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现状

二级学院:航空维修工程学院

班级:航修六班

学号:14504604

姓名:李达伦

日期:2015年6月30日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现状

(航修六班14504604 李达伦)

摘要:直升机空气动力学是直升机技术研究及型号研制的基础性学科和先进学

科,本文概述了国外的直升机气动理论与方法研究、基于气动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直升机气动试验技术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空气动力学;直升机

Abstract:Aerodynamics of helicopter is a helicopter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model development of basic disciplines and advanced subje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oreign helicopters gas dynamic theory and method of research, based on the aerodynamic theory and methods of applied basic research, helicopter aerodynamic test technology research status.

Key word:Air dynamics; helicopter

1 前言

飞行器的设计和研制必须以其空气动力学为主要依据,这是飞行器研制区别

于其它武器平台的典型特征。直升机以旋翼作为主要的升力面、推力面和操纵面,

这种独特的构型和旋翼驱动方式,更使其气动特征具有复杂的非定常特征,其气

动分析和设计技术固定翼飞行器更具挑战性。

直升机气动研究是指认识直升机与空气之间作用规律、解释直升机飞行原

理、获取提升直升机飞行能力和效率的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其

主要任务是获得直升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1]。由于直升机气动特征性直接决定了

型号飞行性能、振动特性、噪声水平,且是结构设计、寿命评估等的直接依据,

因此直升机气动研究是直升机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更是型号研制的基础。尤其

是要实现舒适、安全、便利、快捷的直升机型号研制目标,直升机空气动力学将

体现其核心推动作用。

2 内容和范围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专业发展涵盖的内容和范围主要有直升机气动理论与方

法的研究、基于气动原理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气动特性试验研究三大内容。

直升机气动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重点关注旋翼与周围空气相互作用现象及机

理的分析模型和方法,通过对气动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实现对直升机及其流场的

深入了解,以准确地计算其空气动力学特性。

气动应用研究是指基于气动理论和方法,以直升机研制为目标所展开的应用

基础研究,涵盖气动特性、气动弹性、气动噪声、结冰模拟、流动控制等应用领

域,还包括气动原理结合飞行原理的直升机飞行力学研究。气动应用研究通过开发先进的直升机设计和分析工具,为型号研制提供设计依据,获取目标弹性最优的气动外形,提炼新的先进飞行器设计思路和概念,以研制符合使用需求的先进直升机。

直升机气动特性试验包括针对直升机相关的验证试验、针对直升机部件或全机气动特性分析、校核及验证试验,以及针对直升机气动试验技术本身的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3 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外在直升机空气动力学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在某些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直升机气动理论与方法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的关键和基础是旋翼空气动力学,对于旋翼气动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工作,在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主要集中在自由尾迹方法和旋翼CFD方法的研究上。在旋翼自由尾迹研究方面,目前国外构建了以松弛尾迹求解准定常气动特性和时间推进方法分析非定常气动特性的两大计算体系,并逐步引入桨叶弹性影响分析旋翼的气动弹性响应特性[2]。在旋翼CFD研究方面,由于直升机旋翼流场远比固定翼的复杂,旋翼CFD的发展比固定翼CFD的发展缓慢,国外对旋翼CFD方法的研究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四个阶段,即小扰动位势方程[3]、全位势方程[4]、Euler方程[5]和Navier-Stokes方程[6]阶段,但旋翼CFD 方法的研究离工程实用阶段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3.2 基于气动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

由于直升机尤其是旋翼气动理论的发展,愈来愈细致的旋翼气动模型得以发展,并融合直升机各个子模型编制成直升机综合分析软件进行各种理论分析,比如:2GCHAS、CAMRAD系列\FLIGHTLAB、UMARC、HOST等。

基于先进的气动分析方法和工具,开展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以旋翼气动设计、结冰模拟、噪声控制、流动控制及飞行力学等方面为例,

说明当前直升机气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现状。

直升机旋翼的气动性能取决于翼型和桨叶气动外形。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发展了OA2和OA3翼型系列,之后又继续研究发展了OA4、OA5翼型系列,OA4比OA3的最大升力有明显提高,OA5则扩展了上翼面层流范围,在最大升力稍有降低的情况下阻力系数比OA3减少了18%,比OA4减少了20%。同时,俄国、美国、德国和英国等也大量开展了新的旋翼翼型研究,并应用于各自的直升机型号。在桨叶气动外形设计方面,桨尖形状对旋翼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已成为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热点,EC-135、AH-64和S-92等一系列先进直升机已采用了后掠、后掠尖削或后掠下反桨尖,新型桨尖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已经成为发展趋势[7]。当前,美国、法国等先进国家正在着手将旋翼气动性能与噪声结合起来,采用优化方法进行桨叶气动外形设计,并且已取得较大进展。

在国外,随着民用直升机的普及,直升机噪声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降噪有十分迫切的需求,并着手对直升机的噪声问题[8]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列如:美国NASA对直升机的降噪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也提出了一些新型的降噪措施,列如:调整旋翼桨叶间隔和X力控制方案。

在结冰模拟和分析方面,国外针对固定翼的研究开展较多,在针对固定翼结冰表面的周围流场计算、过冷水滴的运动的取值模拟、结冰过程的仿真分析等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对于复杂的旋翼结冰数值模拟研究开展的并不多,仍处于发展阶段。

在流动控制[9]研究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二维翼型的研究,极少有三维旋翼流动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桨叶前缘附近法向吹/吸气、零质量射流等一系列流动控制技术已开展研究,表明流动主动控制在直升机旋翼流动控制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直升机飞行力学研究核心是代表直升机运动特性的飞行力学数学仿真模型。近年来,国外大部分新发展的飞行动力学模型开始采用弹性桨叶模型,并已尝试将自由尾迹分析作为旋翼入流模型引入飞行动力学建模,但由于数值稳定性及计算量较大等问题,还未能用于实时飞行仿真研究。由于直升机飞行力学研究太多用经典的气动模型,国外对飞行力学的研究相对成熟,但在一些瞬态响应的预测方面与实际的飞行验证还有一定差距。同事,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对系统辨识出直升机的气动导数和操纵导数,从而得到基于飞行试验数据分析结果的飞行动力学模型,目前这一技能已成为新机研制和改型设计中的重要工具。随着直升机应用领域的拓宽和技术的发展,直升机的设计和评价指标,也从主要着眼于好的飞行性能和可靠的强度。扩展到舒适性、可靠性任务效能,最新的航空设计标准把飞行品质作为主要设计指标之一。

