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编制下穿隧道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最新编制下穿隧道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最新编制下穿隧道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下穿隧道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采用的规范、标准

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1年版)

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3.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2008

4.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2002

5.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24-2010

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7.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

8.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 11836-2009

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12.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2012

13.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

14.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5.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16.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2003);

17. 《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20221-2006)

18. 《钢纤维混凝土水箅盖》 JC/T948-2005

19. 《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 GB 26537-2011

20. 《检查井盖》 GB/T 23858-2009

21. 《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

(GB/T21873-2008)

22.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 06MS201

23.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6-2001

24、《混凝土低压排水管》 JC/T923-2003

25、《混凝土实心砖》 (GB/T 21144-2007)

2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GB/T 50788-2012)

27、标准混凝土实心砖 (GB/T 21144-2007)

2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29. 其他相关国家、地方规范标准和政策法规

二、设计参数

1、设计原则及设计参数

(1)根据雨、污水系统规划,分期实施、合理布局、节约投资。

(2)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3)雨水排水系统需与防洪规划、水系规划相协调。

(4)根据该区域内地势走向以及道路竖向规划,充分利用规划水系,采用就近自流排放的雨水排放形式。

2、雨水管道设计标准及参数

(1)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

q=[2806(1+0.8031gP)]/[(t+12.8*P0.231)0.768]升/秒·hm2

p―设计重现期:地面P=1a,下穿段P=5a;

(2)流量公式:F

q

Q?

?

1

式中:

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取0.9。

(3)管道粗糙系数n:

钢筋砼管:满流n=0.013;

UPVC直壁管:n=0.01。

三、排水设计

本工程为改造工程,改造全长约510米,其中暗埋段约267米。

经前期方案确定,xxxx现状雨水、污水、给水、煤气、通信及电力的市政管线均布置在道路两侧人行道及人行道外侧,现状道路车行道(即新建隧道)范围内无横向市政管线,仅交叉口范围内存在过路市政管线。本次隧道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的现状管线由建设单位负责改建,未计入本次设计范围。局部需要改造的现状管线由建设单位前期或后期进行改造。

本次排水设计主要考虑改造部分的雨水收集排放,隧道主体范围内消防设计,并预留与市政给水、排水接口。本次改造新建的排水部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地上广场部分雨水收集后通过新建dn110落水管流至地面;2、地面停车场部分雨水通过漫流由地面现状雨水系统收集排放;3、地下隧道部分雨水:在隧道人行道下设置0.3*0.2m排水沟,采用侧立式雨水篦收集,通过排水沟排至道路最低点处集水坑后排至雨水泵站,通过泵站提升后排至道路现状雨水管道。0.3*0.2m排水沟及侧立式雨水篦详见隧道结构设计。总汇水面积约3000平方米。

由于改造后路面标高微调,现状各市政检查井井盖需调整与路面标高顺接,现状雨水边井进行改造(道路最低点需增加雨水边井),雨水边井就近接入现状雨水管道,改造后雨水边井采用平篦式雨水边井,球墨铸铁雨篦盖,详见06MS201-8-6.(具体改造工程量

现场计量)。

四、雨水泵站设计

雨水泵站设置在K0+282处(道路西侧)。泵池尺寸为3*4米。雨水泵站设计流量为97L/S。采用潜水污水泵提升雨水,共2台工作泵。泵型号为:150QW200-10-11。要求该泵工况点数据为:Q=176 m3/h,H=12.0m,N=11KW,n=1450r/min。潜污泵采用自动耦合安装方式。泵站运行以水位控制实现自动化。预埋件及预留孔等均必须待设备到货,核对安装尺寸及潜污泵需要的最小淹没深度无误后再进行施工。地下构筑物中富含高浓度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如要下人入池,则下人前必须采取通风换气措施,使池中气体达到安全阈值, 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后,方可下人。

