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设计优化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火电厂设计优化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火电厂设计优化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火电厂设计优化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8-08-10T12:15:42.2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作者:张茹

[导读] 在火力发电厂建设过程中,土建结构的设计工作是整个项目的建设要点,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该和具体的结构体系进行充分的结合

上海外服(陕西)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在火力发电厂建设过程中,土建结构的设计工作是整个项目的建设要点,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该和具体的结构体系进行充分的结合,详细分析电厂的实际需求,将土建结构设计工作落到实处。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一定要对墙体和梁柱的设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其更好地满足电厂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文章探讨分析了火电厂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

1火力发电厂土建部分结构设计

土建部分是电厂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土建的质量,必须在施工建设开展以前做好全面的结构设计工作,从电厂土建情况来看,优化设计,合理选择截面尺寸,尽量避免肥梁胖柱现象。配合运煤、供水、建筑等专业做好输煤系统的煤尘综合治理工作,为电厂的文明生产从设计方面创造条件具体来说,可以将发电厂土建部分结构设计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为结构选型。配合总图、建筑专业做好全厂建筑的规划,方案比选及设计工作,努力提高单体建筑与全厂建筑的布置与设计水平,使全厂各建筑物在造型、色彩、功能上达到和谐统一。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基础情况以及结构情况进行分析,需要针对结构形式的需求,并全面考虑施工场地的周围环境、施工进度、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为计算结构的相关参数。工作人员需要将相关提资以及卷册作为建模计算的依据,但是不可仅凭这些资料盲目展开建模工作,设计人员之间应当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对电厂的土建情况展开综合分析抓好预埋件,留孔资料的正确性,吃透工艺资料,做到图纸与所提资料对应无误,做好统计工作,计算好洞口、埋件以及荷载,然后在综合各种数据资料与相关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荷载规范展开计算,并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

第三阶段的工作主要为设计、输出工作。严格遵守国家和上级颁发的规程,规范以及相关会议纪要中明确的设计原则。若设计中对执行某些条文确有困难或有突破之处,应事先提请各级领导研究,并作出指示性意见。严格执行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颁发的《电力勘测设计技术管理制度》,执行电力勘测设计生产岗位责任制,成品审校制、图纸会签制等管理制度。以保证设计输出的质量。

2电厂土建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2.1总体设计

主厂房体系与结构形式是总体设计中应当首先确定的内容,主要依据:(1)主厂房建筑布置(2) 主厂房工艺布置、管道布置及荷载图。

(3) 《火力发电厂主厂房荷载设计技术规程》(DL/T5095-2007)的各层楼面活荷载取值(4)主要设计参数:分别有工程地质条件、地层分布及岩土特性、地下水埋藏条件、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地震动参数等。设计中必须保证各个参数无误,以确保设计成品质量。

土建结构设计中主厂房的结构体系:横向采用由汽机房外侧柱-汽机房屋盖-煤仓间框架组成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纵向A排为框架-钢支撑结构;B、C排为双纵梁的框架结构。楼板梁采用钢梁-砼板组合梁,钢梁与同楼板之间设置栓钉。汽机房屋盖一般采用双坡实腹工字钢梁,屋面采用由“实腹钢梁+钢檩条+保温自防水的双层压型钢板”组成的轻型屋面体系。汽机房吊车梁为9.0米和10.5米跨度的焊接工字钢梁.汽轮发电机基座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板式基础,四周用变形缝与周围结构分开。汽机房固定端及扩建端运转层以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汽机房平台结构组成整体结构;运转层以上采用钢结构,设钢结构抗风梁。汽机房大平台、除氧煤仓间各层楼(屋)面板均采用钢梁现浇板组合结构。汽机大平台梁与A、B轴柱铰接。煤斗采用为悬挂式结构上部方形钢煤斗,下部为斜锥形漏斗,斜锥部分采用3mm厚的不锈钢内衬。炉前平台支承在煤仓间C排柱和锅炉K1排柱上。与C排柱铰接连接,与K1排柱滑动连接。

2.2主厂房地基处理方案

发电厂建(构)筑物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应根据工程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建筑物的安全等级、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基础埋深、沉降要求、以及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在技术可靠、满足工程设计、施工进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下,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法。火电厂设计中常见的地基处理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换填垫层法、桩基和复合地基等。

地基处理正式施工前,宜进行试验性施工,在确认施工技术条件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地基处理的正式施工。

2.3主厂房基础型式

用于支承火力发电厂中主厂房(包括汽机房A排、汽机房平台、除氧间及煤仓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框架柱的基础。

主厂房框架柱基础的地基方案一般有天然地基、桩基等形式,中小型机组条件许可时也有采用复合地基或强夯等方案。基础选型应与地基处理方案相协调。对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或强夯等地基处理方案,根据地基条件一般应依次选用柱下独立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桩基承台或筏板基础;当采用桩基承台时,应依次选用单柱承台、双柱承台或多柱联合承台、桩筏承台。

主厂房框架柱基础的布置应与汽轮发电机基础底板、凝结水泵坑、凝汽器坑、循环水坑(管)及汽动/电动给水泵、磨煤机等主厂房内的主要辅机基础和深坑的布置相协调;同时应与相邻的锅炉基础布置相协调,避免发生碰撞。具体可采取调整基础长宽尺寸、合并基础、或增加基础的埋深等方法。

