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汇报材料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汇报材料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汇报材料

新源县2016年危桥改造工程外业验收设计汇报

新源县Y126线桥(喀拉盖依勒苏桥)

1、项目概述

1.1 任务依据

新源县交通运输局及我公司签定的新源县2016年危桥改造工程勘察设计合同书。

1.2 测设经过

2016年4月20日接到任务后,积极进行测前准备工作。先由我公司总工及主要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考察确定方案,并对测设人员进行了事前指导。

2016年4月22日-2016年4月24日完成了项目桥位处的地质钻探、野外原位测试、工程地质调绘和桥地形测量工作。

2016年5月23日完成外业验收工作。

1.3 项目地理位置

拟建桥梁位于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哈拉西克村北4.17km处喀拉盖依勒苏沟,是坎苏沟两侧居民区及阿热勒托别镇连接通道。

1.4 原桥概况

拟建桥位原有一座木板搭设简易桥梁,供行人及摩托车出行,桥位处河道宽9.6m,浅滩型河床,水深0.45m,河床纵坡0.5%,两侧地势平坦。

1.5 原路概况

原有道路为砂砾路,宽度为2.5m-3.85m,道路两侧为林带及农田,引道有较小弯道,新建引道根据地形条件及尽量不占农田的原则进行优化设计。

1.6 改扩建的必要性

原桥位处为一座简易木板搭设便桥,仅供行人及摩托车通行,对河道两侧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

1.7质量保证措施

本项目按照交通部工公字[1992]164号文《公路勘察设计工序管理试行办法》进行质量管理,在勘察设计过程中采用以项目为主的三环节控制和以专业为主的工序控制。树立“质量第一”、为业主服务和以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的观点,保证外业勘察的质量,最终保证设计文件总体质量。

1.8 技术标准

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拟定桥梁采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采用的规范和规程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

3.《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

5.《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6.《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

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8.《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

9.《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C20-2006)

10.《公路工程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

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3.《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15.《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

1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7.《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版)

本次测设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及技术标准执行,结合实际,用好技术指标,以科技为先导,认真勘察、精心设计,让此项目达到安全、实用、经济、美观。

1.9、沿线自然条件

1.9.1 地形、地貌

新源县位于伊犁河谷东端、东北为伊连哈比尔尕山、北面为阿热布勒山,南面为那拉提山,西临特克斯河、伊犁河、巩乃斯河从东向西贯穿全境,恰甫河从县中部穿过,新源县三面环山,西部敞开,状如桃叶,东西长,南北窄,东高西低的地形。地貌为山岭区,县城东部、南部、北部海拔1400-4260米之间的山区;丘陵区在海拔900-1400米,其他海拔在792-900米之间主要为巩乃斯河两岸河漫滩地和低阶地组成平原地貌。

桥位区地处新源县阿热勒托别哈拉西克村,跨越喀拉盖依勒苏沟,地势整体北高南低,属冲洪积平原地貌。

1.9.2 气象条件

新源县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但由于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开阔,来自西方的水气经过时,受到地势抬升的影响,形成降水过程,气候较湿润,其特点是: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雪大,冻土不深,全年盛行山谷风,大风日少。环境类别为Ⅱ类环境。

1.9.3 水文情况

新源县南北山沟水系共17条,为融雪和降水混合补给,具有流程短,纵坡度大,汛期流量大特点。其中北山沟水系主要有坎苏河、吐尔根和乌拉斯台沟、则克台沟、特木尔勒沟等,均发源于巩乃斯河北岸的阿不热勒山南坡、为巩乃斯河一级或二级支流;南北山沟水系诸河沟出水口以上集水面积51.7-237平方千米,河长12-35.6千米,其中集水最大的是喀拉改依勒苏沟。喀拉改依勒苏沟位于阿热勒托别镇东北19千米的坎苏沟里,常年性河流。发源于阿不热勒山南麓,长约27.8千米。丰水期流量14.3立方米/秒,枯水期3.44立方米/秒。选用水文较大的计算结果:

1.9.4 地震

区域内的地质构造稳定,且性质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新疆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及《新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桥位处属中硬场地类型。地

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抗震设防裂度为Ⅶ度。其抗震设计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有关规定执行。

1.9.5工程地质

根据现场勘探,桥址区地层岩性具体描述如下:

①圆砾(Q4al+pl):杂色,稍湿,中密,呈圆形及亚圆形,颗粒粒径一般在2~5cm,偶见漂石,极其坚硬,磨圆度较好,骨架部分连续接触,充填物主要为中粗砂,层厚2.30m,该层圆砾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qik)为120(kPa),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500(kPa) 。

②卵石(Q4al+pl):青灰色,饱和,中密~密实,呈圆形及亚圆形,砾石颗粒粒径一般在5~15cm,最大粒径约50cm,含有大量漂石,磨圆度较好,充填物主要为中粗砂,级配良好,该层全场均有揭示,最大揭穿厚度为22.70m,未揭穿,层顶埋深2.30m,该层卵石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qik)为150(kPa),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600(kPa)。