泵站运行以水位控制实现自动化。泵站控制最高水位(起泵水位)为492.5m,最低水位(停泵水位)为491.5m。泵站运行水位可根据实际运行状况作适当调整。泵的起吊设备采用固定式。

潜污泵出水管设有油控微阻缓闭止回阀(HH44Z-1.0)、可拆式双法兰传力接头(VSSJAFC型)、闸阀(Z45T-10),规格均为DN200。

雨水泵站进水管、潜污泵出水管、泵池总出水管分别采用D406.1*10、D219.1*8、D323.9*8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GB/T 3091-2008)。与设备、设施、配件等连接处采用法兰连接,其余采用焊接。根据前期方案确定,泵池出水管采用压力排水,就近接入现状市政雨水管道,泵池以外部分管道由业主现场确定接入井及计量工程量。

钢管穿越池壁处均须预埋刚性防水套管(A型),详见02S404-15。

钢管彻底除锈后方可施行防腐工序。钢管内壁防腐采用IPN8710互穿网络防腐涂料,先采用IPN8710底漆两道,再用IPN8710面漆两道,涂层干膜总厚度≥200μm;钢管外壁防腐采用IPN8710防腐涂料,底漆采用IPN8710,面漆采用IPN8710,其防腐层构造如下:

- 2 -

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河南,为河南驻马店置地·森林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 Y/T5132-95),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 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5. 业主提供现场资料及设计要求等。 三、设计范围 1.此公园道路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工程: 1)主、次入口道路; 2)公园环道; 3)滨河游道; 4)林荫小道 四、公园道路的分类 1按使用功能分类 护林防火、生产、游览环道:主要以车行为主,两侧或一侧可设人行道,以满足公园消防和人行的要求,此本园道路宽度4.5~8m公园主、次入口道路和公园环道。 滨河景观游道:主要以人行为主,必要时可通过环卫用小型垃圾运输车,此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3m滨河游道。 景区林荫小道:主要以人行为主,部分路段宽度2.5~3m,公园小型游览工具自行车等可以通过,此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2m或1.5m公园人行小径。 2、按技术标准分类 森林公园道路按使用性质分为干线、支线、人行道三类。 2.1 干线:为森林公园与外部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园内的环行主道。外部干线按相应的国家公路等级进行设计。内部干线路基宽度一般按5.0~7.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9%,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m。 2.2 支线:森林公园内通往各功能分区、景区的道路。支线路基宽度一般按 3.0~5.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15m。 2.3 人行道:森林公园内通往景点、景物供游人步行游览观光的道路。可根据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阶梯式道路。人行道宽度一般按1.0~ 3.0进行设计,不设阶梯的人行道纵坡宜小于18%。 3按面层材料分类 3.1花岗岩:主要用于主、次入口道路地面铺装,一般车行为主时,花岗岩设置为50厚;花岗岩铺装还用于园路镶边及分段,此时花岗岩厚度一般设为20或30厚。 3.2混凝土砖或透水砖:主要用于支线道路铺装,规格为200x100x60,混凝土砖或透水砖必须质地密实,质感细腻。 3.3水洗石:主要用于人行小径铺装,一般粒径为?5-8,颜色为米黄色或白

