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学教育学期末测试预测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完整word版)小学教育学期末测试预测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完整word版)小学教育学期末测试预测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小学教育学期末测试试题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 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

A. 北欧的尼德兰

B. 捷克的夸美纽斯

C. 法国的斯图谟

D. 德国的福禄培尔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3.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 。

A. 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4.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 开展网络教育

D. 高等学校扩招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

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C) 。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B) 。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B.

D.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

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

艺术家、大商人,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或强盗。这是(B)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 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8.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C )首先提出的。

A.《论语》 B. 《孟子》 C. 《学记》 D. 《劝学篇》

9.“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B)提出的。

A. 赞科夫

B. 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 凯洛夫

1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A )。

A.痒

B. 序

C. 校

D. 学

1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A)。

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B.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C.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D.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12.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A)。

A.主导作用

B. 主动作用

C. 领导作用

D. 能动作用

1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C)。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1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B)。

A .课程

B .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 D .课程目标

15、《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C )。

A.循序渐进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16、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B)。

A.练习法 B .演示法C.实验法 D .发现法

17、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A.外部分组 B .内部分组 C .设计教学法 D .道尔顿制

18、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C)。

A.常规管理 B .目标管理 C .平行管理 D .民主管理

1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 .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20.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D )。

A .孟子

B .荀子C.墨子 D .孔子

2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 .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

22.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

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B )。

A .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2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D)。

A. 程序性课程 B .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 D .实践性课程

2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C)。

A .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

25.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 )。

A. 判断

B. 诊断

C.评定

D. 评分

2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C)。

A. 有差异性的认识

B. 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 有基本的认识

27. 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B)。

A. 个性化

B.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 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28.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 )。

A. 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 主导作用

2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 )。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B. 教好与管好学生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二、多项选择题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CD ) 。

A. 认知领域

B. 日常生活领域

C. 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 安全领域

2. 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C ) 。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ADE ) 。

A. 家庭教育

B. 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 学校教育

E. 社区教育

4.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ABD)。

A. 以业余为主

B. 以自学为主

C. 以长期为主

D. 以短期为主

E. 以国外学习为主

5.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BCDE ) 。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6.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BE ) 。

A.核心课程

B. 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 活动课程

E. 广域课程三、

名词解释

1.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为其组织

的各种教育活动,以期使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

四、填空题

1、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 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2、 1903 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3、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4、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布置和批改四个环节组成。

6、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课程计划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

书之中。

7、198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10、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三类: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1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修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

查与评定。

12、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的德育原则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13、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

教育者。

这句话说明

五、简答题

1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答: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适当;教学过程紧凑;学生主体性充分

发挥。

2、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相统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在小学阶段,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三项:( 1)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 2)培养各种基本能力。( 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

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6.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六、论述题

1 、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

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激发学生的积极

思维;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③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3、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是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七、案例分析

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伊尔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 x

V=K”并解释说其中P 代表压力, V 代表体积, K 代表一个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

和温度 )。他边举例边板书:如果P=2 个大气压,且衡量为8,那么体积就是 4 立方厘米。 2个大气压x4 立方厘米 =8

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 4 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 2 立方厘米, 4 个大气压 x2 立方厘

米=8 ,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

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

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对于小刚,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的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搞明

白了“波伊尔定律”

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

答: (1)以上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

行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本要求。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生和我国成功教育经验总结而提出来来的。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

(3)在以上案例中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并且知道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

运动能力强,这充分说明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后面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同时对于小妮老师对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

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而对于小刚。而对于小刚,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

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的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这也体现了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

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第四套) (一) -06-26 18:20:57 来源:信阳考试网作者:编辑组信阳考试网【大中小】浏览:802次评论:0条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共20分) 1.1632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A.培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3.中国学校课程的雏形”六艺”是指 A.”诗、书、礼、乐、射、数” B.”诗、书、礼、乐、御、数” C.”礼、乐、射、御、书、数” D.”礼、乐、射、御、诗、画”

4.提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等口号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是 A.卢梭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6.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7.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社会生产 B.人口数量 C.科学技术 D.自然环境

8.”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是中提出的。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9.马克思主义认为,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1.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代课教师转正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代课教师转正考试小学教 育学试题及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解析】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国家,普鲁士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解析】孔子所说的“学”即“学习”,“思”即“思考”,因此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解析】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另外一种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 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小学教育学试卷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2010-08-07 20:57:18|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在 17 世纪,埘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捕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 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答案: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并从理沦上二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 理论基础。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 C.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答案: A. 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 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答案: C.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答案: B.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 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6、在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 赫尔巴特 B. 瓦根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答案: B.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B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B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C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4.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A

A.“兼爱、非攻” B.“弃仁绝义” C.“道法自然” D.“化性起伪” 5.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B A.普及教育 B.普及义务教育 C.普及基础教育 D.普及国民教育 6.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D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0.小学生的思维C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A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B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2.世界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3.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B )。 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4.下列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D )。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5.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D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D )。 A.连续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7.下列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将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C )。