2.4主厂房屋面结构的设计

在主厂房结构设计工作中,屋面梁和屋面结构设计工作是其最为主要的内容之一,其中无论是无檩屋盖还是有檩屋盖都可以采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有檩屋盖设计过程中最常用到的材料就是压型钢板,主要是因为其比较轻,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非常快捷方便。在对屋面梁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是空间网架和钢屋贾结构,当然屋架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例如,梯形屋架和下承式屋架,这两种形式主要适用于跨度在18~30m之间的屋盖,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定。而钢屋架和钢网架模式主要使用与

管道线路布置的优化设计(DOC)

管道线路布置的优化设计 摘要 管道运输是输送石油的一个重要途径,设计合理的管线铺设方案,不仅可以节省铺设的费用,还可以减少后期运输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针对题目中给出的不同情况,设计了不同情况输油管线的详细方案。 针对问题一:根据两个炼油厂到铁路线距离和两个炼油厂间的不同距离以及共用管线与非共用管线的两种不同情况,对不共用管线时进行B A B A w w w w ≠=,的分析,对共用管线时进行S B A S B A w w w w w w ≠===,,S B A w w w ≠≠的分析。最终可以将模型归纳为:运用轴对称定理建立的非线性优化模型。在模型检验中运用费马点对模型进行检验,可以证明该模型的正确性。 针对问题二:在已经确定了两个炼油厂的地点一个在郊区一个在城区的情况下,由于在城区的管道铺设还需增加拆迁和工程补偿等附加费,首先按照各级公司的各项数据运用matlab 进行Topsis 综合评价法分析,得到甲,乙等级公司的评估可信度之比为1:0.426,从而得到拆迁和工程补偿等附加费用的期望值为54.23=P W 万元/千米,。然后根据问题一中的模型三,运用Lingo 编程的方法,得出将火车站建在点(4.427985,0) 时费用最少为502.6264万元,此时的城郊结合处坐标为(15,6.547257),无共用管线,两厂管道交汇处坐标为(4.427985,0.4435016)。在用Lingo 求解得到费用最小的线路后,控制变量x ,保持y 和1y 的条件不变,对x 进行灵敏度分析,可以总结出如下结论:当x 的值大于4.427985时,随着x 值得增大,y 和1y 的值都在小幅度的减小,以此来保证费用较小。 针对问题三:根据题中给出的数据,可以将火车站分为建立在城区和郊区两种情况,根据通用模型三,运用Lingo 编程的方法,将已知数据代入,得到将火车站建在郊区坐标为(5.323864,0)时费用最少为458.6181万元。为了检验计算的准确性,利matlab 编程进行模拟,得到最小总费用为523.6968万元,火车站的坐标点位(14.9820,0),共用管道的坐标为(14.9820,0.0772).由此可得,我们建立的模型是可行的。 针对论文的实际情况,对论文的优缺点做了评价,文章最后还给出了其他的方法,以用于参考。 关键词:轴对称定理 非线性优化模型 费马点 T o p s i s 综合评价法

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贾瑞芬张翔 (福建农林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本文概要地介绍了优化设计方法在国内近年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包括传统优化方法、现代优化方法,以及优化软件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关键词:优化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MATLAB 优化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较早应用于机械工程等领域的设计。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有关介绍优化设计方法的专著(如《机械优化设计》[1])的出版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优化设计方法在国内的工程界得到了迅速的推广。本文按传统优化方法、现代优化方法、优化软件应用等三个方面,概要地介绍优化设计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工程界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1. 传统优化方法的应用与改进情况  1.1传统优化方法的应用  从近10年发表的工程优化设计的论文可以看出,罚函数法、复合形法、约束变尺度法、随机方向法、简约梯度法、可行方向法等,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对重庆维普信息数据库中的工程技术类刊物做检索,1993年至2003年,这6种约束优化方法应用的文献检出率的比例,依次约为12:10:3:1.5:1.5。 以机械设计为例,传统优化方法主要应用于机构和机械零部件的优化设计,主要对零件或机构的性能、形状和结构进行优化。在结构方面,如对升降天线杆的结构优化设计[2],采用内点罚函数法优化,在保证天线杆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压弯组合强度的前提下所设计出的结构尺寸比按一般的常规设计方法所计算的尺寸要小,自重更轻。在形状方面,赵新海等[3]对一典型的轴对称H型锻件的毛坯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性能方面,《凸轮一连杆组合机构的优化设计》[4]一文以最大压力角为最小做为优化目标、并采用坐标轮换法和黄金分割法等优化方法对书本打包机中的推书机构(凸纶—连杆组合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使得机构确保运动的平衡性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传力性能,使设计结果更加合理。《弹性连杆机构结构和噪声控制一体化设计》[37]一文,利用改进的约束变尺度法,求解基于噪声控制的弹性连杆机构结构控制同步优化问题,同步优化后机构的声辐射性能指标具有明显改善。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因此,传统优化方法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将优化技术与可靠性理论相结合,形成了可靠性优化设计法。按照可靠性优化设计法设计的产品,既能定量地回答产品在运行中的可靠性,又能使产品的功能参数获得优化解,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是一种非常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设计方法。如采用惩罚函数内点法求解齿轮传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5],以及运用二阶矩法和约束随机方向法对钢板弹簧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6]。 1.2传统优化方法的一些改进  目前,随着工程问题的日益扩大,优化要面对的问题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在逐渐增大,传统的优化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时,就显露出了其局限性与缺陷。于是就出现了在分析现有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方法的不足或应用问题而作出的改进。  1.2.1对传统优化方法应用于离散变量优化的改进 工程设计问题中,经常遇到设计变量必须符合本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标谁,只能取为限定的离散值或整数值的情况。若应用连续变量优化方法.得到最优解后再作简单的圆整处理,可能造成设计上的不可行解,或得到一个非最优解。为此适用于变量取离散值的优化方法发展起来。朱浩鹏等[7]提出了改进的动态圆整法、拉格朗日松弛法。 惩罚函数优化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求解约束非线性问题的方法,但它仅限于求解连续变量的优化问题。

