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原子结构 化学键

专题09 原子结构 化学键
专题09 原子结构 化学键

专题原子结构和化学键09

2018

年化学高考题1. 2018 8 6

(全国Ⅲ理综,,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27 g ,

镁与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 1 mol ,2 1

重水与水中中子数比为∶ D.1 mol 1 mol ,

乙烷和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B 24 g 27 g 1 mol Mg Al 12镁与铝的物质的量均为,但、的质子数分别为、13 A ,项错 误;1 mol O2 16 mol 含有电子,1 mol O3 24 mol 含有电子,质量相同(设为)的mg O 2、O 3 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项正确;×16 mol=mol ×24 mol= mol B 1 mol D 2O m 32m 2m 48

m

2 含有中子,10 mol 1 mol H 2 O 8 mol C 含有中子,项错误;1 mol CH 3―CH

3 含有共价7 mol 键,1 mol CH 2==CH 2 含有共价键,项错误。6 mol D

2. 2018 (全国Ⅱ理综,10,6 W 分)、X 、Y Z 和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 X Y 3 Z 与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倍;原子最外 层的电子数与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W

A. X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A W X 本题结合元素推断考查元素周期律。根据与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可知该气体为NO 2 ,因原子序数递增可知和分别为元素和元素;结合的W X N O Y 周期数是族序数的倍,且为短周期元素,则只能为元素;根据原子最外层的3 Y Y Na Z 电子数与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且为短周期元素可知为元素。能与形成W Z Z Cl O N NO NO 、2、N 2O 5 等化合物,与能形成O Na Na 2 O Na 和2O 2 ,与能形成O Cl ClO 2、Cl 2O 7 等化合物,项正确;与、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而与形成的A Na N Cl Na O Na 2O 2 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项错误;B N 3-、O 2- 、Na + 均含个电子,而10 Cl - 含个电18 子,项错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而该选项中没有指明C N HNO3 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项错误。 N D

3.2017 【年高考北京卷】2016 IUPAC 117 Ts(“”tián)Ts 年命名号元素为中文名石田,,的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7

A.Ts A

B.Ts

是第七周期第Ⅶ族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Ts

D.176 Ts

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中子数为的核素符号是【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0 族元素从上往下,原子序数 依次为、、、、、、,则可推断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族,项21018365486118117 ⅦA A 正确;互为同位素的不同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项正确;同主B 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项正确;中子数为的核素符号是,C 176 Ts D

项错误。

4.2017 【年高考浙江卷】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CO .2 的电子式.

B Cl 2的结构式:-Cl Cl O ‥ ‥∷

C ∷O ‥ ‥C CH .4

的球棍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D Cl ˉ8

8+172

【答案】C

【考点】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电子式、结构式、模型、结构示意图:

【解析】有球有棍的模型称球棍模型,为甲烷的比例模型,故不正确C

【年高考海南卷】2017 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的是24

A .18O 3

B .2H 217O 2

C .14N 16O 2

D .14C 16O 2 【答案】D

【解析】1 个18 O 18-8=10 中含有个中子,故个1 18O 3 中含有个中子,30 A 项不符合题意。 1个2 H 2-1=11中含有个中子,个17 O 17-8=91中含有个中子,故个2H 217O 2分子中含有 ()个个中子,项不符合题意。个21+29××=20B 114N 16O 2分子中含有[(14-7)+2×(16-8)]个个中子,=23 C 项不符合题意。1 个14C 16O 2分子中含有[]个(14-6)+2(16-8)×=24个中子,项符合题意。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的表示以及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

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等进行判断,此题属于基础题,体现=+=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年高考江苏卷】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2017

5.X Y Z W

、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Y Z Z W

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半径r r r r

A.:(X)<(Y)<(Z)<(W)

B.W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的单质的氧化性比的强

C.Y 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D.X Y Z

【答案】D

O Z O Y N X H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则为,为,为,

Na W Na:(Na)>(N)>(O)>(H)

r r r r A 项错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则为。原子半径,为强碱,项错误;非金属性,则氧化性2(O

NaOH B:O>N O

C H N

强于2,项错误;、

或3)N

D

,也可以组成离子化合物如4NO3,项正确。

O NH3·H2O NH

和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如

【年高考天津卷】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6.2017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2O>NH3>SiH4

A.:H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

C.:Cl>C>Si

用中文气奥命名的第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族

D.“”(ào)118 0

【答案】C

: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常用方法有①单质

与氢气化合的难易,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④单质间的置换反应,⑤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一般通过实验验证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如可以利用单质间的置换反应进行验证。非金属性,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

:O>N>C>Si

强酸制弱酸及“”

“”

Na Mg

与、N、O、F 等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与、性:H2O>NH3>SiH4,A 项正确;H C

B :HCl>H2CO3>H2SiO3,但等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项正确;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酸性

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有关,HCl 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故不能根据其酸性强弱判断的非金属性强弱,项错误;

Cl C 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族,项正确。

118 0 D

【年高考浙江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2017

A.干冰和石英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需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也相同

B.化学变化发生时,需要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并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

C CH

.4和CCl4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电子稳定结构

8

.4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

D NaHSO

【答案】B

【解析】干冰和石英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前者为分子晶体,熔化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后者

H 8 C 错误;为原子晶体,熔化克服共价键,A 错误;CH4中原子最外层没有达到电子结构,NaHSO4晶体中Na+与HSO4—之间为离子键,HSO4—内原子之间为共价键,溶于水后电离过程为NaHSO4=Na++ H++SO42-,离子键和部分共价键破坏,故错误

D

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号主族元素。X2是最轻8.2017

【年高考海南卷】X、Y、L、M 20

Y L M 5

的气体,、与三种元素的质子数均为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

1X L ____________

()与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X M_____________“”“”

()与组成的物质为(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该物质可作

__________

为野外工作的应急燃料,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其含氧酸的化学式为。

4L M L __________

()与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是。

12CaH2+2H2O=Ca(OH)2+H2↑;

