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分析8429760

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分析8429760
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分析8429760

我国各地区人居消费性支出分析

目录

1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 (1)

1.2 选题目的 (1)

1.3 选题意义 (1)

2 数据来源与描述 (1)

2.1 数据来源 (1)

2.2 数据描述 (2)

3 描述性统计分析 (3)

3.1 分析步骤 (3)

3.2 结果分析 (4)

4 系统聚类分析 (5)

4.1 分析步骤 (5)

4.2 结果分析 (7)

5 因子分析 (12)

5.1 分析步骤 (12)

5.2 结果分析 (14)

6 综合分析 (17)

7 总结与建议 (18)

8 参考资料 (18)

9维普数据库的论文查重报告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均衡,而且不同地方的人口、资源、政策等各方面还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化,这样就使的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水平有高有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我国各地区人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情况,搞清楚不同地区人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差异与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有利于决策部门宏观调控,掌握各地区情况,控制好各地区的发展。

1.2 选题目的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了解在各消费性支出项目中哪个指标较大,了解总体情况。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知道哪些地区的消费性支出较高,在哪方面支出高。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清楚不同地区的消费结构,不同地区的消费类型。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比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消费支出项的不同从而能更好的分配资源。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明白我国居民的消费转移方向。

1.3 选题意义

分析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性支出情况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有利于我国拉动内需,发展经济,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 数据来源与描述

2.1 数据来源

来源于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为2013 年全国各地区(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

2.2数据描述

图2-2 标准化处理之后的数据

图2-2是用spss软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现在分别用X1-X8分别表示各数据变

量,如下所示:

x1——食品;x2——衣着; x3——居住;

x4——家庭设备及服务; x5——医疗保健; x6——交通和通信;

x7——文教娱乐; x8——其它;

3 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是从基本统计量(诸如均值、方差、标准差、极大/小值、偏度、峰度等)的计算和描述开始的,并辅助于SPSS提供的图形功能,能够把握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整体的分布特征。

3.1 分析步骤

1)打开spss软件,在数据编辑窗口的主菜单中选择“分析(A)”→“描述统计”→“描

述性分析(D)”,如下:

2)弹出如下对话框,将左侧框中的所有变量选入右侧框中,如下:

3)单击“选项”对话框中选择所需要分析的统计量,包括均值、标准差、极大值、极

小值,如下:

3.2 结果分析

图3-1 描述统计量图

图3-2 支出饼状图

①食品支出比例最大(35%),其次交通通信(15%)和文教娱乐(13%)支出比例也较大。

②教育文化娱乐和通信方面支出较高,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方面的支出,而不是传统的物质文化(家庭设备用品方面等)的支出。

4 系统聚类分析

系统聚类法的基本原理: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样本或指标各自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样本(或指标)的亲疏程度,将亲疏程度最高的两类进行合并,然后考虑合并后的类与其他类之间的亲疏程度,再进行合并。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将所有的样本(或指标)合并为一类。

系统聚类分为Q型聚类和R型聚类两种:Q型聚类是对样本进行聚类,它使具有相似特征的样本聚集在一起,使差异性大的样本分离开来;R型聚类是对变量进行聚类,它使差异性大的变量分离开来,相似的变量聚集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在相似变量中选择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变量参与其他分析,实现减少变量个数、降低变量维度的目的。在本组中采用的是Q型聚类。

4.1 分析步骤

1)打开spss软件,在数据编辑窗口的主菜单中选择“分析(A)”→“分类(F)”→“系

统聚类(H)”,如下:

2)弹出“系统聚类分析”对话框,变量框、标注个案框中所选内容如下:

3)单击“统计量(S)”按钮,弹出对话框如下,选择“合并进程表”、“相似性矩阵”

单选框,确定。

4)单击“绘制(T)”按钮,弹出对话框如下,选择内容如下:

5)单击“方法(M)”按钮,弹出对话框如下,可在“聚类方法”中选择不同的聚类方法,

如下:

4.2 结果分析

1.使用spss软件系统聚类得出如下聚类表

22314 5.876181726

231011 6.496201925

24577.82121026

252108.21102329

263510.369222428

271911.9070030

2832615.04126029

292319.502252830

301252.88427290

图4-1 聚类表

2.使用spss软件系统聚类做出聚类分析的冰柱图如下:

图4-2 组间法聚类冰状图

图4-3 组内法聚类冰状图

图4-4 Ward法聚类冰状图3.使用spss软件系统聚类做出聚类分析的树状图如下:

图4-5 组间法聚类树状图

图4-6 组内法聚类树状图

图4-7 Ward法聚类树状图

组间法

a) 如果根据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消费状况把31各地区分为2类,结果为:第一类:上海、北京

第二类:其他地区

b) 如果根据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消费状况把31各地区分为3类,结果为:第一类:上海、北京

第二类:福建、浙江、广东、江苏

第三类:其他地区

c) 如果根据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消费状况把31各地区分为4类,结果为:第一类:上海、北京

第二类:福建、浙江、广东、江苏

第三类:天津、内蒙古、山东、辽宁

第四类:其他地区

组内法

a) 如果根据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消费状况把31各地区分为2类,结果为:第一类:上海、北京

第二类:其他地区

b) 如果根据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消费状况把31各地区分为3类,结果为:第一类:上海、北京

第二类:天津、福建、广东、江苏、浙江

第三类:其他地区

c) 如果根据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消费状况把31各地区分为4类,结果为:第一类:上海、北京

第二类:天津、福建、广东、江苏、浙江

第三类:西藏

第四类:其他地区

Ward法

a) 如果根据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消费状况把31各地区分为2类,结果为:第一类: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辽宁、内蒙古、吉林、江苏、福建

第二类:其他地区

b) 如果根据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消费状况把31各地区分为3类,结果为:

第一类:浙江、广东、天津、辽宁、山东、内蒙古、吉林、江苏、福建

第二类:北京、上海

第三类:其他地区

c) 如果根据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消费状况把31各地区分为4类,结果为:

第一类:浙江、广东、天津、福建

第二类:辽宁、山东、内蒙古、吉林

第三类:北京、上海

第四类:其他地区

4.不同的聚类方法大体聚类结果相同,可以将北京、上海分为第一类,将广东、浙江、天津、福建、江苏分为第二类,其他地区分为第三类。

5 因子分析

5.1 分析步骤

1)打开spss软件,在数据编辑窗口的主菜单中选择“分析(A)”→“降维”→“因子

分析”,如下:

2)弹出“因子分析”对话框,变量框、标注个案框中所选内容如下:

3)单击“抽取”按钮,弹出对话框如下,

4)单击“抽取”按钮,弹出对话框如下:

5.2 结果分析

1、使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如下相关系数矩阵

图5-1 相关系数矩阵图

从图5-1可以看出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大,所以适合做因子分析。

2、提取公共因子

图5-2 解释的总方差图

图5-3 图5-4

根据图5-1、5-2、5-3可以知道前两个因子就解释了所有变量总方差的78.284%,所以可以提取两个公共因子。

3、使用spss软件因子分析得出因子矩阵、旋转因子矩阵和旋转因子空间中的因子图

图5-5 因子矩阵图

图5-6 旋转因子矩阵图

图5-7 旋转因子空间中的因子图

根据图5-5、5-6、5-7,可以把两个因子分为综合因子和公共因子。

图5-7可以看出,衣着支出与医疗保健支出相距比较近,而其余各变量之间距离较近,所以可以将衣着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看做公共因子,而将其他支出看作是综合因子。

4、因子得分分析:

提取方法 :主轴因子分解。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图5-8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图5-8可以得出两个因子的表达式如下:

X=0.112*X1+0.286*X2-0.035*X3+0.096*X4+0.489*X5+0.189*X6-0.048*X7+0.2 2*X8

Y=-0.112*X1-0.091*X2+0.09*X3-0.077*X4-0.072*X5+0.003*X6+0.135*X7+0.1 3*X8

根据图5-2和图5-7可以得出综合排名的计算表达式

Z=0.66241X+0.12043Y

将各地区的8个消费性支出项的数据带入到综合排名计算表达式Z中,可以计算出各地区的消费综合排名,如下:

图5-9 各地区消费情况综合排名

从图5-9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有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说明这些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消费支出较高。

6 综合分析

1.在8个消费性支出指标中食品、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支出较高

2.从描述性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尽管不同的分析方法所得的结果有所不同,但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地区人均消费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而青海、西藏、甘肃的人均消费水平处于低位。

3.经济发达地区,消费结构趋向于安逸享受的消费结构。在这样的消费结构中,奢侈品支出如住房、服务性支出所占的比例较大。相反,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中,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较大。

7 总结与建议

通过此次课程作业,我感到自己无论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在动手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而且让我对spss软件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好地运用它。这次作业我这组分析的是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性支出,通过使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运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我国各地区的消费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发展还是不平衡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消费结构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所以,通过分析我给出如下建议:

1.不同地区要侧重不同的发展方向。例如发达地区应该发展第三产业,而欠发达地区

应该发展第一、第二产业。

2.要提高人民文教、精神文化方面的支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3.要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支出,完善医疗保健制度。

4.要保障贫困地区的基本教育问题。

8 参考资料

【1】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

【2】张尧庭,方开泰1多元统计分析引论[M]1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 关键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摘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前言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居民消费支出: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到来,我们大家回首这三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全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各代党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把中国领上了繁荣复兴的发展大道上。国家领导人对民生问题很重视,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改善国民的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对于把握区域经济的宏观平衡和动态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理论模型 1.基本假设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每单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的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 2.数学模型推倒 Y=C+BX (Y-居民消费支出X-人均可支配收入) 3.假说 人均可支配收入X的高低对居民消费支出Y有影响 假想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居民消费支出Y正相关 四、结果与检验 1.介绍所使用数据来源 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散点图: 通过E-VIEWS做回归得出结论:

2.介绍对象假说的统计检验结果 显著性检验 P值越低,拒绝零假设的证据越充分,表明参数通过统计检验 3.介绍和分析最后选择的模型结果 方程及回归解释 1、方程为: Y=1503.229+0.371067X 2、回归解释: 符合预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正相关。斜率系数0.371067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美元,居民消费支出增加0.371067。 回归解释 Y=1503.229+0.371067X t= (1.656900) (9.515547) P value =(0.0000)(0.0000) P接近于0,说明变量X显著,几乎100%解释了Y的变异。 F值为90.54563,P(F)=0.0000说明方程整体显著。 R-squared为0.783635,拟合度较高。 五、结论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SPSS统计分析

应用多元统计论文 题目基于SPSS分析方法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院系 年级专业 姓名

基于SPSS分析方法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摘要:2012年11月8日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至2013年3月两会召开和政府换届,这段时间将成为市场演化的重要时间窗口;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将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后,居民消费支出也开始增长,消费结构显著变化。本文通过数据的SPSS分析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出现的趋势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描述分析整体拟合分析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状况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日益的提高,并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各地域的资源、技术、科教水平等基础条件的不同,造成各地区各地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因此,各地区各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结构、水平是不相同的。而众所周知,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消费情况如何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改革,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体现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普遍地有所提高,也在城镇居民的家庭消费性支出结构的变化上有所体现。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 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 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 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 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 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 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 另外,调查还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显著增加。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从以衣食消费为主的生存型到追求生活质量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

浅谈怎样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浅谈怎样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摘要:科技是农业第一生产力,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生产主体,想要加快提高科技水平,只有对农民加强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通过不同形式,多项内容,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迅速扩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才能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承接、应用和转化能力,从而带动新型农民新型农村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力量,其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大批农民技术骨干,才能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承接、应用和转化能力,实现我市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 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教兴国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以及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动员利用各种科技培训资源,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迅速扩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农民掌握转移

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方式和转移就业、配套服务、监督管理等有效机制,为大规模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积累经验。 3、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思想素质较高,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根据劳动力资源积极组织参加培训,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向广大农民宣传鼓励农民参加转移培训学习。对参加培训的进行登记。 4、培训内容 (1)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的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 (2)提高农民环保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等知识; (3)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经营管理、市场经济等知识; (4)提高农民职业道德和基本常识的法律知识、维权意识和农业、农村有关政策等; (5)提高农民转移技能就业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术。 5、培训形式 (1)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开展的一种公益性培训。主要是对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政策法规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就业岗位选择、基本权益保护等方面法规知识的培训,增强其守法和依法维

居民消费支出分类

居民消费支出分类 (2013) .

