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第47卷 第5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ol.47 No.5 2007年9月J 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Sep.,2007 

□边疆考古与华夏文明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杨建华1,曹建恩2

(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2.韩国全南大学人类学科,韩国光州广域市500757)

[摘要]游牧经济的研究主要涉及人、畜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国北方作为欧亚草原的边缘地

区,既有与欧亚草原的相似性,也有自身特点。与欧亚草原的游牧化过程研究相比,中国北方地区

畜牧向游牧的转化有缺环,需要加强对乳制品开发与羊在畜群中所占比重变化的研究。根据古代文

献与民族志所构建的畜群构成、畜群规模和放牧方式,有助于理解北方各地考古发掘中墓葬的殉牲

所反映的经济类型。

[关键词]中国北方地区;游牧经济;欧亚草原;青铜时代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34(2007)05201402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80004);吉林大学“985工程”

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05-10-31 [修改日期]2007-06-20

[作者简介]杨建华(195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游牧是生产性经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通过畜养食草类动物来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是一种经济、文化和社会现象。游牧的定义包含四个要素:以畜牧经济为主要生业形式;为利用最佳草场采取季节性迁徙;这种迁徙是全年有系统的迁徙;从事这种经济生产的人占大多数。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出,游牧只是畜牧经济的一种最极端、最发达的类型。对游牧社会的分析涉及到人、牲畜和生态环境以及与其相关的因素。畜群的构成主要受牲畜的特性与环境的关系制约;放牧的游动方式是由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畜群构成决定的;人对畜群的控制能力体现了人们的财富积累。财富积累的差异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水平,而畜群的构成和放牧方式的不同组合则构成了不同的游牧类型。

草原地区在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过渡时进入了游牧经济阶段。整个旧大陆主要的游牧类型有北亚类型、欧亚草原与半沙漠类型、近东类型和中东类型,其中欧亚草原与中国北方地区相邻,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这一类型的分布可以进一步分为以蒙古为代表的亚洲腹地、以哈萨克为主的中亚以及东欧草原。这一地带的畜群以绵羊和马为主,只是在特别干旱的戈壁与阿尔泰山或草场不理想的地区以山羊为主。[1]

一、从欧亚草原看中国北方的游牧文化

欧亚草原以乌拉尔山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在它的南边分布着希腊文明、印度河与黄河流

域文明。欧亚草原与这些农业文明的交往构成了世界古代史的主要内容,主要见于希腊历史著作《历史》和中国历史著作《史记》中。

中国北方地带是欧亚草原的东端,介于欧亚草原文化和中原农业文化之间,与欧亚草原文化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特点。中国北方的文化是由本地的土著文化、来自欧亚草原影响的文化和来自中原农业文明影响的文化三部分组成。东周时期从西部的甘宁地区到东部的冀北山地的文化面貌呈现出很大的一致性,是中国北方游牧文化带的形成时期,考古遗存主要是墓葬。如果对出土器物按照文化因素来划分,陶器和日常用品是长城沿线各地土生土长的文化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车马具、工具、武器和服饰品的装饰风格普遍受到欧亚草原影响,如动物纹装饰和双鸟回首剑以及鹤嘴斧,草原文化因素占据次要位置[2],反映了两地在生态、经济类型和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相似性。各地还有来自中原文化的影响,其中冀北地区的中原青铜礼器反映了农业文明对这一地区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草原文化因素多的鄂尔多斯地区中原文化因素最少,中原文化因素最多的冀北地区草原文化因素也最少,两者基本成反比。

国内外对欧亚草原的考古学研究一方面是对这一地区的物质文化的研究,有文化因素的比较以及文化的传播与吸收对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另一个方面是对这一地区经济类型的研究,我们在这方面研究比较薄弱,因此在这里把它作为讨论的重点。以下研究将说明欧亚草原经济类型的研究与中国北方游牧文化的发展模式的讨论是可以互补的。

二、欧亚草原的开发过程

游牧经济的前提有以下几点:该地区对农业的不适应;出现了适应新环境的食草类动物;有可供骑乘的牲畜;有一定程度的财产差别;出现了农业与牧业的分工。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真正意义的游牧经济的出现比以前想象的晚得多。根据上面列举的游牧经济前提看,探索游牧经济出现的时间主要就是寻找考古学中与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变化、骑乘动物(马或骆驼)的驯化证据以及食草类家畜的证据。俄罗斯学者库兹米纳(Kuz m ina,E)为我们描述了这个变化过程:[3]第一个阶段是公元前6—5千纪,农业经济从东南欧传入黑海沿岸,考古遗存中出现了猪、牛以及小麦和大麦遗存。

第二个阶段是公元前4千纪。在乌拉尔山以西野牛的数量骤减,代之而起的是猎取野马。这里的生态环境适合家畜的畜养,同时农业经济传布到这里,开始畜养牛、绵羊、山羊以及猪。出土的家畜骨骼占到了整个动物骨骼的50%左右。乌拉尔山以东地区、中亚和哈萨克斯坦的部分地区,在发现的800多个遗址中基本不见家畜骨骼。丰富的渔业资源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这里没有发展生产性经济的需求。

第三个阶段是公元前3千纪。在乌拉尔山以西的广大草原,年降雨量由北向南逐渐递减,使得传入的农业没有得到发展,但是这里却提供了理想的畜牧环境。在北部每年1公顷的土地可以提供1500公斤的干草,在气温较高的南部只能提供700公斤干草,所以这一地区的竖穴墓文化的畜牧业发达。这时从近东传入了四轮车,从高加索传入双轮车。从多瑙河与高加索传入的金属制造技术为当地车的制造提供了可能。车的普及使畜牧经济可以利用更遥远的草场。以乌克兰的米哈伊洛夫卡(M ihajl ovka)遗址为例,遗址下层的动物骨骼中牛占全部骨骼的45%,羊占30%,马占20%;遗址上层的统计为牛占69%,羊占30%,马占10%。这一阶段乌拉尔山以东的亚洲草原,由于与西部居民的接触出现了畜养的家畜。

第四个阶段是公元前17—16世纪,是青铜时代的顶峰。乌拉尔山以西出现了木椁墓文化,以东出现了安德罗诺沃文化。由于它们分布范围很大,使整个草原的文化面貌高度一致,合金双范铸造技术和马驾驭的轻型车已经普及。东部地区有丰富的锡矿资源,安德罗诺沃文化的青铜器

的合金质量是最好的,数量也最多。《苏联冶金史》中介绍安德罗诺沃文化村落时说,金属制品在全部发现的人工物中占半数以上。[4]东部地区第一次在文化发展水平上超越了历史上一直领先的西部草原。在发现的金属矿区遗址中有武器和车,说明存在为抢占矿产资源的战争。这时的草原向外输出养马技术和战车制造技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五个阶段是公元前15—13世纪,气候更加干热。草原地区以绵羊为主(50—63%),牛次之(26—34%);森林草原则以牛为主(37—52%),绵羊次之(37—44%)。通过对陶器内的腐殖土等的分析表明,这时有确切的对牲畜的第二类产品———乳制品的使用。这种肉乳结合的食物结构使得食物来源比只食用肉更加稳定,导致人口增加。而人口的增加与肉乳食品结构将导致草场的匮乏。1平方公里的草场只能喂养6—7头牛,在20—25年就将耗尽一个草场。而一个草场的复苏则需要50年的时间。这种局面导致木椁墓文化与安德罗诺沃文化居民每20—25年迁徙几十公里。所以在考古调查中可以发现,这时期遗址的特点是:地层薄、墓葬数量少,但居址数量多,文化分布范围很大。他们在开拓新的草场:中亚、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甚至到达了中国的新疆地区。

