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doc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系别: **************** 年级专业: **************** 学生姓名: **********

学号: **************** 实习时间:2011-4-11——2011-4-24

指导老师:****************

****************

2011 年4 24日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根据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学完地质学、地图学、气象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自然地理课程后,组织的一次野外实习,通过本次实习,要求我们能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能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我们野外独立研究与考察的能力,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地理教学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1.实习时间:2010年3 22日——2010年4 4日

2.实习地点:广西桂林市等

三、实习过程概述

1、2011-4-11 *** 实习准备:实习动员、安全教育以及收集实习资料。

2、2011-4-12 **市火车站乘车前往桂林,以及安排食宿。

3、2011-4-13 中国岩溶地质博物馆参观岩溶模型及标本;请专家讲解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2011-4-14 桂林园林植物园考察珍稀植物及亚热带生物群落特征

5、2011-4-15.16 桂林——阳朔漓江沿岸岩溶地貌,观察漓江沿岸地下河及溶洞特征。

6、2011-4-17 七星岩、芦笛岩考察地下喀斯特地貌和观察漓江沿岸多层洞穴特征。

7、2011-4-18 亮山、象鼻山、伏波山考察穿山、孤峰等喀斯特地貌特征。

8、2011-4-19 桂林市郊唐家湾一带观察大型直立倾伏背斜,认识大型褶皱和张性构造角砾岩。

9、2011-4-20 桂林市郊刘家村北渡口观察桂林市区漓江沿岸河流的地质作用及主要产物。

10、2011-4-21 桂林市火车站乘车返校

11、2011-4-22、23、24 *** 学生根据实习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完成实习报告的撰写。

四、实习内容和要求

1、实习内容

(1)实习动员与准备:包括教师介绍考察的目的、任务和安排、强调纪律;收集调查资料,如文献、地图等资料。

(2)参观中国岩溶地质博物馆,请专家讲解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考察桂林园林植物园珍稀植物及生物群落特征。

(4)考察桂林——杨堤——兴坪——阳朔一带的漓江沿岸岩溶地貌,观察漓江沿岸地下河及溶洞特征。

(5)考察七星岩、芦笛岩等典型溶洞的地下喀斯特地貌。

(6)考察亮山、象鼻山、伏波山等穿山、孤峰喀斯特地貌特征。

(7)观察唐家湾一带大型直立倾伏背斜,认识大型褶皱和张性构造角砾岩。(8)观察桂林市区漓江沿岸河流的地质作用及主要产物;观察下石灰统岩关组岩性特征及构造现象。

(9)实习总结:整理资料,撰写野外实习报告。

2、实习要求

(1)认真阅读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依据实习指导书的内容,明确野外实习任务。

(2)每日作好实习记录和写好实习日记。

(3)根据每天的实习情况认真做好资料积累工作。

(4)遇有参观、听课或报告,则应详细记录这部分内容。

(5)实习结束后学生按照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大纲的要求,对实习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完成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一)桂林市(实习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

1.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1)地质地貌和地层概况

①地质构造:总体看来,桂林是一个走向近南北向的复式向斜构造,常山旗背斜,潮田背斜,右隘背斜,书家堡向斜等组成,向斜轴部由下石灰统灰岩组成,产状平缓,两翼较陡,分为中、上、泥盆统。桂林附近,尚有些小褶皱,这些褶皱构造多被后期的断裂所切断破坏,形成断层。喜马拉雅山运动以后,本区表现为缓慢的间歇性上升运动,在气候、地质构造、岩性以及地表、地下水系等有利条件下,岩溶作用和河流下切作用十分强烈,形成奇特的地貌景观。

②地貌:桂林属于峰林溶蚀谷地和孤峰溶蚀平原地带,是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喀斯特地貌发育很好,溶洞的发育属于地下卡斯特地貌类型。溶洞幽雅深遽,仅桂林市区144平方千米内竟有洞穴300余处,大小、深浅、形状各不相同,以芦笛岩、七星岩最为著名。洞内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等琳琅满目,五彩缤纷。古人用“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洞洞相通”来形容桂林的奇穴异洞。

③地形: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 米,典型岩溶地貌。岩溶峰林地貌是桂林重要旅游资源。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109°45''-104°40'',北纬24°18''-25°41''。

④地层:桂林附近主要是上泥盆统灰岩,层厚,质纯,为岩溶地貌的广泛发育提供的优异的物质基础,同时桂林至阳朔地区优势一南北走向的复向斜,复向斜构造控制了本地区的基本格局,复向斜核部为下石岩流灰岩,其初始地形低浅。地层较完整。

(2)气候和土壤概况

①气候:桂林市地处低纬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桂林年平均气温18到19摄氏度,最热的天气在七、八,平均温度为二十八点五摄氏度左右,