系统优化设计模拟

系统优化设计 一.填空(30分) 1.系统工程是用于系统设计、实现、技术管理、运行使用和退役的专业学科方法论。 2.系统工程师在引导系统架构的开发、需求的定义和分配、设计方案的评价与权衡、系统间技术风险均衡、系统接口的定义与评估、验证和确认活动的全面监督,以及许多其他任务中起关键的作用。3.在NPR7123.1《NASA系统工程流程和需求》中包括三类技术流程:系统设计、产品实现及技术管理。 4.对飞行和地面保障项目,NASA寿命周期的两个阶段又分为以下7个递进阶段: ●A前阶段:概念探索(即确定确定可行备选方案)。 ●阶段A:概念研究和技术开发(即项目定义,明确和组织必要的 技术)。 ●阶段B:初步设计和技术完善(即建立初步设计方案,开发必要 的技术)。 ●阶段C:详细设计和制造(即完成系统设计,进行组件的建造/ 编码)。 ●阶段D:系统组装、集成、试验和投产(即集成组件,验证系统, 系统投入生产并准备运行使用)。 ●阶段E:运行使用与维护(即运行与维修系统)。 ●阶段F:退役处置(即处置系统,分析数据)。

5.产品交付流程:产品实施、产品集成、产品验证、产品确认、产品交付。 6.产品验证流程分为5个主要步骤:(1)验证计划(准备实施验证的计划); (2)验证准备(准备进行验证);(3)执行验证(进行产品验证);(4)分析验证结果;(5)获得验证工作产品。 7.技术管理:技术规划、需求管理、接口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评估、决策分析。 二.(30分) A.直升机的主动防御系统 B.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 三.简答题(20分) A.系统设计的关键 B.系统设计各流程间相互关系 C.产品实现流程图 D.产品实现的关键 四.(10分) 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简述对系统总师的认识

YJK软件的优化设计

Y J K软件的优化设计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当前软件(PKPM)主要问题 1、计算模型落后甚至不正确的若干方面 2、采用的算法不完全满足规范要求的若干方面 3、采用的过于简化的计算模型的若干方面 4、设计观念已经落后的若干方面 5、计算模型粗放忽略了结构有利要素的若干方面 6、涉及优化的关键环节缺失的若干方面 7、不开放接口的封闭观念 1、计算模型落后甚至不正确的若干方面 (1)基础筏板、桩筏或桩承台有限元计算常给出配筋异常大的结果(2)楼板按照单房间的导致支座钢筋偏大; (3)基础冲切计算流程错误导致筏板承台厚度过大; (4)承台独基与地基梁的重复计算造成重复布置 2、采用的算法不完全满足规范要求的若干方面 (1)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的单肢配筋方式配筋过大或不够; (2)柱剪跨比按简化计算方法常导致短柱过多超限过多; (3)型钢混凝土柱的配筋按不同规程才可优化 3、采用的过于简化的计算模型的若干方面 (1)对弹性时程分析结果只能作全楼统一的地震作用放大; (2)对活荷载的折减系数、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只能设置全楼统一的数值; (3)施工模拟计算不能胜任目前多种工程需要; (4)转换梁按照梁杆件计算模型导致易发生抗剪抗弯超限; (5)地下室外墙的计算模型不合理导致地下室外墙过大的配 筋设计; (6)基础考虑上部楼层刚度的计算不全面; 4、设计观念已经落后的若干方面 认为梁设计时考虑楼板的壳元计算减少梁的配筋偏于不安全 5、计算模型粗放忽略了结构有利要素的若干方面 (1)地下1层以下地下室的不需按抗震设计; (2)梁配筋计算没有考虑支承梁的柱的宽度影响; (3)应正确区分框架梁与非框架梁; 6、涉及优化的关键环节缺失的若干方面 (1)基础承载力验算;