施工图说明 (桥梁)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05 —200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核试卷 施工图说明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一)设计内容 才子路B段Ⅰ标的施工图设计包括:道路工程、管线工程、桥梁工程。全套施工图设计文件共分两册; 第一分册:道路工程管线工程; 第二分册:桥梁工程。 本册为第二分册:桥梁工程。 才子路B段Ⅰ标的施工图设计内容如下: 1、道路工程 道路的线形设计; 道路的路基、路面设计、路基防护设计、交叉口设计; 道路的交通工程、附属工程; 2、管线工程 管线工程包括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管线综合、电力排管、通信管道和路灯的工程设计。 3、桥梁工程 桥梁的总体布置设计;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基础设计;桥梁附属工程设计。 (二)概况 1、才子路桥跨径组合为(3×25)米。上部结构为上部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下部结构桥台为装接盖梁式桥台,桥墩为柱式墩接盖梁,墩基及台基采用桩基础。桥梁起点桩号为K0+27.000,终点桩号为K0+107.000,桥梁中心桩号为:K0+67.000,桥梁全长为80m。按照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桥梁宽24m,桥面布置为:4.5m(人行道)+15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24m。桥梁右前角115°。 (三)设计依据 1、永川凤凰湖工业园李家嘴片区才子路B段Ⅰ标道路工程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2、凤凰湖工业园提供1:500地形图 3、凤凰湖工业园市政专项规划。 4、永川凤凰湖工业园李家嘴片区场平工程施工图设计 5、重庆市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区临江河李家嘴片区才子路B段Ⅰ标地勘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一阶段详勘) 6、凤凰湖工业园临江河河道防洪工程可研报告 7、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二、设计基本资料 (一)工程地质 1、地质地貌 拟建重庆市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区临江河李家嘴片区才子路B段地勘项目场地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凤凰工业园区。拟建区地形总体较平缓,中部高两侧低,地形标高284.00~326.50m,相对高差42.50m。拟建线路沿斜坡、丘包与沟谷行进,于起点跨越临江河,河床地形平缓,坡降一般小于5%,两侧岸坡及河床大部基岩出露,地形坡角一般15°~32°,局部近直立,沟谷处地形较为平缓,一般5°~12°,丘包、斜坡处地形陡倾,一般15°~35°,局部陡坎处可达50°,该段大部已被改造为农田。最低点位于线路起点临江河河床,标高284.00m,最高点位于K0+480处丘包顶部,标高326.50m。地形坡角差异性较大。拟建场地地貌上总体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 2、气象、水文 重庆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区兴业路岩土工程勘察场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72℃,极端最高气温41.7℃(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8℃(1975年12月15日);多年无霜期314.9天,雾日平均30~4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163.3mm,

施工图工作内容、标准、成果

施工图工作内容 一、准备阶段 1、方案设计师、扩初设计师交底内容: (1)充分理解方案设计的设计理念、风格,各个主要景观节点的设计重点,清楚各项景观综合经济技术指标,以及植物设计风格。 (2)扩初设计师的交底内容有:CAD总平面图、竖向图、CAD电子版文件提交,主要景观节点大样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选样图(铺装意向图、小品意向图、灯具意向图),植物配置图。 2、甲方意见、现场考察: 清楚甲方对材料选用的认可意见,甲方对景观元素设计的造价控制以及对竖向的认可,对景观元素设计中经济技术指标的确认。我们从现场考察后对场地的地形条件、地质状况、平面空间尺寸、竖向标高、周边环境条件的核实。 3、核实CAD平面图,做相应调正; 在得到甲方对各项指标的认可以及扩初设计师提供的CAD平面图,结合我们对现场条件的考察进行对平面图、竖向图的调正,为做施工图细分设计工作做好准备。 二、做好工作计划 根据对整个景观设计中各项设计元素的充分理解以及甲方对出图时间要求,我们要充分作好完成施工图设计的工作计划,以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任务。工作计划中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作内容计划: 1、总图设计完成计划; 2、园建详图设计完成计划; 3、植物、水电、结构设计完成计划; 4、校对、审图、修改所需的时间计划; 5、甲方初审; 6、正式出图时间; (二)通过本项目的设计工作,自已应该达到的设计水准、要求;哪些部分自已最擅长需重点完善,哪些是需要提高的地方等等做好个人的工作计划。 三、施工图阶段 (一)园建部分 1、总平图设计 (1)总平面分区索引图; (2)各分区总平面图; (3)竖向平面图;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复习课程

规划六河桥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概况 本工程范围内,规划六河桥跨越河道,河道为现状河流且不考虑通航。 规划六河桥跨径布置的起点桩号(0#桥台伸缩缝中心处)为K0+803.670,终点桩号(3#桥台伸缩缝中心处)为K0+833.670,桥梁跨径的中心桩号为K0+818.670,分南北两幅布置。道路中心线与桥跨中心线右偏角为60°,桥梁总长为30.0m。 本桥梁设计上部结构采用3 10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桩接盖梁形式,基础采用单排钻孔灌注桩。 2. 设计依据 (1)《滨江路启动段(洪塘中路-机场路)桥梁工程初步设计》(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4.07) (2) 宁波姚江北岸滨江路启动段(洪塘中路-机场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北区阀盖会纪要【2014】9号 (3)初步设计执行情况:审查会议原则同意完成的初步设计内容,本次施工图设计按批复精神执行,施工图设计中认真地执行了初步设计评审意见。 (4)滨江路启动段(洪塘中路-机场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 设计规范及标准 ⑴《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⑵《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⑶《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 ⑷《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39-2010) ⑸《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 ⑹《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⑺《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⑻《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⑼《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建筑工作方法施工图设计优化方案

