,相关人员将接收到校对、审批等工作任务对其进行审核批准。批准后的MBOM产品结构将被冻结,需要走相应的更改流程才可以更改。 工艺设计数据将以MBOM视图为核心进行管理,实现工艺数据的独立管理和权限控制。 ●三维工艺设计 通过协同研制平台中的三维工艺管理模块,工艺员可以基于来自设计的MBD数模,开展工艺规程设计,并将设计结果结构化存储到协同研制平台中进行电子化签审。已批准的工艺数据会自动发放到生产现场,并可以通过无纸化终端以图形化的形式进行查看浏览。 通过MBD数模实现设计、工艺、制造各个环节业务过程数据和流程的贯通,提高工艺人员设计效率。同时,充分利用设计模型的MBD信息,全面实施基于三维可视化的工艺设计管理,将我所工艺设计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维工艺设计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在三维环境下进行装配工艺规程设计,直观地指定装配单元的划分及其装配顺序等。 -在三维环境下进行零件工艺规程设计,直观地确定单个零件的加工工序、工步,

年产10000吨面包虾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 年产10,000吨面包虾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Design of 10,000 ton/aBreaded ShrimpPlant 学生XX 陶刚 所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所在班级食科1061 申请学位学士学位 指导教师夏杏洲职称副教授答辩时间2010年6月12日

目录 设计总说明I INTRODUCTION II 1前言1 2可行性研究2 2.1项目研究总论2 2.1.1项目研究工作概况2 2.1.2原料分析[2](南美白对虾)2 2.1.3产品分析(见4.1冻面包虾产品描述及质量标准)3 2.1.4总环境分析3 2.2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9 2.2.1厂址位置9 2.2.2建设的必要性10 2.2.3建设的经济意义10 2.3车间平面图设计(见附图2与附图3)10 3工艺设计11 3.1产量的确定11 3.2物料衡算以及加工量的确定11 3.2.1原料虾衡算(以日产量定)11 3.2.2解冻虾横算(以日产量定)12 3.2.3加工量的确定12 3.2.4辅料以及包材横算12 3.3面包虾工艺流程的选择13 3.4面包虾工艺叙述13 4HACCP计划20 4.1冻面包虾产品描述及质量标准20 4.1.1产品说明20 4.1.2质量说明21 4.2原料接收标准(见表3-6)21 4.3产品质量标准21 4.4美国进口面包虾限量标准[14]22 4.5冻面包虾工艺流程图(见附图1)22 4.6面包虾危害分析表(HA)22 4.7面包虾关键控制点(CCP)26

5设备选型(以每小时产量计)28 5.8清洗设备——高压清洗机28 5.9分选设备——虾类分级机28 5.10速冻设备29 5.10.1网带速冻机29 5.10.2平板速冻机29 5.11脱模设备——ST-3型液压冻品脱盘机29 5.12渡冰衣设备——包冰衣机29 5.13解冻设备——高湿度空气解冻机29 5.14搅拌设备——浆料搅拌机30 5.15金属探测器30 5.16设备参数表31 6车间布置与面积32 6.1车间布置32 6.1.1加工车间基础设计32 6.1.2工艺流程布置。33 6.1.3人流、物流、水流、气流方向33 6.1.4设备、门窗、工具、管道材料设计33 6.1.5卫生设施34 6.1.6储存与运输设备35 6.2车间辅助设施35 6.2.1质量控制设施35 6.2.2冷库设计35 6.3车间面积38 7工厂废水、废渣处理系统[17]38 7.1CASS工艺污水处理39 7.2进水水质设计39 7.3出水水质设计39 7.4CASS工艺污水处理流程图39 7.5CASS工艺说明39 8车间劳动力计算40 9水、电用量的估算41 9.1用水量的估算41 9.2用电量的估算42 10设计概算与技术经济分析42 10.1投资指标4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设计

