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轨电力监控系统功能应用探讨

轻轨电力监控系统功能应用探讨
轻轨电力监控系统功能应用探讨

轻轨电力监控系统功能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8-08-06T16:41:41.8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作者:陈亮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力监控系统技术不断更新,从最原始的人工下发指令到现场进行人工操作,到现在的微机自动化远程监控操作一体化的应用,越见电力监控系统智能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力监控系统技术不断更新,从最原始的人工下发指令到现场进行人工操作,到现在的微机自动化远程监控操作一体化的应用,越见电力监控系统智能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与相关文献,介绍有关轻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电力调度系统在工作中可能会运用到的功能和熟悉各个功能接口的应用,对轻轨电力监控系统方面工作的学习交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轻轨;电力监控系统功能;应用探讨

电力监控系统的设置一般统一设置在与其他专业设备一起综合监控的控制中心,其中电力监控系统是由主站也就是下面所说的控制中心电力调度系统、各变电所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车辆段的供电复示系统、车辆段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集中监控系统以及与控制中心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通道构成。实施对轻轨工程中各个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以及接触网系统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实时的监控,监视轻轨工程中供电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及时掌握和处理轻轨工程中供电系统采集到的各类事故和预告的警报事件,保证供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完成对供电系统的运营调度和维护管理。下面侧重介绍关于轻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控制中心电力调度系统部分的功能接口和实际应用。

1.电力调度系统的功能接口

1.1与牵引、降压变电所专业的接口

(1)采用数字通信方式时,接口为现场各保护测控、监控等智能单元通信接口。

(2)采用硬接线连接方式时,接口为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控制信号屏端子排;变电所内电力监控系统设备的电源由变电所提供。

1.2与接触网专业的接口,正线上网隔离开关柜、区间和车辆段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操作箱端子排。

1.3与通信专业接口,电力监控系统与通信专业的各相关通信设备室配线架外侧为设计分界。由通信专业根据电力监控系统提出的具体功能和性能需求对调度电话及自动电话、控制中心电力调度系统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及车辆段供电复示系统间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统一配置;控制中心的电力调度系统、供电复示系统由电力监控专业配置。

1.4与信号系统接口,向信号系统显示供电系统设施的运行情况。

2.电力调度系统的功能应用

轻轨电力调度系统的监视功能应满足轻轨工程中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的调整、日常维护和检修以及故障处理等对设备的倒闸作业。控制对象包括对轻轨工程中供电系统可以实现远方控制工程中的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相关供电设备的自动装置以及保护复归等功能。实际操作系统程序时应设置有必要的操作口令检验、安全检查和提示、返校确认和撤消以及防止主备之间同时操作等功能,并需将操作人员姓名、操作对象、操作时间、结果记录存档,可供查阅、打印。程序对操作的符合性进行自动校验。

2.1遥控功能

遥控分为单控、程控、紧急状态控制、遥控试验。

(1)单控:对单个对象的控制。程序自动对调度人员选择的遥控对象和将要进行的操作进行条件校核,确认无误后,控制命令方可发出。

(2)程控:是多个单独控制对象的组合同时操作的形式。在轻轨工程中操作程控执行前应进行执行条件和对设备状态的检测,当条件被执行对象满足要求时,系统将会给出允许执行操作的提示信息;当被执行对象条件或状态不满足执行要求时,系统将会给出不允许执行操作的提示信息。在程控过程中,当任何条件不满足时,程控命令自动返回;调度员也可根据情况人为中止命令的执行进程。

(3)紧急状态控制:在涉及到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设置一键控制操作按钮,在短时间内控制完成所有开关的操作。

(4)遥控试验:在一定检测周期内,需要对所有开关进行状态检测,确保紧急状态控制操作时顺利完成操作。

2.2遥信功能

(1)供电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时,轻轨工程中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实时检测到的各种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回传到控制中心电力调度监控终端,再通过控制中心各种人机接口的设置来实现对电力监控系统的各个被控变电所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视。

(2)变电所报警信息的发生和处理,当变电所发生事故或者预告报警时,电力调度系统将会发出不同危险提示音响报警,且两种音响具有不同级别的频率提示,此外还要实现有灯光显示提醒功能。变电所的设备根据报警程度分为事故报警和预告报警,其含义和颜色提示在数据库中必须要分别定义。

2.3遥测功能,对各变电所实时采集供电系统设备的主要电流、电压、功率、电度等电气量,并且在电力调度系统的监视器上通过控制操作窗口和曲线及棒图等界面来显示。对变电所中各种变压器的运行异常情况和出现的时间、各种运行异常的模拟量极值和出现的时间进行实时记录。

2.4数据处理功能,接收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信息,经过各种算术和逻辑处理后,并能将数据有效存储到监控系统内已经设定好的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中。

2.5模拟操作功能,在电力调度系统操作界面上可以进行对变电所内开关模拟对位操作和对设备模拟闭锁、解锁操作以及对设备模拟挂地线操作。

2.6信息查询功能,电力监控系统中已设定有时间和各个项目都可在监控系统中进行查询各种操作的实时信息和历史信息。

2.7电力调度系统主要界面显示功能,必须设置有动态显示的轻轨变电所供电系统图、电力监控设备系统图、各变电所内设备的主接线和接触网设备供电分段示意图、程控操作设备等监控画面。用于事件发生后,操作员对事件进行处理。事件发生后画面显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内容和事件性质。报警细目画面应包括各变电所内的报警细目和全系统报警细目,并可分别按时间、对象、性质进行检索。应具有随时打印、定时打印、自动以电子文件保存等功能。报警接收时,显示“红色”,当操作员确认后,变为其它定义颜色。