3.3 直升机气动试验研究

在直升机气动试验方面,国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试验技术和手段[10]。在翼型气动特性试验方面,能够准确测量翼型的静态和动态气动特性,包括分离、转捩位置、附面层形式等参数的测量技术较为成熟。在孤立旋翼气动特性试验方面,国外对旋翼性能、载荷、桨叶表面压力分布、流场、噪声等开展了系列的试验研究,且具备了开展边界状态的非常定气动特性试验能力,已建立了较完善的数据库。试验手段方面微型动态压力传感器、压敏漆PSP技术、LDV和PⅣ应用技术,噪声测量均比较成熟和完善,具备了较好的试验结果处理技术。公开发表了大量机身测力测压、旋翼机身干扰、进气道气动特性方面的试验结果,还开展了相应的气动机理试验,如翼型流动机理、旋翼流动机理、气动噪声机理等。积极从事气动探索和创新试验,开展新气动布局、新气动构型试验,如旋转旋翼、新桨叶平面形状、新型桨尖等。

5 结束语

直升机气动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突破和发展,直接推动着直升机的发展及更新换代。

参考文献

[1]王适存,徐国华。直升机旋翼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33(03)

[2]kller Wachspress D J,D,R等quacken布什转子空气动力学模块,高保真的实时的旋翼机飞行仿真64th AHS的年度论坛,2008

[3] Caradonna f x,ISOM M P,在直升机旋翼桨叶的AIAA期刊的非定常跨音速电位流动的数值计算,1976,14(4)

[4] arielir,关于解除转子叶片AIAA亚跨音速流动的tauberm E计算,1979:79-1667

[5]詹姆森,贝克T J解Euler方程for Complex of the配置:1929年AIAA,1983年83

[6] Srinivasan G R,MC克罗斯基W J.纳维-斯托克斯folwfields悬停旋翼飞机杂志计算,1988,25(10)

[7]哈里森,西蒙斯泰西,鲍勃Hansford BERPⅣ的设计,和先进的转子叶片测试发展AHS 第六十四年度论坛,2008

[8] Natsuki K,etal Validation of a Helicopter Noise Prediction System.56th AHS Annual Forum,2000

[9] Kota S,Ervin G,Osborn R.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n Adaptive Leading Edge Rotor Blade AHS 64th Annual Forum,2008

[10]弥敦N D,在地面效应和布朗现象可视化AHS第六十四年度论坛的转子流绿R B.测量,2008

1第一章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复习过程

1第一章空气动力学 基础知识

第四单元飞机与飞机系统 第一章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1.1 大气层和标准大气 1.1.1 地球大气层 地球表面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飞机在大气层内运动时要和周围的介质——空气——发生关系,为了弄清楚飞行时介质对飞机的作用,首先必须了解大气层的组成和空气的一些物理性质。 根据大气的某些物理性质,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变温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层、电离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的平均高度在地球中纬度地区约11公里,在赤道约17公里,在两极约8公里。对流层内的空气温度、密度和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并且由于地球对大气的引力作用,在对流层内几乎包含了全部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因此该层的大气密度最大、大气压力也最高。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及其它微粒,所以云、雨、雪、雹及暴风等气象变化也仅仅产生在对流层中。另外,由于地形和地面温度的影响,对流层内不仅有空气的水平流动,还有垂直流动,形成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突风。对流层内空气的组 成成分保持不变。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从对流层顶部到离地面约30公里之间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中,空气只有水平方向的流动,没有雷雨等现象,故得名为平流层。同时该层的空气温度几乎不变,在同一纬度处可以近似看作常数,常年平均值为摄氏零下56.5度,所以又称为同温层。同温层内集中了全部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一不到一些,所以大气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对流层和平流层这两层大气内,而且目前大部分的飞机也只在这两层内活动。 中间层从离地面30公里到80至100公里为止。中间层内含有大量的臭氧,大气质量只占全部大气总量的三千分之一。在这一层中,温度先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后来又下降。 中间层以上到离地面500公里左右就是电离层。这一层内含有大量的离子(主要是带负电的离子),它能发射无线电波。在这一层内空气温度从-90℃升高到1 000℃,所以又称为热层。高度在150公里以上时,由于空气非常稀薄,已听不到声音。 散逸层位于距地面500公里到1 600公里之间,这里的空气质量只占全部大气质量的1011 ,是大气的最外一层,因此也称之为“外层大气”。 1.1.2 大气的物理性质 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温度、压强、密度、粘性和可压缩性等。 气体的压强p是指气体作用于容器内壁的单位面积上的正压力。大气的压强是指大气垂直地作用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力。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空气动力学大题 (2)