浅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运用

浅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运用 发表时间:2019-09-11T14:21:51.030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6期作者:骆世鹏 [导读] 本文首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应用进行分析,其次阐述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优化与应用,以供参考。 骆世鹏 身份证号码:45068119901112xxxx 摘要: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居民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目前我国水资源较为缺乏,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首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应用进行分析,其次阐述了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优化与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应用;优化;运用 一、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构建 1、吸取外国经验,构建合理的给排水设计体系 现阶段,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为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与应用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机遇,从而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在给排水工程上设计的经验,避免了错误的出现。此外,加强对外国经验与技术方面的学习,并于我国实际给排水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相结合,从而帮助我国为健全给水排水设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步骤与流程的规范起到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之中,给水排水工程与民众的实际生活与工作方面也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在设计建筑给排水工程时,除了要考虑建筑工程的属性外,还需将设计人员的理论知识与经验相结合,从而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更加合理、可靠,对完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体系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2、规范设计标准,确保建筑使用效果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所以民众对于建筑工程的舒适程度也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现阶段,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设计主要的发展方向。在设计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过程中,消防系统的设计无疑是当中的关键环节,以此来避免火灾影响扩大化。所以,对于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人员来讲,其必须严格遵从给排水设计标准或者规范中的要求来完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做好消防方面的设计工作,同时保证建筑的排水功能可以在有效发挥,对建筑安全与舒适程度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与应用 给水与排水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部分,下面将依次对给水与排水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应用方面进行分析: 1、建筑给水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应用 一般来说,消防给水与给水管道等是给水系统设计的主要部分,其中,如果室内存在较大的使用面积,则通常会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卫生间,同时也会将厨房与卫生间之间预留一定距离,所以会造成给水管道的长度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当增加给水管道长度之后,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噪音在管线末端出现,从而会因此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会增加供水管道的压力,致使隐患问题在管道使用中出现。因此,在设计建筑给水系统时,需要对民众生活影响因素予以慎重考虑,注意给水管道的噪音问题,设置相对合理的管道长度,以免当中出现压力过大和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此外,在建筑工程给水系统中,消防给水设计也是当中重要的一环。通常来讲,在民用建筑中,消防给水系统会单独的予以设计,以保证在火灾出现后,可以将民用的生命以及财产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另外,在设计建筑工程过程中,消防系统需要予以合理且人性化的设计,根据建筑工程本身的特点与用途,将一定规格的排水管与消防水泵等设置其中,方便消防系统可以更好的对火灾事故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同时也可将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经济性与合理性更好的表现出来。 2、建筑排水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应用 通常来讲,排水管道与地漏等是建筑排水系统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在一些老旧建筑中,铸铁管道是当中排水系统主要使用的材质,但随意使用时间的增长,其难免会出现生锈腐蚀,致使漏水情况出现,对民众的生活有一定影响。然而,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塑料为主要材质的管道在排水工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其在耐用性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而缺点则是噪音大,所以在布置管道时,要对其布置方式予以优化,降低噪音对民众的影响。另外,地漏通常会设置在排水量较大的厨房以及浴室等区域,如果地漏排水不畅,则会导致室内累积大量的水而无法有效排出,一旦渗漏到楼下,则会导致彼此出现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所以保持地漏的通畅性是十分关键的。为此,在设计排水系统时,注意完善并优化地漏方面的设计,对地漏水封深度予以有效控制,增强防涸功能。同时,对于特殊地段来讲,例如,淋浴间,可在此设置更大规格的地漏,有助于增加排水量,避免积水过多问题的出现。最后,在设计排水管道时,要注意根据排水区域不同来合理的选择排水管道材质,有助于提高其使用年限,避免渗水问题的出现。同时,如条件允许,可增加隔音材料的使用,或者将减压阀门设置在管道中,有助于避免共振噪音的出现。 3、管道排水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应用 建筑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和地漏等。目前排水管道所选用的管道材质主要是铸铁,但铸铁排水管道的缺点是容易生锈,因此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目前我国通常采用塑料排水管道,避免管道生锈的问题,这种新型排水管道目前应用较广泛。但这种管道的缺点是噪音较大,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塑料管道跟其他管道相比更易产生噪音,因此设计人员应对塑料管道设置进行优化,再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将排水管道设计在距离卧室较远的位置,并安装消声装置降低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有排水需要的房间应设置地漏,这种设施是为了防止用水量较大的厨房、浴室等发生流水故障给居民带来经济损失和不便,因此地漏的设置也应合理。建筑物设计需要优化地漏,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合理设计。对于淋浴间建筑排水设计应采用特殊型号的地漏,提高美观的同时有效的控制水封深度。排水管材选择应符合实际情况,选择隔音材料和减压阀,防止共振噪声,保障居民日常休息不受影响。 4、节能设计的应用 建筑设计时应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并严格遵守规范标准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目前太阳能环保系统的应用增加了建筑设计的环保性,利用更加无污染、可再生的太阳能,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的经济效益。节能型设备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水资源的消耗,还极大的减少居民的经济支出。目前新建的住宅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太阳能循环泵供水对贮水箱的