工厂监控系统方案样本

( 正本) 监控信息系统 公司名称: 宁波中鑫毛纺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聚源路288号

第一部分:技术内容 1.概述 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在中国的普及和深化发展,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 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都加快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 我们公司也逐步转向利用网络和计算机集中处理管理、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重要环节的大量数据。 传统的厂区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已不能满足时代要求, 那么就需要有一套先进,科学,实用,性能稳定可靠的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来实现, 为了更好的保护财产及工厂的安全, 根据我门公司内部实际的监控需要, 在工厂周边、大门、办公楼、生产车间、仓库、机房等重点部位安装摄像机。监控系统将视频图像监控,实时监视,多种画面分割,多画面分割显示,云台镜头控制,打印等功能有机结合的新一代监控系统, 同时监控主机自动将报警画面纪录,做到及时处理,提高了保卫人员的工作效率并能及时处理警情, 能有效的保护工厂财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最大程度的防范各种入侵,提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反映速度,给保卫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整个工厂的安全。 我们公司采用监控信息系统, 安全保卫部门能够实现在企业厂区门口、厂房、办公楼、周界围墙、仓库等目标进行实时全天候视频监控, 对厂内各主要通道和生产场地进行监控, 行政部门能

够了解员工工作情况, 加强员工考勤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需对生产和办公场所进行监控, 生产管理部门实现及时了解各车间的工作情况和流水线的生产情况, 但视频图像必须保密, 企业领导在办公室利用桌面微机, 随时了解各主要生产环节的实时生产状况。 监控信息系统实施可实现其功能为: ?实时对各个大门进行高清晰视频监控 ?可录制各点的视频录像以备安防查用 ?有效保证生产现场的安全规范操作 ?物资出门及劳动纪律考察 ?实时监控各个大门口的物资交接情况 ?调节镜头的焦距能够清晰的观测到车辆出入的具体细节 ?在上下班时能够对大门口员工的到位情况进行监控 ?随时考察员工的实际生产劳动纪律 本工厂的具体实际出发, 做到配置合理, 留有扩展余地, 技术先进, 性能价格比高, 确保系统性能高质量, 高可靠性。 此方案根据本公司提供的相关文件, 并根据本厂的实际需求, 编制出的这套监控信息系统方案。 设计原则 本公司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 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 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8、电力监控系统 8.1 系统描述 8.1.1 按智能楼宇管理系统设计规划,电力监控管理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 统。共有2个变配电室(6台变压器),2个发电机房。 8.1.2 在配电房值班室设集中独立的电力监控管理系统工程师主站,对本站的所 有变、配电设备进行连续不断的实时监控。各变配电室设数据采集及保护 单元和通讯服务单元,通讯服务单元与工作站、服务器通过计算机局域网 相联,以实现项目变配电室无人值守、集中管理的功能,监控室门必须独 立向外开启。 8.1.3 电力监控管理系统架构基于C/S的二层或多层网络结构,管理层按 IEEE802.3标准,构建标准化的Ethernet(TCP/IP),上层工程师主站 主机、现场通讯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等网络节点设备,采用VLAN技术 纳入项目现有网络,网络物理链路可利用综合布线系统。 8.1.4 系统控制层微机综合继电保护器、智能开关、智能仪表、智能型测量控制 模块、RTU、PLC、各种单元控制器等采用标准接口(如RS-485、RS-232、RS-422等)、开放的现场总线(支持MODBUS-RTU等协议),接入现 场通讯服务器;或通过网络集线器协议转换接入上层以太网。

8.1.5 采用完全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集中监控,分区控制,管理分级,通过网 络系统将分布在各现场的控制仪表联接起来,硬件在配电柜上完成配置,在主楼计算机上集中监控。系统内各智能仪表及模块不依赖于其他模块而 能够独立工作,模块之间应是对等关系。在TCP/IP网络发生故障情况下 能够自愈恢复。 8.1.6 配电监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主楼管理服务器工作站、工业交换机、子站通 讯服务器、高低压配电回路监控管理仪表等设备。仪表采用RS485现场 总线连接,通过子站通讯服务器完成协议转换接入上层以太网;通讯服务 器完成配电回路设备数据采集控制功能,通过工业环网交换机将各楼 TCP/IP网络组成自愈环网。环网自愈时间不大于300毫秒。 8.1.7 工程师主站设一台工作站,系统配置OPC服务器模块将电力监控管理子 系统集成纳入楼控系统。 8.1.8 系统集保护、测量、控制、报警、远传、储存、调配等功能为一体,控制 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数据共享、自动化管理,无人或少人职守。 8.1.9 电力监控系统包括:10kV中压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变压器、直流 电源装置、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等系统监控。