1什么是定常流以及什么是非常流? 答:在流场中的任何一点处,流体微团的流动参数(速度、压力、温度、密度)随时间变化为非定常流。在流场中的任何一点处,流体微团的流动参数(速度、压力、温度、密度)不随时间变化为定常流。 2同一流管:截面积大,流速小,压力大。截面积小,流速大,压力小.。 3结合连续方程和伯努利方程可以得出结论: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定常流动时, 在管道剖面面积减小的地方,流速增大,流体的动压增大,静压减小。 在管道剖面面积增大的地方,流速减小,流体的动压减小,静压增大。 4附面层的特点 附面层分为层流附面层和紊流附面层,层流在前,紊流在后。层流与紊流之间的过渡区称为转捩点。 5摩擦阻力 由于紧贴飞机表面的空气受到阻碍作用而流速降低到零,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飞机必然受到空气的反作用。这个反作用力与飞行方向相反,称为摩擦阻力。摩擦阻力是由于空气有粘性而产生的阻力,存在于附面层内。 6减小摩擦阻力的措施 采用层流翼型;附面层控制;保持机体表面的光滑清洁。尽可能减小飞机暴露在气流中的表面面积,也有助于减小摩擦阻力。 7压差阻力是由处于流动空气中的物体的前后的压力差,导致气流附面层分离,从而产生的阻力 减小飞机上的压差阻力的措施 尽量减小飞机及各部件的迎风面积。 应尽可能把暴露在气流中的所有部件都做成流线型 飞行时,除了气动部件外其他部件的轴线应尽量与气流方向平行。 8飞机的各个部件,如机翼、机身、尾翼的单独阻力之和小于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所产生的阻力,这种由于各部件气流之间的相互干扰而产生的额外阻力,称为干扰阻力 减小干扰阻力的措施 适当安排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部件结合处安装整流罩。使结合部位光滑,减小流管的收缩和扩张。 9由于翼尖涡的诱导,导致气流下洗,在平行于相对气流方向出现阻碍飞机前进的力,这就是诱导阻力。 增大机翼的展弦比;增设翼尖小翼采用梯形的机翼平面形 状 10结论 总阻力随着速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诱导阻力是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小。 废阻力是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11相对厚度大,可以得到较大的升力系数;加大翼型的弯度,可以提高最大升力系数 12当α<α临界,升力系数随迎角增大而增大。 当α=α临界,升力系数为最大。当α>α临界,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增大而减小,进入失速区。12压力中心:机翼气动力合力的作用点。 随着迎角增大压心前移。失速后压心后移 13 相对厚度增加,最大升力系数增加,临界迎角减小 前缘半径增加,临界迎角增加。 展弦比越高,最大升力系数越大,临界迎角越小。 平直机翼的最大升力系数更大,升力系数曲线斜率越大,临界迎角越小。 翼型前缘越光滑,最大升力系数越高,临界迎角越大 14在中小迎角范围,阻力系数随迎角增大而缓慢增大,飞机阻力主要为摩擦阻力。 在迎角较大时,阻力系数随迎角增大而较快增大,飞机阻力主要为压差阻力和诱导阻力。 在接近或超过临近迎角时,阻力系数随迎角的增大而急剧增大,飞机阻力主要为压差阻力。 15飞机的失速速度 飞机重量增加失速速度也会增加。 提高最大升力系数可以减小失速速度。 载荷系数越大,失速速度越大 16压力中心:作用在机翼上的气动合力的作用点。 17收缩的流管可以使亚音速气流加速,但却得不到超音速气流。为了使亚音速气流加速到超音速,必须使用先收缩后扩张的流管,这种形状的流管叫拉瓦尔喷管 18如果飞机飞行速度不断提高,一直提高到在圆拱度最大的地方,其局部速度达到那里的局部音速,那么这时的飞机飞行速度就称为临界速度。与临界速度相对应的马赫数就称为临界马赫数。 19因此攻角增大,临界马赫数将降低。反之,攻角减小,则临界马赫数提高。 20如果飞机的飞行速度稍大于临界速度,机翼上就会出现一个局部超音速区,而在超音速区后面仍为亚音速气流。这样在超音速和亚音速流动之间会产生一个正激波,使超音速气流通过正激波减速增压,以突变的形式转变为亚音速气流,这个正激波称为“局部激波”。 21激波失速VS大迎角失速 飞机大迎角失速是由于迎角过大造成的,出现在大迎角飞行时; 飞机的激波失速是由于飞行速度过大造成的,出现在大速度飞行时 22类型马赫数机翼表面流场 亚音速飞行Ma<=Ma临亚音速 跨音速飞行Ma临1.3 超音速 23后掠机翼的作用 可以提高临界马赫数; 减小波阻; 24纵轴OXt(滚转轴) 立轴OYt(偏航轴) 横轴OZt(俯仰轴) 25巡航性能 巡航速度;每千米耗油量最小的飞行速度 航程;飞机在无风和不加油的条件下,连续飞行耗尽可用燃

1第一章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第四单元飞机与飞机系统 第一章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1.1 大气层和标准大气 1.1.1 地球大气层 地球表面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飞机在大气层内运动时要和周围的介质——空气——发生关系,为了弄清楚飞行时介质对飞机的作用,首先必须了解大气层的组成和空气的一些物理性质。 根据大气的某些物理性质,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变温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层、电离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的平均高度在地球中纬度地区约11公里,在赤道约17公里,在两极约8公里。对流层内的空气温度、密度和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并且由于地球对大气的引力作用,在对流层内几乎包含了全部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因此该层的大气密度最大、大气压力也最高。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及其它微粒,所以云、雨、雪、雹及暴风等气象变化也仅仅产生在对流层中。另外,由于地形和地面温度的影响,对流层内不仅有空气的水平流动,还有垂直流动,形成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突风。对流层内空气的组成成分保持不变。 从对流层顶部到离地面约30公里之间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中,空气只有水平方向的流动,没有雷雨等现象,故得名为平流层。同时该层的空气温度几乎不变,在同一纬度处可以近似看作常数,常年平均值为摄氏零下56.5度,所以又称为同温层。同温层内集中了全部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一不到一些,所以大气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对流层和平流层这两层大气内,而且目前大部分的飞机也只在这两层内活动。 中间层从离地面30公里到80至100公里为止。中间层内含有大量的臭氧,大气质量只占全部大气总量的三千分之一。在这一层中,温度先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后来又下降。 中间层以上到离地面500公里左右就是电离层。这一层内含有大量的离子(主要是带负电的离子),它能发射无线电波。在这一层内空气温度从-90℃升高到 1 000℃,所以又称为热层。高度在150公里以上时,由于空气非常稀薄,已听不到声音。 散逸层位于距地面500公里到1 600公里之间,这里的空气质量只占全部大气质量的1011 ,是大气的最外一层,因此也称之为“外层大气”。 1.1.2 大气的物理性质 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温度、压强、密度、粘性和可压缩性等。

奥鹏期末考试备考题集(含答案)142746

142746--奥鹏期末考试备考题集(含答案)142746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车轴是转向架轮对中重要的部件之一,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 A.安全性 B.动力性 C.减震性 D.缓冲性 正确答案:A (2)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采用的列控系统为() A.ATC系统 B.U/T系统 C.LZB系统 D.ETCS系统 正确答案:A (3)司机室噪声建议控制在()dB以内。 A.65 B.70 C.75 D.80 正确答案:C (4)动车组常采用的制动模式()

A.机械制动 B.动力制动 C.空气制动 D.动力制动与空气制动复合模式 正确答案:D (5)轴箱必须保证轮对能够适应线路状况而相对于构架()。 A.前后移动 B.上下跳动 C.左右横动 D.上下跳动和左右横动 正确答案:D (6)动车组重联与摘解作业由()完成。 A.司机与随车机械师共同 B.随车机械师和驻站列检人员共同 C.驻站列检人员 D.司机 正确答案:A (7)目前我国铁路的标准轨距是() A.1345mm B.1435mm C.1453mm D.1534mm

正确答案:B (8)主要用于客车或装运易碎货物的专用货车采用的缓冲装置类型是()。 A.液压缓冲装置 B.气—液缓冲器 C.橡胶缓冲器 D.气压缓冲器 正确答案:A (9)司机室按钮指示灯闪烁表示该按钮表示模式或功能()。 A.可以使用 B.正在被处理 C.属于活动状态 D.不可使用 正确答案:B (10)车轮与车轴的装配采用()装和拆卸。 A.模具 B.千斤顶 C.人工 D.注油压 正确答案:D (11)空气阻力与列车运行速度的()值成正比。 A.倒数

飞行原理复习题(选择答案) 2..