设计优化工作方案

设计优化工作方案 我院优化设计工作室面向地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其他投资控制管理精细严谨的建设业主单位,站在专业的角度和高度,以我们的专业和技术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更经济、更安全,致力于结构优化设计,为业主单位节省项目开发的经济成本。 优化设计工作室将以专业的技术、严谨的态度、精细的工作实现房地产开发企业(业主单位)价值的最大化,建设、设计单位、顾问优化单位三方共赢之目标。 优化方式 优化设计工作室服务方式包括结果优化和过程优化两种。 结果优化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进行的设计优化,通过对原设计图纸进行结构布置优化和施工图精细化设计并提出优化报告,说服原设计单位对原设计图纸进行设计修改的优化方式,或另行由我院出图审查。 过程优化是在设计过程中提前沟通、同步进行的优化方式,通过对设计产品进行过程控制,实现最优化的设计目标,包括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业务咨询 1、前期洽谈,客户需求确认; 2、根据客户提供的设计资料进行设计整体质量评估,并为客户提供设计质量评估; 3、与客户进一步沟通,讨论工作细节问题; 4、签定咨询项目合同,开展正式结构优化工作; 5、根据进度开展咨询优化工作,并按阶段完成咨询优化报告; 6、项目通过结构施工图审查,完成优化项目总结。 优化理念 结构设计包括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计算、施工图配筋等四个方面,结构优化也是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一个优秀的结构设计应该满足: 1、结构体系选择恰当,材料选择合适; 2、结构布置均匀、对称、简洁、合理; 3、结构计算荷载输入正确、参数设置合理、计算结果满足规范; 4、施工图配筋设计精细、构造措施周密、方便施工。 通过结构优化,在满足安全和建筑物功能、效果的前提下,将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含量指标控制在最低水平,以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并得到业主的高度认可和满意。 优化评估 优化设计工作室根据相关设计资料从地下室结构、基础、上部结构布置、计算分析及结构施工图细节设计等多方面对设计质量进行有效评估,让业主单位对设计质量心中有底。评估设计质量服务内容: 1、上部结构体系合理性评估;

MATLAB实验遗传算法和优化设计

实验六 遗传算法与优化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选择、交叉、变异); 2. 学习使用Matlab 中的遗传算法工具箱(gatool)来解决优化设计问题; 二、实验原理及遗传算法工具箱介绍 1. 一个优化设计例子 图1所示是用于传输微波信号的微带线(电极)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上下两根黑条分别代表上电极和下电极,一般下电极接地,上电极接输入信号,电极之间是介质(如空气,陶瓷等)。微带电极的结构参数如图所示,W 、t 分别是上电极的宽度和厚度,D 是上下电极间距。当微波信号在微带线中传输时,由于趋肤效应,微带线中的电流集中在电极的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欧姆损耗。根据微带传输线理论,高频工作状态下(假定信号频率1GHz ),电极的欧姆损耗可以写成(简单起见,不考虑电极厚度造成电极宽度的增加): 图1 微带线横截面结构以及场分布示意图 {} 28.6821ln 5020.942ln 20.942S W R W D D D t D W D D W W t D W W D e D D παπππ=+++-+++?????? ? ??? ??????????? ??????? (1) 其中πρμ0=S R 为金属的表面电阻率, ρ为电阻率。可见电极的结构参数影响着电极损耗,通过合理设计这些参数可以使电极的欧姆损耗做到最小,这就是所谓的最优化问题或者称为规划设计问题。此处设计变量有3个:W 、D 、t ,它们组成决策向量[W, D ,t ] T ,待优化函数(,,)W D t α称为目标函数。 上述优化设计问题可以抽象为数学描述: ()()min .. 0,1,2,...,j f X s t g X j p ????≤=? (2)

优化设计技术

机械优化设计 摘要 机械优化设计是最优化技术在机械设计领域的移植和应用,其基本思想是根据机械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标准规范等建立一反映工程设计问题和符合数学规划要求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和计算机计算技术自动找出设计问题的最优方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建立在数学规划理论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数值计算,能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善的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使期望的经济指标达到最优,它可以成功地解决解析等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优化设计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因而采用这种设计方法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本文论述了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背景、流程,并对无约束优化及约束优化不同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情况、原理、具体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进行了叙述。另外,选择合适的优化设计方法是解决某个具体优化设计问题的前提,而对优化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评判是其关键,本文分析了优化方法的选取原则。之后对并对近年来出现的随机方向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等新兴优化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本文以交通领域中建立最优交通网路为例说明了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特点。 关键词:机械优化设计;约束;特点;选取原则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1.1优化设计的背景 (1) 1.2机械优化设计的特点 (2) 1.3优化设计的模型 (3) 1.4优化设计的流程 (4) 第二章优化设计方法的分类 (6) 2.1无约束优化设计方法 (7) 2.1.1梯度法 (7) 2.1.2牛顿型方法 (7) 2.1.3共轭梯度法 (8) 2.1.4变尺度法 (8) 2.2约束优化设计方法 (9) 2.2.1直接解法 (9) 2.2.2间接解法 (11) 2.3多目标优化方法 (13) 2.3.1主要目标法 (14) 2.3.2加权和法 (14) 第三章各类优化设计方法的特点 (15) 3.1无约束优化设计方法 (15) 3.2约束优化设计方法 (16) 3.3基因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em,简称GA) (16) 3.4模糊优化设计方案 (17) 第四章优化方法的选择 (18) 4.1优化设计方法的评判指标 (18) 4.2优化方法的选取原则 (19) 第五章机械优化设计发展趋势 (21) 第六章 UG/PRO-E建模 (23) 参考文献 (27)