第六个阶段是公元前12—9世纪,气候向干冷发展,经过长期大规模的放牧,草原环境改变了。原来的畜牧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环境了,形成了新的驱赶式的放牧方式。为实行这种新的放牧形式,出现了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动物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便于迁徙的羊大约占81%,马的数量也增加了1倍;二是出现了轻便的房屋(即帐篷);三是骑马技术。这些新因素和游动放牧的方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在斯基泰文化时期得以确立。

三、中国北方地区游牧文化带的出现

甘肃省天水地区大地湾遗址[5]有仰韶文化和前仰韶文化,属于中原农业文化区。到了东周时期,这里收集到的青铜器是与固原地区相同的北方游牧文化的器物。[6]这说明从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这里的经济类型从农业经济转向了游牧经济。这是中国北方长城沿线发展的缩影。

北方地带的西部主要是甘肃、青海和宁夏。甘肃东部地区的农业文化在庙底沟文化之后,继续向西扩展,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形成了马家窑—半山—马厂文化,从其动植物遗存以及聚落和工具看,都属于农业经济。公元前2200—1700年的齐家文化,经济类型出现了分化:甘肃地区仍然是以农业经济为主;青海地区如互助总寨遗址有细石器石刀,基本见不到猪的骨骼[7];青海尕马台遗址也是以细石器为主,很少见作为农具的大型石器,随葬品中流行后来游牧文化墓葬中常见的小件铜饰品[8]。公元前1700年以后的社会结构小而分散。分布在甘肃西部与青海东部的辛店文化的动物骨骼有羊、牛、马、猪、狗与鹿,以羊为主。[9]食草类动物的增多说明了畜牧业的发展。辛店文化发现的房址比齐家文化少的多。这时的经济应当是农牧混合经济,畜牧正在呈增多的趋势。在年代下限更晚的卡约文化中,出现了游牧经济,基本不见居住遗址。工具中以细石器、骨器为主,不见猪的骨骼,墓葬中流行殉牲习俗。卡约文化已分布到了无法从事农业的高海拔地区。[10]

北方游牧带的中部是内蒙古等地。这里最早的居民是后冈一期文化和随后的半坡文化居民,他们到达了岱海以及河套地区。后来的庙底沟文化居民继续北上,形成了阿善一期与庙子沟文化等地方类型。内蒙古的农业文化仍保留了细石器,说明他们对动物食物的依赖比中原的多。龙山时代鄂尔多斯以东地区有大口二期文化,陶器流行篮纹装饰,房屋抹白灰面,与中原文化联系比较多;河套以北的包头地区有阿善三期和西园遗址,细石器增多,陶器减少,与中原文化差别大,经济上更加依赖动物资源,同时有较多石头围墙的城址。以上两个地区反映出内蒙古龙山时代在经济类型上的差别。进入公元前2000年以后,河套地区的朱开沟遗址[11]各层位孢粉分析表明,龙山时期的I段仍属森林草原景观,温度也适宜农业;到了III段(公元前2000年左右),

已变为灌木草原景观,气候向干冷发展;到了相当于早商的V段(公元前1400年左右),已接近于草原景观。畜牧的动物种类也相应发生变化:第I段的猪、牛、羊比例为1∶0.45∶0.36,第I V段为1∶1.15∶1.15,说明到夏代晚期牛羊的比例已超过了猪,畜牧在农牧混合经济中占据了主要位置。早商二里岗上层文化的到来结束了朱开沟文化。晚商阶段在晋陕北部出现了李家崖文化。[12]李家崖遗址有防御工事,吉县的墓葬中有随葬短剑和战斧的武士墓,这些现象说明了武装化的趋势。农具和牛羊家畜反映出一种定居的农牧混合经济。西周时期的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岔遗址[13]仍然是定居的农牧混合经济,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铸造工具和武器的陶范。从公元前1000年以后的西周中期到春秋中期,内蒙古地区的考古遗存发现的很少,而这正是从畜牧向游牧经济转变的时期。由于这时期遗址数量很少,我们对这个转变无法清楚地了解。

北方游牧带的东部是辽西与燕山南北。以辽西地区为例,在早期的兴隆洼文化与赵宝沟文化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红山文化时期以农业为主,同时中原的仰韶文化的影响促进了农业发展。进入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发达的农业经济时期,与中原联系密切。当这个文化结束以后,进入了文化的非稳定期,这时的魏营子文化分布小,遗址堆积薄,外来文化因素复杂,有北方青铜器的工具和武器以及西部的朱开沟文化的花边鬲风格。在魏营子文化之后,这里进入了青铜时代的第二个发展高峰———夏家店上层文化。这个文化是农牧混合经济,受到北方草原与南部中原文化的双重影响。同时期的中、西部都没有发现这样发达的文化。可以说夏家店上层文化居民所采取的经济和文化的策略是非常成功的。当地亦农亦牧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中原农业与草原牧业都能够生存的地区,构成了历史上草原到中原之间文化联系的重要通道。历史时期的草原民族(契丹、女真、满族)也都是在这里经过修整后建立地方政权和入主中原的。

从以上对长城沿线各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相当于中原的仰韶文化阶段上述地区都进入农业发展阶段。到了龙山时代,农业经济在各地出现一些差异,有些地区出现了少量畜牧成分。在夏代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开始了农牧并存,只是各地农、牧成分有所不同。各地环境变化与畜牧业出现有一个从西向东的发展过程:西部畜牧取代农业的过程连续性比较强,在夏代羊就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畜种;中部在夏代晚期畜牧经济占据了主要位置,到了商代早期出现了草原景观;东部干冷化的低谷和遗存的减少发生在商代晚期。[14]从春秋中期开始,长城沿线的北方文化带陆续进入游牧经济阶段。春秋中期到晚期的遗址数量很少,但是进入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遗址数量大增,表明了游牧经济的普及以及新的更加适应环境的经济形态所带来的社会的大发展。

四、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游牧化过程的比较

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开发过程有很大的一致性。首先,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的农业经济也是由黄河流域传入的。青铜时代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出现了农牧混合经济。伴随着对食草动物依赖性的增强,金属技术也在发展和普及,有生产工具、武器和车马器,出现了随葬短剑与战斧的“武士”墓,反映了武装化的倾向。畜牧的发展使得草场日趋紧张。金属工具的出现为远距离放牧提供了技术支持(此时中原青铜时代的生产工具仍然是以石器为主)。公元前1千纪初,气候的干旱达到了顶点。随着由利用乳品而导致的畜群规模的扩大以及远距离放牧的发展,人们开始为争夺草场发生战争,马作为坐骑开始用于战争。这些变化导致游牧经济的出现与普及。

