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五年规划

教学工作五年规划

教学工作五年(2015-2020年)工作规划指导思想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树立人人成才、全面发展、系统培养的观念,立足我校学科优势与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创建本科教育品牌。

建设目标

1.获批1~2个校级特色专业;

2.建设3~5门精品课程;

3.建设5门左右高水平的公开视频选修课程;

4.编撰3部左右的精品教材;

5.力争获得1~2项省部级教学建设项目;

6.力争获得1~2项省部级高等教育研究课题;

7.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保障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仅是教师和教学人员的工作,而且是学院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是全院师生员工共同的任务。因此,全院上下都要积极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保障。具体而言着重建立四个机制:1.建立两级管理三级保障机制

学院实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确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主导地位和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学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三级保障就是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要明确三级保障的权责关系。学院党政一把手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切实把主要精力真正聚焦到教学工作上来,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

2.建立教学经费投入保证机制

4.段,在开展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索教学规律,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项目;

5.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通过开展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加强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和学风建设,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项目;

6.结合学院自身特点,推广、应用已有的教学成果,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显著效果的项目,如中文系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项目,旅游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项目等。

一、教学团队构建计划

建设目标

各系部先按专业组建教学团队,进一步打造专业方向、学科基础课程等教学团队,鼓励跨院系组建教学团队。今后五年,学院从系级教学团队中择优选出2~3个作为院级教学团队进行重点建设,为申请校级教学团队做准备。

建设举措

教学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有效的运行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具体建设举措如下:

1.组建各系部教学团队。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以专业、专业方向和课程为建设平台,所有专业必须建设教学团队,鼓励各系部建设专业方向和课程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必须建设课程团队。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团队建设有明确的高层次后备人才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要着眼于团队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2.选拔教学团队带头人。团队带头人为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具有教授职称,具备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和较深的学术造诣及创新性学术思想。致力于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教育改革趋势,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3.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专业、行业现状,追踪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不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

4.加大教学研究力度。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建设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促进专业、课程建设,巩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积极推动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教学团队结合专业自身发展的阶段和特色,积极承担各级教材建设项目,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根据需要引进外文原版教材,使高质量教材、新教材和原版教材充实到教学中。

二、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计划

建设目标

通过五年时间,使全院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建设举措

1.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将人文素质培养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各自承担的专业课特点,以专业课为载体,善于发掘并讲出自然科学中所渗透的人文内涵,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这种人文素质教育会更为深刻具体,更具说服力。

2. 提高教师队伍文化素养,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师资保证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培育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天然独特的作用,要培养和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是关键。

3. 加强高等院校的人文环境建设,发挥校园浓厚人文氛围的熏陶作用

针对理工科大学的特点,人文社科活动的内容可设法与自然科学学科知识相融汇、相交叉,多举办“科技与社会进步”、“科学家成才之路”一类的科技人文知识讲座、报告会或影视、文艺表演等。丰富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人文氛围,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使理工科学生自觉地接受人文素质的熏陶。

4.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人文素质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