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题目:黑洛公路(K590-K593+500)段施 工图设计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年级:2008级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 5 月30 日

摘要 黑洛公路是黑龙江省公路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它连接了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采用二级公路设计标准,全长740km。它的建设对完善黑龙江省内公路交通网,促进公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沿边地区早日脱贫致富,促进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市之间的联系,有重要意义。本设计根据沿线地质、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黑洛公路外业勘测资料,参照交通部颁发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完成K590—K593+500段施工图设计。 本次设计利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包括:应用纬地道路辅助设计软件HintCAD5.88、绘图软件AutoCAD2004、办公软件Offices2003等,对黑洛公路平面、横断面、纵断面、路基、路面、排水工程、附属工程、平面交叉及沿线设施等进行了施工图设计,并绘制出相应表格和图纸,确定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结构层厚度,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关键词 路线设计;路基;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

Abstract Heiluo road is one of the key projec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t connects the Heihe city and the Daxinganling city . Its design speed is 40km/h, which adopt three-stage highway design standard. The full-length is 740 km. The meaning of its construction to the consummation of the road network, is promoting along the route area economy development, bringing poverty area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become rich soon, and promoting crosswise relation between the city group of the northea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which is significant.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field operation survey data, as well as along the route natural condition including geology, terrain, hydrology and the related technical standard, which i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 Commun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we can complete the K590to K593+500section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s fully used in this design. This design uses the latitude path assistance design software HintCAD5.8, cartography software AutoCAD2004, office software Offices2003 and so on. Meantime this design also completes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which includes the highway route, the roadbed, road surface, drainage work plan cross ,the attached project and the facility along the route and so on, and draws up the corresponding graph and form. Through to designing of the Asphaltic concrete pavement an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I ensure that thickness on each Structural layer and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by the high-quality, efficient, economic and rational principles. Key words Route design,Roadbed,Asphaltic concrete pavement,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遵循的规范和设计原则: 1、建设方与我院签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2、建设方提供的1:500片区地形图(电子版)。 3、我院所作的本工程道路及相关专业设计文件。 4、本工程综合管网方案设计文件。 5、巴南新华片区道路及管网规划资料。。 6、我院设计人员现场踏勘收集的相关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7、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8、设计原则: 1) 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 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3)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4)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 5) 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6) 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9、对方案评审意见的执行情况:排水方案无意见,按综合管网方案执行。 二、工程慨述: 龙州湾公共租赁住房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新华村,距离巴南区政府约1.6Km,北侧紧邻城市主干道渝南大道C段。项目总用地约96万m2,建设总规模约253万m2,总投资约78亿。居住户数约3万户,居住人数约7.9万人,容积率3.65,绿地率35%,小区配套有中、小学,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垃圾转运站等。 龙州湾公共租赁住房周边市政道路为围绕公共租赁住房的3条市政道路,将成为龙州湾公共租赁住房进出的主要交通干道,该工程的实施,将为公共租赁房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居民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有效改善片区通行条件,是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本次设计范围是A1 、A2、A4道路。本次设计范围A1 、A2、A4道路雨水:A2道路雨水有一个出口,位于其与已经修建A3路交叉口处,A2路全部雨水接入A3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紫微住宅小区1号楼给排水工程设计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 XXXX 学生XXXX 指导教师XXXXXX XXXX 年