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工程简介 ######天然气利用工程-天然气长输管道起于仙人岛能源化工区的仙人岛天然气液化厂,终于大石桥市西侧的大石桥分输站。管线长度约为98KM,管径φ406.4,设计压力4.0Mpa,管道输气规模为1.4*108m3/a。 管道沿线经过仙人岛能源化工区、盖州市、鲅鱼圈区、营口市沿海产业基地、营口市中小企业园区、老边区和大石桥市,设置大石桥分输站1座,设鲅鱼圈南分输阀室、鲅鱼圈北分输阀室、盖州分输阀室、北海分输阀室、沿海分输阀室、中小园分输阀室、老边分输阀室和有色园分输阀室共8座分输阀室。 施工方法的选择: 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定向钻机性能及现场情况,决定采用DDW320定向钻机。 1.1 钻机主要性能参数DDW320定向钻机: DDW320 机身长度 6.4m 机向宽度 2.3m 高度 2.0m 重量9.2 t 泥浆流量320L/min 钻杆重量40kg 发动机功率145kw 行走速度 5.3Km/h 最大扭矩12KNm 实际推进力32 t

实际回拖力32 t 钻杆长度3m 钻杆外径73mm 水压8Mpa 1.2 钻机技术特点: A、设备机械化程度高,结构布局合理,整体性好。 B、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C、钻机倾角可调,适应不同铺设管线设计深度和不同施工场地条件。 D、钻机具有足够的回拉力和较大的回转扭矩,满足反扩拉管要求。 E、易于随时监测钻进方向,调整孔底钻头,控制钻进轨迹。 F、及时监测钻进参数和地层变化。 2 施工方法特点: 2.1 精确性。拖管轨迹准确、精度高,满足设计要求。 2.2 方向可控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随时可确定管线的位置及埋深,这是传统的顶管工艺所达不到的。 2.3 铺管速度快,施工周期短。同样长度及管径的管线,施工时间是普通顶管线施工时间的1/5。 2.4 广泛的适应性。适用于复杂的地质结构,如乱石、回填土等,适用于地下管网分布复杂的地段。 2.5 不阻碍交通,不污染环境,对路面及河道无损害。 2.6 铺管质量高,由于基本没有破坏原有土质结构,无须进行地下水防 范和软土层的加固措施,避免了土壤沉降过程对管道的应力破坏。 2.7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管径越大,埋深越深,周边环境越复杂,经济效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周江琛2013301390008 摘要:机械优化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非常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是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重点介绍机械优化设计方法的同时,对其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优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词:优化方法约束特点函数 优化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建立在数学规划理论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数值计算,能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善的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使期望的经济指标达到最优,它可以成功地解决解析等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优化设计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因而采用这种设计方法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将设计问题转化为确切反映问题实质并适合于优化计算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包括:选取适当的设计变量,建立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是设计问题所要求的最优指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约束条件反映的是设计变量取得范围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求得该数学模型的最优解:可归结为在给定的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值或最优值的问题。机械优化设计就是在给定的载荷或环境条件下,在机械产品的形态、几何尺寸关系或其它因素的限制范围内,以机械系统的功能、强度和经济性等为优化对象,选取设计变量,建立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使目标函数获得最优值一种现代设计方法,目前机械优化设计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国防等各部门。优化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它是将最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为工程设计提供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利用这种新方法,就可以寻找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因此优化设计是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优化方法的发展经历了数值法、数值分析法和非数值分析法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数学规划理论形成了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为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使工程技术人员把主要精力转到优化方案的选择上。最优化技术成功地运用于机械设计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引入优化设计方法后,使得在设计工程中既能够不断选择设计参数并评选出最优设计方案,又可加快设计速度,缩短设计周期。在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机械产品更新日益所以今天,把优化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起来,使设计工程完全自动化,已成为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优化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无约束优化设计法;无约束优化设计是没有约束函数的优化设计,无约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目标函数的一阶或二阶导数的无约束优化方法,如最速下降法、共轭梯度法、牛顿法及变尺度法等。另一类是只利用目标函数值的无约束优化方法,如坐标轮换法、单形替换法及鲍威尔法等。此法具有计算

工程控制网模拟计算分析与优化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践环节,培养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学会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工程测量现场服务的技能。 2.掌握工程测量地面控制网模拟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附合导线进行设计、模拟计算、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附合导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得对策,通过与边角网模拟计算结果的比较,加深对地面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这两个重要质量指标的理解。 3.掌握基于观测值可靠性理论的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法,能根据工程要求独立布设地面控制网并进行网的模拟优化设计计算。 4.掌握COSA系列软件的CODAPS(测量控制网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包)的安装、使用及具体应用。 二、内容与步骤 2.1附合导线模拟计算 2.1.1模拟网的基本信息 网类型和点数:附合导线、全边角网,9个控制点。 网的基准:附合导线为4个已知点、全边角网取1个已知点和1个已知方向。 已知点坐标:自定 待定点近似坐标:自定 边长:全边角网1000 ~ 1500m 左右,附合导线 400~ 500m 2.2计算步骤 1.人工生成模拟观测方案设计文件“导线数据.FA2”在主菜单“新建”下输入等边直伸导线的模拟观测数据,格式按照 COSA2 的规定输入,另存为“导线数据.FA2”。文件如下: 1.8,3,2 D1,0,1261.778,671.640