一、目的和范围 为了建立规范、统一的居民消费支出分类框架,提高居民消费支出数据的可比性,特制定本分类。 本分类包括居民在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方面的支出。本分类中的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以满足自身和家庭成员需要为目的,经常性、多次性的消费支出,不包括资本投资类支出,以保值、增值为目的的支出,以及居民最终消费中由政府支出的部分(包括政府在卫生保健、教育等方面的支出)等。 本分类适用于GDP核算、住户调查、消费价格调查等与居民消费支出有关的统计调查和数据发布。 二、编制原则 本分类充分借鉴联合国制定的《按目的划分的个人消费分类》(COICOP),并注意把握以下三项原则: (一)以支出目的为划分原则。本分类对居民消费支出产品与服务的划分,以支出目的的同质性为原则,将居民日常消费支出按照吃、穿、住、行等目的进行归类,具有相同目的的支出内容,归入同一分类项下,体现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的习惯。 (二)全面性原则。本分类能够全面覆盖居民消费支出,不遗漏,不重复,有利于准确、客观地反映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实际及其结构情况。 .

(三)可操作性原则。本分类结构框架能够满足有关统计调查对居民消费支出分类的需求,各项调查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本分类结构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将若干条目合并汇总或将某一小类条目进一步细分得到所需的扩展分类。 三、主要内容和结构 本分类将居民消费支出划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大类,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8个大类,代码由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二层为24个中类,代码由大类代码加2位阿拉伯数字,即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三层为80个小类,代码由中类代码加2位阿拉伯数字,即6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四、具有混合目的的支出归类方法 为了更好地体现居民在产品与服务等方面的支出,本分类尽可能详细地根据支出目的将产品类支出和服务类支出分别归类,使各项支出能够清晰地体现居民消费的目的。对于具有混合目的的一揽子支出,例如:一揽子旅游服务(包含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景点门票等)、教育服务(包含学费、交通费、食宿费、教材费等)、装修和装潢材料与服务(包含材料费和服务费)等,均是包含多种类型、具有混合目的的支出,可能既包含产品也包含服务,一般难以将一揽子支出中的各项具体支出区分出来,因此列入同一支出分类项下,不再进一步细分。 .

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809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209.154 df 28 Sig. .000 kmo接近于1,适合做因子分析,sig小于0.05说明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即适合做因子分析。 只有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1,且累计占80.625%,因此提取前两个作为主因子

通过图可以看出,主因子的斜率较陡,剩余因子较为平缓,因此选择前两个因子作为主因子。 公因子方差 初始提取 食品 1.000 .828 衣着 1.000 .84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00 .723 医疗保健 1.000 .683 交通和通讯 1.000 .839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1.000 .841 居住 1.000 .875 杂项商品和服务 1.000 .813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主成分分析提取信息,可以看出居住的最多,医疗保健的损失率最低。 成份矩阵a 成份 1 2 食品.905 -.090 衣着.298 .87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47 .076 医疗保健.722 .401 交通和通讯.876 -.270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916 .032 居住.737 -.577 杂项商品和服务.895 .112 提取方法 :主成份。 a. 已提取了 2 个成份。 第一个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 Y=0.401*食品+0.131*衣着+0.375*家庭+0.319*医疗+0.388*交通+0.406*娱乐 +0.326*居住+0.396*杂项 第二个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 Y=-0.077*食品+0.749*衣着+0.065*家庭+0.345*医疗-0.232*交通+0.028*娱乐 -0.496*居住+0.096*杂项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引言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中心问题,也是社会再生产运行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衡量国民经济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关键在于是否合理解决了消费问题。研究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研究产业结构如何适应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是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对消费支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趋势分析 正确把握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了解消费需求变动的规律,不仅在理论分析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档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从消费结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变化三个角度来对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得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的几大趋势。 (一)费结构的变化分析 表1 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表单位:%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

