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计算方法

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计算方法
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计算方法

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计算方法

摘要:本文对<<工业与民用配电手册>>中关于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方法提出疑问,并结合<<手册>>中的例题,给出了作者认为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 10%误差校验计算方法

由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自1983年11月第一版到2005年10月的第三版,发行量近16万册,该手册的权威性、指导性,对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行业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正因为广大设计者对该手册的重视和尊重,更要求它是完美的。本文就手册中关于“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计算方法”提出不同的意见,供大家参考。尽管如此,本人仍然认为,暇不掩玉,该手册仍然是广大设计者必备的案头参考书。

手册给出的电流互感器允许误差计算步骤如下:

1,按照保护装置类型计算流过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倍数

2,根据电流互感器的型号、变比和一次电流倍数,在10%误差曲线上确定电流互感器的允许二次负荷。

3,按照对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最严重的短路类型计算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

4,比较实际二次负荷与允许二次负荷,如实际二次负荷小于允许二次负荷,表示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不超过10%。

对于步骤1、2、4,本文并无异议,对步骤3,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引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例题【7-9】,6KV线路过流与速断保护为例来说明问题。已知条件如下(对原例题中与本讨论无关的给予了简化):

某6KV单侧放射式单回路线路,工作电流I

g.xl

为100A,电动机起动时的过负

荷电流I

gh

为181A。经校验实际线路长度能满足瞬时电流速断选择性动作,且短路时母线上有规定的残压。采用DL-11型电流继电器、DL-13型继电器、DSL-12型时间继电器和ZJ6型中间继电器作为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交流操作),电流互感器选用LFZB6-10型,变比150/5,三相星型接线方式。另采用ZD-4型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作为线路单相接地保护。已知最大运行方式下,线路

末端三相短路时的超瞬态电流I”

2k3.MAX

=1752A。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三相短

路时的超瞬态电流I”

2k3.Min

=1674A。

计算过程为:

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

I opK =K

rel

K

jx

I”

2k3.MAX

/n

TA

=1.2x1x1752/30=70.1A (式1)

式中K

rel :可靠系数,取1.2;K

jx

: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I

opK

:继电

器动作值,计算值为70.1A,取70A,装设DL-11/200型继电器。

2)过电流保护整定:

I opK =K

rel

K

jx

I

gh

/K

r

n

TA

=1.2x1x181/0.85x30=8.52A(式2)

取9A,装设DL-13/20型继电器,

3)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

a,确定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计算倍数:

鉴于速断保护和过流保护继电器接在同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且电流速断的整定值较过流保护整定值大,所以只需计算速断保护动作时的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倍数,只要速断保护能够满足,则过流保护一定满足。 m=1.1I opK /I 2r K fpK =1.1X70/5X1=15.4 (式3)

式中I 2r :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K fpK :继电器分配系数,见下表7-26,取值1。 b ,根据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在m 为15.4时,LFZB6-10型电流互感器的最大允许二次负荷Z fhr 为0.3Ω。

c ,计算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 此处手册按表7-26,取 Z fh =Z k +2R dx +Z k n+R jc (式4) 式中Z k :为DL-11/200型电流速断保护继电器的阻抗Z K1=0.004Ω、DL-13/20型过电流保护用继电器的阻抗Z K2=0.01Ω和ZJ6型中间继电器的阻抗Z K3=0.038Ω之和。即Z K =0.004+0.01+0.038=0.052Ω。Z k n :为中性线继电器阻抗,此处为0。R jc :接触电阻,取0.05Ω。R dx :电流互感器至开关柜上继电器之间的导线电阻,距离取2米。其值为ρl/s=0.0184x2/2.5=0.0147Ω。

故:Z fh =Z k +2R dx +Z k n+R jc =0.052+2x0.0147+0.05=0.132Ω 由于Z fh

以上为手册例【7-9】的计算过程。本人认为手册对“式4”的取法,值得商榷。理由如下:查表7-26,知Z fh =Z k +2R dx +Z k n+R jc 是针对三相星型接线,单相短路类型时的电流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计算公式,比较各类短路类型,可知此时取单相短路二次负荷计算公式,满足手册的计算步骤第三步“按照对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最严重的短路类型计算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的要求。但手册忽略了一次电流倍数与短路类型之间是有着某些关联的,即选用单相短路类型的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计算公式时,其计算一次电流倍数应采用单相短路电流值。而手册是按三相或两相短路电流值(对应的即为继电器动作值,取可靠系数后,折算到一次侧),计算一次电流倍数。此时就出现了计算的一次电流倍数和套用的实际二次负荷计算公式不对应。结合本例,6KV 系统是不接地运行系统,线路的单相接地保护由专用的ZD-4型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及零序电流互感器构成。该单相接地电流为电容电流,其值根本不可能使接在150/5电流互感器上的DL-11/200继电器动作。使DL-11/200继电器动作的只可能是三相或两相的短路类型。所以手册取单相短路类型的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计算公式,来校验三相或者两相短路时的一次电流倍数时的允许负荷,是不合适的或者说是过于保守的。本人以为,此处的二次负荷计算式应取三相及两相短路类型时的Z fh =Z k +R dx +R jc -(式5)。我们知道,从电流互感器到继电器的导线电阻,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中占有较大比重,当继电保护装置,不是设在开关柜上,而是集中设在中央控制室时,其线路长度往往较长。如果本例线路长度超过13.5米时,按“式4”将不能校验通过,要采取增大导线截面,重新调整变比或更换电流互感器类型的措施。但按“式5”则可以通过校验。

