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概述

第二章 腧穴概述
1.腧穴概念:一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腧、俞、输:音同,义通,输注,转输。
穴,(本义“土室”,)孔隙,空窍,凹陷处。
应用时各有所指:
腧穴——人身穴之统称;
输穴——特指“特定穴”中“五输穴”及五输穴中第三穴“输穴”;
俞穴——特指“特定穴”中十二脏腑背俞穴。
腧穴概述
2.古腧穴称谓释义
节,穴居人体骨骼衔接处的凹陷中。
会,居肌肉肌健会合或聚合旁的凹陷中。
骨空(孔),骨间空隙。
气穴,经络之气游行出入之所。
气府,经络之气所居之处。
脉气所发,脏腑经络之气所散发。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之处。
腧穴概述
3.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视频)
(1)穴非孤立于体表点,是与深部组织器官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其联系通路是经络,(腧穴——经络——脏腑,三位一体,一脉相通)。
(2)输通具双相性: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症;从外通向内,接受针灸刺激,防治疾病。
4.腧穴的形态结构
(1)穴是内部一定结构在体表之投影。
(2)内部结构含神经,血管,肌肉,肌梭及其他组织。
(3)其形态结构非一个点或面,是具活力的空间结构,不存在截然的界限。
(4)穴宽22mm深度众说不一,依针感效应定。
(5)有关穴位的生物物理,病理反应,刺激效应,及与其周围的非穴、他穴比较具特异性的研究,尚处深入研究阶段,穴之本质待揭示。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一)经穴(图、闪)
概念:凡归属于十四经之穴,称为经穴。
特点:
①定名、定位、定经脉、定数(《内》160+ -—《逢原》361,沿用至今)。
②分布在十四经循行线上,主治证明确且有一定主治规律。

(二)奇穴(经外奇穴)(图、闪)
概念:未归于十四经,而有具本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称为经外奇穴。
特点:①主治范围较单一,对某些病症有特效(四缝、定喘、腰奇、二白、痞根)
②分布较分散,也有在十四经循行线上的。
督脉:印堂,下极俞 十七椎;膀胱经:胃脘下俞。
胆经:胆囊;胃经:阑尾穴
③多穴组合:十宣 八邪 八风 华佗夹脊 四缝穴。
④明为奇穴,实为经穴,四花:胆俞 隔俞四穴。

(三)阿是穴(图、闪)
概念:以病痛局部或病痛有关的压痛点作腧穴;亦称为“不定穴”“天

应穴”。
阿:《汉书·东方塑传》颜师古注,为痛义,即按压痛处,病人会“阿”的一声。
阿是穴;孙思邈首提,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共载187个之多,为历代最多。
特点:①无定名、定位。
②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为穴。
③多在病变附近。
应用:①以痛为腧
②穴不在经穴或奇穴位置上方可称是阿是穴。
胆囊,阑尾应按压敏感取穴是奇穴。
肩周炎,肩髃压痛,是经穴。

二.腧穴的命名
《千金翼》“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命名取义广泛:上察天文,下观地理,中通人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腧穴位置特点,作用主治赋名。
熟知穴名可见名求位,顾名知用,由表知里,提高学养(医科学、其它学科哲学概念、社会学、形态学、考古、训古)。
(一)天象地理类
1.以日星辰命名 如日月、上星、璇玑、华盖、太乙、太白、天枢等。
2.以山、谷、丘、陵命名 如承山、合谷、大陵、梁丘、丘墟等。
3.以大小水流命名 如后溪、支沟、四渎、少海、尺泽、曲池、曲泉、经渠、太渊等。
4.以交通要冲命名 如气冲、水道、关冲、内关、风市等。


(二)人事物象类
1.以动植物名称命名 如鱼际、鸠尾、伏兔、犊鼻、攒竹、禾FH髎等。
2.以建筑居处命名 如天井、玉堂、巨阙、曲垣、库房、府舍、天窗、地仓、梁门、紫宫、内庭、气户等。
3.以生活用具命名 如大杼、地机、颊车、阳辅、缺盆、天鼎、悬钟等。
4.以人事活动命名 如人迎、百会、归来、三里等。
(三)形态功能类
1.以解剖部位命名 如腕骨、完骨、大椎、曲骨、京骨、巨骨等。
2.以脏腑功能命名 如脏腑背俞和神堂、魄门、意舍、志室等。
3.以经络阴阳命名 如三阴交、三阳络、阴都(腹)、阳纲(背)、阴陵泉、阳陵泉等。
4.以穴位作用命名 如承浆、承泣、听会、迎香、廉泉、劳宫、气海、血海、光明、水分等。
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一、腧穴的作用
(一)诊断
腧穴有反映病症、协助诊断的作用。
1.病理反应诊察
胃、十二指肠溃疡:足三里、阳陵泉、条索状反应物;胃俞、脾俞、皮肤松弛,凹陷,酸感。
胃癌:胃俞、结节;中脘、结节或压痛。
慢性肝病272例:右曲泉压痛192例。左曲泉压痛80例。
肾病51例:肾俞压痛是阳性率最高,其中肾小球肾炎和肾孟炎主要反映在肾俞,太溪;肾结石反映在肾俞,足临泣。
2.仪器对腧穴的探测诊察
用经络穴位测定义、生命信息诊断仪等