D2,0,997.212,1086.813 D3,1,1242.007,1542.800 D4,1,1027.823,2001.479 D5,1,1258.483,2496.456 D6,1,1071.641,2921.460 D7,1,1226.964,3367.157 D8,0,1031.118,3795.525 D9,0,1114.036,4306.353 D2 L:D1,D3 S:D3 ………… 2.主菜单“设计”栏的下拉菜单,有三项子菜单项,单击“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将弹出一对话框,要求输入生成随机数的相关参数。第一个参数用于控制生成不相同的随机数序列,其取值可取1-10的任意整数;第二个参数即“随机数个数”只能选200,400或500,即最多可生成500个服从(0,1)分布的正态随机数。系统对所生成的随机数按组进行检验,检验通过就存放在RANDOM.DAT文件中。该文件中的随机数用于网的模拟计算时生成在给定精度下的模拟观测值。 3.生成平面网初始观测值文件“导线数据.IN2”单击“生成初始观测值文件”,选择“平面网”,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文件“导线数据.FA2”,则自动生成初始观测值文件“导线数据.IN2”。如下: 1.800,3.000, 2.000,1 D1, 1261.778000, 671.640000 D2, 997.212000, 1086.813000 D8, 1031.118000, 3795.525000 D9, 1114.036000, 4306.353000 D2 D1,L,0.0000 D3,L, 119.155092 D3,S, 517.543047 D3 D2,L,0.0000 D4,L, 233.153520 D2,S, 517.537413 D4,S, 506.224731

风电工程“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若干措施

中国**集团公司风电工程 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若干措施 2012年,集团公司集中组织开展了优化设计、提高效率、降低造价专项活动。在活动中突出造价管理,完善制度标准和措施,建立完善的造价指标对标体系,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降低造价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3年集团公司将继续集中组织深入开展优化设计专项活动,并在活动中突出提高效率管理工作。 提高效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设计、设备采购、加工制造、安装调试、建设管理、生产运营等各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工程优化管理,建立完成统一的优化设计管理体系,推动优化设计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常态化,提升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依据国家、行业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结合风电项目管理实际,提出了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若干措施。 1、基本要求和原则 1. 风电项目管理工作应坚持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强化前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调试、总结等各个阶段的策划和过程控制,重视设计优化,突出提高效率,建设造价低、工期短、质量优、效益好的精品工程。 2. 优化设计应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原则。 3.各风电建设项目,应结合工程建设实际、针对工程特点,制定明确的优化设计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争取达到国内同时期、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 4.优化设计、提高效率,要做到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四全管理,把集团公司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各项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落实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各系统、各岗位工作中。 5.保证设备选型、系统布置的先进性,突出厂用电率、风功率曲线考核值等影响项目效益的技术经济指标。新建机组无缺陷移交生产,实现机组即投产、即稳定、即盈利、即达设计值的四即目标。

YJK软件的优化设计

一、当前软件(PKPM)主要问题 ? 1、计算模型落后甚至不正确的若干方面 ? 2、采用的算法不完全满足规范要求的若干方面 ? 3、采用的过于简化的计算模型的若干方面 ? 4、设计观念已经落后的若干方面 ? 5、计算模型粗放忽略了结构有利要素的若干方面 ? 6、涉及优化的关键环节缺失的若干方面 ? 7、不开放接口的封闭观念 1、计算模型落后甚至不正确的若干方面 ?(1)基础筏板、桩筏或桩承台有限元计算常给出配筋异常大的结果?(2)楼板按照单房间的导致支座钢筋偏大; ?(3)基础冲切计算流程错误导致筏板承台厚度过大; ?(4)承台独基与地基梁的重复计算造成重复布置 2、采用的算法不完全满足规范要求的若干方面 ?( 1)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的单肢配筋方式配筋过大或不够; ? ( 2)柱剪跨比按简化计算方法常导致短柱过多超限过多; ? ( 3)型钢混凝土柱的配筋按不同规程才可优化 3、采用的过于简化的计算模型的若干方面 ? ( 1)对弹性时程分析结果只能作全楼统一的地震作用放大; ? ( 2)对活荷载的折减系数、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只能设置全楼统一的数值; ? ( 3)施工模拟计算不能胜任目前多种工程需要; ? ( 4)转换梁按照梁杆件计算模型导致易发生抗剪抗弯超限; ? ( 5)地下室外墙的计算模型不合理导致地下室外墙过大的配 筋设计; ? ( 6)基础考虑上部楼层刚度的计算不全面; 4、设计观念已经落后的若干方面 ? 认为梁设计时考虑楼板的壳元计算减少梁的配筋偏于不安全 5、计算模型粗放忽略了结构有利要素的若干方面 ? ( 1)地下1层以下地下室的不需按抗震设计; ? ( 2)梁配筋计算没有考虑支承梁的柱的宽度影响; ? ( 3)应正确区分框架梁与非框架梁; 6、涉及优化的关键环节缺失的若干方面 ? ( 1)基础承载力验算;

搅拌式反应器的模拟与优化设计

搅拌式反应器的模拟与优化设计 摘要 在综述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在搅拌式反应器中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搅拌式反应器中流场的模拟方法, 包括“黑箱”模型法、内外迭代法、多重参考系法和滑移网格法, 并指出了CFD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 对反应器内流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介绍与评价。最后提出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遗传算法, 优化生物反应的工艺操作条件, 并结合CFD技术, 实现生物反应器的结构优化, 从而达到对生物反应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 以指导实验与工业生产。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搅拌式反应器,数值模拟,人工神经网络,优化设计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Stirred reactor Abstract: Base on the overview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technology in the stirred reactor research,we focused on the mixing reactor simulation of the flow field, including "black box" model of law, internal and external iteration, multiple reference frame method and the sliding mesh method,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CFD technology. On these basis,we described and evaluated the reactor flow mathematical model.We conclud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operating conditions, biological response, and results combined CFD technology to achieve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bioreactor, so as to achiev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bioreactor system aims to guide experiments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wor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tirred reactor, numerical simul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optimization 第1章前言 搅拌式反应器( Stirred Tank Reactor, STR)因其结构灵活、操作方式多样