下面以D,Yn11-10/0.4KV 配电变压器高压侧装设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及利用高压侧三相式过电流保护兼低压侧单相接地保护,且电流互感器接线为三相星型为例,分析如何对应m (一次电流倍数)与Z fh (实际二次负荷计算公式)的关系。 1,根据二次接线可知,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及低压侧单相接地保护,

浅谈电流互感器误差及影响

浅谈电流互感器误差及影响 摘要:电流互感器是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电流间的联络元件,将一次回路的大电流转换为小 电流,供给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使用。电流反应系统故障的重要电气量,而保护装置是通过电流互感器来间接反应一次电流的,因此电流互感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保护装置的运行。然而从互感器本身和运行使用条件方面来看,电流互感器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本文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了误差,并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了误差带来的影响,以便在工作中加强重视,并做出正确的分析。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 励磁电流 误差 一、电流互感器的误差 在理想条件下,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I 2=I 1/Kn ,Kn=N 2/ N 1 ,N 1 、N 2 为一、二次绕组的 匝数,不存在误差。但实际上不论在幅值上(考虑变比折算)和角度上,一二次电流都存在差异。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 从图一看,实际流入互感器二次负载的电流I’2 =I 1-Ie ,其中I’2 = I 2 * Kn,Ie 为励 磁电流,即建立磁场所需的工作电流。正是因为励磁损耗的存在,使得I 1 和I’2 在数值上和 相位上产生了差异。正常运行时励磁阻抗很大,励磁电流很小,因此误差不是很大,经常可以被忽略。但在互感器饱和时,励磁阻抗会变小,励磁电流增大,使误差变大。 图二相量图,以I’2 为基准,E 2 较-I’2超前φ角(二次总阻抗角,即Z 2 和Z 阻抗角), 如果不考虑铁磁损耗,励磁阻抗一般被作为电抗性质处理,Ie 超前E 2 为90度, I’2与Ie 合成I 1。图中I’2与I 1不同相位,两者夹角δ即为角度误差。 对互感器误差的要求一般为,幅值误差小于10%,角度误差小于7度。 二、电流互感器的饱和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主要是由励磁电流Ie 引起的。正常运行时由于励磁阻抗较大,因此Ie 很小,以至于这种误差是可以忽略的。但当CT 饱和时,饱和程度越严重,励磁阻抗越小, Z 图一 等值电路 E 图二 相量图

电流互感器误差引起事故分析(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43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电流互感器误差引起事故分析(正式版)

电流互感器误差引起事故分析(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事故简述 20xx年6月18日,某110kV变电所35kV线路 遭到雷击,该线路定时速断跳闸,重合成功;同时该 110kV变电所分段370断路器定时速断跳闸(重合闸 停用),造成35kVⅡ段母线失电。 2 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 2.1原因分析

该35kV线路与分段370断路器的保护定值配置如图1,从定值的配置分析,保护的定值是满足选择性的,即当35kV线路近端故障时,由该线路速断保护切除故障;当35kV线路远处故障时,由该线定时速断保护及过流切除故障。分段370断路器保护作为35kV线路的后备保护,只有在35kV线路保护拒动时才动作跳闸。显然,分段370断路器保护越级跳闸属于不正确动作。故障发生后,分别从该线路及分段370断路器保护装置本身、开关机构、接线等方面逐一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发现保护装置的采样精度、定值、跳闸逻辑均正确,由于分段370断路器定时速断、该35kV线路速断电流定值比较大,一次升流设备无法达到该电流值,因此,采用适当降低定值后,

电流互感器10差校验的计算方法.

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计算方法 简介:本文对<<工业与民用配电手册>>中关于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方法提出疑问,并结合<<手册>>中的例题,给出了作者认为的计算方法. 关键字:电流互感器 10%误差校验计算方法 由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自1983年11月第一版到2005年10月的第三版,发行量近16万册,该手册的权威性、指导性,对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行业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正因为广大设计者对该手册的重视和尊重,更要求它是完美的。本文就手册中关于“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计算方法”提出不同的意见,供大家参考。尽管如此,本人仍然认为,暇不掩玉,该手册仍然是广大设计者必备的案头参考书。 手册给出的电流互感器允许误差计算步骤如下: 道频 2,根据电流互感器的型号、变比和一次电流倍数,在10%误差曲线上确定控m自电流互感器的允许二次负荷。 oc网.s师i3,按照对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最严重的短路类型计算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j计eh荷。设s.国k中w.z 4,比较实际二次负荷与允许二次负荷,如实际二次负荷小于允许二次负荷, 表示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不超过ww10%。 1,按照保护装置类型计算流过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倍数 对于步骤1、2、4,本文并无异议,对步骤3,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引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例题【7-9】,6KV线路过流与速断保护为例来说明问题。已知条件如下(对原例题中与本讨论无关的给予了简化):某6KV单侧放射式单回路线路,工作电流Ig.xl为100A,电动机起动时的过负荷电流Igh为181A。经校验实际线路长度能满足瞬时电流速断选择性动作,且短路时母线上有规定的残压。采用DL-11型电流继电器、DL-13型继电器、DSL-12型时间继电器和ZJ6型中间继电器作为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交流操作),电流互感器选用LFZB6-10型,变比150/5,三相星型接线方式。另采用ZD-4型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作为线路单相接地保护。已知最大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三相短路时的超瞬态电流I”2k3.MAX=1752A。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三相短路时的超瞬态电流I”2k3.Min=1674A。 计算过程为: 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 IopK=KrelKjxI”2k3.MAX/nTA=1.2x1x1752/30=70.1A (式1) 式中Krel:可靠系数,取1.2;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IopK:继电器动作值,计算值为70.1A,取70A,装设DL-11/200型继电器。 2)过电流保护整定:

电流互感器准确级大全

精心整理 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 一: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电流互感器根据测量误差的大小可划分为不同的准确级。准确级是指在规定的二次负荷变化范围内,一次电流为额定值时的最大电流误差。 带S(special特殊)特殊电流互感器,要求再1%——120%负荷范围内精度足够高,一般取5个负荷点测量其误差小于规定的范围,不带S的是取4个负荷点测量其误差小于规定的范围之内。 0.2级和0.2S级圴是针对测量用电流互感器,其最大的区别是在小负荷时,0.2S级比0.2级有更高的测量精度;主要是用于负荷变动范围比较大,而有些时候几乎空载的场合。在实际负荷电流小于额定电流的30%时,0.2S级的综合误差明显小于0.2级电流互感器。 准确级一次电流为额定 的百分数(%) 误差限值二次负荷变化 范围 电流误差(%)相位差(’) 0.2 10 20 100—120 ±0.5 ±0.35 ±0.2 ±20 ±15 ±10 (0.25-1)S2n 0.5 10 20 100—120 ±1 ±0.75 ±0.5 ±60 ±45 ±30 1 10 20 100—120 ±2 ±1.5 ±1 ±120 ±90 ±60 3 50—120 ±3 不规定(0.5-1)S2n 二:保护型准确级: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按用途分为稳态保护用(P代表保护)和暂态保护用的两类。 1、护用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常用的有5P和10P。由于短路过程中I1和I2的关系复杂,故保护级的准确级是以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下的误差标称的。所谓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即一次电流为额定一次电流的倍数。? 5P20的含义为:该保护CT一次流过的电流在其额定电流的20倍以下时,此CT的误差应小于±5%。 准确级电流误差(%)相位差(’)复合误差(%) 在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下 在额定一次电流下

计算方法的课后答案

《计算方法》习题答案 第一章 数值计算中的误差 1.什么是计算方法?(狭义解释) 答:计算方法就是将所求的的数学问题简化为一系列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以便在计算机上编程上机,求出问题的数值解,并对算法的收敛性、稳定性和误差进行分析、计算。 2.一个实际问题利用计算机解决所采取的五个步骤是什么? 答:一个实际问题当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时,应采取以下五个步骤: 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构造数值算法→编程上机→获得近似结果 4.利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4)(5 3 -+-=x x x x P 在3-=x 处的值,并编程获得解。 解:400)(2 3 4 5 -+?+-?+=x x x x x x P ,从而 所以,多项式4)(5 3 -+-=x x x x P 在3-=x 处的值223)3(-=-P 。 5.叙述误差的种类及来源。 答:误差的种类及来源有如下四个方面: (1)模型误差: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简化得到的,它是原始问题的近似,即使数学模型能求出准确解,也与实际问题的真解不同,我们把数学模型与实际问题之间存在的误差称为模型误差。 (2)观测误差:在建模和具体运算过程中所用的一些原始数据往往都是通过观测、实验得来的,由于仪器的精密性,实验手段的局限性,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的工作态度和能力等因素,而使数据必然带有误差,这种误差称为观测误差。 (3)截断误差:理论上的精确值往往要求用无限次的运算才能得到,而实际运算时只能用有限次运算的结果来近似,这样引起的误差称为截断误差(或方法误差)。 (4)舍入误差:在数值计算过程中还会用到一些无穷小数,而计算机受机器字长的限制,它所能表示的数据只能是一定的有限数位,需要把数据按四舍五入成一定位数的近似的有理数来代替。这样引起的误差称为舍入误差。 6.掌握绝对误差(限)和相对误差(限)的定义公式。 答:设* x 是某个量的精确值,x 是其近似值,则称差x x e -=* 为近似值x 的绝对误差(简称误差)。若存在一个正数ε使ε≤-=x x e * ,称这个数ε为近似值x 的绝对误差限(简称误差限或精度)。 把绝对误差e 与精确值* x 之比* **x x x x e e r -==称为近似值x 的相对误差,称

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计算及应用

继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1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 电流互感器,用来将一次大电流变换为二次小电流,并将低压设备与高压线路隔离,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其等值电路如图1所示,向量图如图2所示。 图中I ’1为折算到二次侧的一次电流,R ’1、X ’ 1为折算到二次侧的一次电阻和漏抗;R 2、X 2为二次电阻和漏抗;I 0为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在理想的电流互感器中I 0的值为零,I ’ 1=I 2。但实际 上Z 2 为Z 0 相比不能忽略,所以,0I .=1I .-0I . 2≠; 由电流互感器的向量图中可看出,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励磁电流I 0的存在,它使二次电流与换算到二次侧后的一次电流I ’ 1不但在数值上不相等,而且相位也不相同,这就造成了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电流互感器的比误差f= 100I I I ' 1 2 ' 1 ?-;角误差为I ’ 1与I 2间的夹角。 做为标准和测量用的电流互感器,要考虑到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比误差和角误差;做为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为保证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可靠运行,要考虑当系统出现最大短路电流的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能正常工作,不致因为饱和及误差带来拒动,因而规程的规定,应用于继电保护的电流互感器,在其二次侧负载和一次电流为已知的情况下,电流误差不得超过10%。