(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精编

(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壹、填空题(共27空,每空1分) 1.地铁和轻轨的运营管理可分为3部分:列车运行、车站站务、设备运转。 2.集成系统的3个基本特性是:开放系统、应用需求和接口。 3.BAS系统设备总体而言包括了3类设备:车站空调通风系统、隧道通风和其他系统及其机电设备。 4.车站BAS系统除了要具备火灾工况的防灾联动控制系统功能之外,同时它具备对控制范围内的的其他设备的联动控制,如电源控制、导向控制、和屏蔽门的控制等。 5.BAS是壹个集成系统,集成系统的壹个特点就是它处理各种形式的接口,如FAS 接口、低压专业、主控系统。 6.火灾报警系统壹般由火灾报警触发器件、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火灾报警装置以及火灾联动控制装置组成。 7.车站级FAS的工作模式有监视模式、报警模式、消防联动模式及防灾通信模式等。 8.车站级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对车站系统和设备的监控和联动控制。 9.自动化监控系统按照信息的实时响应性要求,可分为实时数据库和事务数据库管理系统俩大类。 10.地铁防灾报警系统的功能分为中央级和车站级。 11.在BAS系统中,车站级监控系统位于车站,以车站监控工作站、PLC控制器为基础,具体包括车站监控局域网、打印机、后被操作盘等。 12.设备运转管理以机电设备管理为主,主要是供电系统和地下车站中的通风和供电空调系统。 13.完整的变电所供电系统应当包括保护测控装置、网络层、管理层三大部分。

1.国内地铁第壹次采用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是北京地铁1期工程。(×) 2.ATP是自动防护系统通过固定闭塞或移动闭塞技术实现列车的自动保护,控制方式不同于壹般工业自动控制。(√) 3.地铁信号系统属于安全系统。(√) 4.地铁自动化集成系统多壹电力SCDA系统为核心。(×) 5.在BAS中,模式控制由OCC实现,模式的判断,命令的发出及正确的模式编号的获得成为实现模式的关键所在。(√) 6.在BAS中,实时数据处理和控制主要由各PLC控制器完成,PLC是车站BAS 系统的核心。(√) 7.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报警系统的心脏,是系统运行的指挥中心。(√) 8.深圳地铁1期工程中在OCC设置了EMCS、FAS、SCADA三个独立的总监控功能。(√) 9.在深圳地铁1期工程中EMCS+SCADA+FAS系统在中心是壹个完全集成的综合系统共属相同的中央服务器。(√) 10.在城轨交通中,完成接口的开发且实现成功,这是集成系统构建成功的关键。(√) 11.(×) 12.在FAS的车站级功能主要有监视、报警、控制以及其他系统的联动等。(√) 13.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是壹个地理上分散的DCS系统。(×) 补充:轨道自动化集成系统多以电力SCADA系统为核心。(√) 地铁自动化集成系统多以电力SCADA系统为核心。(×)

电力监控系统功能

1 、概述 电力监控系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电能质量管理,使用用户的用电系统更安全、更节能、更洁净。 它基于先进的现场总线方式实现电力系统的信息交换与管理,系统集保护、测量、控制、信号采集、故障录波、用电管理、电能质量分析、负荷控制与运行管理为一体。通过通讯网络、计算机与专业的电力监控软件使用户的电力系统透明化,就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管理水平的智能化系统。 电力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电力系统的运行监视 ●远程控制 ●电能质量管理:谐波分析、波形捕捉、扰动与波动监测等。 ●报警与事件管理 ●历史数据管理 ●电能管理 ●报表管理 ●用户管理 为用户提供完整的的电力监控解决方案,同时具有良好的开发性,可以方便地与其她自动化系统与智能装置通信,如消防控制系统、DCS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实现不同功能系统间的相互通信与资料共享。

客户价值: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效率 ●减少电能消耗的成本 ●提高系统运行的连续性与可靠性 ●缩短停电时间,减少停电损失,避免故障发生 ●减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费用 ●监视电能质量,发现潜在故障 2 、系统构成 现场测控层 所有现场设备相对独立,按一次设备对应分布式布置,完成保护、控制、监侧与通信,同时具有动态实时显示开关设备状态、运行参数、故障信息,经RS485通信接入现场总线。

网络通讯层 现场测控层与系统管理层的数据交换的通信设备与通讯线路。 系统管理层 监控主机采用高性能的计算机,结合监控软件实现对系统的全面监控与管理功能。通过以太网与DCS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消防控制系统等通讯,数据上传共享。 3、系统功能 ●用户管理 为了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整个系统提高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用户进行不同操作特性权限授权,对重要的操作采取双口令密码,重要的操作进行记录。 ●网络通讯 采用分布式的网络组织机构,支持现场总线、以太网通讯、无线等通讯分式。 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网络诊断功能,能在线诊断网络通讯状态,在发生网络故障时,能自动在系统监视画面中显示故障节点及发出报警。 ●动态人机界面 按照实际的电力系统的系统图绘制,实时动态的显示各开关设的状态、运行参数、故障情况。根据需要或实际运行情况,对电力系统图实现的进行重新组态,实现变化与显示同步。主画面可直观显示各

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技术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了使监控系统稳定运行,在每次检修、停机或造成 监控系统人为临时中断的情况,特制定如下措施: 1、在停电检修前,必须通知调度中心; 2、如检修需停分站电源,则机电检修人员必须写出 停电报告,详细记录断电的范围,以及影响的时间; 3、监控维修人员,(包括电工)必须佩戴甲烷报警 仪,在安全检查员的配合下,做好各方警戒工作; 4、参加检(维)修人员必须在安检、瓦检人员都在 的情况下进行; 5、在停机前必须先让瓦检员测量工作地点及影响范 围内的瓦斯气体和其他有害气体,气体正常方可断电维 修;