称为恩格尔系数。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发现随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恩格尔系数被用作判断居民消费水平的一项指标。国际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系数提出划分不同贫富程度的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根据有关资料计算的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如上面表1所示。 通过表1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我国城镇居民从1993年的50.2%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37.7%,年平均下降1.39个百分点,表明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日趋下降。这一方面得益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生活消费需求逐渐从低水平的温饱向高层次的小康、富裕型转变。 2.从消费的用途结构来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住房、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加速演进,主要体现为受改革影响较大的各项消费(住房、医疗、交通通讯和教育等)支出比重上升,恩格尔系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2年同1993年相比,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比重上升了3.8个百分点,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上升了4.4个百分点,用于教育娱乐方面的支出上升了5.8个百分点,用于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上升了6.6个百分点,同时衣着支出比重下降了4.4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及服务业略有下降。这些变化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新趋向,并显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 3.从各种消费所占比重由高到低的顺序看,1993—2002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由食品、衣着、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的消费顺序转变为食品、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居住、交通通讯、衣着、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杂项商品及服务。这种消费顺序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显示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反映了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根据1993-2001年数据对各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总需求函数为: Q=246.531+0.751y (3.615) (60.023) 括号内为t值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1 摘要 本文运用消费结构的一般理论,依据大量的历史统计资料,首先深入的剖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的现状,利用恩格尔系数、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知 识对当前消费结构进行了静态分析;接下来又针对全国不同地区,以及我国与发达国家消 费结构的对比,得到了有用的借鉴和启示;最后文章针对前面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 建立合理消费结构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边际消费倾向;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因子分析The Study of the Consumptive Structure on Town of China Abstract Firstly, this thesis analyzes deeply present town dwellers’ structure of consumption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based on large amount of statistical data and general theory of consumptive structure. Secondly, this article does static analysis to present consumptiv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Engle Index, 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elasticity of needs and income. Then the thesis also gets helpful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by comparing with different areas and some typica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t last, the dissertation puts up with some measures so that the government could establish ration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consumptive structure to upgrade. Keywords: consumptive structure;Engle Index ;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ELSE model factor analysis

计量经济学论文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题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投资、出口、消费形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这已为各界所取得共识。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架“马车”能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家用汽车己成为我国近几年形成的新消费热点之一。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家庭教育支出的平均增长也几倍于收入的平均增长;百姓对医疗领域向盈利方面的转化开始强烈不满。教育、医疗和住房三方面支出的过快增长,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 二、理论综述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 ①居民未来支出预期上升,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 居民的被动储蓄直接导致购买力的巨大分流, 从而减弱对消费品的即期需求,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进而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 ②商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消费品市场已发生了新的根本性变化:居民低层次消费已近饱和,而更高水平的消费又未达到。 ③物价总水平持续在低水平运行,通货紧缩的压力较大,不利于消费的增长 加入WTO之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进口规模的扩大,国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国际价格紧缩对国内价格变化将产生负面影响。物价的持续下降,不利于居民的消费增长。 ④我国现阶段没有形成大的消费热点,难以带动消费的快速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住房消费、居民汽车消费、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消费等一些消费亮点,可以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但始终未能形成大的消费热点,因此不能带动消费的高速增长。 三、模型设立 根据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函数的概念,可知消费和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稳定关系。对消费者而言,决定其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的实际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通常消费函数可以用以下简单的模型形式来表示: Y = a + βX 其中a > 0 0 < β < 1 模型中,系数β为边际消费倾向(即新增购买力与新增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收入水平变化后,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X代表居民的收入,Y代表居民的消费支出。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分析 ——基于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李丹吴伊刘覃莹国贸5104班 摘要:为了考察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的关系,运用统计检验、协整检验等检验分析方法采用Eviews6.0软件分析了1994-2010中 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 年消费性支出变化的99.8764%可由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来解释。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 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2=13的临界值(13)=2.160,且该斜率值满足 t0.025 0<0.666754<1,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与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说,表明2010年,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增加 0.666754元。 关键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分析统计检验协整 检验 一、引言 二、时间序列数据的来源