【答案】();()离子,

(3)III 第二周期A 族, H 3BO 3;()-。43

【名师点睛】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元素的位置、物质化学键类型的判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高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了解元素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高考命题中常将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性质结合进行考查,有时还会结合相应物质的性质和制备进行考查,该种题型是高考经典和必考题型。通过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性质(主要包含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或离子半径等),充分体现了化学周期表中位置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原理,更突显了化学学科规律的特色。本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9

.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年高考上海卷】2016 )A HBO .2 B H .2BO 3

C H .3BO 3

D H .2B 4O 7

【答案】B

【解析】B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所以其最高化合价是价,然后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3 价的代数和等于可知不可能是0 H 2BO 3 (其中元素化合价为价),故只有选项符合B +4 B 题意。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化合价判断及化学式书写。

【名师点睛】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注意审题“”==最高价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其次注意含计算氧酸中中心原子化合价时原子为价、H +1 O -2 原子为价,且化合物正、 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10

.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年高考上海卷】2016 ) A CaO CO .与2 B NaCl HCl C SiC SiO .与.与2 D Cl .2 与I 2

【答案】C

【解析】是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A.CaO CO 2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熔化破坏 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错误;B.NaCl 是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HCl 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熔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错误;C.SiC SiO 和2都是原子晶体,熔化断裂的是共价键,与化学键有关,正确;D.Cl 2 和I 2在固态时都是分子晶体,熔化断裂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方法。

【名师点睛】物质熔点高低取决于熔化过程中需要破坏作用力类型和大小,一般来说原子晶 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主要原因是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融化时分别破坏共价键和离子键,键能越大熔点越高,且原子晶体中原子间由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需要破坏化学键数目大于离子晶体;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键能无关,且分子间作用力强弱远小于化学键。因此,本题换个角度考虑,实质是在考查晶体类型,即两种物质全部是分子晶体的选项符合题意。

11W X Y Z W Z .已知【年高考上海卷】2016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同主族,、、同周期,其中只有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X Y Z X

A X Y Z W

.原子半径:>>> B W Z

.的含氧酸的酸性比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 W Y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 W X 5X .若与原子序数差为,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3W 2

【答案】A

【解析】由于原子序数按、W X 、Y 、Z 依次增大,W Z 与是同一主族的元素,而、X Y 、Z 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且只有是金属元素,则这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为

X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核外A 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X Y Z W >>>,正确;B W .的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的强,但含氧酸的酸性不一定比的强,如的含氧酸可Z Z B 能是HNO 2 ,的含氧酸是Z H 3PO 4 ,酸性HNO 2< H 3PO 4 ,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C W Y W Y ,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错误;D W X 5W N X .若、原子序数相差,当为, 为时,满足Mg X 3W 2 ,当为,为时,满足W O X Al X 2W 3 ,当为,为时,满足W F X Si XW 4,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原子半径比较方法。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题型,通常考查的重点是原子序 数排在前号的元素,依据题给信息准确推断元素种类是解题关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20 氧化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还原性越强,置换酸(或水)中的氢越容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减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

12a b c d a 1b .【年高考新课标卷】2016 Ⅱ、、、为短周期元素,的原子中只有个电子,2- 和C +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与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b

A a +1

.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B b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 c

.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 d a

.和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答案】A

【解析】的原子中只有个电子,则为氢元素,、、、为短周期元素,a 1 a a b c d b 2- 和C +离 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为氧元素,为元素,与同族,则为硫元素。.b C Na d b d A H 与、形成化合物为O S H 2 O H 和2 S +1NaH -1,氢元素的化合价为,而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项错误;A B H .氧元素与其他元素能形成2O H 、2O 2、SO 2、SO 3、Na 2O Na 、2O 2等化合 物,项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 B C 越大,原子半径:,项正确;.和形成的化合物为Na>S>O>H C D d a H 2S ,硫化氢是二元弱酸,H 2 S D A 的溶液呈弱酸性,项正确;答案选。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在短周期元素中,能形成b 2- 和C + 离子的元素只能位于第二、第三周期,所以为氧元素,为元素,原子的核外b c Na H 只有一个电子,则为元素,与同族,则为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基础A H d b d S 知识解答即可。

13.【山东理综化学】2015 短周期元素、X Y 、Z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的原子充数之和是的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Y W Z 3

A X

.原子半径:B X>Z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 Z W Mg

.、均可与形成离子化合物D Y>W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答案】C

【解析】设的原子序数为,则、Z n Y W 1 9的原子序数分别为-n 和+n ,由于、Y W 的原 Y Z X W

子序数之和是的倍,则-++=,解之得=,则、、、分别为、Z 3 n 1n 93n n 8X Y Z W Si N O Cl X Y Z X>Y Z A 、、。位于、的左下方,故原子半径>,故项错误;非金属性>,O Si 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 2O SiH >4 ,项错误;B O Cl Mg MgO MgCl 、分别与形成、2,二者均 是离子化合物,项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 HClO 4>HNO 3,项错误。D

【考点定位】本题通过元素的推断以及元素、物质性质的比较和推测,考查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及和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离子化合物的判断,以及考生对这些基础知识和规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掌握和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及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根据原子序数的关系和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各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推出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同时结合离子化合物的含义判断物质的种类,体现了化学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的联系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14.【福建理综化学】2015 短周期元素、X Y 、Z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W

A W>Z>Y>X

.原子半径: B X >W>Z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 Y>X>W>Z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D X Z W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答案】A

【解析】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则是号的W W 15 P 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确定:是元素,是元素;X N Y O Z Si 是元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A 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因此这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Z>W>X > Y ,错误。

B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X>W>Z ,所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最简单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Y>X>W>Z ,所以 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正确。.除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外,一般情Y>X>W>Z D F O 况下,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 Z W 、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

【名师点睛】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元素周期律是化学学习的重要规律。利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结合元素的位、构、性三者的密切关系进行元素推断是化学重要的知 X Y Z W