建筑工作方法施工图设 计优化方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工作方法: 配合报规的组织安排以及工期计划: 为保证工程设计按进度完成并确保设计质量,我们安排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较高的设计人员组成设计团队, 从项目开始即日起,我们要求各专业设计者利用这段时间与建设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到现场勘查场地现状,作好充分的前期准备,设计最优方案。 规划方案报审阶段: 在确定我方设计后与建设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建筑方案的设计意向,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详细勘察现场,了解现状,尽可能详细的收集相关资料,以便对建筑方案进一步加深理解。 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对建筑方案仔细讨论研究,从施工图角度对建筑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 根据以上我们掌握的信息,我方对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针对此些建议有建设单位组织与方案设计方进行方案讨论。 与方案设计方沟通完成后,及时配合建设单位以及方案设计单位进行方案深化工作,包括日照分析等,我方具有资质以及较专业的日照分析人员。 方案设计单位的方案完成后,将以我院的资质进行报规,充分利用我方对当地规划局的要求较熟悉,与规划部门及时沟通,尽快完成规划审批。 施工图设计进度安排: 进入施工图阶段我院会立即组织项目组的各专业人员对建筑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建设方进行施工图前的沟通讨论:项目负责人把整个项目的所有资料认真的浏览一遍,保证在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时前期资料的完整。认真阅读甲方提

供的设计任务书,把所有资料传给各专业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认真查看项目资料,做好施工图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 项目负责人和各专业总工组织讨论,与建设方交流,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进行技术问题讨论,特别是精细化设计讨论,确定优化技术措施,以便更好的节省造价。 各专业反提设计条件给建筑专业,提供之前应由专业负责人审核。结构专业需提供柱子、梁等截面,设备电气专业需提供相关设备用房及井道、集水坑的准确地位尺寸,人防需要多大面积、人防口部的设置等设计条件给建筑专业。 施工图设计工作完成,首先组织设计人员自校,修正设计中出现的不合理之处,项目负责人在此过程中定时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交流讨论保持与建设方的密切交流,认真听取建设方的合理意见,并作出及时反馈;设计院管理人员督促设计人员按时保质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工作。 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总工对施工图图纸和各专业计算书进行校对、审核工作和并修改图纸,各专业完成会签。 所有图纸提交总工办进行图纸审定,确认无误后,加盖注册师章后交由资料室负责晒图盖章,然后将图纸提交甲方。 密切关注项目施工进度,对建设方提出的变更,进行讨论后,及时提出处理方案及变更图纸,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项目竣工后,组织设计人员进行验收,并虚心听取建设方和施工单位提出的建议和批评,公司内部组织设计人员进行项目总结,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并进入公司存档系统。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提供7×24小时的服务,及时做好后期的施工现场服务工作,包括施工图设计交底;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图纸会审;及时处理施工现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如果工程需要,我公司有关人员将

施工图设计报价单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GO.,LTD 地址:****** 邮编:******* 传真:(09**)******* 电话:(09**)******* 施工图设计报价***院发【2019】046号 致:***有限责任公司 一、项目名称: ***建设项目 二、设计内容: 繁育区占地总面积约为200亩,其中生产区150亩,包括公猪舍(2栋)、产房(8栋)、妊娠舍(7栋)、空怀舍(7栋)、后备公猪舍(2栋)、后备母猪舍(3栋)、保育舍(15栋)、育成舍(25栋);办公区2亩,包括办公室(1栋)、配电房(1栋)、隔离舍(3栋)门卫室;生活区6亩。养殖基地配套各类猪栏及相关辅助设备,并对周边进行适当绿化。 有机肥生产区建设仓库、厂房共14栋,总建筑面积14500㎡。主要建筑物有干料仓库1栋,成品仓库2栋,破碎车间2栋,发酵腐熟化车间3栋,包装车间2栋、添加剂仓库1库。 本项目工程费用20211.75万元。 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 三、取费依据: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四、设计费计算 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工程费用20211.75万元施工图设计费为314.58万元: 1、设计收费基价=566.8+(20211.75-20000)/(40000-20000)×(1054-566.8)=571.96万元 2、确定专业调整系数,建筑工程取1.0 3、确定工程复杂程度为 II 级,调整系数取1.0。 4、附加调整系数:无 5、根据建筑工程各阶段工作量比例表,施工图阶段占比为55% 6、计算基本设计收费=571.96×1.0×1.0×1.0×55%=314.58万元 五、最终报价: 本项目报价考虑与贵单位长期合作的原则,参考市场价格,我单位愿以35元/平米的优惠价格计1892.1万元的总价承接本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经双方协商,我公司在此基础上再次优惠 %,最终报价:万元承接本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任务。 ****有限公司 2019年11月1日

施工图说明 (桥梁)