2 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及10%误差曲线 设Ki为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其一次侧电流与二次电流有I2=I1/Ki的关系,在Ki为常数(电源互感器I2不饱和)时,就是一条直线,如图3所示。当电流互感器铁芯开始饱和后,与I1/Ki 就不再保持线性关系,而是如图中的曲线2所示,呈铁芯的磁化曲线状。继电保护要求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I1等于最大短路电流时,其变比误差小于或等于10%。因此,我们可以在图中找到一个 电流值I1.b,自I1.b作垂线与曲线1、2分别相交于B、A两点,且BA=0.1I ’ 1(为折算到二次的I1 值)。如果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小于I1,其变比误差就不会大于10%;如果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大于I1,其变比误差就大于10%。 图3 图4 另外,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误差还与其二次负载阻抗有关。为了便于计算,制造厂对每种电流互感器提供了在m10下允许的二次负载阻抗值Zen,曲线m10=f(Zen)就称为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如图4所示,已知m10的值后,从该曲线上就可很方便地得出允许的负载阻抗。如果它大于或等于实际的负载阻抗,误差就满足要求,否则,应设法降低实际负载阻抗,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当然,也可在已知实际负载阻抗后,从该曲线上求出允许的m10,用以与流经电流互感器一次线绕组的最大短路电流作比较。 通常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是由制造厂实验作出,并且在产品说明书中给出。若在产品说明书中未提供,或经多年运行,需重新核对电流互感器的特性时,就要通过试验的方法绘制电流互

电流互感器误差现场校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周业文

电流互感器误差现场校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周业文 发表时间:2018-05-10T10:37:44.29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作者:周业文 [导读] 摘要:作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设备,电流互感器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10kV电流互感器,掌握其误差现场校验的方法,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影响误差的因素,对实现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具有针对性的意义。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作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设备,电流互感器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10kV电流互感器,掌握其误差现场校验的方法,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影响误差的因素,对实现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具有针对性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电流互感器现场误差检测的条件,然后研究了电流互感器误差导线连接方法和检测线路,并重点分析电流互感器误差现场校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希望本文所陈述的内容对于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具有一定的建议性意义,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110kV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影响因素分析 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感器的误差,在电力系统中,通常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为0.5级和0.2级,目前大量的电流互感器被应用于电气测量和电能计量。国家规定必须定期检查电力互感器的二次侧负荷、极性及变比等电气参数,误差校验作为其中的代表,是电能计量工作中发展变化较快的一项试验工作。 一般地,对于110kV高压电能计量设备中的电流互感器,需要在现场完成误差检验。测试方法一般分为标准电流互感器检测线路、低压外推法(二次低压法),实际上,对于电磁干扰较大,以及额定电流较小的电流互感器,一般采用标准的校验方法,这种方法的准确度很高,同时数据稳定,但检测设备体积大、数量较多;对于额定一次电流很大,电磁干扰较小的电流互感器,难以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现场检验,特别是安装在封闭母线和变压器套管上的电流互感器,因此一般采用低压外推法。这种方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测试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便携的特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本文对比了不同测试方法下的110 kV内置式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分析了电流互感器现场检测误差主要影响因素。 1.检测条件 1.1环境条件 需要在相对湿度不大于 95%,气温-25~55℃的环境下。校验检测接线造成被检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变化要小于被检电流互感器基本误差标准的 1/10,同时电磁场干扰造成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变化要小于被检电流互感器基本误差限值的 1/20。 1.2电流负荷箱条件 在额定电压、电流和额定频率的80%~120%范围内,其残余无功分量要小于额定负荷的±6%,无功和有功分量相对误差均小于 ±6%。 1.3标准电流互感器条件 准确度等级至少要比被检电流互感器高出两个等级,额定变比应与电流互感器相同,变差和误差均要小于被检电流互感器基本误差限值的1/5。 1.4误差测量装置条件 相位差和比值差示值分辨率应高于0.01′和0.001%。造成的测量误差,应小于被检电流互感器基本误差限值的1/10。 2.电流互感器误差现场校验 2.1 电流互感器现场校验线路 如图1所示,为应用标准电流互感器检测线路。这种检测方法准确度高,是较为传统的检测方式,但设备接线的工作量大,同时检测设备体积大、数量多。在检测时,除计量绕组外,其他二次绕组端子接地并用导线短路,并禁止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

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变比和误差

互感器的额定变比KN指电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比和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比。前者定义为原边绕组额定电压U1N与副边绕组额定电压U2N之比;后者则为额定电流I1N与I2N之比。即KN=U1N/U2N (对电压互感器) KN=I1N/I2N (对电流互感器)电压(或电流)互感器原边电压(或电流) 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一般规定为0.85~1.15U1N(或10~120%I1N),副边电压(或电流)应按比例变化,而且原、副边电压(或电流)应该同相位。但由于互感器存在内阻抗、励磁电流和损耗等因素而使比值及相位出现误差,分别称为比差和角差。比差为经折算后的二次电压(或二次电流)与一次电压(或一次电流)量值大小之差对后者之比,即fU 为电压互感器的比差,fI 为电流互感器的比差。 当KNU2》U1(或KNI2》I1)时,比差为正,反之为负。角差为二次电压(或二次电流)相量旋转180°后与一次电压(或一次电流)相量之间的夹角,以分为单位。并规定副边的-妧2(或-夒2)超前于妧1(或夒1)时,角差为正,反之为负。对没有采取补偿措施的电压互感器,比差为负,角差一般为正值,比差的绝对值和角差均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铁心饱和时,比差与角差均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对于没有采取补偿措施的电流互感器,比差为负值,角差为正值,比差的绝对值和角差均随电流增大而减小。采用补偿的办法可以减小互感器的误差。一般通过在互感器上加绕附加绕组或增添附加铁心,以及接入相应的电阻、电感、电容元件来补偿。常用的补偿法有匝数补偿、分数匝补偿、小铁心补偿、并联电容补偿等。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电流互感器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7c15820872.html,。