识。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元素在周期表的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是元素原子所在的主族序数,同一周期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掌握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方法,结合元素所在的族序数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进行判断,确定其正确性。

2015 )15.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北京理综化学】

.非金属性:

.酸性:2SO4>H3PO4 B Cl>Br

A H

.热稳定性:2CO3>NaHCO3

C NaOH>Mg(OH)

.碱性:2D Na

【答案】D

A

【解析】项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以根据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B C

判断,项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来推断,项与金属性强弱有关,比较的是最高价氧

D

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以上三个选项都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项无法根据元素周

D

期律的知识对盐的热稳定性来判断,故选。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应用。

【名师点晴】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元素或物质的很多性质都能体现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如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强弱,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难易、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难易等。但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热稳定性与元素周期律无关。

【安徽理综化学】

2015

16.碳酸亚乙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为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子中含个σ键

.分子式为3H2O3 B 6

A C

.分子中只有极性键.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2

C D8.6g 6.72 L CO

【答案】A

【解析】由碳酸亚乙烯酯分子的结构简式和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知该分子的分子式为C3H2O3,

B

A C—O C—C C—H8

项正确;分子中包括键、键、键共个σ键,项错误;分子中含有键为非极性键,项错误;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完全燃烧生成

的C==C C8.6 g0.1 mol0.3 mol CO

()的2,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标准状况的条件下,0.3 mol CO2的体积不一定是,项错误。

6.72 L 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考查化学键的类型和极性,同时也涉及到有机物燃烧产物的判断和相关计算。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可以根据结构简式正确书写分子式。同时理解σ键和π键的区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本题还涉及到有机物燃烧产物的判断,根据原子守恒计算产物的物质的量,考查了阿伏伽德罗的相关计算和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7.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2015 )

【海南化学】

.2-D F

.-

.2+C O

A Na

.+B Mg

【答案】C

【解析】Na+、Mg2+、O2-和F-离子核外电子排布都是、的电子层结构。对于电子层

28

C 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所以离子半径最大的是O2-,选。【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名师点睛】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是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查的常见题型。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熟练记忆相关原则: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元素由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侧重基础知识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鉝18116 Lv 2015 号元素的名称为。

【上海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

Lv

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

A116 B177

.原子序数.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C116 D29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Lv的质量数是293,不能确定其相对原子质量,D选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元素原子的符号的表示及相互关系的知识。

【名师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性质则由物质的结构决定。原子结构是物质结构的基础。要掌握原子的结构及反应变化时是原子的那一构成部分发生变化。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质子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同一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可能不同,原子核外电子数与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等于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发生反应事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而原子核不变,在表示元素的原子时,元素符合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即质子与中子数的和,左下角表示质子数,由于元素符号已经可以知道元素的种类和质子数,因此有时左下角的质子数也可以不写。掌握

原子表示的各个角标的含义是本题的关键。

2015 )

【上海化学】

19.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单质沸点的高低

A B

C D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答案】B

【解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获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单质氧化性就越强。故可以通过比较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正确。B.S 单质、Cl2都是分子晶体,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

C

这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无关,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形成氢化物就越容易,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可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因此可以通过比较硫、氯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考点定位】考查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的正误的知识。

【名师点睛】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元素周期律是化学学习的重要规律。利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结合元素的位、构、性三者的密切关系进行元素推断是化学重要的知识。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元素在周期表的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是元素原子所在的主族序数,同一周期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掌握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方法,结合元素所在的族序数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进行判断,确定其正确性。

【年高考海南卷】

2014 )

2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热稳定性:.原子半径:

A HCl> HI

B Na> Mg

.结合质子能力:2-> Cl-

C H

.酸性:2SO3>H2SO4 D S

【答案】C

【解析】、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

A HCl

,正确;、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

HI A B Na Mg B

C D

C H2SO3属于中强酸,H2SO4属于强酸,故酸性:H2SO4>H2SO3,错误;、酸正确;、

HCl H2S,所以结合质子性越弱,酸越难电离,对应的酸根离子越易结合氢离子,因为强于

D

能力:S2->Cl-,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通过典型的金属族元素碱金属、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卤素和氧族元素为例考查了考生对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掌握情况,考查了考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程度。考查了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解决具体的问题的能力。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思路是首先要掌握元素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然后再加以灵活应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同一周期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就越弱。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

2014 1 玉兔号月球车用 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238.【年高考上海卷第题】

21“”Pu Pu

94

的说法正确的是()

.与互为同位素.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A Pu U

B Pu Pu

.与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与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C Pu U

D Pu Pu

【答案】D

和【解析】A.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Pu U

A B.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原子是这种元素的不同种的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位素,故错误;

B C.两者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核素,同种元素的不同的核素,中子数不同,故错误;

C D.两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不同,故错误;

D

则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故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原子组成、元素性质、同位素以及同素异形体的判断

Pu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是通过为载体,意在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以及原子组成的了解掌握程度,明确有关的概念是关键。明确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含义和判断依据是答题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题目较为简单。

22180

2014 6周年。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年高考上海卷第题】

.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

期律解释的只有()

.碱性:>.相对分子质量:>

A KOH NaOH

B Ar K

.元素的金属性:>

.酸性:4>H2SO4D Mg Al

C HClO

【答案】B

【解析】A、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钠和IA A

钾均位于族,钾的金属性强于钠,因此氢氧化钾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

B、相对分子质量只与组成物质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有关系,而与元素周期律没有关

B C、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逐渐系,符合题意;

增强,硫和氯均是第三周期元素,硫元素位于氯元素的左侧,非金属性弱于氯元素,则硫酸

C D、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镁和铝都的酸性弱于高氯酸的酸性,不符合题意;