美好的明天 施工图说明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一)设计内容 才子路B段Ⅰ标的施工图设计包括:道路工程、管线工程、桥梁工程。全套施工图设计文件共分两册; 第一分册:道路工程管线工程; 第二分册:桥梁工程。 本册为第二分册:桥梁工程。 才子路B段Ⅰ标的施工图设计内容如下: 1、道路工程 道路的线形设计; 道路的路基、路面设计、路基防护设计、交叉口设计; 道路的交通工程、附属工程; 2、管线工程 管线工程包括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管线综合、电力排管、通信管道和路灯的工程设计。 3、桥梁工程 桥梁的总体布置设计;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基础设计;桥梁附属工程设计。 (二)概况 1、才子路桥跨径组合为(3×25)米。上部结构为上部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下部结构桥台为装接盖梁式桥台,桥墩为柱式墩接盖梁,墩基及台基采用桩基础。桥梁起点桩号为K0+27.000,终点桩号为K0+107.000,桥梁中心桩号为: K0+67.000,桥梁全长为80m。按照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桥梁宽24m,桥面布置为:4.5m(人行道)+15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24m。桥梁右前角115°。(三)设计依据 1、永川凤凰湖工业园李家嘴片区才子路B段Ⅰ标道路工程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2、凤凰湖工业园提供1:500地形图 3、凤凰湖工业园市政专项规划。 4、永川凤凰湖工业园李家嘴片区场平工程施工图设计 5、重庆市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区临江河李家嘴片区才子路B段Ⅰ标地勘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一阶段详勘) 6、凤凰湖工业园临江河河道防洪工程可研报告 7、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二、设计基本资料 (一)工程地质 1、地质地貌 拟建重庆市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区临江河李家嘴片区才子路B段地勘项目场地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凤凰工业园区。拟建区地形总体较平缓,中部高两侧低,地形标高284.00~326.50m,相对高差42.50m。拟建线路沿斜坡、丘包与沟谷行进,于起点跨越临江河,河床地形平缓,坡降一般小于5%,两侧岸坡及河床大部基岩出露,地形坡角一般15°~32°,局部近直立,沟谷处地形较为平缓,一般5°~12°,丘包、斜坡处地形陡倾,一般15°~35°,局部陡坎处可达50°,该段大部已被改造为农田。最低点位于线路起点临江河河床,标高284.00m,最高点位于K0+480处丘包顶部,标高326.50m。地形坡角差异性较大。拟建场地地貌上总体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 2、气象、水文 重庆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区兴业路岩土工程勘察场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72℃,极端最高气温41.7℃(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8℃(1975 年12月15日);多年无霜期314.9天,雾日平均30~4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163.3mm,

桥梁设计工作总结

年度总结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自2017年10月入职以来将满一年,在这一年的工作和学习中,我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为自己的成长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也明白自己尚有许多缺点需要改正。工作一年中,在领导的教导和培养下,在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现将本人这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工作方面。怀着对人生的无限憧憬,我加入了向xxx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从事桥梁设计工作,现在自己为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在工作当中,感到很高兴。有了这样好的平台,我要好好向前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完善自己。一方面我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严于律己,自觉的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另一方面,吃苦耐劳、积极主动、努力工作;在完成主管交办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学习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刚刚工作时,项目处于初设阶段,自己对于桥梁初设绘图的要求还不是很熟悉。但是在杨工等前辈的细心指导下,自己很快掌握初设绘图要求。在空余时间学习桥梁规范,提前熟悉施工图阶段图纸内容,为下一步打下良好基础。经过一年的磨练学习,现在自己对于一般的常规桥梁绘图设计及计算,悬浇梁钢筋设计出图等内容基本掌握。 二、学习方面现在是我努力学习的阶段。“三人行,必有我师”,公司中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丰富经验和工作行为对于

我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学习上一方面要加强自己专业知识。将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是自己的知识成为生产力,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进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是要不断提高自己在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例如CAD、桥梁大师、桥梁博士、桥梁智绘、MADIS等。之前对一些软件的操作不是很熟悉,只是常用那些基础的操作,现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熟悉了一些现在常用到的操作而之前没有接触的操作。在同事的指导下,在计算桥梁结构时用桥梁博士或者MADIS,出悬浇梁钢筋图时用桥梁智绘等,这样使自己工作变得更快捷,效率及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了。在之后的工作当中自己要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一些办公软件的操作使用能力,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技能。 三、思想方面对我而言,我通常会从两个角度去把握自己的思想脉络。首先是心态,套用米卢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有了正确的态度,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进而取得正确的结果。我一直认为工作不该是一个负担,应该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享受工作学习带来的喜悦,战胜工作困难的快乐。其次,是能力问题,专业能力决定了它能够在沙漠的环境里生存,而基本能力,决定了它能在沙漠的环境里生存多久。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不容忽略,将直接决定工作的生命力。可以说,相信我会在对这一业务的努力探索和工作中找到我工作的乐趣,也毫无保留的为它尽我最大的力量。 四、存在的的问题,自己还只是初步了解掌握了桥梁设计工作的