第一章: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 一、飞机的一般介绍 1. 翼型的中弧曲度越大表明 A:翼型的厚度越大 B:翼型的上下表面外凸程度差别越大 C:翼型外凸程度越大 D:翼型的弯度越大 2. 低速飞机翼型前缘 A:较尖 B:较圆钝 C:为楔形 D:以上都不对 3. 关于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上下翼面的弯度相同 B: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大于下表面的弯度 C: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小于下表面的弯度 D:机翼上下表面的弯度不可比较 二、1. 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的标准海平面气温是 A:25℃ B:10℃ C:20℃ D:15℃ 2. 按照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在高度低于11000米的高度上,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随季节变化 A:降低6.5℃ B:升高6.5℃ C:降低2℃ D:降低2℃ 3. 在3000米的高度上的实际气温为10℃,则该高度层上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 A:高12.5℃ B:低5℃ C:低25.5℃ D:高14.5℃

4. 在气温比标准大气温度低的天气飞行,飞机的真实高度与气压高度表指示的高度(基准相同)相比,飞机的真实高度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不确定 第二章:飞机低速空气动力学 1.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粗处,气流速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2.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3. 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管道中,气流速度减小的地方,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4. 飞机相对气流的方向 A:平行于机翼翼弦,与飞行速度反向 B:平行于飞机纵轴,与飞行速度反向 C:平行于飞行速度,与飞行速度反向 D:平行于地平线 5. 飞机下降时,相对气流 A: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上 B: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下 C:平行于飞机纵轴,方向向上 D:平行于地平线 6. 飞机的迎角是 A:飞机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 B:飞机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 C:飞机翼弦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D:飞机纵轴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7. 飞机的升力

空气动力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 一:绪论;1.1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 1、 最早的飞行器是什么?——风筝 2、 绝对温度、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关系。——9 5)32(?-T =T F C 15.273+T =T C K 6、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和绝对温度的单位分别是什么?——C F K 二:1.1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 1、 海平面温度为15C 时的大气压力为多少?——29.92inHg 、760mmHg 、 1013.25hPa 。 3、下列不是影响空气粘性的因素是(A) A 、空气的流动位置 B 、气流的流速 C 、空气的粘性系数 D 、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4、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空气湿度大(B) A 、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长 B 、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长 C 、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短 D 、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短 5、对于音速.如下说确的是: (C) A 、只要空气密度大,音速就大 B 、只要空气压力大,音速就大

C、只要空气温度高.音速就大 D、只要空气密度小.音速就大 6、大气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三:1.2 大气层的构造;1.3 国际标准大气 1、大气层由向外依次分为哪几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2、对流层的高度.在地球中纬度地区约为(D) A、8公里。 B、16公里。 C、10公里。 D、11公里 3、现代民航客机一般巡航的大气层是(对流层顶层和平流层底层)。 4、云、雨、雪、霜等天气现象集中出现于(对流层)。 5、国际标准大气指定的依据是什么?——国际民航组织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气物理性质的平均值修正建立的。 6、国际标准大气规定海平面的大气参数是(B) A、P=1013 psi T=15℃ρ=1、225kg/m3 B、P=1013 hPA、T=15℃ρ=1、225 kg/m3 C、P=1013 psi T=25℃ρ=1、225 kg/m3 D、P=1013 hPA、T=25℃ρ=0、6601 kg/m3 7. 马赫数-飞机飞行速度与当地音速之比。 四:1.4 气象对飞行的影响;1.5 大气状况对机体腐蚀的影响

空气动力学第二章习题

2-1考虑形状任意的物体。如果沿着物体表面的压力分布为常值,是证明压力在屋面上的合力为零。 2-2 考虑如下速度场,其x,y向的速度分量分别为,其中c为常数。试求流线方程。 2-3考虑如下速度场,其x,y向的速度分量分别为,其中c为常数。试求流线方程。 2-4 考虑如下流场,其x,y向的速度分量分别为,其中c为常数。试求流线方程。 2-5 习题2-2中的流场被称为点源。对于点源,试计算: (a)单位体积的微元其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率; (b)流场的旋度。 2-6 习题2-3中的流场被称为点涡,试对点涡计算: (a)单位体积的微元其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率; (b)流场的旋度。 提示:2-5、2-6两题在极坐标下求解更方便。 2-7已知一速度场为,试问这一运动是否是刚体运动? 2-8 现有二维定常流场分布。那么 (a)该流场是否可压缩? (b)试求通过(0,0)点和(L,L)之间的体积流量。 2-9阐述流线和流管的概念。并解释流线和迹线的区别。 2-10 现有二维定常不可压流动的速度场试求其势函数并画出流谱。 2-11 现有平面流场(k为正的常数)试分析求解流场的以下运动特性: 流线方程、线变形率、角变形率、旋转角速度,画出流线图和相应的流体运动分解示意图。2-12已知在拉格朗日观点下和欧拉观点下分别有速度函数 和 试说明各自的物理意义和他们的差异。

2-13试推导一维定常无粘的动量方程(不及质量力)。 2-14 直角坐标系下流畅的速度分布为:,试证过电(1,7)的流线方程为 2-15 设流场中速度的大小及流线的表达式为 , 求速度分量的表达式。 2-16 求2-15中x方向速度分量u的最大变化率及方向。 2-17 试证在柱坐标下,速度散度的表达式为 2-18 在不可压流动中,下列哪些流动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a) (b) (c) (d) 2-19 流体运动具有速度 问该流场是否有旋?若无旋,求出其速度势函数。 2-20 不可压缩流体做定常运动,其速度场为 其中a为常数。试求: (a)线变形率、角变形率; (b)流场是否有旋; (c)是否有势函数?有的话求出。