中国北方游牧文化作为欧亚草原的一部分,既有与欧亚草原的共性,也有自身特色。农业文明对中国北方的影响比对欧亚草原的影响大。中国北方中、西部的农业是中原传入的,是中原文化边缘化的过程。东部地区先有当地土著文化,中原文化的到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在北方文化带形成过程中,中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从商代中期开始,中国北方中、东部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内蒙古的朱开沟文化和冀北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都是在商早期文化北上后

结束的。花边鬲和北方青铜器的东传形成了北方文化带的雏形。西部地区与中原基本没有什么接触,社会始终处于分散的发展阶段。

在北方游牧文化带最终形成的春秋中期至战国时代,欧亚草原和中原的影响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形成的内因是生态环境的相似使得北方各地的经济类型逐渐向游牧化发展,游牧和马的使用使得这一地区的相互交往日趋频繁,促使这一地区的物质文化出现了趋同的现象。先是工具武器等实用器物的相似,然后是陶器与动物饰牌等文化的认同。形成的外部原因是整个欧亚草原的游牧化使得文化出现了高度一致,即所谓的斯基太时代。它对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适应相似的经济类型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工具和武器以及所谓的“野兽风”纹饰,这个传播加速了北方文化带在物质文化面貌上的一致性。中原文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国时代的统一过程和长城的建立给北方地区带来的政治和军事压力,并加速了文化带的形成。这种政治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在其后的匈奴联盟的形成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与欧亚草原游牧化过程相比,中国北方的这个发展过程还有一些缺环。游牧化过程有几个关键点:第一是从农业经济到农牧混合经济,这个转变通过中国北方的考古资料表现得比较清晰;第二个是农牧混合经济中畜牧成分逐渐增大的过程,这从朱开沟等遗址的资料也表现得非常明确;第三个是单纯的畜牧向游牧的过渡,从西周前期至春秋早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仍然是农牧混合的定居文化来看,这个过程应当发生在中国北方的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晚期,而这时期发现的遗址非常少。从欧亚草原的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对牲畜的第二产品———乳、毛的开发与利用;二是善于长途迁徙的羊在数量上超过了牛。只有对家畜乳、毛制品的开发利用,才能使得畜群的数量有稳定的增长。畜群规模的扩大导致草场的匮乏以及游动放牧的出现。国外目前主要是利用对动物年龄的统计来研究这个问题。根据食肉、食用乳制品和利用毛皮的不同目的的畜养牲畜的宰杀年龄分析,以食肉为主的牲畜被宰杀的年龄多在1—2岁以下;主要是为食用乳品而畜养的家畜中有一半在6个月左右被宰杀;利用毛皮而畜养的家畜多是在6岁之前被宰杀。[15]通过这样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是否存在对家畜乳品的利用以及利用的程度。对这种第二产品的开发利用是游牧经济的一个前提,因为在单纯以食肉为目的的畜牧情况下,畜群规模是很难扩大的。对于羊逐渐代替牛而成为最主要家畜的过程的研究,需要在中国北方长城沿线寻找更多的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晚期的遗址,并对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详细的统计。

五、草原畜牧与游牧经济类型的研究

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的草原经济类型的研究可以通过考古、历史文献与民族学调查等不同手段进行。民族学对草原经济的研究分为畜群的种属与组合、畜群的规模以及放牧的方式等几个方面。

畜群的种属分为单一组合与复合组合。单一组合如北亚只畜养驯鹿,西藏只畜养牦牛。大多数畜群为复合组合。畜群种属是由牲畜的习性、生态环境及经济价值和当地习俗决定的。欧亚草原的畜群组合以小动物羊为主。羊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迅速再繁殖的能力,可减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或保证在损失后迅速恢复。发达的游牧经济是由羊提供主要的肉、乳、毛的来源,同时羊也是最需要人力来照顾的牲畜。欧亚草原的畜群以绵羊为主。中国北方地区墓葬的发掘报告中很少区分山羊和绵羊,只有崞县窑子简报说两种羊的数量大致相等。绵羊吃草时不喜欢移动,而山羊在这时可以成为领头羊,使羊群能一边就食一边移动。中国北方青铜时代的居民应该驯养绵羊和山羊。

大动物马、牛、骆驼等在畜群中占第二位。马的移动性较强,多是由男人驱赶到较远的地区就食,无须与牛、羊争食。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草食,不需太多照料,多是由留在营地

中的女人照料。笔者在呼伦贝尔草原看到牛多是留在驻地附近的。牛的习性是需要比较多的水,不便于长途迁徙。所以养牛的地区水源充足,适合定居,这正是农业成分多的地区。马和羊善于长距离迁徙并有密切的生态关系。马在冬季能踢破冰层以得到牧草,而羊吃草较马更接近草根,能啃食冰层下马吃过的草。马更重要的作用是在放牧时用为坐骑以利于控制和保护羊群。[16]狗和猪一直被看成是不适应游牧方式的。但是在燕山南北地区自西周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以来,就发现有大量的猪和狗的骨骼。到了游牧经济发达的战国时期,墓葬中仍然使用这两种动物殉牲。猪可以在林地被放养,狗是作为帮助人驱牧畜群的助手。有狗的地方往往马的数量少,有可能两者在功能上相似。《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记载,汉代活动在这一地区的乌桓、鲜卑人死后仍然用狗殉葬。因此,猪和狗应当是森林草原游牧类型中特有的家畜。

畜群规模的最大量主要是由牧人的控制能力决定的。在内蒙古,一个牧人徒步可以放养150—200头绵羊,骑马可以放牧500头绵羊或150匹马。如果两个牧人骑马可以放牧2000头绵羊。畜群的最小量是仅能维持一个家庭的基本生活。民族学调查在欧亚草原的几个数字反映了最小的畜群:1776年的数字是一个5口之家有母马8匹,公马1匹,母牛10头,公牛1头;1881年在一个哈萨克家庭有马5—6匹,公羊10头,母牛6头;1892年的数字是1家平均50—100头牲畜。[17]笔者在呼伦贝尔草原调查的一个7口之家养绵羊100多头,山羊20多头,马12匹,牛40多头,这户牧民食用的谷物是用货币买来的。而且这户牧民说他们家饲养的牲畜是比较少的。饲养牲畜多的家庭拥有的绵羊可以达到2000多头。

畜牧方式可以分为纯游牧、半游牧、半定居游牧和定居饲养。纯游牧是没有任何农业经济,因此这种方式常常与半游牧共存;半游牧是以农业为补充,有全年的季节性草场;半定居游牧是大多数人定居,少数人在外放牧,或常年在外,或利用夏季草场;定居饲养只是定居农业的补充形式。从以上列举的畜牧方式可以看出,游牧与定居是两个极端,它们之间还有许多过渡形态。

中国北方各地墓葬的殉牲情况有很大差别,应当代表了各地畜牧经济的差异。[18]从殉牲的种属看,冀北以狗或牛为主,冀北东部不见殉牲羊;内蒙古东部的岱海以羊为主,晚期牛增多,单纯殉葬羊的不见了;在冀北和岱海地区马比较少见;内蒙古西部和银川南部,马在殉牲中占主要位置;固原以羊为主,马次之。从各地殉牲种类看,内蒙古西部和银川以马为主;甘宁地区以羊为主,马、牛次之;岱海地区以羊牛为主,马比较少见;冀北地区以狗和牛为主。从殉牲的数量看,冀北和岱海有殉牲的墓一般在半数左右。以毛庆沟为例,一般每个墓葬有3具动物头骨,个别的达10具左右。由于殉牲数量少,头骨摆放的十分规整。内蒙古西部和甘宁地区有殉牲的墓达90%—100%,每个墓殉牲多在几十具头骨,马牛等大牲畜摆放在前排,小牲畜羊一般是放在后面,层层叠压,不再摆放。