表一收集了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时 间序列数据,其中Y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X代表消费支出。下面给出Eviews 进行相关分 析。 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1993年至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如下所示: 表一 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Y 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X 1994 3496.2 3125.32 1995 4293 3537.56 1996 4838.9 3919.46 1997 5160.3 4158.62 1998 5425.1 4331.61 1999 5854 4998 2000 6280 5090.1 2001 6859.6 5308.99 2002 7702.8 5834.31 2003 8472.2 6510.94 2004 9421.6 7182.1 2005 10493 7942.88 2006 11759.5 8696.55 2007 13785.8 9994.47 2008 15780.8 11242.85 2009 17174.7 12264.55 2010 19109.4 13471.45 三、建立模型 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Y=+X+ ,,,01 下表给出了采用Eviews软件对表一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

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性支出分析报告

我国各地区人居消费性支出分析 目录 1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 (1) 1.2 选题目的 (1) 1.3 选题意义 (1) 2 数据来源与描述 (1) 2.1 数据来源 (1) 2.2 数据描述 (2) 3 描述性统计分析 (3) 3.1 分析步骤 (3) 3.2 结果分析 (4) 4 系统聚类分析 (5) 4.1 分析步骤 (5) 4.2 结果分析 (7) 5 因子分析 (12) 5.1 分析步骤 (12) 5.2 结果分析 (14) 6 综合分析 (17) 7 总结与建议 (18)

8 参考资料 (18) 9维普数据库的论文查重报告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均衡,而且不同地方的人口、资源、政策等各方面还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化,这样就使的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水平有高有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我国各地区人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情况,搞清楚不同地区人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差异与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有利于决策部门宏观调控,掌握各地区情况,控制好各地区的发展。 1.2 选题目的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了解在各消费性支出项目中哪个指标较大,了解总体情况。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知道哪些地区的消费性支出较高,在哪方面支出高。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清楚不同地区的消费结构,不同地区的消费类型。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比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消费支出项的不同从而能更好的分配资源。 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地区人民的消费性支出分析,明白我国居民的消费转移方向。 1.3 选题意义 分析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性支出情况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有利于我国拉动内需,发展经济,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 数据来源与描述 2.1 数据来源 来源于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为2013 年全国各地区(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

居民消费结构

从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看中国的经济发展 摘要:近年来,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时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已进入消费加速转型期,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结构调整并行。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关键字: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变化显著,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9.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降为49.13%,分别达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富裕和小康生活标准。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表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总体小康的阶段。笔者分别对我国城乡居民2001-2005年的消费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总体上在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但升级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1、消费支出结构升级。消费水平有较大辐度的提高。2001至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从5309元增至7912.85元,年均增长650.96元,增长辐度为149.0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735.1元增至2556.15元,年均增长205.26元,增长辐度为147.32%。食品消费支出额不断上升,支出比例即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当属食品消费。2001至2005年食品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年均增长为221.60元,占消费总支出年均增长值的34.04%;农村居民年均增长值为83.82元,占消费支出年均增长值的40.84%。但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却逐年下降,城镇居民从38.2%减至36.83%,年均减少0.3425%;农村居民从47.7%减至45.5%,年均减少0.55%(2004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上升。主要是“非典”期间食品价格上涨所致)。人们较之过去更加关注食品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及营养平衡搭配,而不再仅仅是温饱问题。肉类、禽类、蛋、牛奶、豆腐、青菜和水产品等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品已成为我国老百姓家庭饭桌上的常菜。大多数居民家庭已养成了多吃水果少吃猪油的习惯。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迅速增加。城镇居民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493.9元增至2005年的996.72元,消费比例从9.30%增至12.60%,年均增长值为125.705元,占消费支出年均增长值的19.31%;农村居民从2001年的493.9元增至2005年的996.72元,消费比例从6.32%增至11.56%,年均增长值为125.705元,占消费支出年均增长值的35%。私车已由权力财富的象征变成了家用交通工具,人们购车的平均价格已从几万元上升到十几万元。 尤其是近年以来,在有车族中见面问候语“你换车了吗”大有替代“你买车了吗”趋势。手机已经不仅仅是广大城乡居民的日常通讯工具,其品牌和知识信息密集度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机主身份的象征。手机彩铃和上网业务则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生活乐趣和工作便利。 2、消费层次结构和形态结构升级。根据《2001-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状况一览表》统计结果,城乡居民为满足生存需要在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额虽在不断增加,但支出比例不断下降,相反,为满足居民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支出的比例则呈上升趋势。住房仍是人们消费的热点,但较之过去,人们更加注重居住的生态环境和周围的学校、交通、商店、医院、公共安全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室内装饰的环保化、个性化。很多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工作之余逛公园、去娱乐场或与亲友聚餐、品茶,不再为繁重的家务所累,致使家政服务公司供不应求,娱乐场、餐馆、茶社、酒吧异常火爆。外出旅游则成为了广大老少居民假日活动的焦点话题。年轻人更加注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老年人更加关心自身健康和休闲娱乐,于是各种业务培养班、健身馆、按摩洗浴中心、信息咨询事务所越来越多。还有各种为居民提供生活方便和服务的行业如物业公司、物流公司、投递公司、皮鞋美容店、服装干洗店等已由零散向连锁方向发展,上门服务和异地连锁服务模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分析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分析