D

是第三周期元素,铝元素位于镁元素的右侧,金属性是镁强于铝,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名师点晴】该题通过元素周期律为载体,侧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较为基础,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并能灵活应用是关键。高考命题中常将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性质结合进行考察,有时还会结合相应物质的性质和制备进行考查,该种题型是高考经典和必考题型。通过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性质(主要包含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或离子半径等),充分体现了化学周期表中位置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原理,更突显了化学学科规律的特色。

23.【2014年高考安徽卷第7题】CO2的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NH3+CO2→

+H2O。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子式为3H6N3O3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A C

.属于共价化合物.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C D

【答案】C

4C3H3N3O3,【解析】A、根据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可知和碳原子的个价电子可知,其分子式为

A 错误;B、由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学键是非极性键,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该分子中没有非极性键,全部是极性键,错误;

B C、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

C D、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因此三聚氰胺是共价化合物,正确;

D

反应是中和反应,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中,不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结构,涉及分子式、化学键、化合物以及中和反应判断等。

【名师点晴】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以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基础是答题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理

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即可解答。

24.【年高考广东卷第题】

2014 23 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

3

对位置如表。甲和戊的原子序数相差,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

度最大的物质,丁和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金属性:甲乙丁

A>>

.原子半径:辛己戊

B>>

.丙和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

C13

D.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答案】BC

C Si Ge Ga

【解析】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单质,因而戊是、己是、庚为、辛为;既

然丁与辛同周期,则甲与戊同周期,二者原子序数相差,所以甲为、乙为、丙为、

3Li Na K

Ca Li Na Ca A Ga>Al>Si>C B K19

丁为。金属性:<<,项错误;原子半径,项正确;是号

元素,是号元素,原子序数相差,故核外电子数相差项正确;在空气中Ge 321313, C Na

D

燃烧生成的Na2O2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对元素的金属性、

原子半径、原子序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的判断。元素推断题需

把握题目中的相关信息,寻找突破口,如本题中的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

就是本题的突破口,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戊的元素的种类,然后再根据题目中所给的元素周期

3

表的相对位置以及甲和戊的原子序数相差,判断其他元素,从而进行解答。

2014 8

【年高考山东卷第题】

25.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l ̄2 ̄、Ca2+、K+半径逐渐减小

C S

.、

D Cl Cl

. 与 得电子能力相同【答案】D

【解析】根据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含氧酸性强弱、化学性质的判断、离子半径的比较、等电子能力的判断。、没有指明最高价含氧酸,错误;、核外A B 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或粒子,如O 2 ̄、H 2O HF 、、Ne Na 、+、Mg 2+等化学性质不相同,错误;C S 、2  ̄Cl ̄半径大于,错误;D Cl Cl Cl 、与都是原子,得电子能力相同,正确。解答时应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分析,注意把握关键的字词,如比较含氧酸的酸 性是否指明了最高价,微粒既包括分子、原子,也包括离子等微粒,比较离子半径时离子电子排布相同时的递变规律。

【考点地位】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涉及含氧酸的酸性变化规律,离子半径变化规律以及对微粒化学性质和得电子能力

【名师点晴】高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 律,了解元素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高考命题中常将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性质结合进行考察,有时还会结合相应物质的性质和制备进行考查,该种题型是高考经典和必考题型。通过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性质(主要包含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或离子半径等),充分体现了化学周期表中位置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原理,更突显了化学学科规律的特色。

26W X Y Z .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年高考浙江卷第题】2014 9 、、、为短周期元素, 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2

A X Y Z

.、、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 X Y

.由、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 WY .物质2、W 3X 4、WZ 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 T T Z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与元素可形成化

合物TZ 4

【答案】D

【解析】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则、22X Y 为第二周期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设的最外层电子为,则、、的原子序W Z X x Y W Z 数分别为、x +1x -1、x +2,所以=,解得=,即为,x x x x ++1+-1++222x 5X N Y O 为,W 为 Si Z Cl W T T Ge A X Y Z ,为,与同主族,则为,则、、、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分别为NH 3、H 2O 、HCl ,H 2O 、氨气分子中均存在氢键,沸点高于氯化氢的,其中水的沸点高于氨 气的,故错误;、、、三种元素可形成A B N H O NH 4NO 3 ,既有共价键也有离子键,故B X Y W Z T

错误;、

C SiO2、Si3N4属于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而SiCl4属于分子晶体,熔点低,

、元素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分界线,因此具有半导体的特性,硬度小,故错误;

C D Ge

D

与碳属于同一主族,最外层四个电子,性质相似,可形成GeCl4,故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名师点晴】本题以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重点考查氢键、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元素周期律等,试题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原子结构 化学键