温度偏差计算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2002年,中国机械工业协会提出对1989年发布的8个《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技术条件》进行修订,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在标准修订过程中,涉及到环境试验及环境试验设备的重要技术指标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问题,新标准还提出了温度梯度问题。这对于环境试验设备用户和生产厂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温度偏差与温度均匀度、温度梯度数值上的相关性的讨论,希望引起环境试验设备用户和生产厂家的重视,恰当理解和规定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温度梯度指标及测试计算方法。 本文仅限于在30分钟内对试验箱规定的测试点,测试15次(或16次、30次、31次)所得的数据进行讨论,因为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新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温度梯度都使用这同一组数据,也就是说,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温度梯度只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工作室温度参数的状况,它们在数值上的相关性是必然的。 二、GBlll58-89中温度偏差与温度均匀度数值上的相关性 GBlll58-89《高温试验箱技术条件》采用后面的方法计算温度偏差和温度均匀度。测试方法则是在试验箱温度达到设定温度2h后,30min内每隔2min测一次,共测15次,测试点根据工作空间大小分别为9个点或13个点。 GBl0586-89《湿热箱技术条件》GBl0589-89《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GBl0590-89《低温/低气压试验箱技术条件》、GBl0591-89《高温/低气压试验箱技术条件》的测试计算方法与GBll58-89基本相同,但个别标准所取系数有差异。 GBlll58-896.3.5规定的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计算公式如下: 6.3.5f列出了计算温度均匀度的计算公式 △Tj=ThTL十0.55(σh+σL) (1) 式中: △T j——温度均匀度,℃ Th——平均最高温度,℃ TL——平均最低温度,℃ σh——平均最高温度的标准偏差 σL——平均最低温度的标准偏差 6.3.5h列出了温度偏差的计算公式 (△Th)=Th-T+2.14σh (2) (△TL)=TL-T+2.14σh 式中: △Th——温度上偏差,℃ △TL——温度下偏差,℃ T——标称温度,℃ 温度偏差与温度均匀度数值上的相关性,可以用计算值之比来讨论。 温度均匀度与温度上偏差之比: 温度均匀度与温度下偏差之比: GB11158-89对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测试计算采用了平均值和标准差,这与GB/T5170.1-1995是有区别的。计算温度偏差则以标称温度T为基准,这与GB/T5170.1-1995

电流互感器选配过大或者过小对计量精度有影响吗

电流互感器选配过大或者过小对计量精度有影响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电流互感器选配过大或者过小对计量精度有影响吗是否有影响主要看以下两种情况: 1、电流互感器的一次额定电流选择过大,流过电度表的实际电流就偏小,只要实际电路不低于电度表的“起始” 电流值,计量精度就不受影响的。 2、电流互感器的一次额定电流选择过小,则大电流时容易造成电流互感器的铁芯磁饱和,而使计量误差增大,也容易产生较大的热量。 1、例如:实际的额定电流约 45 A 选择常用的 150 / 5 电流互感器,倍率是 30 倍。当满载时(45 A),二次电流为 45 A ÷ 30 倍= 1.5 A ,计量还是准确的。 2、例如:实际的额定电流约 200 A 选择常用的 150 / 5 电流互感器,就属于过载运行了,满载时容易造成电流互感器的铁芯磁饱和,计量误差增大,也容易产生较大的热量。 追问 第一个二次电流不超过5A计量就是准确的吗谢谢 追答 你好:计量电度表的额定电流为 5 A ,在 5 A 以内是准确的。 追问 谢谢,发布问题的时候忘写采纳奖励分数,我给你补上 追答 不用谢。 追问

那如果把互感器换成500/5又会怎么样 追答 你可以算一下倍率:500 / 5 是100 倍,如果还是 45 A 的实际电流,那么二次输出电流就只有 0.45 A 了,如果高于电度表的起始电流,计量就是正常的,低于电度表的起始电流值,电度表就有可能不转了。 电流互感器如果选型太大或太小造成的误差大吗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可数十倍过载,但是,精度很低。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一般可过载20%,过载20%以内能保证测量精度。过载量超过20%以后,精度下降,并且可能损坏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选型过大的话,对精度会有一定的影响。普通互感器一般要求被测电流在额定电流的30%以上。S级电流互感器在5%以上都能获得较高的精度。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少误差 测量误差就是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输出量I2与其归算到一次输入量I’1的大小不相等、幅角不相同所造成的差值。因此测量误差分为数值(变比)误差和相位(角度)误差两种。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一是电流互感器本身造成的,二是运行和使用条件造成的。 电流互感器本身造成的测量误差是由于电流互感器又励磁电流Ie存在,而Ie是输入电流的一部分,它不传变到二次侧,故形成了变比误差。

数值计算方法第一章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以误差为主线,介绍了计算方法课程的特点,并概略描述了与算法相关的基本概念,如收敛性、稳定性,其次给出了误差的度量方法以及误差的传播规律,最后,结合数值实验指出了算法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1 引 言 计算方法以科学与工程等领域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求解对象,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段内利用有限的计算工具计算出模型的有效解答。 由于科学与工程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是各种各样的、复杂的. 复杂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求解系统的规模很大,多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耦合,海量的数据处理等等,这样就使得在其它课程中学到的分析求解方法因计算量庞大而不能得到计算结果,且更多的复杂数学模型没有分析求解方法. 这门课程则是针对从各种各样的数学模型中抽象出或转化出的典型问题,介绍有效的串行求解算法,它们包括 (1) 非线性方程的近似求解方法; (2)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3) 函数的插值近似和数据的拟合近似; (4) 积分和微分的近似计算方法; (5) 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 (6) 优化问题的近似解法;等等 从如上内容可以看出,计算方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近似”. 之所以要进行近似计算,这与我们使用的工具、追求的目标、以及参与计算的数据来源等因素有关. 计算机只能处理有限数据,只能区分、存储有限信息,而实数包含有无穷多个数据,这样,当把原始数据、中间数据、以及最终计算结果用机器数表示时就不可避免的引入了误差,称之为舍入误差. 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段内得到运算结果,就需要将无穷的计算过程截断, 从而产生截断误差. 如 +++=! 21 !111e 的计算是无穷过程,当用 ! 1 !21!111n e n ++++= 作为e 的近似时,则需要进行有限过程的计算,但产生了 截断误差e e n -.