在《史记》、《汉书》和《后汉书》中的“匈奴传”或“南匈奴传”统计的汉军与匈奴战争中,虏获匈奴牲畜记录也是以马、牛、羊为主。文献中记载的匈奴与我们研究的东周时期北方系青铜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这说明墓葬中的殉牲是当时各地经济类型的直接反映。

从墓葬中殉牲的牲畜种类和数量看,西部的甘宁地区和内蒙古西部的游牧化程度最高;东部岱海地区牛的增多说明畜牧的游动性较小;冀北地区羊很少,不是游牧经济的特点,尤其是冀北东部未见殉牲的羊。民族学调查与墓葬中显示的性别与牲畜种类是一致的:男人多随葬马,而女人多随葬单纯的牛。这反映了在游牧社会中男人的游动性比女人强。

作为欧亚草原东端的中国北方地区,东周时期的大量系统的墓葬资料反映了中国北方各地经济类型的差异。这种研究应当加入到欧亚草原经济类型研究的国际性课题中,并有所建树。欧亚大陆桥的建立在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建立以前早已存在,只是在规模和数量上有所区别。这对于我国与欧亚内陆国家的交往提供了历史背景资料。而几千年来对欧亚草原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对我们开发西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参考文献]

[1]K AZ ANOV A M.Nomads and outside World[M].Ca 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2]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3]K UZ M I N A E E.The stages of devel opment of st ock2breeding,husbandry and ecol ogy of the steppes in the light of

the archaeol ogical and paleozool ogical data(4th M illenniu m BC-8th Century AD)[M]//GE N I T O B.The ar2 chaeol ogy of the steppes:methods and strategies.Napoli,1994.

[4]CHERNYKH E N.Ancient metallurgy in the USSR[M].Ca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5]甘肃省博物馆,秦安县文化馆.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J].文物,1981(4).

[6]秦安县文化馆.秦安县历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J].文物,1986(2).

[7]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总寨马厂、齐家、辛店文化墓葬[J].考古,1986(4).

[8]青海省文物管理局考古队.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M]//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

社,1979.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张家咀与姬家川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1980(2).

[10]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J].允晨丛刊,2001,66.

[1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尔多斯博物馆.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0.

[12]张映文,吕智荣.陕西清涧县李家崖古城址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8(1).

[1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水河县文物管理所.清水河县西岔遗址发掘简报[M]//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

所.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考古报告集.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

[14]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15]K ASP AROV A K.Patterns in cap rine exp l orati on at ilgynly2dape,turk menistan[J].A rchaeol ogical studies,

1994,16.

[16]VA I N SHTE I N.Nomads of s outh siberia:the past oral econom ies of tuva[M].Ca 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17]WOLFG ARYW.Nomadic alternative[M].Ca 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18]杨建华.北方青铜文化墓葬的比较[J].内蒙古文物与考古,2001(1).

[责任编辑:刘文山]

The Culture D evelop m en t of Anc i en t No mad i c People

i n Northen Froti er of Ch i n a

YANG J i a n2hua1,CAO J i a n2en2

(1.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Frontier A rchaeology,J ilin U niversity,Changchun130012,China;

2.D epart m ent of A nthropology,Chonnam N ational U niversity,G w angj u500757,Korea)

Abstract:The study of nomadis m mainly involves hu man,st ockbreeding and the envir onment.The northern fr ontier of China is the marginal z one of Eurasian steppe si m 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 w een the t w o z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4121017.html,pared with the f or mati on of no madis m in Eurasia,there is lap se in the transf or mati on fr om past oralis m t o nomadis m in the northern z one.So,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 on t o the m ilk p r oducti on and increase of sheep or goat.The structure,scale of st ockbreeding and livest ock manage ment recon2 structed by ancient docu ments and ethnography can enlighten us on nomadic for m s reflected by sacrificed ani m als in graves of all parts of the northern fr ontier.

Keywords:northen fr ontier of China;nomadis m;Eurasian steppe;B r onze Age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专题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 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化,而且也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生产既是精神世界的源头,又是精神文明的参与者,由此形成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特性的文化现象。直到封建社会中期,在古代物质文化的几乎所有方面,中国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川菜、汾酒、长城、故宫等物质文化就是最为显著的代表。这些物质文化也被称为文物,它们受到了重点的保护,这体现出我们国家对于保护和发扬我国古代物质文化是相当重视的。而对于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年轻人来说,熟悉古代物质文化将会对一个人的历史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也对于传承华夏悠久璀璨的历史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文物特征 华夏文明起于商周,商周文明也被称为青铜器文明。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一说为“司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亦是已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 二、文物价值 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鼎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好吃的野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象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的《》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诗经》研究 史上《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2.“二南独立说”认为“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这里的“二南”指的是《》《 ___》。 3.《秦风.》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日:“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都风》中保存了她的作品《____》,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诗经·卫风.一》一诗中的句子,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6.“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____》-诗中的句子。 7.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____》,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8.《____》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9.“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____》一诗中的句子,诗歌赞颂勇武刚强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10.南朝齐诗人____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即是他描写山水的名句。、 1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 ”却气势壮阔。 12.中晚唐很多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如诗人____ 的《橡媪叹》一诗就反映了老百姓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13.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____ 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没有斧凿的痕迹。 14.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绝句《____》结尾写道:“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竞的无限惋惜。. 15.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诗人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颇具代表性。 1