仪器。应用声、光、电、磁、热物理学方法,对穴进行探测,以协助诊断。

(二)治疗
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1.邻近作用(局部作用)
概念:腧穴都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的病症。是经穴、奇穴、阿是穴所共有的主治作用的共同特点。
头脑部:百会、神聪,通天,风池等治头脑病。
腹部(肠胃):天枢、大横、关元等治肠病。中脘、建里、梁门等治胃病。
面颊部:地仓、颊车,颧髎、下关等治面瘫。
膝部:阳陵泉、阴陵皇、梁丘、血海、鹤顶、膝眼等治膝关节病。
胸部穴:中府、期门、俞府、天池、膻中等治胸、心、肺病。
2.远道作用
概念: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肘膝以下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到达的远隔部位的病症。
三阴交:主治下肢病症,脾病,脾胀,肠鸣,泻鸣,飱泻和肝肾病
合谷:主治上肢病症,颈,头,面,口,齿,鼻病

3.整体作用
(1)对机体的不同状态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
双相调整作用:是指同一腧穴具有治疗两种病理性质完全相反的病症。
如:天枢,针刺能治泻泄,也能治便秘。内关,针刺能治心动速,也能治心动过缓。合谷,针刺能治无汗,也能治大汗不止。
(2)调治全身性疾病
如:合谷、曲地、大椎、退热;
足三里,关元,膏肓,气海为强壮穴,能提高机体防卫免疫功能
(3)具相对行异性(主治相同、疗效有别)
如:至阴:矫正胎位;水沟:醒脑开窍。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一)分经主治规律
概念:腧穴归属于哪经,就可治那经循行所过部位病证,即“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十四经腧穴的分经主治,既能主治本经的病证,又能主治二经或三经相同的病证,说明分经主治既有其特性,又有其共性的规律。现将远道主治规律列表如下:




头面颈项部经穴主治规律
第三节 特定穴
概念:十四经中具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图闪)
类别:十类。五输,原、络、郄、八会、八脉交会、背俞、募、下合、交会穴
穴数:前九类有149个,交会穴有108个。
是十四经代表穴,重点穴,常用穴,效验穴。主治作用具相对特异性(特定腧穴、特定主治)。可单用、亦可配合用
历代医家重视。对其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已成为深入研究穴特异性和经络现象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五输穴(图、闪)
1.概念: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的总称。
首载《灵·九针十二原》,《针灸甲乙经》补充心经五输穴后才完

善。
2.穴数:60
3.分布排列顺序:四未→肘、膝。
井、手足端(肾经足底)。
荥:掌指、趾跖关节前后。
输:掌指、趾跖关节后。
经:腕、踝关节以上。
合:肘膝关节附近。

4.理论意义
(1)十二经经气起始和转输的重要部位。
(2)经气随穴部之浅深,距体腔之远近,有大小之变,以发挥不同的主治作用。
所出为井:井居四末离体腔远,肌浅薄,犹水之源头,脉气初发浅小。
所溜为荥:溜,流行,荥,小水,犹荥迂未成大流、脉气尚微。
所经为输:犹小流变大,由浅注深,已汇聚能运输,脉之渐盛。
所行为经:犹水流变大,畅通无阻(小流渐深,迅速流过)脉气正盛。
所入为合:合居所离体腔较远,肌较丰,犹江河汇入湖海,脉气深大(深入会合于脏腑)。
脉气运行特点:由浅入深,由远而近,由小到大。

5.五输配属五行
(1)五输配五行规律
①从肺经井穴始。
②阴井木,阴井金,五输五行相生(从井穴至合穴相生排列)。
③表里经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五输五行相克,阳克阴)。