6、严禁在瓦斯超限,或断电仪在控是情况下断电; 7、送电前必须通知调度中心; 8、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执行; 9、本措施发布后生效,安全科、通风科、机电科认真配合实施。 监控中心 20xx年9月7日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电力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1.1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变电站的变电所及配电房的电力监控系统。 1.2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T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 GB/T13730-2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GB/T15153.1-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15153.2-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环境要求》 GB/T17463-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性能要求》 GB/T18657-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 DL/T860(IEC6185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GB/T16435.1-1996 《运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征)》 GB/T15532-2008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T17626-2006 《电磁兼容》 1.3 技术要求 1.3.1 系统技术参数 ●画面响应时间≤1s; ●站内事件分辨率≤5ms; ●变电所内网络通信速率≥100Mbps; ●装置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BTF)≥30000小时; ●系统动作正确率不小于99.99%。 ●系统可用率不小于99.99%; ●站间通信响应时间≤10ms; ●站间通信速率≥100Mbps;

1.3.2 系统构成概述 a)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以实时数据库为核心,系统厂家应具备自主研发的数据库,同时应该具备软件著作权或专利证书,保证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配置相适应,应用成熟、可靠,具备模块化可配置的技术架构,相关证书投标时需要提供。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软件,支持下传控制命令。将从现场网络采集的数据写入实时数据库。采用动态加载驱动方式,便于扩充特殊协议的设备。包括MODBUS485/TPC驱动、OPC驱动和仿真驱动simdrv。 ●实时数据库 实时数据库应符合Windows 64位X64版,负责数据实时和历史服务。采用基于TC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具备LZO实时压缩传输,极大的节约网络流量资源,提供rdb4api.dll 标准DLL封装协议便于客户端使用。实时数据库应具备数据响应快、容量大、具有冗余备份存储等特点,例如美国OSI Software推出的PI实时数据库系统。 实时数据库应具备管理工具,用于管理实时库的帐号、标签、数据卷和数据查询。分为X86版和X64版,采用跨平台的基于TCP协议的应用协议。 实时库应具备备份工具,提供实时库的在线实时备份功能。比通用备份工具比如Veritas或RoseMirrorHA等效率更高、占用资源更少、使用更简单、节约工程成本。 实时数据库应提供是数据同步工具,用于数据恢复和多库之间的数据同步。 在100M网络上,标签服务秒可提供28万个标签属性记录服务,数据服务每秒可提供100万条历史数据记录服务。内置历史缓存和历史预读为多客户并发历史服务提供优异的检索和查询统计性能。 b)设计规格 ●运行平台Windows server 2003 sp2及以上服务器,同时支持windows64位和Linux64 位系统平台; ●最大标签数达到≥100万; ●最大并发连接客户数≥512万; ●最大历史数据卷个数4096个,单卷容量≥120G,每个卷数据可以存储≥100年 ●可变长度类型大小,每条记录最大1000字节 ●SOE事件最大4G空间,大于1000万条记录,自动回收利用旧空间。 ●磁盘访问方式支持直接扇区写盘 + 写通式自有缓存

浅谈地铁电力监控系统组成及其调试

浅谈地铁电力监控系统组成及其调试 发表时间:2018-05-31T09:59:13.2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作者:浅谈地铁电力监控系统组成及其调试[导读] 摘要:电力监控系统是以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对地铁变电所现场运行的供电设备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使调度中心实时掌握各个变电所设备的运行情况,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 天津路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250 摘要:电力监控系统是以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对地铁变电所现场运行的供电设备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使调度中心实时掌握各个变电所设备的运行情况,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 关键词:地铁;测控单元;电力监控系统;调试 电力监控系统(Power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简称:PSCADA系统,它的控制对象为地铁供电系统的所有设备,包括:110kVGIS、110/35kV主变压器、SVG静态无功补偿装置、35kVGIS、动力/整流变压器、DC1500V开关柜、0.4kV开关柜、排流柜、交直流盘、上网隔离开关、轨电位限制装置等。 因此,该系统的稳定运行对地铁供电系统供电好坏、稳定性及地铁运营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以成都地铁三号线为例对地铁电力监控系统的构成、各监控单元特点、现场调试方法进行介绍。 1系统构成及特点 成都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供电系统,主要由110kV/35kV主变电所及分布于沿线各站的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组成,地铁内部由35kV电压组成一个独立开环供电网络,该网络以双回路馈电电缆向各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供电。电力监控系统对全线上述各类变电所的供电设备进行监视控制、数据采集以及对接触网电动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监视控制,负责全线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正常检修及事故抢修的调度指挥,确保整个供电系统及设备安全、可靠接地运行。各级监控系统特点如下: (一)中央级监控系统,主要完成对全部车站变电所信号控制盘检测控制,同时可以完成报表和事件打印,调度员可以根据要求灵活调整供电方式。中央级控制系统和车站级控制系统采用环形网络传输通道,如果一端通道故障可采用另一端通道,有效降低通道故障率为通道维修提供保障。 (二)车站级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对本站的监控单元检测控制,或中央级监控系统故障,监控将下放至车站级。车站级监控系统装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完成对本站各测控单元的监控也可以接受来自中央级的命令,同时也将各测控单元状态上传至中央监控系统。(三)测控单元,是电力监控系统中最基本的测控单元,主要完成检测信号上传以及上级控制单元的命令执行。 2 调试 (一)调试程序 调试原则:先完成各测控单元至信号控制盘之间调试,再完成各测控单元至中央级综合监控室调试。调试内容:根据信号控制盘点表逐条调试。 调试步骤: 1 信号控制盘与各测控单元之间调试。 2 各子系统与中央级综合监控室和供电车间复视系统调试。 变电所信号控制盘与各测控单元之间调试完成后,可安排各子系统至中央级监控室和供电车间复视系统调试同时进行。调试步骤如下: (1)通道测试 (2)地址设定 (3)信号控制盘至中央级监控对时 (4)遥信、遥测功能调试 遥信、遥测功能调试时将信号控制盘调到远方位,按照电力监控点表要求的项目逐个输入模拟量,在中央级监控室和供电车间复视系统同时完成检测遥信、遥测功能。遥信、遥测信号须正常传至供电车间电力监控复视系统。(5)遥控功能调试 变电所信号控制盘调到远方位,完成中央级对各自单元的遥控调试。遥控功能不纳入供电车间电力监控复视系统。 3 杂散电流监控系统调试 (1)地址核对 1)各测量端子至传感器的地址核对。 2)传感器和排流柜至信号转接器地址核对。 3)信号转接器至杂散电流检测装置地址核对。 (2)功能调试 由于信号传感器和传感器没有人机接口,所以杂散电流监控系统不能逐级调试,功能调试由各子单元和杂散电流检测装置之间一步调试到位。 (二)调试方法 1 通信通道测试 2 被控站监控子系统调试 变电所电力监控盘、柜内的设备有以下各子系统: (1)遥控输出子系统:调试其接收控制输出命令并通过遥控出口继电器执行状况。