原子结构化学键 1.原子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 原子(A Z X) ?? ? ?? 原子核 ?? ? ?? 质子(Z个)——决定元素的种类 中子[(A-Z)个] 在质子数确定后 决定原子种类 同位素 核外电子(Z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2)微粒之间的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4)两种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12C质量的 1 12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如:A r(Cl)=A r(35Cl)×a%+A r(37Cl)×b%。 2.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同位素的特征 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②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3)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1 H:名称为氕,不含中子; 1 2 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 1 3 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 1 (4)几种重要核素的用途 核素235 U 14 6C 21H 31H 18 8O 92 用途核燃料用于考古断代制氢弹示踪原子 问题思考 现有下列9种微粒:11H、21H、13 6C、14 6C、14 7N、5626Fe2+、5626Fe3+、16 8O2、16 8O3。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 (1)11H、21H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________,它们互称为__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微粒是________。 (3)5626Fe2+的中子数为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9种微粒中有________种核素,含有________种元素。 答案(1)核素同位素(2)16 8O2和16 8O3(3)3024 (4)7 5 原子结构与同位素的认识误区 (1)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如11H。 (2)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F与OH-。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如Al3+与Na+、F-等,NH+4与OH-等。 (4)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11H与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 6C与16 8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14 6C与14 7N;也可能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均不相同,如11H与12 C。 6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教学文案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习题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故每个电子都既是粒子又是波。 (2)电子的波动性是大量电子运动表现出的统计性规律的结果。 (3)波函数ψ,即电子波的振幅。 (4)波函数Ψ,即原子轨道,是描述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 (1)?(2)√(3)?(4)√ 2. 用原子轨道光谱学符号表示下列各套量子数: (1) n =2, l = 1, m = –1 (2) n =4, l = 0, m =0 (3) n =5, l = 2, m =0 2 (1)2p (2) 4s (3) 5d 3. 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哪几套不可能存在,并说明原因。 (1) 3,2,2,1/2 (2) 3,0,–1,1/2 (3) 2, 2, 2, 2 (4) 1, 0, 0, 0, (5) 2,–1,0, –2/1 (6) 2,0,–2,1/2 3. (1)存在,为3d 的一条轨道; (2) 当l=0时,m只能为0,或当m=±1时,l可以为2或1。 (3) 当l=2时,n应为≥3正整数,m s=+1/2或-1/2; 或n=2时l=0 m=0 m s=+1/2或-1/2; l=1 m=0或±1,m s=+1/2或-1/2; (4)m s=1/2或–1/2 ; (5)l不可能有负值; (6)当l=0时,m只能为0 4.指出下列各电子结构中,哪一种表示基态原子,哪一种表示激发态原子,哪一种表示是错误的? (1)1s22s2(2) 1s22s12d1(3) 1s22s12p2 (4) 1s22s22p13s1(5) 1s22s42p2(6) 1s22s22p63s23p63d1

精品高考化学讲与练第5章第1讲原子结构化学键(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5章 第1讲原子结构、化学键 李仕才 考纲要求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4.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原子结构、核素 1.原子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 原子(A z X)??? 原子核????? 质子(Z 个)——决定元素的种类中子[(A -Z )个] 在质子数确定后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核外电子(Z 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2)微粒之间的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Z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4)两种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12C质量的1 12 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如:A r(Cl)=A r(35Cl)×a%+A r(37Cl)×b%。 2.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 (2)同位素的特征 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②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3)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1 1H:名称为氕,不含中子; 2 1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 3 1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 (4)几种重要核素的用途 (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2)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也可能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均不相同(√) (3)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因为有新微粒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4)中子数不同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互为同位素(×) (5)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6)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几乎相同(√)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知识点

寻找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 的方法 1.10电子微粒 2.18电子微粒 CH3—CH3、H2N—NH2、HO—OH、F—F、F—CH3、CH3—OH…… 识记1-20号元素的特殊电子层 结构 (1)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K; (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 (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Li、P;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 (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8)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9)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Ca; (10)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He、C、S。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以及对 物质性质的影响 1.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只含共价键的物质 ①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N2、P4、金刚石、晶体硅等。 ②不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 (2)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 K2O、NaH等。 (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如Na2O2、CaC2、NH4Cl、NaOH、Na2SO4等。 (4)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等。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1)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 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来判断 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强碱和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3)根据化合物的性质来判断 熔点、沸点较低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不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如HCl。 3.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金刚石、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物质硬度大、熔点高,就是因为其中的共价键很强,破坏时需消耗很多的能量。 NaCl等部分离子化合物,也有很强的离子键,故熔点也较高。 (2)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N2分子中有很强的共价键,故在通常状况下,N2很稳定,H2S、HI等分子中的共价键较弱,故它们受热时易分解。

高考化学 易错题系列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高考化学易错题系列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1.(2017·江苏高考)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X)

3.(2017·全国卷Ⅱ)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解析:选B 由题意可推出a为O,b为Na或Mg,c为Al,d为S。原子半径:Na(或Mg)>Al>S>O,A项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即金属性:Na(或Mg)>Al,B项正确;Al2O3对应的水化物为Al(OH)3,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C项错误;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即氧化性:O2>S,D项错误。4.(2017·全国卷Ⅲ)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W X Y Z A.氢化物沸点:WW C.化合物熔点:Y2X3

2015原子结构化学键分析

物质结构化学键(原创) 一、备考目标: 1.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化学键的概念; 2.理解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及判断,记好范德华力的意思,了解氢键。 3.几种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及其性质。 二、要点精讲 1.原子组成和结构 原子核:质子(Z)、中子(A-Z) 原子A Z X 核外电子(Z) 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离子: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包外电子数 2、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同位素: ①化学性质基本相同;②各自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保持一定。 核外电子排布 3、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电子云 多电子原子里,电子分层排布:K、L、M、N、O、P、Q……; 电子按能量由低向高依次从内层向外层排布; 每个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不超过2n2个;最外层电子不能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不能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不能超过32个。 4、表示原子结构的方法 ①原子结构示意图;②离子结构示意图;③电子式:原子、分子、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④结构式。 化学键 在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⑴概念 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平衡、多角)化学键非极性键(同种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不偏移)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极性键(不同种原子间形成,电子对发生偏移) ⑵比较 ⑶化学反应过程键及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过程=破坏旧键过程(消耗能量)+形成新键过程(释放能量) 6.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规律 (1)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N2、P4、金刚石、晶 体硅等。 (2)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 SIO2、CS2等。 (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H2O2、C2H2、CH3CH3、C6H6(苯)等。 (4)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 K2O、NaH等。 (5)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Na2O2、Na2S x、CaC2等。 (6)由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构成的物质,如:NH4Cl等。 (7)由强极性键构成但又不是强电解质的物质:HF。 (8)只含有共价键而无范德华力的化合物,如:原子晶体SIO2、SIC等。 (9)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如氩等。 7.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规律 (1)不同晶体类型的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一般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同一 晶体类型的物质,则晶体内部结构粒子间的作用越强,熔沸点越高。 (2)原子晶体要比较共价键的强弱,一般地说,原子半径越小,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其晶体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和化学键专题