6.五输穴临床应用
(1)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①《内经》用法
《灵·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脉气浮浅),合治内腑(脉气深大)。
《灵·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病在脏者取之井,邪深,多用于昏迷
病门类于色者取之荥,显现于面色,热病:
满面通红——外感热、脏腑实热;
颧红——虚热;
久病重病泛红如妆——戴阳证、虚阳上越。
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关节肌肉痹痛。
病变于音者,取之经:声音发生变化,咽喉病症。
经满而血者,病在胃,以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邪实,瘀血,胃疡消化道病。

②《难经》用法
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例举五脏病论五输穴的主治,余病类推。
井主心下满:肝木脏、春应井,肝经贯隔注肺布胁助,肝木病心下满。
近代:急救。本部、根穴、经气出入、气血交流、阴阳交会处,善调
逆乱之阴阳。
荥主身热:心火脏、夏应荥,心经起心中出属心系,心火病身热。
近代:热病(外经、内脏)。
输主体重节痛:脾土脏、长夏应输,脾主肉,湿滞脾体重节痛。
近代:外经病(经筋、皮部、官窍)。
五脏病(以输代原)。
经主喘咳寒热:肺金脏、秋应经,主气合皮毛,气开合失常则喘咳,恶寒发热。
近代:外经病,内脏病。
合主逆气而泄:肾水脏、冬应合,肾经上连肺,肾水病,水气上逆则咳、下流则泄。

代:脏、腑病。

(2)按季节因时选用
《难·七十四难》
“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春夏:阳气在上,人气行浅表,刺宜浅,故刺井、荥(肌浅)。
秋冬:阳气在下,人气潜伏于里,刺宜深,故刺经合(肌肉丰)。
(3)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难·六十九难》补母泻子法。
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生我才为母,我生者为子;参见五输配五行生克表)
肝虚:补曲泉;肝实:补解溪。
①本经补泻
胃虚:泻行间;胃实:泻历兑。
②子母经补泻:肺实,取肾经,“金”之“子”属“水”穴,泻阴谷;肺虚、取脾经“金”之“母”属“土”穴,补太白。
“补井者当补合,泻井者当泻荥”:合为井母,荥为井子;井部肌浅薄不便施术。

二.原穴(图、闪)
(一)概念:脏腑原气留止的腧穴。
首载《灵·九针十二原》五脏原穴各二穴(缺心原),膏、盲两原穴共十二个原穴。
《灵·本输》补六腑之原穴、乃缺心之原穴,即十一经腑腑之原穴,共11个脏腑之原穴。
《难经》去膏、盲两个原穴,补心之原穴而形成十二脏腑之十二个原穴,沿用至今。
(二):分布:(图、闪)
均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
其中阴经六脏“以输为原”,阳经六腑另设原穴,排列在各经输穴的后面。
释疑:《难·六十二难》“三焦行诸阳,故置一腧名曰原”三焦行诸阳,非指手少阳一经,是指三焦原气(人上中下三部阳气)运行于各阳经之间,与阳经六腑脉气相贯(同气相求),阳经脉气相对阴经盛长(经脉长、经气盛)。


四.临床应用
(1)诊断《灵·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1.原穴低电阻测定:
当电阻低↓至经络失衡,示气血有盛衰变化,以此协诊相关脏腑病,
2.经络生物电论实验
器官活动增强,相应原穴电位(电势)↑;器官摘除或经脉循行部组织破坏;相应经络原穴电位↓。
说明:原穴电的变化,是依据脏腑的存在和活动情况而决定的。
3.原穴组织形态变化
严重肝病:太冲穴有结节现象。
(2)治疗:《灵·九针》“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
1.动物实验
针神门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氧状态,降低由于缺血造成的心肌组织损伤的程度。
2.临床研究
肾炎患者,针刺太溪使肾泌尿功能明显增强,酚红排量较针前↑,尿蛋白↓,高血压及浮肿亦明显好转。

三.络穴(图、闪)
(一)概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之为络穴。络穴名称首载于《灵枢·经脉》。

(二)分布(图、闪)
十二经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任脉络穴,在上腹部;督络穴、在尾骶部;脾之大络,在胸胁部。
(三)理论意义
十二络穴沟通表里两经。
任、督络穴、及脾之大络沟通躯干前、后、侧部。
(四)临床应用
1.治本络脉病:支正治“节驰肘废”,
通里治“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
2.治相表里经病:列缺治齿痛,头项痛
光明治目视不明
3.治归属经脉病:即本经病。
4.原络配穴:据脏腑阴阳表里先后病,以先病经原穴与后病经络穴相配合。(主客原络配穴法)例:肺、大肠,太渊配偏历或合谷配列缺,即表里两经原络穴交叉配伍应用。