优化设计思想

1、引言 ANSYS程序最常见的优化算法有零阶方法,一阶方法,随机搜索法,等步长搜索法,乘子计算法和最优梯度法。 本篇仅作简单描述,更多的细节参见ANSYS Theory Reference chapter 20。要想深刻的了解这些算法,需要具 有一定数学知识,并有一定的兴趣爱好才能精下心了好好的理解和学习这一部分的理论性内容,但这也是快速提 升自己水平的好途径。 2、优化算法简介 2.1 零介方法 零阶方法之所以称为零阶方法是由于它只用到因变量而不用到它的偏导数。在零阶方法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 1)目标函数和状态变量的逼近方法; 2)由约束的优化问题转换为非约束的优化问题。 逼近方法是指程序用曲线拟合来建立目标函数和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是通过用几个设计变量序列计算目标函 数然后求得各数据点间最小平方实现的。该结果曲线(或平面)叫做逼近。每次优化循环生成一个新的数据点, 目标函数就完成一次更新。实际上是逼近被求解最小值而并非目标函数。状态变量也是同样处理的。每个状态变 量都生成一个逼近并在每次循环后更新。用户可以控制优化近似的逼近曲线。可以指定线性拟合,平方拟合或平 方差拟合。缺省情况下,用平方差拟合目标函数,用平方拟合状态变量。用下列方法实现该控制功能: Command: OPEQN GUI: Main Menu>Design Opt>Method/Tool 转换为非约束问题的原因是状态变量和设计变量的数值范围约束了设计,优化问题就成为约束的优化问题。 ANSYS程序将其转化为非约束问题,因为后者的最小化方法比前者更有效率。转换的实现方法是通过对目标函数 逼近加罚函数的方法计入所加约束的。 收敛检查:前面的或最佳设计是合理的而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问题就是收敛的:1)目标函数值由最佳合理设计到当前设计的变化应小于目标函数允差。 2)最后两个设计之间的差值应小于目标函数允差。 3)从当前设计到最佳合理设计所有设计变量的变化值应小于各自的允差。 4)最后两个设计所有设计变量的变化值应小于各自的允差。 但收敛并不代表实际的最小值已经得到了,只说明以上四个准则之一满足了。因此,用户必须确定当前设计优化 的结果是否足够。如果不足的话,就要另外做附加的优化分析。 对于零阶方法,优化处理器开始通过随机搜索建立状态变量和目标函数的逼近。由于是随机搜索,收敛的速度可 能很慢。用户有时可以通过给出多个合理的起始设计来加速收敛。只简单的运行一系列的随机搜索并删除所有不 合理的设计。也可以运行多次单独的循环,并在每次运行前指定新的设计变量序列来生成起

现代优化设计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M ac hi neBuil di ng Auto m atio n,D ec2007,36(6):5~6,9 现代优化设计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王基维1,熊伟2,李会玲1,汪振华3 (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800;2.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6; 3.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优化设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为机械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 法。优化设计在解决复杂设计问题时,能从众多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美或最适宜的设计 方案。对现代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展望了现代优化设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优化设计;机械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 H1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5276(2007)0620005202 Develop ing T rend on M odern O pt im a l Design M ethods WANG J i2wei1,XI ONG W ei2,LI H u i2li ng1,WANG Zhen2hua3 (1.Ni ngbo Voca ti on Te chno l ogy C o ll e ge,N i n gbo315800,C h i na; 2.Huna n B i o l ogy Me c ha ni c a la nd E l e c tri c a lP ro f e ss i ona lTe chno l ogy C o ll ege,C ha ngsha410126,C h i na; 3.Na n ji ng Un i ve rs ity o f S c i e nc e a nd Te chno l o gy,Na n ji ng210094,C h i n a) Abstr ac t:As a new d i s c i p l i ne,o p tm i a l de s i gn p rov i de s an m i p o rtan t sc i en tifi c de s i gn m e t h od f o r e ng i nee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7631105.html, i ng op tm i a ld es i gn, t he y can fi nd o ut a nea rl y pe rf e ct o r op tm i um des i gn s ch em e fr om l o ts o f feas i b l e ap p r o ache s.T he p ape r s um m a ri ze s t he de ve l o p i ng trend a nd d ir e cti o n o f t he m ode rn op tm i a l des i gn m e t hod s. K ey word s:op tm i a ld es i g n;m a ch i n e des i gn;de ve l o p t re nd 0引言 机械设计与制造是机械工程领域中最重要的内容,而机械设计又是机械制造的前提。优化设计(opti m a l de2 si g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优化设计为机械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在解决复杂设计问题时,能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美的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1]。实践证明,在机械设计中采用优化设计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机械设备质量,降低材料消耗与制造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工作性能[2]。文中初步论述了机械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优化设计方法[3]是数学规划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将设计变量表示为产品性能指标、结构指标或运动参数指标的函数(称为目标函数),然后在产品规定的性态、几何和运动等其它条件的限制(称为约束条件)的范围内,寻找满足一个目标函数或多个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设计变量组合的数学方法。优化设计方法已成为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1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现状 优化设计的基础和核心是优化理论和算法。迄今为止,己有上百种优化方法提出,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种优化方法[4,5]。 a)线性逼近法:线性逼近法SLP是将原非线性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线性优化问题,通过求解线性优化问题得到原问题的近似解。根据形成线性优化的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线性逼近法。常用的线性逼近法有近似规划法和割平面法; b)遗传算法[2,6,14]:遗传算法GA(genetic a l gorith m s)是一种基于生物自然选择与遗传机理的随机搜索算法。它是1962年首先由美国密执安大学的J.H.H olland教授提出、随后主要由他和他的一批学生发展起来的[7],并在1975年的专著中作了介绍,首先提出了以二进制串为基础的基因模式理论,用二进制位串来模拟生物群体的进化过程。进化结束时的二进制所对应的设计变量的值即为优化问题的解。GA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很强的通用优化能力,它不需要导数信息,也不需要设计空间或函数的连续性条件,其优化搜索具有隐性并行性,可以多点同时在大空间中作快速搜索,因此有可能获得全局最优解。由于G A有着其他优化算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因此,GA的应用非常广泛,取得大量研究应用成果。在结构优化设计方面的如离散结构的遗传形状优化设计[8]、悬臂扭转结构和梁结构的优化设计[9]、桁架和薄壁的结构优化问题[10]等。在文献[11]中对平面四杆机构的遗传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文献[12]介绍了一个用于ZL40装载机的直齿圆锥齿轮差速器的优化设计问题,用GA中的实数编码进行优化求解,取群体大小为50,交叉率为0.2,变异率为0.5,经过120代的进化并经圆整后得到最优解。文献[15]中通过把机械方案设计过程看作是一个状态空间的求解问题,用遗传算法控制其搜索过程,完善了新的遗传编码体系,为了适应新的编码体系重新构建了交叉和变异等遗传操作,并利用复制、交换和变异等操作进行一次次迭代,最终自动生成一组最优的设计方案。 此外,G A还应用在函数优化、机械工程、结构优化、电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自适应控制、故障诊断、系统工程调度和运输问题等诸多领域中[13]; #5 #