1.(全国II卷理综,9,6分)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副族元素 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 1.答案:D 解析:(排除法)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近似认为该元素的平均质量数为152,质子数为63,平均中子数为89,该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两种同位素分子的中子数一个比89多,一个比89少,二者与89的差值的绝对值相等,D错。 要点1: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要点2:两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与平均值比较,越接近平均数的原子其原子个数百分比(丰度)越大。 2.(广东化学,1,3分)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144 Sm 62 与150 Sm的说法正确的是 62 A. 144 Sm与15062Sm互为同位素 B. 14462Sm与15062Sm的质量数62 相同 C. 144 Sm与15062Sm是同一种核素 D. 14462Sm与15062Sm的核外电62 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2.答案:A 解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位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核素。144 Sm与15062Sm质量数不同,B错;14462Sm 62 与150 Sm是不同核素,C错;14462Sm与15062Sm的中子数不同,D错。 62 要点1:核素(A X):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Z)和中子数(N=A-Z)的原 Z 子称为核素。

要点2:同位素:质子数(左下角Z )相同,质量数(左上角A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 要点3:核素的量的关系:质量数(左上角A )=质子数(左下角Z )+中子数(N)。 3.(江苏化学,2,3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NH 4Cl 的电子式: C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O 18 8 D .对氯甲苯的结构 简式: 3.答案:C 【解析】A 项: 所以A 项错误,B 项:4NH Cl 是由4NH +和离子构成,由于Cl -是阴离子,必须写出电子式 ;C 项:18 8O 表示质量数为18,质子数 为8的氧原子,所以该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D 项:该结构简式是邻氯甲苯,因为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在相邻的碳原子上,对氯甲苯中的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应该处于相对位置。 要点1:熟记1~20号原子的原子结构结构示意图,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变化,阴离子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最外层电子数就加上几;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变化,;阳离子带

32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1.通过对学生阅读\理解力的有效训练,促使学生集中精神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2.通过强化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学生的坚持\自控性 3.通过掌控分析法,提升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原子结构与化学键题的方法及技巧 优胜教育 北京黄庄 校区 杨红静 老师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A -B 型,如,H -Cl 。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 -A 型,如,Cl -Cl 。 2.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与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不同点:(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荷;而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不能标电荷。(2)[ ](方括号):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而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中不能用方括号。 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流程图、树状图、图表等形式总结概括以上知识。 例 完成效果 计时:_____分钟 题目: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 ,中子数为n ,则下述论断中正确的是( ) A.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n C. 若碳原子质量为w g ,此原子的质量为(m+n )w g D. 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质量 掌控分析过程 第1步: 明确题意 1.快速浏览题干及问题材料; 2.在题干中勾画题眼、关键词、考点等有效信息; 第2步: 信息加工 老师指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 第3步: 解决问题 学生列出知识(公式、定理、模型、方法规律等) 第4步: 评价反思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点或问题延伸 1

原子结构化学键

第15讲 原子结构 化学键 考纲要求 1.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2.了解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3.掌握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和简单离子结构。4.知道化学键的含义。能用电子式表示一些常见物质的结构。5.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考点一 原子结构、核素 1.原子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 原子(A Z X )????? 原子核? ??? ? 质子(Z 个)——决定元素的种类中子[(A -Z )个] 在质子数确定后 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核外电子(Z 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2)微粒之间的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Z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4)两种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12C质量的1 12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如:A r(Cl)=A r(35Cl)×a%+A r(37Cl)×b%。 2.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 (2)同位素的特征 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②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3)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1 1 H:名称为氕,不含中子; 2 1 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 3 1 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 (4)几种重要核素的用途 (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2)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也可能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均不相同(√) (3)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因为有新微粒生成,所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4)中子数不同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互为同位素(×) (5)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6)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几乎相同(√)

原子结构 化学键

原子结构化学键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 1.Co是γ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养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下列对Co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质量数是60 B.质子数是60 C.中子数是33 D.电子数是27 【解析】选B。根据Co可知质量数为6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7,中子数 =60-27=33,只有选项B错误。 2.(2020·武汉模拟)下列有关C C C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B.是不同的核素 C.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D.其中的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 【解析】选C。A项,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因此三者互为同位素,正确;B项,是三种不同的核素,正确;C项,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相同,错误;D项,根据原子表示,左上角是质量数,两者质量数相等,正确。 【加固训练】

有以下六种原子Li Li Na Mg、C N,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Li和Li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相同 B C和N质量数相等,二者互为同位素 C Na和Mg的中子数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 D Li的质量数和N的中子数相等 【解析】选B。Li和Li互为同位素,A正确;N的质子数不相等,二者不互为同位素,B错误Na和Mg质子数不相同,属于不同种元素,C正确Li的质量数为7N的中子数也为7,D正确。 3.(2020·青岛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2周期 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3周期【解析】选C。金属Al、Sn、Bi等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A项错误;H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是非金属,B项错误;最外层电子数不能大于8,除第2周期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外,以后的其他周期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或18,C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7讲原子结构化学键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