工程设计图纸编号规定

1 目的 为统一设计各阶段、各专业设计输出文件标识,防止设计、施工、安装过程中混淆和误用设计文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程项目的各设计阶段,包括: a) 工程设计,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b) 通用设计; c) 非标设备设计。 3 相关文件 MDS-03-2010《工程设计设备编号规定》 MDS-04-2010《设备设计图纸编号规定》 MDS-05-2010《设计图标使用规定》 4 职责 设计部负责工程设计图纸编号的确定和修改(需要时)。具体工作为: a) 工程名称、工程代号的确定; b) 子项名称、子项代号的确定和修改(需要时); c) 图纸编号的确定和修改(需要时)。 各设计所负责对工程计图纸编号的正确使用。 5 程序 5.1 设计文件标识管理 5.2 工程项目设计图纸编号 5.2.1 可行性研究图纸编号 K×××— ××— ×× 工程代号 — 专业代号设计阶段代号— 图纸序号 图纸序号由工程总设计师按可行性研究报告各专业的先后顺序排列。 5.2.2 初步设计图纸编号 a) 当某些专业图纸分子项时,其图纸编号为: K×××— ×××— ××— ×× 工程代号 — 子项代号— 专业代号设计阶段代号 — 图纸序号 b) 当某些专业图纸不分子项时,其图纸编号为: K×××— ××— ×× 工程代号 — 专业代号设计阶段代号— 图纸序号 c) 图纸序号由各专业负责人按子项、按顺序排列。 5.2.3 施工图设计图纸编号(非标准件图纸编号见5. 6.2) K×××— ×××— ××— ×× 工程代号 — 子项代号— 专业代号设计阶段代号 — 图纸序号 5.2.4 图纸序号 图纸序号由各设计人按图纸顺序排列(服从国家规定的常规顺序或施工顺序),取二位数,从01开始。 5.3 工程代号、设计阶段代号和专业代号 5.3.1 工程类别和代号 5.3.1.1 工程类别 工程类别分为国内工程和国外工程。 国内工程符号以“K”表示,“K”为“凯盛”的“凯”第一个拼音大写字母。国外工程符号以“KF”表示。 5.3.1.2 工程代号

某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概述 资中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居沱江中段,处于川渝连接的中心地带。成渝铁路、资威公路、321国道和成渝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横贯资中县城的沱江将城区划分成南北城区,目前资中县南北两岸的交通运输均依赖于位于资中县城中心的沱江大桥,形成了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混杂,造成城市人行交通与车辆交通在沱江大桥常常拥堵的现象,使得省内路网在该区域分布上存在严重的瓶颈现象。 目前,资中城区规划发展为组团式结构,以重龙、水南、明心寺、凉水井和倒石桥五大片区功能组团。城区交通量和过境交通量的增长及资中县规划的工业园区的需要,沱江大桥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沱江二桥的修建迫在眉睫。 拟建沱江二桥的建成将在资中县城形成环线交通,加强了城区南北交通和新旧城区的连接。 既能利用城区东林下坝北部沟谷,加 强并促进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又 能为南北两岸新区的开拓发展和资 中整个城区各片区组团的发展联系 创造条件,对经济发展、旅游开发、 物资转运起到重要作用。 路线起于资太路罗汉洞村七队, 经罗汉洞村四队、三队,在一队以连 续刚构桥跨沱江至南岸松山坝,下穿 成渝铁路,在交通村接国道321线, 全长约2.96公里 1.任务依据: 1.1、《省道207线资中县沱江二桥工程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 1.2、《省道207线资中县沱江二桥工程设计任务书》。 1.3、《资中县沱江二桥及接线工程初勘工程地质报告》(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1.4、《四川省交通厅航务管理局对“资中沱江二桥桥梁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研究报告”的批复》(川交航函港[2006]55号)。 2.设计标准:2.1本项目执行交通部部颁行业标准、规范、规程等有关技术标准,相关附属工程设计均采用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规范、规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J C30-200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GJ D30-2004)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内河通航标准》(GB 0139-2004) 2.2本项目设计采用一级公路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 3. 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执行情况: 3.1《工可》确定道路长长2.78km,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系新建公路。

某高速公路廊坊段K2+300桥梁施工图设计_前期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报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K2+300桥梁施工图设计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 学生信息:学号:086841姓名:黄从海班级:C081 指导教师信息:宋娃丽教授教师号:84029 报告提交日期:2012年4月 6 日 一、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1.分析和整理基本设计资料,如:桥涵水文、地质、气象、施工条件等资料; 2.完成结构设计计算; 3.完成主要施工图的设计; 4.适当提出施工方法建议。 (二)设计指标和设计数据 一)设计指标 廊坊至沧州高速公路廊坊段K2+300桥梁,位于霸州市和文安县境内,大桥北靠中亭堤,南界大清河,桥梁分左右两幅,全宽34.5米,桥梁全长240米。 1.设计荷载:公路I级; 2.地震烈度:基本烈度6度,按7度设防; 3.桥面横坡:1.5%~2.0%; 4.桥面纵坡:0%。 二)设计数据 1.水文 经水文计算,确定桥面设计标高为7.00m 2.气象资料 桥址处全年平均气温l2.8℃,一月份平均气温-3.1℃。七月份平均气温26.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1.8℃,极端最高气温42.3℃,最大冰冻深度53cm,最大积雪厚度30cm。年平均风速2.4 m/s。最大风速18 m/s. 3.地质 地质资料见图1

图1 桥位地质断面图 4.其它设计数据按现行规范有关规定取值。 (三)技术标准与规范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一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一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4.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 8.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上),徐广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 9.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下),刘效尧,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 10.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墩台与基础,江祖铭,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 11.邵旭东主编《桥梁工程》 12.范立础主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1985。 13.范立础主编《桥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3 14.凌治平.《基础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 15.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 16.贺拴海主编《桥梁设计计算理论》 17.胡肇兹主编《桥跨结构简化分析—荷载横向分布》 18.易建国编《混凝土简支梁(板)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二、实施计划: 第4周对桥梁设计文献资料的深入了解,系统的初步认识。并搜集资料。