四.郄穴(图、闪)
(一)概念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阴阳维经,阴阳蹻脉经气深聚的部位,共十六个郄穴。郄穴名称首载于《针灸甲乙经》。

(二)分布(图、闪)
大多在肘膝以下部位;只有足阳明郄穴在膝上。
(三)临床应用
1.诊断:
脏腑疾患在相应郄穴上反应。
罗放林 急淋白病 双中都 玫瑰色丘疹 100例肝炎 中都压痛。
2.治疗
(1)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
(2)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痛证。
急性胃脘痛:梁丘;肺病咯血:孔最。
五、背俞穴与腹募穴(图、闪)
(一)概念:
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首见《灵·背俞》,至《千金方》补充厥阴俞而完善。
腹募穴: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首见《素·奇病论》,至《甲乙经》载了三焦募穴石门等11个募穴及后人补充心包募穴膻中而完备。


(二)分布(图、闪)
背俞:1、膀胱经背腰第一侧线,大体依脏腑位置上下排列。
2、大多以脏病名命名(心包、厥阴俞)左右对列共二十四个
募穴:1、在本经:肺、肝、胆、左右对列一名二穴。
2、在他经:
任脉:心、心包、胃、三焦、小肠、膀、一名一穴
肝经:脾,一名二穴。
胆经:肾,一名二穴。
胃经:大肠,一名二穴
3都与脏腑所在位置相对应 。
归纳:1、阴阳相对
2、与所属脏腑位置基本一致,而募穴更接近。

(三)理论意义
1.脏腑之气与俞募穴相互贯通。滑氏:《难经本义》“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
2.脏腑之气可通过气街与其俞募穴联系

(气街为理论依据)。
气街:纵分头、胸、腹、胫四街,俞募分布在胸、腹气街;前后相连,紧邻脏腑,横向流注,气血汇聚于何部,即营养何部脏腑。
3.《难·六十七难》“阴病行阳、阳病行阴”
生理:是脏腑和经络气血转输和聚会之枢纽
病理:是内脏与体表病气出入之处所
四.临床应用
1.诊募察俞,协助诊断相关脏腑病
《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
肝胆病、背俞压痛。肝95%,胆80%;呼吸系病,背俞,腹募压痛。肺TB100例,肺俞压痛93%,中府91%。
脾胃虚弱,脾俞、胃俞、松弛、凹陷。
肾结核,肾俞压痛
胃癌,胃俞条索状反应物。

2.治疗相应脏腑病
(1)背俞治脏病,腹募治腑病。
《素·阴阳应象》“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肝病取肝俞;胃病取中脘。
(2)俞募配穴
属前后配穴法;《内》十二刺法中“偶刺”。肺病,肺俞配中府;膀胱病,膀胱俞配中极。
(3)背俞治五官五体病
鼻、皮病取肺俞;目、筋病取肝俞;耳病取肾俞。
七.八会穴(图、闪)
(一)概念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所聚会的八个腧穴。

(二)分布(图、闪)
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
躯干:脏,腑,气,血,骨之会。
四肢:筋,脉,随之会。
(三)释义
1.脏会章门——脾募、归肝经
脏象:五脏皆秉气于脾,后天之本。
经脉:肾经从肾上贯肝膈入肺络心,章门通过肾经联系肝肾肺心。
2.腑会中脘——胃募、任脉
脏象:六腑皆取秉于胃。六腑,出纳、消化、转输的组织系统,胃为六腑之首。
《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李东垣《脾胃论》“人无胃气曰逆,逆则死”。
六腑有病先从胃治。
经脉:中脘: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会;肺起中焦,下络大肠;胆通过肝肺交接与中脘联系。

3.气会膻中:胸正中、任脉、心包募
脏象:宗气所聚(上气海),主通心肺、司呼吸,运营卫于全身;心包于三焦相表里,三焦通行原气,为气机升降出入通道。
4.血会膈俞,与横膈位置相应
中医:“心位膈上,肝位膈下,心主血,肝藏血,血会于膈俞”
现医:体循环:主动脉:左心室→主A裂孔→腹。
下腔静脉:腹→腔静脉孔→右心房。
5.筋会阳陵泉,胆合,胆经,膝部。
胆肝相表里,肝主筋;膝为筋之府(为大筋所结聚),
筋病取阳陵。
6.脉会太渊,寸口部、肺经、肺朝百脉,寸口