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

电流互感器 1、原理 一次电流I 1流过一次绕组,建立一次磁动势 (N 1I 1),亦被称为一次安匝,其中N 1为一次绕组的匝数;一次磁动势分为两部分,其中小一部分用于励磁,在铁心中产生磁通,另一部分用来平衡二次磁动势(N 2I 2),亦被称为二次安匝,其中N 2为二次绕组的匝数。励磁电流设为I 0,励磁磁动势(N 1I 0),亦被称为励磁安匝。平衡二次磁动势的这部分一次磁动势,其大小与二次磁动势相等,但方向相反。磁势平衡方程式如下: 120121I N I N I N ? ? ? += 在理想情况下,励磁电流为零,即互感器不消耗能量,则有 12120I N I N ? ? += 若用额定值表示,则 1212 N N I N I N ? ? =- 其中1N I ? ,2N I ? 为一次、二次绕组额定电流。

额定一次、二次电流之比为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比,12N N N I K I = P 1 1I ? P 2 2 I ? Z B 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 E 2 11I N ? 22I N ? 22I N ? - 01I N ?

电流互感器的等值电路如下图所示: Z 1 Z 2 1 I ? 2I ? ? Z M 2U ? Z B ' 1 E ? 2E ? 根据电工原理,励磁电流在铁心中建立主磁通,它穿过一次、二次绕组的全部线匝。由于互感器铁心有磁滞和涡流损耗,励磁电流的一部分供给这些损耗,称为有功部分,另一部分用于励磁,称为无功部分。所以励磁电流与主磁通相差角,这个角称为铁损角。主磁通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电动势2E ? ,相位相差90(滞后);则: 222()B E I Z Z ? ? =+ 式中 Z 2---二次绕组的内阻抗, Z 2= R 2 +jX2

误差基本知识及中误差计算公式

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 一.系统误差(system error) 1.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特点: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但可通过一般的改正或用一定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 二.偶然误差(accident error) 1.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不一定,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但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2.特点: (1)具有一定的范围。 (2)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概率大。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4)数学期限望等于零。即: 误差概率分布曲线呈正态分布,偶然误差要通过的一定的数学方法(测量平差)来处理。 此外,在测量工作中还要注意避免粗差(gross error)(即:错误)的出现。 §2衡量精度的指标 测量上常见的精度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一.中误差 方差 ——某量的真误差,[]——求和符号。 规律:标准差估值(中误差m)绝对值愈小,观测精度愈高。 在测量中,n为有限值,计算中误差m的方法,有: 1.用真误差(true error)来确定中误差——适用于观测量真值已知时。 真误差Δ——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有: 标准差 中误差(标准差估值), n为观测值个数。 2.用改正数来确定中误差(白塞尔公式)——适用于观测量真值未知时。 V——最或是值与观测值之差。一般为算术平均值与观测值之差,即有: 二.相对误差 1.相对中误差=

2.往返测较差率K= 三.极限误差(容许误差) 常以两倍或三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容许值。即:。 §3误差传播定律 一.误差传播定律 设、…为相互独立的直接观测量,有函数 ,则有: 二.权(weight)的概念 1.定义:设非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分别为m1、m2、…m n,则有: 权其中,为任意大小的常数。 当权等于1时,称为单位权,其对应的中误差称为单位权中误差(unit weight mean square error) m0,故有:。 2.规律: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故观测值精度愈高,其权愈大。

电压电流互感器准确等级

电压、电流互感器准确等级根据电流互感器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所产生的变比误差规定了准确等级。准确级是指在规定的二次负荷变化范围内,一次电流为额定值时的最大电流误差的百分值。国产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等级有:0.01; 0.02;0.05;0.1;0.2;0.5;1;3;10级。按照国家标准《电流互感器》GB1208-75规定,电力系统用电流互感器的误差限值。 带S的是特殊电流互感器,要求在1%-120%负荷范围内精度足够高,一般取5个负荷点测量其误差小于规定的范围;0.1级以上电流互感器,主要用于实验室进行精密测量,或者作为标准,用来校验低等级的互感器,也可以与标准仪表配合,用来校验仪表,所以叫做标准电流互感器;在工业上,0.2级和0.5级互感器用来连接电器测量仪表,要求误差20%-120%负荷范围内精度足够高,一般取4个负荷点测量其误差小于规定的范围(误差包括比差和角差,因为电流是矢量,故要求大小和相角差),而3.0级及以下等级互感器主要用于连接某些继电保护装置和控制设备,如5P,10P的电流互感器一般用于接继电器保护用,即要求在短路电流下复合误差小于一定的值,5P 即小于5%,10P即小于10%;标有B(或D)级的电流互感器,用来接差动保护和距离保护装置。所以电流互感器根据用途规定了不同的准确度,也就是不同电流范围内的误差精度。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按其功能特性分级如下: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按用途分为稳态保护用(P)和暂态保护用(TP)P级:准确限值规定为稳态对称一次电流下的复合误差,无剩磁限值。