南航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习题集17页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习题集 绪论 (0-1)试计算Z-8直升机的旋翼实度σ、桨尖速度ΩR和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桨尖M数。 (0-2)Z-9直升机的旋翼桨叶为线性负扭转。试画出以桨距Ф7=11。作悬停飞行的桨叶上r=(0.29~1.0)一段的剖面安装角()rφ→分布。 (0-3)关于反扭矩的是非题: a) 尾桨拉力用以平衡发动机的反扭矩,所以尾桨的位置要比发动机高。() b) 尾桨拉力用以平衡旋翼的反扭矩,所以尾桨位置距旋翼轴很远。() c)双旋翼直升机的两付旋翼总是彼此反向旋转的。() d) 尾桨没有反扭矩。() (0-4) 关于旋翼参数的是非题: a)旋翼的半径就是桨叶的长度。() b) 测量桨叶的根部宽度及尖部宽度,就可以得到桨叶的根梢比。() c) 测量桨叶的根部及尖部之间的倾斜角之差,就得到桨叶的扭度。()

d) 台式电风扇实度接近1。 ( ) (0-5) 假定Y-2直升机在某飞行状态下,旋翼拉力T=1200公斤,试计算 其C T 值。(海平面标准大气) 第一章 (1-1) 论证在垂直上升状态旋翼的滑流形状是图(a )而不是图(b ) (1-2) 假定Y-2直升机在垂直飞行状态发动机的功率有84%传递给旋翼, 且悬停时悬疑的 型阻功率为诱导功率的一半,桨端损失系数к=0.92; a) 求在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悬停时桨盘外的诱导速度; b) 求在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悬停时的诱导功率、相对效率和直升机的单位马力载 荷; c) 若以V 0=(1/3)v 10的速度作垂直爬升,此时桨盘处的诱导速度多大?诱导功率多大? 若型阻功率与悬停时相同,旋翼消耗的总功率多大? (1-3) 上题中,若飞行重量增大20%,除增大桨距外保持其他条件及型阻 功率不变,那么其悬停诱导功率及相对效率将是多大? (1-4) 既然 a) 是否可以认为,只要把旋翼直径做得很大,就可以用很小功率的 发动机做成重型直升机? b) 直升机的发展趋势为什么是p 趋向增大? (1-5) 试根据0η的定义导出0η与桨盘载荷p 的关系。假定型阻功率与p

《汽车文化》期末考试试题A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班 级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汽车文化》期末考试试题(A ) 适用班级: 15级汽车中专 1、未来数十年, 、 和燃料电池电动车市场份额将以稳定的速度增长,而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渐减少,未来的汽车时代将属于绿色环保汽车时代。 2、1895年6月10日,法国人 将充气轮胎装在汽车上。 3、1937年,德国的保时捷设计制造出 大众汽车。 4、1908年10月1日,美国福特公司 步入了历史舞台。 5、中国唯一符合FIA 国际标准的F1赛道在 。 6、1765年,英国人 发明了蒸汽机。 7、1913年,亨利福特创造出了革命性的生产技术 。 8、1771年,法国人 发明了蒸汽汽车。 9、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宝马标志中间的 蓝白相间图案,代表 、 和 。 10、日本 方式:用一半人的人力资源,一半的开发周期,一半的制造空间, 四分之一的库存条件生产出3倍质量的产品。 11、1958年5月12日,“一汽”生产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辆国产轿车 。 12、新汽车检查包括接车检查、 、 。 13、现代中国汽车制造的鼻祖是 。 14、汽车由 、 、 、 四部分组成。 15、底盘由四大系统组成 、 、 、 。 1、1885年,( )造出了一台单缸汽油发动机,并将它装在了一辆三轮车上,这 也是世界公认的第一辆汽车。 A 、卡尔.本茨 B 、戈特利布.戴姆勒 C 、道夫.狄塞尔 D 、威廉.迈巴赫 2、前轮驱动汽车的创造者是( ) A 、安德烈.雪铁龙 B 、亨利.福特 C 、卡尔.本茨 D 、戈特利布.戴姆勒 3、属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是( ) A 、西亚特 B 、奔驰 C 、红旗 D 、索纳塔 4、( )汽车公司用人字齿轮的两对齿轮作为该公司标志和车型商标。 A 、保时捷 B 、通用 C 、雪铁龙 D 沃尔沃 5、中国人拥有的第一辆汽车,是袁世凯于1902年从国外进口了一辆汽车,作为送给( )的生日礼物。 A 、光绪皇帝 B 、慈禧太后 C 、 袁世凯的夫人 D 、袁世凯的父亲 6、奇瑞牌轿车的生产基地位于:( ) A 、中国上海 B 、中国芜湖 C 、美国底特律 D 、德国斯图加特 7、在世界5大车展中最热闹的,被誉为“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的车展是( ) A 、 法兰克福车展 B 、底特律车展 C 、日内瓦车展D 、东京车展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评卷人 得 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得 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航空概论》试题库(含空气动力学)

<<航空概论>> 1、气体的物理参数压力(P)、密度(ρ)、温度(T)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用气体状态方程式( D )来表示; A、ρ=PRT B、T=PRρ C、P=Rρ/ T D、P=RρT 2、国际标准大气规定,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力为( B )牛/平方厘米,大气温度为()℃,大气密度为()千克/立方米; A、1012 / 17 /1.225 B、10.12 / 15 / 1.225 C、10.12 / 15 / 122.5 D、10.12 / 0 / 1.225 3、飞机水平尾翼的最主要作用是( B ); A、产生升力 B、俯仰稳定性 C、横向稳定性 D、方向稳定性 4、下列( A )的叙述不属于平流层的特点; A、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及其他微粒 B、温度大体不变,平均在-56.5℃ C、没有上下对流,只有水平方向的风 D、空气质量不多,约占大气层总质量的1/4 5、空气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 C ); A、空气的粘性 B、空气的压缩性 C、空气的粘性和压缩性 D、空气的可朔性 6、下列( B )的叙述属于对流层的特点; A、空气中几乎没有水蒸气 B、空气上下对流激烈 C、高度升高气温迅速上升 D、空气中的风向风速不变 7、流体的连续性定理是( C )在空气流动过程中的应用; A、能量守衡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 C、质量守衡定律 D、牛顿第二定律 8、下列( D )的叙述是错误的; A、伯努利定理的物理实质是能量守衡定律在空气流动过程中的应用 B、物体表面一层气流流速从零增加到迎面气流流速的流动空气层叫做附面层 C、空气粘性的物理实质是空气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气流低速流动时,在同一流管的任一切面上,流速和流管的横切面积始终成正比 9、机翼翼弦线与飞机机体纵轴线之间的夹角是( D ); A、机翼的后掠角 B、机翼的上反角 C、机翼的迎角 D、机翼的安装角 10、下列( D )的叙述与伯努利定理无关; A、气流流速大的地方压力小,气流流速小的地方压力大 B、气流稳定流过一条粗细不等的流管时,气流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C、气流沿流管稳定流动过程中,气流的动压和静压之和等于常数 D、气流流过流管时,流管粗的地方流速小,流管细的地方流速大 11、根据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定理可知,稳定气流的特性为( A ): A、流管横截面积小的地方,流速就大,压力就小 B、流管横截面积小的地方,流速就小,压力就高 C、流管横截面积大的地方,流速就小,压力就小 D、流管横截面积大的地方,流速就大,压力就高 12、机翼升力的产生主要靠( C )的作用; A、机翼上表面压力 B、机翼下表面压力 C、机翼上表面吸力 D、机翼下表面吸力 13、测量机翼的翼弦长度是从( C ); A、翼尖到翼尖 B、机翼的连接点到翼尖 C、机翼前缘到后缘 D、最大上弧线到基准线 14、翼型中弧线的最高点距翼弦的距离与弦长的比值的百分数,叫做翼型的( B ); A、相对厚度 B、相对弯度 C、相对最大厚度位置 D、翼型弦长 15、在飞机机翼的展弦比里,包括( B )物理因素; A、机翼的厚度和翼弦 B、机翼的翼展和翼弦 C、机翼的上反角和迎角 D、机翼的后掠角和迎角 16、机翼翼弦线与相对气流之间的夹角是( C ); A、机翼的后掠角 B、机翼的上反角 C、机翼的迎角 D、机翼的安装角 17、机翼空气动力的方向( A ); A、与相对气流流速垂直 B、与相对气流流速平行 C、与翼弦线垂直 D、垂直向上