文学雅俗简论

第19卷 第3期2006年6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Wuhan Universit y of T 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19 No.3June 2006 文学雅俗简论 刘立翔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收稿日期:2006203225 作者简介:刘立翔(1973-),女,湖北省石首市人,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摘要:关于文学雅与俗的内蕴已有不少阐释,但都是离开本体论去谈雅与俗,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遗憾。其实,从严肃性与通俗性的角度谈文学,更有意义。关键词:雅;俗;严肃性;通俗性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6)03-0425-03 一、雅俗划分溯源 对文学/通俗0和/高雅0这样的一种分类,是在19世纪末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因为再往前追溯,小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可以说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俗物0。只是到了19世纪的下半叶,西方小说渐渐发生了分化:/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推出了一批我们今天称之为-高雅文学.的经典作品0[1]。依照以上意见,可以看出/俗雅0这种批评语言似乎是仅为现代主义文学与其它文学的区别而制造的;这种提法在某一方面当然不无道理,但既然向前追溯的结果是从小说所诞生的时刻起它就是/俗物0,那么作为俗物的反面物又是什么呢?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二元对立的局面是从事物的一开始就必然存在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国外对文学俗雅的传统认识:/小说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降低格调的写作方式的典型例证,书商借此迎合读者大众的口味0[2]53。这里所说的除了对小说这门艺术的俗的定位外,还反映了小说的兴起是以大众生活质量的改变为导向的,/,,归根结底,书商对恩主的取代,,都仅仅反映的是他们时代生活的一个更大的、甚至更重要的特征,,总的来说,就是中产阶级的强大与自信0[2]57 。据此我们可以提出 一种假设,所谓俗与雅的区别只是以作品所面向 的观众来规定的。 对于这个假设,我们有必要到中国的古文学 中去寻找证明(这是用时间来划分的,以/五四0文 化运动为其分水岭),/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0[3]。稗官是朝廷设置的一种小吏,也是小说的另一种称谓,此处不仅规定了小说的作者,更确定了小说的内容,/小说为杂戏中之一种,二由于市人品述,三在庆祝及斋会时用之。而郎瑛(5七修类藁6二十二)所谓/小说起宋仁宗,盖时太平盛久,国家闲暇,日欲进)))奇怪之事以娱之,故小说-得胜头回.之后,即云-话说赵某宋某年.者,亦即由此分明证实,不过是一种无稽之谈罢了0[4] 。小说的取材来自民间至此似乎已有定论,郎瑛的提法盖不过一种籍黄帝之名以抬高小说地位的手法而已,这无不说明小说在/礼不下庶人0的中国旧社会和等级社会的欧洲是并无区别的。 中国社会历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0(这在新儒学中另有阐释,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综观历史这种提法不过是无稽之谈。)的思想比之西方等级社会的统治,应该说是多了些文饰少了些直率的。/阅读、写作和算术,是,,对穷人非常有害的,,只能在一个辛劳、疲惫、痛苦的生活位置上度过和结束他们的岁月的人,开始时越早成为牺牲品,后来对他们将终生屈从的那种牺牲就越有忍耐力0[2]37。以上所言不外是说一件艺术品或者一项活动的高雅或者低俗是并不以其本身为转移的,而恰恰是由其观赏者的社会地位来加以决定的。当人民作为人的地

解析版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48124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 B. 形成了完整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的科学体系 C.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 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16 / 1 级利益考虑。 2.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03(75.2分)

1. 《尚书》孔传:“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成语箕风毕雨 即来源于此。 2. 称“皇帝” 由秦 朝开始,直至 辛亥革命 才结束。 3. 金陵是南京 的古名,扬州的古名叫 广陵 。 4. 古代室内的四角有专名,西南角叫奥 ,西北角叫 屋漏 ,东北角叫 宦 ,东南角叫窔 ,其中以 奥 为最尊。 5. 清人张之洞撰写的《书目答问 》是指导初学者的目录学著作。 6. 三桓即孟 桓、 叔孙 桓和 季 桓。 7. 六部 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8. 历代的古籍目录著作,大体有三种类别:史志目录 、 官修目录 、 私家目录 。 9.

黄钟宫确定下来后,按三分损益的方法,可以产生五音,加上变宫和变徵,就是七音。五音指的是 宫 、 商 、 角 、 徵 、羽。 10. 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的“浊酒”指的是浇愁 的酒。 11. 堂的正面没有墙,堂前有两个阶梯,称东阶和西阶。古人在室外尊左,因此西阶是宾客走的。 ?√ ?× 12. 墓志也是一种碑刻。汉朝时就有墓志。古人在坟里埋上一块石头,或长或方,上面记载着死者的事迹,其性质与碑刻一样。 ?√ ?× 13.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 ?× 14. 帞头后代音转称为幞头。后来幞头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再往后取消了前边的结,后面的两“脚”用金属丝扎起,衬以木片,称为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后面的“脚”向上在脑后相交,称为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幞头通常用青黑色的纱制成,所以也叫乌纱,后代俗称乌纱帽。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实践意义 浏览:[792] 大中小 南通大学文学院吴洁 [摘要]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中国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当今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推动反贪立法,不断健全廉政制度;多设监控渠道,不断强化监督机制;加强官德建设,不断增强执政能力。 [关键词]传统廉政文化;现代价值;实践意义 一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廉”在古汉语中是指堂屋的侧面,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一含义做出了明确表达:“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1]。由于“堂之侧边”的特点是平直、方正、有棱角,因而“廉”又做正直、方正、干净、节俭等道德含义之解,从古至今,“廉”都表达着人们对待财利的一种正确态度,其基本要义是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而“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2],即正直公道的基本原则是治理一方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可以将廉政理解为一种源于传统清廉观的为政之德和政治氛围,而廉政文化,则正是以廉政为根本内容的文化传统、文化形态与文化精神,并与之形成的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和风气都产生了行之有效的促进,并对中国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氏族和部落首领还没有什么特权意识,却有着强烈的为民父母的原始公仆意识,他们不仅广泛听取民众意见,而且以戒言、铭言诲人律己。尧曾有过有“尧戒”:“战战栗栗,日慎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址”,[3]认为继承人必须有极好的德行,必须能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而不后退,因为日后他是千万臣民的公仆,而不是高压于人上的至尊。舜也曾告诫他的臣子要清明正直,并每三年对公职人员进行一次考核,清正廉明的就升迁,否则就降级。上述可谓中国廉政思想文化的最初萌芽,说明“廉”作为一种朦胧的为政道德活动,已经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 “廉”作为一种文化意识的觉醒,是在阶级社会产生以后,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及贪贿现象的盛行应运而生的。商朝提出重民用德,不任用贪财聚货的人,而任用努力为臣民生财造富的人。周朝清醒的认识到夏商灭亡的原因在于暴政压迫和贪污腐化,倡导勤政廉政,并采取了保民、任贤和勤政等措施,认为一个明智的统治者应当尽力接触小民,了解他们的疾苦,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这种勤政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是十分可贵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大变动和文化大繁荣,廉政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管仲在《管子?霸言》中明确提出了“以民为本”的论点,认为既然人情是欲利而避害的,为政者必须能顺民所欲,满足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使人民得到快乐、富贵、安定。孔子、孟子等这一时期的儒学大家也是廉政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并实践着廉政文化。孔子认为,为政者欲把政治搞好,就要自身廉洁,不以权谋私,为民做出榜样。孟子则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认为人民才是国家中最可贵的,人民是政权之本,而国君的地位完全次于人民,并且还提出了给民以恒产,施教化,救济穷人等具体措施。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半封建社会中,由于阶级社会的本质所限,社会战乱不止,衰世

试论中国古代盐业文化(一)