摘要: 本文采用2011年我国31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根据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以及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水平很不平衡,消费结构差异也较大。本文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法等方法,对2011年我国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各项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序,以期反映消费水平与结构上的差异,为政府制定更加合理的引导性政策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物质文明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加之各地人口、资源、政策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各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情况 其次,消费结构可以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消费结构就越趋向于追求安逸享受的消费结构。在这样的消费结构中,奢侈品支出如住房、服务性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反之,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中,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日益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主要利用三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本文选取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和排序,并与人们实际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比较。 二、实证分析 指标体系的选择 (1)评价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九个指标,分别为: y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元/人); x人均食品支出(元/人);x2人均衣着支 1 出(元/人); x3人均居住支出(元/人);x4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元/人);x5人均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涉及到社会经济诸多方面,研究影响消费的因素,对认识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考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收入差距、物价水平、老年人口抚养比、社会保障和恩格尔系数几个因素对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为了避免了多重共线性问题,利用SPSS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出与原始变量的相关性很强,而他们相互之间相关性很低的新变量,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最终得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和消费支出成正比,物价水平、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支出成反比。 【关键词】消费支出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 根据经典的消费决定理论,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可支配收入就可提高消费支出,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据藏旭恒(1994年)的研究,从1952年到1978年,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高达0.95以上。这是由于当时的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所以大部分的收入用于维持基本生活消费,很显然储蓄动机是不足的。本文研究1995年以后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995年以后,我国经济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消费方式趋于多元化,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何有效的刺激消费需求,成了政府部门和学者关心的问题。然而只有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相应的刺激政策。 一、变量的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选择 1,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人均GDP 越高,表示消费支出水平越高;人均GDP越低,表示消费支出水平越低。 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而言,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收入主要用于收费和储蓄,因此,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我们小组选取1995年以后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序时数据来量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这一影响因素。 3,收入差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高收入者的平均消费倾向较低;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而低收入者的平均消费倾向较高。因而,均衡的消费有助于消费者水平提高。该研究的收入差距用全国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表示,比值越大,收入差距越大。 4,老年人口抚养比。理论上,抚养比会与消费支出会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因为老年人口需要其他家庭成员创造的财富(用于生存、接受教育和培养劳动技能)。老年人虽然丧失了劳动能力,但同样需要消费其他家庭成员创造的财富。 5,恩格尔系数。当食物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所以,恩格尔系数增加,即消费支出减少;恩格尔系数减少,即消费支出增加。 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般的,消费支出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负相关关系。物价的相助变动会引起消费者购买量的显著变动(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正常)。并且,人们对价格的变动会做出自己的预期,根据自己的预期改变消费支出决策。如果预期价格水平上涨,消费者为避免将来消费支出损失,会增加当期的消费支出;如果预期价格水平下降,消费者为会减少当期的消费支出,增加储蓄。 7,社会保障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总规模。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神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稳定器,能增强居民生活的安全感,减少由于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从而增加居民消费。由于农村的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选用人均医疗支出来反映这方面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18-01-18 16:20 银行贷款小编 一、居民收入情况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长8.3%(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长8.6%银*行*信*息*港,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408元银行贷款—利率网,增长7.3%,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834元,增长7.2%,是平均数的9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银~行~信~息~港,增长7.4%推荐,是平均数的89.1%。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620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3%;人均经营净收入4502元,增长6.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3%;人均财产净收入2107元,增长11.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1%;人均转移净收入4744元,增长11.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 18.3%。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银行贷款,比上年名义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增长5.9%银!行!信!息!港!,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55元银#行#贷#款,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374元银-行-信-息-港,增长4.3%,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9), 1169-1174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8630300.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c18630300.html,/10.12677/ass.2017.69167 China’s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mpact Factor Analysis Huihui Liang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Aug. 18th, 2017; accepted: Sep. 1st, 2017; published: Sep. 7th, 2017 Abstract Consump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while th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urban residents dominates the nati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n this paper, the national 31 provinces (citie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urban residents per capita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has carried on the exploration, the selection of urban residents per capita GDP,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fund income per capita, population growth rate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a level modeling analysis model.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per-capita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d has a positive effect.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how to raise th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level of residents. Keywords Urban Residents, Consumer Spending, Multilevel Model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梁会会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昆明 收稿日期:2017年8月18日;录用日期:2017年9月1日;发布日期:2017年9月7日 摘要 消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在全国消费支出中占据主导地位。 本文对全国31个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选取了城镇居民人均GDP,居