前言 通过机床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 如《公差于配合》、《机械零件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工艺》等 ) 。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设计中,我们主要设计 C6140拨叉的夹具。在设计中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并且得到老师的指导由于能力有限在设计中难免有 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一.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 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 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 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2、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 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 名称和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4、通过课程设计也提高了自己的编写文件的能力 二.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 拨叉(见附图 1)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通过拨叉的拨动使车床滑移齿轮与不同的齿轮啮合从而达到要求 的主轴转速。宽度为 30+0.0120mm 的面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

(完整版)研发工艺设计规范

研发工艺设计规范 1.范围和简介 1.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研发设计中的相关工艺参数。 本规范适用于研发工艺设计 1.2简介 本规范从PCB外形,材料叠层,基准点,器件布局,走线,孔,阻焊,表面处理方式,丝印设计等多方面,从DFM角度定义了PCB的相关工艺设计参数。 2.引用规范性文件 下面是引用到的企业标准,以行业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3 术语和定义 细间距器件:pitch≤0.65mm异型引脚器件以及pitch≤0.8mm的面阵列器件。 Stand off:器件安装在PCB板上后,本体底部与PCB表面的距离。 PCB表面处理方式缩写: 热风整平(HASL喷锡板):Hot Air Solder Leveling 化学镍金(ENIG):Electroless Nickel and Immersion Gold 有机可焊性保护涂层(OSP):Organic Solderability Preservatives 说明:本规范没有定义的术语和定义请参考《印刷板设计,制造与组装术语与定义》(IEC60194)4. 拼板和辅助边连接设计 4.1 V-CUT连接 [1]当板与板之间为直线连接,边缘平整且不影响器件安装的PCB可用此种连接。V-CUT为直通型,不能在中间转弯。 [2]V-CUT设计要求的PCB推荐的板厚≤3.0mm。 [3]对于需要机器自动分板的PCB,V-CUT线两面(TOP和BOTTOM面)要求各保留不小于 1mm的器件禁布区,以避免在自动分板时损坏器件。

图1 :V-CUT自动分板PCB禁布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自动分板机刀片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离板边禁布区5mm的范围内,不允许布局器件高度高于25mm的器件。 采用V-CUT设计时以上两条需要综合考虑,以条件苛刻者为准。保证在V-CUT的过程中不会损伤到元器件,且分板自如。 此时需考虑到V-CUT的边缘到线路(或PAD)边缘的安全距离“S”,以防止线路损伤或铜,一般要求S≥0.3mm。如图4所示。

工艺设计信息全面数字化与标准化

工艺设计信息全面数字化与标准化作者:陈宗舜 1.工艺信息数字化的内涵 两化融合对设计信息全面数字化要求,一是要求工艺设计信息的优化,二是要求工艺设计信息必须为企业信息集成与建立数字化企业提供基础。本文主要就工艺设计信息必须为企业信息集成与建立数字化企业提供基础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在企业信息化调查中,了解到虽然目前企业使用CAPP进行工艺设计,有的还使用类似部门级PDM进行工艺文件、流程管理,由于没有考虑企业系统集成,CAPP输出工艺规程、文档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程度很差,CAPP输出没有达到全面数字化要求,达不到企业系统集成的要求,如果要实现系统集成,原来存入计算机工艺规程、文档必须返工,造成极大时间、人力的浪费,成了企业信息集成与数字化的又一拦路虎,为此必须引起各企业的重视。为了使各企业完整了解工艺信息数字化的内涵及其在企业信息化中重要性,提出以下几点。 2.工艺信息数字化的由来 工艺信息数字化来源于CAPP技术的应用,CAPP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目前已是众所周知,CAPP系统输出人们看到的是计算机屏幕上的工艺规程及技术文件和用绘图仪、打印机输出常规的工艺规程、文件,其实这些屏幕上的工艺、图形、技术文件和输出常规的工艺规程、图纸、文件,存在计算机内部都是各种格式的数据,所以应用CAPP技术进行工艺规程设计,其设计过程和输出工艺规程、图形及技术文件以近入数字化范畴。 3.工艺设计信息数字化的发展 常规的CAPP技术已进入工艺信息数字化的范畴,对传统的产品设计要求或单独(非集成)CAPP系统,常规的CAPP技术已经能满足要求。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因素的变化,企业各方面都需要应用信息技术,因此出现了 CAD/CAPP/CAM等一系列CAX技术与MRP/MRP-II/ERP等一系列管理信息化技术。由于传统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是按企业内部的分工由各部门分工进行的,互相之间以图纸、工艺、技术文件、计划、统计、报表、单据及各种通知、会议为手段组织企业生产经营。在开展“甩图纸”、“甩账本”示范工程后,由于CAD/CAPP/ERP都为孤岛,这种初级信息化解决不了传统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数据信息的共享,系统不能集成运行,发挥不了企业信息化最佳效果。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与提高传统企业是企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制造企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必须走系统集成的道路。按照系统集成的要求,常规的CAPP技术不能满足要求,因为常规CAPP的工艺规程、图纸、文件,存在计算机内部都是各种格式的数据,不需要输入到其它计算机系统中,其它系统也不会读取这些数据,这对单独(非集 成)CAPP系统已满足要求。但是在系统集成的要求下,CAPP系统的输出不能再是单一的纸质表格文件,还需要数字化的加工数据包括:加工顺序、加工机床、加工工装、加工内容以及材料数据、装配关系数据等等。因此单独(非集成)CAPP