试论中国古代盐业文化(一)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个崑性;正象大自然中有高山幽谷、瀑布河流、蓝天白云、绿树红霞一样,世界上有多少种行业,就会有多少种行业文化。正是这些绚丽多姿的文化,组成了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系。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传统、价值、政策、信仰和态度的集合。因此,每种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的社会政治背景和自然规律。盐业作为一种古老的行业,自它产生以来,就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有关史料记载的3000多年中,不断呈现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并闪耀着异彩纷呈、经久不衰的光亮和魅力。笔者经过查阅大量史料,仔细分析研究,认为古代盐业文化贯穿着善恶二元、阴阳两极斗争,崇尚科学、讲究实用功能,针砭时弊、反映现实生活,寓教于乐、充满生活情趣多条文化主线。一、善恶二元,阴阳两极斗争的文化人类最早的文化传播方式,是以神话为蓝本,这不仅仅是人们对世界上许多事物无法破译所产生的一种近乎科学的假想和诠释,更主要的是在文字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这种文化更易于在民间传播,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折射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愿望。经过对中国神话的系统梳理,可以看出支配古代神话的精神是伦理的、人文的、现实的,是社会性、历史化的世俗经验的凝炼。这一点在盐业神话中也有所体现。下面我们不妨举两个实例:其一,“盐宗”神话:据《世本·作篇》(清张澍粹集补注本)记载:憘“宿沙作煮盐”慭。《淮南子·道应训》载:“昔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慭《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诸候夙(宿)沙叛不用命。箕文谏而杀之,炎帝退而修德,夙(宿)沙之民自攻其君,归炎帝。”慭宋罗泌《路史·后纪四》注云:“夙(宿)沙氏煮盐之神,谓之盐宗,尊之也。”慭明彭大翼《山堂肆考》羽集二卷“煮海”条云:“宿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其色有青、红、白、黑、紫五样。”慭由这些史料记载和神话,可以得知盐业“鼻祖”即宿沙。其二,“盐神”神话:据《世本·氏姓篇》(清秦嘉谟辑补本)记载:“廪君名曰崑务相,姓巴氏,与樊氏、覃氏、相氏、郑氏凡五姓,俱出皆争神。乃共掷剑于石,若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之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各令乘土船,雕文画之,而浮水中,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飞虫,与诸虫群飞,掩敝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不知东西所向,七日七夜。使人操青缕以遗盐神,曰:‘缨此即相宜,云与女俱生,宜将去。’盐神受而缨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天乃大开。”这篇神话记载着巴氏部落首领廪君(又名务相)在与其它部落首领竞争搏斗获得神位后,从夷水至盐阳途中,遭遇盐水女神求爱,廪君不从,盐神困扰,被廪君用智谋征服致死。由以上两例关于“盐宗”、“盐神”的神话,我们可以看出,盐的形象,在古代封建社会是被人歪曲丑化了的角色。笔者认为,促成它被歪曲丑化的原因有三点:其一,这与中国传统神话精髓有关。古代神话最基本的内容是善恶二元、阴阳两极的永恒角逐,而真善美总是取得压倒假恶丑的优势与传统地位。自然而然,在表现过程中,即有真善美正面形象代表,又要有假恶丑反面形象代表。这不是每一种人物或事物自身可以决定的,它既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又受着一定客观条件的制约。远古时期,神话主要是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传承下来的,劳动人民是根植在生活最底层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通过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自己的心理愿望,不仅强烈而且直接。他们从来不掩盖生活的黑暗面,从来不粉饰现实,他们通过艺术创作,一般都能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现实。这也是人类在生产力低的情况下,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枥的矛盾、变化,而以非现实的想象和幻想来表现对自然力的征服。橥并以此满足愿望的实现。其二,这与人们的传统信仰有关。首先,“盐宗”神话之中的神农氏,即炎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也是发现并教人类种植使用五谷、百果、医药之祖,人们理所当然要给予敬仰。而“盐宗”神话中的宿沙,是神农氏之臣。只负责掌管盐业。关于神农氏的神话,一直是作为正面形象流播于世,五谷、百果、医药在某种

8073中国古代文化专题模拟题

8073中国古代文化专题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古代的历法,每月最后一日叫做“”,最初一日叫做“”。 2.唐代诗人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指,诗中借指。 3.六世纪初隋炀帝下令开凿的是从和两条运河。 4.秦朝的行政区划分为和两级。 5.清朝实际任宰相之职的在康熙时期是“”,雍正以后是“”。 6.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亦通称。 7.魏晋以后,汉代原先的察举制发展为。 8.由朝廷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选用士人始于。 9.中国古代男子二十岁行礼,女子十五岁行礼,是作为成年的标志。 10.在唐太宗时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当时称作“”。 11.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簪在古代的作用是。 12.我国的图书目录工作和目录学研究的奠基之作是和。 13.金星晨见于东方为,昏见于西方为。 14.古人用干支纪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成六十个单位,称为。 15.黄钟宫确定下来后,按三分损益的方法,可以产生五音,加上变宫和变徵,就是七音。五音指的是。 16.贾谊《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文中山东指以东的地区。《汉书·儒林传》:伏生得《尚书》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文中山东指地方。 17.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尚书台,其长官叫。 18.清人孙诒让所作86卷内容丰赡,是研究《周礼》最好的本子。 19.道教的经典文献叫。 20.成语“连衽成帷”、“举袂成幕”中的衽是,袂是。 21.到了才逐渐出现了精美的文人画,其影响延续至今。 22.最早的书,要算以竹木作为书写材料的。 23.清人张之洞撰写的《》是指导初学者的目录学著作。 二、单选题(每择2分,共10分) 1.泉州、无锡和松江的古名分别叫()。 A温陵梁溪广陵B梁溪云间金陵 C温陵梁溪云间D温陵云间梁溪 2.传统的观点认为礼分“五礼”,即()。 A吉礼凶礼军礼冠礼嘉礼 B吉礼凶礼军礼笄礼嘉礼 C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D吉礼凶礼军礼仪礼嘉礼 3.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其确切名称是()。 A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B吏部户部礼部法部政部工部 C政部官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学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医部 4.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是()。 A区分君主家事与国事,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不相混杂。

中考化学专题试题汇编:化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答案)

1.(3分)(2019?岳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钻木取火D.掩耳盗铃 2.(18牡丹江)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火上浇油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 3.(2018·郴州)下列成语涉及物质化学变化的是() A.大浪淘沙 B.花香四溢C.死灰复燃 D.水乳交融 4.(2018·威海)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 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 ②④⑥⑦⑨ 5.(2019·锦州中考)(1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 D.日照香炉生紫烟 6.(2018·南充)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7.(2018·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8.(2018·宜宾)(2分)下列经典诗句所表达的意思中不涉及燃烧反应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9.(2019·荆州中考)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2分)(2019?潍坊)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 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流变研究论略