22优化设计节省材料的有效措施

第6节优化设计节省材料的有效措施 合理的结构设计应是在满足规范要求和足够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和造价,实现建筑真正的绿色和环保。 当前主要的问题是当前普遍应用的软件中对很多问题的处理存在不全面、粗放的状况,我们首先从几个方面详细梳理了现软件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导致结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浪费和造价的增加。 6.1 当前软件主要问题 1. 计算模型落后甚至不正确的若干方面 (1)基础筏板、桩筏或桩承台有限元计算常给出配筋异常大的结果; (2)楼板按照单房间的导致支座钢筋偏大; (3)基础冲切计算流程错误导致筏板承台厚度过大; (4)承台独基与地基梁的重复计算造成重复布置 2. 采用的算法不完全满足规范要求的若干方面 (1)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的单肢分段式配筋方式配筋过大或不够; (2)柱剪跨比按简化计算方法常导致短柱过多超限过多; (3)型钢混凝土柱的配筋按不同规程才可优化 3. 采用的过于简化的计算模型的若干方面 (1)对弹性时程分析结果等需地震放大情况只能作全楼统一的地震作用放大; (2)对活荷载的折减系数、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只能设置全楼统一的数值; (3)施工模拟计算不能胜任目前多种工程需要; (4)转换梁按照梁杆件计算模型导致易发生抗剪抗弯超限; (5)地下室外墙的计算模型不合理导致地下室外墙过大的配筋设计; (6)基础考虑上部楼层刚度的计算不全面; 4. 设计观念已经落后的若干方面 设计梁时应考虑板的共同作用从而减少梁的配筋。 5. 计算模型粗放忽略了结构有利要素的若干方面 (1)地下1层以下地下室的不需按抗震设计; (2)梁配筋计算没有考虑支承梁的柱的宽度影响; (3)应正确区分框架梁与非框架梁; 6. 涉及优化的关键环节缺失的若干方面 (1)基础承载力验算; (2)基础冲切计算;

机械优化设计方法概述

机械优化设计方法概述 摘要 机械优化设计是最优化技术在机械设计领域的移植和应用,其基本思想是根据机械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标准规范等建立一反映工程设计问题和符合数学规划要求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和计算机计算技术自动找出设计问题的最优方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建立在数学规划理论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数值计算,能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善的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使期望的经济指标达到最优,它可以成功地解决解析等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优化设计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因而采用这种设计方法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本文论述了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背景、流程,并对无约束优化及约束优化不同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情况、原理、具体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机械优化设计;约束;特点;选取原则 Mechanical optimization design is optimized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ransplantation, its basic idea is based on mechanical design theory, methods and standards to establish a reflect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odel, and then applying the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ethod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o find out the design problem of the optimal scheme of automatic. As a new subject,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nd computer program design basis, by numerical calculation, from the large number of design so as to improve or the most suitable design, so that the desired economic index optimal, it can successfully solve th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are difficult to deal with complex problem.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design method. So using this design metho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design efficiency and design qu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timized design method of the backgrou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o the unconstrained and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of different optimal design method for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 methods, characteristics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mechanical design optimization; constraint; characteristics; selection princip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