电力监控系统使用简介

电力监控系统简介 电力监控系统(以下简称SCADA系统)实现在控制中心(OCC)对供电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调度、实时控制和数据采集。除利用“四遥”(遥控、遥信、遥测、遥调)功能监控供电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掌握和处理供电系统的各种事故、报警事件功能外,利用该系统的后台工作站还可以对系统进行数据归档和统计报表功能,以更好地管理供电系统。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为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带来了一次变革。它包含微机保护、调度自动化和当地基础自动化。可实现电网安全监控、电量及非电量监测、参数自动调整、中央信号、当地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电能自动分时统计、事故跳闸过程自动记录、事件按时排序、事故处理提示、快速处理事故、微机控制免维护蓄电池和微机远动一体化功能。它为推行变电所无人值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一、基本组成与功能 电力监控系统由设置在控制中心的主站监控系统、设置在各种变电所的子站系统以及联系二者的通信通道构成。 电力监控系统的设备选型、系统容量和功能配置应能满足运营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其系统构成、监控对象、功能要求,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特点、运营要求、通信系统的通道条件确定。 电力监控系统主站的设计,应确定主站的位置、主站系统设备配置方案、各种设备的功能、型式和要求,以及系统容量、远动信息记录格式和人机界面形式要求等。电力监控系统子站的设计,应确定子站设备的位置、类型、容量、功能、型式和要求。电力监控系统通道的设计要求,应包括通道的结构形式、主/备通道的配置方式、远动信息传输通道的接口形式和通道的性能要求等。电力监控系统的结构宜采用1对N的集中监控方式,即1个主站监控N个子站的方式。系统的硬件、软件一般要求充分考虑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性,并具备故障诊断、在线修改功能,同时遵循模块化和冗余的原则。远动数据通道宜采用通信系统提供的数据通道。在设计中应向通信设计部门提出对远动数据通道的技术要求。 (一)主站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设备 1.主站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1)实现对遥控对象的遥控。遥控种类分选点式、选站式、选线式控制三种; (2)实现对供电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视和故障报警; (3)实现对供电系统中主要运行参数的遥测; (4)实现汉化的屏幕画面显示、模拟盘显示或其他方式显示,以及运行和故障记录信息的打印; (5)实现电能统计等的日报月报制表打印; (6)实现系统自检功能;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实施计划方案(模板)

XX(填写调度命名)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实施方案 xxx公司 20XX年X月XX日 (盖章)

目录 一、电厂基本情况................................... - 3 - 二、方案依据及适用范围............................. - 3 - 三、总体目标....................................... - 3 - 四、管理措施....................................... - 3 - 五、技术措施....................................... - 3 - 5.1 业务分类 ..................................... - 3 - 5.2 各业务系统防护................................ - 3 - 5.3 通用防护措施.................................. - 3 - 5.4 主机加固 ..................................... - 3 - 5.5 设备备用和数据备份............................ - 3 - 5.6 防范恶意代码.................................. - 4 - 5.7 入侵检测 ..................................... - 4 - 5.8 安全审计 ..................................... - 4 - 六、软硬件设备清单 (8) 七、定级备案 (8)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概述 地铁商用通信工程综合监控系统,是一套以地铁专用数字传输系统为信息传输通道,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精度A/D转换、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PC的GUI软件开发等技术为基础的一套专用、独立系统。 通过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对地铁民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中各车站民用通信机房的POI 下行信号 机房的温湿度、区间的干线放大器工作状态、电源以及门禁等参数进行实时遥测,并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报警。为地铁民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可靠应用提供了管理手段。 系统在设计时已充分考虑到了地铁民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兼容3G的扩容问题,预留了网管软 件及各站通讯编码单元内嵌入式软件的升级能力。 系统采用的硬件设备均为成熟产品,提高监控的可靠性,由于监控单元模块化,端口的标准 化,为今后系统的扩展提供了方便;软件以现今最为流行的Win dows操作系统为基础进行的开发, 操作界面友好,便于操作和维护。 系统需求 1.监控系统建设方式 地铁各个地下商用通信机房均为无人值守机房,因此,对于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必须有一套完整、功能强大的网管系统来管理监视各个站设备的日常工作情况;对于系统故障,能够及时的发出相应的告警,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具备数据库功能,能够储存设备的各种状态、如正常状态、报警状态和故障信息等;同时预留远期接入多条线路进行集中网管监控的条件。 2.网络结构及系统组成 监控系统采用一级组网。一级组网方式如下:

方案要求建立一套综合监控系统,对机房内外所有需要监控的设备、机房环境等进行全面监测,为保证商用通信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 .系统监测控制对象 4 ?监控系统技术条件及功能要求 1)监控系统技术条件 监控系统设置信息监测中心,并在各个地下车站设置监测前端设备。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标准化、安全性、先进性、系统应采用先进的、开放的、成熟的软硬平台,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实用、安全性好等特点。 2)监控系统功能要求 (1)信息监测中心能显示监控对象,包括POI、各个站间的隧道放大器、电源和机房的状态和告警信息,通过菜单或者其它方式选择显示指定监控对象的工作状态等资料,完成监控 数据报表的处理和存储。 (2)监测中心应具有处理功能,监控数目和内容应根据维护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并能对 生成的各种报表进行存储和打印。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运用分析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运用分析 日本、德国等国家相继在日本新干线、汉诺威一维尔茨堡高速铁路等采用了综合监控系统。而在国内,上世纪90年代也开始进行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建立综合监控系统,形成高效、有序、安全、可靠的综合监控网络,是保障地铁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势在必行。 1、概述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结构在地铁监控领域已得到广泛运用,各网络节点可在Is0标准化网络协议上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由网络管理系统组织各节点间的信息数据处理和资源分配,使各节点间的作业更协调,信息综合处理更方便、高效。早在80年代,国外在建立现代化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中,引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将运输网络中各相关的监控子系统互联起来,建立综合监控系统,以形成一个高效、有序、安全、可靠的综合监控网络,如日本、德国等国家相继在日本新干线、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速铁路等采用了综合监控系统。而在国内,90年代也开始进行了综合监控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工程设计就采用了综合监控系统。本文就综合

监控系统在国内地铁工程中的运用,结合深圳地铁工程设计、建设的实际运行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综合监控系统结构模式分析 在地铁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中相互联系比较密切的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行车调度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车站设备监控系统、防灾报警系统。综合国内地铁的实际情况,目前地铁交通监控系统构成主要可有以下几种: ①各自分散独立设置的监控系统 ②行车调度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车站设备监控系统、防灾报警构成综合监控系统,其余的独立,各成体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调度自动化管理水平,将各类监控系统数据信息共享,采用综合监控系统是大势所趋,是今后的设计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综合监控系统与分散独立设置的监控系统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技术上更先进 由于采用计算机网络结构,充分体现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各子系统在ISO标准化网络协议上进行数据传输、信息交换、文件处理和资源分配,使各大系统间的信息综合处理更方便、高效。

电力监控scada系统

.7电力监控(SCADA)系统 负责实施对地铁供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的实时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从而实现供电系统的远程集中调度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6.8 综合监控系统工程重特点点难点及措施 监控系统包括综合监控系统及安防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子系统、电力监控子系统,即:FAS、BAS、SCADA。 6.8.1综合监控(FAS、BAS、SCADA)系统设备监理工作特点和要求 A涉及的专业系统多、设备多,在监理人员配备上要求专业性强、知识面广;由于涉及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结构等,监理人员必须既具备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理知识,又要具备地铁其他机电设备监理知识。监理组织架构上需符合专业特点。 B综合监控系统涉及的专业接口较多,接口管理复杂,在设计上体现各系统的先进性,在使用上具有可行性和简单性,管理维护上具有简易的操作性,经济上合理性,以及对今后各系统的易拓展性。故要求系统设备在设计和采购阶段,必须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和高性能,人机界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接口管理上具有可拓展性等。系统专业技术要求高,技术标准高,系统设备制造、施工工艺、技术要求高。这就要求施工和监理各方要有很高的技术管理水平。 C综合监控系统设备涉及的专业多,施工涉及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多。 D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安装调试施工关键工序多、质量控制点多。 E综合监控系统在设备制造阶段、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由于接口多,受其他专业影响大,故设备变更、安装调试工程变更较多。 F在系统调试阶段,由于综合监控系统所控设备多,牵涉面广,接口复杂,每个车站的信息采集点包括物理点和信息点达几千个。 G组织协调工作量大。组织协调贯穿于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工程监理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各系统与土建接口的协调、与装修专业的协调、与各相关机电设备安装的协调、与常规设备安装的协调,各施工标段的进度协调,各设计单位的协调,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协调,施工区与周边关系的协调等等。 6.8.2 综合监控工程的重点及措施 6.8.2.1设备制造阶段监理工作重点及措施 (1)组织编制综合监控系统制造质量控制点,加强设备制造的质量控制。 (2)需要组织对综合监控系统设备采购及设备成套及编程的工厂进行检查。组织综合监控系统设备制造的驻厂检查,对设备制造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3)组织设计联络和设计审查。审查各子系统及其集成系统的设备选型、控制网络、拓扑结构是否适合当今流行的网络和自动化技术,是否进行结构化、模块化设计,是否考虑了系统的拓展性和可持续性,系统功能是否满足合同技术规范的功能需求。