第17讲原子结构化学键 一、选择题 1.(2020·咸宁重点高中模拟)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H2O2的电子式为 B.质子数为67、中子数为99的放射性同位素钬(Ho)原子为16667Ho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解析:选B。H2O2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A项错误;氯离子 最外层电子数为8,其结构示意图为,C项错误;D项所给是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D项错误。 2.2359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23592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23592U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35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23592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23592U与23892U互为同位素 D.23592U与23892U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选C。23592U有92个质子和电子,143个中子。 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解析:选B。稀有气体元素构成的单原子分子中不含共价键,A项错误;如NH4Cl、NH4NO3等铵盐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B项正确;如H2O2、Na2O2等物质中O—O键为非极性键,C项错误;如H2O2多原子分子中也含有非极性键,D项错误。 4.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 g R的氧化物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n A +16(A -N +8) mol B.n A +16(A -N +10) mol C .(A -N +2) mol D.n A (A -N +6) mol 解析:选A 。R 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 ,则n gR 的氧化物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n A +16(A -N +8) mol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 .②③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解析:选C 。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H 2O 与Ne 的电子数、质子数均相同,故①错、④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故②错;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如果质子数相同,其电子数一定不相同,故③对;质量数是相对某原子而言的,一种元素往往有几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质量数各不相同,故⑤错。 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①碘升华 ②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③乙醇溶于水 ④HCl 气体溶于水 ⑤冰融化 ⑥NH 4Cl 受热 ⑦氢氧化钠熔化 ⑧(NH 4)2SO 4溶于水 A .①④⑥⑦ B .③④⑥⑧ C .①②④⑤ D .④⑥ 解析:选D 。①与②均是物理变化,无共价键被破坏;③不发生电离,破坏的为分子间作用力;④发生电离,H —Cl 共价键被破坏;⑤破坏的为分子间作用力;⑥发生化学变化,生成NH 3和HCl ,N —H 共价键被破坏;⑦离子键被破坏;⑧发生电离,离子键被破坏。 7.下列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化学键类型的是( ) A .NaCl 、HCl 、H 2O 、NaOH B .Cl 2、Na 2S 、HCl 、SO 2 C .Na 2O 2、H 2O 2、H 2O 、O 3 D .HBr 、CO 2、H 2O 、CS 2 解析:选D 。四种物质分别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共价键、离子键和共价键,A 错误;四种物质分别含有共价键、离子键、共价键、共价键,B 错误;四种物质分别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C 错误;四种物质均含有共价键,D 正确。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习题 1.判断下列叙述就是否正确 (1)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故每个电子都既就是粒子又就是波。 (2)电子得波动性就是大量电子运动表现出得统计性规律得结果。 (3)波函数ψ ,即电子波得振幅。 (4)波函数Ψ,即原子轨道,就是描述电子空间运动状态得数学函数式。 (1) ?(2) √(3) ?(4) √ 2、用原子轨道光谱学符号表示下列各套量子数: (1) n =2, l = 1, m = –1 (2) n =4, l = 0, m =0 (3) n =5, l = 2, m =0 2 (1)2p (2) 4s (3) 5d 3、假定有下列电子得各套量子数,指出哪几套不可能存在,并说明原因。 (1) 3,2,2,1/2 (2) 3,0,–1,1/2 (3) 2, 2, 2, 2 (4) 1, 0, 0, 0, (5) 2,–1,0, –2/1 (6) 2,0,–2,1/2 3、(1)存在,为3d 得一条轨道; (2) 当l=0时,m只能为0,或当m=±1时,l可以为2或1。 (3) 当l=2时,n应为≥3正整数,m s=+1/2或-1/2; 或n=2时l=0 m=0 m s=+1/2或-1/2; l=1 m=0或±1,m s=+1/2或-1/2; (4)m s=1/2或–1/2 ; (5)l不可能有负值; (6)当l=0时,m只能为0 4.指出下列各电子结构中,哪一种表示基态原子,哪一种表示激发态原子,哪一种表示就是错误得? (1)1s22s2(2) 1s22s12d1(3) 1s22s12p2 (4) 1s22s22p13s1(5) 1s22s42p2(6) 1s22s22p63s23p63d1 5.符合下列每一种情况得各就是哪一族哪一元素? (1)最外层有6个p电子。 (2)3d轨道无电子,n =4,l = 0得轨道只有1个电子。 (3)3d轨道全充满,4 s轨道只有1个电子。

最新专题二:原子结构及化学键1

专题二、原子结构及化学键 1 2 考点一、原子 3 1、原子的构成 4 5 6 7 8 9 2、质量数= 10 考点二、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关系 11 (1) _____ 决定元素种类,_______ 决定同位素种类 12 (2)金属元素原子一般最外层电子数 ____4,因此易失电子;非金属原子一13 般最外层电子数_____4因此易得电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_____ 14 (氦为2)达到最大容量数,称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 考点三、元素、核素、同素异形体、同位素的比较 15

16 例、1、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144 62Sm与150 62 Sm的说话正确的 17 是()18 A.144 62Sm与150 62 Sm互为同位素 19 B.144 62Sm与150 62 Sm的质量数相同 20 C.144 62Sm与150 62 Sm是同一种核素 21 D..144 62Sm与150 62 Sm的核外电子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22 2、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23 是() 24 A.16O和18O互为同分异构体 25 B.16O和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26 C.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实现16O和18O间的相互转化 27 D.标准状况下,1.12L16O和1.12L18O均含有0.1N A 个氧原子 28 考点四、核外电子数29

30 例:A+、B+、C-、D、E五种粒子(分子或离子)中每个粒子均有10个电子已 31 知 32 A++C-=D+E B++C-=2D请回答: 33 (1)C-离子的电子式是 _____(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的粒子是____和 ____ 34 (3)分别写出A+和D反应,B+和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4)出D、E外请再写出两种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的分子式 36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5)除A+和B+外请再写出两种含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 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考点五、化学键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原子结构、化学键