汽车产品介绍期末考试题B含答案

《汽车产品介绍》试题(B ) 专业: 汽车营销与服务 年级: 2018 试题说明: 1.本试卷满分共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共3页,五个大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并将选项代码填入对应题号的方格内;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属于被动安全装置的是( )。 A.ABS B.ESP C.ASR D.安全气囊 2.在客户提到竞争对手车型的时候应该由( )这五个对策来解决。 A.赞扬竞争对手、陈诉衡量标准、通俗讲解性价比、学会讲解定位概念、让步强调独到优势 B.抨击竞争对手、陈诉衡量标准、通俗讲解性价比、学会讲解定位概念、让步强调独到优势 C.抨击竞争对手、陈诉衡量标准、通俗讲解性价比、学会讲解定位概念、坚持自己独到优势 D.赞扬竞争对手、陈诉衡量标准、通俗讲解性价比、学会讲解定位概念、坚持自己独到优势 3.与客户交谈时应该( )。 A.面对客户 B.严肃 C.心不在焉 D.说话冷淡 4.信函约见中,采用( )形式约见顾客的效果为最好。 威海职业学院 威海市技术学院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A.个人书信 B.会议通知 C.社交柬帖 D.广告函件 5.确定汽车外形需要考虑三个因素,即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和()。 A.运动学 B.地面力学 C.仿生学 D.空气动力学 6.客户说:“这种盘子太轻了!”推销员说: 这种盘子的优点就是轻便,这正是根据女性的特点设计的,用起来很方便。”这种异议处理方法称为() A.利用处理法 B.反驳处理法 C.补偿处理法 D.顺势处理法 7.让顾客进行试乘试驾,目的是()。 A.提高顾客的体验价值 B.提高顾客的期望价值 C.提高顾客的使用价值 D.提高汽车的实际价值 8.对汽车产品进行介绍时,正确采用六方位法介绍的办法是()。 A.必须按照顺序进行 B.对每一个顾客都要全面的对车型进行介绍 C.根据顾客的实际情况,选择方位和准备介绍的内容 D.针对顾客的疑问随问随答7.在编制统计表的基础上,为了使统计资料的表达直观生动、通俗易懂,往往需要绘制()。 9.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奥迪A6和吉利汽车公司生产的优利欧之间属于()的竞争关系。 A.愿望竞争者 B.类别竞争者 C.品牌竞争者 D.形式竞争者 9.实验调查成功的关键是()。 A.提出研究假设 B.合理科学的实验设计 C.选择实验对象 D.确定实验方法 10.根据信息调查工作安排,()工作任务的工作目标是了解价格、促销手段、环境、来店量、成交情况。 A. 暗访竞争车型 B. 拜访顾客 C. 走访公司二级网点 D. 展开销售工作会 二、判断题(如果观点正确,请在对应题号的方格内用“√”表示,反之,用“×”表示;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FBI产品介绍原则中,F指的是利益、好处()。 2.在价格协商的方法中,从油耗和维修成本的角度来分析汽车价格,是总体计算法( )。 3.产品价格是使企业产品区别于竞争产品的重要手段。() 4.产品特色是由顾客看待产品的方式决定的。() 5.顾客坚持购买某品牌的产品,并愿意四处寻找购买,指的是品牌认知。() 6.在多数情况下,顾客更愿意相信他们自己的体验而不是销售与服务人员所告诉他们的内容,指的是感受差距。( )

汽车文化项目期末考试题2答案

东莞电大附属职业学校《汽车文化》 期末测试试卷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成绩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 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共25分) 1.最早小批量生产汽车的国家是( C ) A. 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2.柴油机是( A )发明的。 A.迪塞尔 B.迪塞尔 C.汪克尔 D.雷诺尔3. 本田汽车公 司高级轿车的品牌是( C )。 A.雅阁 B.阿库拉 C.雷克萨斯 D.无限4.韩国最大的汽车 公司是( C )。 A.双龙 B.起亚 C.现代 D.大宇5.第一辆四轮汽车在哪 国诞生( B ) A法国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6.世界上最早组织汽车比赛的国家是( A ) A.法国 B.中国 C.美国 D.德国 7.1956年7月,我国国产第一辆( B )牌4t载货汽车在第一 汽车制造厂诞生。 A.东风 B.解放 C.红旗 D.跃进 1

8.汽油的辛烷值一般表示汽油的 (C) A.经济性 B.挥发性 C.抗爆性 D.燃烧性9.在下列指标中,(A )可以作为汽车燃料经济性能评价指标。 A.有效燃料消耗率 B.百公里耗油量 C.有效热效率 D.每小时耗油量 10.确定汽车外形需要考虑三个因素,即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和(D ) A、运动学 B、地面力学 C、仿生学 D、空气动力学 11.汽车运动按照比赛路线划分主要类别有:长距离比赛、环形场地赛和( D ) A、拉力赛 B、越野赛 C、公路赛 D、无道路比赛 12.红、黄、白、黑、蓝各色旗帜飘舞在精彩刺激的F1赛场上,车手和裁判之间的信息通过旗帜来表达和传递。( B ) 表示赛道外有事故或危险。 A、红旗 B、黄旗 C、黑旗 D、蓝旗 13.迈克尔.舒马赫总共荣登(A)次F1世界冠军的宝座。 A、7次 B、6次 C、5次 D、4次 14.机动车的( B )是指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强制停车的效能。 A、稳定性能 B、制动性能 C、操纵性能 D.加速性 15.我国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为( D )