料拌和站实时监控系统方案样本

料拌和站实时监控系统万案 长期以来,拌合站生产和摊铺过程是道路施工质量的节点,因为无法对其 进行实施监控,只能经过人为测量和监控解决,结果不实时、不客观、不具备 追溯性。拌合站生产机路面摊铺实时监控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 是 基于In ter 网普及而产生的第四代SCSDA 技术在公路领域的应用。 公路建设所需的沥青、 混凝土等材料都是在拌合站生产出来。这些材料的 质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质量。因此要对这些材料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该系统主 要针对原料的配合比和温度进行监控。而且实时经过 GPRS 传输模块送达系统。 如果有参数不达标,系统会发短信至业主手机进行报警,以便各管理层及时处 理。 该系统业务架构如下图所示: 门户网站或项目管理系统 系 统 管 理 实施保障体系 系统综合能力 基于J2EE 构建公路工程质量动态管理辅助监控系统 实现视频监控、 拌和站生产、 路面施工、 车辆管理四种业务管理的交 互、 满足数据流转 , 达到业务数据的统一融合 ; 视频监控 车辆管理 拌和站生产 路面施工 系统通用 流媒体库 信息库 数据库 数据库 信息库 ) 信息安企体系 标准管理体系 公路工程质量动态管理辅助监控系统 通用架构平台

实现了公路工程质量动态管理的分层监督和管理的实效性; 实现现场远程实时监控, 满足在线实时查看经过监控摄像头随时监控各监控点(拌和站、料场和路面施工现场)的状况; 可在任何一台能够连接公网的电脑上监控多个监控点的信息, 实现全方位监视; 经过镜头及云台, 对现场的部分细节进行缩放检视; 录制现场监视情况, 随时检索回放, 杜绝危险事故及非法盗窃等行为。 实现拌和厂生产数据实时检测、自动采集, GPRS 无线上传、分析搅拌时间修改记录自动上传, 并进行统计; 各料仓用量、各温度指标数据自动上传, 混凝土出产量自动上传; 根据设计配合比要求, 自动推算所生产混凝土理论强度值; 根据生产总时间及拌和周期, 估算混凝土生产数量, 与实际生产数量进行对比。 实现路面施工数据实时检测、自动采集, GPRS 无线上传、分析路面施工各温度指标数据自动采集、上传; 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分析得出相关质量控制模型, 并绘制质量正态分布图、质控图、统计直方图等相关图形。 QC成果 对拌和站生产及路面施工过程控制中出现的时间调整行为, 系统经过无线GPRS自动向管理者发送报警短信;系统对拌和站生产及路面施工中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以不同颜色警示灯进行预警; 方便检索和查询

电力监控系统接口技术要求内容

.................................. 用户需求书(三)接口技术要求 (3)电力监控系统

目录 1一般要求 (3) 2与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内设备接口 (3) 3与主变电站内设备接口 (4) 4与通信系统接口 (6) 5与土建的接口 (6) 6与西安市轨道交通其它线路接口 (6)

1一般要求 1)投标人应与其他系统设备的投标人密切合作,相互提供技术资料(包括通信规约),在必要 的时候应进行设计联络,解决设备之间接口的硬、软件问题。所有互提的技术资料都应同 时提交招标人。 2)各变电所内监控网络由投标人负责配置,并与所内各智能装置实现数字通信。 3)投标人中标后,应与相关系统投标人(开关柜、交直流装置等)及时制定接口实施方案, 其内容应包括: a)接口标准 b)通信规约 c)试验时间 d)试验大纲 e)试验设备 f)测试设备 g)试验报告 2与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内设备接口 2.1与35kVGIS、1500V、0.4kV开关柜接口 2.1.1接口分界 在开关柜内测控保护设备的通信端子排,接口方式采用数字通信接口,开关柜内保护测控设备由其它供货商提供。 2.1.2接口责任 1)投标人负责提供与上述各设备测控单元通信接口相兼容的光纤以太网接口设备、通信电缆 及所有光缆连接附件。负责将通信接口转换成光纤以太网口,通信协议转换成统一的协议。 2)招标人负责完成光纤以太网接口设备在柜内的安装,将通信电缆或者光缆接至SCADA提供的 光纤以太网接口设备的输入通信口;负责开关柜内的所有配线(包括通信和光纤以太网接 口设备的电源线);投标人有义务配合招标人进行开关柜的工厂试验、调试。 3)投标人提供的网络接口设备的辅助电源应采用直流110V,如果电压等级不是110V,应由投 标人负责转换。 4)投标人提供光纤以太网接口设备在开关柜内的安装要求及接口设备的端子接线图,并负责 将接口设备运至招标人指定地点,包装运输费用由投标人负责。 5)投标人提供的光纤以太网接口设备、相关光电器件以及所有网络连接设备均为工业级产品, 寿命不小于10年,并应提供相应参数供招标人确认。

电力监控系统论文地铁发展应用论文

电力监控系统在地铁中的发展应用 摘要:电力监控系统(PSCADA)是地铁中较实用的监控系统,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电力监控系统入手,介绍了SCADA 系统的一些基本情况,随后详细介绍了电力监控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最后对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一系列展望。 关键词:电力监控系统;SCADA系统;地铁;应用 电子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电力监控系统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从而推动了变电供电监管系统的发展。工业发展模式的不断扩大,也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融入电力监控系统的进程。可以说,电力监控系统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逐步完善的一大变电控制 子系统,它集各种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于一体,实现了对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的监管和控制问题,在供电监控系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SCADA系统简述 SCADA系统是依赖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收集与系统监测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已经在许多产业领域,尤其是电力系统的管理中得到了普及应用。其中,电力监控系统,也就是PSCADA系统,以计算机、通信设施、监控单元为基础工具,为变配电系统的实时信息收集、开关情况检查及远程监控提供了现实平台,它可以和检查、监控设施构建成任意繁复的监管控制系统,在变配电监管控制中发挥了重要效用,有利于公司消除故障、减小运作投入,缩短生产时间,加快变配电运行过程中事故的应对速率。