原子结构、化学键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粒子 2.原子中的4个数量关系 (1)质子数(Z)=核电荷数=□03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04质子数+□05中子数。 (3)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06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如Mg2+的核外电子数是□0710。 (4)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08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如S2-的核外电子数是□0918。 3.“三素”——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同位素的特征与应用 ①同位素的特征 a .化学性质□ 16相同,物理性质□17不同。 b .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一般□18固定。 ②常见的重要核素及其应用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能量规律―→离核由近到远,电子能量由□ 01低到□02高 数量规律―→????? 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032n 最外层不超过□048个(K 层为 最外层时不超过□ 052个)次外层不超过□ 0618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10失电子,易形成□11阳离子,在化合物中显□12正化合价。 (2)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较易□13得电子,活泼非金属原子易形成□14阴离子。在化合物中主要显□15负化合价。 (3)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为□168电子(氦为□172电子)稳定结构,□18不易失去或得到电子,通常表现为□190价。 三、化学键 1.化学键 (1)概念:使□01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2)分类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 子结构 https://www.360docs.net/doc/7c326862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习题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故每个电子都既是粒子又是波。 (2)电子的波动性是大量电子运动表现出的统计性规律的结果。 (3)波函数,即电子波的振幅。 (4)波函数Ψ,即原子轨道,是描述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 (1)(2)(3)(4) 2. 用原子轨道光谱学符号表示下列各套量子数: (1) n =2, l = 1, m = –1 (2) n =4, l = 0, m =0 (3) n =5, l = 2, m =0 2 (1)2p (2) 4s (3) 5d 3. 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哪几套不可能存在,并说明原因。 (1) 3,2,2,1/2 (2) 3,0,–1,1/2 (3) 2, 2, 2, 2 (4) 1, 0, 0, 0, (5) 2,–1,0, –2/1 (6) 2,0,–2,1/2 3. (1)存在,为3d 的一条轨道; (2) 当l=0时,m只能为0,或当m=±1时,l可以为2或1。 (3) 当l=2时,n应为≥3正整数,m s=+1/2或-1/2; 或n=2时l=0 m=0 m s=+1/2或-1/2; l=1 m=0或±1,m s=+1/2或-1/2; (4)m s=1/2或–1/2 ; (5)l不可能有负值; (6)当l=0时,m只能为0 4.指出下列各电子结构中,哪一种表示基态原子,哪一种表示激发态原子,哪一种表示是错误的? (1)1s22s2 (2) 1s22s12d1 (3) 1s22s12p2 (4) 1s22s22p13s1 (5) 1s22s42p2 (6) 1s22s22p63s23p63d1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全面总结

专题六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一.原子结构 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结构和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1)原子的构成 (2)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A Z X 表示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 的一个原子。①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总数,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③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的意义 表示电子离原子核平均距离的大小, 电子层常常用n 表示,n 越小表示电子离原子核等越近;因为电子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所以是一个概率平均距离。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②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K 层为最外层电子时,最多不超过2个) 1。最外层电子排满8个(He 为2个)形成稳定结构,该结构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 2。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电子,表现出金属性, 3。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易失去电子,表现出非金属性。 (3)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 电子式是表示物质结构的一种式子,其写法是在 元素周围用“.”或“ × ”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若为离子还需要用“n +”或“n -”(n 为正整数)表示离子所带电荷。 注意事项: 1.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是1:1时,要注意每一个离子都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直接相邻, 2.写双原子分子的电子式时,要注意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和表示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三.化学键 1.概念: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2.分类 3.离子键 (1)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3)成键实质:静电作用, (4)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一般形成离子键, (5)存在:所有离子化合物中都有离子键 4.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微粒:原子, (3)成键实质: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对核的静电引力与核间、电子间的静电斥力达到平衡, (4)形成条件: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结合时,一般形成共价键, (5)共价键的分类 (6)共价键存在

{高中试卷}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原子结构与化学键[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 期: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1.元素X 、Y 和Z 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 3;X 、Y 和Z 的原子序数和为26;Y 和Z 在同一周期。下 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XYZ 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 与Y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 B .XYZ 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 与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 C .XYZ 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 与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 D .XYZ 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 与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 2 解析:根据题意,符合条件的化合物有NaNO 3和MgCO 3两种,B 项中MgCO 3微溶于水,MgO 为离子化合物。 答案:B 2.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OH 与OH - 组成元素相同,含有的质子数也相同 B .NH 4Cl 的电子式为:???? ??H ·N H ·· ··H ·H +Cl - C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D .CO 2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解析:A 项,质子数均为9,正确;B 项,没有写出氯离子最外层电子、缺少中括号;C 项,

该图型为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D项,CO2分子是直线形分子,且r C>r O。 答案:A 3.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C.X与Y不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 D.X与Y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 解析:原子序数相差2的短周期元素,可以是同一主族,如H和Li;也可以是不同周期,如F和Na等;可形成共价化合物,如CO;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F。 答案:D 4.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丙中含有第二周期Ⅳ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知识。选项A,甲是18电子的氢化物,且其水溶液为二元弱酸,不难得出甲为H2S,其中NaHS溶液中含有HS-、S2-,溶液显碱性,但NaHS能与NaOH等反应; 选项B,O2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乙的摩尔质量也为32 g/mol,且含有18个电子,CH3OH 符合,CH3OH中只含有极性键,无非极性键;选项C,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为C,CH3OH符合,但CH3OH不是CH4的同系物;选项D,H2S中元素的质量比为1/16(H/S),H2O2分子中元素的质

原子结构、化学键课时检测

[课时跟踪检测] 1.(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二诊)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10F B.Mg2+的结构示意图: C.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 D.硫化钠的电子式:Na S Na 解析:选B氟的质子数为9,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的质量数为19,该元素符号可以表 示为19F,故A错误;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得到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HCOOCH3,故C错误;硫化钠是硫离子和钠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Na+[S]2-Na+,故D错误。2.(2020·东台市创新学校月考)235 9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有关235 92U、238 92U说法正确的是 () A.235 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235 92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235 92U与238 92U互为同位素 D.235 92U与238 92U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选C235 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质子,中子数是235-92=143,A错误;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235 92U原子核外有92个电子,B错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 U与238 92U互为同位素,C正确;同素异形体是指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则235 92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D错误。 3.(2019·静宁县第一中学三模)最近媒体报道了一些化学物质,如:爆炸力极强的N5、比黄金还贵的18O2、太空中的甲醇气团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8O和16O核外电子数不同 B.甲醇(CH3OH)属于离子化合物 C.N5和N2是氮元素的两种同位素 D.由N5变成N2是化学变化 解析:选D18O和16O两者的核外电子数均为8,A错误;CH3OH中只含有共价键,所以属于共价化合物,B错误;N5和N2是单质,C错误。 4.人们从冰箱中取出的“常态冰”仅是冰存在的多种可能的形式之一。目前,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多孔、轻量级的“气态冰”,可形成气凝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