空气动力学试卷及答案

空气动力学试卷A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 温度是表示一个()的特性。 A. 点 B. 线 C. 面 D.体 2. 通常压强下,空气是否有压缩性() A. 无 B. 有 C.不确定 D.以上都有可能 3. 升力系数的 表达式为() A. B. C. D. 4. 矢量的和的矢量积(叉乘) 符合() A. 左手法则 B. 右手法则 C. 左、右手法则都符合 D. 左、 右手法则都不符合 5. 下列哪种情况出现马赫锥:( ) 小扰动在静止空气中传 播小扰动在亚声速气流中传播小扰动在声速气流中传播小扰动在超声速气流 中传播 6. 膨胀波是超声速气流的基本变化之一,它是一种()的过程: A. 压 强上升,密度下降,流速上升 B. 压强下降,密度下降,流速下降 C. 压强下降, 密度下降,流速上升 D. 压强上升,密度下降,流速下降 7. 边界层流动中, 边界层内流体的特性是:( ) A. 流速在物面法向上有明显的梯度,流动是有旋、 耗散的 B. 流速在物面法向上无明显的梯度,流动是有旋、耗散的 C. 流速在物 面法向上有明显的梯度,流动是无旋的 D. 流速在物面法向上无明显的梯度,流 动是无旋的 8. 低速翼型编号NACA2412中的4表示什么:( ) A. 相对弯度为 40% B. 相对弯度的弦向位置为40% C. 相对厚度为40% D. 相对厚度的弦向位置 为40% 9. 对于一个绝热过程,如果变化过程中有摩擦等损失存在,则熵必有 所增加,必然表现为:( ) A. B. C. D.不能确定10. 马赫数Ma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流体的压强就是气 体分子在碰撞或穿过取定表面时,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法向力。定义式是: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及飞行基础原理笔试题

空气动力学基础及飞行原理笔试题 1绝对温度的零度是:C A -273℉ B -273K C -273℃ D 32℉ 2 空气的组成为C A 78%氮,20%氢和2%其他气体 B 90%氧,6%氮和4%其他气体 C78%氮,21%氧和1%其他气体 D 21%氮,78%氧和1%其他气体 3 流体的粘性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 B A液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气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液体的粘性系数与温度无关。 D气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 在大气层内,大气密度:C A在同温层内随高度增加保持不变。B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C随高度增加而减小。D随高度增加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5 在大气层内,大气压强:B A随高度增加而增加。B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C在同温层内随高度增加保持不变。C随高度增加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6 增出影响空气粘性力的主要因素 B C A空气清洁度B速度梯度C空气温度D相对湿度 7 对于空气密度如下说法正确的是B A空气密度正比于压力和绝对温度B空气密度正比于压力,反比于绝对温度C空气密度反比于压力,正比于绝对温度D空气密度反比于压力和绝对温度 8 “对于音速.如下说法正确的是”C A只要空气密度大,音速就大”B“只要空气压力大,音速就大“ C”只要空气温度高.音速就大”D“只要空气密度小.音速就大” 9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空气湿度大:B A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长B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长 C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短D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短 10一定体积的容器中。空气压力D A与空气密度和空气温度乘积成正比B与空气密度和空气温度乘积成反比

空气动力学期末复习题

空气动力学期末复习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一章 一:绪论;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 1、最早的飞行器是什么——风筝 2、绝对温度、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关系。——9 5)32(?-T =T F C 6、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和绝对温度的单位分别是什么——C F K 二: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 1、海平面温度为15C 时的大气压力为多少——、760mmHg 、。 3、下列不是影响空气粘性的因素是(A) A 、空气的流动位置 B 、气流的流速 C 、空气的粘性系数 D 、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4、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空气湿度大(B) A 、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长 B 、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长 C 、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短 D 、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短 5、对于音速.如下说法正确的是:(C) A 、只要空气密度大,音速就大 B 、只要空气压力大,音速就大 C 、只要空气温度高.音速就大 D 、只要空气密度小.音速就大 6、大气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三:大气层的构造;国际标准大气 1、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哪几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2、对流层的高度.在地球中纬度地区约为(D) A、8公里。 B、16公里。 C、10公里。 D、11公里 3、现代民航客机一般巡航的大气层是(对流层顶层和平流层底层)。 4、云、雨、雪、霜等天气现象集中出现于(对流层)。 5、国际标准大气指定的依据是什么——国际民航组织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气物理性质的平均值修正建立的。 6、国际标准大气规定海平面的大气参数是(B) A、P=1013psiT=15℃ρ=1、225kg/m3 B、P=1013hPA、T=15℃ρ=1、225 kg/m3 C、P=1013psiT=25℃ρ=1、225 kg/m3 D、P=1013hPA、T=25℃ρ=0、6601 kg/m3 7.马赫数-飞机飞行速度与当地音速之比。 四:气象对飞行的影响;大气状况对机体腐蚀的影响 1、对飞机飞行安全性影响最大的阵风是:(A) A、上下垂直于飞行方向的阵风 B、左右垂直子飞行方向的阵风 C、沿着飞行方向的阵风逆着 D、飞行方向的阵风 2、飞机起飞和着陆应尽量利用(逆风)条件。 3、对飞机起飞降落的安全性威胁最严重的气象条件是(低空风切变)。 4、大气相对湿度超过临界值时,机体腐蚀会由(化学)腐蚀变为(电化学)腐蚀,腐蚀速度将变快。 第二章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1、飞机相对气流的方向与飞机(D)方向相反。 A、机头 B、机身 C、机翼 D、运动 2、利用风可以得到飞机气动参数,其基本依据是(B) A、连续性假设