二、电力监控系统(PSCADA)在地铁中的应用电力监控系统(PSCADA)将各种先进信息技术集于一体,实现了对变电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储存,故障的分析和诊断以及系统的修复与维护等功能。其中在系统数据收集功能中,主要是对变电站的一些设备电压、电流、运行参数及耗电量等基本情况进行收集和整理;故障的分析和诊断正是通过对变电系统运行储存数据的分析来实现的,并通过人为管理,实现对变电站系统的修复与维护。电力监控系统(PSCADA)具有改善变电站运行安全可靠水平、改善运行速率、减少运行成本投入以及保证供电品质等作用,相较于二次变电设备,该系统大大减省了接线工作量,逐渐取代二次变电设备,在变电站中得到普及应用。但是电力监控系统的实施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针对电压量要求不高的的变电站,要尽量使用自动化的软件和技术,达到对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节省的目的;在电压量要求较高的变电站中,要采用比较先进的测控软件和控制方法,达到对技术、专业及运行等方面的要求等。三、地铁各个系统的相互关系(一)各个系统的特点电力监控系统(SCADA)负责对全线供电设备的监控管理,以确保牵引供电系统和全线的电力变配电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其主要是实现遥控、遥信、遥测、遥调功能。车站设备监控系统负责对全线各车站环控设备(包括通风、空调、给排水、照明、自动扶梯等)的日常运营进行自动化管理,在满足环境调控的同时尽量考虑节约能源,其主要是实现遥控、遥信、遥测功 能。防灾报警监视系统负责对全线各车站、停车场、车辆段、控

电力监控系统简介

ABU5000电力系统变电站音/视频及环境 远程集中监控系统简介 一、系统概述: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高速发展,变电站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且新建和改建的变电站又装备了许多高技术含量的新设备。对这些数量大、型号多、技术新的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的首要奋斗目标,国家电力总公司要求,城区220KV及以下的变电站要有35%以上实行无人/少人值守,以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因此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方式,应从过去的分散式逐步向集中式过渡;采用高科技手段,对实现无人/少人值守的变电站及其设备进行实时长期不间断地观察,从而减少日常维护量,增强对出现意外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电力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 ABU5000变电站音/视频及环境远程集中监控系统,是一套专门针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远程集中监控的完整解决方案。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变电站音/视频和环境量的实时采集和上报,较好地解决了遥测、遥控、遥信和遥视、移动音/视频传送、红外测温、智能门禁等问题。 二、系统设计原则 先进性:系统采用成熟及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即采用先进的网络、数据库、通信、数据处理、开发平台和方式等,保证整个系统起点高、功能强、生命周期长; 灵活性:系统具有强大的“组态”功能;组网方式、功能配置、界面设置、设备接入灵活,能满足不同监控对象的业务需求,软件功能齐全,配置方便; 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断增加的业务需求,当增加新的监控对象时,只需增加少量设备,无需改动任何软件; 开放性:开放式系统结构,系统的网络协议、数据库操作、产品的集成和开发工具都采用业界主流标准,保证系统开放性; 实时性:系统有及快的响应速度,每路图象可达25帧/秒,远程图象延迟小于0.5秒; 实用性:从用户角度出发,系统能使机房少人甚至无人值守成为可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降低系统成本,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样本

智能化监控系统设 计方案

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组成 本项目智能化监控系统由视频监控子系统、智能门禁子系统、车辆出入管理子系统、可视对讲子系统、周界防卫子系统、公共广播子系统、巡更子系统7个子系统组成。 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多媒体综合监控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监控中心平台作为本监控系统的核心,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监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中心管理平台和业务应用平台。本监控中心平台具备媒体浏览、控制、存储等业务功能外,同时具有系统用户管理、设备管理、控制管理、存储管理、调度管理、告警管理等系统管理功能,实现区域综合监控系统集中、统一管理。

1、实现了权限的集中管理 2、所有子系统共用网络系统,在监控中心实现统一管理。 3、所有子系统全部信息(视频信息、车辆信息、门禁信息、告警信息、广播信息、巡更信息等)全部存储在监控中心,实现统一存储。 三、系统传输方案 选用LAN网络来进行监控的媒体信息传输,经过TCP/IP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点采用多媒体接入单元实现对媒体信息进

行编码压缩和远程管理。 组网方式如下图所示: 四、各子系统设计方案 1、视频监控子系统 以IP网络为基础,将分散、独立的现场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区域、统一监控和统一管理。它由监控现场、网络设备及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 (1)监控现场 监控现场的监控设备主要包括:多媒体接入单元、摄像机、

各类报警探头等,主要负责监控现场现场视频及环境告警信息的采集,而且执行监控中心的控制指令。 监控现场的典型设备连接示意图如下: 在监控现场,由摄像机、报警探头等设备采集的所有现场信息,在多媒体接入单元经过数字化编码压缩处理后,直接上传至上级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将以IP单播/组播的方式实现一对多(一个业务/管理客户端同时连接监控多个监控现场内的监控目标)和多对一(多个业务/管理客户端同时监控一个监控现场内的监控目标)的远程实时监控功能。 当发生特定的报警情况时(如:人员非法入侵、设备状态变化及故障、消防报警等),系统将接收相应的报警信息,并根据预先设定的联动策略,联动相应的摄像机转动到指定的预置位,进行录像、抓图等相关操作。报警信息能与录像、抓图无缝结合,即可由报警信息检索回放相应的现场录像与抓拍图片,以便作为日后事故追忆和调查的有力辅助手段。 监控现场内同时发生多点报警时,系统将按报警级别高低和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处理:先上传严重报警点的视音频等告警信息,同等级别的报警将按时间优先顺序上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