摘要:本文以回归还原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及文体观念为出发点,对“小说”、“文体”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古代小说文体理论研究、小说文体流变的本体梳理与描述、小说文体流变综合融通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力图从文体的角度重新审视评价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演变。关键词:古代小说文体本体研究综合融通研究 一、引言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小说史学科创立之初,小说发展中的文体现象就已经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如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就多处论述到了小说发展中的文体演进现象,并提出一些文体类型概念。二十年代末,一些学者开始以体裁为标准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类型划分,提出笔记体、传奇体、话本体、章回体等文体类型概念。①之后,这些文体类型概念逐渐被学界广泛认同和接受,成为中国小说史研究中约定俗成的概念术语。然而,小说史文体类型划分并未将文体研究引向深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古代小说研究主要沿着作家作品考订,作品思想艺术分析 ,题材类型,创作流派研究等方向展开,而将文体问题基本等同于体裁问题,文体研究主要停留在篇章体制特征的介绍层面。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文体研究是相当晚近的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学界反思以往研究格局并试图有所突破的学术背景下,古代小说文体研究才重新成为大家比较关注的重要课题,涌现出一批专门研究古代小说文体的论文和专著。②这些论文、专著“将小说史的研究从题材引向文体”,开阔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野,开创之功,自不可没。但总的说来,对各文体类型的一般性特征介绍较多,流变情况论述较少,更缺乏对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整体发展的综合融通研究。而且,这些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西方近现代小说理论和叙事学的视野下展开的,其理论概念体系与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小说文体和文体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和错位。因此,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或许需要确立以下思路:以回归还原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和文体观念之本体存在为出发点,对古代小说文体的整体形态及各文体类型的起源、发展演变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勾勒出古代小说文体之体制规范和艺术构造方式、形态的渊源流变,同时,从小说文体理论、创作与传播、雅俗文化与文学、社会历史文化等多角度对小说文体流变进行全面的综合融通研究,揭示文体发生、发展流变的原因和规律。 二、“小说”与“文体” 对于“小说”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是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之一。目前 ,学界对此问题的看法基本可归为三种思路:以今义为准,以今律古;以古义为准,以古律古;古今义折中。多数学者采用“古今义折中”的界定办法。我们认为,对于古代小说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应基本尊重古代小说固有的文体规范、传统和文体观念,大体遵循古人对该文体的认识和理解。实际上,今天人们所持之现代小说观念是近现代以来由西方传入的,古今之辨本质上是中西之别。如果以“人物”“情节”“环境”“虚构”等现代小说理当具备的文体要素来判别、清理古代小说史,将不可避免地遮蔽古代小说文体中不符合现代小说文体观念的规范、特征、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及文体观念与现代小说文体及文体观念分别属于跨文化的两种不同文学现象。从比较文化和文学的理论来看,既不能以一种文化文学观念来认知另一种文化文学事实或现象,更不能以一种文化文学价值标准对另一种文化文学事实或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因此,我们应该在借鉴西方近现代小说文体观念和理论的同时,努力回归中国小说文体之本体存在。当然,对于长期接受西方近现代小说文体观念和理论浸染熏陶的研究者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超越自我”的严峻挑战,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现代小说文体观的制约而获得古人之原生态视角。大体而言,古代“小说”有以下几种最为基本的内涵及相关的指称对象: 1.“由先秦两汉所奠定的有关‘小说’的认识,……‘小说’是一种范围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是相对于正经的著作而言,如经、史著作等,大凡不能归入这些正经著作的历史传说、方术秘籍、礼教民俗,又以‘短书’面目出现的皆称之为‘小说’。”③“小说”的这一内涵和指称对象奠定于先秦两汉,后来,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言小说观的一部分,主要指与“杂家”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5-213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 】 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 】 A.战争B.宗教C.农耕 D.渔猎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 】 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 D.满月礼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 】 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 】 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 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楚辞 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中体西用论”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02(68.7分)

古代驾车以四马 马为常。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 3. 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轸”的翼轸分别指 天上的方位 和 轸两星宿的分 。 4. 《诗经》:“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其中衣指裤子 ,裳指 上衣 。 5.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 6. 春秋初年齐桓公 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 7. 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 ,也通称 言官 。 8.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 ,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9. 古人以牛 、 羊 、 猪 为三牲。

古人用干支纪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成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 11. 今天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是秦始皇修筑的。 ?√ ?× 12. 殷代称一旬以内的未来日为“翌”,一旬以外的未来日为“来”。 ?√ ?× 13. 郭沫若先生取名的缘由大概是因为沫、若是两条河流的名称。沫水就是今天的大渡河,若水就是今天的雅砻江以及与雅砻江合流后的一段金沙江。郭老是四川乐山人,就在沫水之滨,离若水也不远。 ?√ ?× 14. 魏晋以后,历代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大多以王、公、侯、伯、子、男为号。 ?√ ?×

苏轼《江城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是井宿中的星组。 ?√ ?× 16.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中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参宿。商,心宿。参在西,商在东,不能同时出现在天空。所以拿“参与商”来比喻“人生不相见”。 ?√ ?× 17.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代据此称内讧为萧墙之祸。萧墙,就是围墙。 ?√ ?× 18. 周代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姓氏。在贵族中,女子称氏,男子称姓,这是因为氏是用来“别婚姻”的,而姓是用来“明贵贱”的,两者作用不同。 ?√ ?× 19.

(按川教版体系)全国各地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 七下 第九学习专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

中国古代文化(下) 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三大发明) 第16课 建筑奇观(大运河、明长城、赵州桥、北京故宫)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资治通鉴》)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唐诗、宋词) 第19课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 第20课 石窟艺术宝库 (石窟) 第21课 书法与绘画(书法、绘画) 一、选择题 ◆(2020·广东茂名)6.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张衡发明地动仪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2020·广东汕尾)2.右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造船技术 D .指南针 ◆(2020·贵州黔西南)8.下列属于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①火药 ②地动仪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⑤筒车 ⑥指南针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⑥ ◆(2020·湖南衡阳)3.《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2020·江苏连云港)31.“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普遍使用指南针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0·山东莱芜市)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2020·天津市)1.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2020·天津市)2.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 指南针 ◆(2020·海南省)2.在2020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

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 2014-08-25 15:45来源:检察日报我要评论0 字号: 故宫乾清宫“正大光明”匾,象征着封建统治者对“言行正派”的推崇 现实中的反腐形势正如火如荼,考察数千年的政治文化尤其是廉政文化,以古为鉴,我们或可把握现实中的一点一滴。 “廉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并构建了一定的政治结构为前提。没有相应的政治和政治制度产生,廉政文化也就无从谈起。由于廉政文化与特定的政治文化紧密相连,因此,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廉政文化的产生道路是不完全相同的,即使研究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廉政文化也要注意它的特定含义,不能作简单的解释和比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告诉记者的这句话,既是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客观叙述与评价,也蕴含着廉政文化的历史镜鉴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这一重大课题的主持人,卜宪群对记者说,这一课题正是以宽广的学术视野来观照中国廉政文化的缘起与发展。

“六廉”: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内核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产生时间很早。文明诞生之初的氏族首领已经注意到了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卜宪群介绍,《尚书·尧典》记载帝尧为政“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以及要“敬授民时”,其思想涵盖为政者要勤政、节用、爱民、尚贤等多层次含义。《尚书·皋陶谟》中提出的所谓“九德”,也主要是针对为官者的素质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皋陶谟》中表达的“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是传统“民本”思想的渊源所在,也构成了中国古代廉政制度、行为、思想的深层次价值观,是古代廉政制度形成的重要文化基石之一。 随着国家的产生及其形态的完善,廉政文化的内容也日渐丰富。三代(夏、商、西周)王朝的更迭使统治阶级认识到“天命”无常,要保持统治的长久就必须把剥削和压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必须对被统治者“民”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人们所熟悉的“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夫民,神之主也”等等言论就是“民本”思想触动统治阶级政治神经后的感慨,也是三代廉政制度、行为、思想产生的深层文化意识之一。 卜宪群认为:“三代对贪贿的惩处是否都出自于民本思想的价值观,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但以条规刑律对贪加以惩戒,这是在以往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廉政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政治家、思想家们关于“廉政”问题的思考多姿多彩。齐相晏婴说:“廉者,政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婴还与齐景公专门讨论过“廉政”问题。一次,景公问晏婴:“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婴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意思是廉政能否持久,关键在于各级官吏能否做到坚守美德,出污泥而不染,做廉洁的表率。 这个时期廉政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首推法家的廉政文化学说。法家从人具有贪欲的天性出发,既主张从制度上设官分职,加强监督,防止腐败的产生,也主张从道德的层面对包括君主在内的各级官僚进行教育。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说:“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所谓直者,义必公正,心不偏党也。”法家的另一代表人物管子认为:“国有四维”,即礼、义、廉、耻。他还说:“欲民之有廉,则小廉不可不修也。小廉不修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廉,不可得也。”