年产5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药厂车间设施规划 课程设计报告 (制药工程学院)设计题目:年产5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专业班级:民药131

指导教师:郭东贵、李燕 学生姓名:臧硕、陈德尚、钟远君、班婵 设计地点:第一教学楼4楼 设计日期: 目录 药厂车间设施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目的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时间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工作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成绩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带螺纹衬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设计者:王震 指导教师:闻全意、陈集、徐长顺 齐齐哈尔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系 机械064班 2009年12月14日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设计题目:设计带螺纹衬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一、设计前提:中批生产 二、设计内容: 1.零件图 1张 2.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套 三、课程设计工作计划 第一周周一、二:绘制零件图 第一周周三、四、五: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草稿 第二周周一、二:修订并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二周周三、四: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第二周周五: 答辩 四、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目: 1.《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启平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手册》、《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等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年月日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进行了生产实习、学习完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及机械制造工艺学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希望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本次课程设计来说,会熟练地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及合理安排工艺路线等问题,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另外,还要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设计尚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一、 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 分为普通型和锁紧型两种,是有高精度菱形截面的不锈钢丝精确加工而成的一种弹簧装内外螺纹同心体,锁紧型是在普通型的基础上增加一圈或几圈锁紧圈。钢丝螺套镶入铝、镁合金、铸铁、塑料等低强度工程材料的螺纹孔中,能形成标准的M ,MJ 螺纹!具有连接强度高、抗震、抗冲击、和耐磨勋的功能,并能分散应力保护基体螺纹 钢丝螺套还可以在原机体上的螺纹脱口或乱呀时,作为修复手段,不需要加大螺丝尺寸!能快速有效的修复到原始状态,而不至造成整个机体报废,修复快速经济。 零件的技术要求 带螺纹衬套的主要表面是内孔的梯形螺纹和外圆表面,直径为42mm φ和直径为 0.110.19430mm φ--的外圆表面,采用过渡配合与压板相配合。直径为0.077 0.06426mm φ++的外圆表面与 羊眼螺钉和手轮相配合,其表面粗糙度均为 3.2a R =。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带螺纹衬套零件通过在零件图纸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一共有两组加工表面,现将这两种加工表面分述如下: 1. 以42轴的轴线为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42mm φ的轴及其 的倒直角,尺寸为0.11 0.19430mm φ--, 长度为0.20025mm ++的轴及1R =的倒圆角。尺寸为0.0770.06426mm φ++,长度为00.1020mm --的轴及145? ?的倒角。与0.110.19430mm φ--同轴的 1643Tr ?-左的梯形螺纹孔。及上下端面的两个倒角。主要加工表面为 0.110.19430mm φ--、0.0770.06426mm φ++、1643Tr ?-左的梯形螺纹孔。 2. 以0.0770.06426mm φ++轴的外圆母线为基准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2个对称