对施工图设计的几点建议

对施工图设计的几点建议 1.部分隧道口征地不足,无法按设计进行仰坡施工,无法设置坡顶截水沟,如:k42+920-k44+980处劝家山隧道出口。 2.临县枢纽CKO+578分离式立交( 28+40+28)、DKO+644分离式立交【5*25+4*30+(30+4*40+30)】匝道上跨太佳高速的两座匝道桥,离石枢纽IKO+530.5跨线桥【2*30+(40+56+40)+2*30】、HK1+125.4跨线立交桥(1*40)匝道上跨离军高速的两座匝道桥,主跨建议变为钢箱梁。 3.离石互通枢纽,部分现浇桥梁高度达20—35m之多,地形起伏又较大,采用支架浇筑成本高、工期长、安全风险大,建议改为小跨径预制梁桥。 4.部分涵洞的设置孔径过小,不能满足当地生产生活需要。如:k38+537.5处1-2m拱涵,建议改为4m拱涵。 5.设计上一些标段存在把隧道内开挖的土石方作路基填筑使用。由于每日开挖量太少,加之工期过紧,实际情况是隧道弃渣极少利用。建议按实际情况进行土石方调配。比如:米化梁隧道出口与大中局隧道入口之间的填方段(k51+488-k51+600)设计为利用隧道弃渣填筑。 6.设计上一些标段土石方利用存在跨桥、跨隧调用,有的标段甚至要跨越多座(道)桥隧进行调配。由于桥梁隧道是一个标段的制约性工程,工程都很长,不可能在桥隧完成后再行调配;如果长距离修筑又长又陡的便道调运,费用会更高,建议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k5+420-k5+700段填方借要调用k3+836.5—k5+090段挖方 239863m3,因中间有王家畔隧

道,无法修便道。 7.有些桥梁布置很近,前桥尾与后桥头相距35m左右,为了减少桥头跳车次数,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建议两座桥梁并为一座桥梁;同时为方便预制上部梁板,建议对相距极近的桥梁跨径及梁板型式进行统一。比如第一合同段五分部小石沟大桥与赵家岔大桥之间仅有35m,且桥跨结构分别是30m箱梁与40mT梁;16标安家沟大桥与陶家庄1#大桥之间首尾相距仅43m,建议合并为一座桥,且跨径统一。 8.同样的黄土冲沟地形及水文地质情况,有的填高20m左右就设桥梁,有的填高40m左右却不设桥梁。是否应把填高超过35m的路基改设为桥梁? 9.一些标段冲击碾压面积很少,而重夯、强夯有一定的数量。建议改冲击碾压为重夯或强夯。 10.钢筋砼拱涵设计上为无铰拱,稍有变形拱圈便会产生裂缝,建议改为两铰拱。 11.从设计图纸上看,超过55m的挖方槽段一般设置隧道通过。11标k42+000-k42+300段长330m,挖深59.7m; 19标k70+534-k71+080段长546m,最大挖深57.5m。这两段为何未设隧道? 12.建议沥青路面重车道及长大纵坡的中、上面层全改性。 13.临离高速填方段落特别多。为减少填挖接头处的沉降,提高行车舒适性,建议填挖方接头处每填筑3m高重夯一次。 14.为提高台背填土的强度及稳定性,挖方处桥台背墙底部每隔2-3m 需设一根?50mm泄水管。

路桥施工图设计说明

××××××桥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背景 ***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地槽褶皱带中部,喀拉额尔齐斯复背斜和克兰河复向斜之间东南面与福海县接壤,西南面与吉木乃县交界,西北面与布尔津县为邻,东北面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南北长146公里,东西宽84公里,总面积11.7万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依次是山丘,丘陵和河谷平原。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支持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国家的宏观政策,为西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新疆***地区积极抓住这一机遇,为改善***市的城市建设,积极争取到了3条新建道路、10条扩建道路、6条改建道路的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其中**、览景街跨越克兰河,在此处需建设跨河桥2座。此2座跨河桥是本项目的重要建筑物,景观要求较高,这两座桥梁的建设要充分体现***市宜居、旅游、休闲、度假的特点。 二、概述 2.1、设计依据 设计合同书 《亚行贷款新疆城市交通和环境改善项目 ***市可行性研究报告》,新疆市政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8年12月 《关于亚行贷款新疆城市交通和环境改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发改外资[2009]249号 《关于***市亚行桥梁初步设计的几点意见》***市建设局亚行项目;2009年6月; 《***市**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勘查报告》乌鲁木齐银河建筑勘察设计院 2009年6月16日 各专业的设计规范、规程及国家有关规定、业主提供的其它资料等。 2.2、采用或参考的设计规范及标准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JTG/T D65-01-2007);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2.3、桥梁简介 **跨河桥位于***市**跨越克兰河处,于拟扩建**K3+090~K3+165处,与河道规划中心桩号交于K3+128.3,是**新建工程的重要构筑物。**跨河桥与河道斜交70度,桥两端与河堤平交,桥梁由2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构成,桥梁起点桩号K3+86.80,桥梁终点桩号K3+169.80,桥梁全长83m。根据规划及现况河道断面形态,确定主桥跨度为50.75m+32.25m,桥塔高27.45m,为独塔单索面斜拉桥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分两跨设臵;桥梁宽度按远期交通量设臵为7.5米双向四车道+3米中央隔离带+两侧各3.0米人行道。桥梁全宽24m,桥梁面积