中国盐业发展史

中国盐业发展史(1) 发布时间:2010-8-2 15:59:49 被阅览数:346 次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文字〖大中小〗)中国盐业历史悠久。考盐之名最早见诸于《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厥贡盐……”。最先发现的是海盐,五帝时代发现池盐,战国末期发现井盐……在整个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国的制盐业在当时的世界上令人刮目相看,一项项先进的生产技术,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华夏文化的史册上。 上古时代:煮海为盐的传说 中国历史上对盐最早的发现,是夙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盐起源发生的时间远在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发明人夙沙是海水制盐用火煎煮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据考证,夙沙氏是一个长期居住在山东半岛上的古老部落,夙沙部落不仅首创了煮海为盐,而且大约在商、周之际就已在当地推广和普及用海水煮盐。 汉代:盐铁论引发的变革 汉昭帝在始元六年期间召开“盐铁会议”,贤良文学为一方,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以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展开辩论。贤良文学全面抨击了汉武帝时制定的政治、经济政策。在经济方面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而贤良文学还提出“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的放任主张。他们的重本抑末说,实际上是要抑官营工商业,而为私人工商业争夺利权。 汉武帝为了掌握全国经济命脉,从经济上加强封建中央集权,抗御匈奴的军事侵扰,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推行了以桑弘羊为主所制定的盐铁官营,为西汉王朝奠立了坚实的财政经济基础。 隋唐:海盐和池盐技术的进步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盐业史发展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食盐的生产在前代基础上有了较大进步。井盐开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专卖制度也实现了由直接专卖向间接专卖为主的变革性过渡,出现了若干新的政策和专卖运行方式。井盐生产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主要包括凿井、汲卤、煎制等工序。 宋代:海盐晒制的起源 宋代以前的海盐制造,全出于煎炼。海盐是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煎盐耗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元代剧作家_________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明代剧作家________创作的传奇《宝剑记》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具中的《夜奔》一场至今仍在曲场经常上演。 3.《大雅堂乐府》是明代_______创作的杂剧,剧中写四个古代的风流遗事,表现了文人的雅兴和情调。 4.明代作家_______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 5.孟称舜的《_______》描写了崔护和叶茶儿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他关于婉丽风格的理论。6.延寿马和王十朋分别是南戏《_______》和《_______》中的人物。 7.明代剧作家_______《邯郸记》和《南柯记》都是借梦表现现实的黑暗的作品。 8.明代剧作家_______的“渔阳三弄”,借张建封、杨慎、杜默三人的遭遇,表现了对个性和自我的追求。 9.明代剧作家王衡的杂剧《_______》写唐代大诗人王维科举考试的经历,表现了对 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二、简答 1.简述《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 2.简述梁辰鱼《烷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3.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有什么样的基本特点? 4.《儒林外史》中的真儒形象有什么特点和局限? 5.举例谈谈《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 三、论述题(1,2题必选一题回答,3,4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前者判分。每题20分.共40分) 1.试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 2.以剧本为例,分析关汉卿杂剧的文人色彩。 3.《水浒传》在思想上取得的独特成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举例分析《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色。 答案: 一、填空 1.纪君祥 2.李开先 3.汪道昆 4.沈璟 5.桃源三访 6.宦门子弟错立身荆钗记 7.汤显祖

雅俗文化

雅俗文化 摘要:近年来,雅俗之辩热闹非凡,文人学者或抑俗扬雅,或扬俗抑雅,互不相让。纷乱中,人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雅俗交融。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还存在于学术研究中。这种现象的出现,涉及到对雅俗交融的创作方法的看法。一说雅俗交融的创作方法不伦不类;一说这种作品就低不就高。实际的情形是怎样的呢? 本人认为:文学有雅俗之分,这是客观事实,但雅俗文学不是文本的概念而是时代的概念;雅俗之辨不在于作家而在于读者;雅俗文学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雅俗合流是文学的发展趋向。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雅俗文学中国文学以20世纪为标志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20 世纪以前的文学称做古代文学,20世纪以后的文学称做现代文学。这两个阶段的雅俗文学是不一样的,评判雅俗文学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胡适在《词选序》中将唐宋词分为三个时期:“歌者的词”“诗人的词”和“词匠的词”,并作了这样的分期:“东坡以前,是教坊乐工与娼家妓女歌唱的词;东坡到稼杆、后村,是诗人的词;白石以后,直到宋末元初,是词匠的词。”胡适是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中国文学都是从民间文学发展起来的。胡适的这个观点基本上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成为研究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主流观点,因为它符合中国文学的发展实际。中国的诗歌、散文小品、小说、戏剧都有一个从民间艺术走向文人艺术的过程。胡适对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描述实际上也是对中国古代的雅俗文学作了辨析。俗文学是民间的、粗糙的,雅文学是文人的、精致的。因此,郑振铎在他的《中国俗文学史》中给俗文学就下了如下的定义:“何谓俗文学?俗文学就是通俗文学,就是民间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从定义中就可以看出,郑振铎所说的通俗文学就是指民间文学。文人文学是雅文学,民间文学是通俗文学,以这样的分类来划分中国古代文学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以此来辨析20世纪中国文学,却有很多文学现象无法说清。 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文化活动也和物质生产生活一样,有生产和消费两大基本环节:一个是社会文化文明成果的创造生产过程,一个是社会已有文化文明成果的消费过程。这两个方面有统一的本质:它们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再生产、再创造活动。一切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可以定位于这两个方面:它们或者满足人和社会进行文化生产的需要,或者满足人和社会文化生活消费的需要。前者意味着不断为社会的文化生产、创造和更新注入活力,后者意味着直接成为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对象资源,使人们享受文化和文明的成果。与此相应,我们可以将各种文化现象,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在内,区分为“消费型”和“生产型”两种。因此,我们可以将所谓雅文化与俗文化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成文化上的“生产”与“消费”的基本关系。它的意义在于: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和我们这个时代来说,“精英”与“大众”的主体分层并不意味着,也决不应该理解为是人与人之间在文化占有上的分裂和对立,而应该合理地理解为,是同一文化体系自身结构和运转中的分工与合作;同样,“雅”和“俗”的文化定位,也可以看成是文化结构的不同层次、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文化成果的不同水平,而不是彼此根本排斥的对立形态。生产与消费互动防止“文化沙漠化”纠正俗文化和雅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简单对立的观念,确立文化生产与消费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是在日益走向市场化的条件下防止“文化沙漠化”的关键所在。所谓文化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是指:一方面,让文化消费的需要,特别是它的发展需要,尽可能成为文化生产的需要和动力,以促进文化生产的发展更新,并保持与大众消费更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让文化创新生产的成果,尽可能快地转化为消费的需要和动力,以帮助大众文化不断地上升到新的境界。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双向趋近,达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互相转化,是一个社会文化体系有良好机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