B.布鲁纳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8.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理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D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9.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 )。 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 A.成立了班委会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 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 )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印度 C.希腊 D.埃及 A.广泛性 B.普遍性 C.强制性 D.全民性 5.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是( )。 A.环境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6.学生的社会地位属于学生( )问题。 A.法律 B.权利 C.责任 D.义务 7.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表 8.夸美纽斯教学论的基础是( )。

A.心理学统觉论 B.伦理学 C.整体认识论 D.个体认识论 9.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10.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 )的发表为标志的。 A.《大教学论》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11.《普通教育学》是( )的教育学代表作。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12.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小学教育培养目标 B.小学教育内容 C.小学教育方法 D.小学教育目的 13.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瑞士心理学家(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格塞尔 D.洛克 13.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 A.受教育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5.重在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地方课程 1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 )。 A.实践活动 B.认识活动 C.课外活动 D.兴趣活动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教育学测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教育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在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A.卢梭 B.凯洛夫 C.杜威 D.朗格朗 2.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刻地说明着( )。 A.教育的经济功 B.教育的文化功能 C.教育的自然功能 D.教育的道德功能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 A.十二大 B .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 )决定的。 A .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 B.人们的认识活动规律

C.教育自身的性质 D.教育自身的活 5.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上层建筑 6.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 A.教育的形成 B.教育的类别 C.教育的层次 D.教育的历史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9.( )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整个过程。 A.小学德育目标 B.小学教育目的 C.国家德育目标 D.基础教育本质 10.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 A.个人本位论 B.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2.课外活动的基础是( )。 A.校园设施 B.教师引导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在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A、卢梭 B、凯洛夫 C、杜威 D、朗格朗 2、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刻地说明着( )。 A 、教育的经济功 B、教育的文化功能 C、教育的自然功能 D、教育的道德功能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 A 、二大 B 、三大 C、四大 D、五大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 )决定的。A 、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 B、人们的认识活动规律 C、教育自身的性质 D、教育自身的活 5、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 、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上层建筑 6、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 A 、教育的形成 B、教育的类别 C、教育的层次 D、教育的历史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A 、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 A 、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9、( )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整个过程。 A 、小学德育目标 B、小学教育目的 C、国家德育目标 D、基础教育本质 10、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 A 、个人本位论 B、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小学教育学试题

小学教育学现场作业 单选每题3分,共45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2.“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3.“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4.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5.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 A.个性的自由发展 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6.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一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7.“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下列哪种理论的影响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决定论 D.心理决定论 8.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9.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_____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0.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0.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哲学家是( ) A.培根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12.下列哪一位是过去几十年中儿童发展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 A.维果茨基 B.赞可夫 C.皮亚杰 D.柯尔伯格 13.儿童身心发展中呈现出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先发展大肌肉和大骨骼再发展小肌肉小骨骼,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4.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5. “人之初性本善”属于()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天命论

2019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第二套

2011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第二套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师生观上与我国的《学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是( )。 A.《终身教育引论》 B.《教学与发展》 C.《雄辩术原理》 D.《教育学》 2.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 B.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C.范例教学的理论 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 3.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功能属于(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4.柯尔伯格用( )的方法来判定儿童道德发展阶段。 A.发现法 B.道德两难法 C.智力训练法 D.信息加工法 5.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环境因素 B.社会条件 C.主观努力 D.成熟机制 6.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 )提出申诉。 A.法院 B.教育行政部门 C.公安机关

D.学校 7.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指导书 8.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是( )。 A.活动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选修课程 D.地方课程 9.颜之推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看,这是强调(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完整版)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6套)

(完整版)小学教育学 试题及答案(6套)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是()。A.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B.促进新旧知识联系 C.促进新知识长期保存 D.促进短时记忆 2.负有中小学生受教育权实现义务的主体不包括()。 A.教师 B.学校 C.国家 D.企业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 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B.愤:愤怒。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D.愤:因不满意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4.疏导原则就是()原则。 A.导向性 B.因材施教 C.循循善诱D.有的放矢 5.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建立班集体 B.评定学生操行 C.抓好学生学习 D.组织学生活动 6.属于非测验的评价手段的是()。 A.观察 B.判断 C.反思 D.分析 7.属于自编测验的类型的是()。 A.工作日记 B.客观题 C.等级评价量表 D.行为检查单 8.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9.()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A.教学方法 B.教学原则 C.教学任务 D.教学目的

10.提出“化民成俗,其必有学”的论着是()。A.《理想国》 B.《学记》 C.《政治学》 D.《大学》 11.“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D)。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12.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A.殷周时代 B.秦代 C.唐代 D.明代 13.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14.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C)。 A.形象性与兴趣性 B.娱乐性与生活性 C.科学性与思想性 D.知识性与个性15.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 A.引导性 B.间接性 C.简洁性 D.交往性 16.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B)。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17.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统一的过程。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18.小学班主任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学生 B.班会活动 C.建立学生档案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课外活动不包括()。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