PCB工艺设计规范

PCB板设计规范 文件编号:QI-22-2006A 版本号:A/0 编写部门:工程部 编写:职位:日期: 审核:职位:日期: 批准:职位:日期: 目录

一、PCB版本号升级准则 (1) 二、PCB板材要求 (2) 三、PCB安规文字标注要求 (3) 四、PCB零件脚距、孔径及焊盘设计要求 (15) 五、热设计要 求 (16) 六、PCB基本布局要求 (18) 七、拼板规 则 (19) 八、测试点要 求 (20) 九、安规设计规 范 (22) 十、A/I工艺要 求 (24)

一、PCB版本号升级准则: 板设计需要有产品名称,版本号,设计日期及商标。 2.产品名称,需要通过标准化室拟定,如果是工厂的品牌,那么可以采用红光厂注册商标( )商标需要统一字符大小,或者同比例缩放字符。不能标注商标的,则可以简单字符冠名,即用红光汉语拼音几个首字母,例如,HG 或HGP冠于产品名称前。 3.版本的序列号,可以用以下标识REV0,0~9, 以及,,等,微小改动用.A、.B、.C 等区分。具体要求如下: ①如果PCB板中线条、元件器结构进行更换,一定要变更主序号,即从向 等跃迁。 ②如果仅仅极小改动,例如,部分焊盘大小;线条粗细、走向移动;插件孔 径,插件位置不变则主级次数可以不改,升级版只需在后一位数加上A、B、C和D,五次以上改动,直接升级进主位。 ③考虑国人的需要,常规用法,不使用序号。 ④如果改变控制IC,原来的IC引脚不通用,请改变型号或名称。 ⑤PCB版本定型,技术确认BOM单下发之后,工艺再改文件,请在原技术责 任工程师确认的版本号后加入字符(-G)。工艺部门多次改动也可参照技术部门数字序号命名,例如,G1,G2向上升级…等。 板日期,可以用以下方案标明。XX-YY-ZZ,或者,XX/YY/ZZ。 XX表示年,YY表示月,ZZ表示日。例如:11-08-08,也可以11-8-8,或者,11/8/8。PCB板设计一定要放日期标记。 二、PCB 板材要求 确定PCB 所选用的板材,板材类型见表1,若选用高TG 值的板材,应在文件中注明厚度公差。 注1:1、CEM-1: 纸芯环氧玻璃布复合覆铜箔板,保持了优异的介电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且允许冲孔加工,其冲孔特性较玻璃环氧基材FR-4更优越,模具寿命更长;高温时翘曲变形很小。

年产50万吨PET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

年产50万吨PET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年产50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车间合成工段初步设计。本文对PET的研究,生产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概述,阐述了其在化学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介绍了PET的制备方法和确定了PET的生产工艺。在确定PET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和车间设计等过程。文中还对供电、供水、采暖等方案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酯交换法,反应釜选型

目录 摘要................................................. I 1.概述 (1) 1.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概述 (1) 1.2聚酯生产技术进展 (2) 1.3中国生产消费现状 (3) 1.4产品构成 (5) 1.5中国聚酯工业及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6) 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特性与应用 (9) 2.1特性 (9) 2.2应用 (13) 2.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改性品种 (14) 2.3.1增强改性PET (14) 2.3.2共混改性PET (15) 2.3.3结晶改性PET (15) 2.4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成型加工 (16) 2.4.1PET的加工特性 (16) 2.4.2 PET的加工方法 (16) 3.PET制备方法的简介和选取 (18) 3.1酯交换缩聚法 (18) 3.2直接酯化缩聚法 (19) 3.3环氧乙烷法 (20) 3.4 PET合成方法的选取 (20) 4.物料衡算 (22)