偶而也有达三十多度的。年降雨量900毫米,每年都偶降小雪,持续时间都不长。雨水最多季节为四至七,降雨量占全年的百分之四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说。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309天,最冷的天气在一、二,平均温度为八点三摄氏度左右,偶而也降到零度以下的。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②土壤: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酸碱度为4·5~6·5。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

(3)水文和矿产概况

①水文:水文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全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7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7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秀丽的漓江发源于桂林市北苗儿山,自北而南流经石灰岩地区,泥沙含量极低,据测每吨水含泥沙仅67克,因而清澈碧透,逶迤流转于千峰万壑间,映得群峰碧翠,倒映清明,舟行江中宛如画中游。

②矿产:桂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岩、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17种位于全国前列。

(4)动植物资源

①动物资源:桂林市的动物种类繁多,有1593种,隶属60目295科。陆栖脊椎动物有400多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水生物有144种,有珍贵的娃娃鱼、鳗鲡等。

②植物资源:全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林业主产杉木和毛竹,全市森林面积121·56万公顷,森林储蓄量3774·42万立方米,每年可

提供木材40余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

2、实习区人文地理概况

(1)桂林地区地理概况: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起兴安,南至阳朔,东临海洋山,西抵架桥岭。市辖象山、秀峰、(高新)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及阳朔、临桂、灵川、兴安、全州、荔浦、恭城、资源、永福、龙胜、灌阳、平乐十二个县,总面积为4195平方千米,市区面积565余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毗邻广东省。桂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壮、瑶、回、苗、侗等几十个民族,市区现有人476万人。桂林交通方便,湘桂走廊是湖南进入广西的一条交通要道,公路可通全区各地;铁路北通湖南,南达湘宁,西通贵州、云南,水路南可至梧州、广州。

(2)桂林的历史

桂林历史悠久。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经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距今约一万年。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时属广西省。1998年9 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桂林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从汉至清乃至近代,历代都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如兴安灵渠、恭城文庙等,文物古迹丰富,市区范围内有文物古迹共552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17处,其中国家级5处、自治区级23处、市(县)级89处。

(二)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之溶洞(或洞穴)调查与浅析1.喀斯特地貌的分布概况

可溶岩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据统计,碳酸盐类岩约占全球沉积岩的15%,面积4100 万平方千米,硫酸盐岩面积为1100万平方千米,合计面积为5200 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面积的10.2%,因此由可溶岩所成的地貌分布也很广。

在我国,碳酸盐类岩的分布可分为裸露、覆盖和埋藏等三种类型,面积共346万k㎡,占陆地面积1/3强,其中裸露型面积为90.7万平方千米,为我国陆地面积1/10。形成的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例如: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等,广东则有英德英西峰林,怀集桥头镇燕子岩、肇庆七星岩等)。它们是世界上岩溶地貌最发育的地区之一。

2.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之溶洞(或洞穴)调查与浅析

(1)喀斯特地貌概述

①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喀斯特地貌是指石灰岩地区的地表常见的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天坑、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以及地下发育的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地貌形态。对于石灰岩地区上述独特的地貌,国内外学术界均以南斯拉夫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区喀斯特地貌高原的地名来命名,即“喀斯特地貌”。

②堆积地貌:溶洞景观中的精华部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溶洞中你尽可以欣赏那神奇的洞天世界。重力水的堆积是溶洞堆积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可溶性岩的水滴断续的从溶洞顶部落下并不断积累,从而形成绚丽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等。

(2)溶洞的分类

①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②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③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

(3)桂林地区典型溶洞(或洞穴)形成及特征分析

①溶洞(或洞穴)的发育过程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石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在自然界,溶有二氧化碳的雨水,会使石灰石构成的岩层部分溶解,使碳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CaCO3+CO2+H2O=Ca(HCO3)2

当受热或压强突然减小时溶解的碳酸氢钙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淀Ca(HCO3)2=CaCO3↓+CO2↑+H2O

大自然经过长期和多次的重复上述反应。从而形成各种奇特壮观的溶洞。

②芦笛岩成因及特征分析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郊桃花江右岸的光阴山南侧,所在地层是上泥盆统融县组下部,岩性为亮晶砂屑灰岩及残作微晶

砂屑灰岩,质纯层厚,岩层向西北缓倾,倾

角小于15度,北60~70度西及北30度东两

组节理或断层十分发育,常形成强烈的构造

破碎带,因此,岩溶发育强烈。

芦笛岩为囊状溶洞,洞口绝对高程比七

星岩高1-2米,洞穴东西长240米,南北宽50-90米,洞高多在10米以上,最高处为18米,游程500多米,洞内有从洞顶垂下的石乳,有从地上向上生长的石笋,还有石乳与石笋连接而成的石柱、石幔、石枝、石花、石瀑等;有些石头