摘要 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西安市紫薇住宅小区的给水排水设计。这是一栋18层商住楼。本工程为本工程为二类高层住宅楼,,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层,地下一层为丙类库房。主体部分一层为商业,二到十八层为住宅。总建筑面积为:6339.62,建筑高度:52.60m。屋面为不上人屋面。一层与地下室层高1m,2至18层层高2.9m。每层包括3户,每户设卫生间各一个,共有洗手盆1个,大便器1个,洗脸盆1个,洗衣机1个,洗涤盆1个。根据建筑物性质、用途及建筑单位要求,室内设有完善的给水排水卫生设备系统。该大楼要求消防给水系统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以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时直接启动消防泵。生活水泵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自动启动,并且自动稳压。本设计说明书包含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生活给水,消防给水,雨水,生活污水等设计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计算、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设计计算、喷淋系统的设计计算、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关键词:生活给水,消火栓给水,自动喷淋系统,建筑排水 1

Abstract The main task of this design is to b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Xi'an Lagerstroemia residential district. This is a 18-storey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The project-oriented engineering as second-class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 basement, ground eighteen layers, Class C basement storeroom. The ground floor of the main business, two to eighteen floors for residential. The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6339.62, building height: 52.60m. The roof is not accessible roof. Floor and basement floors 1m, 2 - 18 layers of high 2.9m. Each includes three, one each household toilet set, a total wash basin, a toilet, a wash basin, a washing machine, a washing basin. According to building nature, purpose and construction unit requirements, has improved the indo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anitation systems. The building requires fire water system is safe and reliable, set up a separate fire hydrant system and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fire pump fire when started directly. Living water pump can be started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user needs, and automatic voltage regulator. The design manual contain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 life, water supply, fire water, rainwater, sewage and other design projects.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domestic water supply system design calculations, design hydrant water supply system calculation, design sprinkler system calculation, design calculations 1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组成内容及编制深度要求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内容及编制深度要求 1 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批复等依据文件。 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情况,如有改变初步设计的内容时需说明改变部分的内容、原因和依据。 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设计概要 工程范围、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平纵线形设计技术要点。 设计横断面及与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的配合关系。 路基、路面、挡墙及涵洞等工程设计。 1)路基设计及边沟、边坡特殊设计。 2)路面结构设计包括:设计标准、设计弯沉值、结构组合型式及采取的技术措施(含主、辅路及人行步道)。 3)挡墙及涵洞采用通用图或特殊设计。 4)雨水口布置及道路路面排水措施。 5)交通工程设施设计。 6)照明工程设计。 7)环境工程设计。 8)其它设计情况。 9)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工艺等情况。 10)需要特殊说明的问题。 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拆迁、征地、迁移障碍物等。 2)管线升降、挪移、加固、予埋与其它市政管线的协调配合。 3)新技术、新材料等的施工方法及特殊路段或构筑物的做法和要求。 4)重要或有危险性的现况地下管线(电力、电信、燃气等应有准确位置和高程),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 5)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2 施工图预算 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有无施工图预算委托。 3 工程数量和材料用量表 4 设计图纸 平面总体设计图:比尺1:2000~1:10000,内容同初步设计要求。 平面设计图:比尺1:500~1:1000,包含规划道路中线与施工中线坐标、平曲线要素、机动车道、辅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肩)及道路各部尺寸、港湾停靠站、人行通道或人行天桥位置尺寸,道路与沿线相交道路及建筑进出口的处理方式,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交通安全设施的位置与尺寸,桥隧、立交的平面布置与尺寸,各种杆、管线和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和尺寸,拆迁房屋、挪移杆线、征地范围等。