4.1酯交换时期 (23) 4.1.1第一酯交换器R101物料衡算 (23) 4.1.2第二酯交换器R102物料衡算 (23) 4.1.3第三酯交换器R102物料衡算 (24) 4.1.4 BHET储槽物料衡算 (25) 4.2缩聚时期 (26) 4.2.1第一聚合釜R201物料衡算 (27) 4.2.2第二聚合釜R202物料衡算 (27) 4.2.3第二聚合釜R203物料衡算 (28) 4.3切粒包装 (29) 5关键设备的选型 (29) 5.1釜的选型 (29) 5.2 其他设备的选型 (30) 6.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31) 6.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 (31) 6.1.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 (31) 6.1.2 车间设备平面布置的原则 (32) 6.1.3 车间设立面布置的原则 (33) 6.2车间设备布置 (33) 6.2.1车间设备平面布置 (33) 6.2.2车间设备立面布置 (34) 7. 公用工程 (34) 7.1供水 (34) 7.2供电 (35)

炼化企业工艺技术管理系统设计.doc

炼化企业工艺技术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针对目前炼化企业工艺技术管理的现状,介绍了一套适合炼化企业发展的工艺技术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主要功能模块以及系统实施意义。 [关键词]工艺技术管理;工艺流程;工艺资料 工艺技术管理是炼化企业管理的核心,工艺技术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炼化企业是否可以持续稳定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以及促进企业节能降本、挖潜增效,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炼化企业工艺技术管理方式仍然沿袭传统模式,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管理,不仅占据了工艺技术管理人员的大量时间,而且效率低下。因此,建立一套适合炼化企业的工艺技术管理系统,对提升企业工艺技术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系统简介 本文设计的工艺技术管理系统包含工艺流程管理、工艺资料管理、操作规程管理三部分,其结构如图1所示。工艺流程管理提供可视化的流程建模以及表单设计工具,为企业提供炼化业务协同工作平台,如三剂准入,生产工艺方案的调整、审批、执行,相关生产工艺管理资料的网上审批等;工艺资料管理建立企业技术资料库,实现企业产品标准、工艺标准、工艺卡片、工艺资料等技术资料的集中电子化管理以及全文检索功能;操作规程

管理实现对各生产操作岗位(内外操)标准操作规程的组态配置和维护管理;配合物联网的应用,在能够采集主要工艺过程变量和关键设备状态信息的前提下,对操作流程和工艺操作进行在线指导和监视,真正实现正确的人(具备岗位技能的在岗员工)在正确的时间范围和正确的地点(装置、设备等),进行受控的正确操作。 3系统功能设计 3.1工艺流程管理模块 工艺流程管理模块主要是为了工艺技术管理人员解决生产工艺方案线上数据填报、业务审核审批、数据查询的需求。根据各炼化企业实际业务情况,利用HTML语言或网页绘制工具Dreamweaver绘制审批单格式,通过流程设计器自定义表单审核流程,审核流程支持串行审核和并行审核操作,审核方式包括单人审核、多人会签审核,并记录审核过程,监控审核执行情况。支持打回处理、附件上传和下载、电子签名功能。生产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生产工艺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分类、分时间段查询并统计。 3.2工艺资料管理模块 通过设计工艺资料管理模块有效解决了工艺技术资料的上传管理和审核流程管理,实现了工艺技术资料的共享。在文档创建功能中,根据工艺资料管理模块中的文档类型分别创建文档,