最新空气动力学考试题与答案

(1~6) 一、概念 1、理想流体:忽略粘性的流体。 2、粘性:当流体各流层间发生相对滑移时,流体内部表现出阻碍这种相对滑移的性质。 3、完全气体:忽略气体分子的体积,忽略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忽略碰撞完全弹性。 4、等温压缩系数:在可逆定温过程中,压力每升高一个单位体积的缩小率。 5、绝热压缩系数:在可逆绝热过程中,压力每升高一个单位体积的缩小率。 6、热胀系数:在准平衡等压过程中,温度每升高一个单位体积的膨胀率。 7、功率系数:风(空气)实际绕流风机后,所产生的功率与理论最大值P max=1/2ρV02A之比。 8、贝兹极限:功率系数的最大值,其数值为0.593。 9、弦长:前、后缘点所连接直线段的长度。 10、骨架线(中轴线):风力机叶片截面上内切圆圆心的连线。 11、弯度、最大弯度:中轴线与几何弦长的垂直距离称为弯度;中轴线上各点弯度不同,其中最大值为最大弯度。 12、拱度、最大拱度:截面上弦的垂线与轮廓线有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拱度;截面上弦的垂线上的拱度不同,其中最大值为最大拱度。13、NACA4412:“NACA”,美国航空总局标志;第一个“4”,表示最大弯度出现在弦上距前缘点4/10弦长处;第二个“4”,表示最大弯度为弦长的4%;“12”表示最大拱度为弦长的12%。 14、简述绕流翼型产生升力的原因。 无穷远处均匀来流,绕流如图所示翼型,在尾部锐缘点处产生一个逆时针的漩涡,均匀来流无涡,因此在翼型表面形成一个与尾涡大小相当,方向相反,顺时针漩涡,使上表面流速加快,下表面流速减慢,由伯努利方程,上表面流速减慢,压力增大,上下表面压差产生升力。 15、写出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不计重力),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P+1/2ρV2=常数(P/ρ+1/2=常数) 物理意义:流体压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相互转化,二者之和守恒。 16、简述风能本身及当前风力发电产业链的优缺点。 风能本身优点:清洁、可再生、无污染、分布广 缺点:过于分散、难于收集、稳定性差 风力发电产业链优点:可再生、分布广 缺点:过于分散、难于集中与控制、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成本高17、风力机叶轮转速是多少?20~50r/min 励磁电机转速是多少?1000r/min、1500r/min、3000r/min 如何实现变速?通过变速齿轮箱来实现 二、图表分析与简答。 1、P27 图4.4 推力系数C T关于a=0.5对称。当a=0.5时,C T取最大值,C Tmax=1;当a=0或1时,C T取最小值C Tmin=0;功率系数C p在a≈0.33时,取最大值,C pmax≈0.59

组织行为学第6-10章期末考试复习题(第三版)

如果您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有表达错误的地方、重复出题和其他问题,麻烦您记录下来,告诉我,邮箱380141996@https://www.360docs.net/doc/7c13017874.html,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组织承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群体动力和激励理论.. (2) 第七章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 (14) 第八章组织文化 (25) 第九章领导者与组织行为 (32) 第十章行为的有效性 (47)

第六章群体动力和激励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亚当斯 D.斯金纳 2、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错误的是( )。 A. E高×V高=M高 B. E高×V低=M高 C. E低×V高=M低 D. E低×V低=M低 3、提出需要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的激励理论是( )。 A.期望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成就需要理论 D.ERG理论 4、麦克利兰关于需要的理论认为,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A.保健需要 B.权力需要 C.归属需要 D.成就需要 5、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以下哪项因素对人的行为不具本质上的激励作用?( )。 A.成就因素 B.目标因素 C.兴趣因素 D.保健因素 6、根据对强化程序的分类,按时领工资的方式属于( )。 A.连续强化B.固定强化 C.间断强化D.可变强化 7、K·卢因的“群体动力论”援引的理论基础是( )。 A.空气动力学理论B.环境科学理论 C.场论D.团队角色理论 8、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三种,它们是( )。 A.成就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 B.成就需要、权力需要、成长需要 C.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 D.成就需要、成长需要、合群需要 9、模式:工作激励水平=任务内在激励+任务完成激励+任务结果激励。这是下列哪种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 )。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 C.综合型激励理论 D.ERG理论 10、在弗洛姆的期望理论里,()主要是指某种结果实现的可能性。 A.期望B.效价

北航空气动力学试题2009(刘沛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考试统一用答题册考试课程空气动力学(Ⅰ)(A卷)班级成绩 姓名学号 2009年6月18日

一、选择题(在所选括号内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4 分,共16分) 1.流体具有以下那几个属性 a. 所有流体不能保持固定的体积() b. 流体能保持固定的形状() c. 在任何状态下,流体不能承受剪切力() d. 在静止状态下,流体几乎不能承受任何剪切力()2.流体微团的基本运动形式包括 a. 仅有平移运动() b. 平移运动与整体旋转运动() c. 平移运动、整体旋转运动和变形运动() d. 平移运动、旋转运动和变形运动()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理想流体运动的速度势函数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b. 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的运动存在速度势函数() c. 理想流体无旋流动的速度势函数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d. 理想不可压缩流体无旋流动的速度势函数满足拉普拉斯方程()4.在边界层内 a. 流体微团所受的粘性力大于惯性力 ( ) b. 流体微团所受的粘性力大于压力 ( ) c. 流体微团所受的粘性力小于惯性力 ( ) d. 流体微团所受的粘性力与惯性力同量级 ( ) 二、填空题(在括号内填写适当内容,每小题4分,共16 分) 1.流动Re数是表征()。根据其大小可以用来判别流动的()。在圆管中,流动转捩的下临界Re数为()。 2.沿空间封闭曲线L的速度环量定义为(),如果有涡量不为零的涡线穿过该空间曲线所围的区域,则上述速度环量等于()。 3.写出在极坐标系下,速度势函数与径向、周向速度分量之间的关系。 ()

4.一维定常理想不可压流伯努利方程(欧拉方程沿流线的积分)写为( );一维定常绝热流能量方程写为( )。 三、 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用图形说明理想不可压缩流体有环量圆柱绕流,随涡强Г增大时流线的变化图谱。 2.分别写出流体微团平动速度、旋转角速度、线变形与角变形速率的分量表达式。 3.简述绕流物体压差阻力产生的物理机制。工程上减小压差阻力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4.试简要说明超音速气流通过激波和膨胀波时,波前、后气流参数(速度、压强、温度、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并说明是否为等熵过程。 四、 计算题(共52分) 1.已知流函数323ay y ax -=ψ 表示一个不可压缩流场。①请问该流动是 有旋的还是无旋的?如果是无旋的,请求出势函数。②证明流场中任意一点的速度的大小,仅仅取决于坐标原点到这点的距离。(10分) 2.为了测定圆柱体的阻力系数Cd ,将一个直径为d 、长度为L 的圆柱垂直放入风洞中进行试验,设风洞来流为定常不可压缩均匀流,在图示1-1和2-2断面上测得速度分布,这两个断面上压力分布均匀为大气压Pa ,上下远离柱体的流线处压强也为大气压。试求圆柱的阻力系数。Cd 定义为: 其中,D 为圆柱的阻力, 为空气密度, 为风洞来流速度。(10分) ∞V ρdL V D C d 22 ∞=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