排水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道本工程位于成都市温江区,道路起点接花都大道东段,终点接成温邛高速南侧辅道,全长563.204米,道路红线宽20米。雨水管道位于道路中线西侧 5.5m,管径为DN600~800,坡度i=0.003,雨水排入花都大道东段仁心沟;污水管道位于道路中线东侧5.5m,管径为DN500,坡度i=0.003,污水排入花都大道东段已建污水管网。 2.管线设计桩号与道路中线桩号一致。 3.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测量资料:业主提供的实测1:500地形图及道路规划红线; 2)温江区污、雨水规划; 3)《2013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标段-城外西街等12条道路工程(成外东街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7)《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9)《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 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1)《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1.5.24)。 12)成都市城市管理局等六个单位关于印发《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监督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的通知成城发【2012】241号。 4.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已按初步审查意见优化完善。 5.沿线地质简况: 勘察场地地势开阔,地形起伏较小,交通便利,勘探点孔口高程介于528.7~530.2m之间,相对高差1.5m左右。地貌属于岷江水系Ⅰ级阶地。 根据地面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及原位测试结果,场区第四系地层由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pl)组成。道路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埋藏于第四系砂土、卵石层中。勘察期为平水期,测得地下水位埋深4.0~4.5,相应标高为523.74~524.00m,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50~2.00。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拟建路段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10g,设计特征周期0.45s,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场地。 二、设计标准 1.雨水管道: 按满流设计,采用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P=3年,综合迳流 系数ψ=0.65,地面集水时间t1=15分钟。 2.污水管道: 本片区采用面积比流量进行污水流量计算,面积比流量采用0.554/s.ha。 三、管材及基础 1.雨水进水管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360度混凝土满包基础。 2.管顶覆土小于1.0m,或管道过河时,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或企口管,360度 混凝土满包基础。 3.管顶覆土1.0m≤H≤7.0m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GB/T11836-2009)或企口管, 180度砂石基础,作法见国标图集06MS201-1-11。管顶覆土1.0m≤H≤4.5m时采用II级管,管顶覆土4.5m<H≤7.0m时采用III级管。 4.管顶覆土7.0m

公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说明 1.0 遵循的规范、规程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9)《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 (10)《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11)《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3)《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98); (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 (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16)《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 (17)《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 (1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 (19)《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54-94); (20)《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 057-94); (2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 (22)《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059-95); (23)《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J/T060-98); (24)《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 (2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2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7)国颁《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 50162-92); 此外,参照执行我院制定的工作大纲及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的有关会议纪要、协议。 2.0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依据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同意采用路基两侧加宽的设计方案,每侧加宽8米。加宽后的路基宽度为42米,计算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双向八车道。路面结构:4厘米厚沥青玛蹄脂(SMA-13)+6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变级配)+8厘米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变级配)+36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20厘米厚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进行设计。沥青混凝土表面层采用SMA,符合本项目大交通、重轴载的特点,具有较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抗低温开裂性能和优异的抗滑性能;在沥青混凝土中、下面层的选择上,传统的AC-I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具有孔隙率较小,密实性能较好等特性,但由于细集料较多,级配呈悬浮型,高温稳定性较差,同时也易于引起泛油、涌包、车辙等破坏现象。根据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发展趋势并结合本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及重载交通的实际情况,虽然Superpave设计方法设计出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该设计方法在我省应用还缺乏经验,不宜在本项目中大规模使用,而对传统AC-I型密级配进行改善,适当减少靠近最大粒径的粗集料和细集料中较细部分的比例,控制矿粉比例,适当增加中间档次的粗集料(如5~10mm、10~15mm)所形成的S型级配属于嵌挤密实型级配,具有适宜的孔隙率,渗水性小,不但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而且表面还具

最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精编版

2020年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精编 版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具有餐饮、住宿、办公会议功能的综合楼。 二、建筑设计资料 建筑物所在地的总平面图,建筑物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以及卫生间大样图等。地下层为高低压配电房、冷冻机房、工具房、消防控制室及电话总机房,贮水池与水泵房也设于地下层中。1层为大厅及餐厅,餐厅每日就餐人数200人。2~8层为客房, 客房共有床位172张,每间客房均带有卫生间。9层为会议室和休息室,屋顶层为电梯机房和中央热水机组间,屋顶水箱设于屋顶层之上。 根据建筑物性质、用途及建筑单位要求,室内设有完善的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及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要求全天供应热水。该大楼要求消防给水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水系统,每个消火栓内设按钮,消防时直接启动消防泵。生活水泵要求自动启动。管道要求全部暗敷设。 三、城市给水排水资料 1、给水水源 本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大楼西面有一条DN400的市政给水干管,接管点比该处地面低0.5m,常年资用水头为200 Kpa,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 2、排水条件 本地区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排水污(废)水、雨水分流制排水系统。本建筑东侧有DN600的市政排水管道(管底标高:-1.50m)和雨水管(管底标高:-2.00m)。 3、热源情况