内空,敲打时会发出悦耳的声响,根据其声音的高低,分别称做石琴、石鼓、石钟等。同时洞内堆积有大量的化学堆积物,其规模宏大,形态万千,实为罕见,洞内堆积物西半部有大量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幕、石瀑布等;东半部洞顶逐渐向边缘降低,显得十分开阔、空旷,洞底相对较低,利用积水,故近期有边石发育。

a.狮岭朝霞

狮岭朝霞是一幅由许多钟乳石组成的壮丽图景:有挺拔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有一头大狮子,还有浓阴遮天的千年古树。这些都是由洞顶滴水形成的钟乳石含有钙离子的水从裂缝中滴下来,经过上万年以至几十万年的积累,结晶成悬挂在洞顶的石钟乳;水滴到地上,形成从下往上长的石笋;经过漫长的年代,石笋和石钟乳连接起来,形成了石柱。这一类由滴水形成的钟乳石称为滴石类次生化学沉积物。中国有句成语说“水滴石穿”,在芦笛岩却是水滴石长,只要有滴水,钟乳石就会不停地生长。

b.瓜菜丰收

这座山上有许多瓜果和蔬菜。这是莲藕、豆角、高脚白菜、花菜、丝瓜、苦瓜、冬瓜、花生,山下还有西瓜与一个广西特产田柚。这一带是洞顶裂隙最丰富的地方,每逢雨季就会有大的流水、滴水,还有从高处落下溅散成雾状的水珠,这些富含酸根与钙离子的水形成以石煤为主的协同沉积,造就了这一幅丰收图景。

c.水晶宫

这里是芦笛岩最宽阔的地方,最宽处有93米,最高处18米,这里平整,空空荡荡,没有密集的钟乳石,有两个原因:第一,这里的岩层平缓。古地下湖的湖水顺着岩层溶蚀了整层岩石,留下的层面平平整整,成了这个大厅;第二,是因为这里的洞顶岩石比较完整、裂隙小,水不能渗透下来,所以钟乳石也少。洞底更显得平坦宽阔。

d.边槽状侵蚀:岩层软硬相间,发育于潜水面附近的溶洞,受到水面的溶蚀、侵蚀,使坚硬部分突出,而软弱部分被侵蚀。侵蚀过程中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微向下倾斜的层叠式边槽状地貌。而受侵蚀更深、裂隙较大的部分,形成与边壁微

相连、如刀状的形态较大的“千年古刀”。

e.石幔:含碳酸钙的水溶液在洞壁上漫流时,因二氧化碳迅速逸散而产生片状和层状的碳酸钙堆积,其表面具有弯曲的流纹,高者达数十米,非常壮观。

f.边石堤:是指溶洞底部两侧堤状堆积物,高度一般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呈弧形阶梯状。

g.石锅:如果一个溶洞顶部的某一局部地点受到较为强烈的紊流作用,随着水压增大,溶蚀能力增强,这些地方的溶蚀量比周围大,从而形成向顶侧凹入的弧形面。

h.边槽:是指溶洞的边壁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向洞测凹陷的槽状地貌

③七星岩成因及特征分析

七星岩又叫栖霞洞、碧虚岩,在普陀山西侧山腰。上泥盆统融县组的中上部,厚层块状碎屑灰岩,倾向西南,倾角5~15度,北西及东北两组高倾角裂隙特别发育,使岩层具有较好的次生渗透性,并在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之下,形成七星岩这个绚丽多彩的洞穴系统。现在供我们游览的是中层。游程814米,最高处27米,最宽处49米,洞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

七星岩山体已洞穴化,其洞穴系统主要有:霞洞(游览进口),弹子岩,曾公岩,元风洞,省春岩,老虎岩,抽水洞及豆芽湾水洞口等23个洞口,洞穴呈层状分布,共有四层:上层相对高度(指洞底高出平原面)为35-40米以上,以普陀茶室洞穴为代表;中层,相对高度为25-30米,以游览廊道为代表,是典型的“地下沙道”型洞穴,其长度大于1300米,中层与下层洞穴一般不易区分,下层洞穴有以下特征:a:洞壁边槽发育,说的当时地下水流长期不稳定,对洞壁侧蚀

作用强烈,同时多层边槽的存在说的地壳的多次上升,洞壁

还发育有蚀坑、蚊蚊等,说的地下水承压的性质。

b:洞内化学堆积物有石幕、石幔、石钟乳、石柱、石笋、石葡

萄、边石。

c:有多处洞道和底层的现代河道垂直并且连通,洞内多处有塌

陷坑,陷落及陷裂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