为脉之大会。
7.骨会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膀经。
古:第一胸椎为杼骨,为柱骨(颈椎)之根。张世贤:诸骨自此擎架,往下支坐,故骨会于大杼也。(脊柱骨是人体主要支撑骨骼)膀胱与肾相表里,肾主骨生髓,髓上注于脑,向下灌注时,先经大杼。
8.髓会绝骨。胆经,外踝上3寸,胆经主骨所生病,骨生髓,“髓上会于脑,下注于绝骨”骨绝于此(绝骨),髓亦会于此。

(四)临床应用
1.《难·四十五难》“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局限在治某些热病,特别是由八者病变而产生的内热。后世扩展到八者的一切病变。凡五脏病,尤以肝脾病取章门;凡六腑病,尤以胃肠病取中脘;……
2.郄会配穴
配八会穴,收效甚捷。
急性胃痛:梁丘、中脘。
咳逆气急:孔最、膻中。
心痛:郄门、膻中。
八.八脉交会穴
(一)概念(图、闪)
是指奇经八脉之气通向十二经脉的八个腧穴。
八脉交会穴,首载于窦汉卿的《针经指南》,故又称“窦氏八穴”。亦有“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和“八脉八穴”之称。


(二)分布(图、闪)
腕踝上下。
(三)临床应用
1.单用:治相通奇经病。
督经病、腰脊强痛取后溪;冲脉病、胸腹气逆取公孙。
2.两穴配合治两脉相合部位病
如:公孙、内关:心胸胃病。
列缺、照海:肺系、咽喉、胸膈病。
特点:手足相配,上下呼应,具协同作用
九、下合穴(图、闪)
(一)概念
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下合穴理论最早散见于《内经》各篇中。
《灵枢·本输》“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府”。
《素头号·咳论》“治府者,治其合”。

(二)分布(图、闪)
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设疑:胃、胆、膀胱之合穴即下合穴,为什么大、小肠、三焦另设下合穴?
1.脏象:六腑均居腹,功能上下相承。大小肠连属于胃,故其下合穴都位于胃经;三焦主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与膀胱同为水液之腑,故三焦下合穴在膀经。
2.经脉:手三阳主行上肢,自缺盆入体腔的路程短,其合穴对内脏影响不大;六腑与足经联系密切。


(三)应用
《灵·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腑”
《素·咳论》“治府者,治其合”
主要治六腑病。
阑尾炎,上巨虚;泻痢,下巨虚;胆病,阳陵泉;癃闭、遗尿,委中、委阳;胃病,足三里。
十、交会穴
(一

)概念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首见《甲乙》。
(二)分布
大多在头面躯干与标本、根结理论相符。
(三)应用
治所交经脉病,本经病。
三阴交;主治脾经本经病,又主治与之交会的足少阴,足厥阴经病。
大椎:主治督脉本经病,又主治与之交会的手足六阳经的全身病证。
腧穴定位法
一、体表标志法 基本方法(图、闪)
概念: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分固定标志,活动标志。
(一)固定标志(图、闪)
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和骨节凸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固定标志取穴。
脐:脐中——神阙;脐旁2寸——天枢
七颈椎棘突:其下是大椎穴
(二)活动标志(视频)
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定穴。
如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取。
取养老穴时,应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当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取之(转手取养老)。

二、骨度分寸法(图)
概念: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又称“骨度法”。
首见《灵·骨度》。
以患者本人的骨节为依据,折成等分,每等分为一寸。见常用骨度表。(视频)


三、手指比量法(视频)
概念:以患手指为标准量度取穴。(同身寸)。
(一)直指寸(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称中指同身寸。只可用于小腿部和下腹部的直量。
最早载于《千金方》。
(二)横指寸
1.拇指同身寸:(视频)
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之宽度为1寸,称拇指同身寸。适用于头面,四肢部取穴。
最早载于《千金方》。

2.一夫法:(视频)
以患者2-5指并拢时,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宽度为3寸。适用于四肢、下腹部、背部取穴。
最早载于《千金方》。
注:1、医生多以自手指比量,应参照病人身才增减比例
2.手指比量法应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应用。勿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至长短失度。
3.用手指比量法取穴时,每次只能以体表标志为起点量取一次,不连续比量。
以上说明,体表标志和骨度分寸是确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手指比量,只能说是应用上法时的一种配合“手法”。
四、简便定位法(视频)
临床中简便易行的定位方法,又称“经验取穴法”;“简便取穴法”。
常用的简便取穴方法有:两手伸开,于虎口交叉,当食指端处取列缺;半握拳,当

中指端所指处取劳宫;两手自然下垂,于中指端处取风市;垂肩屈肘于平肘尖处取章门;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等。此法准确度较差。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