本地区无城市热力管网,该大楼自设集中供热机组间。 4、卫生设备情况 除卫生设备、洗衣房、厨房用水外,其它未预见水量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5%计,另有5m3/h的空调冷却用水量 二、设计过程说明 1、给水工程 根据设计资料,已知室外给水管网常年可保证的工作水压,仅为200kpa,故室内给水拟采用上、下分区供水方式。即1~3层及地下室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地下层和一层直接接入室给水管,2~3层采用上行下给方式。4~9层为设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管网上行下给。因为市政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故在建筑物地下室内设生活——消防合用水池。屋顶水箱设水位继电器自动合闭水泵。 2、排水工程 室内排水管采用合流排放,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没有专用勇气管。因美观要求,部分排水管道不能伸顶通气,故在八层把专用通气立管连接起来,保证所有排水管通气。 雨水管没有八棍,从室内墙角通下,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装修时把管道掩埋。 3、热水供应工程 室内热水采用集中式热水供应系统,由设于层顶的中央热水机组直接供给,采用上行下给方式。冷水由水箱供给。在每棍热水立管的末端设热水回水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1、概述 高铁商务区山韵佳苑D区位于山韵路、规划新锡路、镇北路和吼山浜围合的区域,D区共包括16栋18F住宅楼和4栋配套用房。其中D区一期建设10#~16#住宅、配套用房1、配套用房2、配套用房4和车库A、车库D。 根据甲要求,山韵佳苑D区一期室外市政沥青道路及小区部停车位(为沥青路面结构)属于本次设计围,绿地、硬铺装道路部分、人行道及曲径(步道)根据景观设计确定,计入景观施工围。 本图坐标为市城市坐标系,标高采用1985年高程基准。 2、设计依据规 1)《城市道路设计规》(CJJ37-2012) 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3)《市政工程勘察规》(CJJ56-2012)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CJJ 169-2012)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J G10-2006) 6)《公路路基设计规》(JTJ D30-2006)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1) 8)《透水砖》(JC/T 945-2005) 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08) 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 1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GBJ50092-96) 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02号) 13)《混凝土路缘》(JC899-2002) 3、路面 3.1 技术指标 (1)道路性质:场地主要道路参照城市支路标准。 (2)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10年 (3)设计荷载:BZZ-100 (4)路基压实度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3.2 道路横坡 本工程道路横断面路拱分为单向坡和双向坡两种,6m以上(包含6m)的道路为双向坡,路拱横坡坡度1.5%,坡向向路外;6m以下的道路为单向坡,路拱横坡坡度1.5%,具体横断面坡向详见平面设计图。 3.3 路面结构 (1)完全在地下室围外路面结构: A. 6m以上(包括6m)车道结构: 3.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 Ld=45 K≥95%) 粘层油 4.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K≥95%) 0.6cm 油封层 18cm 水泥稳定碎(K≥95%) 18cm 12%灰土(K≥93%) 15cm 5%灰土(Ld=380、K≥92%) 15cm 5%灰土(K≥92%) 15cm 5%灰土(K≥90%) 土基压实K≥87% B. 6m以下车道结构: 3.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 Ld=62 K≥95%) 粘层油 4.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K≥95%) 0.6cm 油封层 15cm 水泥稳定碎(K≥95%) 15cm 12%灰土(K≥93%) 15cm 5%灰土(Ld=380、K≥92%) 15cm 5%灰土(K≥92%) 15cm 5%灰土(K≥90%) 土基压实K≥87% C、汽车停车位结构: 同相邻车道结构(停车位横坡坡向详见道路平面图)。 (注: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规》CJJ1-2008要求,对路床顶面及各结构层弯沉进行控制。)