(完整word版)小学教育学期末测试预测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小学教育学期末测试试题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 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 A. 北欧的尼德兰 B. 捷克的夸美纽斯 C. 法国的斯图谟 D. 德国的福禄培尔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3.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 。 A. 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4.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 开展网络教育 D. 高等学校扩招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 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C) 。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B) 。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B. D.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 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 艺术家、大商人,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或强盗。这是(B)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 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8.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C )首先提出的。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的重要主张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3.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因素 B.社会条件 C.主观努力 D.成熟机制 4.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指导书 5.下列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6·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 A.群体意识 B.社交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合作能力 7.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8.“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 A.连续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9.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课程观的观点。 A.人文主义 B.科学主义 C.知识本位

D.能力本位 10.‘‘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为、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A.受教育的权利 B.生存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 11.一位语文教师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内容——“浊”这个字,而“浊”字右边的“虫”,正好是今天学的字“茧”的下面的部分。于是当学生再学“茧”这个字时就容易多了。这位语文教师运用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2.()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 A.环境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13.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完整版)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1.C 【解析】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国家,普鲁士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2.B 【解析】孔子所说的“学”即“学习”,“思”即“思考”,因此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3.D 【解析】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4.D 【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5.A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另外一种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 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6.B 【解析】陶行知的话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崇高的职业道德。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7.D 【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重视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 8.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8.A 【解析】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9.“教书”与“育人”是( )的关系。 A.并列的 B.递进的 C.互补的 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9.D 【解析】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响教书,教书与育人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0.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7

(7)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2.“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5.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6.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 A.个性的自由发展 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一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下列哪种理论的影响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辐合决定论C. D.心理决定论

9.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 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和《教师法》 C.《宪法》和《民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0.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11.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2.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6.“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17. A.发展性功能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3.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霍尔 C.利托尔诺 D.华生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 )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社会活动 7.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反映论的观点 8.“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10.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1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法国的左拉 B.英国的斯宾塞 C.中国的孟子 D.苏格拉底 12.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13.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1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九套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一)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教育学)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地方)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意志)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实质教育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示范法)特点。 二、填空题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答: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原理的著作是两千多年前的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2.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经济制度 3.20世纪早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做出、伟大贡献的教育家为 A.蔡元培 B.陶行知 C.杨贤江 D.徐特立 4.《学会生存》中说:“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这句话反映了基础教育中的 A.基础性 B.全民性 C.未来性 D.强迫性 5.我国唐代的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师爱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职业信念 6.据我国心理科学工作者研究确定,小学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这一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的关键期为 A.6、7~11岁 B.7、8~11岁 C.9~11岁 D.10~11岁 7.小学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感,把教师看作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人,愿听从教师的教导,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称之为 A.依赖性 B.独立感 C.自制力 D.向师性 8.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提出“教师中心”观点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是【D】。 A、洛克 B、杜威 C、卢梭 D、康德 2、“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B】。 A、德育的途径 B、德育方法 C、德育的结构 D、德育的内容 3、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所决定的教学原则是【A】。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D】。 A、实践能力的培养 B、思维能力的培养 C、想象能力的培养 D、创新能力的培养 5、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C】。 A、实践的属性 B、社会的属性 C、自然的属性 D、现实的属性 6、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和【A】。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学校课程 7、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B】。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8、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是【C】。 A、以诚相待 B、互助互惠 C、民主平等 D、和谐亲密 9、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C】。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0、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page] 11、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高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效益。”这一观点深刻地说明着【A】。 A、教育的经济功能 B、教育的文化功能 C、教育的自然功能 D、教育的道德功能 12、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C】制约的标志。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C、文化传统 D、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13、教学要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原则是【D】。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教师资格考试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结构化策略属于【A】。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5、人们常说“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B】。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6、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二层次的活动是个体的【C】。 A、评价活动 B、感知活动 C、心理活动 D、交换活动 17、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C】。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并成为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A】。 A、私学 B、公学 C、国学 D、乡学 2、我国对学生的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D】。 A、《宪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教师法》 D、《教育法》 3、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B】。 A、由浅入深 B、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C、由易到难

D、扬长避短 4、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B】。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起加速作用 5、教学过程是【B】。 A、促进教师教的过程 B、老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 C、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 D、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 6、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A】。 A、广义的教育目的 B、狭义的教育目的 C、广义的教育 D、狭义的教育 7、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性质是【A】。 A、选拔性、淘汰性 B、目标性、水平性 C、参照性、差异性

D、常模性、个别性 8、美国行为心理学家华生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种说法是典型的【B】。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个体本位论 9、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备以下哪三个基本特征?【A】 A、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B、强制性、全面性、基础性 C、强制性、普遍性、差异性 D、强制性、个别性、基础性 10、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C】。 A、观察力 B、记忆力 C、兴趣、爱好 D、想象力[page] 11、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被称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