装饰深化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XXXXXX项目】 住宅批量精装修交楼标及住宅大堂、标准层电梯厅深化及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XXXXXXXXXX 2012年03月

目录 一.设计依据 二.项目概况及用地分析 三. 项目定位 四.设计范围及要求 五. 成本、质量要求及限额指标六.设计进度、各阶段成果及交付要求七.附件

一、设计依据: 1.1我司提供的相关项目建筑、结构、水电施工图等涉及图纸及文件资料。 1.2设计规范及标准(按照国家及地区性最新规范、标准执行) 本项目的设计及技术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装饰行业标准》及江阴市政府颁发的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规范》(GB50222-1999);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1-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2-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3-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4-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5-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6-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高级装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J01-27-96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验收规范》(JBJ73-9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GB50045-9);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97年局部修订)》(GBJ140-90);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室内灯具光分布分类和照明设计参数标准》(CECS56:9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暂行)》;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97年修订)》(GBJ15-8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年版)》(GBJ19-7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桥梁施工图设计细则 (1)

施工图设计实施细则(桥梁部分) 第四篇桥梁、涵洞 设计依据及规范 ⑴初步设计批复; ⑵航道标准批复; ⑶《本项目地质勘察报告》(详勘); ⑷《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⑸《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⑹《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⑺《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⑻《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⑼《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 ⑽《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 327-2004); ⑾《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⑿《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⒀《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 ⒂《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设计技术标准 1. 本项目为2条三级路,设计时速为30Km/h。 2 .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级。 3. 桥梁宽度:0.5米(防撞护栏)+7.0米(行车道)+0.5米(防撞护栏)。 4. 桥梁纵、横坡:纵坡同路线;设2%的双向横坡,曲线桥需要设超高的同路线。 应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⑴路线平面图及直、曲线一览表,超高表; ⑵路线纵断面设计图; 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⑷外业资料:测时水位统一为1.16米(85国家高程系),河床断面以桥梁调查时测量数据为准;坐标同道路坐标系统,为相对坐标系。

⑸标准图及图框:执行院标准。 桥梁结构形式 4.4.1 上部结构 本项目上部结构采用: ⑴10m、13m、16m跨径采用大铰缝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中板宽1.25m,边板底宽1.25m;10m、13m、16m板挑臂0.25m;除单孔桥为简支结构外,其余均采用为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 ⑵20m、25m跨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砼小箱梁,为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 ⑶如有其它复杂桥梁则由总师室另行讨论决定桥型。 4.4.2 桥台类型 ⑴为保证行车舒适,保证桥头路基压实度,减少桥头跳车,桥头填土高度原则上按不超过4.0米控制。 ⑵当台后填土高h<3.5m,采用桩柱式桥台(如地质情况很好时,可采用重力式U型台、扩大基础);当台后填土高h≥3.5m,采用肋板式桥台。桥台盖梁长为8.0m(具体根据是否有过桥管线决定最终盖梁宽),有过桥管线要求的桥梁盖梁须考虑预留宽度,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肋板台采用双排双桩,桩柱式台宜采用单排双桩,但对于斜交角度较大、桩中斜距大于7.0m的应调整为单排三桩。桩中距根据盖梁配筋计算结果确定,整个项目中(相同结构、相同斜交角度,设计人员相互之间应做到统一);同一个项目90度桥桩间距确定为L后,其余角度桥桩间距为L/cosa;桩接盖梁桥台盖梁高、宽尺寸及桩径参照下表,经计算确定: 桩接盖梁桥台盖梁尺寸、桩径表 注:单孔20m简支桥采用空心板,多孔20m结构连续桥梁采用小箱梁。 ⑶空心板梁桥计算桩深(计算入土深度)大于55m时,桩径宜提高一级并重新计算桩长。

施工图设计建议书

(二)施工图设计建议书 1.施工图设计大纲 1.1设计依据 1.1.1项目批准文件 1.1.1.1铁道部2004年10月30日《关于开展无碴轨道综合试验的通知》(铁科技函[2004]619号); 1.1.1.2铁道部2004年11月30日《关于广州枢纽新广州站及枢纽相关工程站前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4]716号); 1.1.1.3铁道部2004年12月31日《关于新建铁路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无碴轨道试验站前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4]852号); 1.1.2招标文件 新建铁路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工程试验段工程总承包招标文件(招标编号:JS2004-39) 1.1.3设计基础资料 1.1.3.1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施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1.3.2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无碴轨道试验段初步设计; 1.1.3.3现场详细踏勘调查所得资料。 1.1.3.4国家及行业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和有关会议精神。 1.2设计范围 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试验段工程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都站~新广州站间的DK2170+800~DK2178+180,全长7.380km(双线),其中桥梁2座全长6.84608双线公里,土质路基3段共0.53392双线公里,分别占试验段长度的92.2%和7.8%。 1.3设计原则和要求 在铁道部批准的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完成符合技术标准和功能要求的工程试验段的路基、桥梁、轨道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设计必须维持铁道部批复的总体方案,对不满足无碴轨道要求的线下工程施工图设计进行优化和修改,确保基础工程达到350km/h的要求,保证无碴轨道道床结构及其预埋件设计使用年限寿命不低于60年,桥梁主要结构设计满足100年使用年限的要求,满足信号