排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样本

锦江郦城管线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设计资料及业主要求 1.1.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1.1.2业主提供的1:500 地形管线图 1.1.3业主提供的《综合地下管线测量成果说明及表》 1.2设计规范、标准 1.2.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 1.2.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 1.2.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 ) 1.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 ) 1.2.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1.3 设计原则 1.3.1符合规划原则。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以已批复的初步设计为准。 1.3.2满足需求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 1.3.3满足综合协调原则。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 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 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渝北区加州武陵路, 东接华新分流道, 北靠金龙路, 西临松桥路, 南近红石路。锦江郦城坐享龙湖、加州成熟社区, 观音桥步行街近在咫尺, 交通发达、生活便捷。将利用与加州传统饮食商圈相连的优势, 打造成为武陵路生活中心。本次工程道路属于锦江郦城与武陵路的连接干道, 地理位置尤为重要。 3 排水现状 当前小区房屋建设已接近尾声, 考虑小区雨污水排放困难问题, 为保证以后居民正常的生活作息, 本工程进行连接干道的雨污水管道施工设计, 收集小区内雨污水, 并排至武陵路主干道的雨污水系统中, 及时解决排水困难问题。 4 设计原则 4.1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以批准的上阶段设计为依据, 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 4.2满足需求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 4.3 满足接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原则。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 结合地块建设规划, 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4.4 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4.5 满足选材优化原则。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 既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一标段K0+000~K2+600) 一、工程概况 垫江县明月大道贯通垫江县城区南北区域,位置走向与桂溪北路(即渝巫路) 平行,相当于垫江县骨架路网体系中的“外环线”。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 位于垫江县桂溪镇,南接长安大道延伸段,北接天圣制药厂。设计起点位于长安 大道平交口,先后与南阳路、机关路、温泉路平交后,终点位于明月大道C连接 线平交口,道路全长6111.834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度 为32米;中间有明月大道B连接线与北转盘平交,道路全长513.656米,为城 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40米;明月大道C连接线与明月大道 平交,道路全长1381.143m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 40米,终点接渝巫路。 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垫江县县域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缓解城区内 部的交通压力,极大地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也为周边地块的开发进程起着积极的 推动作用,对整个垫江县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 2.1 设计依据 (1)与业主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2)业主提供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3)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 (4)业主提供的《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业主提供地质勘察报告 (6)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路幅宽度的函》 (7)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 程初步设计预审意见的通知》 2.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2.2.1国家标准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2.2交通部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2.2.3建设部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3月) 2.2.4地方规范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重庆市建设工程费用定额》(1999年) 2.3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2010年10月,该工程正式立项,并由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责任公司担任项目业主。受业主委托,我院开展了垫江县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新建道路工程设计项目。2011年4月我院提交了方案初步文本。2011年4月25日,我院向业主及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设计,之后多次与业主及垫江县规划局进行接洽,逐步完善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 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各项方案设计工作,在2011年6月我院提交了方案设计正式文本。2011年7月18日,我院再次向垫江县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文件。2011年8月垫江县规划局下发了《评审会议纪要》垫江规划纪要〔2011〕11 号文,原则上同意该工程设计方案。 2011年10月,项目业主委托重庆市涪陵地质勘察工程公司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11月中旬我院收到业主提交的地勘资料后,开展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的初步设计工作。为确保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项目设计组根据各专业特点,在征求各专业设计意见后,对设计进度、设计内容、文件编制要求、主要技术标准、设计原则等进行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为在较短的设计周期内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11月底提交了初步设计文件,201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设计院进行了初步设计评审,并顺利通过了评审。 2.4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