5P20表示在加20倍额定电流的情况下,误差小等于5% 暂态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准确级分为TPX、TPY、TPZ三个级别。 TPS 级:低漏磁电流互感器,其性能由二次励磁特性和匝数比误差限值规定。无剩磁限值。 TPX级:准确限值规定为在指定的暂态工作循环中的峰值瞬时误差。无剩磁限值。TPX级电流互感器环形铁芯中不带气隙,在额定电流和负载下,其电流误差不大于±0.5% TPY级:准确限值规定为在指定的暂态工作循环中的峰值瞬时误差。剩磁不超过饱和磁通的10%。级电流互感器铁芯带有小气隙,气隙长度约为磁路平均长度的0.05%,由于气隙使铁芯不易饱和,有利于直流分量的快速衰减,在额定负荷下允许最大电流误差为±1%。 TPZ级:准确限值规定了为在指定的二次回路时间常数下,具有最大直流偏移的单次通电时的峰值瞬时交流分量误差。无直流分量误差限值要求,剩磁通实际上可以忽略。TPZ级电流互感器铁芯心有较大气隙,气隙长度约为磁路平均长度的0.1%,由于铁芯气隙较大,一般不易饱和,特别适合于有快速重合闸(无电流时间间隙不大于0.3s)线路上使用。 测量用单相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标准准确级为:0.1,0.2,0.5,1.0,3.0,5.0; 保护用电压互感器的标准准确级为:3P和6P,电压误差分别是3%和6%。

电流互感器误差分析(精)

电流互感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铁心、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由于铁心磁阻的存在,电流互感器在传变电流的过程中,必须消耗一小部分电流用于激磁,使铁心磁化,从而在二次线圈产生感应电势和二次电流,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就是由于铁心所消耗的励磁电流引起的。由于激磁电流和铁损的存在,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和二次电流的差值是一个向量,误差包括比值差和相角差。 影响误差的因素: 1、电流互感器的内部参数是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主要因素。 ⑴ 二次线圈内阻R2和漏抗X2对误差的影响: 当R2增大时比差和角差都增大; X2增大时比差增大,但角差减小,因此要改善误差应尽量减小R2和适当的X2值。由于二次线圈内阻R2和漏抗X2与二次负载Rfh和Xfh比较而言值很小,所以改变R2和X2对误差的影响不大,只有对小容量的电流互感器影响才较显著。 ⑵ 铁芯截面对误差的影响:铁芯截面增大使铁芯的磁通密度减少,励磁电流减小,从而改善比差和角差。没有补偿的电流互感器在额定条件下铁芯的磁通密度已经很小,所以减少磁通密度也相对减小了导磁系数,使励磁电流减小不多,而且磁通密度越小效果越差。 ⑶ 线圈匝数对误差的影响: 增加线圈匝数就是增加安匝,增加匝数可以使磁通密度减小,其改善误差的效果比增加铁芯截面显著得多。但是线圈匝数的增加会引起铜用量的增加,同时引起动稳定倍数的减少和饱和倍数的增加。此外,对于单匝式的电流互感器(如穿心型或套管型电流互感器一次线圈只允许一匝)不能用增加匝数的办法改善误差。 ⑷ 减少铁芯损耗和提高导磁率。在铁芯磁通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少铁芯励磁安匝和损耗安匝也将改善比差和角差,因此采用优质的磁性材料和采取适宜的退火工艺都能达到提高导磁率和减少损耗的目的。铁芯磁性的优劣还影响饱和倍数,铁芯磁性差时饱和倍数较校。

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计算方法

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计算方法 摘要:本文对<<工业与民用配电手册>>中关于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方法提出疑问,并结合<<手册>>中的例题,给出了作者认为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 10%误差校验计算方法 由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自1983年11月第一版到2005年10月的第三版,发行量近16万册,该手册的权威性、指导性,对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行业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正因为广大设计者对该手册的重视和尊重,更要求它是完美的。本文就手册中关于“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的计算方法”提出不同的意见,供大家参考。尽管如此,本人仍然认为,暇不掩玉,该手册仍然是广大设计者必备的案头参考书。 手册给出的电流互感器允许误差计算步骤如下: 1,按照保护装置类型计算流过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倍数 2,根据电流互感器的型号、变比和一次电流倍数,在10%误差曲线上确定电流互感器的允许二次负荷。 3,按照对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最严重的短路类型计算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 4,比较实际二次负荷与允许二次负荷,如实际二次负荷小于允许二次负荷,表示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不超过10%。 对于步骤1、2、4,本文并无异议,对步骤3,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引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例题【7-9】,6KV线路过流与速断保护为例来说明问题。已知条件如下(对原例题中与本讨论无关的给予了简化): 某6KV单侧放射式单回路线路,工作电流I g.xl 为100A,电动机起动时的过负 荷电流I gh 为181A。经校验实际线路长度能满足瞬时电流速断选择性动作,且短路时母线上有规定的残压。采用DL-11型电流继电器、DL-13型继电器、DSL-12型时间继电器和ZJ6型中间继电器作为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交流操作),电流互感器选用LFZB6-10型,变比150/5,三相星型接线方式。另采用ZD-4型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作为线路单相接地保护。已知最大运行方式下,线路 末端三相短路时的超瞬态电流I” 2k3.MAX =1752A。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三相短 路时的超瞬态电流I” 2k3.Min =1674A。 计算过程为: 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 I opK =K rel K jx I” 2k3.MAX /n TA =1.2x1x1752/30=70.1A (式1) 式中K rel :可靠系数,取1.2;K jx :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I opK :继电 器动作值,计算值为70.1A,取70A,装设DL-11/200型继电器。 2)过电流保护整定: I opK =K rel K jx I gh /K r n TA =1.2x1x181/0.85x30=8.52A(式2) 取9A,装设DL-13/20型继电器, 3)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验 a,确定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计算倍数:

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因素(精)

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因素 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因素 1.电流互感器的内部参数是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主要因素。 ⑴二次线圈内阻R2和漏抗X2对误差的影响: 当R2增大时比差和角差都增大; X2增大时比差增大,但角差减小。因此要改善误差应尽量减小R2和适当的X2值。由于二次线圈内阻R2和漏抗X2与二次负载Rfh和Xfh比较而言值很小,所以改变R2和X2对误差的影响不大,只有对小容量的电流互感器影响才较显著。 ⑵铁芯截面对误差的影响:铁芯截面增大使铁芯的磁通密度减少,励磁电流减小,从而改善比差和角差。没有补偿的电流互感器在额定条件下铁芯的磁通密度已经很小,所以减少磁通密度也相对减小了导磁系数,使励磁电流减小不多,而且磁通密度越小效果越差。 ⑶线圈匝数对误差的影响: 增加线圈匝数就是增加安匝,增加匝数可以使磁通密度减小,其改善误差的效果比增加铁芯截面显著得多。但是线圈匝数的增加会引起铜用量的增加,同时引起动稳定倍数的减少和饱和倍数的增加。此外,对于单匝式的电流互感器(如穿心型或套管型电流互感器一次线圈只允许一匝)不能用增加匝数的办法改善误差。 ⑷减少铁芯损耗和提高导磁率。在铁芯磁通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少铁芯励磁安匝和损耗安匝也将改善比差和角差,因此采用优质的磁性材料和采取适宜的退火工艺都能达到提高导磁率和减少损耗的目的。铁芯磁性的优劣还影响饱和倍数,铁芯磁性差时饱和倍数较小。 2.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的误差 当电流互感器已经定型,其内部参数就确定了,那么它的误差大小将受二次电流(或一次电流)、二次负载、功率因数以及频率的影响。这些因素称为外部因素,在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主要受这四个因素影响。 ⑴电流频率的变动对误差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系统频率变化甚小,其影响可忽略不计。假使频率变化过大,例如额定频率为50Hz的电流互感器用于60Hz的系统中,就应当考虑频率的影响,因为频率变动不但影响铁芯损耗、磁通密度和线圈漏抗的大小,也同时影响了二次侧负载电抗值的大小。 ⑵当一次电流减小时,磁通密度按比例相应减少,但在低磁通密度时,励磁安匝的减少比磁通密度减少要慢,因此比差和角差的绝对值就相对增大。 ⑶电流互感器误差具有以下特征:当一次电流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时,二次电流按比例变化,当二次负载阻抗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不影响二次电流的大小。所以当二次负载在额定范围内减少时,磁通密度也减少,由于二次电流不变,励磁电流减小,误差也将减小。电流互感器的出厂说明书一般会标明额定二次负载阻抗值,在运行中其误差应按给定接线方式下的最大二次负载阻抗值来校核。 ⑷二次负载的功率因数增大,也就是Rfh增大,Xfh减小,角差将增大而比差将减少。对于饱和倍数而言,互感器厂家说明书注明的饱和倍数是指功率因数为0.8时的饱和倍数,此值相当于的饱和倍数的“极小值”,因此功率因数无论增大或减小,饱和倍数都增大。 3.减小误差的措施

继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计算方法及应用

继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的计算方法及其应 用 作者:师淑英郭增光常小冰 河北大唐国际王滩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设备,而掌握其误差特性及10%误差曲线,对于继电保护人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它可避免继电保护装置在被保护设备发生故障时拒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对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用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通电流法,如何绘制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并对其如何应用,加以说明。关键词:电流互感器 10%误差曲线应用 1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 电流互感器,用来将一次大电流变换为二次小电流,并将低压设备与高压线路隔离,是

图中I ’1为折算到二次侧的一次电流,R ’1、X ’ 1为折算到二次侧的一次电阻和漏抗;R 2、X 2为二次电阻和漏抗;I 0为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在理想的电流互感器中I 0的值为零,I ’ 1 =I 2。但实际上Z 2为Z 0相比不能忽略,所以,0I .=1I .-0I . 2≠; 由电流互感器的向量图中可看出,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主要是由于励磁电流I 0的存在,它使二次电流与换算到二次侧后的一次电流I ’ 1不但在数值上不相等,而且相位也不相同,这就造成了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电流互感器的比误差f= 100I I I ' 1 2 '1 ?- ;角误差为I ’ 1 与I 2间的夹角。 做为标准和测量用的电流互感器,要考虑到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比误差和角误差;做为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为保证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可靠运行,要考虑当系统出现最大短路电流的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能正常工作,不致因为饱和及误差带来拒动,因而规程的规定,应用于继电保护的电流互感器,在其二次侧负载和一次电流为已知的情况下,电流误差不得超过10%。 2 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及10%误差曲线 设Ki 为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其一次侧电流与二次电流有I 2=I 1/Ki 的关系,在Ki 为常数(电源互感器I 2不饱和)时,就是一条直线,如图3所示。当电流互感器铁芯开始饱和后,与I 1/Ki 就不再保持线性关系,而是如图中的曲线2所示,呈铁芯的磁化曲线状。继电保护要求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I 1等于最大短路电流时,其变比误差小于或等于10%。因此,我们可以在图中找到一个电流值I 1.b ,自I 1.b 作垂线与曲线1、2分别相交于B 、A 两点,且BA =0.1I ’ 1(为折算到二次的I 1值)。如果电流互感器的一次I 1电流,其变比误差就不会大于10%;如果,其变比误差就大于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