龙西大桥施工图设计说明

泸州沱江龙西大桥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泸州市二环路、沱江三桥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2001.03.14.) 2、《泸州市二环线城市道路工程龙西大桥初步设计》文件(2003.4.) 3、《泸州沱江龙西大桥初步设计评审意见》(2003.5.13) 4、《四川省建设厅对泸州沱江龙西大桥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川建勘设发 [2003]160号) (2003.6.12) 5、泸州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对泸州沱江龙西大桥进行结构优化 调整的复函》(2003.8.12) 6、《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002IV-13) 二、工程规模及工程内容 龙西大桥(原称沱江三桥)位于泸州市中心半岛东北边缘,跨越沱江连接两岸城区,桥东接小市片区, 桥西与江阳片区相连,是泸州市二环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大桥总长410.5米(台背到台背),标准全宽34米。 本图册内容包括桥梁总长范围内的桥梁上、下部结构设计、桥面系设计、电气照明设计。 三、桥址区自然条件 1、气象 泸州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雨量1100~1200mm,最大相对湿度84%,日照百分率30%,全年多西北风,最大风力10 级。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的特点。 2、地形、地貌 桥址区河床呈单连断面,河道宽度约350米左右,上、下游500米内河道基本顺直,水流平缓,平均坡降0.3‰,在桥位下游约750米处河道向东偏转。东岸较陡,高程为240.08~300.00 m,相对高差59.92m;西岸较缓,高程为241.18~269.00m,相对高差27.82m。桥址区河床上游500m左右,分布一江心洲,下游西侧沿江分布河漫滩地,桥址区两端为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其中西岸南西面发育一小型Ⅰ级阶地。 3、工程地质 桥址区位于阳高寺背斜南侧南西翼覆没端,岩层平缓,其产状为205~252°∠10~18°,为一单斜构造,本区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仅发育小型节理、裂隙。地层上覆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以第四系坡洪积层(Q4dl+pl)、冲积层(Q4al)为主;下伏基岩为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岩层(J2S2),以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其中,中风化细砂岩承载力高,厚度大,埋深较大,是桥梁理想的基础持力层。 桥址区无滑坡、断层、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东西两岸岸坡稳定性良好。 4、水文地质 沱江是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茶坪山脉九顶山南麓,于泸州市汇入长江,沱江流域的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并有少量地下水补给。沱江干流的洪水期为6~9月,大洪水多出现在7、8两月,洪水峰型多为单峰,并受长江洪水的回水顶托影响较大。泸州城区沱江年平均流量460m3/s,桥址区1905年洪水位245.50m,1955年洪水位243.61m。枯水期,桥址段水流基本干涸,可涉水过河。在地质勘察期间(2003.4.5)

施工图深化设计要点

施工图深化设计 1.施工图设计现状 1.1问题的产生 建筑设计包括方案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方案设计和扩初设计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积累,需要智慧和创造力。施工图设计尽管图纸数量较多,工作量较大,但创造性相对较少,机械性较强,主要是要求配合施工全过程,重点处理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根据施工需要不断补充和修改图纸,及时解决施工现场问题。 按理说:设计单位应专注于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效果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单位应充分发挥现场经验丰富的优势,往前延伸到施工图设计,并与设计单位紧密配合,共同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 但现状是:(1)在“设计-招标-建造”(dbb)模式下,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单位和监理公司尚未确定,业主管理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知识或专业不专,一般施工图都是设计单位独家完成。(2)设计单位最关心的是工程项目的技术风险,不注重工程造价,设计人员不愿下工地,不了解施工工艺和现场需求,缺乏施工行业的实践经验,设计单位独家完成的施工图往往是:不够完善,不尽人意。(3)目前的设计取费中,工用项目(民建项目)施工图设计取费占总设计取费的40%(50%)。因此,大部分设计单位还比较注重施工图设计,不愿意将施工图设计环节下移到施工单位。(4)施工单位最为关心的是利润,为压低成本,不愿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对

设计规范的把握不熟悉,参与深化施工图设计能力不足。 综上,目前施工图设计主要障碍,一是dbb建造模式体制不顺;二是施工企业没有足够能胜任的施工图设计人员,设计单位缺乏施工行业的实践经验;三是设计单位主要依靠施工图设计取得经济收入。其结果是施工图设计深化不够,与工程造价、施工方案一体化考虑不够,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较多,工期长,造价高,实用性不强,“可建造性”较差,有的甚至无法建造。 1.2为解决上述问题,当期实践主要做法 首先,设计交底之前甲方(代建)、监理、施工单位详细审图,然后把问题汇总,在设计交底时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的找出来、解决掉。但是对一些工程浩大、设计复杂、问题较多、时间仓促的工程,一次设计交底末必能够把问题全部解决掉,所以设计交底后还要继续审图,直到把在施工之前能够找出的问题全部找出解决为止。 其次,对于一些设计不完善的工程,要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写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尽快与相关部门联系,完善设计,为施工铺平道路。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不断地会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出现,所以甲方(代建)、监理、施工单位要与设计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上述做法,设计方处于主动地位。实践中为设计变更设计施工双方往往会持截然相反的立场,为统一思想,牵扯了各方大量资源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