工艺设计管理控制程序文件

Q/BD 广东标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BD-CXWJ-07 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2011-04-20 发布2017-07-01换版后实施广东标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1.0目的 加强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管理,用工艺文件来指导生产作业,是科学管理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保障,为此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已有的所有产品、全新产品和改进、改型的新产品。 3.0 术语和定义 3.1本程序文件采用GB/T19001 IDT ISO9001:2015标准中术语、定义和ISO/TS22163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以及下述术语和定义。 3.2工艺: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技术等。 3.3工艺文件:主要是把如何在过程中实现成最终的产品的操作文件。 3.4工艺过程卡(工艺路线卡):它规定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或零件)所要经过的车间、工序等总的加工路线及所有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工艺过程卡不需绘制工艺简图。在小批量生产时,可与产品图纸配合,直接指导操作。在大批量生产时,可以作为工序卡片的汇总文件。如机加工工艺过程卡、装配工艺过程卡。 3.5工艺卡:是针对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加工路线工艺,它规定了零件在这一阶段的各道工序,以及使用的设备、工装和加工规范。如喷涂工艺卡、电镀工艺卡。 3.6工序卡:是规定某一工序内具体加工要求的文件。除工艺守则已作出规定的之外,一切与工序有关的工艺内容都集中在工序卡上。如机加工工序卡、装配工序卡。 3.7 检验卡:这是根据产品标准、图样、技术要求和工艺规范对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质量特性、检测内容、要求、手段作出规定的工艺文件,主要用在关键工序的检查。 4.0职责 4.1研发部负责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并组织贯彻实施与检查。 负责产品图样工艺性审查及工艺归口管理工作。 负责工艺策划,工艺方案设计及工艺标准化要求。 负责提供编制工艺文件所需的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负责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及发布实施。 负责对生产现场工艺纪律监督检查工作。 负责编制技术改造规划、工艺布置、外购设备的选型论证等技术改造工作。 负责对工装、工位器具等的设计工作。 负责解决现场工艺技术问题,对产品故障进行分析、处理。

生产工艺设计管理控制程序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条件(人员、环境、设备、物料等)满足化妆品的生产质量要求。特制订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应于各车间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材料、设备、人员和测试方法等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阶段。 3. 职责 3.1 计划:负责制订《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动力设施及时供给合格的水、蒸压缩空气、空气、电力等资源;编制设备的操作规 程,设备维护保养; 负责按生产指令单,在规定的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下,组织安排生产,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 制。 3.3仓库:负责按照生产派工单所开具的领料单进行原辅材料发放接收对各车间退回的物料做入库工作。 3.4技术研发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及半成品标准制定。在首次生产时进行指导。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 序。负责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3.5质保部: 负责所有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品质标准进行检验 负责安排现场巡检员对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进行过程监督。 4. 内容 4.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4.1.1生产计划指令和准备 1)计划调度员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经经理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作为采购和生产依据。

2)在确保每个生产订单所有原物料配套齐全后下达,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指令,生产前由车间负责人下达批生产指令,包含批号、批生产量、执行标准、生产流程、生产配方等信息。 3)生产部根据周计划编制《车间每日作业计划》,车间主管/班长把计划分解到各小组或生产线直至各岗位,并对每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各车间均须严格按确定的日生产计划安排工作,一切有影响计划实施的因素或异常现象产生,车间主管需做有效的记录,每周统一汇总,报备生产部。 4.1.2资源供给 1)各相关责任人员根据生产需要,确认供给合格的水、蒸汽、压缩、空气、电力等资源,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2)质管部微生物检测人员按检测取样规定对纯水和空气进行质量控制。 3)所有生产员工都需经过岗前培训,尤其是关键和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4) 本工序的工艺规程及规程文件,批记录等。各车间应有可依据规程和岗位操作作业指导书。工艺规 程包括配方、称量、配制、灌装、包装过程等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及关键控制点。按照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征的均一性划分生产批次,规定产品批次的定义,设计可追溯的产品批号,确保不同批次的产品能够得到有效识别。 5)生产前,车间主任或组长落实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对照批生产指令做好生产前确认工作,应确认批号信息,保持已清洁消毒的生产环境及设备,生产设备及计量设备运行良好,标识正确、质量合格的原物料,确认生产过程中相应的操作工艺是否具备且满足要求。 4.1.3物料准备: 1 )各车间依据《生产计划》,制造部根据每日生产计划,由仓库保管员按照订单号遵循先进先出 的原则分别进行物料的准备。开出配料单,由称料组到原料仓库领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