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SPSS统计分析汇编

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SPSS统计分析 一、搜集到的2013年我国31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s://www.360docs.net/doc/7c18630300.html,/workspace/index?m=hgnd 二、对数据的基本分析 在数据文件建立好后,通常还需要对待分析的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加工处理,这是数据分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对数据按人均消费(expend)进行降序排列 操作步骤:(1):选择“数据”→“排序个案”菜单项 (2):将“人均消费(expend)”选入“排序依据”列表框,选中“降序”

(3):点击“确认”按钮,生成如下降序排列的数据集 由数据的降序排列可以看出,全国只有上海、北京、广东等九个城市的城镇人均消费在全国城镇人均消费水平以上。 (二)、作出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直方图 操作步骤:(1):选择“图形”,打开“图表构建程序”菜单项 (2):从“库”中选择“直方图”将其拉入“图表预览使用数据实例” (3):将变量“地区”设置为x轴,将“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设置为y轴

(4):点击“确认”按钮,即生成如下直方图

通过一个复合条形图,可以很明确的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从图中的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均收入来看,北京,上海,浙江这些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最高,人均收入也是最高的,各省市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较大,大多数省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集中在15000元左右。 (三)、对数据按照人均消费作出直方图,以统计我国农村人均消费的水平 1、首先对数据分组,分组数目的确定。 按照Sturges 提出的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K,K=1+ 2 lg lg n ,计算得组数为6. 2、确定组距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28155.00-12231.90)/6=2653.85,可近似取值为3000.00元。 操作步骤:(1):选择“转换”→“可视离散化”菜单项,将“人均消费”选入“要离散的变量”列表框中,单击“继续”按钮进入主对话框。 (2):单击“生成分割点”按钮,设定分割点数量为6,宽度为3000.00,可见系统会自动会填充第一个分割点的位置为12231.90,单击“应用”返回到主对话框。 (3):此时可以看到下部数值标签网格里的“值”列已被自动填充,单击“生成标签”按钮,是标签列也得到自动填充。 (4):将离散的变量名设定为expendNew 。 (5):单击“确定”按钮。 3、频数分析 操作步骤:(1):选择“分析”→“描述统计”→“频率”,打开频率对话框。 (2):选定“expendNew ”,点击“图表”,选择“条形图”点击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